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防治思路

2024-10-05

综合防治思路(通用12篇)

综合防治思路 篇1

1 总装技术人员的职责

在车辆解析中, 总装技术人员的主要职责如下。

a.问题点的把握和确认:针对提出的问题进行认真的确认, 不能仅仅局限在纸面上。

b.问题的解析:通过对相关影响因素的分析找出产生问题的真正原因。

c.暂定对策的实施:在没有找到真正原因的时候, 可以采用暂定对策来保证车辆的品质, 即使在判明真正责任部门后, 总装技术人员也仍有责任协助责任部门制订暂定对策。

d.对策的实施:在恒久对策的实施上, 很多都是由责任部门 (如设计、焊装、零部件) 来取对策, 但总装技术人员有跟踪及督促其进度的责任。

e.实施对策后跟踪:无论是暂定对策还是恒久对策, 都要对其实施后的情况进行跟踪, 跟踪可以通过自己, 也可委托车间或品质保证部门进行。

f.对策固化:根据采取的对策, 暂定对策要下发暂定工程作业表, 对部件的暂定也要以书面的形式通知;恒久对策要在相关文件中固化。

g.再发防止:为了防止后续车型再发生类似问题, 对于设计构造问题, 做成设计反馈表, 向设计部门反馈, 防止后续新车设计中重复出现类似的问题。

2 解析流程

试装车阶段与批量生产阶段会有所不同, 下面对解析流程做以介绍。

(1) 问题的提出

试装车阶段:试装车前联合检查、总装试装车过程、VES评价、保安防灾评价、路试确认、整车品质确认中发现的问题。

批量生产阶段:生产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出厂检验单中记载的问题, VES评价、路试中发现的问题, 市场反馈的问题。

(2) 问题发生的确认

通过对问题的确认, 清楚了解问题发生时的状况。

试装车阶段:问题点的描述要量化、数字化、图表化。查图纸与相关标准, 判定与产品的符合性, 判断这种问题是否真的存在;对于对称件要了解左/右、前/后的差异。

批量生产阶段:对问题现象的把握要量化;查图纸与相关标准, 判定与产品的符合性, 判断问题是否真的存在;了解左右、前后差异, 了解发生的概率及频次, 了解白班与夜班的差异;了解4M (人、机、料、法) 的变更点;品质保证体制是否健全;前后车辆的调查, 确定是否存在同样的问题。

(3) 初步解析

通过初步解析, 初步判断出主要问题点, 对此进行详细确认。

试装车阶段:通过对问题的确认, 找出疑点, 初步判断;采用整车检具 (PUG) 进行初步判断;通过不同零件在同一辆车身上装配或同一零件在不同车身上的装配进行初步判断;对于影响因素较多的问题, 以鱼刺图或系统图的形式将各个影响因素表现出来并逐一排查。

批量生产阶段:通过对问题点的确认, 找出疑点, 初步判断;利用PUG进行初步判断;通过不同零件在同一辆车身上装配或同一零件在不同车身上装配进行初步判断;与批量生产前试装车阶段的状况进行比较。

(4) 详细解析

经过初步解析产生问题的原因后, 将重点问题进行详细解析, 确认问题产生的真正原因。

车身不合格:利用车身的3D数据对车身进行详细分析;利用测量四门两盖总成的检具 (UCF) 、零件单品检具 (PG) 、测量白车身前后端间隙面差的检具 (CHG) 等车身的检测手段进行分析;利用前后车身数据对比分析车身问题;在白车身经过涂装线输送到总装的过程中, 涂装吊具运送、涂装工具支撑及涂装生产线高温烘烤存在变形的可能, 此部分原因也要考虑分析。

部件不合格:利用部件生产厂家的检测报告进行分析;利用部件生产厂家的的检具进行分析;利用三坐标进行分析;怀疑有问题的件与合格件返回供应商进行对比测量分析;部分问题有可能是物流工位器具造成, 对此也要注意分析。

作业不良:根据工程作业表和标准作业书进行作业观察;了解白班与夜班作业上的不同点;收集相关数据;对作业前后状况进行确认。

检具相关性不一致:车身检具、整车检具、部件检具都有一定的制造精度, 有时三者在设计、制造、检测定位方面存在误差, 会造成测量数据差异, 因此需要进行相关性分析。

设备不良:对于需要设备保证车辆精度的问题, 设备的安装精度及检测精度也要考虑进行分析。

设计不良:有些问题是由于设计构造不合理造成, 也要注意分析。

检具与车身差异分析:由于检具是刚性的, 车身部件有一定弹性, 两者会存在一定的差异, 测量数据会有差异, 在检具数据都合格的情况下应考虑检具与车身部件的差异。

偏差累积产生的不合格车辆:由于车辆的公差分配是按SQRT (∑ (部件公差平方+车身的公差平方+装配误差的平方) ) 分配的, 该公差分配成立的前提条件是部件及车身工程能力CPK必须大于1方可成立。因此, 即使车身、部件在公差范围内, 若CPK<1, 而且两者偏差偏向同一边, 即使部件、车身在各自的公差范围内, 偏差累积也有可能造成车辆品质不合格, 这部分也要考虑。

(5) 对策的制订与实施

组织相关部门, 制定暂定对策, 确认恒久对策, 并落实实施日程, 根据以上解析, 可做成初步解析报告。

试装车阶段:组织相关部门制订对策, 落实实施时间。对于暂定对策应先对其有效性进行量的确认后实施, 认为合格后针对作业方面下发暂定工程作业表以指导车间作业;下发技术联络单或技术委托单, 详细说明暂定对策的实施方案及日程;对于恒久对策实施日程要进行充分的确认, 一旦确认就需要严格遵守, 并通过品质快速反馈推进会议进行督促实施。

批量生产阶段:组织相关部门, 制定对策, 落实实施时间。对于暂定对策应先对其有效性在批量生产车上进行少量的确认后实施。认为合格后, 针对作业方面下发暂定工程作业表, 针对部件下发技术联络单;对于恒久对策的实施日程要进行充分的确认, 一旦确认就需要严格遵守, 并通过品质快速反馈推进会议进行督促实施。另外, 还要制定防止不合格车流出工厂的对策:作为批量生产车, 如何做到缺陷车辆不流出工厂是非常重要的, 一旦发现问题, 首先要考虑如何保证缺陷车辆不流出工厂, 因此批量生产初期全数品质保证项目较多, 就是为了保证不流出缺陷车辆。针对客户完全不能接受的项目, 需要对所有未发出的车辆进行全数追溯。

(6) 对策实施后效果的确认

对策实施后, 确认问题解析和对策是否有效, 若未得到改善, 则需再次进行解析并制定对策。

试装车阶段:通过单品数据进行确认;通过整车检具进行确认;同一试装车时期, 试装车后半阶段对试装车前半阶段问题的对策实施进行效果确认。一般试装车计划在编制时分为前半阶段和后半阶段, 中间会有几天的时间间隔, 已经采取的对策可以在后半阶段得到验证, 以加快对策的采用和确认。无法在同一试装车期间得到验征的问题, 如果已采取对策, 可以通过两轮试装车的时间, 针对前一轮试装车辆的问题点进行局部确认, 在后一轮试装车中进行确认。

批量生产阶段:通过单品数据确认;通过整车检具进行确认;通过整车装配进行确认, 确认效果可以反映在出厂检验单、VES评价、路试评价中。

(7) 对策固化

将对策内容反映在工程作业表、标准作业书、全数品质保证书、图纸、检验规格书中, 通过文件的修正, 使得对策得以固化。

(8) 最终完成解析报告

通过以上步骤, 完成问题的解析和对策, 整个问题闭环完成, 将相关资料进行整理、总结, 做成最终报告并留存。解析报告尽可能采用数据说明, 数据采用图、表的方式, 一目了然。

(9) 防止再发问题及向下一车型的反馈

对于设计方面造成的不良, 在对策完成后, 做成设计反馈报告, 提醒设计部门在下一车型设计中不要重复犯同样的设计错误。

3 试装车阶段与批量生产阶段解析的不同处

在对问题的解析上, 应该说试装车阶段 (ET、PT) 与批量生产阶段 (先行生产、初期流动及批量生产后) 思考问题的方法虽然大体相同, 但对细节的考虑还是有如下差异。

a.侧重点不同:试装车阶段以恒久对策的实施为重点;而批量生产阶段除了恒久对策外, 更重要的是如何能先采用暂定的方法解决问题, 并强调实施防止流出缺陷车辆的对策。

b.在现状的把握上, 由于批量生产时车辆多, 作业人员不同, 因此需要把握的方面会更多。如对4M变更点, 白班与夜班有无不同, 发生状况 (左右、前后等) 都要进行详细的调查与分析, 这样极有利于问题的解析。

4 解析过程中常用的数据分析及统计工具

在解析车辆问题方面, 测量工具越来越多, 常用测量工具有PUG (通常有整车、前端、后端PUG3种) 、PG、CHG、UCF。还有采用激光扫描车辆合格部位, 然后与理论数模进行偏差对比分析的三坐标测量分析系统 (VTS) 。灵活运用各种数据分析及统计工具, 可以帮助分析复杂的数据及问题。

a.现状调查所用的数据分析及统计工具通常有柏拉图、饼状图、离散图等。

b.查找原因所用的数据分析及统计工具通常有鱼刺图、系统图。

c.分析部件、车身、车辆数据是否偏离了公差, 通常采用正态分布图。

d.当对策实施后是否能有效地跟踪常用推移图。

5 几种典型的产品质量问题原因分析

常见产品质量问题按发生部位, 大体分为内装、外装、底盘、电装四大类问题;按质量问题的性质分类可分为尺寸精度 (典型为内、外装问题) 、机能 (车门关闭、车辆跑偏、刮水器喷水不良等) 、水密封 (前围、侧围门四周、后备箱) 、路试、电装等问题。

(1) 产品质量偏差问题

产品质量偏差问题是与整车机能有关的问题, 如车门关闭能量超差、雨刮攻角与喷水位置不对, 车辆跑偏等。影响因素往往很多, 解析关键在于根据机构的产品设计原理, 列出全部影响因素, 对各个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找出各个影响因素的影响度, 按照影响度的大小或者对策速度最快、成本最低的顺序依次进行对策, 找出影响问题的关键因素, 并进行效果验证, 直到产品质量偏差管理项目在规定的合格范围内为止。常见3种产品质量偏差管理项目及原因见表1。

(2) 水密封质量问题的解决方法

水密封质量问题主要分布在车门、行李箱、前围等部位。水密封问题解决的关键是查找出漏水路径, 然后根据水密封品质保证项目, 首先确认上流工程及部件保证的项目是否在规定的合格范围内。

常见漏水部位的解析与对策见表2。

(3) 路试质量问题的解决

路试问题常表现为异响问题, 关键是根据发出声音初步判定是什么物体发出的声音, 查找声源出现的位置, 然后根据初步确定进行对策, 确认异响是否消除。

表3为消除常见异响对策, 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解析判定, 然后决定对策。

(4) 电装问题的解决

电装问题如发动机不能起动、出厂检测有故障代码等问题, 通常这类问题的解析是先用故障诊断仪诊断车辆, 确定车辆故障代码, 然后根据故障代码含义, 进一步确定故障发生的初步部位或部件, 然后根据电路图进行排查。

综合防治思路 篇2

20**年综合办公室总体目标是: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加大企业宣传力度,办好报刊,强化培训,满足人才需求,参与政务,管好事务,搞好服务。

具体地讲:

----在宣传上,以公司报为主要宣传阵地,围绕公司大政方针、奋斗目标凝聚发展力量,积极报道公司两个文明建设成果,努力挖掘基层先进人物、先进事迹,传递公司正能量。

1、计划全年报道先进人物或先进工作事迹10次以上,突出20**年初表彰阶段、五一阶段、十一阶段等时间节点;

2、计划在一版或二版开辟领导访谈等栏目,宣传各部门、分公司工作计划或发展;

3、计划对四版副刊进行评比,设立“五个一”工程,积极评选好副刊文章;

4、积极利用开发区、高新区报刊、电视、网路推荐百利来公司和两个园区建设。

----在人质管理上,根据定岗定员,结合各单位人员需求,广招人才,满足总公司及分公司发展要求。

1、今年12月份制定出20**年度人员需求计划,利用春节后招工机会,通过人才交流会、人才网进行人员招聘;

2、积极完善出台员工手册,对新近人员进行上岗前教育;

3、积极办理员工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工作。

----在培训上,继续营造敬业爱岗意识、继续强化员工讲制度讲卫生的`意识。

1、对公司高层领导进行参考性培训学习;

2、对公司中层、分公司领导进行系统性培训学习;

3、对普通员工进行爱岗敬业培训、进行制度讲卫生的培训。

----在接待工作上,围绕公司、园区搞好接待,力求达到上级领导满意、公司满意。

1、积极搞好园区参观接待,强化推荐园区意识;

2、抓好内部餐厅管理,搞好饭菜质量和餐厅接待水平;

3、制定三楼吧台工作责任,落实每日值班规定。

----在文体活动上,做到有计划,讲节点,出成效。

1、抓好节日活动,对五一、十一、元旦搞好文艺或体育活动;

2、设立活动奖项,培养员工、部门凝聚力、向心力。

----在督办工作上,围绕公司例会目标任务、领导安排临时任务进行事中督办、事后了解统计;

1、每周五,将公司安排督办的工作事宜形成书面材料报总经理,并在周六会议上反馈;

2、每月初,对上月工作进行汇总上报总经理。

----在检查工作上,积极抓好办公楼卫生、园区卫生,对公司推行的管理制度进行定期检查、促进。

1、每周对办公楼卫生、园区卫生进行检查,并公布,月底汇总;

综合防治思路 篇3

关键词:林业;石漠化;治理;措施

前言

由于不合理的人为活动使大量的林草植被被破坏,基岩裸露严重,最终形成了石漠化问题。贵州岩溶分布面积比重和石漠化面积比重均处于全国各省区之首。全省国土总面积17.62万平方公里,岩溶出露面积109084.58平方公里,占全省国土面积的61.92%。在岩溶地区,石漠化面积37597.36平方公里,占全省国土面积的21.34%,占岩溶面积的34.47%。在石漠化分布区,轻度石漠化面积22155.76平方公里,中度石漠化面积10868.95平方公里,强度石漠化面积3715.41平方公里,极强度石漠化面积857.24平方公里。全省石漠化面积大于300平方公里的县就有48个[1]。这一问题导致了环境恶化,水土严重流失,大大减慢了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脚步,严重制约了我省社会经济的稳步发展,成为现阶段的三大生态问题之一。

1 林业建设在石漠化综合防治中存在的问题

1.1 投入的资金不足

石漠化区域的经济发展落后,其生态建设的资金投入主要依靠中央财政,相比石漠化严峻的形势,其资金投入可以说严重不足,治理力度也十分有限,使石漠化的扩展速度远远大于有效的治理速度。现在的石漠化土地变成了造林困难地,然而由于现有的单位造林补助得不到保障,致使治理的成效很难得到保障。

1.2 治理任务艰巨

通常,石漠化土地的土被不连续、基岩裸露度高、肥力低、土层薄,生态环境十分恶劣,这些点都会使生态修复的任务十分艰巨。

1.3 土地环境的承载量超限

石漠化地区还存在缺柴少粮的现象,群众生活贫困,这是由于人口密度大,资源的人均占有量少,石漠化土地的环境承载量大大超出了它本身所能承载的量,最终出现毁林开荒等现象,使治理的成效难以保证。

2 林业建设在石漠化综合防治中的总体思路

岩溶地区的石漠化综合治理要结合实际,防与治并重,以科学为基石,并应当深入思考岩溶地区生态环境的问题与矛盾所在,治理水土流失以防治土地的石漠化。倡导可持续发展战略,以提高科技含量为前提,以法律为保障,以改善生态环境为目标来努力造林育林。大力发展林业资源,建立一个结构合理、功能稳定、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

林业建设遵循的基本原则:首先,要遵循综合治理岩溶地区石漠化的规划大纲,以对现有的林业生态建设能够有个统筹规划以及整合,利用各类资源以加速岩溶植被的生态修复,并推进石漠化林业的生态治理。其次,石漠化林业生态治理属于社会公益性的事业,所以要多层次、多方式、多渠道地筹集资金,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并努力引入多方投资主体投入到石漠化的治理中,以加大石漠化综合治理林业专项投入。再次,要突出效益、防治结合,避免产生新的石漠化,切实保护好现有林草植被。采取封山的方法畜养林草,以及人工造林的方法使石漠化土地的林草植被能够快速地得以恢复,以防止石漠化进一步扩展,同时得以构建稳定的岩溶生态系统。

3 林业建设在石漠化综合治理中的主要措施及作用

石漠化的综合治理需要构建稳定的岩溶生态系统,恢复岩溶林草植被,更要以林业建设为中心。另外,发展生态旅游、经果林等产业以实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和新的经济增长点。林业建设的主要措施有封山育林育草、植被管护、人工造林、科技支撑和生态旅游业等。

封山育林育草能够使生物的多样性增加,植被和林草的恢复速度加快,优化岩溶地区的生态环境,这一方法的优点就是投资较少,并且用工也不多,但是效益高、见效快。下一步的建设需要设立封山育林的标牌和标志,结合实际,准确地确定封育方式。目前对岩溶地区的森林以及植被的保护很有效的手段就是依法对植被的管护,其工作内容是管护生态质量较高的岩溶地区潜在石漠化土地中的疏林地、有林地、灌丛地以及灌木林地等,严厉治理滥樵、滥垦、滥牧和滥采等类现象,以避免新的石漠化,以及森林的病虫害和森林火灾。其他地区按土地利用规划实施退耕还林还草,恢复林草植被以推进区域产业结构的调整。

综合治理石漠化的首要任务就是提高森林的生态效能,而修复生态系统的关键就是林业建设。综合治理石漠化的过程中,其中的林业建设是区域实施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内容,并在区域生态环境建设方面处于核心地位,能有效增加林草植被盖度,净化空气、保持水土、增加土壤肥力、改善土壤结构,加快了区域社会的经济发展,促进区域产业的结构调整,直接关系到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全局。

结语

石漠化治理工程的实施,为维护贵州国土生态安全、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起到促进作用,各项林业建设中的建设内容应当相互协作、紧密配合,以实现岩溶区域经济和生态修复的协调发展。抓住机会,努力优化林业建设在石漠化综合治理中的内容,制定规范来规制林业建设过程中的治理方法与措施,以提高生态修复的成果。

参考文献

综合开发治理滦河及发展思路 篇4

滦河古称“濡水”, 是华北地区的第二大河流。发源于承德市丰宁县小梁山, 干流呈西北东南方向, 蜿蜒于燕山山脉, 流经或吸纳河北、内蒙、辽宁三省的上都河、小滦河、兴洲河、伊逊河、蚂蚁吐河、武烈河、白河、老牛河、柳河、瀑河、洒河、青龙河等500余条河流后, 在河北省乐亭县兜网铺注入渤海。干流总长885km, 总流域面积4.46万km2。因流域大部分面积处于冷暖空气南下北上的穿行走廊, 流域内平均降水540㎜。水量比较丰富, 多年平均经流总量为47.9亿m³, 相当于海滦河流域总量的20%.每年6~9月份降水量和径流量占全年的75%左右。由于雨量集中, 河道纵坡较大, 洪水有暴涨、暴落习性。受20世纪中后期在中上游修建庙宫、潘家口、大黑汀等大中型水库和大肆开发矿产资源的影响, 迁西县以下河段水量急剧减少, 使下游河段的地质、水源、生态环境不断恶化, 给沿河人民的生产、生活和经济社会发展造成了巨大的影响。

2 滦河迁安段的生态环境状况及其影响

2.1 滦河迁安段特殊的地理特征

滦河在迁安市隔兰河入口以上为山区河段, 历史以来, 每逢汛期 (6~9月份) , 洪水从上游山区裹带大量卵石、泥沙下泄, 进入隔滦河入口以下河段, 河道纵坡骤然变小, 河面变宽, 水流动能减小, 势能增加, 大量的卵石、泥沙在宽阔的滩区沉积, 使洪水在宽广的石沙质滩区东突西荡, 形成小营以下, 山东庄以上30多公里河段的广阔滩区, 西里铺段滩区宽度达5.5km, 并在小营以下形成东西两股河道和众多的叉河, 由于河道不断扩宽, 河床逐年淤积, 小营至山东庄以上的多数河段成为浅宽形河滩。加上山东庄以下的河道变窄, 遇大洪水宣泄不畅, 使迁安盆地经常遭遇洪水、泥沙危害。其主要表现为:一是汛期遇大水时, 由于河道浅宽下游河段宣泄不畅, 洪水即在迁安盆地转变势能, 改变流道, 给沿河造成洪涝灾害, 危及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二是遇小洪水时, 泥沙继续在滩区淤积, 洪水在滩区如脱缰野马, 时常造成河道改变、塌岸、冲地等灾害;三是干旱季节, 广阔的滩区又成为风沙之源, 大量的粉细沙随风漂移, 进而形成闫家店、杨店子、迁安镇、野鸡坨、夏官营等镇乡的近20余万亩沙地。每年春夏大风季节, 沿河沙地都被刮走一层厚厚的表土, 地面所剩的是粗砂和砾土。每场大风过后, 迁安城区及周围镇乡沿河沙蚀淤积严重, 办公室桌面总是一层厚厚的浮土。这就是燕山, 滦河赐给迁安人民的特殊“礼物”。

2.2 人为因素对滦河迁安段的影响日趋严重

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 在燕山深处、滦河中上游段, 国家、地方先后修建了数十座大中型水库, 特别是庙宫、潘家口、大黑汀三座大型水库先后建成运行后, 使滦河迁安段水量大幅减少, 加上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 国家、地方在燕山腹地滦河流域大肆开矿、毁林开荒, 使水土流失加剧。致使滦河迁安段特别是城区段河道水流大幅减少, 常年断流均在5个月左右, 严重年份断流长达8个月, 白庄以下至南丘出口段 (19km) 变成了臭水沟。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由于河道基流减少和断流, 使河道侧向补给功能减弱、丧失, 造成迁安盆地地下水位大幅下降, 1986~1989年, 迁安盆地15000眼真空井报废, 5000眼被迫从6~7米加深到9~10米, 闫家店、潘营、丁官营、毛洼、杨店子、赵店子等地区有2000余眼真空井改为深水位 (16~25米) 井;二是由于河道基流减少、断流, 稀释降解能力减弱, 每年到干旱季节, 三里河、十里河断流, 卢沟铺以下至南丘出口段水质极差, 造成水生动、植物灭绝, 部分沿河村庄饮用水水质污染, 导致部分地区工业废水影响人民的生产、生活和大肠杆菌超标等现象;三是受河道基流减少、断流影响, 水面湿地大幅度减少, 使生态环境本已十分脆弱的迁安盆地, 特别是西里铺滩区更是雪上加霜, 每到春季, 干旱程度加重, 风吹沙起, 黄尘蔽日, 耕种土地日益贫瘠, 滩区群众为维持生计, 只能大量施用化肥维持低而不稳的农业收入, 又人为地增加重复污染;四是因为上游来水量减少, 使沿河的十余座大小扬水站 (点) 效益缩减或报废, 迁安盆地及周边地区的水环境、生态环境、大气环境进一步脆弱、恶化, 影响和制约了迁安市经济社会发展和工农业生产布局。典型事例为:20世纪90年代初, 首钢一个200万吨的大型线材企业计划在滦河右岸的孟官营乡建设, 由于当时水资源不足和尾水、尾气排放等问题, 迫使该项目改建到山东济宁;因为同样原因, 迁安市不得不忍痛砍掉当年的财税支柱, 具有传统色彩的几家造纸企业。

2.3 初步治理效益明显

2001年秋季, 迁安市将滦河城区段综合开发治理列入议事日程, 2002~2006年秋季的四年中, 迁安市共投资25.8亿元, 修建了两岸防洪大堤共47.8km (右岸17.6km左岸27.2km) , 建设3座橡胶坝, 并在左支河道2﹟、3#橡胶坝之间建成了黄太湖景区, 在左岸沿大坝内测修建了长达6km的带状公园。2007~2009年, 又筹资5.4亿元, 对穿越城区的三里河进行了综合开发治理, 在整个城区及下游形成了13.5km的带状景区和湿地。

滦河、三里河城区段的综合治理。使迁安市的城市品质大幅提升, 昔日风吹沙起的荒滩和低产农田, 变成了城市建设和商住用地;往日的臭水沟、垃圾场变成了“三季有花, 四季常绿”, 风景如画的绿地、花园;高品质的商业住宅、别墅小区、农业、旅游、悠闲小区拔地而起, 成为人们趋之若鹜好去处;黄太湖景区被水利部命名为水利“AAAA”级旅游景区;在西里铺夹心滩为5个行政村建设了6座防洪台和6km的防洪撤退路。上述工程建设, 使迁安人看到了第一期滦河、三里河综合开发治理工程具有防洪、造地、减灾、旅游、减轻风沙危害、地下水位回升、改善生态环境、大气环境、城区绿化、美化等综合效益。推动了迁安市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提高了迁安市在省内和全国的知名度。2008年以来, 迁安市被评为全国卫生城市和国家级园林城市。但是, 第一期综合开发治理工程只是解决了左、右岸大堤以外的洪水威胁和小营 (1#橡胶坝) 以下东支河道及黄台山至白庄段河道的部分问题, 整个滦河城区段和西里铺滩区还仍然程度不同地存在下述问题:一是西里铺滩区的5个行政村, 14个自然村、2300个农户, 8700口人防洪隐患仍然未能解决, 生产、生活条件依然相对落后、低下;二是整个迁安盆地的地下水资源还未恢复到历史最好水平, 不能满足未来的工农业及城市生产、生活用水需要, 由于缺少工程设施, 为数不多的雨洪资源还不能有效的拦蓄、利用;三是西里铺滩区内的水土流失、土地沙化、风起沙扬, 影响大气环境、生态环境的状况依然存在;四是遭到严重破坏的水环境、生物环境, 生态环境、大气环境还没能从根本上恢复, 据相关部门测定, 这里的综合环境状况, 还很脆弱, 多项指标还在警戒线以上;五是滦河主河道有效水面面积依然偏低, 人均占有水面面积还不能满足宜居城市和绿色环保城市需求;六是爪村以下至坨上区间河道, 还存在尾矿堆积、河道狭窄、泄洪不畅等问题。

3 科学规划巧融资, 构建平台促转型

(1) 2010年春, 新一届市委、政府着手做了以下三件事:一是开展调查研究, 盘点家底。通过走访调研和召开各种座谈会、分析会, 摸清了本市的工农业布局、产业结构、产成品市场流向、资源状况等, 出台了“四五”转型攻坚计划, 该计划的核心内容是在资源型经济转型中, 实施以“大城区、大园区、大产业、大交通、大开放“五大”战略为核心的产业转型攻坚谋略和独具迁安特色的“三足鼎立”、“两翼齐飞”的现代产业新格局的发展战略。

(2) 目标明确。以“大城区、大园区、大产业、大交通、大开放”为核心的五大战略, 哪一个都和生态环境、大气环境、交通环境、水资源环境、人文、地理环境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打造“品质靓城、产业新城、生态绿城、创新智城、和谐宜居之城”更需要良好的生态、大气、交通、水资源和美好的人文环境的陪护和衬托。为此, 49.6km2的河道和西里铺夹心滩的综合开发治理也就成了吸引众多视线、聚拢多方目光的“战略焦点”。2010年春夏之初, 迁安市委、政府集中水利、规划、住建、交通、土地、环保等多个部门, 邀请国内外著名的规划设计、研究单位, 对这一地区进行了综合分析、会诊, 最终绘就了综合开发治理蓝图, 今年3月份该工程项目已经全面进入开工建设。这项先后投资120亿元的工程项目的实施, 彰显了迁安市委、政府在产业转型、“魅力钢城, 绿色迁安”、“宜居城市”建设方面的决心, 具体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1) 根除隐患惠民生。地处滦河城区段 (东西两股河道) 的西里铺滩区, 其东西最宽达5.5km, 南北长约14.0km, 总面积27.9 km2。有5个行政村, 14个自然村, 2300户, 8700口人在内居住。1982年以前, 这里是西里铺公社的全部辖区。1962年的一场大洪水 (洪峰流量龟口站2.48万立方米/秒) 。该公社的所有民房全部被淹, 低洼处房屋倒塌, 人们坐在房顶, 可用洪水洗脚, 酿成了倒房、塌坑、猪、畜冲走, 水冲沙压农田的洪水灾害。自从那时起, 每年汛期 (6月15日~9月15日) , 这里都是迁安从上到下, 倍受关注的防洪重点地区, 90年代以来, 虽然这里修建了6座防洪台和防洪撤退路, 但洪水威胁并没有减轻。长期以来, 洪水威胁就像悬在人们头上的“达魔之剑”, 给滩区人民和各级政府的心头蒙上了一层挥之不去的阴影。为8700口人的生命财产安全, 政府下定决心, 启动西里铺大开发项目。依据综合开发项目安排, 计划投资近30亿元, 将滩区内2300户8700口人全部迁到安全地区, 安置到高等级居民住宅小区居住, 使原来年年受洪水威胁、危害的人们, 永远、彻底的免除洪水危害。移民搬迁这一重大举措, 充分体现了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危高于一切的民本意识, 是尊重人民生存权、发展权的人道主义的精髓。同时也显现了政府责任担当和对人民生命财产负责的精神。

2) 功能齐全。滦河迁安城区段小营至白庄区间的滩区和水面共49.6km2, 每年干旱季节, 河道断流、水质变臭、风起沙扬、生态恶化, 是迁安盆地及周边地区水蚀和沙尘的重点源区。2002年以来, 迁安市投资25.8亿元, 修建了47.8km的左右岸大堤, 并对东股河道 (靠城区一侧) 进行了重点治理, 形成了3.7 km2水面的黄台湖景区, 三道橡胶坝和6.0km的带状公园, 起到了蓄水、环保、生态修复作用, 地下水位得到了有效提升。使迁安人民尝到了治理滦河取得的巨大作用和效益的甜头。但这次“西里铺大开发项目”的起点和目标, 要考虑的是全市而不仅仅是城区和沿岸。为此, 规划和设计之初, 政府责成有关部门, 邀请北京、上海、韩国等著名的规划设计单位。在49.6 km2范围内, 高起点、高占位地依据不同需求, 规划出水面、湿地、岛区、绿化、美化用地和具有居住、娱乐、旅游、休闲、观光、购物等功能区。经多家论证、筛选的实施方案为:通过挖湖、筑岛、修建拦水橡胶坝、底层防渗等工程措施。最终形成24.0km2的水面和湿地, 17.0 km2的绿化、美化用地, 2.0 km2的旅游用地和7.0km2的城市建设用地。效益范围含盖蓄水、防洪、防风固沙、环境保护、环境、生态修复、气候调节、绿化、美花、旅游、观光和满足城市扩容等综合作用。总体来讲, 是对整个河道和西里铺滩区实施一次全方位、综合性、多功能、调结构和外科手术式的大改造。

3) 民间融资办水利。“西里铺大开发工程”是一项综合性、大规模、综合效益巨大、改善迁安属地性质的大型综合工程, 也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德政工程。但其所需的120亿元资金, 按迁安市2011年全部财政收入78.2亿元计算, 就是全市人民不吃、不喝、不上缴, 也需要将近两年的全部财政收入才能完成。通过几番分析、论证, 政府与市内靠搞铁矿、钢铁提前富起来的几位“老板”达成共识, 工程给他们干, 政府负责工程监管, “滦河综合开发治理工程”所需资金先由他们出资, 待工程完成后, 再用置换的城市建设、绿化、美化、旅游观光、休闲用地, 让他们搞二次开发。让他们从效益回收中取本收息。这是一个互利共赢的融资方案。其结果是, 政府在工程实施方面一分不掏, 用“置换”土地还清欠账, 在取得工程效益的同时, 通过土地置换, 政府还可以剩下数千万元用于后续开发治理工程。

4) 变废为宝建生态宜居“五城”。拥有49.6km的滦河滩区, 实际就是滦河迁安段的行洪区, 也是迁安段的滦河“泛区”, 她是燕山、滦河赋予迁安的特殊“产物”。特别是上世纪70年代大兴水利和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上中游山区大举开发矿业 (铁矿、煤矿、金矿、采矿等) 以后, 旱灾、风沙、生态环境、大气环境、水资源短缺等自然灾害的危害进一步加剧, 迁安盆地、特别是西里铺滩区及其以下河道, 在整个迁安市的中心地带形成了一块奇痒难医的“牛皮癣”, 滩区内只有不到20%的土地可以耕种外, 其余均为干涸的河道和卵石沙滩, 是一片草木不生的“废地”。要使迁安从根本上变样, 必须对这块“牛皮癣”进行彻底的根治, 这是多少代迁安人的企盼和愿望。在2002~2006年政府对滦河迁安城区段进行初步治理取得显著效益之后, 新一届政府通过近两年的统筹谋划, 终于顺利启动“以挖河、筑岛、蓄水、拦洪、修路、架桥等综合治理工程措施。

5) 构建平台促转型。西里铺 (滦河) 大开发工程已於三月份全面开工建设, 两三年后, 一个秀美的北方水城将成为现实景观。与此同时, 随着三大园区功能的不断强化和完善以及京沈支线、燕山旅游路、天洋城城市综合体、燕山大路南延、第三通道和中国国家长城公园、龙山、山叶口、灵山、红峪口、石梯子沟、白羊峪、教厂沟、徐流口等旅游景区的相继建成和完善提高, 迁安市“培地、栽树、筑巢、引凤、崛起”的五步战略也将取得显著效果。“三足”立起来, “两翼”飞起来的现代化产业新格局已经形成。目前已有首钢重汽、三一重工、浙江物产、山东临工、江苏徐工、葵花药业等全国500强大型企业进驻迁安建厂创业。一个聚拢人流、物流、资金流的“洼地”已经形成, 经济转型的平台已经搭成。可以预期, 21世纪的第二个10年将是迁安市实现第二次起飞, 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2020年之后, 迁安市除在河北省继续保持首强地位, 完全有把握、有机会跃升到全国百强县市的第一方阵, 实现GDP 2000亿, 财政收入超200亿的宏伟目标。

摘要:2002年以来, 迁安市经过理性思考、科学规划, 先后斥巨资对境内的滦河进行了大规模的综合开发治理, 为经济转型、社会发展, 建设宜居城市奠定了基础, 打造了新的平台。

关键词:滦河,综合开发,治理

参考文献

[1]迁安县水利志编辑办公室, 迁安县水利志[M].河北人民出版社, 1990.9.

[2]韩兴, 王秀茹, 郭秀瑞.滦河迁安段生态防洪工程效益分析[J].水土保持研究, 2005.12 (5) :134-137.

[3]韩兴.章瑞银.论生态系统修复与区域可持续发展关系[J].水土保持研究, 2004.3:198-200.

[4]韩兴, 王秀茹, 等.滦河迁安段环境恶化的危害及防治对策研究[D].江西南昌:第十一届海峡两岸水土保持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2006.11:138-140.

物流案例二的综合分析思路 篇5

一、工业制造业的物流案例分析思路

(一)制造企业物流常见问题

1、资源浪费问题

(1)人力资源问题:人才分配不合理,员工积极性不高,岗位责任制不明确,人浮于事,人力资源利用不合理等。

(2)财务资源问题:资金周转不合理,财务资源未被充分合理使用等

(3)物品资源问题:库存积压和物料破损浪费严重

(4)物流信息问题:物流信息沟通不畅,信息技术未被充分应用,导致信息技术资源的浪费等

2、劳动生产率和劳动效率低的问题

(1)物流供应链的作业流程不合理

(2)企业上、下游企业,企业内部供、产、销等各部门协调性差,扯皮严重,上下游企业和企业内部各部门矛盾多

(3)物流人才结构不合理和物流人员素质低,工作积极性不高

(4)物流基础设备和信息技术装备落后

3、管理水平不高的问题

(1)企业各部门预测性和计划能力不强

(2)企业的组织结构不合理,尤其企业的物流职能部门的组织结构不符合企业物流的发展要求

(3)高层管理的领导能力和控制力问题,物流的管理团队精神不佳

(4)缺乏相应的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如物流的KPI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4、成本高,效益不理想的问题

(1)物流供应链的采购,仓储库存和生产配送等环节成本上升

(2)相关物流基础设备和配套设施投入大,但效益产出小

(3)企业的物料库存量过大等因素造成资金周转速度慢

(4)管理成本高

(二)制造企业的物流解决方案框架

1、从提高劳动效率,减少物流资源浪费和节约物流成本的角度

(1)物流供应链环节业务流程再造

(2)采用供应链计划技术来提高效率,减少资源浪费。如MRP,MRP2,ERP等

(3)采用JIT思想和ABC分类法,加强仓储管理和库存管理。

(4)适量引入物流设备和信息技术。如:EDI、GPS/GIS技术等

(5)重视和引进物流人才,加强物流人力资源管理

(6)加快物料和产品的库存周转速度,减少资金占用,加强资本营运能力

(7)考虑和专业的第三方物流合作,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

2、从提高物流管理水平方面

(1)加强供应链各环节的预测性,计划性和控制能力。

(2)完善企业的组织结构或物流部门的组织架构

(3)企业高层领导的重视和支持

(4)建立一套相应的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如制定物流各环节的KPI绩效指标和明确奖罚责任制度

3、从提高企业竞争力方面

(1)加强和供应商的战略合作关系,重视采购和供应商管理

(2)加强客户关系的管理

二、商业流通企业的物流案例分析思路

(一)商业流通企业的物流常见问题

1、资源浪费问题

主要表现在:人才分配、资金周转、逆向物流和库存量过大,信息技术未充分应用导致物流信息技术资源的浪费

2、劳动生产率和劳动效率低的问题

(1)物流配送作业流程不合理

(2)企业上、下游企业,企业内部供、产、销等部门协调性差,扯皮问题严重,上下游企业和企业内部各部门矛盾多

(3)物流人才结构不合理和物流人员素质低,工作积极性不高

(4)物流配送设备和信息技术装备落后

3、管理水平不高的问题

(1)物流配送各环节预测,计划和控制能力不强

(2)企业的组织结构不合理,尤其企业的物流职能部门的组织结构不符合企业物流的发展要求

(3)商业企业高层管理的领导能力和控制力问题,物流的管理团队精神状况

(4)缺乏相应的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如物流配送的KPI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4、成本高,效益不理想的问题

逆向物流成本高、配送中心和线路设置不合理,库存量过大等因素造成资金周转速度慢,管理成本高

(二)商业流通企业的物流解决方案框架

1、从提高劳动效率,减少物流资源浪费和节约物流成本角度

(1)物流配送环节业务流程再造

(2)加强配送中心的建设和符合商业企业的配送模式

(3)采用JIT思想和ABC分类法等,加强仓储、配送管理和库存管理。加快商品的库存周转速度,减少资金占有,加强资本运营能力。

(4)适量引入物流设备和信息技术。如:EDI、GPS/GIS技术等

(5)重视和引进物流人才,加强物流人力资源管理

(6)加快物料和产品的库存周转速度,减少资金占用,加强资本营运能力

(7)考虑和专业的第三方物流合作,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

2、从提高物流管理水平方面

(1)加强供应链各环节的预测性,计划性和控制能力。

(2)完善企业的组织结构或物流部门的组织架构

(3)企业高层领导的重视和支持

(4)建立一套相应的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如制定物流各环节的KPI绩效指标和明确奖罚责任制度

3、从提高企业竞争力方面

(1)加强和供应商的战略合作关系,重视采购和供应商管理

(2)加强客户关系的管理

三、第三方物流企业案例分析思路

(一)国内第三方物流企业的现存问题

1、现代物流业刚刚起步,物流市场管理与行业管理还没有理顺。

2、第三方物流还存在许多的问题,主要表现:

(1)以传统型物流企业为主,经营理念和管理方法陈旧,业务功能不健全,增值服务意识薄弱。

(2)规模偏小效益低下;条块分割的物流管理和流通体制制约着物流业的发展。

(3)制度不健全;缺乏信誉系统

(4)开发能力、物流技术有待提高,服务质量不高

(5)缺乏专业经营管理人才

(二)第三方物流企业的解决问题框架

(1)加快物流产业的形成和再造

第三方物流应该是科学的设计组织体系,按市场机制进行运作,除了要避免市场供求及价格波动的风险外,还必须建立集成化的物流管理信息系统,使物流价值链上的各成员能做到信息共享、实时监控,以压缩物流流程时间,提高需求、供货预测精度

(2)第三方物流服务要加快自身服务质量建设,为客户企业注入新的资源,提高企业竞争力。从而获得更大的物流市场

第三方物流为其他企业提供了可以利用的外部资源,使其能更好的发挥企业的优势和核心竞争力。因此第三方物流服务要加快自身服务质量建设,使客户企业真正感受通过利用第三方物流服务系统可使企业注入了新的资源,补充了投资设备、扩大业务等多个方面带来的资金不足。

(3)真正为企业分担风险和降低成本

第三方物流要有效的控制作业成本。拥有专业技术和知识优势,更好的完成物流运作。当然,第三方物流服务直接影响企业对物流运作的控制,其质量高低直接影响企业的声誉,企业应对第三方物流服务系统加强监督。

(4)加强第三方物流的运作

在运营过程中,第三方物流企业应从以下业务部门及功能加强运作:

1、业务接收部门。通过电话订货系统、网上订购系统等方面获取需求信息,经过初步处理之后发送给信息中心。

2、信息中心:其主要管理订货、仓储、运输等各个子系统的信息,负责所有业务的调度、分配。同时,信息中心还具有客户资格认证、委托协议签订、财务生成等多种功能。在电子商务时代,信息是物流企业的命脉,必须通过建立一体化的物流信息系统,做到持续、简便、无错的移动数据,实时、自动的更新数据。

3、仓储部门:仓储部门除传统的保管功能之外,还要根据信息中心的指令,执行流通加工,配货等功能,还要结合现代化物流技术,及时更新仓储信息,并向信息中心反馈。

江西省茶园病虫害防治思路 篇6

关键词 茶园病虫害;绿色防控;预防预报

中图分类号:S435.711 文献标志码: 文章编号:1673-890X(2014)06-03-03

江西省地处中国东南偏中部的长江中下游南岸,东邻浙江、福建省,南连广东省,西靠湖南省,北毗湖北、安徽省而共接长江,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境内自然条件优越,种茶条件得天独厚,是我国茶叶重要产区。自古以来,江西茶叶素有“唐载茶经,宋称绝品,明清入贡,中外驰名”和“茶盖中华,价甲天下”之美誉。目前,全省各个市县基本都有茶叶种植,种植区域主要集中于庐山、婺源、遂川、修水、上饶、井冈山、武宁、铜鼓等地。全省茶园面积2013年突破7.3万 hm2,连续5年以上均0.4万 hm2的速度扩增,其中以庐山云雾、婺源茗眉、狗牯脑、双井绿、井冈翠绿及宁红工夫等最为著名。

近年来,在江西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和全省上下共同努力之下,江西省茶产业呈现规模不断扩大、产量和品质稳步提高、产业经

营步伐加快、区域优势逐渐凸显的良好态势,进入了由茶叶大省向茶产业强省转变的关键时期。但随着经济规模进一步扩大,工业化不断推进,城乡一体化步伐加快,资源供需矛盾和环境压力越来越大,尤其是农业生产中化肥、农药的大量使用,这些都对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损坏。如何有效控制茶园病虫害,减少或消除病虫害防治过程中对环境带来的破坏,笔者有以下几点思路,以供参考。

1 大力推行绿色防控技术

绿色防控是打造“生态茶园,有机茶叶”的关键。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健康、绿色是人心所向。绿色防控技术的示范应用,有利于降低茶园害虫密度,改善茶园生态系统,减少农药使用量,降低茶叶的农药残留,提高茶叶品质和产量,是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新型防控技术,将在茶园生产中有良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当前,一批以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化学调控等技术措施为主的茶叶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正在江西省茶叶主产区大力推广使用,保护茶园的生态环境及生物种群的多样性将越来越受到重视,保护和利用天敌,生物农药取代化学农药,将成为发展绿色植保的新方向。

1.1 农业防治

农业防治是指通过各种茶园栽培管理措施预防和控制茶树病虫害的方法,是一种温和的调节措施,具有预防和长期控制病虫害的作用,它是绿色防控的基础。农业防治措施包括维护和改善茶园生态环境、选用和搭配不同的茶树品种、加强茶园管理、及时采摘和修剪等。采用促优栽培技术、平衡施肥、科学灌溉、清理园间杂草及净化园间环境,减少病虫草害寄生场所等都是科学的农业防治方法。

1.2 物理防治

物理防治是指应用各种物理因子和机械设备来防治病虫等有害生物的方法。主要是利用害虫的趋性、群集性和食性等习性,通过性信息素、光、色等诱杀或机械捕捉来防治害虫。常见的有黑光灯、频振式杀虫灯诱杀、黄板诱杀、人工捕杀、性诱杀和食饵诱杀等方法。

1.3 生物防治

生物防治是指利用有益生物或其代谢产物来控制病虫害的方法。生物防治具有对人畜无毒,对其他有益生物安全,不污染环境,不产生农药残留,对作物无不良影响,有比较长期的效果等优点。在茶园有害生物防治中应积极提倡生物防治。

茶园生物防治的方法包括保护天敌和利用天敌两个方面。保护茶园环境中的天敌资源,充分发挥它们的生态调控作用,是茶园生物防治最重要的方面。释放捕食螨、寄生蜂等天敌及应用病原微生物是常用的生物防治方法。

1.4 化学防治

化学防治是指应用化学农药防治病虫害的方法。化学防治是茶园最常用的病虫害防治方法。它具有速效、使用简便、受环境影响小等特点。当病虫害暴发时,化学农药具有歼灭性效力,在短时间内即可收到理想的防治效果。但化学农药如使用不当,会产生一系列的副作用,如造成环境污染、农药残留、抗药性和病虫害猖獗等。为达到绿色防控目的,必须在施药时间、施药方法和施药器械上有所更新。用植物源农药和矿物源农药,化学防治相协调的无害化治理集成技术是目前茶树病虫害防治的发展方向。

2 强化技术服务,控制重大病虫

强化技术服务,突出抓好灾害性病虫综合防控技术实施,控制病虫危害,保护茶树优质丰产。坚持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加大对茶尺蠖、假眼小绿叶蝉、茶毛虫、黑刺粉虱、茶蚜、茶橙瘿螨、茶叶瘿螨、茶芽枯病及茶炭疽病等茶重要病虫害的防治力度。

2.1 抓好茶园病虫害防治宣传工作

定期召开病虫害防治现场会,通过现场会的形式,推广茶病虫害防治经验,确保茶园无大的病虫害发生,抓好病虫害防治宣传工作,提高茶农病虫害防治意识和技术水平。

2.2 加强与国内外同行的交流与合作

通过与国内外同行的交流,借鉴先进技术和经验,提高江西省茶病虫害防治水平。加强与综合试验推广站、基层植保站、农林局合作,保证科研成果及时应用于茶区。建立茶病虫害防控示范推广基地,全面实施绿色防控,以点带面,通过带动作用,在全省茶产区进行推广。

2.3 实施技术培训

技术培训是技术服务的有效途径。成立“江西茶病虫害防控技术培训中心”,定期举办病虫害防治技术培训会,印制茶园病虫害防治手册等是较好的技术培训措施。

3 利用网络技术,及时推行预测预报

随着网络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广泛使用,病虫测报工作网络化是发展必然趋势。应用电子计算机技术和装置,可迅速预报有关病虫发生、危害和防治等的预测结果,对病虫测报原始资料和数据的处理既方便又利于资料的保存,提高计算的效率和准确性;便于病虫测报资料的贮存、检索和调用。

贯彻“预防为主,绿色植保”的方针,联合各县、市植保部门,认真做好茶叶病虫害的预防预报工作,测报人员通过简报形式在各茶区大力宣传;利用网络技术服务,收集国内外茶病虫害防控信息,并及时有效宣传其防控技术和预测预报信息,及时介绍国内外、省内各地病虫综合防治典型经验及成功技术,实行联防联控,推动面上防治工作,减轻病虫发生,避免滥用农药,保护茶园生态环境。

参考文献

[1] 彭萍,肖玉华,等.茶园绿色高效无害化防治技术[J].南方农业,2010,4(3):32-34.

[2] 林水发.茶园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J].中国植保导刊,2009,29(4):27-30.

[3] 彭萍,蒋光藻,侯渝嘉,等.不同类型生态茶园昆虫群落多样性[J].西南农业学报,2004,17(2):197-99.

[4] 张新兵,唐常银.茶叶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J].安徽农学通报,2009,15(24):214-216.

[5] 王庆森,吴光远,曾明森.生物多样性与茶园害虫控制[J].茶叶科学技术,2003,(3):1-4.

[6] 贝进标.无公害茶园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广[J].广西植保,2010,23(3):53-57.

[7] 张汉鹄,谭济才.中国茶树害虫及其无公害治理[M].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155-160.

[8] 江新风,杨普香,等.江西省茶叶市场发展状况分析[J].中国茶叶,2013,12-13.

[9] 杨普香,李文金.江西省发展有机茶的现状、优势及对策[J].蚕桑茶叶通讯,2006,02(124):57-59.

[10] 江新风,杨普香,等.江西省茶叶市场发展状况分析[J].中国茶叶,2013,10:12-13.

[11] 曾明森,吴光远.福建省茶树主要病虫害的发生及其防治技术[J].福建农业科技,2007,05:103-106.

[12] 王庆森,吴光远.福建省茶树主要害虫的发生及其无公害防治要点[J].茶叶科学技术,2001,04:33-35.

忻州市玉米秸秆综合利用思路 篇7

1 现状

1.1 总量与分布

玉米在忻州市14个县 (市、区) 都有种植, 但主要分布在平川地区, 按玉米秸秆量9.0~12.0 t/hm2计, 沂州市出产玉米秸秆总量约245万t/年, 占各类农作物秸秆总量的78%, 玉米秸秆资源丰富。

1.2 利用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技进步, 玉米秸秆的利用在不同时期各有侧重。20世纪六七十年代, 由于农机化发展水平较低, 玉米秸秆主要进行沤肥还田, 但因运输量和劳动量较大, 致使秸秆利用率很低。20世纪80年代, 随着农业机械化的发展, 玉米秸秆开始实行直接粉碎还田, 但由于北方地区冬春季风大, 粉碎后的秸秆常汇集在低洼处, 易引发火灾, 进行浅旋覆盖又加大了作业成本, 还田效果和效益较差。直到20世纪90年代, 农机部门试用高柱犁对玉米秸秆实行整株还田, 因其成本低、效果好, 很快被广大农民接受和认可, 特别在“忻、定、原”等温热、灌溉地区推广普及较快, 成为平川盆地玉米秸秆利用的主要途径。进入21世纪以来, 玉米秸秆的直接还田以及饲草化、能源化和工业化利用技术也有了较快进步和发展。目前, 忻州市玉米秸秆综合利用主要有4种方式。

(1) 用作肥料。平川地区, 通过大力推广玉米秸秆整株还田和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 大大缩减了作业工序, 节约了劳动力, 增加了土壤有机质含量, 提高了土壤蓄水抗旱能力, 控制了杂草生长, 促进了粮食稳产高产。据统计, 目前沂州市共有秸秆还田机623台, 实施玉米秸秆直接还田面积8万hm2/年, 还田秸秆84万t/年, 占玉米秸秆总量的34.2%。

(2) 用作饲料。近年来, 随着秸秆机械化饲草加工技术的推广普及, 基本淘汰了秸秆直接饲喂的原始模式, 实现了秸秆饲草加工手段多样化。一是秸秆经过切碎氨化, 进行青贮或微贮。二是用于秸秆经过揉碎打捆、压块, 制成草粉或颗粒干贮的年种植玉米0.95万hm2, 利用玉米秸秆约10万t, 占玉米秸秆总量245万t的4.1%。

(3) 用作燃料。农业和农机部门, 积极引进推广秸秆制作固化燃料和热解气化技术, 有效解决了秸秆在未经处理状态下直接投入炉灶燃烧而造成燃烧不充分、热效率低且不卫生的问题, 成为部分地区农民取暖、做饭的主要燃料来源, 为秸秆综合利用开辟了新途径。目前, 沂州市用作燃料的玉米田约2.38万hm 2, 年消化玉米秸秆约25万t, 占玉米秸秆总量的6.1%。

(4) 用作工业原料。沂州市原有2个国营造纸企业利用高粱、玉米秸秆生产纸浆, 由于各种原因现已全部停产, 目前只有部分小作坊在生产秸秆纸制品, 秸秆利用率极少, 包括生物化利用也仅占秸秆总量的约0.5%。

1.3 效益分析

玉米秸秆直接还田可改善土壤结构, 培肥地力, 土壤有机质含量每年可提高0.02个百分点, 土壤含水率比对照田提高3个百分点, 单位面积玉米产量提高15%以上 (亩增产玉米约100 kg) 。秸秆加工的经济效益更为可观, 通过玉米秸秆综合利用, 不仅能促进农民生产和生活方式的转变及畜牧业的发展, 增强农业发展后劲和可持续性, 而且可减少环境污染, 改善生态环境。

2 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 在农机化的推动下, 沂州市玉米秸秆综合利用水平有了较大提高, 但由于人们思想观念落后, 加之忻州市经济发展水平较低, 严重制约着农机化新技术新机具的大范围推广应用, 秸秆低碳化、循环化综合利用还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1) 政策措施落实不到位。有关严禁秸秆露天焚烧方面的文件沂州市年年发放, 但没有配套的政策措施和保障机制, 秸秆综合利用率较低, 沂州市只有约45%的玉米秸秆得以利用, 其中大部分为直接还田和制作成饲草, 其余的只能随意丢弃和付之一炬, 安全隐患极大。

(2) 农民认识水平较低。由于多数农民思想保守、传统观念较强, 对秸秆利用价值认识和科技的运用水平有限, 认为秸秆还田会影响作物播种和中耕作业, 降低产量, 减少收入。而购置设备加工利用秸秆又怕经济效益不好, 农民秸秆利用的主体作用和积极性得不到发挥, 多数县的秸秆综合利用步子较慢。

(3) 秸秆加工利用机械开发滞后。除了秸秆还田机存在总量不足、主机与作业机械配套不合理和作业质量较差 (有机具本身性能不过关的原因, 也有操作手技术原因) 等问题外, 秸秆捡拾打捆、皮穰分离、集中供应以及固化供暖等都基本还处于空白状态, 秸秆处理机械的数量和功能远远不能满足沂州市玉米秸秆综合利用的需求。

3 对策

依托当地, 特别是“忻、定、原”盆地玉米秸秆资源优势, 坚持着眼当前、考虑长远、突出重点和示范引导的方针, 依靠政策扶持、资金激励、部门协作、项目推进及机制保障等措施, 鼓励农民积极参与, 促进玉米秸秆综合利用不断取得新突破。加快秸秆综合利用。要遵循优质秸秆饲草化和生物化利用, 农药污染严重或粗纤维含量较高的秸秆能源化和工业化利用以及秸秆肥料化利用的技术原则, 最大限度地提高玉米秸秆资源的综合利用率。

3.1 技术模式和运行机制

(1) 玉米秸秆饲草加工技术。其技术模式为:秸秆收集→切碎、揉碎→打捆、包膜或压块制粒→青贮、微贮或干贮→饲料化利用→肥料化利用。该项目由畜牧部门牵头, 确定和扶持秸秆饲草加工龙头企业, 并负责技术指导。由农机部门配合通过购机补贴, 为相关加工企业引进先进适用的饲草加工机械。

(2) 玉米秸秆直接还田技术。其技术模式为:秸秆 (整株、粉碎、灭茬等) 直接还田→辅以浅旋覆盖 (主要针对粉碎还田) →肥料化利用。农机部门负责配套秸秆还田机具, 做好操作技术培训及作业机具安装、调试及维修等服务。

(3) 玉米秸秆能源化利用技术。其技术模式为:秸秆收集→凉晒→切碎、粉碎→沼气发酵原料、加工为固化燃料用于发电或热解气化等→能源化利用。该项目由农业部门牵头, 确定并扶持试验示范基地, 并负责相关技术指导。农机部门根据有关企业需求, 帮助考察、引进加工机械。

(4) 玉米秸秆工业化和生物化利用, 各级政府部门要加强引导, 鼓励农民创办各类秸秆工业化和生物化加工企业, 并给予政策、资金上的扶持和倾斜。

3.2 实施重点

鉴于“忻、定、原”玉米种植面积已达11.33万hm2, 约占沂州市玉米种植总面积的一半, 其中适于机械化作业的平川地区玉米种植面积约6.67万hm2的实际情况, 建议先以这三县 (市、区) 为重点进行玉米秸秆还田, 并沿大运、忻保和忻阜高速以及京原、忻阜和忻保公路等主要公路干线辐射到五台、代县、繁峙、神池、五寨以及岢岚等县, 逐步覆盖沂州市。

3.3 实施方式

通过政策引导和相关部门组织指导, 采取农民自愿并予以财政资金补贴等办法, 逐步推进玉米秸秆综合利用水平的提高。其中, 玉米秸秆加工饲草补贴按20元/t计, 每年至少要完成15%的玉米秸秆饲草加工量, 直接还田的补贴为225元/hm2, 每年至少要完成玉米秸秆总量的80%。剩余约占沂州市总量5%的玉米秸秆, 要通过政策和资金扶持等办法, 积极鼓励当地能人吸引外商开展玉米秸秆能源化、工业化和生物化利用, 并对现有生产企业进行必要的生产补贴。

3.4 保障措施

(1) 加强领导, 搞好协调。市、县、乡三级政府都要把秸秆综合利用列入重要议事日程, 制定扶持政策, 鼓励社会力量参与, 为秸秆综合利用创造良好氛围。各有关部门要各司其职, 相互协作, 密切配合, 采取政策上引导、经济上扶持及技术上指导等有力措施, 务求玉米秸秆综合利用取得实效。

(2) 明确目标, 狠抓落实。市、县、乡、村之间要层层分解任务, 逐级签订目标责任书, 实行严格的目标责任制管理, 做到责任到人, 目标明确, 定期检查, 年终考核, 对完成任务的给予表彰奖励, 完不成任务的通报批评。

(3) 投入到位, 专款专用。各级财政部门要列出专项资金给予扶持。农业综合开发、扶贫、农业产业化及以工代赈等资金也要向秸秆综合利用方面倾斜。要完善资金管理办法, 通过逐级签字盖章, 相关部门核实, 确保秸秆综合利用资金专款专用, 收到实效。各级财政还要按照项目实施的有关要求配套相应的工作经费, 以便于市、县农机部门开展技术指导、宣传培训和督促检查等工作。

(4) 强化宣传, 提高认识。各部门要通过电视、广播、报刊、网络、印发宣传资料、组织召开现场会以及专题培训班等方式, 在全社会广泛开展秸秆利用价值的科普宣传, 教育农民转变观念, 提高认识, 为杜绝秸秆焚烧和综合利用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新会区秸秆资源综合利用的思路 篇8

我区作物秸秆资源丰富, 2008年全区主要作物秸秆总量为18.52万吨, 肥料用量10.28万吨, 焚烧量8.51万吨。其中全区水稻播种面积约2.86万公顷, 稻草秸秆量16.69万吨, 稻草还田量10.03万吨, 还田量约占稻草秸秆量60%, 稻草焚烧量6.68万吨, 约占40%;玉米播种面积0.052万公顷, 秸秆1.58万吨, 豆类播种面积0.028万公顷, 秸秆0.13万吨, 花生播种面积0.026万公顷, 秸秆0.12万吨, 焚烧玉米、豆类、花生作物秸秆现象仍然比较普遍。

我区一直致力于稻草还田技术推广, 特别是利用农业机械, 通过机收采用高茬收割或将稻草粉碎撒于田间, 结合使用埋草旋耕机, 进一步促进了稻草还田技术推广。2008年全区稻草还田面积2.63万公顷, 稻草还田量10.03万吨, 其中机械翻压还田0.72万公顷, 还田量4.11万吨, 留高茬还田1.5万公顷, 还田量5.05万吨, 覆盖还田0.30万公顷, 还田量0.87万吨。稻草还田使我区稻田土壤肥力得到了逐年恢复, 既做到了用地养地相结合, 又可保证水稻持续增产。

2 存在问题

目前我区尚未得到合理利用的秸秆数量还很大, 秸秆还田仍是秸秆综合利用的主要方式, 秸秆禁烧还有禁难止, 焚烧玉米、豆类、花生作物秸秆现象仍然比较普遍, 不仅污染了环境, 还浪费了资源, 秸秆综合利用存在着区域发展不平衡, 秸秆综合利用技术的推广还不够普及。

3 秸秆资源综合利用意义

3.1 推进节约型社会发展

加快建设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社会是“十一五”国民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目标。农作物秸秆是一种重要的生物资源, 国务院、国家农业部都提出了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重点工作和目标任务, 强调指出要大力开展秸秆综合利用, 推广机械化秸秆还田技术及秸秆气化、固化成型、发电、养畜技术等。

3.2 保护生态环境建设新农村

近年来对秸秆处置不当, 不仅造成资源的浪费, 而且对环境造成了极大破坏。特别是农作物秸秆焚烧产生的危害, 已经成为影响经济发展、影响环境保护的热点、焦点问题, 据专家测算, 每立方干物质焚烧后产生废气250立方, 约有200万公顷秸秆焚烧, 将产生废气62.5亿立方, 成为一大环境污染源, 与建设环境优美、村容整洁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格格不入。

3.3 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秸秆还田是补充和平衡土壤养分、改良土壤的有效方法, 是高产田建设的基本措施之一。据测算, 若实施一年两季秸秆还田, 一年后土壤有机质、磷、钾含量都增加, 对于提高资源利用率, 农业节本增效, 提高耕地基础地力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3.4 促进农民增收

农作物秸秆是农业生产副产物, 利用秸秆还可以进行生产沼气、生产食用菌等。狠抓秸秆资源的节约和综合利用, 大力提高资源利用率, 促进农民增收, 是加快我省农业发展的一项战略措施。

4 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认真落实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基本国策, 把推进秸秆资源综合利用与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结合起来, 以技术创新为动力, 以制度创新为保障,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发挥市场机制作用, 加快推进秸秆资源综合利用, 促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 大力提高我区秸秆资源的综合利用, 着力解决由秸秆焚烧禁抛和违规焚烧带来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问题, 争取近两年全区水稻秸秆还田量达到80%以上。

5 秸秆综合利用技术

秸秆综合利用对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及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是一项提高农村经济效益, 增加农民收入, 保护农村生态环境的新技术, 要因地制宜大力推广。

5.1 秸秆还田技术

农作物秸秆中含有大量有机质、氮、磷、钾和微量元素, 分析得出, 每100千克鲜秸秆中含氮0.48千克, 磷0.38千克, 钾1.67千克, 相当于2.4千克氮肥, 3.8千克磷肥, 3.4千克钾肥, 秸秆还田是补充和平衡土壤养分、改良土壤的有效方法, 是高产田建设的基本措施之一, 对于提高资源利用率, 提高耕地基础地力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秸秆还田的方法主要有:秸秆粉碎直接还田;利用高温发酵原理进行秸秆堆沤还田;秸秆养畜, 过腹还田;利用催腐剂快速腐熟秸秆还田;采用特殊工艺, 将秸秆粉碎、酶化、配料, 混料、造料后, 生成秸秆复合肥还田。

5.2 覆盖免耕技术

稻田免耕、稻草覆盖种植马铃薯新技术, 是将种薯摆放在免耕稻田上, 稻草覆盖, 马铃薯长在土面上, 拨开稻草即可收获, 改“种薯”为“摆薯”, 改“挖薯”为“拣薯”, 省工省力, 简便易行, 降低成本, 提高效益。改变了马铃薯的传统种植方法, 是农业轻型栽培的又一项新技术。实现资源综合利用, 提高土壤肥力, 保护生态环境, 利于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果树也可一年四季进行稻草覆盖。

5.3 秸秆微生物发酵技术

秸秆经过微生物发酵, 将其纤维素、木质素、半纤维素等大分子物质分解为低分子的单糖或低聚糖, 营养价值大大提高, 能显著提高利用率、采食率, 采食速度, 增强口感性, 增加采食量。

5.4 秸秆能源转化技术

秸秆能源转化的主要方式是秸秆气化。它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减少CO2有害气体排放, 降低化石燃料的消耗。使用效率可达35%~45%, 而直接燃烧秸秆的炉灶效率最高仅有12%~15%。秸秆可以用来加工压块燃料、制取煤气。采用干馏炭化新技术, 可从秸秆中获得木质炭、木焦油、木醋液等价值较高的化工原料, 同时可获得可燃气体。利用秸秆制炭替代木材烧炭, 是改变农村生活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的富民事业。对秸秆进行热解化, 可炼成生物油, 产油率达50%以上, 可作为燃料直接用在燃油锅炉和工业窖炉中精制提炼后可作为汽车燃料使用。用它替代柴油和重油, 提供同样的热量, 价格分别相当于柴油和重油价格的43%、63%以上。

5.5 秸秆加工技术

秸秆是高效、长远的轻工、纺织和建材原料。既可以部分代替砖、木等材料, 又可有效保护耕地和森林资源。秸秆墙板的保温性、装饰性和耐久性均属上乘。汽车内的装饰件、纤维密度板、植物地膜、餐饮具、缓冲包装材料、氮化饲料等都可通过秸秆加工来获得。

5.6 秸秆基质培育食用菌技术

利用秸秆、籽壳可筛选优良菌种, 提高转化率和食用菌产量, 进行高档食用菌的生产, 秸秆作为生产基质, 不仅增加了生产食用菌的原料来源, 还降低了生产成本;不仅能获得较高经济效益, 其培养基还可作优质有机肥料。

6 对策措施

秸秆综合利用是发展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安全农业的基础, 是建立资源节约型农业的重要途径。为了进一步提高我区秸秆综合利用率, 推动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 特提出如下对策措施:

6.1 加强领导, 突出重点

秸秆综合利用是一项长期性的工作, 各级农业部门要高度重视, 切实加强领导, 摆上议事日程。突出抓好秸秆机械化还田技术、扩大应用推广面积和效果, 禁止露天焚烧秸秆, 抓好秸秆资源的综合利用。加强秸秆经济、秸秆产业配套技术的研究和科技攻关项目研究, 进一步总结利用秸秆发展农村经济的模式及特点, 不断完善利用秸秆发展经济的技术路线, 制定全区利用秸秆发展经济的发展规划, 明确发展目标, 重点区域和政策措施。

6.2 广泛宣传、培训, 提高认识

充分利用广播、电视、农业信息网等媒体, 开展广泛的宣传, 大力宣传秸秆还田的好处和作用, 开展秸秆禁烧检查督促和宣传表彰先进活动, 切实增强农村广大干群的资源意识、生态意识和法制意识, 使秸秆资源综合利用成为广大农民的自觉行动。结合科技入户、农村沼气项目、测土配方施肥等项目, 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秸秆综合利用技术的培训, 使秸秆综合利用真正成为农业增产增效和农民增收致富的有效途径。

6.3 示范推广秸秆综合利用技术

农作物秸秆中含有大量的有机质、氮、磷、钾和微量元素, 是农业生产重要的有机肥源之一。每667平方米秸秆直接还田, 相当于施标准肥50千克, 而且还具有良好的生态效益, 是无公害农业的重要肥料来源。对于促进土地生产良性循环、提高耕地基础肥力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 开展以稻草还田为主要内容的秸秆还田技术示范推广, 作为改造中低产田和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配套措施;针对不同类型区域, 引导农民抓好花生、豆、瓜类等作物秸秆的还田工作;积极推广秸秆堆制有机肥和秸秆栽培食用菌技术, 提高我区秸秆综合利用率。

6.4 大力推广适用农业机械, 促进稻草还田工作上新台阶

秸秆机械直接还田具有成本低、高效益、节时省工、抢农时的特点。大力推广应用机械收割机结合埋草旋耕机等机械进行稻草还田, 选择不同类型地区进行示范推广, 宣传使用机械开展稻草还田的优点和好处, 向农民推广先进适用的稻草还田农机具, 促进我区稻草还田工作上新台阶。

6.5 加大行政力度, 推动秸秆综合利用

建立区、镇、村领导责任制, 以秸秆综合利用率为考核标准, 制定奖罚措施, 用行政措施推动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抓好秸秆综合利用技术推广, 促进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和农民增收, 推动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摘要:江门市新会区位于广东省珠江三角洲西南部, 近几年, 水稻年播种面积约2.86万公顷, 稻草还田量约占60%, 但玉米、豆类、花生等作物秸秆利用率较低。本文结合新会区实际, 提出了新会区秸秆资源综合利用的的思路。

冶金炉渣的研究及综合利用思路 篇9

随着我国冶金行业的迅猛发展,累积堆存和新增的冶金产生的固体废弃物也日益增加,不仅占地多、严重污染周边环境,而且浪费了大量资源。其中各种冶炼渣是主要的废弃物,主要包括高炉渣、转炉渣、电炉渣和炉外精炼渣等。对环境的治理是实现社会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固体废弃物的处理是环境治理的重要方面,冶金工业作为一个固体废弃物排出量较大的工业部门,其治理程度直接影响到环境治理水平,进行这方面的研究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有广阔的发展前景。近几年冶金技术发展迅速,工艺过程中产生了越来越多的冶炼渣,这部分废弃物的有效利用值得我们去进一步研究。

1 冶金炉渣利用的必要性

随着冶金行业的快速发展,各国的矿产资源也在日益减少。同样,中国矿产资源也面临着严重的危机。如何能更好的利用有限的资源创造更多的财富是我们时刻要重视的。

钢铁工业是原材料工业,也是基础工业。它的发展是和整体经济发展规模和速度相适应的。钢铁产品又是用途广、用量大的材料,钢铁工业和各经济部门的发展密切相关,各经济部门使用钢材的和品种质量是不尽相同的,因此产业结构的变化和发展将直接影响到钢铁工业的发展速度和产品结构。在快速发展中的中国,基础设施、工业、建筑业发展较快,钢材消费量增长较快。所以冶金行业产生的炉渣也就相应的较多。如何更好的利用这些弃渣是值得我们研究的。

企业的原料条件不同,冶炼工艺不同,炉渣的产出量和炉渣成分也不同,不同的企业可能采用不同的炉外精炼设备,其精炼渣会有所不同,特钢企业还可能在连铸之后,设有电渣炉等进一步的精炼设备,产出的还有电渣冶炼废渣,因而有必要从系统利用的角度出发,进行炼钢炉渣的综合利用研究。

2 冶金渣的综合利用状况

钢铁冶金工业遍及全国各主要城市,所产生的固体废物占固体废物总量的18%,渣中含有各种有用元素如Fe、Mn、Cr、Mo、Ni、AI等金属元素和Ca、Mg、Si等非金属元素,是一项可再利用的大宗二次资源。

钢铁冶金工业所产生的固体废物主要有高炉渣、钢渣、铁台金渣等,中国钢铁渣堆弃量约3亿,占地3万亩。2002年全国钢产量总计约为8389万吨,但缺乏全量和高附加值的利用技术,特别是对共生复合矿渣中共生的金属元素的分离和利用以及通过共生元素的分离全面经济地对炉渣进行综合利用缺乏系统研究,平均利用率约为60%。下面我们就冶金炉渣目前的综合利用情况作一下总结和分析。

3 高炉渣的综合利用

高炉渣是钢铁冶金工业中数量最多的一种渣。目前,80%以上的高炉渣得到了利用,但利用的主要途径是生产水泥和筑路材料。高炉渣是冶炼生铁时从高炉中排出的一种废渣。高炉矿渣还可用来生产一些用量不大,但产品价值高,又有特殊性能的高炉渣产品。如矿渣棉及其制品、微晶玻璃、热铸矿渣、矿渣铸石及硅钙渣肥等。

1)生产矿渣棉

矿渣棉是以矿渣为主要原料,经熔化、高速离心或喷吹制成的一种白色棉丝状矿物纤维材料。它具有质轻、保温、隔音、隔热、防震等性能。许多单位已将矿渣棉制成各种规格的板、毡、管壳等。

2)生产微晶玻璃

微晶玻璃是近几十年发展起来的一种用途很广的新型无机材料。高炉渣微晶玻璃与同类产品对比,具有配方简单、熔化温度低、产品物化性能优良及成本低廉等优点,除用于耐酸、耐碱、耐磨等部位外,经研磨抛光是优良的建筑装饰材料。采用机械化压延成型工艺,还可生产大而薄的板材。

3)生产硅肥

硅肥是一种以含氧化硅(Si O)和氧化钙(Ca O)为主的矿物质肥料,它是水稻等作物生长不可缺少的营养元素之一,被国际±壤学界确认为继氮(N)、磷(P)、钾(K2O)后的第四大元素肥料

4)生产高炉渣微粉

所谓高炉渣微粉是指高炉水渣经烘干、破碎、粉磨、筛分而得到的比表面积在3000cm2/g以上的超细高炉渣粉末。

4 钢渣的综合利用

钢渣是炼钢过程排出的废渣。炼钢过程是除去生铁中的碳、硅、磷和硫等杂质,使钢具有特定性能的过程,也是造渣材料和冶炼反应物以及熔融的炉衬材料生成融合物的过程。因此,钢渣是炼钢过程中的必然副产物,其排出量约为粗钢产量的15%~20%,钢渣目前的利用率只有大约36%。

钢渣的利用途径:

迄今,人们已经开发了多种有关钢渣的综合利用途径,主要包括回收废钢铁和钢粒、冶金、建筑材料、农业利用、回填等几个领域。

1)从钢渣中分选网收废钢和钢粒

钢渣中一般含7%~10%的废钢,经破碎、磁选、筛选等分选技术可回收其中90%以上的废钢及部分磁性氧化物。磁选出的渣钢,一般含铁在55%以上。利用价值很高。

2)钢渣用做冶炼熔剂

钢渣常含有很高的Ca O、铁分及一定比例的Mg O、Mn O。若用于炼铁,一些成分能有效地降低熔剂、矿石的消耗及能耗。有资料报道,作为熔剂用于高炉冶炼和烧结的钢渣量,以美国为最多,占钢渣总量的56%以上。

3)钢渣用做筑路材料

钢渣具有容量大、呈块状、表面粗糙、稳定性好、不滑移、强度高、耐磨、耐蚀、耐久性好、与沥青胶结牢固等特点,被广泛用于各种路基材料、工程回填、修砌加固堤坝、填海工程等方面代替天然碎石。

4)生产水泥

钢渣生产水泥,主要指用它做原料配制水泥生料。

5)生产钢渣砖

钢渣砖是以粉状钢渣和水淬钢渣为主要原料,掺入部分高炉水渣或粉煤灰和激发剂(石灰、石膏粉),加水搅拌,经轮碾、压制成型、蒸养而制成的建筑用砖。

5 目前炼钢渣利用思路的不足

1)炼钢炉渣利用的主要难点在于炉渣的碱度过高,渣中含有大量的自由氧化钙和氧化镁,不宜作为水泥、建材和工程回填材料,在近年来我国转炉炼钢企业普遍采用溅渣护炉等技术后,转炉炉渣中自由氧化镁进一步升高,精炼渣的碱度更高,炉渣的自由氧化钙也更高,因而将炼钢过程的转炉钢渣和精炼渣直接作建筑材料不是最佳途径。另外,钢渣不易磨,直接用于水泥生产会降低生产能力。

2)钢渣在企业内部回用是一种理想的方法,但在目前的回用方法中,作烧结溶剂和高炉炼铁熔剂虽然有积极的报道,但烧结和炼铁过程无法脱磷,钢渣的循环,必然使铁水的磷含量不断提高,给下一步的炼钢增加负担,要求炼钢工序消耗更多的石灰,产出更大的渣量满足脱磷要求,所以从工艺全盘考虑是不一定合理的。另外,高炉的冶炼实践表明,入炉品位提高1%,焦比降低2%,产量降低3%,钢渣的铁含量仅为10%~15%,钢渣的配入必然大大降低高炉入炉料品位,在高炉焦碳价格居高不下的今天,钢渣作为烧结和高炉熔剂的做法,也是不一定合理的。

3)将钢渣用作铁水预处理渣剂,不仅可以利用渣中的铁氧化物,也可以利用渣中的熔剂,是一种合理的回用方式,但不能解决现代炼钢工艺中不同阶段的炉渣的回用问题。

4)目前钢渣利用的主要思路仍然集中在回收渣中废钢,选出精矿,尾渣作建筑材料。这事实上是一种末端治理手段。

6 炼钢炉渣综合利用设计

根据冶金炉渣性能分析,从现实的环保要求出发,我们可以提出炉渣梯级回收利用的新概念。根据钢铁企业炼钢工序不同阶段产出钢渣的特性,利用梯级回用的方法,使炼钢炉渣尽量在炼钢工艺中循环利用,发掘其最大冶金潜能,实现最大限度的回用,提高炼钢造渣材料的利用效率,减少造渣材料消耗,减少炉渣的外摊,从而实现对炼钢炉渣的资源化利用和生态工业的要求,提高企业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其转炉和电弧炉冶炼工艺的炉渣梯级利用思路示意图如下所示:

通过梯级利用,炼钢过程产生的炉渣大部分都返回上一级炼钢工序,一方面变废为宝,使原本当作废弃物排出的炉渣作为造渣材料返回利用,充分利用了其潜在的冶炼潜能,代替了一部分原料,优化了炼钢工艺,同时降低了成本,提搿了经济效益;另一方面,炉渣的梯级利用减少了炉渣的最终排出量,实现了少渣生产,减少了废弃物的产生,降低了冶金工业对环境的污染。这符合我国对于工业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思路,刘予实现“绿色冶金”清洁生产有重要的意义。

1)梯级利用的工艺方法

对钢渣返回利用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钢铁冶炼过程中,将后步工序产出的炉渣逐级返回应用到前面工序,在返回过程中,可配入调整剂,调整剂为石灰、石灰石或铁矿石等。

2)具体实施方式:

高炉、转炉流程中,将电渣炉产出的炉渣返回到精炼炉,精炼炉产出的炉渣返回到转炉和铁水预处理脱硫,将转炉特别是脱碳转炉产出的炉渣返回到铁水预处理脱磷。电弧炉钢铁冶炼过程中,将电渣炉产出的炉渣返凰到精炼炉,精炼炉产出的炉渣返回到电弧炉。以上弃渣返回利用过程中,脱碳渣和精炼渣用量为30%~100%。由于后步工序炉渣的产出量比较小,其返回应用不一定能替代全部原上部工序的造渣材料。渣量不足部分,依造渣要求,由石灰、粘土砖块、白云石、萤石等补充。

通过梯级回用,预计可达到如下效果:

1)利用钢铁废弃渣,减少钢铁企业固体废弃物排放。

2)减少石灰和其他原料消耗,减少成本消耗。

3)由于LF精炼渣、电渣重熔炉渣甚至转炉渣等均为预熔渣,具有优良的冶金反应性能,可明显改善炼钢过程的动力学条件。通过LF精炼渣和电渣重熔炉渣均为预熔渣的应用,替代外购预熔渣,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

4)通过综合应用,可改善炼钢操作,使冶炼时间缩短,供电效率提高,炉龄提高等。

5)由于最终排出炉渣的反应更加充分,稳定性更好,更易在建筑材料方面获得应用。

7 结论

矿业及其后续产业是国民经济建设的强大支柱,如何将冶金弃渣合理利用,对可持续发展有重要意义。只有更好的合理利用有限资源,才能最有效地保持人类生存空间,造福子孙后代。

摘要:随着冶金行业的快速发展,冶金业对资源的利用也越来越多,产生的炉渣也就相对增加。本文针对冶金炉渣利用的必要性进行了分析,并对钢铁冶金中产生的高炉渣,钢渣的利用现状及不足进行了研究,最后对冶金炉渣的综合利用进行了设计构思,从而达到冶金炉渣的高效利用。

关键词:冶金,炉渣,综合利用

参考文献

[1]杨慧芬,张强.固体废物资源化[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

[2]戴云阁,李文秀,龙腾春.现代转炉炼钢技术[M].沈阳:东北大学出版社,1998.

[3]邱绍歧,祝桂华.电炉炼钢原理及工艺[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01.

[4]朱桂林,孙树杉.钢铁渣综合利用的现状及高价值利用新进展[A].ISE’03会议沦文集[C].

综合防治思路 篇10

一、对知识型员工进行绩效考核的必要性

彼得·德鲁克于1959年在其著作《明天的里程碑》中最早提出了“知识员工”的概念。他认为知识型员工是“那些掌握和运用符号和概念, 利用知识或信息工作的人”, “他们生产的不是物质产品, 而是知识和思想”, 即知识员工主要从事的是思维活动。

对知识员工进行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 有利于管理好高素质员工队伍, 充分激发出他们的潜在能力, 并以此形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进而促进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

1. 绩效考核是知识员工自身进步的需要。

首先, 绩效考核可以为员工自身职业规划提供依据。人在一般情况下, 总是容易过高估计自己, 这是人性基本定律。通过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 可以让员工对自己有一个客观的综合评价, 重新审视自身的优势和劣势, 从而有针对性的对自己的职业规划做出调整, 并通过培训对自身的不足加以克服。其次, 绩效考核可以对员工起到激励作用。与传统员工相比, 知识员工更希望通过自己的工作成果而得到社会尊重, 希望自身价值得以实现。通过公平的绩效考核, 可以满足知识员工在公平的环境中良性竞争的需要, 可以找出员工工作过程中的出色之处, 让员工从中获得极大的成就感和满足感, 体验到工作的乐趣。同时, 还可以使知识员工为自己建立新的工作目标, 并增强为实现这一目标而努力工作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2. 绩效考核是企业组织发展的需要。

首先, 绩效考核为企业组织正确用人提供依据。知识员工是否适应企业组织的环境, 是否具备本企业组织对员工素质和能力的要求, 以及能否在本企业组织中发挥优势、达成良好的绩效, 需要在员工的实际工作中进行绩效考核。通过考核, 对知识型员工的政治素质、心理素质、知识素质、业务素质等进行综合评价, 并在此基础上对知识型员工的能力和专长进行推断, 如果发现一些员工的素质和能力的确能够胜任更有挑战性的职位或职务, 则可以根据组织的需要予以晋升;发现另外一些员工的素质和能力与其现任的职位或职务不符, 则应降低其职位、职务;发现还有一些员工用非所长, 或者其素质和能力已发生了跨职系的变化, 则可适时地进行横向调动, 以优化人力资源的配置。通过对知识型员工绩效考核这一“知人”程序, 达到“善任”企业组织优秀人力资源的目的, 从而实现企业组织有序、高效运转。其次, 绩效考核的结果是对知识员工进行奖惩的依据。根据科学的、严格的绩效考核的结果对知识员工进行奖惩, 能使知识员工普遍感到公平与信服。从奖与惩两个不同的方向对知识员工做出肯定或者鞭策, 可以起到让受奖者更加努力工作, 让受罚者认真思考并积极改正的效果, 从而有利于知识员工个人能力得到体现, 不足得到纠正, 有利于企业组织共同目标得到顺利实现。从这个角度说, 对知识员工进行科学、严格、合理、公平的绩效考核, 为企业组织对知识员工做出合理的奖惩决定提供依据。第三, 绩效考核是确定知识员工薪酬的依据。薪酬因素对我国知识型员工的重要性仍然非常显著, 虽然我国已经进入了混合经济时代, 但我国总体发展与西方发达国家还有较大差距, 以绩效为基础的加薪、奖励刺激在调动员工工作积极性上仍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企业组织的薪酬管理必须符合劳动付出与报酬相吻合的原则, 而通过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来准确地衡量知识员工劳动付出的数量和劳动成果的质量是实行合理分配的前提。只有紧密工作绩效与知识型员工薪酬之间的关联性, 才能使知识型员工感到公平, 从而激励其为实现企业目标而努力工作。从这个角度说, 对知识员工进行科学的绩效考核, 可以为确定知识员工薪酬提供直接依据。第四, 绩效考核为有针对性的员工培训提供依据。知识员工有开阔的视野, 强烈的求知欲, 较强的学习能力, 以及主动学习、更新知识的动力, 对知识员工培训应该区别于对传统员工的培训, 必须注意培训的内容与方式、方法上的针对性。而要保证对知识员工培训的针对性, 首先要对企业组织知识员工进行合理的客观的绩效考核, 通过考核准确地掌握各类知识员工现有的素质与能力水平、知识与技能结构、优势与劣势, 以及企业组织和工作需要但知识员工本人却比较缺乏的知识、技能和态度等信息, 从而制定有针对性的培训计划。另一方面, 要根据知识员工绩效考核的结果, 检验培训效果和适时修订员工培训计划。第五, 绩效考核是实现组织远景规划和战略目标的手段。绩效考核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沟通反馈性, 企业管理人员将绩效考核结果反馈给知识员工, 并根据企业组织的战略目标和知识员工自身的优势和劣势对员工提出工作要求和发展期望, 同时认真听取被考核知识员工的申诉及其对实现企业组织战略目标的看法和建议, 从而实现管理者与员工的有效沟通。通过持续不断的沟通, 管理者可以与知识员工共同制定企业组织的远景规划和战略目标, 或者对已有的远景规划和战略目标做出调整, 以此, 可以凝聚管理者和企业知识员工的力量, 共同为实现企业组织的战略目标而努力。

二、对知识员工进行绩效考核的可行性

知识员工本身与知识员工工作的特殊性, 给企业组织传统的绩效考核模式带来挑战, 为了有效发挥出对知识员工进行绩效考核的作用, 必须结合知识员工的特殊性, 对传统的绩效考核模式做出调整和创新, 包括构建新的绩效考核原则体系, 设计新的绩效考核方案等。

1. 构建新的绩效考核原则体系, 以保证对知识员工的绩效考核效果。

对知识员工进行绩效考核, 所要构建的新的绩效考核原则体系, 并不是对传统绩效考核原则的摒弃, 而是在坚持传统基本原则, 如公平性原则、公开性原则、系统性原则等的基础上, 重点强调以下原则: (1) 团队考核与个人考核相结合。如前所述, 知识经济社会中团队合作尤其重要, 知识员工在工作中也会自觉或不自觉的组成各种团队, 因此, 与传统绩效考核不同的是, 对知识员工的绩效考核, 需要特别注意对知识员工的团体行为、团队凝聚力及团队的考核。对知识员工团队的绩效考核, 有利于提高员工的团队合作精神, 鼓励知识员工在团队中相互协作, 为实现企业组织共同目标而努力。加强对知识员工团队考核的同时, 也不能忽视对知识员工个人的考核, 而是要做到将团队考核与个人考核相结合, 在加强团队凝聚力的同时, 要充分调动知识员工个人的工作积极性。 (2) 过程考核与结果考核相结合。知识员工的工作过程和工作结果难以监控和衡量, 导致对其绩效考核难度较大, 但是我们仍然可以选择合适的绩效考核方法对知识员工做出科学合理的考核。与对知识员工工作成果的绩效考核比较而言, 对其工作过程的绩效考核更加困难, 出于无较好绩效考核方案或者绩效考核成本较高的考虑, 不少企业在对知识员工进行绩效考核的过程中, 只考核知识员工的工作结果。这种绩效考核方式一方面不利于全面考核知识员工的工作, 另一方面会使企业组织知识员工难以对自己的工作过程有一个正确的评价, 从而不利于其工作的改进。因此, 为了达到较好的绩效考核效果, 必须将过程考核与结果考核通过合适的方式结合起来。 (3) 定性考核与定量考核相结合。知识员工工作具有复杂性的特点, 不少工作项目、工作过程、工作成果无法进行定量考核, 因此, 在对知识员工的绩效考核过程中要坚持定性考核与定量考核相结合的原则。定量考核比较客观、公正, 也容易得到管理者和被考核员工的认可, 但知识员工的工作存在难以量化的部分, 对知识员工这部分没法直接量化的工作的绩效考核则要采取定性考核的方式, 即通过描述性的绩效考核指标进行考核, 同时进行定性考核必须注意的是要通过某种方式或者途径对这些描述进行验证, 以保证描述的准确性, 进而保证对知识员工进行绩效考核的准确性。 (4) 外部考核与自我考核相结合。对知识员工外部绩效考核, 必须改变以往由上级进行单一考核的方式, 而改为由利益相关者进行多角度、全方位的综合评价, 此处的利益相关者主要包括知识员工的直接上级、同级、直接下属、员工工作的主要接口部门、员工的服务客户等。通过扩大考核人员的数量, 及增加考核角度的方式来增大获取准确信息的可能性, 从而最大程度上保证外部考核的准确性。由于知识员工的自主性和参与管理的欲望较强, 因此, 除了加强对知识员工的外部考核外, 要注重知识员工的自我考核, 将知识员工的自我考核按一定比重计入最终考核结果。将外部考核与自我考核相结合, 一方面可以增加考核的准确性, 另一方面也可以提高员工对考核的满意度。

2. 设计新的绩效考核方案, 以保证对知识员工绩效考核的可行性。

综合防治思路 篇11

屡禁不止、屡查不绝的“小金库”,有其客观的体制根源、生存土壤和操作空间。近二十年间,财经界和司法界均有海量的文章对“小金库”的成因进行了探讨,对“小金库”的危害提出了警示,对“小金库”的温床提出了批评,并对“小金库”的治理提出了建议。遗憾的是,在公开检索的资料中理论化和理想化成分较多,可以作为实务参考的有价值范例不足。

笔者就职于江西省资产规模最大的企业集团,有幸参与千亿规模企业集团“小金库”防治的制度起草、流程设计、执行督导、评价考核与宣传报导,并指导部分单位“小金库”防治体系工程建设。本文试图以独特的视角剖析“小金库”的成因与危害,以创新的思路全面架构防治体系。

二、“小金库”的历史沿革

“小金库”自古有之,“私库”、“内帑”、“厘头银”、“光院钱”、“火耗”等等都是历史上的小金库。1986年,国务院在宣传《关于财政税收物价联合大检查》过程中,首次正式提出“小金库”的说法。1995年,国务院转发《关于清理检查“小金库”意见的通知》中,将“小金库”定义为:凡违反国家财经法规及其他有关规定,侵占、截留单位收入和应上缴收入,且未列入本单位财务部门账内或未纳入预算管理,私存私放的各项资金均属“小金库”。最新的变化是2009年《关于深入开展“小金库”治理工作意见的通知》(中办发〔2009〕18号),将“小金库”定义为:违反法律法规及其他有关规定,应列入未列入符合规定的单位账簿的各项资金(含有价证券)及其形成的资产。相较而言,最新的定义修改了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不强调“小金库”资金来源的非法化;二是不局限于资金,包括各项资金及其形成的资产。

通俗来说,“小金库”有两个相对概念:“小”与“大”相对,不列入单位大账公账,在部门或个人小账私账上核算,这是一个前提;“库”与“笔”相对,单笔收支违反财经法规不属于“小金库”治理的范畴,归集存放,逐步列支这是第二个前提。

三、小金库的诱因、成因与存因

抛除领导个人贪腐等原因外,“小金库”之所以屡禁不止、屡查不绝,确有其客观的体制根源、生存土壤和操作空间。

一是小金库的诱因,即其体制根源,主要体现在财务资源与工作职责不对等。我国经济总量虽然位居世界前三位,但人均标准还是非常低的,总体上仍处于发展中国家水平。无论是行政事业单位人员还是企业管理人员的人均公用与管理经费往往受到部门预算或企业预算的严格控制。特别是在媒体和监察部门高度重视三公经费和管理支出的当下,财权层层上收、事责层层下压已成为一种常态,造成行政事业单位或企业集团内部,基层单位往往被赋予本职以外的其他附属工作。正规渠道资金不足,上级交办的工作又要完成,就给“小金库”提供了一张貌似合理的“准生证”。

二是小金库的成因,即其生存土壤,主要体现在人事任免与财务监督权力的不匹配。在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受条块分类管理的限制;在企业集团内部,则主要受到企业独立法人的限制。在这种情况下,单位领导的考核、任免、奖惩与升迁等,与本单位财经纪律执行情况往往存在严重的脱节。许多基层单位领导工作主业完成得较好,再加上一句“都是为了工作,又没往个人口袋里装”,往往给违反财经纪律的责任人提供了一块貌似合理“护身符”和“免死牌”。

三是小金库的存因,即其操作空间,主要表现在防治体系尚待健全。首先是内部控制缺失。有些单位内部监督及控制制度建设不健全,相关风险控制点约束力不够,有些单位则是制度执行力欠缺,使部分人员有较大的操作空间;其次是领导意识缺乏。部分单位领导不懂财务常识、财经法纪意识和自我监督意识薄弱,主观上把财务规范化管理当成是制约而不是助力;再次是责任追究缺位。在具体处罚过程中,缺乏相关专项的法律支持主,没有形成对“小金库”处理的统一标准,导致了重经济处罚,轻责任追惩的惯例。特别指出一点,很多“小金库”用于小团体的集体福利,因为法不责众的心态,一般处理中都不了了之。这些都在很大程度上又助长了一些部门和单位的有恃无恐,给违反财经纪律的责任人提供了一套貌似有效“隐身衣”。

四、“小金库”的危害

“小金库”化大公为小公,化公为私,这完全违背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把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关系对立起来,倒置过来,具有即其严重的危害。

一是成为滋生腐败的温床。“小金库”资金掌握在少数人的手里,使用起来不受监督和制约,成为滋生腐败的“温床”。历代奸相、权宦,起富发家都离不开冠冕堂皇的工作理由,而中饱私囊也都离不开各种名义的“小金库”。

二是损害国家集体的利益。“小金库”切割了国家利益、集体利益与小团体的利益,甚至为了小团体的利益出让、贱卖国家集体利益。众所周知的中日甲午海战失利以及鲜为人知的范仲淹庆历新政失败,其背后都有“小金库”的影子。

三是影响国家的执政基础。一些单位私设“小金库”并大肆挥霍资金,令群众深恶痛疾,不仅破坏了党风和社会风气,更影响到我们党的整体形象和正确的社会价值取向。历代农民起义的起源多因苛捐杂税,而所谓的苛捐杂税大部分并不是正常纳入国库的税收,而是层层盘剥,最终纳入各种“小金库”。从这个意义上说,国内国外大多数王朝的灭亡,除了外族入侵,大多数都是毁在了“小金库”上面。

四是干扰国家的经济秩序。私设“小金库”,一般都是采取欺上瞒下,偷梁换柱的手法乱收乱花,助长了社会上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的行为,并且严重削弱了财经纪律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干扰了正常的会计核算、财务管理,乃至整个国家的经济秩序。

五、“小金库”的治理措施

长期以来,“小金库”治理在思想上避实就虚,在工作上流于形式,在效果上屡禁不止。怎样破解这一难题?首先要“避虚就实”,其次要找准要害。通过“小金库”防治实践,笔者总结了以下破解“小金库”治理难的招术,供借鉴之用:

一是“校枉必过正,执法可责众”。在“小金库”防治过程中,企业首先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摸清“小金库”可能产生的来源,而不是局限于国家制定的“小金库”的七项主要表现形式。同时,在“小金库”防治之初,应当首先考虑制订切实有效地处罚条款,让抱有“侥幸心理”和“法不责众”心态的人员认识到企业治理“小金库”的决心。

二是“防治并行、长效机制”。而事前监督远比事后查处管理成本更低,也更有利于企事业单位的稳定,因此,“小金库”的防治应当做到“防”与“治”并行;而“小金库”查而不绝、屡禁不止,也充分说明这是一项长期的工程,长效机制的确立也避免了运动式的清理给部分单位带来的侥幸心理。

三是“领导重视、各部协同”。“小金库”的防治,需要首先得到各企事业单位领导的高度重视和支持,才能确实有效的进一步展开,避免其“流于形式”,虎头蛇尾。而各部门(如业务、行政、财务和审计等)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形成合力,才能真正把“小金库”的整顿工作落实到位。

四是“堵疏并举、标本兼治”。“堵”就是严厉查处“小金库”行为,“疏”就是要采取一些合理的疏导举措避免“小金库”的产生。除了私分与贪腐这些个人违法动机外,“小金库”之所以屡禁不止、屡查不绝最主要的原因是基层财权与事责的不对等。治标更需治本,堵坝不如疏浚。因此,企事业单位在治理“小金库”的同时,应优化内部资源分配方式,改善内部预算体系,最大程度的消除“小金库”存在的所谓的“必要性”与“合理性”,根除这一顽疾。

五是“案例宣传、广而告之”。“小金库”防治工作首先要提高宣传的力度和效果。宣传的对象不仅是财务人员自身,更重要的是单位领导、业务部门和广大职工。目前国内行政和企事业单位领导大多并非财务出身,对财经具体业务知识不可能有很深入的了解,业务部门和广大职工更不可能懂很多的财务知识。因此在宣传时特别要注意渠道与方式,注意通俗性与专业性的结合,确保“小金库”防治工作宣传到点、落实到位。

以上为创新思路下的破解之道,限于篇幅,具体创新方案可以参考江西省高速集团“小金库”防治工作宣传幻灯片:http://www.doc88.com/p-731475817442.html。

奥沙利铂神经毒性防治思路与方法 篇12

1“走走停停”的化疗策略

所谓“走走停停”的化疗策略是指不完全按照常规的化疗方式,而是有计划地常规化疗一段时间,紧接着停用某些化疗药物一段时间,然后再常规化疗,如此循环,这是一种试验性质的化疗策略。Chibaudel B等[1]研究奥沙利铂间隔治疗晚期结直肠癌,发现每间隔≥6个月停用一次奥沙利铂者能获得更长的无进展生存期和总生存期,而每间隔<6个月停用一次的策略能使奥沙利铂部分耐药的患者获益。Berry SR等[2]进行的荟萃分析也证实了该策略能有效预防神经毒性,且不影响疗效。值得注意的是,Mori Y等[3]发现“走走停停”的化疗策略可能增加患者发生过敏反应的风险,特别在第二与第三化疗周期内。

2药物防治

目前奥沙利铂引起神经病变的机理不是很清楚,学者通过动物研究提出了多种不同机制,据此,各临床医生的用药也大相径庭。

2.1抗氧化剂

对于急性外周神经病变,其产生方式可能是诱导超氧阴离子产生、脂质过氧化、蛋白羟基化、DNA氧化等使神经细胞氧化损伤[4]。因而可运用还原剂拮抗奥沙利铂引起的急性外周神经病变。例如,维生素E和还原型谷胱甘肽都是国际上公认的抗氧自由基药物,目前已经有Meta分析分别证明了两者可用于预防化疗所致周围神经病变[5,6]。此外,磷脂酰胆碱由于其抗氧化性能以及调节小胶质细胞活性的能力,被认为具有潜在抗奥沙利铂外周神经病变的能力[7]。

2.2草酸盐螯合剂

对于慢性周围神经病变,目前大多数研究认为是由草酸盐在脊髓背根神经节细胞积蓄导致[8]。基于这种理论,目前有许多使用草酸盐螯合剂———钙镁合剂来防治神经毒性的临床研究报道。Wen F等[9]报道的Meta分析认为钙镁合剂不仅能防治慢性神经毒性,还能降低急性神经毒性的发生率。然而,D Cortinovis等[10]认为目前缺乏对奥沙利铂神经毒性评价的金标准,这类回顾性文献研究得出的结论可信度存在争议。此后开展的临床研究中也有认为钙镁合剂不能预防奥沙利铂神经毒性[11]。

2.3提高疼痛阈值

一项临床实验中,实验组在奥沙利铂输液前1h给予文拉法辛50mg,第2~11天给予37.5mg bid文拉法辛缓释片,结果实验组和安慰剂对照组中依据NRS评分完全缓解的患者比例分别为31.3%和5.3%(P=0.03)[12]。对此,有学者[13]通过动物实验发现其机理,文拉法辛通过诱导背根神经节μ、κ、δ阿片受体表达升高,引起大鼠的机械刺激缩足反射阈值升高,从而抑制奥沙利铂诱发神经病理性疼痛。然而,若奥沙利铂输液前不予以50mg文拉法辛,仅予以37.5mg bid文拉法辛缓释片,则最终结果实验组与安慰剂对照组依据《化疗相关神经毒性生活质量量表》(EORTC QLQ-CIPN20)和《常见不良反应事件评价标准》(NCI CT-CAE)得出来的评分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14]。另一方面,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显示[15],文拉法辛能使53.5%的乳腺癌患者、58.3%的妇科肿瘤患者和45.2%的结直肠癌患者NRS评分改善超过75%。因而,从目前的研究证据来看,文拉法辛似乎有预防奥沙利铂神经疼痛的临床运用价值,但其合理剂量与运用时机仍需进一步研究。

2.4抗感觉过敏

研究表明[16],奥沙利铂可上调L4-L6背根神经节中瞬时受体电位TRPM8(transient receptor potential melastatin8)的表达,从而引起冷痛觉过敏,而普瑞巴林可下调TRPM8的表达。临床随机对照研究显示[17],普瑞巴林组与安慰剂组减轻临床症状的比例分别为40.7%和10.0%,且普瑞巴林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有显著差异。另一方面,奥沙利铂还可通过上调腰段脊髓中MDA受体NR2B亚基的表达,引起触觉痛觉异常,而米氮平可激活5-HT1A受体逆转NR2B表达上调[18]。然而目前还未见米氮平运用于抗奥沙利铂神经毒性的临床研究报道。

2.5营养神经

神经细胞有一定的修复能力,而提供足量的代谢和修复原料,对促进神经细胞的修复具有重要意义,有利于预防奥沙利铂神经病变临床症状的发生。神经节苷脂大多存在于细胞膜上,与细胞膜的功能相关,对神经再生有重大促进作用。回顾性研究表明[19],神经节苷脂能显著降低奥沙利铂诱导的神经病变的发生率,尤其是严重的神经病变,且不影响化疗的疗效。而前瞻性的随机对照研究也得到类似的结论[20]。该结论在Meta分析中也得到了进一步验证[21]。

3中药治疗

中医中没有与化疗神经毒性相对应的病名,不过身体肌肤麻木不仁的主症与“血痹”有着相似之处,故现代医家多以“血痹”作为化疗神经毒性的中医病名。然而各医家对本病病机的认识不同,由此造成了治法治则和临床用药的多样性,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现简要归纳如下:1《金匮要略》曰:“血痹阴阳俱微,寸口关上微,尺中小紧,外证身体不仁,如风痹状,黄芪桂枝五物汤主之。”动物实验显示[22],黄芪桂枝五物汤通过下调钠离子通道亚型Nav1.7蛋白和改善奥沙利铂所致的背根神经节核仁变化而改善神经病理性疼痛。临床随机对照研究的Meta分析提示[23],黄芪桂枝五物汤可降低奥沙利铂所致的周围神经毒性的发生率,并可缓解感觉神经传导速度的抑制作用。2《素问·举痛论》曰:“通则不痛,痛则不通。”针对该理论,临床上有温经通络、益气通络、活血通络等治则。3《素问·五脏生成》曰:“血凝肌肤,为痹。”据此可使用活血化瘀类中药熏洗、内服或注射液滴注。4Kono T等[24]发现牛车肾气丸能改善奥沙利铂引起的肢端血流减少和坐骨神经髓鞘轴突损伤,从而预防大鼠慢性感觉迟钝的发生。而Nishioka M等[25]的临床研究提示,牛车肾气丸可降低mFOLFOX方案的神经毒性的发生率,且不引起其他毒副作用。5张培宇[26]认为化疗药是热毒之邪,损伤营阴,加之风寒侵入经络,造成经络不通,痰瘀阻络,而出现四肢末端麻木、迟钝、疼痛等症状。早期营卫气血津液亏虚,予桂枝汤为基础加用四君子汤;中期风寒入里,予黄芪桂枝五物汤为主方,加用活络效灵丹和二陈汤;随着病情发展,风寒湿痹和痰瘀进一步阻滞经络,则以小活络丹为主方,加用四物汤或生脉饮;晚期肝肾亏虚,以独活寄生汤为主方。6新安医学奠基人汪机在《医学原理》中写到:“有气虚不能导血荣养筋脉而作麻木者……以致经隧湿而作麻木者。”认为气虚可导致与奥沙利铂神经毒性类似的肢体麻木。黄芪是常用的补气药,荟萃分析认为在中药方剂中使用黄芪有利于降低神经毒性的发生率和分级。[27]实验研究也表明[28],黄芪提取物对奥沙利铂所致的星形胶质细胞脂质、蛋白和DNA过氧化反应有保护作用。

4经络腧穴

《灵枢·九针论》曰:“邪入于阴,则为血痹”,认为周围神经毒性反应是由于气血虚弱,外邪乘虚而入,使气血痹阻不通造成。考虑到血痹的病机,针灸师在主穴的选取方面作出了针对性的选择。有学者[29]统计近年来针刺治疗周围神经毒性的文献,发现最常用的5个穴位分别为:足三里、合谷、曲池、三阴交、阳陵泉。足三里是足阳明胃经的下合穴,是治疗慢性疾病的强壮要穴;合谷是手阳明大肠经的原穴,是原气经过和留止的地方,曲池是合穴,是经气汇聚的地方,两者原合相配,是调经气、和脾胃、去外邪的重要配伍;三阴交是肝、脾、肾三阴经气血汇聚之穴,可调和肝脾肾,化湿驱邪;阳陵泉为筋会,足少阳胆经合穴,有舒筋通络之效,与三阴交相配可通调气血阴阳;以上5个主穴加上辨证辨病选穴,共奏活血通络、行气通痹之效。在针法补泻的选择方面,田艳萍等[30]主张行泻法,孙贤俊等[31]主张平补平泻,吴勇[32]则认为早期感觉神经障碍者,应行泻法以活络通经,后期运动神经障碍者,应行补法以养血柔筋。在具体治疗方法的选择方面[33],常用的针灸方式有单纯针刺、电针、温针灸、针药结合等,针对指尖或趾尖麻木者还可行十宣、气端刺络放血,此外还有循经拍打和穴位敷灸的相关报道。

5展望

自从奥沙利铂商用开始,学者们对其神经毒性的研究从未停止过。对于“走走停停”化疗策略的应用或许能使奥沙利铂神经不良反应的发生在根源上得到有效的预防。目前有许多探索性的临床研究,属于循证医学证据质量等级中的二级,甚至是一级的证据也被持续不断地报道出来,临床指南的修订似乎指日可待。然而由于奥沙利铂被广泛运用于不同的肿瘤以及许多化疗方案,目前对该策略的研究还未做到面面俱到,这种从根源上消除神经毒性的思路在近期不太可能实现,更多的探索性临床研究和高质量的循证医学证据仍有待挖掘。

因此,奥沙利铂神经毒性药物防治的研究需提上日程。虽然其毒性机理并不是十分清楚,但学者们已经通过动物实验发现了多种可能的机制,临床医生据此进行了相应的临床药物研究。尽管许多临床药物研究都显示出了良好的防治性能,但对于何种药物疗效更好,目前并不能有效地归纳比较得出确切的结果。由于目前缺乏评价奥沙利铂神经毒性严重程度和药物疗效的相关统一标准,各研究中所使用的评价标准并不一致。根据笔者的归纳,目前有《奥沙利铂专用神经毒性分级标准》(levi标准)、《化疗相关神经毒性生活质量调查表》(EORTC QLQ-CIPN20)、《常见不良反应事件评价标准》(NCI CTCAE)、疼痛数字评分法(NRS)、神经电生理法等多种评价方法。国内学者多使用levi标准、欧洲学者多使用CIPN20表,美国学者多使用CTCAE标准,至于哪个评价方法更符合临床的需要,目前并没有明确的说法。从规范化诊疗和循证医学研究等方面考虑,似乎需要规范统一相关评价标准,因而未来需要方法学的相关研究以及世界范围内达成专家共识。此外,随着奥沙利铂神经毒性相关基因多态性研究的深入,毒性机制或许能在基因层面取得突破,以指导制定个体化的防治方案。

中医药作为我国的传统瑰宝,在奥沙利铂神经毒性的防治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目前已经报道了中药内服、中药熏洗、针灸推拿等许多有着中医特色的防治方案。然而由于中医学术流派众多,在不同学术思想指导下的遣方用药、循经取穴各不相同。这虽然有益于辨证施治以提高临床疗效,却妨碍了临床客观化研究的开展以及治疗方案在国内外的推广。此外,各研究的循证医学证据等级普遍较低,临床研究的质量亟需提高。

护理作为治疗的延伸,理所应当地需要在奥沙利铂神经毒性的防治工作中引起足够的重视。目前护理相关的防治方法主要有避寒、心理辅导、输液路径的选取、输液速度的控制等方面。这类研究的证据等级不高,多为对照研究验证的经验方法。

总之,目前的防治策略研究报道虽然种类繁多,但本着中西医结合的防治理念,沿着预防、治疗、护理相结合的临床思路,凝聚包容并蓄、开拓创新、严谨求证的学术追求,相信我们今后能探索出符合中国需要的奥沙利铂神经毒性防治策略。

摘要:奥沙利铂是应用广泛的抗癌药物,但其神经毒性不容忽视。目前临床报道了许多奥沙利铂神经毒性的防治方法。其中“走走停停”的化疗策略在理论上有望从根源上预防奥沙利铂神经毒性的发生,但全面推广运用仍需时日。在药物防治方面,可通过抗氧化、螯合草酸盐、提高疼痛阈值、抗感觉过敏、营养神经等多种途径实现降低神经病变的发生率或减轻毒性程度,但至于何种途径最有效,目前并难以得出确切的结论。在中药防治方面,依据不同的经典理论和现代研究成果,目前有着多种不同治法治则的临床报道,但研究质量仍亟需提高。在针灸推拿防治方面,各医家取穴、刺法、补泻各有特色,有待进一步系统研究。

上一篇:施工企业工程质量管理下一篇:故障限流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