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精选12篇)
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篇1
摘要: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内容, 同时是我国进行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指导思想和目标。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我国教育的重要内容和教育手段, 在整个教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基础和目标, 而思想政治教育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实现路径和形式, 两者之间具有很强的关联性。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关系分析
一、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理论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基础
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于关人类理想的共产主义社会的论述中的重要观点。 人的全面发展不仅包含了理论发展, 同时包含了社会发展实践过程的发展。 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来自于社会实践, 并且能够引导人的社会实践进一步发展。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推进, 国家间的竞争根本上是人才的竞争, 所以通过教育手段实现人才培养目标, 是现阶段我国发展的关键内容。 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我国教育的基础内容, 应该以科学的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为理论基础, 保证教育理念的客观性和可持续性、全面性。 在实现人的社会化的过程中, 需要对人所在社会进行全面理解, 通过教育形成正确世界观的过程中, 也要遵循人的全面发展理论要求, 与人的解放和人类发展的最终目标相适应。
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理论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思想指导
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理论作为体现人类最终解放目标的理论内容, 对作为人类解放的教育过程中重要内容的思想政治教育, 有十分重要的思想指导作用。 马克思通过《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指出, 人的本质规定了人的全面发展的内涵, 即劳动能力、社会关系、个人素质等诸方面自由而充分发展。 思想政治教育作为社会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劳动能力、社会关系和个人素质等方面发展的重要途径。 思想政治教育可以提高劳动者的综合能力, 通过引导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而有效调整社会关系的和谐。 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思想意识教育, 作为教育主体的人是客观的, 而教育内容是主观的。 通过教育形式对思想政治内容进行有效的扬弃, 帮助个人提高自身素质,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人的全面发展思想指导, 教育内容和方式就有了明确方向和内容, 保证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
三、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
思想政治教育作为社会实践方式之一, 是社会实践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目标的内容之一, 所以最终目标与社会实践相统一, 都是为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最终实现共产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对人的发展提出了具体要求, 即人的需要要得到全面发展, 人的能力要得到全面发展, 人的社会关系要得到全面发展, 人的个性要得到全面发展。 所以作为人类全面发展实践的一个环节的思想政治教育, 要具体实践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内容, 要以人的生存和发展为根本目标, 保证主体人的存在和发展。 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最高目标, 实现人类发展的最终目标, 要以培养拥有较强能力和素质的创新型人才为现实目标, 实现人的个性和能力发展。
四、思想政治教育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形式
思想政治教育通过教育形式具体实践了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理论内容, 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奠定了基础。
1.传播科学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知识。 通过马克思主义思想教育人, 提高人的理论思想水平和科学文化水平, 为正确处理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奠定坚实的政治基础, 有助于社会稳定发展。
2.通过思想政治教育促进人的内化和自省。 人的成长与发展正是人实现社会化的过程, 过程中人会受到社会各方面因素的影响, 如何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 保持稳定的信念、意志和思想, 是人想要实现全面发展的重要思想基础。 通过内化自省, 发挥正确意识对实践的指导作用, 实现人的社会行为的准确性和正确性。 在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和人的进步过程中, 实现人的知性有效转化, 形成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思想品质, 并且指导和规范个体的社会行为, 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3.通过思想政治教育调动人的创造性和积极性, 构建和谐社会关系, 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提供环境保障和舞台。 思想政治教育通过科学的理论知识和思想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鼓励人类主动发展生产力, 正确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 通过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社会进步, 为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提供物质基础。 和谐的社会关系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社会环境的基础处保障。 在社会关系处理中, 引导人们正确判断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社会、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个人需要与社会需要整体的关系。 这些关系的有效处理, 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并且会成为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在动力。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4卷[M]1北京:人民出版社, 1956.
[2]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A].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一卷) [C].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
[3]陈桂生.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与现时代[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1988.
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篇2
劳动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劳动是人的类本质,劳动的最本质属性是自由自觉的活动,人的类本质随自由自觉的活动的变化发展而变化发展.人的本质的实现过程就是人的解放过程,也就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过程.随着劳动体系的.扩大,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空间也就越大.社会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互为前提和基础,这是一个动态的永无止境的历史发展过程.
作 者:彭志敏 Peng Zhimin 作者单位: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广西,桂林,541004刊 名:广西大学梧州分校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GUANGXI UNIVERSITY WUZHOU BRANCH年,卷(期):13(4)分类号:B023关键词:劳动 劳动异化 知识经济 人的全面发展
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篇3
关键词:人的自由解放与全面发展;演变历程;理论观念
中图分类号:B0-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01-0063-02
一、理论观点的初步奠定
马克思在任《莱茵报》编辑期间发现:面对19世纪日益突显的社会矛盾和政治斗争,仅仅依靠理论批判,是无法解决这些问题的,所以,只有进行社会革命根本改造社会,才能达到改造国家、实现人类的解放与自由发展的目的。而面对日益严峻的阶级矛盾和无产阶级的无奈而无力的抗争,这位无产阶级导师不得不从无产阶级角度出发,为这个无助的阶级寻求可以解放自身并发展自身,最终实现“人”的权利的新道路——追求人的自由解放与全面发展。
李鼎文在《马克思精神是人的自由解放》一文中提出:“马克思是通过对黑格尔法哲学的批判,首先弄清了国家和社会的关系问题。”由于迥异的阶层出身,不同的人在国家中的政治地位是千差万别的,从这个客观事实出发,他否定了原来黑格尔所倡导的“国家是宇宙精神的体现”的那种为政治服务的观点,更加尤为可贵的是:在他看来,政治地位的解放与获得不再成为人的解放的衡量尺度,或者说,不再是唯一的衡量尺度。他已经为“人的自由与解放”注入了“人道主义”的强心针。只不过,相较以往而言,他的人道主义已经具有切实行动纲领和准则的现实性的新的人道主义,而不再是哲学家们流于口头和存在于理论构想之中的“建设性空想了”。
马克思借用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的异化概念,经过批判和再创造,这个新的异化概念所引发的思考是:“人的自由解放”应当是人在社会历史活动的实践过程中对反对人的本质的一切异化的实践过程。或者说马克思认为:人之所以为人,是在于人独有的“自由自觉”的特性。要实现“人”的自由与全面发展使之成为“完整意义上”的人,就必须使人回归“自由自觉的本质”。人的自由与全面发展过程其实就是人的本质的回归过程,这是人的发展道路上的合理要求,也是每个人天生的权利。
二、理论观念的完善与发展
目前学界普遍的看法是: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是他的人的自由解放思想初步成熟标志。因为它在实践唯物主义基础上的对关于人的自由解放的伟大意义、内容、途径都做了充分的论述。下面我们着重从“途径”这个方面来总结。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出发点是“人”,是“人的自由解放与全面发展”,同时在其最初的理论框架中不难发现“国家权力”是与“个人权力”对立而冲突的;“人的自由与全面发展”和国家权力的干预似乎是一对不可调和的矛盾。那么,马克思在其理论框架之中如何确保个人权益不受到国家权力的压迫与制约呢?
马克思在18世纪50年代末期对1831年《黑森宪法》做了高度评价。他首先从权利制衡的角度上肯定宪法的可执行性,其次从立法公正的角度上承认了宪法的公平性,从他的赞誉之中可以看出马克思、恩格斯对分权和监督的肯定,1871年的巴黎公社运动为马恩后来继续研究科学社会主义的政权构想与建设提供了丰富的间接实践经验。马恩对这个新生的政权的惊世创举而呐喊高歌:“公社给共和国奠定了真正民主制度的基础。”他们在总结巴黎公社政权建设实践时,提出以分权制约绝对权力和监督公共权力的原则。恩格斯进一步总结和强调了巴黎公社在权力制衡和运作机制中的两个根本措施:第一,实施普选制,把涉及人民自由与发展的公共权力方面的一切职位交由人民实施普选选出的人担任,被选举人的职位在同时并不固定而是可以随时罢免的,这防止了任何个人对公共权力的绝对垄断。第二,巴黎公社所有公职人员,不论职位高低,他们的工资收入始终与工人一致。这可靠而有效地防止了公职担任者因个人私欲而干扰公共权力的公平性。恩格斯把这两条措施作为无产阶级国家区别于一切旧国家的根本点。它从根本上保证人民实施民主监督,以此制衡绝对的国家权力与个人权力之间的矛盾,真正实现人民当家做主。
笔者在总结陈晏清、王新生《市民社会观念的当代演变及其意义》一文时也发现其核心内容之一是:马克思已然发现国家其实并不能决定市民社会,相反的是市民社会的性质决定了国家,民主制是人民的自决。在洞悉到这一实质的时候,他的人的自由与解放观念也就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三、理论观念在社会主义国家的丰富与实践
依据陈锡喜所写的《马克思社会发展阶段理论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和李高君所著的《人的自由与全面发展与和谐社会的建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两篇文章可以得到以下结论:在马恩去世后,其关于“人的自由与全面发展”的观念的发展并未就此止步,相反,它仍然在不断丰富和发展,只是和马恩当年的构想所不同的是:其后社会主义国家对其观念的发展采取了实践的形式,以下我们将以表格方式总结两人文章中和相关文献资料中所提及的观点:
从上述表格中可以看出,在不同的国家,马克思关于“人的自由与全面发展”的观念被实践并丰富,马克思关于“人的自由与发展”的观念不再是纸上的伟大构想,而已经成为一种可能的人类关系和发展模式。
四、当代国内学界关于“人的自由与全面发展”的研究趋势及其意义的总结
国内学界关于“人的自由与全面发展”这一问题的研究总的来说历经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20世纪70年代,国内学界主要从教育学的角度对人的自由与发展问题进行探讨,并且将问题探讨的重点立足于“发展”,在该阶段,“人的自由与发展”不仅是马克思恩格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也是马克思主义教育学的核心和根本原理,并一度成为我国教育实践制定工作路线的重要依据。第二个阶段:改革开放以来,一直到当代,随着思想解放的逐步深入,国内学界逐渐开始从多个角度研究“人的自由与发展”问题,并逐步从教育学层面向哲学层面转变与过渡,而问题研究的中心也逐渐从“发展”转移到“自由”,这是一个可喜的进步。
而学界认为研究就马克思关于“人的自由与全面发展”的意义无外乎以下几个方面:
从政治角度来看,我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在任何时期,马克思主义都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指导思想和理论来源,而“人的自由解放与全面发展”作为马克思主义对个人权力的最终关怀,必然是要作为至关重要的指导思想和理论源泉而引导我们“回归人的自由自觉本质”的实践活动的,始终铭记马克思关于人的自由解放与全面发展的人道主义思想,将极高地提升国民素质和精神境界,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满怀信心,抵制腐蚀性思想侵蚀,保持“人之为人”的尊严,最大限度地在现有条件下满足和实现自身发展权利。
从经济的角度来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不发达是我们必将长期面对的国情现实,但在加速国民经济建设过程中不能因小失大,而是要把“人的自由解放与全面发展”精神作为指导精神,“以人为本”切实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减少负面影响,追求社会的公平公正,使国民共享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成果,减少恶意竞争,杜绝两极分化,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从社会角度来看,有利于我们在发展经济,促进国家正常运转的同时,更加关注我们每个人的自由与全面发展,发挥我们每个人的潜能,实现我们每一个人的自身价值和社会价值。使得社会和个人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从而更好地建设和谐社会。
参考文献:
[1]李鼎文.马克思精神是人的自由解放[J].东岳论丛,2003,(5).
[2]周永坤.一切为了人的自由与解放——马克思恩格斯权力配置思想研究[J].法制与社会发展,2006,(6).
[3]曾宇辉.马克思主义关于和谐社会的核心命题:人的自由与全面发展[J].政治学研究,2006,(2).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101,121,140,125,190,1311.
[5]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8:173,1271.
[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1378,377,336,4161.
[7]周建超.马克思主义和谐社会理论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C]//2006年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学术大会论文集(上),2006.
[8]陈锡喜.马克思社会发展阶段理论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38(5):1-6.
[9]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1832,8291.
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篇4
一、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思想
马克思所说的“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 归根结底是指全社会每个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在他看来, 以往所有社会始终存在着“个体和类之间的斗争”, [1]单个个人无法得到全面自由发展, 只有在共产主义社会, 每个人才能获得充分体现自己特长的、深刻挖掘自己潜能的、完全符合自己心愿的最全面、最丰富的发展。“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 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2]离群状态下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人”。所以, 我们在强调每个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时, 也要重视社会的全面自由发展。只有把两者结合起来, 才真正理解了“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理论的全部要义。
马克思把“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未来社会的价值取向, 是针对在资本主义社会, 工人处于异化状态, 人是片面发展这一事实提出来的。旧的社会分工把人的活动限制在某一活动范围内, 使人长期固守某一职业, 不得不“靠牺牲整个劳动能力使非常片面的专长发展成技艺”, [3]使得人的发展片面化、畸形化。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内涵大致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首先, 体力和智力的充分自由发展。其次, 个人的社会关系的高度丰富和健康发展。再其次, 人的个性充分自由的发展。
马克思在讲到人的全面发展时, 常常把它与人的自由发展联系在一起。所谓“自由发展”, 有两层含义:第一, 指每个人的发展不屈从于外在目的, 不屈从于强加给他的任何活动和条件, 例如不屈从于他被迫从事的某种活动等。第二, 指人的发展能为个人所驾驭, 个人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由地从事多方面的活动和发展多方面的能力。马克思认为, 共产主义社会是“每一个社会成员都能够完全自由地发展和发挥他的全部力量和才能”, [4]“个人的独创的和自由的发展不再是一句空话的惟一的社会”。[5]在人的发展的现实进程中, 客观世界及实践的复杂性、无限性决定了人对必然性的认识永远是进行时。所以, 自由也只是一定范围内的自由, 而绝不是随心所欲。
二、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联系
1. 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和终极目的。
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理论确立了人的价值和人的主体地位, 是马克思主义关于未来社会人的发展状态的一种最高价值追求, 也是造就和培育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一代新人的理论。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教育人、培养人的实践活动, 它以人为对象, 虽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具体环境下有不同的具体目标和任务, 但始终以人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始终以培养全面自由发展的新人, 提高人的素质为根本任务, 时刻关注着人的发展和完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蓬勃发展和经济文化日益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 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实践活动, 在开展的过程中, 总会不断出现新情况、新问题, 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育要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 以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理论为指导, 把它作为自己的总体价值目标, 解决新情况、新问题, 提高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能力和改造能力, 保证自身的正确方向和取得良好效果。
2. 思想政治教育是促进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重要途径。
首先, 思想政治教育能提高人们的思想、政治及道德素质等。人的素质全面发展不仅是指多种才能的发展, 而且指人的思想道德素质的健康发展, 这直接影响到人的智力和体力素质的形成、发展及发挥的程度。
其次, 思想政治教育是塑造人格的主导力量。人格是人的品质的总和, 塑造健全的人格, 既是一个人全面自由发展的必要条件, 又是一个国家或民族兴旺发展的必要条件。在促进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上, 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塑造健全人格的作用。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任务就是塑造个体健全的人格, 使每个社会成员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
再其次, 思想政治教育为提高人的素质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激励着人们全面而自由的发展自我。思想政治激励的主要特点是从人的思想认识入手, 充分重视人的因素, 以人为核心, 调动人的内在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着力提高人的自身素质。
三、以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理论为指导, 切实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2005年1月, 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高等学校首先要解决好培养什么人, 如何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2006年8月29日, 胡锦涛总书记又强调指出,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核心是要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 这应该成为教育工作的主题。解决好这个根本性问题, 关键在于要以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理论为指导, 不断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1.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以学生为本, 实现大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
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坚持以学生为本, 就是坚持以人为本。我们必须解放思想, 转变观念, 既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导作用, 又要打破学生被动接受教育的传统教育模式, 强调教育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 真正走进学生心里, 调动学生内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使接受思想政治教育成为学生内在、自觉的强烈要求, 使之在自觉认识自我和完善自我的过程中, 顺利成长为具有优秀个性特征和良好综合素质的社会主体。
2. 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社会主义荣辱观, 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6]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坚持用马克思主义指导实践, 用科学理论武装大学生, 使大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正确分析意识形态领域的种种复杂现象。要强调大学生树立科学、崇高的人生理想。江泽民曾经强调:“青年人应该有崇高的理想, 有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有献身精神, 有丰富的知识和真才实学, 有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 有高度的纪律修养和高尚的道德风尚, 有坚强的意志和健康的体魄。”[7]他要求大学生们“要有理想, 有了崇高的理想, 才会有坚定的信念和强大的前进动力。”[8]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是团结、凝聚党和人民自强不息、开拓进取的精神动力, 这两大精神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精神支撑。要把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纳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 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怀和创新精神。
3. 推进高校学生个性的自由发展。
大学没有良好的个性教育, 不充分尊重人的个性, 就谈不上使被培养者成为善于思想、善于说话、善于行动的“智慧之果”, 谈不上拥有一大批拔尖创新的人才, 也就更谈不上落实好马克思所谓的实现“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大学生的个性教育仍是高等教育中的一个薄弱环节, 其突出问题就是在教育思想上, 仍然过分强调重视学生的共性发展而轻视、忽视学生的个性发展。学生无法根据自身意愿、兴趣和特长进行发展, 更难以有所创新, 只能顺从和模仿。所以促进人的个性充分自由发展, 培植人的积极、健康的个性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邓小平要求区分层次, 针对不同对象的不同情况去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认为“我们在鼓励帮助每个人勤奋努力的同时, 仍然不能不承认各个人在成长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才能和品德的差异, 并且按照这种差异给以区别对待, 尽可能使每个人按不同的条件向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总目标前进”。[6]所以, 在思想政治教育中, 应充分考虑学生个体的差异性和特殊性, 因人而异, 因材施教。当然我们要把握好个性发展的度, 不能将其绝对化, 把自由解读为“随心所欲”、“我行我素”。
摘要: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是人的解放的最高境界, 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和终极目的。在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 要以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理论为指导, 提高思想政治工作育人水平。
关键词:全面自由发展,马克思主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9, (42) :120.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 (1) :60.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2, (23) :388.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60, (3) :295.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上) .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9, (46) :109.
[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2, (1) :217.
[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60, (3) :516.
[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9, (46) :108, 104.
[9]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6.
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篇5
[摘要]交往是人类特有的生存和活动方式。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追求的根本目标。交往与人的全面发展密不可分,二者相互作用、互动发展。文章阐述了交往的历史演化与人的全面发展的一般历史过程,分析了交往对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推动作用,希望从理论最终回归实践。诠释马克思交往理论对贯彻和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现实意义。
[关键词]马克思;交往理论;人;自由全面发展
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追求的根本目标。交往的不断扩大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重要条件。深刻揭示马克思交往理论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目标之间的内在联系,对于深刻认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之于科学交往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无疑具有双重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理论渊源:交往历史演化与人的全面发展历史过程
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追求的根本目标。马克思主义曾指出:“代替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一种自由人的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其作为扬弃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未来更高级的社会,既是“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的生产能力成为从属于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也是“以每一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首先,人的本质即人的社会关系的全面发展。人离不开社会就像鱼儿离不开水一样,每个人都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之中的人,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社会关系越丰富,人就越能发展自我、展现自我,从而在更宽阔的交往合作中,不断释放自身的能量,使自身得到更大的发展。第二,人的本质力量即人的素质的不断提升。人的能力和素质发展是一个复杂的系统过程,需要以体力和智力为核心的多方面能力自由而充分的发展。而人的发展首先以人的劳动能力的发展为标志。马克思明确指出:“我们把劳动力或劳动能力,理解为人的身体即活的人体中存在的,每当人生产某种使用价值时就运用的体力和智力的总和。”通过劳动,人们不但可以全面发展他们的体力和智力,而且在劳动过程中的人与人的社会交往也让人的能力发展越全面,自主性越强。第三,人的个体需要的全面满足和发展。人是有生命有需要的人。“他们的需要即他们的本性。”人的需要是人追求目标和实现自我的本质力量和超级动力。人的所有实践活动都离不开人的本性的需要,所以需要的丰富和发展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内在动力。第四,人的个性的全面发展。马克思认为,人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就是“有个性的个人”逐步代替“偶然的个人”。“有个性的个人”就是社会交往与个人相适应,个人对社会有自主性。马克思所讲的人的个性的全面发展,主要是强调人的平等发展、自由发展和创造性发展,使人的个性发展不再受到社会的压制。
“交往”是贯穿于马克思社会哲学思想形成发展的历史进程中的重要范畴。早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就反复提到“同别人的实际交往”,又从人对自然的依赖问题上提到“人与自然交往”,把人与自然的交往视为人生存的基本条件。但这部著作没有对交往范畴作出具体界定。在1845年撰写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用大量笔墨研究了交往问题,多处提到交往、交往形式、交往关系、普遍交往等范畴,比较详细地论述了交往与生产、分工的相互关系,以及交往在人类社会历史演进中的作用,并先后使用了“个人之间的交往”、“和他人交往”、“普遍交往”、“世界交往”等术语。在《资本论》中,马克思也频繁使用了交往范畴。可见,交往范畴的内涵非常广泛,将其概括起来主要是指: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相互作用的活动过程。这种活动本质上讲是一种社会交往实践活动。从内容上,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精神、人员等等交往;从方式上看,包括生活中的、生产中的、分配中的、消费中的交往;从范围上看,包括一切个人、民族、国家等处在社会中的相互间的交往。
对交往与人的发展问题的特别关注是马克思交往理论的重要特征。马克思交往理论的内容是多样的,从不同的研究角度可以有不同的解释。但是对于马克思交往理论内容表述基本一致中有一个极其重要的内容,就是交往是人的本质体现,交往关系是人类社会的存在方式。在人的社会关系中,交往关系是最基本的关系,是人们社会生活的内容。“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人生活在一定的交往关系中,自然地会受到社会关系的影响。人们通过交往建立起一定的社会关系,而这些社会关系又会不断促进或抑制人的自身发展,成为人们交往的动力因素。“社会关系实际上决定着一个人能够发展到什么程度。”人为了实现利益,彼此之间要发生多角度、多层次的交往,并形成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网络。现实生活中的人通过社会关系网,去实现物质、精神、文化、信息等资源的交换和互动。所以从马克思交往理论关于交往与人的发展内容我们可以看到,马克思对于人这样一个主体在社会交往过程中至高无上的主体作用,也突出了马克思对于人的全面发展的一个重要提醒。
正是从交往的存在方式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理论视角出发,马克思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第一次明确提出了人类交往的三大历史形态,并通过分析交往的历史演化展示了人的发展的一般历史过程。马克思认为:“人的依赖关系(起初完全是自然发展的)是最初的交往形态。”这是以人的依赖关系或个人之间的统治和服从关系为基础的交往。由于生产力水平十分低下,“人的生产能力只是在狭窄的范围内和孤立的地点上发展着”。这种人与自然界的狭隘关系约束着人们之间的交往关系,表现在个体与社会关系的发展尚处稚嫩状态,个体在很大程度上是从属于一个较大的整体的,比如原始状态中发展出来的家庭和更大的氏族。在这一交往形态中,维系交往关系的纽带主要是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宗法制度和封建等级制。这种交往“表现为人的限制即个人受他人限制的规定性”。马克思把第二种交往形态概括为“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在这种交往形态中,人的交往是依赖于物质的。物质的生产和使用是人们生存和生活的基础。所以为了满足物质上的需要,劳动和生产在这一阶段成为人们社会交往发展的助推器。对资本来说,唯一有直接意义的使用价值就是使它自身增值,具有这种使用价值的特殊商品就是工人的活的劳动力。所以资本家通过工人的辛苦劳动获得大量的物质满足需要,而工人却一无所有。这就是资产阶级血的剥削阶段,一定意义上也推动了人类交往。第三种交往形态是自觉联合起来的个人之间的自由交换,这是马克思设想的人类理想的交往形式。马克思把它概括为“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很显然,它与第一阶段有相似之处,但它不是简单的对第一种交往形式的复归,它以物质和精神条件的高度发展为前提。在这种交往形态中,由于科学技术的高度发展,劳动本身也摆脱了谋生的手段,产生了人对物质的高度满足和对精神的高度需求,从而使人的交往实践活动表现出人类活动的完整性,表现出人全面发展的丰富性,成为自主活动、自由全面发展的主体。这一阶段的交往活动不再具有约束性,而真正成为自由全面发展的活动,实现了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提出的“完整人”的理想人格。
二、必要条件:交往发展推动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交往的发展与人的发展的一般历史过程的一致性表明,交往的发展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重要条件。首先,交往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前提条件。人类要生存首先就是要物质满足的需要,物质满足自然就离不开生产活动,而生产活动的不断扩大必然使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活动更加频繁。有了人与人之间不断频繁的交往,才会让人在交往中得到不断发展,使人的社会关系不断丰富和完善。在这种复杂的社会关系中,人的需要层次不断发展,人的追求目标、自身发展都要不断适应社会关系的需要,从而在这种交往中不断提高。随着交往的不断扩大,社会对人的能力、素质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人自身为了适应社会的需求和发展,其体力、智力等各种能力不得不全面发展,其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自身修养等也不得不随着社会的进步而全面提高。同时,社会交往的发展更加强调了人的发展,人的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得以不断张扬,人的个性得以自由全面发展。
其次,人的全面发展也是交往能够有序进行的有力后盾。人是普遍交往的实践主体,所以交往发展的范围、发展的水平都与人自身的发展状况有直接的关系。人的实践活动的全面发展为普遍交往提供了必要的条件。随着人们的实践活动不断丰富,人们产生的社会关系也就不断完善,人们的自身素质也不断提高,人们普遍交往也就成为可能。人的需要的全面发展是交往不断扩大的内在动力。人的需要是永无止境的。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自身各个方面的需求都在不断扩大、不断提高,因为这种需求,人们的生产实践活动也在不断丰富,随之人们的交往面也在不断扩大。人的能力和素质的不断提高、自由个性的不断张扬也是交往得以有序进行不可忽缺的重要条件。随着社会化大生产的日益复杂化,人们之间的交往也在不断丰富化和复杂化,只有作为实践活动主体的人的素质和能力不断提高,这种越来越复杂的交往才能和谐有序地进行下去。
最后,随着人自身发展的进步,社会交往已经跨越到全球性交往。“历史”也转变为“世界历史”。全球性的交往将进一步促进人们的全面发展。全球性的经济交往将使生产力发展世界化,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物质基础。在全球性的经济交往过程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进一步密切、联系进一步加强,这促进了人的社会关系的国际化。同时,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随着人与人之间经济交往范围的不断扩大,使得全球性的政治交往也丰富化,政治民主更加成为可能,为人的自由、民主、平等提供政治保障。只有在全球性政治交往中,人的自由、民主、平等才能更有地位,人的全面发展才更具有现实性。全球性的文化交往融合了各个国家历史文化的精华,让人们更全面、更灵活地选择自己的世界观、价值观,实现人的知识水平、精神境界、思想素质的国际性发展。同时全球性的文化交往让人们了解了各个国家的文化,相互间的理解和融合成为一种可能,也使得全球性交往成为现实。全球性的交往已经成为一种世界的普遍现象,这将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更宽阔的平台,同时随着人的全面发展的不断深入,全球性交往也必将更加丰富和完善。和谐世界、和谐社会、和谐人类也将成为一种可能。总之,交往和人的全面发展是有机统一的。随着交往的日益普遍化,人的全面发展也在一步步地变为现实。
三、实践意义:科学发展观是交往发展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实践回归
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胡锦涛同志对科学发展观作了新阐释新概括,强调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从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容看,科学发展观是交往发展的内在要求。一方面,一个社会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它是否充满活力,是否生机勃勃,依赖于交往的发展程度。人类交往历史告诉我们,从一定意义上讲,人类社会的发展就是靠人们之间的积极交往实现的。没有人们之间丰富多彩的生产实践和交往实践,人类社会是不可能达到今天如此发达程度的。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就是发展,并且要求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这一切正是适应了交往发展的内在要求。我国三十年改革开放,全新开放的交往和交往观念打破一潭死水般的社会状态,使全社会的人,组织、机构、部门在一种全新的观念中高速度、高效率地运转起来,与世界接轨,与世界同步,和世界一起发展,让中国沿着文明、科学、进步的大道阔步前进。另一方面,在未来社会,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类的生活质量将会显著提高。这不仅仅表现在物质产品极大丰富和极大满足,人们的健康水平、思想素质明显提高,而且还表现在人们因为摆脱了传统的劳动分工的限制,可以支配更多的闲暇时间。人们可以自由选择自己所喜欢的工作岗位,精神需求可能上升到首要地位,人类整个社会交往活动的品位和层次也达到一个新的高度,人的交往活动空间进一步扩大。在这种局面下,随着人们生产实践和交往实践在未来社会中的不断发展,精神交往关系越来越显得重要也是合乎逻辑的,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关系走向缓和、平等、和睦也是必然的。否则,理想社会的实现就是不可思议的。而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强调了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人的社会实践的发展,人的精神领域的发展,人的全面解放。这是共产主义理想的需要,也对人类交往的发展和社会的全面发展有巨大的推动作用,让人的全面解放、构建一个和谐世界成为一种可能。
科学发展观还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保证。科学发展观,其核心是以人为本。胡锦涛同志指出以人为本就是“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利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以人为本回答了科学发展观的一系列基本问题。在为谁发展上,科学发展观强调坚持发展就是为了人民,强调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就是党和政府工作的根本出发点。总之一切的发展只有一个宗旨,就是以人民为中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在靠谁发展上,科学发展观始终强调发展要依靠人民,人民才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才是社会的主人。尊重人民主体地位,调动人民的主观能力,发挥人民的创造水平,集中全社会全民族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来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这是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在发展成果分配问题上,科学发展观强调发展成果由人民共同享有,走共同富裕道路。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不断提高,人民的道德素质、文化素质和身心修养也不断上升,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的权益都得到了更全面的保障。广大人民群众惠及到了发展成果,中国才能健康有序地发展下去。一切问题的中心都集中在人的身上,这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所在。所以说科学发展观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指导思想,坚持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保证。
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全面进步 篇6
【关键词】人的发展;社会进步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正确处理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的关系,在不断实现小康社会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以人的全面发展促进社会的快速进步,不断在两者和谐良好的循环中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奋斗目标。
1.对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全面发展的认识
人的全面发展,作为马克思和恩格斯对未来新社会人的生存与发展状态的本质规定,主要是指每一个现实的人摆脱和超越各种内在和外在的束缚,从而在关系、能力、素质与个性等诸多方面所获得的普遍提高与协调发展的过程和境界。马克思指出:“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也就是说,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列宁把人的全面发展看作“会做一切工作的人”。
在社会发展的问题上,相当长的时间内,人们把衡量社会发展或进步的视角放在单纯的社会财富和经济增长上,认为财富增长了,国家就富强了,人民的生活就提高了,就是所谓“经济增长=经济发展=社会繁荣”。另一种观点就是“满足基本需求”论,认为满足人们的衣食住行、就业、教育、医疗等方面就是社会的全面进步。马克思主义认为,衡量社会全面发展进步的尺度,不仅包括人们的基本需求,还应包括满足与人的物质文化需求有关的社会文化政治等条件,如民族的独立、社会民主化程度、人政治自由和安全等内容。
2.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全面发展的辩证关系
唯物史观既是关于社会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的科学,也是关于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的科学。人是具体的、现实的人,每一个时代的人都生活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中,脱离社会的全面发展去谈人的全面的发展,只能是一种不切实际的空谈。但是人与社会不是直接的同一关系,在人的活动中产生的社会组织一旦形成就获得相对稳定的独立性。因此两者的发展不能直接等同。
2.1人的全面发展同社会的发展具有内在的统一性
一方面,人是社会的人,社会是人的社会,社会作为人的社会关系的体系,作为包含一定的经济结构、政治结构和思想文化结构的有机整体,构成了人类及其个体所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客观条件。社会的发展可以体现在很多方面,包括社会的经济发展,政治民主法治和文化的进步最终都要集中到人这个社会的核心要素才能表现。也就是说,社会的发展只有用人的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精神世界的丰富和完善、体力与智力的发展程度作为最终的衡量尺度。同时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必须通过生活才能成为人,也必须通过社会才能获得发展。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只有相互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社会的物质财富就会创造得越多,人民的社会就越能得到改善,而物质文化条件越充分,越能推进人的全面的发展。
2.2人的全面发展依赖社会发展
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代替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共产主义“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生活的核心是人,社会的发展实质就是人的发展。人的全面发展离不开社会实践特别是生产劳动实践的发展。人的发展的全面性、自由性和成分性,归根到底取决于社会物质生产的发展,人的全面发展离不开一定社会关系。人们创造了社会关系,社会关系又反过来制约、塑造人,正如马克思所说,个人的全面性不是想象的或设想的全面性,而是他的现实关系的和观念的关系的全面性。社会发展和进步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乃至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人的发展,在承认人具有改造客观世界的能动性的前提下,必须也要承认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全面发展以社会的全面发展为前提。离开社会发展这个平台,人的发展就是一句空话。
2.3社会发展也依赖于人的全面发展
这个社会发展和进步于人的发展相互联系、互相作用的更重要的方面。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全面发展的必要条件。社会发展和进步中的生产力中的发展、社会生产的变革以及上层建筑的发展完善,都离不开人的作用。正是由于人的实践活动的不断进行,推动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发展,从而也促进了社会上层建筑的必要变革以及进一步的巩固和完善。生产力是生产方式中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而人却是生产力中具有决定意义的能动因素,作为生产力要素的工具,他是具有一定生产技能和科学认识的人制造的,他也要由具有一定生产技能和科学知识的人去掌握和使用。社会的发展与自然界的运动变化不一样,在“社会历史领域内进行活动的,是具有意识的、经过思虑或凭激情行动的、追求某种目的的”,在变革和发展生产关系从而推动社会前进的过程中,离不开人的觉悟和知识,离不开变革和发展生产关系中所需要的人的实践能力,也离不开为实现变革的而必须的组织纪律性以及坚韧不拔的毅力。在社会上层建筑从而促进社会进步的过程中,人具有更为特殊的作用。人的能力和素质的提高,对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保障社会文化思想的繁荣有着重要的作用。
3.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3.1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所在
社会主义的本质就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为实现每个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创造物质、精神、文化、政治条件。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确保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现阶段就是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我们各项工作和一切事业,都应该看看是不是有利益人的全面发展,有利的就毫不动摇地坚持,不利于的就实事求是地纠正,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就是建设小康社会的终极目标。
3.2发挥人的能动性,不断促进小康社会的发展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只要人们的政党的需要得到满足,合法的权益得到保护,素质和能力能够得到不断的提高,他们就能成为自由自觉的社会主义劳动者和建设者,就能充分发挥历史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最大限度地推荐经济建设的高速发展。依靠人民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在促进人的全面素质提升,人越全面发展,社会的物质文化财富就创造越多,人民的生活就越能得到改善,全面的小康社会就得以更快实现。
3.3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促进人的发展提供了可能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经济水平基础提高,物质产品日益丰富,为人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民主、法治将更加健全,人们的经济文化权益得到尊重和保障;全面建設小康社会,教育、科学、文化、医疗体系更加完备,为提高人民的科学文化素质提供了条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可持续发展能力增强,生产力增强,人民生活更加富裕,为人的全面发展将开辟更为广阔的前景。
【参考文献】
[1]李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人的全面发展[J].发展论坛,2003,(10).
[2]胡锦涛.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研讨会上的讲话[J].青海学刊,2003,(04).
[3]杜金亮.人的现代化与人的全面发展[J].山东社会科学,2000,(04).
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篇7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党的十七大报告界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内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既包括作为实践创新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又包括作为理论创新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是中国共产党人经过半个世纪的实践和探索, 对社会主义发展规律和中国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形成的系统的认识, 主要回答了“怎样”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问题, 但是为了更坚定我们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 我们还必须搞清楚“为什么”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问题, 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高价值目标是什么?1894年3月, 意大利社会党人朱·卡内帕请求恩格斯为即将出版的《新纪元》周刊找一段题词, 用简短的字句来表达社会主义新纪元的基本思想。恩格斯在回信中说:“除了《共产党宣言》中的下面这句话 (意大利文刊物《社会评论》第35页) , 我再也找不出合适的了: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 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 在那里, 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1]由此可见, 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最高价值目标。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发展社会主义的终极目的, 也是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最高价值目标。
一、马克思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理论
(一) 阐明了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内涵
马克思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理论, 作为马克思和恩格斯对未来社会人的生存与发展状态的本质规定, 主要是指每一个现实的人摆脱和超越各种内在的和外在的限制与束缚, 从而在关系、能力、素质与个性等诸方面所获得普遍提高与协调发展的过程和境界。用马克思的话来说。即“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 也就是说, 作为一个完整的人, 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2]概括起来, 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人的社会关系的自由全面发展, 人的能力的自由全面发展, 人的需要的自由全面发展、人的素质的自由全面发展。
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 在其现实性上, 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因而社会关系的发展程度决定着人的本质的实现程度, 决定着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实现程度。他认为, “个人的全面性不是想象的或设想的全面性, 而是他的现实关系和观念关系的全面性”[3], “社会关系实际上决定着一个人能够发展到什么程度”[4], “一个人的发展取决于和他直接和间接进行交往的其他一切人的发展”, “只有在集体中, 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 也就是说, 只有在集体中才可能有个人的自由”[5], 意即人的全面发展只有在社会关系中才能实现。
人的能力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是马克思的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中最重要的价值目标。它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公开展示”[5], 人的活动的广度和深度取决于人自身的能力, 同时又促进发展着这个能力。在人的诸多能力当中, 最重要的就是人的劳动能力。人的劳动能力主要指人的体力和智力。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 “我们把劳动力或劳动能力, 理解为人的身体, 即活动的人体中存在的, 每当人生产某种使用价值时就运用的体力和智力的总和。”[3]体力和智力的统一发展是人的其他方面能力发展的基础。其次人的能力体现为人的认识能力。认识能力包括感觉能力和思维能力, 他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 在实践活动全面性的基础上, 人的认识能力也必将全面发展。再次人的能力的发展还体现为审美能力的发展。马克思看到了人的艺术创造力与现实物质生活在资本主义条件下的对立, 并致力于消除它。他所设想的未来社会, 是按照“美的规律”进行生产的社会, 这种社会中的新人, 则是具有高度审美能力的人。
人的需要的全面发展在马克思的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理论中占有重要地位。马克思曾指出人的需要即人的本性。人的需要是人之所以从事劳动创造和各种活动的动力与内在必然性。人的发展的内在根据就是人的需要的不断丰富:从片面到全面的需要, 从低层次到高层次的需要, 从利己的需要到充实人的本质力量的需要, 体现出人的全面发展的渐进过程。马克思曾说过:“培养社会的人的一切属性, 并把他作为具有尽可能丰富的属性和联系的人, 因而具有尽可能广泛需要的人生产出来。”[6]即培养人的尽可能广泛的需要是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也即在某种意义上说, 人的尽可能广泛需要的产生和满足, 也即是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二) 提出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两个阶段
在马克思那里, 人的“全面占有”和人的“全面发展”实际上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他告诉我们, 实现人类解放必然经历两个不同的发展阶段:第一步是实现人对自己本质的全面占有, 第二步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他从自己所处的社会历史出发, 论述最多的是“人对自己本质的全面占有”。其谈论人的全面发展主要是对共产主义而言的, 这是基于人民已经当家做主, 已基本占有了人的本质, 因为它是“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7]。所以, 需要面对的则是如何建设一个更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
(三) 初步回答了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条件和途径
马克思认为, 首先, 生产力的巨大增长和高度发展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前提。生产力决定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状况, 并且规定和制约着人自身的发展水平和程度。“当人们还不能使自己的吃喝住穿在质和量方面得到充分供应的时候, 人们就根本不能获得解放。”[6]只有在生产力高度发展的条件下, 生产力的总和才可能为社会所占有, 社会财富才可能从支配人的异己力量变为被每个人所支配的力量, 为人的全面发展服务。其次, 消灭阶级、私有制和不合理的社会分工, 建立和完善新的公有制及社会关系, 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础。作为积极扬弃私有财产的马克思主义, 是人的一切感觉和特性的彻底解放。最后, 实现的根本途径是教育及其与生产等社会实践的结合。无论是人的能力和个性自由的全面发展, 还是社会关系的全面发展, 都只能在实践中实现。生产劳动与教育相结合不仅可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而且可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二、在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理论指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1.大力发展生产力, 变革生产关系, 不断培养、丰富人的需要, 为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在生产力水平不高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要大力发展生产力, 深化体制改革。首先, 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调整产业结构。其次, 要加快政治体制改革, 转变政府职能, 建设服务型政府。再次, 要解决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一系列深层次矛盾: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建设创新型国家;统筹城乡发展,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优化国土开发格局。
2.树立科学发展观, 逐步转变“以物为本”的传统发展模式, 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使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开放的成果。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 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都是为了促进最广大人民群众的自由与全面发展。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内容更加丰富, 体现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方面。一是尽快地使全国人民都过上更加宽裕的小康生活, 并不断向更高水平前进。二是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观能动性和伟大创造精神, 行使充分的民主权利, 构建更加和谐的社会关系。这是人在社会政治生活中获得自由的体现, 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升华。三是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实现人们思想和精神生活的全面发展。这是人在精神生活中获得自由的体现, 是人的全面发展的较高层次。四是促进人和自然的协调与和谐, 使人们在优美的生态环境中工作和生活。这是人的“类存在”的发展, 是人的全面发展的最高层次。
3.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素质教育, 是指适应时代、社会需要和个人自由全面发展需要的高质量教育, 是真正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体现科教兴国精神实质的高水平教育。在中国现阶段, 推进素质教育, 就意味着要不断进行教育创新, 通过教育创新, 去努力创造有利于创新人才成长的良好教育环境和社会环境, 使每一个受教育者都能充分发挥自身潜能, 实现全面发展。实施素质教育要坚持面向全体, 满足全体学生的基本的学习要求, 提高劳动者的整体素质, 提高国民的整体教育水准。推行素质教育要推进学生德、智、体、美的融合性、渗透性发展, 并要突出强调思想政治素质教育。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730-731.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6卷 (上)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9:104.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60:123-125.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 (下)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2:34.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2:295-649.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2:190.
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篇8
一、法兰克福学派及马尔库塞简介
法兰克福学派创建于20世纪初, 因其活动中心在德国法兰克福大学而得名。1923年, 法兰克福大学社会研究所成立, 标志了法兰克福学派的正式成立。它是欧洲的第一个以批判的社会理论著称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流派, 卡尔∙格林贝格担任第一任所长。20世纪30、40年代起, , 法兰克福学派迅速发展, 到目前为止, 该学派先后经历了三个主要阶段, 代表人物有霍克海默、阿多诺、马尔库塞、弗洛姆以及哈贝马斯等学者。法兰克福学派在发展壮大的过程中, 着眼发达工业社会中的问题和现象, 以马克思思想为基石, 吸收了存在主义、弗洛伊德主义、现象学等哲学流派, 形成法兰克福学派最负盛名的社会批判理论体系, 该学派的“大众文化批判理论”“否定的辩证法”“交往理论”等思想迄今为止仍影响着众多理论研究者。
20世纪早期的欧洲各国, 人们还未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浩劫中恢复, 法西斯的战火就已迅速蔓延。为了躲避纳粹迫害, 刚刚组建不久的法兰克福学派的研究阵地——社会研究所决定迁出法兰克福。当时已是核心成员的马尔库塞同法兰克福学派的主力阵容一同辗转迁往美国, 继续社会学研究工作。战后, 马尔库塞并未同霍克海默与阿多诺等人一起返回德国重建研究所, 而是留在美国, 成为这个最发达的工业主义国家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发展历程的最佳“见证者”。作为欧洲法西斯的受害者之一, 马尔库塞在德国亲历了纳粹政府以大众文化为武器对民众进行的奴化统治和意识形态控制。来到美国以后, 他对当时美国大众文化盛行的现状进行了系统考察, 并看出美国的大众文化也具有高度“意识形态化”的实质。据此, 他将对哲学、文化、社会等方面的批判与资产阶级的批判相结合, 始终站在了资本主义批判的最前沿, 也正因为这种激进的左派和彻底的态度, 马尔库塞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都是新左派运动和学生运动的精神领袖。
二、单向度:发达资本主义社会内人的存在状态
随着科技革命的完成和资本主义的快速发展, 科技与生产紧密结合在一起, 此时的资本主义社会与马克思所描述的对工人进行赤裸裸的剥削时代已然不同。大机器生产使得生产力大幅提升, 物质产品极大丰富, 生活于此时的人们从繁重的劳动中解放出来;日常生活的合理化、娱乐化使得人们不再想去思考其他生活方式的可能性;阶级之间在表面上的差距不断缩小, 发达工业社会呈现出一派和谐的欣欣向荣的景象。然而, 阶级矛盾确实消逝了么?剥削与压迫真的不存在了么?对此问题, 马尔库塞给予了否定的答案, 他透过高度发达的工业社会表面的繁荣景象看到了潜在的危机:即在发达资本主义社会中, 不管是作为主体的人还是社会本身都已经丧失了批判性, 成为没有“否定向度”只有“肯定向度”的“单面人”和“单面社会”。
马尔库塞指出健全的人和健全的社会都应内在地包含有两个相对的“向度”, 即认可的“肯定性向度”和批判的“否定性向度”, 两种向度的存在使人成为一个有觉悟力、有创造性的理性主体, 使社会成为一个具有包容力和内生力的活动场景。然而, 发达工业社会中的人由于种种原因成为了没有批判性、没有否定性的“单向度的人”。在马尔库塞的思想体系中, “单向度的人”指的是身处在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社会中的人, 此时的人们生活条件与工作条件都得到了极大改善, 物质需求得到了极大满足, 他们沉浸于物质生活之中, 没有精力和兴趣去探索另外的生活方式, 愈加成为只有肯定性、认同性, 丧失否定性、批判性和超越性的“单向度的人”。
在马尔库塞看来, 形成“单向度的人”有三方面原因:一是伴随着资本主义的快速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推进, 劳动生产率得到不断提升, 大机器作业迅速普及开来。在这种条件下, 身处发达工业时代的人们也不再像生活在早期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工人那样备受剥削, 整日在混乱闷热的工厂中劳作, 人们的生活条件和生产条件得到了极大改善;二是资本主义社会对人的控制愈加隐蔽, 技术理性日益成为意识形态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领域, 社会统治日益合理化和固定化。
技术的进步仿佛与人生幸福挂钩, 通过科技的不断发展, 人们能够拥有更多的消费品、享受更加便利的生活方式。但是, 在马尔库塞看来, “决定人类自由程度的决定性因素不是可供个人选择的范围, 而是个人能够选择的是什么和实际选择的是什么”。他指出, 在现有的商品和服务中进行选择看似自由, 而实际上人们只是在有限定的范围内去挑选, 只能从已被提供的商品和服务中进行挑选, 这种无需思考、无需费力创造只要接受控制的模式的最显著的特征“是它有效地窒息那些要求自由的需要”;三是虚假“需要”的制造。马尔库塞认为, 发达工业社会的生成以最大限度满足人的需要为出发点, “人们似乎是为了商品而生活。小轿车、高清晰度的传真装置、错层式家庭住宅以及厨房设备成了人们生活的灵魂”。然而, 这种需要在马尔库塞看来是“虚假的需要”。他指出:“为了特定的社会利益而从外部强加在个人身上的那些需要, 是坚信、侵略、痛苦和非正义永恒化的需要, 是‘虚假’的需要。”生活于发达资本主义社会中的人大多数的需要都可被认为是虚假需要, 这其中包含消费习惯、娱乐方式、休息方式等, 诸如此类都属于虚假的需要。资本主义社会通过制造虚假的需求与满足虚假的需求, 使人们日益顺从于商品生活, 批判性与否定性消解在物质丰饶的社会中。正如马尔库塞所指出的那样:“当一个社会按照它自己的组织方式, 似乎越来越能满足个人的需要时, 独立思考、意志自由和政治反对权的基本的批判功能就逐渐被剥夺。”
面对资本主义社会中的人丧失批判性日益成为“单向度的人”的状况, 马尔库塞提出要在技术理性社会中恢复人的“爱欲”。他指出, 发达资本主义社会是严重限制人们思想的社会, 人们生活于其中的现代社会表面上提供给人们舒适便利的生活条件, 但是人们为之交换的是个体的否定性和批判性, 在高度组织化的后资本主义社会, 个体只有持“顺从”态度才能在社会组织中生存, 即便本能受到抑制也很难有足够的动力形成反对力量。“发达工业社会的发展内存在着这样一种关系:技术进步=社会财富的增长 (社会生产总值的增长) =奴役的加强。”商品拜物教催生了追逐物欲的人, 人们在不知不觉中成了物的奴仆。与马克思通过改变生产方式达到共产主义进而实现人的自由全面解放不同, 马尔库塞选择了将恢复人的本质作为全面的人的生存状态。在论述如何打破发达工业社会的“单向度”维度时, 马尔库塞勾画了一个带有乌托邦意味的实现路径, 即倡导建立一个爱欲与文明相结合的社会, 即非压抑与理性协同并存的社会。他认为, 在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社会能够有动力反思资本主义, 进而打破这种野蛮生存状态的就是人固有的本质, 即爱欲。马尔库塞把爱欲定义为“可以使人获得一种全面持久的快乐, 并使社会建立一种新的关系”。马尔库塞认为, 发达工业社会中爱欲与文明不再是对立的关系, 相反二者是可以和解的, 形成满足人们真正需求的“无压抑文明”。马尔库塞的这种打破“单向度”境遇的理论无疑带有理想性和不彻底性, 这也是马尔库塞思想理论的局限性所在。
既然生活在发达工业社会中的人已经顺从于既定的生活模式, 那么是否还有革命的阶级存在, 是否还有解决现代资本主义社会问题的途径?对于这个问题, 马尔库塞持乐观态度。他指出, 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们, 包括那些流浪者和边缘人, 以及少数族裔和有色人种, 失业人员和生活无依的人, 即使他们没有主动革命的做法, 但他们对现存社会的不满情绪也是映射社会问题的暗流, 这股暗流一旦汇聚成势就会成为革命的主力。然而, 马尔库塞的观点也招致了其他学者的批评, 他们指出, 马尔库塞把发达社会中的边缘人作为革命的主体的理论没有足够的说服力, 而对于现代社会能否摆脱技术理性统治的问题, 马尔库塞也没有给予明确答案。但是, 马尔库塞仍然抱有希望, 他指出, “社会批判理论并不拥有能在现在与未来之间假设桥梁的概念, 它不许诺, 不指示成功, 它仍然是否定的。它仍然忠诚于那些不抱希望, 已经并还在献身大拒绝的人们。”
三、从超越“单向度的人”到人的全面解放
马尔库塞把“单向度”看做是资本主义社会中人的存在状态, 这与马克思的思想有着某种相近之处。马克思指出资本主义社会因其生产资料归私人占有, 使得工人的劳动处于异化状态, 人的创造物反过来限制了人本身。随着商品拜物教的形成, 人们的劳动愈加繁重, 劳动与劳动产品愈加割裂。在马克思看来, 人的解放与自由全面发展是一个历史过程, 是在人的异化状态得以消灭, 私有财产制度消失后的共产主义社会中才能得以实现。那时的人们将“以一种全面的方式, 也就是说, 作为一个完整的人, 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人同世界的任何一种人的关系——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思维、直观、感觉、愿望、活动、爱, 总之, 他的个体的一切器官, 正像在形式上直接是社会的器官的那些器官一样, 通过自己的对象性关系, 即通过自己同对象的关系而占有对象。”在马克思看来, 只有实现对个人本质的完全占有才能够达到人同外物的关系合理化, 进而实现人的自由和全面解放, 这种对个人本质的完全占有的状态只有在共产主义社会才得以实现。马克思指出, 共产主义社会是“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 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 在那里, 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
与马克思的通过实现共产主义最终达到人类解放的理论不同, 马尔库塞寻求的是在资本主义社会内部实现人的变革。在他看来, 突破人的“单向度”境遇的方式是建立“非压抑性的文明社会”。马尔库塞把人类社会的发展阶段分为两个时期:原始时期和成熟时期。在原始阶段, 是一种缺乏的非压抑性分配, 在成熟阶段是高度发达的工业社会中的合理组织。他指出, 马克思依靠无产阶级进行社会革命从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在高度发达的工业社会下是不现实的。发达工业社会是一个全面异化的社会, 异化已经渗透到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 必须通过一种总体意义上的革命才能恢复社会与人的双重向度, 他将之归结为“革命的成功必须依赖于新感性的建立”。
马尔库塞与马克思站在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同阶段, 对人的境遇给予了同样的关注, 并各自提出了实现人类解放的路径和方式。需要注意的是马尔库塞对改变资本主义社会的内部改造有着浓厚的乌托邦意蕴, 是一种修补理论。从人的历史发展进程上看, 人的解放和自由全面发展仍是建立在生产力不断提高、生产方式的不断更新上, 印证了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的深刻性和正确性。尽管如此, 马尔库塞的思想为我们提供的研究和实践的新视角和新思路, 对于全面理解人自身的解放和人类社会的发展仍有重要意义。
摘要:马尔库塞是早期法兰克福学派的核心人物, 也是西方新左派运动的精神领袖, 他对发达工业社会进行了深刻剖析, 得出了这样的结论:生活在发达工业社会中的人是丧失批判性、缺乏否定性的“单向度”的人。马克思的思想理论是马尔库塞学术思想的重要来源, 将马克思人的异化状态与马尔库塞的单向度人理论进行比较研究, 对深入理解马克思人学思想与马尔库塞学术理论均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马尔库塞,单向度,人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42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9:123.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1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3]赫伯特∙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1989.
[4]赫伯特∙马尔库塞.审美之维[M].北京:三联书店, 1989.
[5]赫伯特∙马尔库塞.审美之维[M].北京:三联书店, 1989.
[6]赫伯特∙马尔库塞.爱欲与文明[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 1987.
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篇9
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最终目的:扩展农民的实质自由
森在《以自由看待发展》一书导论的第一段开宗明义地提出了全书的出发点:“本书论证, 发展可以看作是扩展人们享有的真实自由的一个过程。聚集于人类自由的发展观与更狭隘的发展观形成了鲜明的对照。狭隘的发展观包括发展就是国民生产总值 (GNP) 增长、或个人收入的提高、或工业化、或技术进步、或社会现代化等等的观点。”[1]在他看来, 以人为中心, 最高的价值标准就是自由。与一般的自由观念不同, 森的自由是在实质的意义上定义的, 即享受人们有理由珍视的那种生活的可行能力。具体来说, “实质自由包括免受困苦——诸如饥饿、营养不良、可避免的疾病、过早死亡之类——基本的可行能力, 以及能够识字算术、享受政治参与等等的自由。”[1]这种自由在发展中具有建构性作用, 它是人们的价值标准和发展目标中自身固有的, 它本身就是价值, 不需要通过与其他有价值的事物的联系来表现其价值, 也不需要通过对其他有价值的事物起促进作用来显示自身的重要性。在第3章的结语中, 森进一步强调了直接以人们的实质自由为焦点的一般性方法, “即集中注意人们去做他们有理由珍视的事情的可行能力, 以及去享受他们有理由珍视的生活的自由。”[1]
森的这一观点对我们理解党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具有深刻启示。2005年10月,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 坚持从各地实际出发, 尊重农民意愿, 扎实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由此可见, 当前, 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是要推动农村与农民的全面发展。农民是农村的主体, 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推动农村的新发展, 从根本上来说也就是要促进广大农民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因为没有农民的发展, 新农村建设只能是一句空话。但农民的发展并不仅仅表现为收入水平的增加、居住条件的改善和生活质量的提高, 而且还表现为农民平等地参与政治生活、文化生活和社会生活等各方面权益的实现及可行能力的扩展。因此, 当前新农村建设试点中一些地方大规模推行基础设施建设、搞住房规划建设等都不能当作目标, 而只能看作实现目标的手段而已。借用森的观点,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最终目标便可表述为:不断扩展农民的实质自由, 即不断扩展人们去做他们有理由珍视的事情的可行能力, 以及去享受他们有理由珍视的生活的自由。
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手段:扩展农民的工具性自由
在森的理论框架中, 扩展自由不仅是发展的首要目的, 而且是发展的主要手段。森具体分析了政治自由、经济条件、社会机会、透明性保证和防护性保障等五种类型的工具性自由, 认为这些工具性自由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和相互补充, 能帮助人们更自由地生活。鉴于我国当前农村面临的具体情况, 这些工具性自由也可以作为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促进农民发展的一条现实可行的途径。
1.扩展政治自由
经验证明, 政治自由与经济发展具有很强的关联性。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农民的政治权益不断增长, 不仅可以选举人大代表, 而且可以选举村长村支书等全部村委会干部。不过, 从实质上来讲, 我国农民的政治自由依然存在一定缺失。从全国范围看, 我国在人大代表选举中长期实行“农村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四倍于镇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的原则”, 导致在历届全国人大代表的构成中, 农民代表的人数及比例都偏低, 并且又没有全国性的大型农民组织, 农民参与政治博弈的力量十分弱小, 不能有效表达自己的意愿和争取自身权利;从基层权力的运行来看, 农民民主管理、民主决策和民主监督的权力流于形式, 在现有村治体制下还不可能落到实处。因此, 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就必须要扩展农民的政治自由。这包括给农民以城乡平等的选举权, 组织地方性及全国性的社会组织的平等权利, 以及进一步完善村民自治制度, 真正落实村民民主选举、民主管理、民主决策和民主监督的权利等, 让农民不仅具备与其他社会阶层博弈的能力, 而且也具备决定自身发展的可行能力。
2.改善经济条件
是否拥有或能否得到经济条件对于各经济主体实际上能够获得经济权益具有关键性的影响。我国“三农”问题的凸显已经明确地表现了农民经济权益的缺失, 如农民的土地经常被地方政府、村民委员会、企事业单位等以各种名义侵占, 却只能得到很少的补偿;农民在市场买卖的各个环节都处于弱势地位, 面临各种价格歧视和垄断行为, 没有平等交易权;农民工在城市经常面临进入某种行业的壁垒, 劳动任务重、收入低且工资经常被拖欠;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不能同城市一样由政府承担等等。因此,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改善农民的经济条件。首先, 要完善土地产权制度, 依法保护农民对土地的使用权、经营权、处置权和收益权, 公用事业建设用地, 必须给予合理补偿;其次, 由政府出面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加快农村金融服务体制创新, 增加农民可资利用的经济资源;再次, 增加对农业的投入和补贴, 减少强势市场对弱势农民的侵害;最后, 建立城乡一体化就业市场, 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
3.创造社会机会
当前, 我国“三农”问题产生的最根本的体制性根源就是城乡分割的二元结构体制, 它以二元户籍制度为核心, 工农、城乡区别对待, 通过二元的粮食供应制度、就业制度、福利保障制度、教育制度、赋税制度、公共事业投入制度等在内的一系列不平等的社会制度体系安排, 使农民陷入了社会机会的不平等, 致使城乡差距日益扩大。因此, 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必须通过社会教育、社会统筹及其他方面的安排, 使农民享受平等的受教育权利、社会保障措施和其他方面的社会权益, 为农民创造更多更好的社会机会, 促进农村和农民的全面发展。
4.增强透明性保证
农民在我国是一个最大的弱势群体, 他们的生产与生活对政府的法令政策和涉农部门的作为具有很大的依赖性。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的很多农业政策对农民都是有利的, 但是, 在有些地方, 中央政策被“秘而不宣”, 乡村干部根本不向农民传达;而在另一些地方, 好政策又被“歪嘴和尚念歪了”。由于信息不对称, 农民在市场上处于弱势地位, 往往高价买进生产资料却又低价卖出农产品, 并且经常遭受假冒伪劣产品的侵害。另外, 由于村务公开程度不高, 农民知情权缺乏, 很难防止村干部腐败。上述现象都对农民生产与生活造成了严重损害。因此, 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必须要建设强有力的价值规范体系和坚实的法治基础, 健全市场机制, 加强民主政治建设, 增强对农民的透明性保证。
5.建立防护性保障
防护性保障即是一种社会安全网, 在我国农村, 当前不仅有一些赤贫的人, 而且还有一些农民因病、因灾或因子女上学返贫, 已经在某种程度上丧失了正常生产和生活的可行能力。因此, 必须建立起一种针对农民的救济或保障的制度性渠道, 为那些遭受天灾人祸或其他突发性困难的人群、收入在贫困线以下的人群、无人赡养的老年人以及残疾的人等等提供防护性保障, 从而构筑起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社会安全网。
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社会选择:让个人自由成为社会的承诺
森非常关心社会选择和社会价值形成问题, 他在第11章“社会选择与个人行为”中提出:要运用理性来鉴别并促进更好的、更可接受的社会, “为此, 我们需要恰当的评价框架;我们也需要有机构和制度来为促进我们的目标和对价值判断的承诺而工作;此外, 我们还需要有行为规范和理性思考来使我们得以实现我们努力争取的目标。”[1]最后, 在结束全书的第12章标题中, 森提出了其核心诉求:让个人自由成为社会的承诺。
森的上述观点对于我们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社会选择和社会价值观的形成具有重要参考意义。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项宏伟的系统工程, 必须要有机构和制度的保障, 要依靠行为规范和理性思考, 通过全社会共同努力来实现我们所要追求的目标。第一, 公共政策的制定要以促进农民个人自由为核心。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公共政策首先必须坚持正义的原则, 废除不平等的城乡二元结构制度体系, 建立城乡一体化机制, 从制度上保证农民平等的社会地位, 促进农民的自由发展。第二,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确立良好的价值体系。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立为基础, 在尊重农民明智的自利追求时, 充分发挥自由、民主、公平、正义、诚实、守信以及社会责任感等价值观的重要作用。第三, 让农民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十七大报告强调“要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发挥亿万农民建设新农村的主体作用”。[2]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 必须让农民成为能动的参与者, 重大的社会选择必须在自由和民主的基础上做出, 要让农民能够参加涉及自己切身利益的社会决策, 并且能够主导这些社会决策的贯彻落实。第四, 统筹城乡发展, 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 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并不仅仅是农民的事, 仅靠农村和农业的内生资源是不行的, 必须依靠全社会的努力, “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 在社会合力中推动农民实质自由的实现和可行能力的发展, 最终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宏伟目标。
综上所述, 阿马蒂亚·森给我们的最大启示就是:扩展农民的实质自由既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目的, 又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要手段,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是扩大农民享有的真实自由的一个过程。
参考文献
〔1〕阿马蒂亚.森.以自由看待发展[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2.
浅议人的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 篇10
一、如何理解人的全面发展
人的全面发展是一个渐进的社会历史发展过程, 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全面发展即每个社会成员的智力和体力都获得尽可能多方面的充分自由和统一的发展。个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类发展的美好愿望和未来社会发展的必然性。因此, 人的全面发展反映了社会对人的基本要求, 是人的社会化过程。这种发展体现了人的社会价值和教育的社会功能, 反映了时代对人的共同要求, 属于人的发展的共性方面。
人的全面发展体现了个体发展过程中的完整性、和谐性和自由性等特征。“完整性”指人的各种最基本或最基础的素质必须得到完整的发展, 各个方面可以有发展程度上的差异, 但缺一不可, 否则就是片面发展;“和谐性”指人的各种基本素质必须获得协调的发展, 各方面发展不能失调, 否则就是畸形发展;“自由性”反映人自主的、具有独特性和富有个性的发展。但应该指出, 人的全面发展决不等于德、智、体、美、劳等多方面的均衡发展, 在现实中, 每一个个体既可以是在这几方面均衡发展, 也可以是在某一方面突出发展。全面发展决不是用一种均衡发展的模式发展来衡量和限制个性的发展, 而是使个性顺其自然来发挥出个体自身的潜能。
二、如何理解人的个性发展
个性发展是指个性系统结构诸要素的全面发展, 关键是个体的自主性和独特性的自由充分发展。同时, 除了人们生存的共同社会条件之外, 每一个人的生活和教育又有着特殊的个别条件。他们出身于不同的家庭, 接受不同的教育, 使社会最一般的条件对个体的作用在每个具体的场合下都以独特的形式表现出来。这一切反映到人的发展上就使每个人除具有“一般人”的特点外, 还具有不同于别人的独特的特点。每一个人都是独特的“这一个”, 这体现了人的发展的个性化特点, 属于人发展的个性方面。
三、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关系
个性发展与全面发展是对立统一的关系。苏霍姆林斯基说, 个人的全面和谐发展就是道德的、智力的、劳动的、审美的、身体的几个方面的和谐发展, 同时还提出要把这种全面发展与发掘人的天赋才能结合起来。他认为, “最主要的是在每个孩子身上发现他最强的一面, 找出他作为人发展根源的‘机灵点’, 做到使孩子能够最充分地显示和发展他的天赋素质的事情上, 达到他的年龄可能达到的最卓越成绩。”苏霍姆林斯基的论述给了我们以下的启示:第一, 全面发展不等于平均发展, 平均发展最终只会扼杀个性;第二, 全面发展的本质特征是个体的全面和谐发展, 即诸种教育因素统一到学生个体上形成合力, 有效地促进和谐发展;第三, 全面发展是个性发展的基础, 个性发展是全面发展的核心, 彼此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一) 全面发展是个性发展的基础与前提
个性是社会化过程中的个体在社会诸因素的影响下逐渐形成的独特性格、文化、素质特征, 是个体的“名片”, 是个体社会化存在的外在表征。社会学家从社会学角度论及教育本质时指出, 个体由出生时的“自然人”成为一个知晓社会规范, 掌握一定的人类文化知识的“社会人”的过程就是教育。在个体的自然遗传因素、所处的环境、所受的教育及个体本身的能动性等诸多因素影响下, 每个个体的社会化过程都是绝无仅有的“经典”。个体社会化就是促使不同个体的个性健康地发展成长, 因此, 人的个性总是体现着一定的社会关系的性质, 离开人的社会性, 自然因素在人身上的表现即不可理解。但是并非随心所欲, 那种对个人健康成长和社会发展无益甚至有害的个性, 必须坚决反对。
在个性发展中, 个体发展和实现自身的独特需求和较高层次的需求, 必须以发展和实现自身与社会的基本需求为基础和前提, 无论个体形成何种独特的生活习惯, 都必须以生活习惯的科学性为基础和前提, 否则将损害自身的身体健康;个体发展自己独特的性格, 训练优良性格如刚毅果断、稳重、合群等, 都以基本的价值标准为基础和前提, 个体发展自身的各种能力如社会活动能力、科学研究能力、艺术创新能力等都必须以一定的知识、技能和品德为基础和前提;个体的多元价值选择也必须以尊重并遵守人类共同的基本价值规范、遵守国家宪法和法律等为基础和前提。而上述基础和前提, 正是全面发展的主要内容和目标。因此, 全面发展是个性发展的基础与前提。
(二) 个性发展是在全面发展基础上的选择性发展
社会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教育应该是“人的和谐发展”或“个性的健康和谐发展。”不同的个体在社会生活中处于不同的境地, 扮演不同的角色、具有不同的经历和经验以及不同的智慧品质、兴趣爱好、价值观念、人生追求, 对教育也会有不同的态度和选择。这一全面发展的要求, 落实到不同个性心理的个体身上就是个性化, 而并非是千人一面的平均发展。所以, 个性发展其实是在全面发展的要求下, 借助于个体的智慧努力探索、不断建构具有公认优良标准的品质, 从他律转到个体内心需要的自主、自律的过程。
但在教育理论与实践工作中, 片面地理解社会主义人的全面发展教育的含义, 机械地强调每个个体在教育过程中要求都全面发展, 用统一、固定的评价标准去衡量、测评教育活动的目标、结果, 从而忽视受教育个体在教育活动中的积极性、创造性、能动性, 抹杀对人体健康发展的个性培养。“长期以来, 我国教育在指导思想上把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对立起来, 用全面发展排斥学生的个性发展, 结果不仅损害了学生的个性发展, 而且损害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 个性发展其实并未脱离德、智、体的基本范畴, 而是在全面发展基础上的选择性发展。
总之, 教育是培养人的, 但人的发展是多方面的。一方面要使受教育者在德、智、体、美、劳等各方面都得到发展, 以促使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普遍地大幅度的提高;另一方面要在普及的基础上注重提高, 两者不可偏废。我们决不能用统一的或者固定的模式套在全面发展的身上, 更不能只讲社会发展, 不谈个性发挥, 只求普及, 不图提高。我们之所以推行素质教育, 就是要摈弃那种以考试成绩高低定好坏的学生观, 强调依据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需要, 在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的前提下, 注重开发学生的身心潜能, 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 使学生在全面发展的同时, 其个性特长也获得最充分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周定珍.谈个性发展教育中的几个关系[J].普教研究, 1995.
[2]扈中平."人的全面发展"内涵新析[J].教育研究, 2005.
[3]桑新民, 陈建功.教育哲学对话.郑州:河南教育出版社, 1999.
致力于二重人的全面发展 篇11
培育改革意识
按照“三个有利于”的标准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二重集团公司坚持以改革作为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把改革、改组、改造和加强管理有机结合起来,通过不断完善企业组织形式和劳动用工、分配机制等有效手段,明确了以“三大结构调整”为龙头(资本、组织、产品),“母子公司构建”为纽带,“生产要素整合”为重点,“装备中国、创造卓越”为战略远景的企业改革方向,为了保证这些改革部署的顺利实施,我们坚持舆论先导、思想政治工作先行。在认真分析总结宣传思想工作新形势、新任务和新经验的同时,结合不同时期的改革重点,分层次、有重点、有针对性地对干部职工进行宣传教育。一是狠抓了各级党员领导干部的改革信念宣传教育。从党员干部队伍入手,通过党委中心组学习、集中办班培训、座谈讨论、理论研讨、党组织三会一课等形式,以二重的生存与发展、现实与距离、机遇与挑战为重点,进行了多方位的改革意识教育,使各级党员领导干部尤其是中层以上干部充分认识到了推进公司改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坚定了改革信心,明确了改革目标。二是着力提高广大职工对改革的认识,增强其主动性、自觉性和坚定性。相继开展了以“职工收入靠挣还是靠发?”、“是二重适应市场,还是市场适应二重?”和“精益求精”为主题的思想大讨论活动,有计划、有步骤地推出了一些思想性、激励性、引导性很强的聚焦点和兴奋点。通过回顾反思、典型塑造、座谈讨论和开设专栏、专题讲座等形式,营造了良好的改革氛围,引发了2万职工的大思考和大实践,逐步使广大职工从旧的观念中解放出来,在全公司上下形成了唯有改革才是二重求生存、求发展的惟一出路的共识。
培育市场意识
只有观念转变才能行动转变,只有行动转变,才能使命运转变。计划经济体制下,二重的产品是皇帝女儿不愁嫁,单一的卖方市场造成了职工的市场意识和按合同组织交货的观念不强,以至近年来我们的产品质量损失和生产成本高居不下,合同完成率低下,并由此引发了订单危机和生存危机。从1996年起,二重集团公司党委针对企业在困难条件下的职工思想反映,深入扎实有效地在职工中开展了以“岗位就是市场、质量就是生命”为主线的市场意识教育。通过“二重质量万里行”等活动的开展,使二重人从用户的角度对自身存在的不足有了一个清醒的认识。调查报告《订单为何失之交臂》以及深入基层班组的职工座谈讨论,从诸方面把二重对市场的不适应和职工观念的滞后进行了深刻的揭示,使职工在自我参与中受到了自我教育,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感明显增强。通过历时5年的市场意识教育,二重较好地实现了员工思想和观念的统一,全体干部职工把思想认识的提高转化为真抓实干、务实求精的实际行动,有力地促进了二重的体制改革、产品开发和经营生产三大任务的推进和实施。2002年,二重实现了企业经营生产上的重大转变,完成了全年10亿元商品产值,为重铸二重辉煌打下了良好的基础。2003年,二重抓住国家大力振兴装备制造业的良好历史机遇,提前10天实现12亿元商品产值目标,企业进入了跨越式发展的新阶段。
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干部职工队伍。
人是企业管理系统诸要素中第一位和决定性的因素,不论企业管理工作,还是思想政治工作,都离不开人。因此,加强干部职工队伍建设,具有根本性和关键的作用。在新的形势下,二重集团公司党委一是着力培养一支能够“两手硬”的领导干部队伍。通过制订《关于集体决策重大事项的具体规定》、《领导干部个人重大事项报告》、《思想政治工作部门职能及岗位职责》、《党风责任制》、《领导干部廉政手册》等诸多规定和制度,进一步规范了干部的言行,增强了各级干部围绕企业中心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二是加大人力资源的开发力度,努力提高员工的素质,发挥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近年来,我们实施“人才工程”,先后建立了青年人才库和技术创新机制,出台了“用事业留人”、“用感情留人”、“用适当的待遇留人”的“三个留人”政策,通过提高科技人员和操作岗位技术骨干待遇等措施,营造了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的良好环境,以培养中高级管理者、学科带头人和高技术操作能手“三条线”并举,逐步建立了干部能上能下、职工能进能出、收入能增能减的动态管理激励机制。为稳定和激励企业科技人才,我们从2000年起实施人才战略,提高部分科技人员的工资待遇。2001年,我们实行了总经理专向津贴,对有突出贡献的工程技术人员和高级技师给予每人每月400元、600元、800元津贴,抓住了关键的少数。三年来,集团公司共拿出220万元对300人次给予总经理津贴,每年拿出300多万元对在岗人员进行技能培训,为二重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坚持虚实结合,以实导虚,虚事实做。
公司党委和广大政工干部在大力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时,努力把思想政治工作的培育人的教化功能和关心人的感化功能有机结合起来,注意从经济因素上分析职工思想,从政策导向上引导职工行为,从素质养成上提升队伍的层次,从目标认同上激励职工斗志。把利益的驱动、政策的推动、宣传的鼓动有机结合了起来。把坚持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一心一意依靠职工办企业,用制度加以保证。集团公司按“两办”关于加强厂务公开的要求,把公司发展规划、经营生产重点、产品开发、技术改造和职工关心的热点问题进行公开。使职工真正了解厂情,以主人身份参与企业民主管理、民主监督。规范进行集体劳动合同制度,严格执行协议内容,通过集体协商调动了经营者和劳动者积极性。要求各级干部尊重职工、尊重职工代表、职代会意见和权利,关心职工疾苦,积极主动为职工排忧解难。近年来,我们不仅广泛集中调研和听取职工最为关心的分配用工制度、住房制度和医疗制度改革方面的意见,并书面提交行政决策和落实,还大力开展多层次、经常性的“送温暖”活动,千方百计为职工解决实际困难。2002年,我们在资金十分紧张的情况下,多支出500万元,与中国人寿保险公司签订了医保集体投保合同,为全公司在岗和退休职工22514人办理了补充医疗保险,每人最高可获保额16.5万元,解除了广大职工的后顾之忧。今年又继续投保,使广大职工深受鼓舞。
一个自觉的使命
二重人把坦然而质朴的“我是二重人”的自我介绍,变成了向祖国的誓言:二重人将肩负起振兴民族装备工作的重任;变成了向用户的承诺:生产一流产品,提供一流服务;变成了给自己的警示:做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好学上进、开拓进取、不断发展的二重人。从而将职工的个人要求、自我价值的体现和企业的命运、发展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为了使“我是二重人”的主题教育活动深入持久,我们在方式和载体上不断创新,共设计了8项专题教育,先后在各级党组织中开展了“书记笔谈”征文,在全体职工中开展了“工作着是幸福的”征文和公民道德建设知识竞赛、演讲比赛等活动。对外开展“二重质量九州行”用户走访活动,对内开展“我的用户”寻访活动,建立了与岗位相对应的客户链条,提高职工的市场服务意识和质量意识。每季度我们坚持开展“优秀二重人”评选活动,大张旗鼓地宣传先进典型人物和事件,突出了“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刘公安、周志宏等为代表的一大批立足岗位、无私奉献、甘于平凡、俯身二重事业的先进群体和个人,以先进典型示范作用推动了员工职业道德建设,弘扬了主旋律。特别是石柯总经理带头撰文表达自己的治企理念,明确提出“决不轻言让一个职工下岗”和“工作着是幸福的,幸福的工作着”的具体工作思路,在全体职工中引起了强烈的共鸣。自2002年开展主题教育活动以来,通过“我是二重人”主题教育活动的深入开展,带动了职工面上学习教育活动的深入开展,促进二重人树立新观念、规范新行为、投身新事业、展示新形象,进一步增强二重人的责任感、自豪感、使命感,为创建学习型企业、学习型组织,全面提高职工队伍整体素质奠定良好的思想基础。
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研究综述 篇12
一、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研究现状
早在古代, 我国对人的全面发展就有认识, 并为之不断付诸实践。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 社会的进步, 人们自主意识的增强, 人们在实践的基础上进行提炼, 对人的全面发展进行理论研究, 并用研究成果指导实践。理论指导实践, 实践提炼上升到理论高度, 极大地促进了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研究。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不断发展, 人们对人的全面发展问题给予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从中国期刊网精确搜索题名为“人的全面发展”, 1980—1991年, 记录为99条; 1992—2001年, 记录为427条; 而2002—2012年, 记录为3 142条。可见, 人的全面发展问题成为理论界的热门话题, 成为社会发展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可以说, 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研究, 其理论体系已经非常成熟。综观学者们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与实践的研究, 其内容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 关于基础理论阐释
对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文本注解。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是我们研究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与实践的基石, 要研究人的全面发展 , 首先要研究、解读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许多学者对马克思的人的全面发展思想进行了阐述, 虽然表述有差异, 但基本形成了一致的观点: ( 1) 认为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是在吸收前人优秀成果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马克思正确揭示了人的全面发展的本质。 ( 2) 认为马克思“从类、群体、个体三方面来揭示和界定人的全面发展的内涵……把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根本的、最终的目的”[1], “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的需要、人的活动及其能力、人的社会关系和人的自由个性由片面到全面、由畸形到完整、由贫乏到丰富、从潜在到现实的发展。”[2] ( 3) 马克思认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途径主要有: “第一, 消灭私有制和旧式分工; 第二, 世界交往的普遍发展; 第三, 集体和周围人的发展; 第四, 教育的发展; 第五, 自由时间的增多。”[3]
对人的全面发展的历史与逻辑的分析。古今中外学者们都从不同的视域孜孜探求人的发展真谛, 产生了许多优秀的成果, 并为人们所吸收应用。19世纪中叶, 马克思在继承和批判前人理论的基础上, 揭示了人的全面发展的本质内涵。其后, 列宁进一步发展了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在中国, 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马克思主义者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根据时代的特点和要求, 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使马克思的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更加符合中国国情, 进一步推动了人的全面发展的实现。最近, 习近平主席提出中国梦, 是立足于中国实际对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做的更具体的阐释。
2. 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研究
所有的理论的发展只有与实践相结合, 才富有生命力。近十年来, 学者们根据时代特征和社会要求, 围绕人的全面发展进行了许多有意义的研究, 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其中研究较多的是科学发展观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政治教育与人的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的实现路径。
科学发展观与人的全面发展。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 是现代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指导理论。来自厦门大学的学生林玫的优秀硕士论文《科学发展观与人的全面发展》、安徽大学丁玉琴的优秀硕士论文《论科学发展观视野下的人的全面发展》、福建师范大学徐剑斌的《科 学发展观与人的全面发展的关系研究》等基于中国的时代境遇, 从科学发展观的视角提出我国人的全面发展的内涵和本质指向, 以及对科学发展观和人的全面发展之间的关系做了深入的探索和深刻的分析, 形成了一些比较有现实意义的成果。
思想政治教育与人的全面发展关系的探讨。我国一直以来就非常重视思想政治教育, 并做了大量创造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而这一切归根结底是为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因此, 学者们在“思想政治教育”与“人的全面发展”上做了许多有意义的研究, 归结起来一共有三方面的研究: 一是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理论指导, 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的方法探讨。一些学者认为, 人的全面发展既是我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指向, 也是我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行动指南, 是确保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有效性的理论保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既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 也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有效手段, 把二者联系起来思考是当前学术研究的一大热点。从人的全面发展的视角去反思思想政治教育, 能为其创新发展提供新的切入点和结合点。”[4]二是研究人的全面发展和思想政治教育两者之间的辩证关系。关于两者的互动关系, 大部分学者认为, 人的全面发展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思想, 思想政治教育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实现途径。其中, 朱永兵、田维亮比较全面地表述两者之间的关系, 他们认为: “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指导着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向; 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出发点和最终归宿; 思想政治教育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最重要方法和途径。”[5]三是探讨如何开创性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以更好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有学者认为, 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要“坚持正确的教育导向, 强化规范的道德建设, 形成良好的创新氛围”[6]。也有学者认为, 要通过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 利用新媒体技术和先进的教育理念来加强道德教育、法制教育、思想教育、心理教育等, 从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多视角探析了人的全面发展的实现路径。这是一个大的课题, 学者们大多从宏观的发展经济、改革政治、推进文化建设和民主法治建设等方面进行阐述。王笃成认为,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第一, 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 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必要的物质基础。第二, 大力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实现人们思想和精神生活的全面发展。第三, 加快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 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优良的制度和健全的法律保障, 使社会主义真正实现民主。第四,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处理好人与大自然的关系, 让人与大自然和谐相处, 并以其优势来保障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7]也有一部分学者从中观的价值观的建立、改革现有体制、深化教育改革、扩大社会交往等方面进行论述。黄梅认为, 现阶段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应从价值理念、生产发展、社会交往、制度建设等全方位推进: “树立以人为本的价值观, 倡导创建关心人、爱护人、尊重人的社会氛围; 大力发展生产力、缩小地区差距、城乡差距, 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 扩大社会交往, 构建真实的集体; 增加和利用闲暇时间, 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重视制度建设, 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必要的制度保障; 深化教育改革, 推进素质教育, 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观念、能力和素质保证;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8]
二、大学生全面发展的研究进程
人的每一阶段, 其全面发展的内容和任务有所不同。大学生, 作为民族的希望, 国家的未来栋梁, 其全面发展问题自然而然受到更多人的关注。但不可否认, 我国关于大学生全面发展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 在中国期刊网搜索篇名为“大学生全面发展”, 1980—1991年, 记录仅为3条; 1992—2001年, 记录为17条; 2002—2012年, 记录为281条。尽管大学生全面发展研究不是很多, 研究比较零碎, 并没有形成系统化的理论, 但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有了一些真知灼见, 并为以后的深入研究做了准备。
目前许多学者就单一方面对大学生的全面发展进行论述, 如公共艺术与大学生的全面发展、科学发展观与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校园文化与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德育教育与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心理教育与大学生的全面发展等。综合目前的研究, 其所涉猎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 1) 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内涵及其内容。在这里, 明确“全面发展”的主语是大学生, 主体的具体化, 使得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内涵及其内容更为微观。关于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内涵及其内容的研究并不是太多, 但因为其是研究的逻辑起点, 有必要进行厘清。有人认为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应该包括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 “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就是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 是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的全面提高。”[9]也有学者认为: “从高校教育的角度看当代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是紧密结合时代特征和大学生自身特点的综合素质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应包括价值观念、知识体系、综合能力、个性发展四个方面。”[10]还有学者根据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内涵的分类, 把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内涵划分为个体的全面发展和群体的全面发展, “大学生全面发展主要包括个体的全面发展和群体的全面发展: 个体的全面发展主要指大学生各种素质、各种能力、社会关系、个性的全面发展; 群体的全面发展主要指大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11] ( 2) 大学生全面发展所存在的问题。许多学者从一个方面阐述大学生全面发展所存在的问题, 问题的分析较为深入。综合研究者们关于大学生全面发展所存在的问题, 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缺乏远大的目标理想, 功利主义倾向明显, 因自我认知欠缺导致生涯规划不清晰, 依赖心强、独立性差, 自我为中心导致人际交往障碍等。这些问题的存在对实现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带来了挑战和压力。 ( 3) 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途径。如何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是所有大学生全面发展研究的归宿点, 因此关于这方面的内容较多, 学者们纷纷提出自己的见解, 综观这些研究成果, 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的观点: 一是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管理理念; 二是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强化公共艺术教育, 丰富大学生的课外生活; 三是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 充分发掘学生的潜能; 四是充分利用网络平台, 加强德育实践; 五是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培育积极向上的人生观; 六是完善大学生的实践机制, 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 七是改革教育体制, 联合家庭、社会, 形成合力, 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评议及展望
到目前为止, 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研究从宏观层面来说, 已经较为成熟, 从最初的对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经典理论解读与阐释, 到我国几代领导人结合时代特征发展了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的历史考察, 再到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路径探究, 可以说, 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础理论研究已经较为完整、系统化, 逻辑清晰, 这些研究成果为我们以后深入研究相关的理论奠定了良好的理论基础。
尽管如此, 人的全面发展的研究仍然任重道远。人处在不同阶段, 其全面发展的任务不同, 同一阶段的不同主体, 其全面发展的内容也不一样, 这就要求我们具体分析, 深入调研, 开拓思维, 不断发展、丰富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创新。正如大学生这样的主体, 其全面发展的问题迫切需要研究解决。或许我们可以梳理这样一个框架来研究大学生全面发展问题: 一是通过调研、实证分析, 提炼出富有时代气息的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内涵, 并在此基础上建构大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 二是从中观层面上, 构建一套实现大学生全面发展的现实推进机制; 三是从微观层面, 寻找能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具有时代感、针对性和实效性的途径和方法。
摘要:发展是人类社会的永恒主题, 人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根本所在。一直以来, 国内理论界、学术界一直研究探讨人的全面发展问题, 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尤其大学生的全面发展问题, 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但不可否认, 现有的理论宏观层面居多, 中观和微观层面缺失。如何站在具体主体的角度, 运用多学科理论切合实际地探索促进主体全面发展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和难点并提出相应对策, 形成一套有针对性的全面发展方案, 是今后努力的方向。
关键词:人的全面发展,大学生全面发展,综述
参考文献
[1]李云霞.马克思对人的全面发展内涵的科学界定[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 2011, (6) .
[2]牟文谦, 路聪.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内涵的逻辑理路[J].湖北社会科学, 2010, (7) .
[3]孙强.论人的全面发展思想对教育创新的启示[D].扬州:扬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8.
[4]周兵.人的全面发展视域下的思想政治教育[J].知识经济, 2011, (18) .
[5]朱永兵, 田维亮.论思想政治教育对人的全面发展的有效性作用[J].传承, 2012, (8) .
[6]顾品林.试论思想政治工作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辩证关系[J].企业与文化, 2010, (3) .
[7]王笃成.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J].中国外资, 2010, (11) .
[8]黄梅.我国现阶段人的全面发展的实践路径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6.
[9]本书编写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009年修订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9:10.
[10]张颖颖, 周先进.试析新形势下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内涵[J].文教资料, 2011, (4) .
【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推荐阅读:
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09-16
人的全面发展理论10-01
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10-27
从“三个统一”看人的全面发展08-31
关于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几点思考05-24
人的自由06-22
人的自由流动10-22
人的全面素质05-24
个性自由发展08-26
自由发展观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