社保资金

2024-09-21

社保资金(通用9篇)

社保资金 篇1

一、我国社保资金审计工作运行现状与分析

(一)缺乏完善的审计依据

截止到现在,我国社会保障制度除了依据《劳动法》之外,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法律规范。社会保障法律法规的薄弱基础以及政策的随意性和多变性使得社会保障资金的审计没有能够参照的统一标准,缺乏法律依据,以及对问题的定性不足等现象,增加了审计与监督社会保障资金工作的难度。

(二)审计内容把握不全面

社会保障资金涵盖的范围非常广,包括了失业、养老、工伤、医疗、救济等各方面。目前,我国审计机关在审计一部分社会保障资金的收支时,没有对其进行全面的检查,使得审计过程比较片面。这样就算完成了审计也无法有效的披露社会保障资金在运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从而使得问题不断累积,严重时会造成较大的损失。审计内容把握不全面会给审计机关带来不好的影响,使得社会公众对其越来越不满意,不利于社会稳定秩序的维护。

(三)审计方法相对滞后

由于传统的审计方法和审计技术的制约,我国利用信息化辅助审计这方面还相对比较落后,大部分的审计人员只是将被审计单位提供的财务数据进行整理与审计。最近几年来,我国信息化技术发展越来越快,社会保障部门也在不断完善数据库管理系统,基本实现了申报、支付社会保障资金的信息化、网络化程度。因此为了跟上信息化的发展,社会保障资金的审计部门也应该加强实现社会保障资金的联网审计,不断优化审计步骤,以便又快又好的实现审计过程。

(四)审计效果不佳

一方面,由于我国社会保障资金的审计未被纳入到社会保障的管理体系中,严重制约了审计效果的发挥,无法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被审计单位与审计机构这两者的关系处理不恰当,使得审计机关对社会保障资金出现的问题无法第一时间采取措施进行补救和监督,从而导致审计机关无法很好的发挥作用,大大影响了审计的效果。

二、我国社保资金联网审计的必要性

社会保障资金联网审计是指在计算机网络技术运用的基础上,将被审计单位(社保、财政与税务部门等及其他数据关联方)与审计机关的计算机网络相互连接,实现数据资源的共享,进而核查、分析、排疑和预警,达到审计的网络化管理。与传统的审计方法比较,其优势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在适时审计与动态监控方面

社会保障资金联网审计下,审计人员能够通过互联网获取被审计单位的财务信息,而且还能及时的监督每项业务数据。这种模式下,对被审计单位的检查十分方便,不仅可以增加检查次数,缩短每次检查的间隔时间,而且方便了审计机关及时获取财务信息数据。审计人员可以根据需要适时对社会保障资金采取事前、事中或事后审计,将静态审计和动态审计有效的结合在一起,更好地提高审计的工作效率,弥补传统审计方式无法满足适时审计的要求。

(二)在现场审计与远程审计方面

在传统的审计模式下,审计人员为了获取准确的社会保障资金数据可能需要去现场取证,这使得审计过程变得繁琐,也容易出现由于审计人员为了减少麻烦而直接省去现场取证的步骤,大大降低了审计的可靠性。而有了社会保障资金联网审计之后,审计人员能够直接通过互联网远程访问到他所需要的财务数据,减少了远程操控的难度性,即使审计范围不断扩大,联网审计也能起到节约了大量时间、有效提高工作效率的积极作用。而且通过联网审计调阅资料的时间大大缩短,避免由于资料的不及时导致审计效果下降。

(三)在数据采集与数据转换方面

社会保障资金联网审计主要是数据审计,凭借现代信息技术以及联网审计软件的使用,大大提升了获取数据的效率,使得审计人员对于被审计单位的社会保障资金实施了有效的监督。与传统的数据采集方式不同,社会保障自己联网审计受到设备的影响较低,不会由于设备的好坏而影响其及时获取数据,提高了数据采集与数据转换的效率。

三、社保资金联网审计实践发展的不足

由于社会保障资金联网审计所牵涉的被审计单位的财务数据还没有实现集中管理,有些地方的社会保障资金都没有在一个系统,导致社会保障资金联网审计系统在运行过程中也遇到了较多复杂的问题,而信息化的审计系统也对审计人员的计算机技术能力要求较高。

社会保障资金联网审计能够给审计人员带来很多的便利,有利于他们实施动态核查、实时监督,但是被审计单位中大部分不希望将其的财务状况时刻处于被监督状态,常常找各种借口来推辞与审计机关部门联网,导致出现即使有网也无法用上的困境。目前的联网审计系统实质上是定时将数据备份采集到系统中进行审计分析,而未能实现实时联网审计,仍然是事后审计,导致预警模型根本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

社会保障资金覆盖面较大,社会保障联网审计系统也拥有多个系统,但是不同的系统由不同的部门管理着,比如医保中心管理着医疗保险,而就业局管理着失业保险,他们各自的平台办理业务的流程是不一样的,而审计业务本来属于比较复杂的业务,还会涉及到跟地税、财政、医院等系统平台数据的对比分析。目前的社会保障资金联网审计系统仅能对系统中的数据与外部数据导进数据库中,而不能提供关联外部数据导入和联合查询的支持,由计算机专业人员撰写SQL语句进行查询分析。为了更好的构建模型,虽然系统按不同的权限分别给审计人员和系统管理员提供了查看模型SQL语句、修改模型SQL语句、设置查询条件等个性化的功能,但通过系统界面只能看到在最后一个层次形成的中间表上进行查询的SQL语句,使得一些复杂的查询模型难于理解,同时系统管理员外的审计人员要对显示的字段和查询条件进行设置也比较困难,系统内置的审计模型的灵活性与可维护性差。

四、应对我国社保资金联网审计不足的对策

(一)应对制度困境的对策

社保资金联网制度体系的完善是审计机关开展审计活动活动的基本前提。现有的审计法规尚未明确关于社保资金联网审计的具体规范和操作流程,这是为解决社保资金联网审计困境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因此,本文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1. 加快制定社保资金联网审计法律规范

由于当前我国审计机构开展审计工作依据的法律主要是《宪法》、《审计法》和《审计法实施条例》,尚未颁布可使用全国的联网审计实施法规,而由于联网审计的特殊性,审计对象、线索、方法、流程和结果等都与传统审计大有不同,使用传统的审计法规完全不适用,因此必须加快审计规范的制定。

2. 完善社保资金联网审计相关的配套政策

社保资金联网审计配套政策的缺失会导致不同地区的审计机构在实施联网审计时,采用不同的审计程序、审计技术,导致出现的审计结论各不相同,缺乏审计的结果的可比性。因此,必须参照现行法律规定,制定出相关的配套政策和规范,从而有利于与联网审计结果质量监控的相关规定相互协调。

3. 强化社保资金联网审计技术规范

社保资金联网审计技术的规范是加强社保资金联网审计规范化和标准化的重要保障,只有制定了相关的社保资金联网审计技术规定、管理办法和实施细则,统一规定联网审计使用的审计软件、审计步骤和日常维护等具体要求,才能保证联网审计的审计质量。

(二)应对人才困境的对策

随着联网审计的不断发展,审计机关对于审计人才的需求也日益增长。对于审计人才困境的对策主要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分析。

1. 着重培养审计人员的知识技能

社保资金联网审计机构首先必须要加强对审计人员的技能培训,即进行继续教育,同时对审计人员的计算机专业技能以及社保资金信息化技术进行培训,从而提高审计人员的社保资金联网审计能力。

2. 创新对审计人员的培训方式

由于我国当前极度缺乏对于社保资金联网审计的复合型人才,因此当务之急就是培训具有一流水平的审计人才。首先需要加强对现有审计人员的培训,对其制定适宜的在职学习计划,使他们在审计岗位上成为审计专业人才,从而在实践中成为审计专家;其次可以从外部通过招聘政府雇员等途径引入优秀人才,通过引入社保资金联网审计需要的复合型人才,从而更快更好地适应联网审计的长远发展。

3. 强化对审计人员培训的激励

加强对审计的培训激励能够更加有效地刺激审计人员加强自我提升,能够更快地达到提升目的。可以通过建立相应的联网审计领导小组,组建联网审计研究兴趣小组、技术研讨小组及软件研发小组等。定期开展对社保资金联网审计进行评优活动,实行评优、职务晋升和学习培训的激励机制,促使审计人员积极参与社保资金联网审计的培训活动。

(三)应对安全困境的对策

社保资金联网审计的安全困境是审计机构开展审计活动正常进行的保证条件,若不及时采取合理的保护措施,会对社保资金信息的安全性产生巨大危害,加强我国社保资金联网审计的安全保障工作主要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

1. 采取数据加密方式保护审计数据安全

由于计算机技术的日益更新发展,审计数据的安全性面临着巨大的危机。审计机构必须加强对社保资金联网审计系统数据的安全性保障,采用数据加密的方式可以对审计数据进行加密保护,从而防止审计数据被窃取或非法篡改。

2. 采用访问授权方式保护审计网络安全

由于联网审计是在互联网的情况下进行,因此必须加强审计网络的安全性,可以通过设立防火墙、安装杀毒软件、访问控制和漏洞扫描等,其中采取访问控制是最为重要也是最为安全的措施之一,具体操作可以通过设置访问者对文件和文档的访问权限,控制设备的权限,从而达到保护网络安全的目的。

3. 联网审计网络各子系统安全措施保障

联网审计网络是一个复杂的网络系统,其中由多个子系统共同组成,为了保障整个网络系统的安全,必须针对每个子系统的功能,分别制定出适合各个子系统的安全措施,从而有针对性地保护网络系统。

(四)应对技术困境的对策

在社保资金联网审计的实践可知,计算机技术是制约联网审计实施的最大阻力。虽然联网审计对操作人员的技术要求不高,但若技术问题不能及时解决,会对社保资金联网审计产生重要影响。对社保资金联网审计技术困境主要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解决。

1. 丰富审计软件的功能

我国目前关于联网审计的专门软件较少,并且这些软件普遍存在功能单一等局限性问题,真正能广泛运用的软件少之又少。因此,审计机关应该积极与相关软件开发公司进行合作,开发出一款可以适用于社保资金联网审计的操作软件,从而丰富审计软件的功能,推动社保资金联网审计的发展。

2. 提高审计接口的技术

如果联网审计的数据接口程序与被审计单位不一致,则会影响审计数据的传输,增加审计工作开展的难度。因此,有必要设计一个可以解决联网审计数据接口矛盾问题的办法,即建立一个拥有既定逻辑层、传输层和控制层的审计接口系统,降低了审计成本,提高审计效率。

3. 标准化处理数据库的格式

虽然有部分审计机构已经采用了社保资金联网审计系统,但各个单位所采用的数据格式并未统一,从而对各机构之间进行信息交流产生较大困难,制约了审计机关直接访问被审计单位数据系统的可能性。因此,可以制定一系列的社保资金联网审计操作细则,对数据库的相关格式进行标准化处理,从而提高了各审计机关访问数据的效率,更好地解决了联网审计技术困境的问题。

参考文献

[1]曹晓勤.计算机联网审计的特点及其安全性研究[J].现代会计,2013,05:26-27.

[2]吴洪群.探索当前社保资金审计的现状及对策初探[J].财经界(学术版),2014,21:259.

[3]张志伟.社保资金审计的现状及对策初探[J].中国保健营养,2013,04:1033.

[4]朱锦云.社保基金的审计现状及对策分析[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4,05:221-222.

[5]张永杰.信息化环境下社保基金联网审计的应用研究[J].审计研究,2012,05:22-27+41.

[6]宋明达.我国社会保障基金审计探析[D].沈阳师范大学,2011.

[7]罗忠莲.社会保险资金联网审计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4.

[8]胡贵安,史慧明,谭健.经济转型背景下社会保障审计的变革研究[J].财会月刊,2013,08:98-101.

社保资金 篇2

大家上午好!

你们怀着对酉阳教育事业的关心和厚爱之情,不辞辛苦,百忙之中莅临我校检查指导工作,让我们深受鼓舞,倍感鞭策。我谨代表桃花源镇凉风小学校1000余名师生员工,向你们表示最热烈的欢迎和最衷心的感谢!下面,针对减负提质,推进素质教育工作,我从三个方面向各位领导作汇报:

一、措施及成效

(一)领导重视,制度健全,保障有效

1.这学期,学校领导班子进行了调整,学期初,学校及时成立新的“减负”领导工作小组,为我校减负工作保驾护航。

2.学校领导班子始终把规范教学秩序、减轻过重课业负担、提高教学质量的工作放在首位,根据上级有关文件精神,结合学校实际,制定《凉风小学“减负提质”工作方案》,做出规定和具体措施。

(二)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提高教师“减负提质”意识

1.加强教师的政治学习,学校组织教师学习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和重庆市《减轻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督查办法》,明确“减负提质”工作的重要意义。

2.积极实施学困生帮扶计划,要求每位教师热情关爱和帮助家庭有困难、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不让一个学生掉队,做到减负不减效,保证学校的教育质量。开学初,每位教师确定了帮扶对象,并拟定了帮扶计划。

3.严禁教师乱补课、乱办班、乱收费,有偿家教或有偿补课等,规范办学行为。

(三)对照督查七项内容,自查减负工作开展情况

1、课程管理情况

全面实施国家课程计划,严格按课程计划开齐开足规定的课程。经自查,我校没有随意加深课程难度、增减课程和课时、赶超教学进度和提前

1 结束课程等现象。并按规定,切实保障体育、音乐、美术、小学科学、小学英语和综合类、实践类课程的开设,切实保证学生自主学习、团队活动和社会实践的.时间。

2、在校学习时间

严格执行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在校上课的规定,学生早上9:00到校,中午休息1小时,下午4:30放学,在校时间没有超过6小时。

3、作业量情况

我校“减负”方案规定:

一、二年级不留书面作业,三——六年级每天作业总量不超过1小时。要求教师布置作业必须坚持“精选、先做、全批、讲评”原则。教师不准要求学生购买教辅资料和乱发资料。提倡“五留五不留”:留适时适量的作业,留自主型作业,留分层型作业,留实践型作业,留养成型作业;不留超时超量作业,不留节日作业,不留机械重复作业,不留随意性作业,不留惩罚性作业。

4、违规补课情况。

提高教师的减负意识,严格遵守双休日、法定节假日、寒暑假放假的规定。经查,我校教师没有在双休日、法定节假日、寒暑假组织学生开展任何形式的教学活动,学校也没有组织或者变相组织学生参加校外培训机构举办的文化课补习班。教师没有组织或者参与学生的有偿家教、有偿补课活动,没有在“奥数班”等校外社会办学机构兼职、兼课。

5、考试管理情况。

我校每学期只在期末进行一次全校性记录成绩的学科考试;并要求教师不得以任何形式公布学生成绩,学校不以考试成绩对班级、教师和学生进行排名。

6、休息和锻炼时间。

科学安排学生在校作息时间,严格执行学生在校时间的规定,严格实施大课间体育活动和课外集体体育锻炼制度,确保学生在校园内每天至少有一小时的体育活动时间,切实保证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每日有9小时以上睡眠时间。

7、教材和教辅材料管理。

2 学校严格按照规定程序和要求选用小学教材。严格按照要求在学生自愿选择的基础上,推荐使用县教委中小学教辅公告中的教辅材料。

二、问题与不足

减负工作千头万绪,任重道远,虽然我们遵照县教委要求采取强有力措施,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仍然还存在着诸多差距:

1.我校基础建设正在修建中,场地短缺,设备设施不足,与标准化学校差距较大。

2.艺体类教师无法满足目前教育教学工作的实际需求。

3.由于转户进城、农民工进城等原因,致使我校还存在大班额现象。

4.学校虽无乱办班、乱补课现象,但社会力量办班补课现象仍然存在,社会办班行为又成为增加学生课外负担的新杀手。

三、今后的打算

下阶段,我们将以此次督导检查为契机,进一步解放思想,提高认识,创新措施,狠抓落实,切实做好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工作。并在此基础上继续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尽可能的争取差缺学科教师,满足素质教育的需求。

2.采取有效措施,最大限度降低大班额比例。

3.加强高效课堂研究,实现减负、提质双重目标。

尊敬的各位领导,我们坚信,有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有县教委一如既往的关心和支持,有全体教师的艰苦奋斗和不懈努力,有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和热情参与,我们一定能克服各种困难,切实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深入推进素质教育,助推我校教育教学质量再铸新的辉煌,再上新的台阶。

社保资金 篇3

1月10日,中国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理事长戴相龙表示,未来应制定基本养老保险投资管理条例,允许一定比例的地方社保养老金用于股票和直接投资。

这掀开了社保基金的投资大幕,为许多欲寻求社保投资的基金带来曙光。然而,令人担心的是“落花有意,流水无情”。包括红杉资本、鼎晖投资、九鼎投资、IDG投资等多家国内主流PE基金都曾与社保基金接触过,然而,几年过去了,目前只有少数基金获得社保基金的認可。显然,在社保基金严格的投资标准面前,众多申请者被拒之门外。

资金利用率低

一方面是社保基金庞大的资金规模,另一方面是许多PE基金寻求社保投资无果,二者陷入僵局。

对于社保基金的投资收益,戴相龙近日公开表态:“目前由地方政府管理的社会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保持滚存,至2011年的结余有望逾1.8万亿元,但由于只能存入财政专户,投资于银行存款和国债,10年以来扣除通胀后的年均投资收益率是负数。”

在投资渠道方面,按照规定,社保基金可将资产的20%用于直接股权投资,5%用于信托投资,10%用于股权基金投资,合计为35%;社保基金总资产的20%可以投资境外,通过基金管理人投入股票、债券。

截至2011年底,社保基金已达9000亿元,可投资PE的资金规模为10%,即为900亿元。

2011年初,社保基金的PE投资计划为:总投资额为60亿元,选定4家PE机构——中信资本、金浦产业投资基金、国创母基金和赛富亚洲投资基金。

即使按计划全部完成,实际投资比例也不到900亿的8%。

而截至今年1月10日,没有证据证明金浦产业基金和赛富亚洲投资基金获得社保投资,而对中信资本和国创母基金的投资已宣布到位。

根据社保基金的网站公开报告,从2004年投资第一只中比基金开始,截至2011年3月31日,全国社保基金共投资了中比基金、渤海产业基金、弘毅一期基金、鼎晖一期基金、绵阳产业基金、和谐成长基金、联想投资基金、弘毅二期基金及鼎晖二期基金等9只由7家管理人发起设立的股权基金,承诺投资总额为156.55亿元。而还有数据显示,从2004年至2011年,全国社保基金委托PE投资的总规模仅为210亿元,资金利用率较低。

而对于养老金入市投资PE的问题,2011年4月,在博鳌论坛上,戴相龙曾透露,“不仅全国社保基金本身的规模扩容,由于认可委托PE模式,很有可能地方养老基金也将采用该模式,届时整个LP规模又将增加1000亿元。”

甄选PE五标准

7年时间,投资7家基金,社保基金投资困局的背后,是其严格的管理标准。

据了解,社保基金选择PE的标准,主要有五个。

第一,团队的构成。一般来说,LP在选择基金的同时,其首要观察的是基金的团队是否稳定、核心人员的道德品质如何。

第二,PE过往业绩。由于社保基金属于国家的战略储备基金,同时又直接关系到国计民生,社保基金在投资的时候最看重的就是资金的安全性,而PE的过往业绩及其经验则是保障资金安全并且获得收益的重要保障。

“社保基金选择鼎晖投资,很大一个原因就是鼎晖的风险把控能力不错。”一位拟申请社保投资的PE基金投资人告诉记者。

资料显示,全国社保基金在2011年3月份完成了对鼎晖二期基金30亿元的出资,占鼎晖二期基金总募资额近30%,鼎晖二期基金总募资规模将不超过80亿元,相比鼎晖一期基金总额50亿元募资规模大幅提高。除了继续引入全国社保基金外,鼎晖二期基金也提高了投资人的募资门槛,最低出资额升至3000万元。鼎晖一期基金要求最低出资额为2000万元。

“获得社保基金二次投资,鼎晖投资的胜算在投资收益及风险控制上。2009年底,社保基金曾投资鼎晖一期基金,对其内部埋头做事的态度以及风控制度非常熟悉,同时,由于该基金有一些项目已经实现退出,给社保基金带来了满意的回报。”一位参与鼎晖人民币基金募资的人士告诉记者。

第三,投资回报门槛。而在中国,社保基金选择PE基金的条件当中,有关于年投资回报率的规定。对于年投资回报率的具体数字,根据社保基金的以往投资案例,业内推算这一数字为20%,即按照国际通用数字进行。

第四,安全保障协议。在这个协议当中,通常规定如果基金破产或是清偿,社保基金可以通过优先股的设定等方式优先退出。

第五,基本使用规定。基金的基本投资方向为“大行业”内的优秀企业,符合国家产业政策。

除此之外,据参与社保角逐的基金介绍,如果申请社保基金,在硬性规定上面,PE基金的注册资本还需要达到1亿人民币以上。

社保“选秀”流程

社保基金选择PE的流程也有迹可循。

“首先,PE基金需要到发改委备案。基金按照发改委最近出台的细则备案以后,社保基金的可投资范围也将扩大。”发改委内部一位人士告诉记者,“在社保基金内部,对于已经在发改委备案,同时已经提交到社保层面的基金,按照常规进行尽职调查之后,还要经过投资委员会的审核,最后才会决定是否投资该基金。”

戴相龙也曾表示:“目前市场上有海归背景的投资团队居多,他们可能没有很强的本土募资能力,很难达到发改委现行的先募资后备案的条件,全国社保基金愿意帮助这些基金,先与之形成沟通机制,协助其尽早达到备案条件,这将有助于健全现有的PE市场化发展制度。”

社保资金 篇4

关键词:社会保障,缴费率,财政收入结构,财政支出体系,社会保障税

良好的社会保障制度在促进居民消费率的提高, 调节居民收入水平, 保障公民基本生活方面可以起到很大的作用, 有利于达到经济学上公平与效率的双重提高。在社会保障体系的构建中, 社保资金来源的问题举足轻重。目前我国的社保资金的来源主要分为三个部分:企业, 个人和国家财政。本文从理论角度分析了我国社会保障面临的资金来源的分布问题, 并提出改进意见, 以期能构建出更有效率的社会保障资金来源分布体系。

1. 我国社保资金来源存在的问题

1.1 社会保障有关问题概述

1.1.1 社会保障问题及其相关概念

社会保障体系的构建在对于我国达到社会稳定, 经济持续发展的目标具有特殊的社会职能。在目前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构建过程中, 还存在一定的问题。笔者认为社会保障的资金来源问题在这些问题中显得尤为重要。因为社会保障体系的核心在于其资金体系的完善程度, 而其资金体系的完善更多的依赖于其资金来源分布渠道的合理程度。在我国, 社会保障资金的来源主要分三个部分:企业, 个人和国家财政。本文所指社保资金来源的分布问题就是指社会保障负担在这三个方面存在的问题, 例如企业和个人承担社会保障负担不合理的问题, 以及国家财政收支状况对于社会保障资金体系的影响问题。

1.1.2 社会保障缴费率的合理性与统一性问题

首先, 我国社会保障资金来源存在的最主要的问题是目前社会保障缴费率的合理性与统一性问题。目前我国社会保障资金依然以“费”的形式存在与缴纳, 各地的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负责其征缴、管理与使用, 而不能形成在整个国家范围内统一规划, 因而存在费率不统一、缴费率偏高, 但实际缴费偏低、负担不公的现象。而企业是我国社会保障费最主要的缴费主体, 29.7%的社会保障基金都是由企业来缴纳的。因为人口老龄化, 人类预期寿命延长, 离退休, 离退职人员增多等原因, 目前我国企业的社会保障负担费用占职工工资比例逐年上升, 企业负担逐年加大。据统计, 我国2007年社会保障平均缴费率为26.9%, 个别地方高达30%以上。这么高的费率已超过国际公认的费率预警线 (20%) 。目前我国社会保障费实际收缴率只有87%也正是证明了这个观点。而且, 我国参保单位结构比例失调, 全国80%以上的参保单位是国有企业、集体企业和事业单位, 而那些经济效益好、职工工资高、有缴费能力的私营企业、股份制企业、外商投资企业却极少参加社会保险。这些因素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国社会保障资金的充裕度。

1.2 我国财政收支与社会保障资金相关情况分析

1.2.1 财政收入结构失调的问题分析

我国94年开始进行的税制改革在很大程度上对于税制的合理性有了改善, 但在某些方面还是存在不够协调的情况。在我国, 由于种种情况, 社会保障税至今尚未开征, 而且我国税种大多是易于转嫁税负的间接税, 而直接税和直接向个人征收的税收收入, 在税收总额中所占比例较小。如表1所示 (数据来自《中国统计年鉴2011》)

目前我国经济高速发展, 其他项目资金支出的要求也在不断增加, 财政主管部门很难将足够的资金用于个人社会保障, 导致陷入社保资金不足的困境, 从而制约了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

1.2.2 财政支出结构的问题分析

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11》中提供的数据, 在2010年我国的财政支出中, 总支出89874.16亿元, 其中教育支出12550.02亿元, 社会保障及就业支出9134.62亿元, 医疗卫生支出4804.18, 这三项合计26488.82亿元, 占总支出的29.4%;对比同期的英国, 其财政用于社会保险、健康和教育的转移性公共支出占到总支出的59.13%。可见相对而言, 我国的财政支出结构的资源配置职能要明显的强于改善国民收入再分配的职能。因此, 中国目前的财政支出结构是不利于收入分配的公平性的。而相比之下, 英国的财政支出结构的调节收入分配职能更强。因为其财政支出中所发生的资金转移主要是在社会成员之间的资源再分配, 他们的这种支出结构既有利于增加收入分配的公平性, 又有利于保障社会保险体制的财政平衡。我国财政支出的不合理在源头上即减少了对于社会保障资金的投入, 其根本原因还是没有摆脱长期以来重视经济效率而忽视社会公平的误区, 对社会保障支出的重要性重视不够, 导致在与其他需求支出权衡取舍之间压缩削减了社会保障支出。

2. 对于社保资金来源的改进建议

综上所述, 我国目前社保资金来源是存在一些问题的。针对以上分析的问题, 笔者认为可以有以下几点改进的可能:

2.1 从缴费比例的调整角度方面, 需要降低企业对于社会保障费的缴费比例, 而适当提高个人对于社会保障费的缴费比例, 在前文中, 已经分析了我国企业社保成本过高, 而我国个人所能承受的社保缴费的空间相对较大。所以, 长期以后, 企业会因为无法承担社保成本而选择逃避社保费用的征收, 导致缴费率偏高而缴费收入偏低的状况, 另一方面, 较高的社会保障企业缴费负担不利于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参加社会保障, 严重影响了保障基金的收入。而适当提高个人对于社保缴费的比例是完全可以在个人可承受范围内的, 我们可以考虑在保持个人缴费率不变的前提下, 提高个人缴费比例并将增加的缴费部分全部用于社会统筹。这样, 一方面可以弥补降低企业缴费率后形成的空白;另一方面还体现了社会保障的社会性和互济性。

2.2 加强各区域参保部门的协调沟通, 有利于扩展社保资金的来源体系, 减轻社保资金不足的压力。

《南昌铁路局社保处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分析检查报告》中提到, 其铁路局通过积极与属下县市的经办部门协调, 降低了原本规定的2008年缴费年度人均失业保险的缴费基数, 减少了路局失业保险费用支出, 在政策原则规范内, 既切实维护了职工合法权益, 又极大减轻了企业负担。

2.3 国家应当承担隐性债务的支付责任。

计划经济体制下, 中国长期实行低工资政策, 国家对社会保障支出作了预先扣除, 保障费凝结在国有资产之中。因此, 国家变现部分国有资产偿还对“老人”和“中人”的养老金债务, 具有理论上的合理性。变现国有资产可以采取国有资产股市变现、国有土地有偿使用收益、出售公有住房等。

2.4 就财政的支出改革角度来看, 在我国现行的社会保障制度中, 社会统筹部分采用了现收现付的筹资模式。

这就意味着政府是社保资金给付责任的最后承担者。那么在减轻企业缴费成本和提高个人缴费水平之后, 由此产生的社会统筹资金收支缺口, 政府就必须以财政资金予以弥补。但是, 在本文第一部分笔者已经分析过, 在我国目前的财政支出结构中, 用于地方建设和行政事业等费用的增长速度过快, 对社保资金的支持程度较低, 这更多的是由于对社会保障不够重视而造成的。笔者认为, 要保证社保资金的长期充裕, 今后就必须加强对社会保障支出的重视, 调整财政的支出结构, 压缩过度投资而且减缓行政事业费的过快增长, 将节省下来的资金用于社保资金的补充。此外, 笔者认为, 可以将一些原本就对于个人征收的如个人所得税, 遗产税的税收收入用于社会保障的支出, 这样更能体现税收取之于民, 用之于民的原则, 也更容易被纳税人所理解和接受。

2.5 就财政的收入角度来看, 为了达到财政上“专款专用”, 以期使得社会保障资金更为充裕的目的, 长期来看, 必须加快社会保障税的推出计划。社会保障的“费改税”的必要性早就被很多专家学者所认同, 目前的行政收费代替立法征税的社保制度已经被证明有以下几点问题: (1) 覆盖面过窄 (2) 征缴难度大, 征收成本高 (3) 统筹层次低, 缺乏互济性 (4) 缺乏有效的监督制约机制, 各地自行其是, 导致挤占, 挪用现象普遍 (5) 社保资金筹集方式不统一, 不规范。只有通过立法征税的方法来规范社保资金的征收和管理, 才能使社保资金的来源更加广泛, 使社保资金更加充裕, 有利于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长期稳定和发展。然而, 笔者认为, 我们在推进社会保障税的过程中也要遵循以下三个原则: (1) 循序渐进原则, 即必须经过理论考证和试点推广来循序渐进的进行。 (2) 拓宽筹资及融资渠道原则, 将社会保障基金的一部分存入银行, 以保证其流动性, 结余部分宜由中央政府掌握投向, 除按照规定投资于国家发行的债券外, 应当积极探索更有利的投资方式, 如在国家监管下投资于效益高、收益稳定的公共工程和公益设施的建设等, 以求得最大利益。结余部分增值或亏损情况应定期向社会公布, 接受人大和社会公众的监督。 (3) 适当的税率制定及财权划分原则, 我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社会保障税税率宜低不宜高, 应综合全国各地区经济发展状况和现阶段居民平均支出水平测算养老金及失业金等支出的需要, 并参照地区、部门统筹社保费实际情况、综合计算确定。税率应是适当和统一的, 在一定范围内浮动。而且由于社保税的开征也涉及中央和地方之间的利益重新分配问题, 容易造成政府事权和财权的不统一, 因此必须考虑到政府间的转移支付和适当的财权划分。

结论

社保资金 篇5

《国务院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指出:“建立完善统筹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实现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全覆盖。逐步提高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标准以及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完善城乡低保制度,实现应保尽保,合理提高低保标准。支持儿童福利院、残疾人康复中心、社会养老服务机构等设施建设。”这些政策扶持,对赣南苏区提高社会保障层次,服务民生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建立起新农保、城居保、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等社会保障制度,将城镇非从业居民、农村居民、城市和农村低收入群体纳入社会保障体系,让越来越多的人享受社会保障权利,共享发展的成果,维护社会和谐,促进公平正义。

由于体制、机制和制度上的因素,受社保部门自身利益的驱使,当前社保资金管理也存在一些问题: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空账运行,使得“统账结合”制度为未来积累资金的目标难以实现,影响基金的可持续性;部分社保基金在财政专户统一管理中没有按照规定分账核算,资金相互调剂使用;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分级管理,资金结余管理分散,各项基金统筹层次不同,影响了存量规模,难以获得规模效益;部分企业选择性办理职工养老和工伤保险,未办理基本医疗、失业和生育保险,也有部分人员重复参加同类型的保险,导致重复领取保障待遇和不符合保障条件的人员享受待遇;金融机构对社会保障资金存储未执行国家优惠利率计息,影响了社会保障资金保值增值。

要解决好以上存在的问题,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若干意见》精神,从审计实践角度,提出以下对策。

一、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提高统筹能力,促进社会保障事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要按照中央、省、市的相关政策,建立社会保障投入分担机制和转轨成本偿还机制、妥善处理个人账户空账和基金保值增值问题、提高统筹层次、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影响,促进社会保障事业的科学、协调和长远发展。

1.建立公平、公正的参保缴费和待遇享受机制。按照各项社会保障资金政府补助、单位和个人的缴费比例,保持公平有序的政府补助机制,逐步调整低层次保险筹资水平,提高保障能力。

2.完善相关的社会救济、社会福利管理服务体制。完善减灾救灾、社会救助、社会福利、慈善事业等制度安排,努力提高受灾群众、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水平,改善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生活状况,进一步完善大病补偿机制,逐步拓展社会福利保障范围,推动社会福利由补缺型向适度普惠型转变,促进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3.加大宣传力度,处理好企业发展与职工参保的关系。社会保障部门和经办机构对单位、个人选择性参保和不完全参保的情况进行一次普查,并对参保基本情况、存在的问题和产生原因进行分析和提炼,向政府提出合理化建议。同时,根据普查的情况,有针对性进行宣传和引导,强化企业经营管理者的责任意识,主动为企业职工参保缴费,增强企业职工自我保护意识,实现“要我缴费”到“我要缴费”的转变,形成企业和职工积极参保的良好机制。

二、进一步加强资金管理,依法征集使用,提高财政资金效益

加强社会保障资金全过程管理,按照国家社会保险有关法律法规,严格对社会保障基金进行管理,确保资金的安全运行和保值增值。

1.财政部门是社会保障基金的资金管理部门,要加强对各项社保资金的管理和使用,发挥资金的使用效益。要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中提出的“社会保险基金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按照国务院规定投资运营实现保值增值”的要求,加强基金管理,用足社保基金银行存款利率优惠政策,合理安排活期存款和定期存款,建立与金融机构的良好关系,按照优惠利率增加基金利息收入。加强会计核算,规范财务管理,强化社会保障资金的专户管理。细化社会保障基金的预算,强化社会保障资金监管,促进各项社保资金的合法、合规和有效使用。

2.社保资金主管部门及经办机构要依法依规使用各项专项资金,维护社保对象的切实利益。要强化资金征缴,加大企业欠费清收力度,提高各项社保资金的有效使用。

3.社保资金主管部门及经办机构要加强完善内部控制制度。严格按照政策要求,核实待遇人数和标准,及时有效地使用相关资金,维护社保对象的切实利益。

三、进一步提高信息化水平,整合信息资源,实现社会保障一体化

要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建立起覆盖范围比较广泛、保障水平逐步提高、保障方式多层次、资金来源多元化、制度法制化、管理规范化、服务社会化的社会保障制度。

1.完善和强化基础信息。社会保障主管部门及经办机构结合各自业务特点,在完善保障台账、统计报表等信息,按享受保障类别,对保障对象的身份证号码、家庭成员、享受待遇,银行存折账号(卡号)、保障业务的编号等基础信息进行全面、准确、真实录入和归档。在此基础上,逐步将社保、新农保、医保、新农合、民政等惠农惠民信息资源进行整合,建设统一信息平台,实现资源共享,提升信息化水平。

2.整合信息资源。要按照以人为本、统筹城乡、基本保障、广泛覆盖、开放兼容、综合统一的原则,借鉴养老保险全省统筹时积累的经验做法,对各项社会保障的信息化程度进行全面调查和综合分析,分步促进管理部门资源信息的交融和互通,为城乡社会保障制度逐步靠拢,相互衔接提供前期的支持,在扩大社会保障的覆盖面上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3.建立社保信息与公共信息之间的协调机制。逐步建立与公安、税务、国土、工商等相关信息与社保信息互联互通,促进社会保障部门及经办机构跟踪相关信息的变动,及时作出相应处理,保证资金安全,促进保障制度一体化。

四、进一步加强能力建设,夯实基础工作,提高管理能力和水平

加强对社会保障主管部门和各经办机构的能力建设,提高各经办机构领导的履职能力和管理水平,提高经办人员的综合素质和工作能力。

1.加强业务培训。主管部门和经办机构要加强基层经办人员业务操作培训,结合自身业务特点,重点提升计算机运用能力。结合基层工作实际,向政府建议增加人员编制,合理配置现有业务人员,做到明确责任,规范操作。

2.规范基础工作。各主管部门和经办机构要建立和完善与自身业务相适应的统计台账、业务档案等基础信息系统,并实现业务数据与财务数据的同步管理,按政策及时、准确兑现各项政策待遇,提高社会保障的管理水平。

3.强化财务管理。要按照权责发生制,合理分摊、准确核算当年资金收支情况,对各项保障资金进行分类核算,真实、准确反映收入、支出和结余情况,财政部门指导协调相关部门进行资金年终财务决算,全面反映各项社保资金的运行状况。

社保资金 篇6

关键词:新形势,企业社保,资金管理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设和发展, 我国的社会福利保障资金的管理制度也在不断地变化中, 相应的在对企业社保资金的管理制度也在不断地变化中。我国的企业社会保障资金是由社会的保险、社会的扶持资金以及社会中一些和生活有关的福利费、医药费等一些扶持资金的使用。在我国, 企业社会保障资金的建立主要是帮助一些在生活中由于特殊因素造成生活困难的人们, 在经济上给予他们一定的支持, 让他们能够享受到一些福利政策。使得弱势群体安定对于稳定我国社会的人文安定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 国家在对社会保障基金的建设和发展方面给予了大量的支持, 进而对企业社会保障资金的管理制度也有了较高的要求。在企业社会保障资金的管理制度过程中, 应该对社会保障资金的用途、综合、监管和管理都进行合理的计划和管理, 使得资金的使用较为透明化。除了加强企业本身对社会保障资金的管理之外, 企业也可以引入一些国家较为先进的管理制度进行管理, 充分应用国家的一些社会保障制度政策。本文对我国企业保资金管理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诠释, 并且给予了一定的改进措施。

一、我国企业社保资金管理的现状

企业社会保障基金目的是为了保障企业职工的社会福利保障待遇, 根据我国有关法律、法规, 由缴费的单位和个人分别根据缴费的一定基数、按照基数的一定比例进行缴纳或者运用其他合法的途径进行筹集的资金, 企业社会保障基金是国家为了完善企业社会福利保障资金制度设立的专项资金库, 使得一些缺乏劳动力或者是丧失劳动力的人能够享受到来自社会和国家的一些福利政策, 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必须依法参加社会保险, 缴纳社会保险费。

截至2010年, 我国的企业社会保障制度已经有了十年的历史, 企业社会保障制度在这十年中的发展对于企业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企业社会保障资金的建设在不断地扩大和发展, 企业社保资金的建立也受到了政府和企业以及社会的重点关注对象, 企业的社保资金成为了中央政府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门, 其来源主要包括:中央财政预算拨款、中央财政拨入彩票公益金、国有股减持或转持划入资金或股权资产、经国务院批准的以其他方式筹集的资金、投资收益等。

为了切合国家社会保障制度政策的主题, 我国的企业各项社会保险项目已经在慢慢地建立当中, 社会保险由各个地方实行分级管理制度。当前国企的养老保险、失业保险以及归属省级的企业的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属于省级统一管理, 其他一些保险有市政府或者县级统筹。作为补充性的保险基金, 企业作为这部分重要的管理主体。

二、我国企业社会保障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

1. 社会保障资金监管制度不完善

在我国, 监督管理能力对社保资金使用的约束能力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 监督管理能力的缺乏导致了我国社保资金使用的约束能力越来越弱。在我国, 社会保障制度部门的主要影响是企业的高层领导、管理国家社保部门的直接负责人。社保部门的主要工作是管理和办理一些企业工作人员的退休金、养老金、医疗保险等一些社会福利保障基金。在我国, 企业社会保障工作者不仅仅具有企业的作用, 还具有政府的作用。企业社保部门在处理基本业务比如办理各种保险、审批福利资金等一些重要业务时必须要高效及时地完成工作。企业社保部门在资金的传递和管理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如今, 企业社保工作不能够高效完成, 对资金的传递和应用产生了阻碍。造成这些阻碍的主要原因是由于企业社保资金的监管制度还不够完善, 存在着一定的漏洞, 给企业社保资金的传递造成了一定的影响。社保资金管理制度的不透明以及不规范的会计审计制度加大了建立有效的内部监督制度的难度。在我国, 在资金传递过程中有很多人运用非法手段贪污企业社保资金, 使得企业社保资金未能够帮助真正需要帮助的人们, 反而使得一些素质不良的管理人员有机可乘。

2. 管理制度较为落后

在我国, 企业社会保险资金管理部门不仅仅是管理我国企业工作人员的养老资金、医疗资金、工伤资金、退休资金等一些与社会福利保障制度有关的一些自然基金, 还兼任着这些社会福利保障资金的办理。由于企业社会保险资金管理部门处于这个较为特殊的位置, 企业社会保险资金部门兼顾了政府和企业的双重职能。因此, 建立具有较强适用性的管理制度逐渐成为了企业社会保险资金部门所面临的较大的改革计划。如今, 我国的社会保障资金部门的管理制度还比较落后, 由于管理制度的落后, 使得社保资金的传递和运用不能够顺利地进行。在企业社保资金内部管理与控制方面具有很大的漏洞和缺陷。

三、我国企业社保资金管理问题的解决措施

1. 改善监督过程

企业社会保障资金在被监督的过程中, 财务会计制度的管理在这一过程中起重要的决定作用。因此, 要加强企业社会保障资金的监督过程就必须加强企业社保资金的财务会计制度。良好的财务管理制度能够帮助企业建立一个良好的企业社会保障资金管理制度, 在建立良好的财务制度的过程中, 企业应该将工作人员的层次进行划分, 将管理人员层次的工作任务划分清楚, 每个人负责固定的程序。明确分工后不仅仅能够加强监督能力还能够加强管理能力, 在出现问题之后能够及时找出问题所在地并且进行及时的处理。这样有利于完善企业社会保障资金管理制度的监督过程。

2. 改善企业的考核制度

企业的考核制度对完善管理制度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 因此, 企业在改善管理制度的过程中最重要的是完善企业的考核制度。在我国, 违法违规操作企业社会保障资金的现象普遍存在, 然而较为良好的考核的制度可以避免这种现象持续地发生, 因此, 企业的考核制度需要完善。企业可以通过绩效评价对企业的职工进行考察, 让他们能够认真负责地参与企业社保资金的管理和办理的过程中, 这样既可以避免一些不良现象的出现, 还能够提高职工的积极性, 这样一来, 就能够建立一个高效的管理制度。除此之外, 我们还可以接触网络媒体等一些现代化工具对考核评价进行分析, 使得企业保障资金管理能够顺利地进行。

结语

企业社会保障资金的管理相对于国家其他社会保障资金的管理制度来说属于较为不成熟的管理制度, 在企业社会保障资金制度管理的过程中还存在着很多改善的地方, 比如说对企业社会保障资金制度督、企业社会保障资金制度的管理办法。企业可以通过加强企业财务会计管理制度的过程以及完善对企业职工人员考核制度等措施对企业社会保障资金进行管理。

参考文献

[1]赵丽英.新形势下对企业管理社保资金的思考分析[J].改革与开放, 2013 (4)

[2]林梅清.解析新形势下企业社保基金财务管理的运作[J].现代商业, 2013 (3)

社保资金 篇7

从需求方面来看, 我国社保基金面临很大的挑战。一方面是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逐步增强, 截至2008年底, 全国65岁及以上人口10956万人, 占全国总人口的8.3%, 比上年上升了0.2个百分点。60岁及以上人口15989万人, 约占全国总人口的12%, 比上年上升了0.4个百分点。另外,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全体国民对于社会保障的需求层次也在不断增长, 客观上要求社保基金在保持“广覆盖”的同时, 也提高保障的水平, 这实际上要求社保基金增加给付的数额和力度。

从供给方面来看, 由于我国社保体系建立的时间比较晚, 社会保障体系“欠账”太多, 目前社保账户的缴费严重不足, 尤其是个人账户没有做实, 导致社保资金的“现收现支”情况比较严重, 缺少长远发展的后劲, 已经到了刻不容缓需要支持建设的时刻。目前全国社保基金管理的资金规模仅7000多亿元, 远远不足以应付老龄化浪潮的到来。现有研究公共养老金缺口的测算方法有好几个口径, 所得到的结果都不一致, 缺口最多的达八九万亿, 最少的达两三万亿。目前, 11个省的个人账户积累资金仅为1100亿元人民币, 全国的空账已达11000亿元人民币。巨大的社保资金收付差额, 导致地方财政和中央财政面对社保缺口“最终支付者”的角色, 都感到了压力的巨大。在这样的背景下, 社保资金在全国范围内和地方范围内的弥补问题成为了重要的现实课题。

弥补缺口的方式中的一个可行的方案是通过国有股权的转让来充实全国范围内的社保资金的缺口。2009年6月19日, 由财政部、国资委、证监会、社保基金会四部委联合发布的《境内证券市场转持部分国有股充实全国社会保障基金实施办法》正式发布。这一政策旨在从多渠道筹集社会保障基金, 为应对未来老龄化社会做准备。国有股权划拨社保基金是指, 今后凡2006年股权分置改革新老划断后含国有股的IPO, 均须将实际发行股份数量10%的国有股转由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社保基金可以有两种选择:直接持有股票或售出股票持有现金。从以上的全国社保基金的运作方式可以看出, 运用国有股权充实社保资金缺口的方式无非是持有和转让, 从持有的角度来看, 国有股转持到社保基金意味着国有股背后所代表的资产从“国有”转为了“公有”, 从政府层面掌握的财产转成了“全民”享有的财产。

从理论上看, 将国有股转让给社保基金顺理成章。社保基金保障的相当一部分人员是国有企业的退休人员, 正是这些人员的辛勤努力造就了庞大的国有资产。在社会转型的过程中, 现有退休人员也承担了相当的改革成本。将国有股的一部分充实社保基金是对于这部分人员的合理补偿, 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应有之意。一直以来, 市场上均有声音呼吁刺激内需需要建立社会保障体系, 将国有企业的股份划转给社保基金是将国有资产用于解决民生问题, 这比划转给其他机构更加稳妥。另外, 社保资金的过多的付出也在于解决了相当一部分国有企业的转制中的职工安置的问题, 从这点来看, 国有企业通过将股份的划转和减持, 对于社保资金的缺口加以弥补, 也是国有企业发展形势逐步好转, 历史包袱逐渐减轻之后应该有的作为。

在此必须指出的是, 本文所指的国有股权的转让, 包含两个层面的问题, 一是国有股权通过国家认可的机构加以转持, 正如中央社保基金所做的那样。不过, 社保资金持有的股权最终还是要通过资本市场或者产权交易市场减持。二是国有股权的减持问题, 股权的减持也是股权转让的一种。随着股权分置改革的实现, 以及“全流通”时代的来临, 2009年的国有股权转持的规定引发了各界对于社保机构转持后的国有股权怎么补充社保资金缺口的讨论, 这些转持的股份仅仅通过分红来弥补社保缺口存在一定的难度, 有必要通过直接的市场减持行为达到目的, 这在当前的资本市场环境下, 没有太大的技术上的问题。

现有研究表明, 对于社保基金转持国有股的研究还停留在政策的宏观面的评价和解释方面, 曹凤岐 (2009) 、刘纪鹏 (2009) 、林江 (2009) 分别从国有股划转与国有股减持, 国有股划转与资本市场建设以及此项政策对于宏观经济形势如消费形势的影响等方面展开了分析。华生 (2009) 认为, 社保基金原本就在投资股市, 可以通过分红获得源源不断的收入, 未必要抛售。此外, 社保基金有投资比例的限制, 如果国有股份划转后持股比例大幅提高, 未来值得考虑是否需要提高社保持有股票比例的上限。李稻葵 (2009) 认为, 从稳定投资市场的角度来看, 把部分国有股直接划拨给社保基金不仅完全符合社保基金的投资理念, 并且直接划转的国有股权降低了社保基金的投资成本和风险, 更有利于社保基金规模的壮大。这将在一定程度上造就一个规模巨大、奉行长期投资和价值投资、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的超级机构投资者, 对于我国资本市场的长期稳定和健康发展无疑是长期利好。

现有研究的不足首先在于缺少对于转让国有股权的相关政策作深入的分析, 尤其是缺少对转让国有股权政策影响面的实务性的调查研究。另外, 对于转让国有股权弥补社保资金缺口在理论层面上的讨论还没有在各个利益方之间充分达成共识, 这里所说的利益方包含各级政府、国有企业和社会大众。各地国有股权的分布是不一样的, 各地社保资金的缺口也不一样, 各地国有企业和央企在股权转让上的态度也存在差别, 国有股权的转让还涉及到国有资产在全国范围内的调整以及国资监管部门对这些问题的理解。所以在全国统筹社保体系没有完全建立的情况下, 对于转让国有股权弥补社保资金缺口的深入细致的分析是有必要的。

无论如何, 对于全国范围内社保资金的缺口而言, 国有股权的弥补是一条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措施, 必须在全社会, 尤其是国有企业内部形成这样的共识。同时, 理论界和实务界也要对此项政策在后续执行过程中的配套措施以及政策执行中可能出现的效果进行分析。这项改革措施涉及各方利益的调整, 涉及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全过程, 必须采用积极审慎的态度来对待这些问题, 一方面要看到问题的紧迫性, 另一方面也要在政策措施的出台上力争考虑全面。这项措施的完善, 对于巩固社会的稳定性, 提高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持续性, 将产生重要影响。

其次, 上已述及, 国有股权的转让涉及两方面的内容, 一是转持, 二是转持后的减持问题。首先, 从转持的角度来看, 现有文件规定指出, 社保基金不参与经营管理, 但作为持股比例比较大、持股范围比较广的股东, 理应出现在股东会和董事会中。社保基金在其中应该行使股东权益, 其股东权益是什么, 文件并没有明确, 这可能对公司治理带来很大的不确定性, 这一问题有待进一步明确。尤其是, 在国有资产监管体制下, 政府特设的国资监管部门和持股的社保机构之间是怎样的关系, 需要进一步的明确。双方在利益上的一些差别, 可能引起国有股权持有人之间在公司治理结构框架下的矛盾, 社保资金决策的近期性和国资监管部门决策的中长期性, 可能是问题发生的根源所在。如果社保资金持有的股权同时交由专门的独立的第三方的投资机构来持有, 既可以减少与国资监管部门的意见不一致, 也可以弥补社保机构缺少专门人才持有和经营这些国有股权的问题。

第三, 在2009年的相关规定出台之后, 一些从事创投和风投业务的国有企业就发现, 由于自身投资的多是高科技企业, 本身持股比例不高, 且股权分散, 社保基金转持国有股可能会影响到国有企业自身做创投业务的积极性, 因为上市后的股权将无偿上交社保基金。2009年出台的该办法第四条规定, “本办法所称国有股是指国有股东持有的上市公司股份”, 但未对“国有股东”的性质或身份进行明确的界定。这样的话, 在此项政策的执行过程中, 容易产生规避相关规定的行为, 比如国有企业将自身的股权进一步地稀释, 比如国有企业不再从事现有的风创业务。本来, 一些风创业务由于自身的风险问题, 存在着企业进入热情不高的问题, 现有国有股权的转让的政策, 让国有企业从事风创业务的内在动力缺乏。所以, 现有的政策面对这些问题, 既应当做出详细的防范性质的补充规定, 减少可能的道德风险, 同时针对从事风创业务的国企, 给出一些鼓励性的措施。

第四, 相关的政策执行部门对于一些具有优良资产的国企, 尤其是那些市场规模大, 优良资产多, 同时业务跨度比较大的非关乎国计民生的企业, 要更加突出其主营业务, 在主营业务范围之外的业务, 结合国有股权的调整, 结合国资监管体制的调整, 给出恰当的转让国有股权的决策。在与企业沟通的同时, 强调和强化国资监管部门的国有股权代表人的身份, 在国有监管部门和下属国企间建立通过股权紧密起来的关系, 国资监管部门在执行政策的同时, 应当从产业和行业的高度, 规划国有股权转让的方向, 减少对企业内部经营行为的过多的指导。既要考虑国有企业的发展的后续能力建设, 避免因为弥补社保资金缺口“杀鸡取卵”的行为;又要从大局出发, 从全社会的稳定出发, 做到相关政策在全部所属国企的全覆盖。

第五, 现有制度将10%的国有股权从国有股东手中划转到社保基金账户, 相当于降低了原国有股股东的控股地位, 导致上市公司股权分散化。由于涉及国有公司数量庞大, 上市国有公司的股份还涉及地方利益, 主要是中央和省市级层面的, 这也是一次重要的中央和地方的利益调整, 在社保制度没有实现全国统筹的背景下尤为明显。如何理解这些利益关系, 如何调整和处理好各种利益关系, 是下一步深入分析此项政策走势和执行效果的前提。利益关系的重新划分向来是改革的难点, 在此项改革进程中, 应当明确政策的优先级和倾斜面, 做到政策的针对性。

今后相关问题研究的难点在于社保基金转持国有股的理论问题解决之后, 尤其是相关规定出台后, 要研究具体的操作层面出现的问题。操作层面的问题不仅反映出各个利益群体的争议, 更重要的是操作层面出现的问题可能会带来之前我们没有预料到的一些新的理论问题, 怎样去解决新的问题, 协调各方利益, 兼顾短期和长远发展, 是本课题作为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等多学科交叉的政策咨询类研究的难点。

针对以上一些问题的出现, 应当坚持社保基金转持国有股的原则方向不变, 根据各个地方社保资金使用充实的实际情况以及各地国有资产国有企业调整的方式和路径, 调动地方参与此项工作的积极性, 既突出全国社保基金的“广覆盖”的特点, 同时强调各地经济发展水平基础上的“差别化”。既要考虑国有企业的长久发展, 又要关注社保资金来源的多样化, 意识到“制度变迁也是生产力”的深刻内涵。

参考文献

[1]刘轶.新上市公司国有股转持相关问题的探讨[J].现代商业, 2009, (23) .

[2]陈海燕.论国有股转持办法对国有创业投资业的影响[J].江苏:江苏科技信息, 2009, (9) .

[3]陈晶.浅议减持国有股与充实社会保障基金[J].西部财会, 2009, (3) .

社保资金 篇8

关键词:公共财政体制,社保资金,资金管理

社会保障与市场经济之间存在密切关联, 市场经济能够有效的提供社会保障, 同时社会保障属于市场经济运行的必要外部条件, 但是必须要通过政府予以组织。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支柱, 社会保障与社会的稳定、发展和改革均存在着密切关系。社会保障资金属于社会保障制度当中的经济基础, 最主要的应该为低保资金和就业资金两个部分。对该两部分的资金进行雅安个管理, 有利于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于, 维系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在当前经济全球化的发展驱使下, 我国市场经济不断进行宏观调控, 政府的财政社保补助资金已经逐步转变成为了省级引导联合地方配套资金的配比模式。但是, 近年来, 我国的财政社保资金收治情况并不容乐观, 已经达到了入不敷出的程度。为此, 必须要采取有效的社保资金管理策略, 提高社保资金的使用效率。

一、公共财政体制

公共财政体制是政府经济行为符合效率有效的市场经济要求的一种先进制度安排。若要实现市场经济效率优先, 必须要具有相应的制度安排[1]。在此情况下, 公共财政体制必须要具备以下几点特征。第一, 公共财政体制是消费者主权和生产者主权的制度保证, 该特点能够保证消费者和生产者可以根据自身的喜好进行自由选择, 自动实现双方利益的最大化;第二, 公共财政体制是消费品和经济资源的获得由出价竞争的制度保证, 该特征保证了资源配置优化的实现, 价格均衡在充分竞争的基础上亦得以实现。

二、财政社保资金

财政社保资金及社保资金, 是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的简称。主要包括了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负责挂办理的, 由国有股减持划入资金即股权资产、中央财政薄入资金、经国务院批准经以其他方式筹集的资金, 亦包括其他投资收益形成的中央政府集中的社会保障基金[2]。社保基金并非向个人投资者开放, 主要是国家将企事业职工交的养老保险中的一部分资金拨给专业的机构进行管理, 以达到保值增值的目的。进行社保基金的游资运作, 必须要保证基金资产具有较高安全性和流动性, 以此实现基金资产的增殖。我国的社保基金当中主要包括了基本杨拉奥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等, 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因而需要制定严格的制度对社保资金的使用予以监督管理。

三、近年来财政社保资金收支现状

(一) 城市低保资金现状

城市低保资金的开启一般均会得到上级财政的权力支持, 以便保证低保资金能够及时且足额的拨付到位, 且当年的收支留有介于。但是, 近年来, 我国大部分城市的低保资金在收支方面却纷纷出现了资金缺口的情况。产生该种现状的主要原因在于, 近年来, 城市低保补助的标准逐渐提高, 目前已经从2010年的每月280多元提高到了每月近400元。与此同时, 当前我国城市低保资金的享受人员范围逐渐扩大, 例如某市, 目前享受城市低保资金补助的人数已经从2010年的9600多人增加到了15000多人。更重要的一点原因在于, 当前人们的收入和支出存在严重增幅不同步情况, 此时, 上级的资金补助与人们支出水平相比呈现严重不足的状态。

(二) 农村低保资金现状

2007年下半年, 我国农村的低保资金根据上级所提出的具体要求进行了进一步的调整, 主要表现为:农村低保纳入财政社保管理范畴。随着该制度调整的实施, 当前我国农村低保资金基本上已经能够保证每一位参保人员每个月获得60元左右的保障资金。但是, 随着近年来我国农村低保人数的不断增加, 以及参保人员符合条件情况不明等因素的影响, 使得我国农村低保资金补助资金方面出现了比较严重的收支缺口。例如2015年, 某市农村的低保筹措资金约20万元, 年底实际支出约24万元, 此时便出现了4万元左右的收支资金缺口。该种情况并不利于农村低保资金补助资金的管理, 难以起到良好的社会保障效果。

(三) 就业再就业资金现状

就业再就业资金当中包含的内容比较广泛, 主要有公益性岗位人员的岗位补贴、医疗保险补贴、养老保险补贴、下岗或失业等人员岗位培训补贴等。在就业再就业资金方面按, 存在着享受人员范围广、资金需求量大和标准增速快等特点。例如某市, 其2010年的就业再就业资金共筹措不到3900万元左右, 但是当年该方面的资金支出已经达到了3400万元以上, 此时产生了近100万元的收支资金缺口。直至2015年, 某市该方面的筹措资金达到了4800万元左右, 当年支出为4810万元左右, 收支资金缺口虽然已经得到了一定控制, 但是仍旧存在着近10万元的缺口。

四、基于公共财政体制下的财政社保资金管理策略

(一) 整合筹措资金资源

基于公共财政体制下的财政社保资金管理当中, 若要进行筹措资金资源而定整合, 首先必须通过多渠道、多方位的形式, 主动且积极的获取升级补助资金、谁改资金、社会捐助资金以及装箱彩票公益资金等[3]。此外, 作为地方政府, 其更加应该加强该其自身的财政社保资金的科学预算与安排, 能够按照上级制定的标准进行就业、低保等资金的配套发放, 争取保证年初的预算与年末的支出具有较高一致性。同时, 地方政府更加要确保每月的资金安排均落实到位, 实现社保资金的有效运转。

(二) 构建全面运作制度

基于公共财政体制下的财政社保资金管理, 应该具有科学的、完善的运作制度予以保障。在此方面, 首先必须要能够对社保工作的具体要求进行分析和掌握, 根据社保工作的特点将其专用资金从国库的基本账户当中分离出来, 并且建立专项的社保资金管理制度和部门。该部门必须要根据社保资金专项管理制度对社保资金的审批、拨付等工作进行处理, 重点在于保证每一笔社保资金均具有实际利用效果[4]。第二, 进行财政社保资金管理时, 必须要对低保条例进行详细的分析, 对相关工作规范的要求准确的掌握。开展低保工作时, 为了保证低保资金能够充分发挥其保障作用, 相关管理人员必须要能够对参保的对象进行定期或者不定期的核查。该种核查方式属于典型的动态管理方式。财政社保资金的动态管理当中, 务必要严格剔除不符合参保标准的人群, 杜绝出现“人情低保”和“面子低保”现象。为了达到上述目标, 低保资金管理时, 每一道程序均要进行公平、公正、公开的操作, 并且要对低保资金的发放时间、金额、对象, 以及具体发放落实情况进行切实的掌握与公开。每一环节的管理工作最好均能够通过社会各个领域的监督保证其公平、公正。由此, 社会当中真正的贫困人群方能够切实的享受到低保资金的保障。第三, 在财政社保资金发放方面, 有部分人群或者单位享受着公益性岗位补贴。对于该部分人群以及单位的财政社保资金管理, 亦要重视参保对象的审核, 包括其参保实践、参保内容、参保金额等多方面内容。在审核当中, 单一发现有人或者单位不处于保障范畴内, 必须要坚决予以剔除。第四, 下岗职工的两险补助亦是财政社保资金管理内容, 对该方面的财政社保资金进行管理, 亦需要确定每位参保下岗职工的参保资格与条件, 必要时可以为该部分下岗职工提供一定的再就业资金支持, 例如对其实行普惠制培训等, 促使下岗职工能够提升自身的技能水平, 获取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发展机会[5]。

(三) 加强监督检查力度

进行财政社保资金管理更加需要加强监督检查的力度, 在此方面, 应该科学的建立社保资金绩效评价机制, 对评价方法进行完善[6]。评价当中应该根据重点的社会保障转向资金使用绩效, 对该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跟踪考评。一般情况下, 需要的根据被监督检查项目的实际支出、财务管理现状、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等多方面内容对资金的使用情况作出评价[7]。上一年的评价基本上均可以作为下一年的社保资金安排参考标准, 以便更加严格的管理社保资金, 提高社保资金的使用效率。

(四) 形成协调管理格局

财政社保资金的管理, 需要对个部门之间的相互配合, 主要是财政部分与其他部门之间的相互配合[8]。只有各个部门团结写作, 方能够在有效的交流与沟通下, 对相关人员变动、政策变动、财务状况等信息作出及时的反馈, 继而方能够有效的建立各个部门相互配合的流程[9]。一般情况下, 才政府负责每年的社保资金收入与支出情况编制, 并且需要将该编制下达到其他部分当中。其他部门则需要根据财务部门所编制的社保资金情况进一步开展工作, 将社保资金控制在预算范畴内。工作当中必须要对享受社保的人员增减、补助政策等变动信息进行审核, 以促使社保资金充分发挥其社会与经济效益[10]。

五、结论

综上所述, 社会保障工作属于我国重要的德政工程和民心工程, 在公共财政体制下, 只有充分的发挥公共财政的非营利性和公共性, 从满足社会公共需求和以人为本的角度出发, 面向社会的全体人员, 为其提供切身利益的有效保障措施和制度, 将能够促使公共财政的法制性、经济性和社会性均得到充分落实。此外, 我国的财政社保资金管理制度必须要在公共财政体制下不断完善, 树立良好的监督检查意识, 确保每一笔社保资金均具有一定安全性、定向性和有效性, 以此不断提高我国财政社保资金的管理水平, 充分发挥其社会保障的作用, 进一步提升我国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

参考文献

[1]李慧英.完善我国社会保险体系的思考[J].理论探索, 2012, 01 (05) :89-94.

[2]周明, 任宗哲, 王虎平.制度约束下社保资金投资运营的现实路径选择——以陕西省为例[J].人文杂志, 2012, 05 (08) :53-60.

社保资金 篇9

关键词:社保资金,社会保障,资金违规挪用,资金保值增值

社会保障资金是根据我国法律建立的用于社会保障事业的专项基金, 指国家和社会用于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和公费医疗事业等项目的资金的总和, 是对社会成员尤其是有特殊生活困难的人们的基本生活权利给予保障的社会安全制度。社保资金关系涉及到弱势群体的切身利益, 关系到社会的安定繁荣, 因此, 在社保资金的使用、审计、监督和管理方面受到广大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的广泛重视。

一、企业社保资金的性质

企业社保资金全称是企业社会保险资金, 是由我国社会保险制度确定的用于支付企业劳动者或公民在养老、失业、病患、伤残等情况下享受到的各项保险待遇的资金。一般由企业等用人单位和劳动者或公民个人缴纳的社会保险费和国家财政给予的一定补贴组成。社保资金具有强制性、风险预防性、储备性和集中性、权利义务对应性等性质。目前我国社保资金包括五项保险资金, 分别是生育、医疗、失业、工伤和养老。企业需要根据我国政策开展各项社保项目, 实行社保的分级管理。企业作为补充保险资金管理的主要组成部分。

二、目前企业管理社保资金存在的问题

1、企业社保资金监管不严, 经常出现挤占、挪用社保资金的现象。

目前我国企业社保管理部门的监督缺乏一定的约束力, 因为企业的社保资金同时受到企业领导和国家社保主管部门的领导, 负责企业职工的养老、医疗、失业和离退休等人员社保资金的管理和办理工作。企业社保部门及各险种经办、审批部门, 又是社保资金的管理机构, 具有企业和政府的双重作用, 社保管理部门内部很难建立有效地监督机制, 缺乏规范的会计审计体系和公开透明信息的机制, 对社保管理部门的约束偏弱。正因为这个原因, 出现了一些资金挪用等案件。

2、企业对社保资金缴纳的核算方法存在缺陷, 资金管理不到位。

目前我国的社保资金管理中的社保收支情况处于分散状况, 没有纳入财政预算体系。企业管理的社保资金无法受到执法机构的监督。同时, 由于社保资金管理的多方性, 企业一般只负责管理补充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 而其他险种一般交由地方管理, 企业在财务核算上有时实行按收付实现制核算, 有时按照权责发生制核算, 不同的核算方法造成了资金管理的混乱, 使得部分资金的管理独立于正常的会计核算体系, 出现资金信息不真实的现象。。例如企业以收付实现制运行医保资金, 当年收费中含有上一年的欠费情况, 导致每年的资金状况都不是本年的真实反映, 从而使得资金管理和决策也缺乏科学的指导, 不利于资金管理部门的约束和监督。

3、由于投资渠道单一导致使社保资金增值保值的方法很少。

我国企业社保资金采用的是“以收定支, 略有节余, 留有部分积累”的政策, 因此对这部分节余的资金储备需要进行保值和增值。企业作为社保资金的重要补充, 筹集的补充资金按照国家法律规定只能存入银行或者购买国债, 仅依靠银行利息或者国债获利的收益率比较低。虽然具有一定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但是随着社会通货膨胀的发生, 根本无法保值, 甚至增值。

三、新形势下如何完善企业管理社保资金的思考分析

针对目前企业管理社保资金中出现的问题, 笔者通过多年的研究与分析, 认为可以通过以下策略进行完善:

1、完善社保资金的监督机制和绩效考核机制, 彻底杜绝出现违规使用的现象。

要实现彻底违规使用社保资金的现象, 首先政府相关部门要针对社保资金的缴纳和使用情况进行定期的专项检查, 解决企业社保资金落实不到位的情况, 多部门共同成立监督小组, 对社保资金进行日常监督, 使企业社保资金逐渐工作规范化和制度化, 对出现违规操作社保资金的行为要及时向社会曝光, 充分利用网络、电视广播等媒体向社会宣传社保资金的各项政策, 及时解决广大人民群众对社保资金的疑虑。

2、加强企业社保资金的财务会计制度。

企业要想管理好社保资金, 必须首先加强社保财务会计制度, 主要包括财务管理办法、社保资金管理制度、社保资金监督机制、岗位职责、原始记录管理制度、收支审批和处理制度、财产稽核制度等各项制度。分清各种制度的机构负责人, 如对社保资金财务管理密保和层次的领导职责, 岗位职责, 对出现违规使用社保资金的稽核工作, 财务分析制度中涉及到的财会人员的责任等。通过建立完善的财务制度, 可以有效的解决社保资金中出现的征缴、支付和管理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3、进一步完善社保资金的营运方式, 保障资金的保值和增值。

在保证社保资金安全的前提条件下, 考虑多种营运模式, 尽可能使社保资金增值保值, 如可以成立专门的社保资金投资管理机构、允许社保资金适当进入股票基金市场等方式, 争取而是社保资金投资收益实现最大化。

四、小结

企业管理社保资金是实现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方面在增强社保管理的制度的同时, 要充分运用科学的管理手段来实现社保资金的科学管理, 促使其不被违规挪用的同时能够实现增值保值。

参考文献

[1]张旻.新形势下对企业管理社保资金的思考[J].经济师.2008 (6) :164~165.

[2]张健.我国社保基金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J].中国证券期货.2010.1:32~33.

上一篇:行政不当行为理论下一篇:花卉的栽培与养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