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定位

2024-09-26

课堂定位(精选12篇)

课堂定位 篇1

在传统的教育教学观念下,教师是蜡烛,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别人,可谓高尚,却淡漠了教师劳动自身的快乐;教师是园丁,培育着祖国花朵的成长,却忽略了园丁的工作有永远不可修复的季节性和只能按照园丁的意愿来修剪花朵的强制性;人们还津津乐道地信奉着“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自身要有一桶水”的信条,却忽视了学生不是简单的承载容器的简单道理,也放弃了教学活动本身该具有的创造成分。

在新一轮语文课程改革中,知识观、学生观及评价观的变革呼唤语文教师角色的转变,教师的任务不再局限于“传道、授业、解惑”,而且要“启智、陶情、冶性、锤志”。教师在实施新课程时,必须对自身角色进行重新审视与定位,树立正确的角色意识,以多重身份、多重角色的新形象身体力行地体现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

一、教师应是平等对话者

课堂是学生成长的土壤,民主和谐的氛围是催生学生健康成长的阳光雨露。只有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才有利于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实现学习方式的根本转变。为此,课堂上教师不仅要具有诚挚的态度与爱心,与学生平等相处的心态,而且要尊重学生,宽容学生,使学生觉得师生是朋友、伙伴。同时,教师作为平等的对话者,在课堂上要维护学生的说话权,并倾听学生的心声,以一个学习者的身份参与学生的讨论与交流,使学生以轻松的心态、自主的思维,亲历认知过程,让学生因能主动获取知识与技能而对学习充满自信。

语文课程标准中说:“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这就是说在阅读教学中,尽管教师的思想深度、文化水准、人生经验、审美水平要高于学生,但绝对不能取代学生在阅读中的主体地位,教师应以一种对话者的身份出现。因为从阅读角度说,阅读既是体验和思考别人已经体验过的经验和思考的问题,也是在认识自我和认识世界,是一种心灵的探索。

二、教师应是合格组织者

新的课程标准倡导重教学过程,即教师把重点放在过程中,放在揭示知识形成的规律上,注重揭示知识的发生过程,暴露知识的思维过程,从而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思维得到训练,能力得到发展。

教学中,教师要把真正关注的焦点放在学生身上,想想学生在做什么,需要什么,依据他们的学习情况,灵活安排每一个学习环节,组织课堂步骤,通过不断调整教学过程,使尽可能多的学生参与到有意义的学习活动中。在教《香菱学诗》一文时,安排学生默读课文后提出不懂的问题,在短暂冷场的情况下,我巧妙地将学生分成“宝玉”队和“黛玉”队,一队提问一队答,学生的兴趣已被唤起,不知不觉进入主动学习的状态。学生的兴趣显然高昂一些,提出了一些有价值的问题,相互之间找到了自己满意的答案。

课堂教学中学生才是真正的主人,教师要担当好课堂教学组织者这一角色,而不能越俎代庖。只要教师善于选择,精心设计组织,就会让它发挥“投一石,激起千层浪”的作用。这种教学一方面给学生带来了无穷的快乐,另一方面激发了学生的阅读积极性,使学生养成了良好的表达愿望和交流习惯。

三、教师应是积极促进者

毋庸置疑,课堂教学是教师的主阵地,也是最主要的职责。新课程改革的目标要通过课堂教学逐一落实和实现,新课程改革的成果最终也要由课堂教学来检验和反映出来。因此,教师的责任是要通过课堂教学的具体途径来实践和实现课程改革的目标。作为课堂教学的促进者,教师要善于设计良好的教学情境,调动学生的学习情趣和积极性,促进教学中的师生、生生交往,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以达成知识、技能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维一体”的目标。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树立教学促进者的形象。

教师不应把知识直接教给学生,而应让学生自主查找资料,整体感知课文后,自己发现问题,并通过采访、团结合作或自读、自练、自悟等方式解决问题。如在学了《范进中举》、《孔乙己》之后,我布置给学生一道研究性问题:造成孔乙己和范进悲剧的根源是什么?你如何看待古代的科举考试和现在的升学考试?课堂上先让学生自学、讨论、提出问题,然后带着自己的问题采访同学,“小记者”问得透彻,问得彬彬有礼,接受采访的同学也回答得相当精彩,有理有据。尽管有点雕饰的痕迹,但的确是个很好的尝试。

学生在自主学习达标的过程中,教师要一步步地把学生“逼”向学习的难点和重点,不断引发思维碰撞,还要鼓励学生去寻找适合自己的方式,帮助学生优化自己的学习过程。要给予学生心理支持,做一个积极的促进者,如开展积极的人性评价,让学生感受心理上的安全和精神上的鼓舞,从而使学生思维活跃,热情高涨。

四、教师应是扎实探究者

语文课程标准中说:“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其中的“探究”,我觉得不仅对学生应大力提倡,教师还应积极尝试作为探究者的身份出现。其中主要的原因就是语文综合性学习这种崭新理念于新课程标准中提出,这不仅是语文教学改革中的热点,更是语文教学改革中的难点。教师如果只是凭借以往的经验与认识,不以探究者的身份出现,对此加以探索、研究,在教学时就很容易出现偏差。

在组织语文教学中,要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育资源,引导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拓宽语文学习渠道,在观察、实践中积极探究。如在教学实践活动“走上辩论台”这个专题中,我首先给学生两周的时间,要求他们对周围的上网同学的心态和日常表现进行调查,要求写调查报告;其次,我在这个单元的课程结束后,安排了两个课时的辩论赛,让他们通过辩论的形式表述对待这个问题的看法;最后,要求他们写一篇小论文:《“上网”之我见》。

通过这样的实践活动,学生探究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得到激发。教师若不加以探究,就无法因地制宜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难以对语文学习资源开发利用,甚至过于依赖课文,没有充分认识到语文综合性学习设置的开放性、引导性、示例性和可选择性等特点。若加以探究,达到真正符合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意义,就应涵盖回味、反思,感悟生命,展现自我,理解包容,调适角色,得体推荐等内容。这个过程不仅锻炼了学生参与实践、与人交往的能力,还培养了分工合作的意识,更重要的是从这项调查活动中可对自身的学习状况有更清醒的认识,便于反思、小结,从而促进自身学业的进步。

总之,新的课程标准决定了教师新的角色定位,课程改革既对语文教师提出了全新的要求与挑战,又为语文教师提供了机遇。如何适应角色的变换,如何克服由于角色变换导致的不适,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无论怎样也无法绕开的问题,希望语文教师在课程改革中要善于转换自己的角色,少一点传授、多一点点拨,少一点专制和理性、多一点民主和人文,少一点说教与指令、多一点熏陶与示范。惟有如此,语文课堂教学改革在教师角色的定位中才会更加准确。

课堂定位 篇2

摘 要:本论文主要探讨智慧教育背景下的数学智慧课堂教师的角色定位:教师要成为智慧的“助产士”,唤醒课堂智慧;教师要成为智慧的“引路人”,彰显课堂智慧;教师要成为智慧的“创造者”,引爆课堂智慧;教师要成为智慧的“守望者”,呵护课堂智慧。

关键词:智慧;智慧课堂;教师角色定位;唤醒;彰显;引爆;呵护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9214(2016)05-0068-02

一、“智慧”释义

何为智慧?古今中外皆有论之:有孔子的“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有亚里士多德的“智慧是‘就那些对人类有益或有害的事情采取行动的真实的、伴随着理性的能力状态’”;还有美国学者的“智慧是一种能力,主要是:抽象思考能力,适应环境能力,适应生命新情境的能力,获得知识的能力,从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中获取教训的能力”等等。不难发现,无论是亚里士多德还是美国学者对于“智慧”的解读重点都放在了“能力”两个字上。将智慧概括为“能力”二字的意义是告诉我们智慧是实实在在存在的并非空虚摸不着,它既可以意会又可言传。《辞海》中对智慧的解释是,“智慧是指对事物认识、辩解、判断、处理和发明创造的能力”。国家督学成尚荣先生初步概括了智慧的要点:智慧是一种整体品质,它在情境中诞生和表现,以美德和创造为方向,以能力为核心,以敏感和顿悟为特征,以机智为主要表现形式,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的结合赋予它底蕴和张力。

对学生来说,智慧表现为:以其具备的知识为基础,具备的能力为核心,加以正确价值观和品质为保障等表现出的人的整体素养。所以我们说,知识和智慧是不能划等号的,因为智慧不像知识那样可以直接进行传授,它需要在获取知识、经验的过程中经由教育的悉心呵护而不断得到开启、丰富和发展。因此,智慧的发展只能在富有智慧的教育条件下才能实现。

二、“智慧课堂”探微

“智慧课堂”与“知识课堂”作为两个对立面,有极大的区别。所谓“知识课堂”是在应试教育中应运而生的,各项活动均以知识为核心,课堂的中心为知识讲授,作业联系的中心也是巩固知识,考试的内容也是知识。在这种状况下,课堂成为知识传播的中转站,老师是传授者,学生是接收者。这样一来,使本身具有丰富趣味性和智慧性的求知过程变成了枯燥乏味的知识被动接受过程,教师的教学设计变得机械简单,学生成了名符其实的装载知识的容器,课堂教学也随之失去了生机和活力。

所谓“智慧课堂是以完善学生的人格成长,促进学生的智慧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标的理想课堂。”因此,智慧课堂是基于知识学习、有效教学、唤醒智慧的课堂;智慧课堂是引导争辩、充满疑问、彰显智慧的课堂;智慧课堂是充满磁力、迸发活力、激发张力、引爆智慧的课堂;智慧课堂是凸现探究、完善人格、呵护智慧的课堂。

三、“智慧课堂”教师的角色定位

智慧课堂的基本追求应是:知识与智慧同步生成、道德与智慧同步发展。智慧教育需要智慧课堂,智慧课堂需要智慧教师,智慧教师需要对教师角色的重新定位。教师应扮演怎样的角色,才能实现真正的“智慧教育”呢?

(一)教师要成为智慧的“助产士”,唤醒课堂智慧。

希腊哲学家、教育家苏格拉底把自己的教学法则称之为“产婆术”。作为教师,就应该成为学生智慧的“助产士”,为学生的课堂智慧“接生”,唤醒学生的课堂智慧。

案例1 在学习“代数式的值”时,让全体学生参与数学活动:“猜你想的数”。

规则:任意选择一个不为0的数字,将这个数和它本身相加,得出的结果再和自己相乘,然后将结果和自己做减法,最后除以本身,将得出的结果告知老师,老师能够立刻猜出你想的数字。

1.让全班每一个学生各自任想一个数,按规则正确算出最后结果,分别抽男女学生5名,检验其猜想的数,激发起学生探究数学“神秘”之处的兴趣。

2.活动揭“谜”,让学生体会字母表示数的优越性。假设你想的数是,那么有(x+x)x-xx=2x-1=“最后结果”,从而x=“最后结果”+12,就是你任想的数。原来奥秘在此:把算出来的最后结果加上1后,再除以2的商就是你任想的数。

3.验算你任想的数:将学生任想的数代替2x-1中的x,计算得出结果简便快捷。同时x取不同的值时,其结果也不相同。

在该案例中,教师通过看似平淡的数学活动使学生完成了学习生涯中第一次“从具体到抽象”的全面跨越,在经历了数不清的姿态各异的计算和表示之后,一下子通过字母表示,用一个“式”就表示了几乎无穷的具体算题。同时,教师通过活动,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领悟、积淀,不断形成一些观察、认识世界的新视角并真正做到了深入浅出,人人参与,唤醒了学生的课堂智慧。

(二)教师要成为智慧的“引路人”,彰显课堂智慧。

教师除了要帮助学生进行课堂智慧的抉择,还要注意帮助学生实现课堂智慧的引申,促使课堂更有活力。通过教师智慧地引申,可以架设起师生、生生、生本互动的平台,形成人人参与、自由对话,真诚沟通的学习氛围,开创学生思维任意驰骋、不断创新的境界。

案例2 方程的学习是初中数学的重要内容,而列方程解应用题又是重中之重,是学生感到头疼的事情。在学习“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的小结课中,老师引导学生将“列方程解应用题”的重点步骤归纳成“七”个字:“四审两列双检验”。其具体内容为:

一审基本类型,二审基本公式;三审已知未知,四审相等关系。

一列相关数式;二列方程等式。一验方程的解;二验符合题意。

不断建构,归纳总结是学生重要能力之一。在数学课堂教学中适时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的建构,方法、技巧的总结,一定能够达到彰显课堂智慧之目的。

(三)教师要成为智慧的“创造者”,引爆课堂智慧。

在日常的课堂教学工作中,教师应当具有的教学智慧是具有创造性的,并且能够比较理智的对待现有的教学资源,从而真正的激发学生的各项积极性。

案例3 有这样一个问题:有一个如图所示的零部件,按照制作标准∠A、∠B、∠D应分别等于80°、30°、30°,小张量得∠BCD=142°,就判断说这个零件是不合格产品,请说出其中的道理。

老师问:小张量得的∠BCD=142°、合格的度数是多少呢?这个问题相当于要计算哪个角的度数呢?

马上有学生回答说:合格的度数应根据计算∠BCD的度数后决定。

老师引导:先不管零件需要测量的角度,当前的条件下,如何求得所需要测量的角度。

经过学生的烈讨论,最终在课堂上得到了如下解法(因篇幅有限,仅提供图形):

聪明的学生,聪明的孩子们,用他们的智慧构建了一个美丽的、金碧辉煌的数学殿堂。所有的思考,都出自他们自己的大脑;所有的意料之外,都令人拍案叫绝!孩子们用他们的纯真、聪颖、睿智和强烈的探索欲望给老师上了生动的一课。这也正是因为教师成为了智慧的“创造者”,才引爆了课堂智慧。

(四)教师要成为智慧的“守望者”,呵护课堂智慧。

守望是一种难得的情怀,一种勇气,一种姿势,又饱含着一份期待。我想这也是霍尔顿可爱的地方。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守护一种美好这才是真正的大善良,这种大善良让霍尔顿在颓废中也显得那样的可爱,就像在一片沼泽地中让我们看到了闪光的美好的东西。作为教师,我们更应该成为智慧的“守望者”。智慧课堂就好象是塞林格笔下的“麦田”:有一群孩子在课堂“麦田”里自由自在地游戏、狂奔、乱跑,新的活动不断生成,课堂里除了教师没有一个大人,教师守望着这片麦田,哪个孩子往悬崖边奔来,就把他捉住,不让一个孩子掉下“悬崖”做一个耐心、宽容的“课堂麦田”守望者。

智慧的课堂至少应该具备以下三个方面的特征:一是思维性,促进学生们真正的动起头脑,从而提高他们的智慧生成;二是情感性,在智慧的课堂上,不是一个老师传播学生接收的过程,而是一个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与知识间的交流过程,这是一个产生真感情的过程;三是生活化,智慧课堂活动的主体是生活,只有将学生们放到真是的生活中,才能真正提高他们的智慧。

总之,“智慧教育”离不开“智慧课堂”,“智慧课堂”离不开充满智慧的教师和一群聪颖、睿智的学生。只要我们充分相信学生,相信在他们的心里,潜藏着人性的光辉;闪烁着智慧的光芒;多一点唤醒,多一点引领,多创造机会;多一点耐心,多一点爱心,多一份宽容,定会成就智慧的学生。

参考文献:

定位预习尺度 打造高效课堂 篇3

一、预习策略的指导

策略是解决问题中所掌握的方法,深化成的技能,预习则是学生打开知识宝库的金钥匙、是推进学生独立地向新知领域进军的法宝,具体地体现在学生预习的自觉性、自主性、持恒性与有效性,显现地反映在学生自学水平的差异。

1.预习度的把握

小学数学教学中预习是高度依赖教师有效指导的,适度、适宜的指导框架,会促进预习的方向不偏离、效度会提升。学生不同的生活经验、认知结构、年龄特征等等都会影响、甚至制约预习的效能。

①力戒先入为主。预习的功效就在认识学习中“已知”与“未知”。经历预习感知即将学习的素材,了解学习的内容。克服预习后的错觉,将基本的知识幻觉为学习的全部,以为预习是万能的,自己全懂了,导致真正的学习中懒散、心不在焉、游戏学习等现象的产生。力戒预习后的困惑,将预习中遇到的偏差理解学习的全部,对学习产生畏惧,甚至抵触,导致预习意义的丧失。

例如,在教学《年月日》前组织安排预习:找一找年历,读一读年历,圈一圈月份,比一比天数等等。一部分学生就会产生太简单、太容易、无须多深入学习的幻觉;另一部分学生对一个月为什么有31天、30天、29天、28天等理解产生困惑,生成学习太难、理解太难的感觉,学习兴趣打了折扣,预习也随之产生停顿。

②力戒优先意识。将预习看成学习的全部,要求家长和学生不惜余力地研究、发掘学习的内容,消化每一个细节,完全替代即将的课堂学习。预习成为学习,成为学生的重负,兴趣爱好就会荡然无存。

2.预习量的控制

适宜的才是最好的,预习也是一样。首先明确预习要求,保证预习不走样。

例如,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前,安排预习:找一找身边的长方形,试一试画长方形,剪一剪长方形等等。其次预习题目的设计明了,保证学生能够理解预习的任务,知道做什么。通过记忆和具体地实践,掌握竖式计算的本领,达到温故知新的目的,促进技能的唤醒。第三保证预习的可操作性,使得学生能够预习、可以预习。例如教学二年级《认识方位》前,安排预习:让家长帮助你认识你家的门朝什么方向,自己的書房在门的哪边等等,贴近学生的生活,利用经验积累,提升预习的效度。

二、预习方法的指导

预习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适用的、科学的、适合学生自我的才是好的预习方法。

1.读书法:小学数学课本是数学知识的提炼与浓缩,需要学生自觉地去读、去悟,读书则是最好的学习方法,是橇开智慧宝库的法宝。指导科学的读书方法,逐字逐词逐句,边读边划,适当备注等等,促进知识的理解,重点的了解,清楚困惑点,不懂的地方,为课堂的学习投入提供准备,提升课堂学习的效益。

2.笔记法:首先是指导学生在书上进行简单的圈记,写下自己读书中的的理解、体会等。其次是指导学生记录自己的感悟,摘录重点、关键等,促进对学习的梳理,促使学习的投入,加速学习的进程。第三是指导学生简单地记录预习中的不解和困惑之处,提高预习的自觉性,提高课堂学习关注,促进学生学习能力地提升。

3.反思法:圣人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人只学习而不思考,就什么学不好;只思考而不钻研,就什么也学不到。讲究预习的方法,摈弃预习就是死记硬背概念,大量做练习等现象,指导有意义的记忆与学习。例如,预习概念时关注它的推导过程,掌握它的来龙去脉。预习例题时,关注解题思路的分析,理解例题中每一步的理由和依据,学会自己先练习、再与书本对照的预习方法。预习练习时,关注自己的思维过程,激励学生自主探索新颖独特富有创意的解法,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创新意识。

4.尝试法:针对预习的素材进行自主的尝试练习,会有效地提升预习的目的性,加深所学知识的理解,加速学习能力的提高。利用尝试练习的分析与评价,很直接的了解预习的质态,客观地检验预习的效果。

例如,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练习课前,安排预习:用12个边长1厘米的小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计算出它的周长与面积。学生自主尝试练习,理解周长与面积的计算方法。当遇到疑难时再返回例题,进行巩固性学习。尝试预习是小学数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让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是它的重要特征之一,通过解决简单问题来检验预习的效果是数学学习的重要途径。

5.实践法:新的预习观促使教师审视预习地组织与思考,学会针对教材设计预习任务,让预习成为课堂教学的前奏。

例如:教学《小数的初步认识》前,安排预习:观察超市中物价表示,询问营业员物价的读法等等。新理念支配下的预习观,是让学生自主地运用自身积累的经验和技能进行预习的,使其在预习的过程成中形成自身独特的体验和感受,并在课堂学习中表现得更加淋漓尽致。有效地联结生活,不拘泥于教材,促进预习的有效提升,利于课堂有效生成,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

有效的预习是小学数学课堂的触角,是提高课堂效益的捷径,它能促使我们转变教学观念,改变教学模式,使课堂教学真正做到有效与高效,利于课堂的和谐生成,改变课堂中师生角色定位,实现真正意义的素质教育。

准确定位目标打造高效课堂 篇4

一、更新教学理念, 准确定位教学目标, 全面提升学生语文素养

教学理念在改变, 教学目标也在改变, 教学的模式自然也在改变。从重知识讲授的传统教学到重技能素质的现代教学理念;从灌输式的传授到启发引导式再到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从重知识的积累到技能的培养等, 在这个变革中摸索前进的语文教师似乎也有些迷茫。怎样才能既扣住新《课标》, 全面提升学生的素养, 又能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这就需要我们更新教学理念, 准确定位教学目标, 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要使全体学生都能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 一个要点是面向全体, 落实到人人;一个要点是全面提高语文素养。《语文课程标准》有意识地把“语文素养”凸显出来。这一概念的提出是时代的产物。在语文教育改革中, 一个时期有一个时期的基本理念:六十年代强调打好基础, 提出“双基”;七八十年代强调能力, 提出“培养能力, 发展智力”;九十年代以后, 素质教育的思想渐渐深入人心, 既然教育要提高国民素质, 语文教育就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语文素养内涵十分丰富, 其特点是综合性和实践性。它以语文能力为核心, 是语文能力和语文知识、语言积累、思想情感、思维品质、审美情趣、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的融合。语文素养不仅表现为有较强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作文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 而且表现为有较强的综合运用能力——在生活中运用语文的能力以及不断更新知识的能力。一句话, 语文素养是整合的、能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和谐发展的语文素质。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里, 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将成为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的共识和不懈追求。

教改的宗旨在于追求高质量的素质教育:即提升学生的道德素养, 培养学生的技能, 让学生全面发展。教改的目的在于教会学生学习, 教会学生做人。这是一个很实在的任务, 更新教学理念, 准确定位教学目标, 把知识技能与素质教育有机结合, 在教学过程中最大限度地发挥机智、运用策略, 追求教学的有效性、实效性和高效性。

有效教学的认定标准是化虚幻为本真, 讲究一个“实 ”字。因此, 教学中要始终本着教育宗旨, 一招一式都应当有利于调动学生的主体地位, 有利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二 围绕学生之本, 准确定位三维目标, 力争课堂教学的实效

好课应该符合学情、以学生为本, 有明确的教学目标, 使教学落到实处。而课堂教学目标的确定, 既要看《课程标准》的要求, 也要根据教材的内容, 还要考虑学生认知水平的实际情况。一堂课之中, 不一定要三维目标面面俱到。有些内容更适合于训练学生的能力与方法, 有些内容也许更适合于情感目标的达成。在语文教学中, 要倡导探究性的学习, 突破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 转变学生学习方式, 实现由被动应付、机械训练、死记硬背、简单重复向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转变, 凸显学生主体地位, 激活封存的记忆, 唤醒沉睡的潜能, 让每一个学生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 这才是语文教学的唯一出路。然而, 语文教师们在定位三维目标的过程中也显见出各种弊端, 值得我们深思。

1.评价课堂效果首先应关注三维目标是否达成, 而我们在平时教学中对三维目标定位不够准确, 导致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打了折扣。教师对三维目标的定位往往尽信教学参考, 或者现成的教案, 不完全符合学生的实际。只图完成教学任务, 贪多求全、面面俱到, 不能优化设计教学环节。课堂气氛要么沉寂, 学生参与不够, 要么力求新奇, 表面看起来热热闹闹, 其实并未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也没有完全调动学生的思维。因而, 实现教学实效、高效的途径之二是从学生的实际出发, 考虑文本特点, 大胆取舍, 准确定位三维目标。教师应当重视学生主体, 重视课前预设, 更要重视学生的课堂生成问题。备好教材、备好学生, 才能更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2.重视对课本资源的开发利用, 正确处理人文性与工具性的关系。学习语文就是学习生活, 生活处处即语文。实现人课合一是语文课的最高境界, 也是语文课人文性的体现。虽然三维目标中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是一个重要的落点, 也不能忽视工具性, 但在平时的教学中, 部分教师为了实现情感教育, 对文本内容做粗浅处理, 在拓展环节抛开文本, 在人文性上大做文章, 认为这是对主题的升华, 把语文课上成了“思品课”。其实, 语文学习就是要在品语言的基础上去领悟文道, 领悟字里行间所蕴藏的丰富感情, 感悟文章深邃的思想和哲理, 用优美的语言去感化学生, 用文章细腻的感情去感染学生, 以教师睿智的语言去启迪学生, 把情感教育贯穿于教学始终。不一定在拓展中大肆渲染, “春风化雨, 润物无声”, 过多用音响等多媒体手段去吸引学生, 反而会扼杀学生对语言的解读能力和丰富的想象力。

因此, 追求课堂的有效、高效, 必须以学生为本, 准确定位三维目标, 合理地实施三维目标。

三、重视基础知识, 准确定位训练目标, 实现基础和能力双赢

目前的语文常规教学中, 令人担忧的现象有:学生基础知识不够扎实, 基础教学没有得到重视, 学生的学习习惯差, 自主学习意识缺失等, 这些都是影响教学效果的重要原因。教师在课后巩固环节中大多盲目地采取题海战术, 语文训练也不例外。

其实, 在平时的教学中, 我们应根据《课标》的要求, 认真研读考试大纲, 制定切实可行的训练目标。特别要重视在教学过程中贯穿方法技能, 因为题海训练并不适合语文。

课堂定位 篇5

准确定位教学目标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口王昌发

布鲁姆说:“有效教学,始于期望达到的目标。”教学目标决定着教师教学活动的方向,制约着学生学习活动的水平。语文教学成功的首要条件是要有一个明确的具体的教学目标,并贯穿整个语文教学过程,使教学过程的诸要素在教学目标中获得和谐统一。有效教学目标的制订是有效教学实施的基础。因此,每位教师应重视研究教学目标。

制定课堂教学目标的依据是什么?简单地说,依据《课程标准》和教材,依据学生和教师,同时还要依据教学环境。但是不少教师在制定课时目标时往往直扑课文,根据具体教学内容确定目标,其后果往往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正确的做法是:通观整体,准确定位。教师要关注课程总目标一学段课程目标一学年教学目标,紧扣单元训练重点一课文教学目标。从这样环环相扣的序列关系以及步步分解落实的系统布局,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那么,如何制定有效的教学目标呢?

一、明确阶段教学目标是制订有效的教学目标的前提

语文新课程目标是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课程目标包括总目标和阶段目标,全面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素养是小学语文课程追求的总目标。语文素养包括字词句段篇的积累,语感,思维品质,语文学习方法和习惯,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的能力,文化品位,审美情趣,知识视野,情感态度,思想观念等内容。小学语文阶段目标分三个阶段,经过一轮课改实验的探讨与总结,大家普遍认为:低年段(l―2年级)的语文课堂就应该紧紧抓住识字写字、朗读背诵来展开,在课堂上,教师主要任务就是教会学生识字、写字、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了解词句的大意、背诵需要背诵的课文。中年段(3~4年级)应加强朗读,重视默读,读出感受,字词教学应加强理解,特别要重视段的教学等。高年段(5~6年级)的阅读教学,既要引领学生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又要引领学生领悟课文的表达顺序、表达方法,并要进一步体会词句深刻的含义及表达效果。如果教师都能领悟阶段目标,分清所教的学段要求并突出重点,把目标精神内化为课堂教学行为的思想指导,那么,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就能体现阶段实效性。

【案例一】

一年级《雪地里的小画家》教学目标:

1.认识“啦、梅、用”等11个生字,认识两个偏旁“目、虫”和两个部首:“雨”(雨字头)和“?”(竹字头)。能正确书写“几,用,鱼”3个字。掌握“为”字的笔顺。

2.能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小鸡、小鸭、小狗、小马这四种动物爪(蹄)子的不同形状。

3.在尽情的朗读中体会“雪地里的小画家”的喜悦;通过“观察”等方法理解为何“不用颜料不用笔,几步就成一幅画”。

4.从内心喜欢这种朗朗上口的儿童文学作品,愿意主动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案例二】

三年级《掌声》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最后一段。

2.读准本课10个生字,把13个生字写正确、写端正。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揣摩重点语句,感受课文朴实的语言中所含的复杂的感情。体会人物的内心情感。

4.能用较为准确、恰当的词语把句子写具体。会用先果后因的句序说一段话。

5.通过对课文的学习,懂得人与人之间需要尊重、鼓励,要主动去关爱别人,特别是对身处困境的人;同时也要珍惜别人的关心和鼓励,正确地看待自己。

比较以上两个年级的教学目标,可以看出不同年级的教学目标都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年段学习特征。如“读”的目标,一年级是“能正确地朗读课文,做到不加字、不漏字、不改字,按标点停顿”,三年级是“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边读边思,学会质疑”。其他如识字目标也是如此,从识字量、识字方法、识字能力等方面都可以看出,教师能充分认识该年级学生的基本学情,把指导学生掌握识字方法、形成自主识字习惯作为教学目标,旨在提高学生的自主识字能力。

二、领悟课文本真意图是准确定位教学目标的关键

课堂教学目标的定位必须通过准确地把握课文特点,科学地抓准课文的重点来实现。一篇课文不同于其他书籍中的文章,它是编者按照课程标准要求选入教材,用来实现课程目标的凭借。课文的语言、文章内容、 篇章结构、感情基调以及它所在学段甚至哪一个单元的位置,都关系到教学目标的定位。有的文章人文性强一些,有的工具性强一些,其教学目标的侧重点也不一样。有时同一首古诗处于不同的学段就会担负不同的使命。

文本是学生学习的重要资源。研读教材,我们要发现教材课文的阅读价值,即课文的思想内容对读者产生的精神影响,价值引导等:更要发现教材课文的教学价值,即课文的言语表达形式对学生积累语言材料、习得言语规律、发展语文能力、获得言语智慧方面的独特功能。

如二年级《我是什么》是一篇科学短文,以第一人称的叙述,谜语的方式,生动形象地介绍了自然界中水的不同形态和对人的利弊关系。有教师在教学课文时,认为应引导学生品味文中语言,感受科学文艺作品特有的魅力,在学习语言过程中渗透科学知识。为此,在制订目标时,细化出了区别于其他文本语文价值的目标:

【案例三】

二年级《我是什么》的教学目标:

1.通过朗读,感受“云”的变化美,体会语言中丰富的想象和独特的观察,并背诵。

2.在多媒体创设的情境中,让学生亲历水变成“雨、雹子、雪”的场景,了解水的变化,体会文中“落、打、飘”的用词准确,并能在教师提供的其他语境中判断或运用。

再如四年级《搭石》,这是“农民诗人”刘章写的一篇散文。搭石在文章中实际上是个象征,代表了村民的美德:默默无闻、为他人着想、谦让礼貌。这种内在的美与外在的自然美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文气贯通,气韵流动。怎样让学生理解“一排排搭石,任人走,任人踏,它们联结着故乡的小路,也联结着乡亲们美好的情感”?有教师认为应当让学生体会文中几个场景的动人之处,让这些细节所展现的魅力深深地打动每一个学生。于是,在教学第二课时前,制订了以下目标:

【案例四】

四年级《搭石》第二课时的教学目标:

1.多种形式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清波漾漾、协调有序、人影绰绰”等词语的意思,能区别“人影绰绰”和“绰绰有余”中“绰”的意思。

2.品读走搭石的相关语句,在读中悟情,在读中体会文字表现的美,能仿照课文用“理所当然”写话。

3.学习作者以石喻人的写作方法,能发现生活中的美并将它写下来。

这样的目标设定,走进了文本,体现了文本的阅读价值和教学价值。

三、着眼学生实际是准确定位教学目标的基础

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学目标的定位,应归结到学生的认知水平与能力发展需要上来。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为学生的“学”服务,“顺学而导”“以学定教”。教学目标要适合学生的实际,考虑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生活背景,遵循学生的认知特点。总之,要求把教学目标定位在学生真实的学习状态里,靠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案例五】

六年级上册《伯牙绝弦》的教学目标:

1.借助注释读通读懂课文。通过朗读指导,读出文言文的韵味,多读成诵,并对文言文产生一定的兴趣。

2.借用文中的句式对学生进行有效的读写训练,体会文言文表达的精练、丰富。

3.通过补充阅读,理解真正的“知音”在于心灵相通,感受到知音难觅。

这份教学目标的制定,就是基于学生对文言文不是特殊熟悉的.基础上进行的,文中的知识点很多,但一节课我们不能要求学生掌握太多,而是“润物细无声”。有了这样的教学目标,根据这个目标设计的教学流程就显得水到渠成了。

四、“三维目标”有机统一,是准确定位教学目标的标准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我们的课堂教学要体现三个维度:知识与技能、方法与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那么,我们在制订教学目标时就要从这三个维度来考虑。可在具体操作中,有不少教师却将三个维度的目标一一列出,其实“三维目标”是我们开展课堂教学的理论参照,而不能直接作为一堂语文课的教学目标,简单套用“三维目标”,只能使教学目标模糊,失去了语文学科的特性。怎样才能将“三维目标”有机统一,制订出表述具体可测有效的教学目标呢?

【案例六】

《题临安邸》和《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这两首古诗的教学目标:

1.借助教材注释,结合课外资料,通过独立自主地学习,正确理解两首古诗的大概意思;

2.咀嚼和体悟重点诗句的情味,在反复诵读与融情想象中,感受诗歌的情绪和意象,受到心灵的熏陶和滋养;

3.在两首古诗的对比参读中,初步感受借景抒情的表达方式,明了诗与诗之间的内在联系,体悟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

这个“教学目标”要言不繁,三个目标层层设置,步步晋阶。目标一旨在疏通古诗之意思,此为表层解读:目标二旨在体悟古诗之意味,此为中层解读:目标三旨在挖掘古诗之意蕴,此为深层解读。教学目标第三点“在两首古诗的对比参读中,初步感受借景抒情的表达方式,明了诗与诗之间的内在联系,体悟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为例,“对比参读”侧重“过程与方法”,“感受借景抒情的表达方式”属于体验性目标,侧重于“能力”,“明了诗与诗之间的内在联系”属于“结果性目标”,是学生应该明了的“知识与技能”,“体悟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则侧重于“情感目标”。

教学目标的准确制定使得我们的教学方法的选择也达到了最优化,一切教学方法的选择都是为达成一定的教学目标而服务的,所以,心中有了目标意识,我们才能找到最佳的执行方法,我们的语文教学才能真正做到切实有效!

总之,教学目标是教师专业活动的灵魂,是每堂课的方向,它对整个教学活动过程具有方向作用。有效教学,就让我们从认真确定教学目标开始吧。

高效课堂中的教师角色定位 篇6

关键词:高效课堂;课堂教学;教师;学生;学习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指出:“我认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教师要充分认清自己在高效课堂中的地位和作用。课改中,教师应重新定位角色,改变旧的教育观念,改变陈旧的教学习惯,用课改的“三观”——教育观、教学观、学生观来支配行动。

传统的课堂中,教师是讲台上的“独语者”,课堂生活实际是一种“生活世界的殖民化”,教师是课堂话语的霸权者,学生实际上成了张着口袋等待灌注的“知识回收站”,有时即便学生有些自己的创造,也被教师按自己的要求“格式化”。而和谐高效的课堂教学,强调的是师生交往中的“对话”,它是教师和学生各自凭借自己的信息背景和知识经验,通过心灵的对接、意见的沟通、思维的碰撞,从而实现知識的共同拥有和个性的全面发展。教师的角色由旧知识的灌输者、守护者转变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共享者,在这个学习过程中,教师要以学生为本,依学定教,学生可以用自己的心灵去领悟,用自己的观点去判断,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课堂不再是格式化的知识王国,而是学生自主发展的舞台。

一、教师是课堂教学观念的改革者

时代在发展,教师要有与时俱进的课改精神,敏感地嗅到当前课堂改革的大趋势。如果依然墨守成规、不思进取,还用过时的老套经验教学,固守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只会被学生所淘汰。要把课堂主动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那么,教师的角色应由知识的灌输者、主讲者转变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引导者。教师和学生的关系不仅仅是一桶水和一杯水之间的关系,教师应该由知识传递人成为学生探索知识的引路人;课堂不再是老师主讲的场所,而是学生自主发展的舞台,合作探究学习的乐园。要变身“新课堂”的“新教师”,教师首先要及时转变观念,真正实现从传统到高效课堂的意识转变,成为激励和唤醒学生自主学习的促进者。

二、教师是课堂教学的设计者

课堂教学要高效实施,教师首先要关注学生人格、心灵发展、成长规律为主题。然后精心设计教学环节。有效的教学设计必须以激发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为前提,充分按照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维目标进行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中,除了从教的环节来思考,更要本着学生发展、探索新知为出发点,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潜能。教师设计导学案时,一方面要注重优生层面的探究性知识容量,让这部分学生有紧张的自主探索空间,以思考促探究、以探究获新知;另一方面,导学案也要有层次性的体现,分别让A、B、C层的学生都要有摸得着的东西,同时也要有跳一跳才能够得着的知识点。只有有层次的教学设计,才会激发每位学生自主参与到学习过程的兴趣,学生的主体性才会得到真实的体现。再一方面,课堂设计要有趣味性,要与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学生实际生活环境相结合,让学生的实际生活能力和解题方法得到更优化。

三、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导者

课堂教学组织实施是由教师引导完成,科学有效地构建课堂教学流程,自始至终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是一门值得探究的教学艺术。学生要在课堂上张扬个性、激情参与、热情探究,教师就必须以饱满的激情组织课堂。如何引导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中全身心投入,高效利用课堂每一分钟,如何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全力以赴、愉快合作,激发学生强烈的展示欲望,如何最大限度地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每堂课在心理上都处于兴奋和愉悦的最佳状态。这就需要教师艺术的引导。教师要通过适时点评、知识拓展延伸、穿插鼓励、有效调控来持续点燃学生学习的激情。高效课堂是基于“人”的课堂,是学生“说话”的课堂。学生说得好不好,学得好不好,关键在于“导演”的导技如何。

高效率的课堂,不仅要让学生乐学、好学,更要让老师在课堂教学中解放出来,由主演变为导演,用自己娴熟的教学技能技巧导好每节课。总之,构建高效课堂是一门学问,更是一门艺术,学生的思想是变化的思想,我们的课堂是动态的课堂,实现语文课堂高效的方法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没有固定的一成不变的永恒之法。只有一切从实际出发,一切从学生出发因材施教,及时调整我们的教学,实现教师的角色定位才能让课堂真正成为学生学习和发展的主阵地。当然,面对课改我们还存在很多问题,我们还要在课改实践中不断去反思、改进。因此,我们将秉承新课改的理念,通过高效课堂实现课堂形式、教学方式、评价方式的根本转变,继而转变师生的生存状态,转变师生的成长方式,转变学校的发展方式,转变传统的研究模式。这样才能让学生享受学习的快乐,让教师相伴美好的时光!

科学定位“情境”打造探究性课堂 篇7

简约而不简单

数学中创设的情境应当是简约的,不需要浓墨重彩,更不需要锣鼓喧天,只要让学生在这样的情境背景下能调动起相关的经验储备和认知基础即可,只要让学生在这样的情境中能激发出强烈的探究欲望就好。但是简约不等于简单,简约中要凸显出情境创设的效果,要对学生的学起到关键的作用,绽放出不简单的风采。

例如,教学《认识一个整体的几分之一》, 我创设的情境是:猴妈妈给4只小猴分1盒水蜜桃。我请学生来猜一猜盒子中可能装了几只桃,学生顺利地将1盒桃这个整体在脑海中分解为4只、8只这样的整数。以此为思维的发散点,学生找到了分配桃子的共同点:都要平均分成4份。所以尽管在不同设想下每只小猴分得桃子的个数不同,但是这些具体的个数对于原来的“1盒”来说都是其四分之一。这样的情境是简约的,但却成为整个教学的支点。首先,在这样的情境中勾起了学生对平均分一个物体的回忆,学生由平均分1盒桃出发,回忆出分数的产生建立在平均分的基础上。随后的情境又巧妙地将1盒桃替换成几只桃,学生顺利地由之前的学习经验迁移过来,构建了“每份的桃子是原来桃子总数的四分之一”的概念。在这样的转变中学生的认知向前跨越了一大步。当然这个情境的运用不止于此,之后我引导学生将两次分桃的过程和结果进行比较,学生发现其中的共同点:不管是平均分一个物体或者多个物体组成的整体,只需要看把这个对象平均分成了几份,分数的分母就是几,表示这样的几份,分数的分子就是几。这样的发现推动了学生对分数意义的理解,并进一步感知了单位“1”的多元性。

数学课堂上各个环节就像是一个机器的零部件,唯有互相咬合才能让机器运转得流畅。我们在创设情境的时候既要考虑情境的实效性,也要兼顾情境的精巧性。案例中这样的情境创设颇有“四两拨千斤”的功效,虽然短小却有实效,虽形式简约却有不简单的作用,这样的情境就是我们在数学教学中应当追求的。

依托而不依靠

情境的创设对于教学应该起到正向的促进作用,或引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或衬托出学生的认知基础,让学生依托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储备来滋生更深入更广阔的知识,完善自身知识体系。但是教学不能完全依靠这样的情境“一条道走到黑”,而应当给学生留足探索的空间,让学生在宽松的氛围下高效地学习。

例如,教学《正比例的意义》,我从生活中的弹簧秤得到灵感,创设了一个用弹簧秤称糖的实验,并把此活动引入教学。学生通过研究弹簧秤的构造和称重原理发现随着重量的增多,弹簧的拉伸长度也相应增大。我们一起将实验数据做了记录,然后学生根据记录的数据研究、讨论、交流,得出结论:用两组对应数据可以写成比例,并且每组数据中的重量与弹簧的拉伸长度比值是一定的。在此情境的基础上,我向学生揭示了正比例的概念,要求学生到生活中和之前的数学学习中找一找有没有类似的例子,学生找出了许多成正比例关系的量,诸如单价一定时总价与数量成正比,速度一定时路程与时间成正比等等。这些累积推动了学生对正比例关系理解的逐步深入,形成了质变。在这个案例中,之所以选择这样的情境有两个考虑:一是弹簧秤来源于生活,更容易搬到教学中来;二是随着重量的增加弹簧的长度会增加,这是一个可以通过表象呈现的例子,学生可以更直观地感知这样的一组相关联的变量,为接下来的教学做准备。学生通过在情境中的感知,结合正比例的定义,就构建了一个完整的映射,顺利将生活中的其他例子带入正比例模式中。

可以说,这样的情境对于学生学习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课堂教学以情境为切入点,依托生活经验和情境表象层层突破,但是教学过程不全依靠这样的情境,在完成情境本身的使命后就功成身退了,避免了学生的思维过多地纠缠于此。

侧重而不失重

一个好的情境能够引发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甚至能够贯穿教学始终,所以,在教学中情境创设是我们应当侧重打造的环节。但是理性地思考一下,情境又不应当喧宾夺主,成为课堂教学的绝对重心。教学还是应当顺应学生的认知规律,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

例如,《倒推的策略》的教学中,我创设了一个“抢21点”的游戏并引入课堂教学,设计的目的是通过师生间的竞赛吸引学生揣摩教师总是获胜的原因,让学生在失败中反思,发现隐含在游戏中的“取胜之石”。果然,学生对这样的游戏非常感兴趣,一个个摩拳擦掌要跟教师较量一番。但是,令人失望的是,尽管经历了多次失败,学生还是没有从失败中沉下心来寻找其中的原因,而是一味地“求战”,当然这样的求战最终都演变为求败。当我示意学生安静下来,讨论一下获取胜利的关键,学生才心有不甘地展开交流,并通过思维接力找到了游戏获胜的关键所在。在倒推的策略走进学生视野之后,我改变了游戏的规则,从每次可以报一到两个数改成可以报一到三个数。很多学生不加思考,立刻举手示意要跟我玩一玩,这样的做法显示了学生没有意识到规则的更改意味着什么,他们十有八九还是要落败。所以,我引导学生先自己独立思考想要获胜必须怎么做,然后请学生在小组中交流经验,获得一致意见后再来较量,这样才将学生的注意力牵引到数学学习本身。

这个案例中的游戏情境是学生喜闻乐见的,但是,也许是因为学生情绪过于高涨,使得他们更多地去关注游戏的胜负而不是数学知识,导致了课堂重心有些倾斜。我及时地做了引导,让学生有时间、有机会去研讨数学问题本身,才让学生通过思维的交锋和彼此的合作顺利得出倒推的原理,理解了游戏的内涵。等到更改游戏规则,将情境做一个有益的延续时,学生又忽视了数学本身。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又一次将学生关注的目光转移到数学中来,让教学不至于失重。

谈小学音乐课堂的教学定位 篇8

关键词:小学音乐,教学定位,教学内涵

由于受学生音乐素养的影响, 有很多音乐课变成单纯的唱歌课, 也有很多课演变成技能课, 还有许多课变成讲解课, 更谈不上音乐赏析课。 一时间, 音乐课在学生的心目中由爱上变成不爱上, 老师一度成为管理班级纪律的副手, 即四十分钟的课要花二十分钟组织课堂秩序, 课堂教学效果因此而大打折扣。 反观这些现象, 总结原因, 我认为是我们对音乐课堂的教学定位缺乏准确把握。

一、音乐课堂教学设计要定位于“生”

某些教师在设计课堂教学时考虑什么样的课件适合自己用, 什么样的教法适合自己教, 什么样的形式适合学生学, 甚至不切实际地想面面俱到。 从教学设计的理念看, 似乎体现了新课标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 但实际一节课下来, 学生学得累, 老师教得累, 效果不好。 不难看出, 很多教师在备课的时候没有深入地从学生的角度考虑课堂教学设计, 没有考虑学生的理解程度、 学生的兴趣切入点及喜好而陷入被动的教学局面。 这样就出现本由学生欣赏变成教师枯燥的欣赏, 本由学生的表演变成老师的表演, 学生学习的形式与方法变成老师硬性的组织摊派……

在实际教学实践中, 教师应将教学设计定位于“生”本位, 深入地了解学生的音乐综合水平, 采取适当灵活的教育方法, 将音乐素养、音乐技能、音乐欣赏融入教学中, 低起点, 小坡度, 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从而有效地组织课堂教学。

二、音乐课堂教学设计要定位于“活”

音乐教材是教学的根本依据。 我们国家的音乐教材虽然在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打破了全国一纲一本的格局, 但仍然避免不了受环境、教育水平差异及一定社会发展的制约。 有些教材所选篇目过于陈旧, 不合新时期学生的需求, 不利于学生兴趣的激发;有些篇目旋律过于高雅, 不利于引起学生的共鸣……如若教师对此视而不见, 必将受教材的制约而使课堂教学的效果受到影响。

那么如何化解教材定位过死的问题呢? 我认为, 教师要因时因地地灵活选择易于下手、学生易于接受的篇目进行教学, 本着先激趣, 先搞活课堂, 先让学生受益这样的原则进行教学。 如人教版三年级下册《对鲜花》是电影《刘三姐》的音乐片断, 其形式特点是对唱, 但歌词时代气息不浓, 不能很好地激起学生的歌唱欲望, 所以我直接换用流行曲目《吉祥三宝》, 既让学生了解对唱的这种形式, 又活跃课堂气氛。 叶圣陶说:“教材无非是个例子。 ”我们不可以执著于教材不放。

同时, 如果有条件的话, 还可以自编校本教材, 也是一种不错的做法。

三、音乐课堂教学要定位于“专”

音乐专业素养是学习音乐的综合素质教育, 是一门独立的专业学科, 是音乐基础课、必修课, 包括读谱、视唱、听音、节奏、和声、写作、音乐欣赏和音乐史等多方面的综合理论基础。音乐素养不是可有可无、 可学不可学的, 它是音乐教学的基础, 也是音乐课教学的重头戏。

比如在教学《在钟表店里》时, 我播放主题音乐, 让学生听主题音乐在本曲出现的次数, 并让学生一边听一边轻轻晃动身体, 然后模唱。 初听, 学生听出四次, 并体会到变化的快慢。这时我适时点拨学生, 出现多次的音乐就是一首歌曲的“旋律”, 而旋律的变化有快有慢, 这就是节奏, 节奏的变化又表现不同的心情……显然我有意将一些音乐专业素养的名词教授给学生, 目的在于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 从而提升他们欣赏音乐的境界, 进一步激发他们的音乐兴趣。 又如教学《快乐宝贝》时, 我一边范唱一边律动, 让学生感受到这首歌曲动感十足的特点, 然后复听, 师生一起律动, 进一步感受这首歌曲的节奏, 告诉学生不同的节奏反映不同的心情。 在学唱环节, 我还设计师生接龙唱环节, 在过程中师生互动充分, 尤其衬词“噜啦”咬字清晰, 可以说学生是受到了节奏的感染, 表现出快乐的氛围, 由此可以看出, 将音乐专业素养定位于教学之中, 学生觉得学有所得的同时, 学习音乐的心理效应也变得积极起来, 对教师调动学生的积极情绪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四、音乐教学还要定位于“德”

教育为本, 德育为先。 新课标所有学科都强调思想道德教育, 所以音乐教学不仅要体现音乐的专业素养教育, 思想教育也不容忽视。 它对学生的审美情趣、行为习惯、情感态度、价值取向都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音乐教材的所有篇目几乎都将思想教育贯穿其中, 教师不可重技能而轻教育。 如在教学《鸟店》时, 我先出示一组词语卡片:紧张、恐怖;安详;欢愉、优美, 之后播放音乐, 让学生根据乐曲的旋律, 给词语卡片排序, 然后让学生说一说从音乐中听出哪些情绪。 大部分学生都能按听出的情绪排列出正确的顺序, 然后我进一步引导学生说一说鸟儿为什么有这样的情绪变化, 换作我们应该怎么做。 这样在复听的过程中, 学生将这种情绪表现到对音乐的体会当中, 在学唱的环节中的情感起伏变化明显, 达到“润物细无声”的育人效果。

音乐课堂教学模式新定位 篇9

老的教学模式, 其教学活动是以教师为中心、书本为中心、课堂为中心。那么, 面对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信息时代, 面对培养当代高素质人才的要求, 老的教学模式随之淘汰。那么, 新的教学模式又该是怎样的呢?我认为它应该是师引导生主体, 实践性、创造性、发现性、探索性相融合的教学模式。有的老师会说, 这样的教学模式我们早就在倡导实践啊, 可现实是大部分的音乐课一直处于理论和实践相脱离的“两层皮”状态, 为什么呢?教育思想、教学观念不彻底改变, 即或是照方抓药式的改变了教学模式, 我想那也只是“穿新鞋, 走老路”吧!

我反复认真地改进自己的音乐课堂教学, 打破传统的思维方式, 对教学模式 (歌唱教学这一方面) 做了新的定位。

一、在感受音乐中学会唱歌, 在唱歌中体会音乐

在学唱一首新歌时, 以往的做法是:生听赏一遍或师范唱一遍后, 师问:“好听吗?”“好听。”“想学吗?”“想!”“那我们看这首歌的曲谱。”原本高涨的情绪立刻像泄了气的皮球。回想我小的时候, 在上音乐课就是先唱谱子后唱词, 当时觉得音乐课就应当是这个样子, 不过说心里话, 当时挺烦唱谱子的。细细来分析一下, 这种教学模式不仅不受学生欢迎, 还大大制约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降低了学习效率。最重要的是, 音乐———这一感知性很强的学科, 它内在的情感因素和对人心灵的那种震撼力和感染力, 在枯燥的单纯性的灌输中被消磨了许多。为了在课堂上强调学生主体性, 充分体现愉悦性, 在唱歌教学中, 我采用了学生反复听赏歌曲, 复而不腻, 每一次的复听都会有有趣的问题等待他们完成, 无形之中把歌曲的旋律渗透到每个孩子的心里, 让他们直接唱词, 最后自学曲谱的方法。欣赏歌曲时, 我把歌词和曲谱通过挂图或投影仪或是电脑课件的形式给学生展示出来, 带着学生一边听一边看, 我也直接范唱给学生。这样, 会取得有曲谱, 有歌词, 有音响伴奏的良好效果;有老师面对面声情并茂的示范表演, 学生对歌曲的感受是直接的、全面的、立体的、生动的, 也是全神贯注而有效的。他们会很快把握住歌曲的旋律特点和情绪, 直接唱词不会有什么障碍, 两三遍就基本唱会了。这样不仅使学生学唱歌的速度加快了, 也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了学生对音乐的感受能力。这一个个的环节设计与过程, 孩子们的感觉始终是快乐的, 愉悦的, 自愿的, 迫切的, 高涨的。更可喜的是, 返过来再进行曲谱的练唱时, 愁眉苦脸的孩子减少了 (因为歌曲的旋律已经在他们的心里了, 现在只要安上唱名就可以了) , 而有些学生则好像要故意显示自己的本领, 急着单独演唱曲谱好好地露一手儿, 从他们脸上看得出他们觉得这太容易了!这样的教学方法发挥了学生的主动精神, 提高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用省下来的时间对音乐作品进行了反复体会和演唱, 锻炼了学生的审美意识和演唱技巧。

二、课堂留出创作空间, 培养学生的创作欲望

有人认为音乐创作太高深, 不是普通小学生应该接触的内容, 因此我国的音乐教育长期把音乐创作置于音乐教学的内容之外。然而, 可爱的孩子们到底有没有创作欲望和能力呢?实践证明, 孩子们的创造欲望和能力是不可低估, 是很强烈的!

音乐教学中, 教师能否有意地培养学生的音乐创作兴趣是十分重要的。这种兴趣的培养又是在引导学生不断地感受音乐的过程中进行的。例如:当学生从音乐的风格中能感受到旋律的走向时, 我会设计写一个乐句, 只有上半句, 而下半句让他们填, 教室里顿时安静了, 一些学生不知所措了, 一些学生观望地看着别人, 还有一些地在冥思苦想。此时, 我轻轻地唱出了一段又一段旋律, 边唱边往黑板上写, 问:“这样可以吗?这句好听吗?孩子们, 其实只要过渡自然就可以啊!你觉得怎样好听、怎样顺耳就怎样写好了。”我的话还没说完, 一些学生冲动地举起了手, 一些在思考, 一些又好像悟出了什么。僵局被打破了, 教室顿时热闹起来。“啊!这就是作曲啊, 真有意思!”有的唱完一个还没过瘾, 有一种想要施展自己才能的欲望。

由此观之, 生动有效、令学生乐于接受的音乐课堂教学, 有利于推动学生全面提高音乐能力, 是培养学生音乐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有效方法。

摘要:音乐是一门基础学科, 也是一门感知性很强的学科, 更是一门艺术, 因而音乐课堂教学不容忽视。探索确定优化的课堂教学结构和方法, 对于搞好目标教学极为重要。音乐课堂教学, 要打破传统的思维方式, 对教学模式做更新的定位, 体现教师引导性, 学生主体性、实践性、创造性、发现性、探索性。

课堂定位 篇10

一.组织者:

组织者是老师最难和最重要的角色, 课堂活动的成功与否主要取决于教师的组织。老师在布置学生完成课堂任务之前应该先向学生发出准确清晰的指令, 使学生明确他们的具体任务使什么, 他们将做什么。在此过程中, 教师要把握学习过程, 而非“操纵”。帮助学生获取知识、技能以及发展所需的策略, 帮助他们自主学习。学生被要求自己控制学习, 并尽可能地不在教师的直接帮助下完成任务。

《牛津英语》9A中的Audrey Hepburn是一篇人物传记, 作为一篇记叙文, 内容比较容易理解, 学生对这一人物本来就比较感兴趣, 但如果采用传统“老三调”, 老师一讲到底, 越俎代庖, 学生肯定昏昏欲睡。斯宾塞认为:“应该引导儿童自己进行探讨, 自己去推论, 给他们讲的尽量少些, 而引导他们去做的应尽量多些。”因此, 笔者为Hepburn一文设计了这样的任务:教师首先让学生自由组合成若干小组, 然后鼓励学生利用网络资源搜集整理有关Hepburn的生平事迹, 并以组为单位, 制作成多媒体Hepburn小传。然后各小组推选出一名代表, 向全班汇报成果。在这一任务实施的过程中, 教师组织好课前、课堂、课下三个阶段的具体任务, 引导学生逐步完成各项活动, 并且在交流的过程中, 实行民主的开放式教学, 允许学生出错、出分歧, 甚至允许学生“异想天开”, 自由发言, 这样一来, 每个学生都有事可做, 兴致盎然, 课堂气氛异常活跃。实践证明, 这种方式打破了传统的“传授知识、被动接受”的格局, 使得课堂的教与学两方面都具有了创造性。

二.导师或教练:

“导师或教练”是指学生在自学或独立完成他们所选定的任务时, 老师对他们进行指导或提出建议。这种角色在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方面特别重要, 因为教师的指出错误和改进的建议是他们顺利完成任务的关键。

《牛津英语》每个单元的Main Task模块其实就是为了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教师可通过对前几个模块的复习, 为写作做好知识的铺垫, 引导学生列出写作提纲, 然后鼓励学生分别列出自己的观点, 并充实写作的内容。完成之后, 四人或二人一小组交换批改, 教师选择有代表性的作文在全班展示。在这一环节中, 教师要特别注意, 不能只挑文章中的语法错误, 还要对文章的结构、立意, 语句的流畅等方面综合评价。此外, 分批对学生的作文进行面批收效也十分明显。但教师应该注意的是, 帮助学生修改错误时, 更要强调学生作文中的优点。因为适当强化学生写作中的优点, 会让学生对自己更有信心, 并能不断放大自己的优点。最后, 教师要选择学生中的优秀作文以“成果展示”的方式在班级或班级外的墙壁上进行展示, 以增强学生的成就感, 因为成就感是最好的内源性动机。

三.参与者:

“参与者”要求老师把自己当成学生中的一员, 参与他们的各种活动。在学生进行活动时, 老师不能只站在讲台上观望, 而应该积极参与学生的小组活动, 因为它既可以增进课堂气氛, 为学生提供和英语水平比他们好的人说英语的机会, 又可以增进师生感情。同时, 老师在参与的过程中, 不仅可以帮助学生解决难题, 还可以向学生学到很多意想不到的好点子, 营造一个“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氛围。既有利于自己今后的教学, 又使师生互相学习, 教学相长。

《牛津英语》7A Unit 3 Study Skills内容是教学生制作学习卡片。教师不妨在卡片的一面写上I like swimming.的句子, 然后在另一面画一张有关这个句子的图画。卡片制作好后, 再和学生一起运用自己及学生制作的卡片共同看图说话。这样不仅帮助学生轻松地掌握句型, 而且在互动中增进师生的情感。实践证明, 在“做中学”的引领下, 通过这种方式掌握的句型, 学生记得扎实长久。

四.评价者:

评价者工作的主要部分就是评估学生的学习, 从而知道他们的学习好坏及进展如何, 以便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以适应学生。这不仅是教学的需要, 更重要的是学生的迫切渴望。教学中有两种评估方式:纠正错误和组织反馈。

纠正错误要注意选取适当的时间并注意艺术性, 切不可逢错必纠, 或为了纠正错误而打断学生的讲话, 因为那样只会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使他们不敢开口讲英语。老师可以“重复学生的话”来纠正错误, 这样既保全了学生的面子, 又使学生能在潜移默化中学到正确的句子。另外, 老师应对每一个学生的任何努力都及时进行当众表扬和肯定, 以保持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组织反馈是在学生们完成了一项任务之后, 老师应肯定优点并指出存在的问题及今后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笔者采用英语学习成长记录档案夹, 每教完一个单元后, 叫学生按照单元教学的目的和要求, 检查和填写相应的单元学习情况总结。老师认真阅读每一个学生的总结并对学生的单元学习和总结给出相应的评语和建议, 及时鼓励学生和解决学生的疑难问题。通过这种档案夹的形式对学生进行形成性评价更有利于对学生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

五.促进者:

“促进者”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师角色, 对课堂的控制权基本上移交给学生, 让学生自主学习, 老师“引导”、“鼓励”和“促进”学生学习。这个角色是所以角色中最难当的, 因为它要求教师既精通学科知识又熟知教学法。要当好促进者, 教师必须严格把握好“放手”和“控制”的度。特别重要的时在放手时, 使学生同样能感觉到老师的“控制’。这就要求老师平时对学生严格要求。更为重要的是, 老师必须具备广博的知识和能说服激励学生的能力。同时老师必须具有强烈的责任心, 言传身教, 经常性地对学生进行耐心细致的思想品德教育。

9A Unit 3的“Teenage Problems”教学, 笔者采用“电子版头脑风暴法”的教学方法, 在校园网站上设定与教学内容有关的主题与指导语“What is your teenage problem?”、“Efficientways to solve these problems”, 让学生根据设定的主题与指导语, 进行“个人头脑风暴”, 发表自己的想法, 也可以看看别人已上传的想法, 当然还可以对别人的想法进行联系和改进后, 再呈上自己的观点。一方面, 由于网络的“隐藏身份”与非直接面对面特点, 有利于学生畅所欲言, 产生独创性的想法。另一方面, 不同的观点能进一步启发学生的思路, 形成良性循环, 有利于产生“百花齐放”的效果。这种方法不仅能够使教师宏观控制英语教学, 而且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的交际能力、创新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六.研究者:

“研究者”是教师不断研究学法和教法, 扩展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教师应尽可能地参加课程进修, 教学研讨会和听课, 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 为自己的教学找到新的方法。同时, 通过听课, 学习别人课堂成功与失败的经验, 然后自己尝试和创新教学法和教学活动, 找出适合自己和学生的最佳教学法。那些不断丰富自己知识和不断改进教学的教师必然会在教学上获得丰厚的回报。

课堂教学改革中教师的定位 篇11

【关键词】课堂教学改革 教师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12)09-0120-01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在我省高中全面展开,这给我省高中教师带来了巨大的机遇,也带来了很大的挑战。的确,从对我市高中课改背景下的教学调查中发现,很多教师还没有完全摆脱旧观念、旧思想的束缚,在实际教学中还存在许多困惑,课堂教学改革中的教学行为还没有真正体现新课标的要求,教师要变了!

一、教师角色要重新定位

在新课程教学改革中,教师角色定位应发生转变。首先从教师职能来看,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还是学生健康心理、健康品德的促进者;还是催化剂,引导学生学会自我调适,学会学习的方法。英国著名生物学家达尔文也指出“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当今信息时代学生获得知识信息的渠道多样化了,教师不再是学生唯一的知识源。教师在传授知识方面的职能也变得复杂化了,不再是只传授现成的教科书上的知识,而是引导学生去探究,去寻找知识海洋的能力。其次,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教师不仅要钻研教材,还要研究学生。因为个体的个性、兴趣、爱好、发展目标等因素不同,所以在他們的成长道路上设置不同的路标,引导他们不断地向更高的目标前进。总之,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不再是执行者。

二、教师观念要彻底更新

教学要改革,教师就要在思想上真正认同课程改革。如果教师在心里对课改还存有顾虑,犹豫不决,瞻前顾后,就不能积极投身到课改中去,那么新课程的实施就会大打折扣,在教学过程中也会感到迷茫、困惑、焦虑、不安,觉得新教材知识无体系,内容没有到位,要点没有讲透,甚至会出现抵触课程改革的现象。所以,教师所面临的头等大事就是进行“洗脑”,以彻底转变课堂教学观念。

三、教学行为要强化创新

教师的一切教学活动必须从学习的主体性发展、全面发展出发,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上,建立起立体的目标框架。在完成知识与技能目标的同时,让学生在探究、体验、交流、分享、相互激励与碰撞中发现知识的来龙去脉,促使学生在头脑中自动生成知识,完成有意的建构,在学生自主探究的过程中,教师还应及时引导,给予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和帮助,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同时积极引导学生的情感走向,促使学生树立民族认同感、民族自豪感,发展学生自信、自立、自强的优秀品质。

课堂上教师要善于捕捉和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和学习灵感,帮助学生检视和反思自我,挖掘学生发展的潜能,唤起学生成长的渴望;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帮助学生寻找、搜集和利用学习资源,设计恰当的学习活动,为学生营造和维持学习过程中积极的心理氛围;帮助学生对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并促进评价的内化。

中学历史课堂教学标准定位初探 篇12

关键词:中学历史,课程标准,个性教学

一堂历史课上得好与不好, 评价的标准有很多, 甚至不能简单地用好与坏来评价, 但总有些标准是本质的、共通的, 是不能少的。可哪些东西是本质的、共通的呢?以考试分数的高低来评判, 还是以课堂的氛围效果来区分, 或者说是以老师的专业水平高低来考量?笔者从事历史教学研究多年, 下面就结合个人工作实际, 谈一些不成熟的想法。

一、紧扣历史教学目的, 发挥历史课的教育意义

历史教学所要达到的目的大约有以下几种 : 一是使学生掌握新的历史知识, 扩大视野;二是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发掘潜能;三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为今后的研究打下基础;四是触类旁通, 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五是加强爱国主义教育, 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抓住以上几点, 也就把握了历史教学的核心和灵魂。如教师讲到《近代中国民主革命》这一内容, 教师通过分析鸦片战争、中法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等中国面对外敌入侵节节败退, 最终清朝统治者完全沦为外国的统治工具这一现实, 使学生通过对战争和各种屈辱条约签订的理解, 明白只有民族自强、国家强大才能拯救、改变自己的命运的道理。这样学生既掌握了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历史知识, 又培养了爱国主义情感和自强不息的精神;既形成了自己的价值观, 又增强了自己的是非判断力。又如讲到现代中国科技发展, 尤其是中国载人航天领域所取得的伟大成就这一内容, 引导学生在掌握现代科技知识的同时, 要能很好地激发自己的学习潜能, 培养浓厚的学习兴趣, 展望自己有一天也能成为一名航天领域的科技工作者, 为中国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同时还可以从载人航天所取得的成就联系增强中国国防实力, 更好地维护中国的主权, 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加以教育。这样的历史课才是实用的历史课, 才是联系实际的历史课, 学生不仅兴趣浓厚, 还能在思想上得到升华。

二、体现历史学科特点, 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每门学科都有自己的特点, 历史学科也不例外, 其学科的教育性更大于学科的知识性, 再加上其综合性比较强, 涉及古今中外、自然和社会的各门学科, 其内容纵横交错、相互影响。教师应抓住这一特点, 进行学科渗透, 开阔学生眼界, 丰富学生知识, 提高其学习效率。

在具体的历史教学实践中, 我们要紧紧把握这一特点, 以知识为载体, 以思想教育为准绳, 制定合理、科学的教学计划, 充分彰显学生的个性。如果一堂历史课上下来, 只有少部分同学有所收获, 那是不成功的, 更谈不上什么效率。同样如果一堂历史课学生仅仅是掌握了简单的知识, 记住了历史事件的时间、地点、人物等, 那也是失败的, 学生没有真正的情感体验, 没有产生共鸣, 那这样的课堂就是低效的、肤浅的。比如讲到“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 仅仅记住时间、地点、人物等很简单, 老师不讲学生也能掌握, 但要真正理解四大发明的意义就不那么简单了, 如果能把古人的聪明才智内化到学生的情感当中那就意义更大了, 说不定在这些学生当中, 也能出现伟大的发明家。这种教学方法下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也增强了民族自豪感, 学生的参与性也很高。

三、搭建历史学科平台, 展示学生个性

21世纪是信息化的时代, 是知识的时代, 是开放的时代, 也是彰显个性的时代。一堂历史课仅仅是一堂课, 不要求十全十美, 要追求课堂效果, 真正地激发学生的潜能。历史课不可能十全十美, 一个班级有很多学生,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兴趣和特点, 一个老师不管多么认真负责, 也不可能设计出符合每一位同学胃口的教学设计, 与其“辛苦”地兼顾, 不如有计划、有目的地设计出符合不同学生特点和需要的个性化教案。比如说有的同学喜欢外国文学史, 那就专门针对这部分学生做些设计, 帮助学生深入研究;有的学生喜欢研究外国古代史, 教师就可以做个相关专题, 给学生提供足够的素材和建议;有的学生喜欢研究中国古代经济, 教师同样可以把中国古代经济的专题呈献给他们。当然, 任何知识都不是孤立的, 之间有这样或那样的联系, 教师只是给学生提供一个学习和研究的视角, 要真正达到教学的目的, 还需要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这样长期坚持下去, 学生就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兴趣点和特色, 每一位同学都是那样的特别, 互相学习、相互促进, 既形成了良好的学习氛围, 又不拘一格。历史课堂变得充满生机, 摆脱了单纯学习枯燥历史知识的不利局面, 充分发挥了学生的特长。

上一篇:健美操比赛下一篇:糖尿病合并肾病综合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