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社保资金

2024-06-08

企业社保资金(共8篇)

企业社保资金 篇1

摘要:在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不断发展的背景下, 以人为本被提为我国现阶段的建设思想之一。由此可知, 社会福利保障基金制度的建设成为了现阶段我国重点建设的对象。企业社保资金作为社会保障基金的一部分, 是我国社会保障资金的专项资金, 企业社保资金对社会主要人群的基本保障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社会保障资金的建立作为现在我国较为重要的项目, 国家给予了大力的支持。因此, 在社会福利保障资金制度的建设和发展过程中, 对企业社保资金的管理制度的建立具有重要的影响的作用, 在建设社会保障资金管理制度的过程中应该引用一些较为先进的管理手段对其进行管理。与此同时, 应该积极运用国家的一些有利的政策, 充分发挥企业社保资金管理的作用, 建立一个高效的企业社保资金的管理制度, 进而完善我国的社会福利保障制度。

关键词:新形势,企业社保,资金管理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设和发展, 我国的社会福利保障资金的管理制度也在不断地变化中, 相应的在对企业社保资金的管理制度也在不断地变化中。我国的企业社会保障资金是由社会的保险、社会的扶持资金以及社会中一些和生活有关的福利费、医药费等一些扶持资金的使用。在我国, 企业社会保障资金的建立主要是帮助一些在生活中由于特殊因素造成生活困难的人们, 在经济上给予他们一定的支持, 让他们能够享受到一些福利政策。使得弱势群体安定对于稳定我国社会的人文安定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 国家在对社会保障基金的建设和发展方面给予了大量的支持, 进而对企业社会保障资金的管理制度也有了较高的要求。在企业社会保障资金的管理制度过程中, 应该对社会保障资金的用途、综合、监管和管理都进行合理的计划和管理, 使得资金的使用较为透明化。除了加强企业本身对社会保障资金的管理之外, 企业也可以引入一些国家较为先进的管理制度进行管理, 充分应用国家的一些社会保障制度政策。本文对我国企业保资金管理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诠释, 并且给予了一定的改进措施。

一、我国企业社保资金管理的现状

企业社会保障基金目的是为了保障企业职工的社会福利保障待遇, 根据我国有关法律、法规, 由缴费的单位和个人分别根据缴费的一定基数、按照基数的一定比例进行缴纳或者运用其他合法的途径进行筹集的资金, 企业社会保障基金是国家为了完善企业社会福利保障资金制度设立的专项资金库, 使得一些缺乏劳动力或者是丧失劳动力的人能够享受到来自社会和国家的一些福利政策, 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必须依法参加社会保险, 缴纳社会保险费。

截至2010年, 我国的企业社会保障制度已经有了十年的历史, 企业社会保障制度在这十年中的发展对于企业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企业社会保障资金的建设在不断地扩大和发展, 企业社保资金的建立也受到了政府和企业以及社会的重点关注对象, 企业的社保资金成为了中央政府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门, 其来源主要包括:中央财政预算拨款、中央财政拨入彩票公益金、国有股减持或转持划入资金或股权资产、经国务院批准的以其他方式筹集的资金、投资收益等。

为了切合国家社会保障制度政策的主题, 我国的企业各项社会保险项目已经在慢慢地建立当中, 社会保险由各个地方实行分级管理制度。当前国企的养老保险、失业保险以及归属省级的企业的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属于省级统一管理, 其他一些保险有市政府或者县级统筹。作为补充性的保险基金, 企业作为这部分重要的管理主体。

二、我国企业社会保障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

1. 社会保障资金监管制度不完善

在我国, 监督管理能力对社保资金使用的约束能力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 监督管理能力的缺乏导致了我国社保资金使用的约束能力越来越弱。在我国, 社会保障制度部门的主要影响是企业的高层领导、管理国家社保部门的直接负责人。社保部门的主要工作是管理和办理一些企业工作人员的退休金、养老金、医疗保险等一些社会福利保障基金。在我国, 企业社会保障工作者不仅仅具有企业的作用, 还具有政府的作用。企业社保部门在处理基本业务比如办理各种保险、审批福利资金等一些重要业务时必须要高效及时地完成工作。企业社保部门在资金的传递和管理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如今, 企业社保工作不能够高效完成, 对资金的传递和应用产生了阻碍。造成这些阻碍的主要原因是由于企业社保资金的监管制度还不够完善, 存在着一定的漏洞, 给企业社保资金的传递造成了一定的影响。社保资金管理制度的不透明以及不规范的会计审计制度加大了建立有效的内部监督制度的难度。在我国, 在资金传递过程中有很多人运用非法手段贪污企业社保资金, 使得企业社保资金未能够帮助真正需要帮助的人们, 反而使得一些素质不良的管理人员有机可乘。

2. 管理制度较为落后

在我国, 企业社会保险资金管理部门不仅仅是管理我国企业工作人员的养老资金、医疗资金、工伤资金、退休资金等一些与社会福利保障制度有关的一些自然基金, 还兼任着这些社会福利保障资金的办理。由于企业社会保险资金管理部门处于这个较为特殊的位置, 企业社会保险资金部门兼顾了政府和企业的双重职能。因此, 建立具有较强适用性的管理制度逐渐成为了企业社会保险资金部门所面临的较大的改革计划。如今, 我国的社会保障资金部门的管理制度还比较落后, 由于管理制度的落后, 使得社保资金的传递和运用不能够顺利地进行。在企业社保资金内部管理与控制方面具有很大的漏洞和缺陷。

三、我国企业社保资金管理问题的解决措施

1. 改善监督过程

企业社会保障资金在被监督的过程中, 财务会计制度的管理在这一过程中起重要的决定作用。因此, 要加强企业社会保障资金的监督过程就必须加强企业社保资金的财务会计制度。良好的财务管理制度能够帮助企业建立一个良好的企业社会保障资金管理制度, 在建立良好的财务制度的过程中, 企业应该将工作人员的层次进行划分, 将管理人员层次的工作任务划分清楚, 每个人负责固定的程序。明确分工后不仅仅能够加强监督能力还能够加强管理能力, 在出现问题之后能够及时找出问题所在地并且进行及时的处理。这样有利于完善企业社会保障资金管理制度的监督过程。

2. 改善企业的考核制度

企业的考核制度对完善管理制度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 因此, 企业在改善管理制度的过程中最重要的是完善企业的考核制度。在我国, 违法违规操作企业社会保障资金的现象普遍存在, 然而较为良好的考核的制度可以避免这种现象持续地发生, 因此, 企业的考核制度需要完善。企业可以通过绩效评价对企业的职工进行考察, 让他们能够认真负责地参与企业社保资金的管理和办理的过程中, 这样既可以避免一些不良现象的出现, 还能够提高职工的积极性, 这样一来, 就能够建立一个高效的管理制度。除此之外, 我们还可以接触网络媒体等一些现代化工具对考核评价进行分析, 使得企业保障资金管理能够顺利地进行。

结语

企业社会保障资金的管理相对于国家其他社会保障资金的管理制度来说属于较为不成熟的管理制度, 在企业社会保障资金制度管理的过程中还存在着很多改善的地方, 比如说对企业社会保障资金制度督、企业社会保障资金制度的管理办法。企业可以通过加强企业财务会计管理制度的过程以及完善对企业职工人员考核制度等措施对企业社会保障资金进行管理。

参考文献

[1]赵丽英.新形势下对企业管理社保资金的思考分析[J].改革与开放, 2013 (4)

[2]林梅清.解析新形势下企业社保基金财务管理的运作[J].现代商业, 2013 (3)

[3]南志斌.对新形势下企业社保资金管理的探讨[J].中外企业家, 2013 (2)

企业社保资金 篇2

黄瑞华

2012-6-26 11:28:36 来源:《审计与理财》2012年04期

社会保障资金审计的信息收集方法有多种,不仅包括从政府的财政、人保、民政、卫生等相关部门获得,还可以通过入户调查、电话访问、网上调查、座谈会等方式求证。根据全国社会保障资金审计工作方案的要求,规范入户调查的操作程序,取得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理解,避免因审计而引发社会矛盾或冲突,顺利地开展社保资金审计的入户调查工作,从而真正实现社保资金审计任务。

一、入户调查的目的

入户调查是指被调查对象在家中或约定的地点接受审计人员进行访问的一种调查方式,审计人员按照事先规定的抽样方案,随机选取适当的被访者,前往被选中的对象家庭或到对象约定的地点,采取问卷或调查提纲进行面对面的直接提问、交流,并取得有效的询问记录的调查方式,旨在核实比对和印证社会保障资金审计《审计取证单》内容的真实性。通常入户核对可以直接得到反馈,对复杂的问题进行面对面的解释,获得的信息真实可靠,客观性强,质量较高。

二、入户调查适用范围、条件

社会保障资金审计很多事项需要入户进行调查核实,包括调查核实政府财政、人保、卫生、民政等部门提供的养老、医疗、低保等社会保障资金各类数据的真实性。审计组通过前期数据筛选,将身份证不全、超标准发放、发放不达标准和数据要素不全等不合规的数据疑点,列入重点对象。比如对低保资金情况的调查,每个审计组至少调查2个村(居)委会,每个村(居)委会调查户数不少于10户。主要调查低保对象生活水平、居住条件、一卡通存折低保资金拨付到位情况,按月到账的低保金是否按时领取;致贫的原因和对低保政策的意见、建议;低保家庭成员的收入情况及相关证明材料;审核领取的低保金与发放花名册的金额是否一致;要求提供村(居)委会、村民小组(社区)干部及直属亲属家庭成员名单和身份证号,审核有无利用职权谋取私利的行为。

入户调查应满足如下条件要求:(1)时间、人力等资源足够,各项准备充分;(2)样本在较大程度上代表总体;(3)需要建立审计人员与社区(村委会)的良好协助关系;(4)审计人员与广大人民群众面对面接触和交流,牵扯面大,影响范围广,社会关注度高,需特别注意维稳工作。

为提高工作效率,审计组可以采取分多个小组的方式同时进行。每个调查小组都要适当吸纳财政、人保、卫生、民政、居委会、村委会的干部参加。

三、入户调查的准备

(1)熟悉调查表的填报对象和涉及的主要指标,并学习和理解表中各项指标的含义、填报要求和指标间的逻辑关系。

(2)正确地掌握调查相关资料。家庭人员户籍状况、享有养老、低保、医保等其中的子项状况,起止时间、标准、账户余额、办理与领取手续等情况,审计人员要心中有数。如低保户调查,入户前要审计城乡低保资金台账及抽查低保户档案、发放原始记录、居(村)委会低保花名册等。掌握了情况,以备登记时与被调查人提供的资料比对。

(3)选好合适的被调查人。既要符合审计方案的要求,又要点面结合,照顾各个层面的典型。可在随时选取的基础上,适当圈定一定范围和调查对象。

(4)进行上户调查培训,正确使用礼仪,掌握询问被调查人的用词。有必要时,制定一个粗线条的访问提纲,找准切入点。要认真按调查项目内容确切询问,如实填报,并与被调查人核对。

(5)根据事先安排好时间、路线,积极与社区(村委会)沟通,并最大限度取得支持。提前通知调查对象。

(6)整理和分类好上门所需的宣传资料和各类表格、笔墨纸和印泥,检查审计人员工作证件是否完备。

(7)出发前审计人员要有明确分工,配置要得当。

四、入户调查的技巧

(1)给被调查者良好的第一印象。

由于社会保障资金审计入户调查涉及政策性强、利益群体还可能存在一定的差异,审计人员与被调查对象直接接触,“第一印象”十分重要。审计人员应按规定带好有关证件,凭证件接触被调查对象,说明清楚来意,要求保持仪表端庄、用语得体、态度谦和礼貌,给人以亲切感,融洽彼此关系,使被调查者乐于合作,主动配合,为调查工作开好头。

(2)文明进户和善意的开场白。

在每一次上门入户的调查中,进门是一道“关卡”,能够顺利地进门并使被调查对象接受调查,调查登记工作就算完成了一半。入户前首先要介绍自己的身份和来访目的,好的开场白的标准是:简明扼要、意图明确、重点突出、亲和力强。开场白的内容,主要解释你是什么人(即说明调查者的身份)、你想干什么(来访目的)、为什么要进行这次访问(即调查的性质和大致内容),并解释说明不会占用对方太多时间、对申报信息安全及保密性的保证,以及表示希望得到对方的支持等等。

(3)入户后态度诚恳,紧扣主题,循序渐进。

审计人员应掌握和运用一定的询问技巧,根据实际情况随机应变。说话态度要和蔼,热情诚恳,用亲和的语气,问句要通俗易懂,以打招呼拉家常开头,逐渐转换话题,询问调查内容。做到:①先易后难。先一般性问题,后敏感性问题,先简单问题,后复杂问题的原则进行发问。②紧扣主题。访问中的交谈的内容要紧扣有关调查内容,当被调查对象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又离题太远时,采取适当的方法,有礼貌的将话题转到有关调查的内容上。③对于年老的调查对象,多给予提示,帮助回忆过去五年的常住地等信息,为调查对象提供回忆的线索帮助。④对询问敏感性、涉及脸面、个人隐私的问题时,应尽可能地选择一个无其他人在场的时机或环境进行核对调查。⑤各审计组组长对入户调查工作负全责。严格执行审计纪律和廉政规定,不得接受被调查对象任何形式的宴请、礼品和与审计无关的娱乐活动安排;要严格执行保密纪律,保守被调查对象的个人隐私和商业秘密,如发生泄密事件,将严肃追究责任;不得与被调查对象发生任何冲突。

(4)对被调查对象不接受访问时的处理技巧。

审计人员应具备应付拒绝或不情愿接受访问的技巧。通常是因被调查对象对审计核查工作不了解;或对调查中涉及调查对象的秘密心存疑虑;或是访问的时间选择不当等。访问人员要确定拒绝或不情愿的原因并加以克服。

通常被调查对象的顾虑主要有以下几种:①你们可信吗?②为什么要调查我?你们要调查些什么?③你们的调查是否会耽误我很长时间?④谁将看到我的资料?我能否看一下别人是怎样填报的?审计人员做到诚心、热心、耐心一般可以让被调查对象配合入户调查。

五、调查资料的审核、整理

(1)入户调查的对象是否基本完成,重点内容是否有遗漏或重复,关联证据是否有足够的支撑。是否按入户调查计划实施,并验证评价入户调查的效果。

(2)采取审计人员自查、小组成员互查、审计组复核检查三种方式进行,检查整个入户调查程序、内容、方法、责任和效果,发现的差错应经核实后予以更正。

企业社保资金 篇3

关键词:社保资金,社会保障,资金违规挪用,资金保值增值

社会保障资金是根据我国法律建立的用于社会保障事业的专项基金, 指国家和社会用于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和公费医疗事业等项目的资金的总和, 是对社会成员尤其是有特殊生活困难的人们的基本生活权利给予保障的社会安全制度。社保资金关系涉及到弱势群体的切身利益, 关系到社会的安定繁荣, 因此, 在社保资金的使用、审计、监督和管理方面受到广大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的广泛重视。

一、企业社保资金的性质

企业社保资金全称是企业社会保险资金, 是由我国社会保险制度确定的用于支付企业劳动者或公民在养老、失业、病患、伤残等情况下享受到的各项保险待遇的资金。一般由企业等用人单位和劳动者或公民个人缴纳的社会保险费和国家财政给予的一定补贴组成。社保资金具有强制性、风险预防性、储备性和集中性、权利义务对应性等性质。目前我国社保资金包括五项保险资金, 分别是生育、医疗、失业、工伤和养老。企业需要根据我国政策开展各项社保项目, 实行社保的分级管理。企业作为补充保险资金管理的主要组成部分。

二、目前企业管理社保资金存在的问题

1、企业社保资金监管不严, 经常出现挤占、挪用社保资金的现象。

目前我国企业社保管理部门的监督缺乏一定的约束力, 因为企业的社保资金同时受到企业领导和国家社保主管部门的领导, 负责企业职工的养老、医疗、失业和离退休等人员社保资金的管理和办理工作。企业社保部门及各险种经办、审批部门, 又是社保资金的管理机构, 具有企业和政府的双重作用, 社保管理部门内部很难建立有效地监督机制, 缺乏规范的会计审计体系和公开透明信息的机制, 对社保管理部门的约束偏弱。正因为这个原因, 出现了一些资金挪用等案件。

2、企业对社保资金缴纳的核算方法存在缺陷, 资金管理不到位。

目前我国的社保资金管理中的社保收支情况处于分散状况, 没有纳入财政预算体系。企业管理的社保资金无法受到执法机构的监督。同时, 由于社保资金管理的多方性, 企业一般只负责管理补充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 而其他险种一般交由地方管理, 企业在财务核算上有时实行按收付实现制核算, 有时按照权责发生制核算, 不同的核算方法造成了资金管理的混乱, 使得部分资金的管理独立于正常的会计核算体系, 出现资金信息不真实的现象。。例如企业以收付实现制运行医保资金, 当年收费中含有上一年的欠费情况, 导致每年的资金状况都不是本年的真实反映, 从而使得资金管理和决策也缺乏科学的指导, 不利于资金管理部门的约束和监督。

3、由于投资渠道单一导致使社保资金增值保值的方法很少。

我国企业社保资金采用的是“以收定支, 略有节余, 留有部分积累”的政策, 因此对这部分节余的资金储备需要进行保值和增值。企业作为社保资金的重要补充, 筹集的补充资金按照国家法律规定只能存入银行或者购买国债, 仅依靠银行利息或者国债获利的收益率比较低。虽然具有一定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但是随着社会通货膨胀的发生, 根本无法保值, 甚至增值。

三、新形势下如何完善企业管理社保资金的思考分析

针对目前企业管理社保资金中出现的问题, 笔者通过多年的研究与分析, 认为可以通过以下策略进行完善:

1、完善社保资金的监督机制和绩效考核机制, 彻底杜绝出现违规使用的现象。

要实现彻底违规使用社保资金的现象, 首先政府相关部门要针对社保资金的缴纳和使用情况进行定期的专项检查, 解决企业社保资金落实不到位的情况, 多部门共同成立监督小组, 对社保资金进行日常监督, 使企业社保资金逐渐工作规范化和制度化, 对出现违规操作社保资金的行为要及时向社会曝光, 充分利用网络、电视广播等媒体向社会宣传社保资金的各项政策, 及时解决广大人民群众对社保资金的疑虑。

2、加强企业社保资金的财务会计制度。

企业要想管理好社保资金, 必须首先加强社保财务会计制度, 主要包括财务管理办法、社保资金管理制度、社保资金监督机制、岗位职责、原始记录管理制度、收支审批和处理制度、财产稽核制度等各项制度。分清各种制度的机构负责人, 如对社保资金财务管理密保和层次的领导职责, 岗位职责, 对出现违规使用社保资金的稽核工作, 财务分析制度中涉及到的财会人员的责任等。通过建立完善的财务制度, 可以有效的解决社保资金中出现的征缴、支付和管理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3、进一步完善社保资金的营运方式, 保障资金的保值和增值。

在保证社保资金安全的前提条件下, 考虑多种营运模式, 尽可能使社保资金增值保值, 如可以成立专门的社保资金投资管理机构、允许社保资金适当进入股票基金市场等方式, 争取而是社保资金投资收益实现最大化。

四、小结

企业管理社保资金是实现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方面在增强社保管理的制度的同时, 要充分运用科学的管理手段来实现社保资金的科学管理, 促使其不被违规挪用的同时能够实现增值保值。

参考文献

[1]张旻.新形势下对企业管理社保资金的思考[J].经济师.2008 (6) :164~165.

[2]张健.我国社保基金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J].中国证券期货.2010.1:32~33.

企业社保资金 篇4

《国务院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指出:“建立完善统筹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实现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全覆盖。逐步提高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标准以及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完善城乡低保制度,实现应保尽保,合理提高低保标准。支持儿童福利院、残疾人康复中心、社会养老服务机构等设施建设。”这些政策扶持,对赣南苏区提高社会保障层次,服务民生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建立起新农保、城居保、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等社会保障制度,将城镇非从业居民、农村居民、城市和农村低收入群体纳入社会保障体系,让越来越多的人享受社会保障权利,共享发展的成果,维护社会和谐,促进公平正义。

由于体制、机制和制度上的因素,受社保部门自身利益的驱使,当前社保资金管理也存在一些问题: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空账运行,使得“统账结合”制度为未来积累资金的目标难以实现,影响基金的可持续性;部分社保基金在财政专户统一管理中没有按照规定分账核算,资金相互调剂使用;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分级管理,资金结余管理分散,各项基金统筹层次不同,影响了存量规模,难以获得规模效益;部分企业选择性办理职工养老和工伤保险,未办理基本医疗、失业和生育保险,也有部分人员重复参加同类型的保险,导致重复领取保障待遇和不符合保障条件的人员享受待遇;金融机构对社会保障资金存储未执行国家优惠利率计息,影响了社会保障资金保值增值。

要解决好以上存在的问题,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若干意见》精神,从审计实践角度,提出以下对策。

一、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提高统筹能力,促进社会保障事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要按照中央、省、市的相关政策,建立社会保障投入分担机制和转轨成本偿还机制、妥善处理个人账户空账和基金保值增值问题、提高统筹层次、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影响,促进社会保障事业的科学、协调和长远发展。

1.建立公平、公正的参保缴费和待遇享受机制。按照各项社会保障资金政府补助、单位和个人的缴费比例,保持公平有序的政府补助机制,逐步调整低层次保险筹资水平,提高保障能力。

2.完善相关的社会救济、社会福利管理服务体制。完善减灾救灾、社会救助、社会福利、慈善事业等制度安排,努力提高受灾群众、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水平,改善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生活状况,进一步完善大病补偿机制,逐步拓展社会福利保障范围,推动社会福利由补缺型向适度普惠型转变,促进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3.加大宣传力度,处理好企业发展与职工参保的关系。社会保障部门和经办机构对单位、个人选择性参保和不完全参保的情况进行一次普查,并对参保基本情况、存在的问题和产生原因进行分析和提炼,向政府提出合理化建议。同时,根据普查的情况,有针对性进行宣传和引导,强化企业经营管理者的责任意识,主动为企业职工参保缴费,增强企业职工自我保护意识,实现“要我缴费”到“我要缴费”的转变,形成企业和职工积极参保的良好机制。

二、进一步加强资金管理,依法征集使用,提高财政资金效益

加强社会保障资金全过程管理,按照国家社会保险有关法律法规,严格对社会保障基金进行管理,确保资金的安全运行和保值增值。

1.财政部门是社会保障基金的资金管理部门,要加强对各项社保资金的管理和使用,发挥资金的使用效益。要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中提出的“社会保险基金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按照国务院规定投资运营实现保值增值”的要求,加强基金管理,用足社保基金银行存款利率优惠政策,合理安排活期存款和定期存款,建立与金融机构的良好关系,按照优惠利率增加基金利息收入。加强会计核算,规范财务管理,强化社会保障资金的专户管理。细化社会保障基金的预算,强化社会保障资金监管,促进各项社保资金的合法、合规和有效使用。

2.社保资金主管部门及经办机构要依法依规使用各项专项资金,维护社保对象的切实利益。要强化资金征缴,加大企业欠费清收力度,提高各项社保资金的有效使用。

3.社保资金主管部门及经办机构要加强完善内部控制制度。严格按照政策要求,核实待遇人数和标准,及时有效地使用相关资金,维护社保对象的切实利益。

三、进一步提高信息化水平,整合信息资源,实现社会保障一体化

要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建立起覆盖范围比较广泛、保障水平逐步提高、保障方式多层次、资金来源多元化、制度法制化、管理规范化、服务社会化的社会保障制度。

1.完善和强化基础信息。社会保障主管部门及经办机构结合各自业务特点,在完善保障台账、统计报表等信息,按享受保障类别,对保障对象的身份证号码、家庭成员、享受待遇,银行存折账号(卡号)、保障业务的编号等基础信息进行全面、准确、真实录入和归档。在此基础上,逐步将社保、新农保、医保、新农合、民政等惠农惠民信息资源进行整合,建设统一信息平台,实现资源共享,提升信息化水平。

2.整合信息资源。要按照以人为本、统筹城乡、基本保障、广泛覆盖、开放兼容、综合统一的原则,借鉴养老保险全省统筹时积累的经验做法,对各项社会保障的信息化程度进行全面调查和综合分析,分步促进管理部门资源信息的交融和互通,为城乡社会保障制度逐步靠拢,相互衔接提供前期的支持,在扩大社会保障的覆盖面上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3.建立社保信息与公共信息之间的协调机制。逐步建立与公安、税务、国土、工商等相关信息与社保信息互联互通,促进社会保障部门及经办机构跟踪相关信息的变动,及时作出相应处理,保证资金安全,促进保障制度一体化。

四、进一步加强能力建设,夯实基础工作,提高管理能力和水平

加强对社会保障主管部门和各经办机构的能力建设,提高各经办机构领导的履职能力和管理水平,提高经办人员的综合素质和工作能力。

1.加强业务培训。主管部门和经办机构要加强基层经办人员业务操作培训,结合自身业务特点,重点提升计算机运用能力。结合基层工作实际,向政府建议增加人员编制,合理配置现有业务人员,做到明确责任,规范操作。

2.规范基础工作。各主管部门和经办机构要建立和完善与自身业务相适应的统计台账、业务档案等基础信息系统,并实现业务数据与财务数据的同步管理,按政策及时、准确兑现各项政策待遇,提高社会保障的管理水平。

3.强化财务管理。要按照权责发生制,合理分摊、准确核算当年资金收支情况,对各项保障资金进行分类核算,真实、准确反映收入、支出和结余情况,财政部门指导协调相关部门进行资金年终财务决算,全面反映各项社保资金的运行状况。

企业社保资金 篇5

关键词:社会保障,缴费率,财政收入结构,财政支出体系,社会保障税

良好的社会保障制度在促进居民消费率的提高, 调节居民收入水平, 保障公民基本生活方面可以起到很大的作用, 有利于达到经济学上公平与效率的双重提高。在社会保障体系的构建中, 社保资金来源的问题举足轻重。目前我国的社保资金的来源主要分为三个部分:企业, 个人和国家财政。本文从理论角度分析了我国社会保障面临的资金来源的分布问题, 并提出改进意见, 以期能构建出更有效率的社会保障资金来源分布体系。

1. 我国社保资金来源存在的问题

1.1 社会保障有关问题概述

1.1.1 社会保障问题及其相关概念

社会保障体系的构建在对于我国达到社会稳定, 经济持续发展的目标具有特殊的社会职能。在目前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构建过程中, 还存在一定的问题。笔者认为社会保障的资金来源问题在这些问题中显得尤为重要。因为社会保障体系的核心在于其资金体系的完善程度, 而其资金体系的完善更多的依赖于其资金来源分布渠道的合理程度。在我国, 社会保障资金的来源主要分三个部分:企业, 个人和国家财政。本文所指社保资金来源的分布问题就是指社会保障负担在这三个方面存在的问题, 例如企业和个人承担社会保障负担不合理的问题, 以及国家财政收支状况对于社会保障资金体系的影响问题。

1.1.2 社会保障缴费率的合理性与统一性问题

首先, 我国社会保障资金来源存在的最主要的问题是目前社会保障缴费率的合理性与统一性问题。目前我国社会保障资金依然以“费”的形式存在与缴纳, 各地的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负责其征缴、管理与使用, 而不能形成在整个国家范围内统一规划, 因而存在费率不统一、缴费率偏高, 但实际缴费偏低、负担不公的现象。而企业是我国社会保障费最主要的缴费主体, 29.7%的社会保障基金都是由企业来缴纳的。因为人口老龄化, 人类预期寿命延长, 离退休, 离退职人员增多等原因, 目前我国企业的社会保障负担费用占职工工资比例逐年上升, 企业负担逐年加大。据统计, 我国2007年社会保障平均缴费率为26.9%, 个别地方高达30%以上。这么高的费率已超过国际公认的费率预警线 (20%) 。目前我国社会保障费实际收缴率只有87%也正是证明了这个观点。而且, 我国参保单位结构比例失调, 全国80%以上的参保单位是国有企业、集体企业和事业单位, 而那些经济效益好、职工工资高、有缴费能力的私营企业、股份制企业、外商投资企业却极少参加社会保险。这些因素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国社会保障资金的充裕度。

1.2 我国财政收支与社会保障资金相关情况分析

1.2.1 财政收入结构失调的问题分析

我国94年开始进行的税制改革在很大程度上对于税制的合理性有了改善, 但在某些方面还是存在不够协调的情况。在我国, 由于种种情况, 社会保障税至今尚未开征, 而且我国税种大多是易于转嫁税负的间接税, 而直接税和直接向个人征收的税收收入, 在税收总额中所占比例较小。如表1所示 (数据来自《中国统计年鉴2011》)

目前我国经济高速发展, 其他项目资金支出的要求也在不断增加, 财政主管部门很难将足够的资金用于个人社会保障, 导致陷入社保资金不足的困境, 从而制约了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

1.2.2 财政支出结构的问题分析

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11》中提供的数据, 在2010年我国的财政支出中, 总支出89874.16亿元, 其中教育支出12550.02亿元, 社会保障及就业支出9134.62亿元, 医疗卫生支出4804.18, 这三项合计26488.82亿元, 占总支出的29.4%;对比同期的英国, 其财政用于社会保险、健康和教育的转移性公共支出占到总支出的59.13%。可见相对而言, 我国的财政支出结构的资源配置职能要明显的强于改善国民收入再分配的职能。因此, 中国目前的财政支出结构是不利于收入分配的公平性的。而相比之下, 英国的财政支出结构的调节收入分配职能更强。因为其财政支出中所发生的资金转移主要是在社会成员之间的资源再分配, 他们的这种支出结构既有利于增加收入分配的公平性, 又有利于保障社会保险体制的财政平衡。我国财政支出的不合理在源头上即减少了对于社会保障资金的投入, 其根本原因还是没有摆脱长期以来重视经济效率而忽视社会公平的误区, 对社会保障支出的重要性重视不够, 导致在与其他需求支出权衡取舍之间压缩削减了社会保障支出。

2. 对于社保资金来源的改进建议

综上所述, 我国目前社保资金来源是存在一些问题的。针对以上分析的问题, 笔者认为可以有以下几点改进的可能:

2.1 从缴费比例的调整角度方面, 需要降低企业对于社会保障费的缴费比例, 而适当提高个人对于社会保障费的缴费比例, 在前文中, 已经分析了我国企业社保成本过高, 而我国个人所能承受的社保缴费的空间相对较大。所以, 长期以后, 企业会因为无法承担社保成本而选择逃避社保费用的征收, 导致缴费率偏高而缴费收入偏低的状况, 另一方面, 较高的社会保障企业缴费负担不利于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参加社会保障, 严重影响了保障基金的收入。而适当提高个人对于社保缴费的比例是完全可以在个人可承受范围内的, 我们可以考虑在保持个人缴费率不变的前提下, 提高个人缴费比例并将增加的缴费部分全部用于社会统筹。这样, 一方面可以弥补降低企业缴费率后形成的空白;另一方面还体现了社会保障的社会性和互济性。

2.2 加强各区域参保部门的协调沟通, 有利于扩展社保资金的来源体系, 减轻社保资金不足的压力。

《南昌铁路局社保处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分析检查报告》中提到, 其铁路局通过积极与属下县市的经办部门协调, 降低了原本规定的2008年缴费年度人均失业保险的缴费基数, 减少了路局失业保险费用支出, 在政策原则规范内, 既切实维护了职工合法权益, 又极大减轻了企业负担。

2.3 国家应当承担隐性债务的支付责任。

计划经济体制下, 中国长期实行低工资政策, 国家对社会保障支出作了预先扣除, 保障费凝结在国有资产之中。因此, 国家变现部分国有资产偿还对“老人”和“中人”的养老金债务, 具有理论上的合理性。变现国有资产可以采取国有资产股市变现、国有土地有偿使用收益、出售公有住房等。

2.4 就财政的支出改革角度来看, 在我国现行的社会保障制度中, 社会统筹部分采用了现收现付的筹资模式。

这就意味着政府是社保资金给付责任的最后承担者。那么在减轻企业缴费成本和提高个人缴费水平之后, 由此产生的社会统筹资金收支缺口, 政府就必须以财政资金予以弥补。但是, 在本文第一部分笔者已经分析过, 在我国目前的财政支出结构中, 用于地方建设和行政事业等费用的增长速度过快, 对社保资金的支持程度较低, 这更多的是由于对社会保障不够重视而造成的。笔者认为, 要保证社保资金的长期充裕, 今后就必须加强对社会保障支出的重视, 调整财政的支出结构, 压缩过度投资而且减缓行政事业费的过快增长, 将节省下来的资金用于社保资金的补充。此外, 笔者认为, 可以将一些原本就对于个人征收的如个人所得税, 遗产税的税收收入用于社会保障的支出, 这样更能体现税收取之于民, 用之于民的原则, 也更容易被纳税人所理解和接受。

2.5 就财政的收入角度来看, 为了达到财政上“专款专用”, 以期使得社会保障资金更为充裕的目的, 长期来看, 必须加快社会保障税的推出计划。社会保障的“费改税”的必要性早就被很多专家学者所认同, 目前的行政收费代替立法征税的社保制度已经被证明有以下几点问题: (1) 覆盖面过窄 (2) 征缴难度大, 征收成本高 (3) 统筹层次低, 缺乏互济性 (4) 缺乏有效的监督制约机制, 各地自行其是, 导致挤占, 挪用现象普遍 (5) 社保资金筹集方式不统一, 不规范。只有通过立法征税的方法来规范社保资金的征收和管理, 才能使社保资金的来源更加广泛, 使社保资金更加充裕, 有利于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长期稳定和发展。然而, 笔者认为, 我们在推进社会保障税的过程中也要遵循以下三个原则: (1) 循序渐进原则, 即必须经过理论考证和试点推广来循序渐进的进行。 (2) 拓宽筹资及融资渠道原则, 将社会保障基金的一部分存入银行, 以保证其流动性, 结余部分宜由中央政府掌握投向, 除按照规定投资于国家发行的债券外, 应当积极探索更有利的投资方式, 如在国家监管下投资于效益高、收益稳定的公共工程和公益设施的建设等, 以求得最大利益。结余部分增值或亏损情况应定期向社会公布, 接受人大和社会公众的监督。 (3) 适当的税率制定及财权划分原则, 我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社会保障税税率宜低不宜高, 应综合全国各地区经济发展状况和现阶段居民平均支出水平测算养老金及失业金等支出的需要, 并参照地区、部门统筹社保费实际情况、综合计算确定。税率应是适当和统一的, 在一定范围内浮动。而且由于社保税的开征也涉及中央和地方之间的利益重新分配问题, 容易造成政府事权和财权的不统一, 因此必须考虑到政府间的转移支付和适当的财权划分。

结论

企业社保资金 篇6

一、经济变化对社保资金运行的影响

社会保障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支柱, 关系着改革、发展与社会的稳定, 而社会保障资金是社会保障制度的经济基础, 尤其是低保和就业两大资金的管理和使用, 直接关系着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 关系着社会保障制度的运行和实施, 关系着社会的和谐和稳定。

受全球金融危机大环境的影响, 我国宏观经济调控也不断随之发生变化, 省财政各项社保补助资金逐渐由原来单一的省级补助资金过渡到省级引导性资金和地方配套资金相结合的资金配比模式, 一方面省级各专项社保资金补助存在不同程度的萎缩;另一方面国家为“构建和谐社会、重点关注民生工程”进而不断提高低保、就业、三方面人员等不同群体的待遇水平, 加上地方城市、农村低保、“4050”人员等享受范围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扩面, 从2010年—2012年三年的收支情况看, 已逐步从以前年度略有结余到现在入不敷出的状态, 在国家财政吃紧和地方财政严重困难双重压力下, 亟需进一步提高社保资金的使用效率, 完善制度, 加强监管。

二、社保资金三年收支情况分析对比

1. 城市低保资金

辽宁省丹东市元宝区开始启动城市低保工作时得到了上级财政的全力支持, 资金能及时足额拨付到位, 当年收支还有结余。但近几年城市低保资金当年收支出现了资金缺口情况。

形成城市低保资金当年收不抵支的原因有三点:一是城市低保补助标准逐年提高, 2010、2011、2012年月人均补助水平依次为285元、322元、358元, 2012年比2010年提高了73元;二是享受人员范围逐年扩大, 2010年平均月享受城市低保人数9659人;2011年平均月享受城市低保人数10220人;2012年平均月享受城市低保人数10435人;三是收入和支出的增幅不同步, 2012年较2010年收入增幅28%, 支出增幅为36%, 上级补助资金相对支出水平呈减少状态。

2. 农村低保补助资金

农村低保资金于2007年下半年按上级要求进入财政社保专户管理。平均月享受补助人数为272人, 月人均补助水平为53元。从2010年起因享受人员不同程度的扩面也出现了收支缺口, 当年筹措资金19.5万元, 支出23.3万元, 年末收支缺口3.8万元, 2012年平均月享受补助人数为885人, 每月享受补助人数比上年增加了110人。2012年支出较去年增加120万元。

3. 就业再就业资金

就业再就业资金包括公益性岗位人员的岗位补贴、养老保险补贴、医疗保险补贴;“4050”人员的养老保险补贴、医疗保险补贴;下岗职工、失业等人员岗位培训补贴等。就业资金具有享受人员范围广;补贴标准增速快 (补贴水平每半年提高一次) ;补贴资金需求量大等特点。

2010年共筹措就业资金3343万元, 当年支出3382万元, 本年收支缺口39万元;2011年共筹措就业资金4231万元, 收入比上年增加888万元, 收入增幅27%;就业支出随着“4050”人员补助标准不断提高而节节攀高, 当年支出为4395万元, 同比支出增加1013万元, 支出的增幅为30%;2012年共筹措就业资金4840万元, 当年支出4844万元, 收入比上年增加609万元, 收入增幅14%, 同比支出增加449万元, 支出的增幅为10%。

三、财政社保资金管理的几点建议

1. 全力筹措资金, 整合资源, 打牢基础

一方面通过多方位、多渠道的形式, 积极争取省级补助资金, 专项彩票公益金、税改资金和社会捐助资金;另一方面加强本级财政社保资金的预算安排, 按规定的标准足额配套低保、就业、等资金, 做到年初预算足额安排, 按月落实及时到位, 确保资金来源有保证, 保障各项社保资金连续、有效的运转。

2. 建立健全制度, 规范资金运作

(1) 根据工作需要, 我们把社保专用资金从国库基本账户中分离出来, 专门设立了社保资金管理专户, 逐渐完善社保资金审批、拨付等制度, 做到了社保资金在专户中封闭管理运行、专款专用, 保证了社保资金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2) 按照低保条例和低保工作规范的要求定期或不定期开展低保对象核查工作, 对低保对象生存状况、享受资格进行动态管理, 把不符合条件的人员坚决剔除, 杜绝“人情低保, 面子低保”, 低保工作流程实行阳光操作, 坚持政务公开、村务公开制度, 对低保资金发放对象、发放时间、发放金额、资金到位情况进行全程公开, 广泛接受社会各界监督, 使困难群体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

(3) 对享受公益性岗位补贴的单位及个人做到严格审批, 符合条件则进, 不符合条件则退;同时, 对下岗职工“4050“人员的两险补助情况进行摸底清查;认真审核享受“4050“人员的资格、条件及两险补助单据, 对申请其他再就业资金 (如普惠制培训等) 实行事前报知、事中检查、事后监督的管理机制, 发现问题, 及时认真予以纠正, 真正落实好为民办实事、办好事的惠民工程。

(4) 严把账户设置关, 按省文件要求, 在银行设置低保、医疗救助专户, 低保、就业补助资金由银行打卡统一发放, 专户资金划拨均不发生现金往来。对于审核后下拨到各单位发放的社保资金实行跟踪检查, 检查各项社保资金是否按照规定的范围、标准和程序使用;是否存在截留、挤占、挪用等问题;是否专款专用;如发现问题及时纠正整改。

3. 加强监督检查, 建立跟踪问效机制

建立社保资金绩效评价机制, 逐步完善评价办法, 并针对重点社保专项资金的使用绩效进行跟踪考评, 根据项目执行进度、实际支出、财务管理状况、项目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等内容确定指标予以评价, 并以此作为新一年社保资金安排的参考依据, 促进资金使用效率的提高。

4. 部门协调, 形成齐抓共管的格局

社保资金的管理需要财政部门与相关部门的密切协作, 才能得以圆满完成, 各部门之间及时沟通、反馈相关政策、人员变动、财务状况等信息, 建立规范的相互配合的工作流程尤为重要。每年年初由财政部门根据上年的收入、支出情况编制本年社保预算, 并下达到各相关部门。各相关部门根据预算资金情况开展工作, 在预算资金指标范围内重新核定享受社保补助人员的范围。工作中加强对人员的增减、补助政策变动等信息的审核, 使有限的社保资金发挥最大的社会效益。

企业社保资金 篇7

关键词:财政部门,社保,资金管理

就当前社保体系的运营现状来看, 社保资金管理作为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是保障财政部门各项工作开展的基础, 同时也是提高财政部门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所以, 做好社保资金管理工作至关重要, 但就目前社保资金的管理现状来看, 却存在诸多问题, 降低了资金使用率, 也给财政部门的健康发展造成了影响。

1 社保资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 与社保资金相关的信息普遍失真。社保资金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直接关系着资金管理的整体质量, 一旦信息存在失真的情况, 那么势必会给财政部门的发展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进而影响到财政部门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就我国目前财政部门社保资金管理的现状来看, 普遍存在着信息失真的问题。究其原因, 一方面是因为财政部门的管理观念落后, 近年来, 随着我国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 越来越多的先进技术和设备被应用到社保资金管理中, 资金信息的采集、整理和分析也逐步实现了数字化和网络化, 但是, 由于个别财政部门受传统管理理念的影响较深, 无法将这些信息化技术有效利用, 进而导致资金信息的完整水平低下, 导致资金信息失真问题的发生。另一方面是因为财政部门的整体管理水平不高, 尤其是一些地方财政部门, 由于内部管理人员综合素质较低, 加上监督力度较小, 这样一来, 就会给一些有心部门创造提供假信息的机会, 导致资金信息失真。

其次, 由于财政部门的运营资金一直以来依赖国家和地方政府拨款, 导致部门中对于社保资金管理还没有形成科学的管理方法和制度, 导致管理工作较为混乱, 没有头绪。一些财政部门虽然制定了社保资金管理制度, 但只是为了应付, 并没有结合单位实际情况, 也没有认真贯彻执行。同时, 由于财政部门对社保资金管理工作的忽视, 导致资金的管理手段较为单一和落后, 还没有建立起行之有效的制度和办法, 因此资金管理人员在日常工作中较为随意, 导致财政部门社保资金管理一直处于较低水平。

最后, 社保资金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较低, 无法满足财政部门资金管理的根本需求。目前, 财政部门在社保资金管理人员的选用上并没有给予足够重视, 从而导致管理人员综合素质普遍较低, 无法对资金的使用进行科学预算, 导致在运行方面出现问题, 资金管理人员受到单位领导控制, 容易走上片面追求经济效益的错误道路。

之所以会出现上述问题, 其原因大致包括以下几方面: (1) 财政部门领导对社保资金管理没有给予足够重视, 没有结合自身发展的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管理制度和规范, 从而导致资金管理没有依据, 具有较强的随意性, 导致各项问题产生; (2) 在开展各项管理工作的时候, 没有对管理方法的科学性进行充分考虑, 使得管理工作事倍功半, 无法满足当前财政部门对社保资金的管理需求; (3) 资金管理缺乏必要的监督和管理, 导致社保资金的作用不仅得不到充分发挥, 而且还产生了诸多不良影响。

2 财政部门加强社保资金管理的几点思考

2.1 培养管理人员的监督意识和资金管理意识

对于当前财政部门发展而言, 社保资金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部门各项业务的顺利开展。但从以上问题的分析我们能够看出, 社保资金的管理仍然存在诸多问题。从财政部门长足发展的角度来看, 对于社保资金管理水平的提升, 首要任务就是提高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培养其树立较强的监督意识和资金管理意识。基于此, 领导部门需要以此为目标, 结合财政部门的实际情况, 制定科学、完善的培养措施, 一方面, 领导部门需要以身作则, 充分发挥带头作用, 提高社保资金管理意识和监督意识。另一方面, 领导部门需要定期组织管理人员开展培训工作, 培训内容应包括社保资金管理的先进理念、科学的管理方法以及有效的监督方法等。只有切实提高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才能够确保各项管理工作顺利开展, 减少人为因素对资金管理的干扰, 优化资金管理结构。实践证明, 只有做好社保资金的监督和管理工作, 才能够从根本上提高资金管理水平。

2.2 完善资金管理和监督体系

无论对哪一种类型的资金管理而言, 会计工作都是与之相配套的重要工作。因此, 财政部门若想完善社保资金管理, 就必须进一步规范会计工作, 将该项工作与资金管理工作结合起来, 实施共同管理。为了确保会计工作的开展能够符合财政部门发展需求, 必须对会计核算环节进行持续完善, 确保核算质量。与此同时, 内控制度的完善也是社保资金管理必不可少的一项工作。对于财政部门而言, 健全、有效的内部控制体系不仅可以确保经济活动正常运行, 而且对社保资金管理水平的提升也具有重要意义。所以, 如果想要确保社保资金管理活动顺利开展, 就必须对内部控制制度体系进行优化与完善。单位领导要对资金管理工作进行不定期、不定时的检查, 督促资金管理人员做好本职工作。最后, 要做好社保资金管理的监督工作。对资金的管理和监督直接关系到资金能否被科学、合理的使用, 是决定资金是否安全的重要路径。根据相关法律法规, 保证资金的安全和合理使用是财政部门的主要职责, 这就要求财政部门要建立起行之有效的资金运行机制, 在资金的使用方面加强对自身的约束能力, 保证每一笔资金都能在有章可循的前提下使用。

3 结语

综上所述,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 财政部门在运营和发展中面临的问题也越来越多。社保资金管理作为当前财政部门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直接关系着本部门各项工作的开展。就目前财政部门社保资金管理现状来看, 仍然存在很多有待完善的地方, 这就需要领导人员对此项工作给予高度重视, 管理人员也要从实际情况出发, 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将问题有效解决, 从根本上提高社保资金管理水平, 提高资金利用率, 更好的提高财政部门的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方芸.财政部门加强社保资金管理的几点思考[J].财经界, 2015 (35) .

企业社保资金 篇8

关键词:公共财政体制,社保资金,资金管理

社会保障与市场经济之间存在密切关联, 市场经济能够有效的提供社会保障, 同时社会保障属于市场经济运行的必要外部条件, 但是必须要通过政府予以组织。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支柱, 社会保障与社会的稳定、发展和改革均存在着密切关系。社会保障资金属于社会保障制度当中的经济基础, 最主要的应该为低保资金和就业资金两个部分。对该两部分的资金进行雅安个管理, 有利于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于, 维系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在当前经济全球化的发展驱使下, 我国市场经济不断进行宏观调控, 政府的财政社保补助资金已经逐步转变成为了省级引导联合地方配套资金的配比模式。但是, 近年来, 我国的财政社保资金收治情况并不容乐观, 已经达到了入不敷出的程度。为此, 必须要采取有效的社保资金管理策略, 提高社保资金的使用效率。

一、公共财政体制

公共财政体制是政府经济行为符合效率有效的市场经济要求的一种先进制度安排。若要实现市场经济效率优先, 必须要具有相应的制度安排[1]。在此情况下, 公共财政体制必须要具备以下几点特征。第一, 公共财政体制是消费者主权和生产者主权的制度保证, 该特点能够保证消费者和生产者可以根据自身的喜好进行自由选择, 自动实现双方利益的最大化;第二, 公共财政体制是消费品和经济资源的获得由出价竞争的制度保证, 该特征保证了资源配置优化的实现, 价格均衡在充分竞争的基础上亦得以实现。

二、财政社保资金

财政社保资金及社保资金, 是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的简称。主要包括了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负责挂办理的, 由国有股减持划入资金即股权资产、中央财政薄入资金、经国务院批准经以其他方式筹集的资金, 亦包括其他投资收益形成的中央政府集中的社会保障基金[2]。社保基金并非向个人投资者开放, 主要是国家将企事业职工交的养老保险中的一部分资金拨给专业的机构进行管理, 以达到保值增值的目的。进行社保基金的游资运作, 必须要保证基金资产具有较高安全性和流动性, 以此实现基金资产的增殖。我国的社保基金当中主要包括了基本杨拉奥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等, 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因而需要制定严格的制度对社保资金的使用予以监督管理。

三、近年来财政社保资金收支现状

(一) 城市低保资金现状

城市低保资金的开启一般均会得到上级财政的权力支持, 以便保证低保资金能够及时且足额的拨付到位, 且当年的收支留有介于。但是, 近年来, 我国大部分城市的低保资金在收支方面却纷纷出现了资金缺口的情况。产生该种现状的主要原因在于, 近年来, 城市低保补助的标准逐渐提高, 目前已经从2010年的每月280多元提高到了每月近400元。与此同时, 当前我国城市低保资金的享受人员范围逐渐扩大, 例如某市, 目前享受城市低保资金补助的人数已经从2010年的9600多人增加到了15000多人。更重要的一点原因在于, 当前人们的收入和支出存在严重增幅不同步情况, 此时, 上级的资金补助与人们支出水平相比呈现严重不足的状态。

(二) 农村低保资金现状

2007年下半年, 我国农村的低保资金根据上级所提出的具体要求进行了进一步的调整, 主要表现为:农村低保纳入财政社保管理范畴。随着该制度调整的实施, 当前我国农村低保资金基本上已经能够保证每一位参保人员每个月获得60元左右的保障资金。但是, 随着近年来我国农村低保人数的不断增加, 以及参保人员符合条件情况不明等因素的影响, 使得我国农村低保资金补助资金方面出现了比较严重的收支缺口。例如2015年, 某市农村的低保筹措资金约20万元, 年底实际支出约24万元, 此时便出现了4万元左右的收支资金缺口。该种情况并不利于农村低保资金补助资金的管理, 难以起到良好的社会保障效果。

(三) 就业再就业资金现状

就业再就业资金当中包含的内容比较广泛, 主要有公益性岗位人员的岗位补贴、医疗保险补贴、养老保险补贴、下岗或失业等人员岗位培训补贴等。在就业再就业资金方面按, 存在着享受人员范围广、资金需求量大和标准增速快等特点。例如某市, 其2010年的就业再就业资金共筹措不到3900万元左右, 但是当年该方面的资金支出已经达到了3400万元以上, 此时产生了近100万元的收支资金缺口。直至2015年, 某市该方面的筹措资金达到了4800万元左右, 当年支出为4810万元左右, 收支资金缺口虽然已经得到了一定控制, 但是仍旧存在着近10万元的缺口。

四、基于公共财政体制下的财政社保资金管理策略

(一) 整合筹措资金资源

基于公共财政体制下的财政社保资金管理当中, 若要进行筹措资金资源而定整合, 首先必须通过多渠道、多方位的形式, 主动且积极的获取升级补助资金、谁改资金、社会捐助资金以及装箱彩票公益资金等[3]。此外, 作为地方政府, 其更加应该加强该其自身的财政社保资金的科学预算与安排, 能够按照上级制定的标准进行就业、低保等资金的配套发放, 争取保证年初的预算与年末的支出具有较高一致性。同时, 地方政府更加要确保每月的资金安排均落实到位, 实现社保资金的有效运转。

(二) 构建全面运作制度

基于公共财政体制下的财政社保资金管理, 应该具有科学的、完善的运作制度予以保障。在此方面, 首先必须要能够对社保工作的具体要求进行分析和掌握, 根据社保工作的特点将其专用资金从国库的基本账户当中分离出来, 并且建立专项的社保资金管理制度和部门。该部门必须要根据社保资金专项管理制度对社保资金的审批、拨付等工作进行处理, 重点在于保证每一笔社保资金均具有实际利用效果[4]。第二, 进行财政社保资金管理时, 必须要对低保条例进行详细的分析, 对相关工作规范的要求准确的掌握。开展低保工作时, 为了保证低保资金能够充分发挥其保障作用, 相关管理人员必须要能够对参保的对象进行定期或者不定期的核查。该种核查方式属于典型的动态管理方式。财政社保资金的动态管理当中, 务必要严格剔除不符合参保标准的人群, 杜绝出现“人情低保”和“面子低保”现象。为了达到上述目标, 低保资金管理时, 每一道程序均要进行公平、公正、公开的操作, 并且要对低保资金的发放时间、金额、对象, 以及具体发放落实情况进行切实的掌握与公开。每一环节的管理工作最好均能够通过社会各个领域的监督保证其公平、公正。由此, 社会当中真正的贫困人群方能够切实的享受到低保资金的保障。第三, 在财政社保资金发放方面, 有部分人群或者单位享受着公益性岗位补贴。对于该部分人群以及单位的财政社保资金管理, 亦要重视参保对象的审核, 包括其参保实践、参保内容、参保金额等多方面内容。在审核当中, 单一发现有人或者单位不处于保障范畴内, 必须要坚决予以剔除。第四, 下岗职工的两险补助亦是财政社保资金管理内容, 对该方面的财政社保资金进行管理, 亦需要确定每位参保下岗职工的参保资格与条件, 必要时可以为该部分下岗职工提供一定的再就业资金支持, 例如对其实行普惠制培训等, 促使下岗职工能够提升自身的技能水平, 获取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发展机会[5]。

(三) 加强监督检查力度

进行财政社保资金管理更加需要加强监督检查的力度, 在此方面, 应该科学的建立社保资金绩效评价机制, 对评价方法进行完善[6]。评价当中应该根据重点的社会保障转向资金使用绩效, 对该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跟踪考评。一般情况下, 需要的根据被监督检查项目的实际支出、财务管理现状、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等多方面内容对资金的使用情况作出评价[7]。上一年的评价基本上均可以作为下一年的社保资金安排参考标准, 以便更加严格的管理社保资金, 提高社保资金的使用效率。

(四) 形成协调管理格局

财政社保资金的管理, 需要对个部门之间的相互配合, 主要是财政部分与其他部门之间的相互配合[8]。只有各个部门团结写作, 方能够在有效的交流与沟通下, 对相关人员变动、政策变动、财务状况等信息作出及时的反馈, 继而方能够有效的建立各个部门相互配合的流程[9]。一般情况下, 才政府负责每年的社保资金收入与支出情况编制, 并且需要将该编制下达到其他部分当中。其他部门则需要根据财务部门所编制的社保资金情况进一步开展工作, 将社保资金控制在预算范畴内。工作当中必须要对享受社保的人员增减、补助政策等变动信息进行审核, 以促使社保资金充分发挥其社会与经济效益[10]。

五、结论

综上所述, 社会保障工作属于我国重要的德政工程和民心工程, 在公共财政体制下, 只有充分的发挥公共财政的非营利性和公共性, 从满足社会公共需求和以人为本的角度出发, 面向社会的全体人员, 为其提供切身利益的有效保障措施和制度, 将能够促使公共财政的法制性、经济性和社会性均得到充分落实。此外, 我国的财政社保资金管理制度必须要在公共财政体制下不断完善, 树立良好的监督检查意识, 确保每一笔社保资金均具有一定安全性、定向性和有效性, 以此不断提高我国财政社保资金的管理水平, 充分发挥其社会保障的作用, 进一步提升我国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

参考文献

[1]李慧英.完善我国社会保险体系的思考[J].理论探索, 2012, 01 (05) :89-94.

[2]周明, 任宗哲, 王虎平.制度约束下社保资金投资运营的现实路径选择——以陕西省为例[J].人文杂志, 2012, 05 (08) :53-60.

上一篇:平等型医患关系论文下一篇:工程材料的质量监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