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猪腹泻的综合防治(通用12篇)
生猪腹泻的综合防治 篇1
近年来, 生猪腹泻的问题层出不穷, 大部分腹泻后的生猪会相继死亡, 且以南方地区更为严重。主要是南方的气候环境潮湿阴冷, 通风性较差, 加之预防工作不当, 极易引发生猪腹泻问题, 影响生猪养殖的质量。
1 生猪腹泻的几大原因
1.1 饮食因素
养殖人员喂养生猪时选用的饲料或食物难以使生猪消化, 另一种情况是生猪暴饮暴食, 均易导致消化不良, 最终引起腹泻。此外, 在食物的选择方面, 饲养人员更新食物不及时, 生猪因食用过期食物引发腹泻。也有可能是由于长期食用一种食物[1], 导致营养摄取不足, 粗蛋白含量偏高, 矿物含量低等诱发腹泻病发生。
1.2 环境因素
早晚温差偏大, 气候不稳定等起伏较大的环境均不利于生猪的生长, 在此环境下, 生猪会产生应激反应[2], 进而导致腹泻。另外, 生猪圈舍卫生不符合标准也会诱发生猪腹泻, 常见的有空气混浊且难以流通, 饮用水欠卫生、粪便细菌滋生等。
1.3 生物因素
由于生猪自身不具备自洁能力, 易染上细菌。因此, 饲养人员一旦缺乏有效地管理 (如消毒不全面、未及时打扫圈舍等) , 便会使病毒、寄生虫、细菌等在猪圈内滋生, 并形成病原体, 如寄生虫病等, 从而造成生猪腹泻。
2 生猪腹泻的防治
2.1 加强消毒工作
饲养人员应采用合理有效的方式增强消毒次数, 对圈舍打扫后再进行消毒, 完成后放空猪圈几日。消毒的过程中要细致到每一个死角, 另外与猪场的相关用品 (如补料槽、饲料车等) 也应实施消毒。饲养人员自身同样要做好卫生消毒工作。为防止病毒产生耐药性, 消毒药品需交替应用。
2.2 重视管理
管理者应结合生猪养殖情况对养殖场的粪便等易滋生细菌的物质进行及时科学地处理, 从根本上将病原体去除, 做好各项防御工作。另外管理者应借鉴动物防疫制度, 建立管理机制, 制定有利于生猪生长的饲养手段。在生猪饮食上应保证各类营养元素的摄取, 满足其生长需要, 及时更新食物并保证其卫生。
2.3 接种疫苗
预先对生猪进行疫苗接种可使其产生抗体, 避免病毒侵入。饲养员应对当地生猪腹泻趋势进行分析, 根据实际情况对生猪的健康状况进行合理判断, 并运用正确的免疫方式开展疫苗接种工作。值得注意的是, 疫苗运输时应防止破损, 存储时要避免损耗, 饲养员应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定期接种或疫苗接种, 实现生猪的健康生长。
3 结语
生猪腹泻的病因较多, 控制难度较大, 因此养殖人员应积极完成该疾病的预防工作, 结合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处理手段。从而降低生猪的病死率, 提升生猪质量, 保障养殖户的经济效益。
摘要:生猪养殖过程中较常见的疾病之一即为腹泻, 生猪腹泻的原因众多, 为了更好地解决这一问题, 本文就生猪腹泻产生的原因与防止措施展开分析。
关键词:生猪,腹泻,原因,防治方法
参考文献
[1]邱基洪.生猪腹泻性疾病的归纳分析与防治探讨[J].中国猪业, 2016 (2) :44-46.
[2]徐永宝.生猪腹泻病的原因及防治措施[J].吉林畜牧兽医, 2016 (9) :17.
生猪腹泻的综合防治 篇2
断奶仔猪腹泻是目前最严重的仔猪疾病之一,也是引起仔猪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造成的经济损失也令养殖场主心疼不已.根据调查,断奶仔猪发生腹泻率一般在20%~30%左右,严重的甚至达到50%.仔猪腹泻不仅仅影响到仔猪的快速生长,而且极易造成仔猪死亡,死亡率高达10%~20%.即使是耐过型仔猪,也会造成发育不良,甚至变成僵猪.
作 者:王伟波 秦亮 张泽波 作者单位:王伟波,张泽波(山东省青岛市城阳区农业局,266109)
秦亮(山东省章丘市畜牧局)
刊 名:山东畜牧兽医 英文刊名:SHANDONG JOURNAL OF ANIMAL SCIENCE AND VETERINARY MEDICINE 年,卷(期): 30(5) 分类号:S 关键词:
生猪腹泻的综合防治 篇3
[关键词] 生猪高热病;高致病性蓝耳;防控措施
一、地区生猪高热病的发生情况
1.临床表现
病猪高热稽留,体温一般为40~42℃,精神极度沉郁,倒卧,嗜睡;厌食,甚至绝食。病猪全身发红或发紫,尤其以下颔、腋下、耳根部为甚,大便干燥,后期拉稀;呼吸急促,喘气,流鼻涕、咳嗽、眼分泌物增多;大部分猪有泪斑,出现结膜炎症状;部分病猪出现流产、死胎等繁殖障碍为特征。不同日龄、不同品种的猪均可感染发病,而且发病率高、死亡率高,猪群发病率50%~100%,而死亡率20%~100%,不同时期不同地区有较大的差异。剖检都表现不同程度肺炎病变,其中弥漫性间质性肺炎为主;淋巴结肿大,特别是肺门淋巴结、纵膈淋巴结和腹股沟淋巴结;脾脏肿大,质脆;肝、肾等也有不同程度的病理变化。
2.发病率与死亡率
2006年底开始爆发该病,仅2个月的时间,全市生猪发病93515头,发病率24.98%,死亡生猪20971头,病死率22.43%。直接经济损失超过1000万元,严重打击了农民发展畜牧业的积极性,并一度引起了恐慌,市民不敢吃猪肉,统计2006年全年发病11963头,发病率10.2%,死亡数2107头,病死率16.9%。2007年局部个别猪场发生,特别是原来没发生过的小规模猪场,有零星死亡,发病头924,发病率0.15%,死亡数107头,病死率11.6%。2008年发病头2924,发病率0.8%,死亡数807头,病死率27.6%。2009年发病头15078,发病率11.7%,死亡数3426头,病死率22.7%。2010年较为平稳,没出现疫情。
二、近年地区生猪“高热病”发病特点分析
2006年后的疫情呈现新的特点:(1)表现季节性,但不拘泥于季节,爆发于夏天炎热,气温较高的时间,但疫情并没有与往年一样在秋冬气温下降时熄灭,仍向北蔓延,似乎不受气温的影响;(2)疫病流行的区域性明显,从江西开始,逐渐向周边省市蔓延,进而扩散到其他各地;传播快,区域(如村庄或养猪密集区)内猪场一般10d左右全群发病,表现明显的流行性和传播性;(3)传播面广,发病率、死亡率极高,在中小型猪场的发病率高达50%~90%,死亡率达20%~50%,有的甚至达到80%,母猪死亡率和淘汰率达到15%~30%,许多猪场因此倒闭;(4)药物治疗无明显效果,大量使用抗生素及疫苗紧急接种反倒加重病情,死亡率更高;从整个疫病的流行情况分析,这次的高热病具有明显的爆发流行性和传播性。
图1 2006年至2009年发病数与病死数分析对比图
2006年至2009年间,本地区生猪“高热病”疫情呈现一个“谷”的波形,2006年大面积爆发,之后的两年趋于平稳,个别零星发生,而2009年又发生大面积流行。2006年与2009年的两次爆发,都造成了巨大的损失,流行面广,但深入分析调查,与2006年相比,2009年中大型规模养殖基本平稳,散户与小规模猪场发病严重,母猪损失严重。
疫情呈现“谷”的波形,有两个方面的因素:一方面,2006年疫情发生后,国家、政府高度重视,组织力量查根源,快速制定有效的“高热病”防治技术方案,并在很短时间内集中科研力量,研制出高致病性蓝耳灭活苗。我市兽医相关部门积极行动,广泛宣传认清疫情,安民心不恐慌;确实指导疫病防治,遵循“早,快,严,小”方针,严格采取隔离消毒、无害化处理措施;追根溯源,查清疫情的发病情况;进一步强化免疫、消毒等生物安全措施;多措并举,上下齐心,2007年初有效控制疫情;另一方面,疫病的“谷”型发生,遵循流行病学规律,疫情发生后,大量的易感动物死亡,幸存动物也形成了坚实的抗体,疫病大流行的条件就消失了。而在之后的2~3年时间里,生猪饲养周期到来,新的易感动物大量出现;加之,在这段时间里,病原也在适应新的环境,不时的变异;加上个别养殖户的麻痹大意,最终导致了新的流行。
三、防控生猪“高热病”的主要对策
1.采取有效的生物安全措施
猪“高热病”由于病情复杂而严重,高死亡,治疗难度大,该病的防控工作中一定要贯彻“预防为主”的原则。在本病发生的高危季节和高危地区要封闭切实加强装猪台、人员出入口、污水排出口、物料出入口等容易传入疫病地点的管理。生产区和生活区严格有效隔离,猪场工作人员必须经过严格防护、消毒后方可进入生产区;做好猪场废物、污水处理和杀虫、灭鼠等工作。切实做好圈舍的清洁与消毒工作,消毒药可以选择对病毒效果较好且刺激性较小的消毒剂复合醛类消毒剂。做好免疫注射,重点要做好猪瘟、猪伪狂犬、巴氏杆菌疫苗、链球菌Ⅱ型、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等疫苗的免疫注射工作[1]。
2.合理实施蓝耳病疫苗免疫接种
疫苗免疫是刺激机体产生较高水平的特异性免疫,以抵御病原的攻击。蓝耳病阴性场,没有“敌人”,在确实做好生物安全工作的情况下,可不免疫,前提是一定要严格做好生物安全工作,并密切关注可能的感染。蓝耳病阳性场,生产基本稳定时,如果抗体水平较高,在蓝耳病风险较小时,可暂时不安排免疫,但要密切关注、定期检测;如果抗体水平低且较一致,蓝耳病感染风险较高,最好尽快安排免疫;抗体水平高低不齐,蓝耳病风险较高,应安排免疫,必要时要加强免疫[2-3]。
3.针对继发感染合理使用抗生素
疫病发生后,不可盲目,大剂量的使用抗生素,必需对继发感染的细菌有较为明确的认识,必要时应做药敏试验,不能乱用抗生素。在每个猪群的继发感染的细菌并不完全相同,不能照搬别人的方案。如有肺脏病变及其轻微、无明显肉眼可见变化或仅表现轻度水肿,则表明无明显继发感染;纤维素渗出,出血严重,肺大叶肉变严重,肺大叶化脓性变化严重,间质性肺炎严重的则表明有明显肺部继发感染可则要以应用抗生素治疗肺部继发感染为主[4]。伴关节炎的病例则表明继发全身细菌性感染则要选用血药分布广的抗生素。
4.科学合理控制发病猪病情
疫病发生后,针对发病猪只,不要一味的用药治疗,要理性的区别对待,要把握原则。症状严重及明显神经症状的猪只,不仅难以治愈,愈后不良,并且排毒,造成环境中病原密度加大,危险加重,没有治疗价值,应作安乐死后,无害化处理。症状较严重猪只应从群体猪剔除,采取集中治疗,一方面减少对健康猪的接触传染,另一面有利于用药,饲养管理。治疗原则为保证水盐代谢平衡补充维生素、糖与蛋白质,保证基本生存需求,尽量饮水和拌料给药,避免注射给药引起应激反应加重病情或增加死亡[5-6]。
“高热病”的防控要从生物防控、营养饲料、饲养管理、免疫接种、群发病的诊断治疗等多方面入手,切实提高,切实做好这些工作同时要注重饲养人员的防疫意识、操作技能,以及工作的态度,责任心等,也就是对猪场疾病防控水平和饲养管理水平的全面提高。只要做好了管理,疫病防治才有保障。
参考文献
[1]陈健雄.华东某地区发生猪无名高热综合征的控制措施 [J].今日畜牧兽医,2006,(10):25~27
[2]邵国青,金星方,陈建民等.南方夏季猪高热性疾病调查与回顾[J]. 养猪,2007,(1):21~22
[3]文利新.湘赣豫猪蓝耳病为主的呼吸道混合感染[J]. 中国兽药杂志,2008,44(3):81~82
[4]郭方正. 猪“高热病”的流行与预防[J].湖北畜牧兽医,2007,(1):15
[5]匡宝晓.当前猪无名高热的防治措施 [J].中国畜牧杂志,2006,42(18):60~62
[6]朱连德.南方“猪高热病”的原因分析与控制策略 [J] .猪业科学,2006(9):24~29
生猪腹泻病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篇4
1生猪腹泻病的原因
1.1气候原因
冬春两季是生猪腹泻病高发期, 寒冷天气下若圈舍保温措施未做到位, 温度过低不符合生猪健康生长要求, 极易引起生猪腹泻病。同时冬春两季温差较大, 生猪易出现应激反应, 引起应激性腹泻。
1.2环境原因
首先圈舍通风不良, 空气不畅通, 圈舍空气质量不高。其次未及时清理生猪排泄物, 引起病原体滋生和快速繁殖。最后突然改变饲料、食物难以消化等, 也会造成生猪消化不良, 而喂食生猪霉变饲料, 也容易引起生猪腹泻, 甚至死亡。
1.3管理原因
因为养殖户对圈舍环境、生猪食物、圈舍消毒等的忽视, 影响了生猪的生存环境。同时较差的圈舍环境也间接为病菌滋生创造了条件, 提升了腹泻病发病率。
2生猪腹泻病的防治
2.1免疫接种
为预防生猪腹泻病, 养殖户需为生猪接种腹泻病免疫疫苗, 增强生猪群整体免疫能力。在免疫接种过程中, 需要注意下面几点:首先要根据生猪腹泻病病情, 合理选择接种疫苗, 同时科学制定免疫疫苗接种流程。其次接种方法必须正确, 严格控制注射疫苗的剂量。最后将预防接种与紧急接种掌握好, 做好计划与变化的随机应变。
2.2药物治疗
选择药物时, 应采样做药敏试验, 确定首选药物, 不能随意选用抗菌药物, 否则会产生抗药性。要严格控制药物用量, 防止积蓄性中毒, 细菌性、病毒性疾病应选用抗菌杀毒药物, 不仅能够抑制病毒, 还可以避免细菌继发感染。常用药物为链霉素、青霉素和硫酸黄连素, 肌注, 或口服卡那霉素、土霉素等。如果生猪腹泻病因球虫所致, 治疗时使用抗球虫药物, 并口服酵母片、乳酶生、乳酸菌素片、双歧杆菌制剂和调痢生等微生态制剂。
2.3加强生猪养殖管理
为预防生猪腹泻病, 需要创造适宜猪生长的环境, 严格落实生物安全措施, 猪舍每天需要清扫2次以上, 将粪便清除后, 用清水进行冲洗, 确保圈舍的干净、干燥和暖和。做好消毒工作, 每周需进行3~5次, 冬季为猪提供可饮用温水, 保证暖圈温食, 让猪在舒适环境下生活, 增强猪的免疫力。消毒、保温工作要做到位, 加强饲养管理, 及时为生猪补充维生素, 严格检查食物, 避免食用霉变或有毒食物。
2.4加强病况监测, 及时隔离染病生猪
生猪屠宰综合整治工作汇报 篇5
全区生猪屠宰专项综合整治工作开展以来,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立即召开专题会议,研究成立了镇生猪屠宰专项综合整治工作领导小组,由镇长任组长,农委、食药、工商、畜牧、公安等职能部门负责人为成员。制定了镇生猪屠宰综合整治工作实施方案,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确定责任人,要求各有关部门通力合作,真抓实干,全力抓好落实。现将我镇生猪屠宰整治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围绕重点,解决突出问题
经过镇领导小组专题会议研究决定,重点围绕生猪屠宰、猪肉市场经营只需开展工作,着力解决好生猪屠宰及猪肉产品销售、加工、使用等环节存在的突出问题,确保人民群众吃上“放心肉”。
一是摸清底数。按照属地划分原则,各工作片对地域内生猪屠宰户、餐饮企业、集市等情况进行了详细的摸底调查,镇工作组成员利用一周的时间对调查摸底情况进行逐一核实并登记造册。经排查,全镇共有生猪屠宰经营业户22家,定点屠宰企业1家,生猪饲养户121家(其中规模养殖户10家),集体食堂2家,规模餐饮企业4家。调查核实后镇工作组成员立即组织人员与全部经营单位、业户签订了《猪肉经营业户肉品质量安全承诺书》,与餐饮企业和食堂签订了《肉品使用安全承诺书》,确保合法经营。二是广泛宣传。工作组成员与各工作片工作人员首先大力开展法律法规宣传活动,深入各村、学校、集贸市场等场所进行宣传引导,发放政策明白纸,张贴通告,公布区、镇举报电话,鼓励群众举报猪肉质量安全违法行为,取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在全镇形成了人人支持、人人参与食品安全的良好氛围,为专项整治活动奠定了群众基础。
三是强化措施,严厉打击私屠滥宰行为。在与生猪屠宰户签订承诺书后,下达了全部到顾邵定点屠宰企业进行屠宰,并自行拆除屠宰设备的通知。6月9日到6月12日连续四天,镇综合整治领导小组组织出动人员56人次,车辆12台次,对21家屠宰业户进行了不间断的突击检查,对不在定点屠宰场屠宰的业户一律进行取缔,对未按照要求拆除屠宰设备的一律进行强制拆除。经整顿,目前镇内私屠滥宰现象已杜绝,违规经营现象已消失。
二、加强规范,建立长效机制
为进一步加强猪肉质量安全管理工作,巩固提升生猪屠宰综合整治工作成果,我镇制定了长效管理机制。
一是建立目标责任机制。按照属地划分原则,各片总支书记是第一责任人,各村支部书记、主任是直接责任人,要对生猪养殖户、肉品加工经营业户进行等级造册,实行动态管理。
二是建立健全长效检查机制,镇上坚持每周召开一次领导小组专题会议,研究部署当前工作。自6月17日来,每周都安排各部门联合起来,以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抽查的方式,对屠宰户、大型超市、餐饮单位、集贸市场等进行不间断地监管检查,确保猪肉质量安全。
三是建立社会监督机制。在张贴通告、发放明白纸的同时,通过各村喇叭、张贴标语等形式进行宣传,公布镇监督举报电话6888169,宣传发动群众参与,提高群众的食品安全意识。
四是建立奖惩机制。加强对整治活动的考核,将考核结果作为评先树优和年终考核的一项重要依据,对整改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予以全镇通报,问题严重的将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今后我镇要继续加大生猪屠宰工作的力度,实现生猪进屠宰场检疫率100%,病死猪、病害猪肉无害化处理率100%,屠宰上市的生猪产品定点屠宰率实现100%,集贸市场、超市和肉食品专卖店销售的猪肉、集体食堂和餐饮单位使用的猪肉100%来自定点屠宰企业,并建立肉品进货台帐。
一是规范和整顿生猪定点屠宰企业,督促加快设施改造,提高技术和服务水平;二是加强肉制品质量监管,加强对定点屠宰加工企业肉品检疫、检验工作的监督检查,积极推行先进的操作规范和标准卫生操作规程,建立质量控制体系,实现养殖、屠宰加工、销售全过程的质量控制;三是严格市场准入,规范市场刘通秩序。制定落实猪肉质量安全制度,严把猪肉入市关,经营单位和经营户要做好猪肉采购的索证索票制度和检查验收等工作,并建立台帐制度;四是强化检查,严厉打击违法行为。组织各相关单位有关人员定期或不定期到集贸市场、超市和肉食品专卖店等进行检查,严厉查处销售未经检疫及注水肉、病害肉、劣质肉上市销售等不法行为。
下一步我镇要对生猪屠宰工作进行规范、提高,进一步完善监管体系,严厉打击违法行为,不断规范市场秩序,巩固好本次生猪屠宰综合整治工作效果。
冬季野猪腹泻的防治等 篇6
进入冬季以后,随着气温的不断降低,如饲养管理不当,野猪特别是仔野猪会出现腹泻而影响野猪生长和养殖效益。发病的原因主要有天气突变,突然改变饲料,喂食霉变饲料,饮水不洁,传染病和寄生虫病等。主要症状是大便稀薄,排便次数增多,在尾或肛门附近沾有稀粪。泄粪酸臭,食少腹满,舌苔厚浊。泄粪如浆,赤浊腥臭,舌红苔黄的为湿热泻;泄粪如水,肠鸣腹痛,口色青黄的为寒湿泻。
预防方法:①本病的发生与气温有关,气温越低,发病概率及病害越严重,故做好猪群防冻保暖、增强猪群抗病力,有助于本病预防及减轻病势。保温工作没做好是导致野猪腹泻的重要原因,特别是仔野猪80%以上是由此引起的。②在冬春期间注射猪流行性腹泻疫苗,可明显减少发病及死亡率。③严防外来疫源入侵,冬春是流行性腹泻、猪瘟、口蹄疫等病毒性疫病频发季节,要防止因运输工具、人员来往等原因带入病源而引起传染。要严格做好猪场防疫卫生,消毒、隔离,杜绝外人入舍等。④发病期应每天进行清栏消毒,勤换垫料、以利减少病原污染。
猪群一旦发病,应及时采取如下综合治疗方法:①立即进行病猪隔离并保温。②适当控料并同时给予充分的饮用口服补液盐或淡盐糖水,以防严重脱水致死。为有助于病猪康复,也可在饮水中添加EM液、大蒜素等绿色保健剂。③用抗病毒抗菌剂如病毒灵、氟哌酸,另加收涩药如次炭酸钡、硅炭银、654-2等,直至泻病基本控制为止。④对全群猪用鸡新城疫I系疫苗进行干扰法防治,使用越早效果越好。⑤对腹泻严重卧地不起的重症猪,应用葡萄糖盐水加氧氟沙星、654-2、维生素c进行静脉注射:肌注强心剂、抗毒抗菌药物进行抢救。另外,也可用10~50毫克的654-2穴位注射。⑥对腹泻野猪每天放入运动场运动、晒太阳,并在运动场内放入黄土、煤渣和少量草木灰让其自由采食。(福建省永定县招宝生态农庄野猪繁育场 晓温 邮编:364116 电话:0597—5711528)
萝卡治畜病妙方
1.治家畜烫伤。把萝卜洗净去皮捣烂,用纱布过滤取汁,涂擦患处,每天4次,4~6天可结痂痊愈。
2.治家畜习惯性便秘。取萝卜600克,洗净去皮捣烂,用纱布过滤取汁,加适量温开水调后灌服。每日早晚各1次,连服3~5天。
3.治猪的流行性感冒。捣碎的萝卜和松树叶各100克,炒生姜50克,水煎取汁混料或灌服(仔猪用量减半),每日2次,连服2天。
生猪腹泻的综合防治 篇7
根据《2014年屏南县动物疫病监测与流行病学调查计划》, 于2014年6月1日至12月31日, 由屏南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牵头、动物卫生监督所配合, 分别与部分乡镇兽医技术人员组成调查组对我县部分规模猪场和部分养殖户进行入户调查, 通过询问、谈话交流、查看免疫记录、诊疗记录、发病死亡情况、填写调查表格等方式, 全面了解当前我县生猪养殖、疫病防治等情况, 重点对腹泻流行情况进行调查, 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1 基本情况
屏南县2014年末生猪存栏7.3万头, 规模化养殖场18个, 主要饲养地为棠口乡、熙岭乡、长桥镇、黛溪镇等, 饲养品种主要为杜长大三元杂交商品猪。
2 生猪疫病调查情况
通过问卷调查和走访查看等方式, 对生猪疫病情况进行初步了解, 重点对以腹泻为主要症状的发病情况作了调查, 就初步调查情况来看, 腹泻类传染病呈点状散发流行。
从入户调查和问卷调查情况来看, 出现的疑似疫病主要有猪传染性胃肠炎、仔猪黄白痢、伪狂犬病、猪流行性腹泻、仔猪肺炎和猪喘气病等, 这些病种多数没有经过实验室确诊, 仅从临床症状来判断, 准确性有待确定。从流行的时间来看, 除屏南县好好吃农牧有限公司外, 半年内没有发生腹泻类传染病大量致死的调查记录。从6~12月份申报的病死猪无害化处理情况来看, 近期我县棠口、熙岭等乡镇几个养猪场有仔猪腹泻死亡较多的情况。
3 猪流行性腹泻、猪传染性胃肠炎流行现状
2014年1~12月, 笔者现场走访18家母猪存栏100~1 000头的规模化猪场, 有13家发生新生仔猪腹泻, 其中5家猪场1~5月份和9~12月份新生仔猪腹泻较多。新生仔猪病毒性腹泻发生率20%~30%, 占调查猪场的72.2%, 呈散发性流行, 给这些猪场的生产造成严重影响, 养殖场经济效益损失严重。
以屏南县好好吃农牧有限公司养猪场为例, 仔猪腹泻在该场间歇性发作, 在10~12月份, 仔猪出生后3~7日龄出现水样腹泻, 部分10日龄后仔猪也有腹泻, 口服抗生素无效, 且7日龄内仔猪死亡迅速, 死亡率很高。如2014年12月份存栏母猪780头, 产仔98窝、872头, 死亡421头, 其中10日龄内仔猪死亡318头, 窝平均断乳仔猪数显著下降, 且同期的断乳仔猪僵猪显著增加, 导致保育猪发病和死淘数上升。2014年10月28日, 采集病料 (肠道等) 15份经华中农业大学动物疫病诊断中心作病原检测, 结果显示猪流行性腹泻病毒 (PEDV) 和库布病毒 (KOBU) 均阳性;猪瘟 (HC) 、伪狂犬病 (PR) 、传染性胃肠炎 (TGE) 、博卡病毒 (BOCA) 均为阴性。
屏南县恒祥生猪养殖合作社2014年11月份母猪产仔42窝、432头, 死亡284头, 主要是1~6日龄仔猪死亡。2014年11月16日, 采集患猪组织样品15份送福建农林大学动物科学学院动物医院作病原检测, 结果显示猪流行性腹泻病毒 (PEDV) 阳性。
4 防治对策
1) 猪场建设方面做到雨污分离, 净、污道分开。
2) 做好猪舍、环境卫生清洁与消毒工作。猪舍、饲养场所、用具、饲槽、产床等需每天清扫、洗刷, 每周至少消毒1~2次, 同时做好灭鼠、灭蝇及防鸟工作。
3) 加强生猪疫情监测, 特别是针对腹泻类病种的检测。
4) 加强饲养管理, 采取综合防治措施。饲养方面除供给全价饲料外, 选择有针对性的抗菌药物和清热解毒类中成药进行预防, 并制定合理的用药方案, 预防猪群疾病大规模发生与感染, 提高猪只的健康水平。管理方面, 应从降低饲养密度, 做好猪舍通风、保暖工作入手, 尽可能提供适温的饲养场所。
5) 加强免疫工作, 在重视重大动物疫病疫苗免疫的同时, 在母猪产前一个月就要做好猪传染性腹泻疫苗的的免疫接种工作。
6) 建议县级实验室开展猪流行性腹泻、猪传染性胃肠炎等普通传染病检测课题, 通过检测掌握猪普通传染病发生流行的实验室确诊数据, 为猪普通传染病的防治提供可靠的防治依据。
5 猪流行性腹泻发生及流行趋势分析评估
春季生猪病毒性腹泻的治疗措施 篇8
1.症状
主要发生在产房的哺乳仔猪以及断奶后的保育猪, 生长育肥猪亦有腹泻发生。从腹泻的粪便来看, 产房仔猪主要是黄色、白色水样, 保育猪灰、黄色。母猪及育肥猪都能很快恢复, 仔猪2~3日龄就表现呕吐和腹泻, 很快脱水消瘦, 衰竭死亡, 对生产危害很大。
2.对症治疗
对发病仔猪对症治疗。尤其是发现一窝里刚出现就开始用蒙脱石灌服, 1.5 g/2.5 m L温水溶解, 每头发病仔猪5 m L/次, 2次/d, 3~5 d为一个疗程。
对生病仔猪, 以防酸中毒和脱水为主。可灌服维多利1 m L/头, 补液盐4 m L/头, 共每次5 m L/头, 2次/d;或腹腔注射5%~10%葡萄糖注射液20 m L/头, 维多利2 m L/头, 庆大霉素注射液2 m L/头;或注射5%碳酸氢钠溶液, 严重者可以注射阿托品。
对腹泻猪, 饮水中添加口服补液盐、葡萄糖溶液、维力康 (500 g兑水500 kg) 。
3.防控措施
(1) 接种时间每年10月、12月, 对全场母猪各接种1次病毒性腹泻疫苗。
(2) 发病措施一旦发病, 有条件的猪场, 进行早期断奶 (18日龄及以上仔猪) , 对断奶仔猪开放式饮水, 饮水中添加维力康、补液盐、葡萄糖, 连用7~10 d, 在料中拌利诺、阿莫西林、丰强蓝芪 (抗病毒1号) , 连用7~10 d。
(3) 药物治疗此法适合拉稀的非哺乳仔猪, 利诺5包+止痢散4包, 拌料500 kg, 连喂5 d, 同时限料。产房仔猪, 丰强止痢散500 g煮水1 L, 3~5 m L/头灌服, 2次/d, 连服3 d。
生猪腹泻的综合防治 篇9
引起生猪腹泻的主要疫病有:猪流行性腹泻、猪传染性胃肠炎、猪伪狂犬病、猪轮状病毒病等, 从近年来采集的生猪腹泻病料检测与病原分离结果来看, 目前已分离鉴定出的致病病原包括猪流行性腹泻病毒、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猪轮状病毒、猪伪狂犬病毒、博卡病毒、致病性大肠杆菌等多种病原微生物。根据监测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和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是造成当前我省生猪腹泻流行的主要病原。
二、流行特点
从去冬今春我省生猪腹泻病发生与流行情况来看, 主要有以下特点:
1、生猪腹泻病的发生流行主要集中在低温高湿的冬春季节。一般从当年11月份开始, 一直延续到次年5月份。个别生猪养殖场在其他季节也有发病。
2、发病猪和带毒猪是主要传染源, 主要通过粪口传播, 也可通过乳汁传播。
3、各日龄生猪均有发病, 但以危害仔猪, 尤其是7日龄以内哺乳仔猪为主。母猪、育肥猪虽有发病, 但并不全部发病, 且发病症状轻, 病死少。而哺乳仔猪则发病率高、病程短、死亡率高;仔猪发病后一般表现为呕吐、水样拉稀等严重腹泻症状, 其后很快消瘦、脱水、死亡。
4、发病急, 疫病传播速度快。养殖场一旦发现有生猪发病, 即在3-4天内迅速传遍全群。
5、疫情持续时间长, 时有反复。疫情持续时间在1个月左右, 同时随低温高湿天气的持续及反复变化, 疫情在局部区域反复。
三、防控措施
(一) 针对性措施
1、疫苗免疫。在国内目前还没有正规厂家生产猪流行性腹泻弱毒苗的情况下, 要采用经国家批准使用的猪流行性腹泻-猪传染性胃肠炎二联灭活疫苗对妊娠母猪进行2~3次免疫接种, 为所产仔猪提供母源抗体保护;妊娠母猪可在每年10月、12月各普免一次, 在产前20~30天进行1次强化免疫。仔猪于断奶后一周内进行免疫。
2、产房消毒与通风保温。产房要坚持全进全出, 严格落实产房空栏、彻底清洗、严格消毒、干燥、增温等措施。用高压水枪彻底冲洗产床、墙面、地面、饲喂工具等, 待干燥后再进行严格消毒 (1%烧碱溶液) , 让其自然干燥, 空栏5-7天, 方可转入母猪进行生产。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以对已有母猪的产房尽可能采用火焰消毒、干粉消毒等消毒措施, 降低栏舍湿度。产房也可使用煤炉或其他供暖设施, 确保产房温度适宜 (20-25℃) , 对仔猪保育箱使用大功率灯泡或红外线灯照射提高温度 (30-34℃为宜) 。保持产房、产床、保育箱的清洁干燥。产房要适当通风, 避免一氧化碳等中毒。
3、及时评估母猪健康状况。根据母猪是否发病、持续时间、注射疫苗种类及时间等情况, 全面评估母猪免疫和健康状况, 如正在发生腹泻或刚发生过腹泻或其它疫病的母猪所产仔猪, 最好将仔猪隔离寄养。对产前、产后母猪采取相应的抗病毒药物保健措施, 增强母体健康水平。对母猪腹部、臀部、尾部, 尤其是乳房、乳头进行清洗消毒 (0.1%高锰酸钾溶液) , 饲喂初乳前要挤掉第一泡乳汁后对乳头进行彻底消毒后方可饲喂仔猪。
4、采用对症治疗措施。对发生腹泻的仔猪, 用清洁、干净的人工补液盐 (氯化钠3.5克、氯化钾1.5克、碳酸氢钠2.5克、葡萄糖20克, 充分溶解于1000毫升蒸馏水中即成) 进行补液, 每头仔猪每天补液200毫升。对10日龄以上仔猪也可进行静注补液。补液盐中可适当添加锌制剂和抗菌药物。
5、在做好以上四条措施的基础上, 各养殖场可根据自身实际情况, 以有效为原则, 因地制宜采取临床用药等相应措施。
(二) 综合性措施
1、加强日常饲养管理。饲喂全价饲料, 确保饲料没有发霉变质。在气温骤变季节, 要提供营养丰富、均衡的优质饲料, 提高机体非特异性免疫力。做好猪舍保温。加强猪舍环境卫生管理, 及时清理粪污。对猪舍饲养管理人员定期开展技术培训, 提高人员素质。产房人员要尽量做到相对固定和不串岗。
2、加强仔猪饲养管理。保证环境温度、湿度适宜, 提供优质、卫生的饲料及饮水。断奶初期饲喂不宜过饱, 应采取少喂勤填的饲喂方法, 逐步过渡到自由采食。
3、严格落实消毒措施。规模猪场应采取封闭饲养、全进全出的管理模式, 定期开展消毒灭源工作, 及时清理并无害化处理粪污。在猪舍清空后, 应进行彻底清洗、喷洒消毒或熏蒸消毒, 空栏3-5天, 方可转入新的猪群。
4、严格实施引种隔离。有条件的猪场要坚持自繁自养, 提高生物安全水平。确需从外地引种, 必须从有资质的猪场引种, 并按规定实施严格检
"
疫。引进种猪须隔离饲养45天后再次进行实验室检测, 确认主要疫病病原感染为阴性的猪只方可混群。
5、积极推进疫病净化工作。结合疫病监测工作, 及时掌握疫病情况, 根据本场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净化方案, 重点开展猪瘟、猪伪狂犬等动物疫病净化工作。
6、做好无害化处理。对病死猪及其产品要严格采取“四不准一处理”措施, 及时消除疫情隐患。
7、统筹做好猪蓝耳病、圆环病毒病、副猪嗜血杆菌病、猪伪狂犬病、猪细小病毒病、猪瘟等疫病防控。
专家提醒:1、不宜采用病料返饲等措施。采用病料返饲、自家苗等措施, 可能会增加整个生猪养殖场猪瘟、猪伪狂犬、猪蓝耳病等其他疫病发生的风险和隐患。2、选用正规疫苗。目前市场上的一些白瓶子、无批号生猪腹泻疫苗, 其预防效果不但不确切, 而且可能给生猪养殖场带来疫病风险。
生猪腹泻的综合防治 篇10
(一) 主要病原
引起生猪腹泻的疫病有猪流行性腹泻、猪传染性胃肠炎、猪轮状病毒病和伪狂犬病等。
(二) 流行特点
一是在区域上, 先后在多个省份部分区域发生;二是在发病对象上, 各种日龄的猪均有发生, 其中哺乳仔猪最为严重;三是在季节上, 冬春多发;四是仔猪发病急, 发病率和死亡率高;五是发病猪和带毒猪是主要传染源, 主要通过粪口传播, 也可通过乳汁传播。
二、防控措施
(一) 针对性措施
1. 疫苗免疫
采用经国家批准使用的猪流行性腹泻-猪传染性胃肠炎二联灭活疫苗对妊娠母猪进行免疫接种, 为所产仔猪提供母源抗体保护;妊娠母猪可在每年10月、12月各普免一次, 在产前1个月进行1次强化免疫。仔猪于断奶后一周内进行免疫。
2. 产房消毒与通风保温
产房要坚持全进全出, 严格落实产房空栏、彻底清洗、严格消毒、干燥、增温等措施。用高压水枪彻底冲洗产床、墙面、地面、饲喂工具等, 待干燥后再进行严格消毒 (1%烧碱溶液) , 让其自然干燥, 空栏5-7天, 方可转入母猪进行生产。
产房可使用煤炉或其他供暖设施, 确保产房温度适宜 (20—25℃) , 对仔猪保育箱使用大功率灯泡或红外线灯照射提高温度 (30—34℃为宜) 。保持产房、产床、保育箱的清洁干燥。产房要适当通风, 避免一氧化碳等中毒。
3. 及时评估母猪健康状况
根据母猪是否发病、持续时间、注射疫苗种类及时间等情况, 全面评估母猪免疫和健康状况, 如正在发生腹泻或刚发生过腹泻或其它疫病的母猪所产仔猪, 最好将仔猪隔离寄养。对母猪腹部、臀部、尾部, 尤其是乳房、乳头进行清洗消毒 (0.1%高锰酸钾溶液) 。
4. 采用对症治疗措施
对发生腹泻的仔猪, 用清洁、干净的人工补液盐 (0.9%NaCl, 3.5%NaH-CO3) 进行补液, 对10日龄以上仔猪也可进行静注补液。
(二) 综合性措施
1. 加强日常饲养管理
饲喂全价饲料, 确保饲料没有发霉变质。在气温骤变季节, 要提供营养丰富、均衡的优质饲料, 提高机体非特异性免疫力。做好猪舍保温。加强猪舍环境卫生管理, 及时清理粪污。对猪舍饲养管理人员定期开展技术培训, 提高人员素质。
2. 加强仔猪饲养管理
保证环境温度、湿度适宜, 提供优质、卫生的饲料及饮水。断奶初期饲喂不宜过饱, 应采取少喂勤填的饲喂方法, 逐步过渡到自由采食。
3. 严格落实消毒措施
规模猪场应采取封闭饲养、全进全出的管理模式, 定期开展消毒灭源工作, 及时清理并无害化处理粪污。在猪舍清空后, 应进行彻底清洗、喷洒消毒或熏蒸消毒, 空栏3-5天, 方可转入新的猪群。
4. 严格实施引种隔离
有条件的猪场要坚持自繁自养, 提高生物安全水平。确需从外地引种, 必须从有资质的猪场引种, 并按规定实施严格检疫。引进种猪须隔离饲养45天后再次进行实验室检测, 确认主要疫病病原感染为阴性的猪只方可混群。
5. 积极推进疫病净化工作
结合开展全国重点原种猪场主要垂直传播性疫病监测工作, 有条件的猪场可以开展动物疫病净化, 根据本场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净化方案。
6. 做好无害化处理
小儿秋季腹泻的家庭防治 篇11
秋季腹泻是婴幼儿最常见的疾病之,多数发生在家中,正确的生活护理对治愈至关重要。
患儿往往起病急,开始表现为发烧,体温在38℃~39.5℃之间,伴随咳嗽、流清鼻涕等感冒症状,同时还有频繁呕吐,随后24小时内开始出现腹泻,少则一天数次,多则数十次.
严重腹泻可引起脱水酸中毒及电解质紊乱,促发营养不良,如不及时治疗,会引发低血容量性休克进而危及患儿生命。
秋季腹泻的居家护理
要注意观察孩子的精神状态、面容、四肢温度和脉搏等变化,注意脱水是否改善或加重。
注意观察患儿大便次数、量及性状,并认真做好各项记录,保留一些新鲜大便送附近医院化验,有助于病因诊断,为疾病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护理病儿前后都要认真洗手,防止交叉感染……患儿每次大便后要清洗臀部,防止发生尿布皮炎,注意有无排尿
对急性腹泻引发的轻中度脱水,治疗首选是用高效又价廉的口服补液盐(简写ORS)进行口服补液疗法。孩子每腹泻一次,服ORS约50~100毫升,能起到防治脱水的作用。在得不到标准ORS的情况下,可用米汤加盐溶液,具体配方是:米汤500毫升+白糖10克+细盐1.75克+水500毫升,煮2~3分钟按每公斤体重20~40毫升,4小时内服完
腹泻康复之后的孩子,在接下来的两周内必须每天加餐1~2次,主要理由是,急性腹泻病患者都有不同程度的呕吐、拉稀水便、发烧等症状,体液大量丢失,造成体重减轻,进而迅速变得营养不良:腹泻康复后,人食欲增加,已无呕吐症状,合理的饮食能保证其他的营养需求,并日帮助患儿更快地恢复。
从小进行“三浴”锻炼(即阳光、空气和水),以增强体质,提高机体抵抗力;
周岁以内婴儿母乳喂养为主,腹泻时避免断奶;
对所有人工喂养和混合喂养婴儿来说,食具的消毒特别重要如果家庭经济条件较好,把孩子用过的食具洗清刷净后放入食具消毒柜内,每天消毒1~2次;条件不足的,采用干蒸或煮沸消毒食具也可。具体做法:把婴儿所用食具洗争后置入大蒸锅进行干蒸(隔水蒸)上大气后15分钟(奶嘴在上大气后10分钟才放入),便可达到消毒目的;把洗;争的食具放在大小适合的锑锅内与冷水一起煮沸,奶嘴存水沸后15分钟再放入,共煮沸20分钟,便可取出备用。
宝宝发烧拉肚子,吃什么才好?要不要禁食?
对急性腹泻患儿应继续母乳喂养或喂食,母乳喂养儿可自由吃奶及喂水:人工喂养儿可先喂稀释牛奶(牛奶1份加水2份)喂养2-3天,以后逐渐增至全奶:半岁以上的孩子可选用米汤、稀饭或烂面条等,可给些新鲜水果汁或水果以补充钾,并加些熟植物油、蔬菜、肉末或鱼末等,由少到多,逐渐过渡到平常饮食状况。
家庭护理中,如果孩子出现下列情况,常提示病情较严重,须及时送附近正规医院就诊,并及时给予静脉输液治疗:患儿在4小时内发生5~8次稀水便或者有便血;患儿已发生严重脱水,表现精神萎糜、两眼窝凹陷、非常口渴、口唇干燥、皮肤弹性较差、手足较凉。
生猪腹泻的综合防治 篇12
(一) 主要病原
引起生猪腹泻的疫病有猪流行性腹泻、猪传染性胃肠炎、猪轮状病毒病和伪狂犬病等。根据全国猪病持续监测和调查结果, 当前造成生猪腹泻流行的主要病原是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和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
(二) 流行特点
一是在区域上, 先后在多个省份部分区域发生;二是在发病对象上, 各种日龄的猪均有发生, 其中哺乳仔猪最为严重;三是在季节上, 冬春多发;四是仔猪发病急, 发病率和死亡率高;五是发病猪和带毒猪是主要传染源, 主要通过粪口传播, 也可通过乳汁传播。
二、防控措施
(一) 针对性措施
1. 疫苗免疫
采用经国家批准使用的猪流行性腹泻-猪传染性胃肠炎二联灭活疫苗对妊娠母猪进行免疫接种, 为所产仔猪提供母源抗体保护;妊娠母猪可在每年10月、12月各普免一次, 在产前1个月进行1次强化免疫。仔猪于断奶后一周内进行免疫。
2. 产房消毒与通风保温
产房要坚持全进全出, 严格落实产房空栏、彻底清洗、严格消毒、干燥、增温等措施。用高压水枪彻底冲洗产床、墙面、地面、饲喂工具等, 待干燥后再进行严格消毒 (1%烧碱溶液) , 让其自然干燥, 空栏5~7天, 方可转入母猪进行生产。
产房可使用煤炉或其他供暖设施, 确保产房温度适宜 (20~25℃) , 对仔猪保育箱使用大功率灯产房、产床、保育箱的清洁干燥。产房要适当通风, 避免一氧化碳等中毒。
3. 及时评估母猪健康状况
根据母猪是否发病、持续时间、注射疫苗种类及时间等情况, 全面评估母猪免疫和健康状况, 如正在发生腹泻或刚发生过腹泻或其它疫病的母猪所产仔猪, 最好将仔猪隔离寄养。对母猪腹部、臀部、尾部, 尤其是乳房、乳头进行清洗消毒 (0.1%高锰酸钾溶液) 。
4. 采用对症治疗措施
对发生腹泻的仔猪, 用清洁、干净的人工补液盐 (0.9%NaCl, 3.5%NaHCO3) 进行补液, 对10日龄以上仔猪也可进行静注补液。
(二) 综合性措施
1. 加强日常饲养管理
饲喂全价饲料, 确保饲料没有发霉变质。在气温骤变季节, 要提供营养丰富、均衡的优质饲料, 提高机体非特异性免疫力。做好猪舍保温。加强猪舍环境卫生管理, 及时清理粪污。对猪舍饲养管理人员定期开展技术培训, 提高人员素质。
2. 加强仔猪饲养管理
保证环境温度、湿度适宜, 提供优质、卫生的勤填的饲喂方法, 逐步过渡到自由采食。
3. 严格落实消毒措施
规模猪场应采取封闭饲养、全进全出的管理模式, 定期开展消毒灭源工作, 及时清理并无害化处理粪污。在猪舍清空后, 应进行彻底清洗、喷洒消毒或熏蒸消毒, 空栏3-5天, 方可转入新的猪群。
4. 严格实施引种隔离
有条件的猪场要坚持自繁自养, 提高生物安全水平。确需从外地引种, 必须从有资质的猪场引种, 并按规定实施严格检疫。引进种猪须隔离饲养45天后再次进行实验室检测, 确认主要疫病病原感染为阴性的猪只方可混群。
5. 积极推进疫病净化工作
结合开展全国重点原种猪场主要垂直传播性疫病监测工作, 有条件的猪场可以开展动物疫病净化, 根据本场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净化方案。
6. 做好无害化处理
【生猪腹泻的综合防治】推荐阅读:
生猪腹泻原因及防治08-29
生猪高热病的综合防治05-26
仔猪腹泻的发生与防治05-29
犊牛腹泻的诊断与防治06-19
仔猪腹泻的原因与防治06-28
蛋鸡腹泻的原因及防治09-30
蛋鸡腹泻的病因与防治10-24
生猪养殖中的疾病防治07-09
仔猪腹泻病的防治技术09-12
生猪疫病综合防治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