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新闻

2024-10-09

校园新闻(共12篇)

校园新闻 篇1

打开一些学校的网站, 诸如此类的新闻比比皆是——

“××小学‘红领巾相约中国梦’主题队会赴××参赛”;“省××厅××等在××市副市长、××市教育局长等领导的陪同下, 视察了××小学, ××校长向视察领导作了全面介绍。领导们在视察过程中, 对学校的办学理念、文化建设、特色办学成果等方面作了高度评价, 并鼓励学校要继续深化素质教育, 为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作出贡献”;“我校在‘市法制手抄报比赛’中喜获佳绩”……

不知怎么, 读了第一则新闻, 我在为该校的主题队会能幸运参加上一级比赛而感到高兴的同时, 我更“看到”了该校师生为准备这一台“戏”而付出的辛劳、汗水:几位教师撰写“剧本”时的绞尽脑汁, 一群参加“表演”的学生背剧本时的疲惫不堪, 为了要“出线”, 这些学生常常被迫放弃文化课的学习, 反复排练, 直至筋疲力尽……

不知怎么, 读了第二则新闻, 我在为该校能“降临”到省××厅这位大人物而感到“幸运”的同时, 我更“看到”了为迎接这位大人物的到来, 全校上下在一周前或更早前兴师动众大搞环境卫生的热烈场面, 还有在校长带领下的领导班子成员对各班级、各办公室等处逐一检查卫生的“一丝不苟”, 然后是召开班子成员会议, 商议确定迎接这位大人物的各项工作的一、二、三、四……

不知怎么, 读了第三则新闻, 我仿佛看到了许多学生被“剥夺”了上音、体、美等课的权利, 在教师办公室或是阅览室等处小心翼翼地编报的情景。报纸终于编好了, 班主任一看, 眉头皱起, 这些学生又要辛辛苦苦地重新编一张, 直至班主任比较满意为止。在一张小小的获奖手抄报背后, 不知有多少学生缺了多少节综合课, 即所谓的“副科”, 有多少学生挨了班主任老师的一顿又一顿的批评?

周国平先生写有一本《南极无新闻》的书, 读罢我真羡慕南极的干净、清静与单纯。科学家在这样的环境里仔细观察采集的样本, 静静地查阅资料, 研究思考, 撰写考察报告, 出科研成果。我想, 要是我们的学校也像南极那样拥有这样“干净、清静与单纯”的环境该有多好啊!

如果我们的学校也像南极那样拥有这样的环境, 我们的校长就能根据自己学校的特点, 制订出科学、可行的三年或五年发展规划, 并能游刃有余地一步一步推进实施。

如果我们的学校也像南极那样拥有这样的环境, 我们的教师就能读自己喜欢读的教育专著, 设计自己喜欢的课堂教案, 写自己喜欢写的专业文章, 上出充分体现自己个性的课来, 走自己喜欢走的教育之路。

如果我们的学校也像南极那样拥有这样的环境, 我们的学生就能在学好功课的同时, 尽情发展自己的兴趣特长, 展开丰富多彩的奇思妙想, 可以在课外书籍里遨游, 可以在运动场上奔跑, 可以在乒乓球台前“抽杀”, 可以在小河边写生, 可以在蔬菜园里捉虫, 可以在树林里听鸟儿的鸣唱……

然而现实是, 教育部门自己搞的无休无止的各类竞赛、比赛, 无休无止的各种创建, 已经让学校疲于奔命了, 更有教育行政部门以外的其他单位、部门也要对学校“插一手”, 诸如“××征文比赛”、“××××读书竞赛”、“××绘画大赛”、“×××歌唱比赛”等等, 还美名其曰“用实际行动关心教育事业”, 其实这些活动对学校而言真是“雪上加霜”。

我不是一味反对教育部门、社会其他单位组织的一些学生比赛活动, 以及上级领导去视察学校, 只是吁请只有少数优秀学生参加的比赛活动少些再少些, 上级领导去视察学校的通知时间短些再短些。同时, 领导视察学校, 完全可以悄悄地去, 带着问题悄悄地走。

什么时候我们的校园新闻少了或无新闻了, 校园里只有“植物”自己一片拔节生长的“声音”, 那么教育的春天就真的来临啦!

校园新闻 篇2

一:新闻稿的六要素和六部分

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经过、结果 六部分:标题、消息头(本报讯)、导语(六要素)、主体、背景(可有可无)、结语 二:新闻稿特点

(1)内容真实、准确性(2)迅速及时,有时效性(3)简明扼要,篇幅短小 三:新闻稿写法

1.标题:标题要求言简意明,准确新颖,富有吸引力

2.导语:导语是消息的第一段话或第一句话。它是由消息中最新鲜、最主要的事实或精辟的议论组成,以吸引读者。导语常采用的几种写法:

(1)叙述式。例:4月19日下午,学校在图书馆一楼西侧会议室召开全校辅导员大会,副校长叶醒狮出席大会并讲话。(摘自校园网)

(2)描写式。例:一盆盆翠绿欲滴的冬麦、松柏、万年青和盛开的鲜花装点在人民大会堂的大厅里,全国妇联今天下午在这里举行联欢会,共同庆祝“三八妇女节”。

3.主体:主体是消息的主要部分。它承接导语,阐述导语所揭示的主题,或回答导语中提出的问题,对消息事实作具体的叙述与展开。

写主体要注意如下几点:

(1)主干突出(2)内容充实(3)结构严谨 一是按时间顺序,二是逻辑顺序,三是时间顺序和逻辑顺序相结合。

4.结语:结语是新闻的最后一段或一句话。阐明消息所述事实的意义,使读者对消息的理解、感受加深,从中得到更多的启示。新闻的结尾方式有小结式、评论式、希望式。四:新闻稿中的细节问题

1、时间:早上9时15分,至少要精确到时,不可描述成早上。

2、领导介绍:头衔+人名,若多人出席,要按职位高低来放置。例:院团委书记孔海棠,辅导员衡连伟出席本次活动。

3、连接词:首先、其次、最后等等

4、不能出现错别字 五:如何写好新闻稿

第一:思想角度,如一个班级开展的团支部活动,但从范围上来说,算不上大的新闻,但如果从加强思想学习的角度来说,却有一定的报道价值。

第二:特色角度,院内举办的活动很多都大同小异,但要学会抓住活动中有特色的内容,会达到不一样的效果。

第三:读者角度,新闻是给读者看的,从读者想知道的入手,才能写出富有吸引力的新闻。写好新闻稿.。

六:几类常见新闻稿写作

校园新闻 篇3

【关键词】高职高专 “校园新闻”环节 实践教学

高职高专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不仅需要依靠校内校外实习实训平台,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将“教”与“练”有机结合,结合专业课程创建实践平台,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克服新闻理论与新闻实践脱节的状况。《新闻采访与写作》作为新闻业务类课程的核心,尤其需要在课程的教学中加强实践性环节的力度,五分钟的“校园新闻”环节算是一个较好的尝试。

一、“校园新闻”环节的具体教学内容

所谓“校园新闻”,指的是利用课堂五分钟左右的时间,请学生把课下收集到的新闻在课堂上分享、讨论。在课程的最初阶段,“校园新闻”可以是从各类媒体接收到的信息,可以允许没有“原创”,但随着课程的深入,所发布的“新闻”必须是自己发现、观察、采访得来的内容。“校园新闻”不仅仅局限于“校园”,范围可以辐射到周边、社会。

在日常教学中,一般通过这样的流程来进行:

第一步要求学生深入生活,仔细观察,关心身边的大事,留心周围的小事,然后收集相关材料,并做好信息记录。随身携带小本、移动设备“备忘录”、录音设备留言、视频拍摄影像——记录信息的手段很多,但要及时将所获取的信息保存。最后将材料拿到课堂上与师生交流,在交流过程中,学生的反应能力和分析辨别能力逐步提高。值得一提的是,教师必须当堂给予点评,点评时结合课程所学理论,从新闻敏感、新闻价值、新闻角度、报道思想、采访准备、提问技能、新闻语言等方面对“新闻”进行剖析,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所学理论的理解。

二、设置“校园新闻”环节的作用

实践证明,“校园新闻”环节在《新闻采访与写作》课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首先,培养了学生的新闻敏感。新闻敏感是新闻工作者的职业能力,即是否具有捕捉信息、发现新闻并判断新闻价值大小的能力。观察生活和收集材料的过程需要认真思索、反复练习、不断实践,长期坚持下来,学生会习惯性地将客观事物及其变动加以记录,自然地养成思维的应变状态。当然,培养学生“新闻嗅觉”的途径不仅仅只局限于该环节,但它却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方式之一。

其次,训练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口语表达准确、清晰是新闻工作者尤其是广电媒体记者必须具备的职业素质,会说话、会提问的记者面对新闻事件,能用标准流利的普通话将信息准确无误传递给受众,取得良好的传播效果,反之,则让受众不知所云,阻碍信息的交流。“校园新闻”环节中学生在课堂上交流自己的“新闻”,从最初不标准的新闻描述到最后初具特色的新闻语言,其口语表达基本功在不断提高。

再者,调动了学生学习新闻知识的主观能动性。“校园新闻”环节是新闻采写课程每节课的教学切入点,学习的主要方式由教师授课变为课堂交流,让学生找“新闻”、说“新闻”的模式改变了学生对教师的依赖心理,主动对“新闻”进行挖掘、探索、思考,教师适时点评、鼓励,激发了学生学习新闻的积极性、主动性。

最后,活跃了课堂氛围,提高了课堂实效。该环节让学生从开始上课就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成为从思维常态到思维活跃状态的过渡,在思维的转承启合中将学生引入教学,快速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从被动的学习方式转变为主动的探究合作,自主地发现“新闻”、分析“新闻”,在愉快的课堂气氛中获得知识、技能、态度、情感、价值观等方面的收获,比单纯讲采写理论更能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三、结语

《新闻采访与写作》的课堂教学给学生提供新闻采写的基本理论,但教师需要改变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式,在理论课程中加大实训的力度。“校园新闻” 环节的实质是任务驱动教学法的一种尝试,使学生带着真实的采写任务在探究、合作、交流中学习,从而培养其新闻实践能力。在《新闻采访与写作》课上将“校园新闻”环节长期坚持下来,通过连续对几届学生进行相关训练,教师教学的针对性得以增强,学生的新闻业务能力也得到训练。

围绕职业岗位需求培养具备相应职业能力的学生,高职高专新闻教学要求教师更加注重加强学生实践,全面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仅靠“校园新闻”环节的实施是远远不够的,将理论与实际挂钩,将课堂与现实结合,将教学与案例整合,将教室和媒体联合,将学生和社会连接,正是我们加强实践教学需要努力的方向。

【参考文献】

[1]金松林.新闻采写能力型课堂的建构[J].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11(6).

[2]易志文.《新闻采写》课“讲—说—练”参与性教学的探索[J].萍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4).

[3]吴琼.浅谈高职高专《新闻采访》课程的学习情境开发[J].中国科技信息,2009(23).endprint

【摘 要】高职高专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对学生的实践能力要求较高,本文通过介绍“校园新闻”环节的具体含义、作用,从实践教学的角度阐述了在《新闻采访与写作》课程教学中设置该环节的意义。

【关键词】高职高专 “校园新闻”环节 实践教学

高职高专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不仅需要依靠校内校外实习实训平台,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将“教”与“练”有机结合,结合专业课程创建实践平台,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克服新闻理论与新闻实践脱节的状况。《新闻采访与写作》作为新闻业务类课程的核心,尤其需要在课程的教学中加强实践性环节的力度,五分钟的“校园新闻”环节算是一个较好的尝试。

一、“校园新闻”环节的具体教学内容

所谓“校园新闻”,指的是利用课堂五分钟左右的时间,请学生把课下收集到的新闻在课堂上分享、讨论。在课程的最初阶段,“校园新闻”可以是从各类媒体接收到的信息,可以允许没有“原创”,但随着课程的深入,所发布的“新闻”必须是自己发现、观察、采访得来的内容。“校园新闻”不仅仅局限于“校园”,范围可以辐射到周边、社会。

在日常教学中,一般通过这样的流程来进行:

第一步要求学生深入生活,仔细观察,关心身边的大事,留心周围的小事,然后收集相关材料,并做好信息记录。随身携带小本、移动设备“备忘录”、录音设备留言、视频拍摄影像——记录信息的手段很多,但要及时将所获取的信息保存。最后将材料拿到课堂上与师生交流,在交流过程中,学生的反应能力和分析辨别能力逐步提高。值得一提的是,教师必须当堂给予点评,点评时结合课程所学理论,从新闻敏感、新闻价值、新闻角度、报道思想、采访准备、提问技能、新闻语言等方面对“新闻”进行剖析,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所学理论的理解。

二、设置“校园新闻”环节的作用

实践证明,“校园新闻”环节在《新闻采访与写作》课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首先,培养了学生的新闻敏感。新闻敏感是新闻工作者的职业能力,即是否具有捕捉信息、发现新闻并判断新闻价值大小的能力。观察生活和收集材料的过程需要认真思索、反复练习、不断实践,长期坚持下来,学生会习惯性地将客观事物及其变动加以记录,自然地养成思维的应变状态。当然,培养学生“新闻嗅觉”的途径不仅仅只局限于该环节,但它却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方式之一。

其次,训练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口语表达准确、清晰是新闻工作者尤其是广电媒体记者必须具备的职业素质,会说话、会提问的记者面对新闻事件,能用标准流利的普通话将信息准确无误传递给受众,取得良好的传播效果,反之,则让受众不知所云,阻碍信息的交流。“校园新闻”环节中学生在课堂上交流自己的“新闻”,从最初不标准的新闻描述到最后初具特色的新闻语言,其口语表达基本功在不断提高。

再者,调动了学生学习新闻知识的主观能动性。“校园新闻”环节是新闻采写课程每节课的教学切入点,学习的主要方式由教师授课变为课堂交流,让学生找“新闻”、说“新闻”的模式改变了学生对教师的依赖心理,主动对“新闻”进行挖掘、探索、思考,教师适时点评、鼓励,激发了学生学习新闻的积极性、主动性。

最后,活跃了课堂氛围,提高了课堂实效。该环节让学生从开始上课就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成为从思维常态到思维活跃状态的过渡,在思维的转承启合中将学生引入教学,快速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从被动的学习方式转变为主动的探究合作,自主地发现“新闻”、分析“新闻”,在愉快的课堂气氛中获得知识、技能、态度、情感、价值观等方面的收获,比单纯讲采写理论更能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三、结语

《新闻采访与写作》的课堂教学给学生提供新闻采写的基本理论,但教师需要改变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式,在理论课程中加大实训的力度。“校园新闻” 环节的实质是任务驱动教学法的一种尝试,使学生带着真实的采写任务在探究、合作、交流中学习,从而培养其新闻实践能力。在《新闻采访与写作》课上将“校园新闻”环节长期坚持下来,通过连续对几届学生进行相关训练,教师教学的针对性得以增强,学生的新闻业务能力也得到训练。

围绕职业岗位需求培养具备相应职业能力的学生,高职高专新闻教学要求教师更加注重加强学生实践,全面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仅靠“校园新闻”环节的实施是远远不够的,将理论与实际挂钩,将课堂与现实结合,将教学与案例整合,将教室和媒体联合,将学生和社会连接,正是我们加强实践教学需要努力的方向。

【参考文献】

[1]金松林.新闻采写能力型课堂的建构[J].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11(6).

[2]易志文.《新闻采写》课“讲—说—练”参与性教学的探索[J].萍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4).

[3]吴琼.浅谈高职高专《新闻采访》课程的学习情境开发[J].中国科技信息,2009(23).endprint

【摘 要】高职高专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对学生的实践能力要求较高,本文通过介绍“校园新闻”环节的具体含义、作用,从实践教学的角度阐述了在《新闻采访与写作》课程教学中设置该环节的意义。

【关键词】高职高专 “校园新闻”环节 实践教学

高职高专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不仅需要依靠校内校外实习实训平台,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将“教”与“练”有机结合,结合专业课程创建实践平台,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克服新闻理论与新闻实践脱节的状况。《新闻采访与写作》作为新闻业务类课程的核心,尤其需要在课程的教学中加强实践性环节的力度,五分钟的“校园新闻”环节算是一个较好的尝试。

一、“校园新闻”环节的具体教学内容

所谓“校园新闻”,指的是利用课堂五分钟左右的时间,请学生把课下收集到的新闻在课堂上分享、讨论。在课程的最初阶段,“校园新闻”可以是从各类媒体接收到的信息,可以允许没有“原创”,但随着课程的深入,所发布的“新闻”必须是自己发现、观察、采访得来的内容。“校园新闻”不仅仅局限于“校园”,范围可以辐射到周边、社会。

在日常教学中,一般通过这样的流程来进行:

第一步要求学生深入生活,仔细观察,关心身边的大事,留心周围的小事,然后收集相关材料,并做好信息记录。随身携带小本、移动设备“备忘录”、录音设备留言、视频拍摄影像——记录信息的手段很多,但要及时将所获取的信息保存。最后将材料拿到课堂上与师生交流,在交流过程中,学生的反应能力和分析辨别能力逐步提高。值得一提的是,教师必须当堂给予点评,点评时结合课程所学理论,从新闻敏感、新闻价值、新闻角度、报道思想、采访准备、提问技能、新闻语言等方面对“新闻”进行剖析,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所学理论的理解。

二、设置“校园新闻”环节的作用

实践证明,“校园新闻”环节在《新闻采访与写作》课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首先,培养了学生的新闻敏感。新闻敏感是新闻工作者的职业能力,即是否具有捕捉信息、发现新闻并判断新闻价值大小的能力。观察生活和收集材料的过程需要认真思索、反复练习、不断实践,长期坚持下来,学生会习惯性地将客观事物及其变动加以记录,自然地养成思维的应变状态。当然,培养学生“新闻嗅觉”的途径不仅仅只局限于该环节,但它却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方式之一。

其次,训练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口语表达准确、清晰是新闻工作者尤其是广电媒体记者必须具备的职业素质,会说话、会提问的记者面对新闻事件,能用标准流利的普通话将信息准确无误传递给受众,取得良好的传播效果,反之,则让受众不知所云,阻碍信息的交流。“校园新闻”环节中学生在课堂上交流自己的“新闻”,从最初不标准的新闻描述到最后初具特色的新闻语言,其口语表达基本功在不断提高。

再者,调动了学生学习新闻知识的主观能动性。“校园新闻”环节是新闻采写课程每节课的教学切入点,学习的主要方式由教师授课变为课堂交流,让学生找“新闻”、说“新闻”的模式改变了学生对教师的依赖心理,主动对“新闻”进行挖掘、探索、思考,教师适时点评、鼓励,激发了学生学习新闻的积极性、主动性。

最后,活跃了课堂氛围,提高了课堂实效。该环节让学生从开始上课就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成为从思维常态到思维活跃状态的过渡,在思维的转承启合中将学生引入教学,快速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从被动的学习方式转变为主动的探究合作,自主地发现“新闻”、分析“新闻”,在愉快的课堂气氛中获得知识、技能、态度、情感、价值观等方面的收获,比单纯讲采写理论更能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三、结语

《新闻采访与写作》的课堂教学给学生提供新闻采写的基本理论,但教师需要改变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式,在理论课程中加大实训的力度。“校园新闻” 环节的实质是任务驱动教学法的一种尝试,使学生带着真实的采写任务在探究、合作、交流中学习,从而培养其新闻实践能力。在《新闻采访与写作》课上将“校园新闻”环节长期坚持下来,通过连续对几届学生进行相关训练,教师教学的针对性得以增强,学生的新闻业务能力也得到训练。

围绕职业岗位需求培养具备相应职业能力的学生,高职高专新闻教学要求教师更加注重加强学生实践,全面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仅靠“校园新闻”环节的实施是远远不够的,将理论与实际挂钩,将课堂与现实结合,将教学与案例整合,将教室和媒体联合,将学生和社会连接,正是我们加强实践教学需要努力的方向。

【参考文献】

[1]金松林.新闻采写能力型课堂的建构[J].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11(6).

[2]易志文.《新闻采写》课“讲—说—练”参与性教学的探索[J].萍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4).

校园新闻的发现与写作 篇4

重大事件发生、重要领导视察, 这些很明显的新闻, 学生一般也会发现, 难就难在当没有这些重大事件的时候, 还有没有新闻?如果在平常的新闻写作教学中, 教会学生以下几点, 对解决“校园无新闻”现象会有一定的帮助。

一.寻找变化出新闻

校园不像街市, 车水马龙, 变化多端。往往是教室、操场、食堂三部曲, 单调而乏味, 一成不变。因此, 很多学生苦于找不到新闻。这时, 老师要引导学生善于发现不变中的变化, 通过细微的观察, 在熟视无睹的平常中找出变化的不平常, 发现新闻价值。

如学校的各类比赛, 都要打一些横幅标语, 这是看似不变的, 但近来有了变化, 在横幅的右下角, 多了“动感地带”、“如意通赞助”之类的文字, 在中学里, 还是头一回, 这就有文章可做、有新闻可写了。

二.新旧对比出新闻

对所报道对象作新旧对比。新闻是在事物变化进程中即时发生的, 原有基础是新闻的生长基点, 新闻所以为新, 是以旧事作参照系的。能不能及时把握这种对比, 察觉这种变动, 是发现新闻的关键, 也是锻炼、打磨、培养新闻敏感的极好办法。每年的校运会, 都是固定的程序, 开幕式、领导讲话、裁判员、运动员讲话, 团体操比赛, 然后正式开始其他项目比赛。这时候, 要教会学生多和前几届运动会比较, 看今年的校运会哪些方面和过去的不同, 原因是什么, 说明了什么问题, 这样, 就能通过新旧对比, 写出好新闻。

这就要求采编人员对校园的各类现象有着比较深入的了解。哪些报过, 哪些没报过, 哪些是旧招子, 哪些是新举措, 先过筛子, 新旧反复比照, 遴取老师同学们欲知未知的新信息。实际上, 对新旧材料过筛子的过程, 就是培养强化新闻敏感的过程。

三.整合线索出新闻

对同一类型的新闻线索进行整合, 揭示出最近一个时期事件的发展走向。新闻忌讳就事论事的报道, 既报道现象, 还要敏锐地揭示事件的本质、发展趋势, 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新闻落点要找好。如每年都过教师节, 每年的教师节都有很多报道, 形式也多种多样, 但可能都是单个老师、或单个班级、年级的慰问活动的报道, 能否以“他们这样过教师节”为题, 做一个综合的报道呢?例如, 把这些现象分类综合起来写, 就可以写出一条整体地体现教师们过自己节日的好新闻了。

四.挖掘关联出新闻

有些事件看似很小, 但背后隐藏的关联事件却耐人深思。故事背后的故事, 往往也是读者最喜闻乐见的。从运动的角度说, 任何一件新闻都是动态的, 总是处于发展变化之中的。从新闻受众的角度来说, 大家总想了解新闻报道后有什么下文和最新进展。这就要求我们在事件发生后还要关注新闻之后产生的影响、事件的最新进展、发展走向, 对有最新进展, 有价值的及时进行后续报道。另外, 一些反向关联也能写出好新闻。例如, 一件很隆重、精彩且反映强烈的新闻背后找出不和谐音, 找出冷思考, 或在新闻发生后不久, 再杀一个回马枪。比如《中学生交谊舞热现象的冷思考》等。

校园新闻稿 篇5

——汝州市逸夫小学卫生大扫除20xx年10月23日下午,汝州市逸夫小学全校师生在学校开展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搬家式”卫生大扫除工作。

为响应我市区创建国家级卫生城市的号召,10月23日下午,逸夫小学召开创卫工作专题会议。会上,董亚洲书记传达了市教委关于创卫的重要指示精神,李应旭副书记做具体安排。从10月23日下午开始,老师们牺牲休息的时间,开始了为期两天的“搬家式”打扫工作,从办公室到教室,从楼道到校园,从水池到厕所,校园的各个角落无一遗漏。在打扫活动过程中,师生们积极参与,热情洋溢,经过大家的一致努力,逸夫小学的校园变得更加整洁干净,大家在这清新的环境中工作和学习,感到格外亲切舒心。

浅谈校园广播记者新闻能力的提高 篇6

【摘要】高校校园广播台在扩大学校社会影响、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培养具有高素质的人才、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和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新媒体的出现和网络通讯技术的蓬勃发展,校园广播台应该立足自身特点,发挥广播实时性、广泛性的优点,校园广播的信息来源主要来自学生记者,因此同时还要建设一支高校精干的学生记者队伍,保证采编出及时、准确的新闻。校园广播台要以科学规范的管理模式为保障,提高学生记者的新闻素养,保证新闻质量,依托校内外的相关力量选拔培养学生记者,同时需要有经验丰富的指导教师言传身教。

【关键词】校园广播;新闻;学生记者;采编;新闻素养

一、概述

校园广播是学校进行宣传工作的重要窗口,是对学生德育教育的重要阵地,也是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一个好的校园广播台是沟通学校与学生的桥梁,也是一条团结全体学生情感的纽带。校园广播记者是学校宣传工作的主力军,配合老师做好相关校园宣传工作是其主要任务。要把校园新闻宣传工作提高到新的水平,校园广播记者们需要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加强采编技能的修炼,为自己将来走出校园成为一个职业记者或通讯员做好准备。因此,校园广播记者要提高自己的观察能力,善于捕捉和发现新闻线索,提高新闻敏感能力,修炼精准的“犬鼻”,提高看清事物本质的穿透力和迅速的反应能力;修炼锐利的“鹰眼”,及时发现校园新闻热点。同时,校园记者也要多读书,多写作,锻炼自己的笔下功夫,提高自己的文字修养。

二、高校广播台与校园记者现状

随着高校广播台硬件设施的不断改善,空间规模的逐渐扩大,在广播台工作的记者队伍也从最初为数不多的学生成长为记者队伍。可以说学生记者队伍成长的过程就是高校电视台规模扩大、定位和功能神话的过程,学生记者队伍的成长也是高校广播台所处环境变化、功能和定位不断深化的要求。建设一支素质优秀、精干高效的学生记者队伍是建好校园广播台的必然要求。

随着高校广播台不断得到重视,其规模和功能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拓展。高校广播台的覆盖范围是整个校区,随着学校规模的扩大,其覆盖范围也相应扩大,受众群也有所扩大,从主要由在校大学生和教师队伍构成,到现在辐射了一部分与学校相关的社会人员。高校广播台除了作为一般意义的电视媒体应该具备的传播信息、引导舆论、丰富生活、凝聚精神、普及教育等综合职能外,由于其覆盖范围和受众群体的特定性和特殊性,还应该具备一下一些职能。

第一,记录学校的一些重大事件、重大活动、重要人物的影像资料。

第二,校园广播台要注意如何在节目的制作和编排中,尽可能以丰富多彩、风格突出的节目来潜移默化地实现学校进行宣传和教育的目标。

第三,校园广播台不仅仅是为了宣传校园时事热点,更要培养在广播台工作的学生记者队伍,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组织能力、沟通能力、应变能力,培养他们的团队意识、培养他们的个性,使她们成长为高素质的人才,这也是高校育人功能的体现。

三、校园广播记者应具备的基本素养

虽然校园广播记者并非职业记者,但担任这一职务的也大多都是对新闻和传媒工作感兴趣的同学,因此对于记者应具备的素养首先要铭记在心。记者的定义是从事信息采集和媒体报告工作的人,校园广播记者所要具备的基本素质有以下几点:

第一,要有一副善听八方的顺风耳。古人云:兼听则明,偏听则暗。新闻记者最致命的忌讳就是偏听偏信,以偏概全。因此,必须充分利用自己的听觉器官,随时随地做生活的有心人,最大限度地发现和掌握校园新闻线索,丰富自己的信息源和信息库。同时,还要注意倾听来自方方面面的意见,特别是不同意见,避免以偏概全,确保报道的客观、公正、真实、全面。

第二,要有一张能说会道的巧嘴巴。新闻记者的职能就是传播信息,搞好宣传。为了宣传工作的需要而去采访,在采访中也要借助宣传工作的效果,去增强和提高对客观事物所蕴含的新闻价值的发现和发掘能力。如将学校的大政方针和新闻宣传的要点、重点、导向意图,向被采访者予以通报,帮助他们升华对客观事实的认识,使采访者和被采访者对同一事实形成基本的共识,发掘出应有的新闻价值。另外,新闻采访者还需要善于提问,让被采访者乐于回答,有问必答,敢说真话。这也是采访能否成功的关键,是一个合格的新闻记者必备的采访技能之一。”

第三、要有一双乐此不疲的妙手。一是养成随手笔记的职业习惯。搜集资料信息,记录点滴心得,“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二是勤于写作,把所见所闻所感尽快付诸文字,努力缩短新闻事实的发生与受众感知之间的距离,力求最大的时效性。三是精心修改。“倚马可待”的功夫实不多见。

只有具备这三种素质,才能始终保持清醒而冷静的头脑,做好学校的新闻报道及宣传工作。

四、校园广播记者采编技巧

校园广播记者在配合老师做好学校新闻宣传工作的同时也要做好广播台的新闻采编工作。校园广播台不仅是校党委宣传部的耳目喉舌,同时也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报道校园大事小情、各院系新闻,聚焦校内热点方向是校园广播台的重要内容,也是记者的重要任务。在新闻内容的选择方面,因为校园广播面向广大师生,更需具备多样性和灵活性,不仅要抓住当下时政热点,取材方面也要贴近当下生活。最终目标就是为广大师生提供最新鲜的时国内国际体育娱乐消息,提高大学生对时事新闻的敏感度,成为宣传工作的喉舌。

[1]校园广播台不断深化的定位和职能必然要求其制作的电视节目内容要紧密围绕大学生校园生活这一核心,记者应采用符合师生欣赏习惯的形式和风格,制作播放满足师生信息、文化和心理需求的节目,突出生活型、学术性和教育性。而这又对节目的记者队伍的专业素质和综合素质都提出了相当高的要求。因此校园广播台记者需要创意不断出新。

五、如何培养校园记者新闻素养

新闻宣传工作是一项政治性、时效性很强的工作,工作性质与工作内容特殊,对于尚在学习阶段的学生记者来说并不容易,特别是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记者并非新闻专业科班出身,如何培养他们的新闻素养、提高他们的宣传本领以更好地服务于高校的宣传工作即显得尤为重要。

第一,要培养学生记者坚定的政治方向。社会主义的新闻事业是党的事业的一部分,对于提供“新闻产品”的广大记者来说,其政治修养如何,关系重大。高校作为教书育人的主要阵地,一方面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深化,另一方面与社会的联系日益加强,由此也带来了各种思想的碰撞、文化的交汇与融合。要使宣传工作顺应高校党委、行政的中心思想,把持正确的育人导向,同时体现大学开放、包容的特点,学生记者所采写的稿件必须具备正确的舆论导向[2]。太阳之声记者部中的学生来自学校多个学院,是学校新闻战线上的优秀分子。指导老师在他们的政治素质培养、思想观念监督引导方面做了扎实的工作。通过记者部例会、讲座、谈心等多种方式,密切关注学生记者的思想动向。通过上述措施,学生记者的政治素质得到了提高,思想得到了升华,能更理智、更公正地开展新闻宣传工作。许多学生记者还担任了学院、班级的团学干部,起到了模范带头作用。[3]要使宣传工作顺应高校党委、行政的中心思想,把持正确的育人导向,同时体现大学开放、包容的特点,学生记者所采写的稿件必须具备正确的舆论导向。

第二,要培养学生记者的丰富知识结构。一方面,新闻工作者是杂家,需要尽可能具有广博的知识、丰富的知识结构来武装自己,另一方面,任何人都不可能穷尽世间所有知识。如何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构建起记者最佳的知识结构就显得异常重要。[4]大体上,记者的知识结构可以从理论知识、专业知识、基本常识三个层面来构建。

第三,要培养学生记者扎实的写作技能。如果说过硬的政治修养是学生记者成才的思想基础、丰富的知识结构是学生记者成才重要支撑的话,那么扎实的写作技能便是学生记者工作的有力保证。写作技能作为记者知识结构中专业知识层面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闻写作成败的决定因素。当面对一条好的新闻点的时候,写作能力强的记者能一气呵成、左右逢源,甚至能写出“老树新花”;而写作能力欠缺的记者则只能无计可施,徒叹奈何。新闻写作技能包含许多方面的内容,包括熟悉各类新闻体裁及其写作的基本要求,包括感知、发现新闻线索的能力,包括采访、收集新闻素材并由此分析、筛选、归纳、提取出新闻要义的能力,还包括在尊重新闻写作基本规律的基础上将新闻以艺术方式展现从而提升可读性、吸引力与感染力的能力等。

第四,要培养学生记者的创新意识尽管新闻体裁不一,结构多样,门类众多,语言丰富,但文贵纯真,用鲜明性、生动性、贴近性和可读性的文风以文记事、以文寓理才是写作的宗旨。把握住这一宗旨,学生记者在写作过程中要大胆尝试,要敢于创新。要提高学生记者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一是要引发他们从写作思维上创新,包括顺向思维、逆向思维、发散思维等,二是要引导他们从写作手法上创新,在选材立意、布局谋篇、表达技巧上做到“标新立异”。[4]

参考文献:

[1].王立坦:重庆工商大学《论高校媒体学生记者新闻素养培养》。

[2].董广安:《穆青新闻思想与新闻实践》,郑州大学出版社2008年9月出版。

[3].王欣,张慧琴,赵义:《高校学生记者在构建和谐校园中的作用》,《青年记者》,2007年第2期。

[4].高宁远,郭建斌,罗大眉:《现代新闻采访写作教程》,新华出版社1998年1月出版。

高校校园网络新闻研究 篇7

一、高校校园网络新闻的基本内容和特点

(一) 基本内容

1. 校园基础新闻

这一类型新闻的内容比较广泛, 也是最常见的新闻类型。通常以师生的生活工作、学校开展的基本活动以及学校的科研成果为主要内容。校园基础新闻的内容是最多的, 所以板块类型也比较多。常见的新闻板块有:新闻快递、每日要闻、学工动态以及校园报刊信息等。由于板块内容较多, 所以校园基础新闻在网页的分布比较分散。

2. 校园重要新闻

这类新闻主要以学校举办的比较重要的会议和决策, 领导视察以及一些重要的科研成果为内容。反映的是发生在校园的一些相对重大的新闻。主要占据的版面有每周看点、科技要闻等。

3. 校园专题新闻

所谓校园专题新闻主要是指对一段时期内校园的一些风云人物进行采访或是对一些重要节假日活动进行报道, 还有为满足学校重大宣传活动跟踪采访等。针对这一类型的新闻, 网站会根据需要设立专题新闻网页, 进行分期的报道。一般网页会以风云人物、专访栏目等命名。

4. 社会媒体新闻

顾名思义, 这一类新闻是以校外即社会各界新闻为主。是对一些比较重大或有意义的社会新闻报道进行的整理。社会媒体新闻主要出现在热点报道、社会关注等一些栏目。

5. 政治时事新闻

所谓政治时事新闻就是对一些国际或国内重大时事新闻进行的报道。这是为了满足师生对时事政治教育的需求所设立的。栏目名称通常为时事报道、政治新闻等。

(二) 主要特点

1. 真实性

与传统媒体新闻一样, 高校校园网络新闻在内容上具有真实性的特点。真实, 是所有新闻的本质特点。

2. 时效性

这是校园网络新闻最大的特点。与传统媒体新闻相比, 校园网络新闻不存在印刷等工序的存在, 相反通过借助网络的飞速便捷性, 在最短时间内将新闻报道传播出去。可见, 网络的存在完成了新闻报道由最近发生向正在发生的速度的转变。

3. 多样性

校园网络新闻的多样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内容的多样性。由于校园网络新闻涉及面广泛, 内容从古到今、从国内到国外, 从农业到科技, 五花八门、包罗万象。二是形式的多样性。校园网络新闻通过网络技术表现形式由传统的文字图片又涵盖了声音、动画以及视频等, 使得新闻内容更加生动清晰。

4. 储存的便利性

校园网络新闻是可以进行储存的, 而且不需占用任何空间。在需要时只要上网进行查询即可。正是因为校园网络存储便利这一特性, 通过时间的不断变更, 信息的不断储存, 形成了校园网络信息资源。

二、提高校园网络新闻的策略

(一) 拓展新闻来源

首先, 要加大对校园网络新闻的宣传工作, 鼓励广大学校师生积极投稿, 为学校网络新闻工作尽份心力。其次, 加大校园网络新闻的对外宣传工作的力度, 在积极发布校园网络新闻的同时提高学校知名度

(二) 提高写作能力

培养一支文笔好、责任感强的有力的校园网络新闻工作队伍。首先要对收到的稿件进行有目的的筛选, 组织好稿源。其次要加强对队伍人员的培训。不仅要培训其新闻采写能力, 还要对信息编辑员的计算机网络应用水平进行培训。

(三) 保证服务质量

1. 建立一个统一的网站, 这样既有利于对校园网络新闻进行统一的编辑审核以及发表, 同时还可以有效防止有关涉密新闻的泄露。

2. 设立专门人员对成稿进行审核编辑, 从而保证校园网络新闻的质量。

3. 设立奖励机制。这样可以调动全校师生的积极性, 扩展网络新闻的来源, 从而增加校园网络新闻的多样性。结语

21世纪, 是一个网络发展时代。网络作为新世纪的文化载体, 加大对网络的建设不容忽视。网络是把双刃剑, 我们在享受网络带来的便利的同时, 必定不能忽视其负面影响。加强对校园网络新闻的管理, 十分重要。高校网络新闻作为高等院校信息资源的核心部分, 对校园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在网络信息普及的现在, 我们一定要掌握好方向, 积极学习利用健康的网络知识, 并对其大力传播, 摒弃那些不健康的负面网络新闻, 为校园网络新闻的净化事业做出自己的贡献。

摘要: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和改革, 校园网络技术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在高校校园生活学习中, 网络对其产生了无法替代的作用。文章从内容、特点等方面对高校校园网络新闻进行了全面的了解和分析, 就如何更好地建设高校网络新闻文化给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高校,网络技术,网络新闻

参考文献

[1]杨峰.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建设若干问题研究[D].四川大学, 2006

[2]朱星辉.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 2007

[3]孙晓彦.高校校园网络新闻的写作症状面面观[J].中国校外教育 (理论) , 2008

[4]刘楠.基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校网络文化平台建设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 2012

校园新闻不可偏离其价值本真 篇8

显然, 这是用一个班级的活动代替了全校性活动进行新闻宣传报道。这属于个别现象还是具有普遍性呢?犯疑中, 点击其他教育网站发现也有类似的校园新闻。其原因何在呢?

一是价值取向的偏离。陶行知先生的“千教万教教人求真, 千学万学学做真人”道出了教育的本质———真, 真是教育的内涵, 也是教育宣传的价值取向。“酒香不怕巷子深”的时代已逝, 任何事物都离不开宣传, 学校更是如此。如果说办学水平与质量是一套剪裁得体的衣服, 那么宣传则是一条搭配得恰到好处的丝巾, 起到了点缀、锦上添花的效果。但如果为了宣传而造假新闻, 进行伪宣传, 就失去宣传的价值。所谓“立身先立德, 成才先成人”, 学校连最基本的“道”都没有遵循, 焉能培养出优秀的教师和学子?一所品牌学校不是靠几条新闻炒作出来的, 而是靠全校师生的自我成长力、发展力慢慢筑就学校的质量度、信誉度、美誉度, 浸润成绵绵的生命力而得。

二是人性虚荣的作祟。每个人都渴望被人肯定与赏识, 团队也一样。很多学校相互攀比校园活动的开展, 特色工作的成效, 俨然把教育网站当成了展示学校领导工作成绩的一个“看台”。很多校长都为自己学校的新闻能上教育网站而 得意与窃喜, 因为教育局领导、兄弟学校能通过该网站了解自己及其团队都做了什么、怎样做的、成效如何, 为年终的督导评估或评优留下美丽的痕迹与印象。作为一所学校, 上级领导的认可与肯定固然重要, 但学校师生和家长们的幸福与自豪才是最好的凭据。

三是教育评价的助推。从该教育网站所发布的关于全市统计的半年教育宣传数据表中不难看出, 该教育局设立的学校宣传奖以本市教育网站上挂出的新闻条数为重要依据, 对此, 各个区域和学校的领导肯定会出台相关的硬性要求与规定, 为了完成新闻的“量”, 学校相关人员自然会“出点子”、铺路子”、“搭台子”, 为宣传数量的“上涨”而“发飚”。因此出现以下的画面也就不足为奇:适逢节日与纪念日或特定时段, 学校负责宣传的员工首先会在脑中“设计”好与之相关的“新闻”, 然后提前给个别班主任或课任教师或相关领导说明自己的意图, 或商议好“新闻”的相关环节与细节, 接着在约定的时间和空间, “咔嚓、咔嚓”地拍上几张照片, 附上一段激情飞扬的文字后上传网站, 最后等新闻一挂网便喜滋滋地告知学校领导, 并在学校新闻统计表中记上一笔, 甚至算一算自己学校还差多少才能达标或超标, 是否有望跻身于评优的行列……完毕后继续思考下一条新闻的“来源”。

校园新闻 篇9

一、校园媒体整合在创建优质校园文化中的重要作用

校园新闻媒体有多种形式, 如校园广播台、校园电视、橱窗、报纸、校园网站等等, 又因形式不同, 所发挥的作用也各不相同。

1. 校园报纸

报纸作为经久不衰的传统媒体, 在校园媒体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 这主要得益于报纸具有报道学校信息、传递师生心声、建设校园文化等多方面功能, 在学校的教学或者管理过程中, 校报起着重要作用, 比如信息沟通、工作交流、师生业余文化创造展示等。并且, 校报报道形式多样, 阅读时间灵活, 可以对热点问题做深度报道。所以, 在创建优势校园文化时, 可以发挥校报的诸项优势, 对学校的重大新闻、科研成果、师生言论、文华艺术作品的展示等进行宣传。校报的信息载体主要是文字及图片, 方便师生阅读及保存。校报的出版周期长和纸质的效果, 能够供师生反复阅读。校报的文字报道以及评论具有稳定性, 可以引导读者更加深入地思考, 在呈现给读者报道现状的同时, 也让读者了解报道背后的故事, 使其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并存。利用校报阅读的灵活性, 可以交流经验、宣传校科研成果, 可以使读者更加了解校园的教学、科研、管理等多方面工作的现况, 调动起工作、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校报内容来源于师生生活, 为师生服务, 刊登的都是师生的作品或与师生有关的思想、感情, 工作、学习等信息, 表达了师生的想法, 也影响了师生的生活及心理。所以, 校报是创建优质校园文化的重要工具。

2. 校园广播、电视

广播是校园新闻媒体很普遍的形式, 也是校园文化宣传的媒介之一, 且校园广播具备快捷、简短、时效性强的优势。随着社会的发展, 校园广播逐渐发展普及为无线调频的广播系统, 且改革了管理及体制, 无论是软件还是硬件, 在校园建设上面都有了很大进步。校园广播与电视的影响力主要体现在学生方面, 尽管校园电视台并没有在校园内普及, 但发展前景广阔, 校园电视的优势就在于有画面信息, 更加吸引广大师生的注意, 且相比于校报, 广播和电视传播信息更加灵活快速。由于校报时效性差, 收听与收看都要受到时间和场所限制, 所以校园广播和电视适合于报道校园内最新的动态, 比如每日新闻节目, 给观众呈现最新鲜的报道。此外, 校园广播和电视的直观性强, 发出信息及时, 还具备工作、生活等场景, 使报道更具现场动感, 比如人物类的通讯报道, 校园广播可以通过对人物的采访或者生活场景的反映来拉近与观众的距离, 对观众的把握性更强。校园广播可以把受访者请到节目演播室, 通过听众热线电话来实时互动, 从而让听众主动获取信息, 不再被动地接受节目。

3. 校园网络

校园网络为创建优质校园文化提供了便利。在信息时代, 校园新闻媒体离不开网络的建立和运行, 随着网络的发展与普及, 校园文化建设开辟了新领域, 拓宽了新空间, 并注入了新元素, 提供了新机遇。利用网络, 可以随时了解校园热点, 找到丰富的教育资源, 更可以开展各种教育活动, 在师生中的覆盖面和影响力最大。在某种程度上, 校园网络糅合了其他媒体形式的一些优势, 具有传播快捷、信息丰富、图文并茂等特征, 被广大网络用户所欢迎与青睐, 而且在校内师生中也极具影响力, 为优质校园文化的创建提供了方便途径, 学校可以通过互联网加强对外宣传, 提升学校知名度, 提高学校的声誉等。

就目前形势看, 校园网络在众多校园新闻媒体中, 以传播快速、影响面广等特点占据优势。在校园宣传报道上, 校园网络主要宣传学校的党政信息, 与校报比较, 网络受设备、环境的影响相对较大, 却不受容量的限制, 所以在内容上可以加入背景资料、人物介绍等等更加全面的相关报道。为了创建优质校园文化, 学校可以建设一个信息量大、服务性强、覆盖面广、访问人数多且具备趣味性、思想性、服务性、知识性的校园网站, 给学校师生提供更加全面、高效、优质的服务, 让校园网络成为校园主流媒体, 为学校提供传播先进的文化思想、弘扬主旋律。

二、校园媒体整合现存的一些问题及解决办法

由于优质校园文化的创建离不开校园媒体的整合, 所以难免会遇到一些问题, 只有解决了这些问题, 才可以使优质校园文化的创建更加顺利。

1. 校园新闻媒体的人才培养

校园新闻媒体的主体都是在读学生, 没有工作经验, 所以学校要对学生进行新闻与媒体业务知识的培训。由于学生的学业情况各不相同, 在校园媒体团队中的流动性较高, 人才的流失率也较大, 这就会发生校园新闻质量不稳定的情况。

2. 缺乏创新性

缺乏创新性是整个社会都存在的现象, 不仅仅是校园新闻媒体, 比如新闻事件作为校园媒体的传播内容, 如果内容过于相似, 形式过于单一, 又缺少热点新闻, 就会失去师生关注校园媒体的热情, 使校园新闻媒体对优质校园文化创建的作用降低。

发现了问题, 就要想办法解决。针对以上缺陷, 学校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首先, 建设专兼职的校园新闻团队。一支专业的校园新闻团队是整合校园新闻媒体的基本保障, 学校可以根据媒体的形式与特点, 定编定岗, 使校园媒体的工作人员全身心地投入到校园媒体工作中。同时, 适当接收一些新闻媒体专业的毕业生加盟校园新闻媒体工作, 满足不同层次受众的需求, 共同办好校园新闻媒体, 从根本上解决校园新闻质量不稳定的问题。

其次, 加强创新, 增强校园媒体的特色。在校园新闻媒体的整合中, 要尊重学校教育的内外部规律, 让校园媒体更具个性化。学校要立足实际, 把校园新闻媒体办出自己的特色和风格, 打造品牌栏目, 并且增强互动性和趣味性, 由此吸引观众和读者的关注, 使新闻的质量更具创新意识和高层次的追求。

三、结语

教育不再是社会的边缘活动, 而是社会发展前进的基础, 学校作为教育的主要载体, 有至关重要的地位。为了响应国家的号召, 也为了满足社会的需求, 需培养全方面的人才, 创建优质校园文化势在必行。校园新闻媒体作为校园文化传播与普及的重要工具, 应该受到学校的热切关注。了解新闻媒体的组成、结构, 以及在创建优质校园文化的行动中起到的作用, 我们就要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做好校园新闻媒体的整合, 为优质校园文化的创建提供更高品质的服务。

参考文献

[1]张剑平.高校校园新闻媒体的特点及功能刍议[J]湖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0, (02) :47-48.

[2]郑春生.高校校园新闻媒体及其功能[J]中外企业家, 2010, (06) :213-214.

校园新闻 篇10

一、发挥“信息活跃分子”的作用, 正确进行舆论引导

新闻宣传过程中的信息和舆论并非直接“流”向广大的受众, 而必须借助于“信息活跃分子”这一个中间环节的作用来进行推动, 也就是说, 必须经历一个从“大众传播——信息活跃分子——广大的受众”的过程。在网络传播的过程中, 也存在着众多的“信息活跃分子”。通常情况下, 这种“信息活跃分子”在人数众多的上网人员当中, 会针对一些特定的新闻舆论事件来淋漓尽致地表示他们自身的观点和看法, 从而获取众多的网民支持和鼓励, 并且可以在互联网这个传播平台上赢得众多崇拜。一般来说, 这种“信息活跃分子”所发表的帖子能够赢得非常高的点击率以及认同率, 从而能够非常科学有效地推动互联网对舆论进行合理的引导。

由此看来, 校园在高度重视教育信息化建设工作、不断地推动校园网的建设、发挥网络的作用、引导网络舆论的过程中, 必须深入地发掘在广大的教职工以及学员群体当中具有威望的“信息活跃分子”, 真正发挥出这些“信息活跃分子”自身所具备的非常强的“草根性”, 科学合理地利用好这些“信息活跃分子”所具备的巨大的互联网信息资源, 利用他们所具备的新闻敏感性与独特视角, 可以熟练地运用网络语言、写作网络文章等一系列的特点, 在舆论事件发生的情况下, 充分发挥出“信息活跃分子”在上网人员中长期以来形成的威信和影响力, 真正深入地掌握网上话语权, 从而保证网络舆论引导能够起到应有的效果。

二、紧跟时代脉搏, 关注时事热点, 确保舆论引导的权威性

时事热点既是一个非做不可的宣传题材, 也是一种不可替代的新闻资源。在时事热点宣传报道中, 涵盖了全国性的重大主题活动。主要包括2008年的奥运会、2010年的上海世博会、2012年的“十二五”规划、2013年的全国“两会”等。这些全国性的重大主题活动的举办是全国人民的大事、喜事, 作为校园网新闻宣传媒体是绝对不应该缺席报道的。由此看来, 校园网新闻宣传媒体就必须创新对这些全国性重大主题活动的报道角度, 想方设法把握时事热点, 坚持舆论引导的权威性, 拉近这些时事热点与广大学员之间的距离。正是出于这样的认识, 校园网新闻宣传媒体必须高度重视时事热点宣传报道的策划和创新, 每年都要精心推出一批有影响力的时事热点宣传报道, 着力把时事热点宣传报道作为栏目的优势品牌来打造。在运作方式上, 围绕中心工作进行主动策划, 提出“早知晓、早介入、早策划”的“三早”策略。

在当今的21世纪, 学员所关注的时事热点除了国内外大事之外, 也关注和他们的切身利益存在着紧密联系的各种各样的事情。校园网作为学校党委和广大的教职工和学员的“喉舌”, 必须结合校园的特色, 紧密联系国内外的时事热点, 及时报道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一个时期的主要工作及指导思想, 真正地紧跟时代脉搏, 关注时事热点, 确保舆论引导的权威性, 采取正确的舆论来引导教职工与学员。

具体来说, 2011年是中共建党90周年, 校园网新闻宣传媒体栏目组精心策划推出系列报道, 全面宣传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国经济社会所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 唱响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伟大祖国好的时代主旋律, 激发全社会爱国爱党热情, 推动科学发展, 促进社会和谐。再如, 2013年是毛泽东题词号召“向雷锋同志学习”的50周年。雷锋这个名字早已成了中国人心中的一个符号, 他影响了好几代中国人。与此同时, 一场关于核心价值观的大讨论也正在全国各地掀起。在策划“学习雷锋”这一时事热点新闻报道的过程中, 校园网新闻宣传媒体深入挖掘校园特色, 探寻出这一时事热点新闻报道中校园的元素。校园网新闻宣传媒体组织各界代表缅怀雷锋, 追忆雷锋生前感人事迹, 传承雷锋精神。通过这种方式, 校园网新闻宣传媒体寻访着“雷锋”, 感悟着雷锋精神, 也传播着雷锋精神。这样, 在整个校园之中也能够掀起一股崇尚雷锋、尊重雷锋、学习雷锋的良好风气, 使得每一个教职工和学员都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 更加深刻地意识到“学习雷锋”的重要意义, 并且能够积极主动地“学习雷锋”。

三、科学合理地设置校园话题, 提高舆论引导的互动性

对于舆论形成和发展的主要方式, 我国众多的专家和学者认为主要包括两种:一种是自上而下的舆论形成和发展方式;另一种就是自下而上的舆论形成和发展方式。其中, 自上而下的舆论形成和发展方式就是群体中的权威机构发起而播行于一般成员之中;相反即自下而上的舆论形成和发展方式。一般来说, 自上而下的舆论形成和发展方式能够表现出权威机构的意志, 它会和群体中的多数意志存在一致性, 也会存在一定的矛盾。只有在权威机构的意志和公众的意志相一致的情况下, 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的舆论形成和发展方式两者才能够奏出优美的旋律。

具体来说, 在2013年五一劳动节这天, 校园网新闻宣传媒体有必要推出《劳动节里话劳动》专题新闻报道, 引导每一个教职工和学员都阐述他们对于劳动的认识。一些学员认为劳动是智慧, 一些学员认为劳动是美德, 一些学员认为在劳动中实现自我价值, 一些学员认为体力劳动不容轻视……采取科学合理地设置校园话题的方式, 校园网新闻宣传媒体能够及时有效地掌握校园舆情, 从而引导校园中心议题, 真正发现自上而下、自下而上两种舆论形成和发展方式之间的共鸣之处, 从而进一步增强校园网新闻宣传媒体舆论引导的影响力。

四、发挥出“把关”的作用, 科学地做好舆论引导

舆论和信息的传播存在非常密切的联系, 信息的传播又与大众传媒密切联系。在现阶段, 舆论氛围的一个非常显著的特征就是校园网媒体的发展非常迅速, 信息传播的速度非常之快。由此看来, 校园网媒体的把关作用是非常有必要的。具体来说, “把关”即把关人对信息加以科学合理的筛选和过滤, 从而能够提取出正确的信息, 有利于更好地引导舆论。

校园网新闻宣传中的新闻舆论引导工作, 一方面必须有效地利用互联网中所涵盖的信息量大、具备较强的互动性、具备非常广的传播渠道的特点;另一方面, 也必须高度重视互联网之中各种各样的信息的肆意传播所导致的主题淹没、混乱无序状态和思想文化多元化带来的泥沙俱下、鱼龙混杂的问题。校园网必须立足于时代发展的制高点, 立足于校园健康发展大局, 立足于上通下达的作用, 对进入校园的大众媒体、海量信息进行严格监控, 慎重筛选。在校园网新闻宣传的过程中, 必须对正面信息进行选择和再加工, 以更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老百姓的方式进行二次传播, 使正面信息发挥出最大效能。在此基础上, 把关人在把关的具体方式上也必须进行适当的改变:变“严把关”为“巧指路”;变让人们“看什么”为教人们“如何看”;变以“堵”为主为以“导”为主, 更多地依赖于所要表达意见本身的说服力, 以及以“说服”的技巧来把握和进行舆论引导的走向, 善于从多元分散的新闻舆论中寻求共同点, 对舆论信息进行科学有效地分析和整合。要运用理性力量和情感因素进行舆论引导, 晓之以理, 动之以情, 通过网络所报道的事实和评论来引导上网人员思考, 感染上网人员的情绪, 使之产生认同与共鸣。

五、结语

综上所述, 本文从不同的角度深入地探索了怎样才能坚持正确的新闻舆论导向, 做好校园网新闻宣传工作。在今后的工作中, 在校园舆论环境不断变化的新形势下, 校园网必须真正地展示出其实时性、互动性、广泛性、多媒体兼容性的一系列特征, 能坚持正确的新闻舆论导向, 做好校园网新闻宣传工作, 引导广大教职工和学员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推动和谐校园的建设步伐的加快。

摘要:在21世纪, 校园网新闻宣传工作直接关系到校园中意识形态的形成, 直接关系到校园的形象的展示。因此, 校园网必须坚持正确的新闻舆论导向, 做好校园网新闻宣传工作, 推动校园主流文化的引导与传播。本文从不同的角度提出怎样才能坚持正确的新闻舆论导向, 做好校园网新闻宣传工作。

关键词:新闻,舆论导向,校园网,新闻宣传

参考文献

[1]吴思佳.当前高校新闻宣传工作的不足与对策[J].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1 (2) .

[2]李思思, 叶庆葵, 周洋.BBS在校园中的作用与正确引导[J].魅力中国, 2010 (14) .

[3]万陈芳.强化高校新闻宣传的舆论引导作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下旬刊) , 2011 (8) .

[4]李琳.上海市高校校园网信息与舆论功能重筑[J].企业家天地下半月刊 (理论版) , 2008 (5) .

校园新闻 篇11

关键词:ASP.NET;新闻;管理系统;ADO.NET;数据库

新科技时代的到来,互联网成为人们快速获取、发布和传递信息的重要渠道,Internet上发布信息主要是通过网站来实现的,获取信息也是要在Internet"海洋"中按照一定的检索方式将所需要的信息从网站上下载下来,新闻是信息的重要内容之一。因此网站建设在Internet应用上的地位显而易见,它已成为政府、企事业单位信息化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而倍受人们的重视。随着校园的信息化发展,很多学校建立了自己的网站,通过网站进行教学管理、宣传学校、教育资源共享等,对提高教学质量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其中新闻管理系统是构成学校网站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担负着重要作用,通过动态发布学校信息,便于学校信息化管理、对外宣传学校,有助于学校招生。

一、设计思想

校园新闻管理系统将新闻信息集中管理,并通过信息的某些共性进行分类,最后系统化、标准化发布到网站上的一种网站应用程序。网站信息通过一个操作简单的界面加入数据库,然后通过已有的网页模板格式与审核流程发布到网站上。本系统的出现大大减轻了网站更新维护的工作量,通过数据库的引用,将网站的更新维护工作简化到只需录入文字、上传图片等,从而使网站的更新速度大大缩短。

利用ASP.NET技术开发的能够实时发布信息的校园新闻管理系统,实现了网站新闻的浏览、搜索及后台动态管理,通过后台管理实现新闻栏目及新闻的编辑,使得对新闻信息的管理更加及时、高效,提高工作效率。

二、开发工具的选用及介绍

该新闻管理系统可以在Windows 2000 Server SP4/Windows 2003 Server、Windows XP Pro操作系统平台上运行,Web服务器为IIS,数据库服务器为Microsoft SQL Server2000,开发工具采用的Microsoft Visual Studio .NET和Dreamweaver。

(一)ASP.NET技术

ASP.NET是MicroSoft.NET的一部分,作为战略产品,其核心技术是通用语言运行时(Common Language Runtime),利用它可以在服务器后端为用户建立强大的企业级Web应用服务的编程框架。ASP.NET的推出,为建立动态、稳定、性能强大且易于升级和维护的网络应用程序奠定了良好的技术基础。作为新一代企业级网络平台,与以前的Web开发模型相比,ASP.NET提供了以下数个重要的优点:

从外观上看,和ASP是相近的,但是从本质上是完全不同的。ASP.NET几乎全是基于组件和模块化,每一个页,对象,和HTML元素都是一个运行的组件对象。

在开发语言上,ASP.NET支持多种语言,如编译类语言及RunTime,可以支持C#、C++、VB.Net等多种语言,提高了程序的通用性。

在运行机制上,由于ASP.NET代码是预先编译过的,脚本代码运行于服务器端,因而执行效率和性能幅度得到提高。

在安全性方面,ASP.NET借助内置的Windows身份验证和基于每个应用程序的配置,可以保证应用程序是安全的。

(二)数据库技术

Microsoft SQL Server是由微软Microsoft出品,基于关系型数据库的大型数据库系统,它具有独立于硬件平台、对称的多处理器结构、抢占式多任务管理、完善的安全系统和容错功能,并具有易于维护的特点。

三、系统功能分析与设计

(一)系统的功能结构

该新闻管理系统是用ASP.NET网页编程+Microsoft SQL Server2000,开发工具采用的Microsoft Visual Studio .NET和Dreamweaver。系统功能结构图如图1。

其工作流程为:用户登录通过权限判断,普通用户只能浏览、阅读和搜索,注册用户除了可以完成普通用户的操作外,还可以进入新闻管理模块进行新闻栏目和新闻的管理,新闻的管理包括添加、修改和删除的操作。注册用户除系统管理员外只能对自己录入的新闻进行删改操作。

(二)系统的功能模块设计

系统的主要功能是通过几个功能模块来实现的。

1.管理登录在主页面中default.asp,该模块负责将用户分为普通用户和注册用户来实现用户权限的管理。

2.新闻的浏览功能由两个页面协作完成,分别是主页面default.asp、新闻列表显示页面list.aspx,点击标题链接即进入新闻阅读页面。

3.新闻的阅读功能由新闻详细信息显示页面readnews.aspx完成。每条新闻的详细信息将被取出,包括内容、标题、关键字等,并按照相对固定的格式放置在页面的不同区域,所有新闻使用大致相同的页面布局,只是各字段对应的内容不同而已。

4.新闻搜索由search.aspx页面实现,把符合条件的新闻以列表的形式显示,和新闻列表相似。该模块提供了新闻查询功能,输入待查找的内容及选定分类信息可以快速地找到符合条件的新闻,并输出查询结果。

5.后台管理由admin.aspx页面实现,承担栏目编辑和新闻编辑功能。栏目编辑可以添加、修改、删除新闻栏目(如校内新闻、校外新闻)。新闻编辑对不同栏目的新闻进行添加、删除、编辑和修改。

(三)数据库设计

根据功能模块的分析,设计本系统的数据库结构。在Microsoft SQL Server 2000中建立数据库,系统中需要存储的数据主要有管理人员信息表userinfo、栏目表newsclass、新闻信息表news。管理人员信息表中存储有后台管理人员的编号、用户名、密码、所属部门、电子邮箱和电话,栏目表中存储有新闻栏目板块的名称和编号,新闻信息表用来存放所发布的所有新闻信息,包括所属栏目、新闻标题、新闻内容、添加时间、新闻作者、阅览次数、插入图片文件等。

(四)使用ADO.NET访问数据库的方法

ADO.NET是Microsoft在.NET中对数据存取问题的解决方案。[2]ADO.NET是一个用来存取数据和信息的API,它提供了Microsoft SQL Server等数据源以及通过OLE DB和XML公开的数据源的一致访问。数据共享使用者应用程序可以使用ADO.NET连接到这些数据源, 并检索、操作和更新数据。为连接数据源,Microsoft在.NET框架中提供了SQLConnection和ADOConnection 两个连接对象。SQLConnection用来与Microsoft SQL Server 数据库进行连接;ADOConnection用于完成使用OLE DB provider的连接。

1.下面给出一段使用ADO.NET访问Microsoft SQL Server 数据库,用ASP.NET技术实现用户登录的程序。

//IsRegUserOk函数:判断用户是否已经注册和密码是否正确

Sub IsRegUserOk()

Dim name=TextBoxName.Text.Trim()

Dim pwd=TextBoxPassword.Text.Trim()

//建立/打开数据库连接

Dim con As New SqlConnection

conn.ConnectionString=“server=localhost;uid=sa;pwd=;database=newsystem”

conn.Open()

//建立sql字符串

Dim sql=“select * from userinfo where uname='” & username.Text & “'”

Dim cmd As New SqlCommand

Dim dr As New SqlDataReader

dr=cmd.ExecuteReader()

//保留用户注册与否信息

//关闭DataReader

dr.Close()

//取得用户名的密码

Dim sqlBoth=“select * from userinfo where uname='” & username.Text & “'” and “pwd='” & password.Text & “'”

Dim cmdBoth AS New SqlCommand

Dim drBoth As New SqlDataReader

drBoth=cmdBoth.ExecuteReader()

//关闭DataReader

drBoth.Close();

conn.Close();

//判断用户是否注册

If dr.Read() = False Then

Response.Write(“”)

return false;

Else

return true

EndIf

EndSub

2.开发新闻搜索页面,直接使用ADO.NET访问数据库搜索新闻,利用Session对象共享和传递数据,搜索结果以DataSet的形式存放,并将其绑定到GridView中进行显示:

Dim con As New SQLConnection

con.ConnectionString=“server=localhost;uid=sa;pwd=;database =newsystem”

Dim sqlcmd1 =“select * from news where”& Session(“cname”) &“ like '%”& Session(“title”) +“%'”Dim cmd As New SQLCommand

cmd.CommandText=sqlcmd1

cmd.Connection=con

Dim da As New SQLDataAdapter(cmd)

Dim ds As New DataSet

da.Fill(ds,“news”)

If ds.Tables(“news”).Rows.Count <> 0 Then'从数据库中读取数据判断是否已经有这个用户名

GridView1.DataSource=ds.Tables(“news”)

GridView1.DataBind()

Else

Label1.Text=“没用找到符合条件的记录!”

End If

GridView控件的定义代码:

DataKeyNames=“id” Width=“750px”>

四、结束语

该系统充分利用了ASP.Net的优点,具有较强的实用性,我将不断完善该系统,比如突出重要新闻的实现,使得该系统能够实现更高的要求。

参考文献:

[1]朱玉超,鞠艳,王代勇.ASP.NET项目开发教程[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8.

校园电视新闻节目制作的核心环节 篇12

一、新闻价值属性与选题的制定

新闻价值属性是一定事实对主体产生新闻价值效应的客观根据, 也是在电视新闻节目制作中, 确定选题的衡量标准。新闻价值属性的“时新性”中的新鲜性, 是从内容上对新闻事实提出的整体要求。“新意就来源于对常态的改变。”[1]

在校园内, 由来已久的现象和小问题比比皆是, 但并不是每一个现象和问题, 都可以成为校园电视新闻的拍摄选题。我们需要从这无限多的事实中, 把新闻事实之新与一般事物之新区别开来, 关键就在于“非常态的变动”。校园内长期存在的某个现象, 是否新近发生了异于以往的变化;一直存在的某个问题, 是否从量变的积累, 达到了质变的程度——也就是我们所需要的对这一问题进行报道的契机, 这两点是审核选题时, 所需要考虑的。

在“时新性”之外, 重要性、显著性、接近性和兴趣性, 也都是审核选题的标尺。无论是主题报道、事件报道、问题报道、调查报道、现象报道还是人物报道, 如校园内重大活动的资讯、关乎学生利益的校内问题披露、令人眼前一亮的现象趣闻, 这些优秀新闻的产生, 都需要从最初的选题制定阶段做好基础, 从严把关。

二、电视的媒介特征与新闻拍摄

电视将图像、声音、文字等齐集荧屏, 以全能语言或全能符号的方式让人们同时可以收受声、像和文字传播。与报纸的文字信息相比, 电视的图像具有更为直接的信息刺激作用和力量, 它以生动直观的形象, 绕过人们大脑的理性思考直接指向人们的内心, 引发心灵的震撼, 产生即时效应。它的现场性使观众有了“在场”的感觉, 这种感觉大大强化了新闻的可信性。[1]同时, 电视自身这样的媒介特征, 也对电视新闻节目的拍摄制作提出了要求。

我们在电视上经常能看到一些信息含量与情感因素贫乏的画面, 频繁用推、拉、摇、移等运动方式拍摄的握手、照相、会谈等程式化的镜头。这说明记者没有能够在新闻现场真正自觉地运用形象思维去捕捉典型画面, 而是习惯性地以文字思维方式为先导进行工作, 往往只是为了印证文字稿的内容在寻找画面。这样就会使电视画面流于形式, 很难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编辑记者需要在电视新闻的可视性上下功夫, 精心捕捉、运用信息量大且意蕴深刻的视觉画面。这对于校园电视新闻节目在报道会议新闻和活动新闻时尤为重要。如报道一场校内女子台球比赛, 在比赛现场拍摄成组的不同女生打台球的全景、中景、近景和特写镜头, 同时保留现场台球撞击的同期声, 用形象叙事、用现场表达, 再加入对参赛选手的采访段落, 这则新闻的可视性和可信性就会有所增强。

三、新闻写作和剪辑中的节奏处理

信息是有秩序的组合, 一个系统的组织程度越高, 它所能提供的信息量越大。电视艺术整体系统的构成, 是通过诸多语言元素的交叉综合而实现的。[2]电视节目中的解说词具有多重功能, 如:弥补画面不足, 完善电视形象报道;整合画面信息, 创造明确的指示关系;挖掘画面内涵, 丰富提升画面的表现力;调动观众的想象和联想;连接画面, 顺利过渡转场, 等等。因此, 在新闻节目中, 解说词不应是同期采访段落间可有可无的、机械的串联词, 而起到整合信息、调节节奏和搭起整条新闻的逻辑框架的多重作用。例如, 校园电视对于学校食堂早餐的报道, 其中有一段时长约一分钟的对于食堂经理的采访。如果这段同期采访不经过解说词的配合调整, 直接放入新闻中, 会显得十分冗长乏味, 造成观者不适;同时拖延单条新闻的时长, 在节目整体时长一定的情况下, 使节目所能提供的信息量减少。并且, 在这段采访中散落提到了三种豆浆和粥, 如果不通过解说词对信息加以归类梳理, 那么播出时的信息收受效果也将大打折扣。所以就需要用解说词来整合信息, 将采访中被访对象表述不清或语言繁复的信息转用解说进行传达, 并将整段采访分段打散, 让同期采访和解说词穿插交错, 从而使新闻的节奏紧密、逻辑清晰。

四、演播室录制的人员要求

电视节目是集体创作的作品, 电视节目制作是通过各种专门技术人员的共同努力来完成的。在校园电视新闻节目的演播室录制环节, 需要各岗位的明确、细化分工。同时, 也对各岗位人员的素质提出了要求。

主持人的表现是对节目整体形象的最直观呈现。前期准备中, 主持人需要注意自身的着装, 服装与演播室背景板的颜色协调, 以及仪容是否整洁得体。演播室录制时, 需要熟悉主持人串词, 并在走场过程中, 与摄像、提词器、音频等岗位人员进行配合调整。录制过程中, 各机位摄像人员根据节目要求摄取不同景别和角度的画面, 导播在控制室切换画面, 音频控制人员布置话筒、负责声音的拾取和音量的监控。此外, 还有提字器、非线性编辑录制和录像机录制, 以及现场统筹等岗位。

电视制作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节目制作者要熟悉各个工序, 根据节目内容、节目规模,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处理, 使制作的工序更加合理, 高质量、高效率地制作电视节目。

参考文献

[1]杨保军.新闻理论教程 (第二版) [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0:90, 151.

上一篇:炎性狭窄下一篇:瘢痕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