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长期规划(共12篇)
中长期规划 篇1
2010年7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通过对《纲要》的学习, 对《纲要》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其中感受最深的是:“优先发展, 以人为本, 改革创新, 促进公平, 提高质量”的工作方针, 把育人为本作为工作的基本要求。此纲要更注重当前我国教育的实际情况, 更注重教育薄弱项目的改善与提高。
一、此《纲要》首次把学前教育发展放在一定的高度
在第四次全教会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中多次提到学前教育, 这是几十年来, 最能体现重视学前教育的一次。可以看出, 这次的《规划纲要》确实是在充分调研、充分了解我国教育实际的基础上制定的。因为, 长期以来我国的学前教育不是十分引起人们的重视, 其表现为:
1.。在儿童发展中有重要的地位, 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开端, 是中小学教育质量的基础与保障。但是, 社会上仍有许多人 (包括家长、教师等) 对于学前教育的性质、功能还存在着不少不适应时代要求的观念与想法。在社会上还较普遍地存在着重智轻德, 重认知教育轻社会性、人格培养的问题, 如忽视幼儿良好行为、习惯、情感、态度、自主性、社交能力等的培养。有的家长甚至认为学前教育可有可无。
2.有关学前教育方面的制度、法规还很不健全。我国政府虽然在1989年、1996年相继制定实施了《幼儿园管理条例》《幼儿园工作规程》等法规性文件, 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教育质量的提高。但是, 我国目前学前教育立法层次偏低。我国的义务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等都有全国性的法律, 可见, 学前教育与它们还存在着相当的距离。
3.学前教师的待遇、培训等问题仍未很好解决。近几年来, 我国幼儿教师的地位与待遇等问题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并处于不断提高的过程中。在《教育法》中, 就明确规定幼儿园教师享受与中小学教师同样的政治和经济待遇。但在实际中, 由于经济条件与人为的诸多因素的影响, 我国幼儿教师的待遇仍普遍偏低, 幼儿教师培训、学习的机会和条件未能得到很好的保障。
4.幼儿园设施设备还很简陋。虽然我国的教育在快步发展, 义务教育及高中教育学校的教育教学设施在不断地更新, 但是, 大多数幼儿园的设备设施还处于非常简陋, 有的甚至处于非常低级的层次, 阻碍着学前教育的发展。
5.幼儿园办园还很不规范。目前, 我国的幼儿园发展远远滞后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及我国人口数量的迅速增长, 处于公办远远不能满足百姓的需要的状态。致使大批的私立园雨后春笋般的出现, 但是, 由于缺乏规范的管理, 大部分私立园以营利为目的, 缺乏先进的育人理念及适合幼儿发展的环境及设施。
这次的全教会及《规划纲要》把发展学前教育放在了重要的位置, 从幼儿园的建设、师资的培训、设施的配备等多方面提出了要求, 把发展学前教育放在了立足实际, 利于民生的重要高度。
二、此《纲要》更了解民情, 更关注民生
现在中国的教育存在这几大难题:一是义务教育学校发展不均衡, 导致家长择校问题;二是进城务工人员增多, 务工人员子女入学、及留守儿童入学问题;三是多年来一直备受人们关注, 但又很难解决的减轻学生过重负担的问题。以上这些问题, 不仅是教育问题, 更是关系到千家万户的民生问题。这些问题如果长期得不到解决, 将影响国民生活质量的提升, 影响到人口素质的提高, 影响到社会的发展。
这次全教会及《规划纲要》在了解民情的基础上, 把“发展学前教育”“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作为教育工作的重点内容;把“研究解决进城务工子女和留守儿童教育”“研究解决义务教育择校问题”“进一步从制度上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负担过重问题”作为以后教育工作的难点问题来解决。从长远的角度发展教育, 更体现出关注民生民情。
三、此《纲要》更注重教育标准、制度体系建设
近几年来, 我国的教育, 特别是基础教育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如校园校舍、硬件设施、软件资源、教师队伍及教育教学质量。但是, 教育的发展用什么来衡量?教师的发展有什么标准?学校办学应具备怎样的资质?这些都是我国的教育发展中一直被忽视的问题, 到底教育朝着什么方向发展, 怎样评估教育的质量, 怎样评估教师的素质, 怎样评估学校的办学资质, 缺乏国家统一的标准, 这次的全教会及《纲要》明确提出了以后要把“研究基础教育质量标准体系建设”“教师教育标准体系建设”“中小学教师制度建设”“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建设”“教育督导工作指标体系和督导评估制度建设”作为教育工作急需解决及研究的重要内容, 使学校的发展、教育教学质量的衡量有明确的标准及评估依据, 也为学校的建设与发展指明了方向, 这样就更有利于学校及整体教育工作的提高。
总之, 《国家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是立足于教育实际, 更关注民生, 更关注发展的长远规划, 是以后教育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对以后教育的发展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中长期规划 篇2
2013年9月
语言文字是交际的工具和信息的载体。推动语言文字的规范化、标准化,是普及文化教育、发展科学技术的一项基础工程,对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为了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实现国家提出的新世纪“普通话初步普及”、“汉字的社会应用基本规范的目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和区、市语言文字委员会的规定,我校语言文字规范工作中长期目标是:教师和学生的普通话水平基本达到规定的要求,师生员工在教育教学、宣传、会议及其它集体活动中使用普通话;校园用字规范。
为了切实保证这个目标的实现,形成我校语言文字工作的长效管理机制,使之与精神文明建设、学生素质教育和学校各项教育教学工作有机结合,特制定本规划,具体措施和要求如下:
一、认真组织全校师生学习、贯彻、落实《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
二、将语言文字工作列入学校教学管理工作中,分管领导每年至少召开2次会议,听取语言文字工作汇报,研究语
言文字工作。学校工作计划和总结中有语言文字工作内容;
三、将语言文字工作纳入学校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内容,主管领导认真检查落实;
四、健全校语言文字工作网络。要有专人负责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各班应设立语言文字规范化监督员,在校语言文字工作组的统一部署下,开展学校和各班语言文字规范化宣传、整治与监督工作;
五、将普通话合格作为录用教师条件,新教师上岗条件,教师继续教育内容。在教师考核、期中教学检查、评选先进、评定职称时,都要将普通话内容列入,力争在三年内使全体教师在教育教学、宣传、会议及其他集体活动中100%使用普通话,在职教职工100%参加普通话培训,测试达标率达到100%。
六、学生在教育教学、宣传、会议及其他集体活动中必须使用普通话,将此列入《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
七、开展多层次的普通话演讲、朗诵、书法及规范字知识竞赛,提高师生员工的语言文字水平;每年9月开展“推普宣传周”活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
八、对教师进行普通话和规范用字的培训、教育,学校红领巾广播站播音员普通话水平(教师)必须相当于二级甲等;
九、建立校规范用字检查审核制度,加强监督力度。校语言文字工作组负责对学生各类小报及需展出的文字作品的报审,每学期对教师教案、板书、论文、科研材料等进行一次抽样检查,对学生的作业、答卷、通知等进行不定期检查,杜绝出现错别字、异体字、二简字和繁体字。对教师、管理人员及学生在教学、工作和集体活动中使用普通话和规范字的情况进行不定期抽查,并将结果向全校通报;
十、对校内所有公示牌、上墙的制度、办法及所发文件、所写文字材料负责监督审查,对不规范用字现象要立即纠正、整改;
十一、红领巾广播站每年必须播出宣传语言文字规范化的节目5次以上,积极宣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和有关文件,及时报道学校有关工作动态、先进事例;
十二、在校内设置宣传标语牌及宣传橱窗,在教学楼、图书室、食堂、等公共场所设“请说普通话,请用规范字”的提示牌,使校园内形成人人都说普通话,都使用规范汉字的氛围;
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实施七周年 篇3
《规划》实施以来,一大批高速铁路、城际铁路、煤炭运输通道、区际干线和西部铁路等重点项目相继开工。高速铁路及城际铁路建设如火如荼,煤运通道建设成绩显著,区际干线和西部铁路建设亮点频现,重要客货运枢纽建设加快推进。铁路网规模进一步扩大,路网结构更加合理,运输能力大幅度提高,运输质量迅速提升。
《规划》的实施 7年来,让老百姓享受到更加快捷、方便、舒适的高品质运输服务,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强的铁路运输保障。新规划体现了快速扩充运输能力、迅速提高装备水平的要求。
The implementation of "Long-term railway network plan"(short for "plan" below) in 7 years, China made significant achievements in railway modernization, particularly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high speed railway, the size and quality of national road network improved significantly to ensure the basic completion of the perfect railway network laying a solid foundation in "Twelfth Five Years". Until the year of 2010, the national railway mileage reach 91,000 km, high speed railway reach 8,358 km, double-track and electrification rate increase to 41% and 46%. Since the implementation of "Plan", a large number of high speed railways, intercity high speed railways, coal transportation routes, district railway line and western railway lines and other key projects have been started.
High speed railway and intercity high speed railway constructed like a raging fire, coal transportation routes achieved remarkable, district railway line and western railway line highlight frequently, construction of important hub of passenger and cargo speed up.
The scale railway network expands further; road network structure is more reasonable, transport capacity increase substantially, transport quality increase rapidly.
Between the 7 years since the "Plan" implemented, let people enjoy a faster and more convenient, comfortable and high-quality transportation services, provide the strong railway transportation security for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of China.
国家中长期动物疫病防治规划 篇4
1 面临的形势
经过多年努力, 我国动物疫病防治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有效防控了口蹄疫、高致病性禽流感等重大动物疫病, 有力保障了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等重大活动的动物产品安全, 成功应对了汶川特大地震等重大自然灾害的灾后防疫, 为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保障社会和谐稳定作出了重要贡献。但是, 未来一段时期我国动物疫病防治任务仍然十分艰巨。
(一) 动物疫病防治基础更加坚实。近年来, 在中央一系列政策措施支持下, 动物疫病防治工作基础不断强化。法律体系基本形成, 国家修订了动物防疫法, 制定了兽药管理条例和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条例, 出台了应急预案、防治规范和标准。相关制度不断完善, 落实了地方政府责任制, 建立了强制免疫、监测预警、应急处置、区域化管理等制度。工作体系逐步健全, 初步构建了行政管理、监督执法和技术支撑体系, 动物疫病监测、检疫监督、兽药质量监察和残留监控、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等方面的基础设施得到改善。科技支撑能力不断加强, 一批病原学和流行病学研究、新型疫苗和诊断试剂研制、综合防治技术集成示范等科研成果转化为实用技术和产品。我国兽医工作的国际地位明显提升, 恢复了在世界动物卫生组织的合法权利, 实施跨境动物疫病联防联控, 有序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
(二) 动物疫病流行状况更加复杂。我国动物疫病病种多、病原复杂、流行范围广。口蹄疫、高致病性禽流感等重大动物疫病仍在部分区域呈流行态势, 存在免疫带毒和免疫临床发病现象。布鲁氏菌病、狂犬病、包虫病等人畜共患病呈上升趋势, 局部地区甚至出现暴发流行。牛海绵状脑病 (疯牛病) 、非洲猪瘟等外来动物疫病传入风险持续存在, 全球动物疫情日趋复杂。随着畜牧业生产规模不断扩大, 养殖密度不断增加, 畜禽感染病原机会增多, 病原变异几率加大, 新发疫病发生风险增加。研究表明, 70%的动物疫病可以传染给人类, 75%的人类新发传染病来源于动物或动物源性食品, 动物疫病如不加强防治, 将会严重危害公共卫生安全。
(三) 动物疫病防治面临挑战。人口增长、人民生活质量提高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对养殖业生产安全、动物产品质量安全和公共卫生安全的要求不断提高, 我国动物疫病防治正在从有效控制向逐步净化消灭过渡。全球兽医工作定位和任务发生深刻变化, 正在向以动物、人类和自然和谐发展为主的现代兽医阶段过渡, 需要我国不断提升与国际兽医规则相协调的动物卫生保护能力和水平。随着全球化进程加快, 动物疫病对动物产品国际贸易的制约更加突出。目前, 我国兽医管理体制改革进展不平衡, 基层基础设施和队伍力量薄弱, 活畜禽跨区调运和市场准入机制不健全, 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工作起步晚, 动物疫病防治仍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
2 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防治目标
(一) 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坚持“预防为主”和“加强领导、密切配合, 依靠科学、依法防治, 群防群控、果断处置”的方针, 把动物疫病防治作为重要民生工程, 以促进动物疫病科学防治为主题, 以转变兽医事业发展方式为主线, 以维护养殖业生产安全、动物产品质量安全、公共卫生安全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实施分病种、分区域、分阶段的动物疫病防治策略, 全面提升兽医公共服务和社会化服务水平, 有计划地控制、净化和消灭严重危害畜牧业生产和人民群众健康安全的动物疫病, 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有力支持和保障。
(二) 基本原则。
——政府主导, 社会参与。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负总责, 相关部门各负其责, 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广泛参与, 形成政府、企业、行业协会和从业人员分工明确、各司其职的防治机制。
——立足国情, 适度超前。立足我国国情, 准确把握动物防疫工作发展趋势, 科学判断动物疫病流行状况, 合理设定防治目标, 开展科学防治。
——因地制宜, 分类指导。根据我国不同区域特点, 按照动物种类、养殖模式、饲养用途和疫病种类, 分病种、分区域、分畜禽实行分类指导、差别化管理。
——突出重点, 统筹推进。整合利用动物疫病防治资源, 确定国家优先防治病种, 明确中央事权和地方事权, 突出重点区域、重点环节、重点措施, 加强示范推广, 统筹推进动物防疫各项工作。
(三) 防治目标。到2020年, 形成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相适应, 有效保障养殖业生产安全、动物产品质量安全和公共卫生安全的动物疫病综合防治能力。口蹄疫、高致病性禽流感等16种优先防治的国内动物疫病达到规划设定的考核标准, 生猪、家禽、牛、羊发病率分别下降到5%、6%、4%、3%以下, 动物发病率、死亡率和公共卫生风险显著降低。牛海绵状脑病、非洲猪瘟等13种重点防范的外来动物疫病传入和扩散风险有效降低, 外来动物疫病防范和处置能力明显提高。基础设施和机构队伍更加健全, 法律法规和科技保障体系更加完善, 财政投入机制更加稳定, 社会化服务水平全面提高。
3 总体策略
统筹安排动物疫病防治、现代畜牧业和公共卫生事业发展, 积极探索有中国特色的动物疫病防治模式, 着力破解制约动物疫病防治的关键性问题, 建立健全长效机制, 强化条件保障, 实施计划防治、健康促进和风险防范策略, 努力实现重点疫病从有效控制到净化消灭。
(一) 重大动物疫病和重点人畜共患病计划防治策略。有计划地控制、净化、消灭对畜牧业和公共卫生安全危害大的重点病种, 推进重点病种从免疫临床发病向免疫临床无病例过渡, 逐步清除动物机体和环境中存在的病原, 为实现免疫无疫和非免疫无疫奠定基础。基于疫病流行的动态变化, 科学选择防治技术路线。调整强制免疫和强制扑杀病种要按相关法律法规规定执行。
(二) 畜禽健康促进策略。健全种用动物健康标准, 实施种畜禽场疫病净化计划, 对重点疫病设定净化时限。完善养殖场所动物防疫条件审查等监管制度, 提高生物安全水平。定期实施动物健康检测, 推行无特定病原场 (群) 和生物安全隔离区评估认证。扶持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养殖, 逐步降低畜禽散养比例, 有序减少活畜禽跨区流通。引导养殖者封闭饲养, 统一防疫, 定期监测, 严格消毒, 降低动物疫病发生风险。
(三) 外来动物疫病风险防范策略。强化国家边境动物防疫安全理念, 加强对境外流行、尚未传入的重点动物疫病风险管理, 建立国家边境动物防疫安全屏障。健全边境疫情监测制度和突发疫情应急处置机制, 加强联防联控, 强化技术和物资储备。完善入境动物和动物产品风险评估、检疫准入、境外预检、境外企业注册登记、可追溯管理等制度, 全面加强外来动物疫病监视监测能力建设。
4 优先防治病种和区域布局
(一) 优先防治病种。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动物卫生状况, 综合评估经济影响、公共卫生影响、疫病传播能力, 以及防疫技术、经济和社会可行性等各方面因素, 确定优先防治病种并适时调整。除已纳入本规划的病种外, 对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水生动物疫病和其他畜禽流行病, 根据疫病流行状况和所造成的危害, 适时列入国家优先防治范围。各地要结合当地实际确定辖区内优先防治的动物疫病, 除本规划涉及的疫病外, 还应将对当地经济社会危害或潜在危害严重的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水生动物疫病、其他畜禽流行病、特种经济动物疫病、宠物疫病、蜂病、蚕病等纳入防治范围。
(二) 区域布局。国家对动物疫病实行区域化管理。
——国家优势畜牧业产业带。对东北、中部、西南、沿海地区生猪优势区, 加强口蹄疫、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猪瘟等生猪疫病防治, 优先实施种猪场疫病净化。对中原、东北、西北、西南等肉牛肉羊优势区, 加强口蹄疫、布鲁氏菌病等牛羊疫病防治。对中原和东北蛋鸡主产区、南方水网地区水禽主产区, 加强高致病性禽流感、新城疫等禽类疫病防治, 优先实施种禽场疫病净化。对东北、华北、西北及大城市郊区等奶牛优势区, 加强口蹄疫、布鲁氏菌病和奶牛结核病等奶牛疫病防治。
——人畜共患病重点流行区。对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山东、河南、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15个省 (区、市) 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重点加强布鲁氏菌病防治。对河北、山西、江西、山东、湖北、湖南、广东、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12个省 (区、市) , 重点加强狂犬病防治。对江苏、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四川、云南7个省, 重点加强血吸虫病防治。对内蒙古、四川、西藏、甘肃、青海、宁夏、新疆7个省 (区) 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重点加强包虫病防治。
——外来动物疫病传入高风险区。对边境地区、野生动物迁徙区以及海港空港所在地, 加强外来动物疫病防范。对内蒙古、吉林、黑龙江等东北部边境地区, 重点防范非洲猪瘟、口蹄疫和H7亚型禽流感。对新疆边境地区, 重点防范非洲猪瘟和口蹄疫。对西藏边境地区, 重点防范小反刍兽疫和H7亚型禽流感。对广西、云南边境地区, 重点防范口蹄疫等疫病。
——动物疫病防治优势区。在海南岛、辽东半岛、胶东半岛等自然屏障好、畜牧业比较发达、防疫基础条件好的区域或相邻区域, 建设无疫区。在大城市周边地区、标准化养殖大县 (市) 等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水平程度较高地区, 推进生物安全隔离区建设。
5 重点任务
根据国家财力、国内国际关注和防治重点, 在全面掌握疫病流行态势、分布规律的基础上, 强化综合防治措施, 有效控制重大动物疫病和主要人畜共患病, 净化种畜禽重点疫病, 有效防范重点外来动物疫病。农业部要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口蹄疫 (A型、亚洲I型、O型) 、高致病性禽流感、布鲁氏菌病、狂犬病、血吸虫病、包虫病的防治计划, 出台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猪瘟、新城疫、奶牛结核病、种禽场疫病净化、种猪场疫病净化的指导意见。
(一) 控制重大动物疫病。开展严密的病原学监测与跟踪调查, 为疫情预警、防疫决策及疫苗研制与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改进畜禽养殖方式, 净化养殖环境, 提高动物饲养、屠宰等场所防疫能力。完善检疫监管措施, 提高活畜禽市场准入健康标准, 提升检疫监管质量水平, 降低动物及其产品长距离调运传播疫情的风险。严格执行疫情报告制度, 完善应急处置机制和强制扑杀政策, 建立扑杀动物补贴评估制度。完善强制免疫政策和疫苗招标采购制度, 明确免疫责任主体, 逐步建立强制免疫退出机制。完善区域化管理制度, 积极推动无疫区和生物安全隔离区建设。
(二) 控制主要人畜共患病。注重源头管理和综合防治, 强化易感人群宣传教育等干预措施, 加强畜牧兽医从业人员职业保护, 提高人畜共患病防治水平, 降低疫情发生风险。对布鲁氏菌病, 建立牲畜定期检测、分区免疫、强制扑杀政策, 强化动物卫生监督和无害化处理措施。对奶牛结核病, 采取检疫扑杀、风险评估、移动控制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措施, 强化奶牛健康管理。对狂犬病, 完善犬只登记管理, 实施全面免疫, 扑杀病犬。对血吸虫病, 重点控制牛羊等牲畜传染源, 实施农业综合治理。对包虫病, 落实驱虫、免疫等预防措施, 改进动物饲养条件, 加强屠宰管理和检疫。
(三) 消灭马鼻疽和马传染性贫血。当前, 马鼻疽已经连续三年以上未发现病原学阳性, 马传染性贫血已连续三年以上未发现临床病例, 均已经具备消灭基础。加快推进马鼻疽和马传染性贫血消灭行动, 开展持续监测, 对竞技娱乐用马以及高风险区域的马属动物开展重点监测。严格实施阳性动物扑杀措施, 完善补贴政策。严格检疫监管, 建立申报检疫制度。到2015年, 全国消灭马鼻疽;到2020年, 全国消灭马传染性贫血。
(四) 净化种畜禽重点疫病。引导和支持种畜禽企业开展疫病净化。建立无疫企业认证制度, 制定健康标准, 强化定期监测和评估。建立市场准入和信息发布制度, 分区域制定市场准入条件, 定期发布无疫企业信息。引导种畜禽企业增加疫病防治经费投入。
(五) 防范外来动物疫病传入。强化跨部门协作机制, 健全外来动物疫病监视制度、进境动物和动物产品风险分析制度, 强化入境检疫和边境监管措施, 提高外来动物疫病风险防范能力。加强野生动物传播外来动物疫病的风险监测。完善边境等高风险区域动物疫情监测制度, 实施外来动物疫病防范宣传培训计划, 提高外来动物疫病发现、识别和报告能力。分病种制定外来动物疫病应急预案和技术规范, 在高风险区域实施应急演练, 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加强国际交流合作与联防联控, 健全技术和物资储备, 提高技术支持能力。
6 能力建设
(一) 提升动物疫情监测预警能力。建立以国家级实验室、区域实验室、省市县三级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为主体, 分工明确、布局合理的动物疫情监测和流行病学调查实验室网络。构建重大动物疫病、重点人畜共患病和动物源性致病微生物病原数据库。加强国家疫情测报站管理, 完善以动态管理为核心的运行机制。加强外来动物疫病监视监测网络运行管理, 强化边境疫情监测和边境巡检。加强宠物疫病监测和防治。加强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能力建设。加强疫病检测诊断能力建设和诊断试剂管理。充实各级兽医实验室专业技术力量。实施国家和区域动物疫病监测计划, 增加疫情监测和流行病学调查经费投入。
(二) 提升突发疫情应急管理能力。加强各级突发动物疫情应急指挥机构和队伍建设, 完善应急指挥系统运行机制。健全动物疫情应急物资储备制度,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储备应急处理工作所需的防疫物资, 配备应急交通通讯和疫情处置设施设备, 增配人员物资快速运送和大型消毒设备。完善突发动物疫情应急预案, 加强应急演练。进一步完善疫病处置扑杀补贴机制, 对在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扑灭过程中强制扑杀、销毁的动物产品和相关物品给予补贴。将重点动物疫病纳入畜牧业保险保障范围。
(三) 提升动物疫病强制免疫能力。依托县级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乡镇兽医站和村级兽医室, 构建基层动物疫病强制免疫工作网络, 强化疫苗物流冷链和使用管理。组织开展乡村兽医登记, 优先从符合条件的乡村兽医中选用村级防疫员, 实行全员培训上岗。完善村级防疫员防疫工作补贴政策, 按照国家规定采取有效的卫生防护和医疗保健措施。加强企业从业兽医管理, 落实防疫责任。逐步推行在乡镇政府领导、县级畜牧兽医主管部门指导和监督下, 以养殖企业和个人为责任主体, 以村级防疫员、执业兽医、企业从业兽医为技术依托的强制免疫模式。建立强制免疫应激反应死亡动物补贴政策。加强兽用生物制品保障能力建设。完善人畜共患病菌毒种库、疫苗和诊断制品标准物质库, 开展兽用生物制品使用效果评价。加强兽用生物制品质量监管能力建设, 建立区域性兽用生物制品质量检测中心。支持兽用生物制品企业技术改造、生产工艺及质量控制关键技术研究。加强对兽用生物制品产业的宏观调控。
(四) 提升动物卫生监督执法能力。加强基层动物卫生监督执法机构能力建设, 严格动物卫生监督执法, 保障日常工作经费。强化动物卫生监督检查站管理, 推行动物和动物产品指定通道出入制度, 落实检疫申报、动物隔离、无害化处理等措施。完善养殖环节病死动物及其无害化处理财政补贴政策。实施官方兽医制度, 全面提升执法人员素质。完善规范和标准, 推广快速检测技术, 强化检疫手段, 实施全程动态监管, 提高检疫监管水平。
(五) 提升动物疫病防治信息化能力。加大投入力度, 整合资源, 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 加强国家动物疫病防治信息化建设, 提高疫情监测预警、疫情应急指挥管理、兽医公共卫生管理、动物卫生监督执法、动物标识及疫病可追溯、兽用生物制品监管以及执业兽医考试和兽医队伍管理等信息采集、传输、汇总、分析和评估能力。加强信息系统运行维护和安全管理。
(六) 提升动物疫病防治社会化服务能力。充分调动各方力量, 构建动物疫病防治社会化服务体系。积极引导、鼓励和支持动物诊疗机构多元化发展, 不断完善动物诊疗机构管理模式, 开展动物诊疗机构标准化建设。加强动物养殖、运输等环节管理, 依法强化从业人员的动物防疫责任主体地位。建立健全地方兽医协会, 不断完善政府部门与私营部门、行业协会合作机制。引导社会力量投入, 积极运用财政、金融、保险、税收等政策手段, 支持动物疫病防治社会化服务体系有效运行。加强兽医机构和兽医人员提供社会化服务的收费管理, 制定经营服务性收费标准。
7 保障措施
(一) 法制保障。根据世界贸易组织有关规则, 参照国际动物卫生法典和国际通行做法, 健全动物卫生法律法规体系。认真贯彻实施动物防疫法, 加快制订和实施配套法规与规章, 尤其是强化动物疫病区域化管理、活畜禽跨区域调运、动物流通检疫监管、强制隔离与扑杀等方面的规定。完善兽医管理的相关制度。及时制定动物疫病控制、净化和消灭标准以及相关技术规范。各地要根据当地实际, 制定相应规章制度。
(二) 体制保障。按照“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 健全机构、明确职能、理顺关系, 逐步建立起科学、统一、透明、高效的兽医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健全兽医行政管理、监督执法和技术支撑体系, 稳定和强化基层动物防疫体系, 切实加强机构队伍建设。明确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的公益性质。进一步深化兽医管理体制改革, 建设以官方兽医和执业兽医为主体的新型兽医制度, 建立有中国特色的兽医机构和兽医队伍评价机制。建立起内检与外检、陆生动物与水生动物、养殖动物与野生动物协调统一的管理体制。健全各类兽医培训机构, 建立官方兽医和执业兽医培训机制, 加强技术培训。充分发挥军队兽医卫生机构在国家动物防疫工作中的作用。
(三) 科技保障。国家支持开展动物疫病科学研究, 推广先进实用的科学研究成果, 提高动物疫病防治的科学化水平。加强兽医研究机构、高等院校和企业资源集成融合, 充分利用全国动物防疫专家委员会、国家参考实验室、重点实验室、专业实验室、大专院校兽医实验室以及大中型企业实验室的科技资源。强化兽医基础性、前沿性、公益性技术研究平台建设, 增强兽医科技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依托科技支撑计划、“863”计划、“973”计划等国家科技计划, 攻克一批制约动物疫病防治的关键技术。在基础研究方面, 完善动物疫病和人畜共患病研究平台, 深入开展病原学、流行病学、生态学研究。在诊断技术研究方面, 重点引导和支持科技创新, 构建诊断试剂研发和推广应用平台, 开发动物疫病快速诊断和高通量检测试剂。在兽用疫苗和兽医药品研究方面, 坚持自主创新, 鼓励发明创造, 增强关键技术突破能力, 支持新疫苗和兽医药品研发平台建设, 鼓励细胞悬浮培养、分离纯化、免疫佐剂及保护剂等新技术研发。在综合技术示范推广方面, 引导和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抓好技术集成示范工作。同时, 加强国际兽医标准和规则研究。培养兽医行业科技领军人才、管理人才、高技能人才, 以及兽医实用技术推广骨干人才。
(四) 条件保障。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要将动物疫病防治纳入本级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及年度计划, 将动物疫病监测、预防、控制、扑灭、动物产品有毒有害物质残留检测管理等工作所需经费纳入本级财政预算, 实行统一管理。加强经费使用管理, 保障公益性事业经费支出。对兽医行政执法机构实行全额预算管理, 保证其人员经费和日常运转费用。中央财政对重大动物疫病的强制免疫、监测、扑杀、无害化处理等工作经费给予适当补助, 并通过国家科技计划 (专项) 等对相关领域的研究进行支持。地方财政主要负担地方强制免疫疫病的免疫和扑杀经费、开展动物防疫所需的工作经费和人员经费, 以及地方专项动物疫病防治经费。生产企业负担本企业动物防疫工作的经费支出。加强动物防疫基础设施建设, 编制和实施动物防疫体系建设规划, 进一步健全完善动物疫病预防控制、动物卫生监督执法、兽药监察和残留监控、动物疫病防治技术支撑等基础设施。
8 组织实施
(一) 落实动物防疫责任制。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 做好规划的组织实施和监督检查。省级人民政府要根据当地动物卫生状况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 制定和实施本行政区域动物疫病防治规划。对制定单项防治计划的病种, 要设定明确的约束性指标, 纳入政府考核评价指标体系, 适时开展实施效果评估。对在动物防疫工作、动物防疫科学研究中作出成绩和贡献的单位和个人, 各级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给予奖励。
瓦斯治理中长期规划 篇5
瓦
斯
治
理
中
长
期
规
划
二〇一一年
瓦斯治理中长期规划
为认真贯彻落实全国煤矿瓦斯治理现场会议精神,有效防范和遏制重特大瓦斯事故发生,努力建设“通风可靠、抽采达标、监控有效、管理到位”的煤矿瓦斯综合防治体系,提高我矿瓦斯治理水平,把我煤矿瓦斯治理工作扎实有效地推向深入,实现煤矿安全生产,特制定本规划。
一、矿井基本情况
矿井通风方式为全负压机械抽出式,通风布置为中央并列式,主斜井进风,由于本矿为整合改造期间,设计回风立井正在改造阶段,现暂利用原西岭坑口回风立井回风。通风机选用FBCDZ№-14B型对旋式轴流通风机2台,其中1台工作,1台备用,每月倒换一次。每台通风机配用防爆电动机2台,电机容量为2×45kw,电压为380V,额定风量1134~2526m/min,风压范围537~2029Pa。
根据2009年瓦斯等级鉴定结果,首阳山山煤矿属于低瓦斯矿井,相对瓦斯涌出量为2.46m/t,绝对瓦斯涌出量为0.39m/min。我矿煤尘有爆炸性,自然倾向性等级为Ⅱ级,自然倾向性性质为自然。
二、瓦斯治理现状:
(一)我矿安全监控系统正在进行系统的升级改造。
(二)瓦斯治理方面经验不足,设备、及现场管理存在缺陷,需要引进人才,进一步深化瓦斯治理工作。
3(三)通风系统比较简单,通风设施较多,需要进一步加强通风管理。
(四)需要培养更多的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从业人员素质需要进一步提高。
三、瓦斯治理规划主要内容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贯彻落实全国煤矿瓦斯治理现场会议精神,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和“先抽后采、以风定产、监测监控”的瓦斯治理方针,坚持科学发展观,以遏制瓦斯事故为主要目标,全面优化和完善通风系统、加强瓦斯治理和安全监控措施,实现“通风系统合理可靠、瓦斯治理工程到位、防尘系统齐全、监测监控系统健全灵敏”,努力实现“通风可靠、抽采达标、监控有效、管理到位”的十六字工作体系,全面提升安全保障能力,努力创建本质安全型矿井。
(二)工作目标:
坚决消灭瓦斯、煤尘事故,杜绝重大瓦斯、煤尘事故的发生。
(三)重点工作:
1.加强瓦斯防治工作,做到管理到位。
① 建立完善瓦斯防治工作机构和领导责任制体系。
西山煤矿瓦斯治理工作机构
组长:菅文献
副组长:郭自信毕海波
成员:赵小龙张光华李 涛李树林裴建珍
② 监测监控系统实现目标
装备齐全、数据准确、断电可靠、处置迅速
③ 形成瓦斯综合治理的长效机制。
超前设计和考虑瓦斯治理工程,完善通风系统,实现瓦斯治理工程的“三超前”。
2.通风系统可靠。
矿井、采区、工作面通风系统合理,具有完善的独立通风系统。风量充足、满足设计要求。矿井总风量、掘进工作面和其它供风场所配风量满足安全生产要求,风速、有害气体浓度符合《煤矿安全规程》规定。局部通风机实现双风机双电源自动切换,通风良好,末端风量充足,风门、风墙、风窗等通风设施完好可靠,风门联锁实现自动化管理。完善防灭火系统和防尘系统。
我矿现开采15号煤层属于自燃煤层,矿井有完善的防灭火系统。矿井有完善的防尘供水系统和可靠的防尘设施,且机构健全,井下的粉尘浓度符合《煤矿安全规程》要求。加强隐患排查工作。
树立“瓦斯超限就是事故”的思想,按照《国务院关于预防煤矿生产安全事故的特别规定》中认定的15种重大隐患,建立、健全煤矿重大隐患排查、治理和报告制度。对排查出的隐患进行分析、划定整改范围、制定整改措施、明确整改期限和质量要求,实行动态管理、跟踪落实整改。
对矿井通风系统和安全监控系统等有可能存在重大安全隐患的设施、场所要重点检查和治理,做到“人、机、物”三落实。
(四)、规划目标
利用三年时间健全瓦斯治理和瓦斯管理体系,建设和完善矿井通风系统、安全监控系统、防灭火系统及矿井防尘系统,全面打牢“一通三防”工作基础,杜绝通风、瓦斯、煤尘及井下火灾等重大事故的发生。坚持“通风可靠、监控有效、管理到位”的十二字工作体系,在“通风可靠”方面实现系统合理、设施完好、风量充足、风流稳定,在“监控有效”方面实现装备齐全、数据准确、断电可靠、处置迅速;在“管理到位”方面实现责任明确、制度健全、执行有力、监督严格,努力提高矿井抗灾害能力。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健全机构
成立瓦斯治理领导机构,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市、县有关瓦斯治理的方针、政策,组织领导煤矿瓦斯防治工作,研究落实煤矿瓦斯治理的政策措施,确定瓦斯治理重点和资金凑措方案。
(二)进一步明确煤矿瓦斯治理的主体责任
煤矿企业的业主和法定代表人是本企业安全生产的第一
责任人,也是煤矿瓦斯治理的第一责任人。必须在“人、机、物”各方面进行落实,才能确保瓦斯治理工作卓有成效的开展。
(三)加大煤矿瓦斯治理工作的资金投入
保证安全费用的资金投入,确保相关设备、人才、技术的到位,保障瓦斯治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四)加强瓦斯防治人员的培训
建立健全相关制度,配备瓦斯治理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人
员,以满足实际工作的需要。
(五)加大监管力度
加强对煤矿瓦斯综合治理的日常监管,把“一通三防”
作为监管的重点。认真落实“先抽后采、监测监控、以风定产”的瓦斯治理方针。
(六)调动广大职工的积极性
通过学习煤矿安全方面的法律、法规和安全知识,牢固
中长期规划 篇6
《齐鲁周刊》:山东路好,全国闻名,民间流行这样一句话:“车到山东,自然畅通”,在这种背景之下,综合交通网的构建动因是什么?
负责人:在历届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省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显著,总体水平全国领先。2013年,山东综合交通网规模达到26.7万公里,完成客运量27亿人次,全国第三,货运量34.5亿吨,全国第一。
但是,山东交通基础设施也面临不少问题。一是起步建设早,但标准不高。目前,全省双向六车道及以上高速公路仅占通车里程的15%,远低于江苏、广东40%的比重;胶济客专平均时速160公里,与新建客专300公里标准差距较大。二是网络密度高,但运输能力不强。我省综合交通网、公路网、铁路网密度分别是全国平均密度的3.6、3.6和2.9倍,但主要路段运输能力无法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部分铁路能力几近饱和,高速拥堵等问题不容小觑。
此外,山东运输方式齐全,但衔接不够紧密,受机制体制等因素影响,不同运输方式发展自成一体,铁路、公路、水路、民航、城市交通枢纽大多独立、分散建设,既“不在一起”,更“不在一体”。“三横三纵”网络骨架初具,但发展不够均衡,济青、京沪通道发展较好但能力几近饱和,其他通道能力相对单薄:东西向通道难以有效支撑东中西协调发展,也制约了港口腹地拓展;南北向通道影响了山东与环渤海、长三角融合协同发展。客货运量大,但各种运输方式分担不够合理,客运结构性矛盾尤为突出。
当前乃至今后一段时期,是我省提前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重要时期,是加快构建“两区一圈一带”协调互动发展格局、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实现新型城镇化的战略机遇期,也是各种运输方式从分散、独立发展向综合、一体发展的关键时期,因此,这都对交通基础设施发展提出新的要求。
《齐鲁周刊》:建设现代综合交通网络,我们将坚持什么样的发展思路?
负责人:为适应现代综合交通发展的新形势,我们将树立“一个理念”、坚持“三个结合”、突出“三个重点”,以改革促发展,以问题、需求为导向,以智能化管理为手段,按照适度超前、统一规划、分步实施、量力而行的要求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打造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经济的现代综合交通网络。
“一个理念”指的是牢固树立现代综合运输发展理念,优化结构,加强衔接,整合资源,实现各种运输方式从分散、独立发展转向综合、一体化发展,形成互联互通、衔接顺畅的综合交通网。
“三个结合”即坚持立足当前与着眼长远相结合。既要结合需要,加快推进当前重大建设任务;又要超前谋划,为长远发展留足空间。坚持统一规划与分步实施相结合。既要全盘统筹,一张蓝图绘到底;又要量力而行,科学确定建设时序。坚持改造既有与实施新建相结合。既要尊重现状,集约节约利用资源;又不过分迁就,敢于破旧立新。
“三个重点”分别是完善综合运输通道,构建新通道,提升既有通道;优化运输结构,提升综合运输效率。二是构建双核辐射城际交通网。重点加快城际铁路建设,建设济南、青岛与周边设区市的高密度、大容量、快捷、舒适的城际交通网。三是强化综合交通枢纽。把交通枢纽建设作为实现各种运输方式有效衔接、推动交通运输综合发展的切入点和着力点,打造一批现代化、一体化综合交通枢纽。
《齐鲁周刊》:综合交通网基本建成后,济南青岛以及其他各地市的生活半径会产生什么样的变化?
负责人:届时,省会济南两小时内可通达各设区市,两个半小时内通达周边省会城市;济南、青岛实现一小时通达;各设区市与其所辖县(市、区)基本实现一小时交通圈;所有县(市、区)、港口、机场等规划节点30分钟进入高速公路网。
《齐鲁周刊》:济青双城在综合交通网中将起到何种作用?
负责人:为做大做强济南、青岛两大中心城市,我省将构建以济南、青岛为核心的双核辐射城际交通网,更好地发挥它们作为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和组织调度省内各城市运行的中心作用。城际客货运输需求以中短途为主,交通网将重点加快城际铁路建设,构建以城际铁路为主导、公路为补充的客运系统和以高速公路为主、国省干线普通公路为补充的货运系统。
济青综合运输通道是济南、青岛双核联系的主通道。双核辐射城际交通网通过京沪、京九综合运输通道辐射济宁、枣庄、菏泽等市,对接京津冀、长三角城市群;通过济青综合运输通道向西延伸,对接中原城市群;通过菏兖日综合运输通道,辐射临沂、枣庄等市,对接中西部省份;通过青烟威日综合运输通道,对接辽中南城市群、东部沿海省份。
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统筹城乡交通一体化发展
《齐鲁周刊》:我们发现这样一个问题,城市道路越修越多,路也越修越宽,但拥堵情况反而越来越严重,与此同时,噪音、污染等一些问题也处于高发状态。未来城市交通如何解决拥堵问题?
负责人:未来,我省将优化城市道路网,在主城区重视和加强城市道路微循环和支路网建设,改善城市道路网络功能和级配结构,明晰快、主、次、支干道比例;加强公路与城市道路衔接;落实地面公共交通路权优先政策,合理分配城市道路资源,加快公共交通专用道建设;保障公共交通设施用地,鼓励公共交通用地的综合开发;有序推进出租车管理改革,促进出租车持续健康发展;推动停车产业化,实施差别化停车供给策略,加强执法管理;注重交通需求管理,更多利用经济手段,有效引导小汽车的合理使用;加快城市公共配置和配套设施建设,改善自行车、步行等非机动化出行环境,倡导绿色出行,支撑城市可持续发展。
同时,我省将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提高线网密度和站点覆盖率,提升公交出行分担比例。济南、青岛加快推进地铁、轻轨等建设,实现城市轨道网络化运营;其他百万人以上特大城市有序推进轨道交通、BRT建设,形成以其为骨架、常规公交为主体的公共交通网络;50万人以上大城市完善常规公交网络,适当发展BRT、有轨电车等。上述三类城市中心城区公共交通占机动化出行比例分别达到60%、50%、40%以上。中小城市积极发展常规公共交通并形成网络。
《齐鲁周刊》:城镇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是什么?如何构建符合新城镇化发展趋势的交通网络?
负责人:城镇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将按照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要求,统筹城乡交通一体化发展。未来,我省将完善以新型城镇为中心,覆盖乡镇、新型农村社区的公路网络,提高网络化水平和通达、通畅能力,实施农村公路危桥改造、安保工程、渡口改造(渡改桥)、客运场站等工程,加强农村公路养护管理,提升农村交通基础设施安全性、可靠性、应急保障能力和基础性普遍服务水平,推动农村公路由规模速度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由建设为主向建管养运并重转变。
同时,在乡镇地区,也将建立完善符合我省新型城镇化发展趋势的道路客运运营网络、道路客运市场、道路客运管理三大系统,注重城市交通与公路交通的顺畅衔接,优化城乡客运网络,整合运输资源,推进城乡客运一体化,为农村百姓提供安全可靠、方便高效、经济舒适、沟通城乡的客运服务。
万亿资金,如何募集?
《齐鲁周刊》:互联网等相关智能技术如何应用到综合交通网中去?
负责人:提升信息化智能化水平,构建智慧交通是综合交通网的建设任务之一。为此,我们将加强互联网、物联网、车联网、北斗系统、电子支付等高新技术在交通领域的应用。构建交通数据信息共享机制和交换平台,实现信息互联互通;完善交通政务信息系统,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近期,重点建立统一的基础设施、载运工具、运营企业和从业人员信息数据库,搭建公众服务平台,完善交通运行协调与应急指挥系统。
需要指出的是,我省将明确交通信息领域中政府与市场的界限,充分利用市场机制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实现部分交通信息供给,引导社会力量在政府交通信息数据公开的基础上进行相关应用系统的开发,加强对交通信息服务市场的监管。通过交通智能化建设,使交通系统在区域、城市甚至更大的时空范围具备感知、互联、分析、预测、控制等能力,以充分保障交通安全、发挥交通基础设施效能、提升交通系统运行效率和管理水平,为通畅的公众出行和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服务。
《齐鲁周刊》:综合交通网的规划投资总额是多少?
负责人:经初步匡算,规划期内重点交通基础设施投资总额约1.8万亿元。其中,“十二五”后两年约2000亿元,“十三五”约6750亿元,2021至2030年约9650亿元(不含渤海海峡跨海通道、中韩铁路轮渡、京杭运河黄河以北段复航等工程投资)。
《齐鲁周刊》:这么大的资金量,通过什么方式来募集到?
公路水路交通节能中长期规划纲要 篇7
本规划纲要规划范围为公路水路交通 (以下简称“交通”) 行业, 以营业性公路、水路运输和港口生产为重点领域, 以2005年为基期, 2015年和2020年为目标年, 确定了中长期交通节能的总体目标和主要任务, 提出了近期重点工程和保障措施。
一、交通节能的形势与要求
(一) 交通节能的重要意义
1. 应对全球性能源环境问题迫切要求强化交通节能减排
全球性能源紧张以及气候变化已成为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 节能减排已经成为国际社会的共同责任。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正日益成为全球关注的对象。交通运输是石油消费的重点行业, 是温室气体和大气污染排放的重要来源之一, 据估算, 2004年我国交通运输业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约为2.9亿吨, 预计到2015年和2030年将分别达到5.22亿吨和11.08亿吨。另据统计, 机动车尾气排放已成为城市大气的主要污染源, 目前在我国一些大城市中机动车污染物排放占大气污染物的比重在60%左右。因此, 加强交通节能减排将成为缓解我国能源环境压力的必然选择之一。
2.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迫切要求加快建设节能型交通
我国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突出, 石油资源尤为紧缺, 人均可采石油资源仅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7.7%, 石油消费大量依赖进口, 对外依存度已接近50%的警戒线。交通运输业是全社会仅次于制造业的油品消费第二大行业, 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领域之一。2005年交通运输的石油消费总量约占全社会石油消费总量的29.8%, 其中营业性公路、水路运输在各种运输方式中的比例分别约为54%和21%。本世纪头20年, 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时期, 经济社会快速发展, 客货运输需求旺盛, 交通运输能源需求快速增长。世界第一人口大国、资源禀赋相对匮乏的基本国情, 决定着我国必须加快构建节能型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否则资源支撑不住, 环境容纳不下, 社会承受不起, 交通发展将难以为继。
3. 推动交通科学发展、加快转变交通发展方式迫切要求大力提升交通行业能源利用效率
交通发展要在不断解决基础设施总量和有效供给能力不足等突出矛盾的同时, 积极应对能源短缺、环境恶化所带来的重大挑战, 必须实现能源利用效率的显著提升。当前我国交通行业能源利用效率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明显偏低, 其中载货汽车百吨公里油耗比国外先进水平高30%左右, 内河运输船舶油耗比国外先进水平高20%以上。因此, 必须加快发展现代交通业, 转变交通发展方式, 不断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以最小的资源消耗和环境代价提供更多更好的运输服务。
(二) 交通节能工作现状
交通节能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影响因素众多, 总体上可以归纳为结构性因素、技术性因素和管理性因素三类 (见专栏1) 。
近年来, 交通行业在结构性节能、技术性节能和管理性节能等方面成效显著, 也面临着一些突出问题。
——结构性节能方面:通过加强战略规划及政策引导, 加快推进交通运输结构调整, 交通基础设施结构、车船运力结构和企业组织结构明显改善, 大大提升了交通系统整体节能水平。但是, 交通发展中长期积累的结构性矛盾尚未根本解决、粗放型发展方式尚未根本转变, 主要体现在:一是综合运输结构不尽合理, 特别是内河航运节能环保的比较优势尚未充分发挥, 综合运输枢纽建设滞后, 不同运输方式之间缺乏有效衔接, 综合运输整体优势和组合效率尚未充分显现;二是基础设施网络化程度还比较低, 国省干线已成为突出的薄弱环节, 局部路段交通拥挤, 绕行等不合理运输现象时有发生;内河高等级航道偏少, 部分沿海港口集疏运通道不畅、进出港航道能力不足, 码头泊位大型化、专业化和现代化水平还有待提升, 影响了水路运输和港口生产节能的规模化、集约化效应;三是运输装备结构不尽合理, 普通货运车船运力供给过剩, 大型化、专业化、系列化车船比重不高, 老旧车船比重偏高, 技术状况差, 汽车甩挂运输发展滞后;四是交通能源消费过度依赖石油, 替代能源、可再生能源比重有待提升。
【专栏1】交通节能影响因素分析
(1) 公路运输节能影响因素分析
影响公路运输节能的结构性因素主要包括公路基础设施结构、车辆运力结构、运输企业结构和能源消费结构等;技术性因素主要包括车辆制造技术性能、在用车辆技术状况、车用节能技术 (产品) 应用、信息技术应用等;管理性因素主要包括车辆运输效率、车辆通行管理、驾驶员节能驾驶水平等运输组织管理水平, 以及公路运输节能相关法规标准、激励政策、体制机制等。
(2) 水路运输节能影响因素分析
影响水路运输节能的结构性因素主要包括航道技术等级结构、船舶运力结构和能源消费结构等;技术性因素主要包括船舶设计制造技术水平、在用船舶技术状况、船用节能产品、航运信息化水平及辅助设施的技术状态等;管理性因素主要包括航速管理、船舶载重量利用率、航运物流组织化、辅助用能管理和船员素质, 以及水运节能相关法规标准、激励政策、体制机制等。
(3) 港口生产节能影响因素分析
影响港口生产节能的结构性因素主要包括港口布局、码头类型结构、码头吨位结构和能源消费结构等;技术性因素主要包括港口设计水平、生产工艺及设备水平、港口节能技术应用情况等;管理性因素主要包括港口经营管理水平、港口装卸工艺管理、辅助用能管理、港口作业操作水平、信息化管理水平以及港口企业节能管理制度等。
——技术性节能方面:通过切实加强交通节能科技进步与创新, 积极推进应用现代化运输装备, 开展了推荐车型、客运车辆等级评定和内河船型标准化工作, 组织了全国重点在用车船节能产品 (技术) 推优工作, 节能技术基础有所增强;大力推进交通行业信息化和智能化建设, 加快了现代信息技术和组织管理技术的集成应用, 运输生产效率和行业节能水平持续提高。但是, 交通节能科技支撑与服务能力亟待加强, 主要体现在:一是节能科技研发投入不足, 创新激励机制不够完善, 节能环保型运载工具、替代燃料等一些重大共性和关键技术研究开发不够;二是缺乏鼓励节能技术、产品推广的配套激励政策和机制, 节能技术、产品的推广应用进展缓慢;三是行业信息化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升, 现代信息技术应用推广还比较滞后, 公众出行和货物交易信息服务能力还有待增强;四是交通节能技术服务体系尚未建立, 节能技术产品和服务市场还有待进一步规范。
——管理性节能方面:切实注重加强运输组织管理、节能监督管理, 实现管理挖潜增效, 以体制改革为保障, 强化交通市场监管, 促进运输市场体系的完善, 不断提升交通系统运行效率和运输组织管理水平;初步形成了交通行业节能法规标准体系, 初步建立了行业能源管理机构和能源利用监测服务体系, 节约能源的制度环境不断改善、组织保障有所增强。但是, 交通运输生产效率和节能监督管理能力还亟待提升, 主要体现在:一是行业节能意识有待增强、理念有待提升, 节能政策法规和标准规范体系不完善, 体制机制性障碍尚未根本消除;二是运输市场发展滞后, 组织方式总体还比较粗放, 企业经营集约化与规模化水平低, 公路运输组织化程度低, 空驶率居高不下, 运输效率不高;三是节能统计监测等基础性工作薄弱, 节能绩效评价考核体系尚未建立;四是交通节能监管能力和水平亟待提升, 相关产业政策不配套, 节能长效机制尚未形成。
【专栏2】交通节能潜力分析
节能潜力是基于节能影响因素变化而定义的节能比例。通过综合研究国内外相关学术文献、总结相关试验分析与实践经验, 可大致确定公路、水路运输和港口生产领域在规划期内主要可行节能措施的量化节能效果。
说明:本专栏中所列节能效果仅仅是针对单一影响因素变化采取某一单项措施的节能效果测算参考值。实际运用中应注重采取综合节能措施、充分发挥组合效果。节能效果需综合考虑各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以及具体措施未来实现的经济技术可行性等因素。以上节能潜力分析成果, 视实际情况可分别适用于单车单船、运输企业和交通行业层面, 作为各层面针对某些节能影响因素变化或采取某些节能措施所产生的节能效果进行预估的参考依据。
(三) 交通节能潜力分析
通过分析, 交通行业通过结构优化、技术进步和强化管理等途径实现节能的潜力巨大 (见专栏2) 。
二、交通节能的指导思想、原则和总体目标
(一) 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 以能源合理利用、提高效率为核心, 提升节能理念, 转变发展方式, 调整交通结构, 强化科技进步, 完善法规标准, 创新体制机制, 强化监督管理, 加快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交通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 促进交通又好又快发展。
(二) 基本原则
1. 坚持统筹交通节能与发展。
坚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 在发展中节能、以节能促发展。把加强节能作为转变交通发展方式、调整交通产业结构的重要内容, 努力实现交通持续发展、资源高效利用和环境不断改善的协调统一。
2. 坚持节能与提升服务水平相协调。
统筹交通发展的质量、效益和效率, 兼顾能源节约利用和运输服务质量。在不断拓展服务领域和功能、提升服务能力和水平的同时, 大力推进能源合理利用和综合利用, 坚持效率优先, 着力提高交通系统运行效率和能源利用效率, 以尽可能小的能源代价向社会提供更多更好的运输服务。
3. 坚持政府主导与发挥市场机制基础性作用相结合。
综合运用战略规划、政策激励、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市场准入、监督管理、信息服务、宣传教育等手段, 充分发挥政府对节能的主导作用;以市场为导向, 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 充分调动企业作为节能主体的作用, 注重发挥行业协会的积极作用。形成以政府交通部门为主导、交通企业为主体、全行业共同参与的交通节能长效机制。
4. 坚持以创新为根本动力。
坚持制度创新与技术创新相结合。既注重提升理念, 加强政策法规、体制机制、标准规范等软环境建设, 推动管理创新, 挖潜增效;又注重科技进步与创新, 大力研发和推广先进高效的运输装备技术、现代信息技术以及能源节约与替代技术, 以现代科学技术和管理技术提升改造交通, 增强交通节能能力。
5. 坚持突出重点、分类指导、分步实施、全面推进。
以营业性公路运输、水路运输和港口生产为重点领域, 把握主攻方向, 组织实施重点工程, 抓好重点企业节能, 带动全局;针对各种运输方式、不同领域和运输生产环节的特点, 统筹兼顾, 区别对待, 源头控制与存量挖潜相结合;坚持远近结合、分步实施, 注重典型示范引路, 以点带面, 推动交通节能工作向纵深发展。
(三) 总体目标
依据国家节能总体要求, 参照国际交通节能水平, 立足交通行业实际, 结合交通结构调整、技术进步和管理挖潜等方面发展变化趋势和初步预计的节能潜力, 确定2015年和2020年交通节能总体目标。
力争到2015年, 交通基础设施网络体系更加完善, 营运车辆、船舶和港口装卸设备结构更加优化, 交通能源消费结构更加合理, 结构性节能取得明显进展;节能科技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 节能技术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 交通信息化水平进一步提升, 技术性节能取得明显进展;运输生产效率进一步改善, 基本形成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比较完善的交通节能战略规划体系、法规标准体系、统计监测考核体系、政策支持体系和监督管理体系, 节能监管能力和支撑保障水平明显增强, 交通行业能源利用效率明显提高。与2005年相比, 营运货车单位运输周转量能耗下降12%左右, 营运客车单位运输周转量能耗下降3%左右;营运船舶单位运输周转量能耗下降15%左右, 其中海运船舶和内河船舶分别下降16%和14%左右;港口生产单位吞吐量综合能耗下降8%左右。
力争到2020年, 建成具有显著规模效益的交通基础设施网络, 基本形成合理的节能型运输装备体系和交通能源消费结构, 结构性节能成效显著;形成完善的科技创新与推广应用机制, 节能技术和产品得到广泛推广应用, 交通信息化和智能化水平显著提升, 技术性节能取得全面突破;运输组织管理水平和节能监管能力显著提升, 形成政府有效监管、市场主体自觉节能的交通节能长效机制, 交通行业能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 可持续发展能力显著增强, 基本形成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交通产业结构、发展方式和消费模式。与2005年相比, 营运货车单位运输周转量能耗下降16%左右, 营运客车单位运输周转量能耗下降5%左右;海运和内河营运船舶单位运输周转量能耗均下降20%左右;港口生产单位吞吐量综合能耗下降10%左右。
三、交通节能的主要任务
为保障交通节能总体目标的实现, 交通节能一方面要站在发展综合运输的高度, 推进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 促进交通运输结构优化与升级, 充分发挥各种运输方式的比较优势, 发挥综合运输的组合效率;推进公众客运体系建设, 发展公共交通, 提高客运服务品质, 引导公众出行方式。另一方面要在公路水路交通内部, 优化交通结构、加强科技进步与创新、提升运输组织管理水平。
本规划纲要主要立足于公路水路交通内部, 围绕营业性公路运输、水路运输和港口生产三大重点领域, 分别提出了各领域结构节能、技术节能和管理节能的主要任务。
(一) 公路运输
1. 结构性节能
(1) 优化基础设施结构
加强公路网络化建设。加快国家高速公路网、农村公路建设, 强化连接线、断头路等薄弱环节, 发挥公路网络效益, 提高路网通行能力和效率;优化公路站场布局, 建设以公路运输枢纽为龙头、一般性汽车客货运站 (点) 为辅助, 布局合理、结构优化、与其它运输方式有效衔接的公路站场服务体系。
全面提升路网技术等级和路面等级。加快高等级公路建设, 加大国省干线公路扩容升级改造力度。加快未铺装路面改造, 提高路网路面铺装率, 强化公路路面养护, 全面改善路面状况。到2015年和2020年, 力争使二级以上公路占公路总里程 (不含村道) 的比重分别达到20%和21%以上, 路网 (不含村道) 路面铺装率分别达到70%和75%以上, 预期可使单耗同比2005年分别下降3.0%和4.5%左右。
(2) 优化车辆运力结构
加快调整、优化公路运输运力结构。加速淘汰高耗能的老旧车辆, 引导营运车辆向大型化、专业化方向发展。加快发展适合高速公路、干线公路的大吨位多轴重型车辆、汽车列车, 以及短途集散用的轻型低耗货车, 推广厢式货车, 发展集装箱等专业运输车辆, 加快形成以小型车和大型车为主体、中型车为补充的车辆运力结构。到2015年和2020年, 力争使大型车占总车辆运力 (按载重吨计) 中的比例分别提高到78%和80%左右, 预期可使单耗同比2005年分别下降3.0%和3.6%左右。
(3) 优化车辆能源消费结构
大力推进运输车辆的柴油化进程。鼓励和引导运输经营者购买和使用柴油汽车, 提高柴油在车用燃油消耗中的比重。到2015年和2020年, 力争使营运客车的柴油消费比重 (折算成标准煤, 下同) 分别达到70%和73%左右, 预期可分别使单耗下降1.4%和1.8%左右;货车柴油消费比重分别达到85%和90%左右, 预期可分别使单耗下降2.0%和2.7%左右。
积极推进车用替代能源的应用。因地制宜推广汽车利用天然气、醇类燃料、煤层气、合成燃料和生物柴油等替代燃料和石油替代技术。到2015年和2020年, 力争使营运客车能源消费总量中替代燃料所占比重 (折算成标准煤) 分别提高至4%和6%左右, 预期可使单耗同比2005年分别下降0.2%和0.4%左右。
2. 技术性节能
(1) 大力发展智能交通技术
大力推进公路运输的信息化和智能化进程, 加快现代信息技术在公路运输领域的研发应用, 逐步实现智能化、数字化管理。重点加强以高速公路客运为骨干的现代客运信息系统、客运公共信息服务平台、货运信息服务网和物流管理信息系统建设, 促进客货运输市场的电子化、网络化, 实现客货信息共享, 提高运输效率, 降低能源消耗。到2015年和2020年, 力争使ETC覆盖率分别达到45%和60%以上, 出行信息服务系统覆盖率分别达到70%和90%以上, 预期可使单耗同比2005年分别下降1.6%和3.1%左右。
(2) 强化车辆节能技术应用
推广柴油车辆、混合动力汽车、替代燃料车等节能车型, 推广应用自重轻、载重量大的运输设备;开发、推广汽油发动机直接喷射、多气阀电喷、稀薄燃烧、提高压缩比、发动机增压等先进节油技术。鼓励使用子午线轮胎、安装导流板、安装风扇离合器等汽车节能技术和产品的推广应用, 降低附属设备能耗。大力加强在用车辆的定期检测维修保养, 改善营运车辆技术状况。
3. 管理性节能
(1) 提高公路货运组织化水平
优化运输组织和管理。引导运输企业规模化发展, 充分运用现代交通管理技术, 加强货运组织和运力调配, 有效整合社会零散运力, 实现货运发展的网络化、集约化、有序化和高效化。有效利用回程运力, 降低车辆空驶率, 提高货运实载率, 降低能耗水平。到2015年和2020年, 力争使公路货运里程利用率达到66%和67%以上, 预期可使单耗同比2005年分别下降5.1%和8.1%左右。
大力发展先进运输组织方式。逐步培育一批网络辐射广、企业实力强、质量信誉优的运输组织主体, 加快发展提供仓储、包装、运输等全过程一体化的第三方物流, 以及提供完整物流解决方案的第四方物流。大力推进拖挂和甩挂运输发展, 充分发挥其车辆周转快、运输效率高和节能减排效果好的优势。到2015年和2020年, 力争使拖挂甩挂运输承运的公路货物周转量比重分别达到12%和15%以上, 预期可使单耗同比2005年分别下降1.2%和1.8%左右。
(2) 提升公路客运组织管理水平和服务品质
加强客运运力调控, 对于实载率低于70%的客运线路不得新增运力;大力推进客运班线公司化改造, 提高公路客运企业集约化水平;推广滚动发班等先进客运运输组织模式, 提高客运实载率。
完善公共客运服务体系, 加快构建由快速客运、干线客运、农村客运、旅游客运组成的多层次客运网络服务体系, 全面提升客运服务品质, 积极引导私人交通转向公共交通, 降低全社会的能源消耗水平。
(3) 提高汽车驾驶员节能素质
注:1.2015年和2020年下降幅度同比2005年 (基年) 数据。2.营运车辆综合单耗单位:千克标准煤/百换算吨公里;营运客车单耗单位:千克标准煤/千人公里;营运货车单耗单位:千克标准煤/百吨公里。3.表中仅列出了公路运输节能的主要途径及其效果, 目标的确定还综合考虑了其它影响因素, 如客车大型化、舒适化等, 车辆单耗呈现上升趋势, 等。4.以2015年和2020年营业性公路客、货运输周转量的预测值为权重, 计算得到营运车辆综合单耗的预测值。
强化节能驾驶培训管理。制定汽车节能驾驶技术标准规范, 编制培训教材和操作指南, 积极推广模拟驾驶, 强化公路运输企业节能驾驶的培训力度, 全面提升汽车驾驶员的节能意识与素质。到2015年和2020年, 力争使节能驾驶培训普及率分别达到65%和70%以上, 预期可使单耗同比2005年分别下降1.6%和2.1%左右。
(二) 水路运输
1. 结构性节能
(1) 提升航道技术等级
大力开发利用长江、京杭运河、淮河、珠江、黑龙江及水网地区水运资源, 加快推进内河水运主通道建设, 全面提高航道等级和改善航道条件, 提高航道标准和通航保证率。加快形成以高等级航道为主体的干支直达、通江达海、结构合理的内河航道网, 到2015年和2020年, 力争使三级以上航道比重分别达到9%和10%以上。
(2) 优化船舶运力结构
加快海运船舶运力结构调整。优化船队的吨位结构, 推动海运船舶向大型化、专业化方向发展, 重点发展大型集装箱运输船、原油运输船、散货运输船以及液化天然气船等, 加快建成规模适当、结构合理、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海运船队。通过优化运力结构, 到2015年和2020年, 力争使海运船舶平均吨位分别达到10000吨和12000吨以上, 预期可使单耗同比2005年分别下降3.7%和4.6%左右。
大力推进内河船舶运力结构调整。发展与航道技术标准相适应的大型化、标准化船舶, 积极发展商品汽车、散装水泥等特种货物运输船舶, 加快淘汰挂桨机船等技术落后、能耗高、污染大的老旧船舶与落后船型。积极引导运输企业和船户组建专业化内河运输船队, 发展顶推船队, 提高船舶吨位, 发展规模化运输, 降低燃料消耗。到2015年, 长江、西江、京杭运河货运船舶基本实现标准化和系列化, 全国内河货运船舶平均吨位达到500吨以上, 其中长江干线达到1200吨以上;到2020年, 全国内河货运船舶基本实现标准化和系列化, 平均吨位达到600吨以上。通过优化内河船舶运力结构, 到2015年和2020年, 预期可使单耗同比2005年分别下降3.5%和5.2%左右。
(3) 优化船舶能源消费结构
研发推广新型船用替代燃料, 适度在船舶上推广应用太阳能、燃料电池、生物质柴油、液化天然气 (LNG) 、液化石油气 (LPG) 等清洁能源, 推广使用岸电、风力驱动技术。逐步改善船用燃油质量。
2. 技术性节能
(1) 研发推广节能船型
研发推广新一代节能型运输船舶。通过建立健全船舶节能设计规范、评价体系和技术标准, 大力发展船舶节能新技术, 积极开发和采用节能新船型和先进动力系统, 鼓励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和新结构提高船舶设计制造水平, 积极优化新船型及其主尺度线型, 优化设计减轻船舶自重量, 优选先进推进器、低转速大直径螺旋桨, 采用节能型柴油机, 提高燃油效率。加大双尾船型等节能新船型推广力度, 提高节能船型比重。到2015年和2020年, 力争使新增船舶运力中节能船型的比重分别达到70%和80%以上, 预期可使单耗同比2005年分别下降1.4%和2.0%左右。
(2) 大力研发和推广船舶节能新技术、新产品
加强机桨匹配节能技术改造, 优化船舶运行参数采用舵附推力鳍以提高舵效、减少船舶阻力;推广应用优化电子喷油控制装置、节油减烟器、精确导航系统设备、防污漆、新型燃油添加剂、燃油均质等先进适用节能技术 (产品) , 降低船舶航行运营能耗水平;推广应用主机废气余热回收利用、主机排气管扩压、轴带发电机等节能技术, 降低船舶辅助用能水平。到2015年和2020年, 使船壳防污漆、燃油添加剂等船舶高效节能产品的推广应用率大幅提高, 其中防污漆应用率分别提高到70%和90%, 预期可使单耗同比2005年分别下降3.4%和4.6%;燃油添加剂应用率分别提高到50%和80%, 预期可使单耗同比2005年分别下降1.6%和2.2%。
(3) 研发推广航标节能新技术
研究、开发并推广应用新型节能型航标灯器, 鼓励在航标中应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光源和新能源。
3. 管理性节能
(1) 提升水路运输组织管理水平
加强水路运输组织管理。引导航运企业优化结构, 加快培育规模大、信誉好、国际竞争力强的海运企业和一流的全球物流经营人, 大力推进内河航运的公司化改造, 促进航运企业向规模化、集约化方向发展。发展大宗散货专业化运输、多式联运等现代运输组织方式, 鼓励发展海峡、海湾和陆岛客货混装运输及商品车辆集装多元化运输方式, 推进江海直达运输, 全面提升船舶营运组织效率和节能水平。
提高船舶载重量利用率。加强货物集散地规划及建设, 完善航运物流系统, 优化航运发展规划与组织管理。充分运用信息化、网络化技术, 合理组织货源, 保持货流平衡, 提高船舶载重量利用率。到2015年和2020年, 力争使内河船舶载重量利用率在2005年的基础上分别提高20个和25个百分点, 预期可使单耗分别下降3.6%和4.5%左右;使海运船舶载重量利用率在2005年的基础上分别提高9个和12个百分点, 预期可使单耗分别下降1.7%和2.2%左右。
(2) 强化船舶营运节能管理
加强船员节能教育培训, 提高船员队伍节能素质。积极应用信息化、智能化等现代管理技术, 综合运用船队规划、航线优化、气象导航、最佳纵倾、机舱自动化控制操作等管理技术, 提升船舶营运管理节能水平。加强船舶经济航速航行管理, 推广应用节油最佳航速显示器, 在不影响船期的情况下推行经济航速。到2015年和2020年, 使全国海运集装箱船舶的平均航速分别同比2005年分别下降6%和8%左右, 预期可使单耗分别下降5.3%和7.6%左右。
实行严格的船舶维修保养管理制度。加强在用船舶的维修保养, 保持良好的技术状态。到2015年和2020年, 分别使在用船舶的维修保养率比2005年提高10个和15个百分点, 预期可分别使单耗下降1.2%和1.6%。
(三) 港口生产
1. 结构性节能
(1) 推进港口结构升级
加快推进沿海港口结构调整和升级, 加大港口资源整合力度, 完善煤油矿箱专业化运输系统布局, 完善港口集疏运设施, 提升进港航道等级, 提高集疏运效率。提高沿海港口码头泊位专业化、规模化水平, 适当提高煤炭、矿石接卸港口泊位等级、能力和专业化水平, 提高大型原油码头接卸比重。建设布局合理、功能完善、专业化和高效率的内河港口体系。全面推进港口技术改造工作, 加大老码头更新改造力度, 提升既有码头设施的专业化和现代化水平, 提高港口通过能力和生产效率, 降低港口生产能耗水平。
注:1.2015年和2020年下降幅度同比2005年 (基年) 数据。2.营运船舶单耗单位:千克标准煤/千吨公里。3.表中仅列出了水路运输节能的主要途径及其效果, 目标的确定还综合考虑了其它影响因素。4.以2015年和2020年海洋和内河运输周转量的预测值为权重, 计算得到营运船舶综合单耗的预测值。
(2) 强化港口工程节能设计
倡导节能设计理念, 优化港口总平面布置、港区布局和码头设计, 优化装卸工艺、设备选型和配套工程设计, 改进工艺流程, 使系统各环节能力匹配, 提高系统节能水平。优化港区电网设计, 积极采用先进技术, 减少高次谐波产生的附加损耗, 提高港区电网供电质量, 减少电能在传输过程中的消耗。
(3) 优化港口装卸设备结构
加快港口装卸机械技术升级改造, 推进轮胎式集装箱门式起重机“油改电”技术改造工作, 淘汰高耗能、低效率的老旧设备。加快发展轨道式龙门吊等高能效港口装卸设备和工具, 引导轻型、高效、电能驱动和变频控制的港口装卸设备的发展, 提高能源使用效率。
2. 技术性节能
(1) 强化港口节能科技创新与推广
加强港口节能技术攻关和推广, 积极研发推广港口节能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和新能源。加快对集装箱码头设备和散货码头设备关键技术的研究。在大型专业化码头中推广变频调速、自动化系统控制技术。研发推广港口装卸设备“油改电”技术、货场照明控制和绿色电源技术、门机回馈制动技术。大力研发推广应用电能回馈、储能回用、岸电等绿色节能技术, 以及电动水平运输车辆等新工艺新技术。推广绿色照明工程, 加强照明和空调系统等辅助用能节能改造技术。积极开发利用太阳能、地源/海水源能、潮汐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
(2) 加快港口信息化、智能化建设
研发推广港口能源管理信息系统、集装箱码头集卡全场智能调控系统和智能化数字港口管理技术等, 充分利用港口EDI技术, 整合港口生产管理信息系统, 加快推进港口物流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建设, 促进现代港口物流发展。到2015年和2020年, 力争分别使全国75%和90%以上的主要港口实现基于EDI的货运信息服务。
3. 管理性节能
(1) 强化港口生产运营管理
针对重点物资及大宗货物, 加强港口生产组织、协调, 做好与包括铁路运输在内的其它运输方式的衔接工作, 提高车船直取的比例, 提高港口物流效率。充分利用GPS等定位技术, 以及射频、条码等识别、跟踪和调度技术, 优化运输工具和货物的组织调度, 加强货场管理和港区内运输组织管理, 加强设备管理和生产工艺流程管理, 使机械设备合理负载, 提高货物集疏运效率、装卸设备利用率和港口生产作业效率, 提升港口生产运营管理水平, 降低港口生产单位能耗。
(2) 加强港口企业节能管理
加大港口节能操作培训。制定并实施严格的港口生产节能操作标准, 加大对港口生产工作人员, 特别是节能管理人员和港口机械操作人员的培训力度, 提高全员节能意识和操作技能。到2015年和2020年, 力争使全国港口节能操作培训普及率分别达到70%和80%以上。
注:1.2015年和2020年下降幅度同比2005年 (基年) 数据。2.港口生产综合单耗单位:吨标准煤/万吨吞吐量。3.以2015年和2020年沿海和内河港口吞吐量周转量的预测值为权重, 计算得到港口生产综合单位能耗。
四、近期重点工程
按照以企业实施与政府主导相结合、突出重点与示范带动相结合的方针, 根据技术可行、经济合理、节能效果佳、近期见效快、示范效应强、具有一定工作基础的原则, 提出近期重点实施的八项交通节能工程。
(一) 重点企业节能示范工程
结合交通行业实际, 研究部署交通行业重点用能企业节能示范活动。引导重点用能企业制定并实施节能计划, 建立严格的节能管理制度和有效的激励机制, 完善节能管理体系, 改进用能管理, 开展节能技术创新与应用。组织对重点用能企业能源利用状况的监督检查和主要耗能设备、工艺系统的检测。建立交通行业重点企业用能状况动态监测信息平台, 定期公布重点企业的能源利用状况。通过强化对重点企业的节能监管, 充分发挥重点企业节能的示范效应, 促进交通运输企业节能管理的规范化、常态化, 推动交通行业节能向纵深发展。
(二) 营运车船燃料消耗准入与退出试点工程
通过在典型省份或典型水域开展营运车船燃料消耗准入与退出试点, 制定并发布营运车船燃料消耗限值标准及相关配套措施和实施方案, 建立营运车船燃料消耗检测体系并加强对检测的监督管理, 建立经济补偿机制, 促进汽车生产厂家和船厂切实强化节能技术进步与创新, 加强对高能耗营运车船进入运输市场的源头控制。
(三) 节能驾驶工程
大力倡导节能驾驶, 总结和推广汽车和船舶节能驾驶操作与管理经验、技术, 组织编写汽车驾驶员和船员节能驾驶操作手册和培训教材, 将节能意识和技能作为汽车驾驶员和船员从业资格和资质考核和认定的重要考核内容和依据。强化运输企业加大节能驾驶教育培训力度, 推广车船驾驶培训采用模拟装置和技术, 逐步建立一支节能意识强、驾驶技能好、业务素质高的汽车驾驶员和船员队伍。
(四) 甩挂运输节能试点工程
将加快发展甩挂运输作为调整公路运输运力结构、提高货运实载率的突破口。在全国范围内筛选典型省份和典型公路运输企业在适当地区和线路上组织开展公路甩挂运输示范和试点工作。在试点的基础上, 研究提出关于推进公路甩挂运输发展的指导意见、实施方案, 带动和促进甩挂运输在全国范围内得到快速发展, 构建甩挂运输发展长效机制, 提高公路货运业运输生产效率和能源利用水平。
(五) 内河船型标准化工程
加紧完善并实施内河船型标准化的经济激励政策和相关法律、行政配套措施。加大资金投入, 继续加强标准船型研发、现有船型比选以及落后船型淘汰等工作, 加快推进长江、京杭运河、西江等内河船型标准化工作, 促进内河船舶运力结构的优化, 提升内河航运竞争力, 促进内河航运节能环保比较优势的充分发挥。
(六) 高速公路不停车收费工程
大力推进高速公路不停车收费与服务系统建设, 增加高速公路信息发布平台和手段, 积极引导车流, 提高行车效率。有条件的区域, 积极推进相邻省区市甚至更大范围的高速公路联网不停车收费, 减少收费过程中由于车辆低速、怠速行驶造成的能源浪费。
(七) 交通公众出行信息服务系统建设工程
加快建立和完善覆盖不同层次客户群体需求的公路水路交通公众出行信息服务系统, 将道路与航道实时信息通过多种媒介和渠道提供给广大出行者。加快推进与民航、铁路、城市交通等相关出行信息系统的联网运行, 为建立全国统一的公众出行交通信息服务系统奠定基础。引导公众选择最佳出行时机和最优出行线路, 减少无效运输、不合理运输和交通拥堵等带来的能源浪费。
(八) 节能型港口建设工程
对全国所有沿海港口和主要内河港口全面开展节能型港口创建活动, 并进行评比考核和认证工作。大力推进港口码头节能设计, 优化装卸工艺、设备选型、配套工程等的设计, 使系统各环节能力匹配, 提高效率。加大对现有港口的技术改造力度, 加快现有集装箱码头轮胎式集装箱门式起重机的“油改电”技术改造工作, 逐步更新改造高耗能、低效率的老旧设备, 提高装备的整体技术水平, 提高作业效率, 减少港口生产能耗水平。
以上交通节能重点工程采取开放式选取、滚动式实施的模式。本规划纲要印发之后, 交通运输部还将视情况动态补充调整相应的节能重点工程, 一旦酝酿成熟和条件具备便立即启动实施。各级地方交通运输主管部门也可以因地制宜根据地方实际情况, 筛选具有地方特色的重点工程。
五、保障措施
(一) 强化节能组织领导
加强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各级交通部门要强化对交通节能工作的组织领导, 高度重视节能组织机构建设, 建立健全交通行业节能管理体制, 完善与有关部门协调配合的交通节能推进机制, 强化对综合运输发展的指导和协调, 加强部门间交通节能的信息共享与协同合作。各地区、有关部门及企事业单位要统筹规划、各司其责, 做好相关领域的交通节能工作, 共同推动规划实施。
建立节能目标责任制和问责制。建立健全交通节能目标责任制和绩效考核机制, 将各项交通节能指标和任务逐级分解落实, 由各级交通部门主要领导负总责, 充分发挥绩效评估的导向作用和激励约束作用, 实行严格的问责制。各级交通部门要抓紧研究建立节能问责制和奖惩制度, 制定具体的评价考核实施办法, 重点评价相关政策措施的制定和落实情况。
(二) 提升节能监管能力
建立健全交通行业节能规划体系。各级交通部门和大型交通企业要将有关节能的内容纳入发展规划, 强化节能规划的编制, 并将节能规划向上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进行报备, 做好交通节能规划与交通发展规划、节能环保专项规划等相关规划的衔接协调。同时, 要建立健全规划定期评估考核、通报和及时制修订机制, 加强对规划执行情况的督促和检查, 对规划进行动态调整, 充分发挥规划的指导作用。
完善交通行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制度。加快完善交通行业固定资产投资节能评估和审查的具体办法, 进一步规范节能评估与审查工作, 将节能评估文件与节能审查意见作为交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 (含新、改、扩建工程) 审批、核准和开工建设的强制性前置条件, 以及工程设计、施工及验收的必备依据, 确保项目符合强制性节能标准。加强交通行业节能评估机构和人员资格管理, 提高节能评估质量, 落实节能评估责任制。
完善节能法规标准体系。以贯彻落实《节约能源法》为契机, 建立健全《公路、水路交通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办法》等行业相关配套法规规章和制度体系。新修订《港口法》、《航道法》、《道路运输条例》、《水路运输管理条例》等交通法律法规及其相关配套规章要充分体现节能要求。制定并实施营运车船、港口装卸设备、施工机械等燃料消耗量限值标准及测量方法, 完善市场准入和退出制度, 尽快将交通节能管理纳入法制化、规范化、标准化的轨道。
完善节能监管体系。建立健全交通行业节能监督管理体制, 形成权责明确、协调顺畅、运行高效、保障有力的交通节能监督管理网络, 明确专门的机构、人员和经费。严格执行国家和交通行业节能法规标准, 依法加强部、省和市级交通节能监督管理, 强化交通节能监管能力建设, 加大交通各领域、各环节节能工作的监督检查力度。重点监督检查交通行业重点用能单位和高耗能项目用能、节能管理情况;交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情况;营运车船等重点耗能设备准入退出制度执行情况。
完善节能统计体系。加快完善并组织实施交通行业能源统计与分析制度, 完善公路运输、水路运输和港口生产节能统计指标体系, 纳入部门统计制度, 强化各项指标的统计调查、分析、预测和发布工作。各级交通部门要加强交通节能统计业务能力建设, 改革统计方法, 建立统计季报制度, 加快建立能源统计信息系统, 为分析行业用能状况和制定节能政策提供基础数据支撑。
完善节能监测考核体系。以交通行业能源利用监测机构、有关协会学会、科研机构等为依托, 按照布局科学、数据准确、传输及时的要求, 建立与交通行业节能统计分析、评价考核相适应、覆盖全行业的监测网络。推进各级交通节能监测站标准化建设, 提高队伍专业化、装备现代化水平。建立统一、科学的季度、年度交通行业和重点交通用能企业的能源消费总量和单位能耗核算制度;制定严格的数据质量评估办法, 切实保障数据质量。加紧研究交通行业节能评价和考核体系, 定期开展行业能源消费状况的评估工作。
(三) 完善节能激励政策
制定和实施促进节能的交通产业政策。完善交通产业政策, 明确促进交通结构调整、交通发展方式转变的方向和重点, 积极调整交通投资结构, 鼓励节能环保型企业的发展, 限制高能耗、低效率的交通运输企业发展。安排政府性引导和补偿资金, 鼓励并积极引导运输从业者和消费者购买和使用节能环保型车船、装卸和施工装备设施等, 加快淘汰高油耗车船及其他落后生产设施设备。
建立健全交通节能投融资机制。各级交通部门要把节能投入作为交通公共财政支出的重点, 充分发挥政府资金的引导作用。建立和完善交通行业节能激励机制, 逐步形成以国家和地方资金为引导、企业资金为主体的交通节能投入机制, 设立各层次的节能专项资金, 用于鼓励、支持节能监管体系建设、节能新技术和产品的研发与示范推广、节能宣传培训、信息服务和表彰奖励。拓宽交通节能融资渠道, 充分利用金融机构信贷资金以及社会资金加大对交通节能项目的投入。扩大利用外资渠道, 积极争取国外无偿援助和优惠贷款, 探索清洁发展机制 (CDM) 等在交通领域的应用。
积极争取有关的节能财税优惠政策。深入研究分析资源税、环境税、消费税、进出口税等税制改革对交通节能的影响, 并制定应对措施。加强与各级人民政府管理节能工作的部门、财税部门等沟通与协调, 积极争取中央财政和省级地方财政安排的节能专项基金对交通节能的支持, 争取相关税收优惠扶持和财政补贴政策。
(四) 创新节能管理制度
探索以市场机制为基础的节能新机制。大力推行节能技术服务机构与交通企业合同能源管理, 为企业实施节能改造提供诊断、设计、融资、改造、运行、管理等一条龙服务。建立节能投资担保机制, 促进交通行业节能技术服务体系的发展。鼓励交通企业或行业协会与政府签订节能自愿协议, 充分调动企业节能的主观能动性, 推进交通节能的市场化运作。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学会、节能技术服务机构和科研机构等单位在各自专业领域内节能管理、技术推广等方面的作用。
建立健全交通行业能效标识、节能产品认证及目录管理制度。建立并推广交通行业强制性能效标识管理制度, 扩大能效标识在营运车辆、船舶、港口机械、施工机械等上的应用, 不断提高能效标识的社会认知度。大力推动交通节能产品认证, 规范认证行为, 扩展认证范围。完善交通节能产品 (技术) 的目录管理制度, 定期公布交通行业节能产品 (技术) 目录, 引导和促进节能产品 (技术) 的研发和推广。
建立交通节能信息发布制度。建立交通节能政策法规、项目审批、案件处理等政务公告公示制度。搭建交通节能信息交流平台, 完善交通节能信息政府网站, 及时发布国内外各类交通节能产品质量、先进的节能技术及管理经验, 积极引导交通运输企业选用优秀的节能装备及技术、产品。依法推进企业节能信息公开, 开展重点用能企业的节能审计、绩效评估和信息公告。完善公众参与机制, 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社团组织等的作用, 广泛听取公众意见, 加强社会监督。
(五) 加强节能科技管理
加大交通节能技术研发、示范与推广的组织力度。加大交通节能技术研究开发投入, 引导和鼓励企业和科研单位大力节能投入。加快修订交通行业节能技术政策大纲, 指导行业有重点地研究开发和推广应用交通节能技术。将重大交通节能技术列入交通行业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及相关科技发展计划, 安排一批节能重大技术项目, 攻克一批节能共性、关键和前沿技术。加强节能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和新材料的研发, 优先支持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交通节能共性和关键技术示范, 推动交通行业节能技术和装备升级换代。完善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机制, 采取有效措施, 加大协调力度, 促进交通节能技术转化。
加强交通节能标准规范基础研究。加紧完善交通行业节能标准规范体系, 积极引进、消化和吸收国外先进的交通节能标准, 鼓励结合地区特点制定地方性交通节能标准规范, 鼓励交通运输企业制定严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企业节能标准。建立灵活、快速、开放和及时的节能标准制修订机制, 积极引导企业、社会组织参与制订交通节能标准规范、编制节能技术指南。
建立交通节能技术服务体系。加快交通节能产品和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建设, 发展交通节能服务产业, 培育节能技术服务市场。促进交通节能技术服务机构转换机制、创新模式和拓宽领域, 充分发挥其在行业节能规划、技术政策与标准规范的制定和实施, 以及能源统计、节能技术推广、宣传培训和信息咨询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建立交通行业能效中心, 传播先进的节能技术和管理经验, 发布国内外交通运输能效信息, 推进交通能效检测体系和节能先进技术创新平台建设, 促进形成交通行业石油节约和替代技术研发、示范中心。
加强交通节能技术国际交流与合作。开展多层次、多领域、多种方式的交通节能技术国际交流与合作, 拓展合作领域, 广泛利用国际资源。积极举办国际交通节能新技术与产品博览会, 推动国际合作项目的组织实施, 吸收借鉴国际先进经验, 加大国外交通领域先进节能技术、产品的引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 加快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交通节能技术和产品。
(六) 加大宣传教育力度
注重节能宣传引导, 提升节能理念。利用行业报刊、网站等各种方式, 广泛、深入、持久地开展交通节能宣传教育活动, 宣传国家和交通行业节能方针、政策、法律及法规等。开展节能型港口、节能型工程、节能型企业、节约型机关 (单位) 等创建活动。表彰交通节能先进单位, 激励贡献突出的个人, 充分发挥舆论引导和监督作用, 增强全行业节能意识, 提倡节约型的交通消费方式。
强化教育培训, 提高从业人员节能素质。组织编制交通节能手册和指南, 推行交通节能科普行动计划, 开展经常性的节能培训教育、技术和经验交流工作, 将交通节能知识纳入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 提高全行业的节能意识、业务水平和操作技能, 逐步培养和造就一支高素质、稳定的节能工作队伍, 全面提高全行业从业人员的节能素质。
建设节约型机关, 发挥政府交通部门的节能减排表率作用。各级交通部门要率先垂范, 积极开展节约型机关建设, 倡导崇尚节约、合理消费的机关文化, 建立和完善机关节能减排规章制度, 实施能耗定额和支出标准, 强化能源消费计量和监测管理。推行政府节能采购, 加大节能产品政府采购实施力度, 带头使用节能产品、设备。
江西省中长期动物疫病防治规划 篇8
一、形势与要求
动物疫病防治工作关系国家食品安全和公共卫生安全, 关系社会和谐稳定, 关系建设"富裕和谐秀美江西"目标的顺利实现, 是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重要职责, 是农业农村工作的重要内容。在有关部委的大力支持下, 经过多年的各方共同努力, 我省动物疫病防治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成功处置了多起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和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等重大动物疫病疫情, 重大动物疫病得到有效控制, 其他动物疫情保持稳定;沉着应对了2008年冰冻雪灾和2010年重特大暴雨天气等严重自然灾害对动物防疫工作的不利影响, 确保大灾无大疫;有效保障了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深圳大运会等重大活动的动物食品安全和供应, 为全省畜牧业快速健康发展、畜产品质量安全和公共卫生安全及社会稳定做出了积极贡献。但是, 未来一段时期, 我省动物疫情形势依然复杂严峻, 动物疫病防治任务依然十分艰巨。
(一) 动物疫病防治基础不断夯实。
近年来, 我省各地按照国家和省政府要求, 大力推进畜牧兽医体制改革和机构人才队伍建设, 初步构建了省、市、县行政管理、监督执法和技术支撑三大体系, 乡、村动物防疫网络初步建立, 动物防疫体系基本完善。组织开展了官方兽医资格认定和执业兽医资格考试, 组建了乡村兽医和村级动物防疫员队伍, 动物疫病防治社会化体系正在逐步形成。在国家支持下, 组织实施了一批动物防疫、动物检疫、乡镇站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以及冷链设施建设, 动物防疫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建立了动物防疫地方政府负总责、畜禽所有者为第一责任人、相关部门各负其责的动物防控责任体系。完善了以强制免疫、疫情监测、阳性动物扑杀、无害化处理、村级防疫员补贴等为主的动物疫病防控政策保障机制。组织修订《江西省动物防疫条例》和《江西省血吸虫病防治条例》等动物疫病防控地方性法规, 制定、出台和完善了强制免疫、监测预警、应急处置、规范养殖和动物卫生监督等管理制度, 为动物疫病防治提供了法制保障。
(二) 动物疫情形势依然复杂。
我省畜禽养殖量大, 地处南来北往的交通要道, 又是国际重要的候鸟越冬地和迁徙地, 畜禽及其产品长距离跨境频繁调运和候鸟大量迁移, 动物疫情隐患较多。同时, 由于动物疫病种类多、病原复杂、污染面广, 病原变异快、病症非典型、多病原混合感染等, 致使疫病防控难度大, 动物疫情形势依然复杂严峻。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等重大动物疫病仍有散发或局部流行可能;布鲁氏菌病、奶牛结核病、狂犬病等人畜共患病呈现上升趋势;全球动物疫病日趋复杂, 周边国家动物疫病濒发, 非洲猪瘟等外来动物疫病传入风险加大。
(三) 动物疫病防治面临新要求。
近年来, 我省畜牧业迅速发展, 生猪年出栏突破3000万头, 家禽年出笼超过4亿羽, 规模养猪比重达到87%, 规模养禽比重达到76%。随着我省畜禽规模化养殖比重的不断提高, 同时, 养殖业市场准入和全程式监管机制尚未有效建立, 畜禽跨区域长距离运输和鲜活畜禽消费现状短时间难以改变等, 传统疫病防控模式已不适应现代畜牧业发展需要, 迫切需要进一步加快转变动物疫病防治方式。研究表明, 70%的动物疫病可以传染给人类, 75%的人类新发传染病来源于动物或动物源性食品, 动物疫病如不加强防治, 将会严重危害公共卫生安全。同时, 随着我国人口增长、人民生活质量提高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对养殖业生产安全、动物产品质量安全和公共卫生安全提出更高要求, 迫切需要进一步转变动物疫病防治理念, 确保动物疫病防控从有效控制逐步向净化消灭过渡。国内外兽医工作定位和任务发生了深刻变化, 迫切需要进一步加快向以动物、人类和自然和谐发展为主的现代兽医阶段过渡, 不断提升动物卫生保护能力和水平。然而, 当前我省疫病防治基础和设施手段仍然停留在传统防治水平, 政府和社会各界对动物防疫工作的理念有待进一步更新, 兽医的管理体制、机制和法律、金融及公共财政等的支持保障系统有待进一步完善, 兽医人员的素质和待遇有待进一步提高。因此, 我省的动物防疫工作依然是任重道远。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防治目标
(一) 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坚持“预防为主”和“加强领导、密切配合, 依靠科学、依法防治, 群防群控、果断处置”的方针, 把动物疫病防治作为重要民生工程, 以促进动物疫病科学防治为主题, 以转变兽医事业发展方式为主线, 以维护养殖业生产安全、动物产品质量安全、公共卫生安全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实施分病种、分区域、分阶段的动物疫病防治策略, 全面提升兽医公共服务和社会化服务水平, 有计划地控制、净化和消灭严重危害畜牧业生产和人民群众健康安全的动物疫病, 为保障我省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规划和振兴赣南等原中央苏区建设规划顺利实施, 全面建设富裕和谐秀美江西提供有力支持。
(二) 基本原则。
--政府主导, 社会参与。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负总责, 相关部门各负其责, 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广泛参与, 形成政府、企业、行业协会和从业人员分工明确、各司其职的防治机制。
--立足省情, 稳步实施。立足我省省情, 准确把握动物防疫工作发展趋势, 科学判断动物疫病流行状况, 合理设定防治病种和目标, 积极稳妥地实施科学防治。
--因地制宜, 分类指导。根据我省不同区域养殖业特点, 按照动物种类、养殖模式、饲养用途和疫病种类, 分病种、分区域、分畜禽实行分类指导和管理。
--突出重点, 统筹推进。整合利用动物疫病防治资源, 确定我省优先防治病种, 突出重点区域、重点环节、重点措施, 加强示范推广, 统筹推进动物防疫各项工作。
(三) 防治目标。
到2020年, 形成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相适应, 有效保障养殖业生产安全、动物产品质量安全和公共卫生安全的动物疫病综合防治能力。口蹄疫、高致病性禽流感等18种优先防治的动物疫病 (详见附件1) 达到规划设定的考核标准 (详见附件2) , 生猪、家禽、牛、羊发病率分别下降到5%、6%、4%、3%以下, 动物发病率、死亡率和公共卫生风险显著降低。牛海绵状脑病、非洲猪瘟等13种重点防范的外来动物疫病 (详见附件1) 传入和扩散风险有效降低, 外来动物疫病防范和处置能力明显提高。基础设施和机构队伍更加健全, 法律法规和科技保障体系更加完善, 财政投入机制更加稳定, 社会化服务水平全面提高。
三、总体策略
统筹安排动物疫病防治、现代畜牧业和公共卫生事业发展, 积极探索符合江西省情的动物疫病防治模式, 着力破解制约动物疫病防治的关键性问题, 建立健全长效机制, 强化条件保障, 实施计划防治、健康促进和风险防范策略, 努力实现重点疫病从有效控制到净化消灭。
(一) 重大动物疫病和重点人畜共患病计划防治策略。
有计划地控制、净化、消灭对畜牧业和公共卫生安全危害大的重点病种, 推进重点病种从免疫临床发病向免疫临床无病例过渡, 逐步清除动物机体和环境中存在的病原, 为实现免疫无疫和非免疫无疫奠定基础。
(二) 畜禽健康促进策略。
按照国家种用动物健康标准, 实施种畜禽场疫病净化计划, 对重点疫病设定净化时限。完善养殖场所动物防疫条件审查等监管制度, 提高生物安全水平。定期实施动物健康检测, 推行无特定病原场 (群) 、生物安全隔离区评估认证和无疫区建设。扶持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养殖, 逐步降低畜禽散养比例, 有序减少活畜禽跨区流通。引导养殖者封闭饲养, 自主防疫, 定期监测, 严格消毒, 降低动物疫病发生风险。
(三) 外来动物疫病风险防范策略。
加强对境外流行、尚未传入的重点动物疫病风险管理。依据边境省份动物疫情发生与流行情况, 加强省际动物卫生监督检查站建设与管理, 强化机场、码头的检疫监管, 建立健全我省边境疫情监测制度和突发疫情应急处置机制, 加强联防联控。完善入境动物和动物产品风险评估、检疫准入、可追溯管理等制度, 全面加强外来动物疫病监视监测能力建设。
四、优先防治病种和区域布局
(一) 优先防治病种和重点防范的外来动物疫病。
根据国家规划, 结合我省疫病流行状况和所造成的危害, 确定2012-2020年我省优先防治病种规划, 同时, 还将根据疫病流行及其所造成的危害变化, 适时调整或纳入省级优先防治病种范围。除本规划涉及的疫病外, 各地要结合当地实际确定辖区内优先防治的动物疫病, 还应将对当地经济社会危害或潜在危害严重的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水生动物疫病、其他畜禽流行病、特种经济动物疫病、宠物疫病、蜂病、蚕病等纳入防治范围。
(二) 区域布局。
根据全省养殖业特点与布局, 我省对动物疫病实行区域化管理。
--养殖业重点区。对以赣中片为中心, 沿浙赣、京九线辐射分布的高安等50个生猪重点县, 加强口蹄疫、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猪瘟等生猪疫病防治, 优先实施种猪场疫病净化。对宜春片的高安和吉安片的泰和, 以及赣北片的鄱阳等13个肉牛重点县加强口蹄疫等疫病防治。对新建等8个奶牛重点县, 加强口蹄疫、布鲁氏菌病等疫病防治。对上栗、修水等15个肉羊重点县, 加强口蹄疫和羊布鲁氏菌病等疫病防治。对丰城、南昌等14个水禽重点县, 宁都、德安等12个优质肉鸡和蛋鸡重点县, 以及环鄱阳湖和曾发生禽流感疫情的17个家禽养殖县, 加强高致病性禽流感、新城疫等疫病防治, 优先实施种禽场疫病净化。对高安市、上饶县等8个养蜂重点县, 加强蜂螨病等防治。对兴国县、万安县等40个水产养殖重点县, 加强鲤春病毒血症、草鱼出血病、淡水鱼细菌性败血症等鱼病防治。对修水、永新等养蚕重点县, 加强蚕微粒子病等防治。 (详见附件3)
--人畜共患病重点流行区。对环鄱阳湖地区的南昌县、永修县、鄱阳县等17个重点县, 加强血吸虫病防治。对南昌等11个设区市所在的城区, 加强狂犬病防治。对高安、于都、芦溪等23个牛羊养殖重点县, 加强布鲁氏菌病、奶牛结核病防治。 (详见附件4)
--动物疫病防治优势区。在大城市周边地区、畜禽养殖大县等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水平程度较高地区, 建设生物安全隔离区。在天然屏障好、畜牧业比较发达、防疫基础条件好的赣南区域, 建设无规定动物疫病区。
五、重点任务
根据我省财力和防治重点, 在全面掌握疫病流行态势、分布规律的基础上, 强化综合防治措施, 有效控制重大动物疫病和主要人畜共患病, 净化种畜禽重点疫病, 有效防范重点外来动物疫病。
(一) 控制重大动物疫病。
开展严密的病原学监测与跟踪调查, 为疫情预警、防疫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改进畜禽养殖方式, 净化养殖环境, 提高动物饲养、屠宰等场所防疫能力。完善检疫监管措施, 提高活畜禽市场准入健康标准, 提升检疫监管质量水平, 降低动物及其产品长距离调运传播疫情的风险。严格执行疫情报告制度, 完善应急处置机制和强制扑杀政策, 建立扑杀动物补贴评估制度。完善强制免疫政策和疫苗招标采购制度, 明确免疫责任主体, 逐步建立强制免疫退出机制。完善区域化管理制度, 积极推动无疫区和生物安全隔离区建设。加强重点地区养殖场疫病监测与免疫消毒工作, 提高养殖场疫病综合防控能力, 有效控制动物疫病。
(二) 控制主要人畜共患病。
注重源头管理和综合防治, 强化易感人群宣传教育等干预措施, 加强畜牧兽医从业人员职业保护, 提高人畜共患病防治水平, 降低疫情发生风险。对布鲁氏菌病, 建立牲畜定期检测、强制扑杀政策, 强化动物卫生监督和无害化处理措施。对奶牛结核病, 采取检疫扑杀、风险评估、移动控制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措施, 强化奶牛健康管理。对狂犬病, 完善犬只登记管理, 实施全面免疫, 扑杀病犬。对血吸虫病, 重点控制牛羊等牲畜传染源, 实施农业综合治理。
(三) 净化种畜禽重点疫病。
引导和支持种畜禽企业开展疫病净化。建立无疫企业认证制度, 制定健康标准, 强化定期监测和评估。建立市场准入和信息发布制度, 分区域制定市场准入条件, 定期发布无疫企业信息。引导种畜禽企业增加疫病防治经费投入。
(四) 防范外来动物疫病传入。
强化部门协作机制, 健全外来动物疫病监测制度、入境动物和动物产品风险评估制度, 强化入境检疫监管措施, 提高外来动物疫病风险防范能力。加强野生动物传播外来动物疫病的风险监测。加强省际动物卫生监督检查站建设与管理, 强化省际边界监管, 完善省际边界等高风险区域动物疫情监测制度, 实施外来动物疫病防范宣传培训计划, 提高外来动物疫病发现、识别和报告能力。配合农业部做好牛海绵状脑病、小反刍兽疫等外来疫病的流行病学监测调查工作。
六、重点工程
围绕提升动物疫病监测预警、突发疫情应急管理、动物疫病强制免疫、动物卫生监督执法、动物疫病防治管理信息化、动物疫病防治社会化服务六大能力, 重点加强以下十大工程建设, 夯实防疫工作基础, 全面提高动物疫病防治能力。
(一) 动物疫情监测预警工程。
建立以省市县三级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10个国家疫情测报站和12个省级动物疫情测报站为主体, 乡村、养殖场、屠宰场、交易市场、候鸟栖息地等监测点为基点的动物疫情监测和流行病学调查网络。加强各级兽医实验室基础设施建设, 完善仪器设备, 增加监测项目和内容, 提高生物安全级别, 到2015年, 省级实验室达到生物安全三级标准, 到2020年, 各设区市兽医实验室达到生物安全二级标准。充实各级兽医实验室专业技术力量, 提高疫病检测诊断能力。加强全省动物疫情测报站管理, 完善以动态管理为核心的运行机制。加强外来动物疫病、宠物疫病和野生、水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与设施建设, 提高监测能力和水平。
(二) 动物疫病强制免疫工程。
依托县级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乡镇畜牧兽医站和村级防疫员, 构建基层重大动物疫病强制免疫工作网络。完善省、市、县、乡、村五级冷链体系建设, 强化疫苗物流冷链和使用管理。落实村级防疫员防疫工作补贴政策, 按照相关规定落实卫生防护和医疗保健措施。加强企业从业兽医管理, 落实防疫责任。逐步推行政府领导、畜牧兽医主管部门指导和监督下的以养殖企业和个人为责任主体, 以村级防疫员、执业兽医、企业从业兽医为技术依托的强制免疫模式。建立强制免疫应激反应死亡动物补贴政策。
(三) 动物疫病净化工程。
严格动物种源疫病管理, 重点推进全省奶牛场户布鲁氏菌病、结核病, 种猪场及生猪供精站猪瘟、伪狂犬病、圆环病毒病、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 以及种鸡场高致病性禽流感、新城疫、沙门氏菌病、禽白血病的净化工作。结合无疫企业认证、市场准入和信息发布制度, 实行养殖场户自主净化为主、动物防疫管理部门监管为辅的疫病净化机制, 通过采取“免疫-检测-扑杀-监测-净化”等措施, 达到规定净化标准。
(四) 生物安全隔离区和无规定疫病区建设工程。
加强省级无疫区和生物安全隔离区评估平台建设。在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水平程度较高地区, 推进生物安全隔离区建设, 加强养殖场所动物防疫基础设施建设, 提高生物安全水平。在天然屏障好、畜牧业比较发达、防疫基础条件好的赣南地区, 完善动物疫病预防控制、动物防疫监督、动物疫情测报以及动物防疫屏障体系建设, 大力推行动物和动物产品指定通道出入制度, 落实检疫申报、动物隔离、无害化处理等措施, 建设无规定动物疫病区。
(五) 动物卫生监督执法条件改善工程。
加强基层动物卫生监督机构执法能力建设, 根据全省目前交通现状和防患外来动物疫病的需要, 全面部署和建设全省省际间动物卫生监督检查站, 健全和完善省际动物卫生监督检查站查证验物、消毒灭源、快速检测、无害化处理等设施和必要的办公设施条件, 确保发挥其防堵外来疫病的关口作用。完善隔离设施建设, 配备相应的消毒隔离设施。完善省、市、县动物标识及动物产品可追溯系统建设, 实现从动物饲养、运输到屠宰各环节标识和信息数据的查询和可追溯管理。完善养殖环节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财政补贴政策, 在动物养殖密集区或城市周边建立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场、点。大力实施官方兽医巡查制度, 加强对养殖场、交易市场、屠宰场等场所畜禽全程动态监管, 提高检疫监管水平。
(六) 血吸虫病农业综合治理工程。
依据国家和省血吸虫防治规划, 围绕家畜传染源控制, 组织实施好家畜血吸虫病查病灭病、鄱阳湖区耕牛逐步淘汰或规范饲养、调整养殖结构、实施水产养殖灭螺和农业生态环境改造等项目工程, 进一步提高鄱阳湖血吸虫病以机代牛的覆盖率, 加强农业血防机构队伍建设, 提高血吸虫病防治能力与水平。
(七) 突发疫情应急管理工程。
加强各级突发动物疫情应急指挥机构和队伍建设, 完善应急指挥仪器设施设备, 建立省、市、县三级应急指挥平台和网络。健全动物疫情应急物资储备制度, 储备应急处理工作所需的疫苗、消毒药品、器械等防疫物资, 配备应急交通通讯和疫情处置设施设备。完善突发动物疫情应急预案, 加强应急演练。
(八) 兽药质量安全工程。
加强兽药管理机构和队伍建设, 依法配备有关机构和人员;加强兽药执法机构建设, 建立健全省、市两级兽药监察网络;加强安全、高效、低残留兽药的研究推广, 特别是加强中兽药的研发力度;开展兽用生物制品质量监测和使用效果评价等, 加强兽用生物制品质量监管, 保证动物疫病防治需要, 保障动物及其产品质量安全。
(九) 动物疫病防治信息化工程。
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 加强全省动物疫病防治信息化建设, 与国家相对应, 建立省、市、县三级信息服务平台和省级中心数据库、11个市级分中心数据库和100个县级数据采集终端, 提高疫情监测预警、疫情应急指挥管理、兽医公共卫生管理、动物卫生监督执法、动物标识及动物产品可追溯、兽用生物制品监管以及执业兽医考试和兽医队伍管理等信息采集、传输、汇总、分析和评估能力。加强信息系统运行维护和安全管理。
(十) 动物疫病防治社会化服务工程。
充分调动各方力量, 构建动物疫病防治社会化服务体系。积极引导、鼓励和支持动物诊疗机构多元化发展, 不断完善动物诊疗机构管理模式, 开展动物诊疗机构标准化建设。加强动物养殖、运输等环节管理, 依法强化从业人员的动物防疫责任主体地位。建立健全地方兽医协会, 不断完善政府部门与养殖业者、行业协会合作机制。引导社会力量投入, 积极运用财政、金融、保险、税收等政策手段, 支持动物疫病防治社会化服务体系有效运行。加强兽医机构和兽医人员提供社会化服务的收费管理, 制定经营服务性收费标准。
七、保障措施
(一) 加强组织领导。
各级人民政府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 做好规划的组织实施和监督检查。要根据当地动物卫生状况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 制定相应实施办法, 并将防治工作目标和任务层层分解, 签订目标管理责任状, 实行目标管理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要将动物疫病防治指标纳入政府考核评价指标体系, 分年度、分阶段开展实施效果评估。对在动物防疫工作、动物防疫科学研究中作出成绩和贡献的单位和个人, 各级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给予奖励。省政府将定期对各地工作情况进行检查、评估和通报, 并分别于规划实施中期和末期进行考核。各地也要做好相应的考核工作。
(二) 明确部门职责。
畜牧兽医主管部门要会同有关部门提出实施本规划所需的具体措施、经费计划、防疫物资供应计划和考核评估标准, 监督实施免疫接种、疫病监测、检疫检验, 指导隔离、封锁、扑杀、消毒、无害化处理等各项措施的实施。开展动物卫生监督检查, 打击各种违法行为。发展改革部门要根据本规划, 在充分整合利用现有资源的基础上, 加强动物防疫基础设施建设。财政部门要根据本规划和相关规定加强财政投入和经费管理。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要加强入境动物及其产品的检疫。卫生部门要加强人畜共患病人间疫情防治工作, 及时通报疫情和防治工作进展。林业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做好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的监测工作。公安部门要加强疫区治安管理, 协助做好突发疫情应急处理、强制扑杀和疫区封锁工作。交通运输部门要优先安排紧急调用防疫物资的运输。工商、质监部门要加强市场、流通环节以及畜禽肉制品生产加工单位的监管。商务部门要加强屠宰行业管理, 会同有关部门支持冷鲜肉和屠宰冷藏加工企业技术改造, 推进建设冷鲜肉储存运输和销售环节的冷链设施。军队和武警部队要做好自用动物防疫工作, 同时加强军地之间协调配合与相互支持。
(三) 完善法规政策。
认真贯彻实施《动物防疫法》和《江西省动物防疫条例》, 落实相关配套法规与规章, 尤其是强化动物疫病区域化管理、活畜禽跨区域调运、动物流通检疫监管、强制隔离与扑杀等方面的规定。完善兽医管理的相关制度。认真落实和及时制定动物疫病控制、净化与消灭标准、相关技术规范及相应规章制度。进一步完善疫病处置扑杀补贴机制, 对在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扑灭过程中强制扑杀、销毁的动物产品和相关物品给予适当补贴。将重点动物疫病纳入畜牧业保险范围。
(四) 加大经费投入。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要将动物疫病防治纳入本级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及年度计划, 将动物疫病监测、预防、控制、扑灭、动物产品有毒有害物质残留检测管理等工作所需经费纳入同级财政预算, 实行统一管理。加强经费使用管理, 保障公益性事业经费支出。对动物卫生监督和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实行全额预算管理, 保证其人员经费和日常运转费用。要结合本规划重点工程, 加强动物防疫基础设施建设, 进一步健全完善动物疫病预防控制、动物卫生监督执法、兽药质量监察和兽药残留监控、动物疫病防治技术支撑等基础设施, 提高动物疫病防治能力。
(五) 加强队伍建设。
根据省政府《关于推进兽医管理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要求, 按照“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 健全机构、明确职能、理顺关系, 逐步建立起科学、统一、透明、高效的兽医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健全兽医行政管理、监督执法和技术支撑体系, 稳定和强化基层动物防疫体系, 切实加强机构队伍建设。明确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的公益性质和动物卫生监督机构的执法机构性质。按国家要求, 结合省情, 进一步深化兽医管理体制改革, 推进以官方兽医和执业兽医为主体的新型兽医制度, 建立并实施有中国特色的兽医机构和兽医队伍评价机制, 建立健全我省官方兽医和执业兽医培训机制, 加强技术培训。
(六) 强化科技保障。
充分发挥各级兽医技术推广机构、企业和科研院校作用, 促进产学研紧密结合, 加强疫病防控关键技术联合攻关和合成, 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与应用;抓好兽医综合配套技术、集成示范技术、快速检测等技术推广应用;加强疫病风险评估与控制研究, 创新动物疫病防控管理模式, 积极探索针对各类养殖场所的疫病综合控制措施。
(七) 加强联防联控。
按照有关防控要求, 加强农业、卫生、出入境检验检疫、林业、工商、商务等部门的沟通与协作, 既做到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各负其责, 又做到相互配合、密切协作, 协同做好动物疫病防控工作, 建立完善部门联防联控机制。
(八) 营造良好氛围。
青海油田数字化中长期规划浅析 篇9
关键词:数字化,网络化,控制装置,终端装置
1 青海油田数字化发展现状
青海油田2009年通过对新疆、长庆等兄弟油田进行调研后, 开始规模化油田数字化建设。针对格尔木、花土沟两大基地油、气、水井开始实施数字化监控、管理。对油田集输外输大罐、泵房, 及联合站原油脱水、原油稳定、污水处理、交油等系统安装远程监控。有效的节约了人力、电力等生产成本。
目前青海油田办公网建设较为成熟, 建成以敦煌为中心, 覆盖花土沟、格尔木三个基地的IP交换数据网络, 基地光纤覆盖率达90%以上。油田数字化建设基础牢固, 下步油田应在油水井管理、定向井、水平井打井及联合站处理过程中加大自动化建设。
2 油田数字化流程
广义上看企业数字化是通过网络技术手段使企业的生产、管理过程实现可视化、智能化。以提高企业管理水平、效益、节约成本为目的。油田数字化重点是通过数字化技术使油田在勘探、打井、油水井生产、原油集输、污水处理等油田生产各个环节中, 实现智能化、自动化、可视化、实时化的闭环新阶段。
2 青海油田数字化建设的关键技术
促进数字油田发展的关键技术主要包括: (1) 遥测技术; (2) 可视化技术, 包括油田勘探、打井的三维可视化技术及油田三维建模技术; (3) 智能钻井与完井技术; (4) 油、气、水井管理自动化技术; (5) 数据集成综合分析技术; (6) 各类站库管理体技术等。最终实现油田勘探、生产环节实施智能化、可视化目标 (图2) 。
3 青海油田数字化技术的主要应用领域
3.1 数字化三维视图技术应用于钻井领域
今年来青海油田在尕斯E31、N1-N21油藏开发过程中开展定向打井技术。主要是因油田在水动力条件较弱情况下沉积的浅湖夹浅谈滩、浅湖夹席状砂砂体分布不连片, 单砂体储层较多。针对以上因地下储层条件受限, 开展定向钻井技术能大大提高钻遇油层数量、降低打井风险。在尕斯E31油藏储层数量下单展布性较好区域开展水井钻井工作。
在低斜度定向井钻井时, 井斜、方位不易控制, 钻井难度大。在大斜度定向井钻井时, 因水平位移较大。钻井成本及难度加大。如何降低定向井钻井风险成为定向井钻井过程中最大难点。因此在钻井领域开展三维可视化技术, 时刻监视定向井钻井过程中走向、方位、油井在油藏中所处的位置等。通过三维建模技术为油田决策者提供最准确信息, 将打井风险降至最低。
3.2 数字化技术应用于油井生产过程中
青海油田油井因单产较低、油水数量多。日常巡井、取样、动液面测试、调冲程、冲次等工作量较大。以青海油田油砂山油田为例, 油井总数350口, 平均日产水平1t左右。相当一部分井因供液不足, 导致井筒液面在泵口以下。部分抽油机泵效不足20%。
因此抽油机机采自动化系统显得尤为重要, 油井自动化系统直接影响到油田自动化系统的水平。油井监控系统通过电机控制柜来抽油机电机的运行。并将电机数据传给井场R T U。通过抽油机的变送器监测油管压力、盘根生产情况。抽油机自动化系统实施后, 能有效提高泵效, 节约电力成本。通过安装抽油杆负荷传感器减少油杆断裂、及其它故障。降低维护成本, 使油田效益开发。
3.3 数字化技术应用于联合站原油处理生产工艺中
联合站是原油生产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包括原油处理系统、转油系统、原油稳定系统、污水处理系统、注水系统、天然气处理系统等多套系统。联合站数字化技术应包含数据采集、处理控制、网络传输、自动化系统。
现场数据通过DCS系统采集后, 由总线传输至PLC系统运算, 然后经局域网将结果反馈给管理者。通过联合站数字化系统能有效减少人工监控、人工操作出现的不及时、误差大等问题。减少原油处理耗能低、效率低等问题。
4 小结
青海油田应逐步在一线生产中应用数字自动化技术, 下步应建成了一个局级数据总库 (数据来源于各分库) 和以及生产动态分库、物探分库、录井分库、试油分库、测井分库和综合分库等各种分库。下步在各个一线长处实现油田管理数字化, 节约采油成本, 使油田生产及管理水平迈上新的档次。
参考文献
中长期规划 篇10
一、刚组建时新航培训体系的基本状况
1.各公司原有培训体系参差不齐, 培训工作处于粗放式、零散性、事物性、非系统管理状态。
2.培训师资队伍力量匮乏, 培训课件库建设缺乏系统规划。
3.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来调动员工培训学习的积极性, 员工主动学习意愿不强。
二、新航中长期培训规划的制定过程
为了制定好适合本企业特色的中长期培训规划, 新航一是对企业的内外部环境和形势进行了分析, 从企业发展和员工成长两个方面明确教育培训工作的新挑战、新任务、新要求、新课题。二是确立标杆, 找出差距。通过走访先进企业, 学习取经, 从管理体制、制度规范、项目管理、考核监督、效果评估、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基础建设诸方面进行对比分析, 既肯定自身优势, 又找出存在的劣势和不足。
在做了大量工作的基础上, 制订出了《新航集团职工教育培训“十二五”和中长期规划》。
三、从新航的实践看规划对体系建设的引领作用
实践表明, 这个规划的提出, 明确了企业人才发展及教育培训工作的思路和方向。
首先, 这个规划中的总体目标很明确, 就是:着眼于新航集团的长远发展, 构建一个科学、高效、具有新航特色的教育培训体系, 培养一支结构合理、专业配套、适应市场竞争需要的高素质员工队伍。
从实践来看, 规划对体系建设的引领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用“理念先行、制度保证”来构建体系
“理念先行”, 就是要树立企业与员工“同发展、共超越”的人才理念, 营造一种重视学习、重视培训、重视提高的良好氛围。
规划对各级领导提出的要求是从企业发展的战略高度深刻认识教育培训的重要性。领导者要明白:只有优秀的员工, 才能制造出优质的产品;只有员工喜欢培训, 有健康的追求和爱好, 才会有品位、有理想, 才会有利于组织和领导。
规划对每个员工的要求是提高对培训价值的认识。员工每天来上班, 不仅仅只是工作, 而是要做三件事:工作、学习、创造。只有通过参加培训, 素质不断提升、能力逐步增长, 为企业做更大的贡献, 才能使自己的职业生涯有更大的发展。
现在, “理念先行”的要求已经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各单位领导对于培训工作的支持程度已经由“认识到培训重要, 允许员工去培训”提高至“作为教练全程辅导”。员工也已经从起初抵触培训转化为认真参与培训, 由单位“要我培训”向“我自己要培训”的变化中。
在“制度保证”方面, 规划提出, 要通过机制创新, 使新航的培训逐步走向制度化、规范化、系统化。
现在, 以新航集团培训中心为平台, 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培训管理制度, 包括课程开发、师资管理、培训实施、效果评估、员工送培、培训设施管理、经费管理等, 建立培训中心正常运转的工作机制和运营体系, 在共享和共赢的基础上实现了集团内部培训资源的对接。
在培训师体系建设方面, 除必要的外聘以外, 新航内部建立起了以高中层领导干部、技术、技能专家为主体的兼职培训师队伍, 初步形成了领导和专家必须同时是讲师的评价机制, 建立了一套比较完善的师资管理流程。
在课程体系建设方面, 新航根据企业的战略要求和实际需要, 按照统一规划、分类实施的原则, 初步形成了从员工技能提升、知识完善到意识觉醒、品格育成的新航特有的培训课件库。
2.用“面线结合、成长路径”来培养队伍
所谓“面”, 就是要围绕集团战略目标要求和员工职业发展规划的需求, 开展形式多样、注重实效的“全员培训工程”。
现在, 新航培训的内容根据企业和员工的需要, 分成公共课、专业课和实践课三个板块, 对不同类别、不同层次的员工实施区别化的培训。做到了优秀人才加强培训, 紧缺人才抓紧培训, 骨干人才重点培训, 后备人才超前培训。
除了理论培训以外, 新航加大了实践课的分量, 在基层单位增加了更多的岗位练兵、技术攻关、质量案例研讨等现场培训, 使员工“干中学, 学中干”。
所谓“线”, 就是对管理、技术、技能队伍的培养分别提出不同的目标和要求。
规划对管理人员培养的目标是政治思想水平较高、管理知识深厚、综合素质强、具有开拓创新能力、既懂技术又懂经营管理的复合型经营管理人才。实践中, 新航通过骨干认证班、班组长学校、优秀员工训练营等特色培训, 培养了一大批基层管理骨干。新航通过与郑州大学联办工商管理硕士班, 培养出一批高层次的企业管理人才。
规划对技术人员培养的目标是具有深厚专业技术知识, 市场反应能力强, 具有较强的技术创新和研发能力的科技人才。实践中, 新航采用“请进来”、“送出去”的办法。“请进来”包括与高校合作办班、邀请专家学者讲学等。“送出去”包括组织参加展览会、学术交流会, 有计划地送到上海研发中心或科研院所学习深造等。
规划对技能人员培养的目标是思想素质高、创新能力强、技术精湛、作风过硬的高技能人才。从实践来看, 新航以岗位练兵、技能鉴定、技能大赛为平台, 鼓励操作类员工学习操作技术, 努力成为复合型技能人才的做法比较成功。基层单位侧重岗位练兵, 集团层面侧重技能鉴定和技能大赛。
所谓“成长路径”, 就是将培训纳入到员工成长路径中。
现在, 新航通过员工成长路径等制度的设计, 进一步健全了教育培训的激励和约束机制。为了更好地激励干部员工参与到培训中来, 新航把组织开展的学习培训与提干、升职、工资、奖金挂钩, 使参加培训成为每一名新航员工成长进步和获得更高收益必不可少的条件, 通过制度保证让“要我学”变成了“我要学”。
参考文献
[1]林豹.基于胜任力模型的企业培训体系建设研究[J].企业改革与管理, 2015, (5) :53-54.
[2]高宝森.加强企业员工培训体系建设[J].经济师, 2009, (8) :207-208.
中长期规划 篇11
一、发展目标
到2020年,全区党政人才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培养造就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通、作风过硬、人民满意,坚定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善于领导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高素质党政人才队伍,使之成为勤奋学习的模范,努力工作的模范,清正廉洁的模范。
——总量相对稳定,结构继续优化。全区党政人才队伍规模保持在20万人左右,总量严格控制,进出相对平衡,年龄、学历、专业、经历等结构不断优化,年轻干部、少数民族干部、妇女干部和党外干部配备更加合理。特别是要培养选拔大批推进工业化、城镇化主导战略和农业产业化开发急需紧缺专门人才,抓紧培养一批具有世界眼光、全局意识和战略思维的复合型人才,大力培养选拔优秀年轻人才,进一步提高党政人才队伍“四化”水平。
——素质全面提升,能力明显增强。通过加强在职培训、学历教育、实践锻炼,促进党政人才队伍思想政治、理想信念、党性修养等素质切实提高,依法行政、科学决策、公共服务、社会管理以及跨文化沟通等能力不断提升,推动科学发展、驾驭工作全局、处理复杂问题、协调利益关系、应对突发事件、服务人民群众等本领明显增强。力争到2020年,全区党政人才队伍中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人员的比例增加到75%以上,硕士、博士等层次人才的比例在目前基础上,再翻两番。
——作风不断改进 ,效能显著提升。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牢固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和群众观,倾听群众呼声,关心群众疾苦,重大事项征求群众意见的听证公示机制更加健全,为人民群众解难事、办实事的作风更为扎实。力行戒空、戒虚、戒假、戒骄、戒懒、戒奢,落实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和责任追究制,自觉改进学风、领导作风、工作作风和生活作风。艰苦奋斗、清简务本、求真务实,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人民群众的满意度不断提高。
——制度逐步健全,环境明显改善。党政人才分类管理、考试录用、选拔任用、考核奖励、教育培训、交流回避、辞职辞退、权益保障、监督约束等一整套管理办法更为健全和完善,具有广西特点的党政人才管理政策法规体系框架初步形成,党政人才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法制化水平明显提高。通过大力宣传,党政人才的社会地位和价值得到充分认可,创新潜能和创造智慧得到充分发挥,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内外部环境基本形成。
二、主要任务
(一)突出加强县处级以上党政领导人才队伍建设
县处级以上党政领导人才,是党执政活动的重要组织者和执政使命的忠实践行者。加强党政人才队伍建设,首先必须突出抓好这支骨干力量建设。要把党政领导人才的思想政治建设摆在突出位置来抓,大力加强理论学习、党性修养和实践锻炼,提高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提高推动科学发展的能力和水平。要不断优化党政领导人才队伍年龄结构,形成老中青相结合的梯次结构,大力选拔德才兼备、实绩突出、群众公认的优秀人才进入各级领导班子,突出选好配强党政正职。要坚持民主集中制,健全领导体制,改进领导方式和执政方法,完善配套工作制度,增进团结,增强活力。要着力改进作风,强化宗旨意识,坚持实事求是,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加强对县处级以上党政领导人才的监督管理,加强廉政教育,促进廉洁从政。
(二)持续加强党政领导班子后备人才队伍建设
坚持从党和人民的事业薪火相传、长治久安的战略高度出发,大力加强党政领导班子后备人才队伍建设,大胆培养、选拔和使用经过实践检验、德才兼备、具有较大发展潜力的优秀年轻人才,特别注重建立来自基层和生产一线的党政领导班子后备人才培养选拔链。要针对后备人才学历、经历、知识等缺陷,综合采取脱产培训、交流轮岗、挂职培养、基层锻炼、承担急难险重任务等措施,在艰苦条件、复杂环境、关键岗位上历练人才。要建立健全个体素质、组织培养和社会环境相互联动、优化配合的后备人才开发机制,促进后备人才快速健康成长。要坚持梯次配备、分级分类、竞争择优、动态管理,优化后备人才队伍结构,确保数量充足、素质精良、结构合理。要坚持面向全体、备用结合,把后备人才与其他人才同样标准、同样程序使用,不搞照顾性任用,对各方面条件比较成熟的后备人才及时选拔,特别优秀的按照程序破格任用。
(三)大力加强基层党政人才队伍建设
县、乡镇(街道)、村(社区)等基层党政人才,工作条件清苦,直面众多矛盾,是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承重力量。要大力加强基层党政人才知识更新,提高依法行政、推动经济发展、创新社会管理、处置复杂问题、做好群众工作的能力和水平。要建立健全面向基层一线公开遴选公务员的制度,坚持公开考录、科学考录,有计划地从乡镇(街道)、村(社区)干部、大学生“村官”、“三支一扶”对象等基层党政人才中招录公务员,拓宽他们的发展空间。要真切关注和热心帮助基层党政人才解决实际困难,改善工作生活条件,激发工作热情,调动工作积极性。要探索建立科学的引导机制,鼓励优秀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工作,不断充实基层党政人才队伍。
(四)切实加强少数民族党政人才队伍建设
围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正确看待目前现实存在的地区发展差异,用足用活用好国家有关政策,在公务员招考、公开选拔、竞争上岗等竞争性选拔人才时,制定向少数民族人才适当倾斜的操作措施。要继续深化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教育,加强“三个离不开”教育,帮助少数民族和在少数民族地区工作的党政人才,牢固树立正确的民族观,争当维护民族团结进步的模范。大力加强少数民族党政人才培养,提高学历层次,改善知识结构,提升综合素质。严格按照有关规定,选拔配备少数民族领导干部,给予少数民族党政人才更多的实践锻炼机会,促进他们快速健康成长。
同时,切实加强妇女、非中共党员人才队伍建设。
三、重大人才工程
(一)党政领导人才素质提升工程
按照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要求,以各级党校、行政学院、社会主义学院、干部学院为主阵地,构建理论教育、知识教育、党性教育和实践锻炼“四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机制,大规模培养党政领导人才,大幅度提高党政领导人才素质。制定县处级以上党政领导人才全员培训计划,强化基本理论学习,突出抓好履行岗位职责必备知识培训,突出加强工业企业管理、财政金融、外经外贸、法律、城建、国土、环保、旅游、安全生产,以及现代科技、新兴产业、社会管理和舆情应对等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知识的培训,提高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到2020年,全区县处级以上党政领导人才每人每5年平均参加脱产进修时间不少于3个月。强化党政领导人才实践锻炼,每年有计划地选派一定数量的党政人才到上级机关、发达地区、重大项目、农村基层和生产一线进行轮岗锻炼、交流任职或挂职锻炼,在艰苦复杂环境中砥砺作风、增长才干,提高党政领导人才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领导能力。
(二)急需紧缺专业党政人才开发工程
根据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农业产业化、信息化、国际化、市场化,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培育千亿元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完成“两区一带”产业布局、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等需要,定期编制全区急需紧缺专业党政人才开发目录。每两年左右拿出一定数量的党政领导职位,面向社会公开选拔引进企业管理、城市规划建设、外经外贸等急需紧缺专业党政领导人才。实施急需紧缺人才培训计划,每年选派150名左右分管工业、城建等工作的党政人才到区内外高校学习进修、赴发达国家或地区考察培训,鼓励在职报考、攻读千亿元产业或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专业的工程硕士、管理硕士,鼓励参加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支持参加研究生课程学习和第二学历学位教育,加快培养造就一批熟悉宏观经济、财政金融、企业管理、城市规划等方面专业知识的党政人才。建立业务培训“上下联动帮扶”机制,按照自治区直属机关负责培训市、县,市直机关负责培训乡镇(街道)、村(社区)的格局,研究制定本系统中长期专业能力建设计划,明确目标、分解任务、强化评估,切实加强各系统党政人才专业能力建设。
(三)党政领导班子后备人才培养工程
制定党政领导班子后备人才培养锻炼规划,按照“梯次配备、有序递进、接力培养”的要求,动态建立包括正厅级后备人才160名左右、副厅级后备人才600名左右、正处级后备人才2900名左右、副处级后备人才6700名左右的党政领导班子后备人才库。根据培养方向,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采取集中培训、交流轮岗、选派挂职、基层锻炼等方式进行跟踪培养和重点培训。每位后备人才每5年至少参加1次党校中青班、社会主义学院中青班和其他干部院校重点班次的学习培训,或者至少参加1次为期3个月以上的挂职锻炼。坚持把基层和生产一线作为培养锻炼党政领导班子后备人才的重要源头,加大选聘高校毕业生到农村、社区和企业工作力度,完善高校毕业生到农村、社区、企业任职与公务员招录、选调生招考等制度的衔接,综合运用公开选拔、公开招考、定向招录等多种方式,选拔具有2年以上基层和生产一线工作经历的后备人才充实各级党政机关。着眼于优化党政机关人才队伍的学历、专业结构,每年拿出不少于200个名额,定向国家“985”高校招录急需紧缺专业的大学毕业生和毕业研究生,安排到市、县(市、区)、乡(镇)党政机关工作,保证党政人才队伍的“源头活水”。
(四)党政人才全员培训工程
根据“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探索建立各级各类党政人才培训指南,明确不同职位的岗位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专业技能等要求,规范公务员初任培训、任职培训、在职培训、专门业务培训和更新知识培训,充分发挥各级党校、行政学院、干部院校、社会主义学院、公务员培训机构在党政人才培训中的主渠道作用,努力形成各有关高等院校和其他培训机构积极参与,网络培训广泛应用的培训机制,健全登记管理制度、跟踪管理制度,加强对党政人才参加培训情况的考核评价与激励约束。新录用的公务员在试用期内必须参加不少于12天的初任培训;新晋升领导职务的公务员在任职前或任职后一年内要参加任职培训,县处级副职以上领导职务的任职培训时间原则上不少于30天,乡科级领导职务原则上不少于15天,未达到培训时间的延长试用期;其他普通人才每年的累计在职培训时间不少于12天。要特别关注和帮助支持基层党政人才教育培训,试行“送教下基层促发展”活动,采取远程教育、网络培训等手段,开展适应基层党政人才需求的实用技能和业务知识培训。加大系统内部上下互派挂职锻炼力度。组织开展乡镇基层党政人才“一人一技”活动,加强经济管理、现代农业、法律政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的实用知识培训,强化产业结构调整、节能减排、循环经济等知识普及,提高基层党政人才的素质能力。
(五)少数民族党政人才开发工程
加强民族自治县、自治乡少数民族党政人才的培养,依托自治区党校、广西民族大学等举办大专班、“专升本”班、公共管理硕士班、在职研究生班等,鼓励和支持少数民族人才通过函授等方式,接受科学文化知识教育,提高学历层次。积极争取国家有关部门的支持,举办以民族团结进步、民族宗教工作、发展特色经济、新农村建设、弘扬民族文化等为主题的少数民族培训班。充分利用各级党校、行政学院开展少数民族人才岗位任职能力培训。加强挂职学习和实践锻炼,每年选派100名左右科级以上少数民族领导人才到上级机关、沿海发达地区挂职学习或参与其他形式实践锻炼。2020年前,自治区平均每年安排不少于1000名少数民族人才参加脱产培训或挂职锻炼,促进少数民族领导人才健康成长、脱颖而出。
(六)党政人才创先争优工程
围绕科学发展主题、转变发展方式主线,开展“带头创先争优、争做人民满意公务员”活动,充分发挥党政人才的先锋模范作用。自治区每五年开展一次 “人民满意公务员”和“人民满意公务员集体”表彰活动,各市、县(市、区)可相应开展本级 “人民满意公务员”、“人民满意公务员集体” 评比表彰活动。按照“服务中心工作、培养一流作风、创造一流业绩”的要求,采取“依岗承诺、设岗定责”等措施,要求党政人才结合岗位特点和自身实际提出个性化承诺。采取多种形式对承诺事项进行公示,推动承诺事项的兑现落实。
(七)党政人才管理信息化建设工程
建立自治区、市、县三级联网的党政人才队伍资源信息库和信息网络,探索建立集信息发布、人才服务、在线培训、人事档案管理及信息收集、统计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信息电子服务平台,推动党政人才管理工作信息化、科学化和规范化。2013年底,基本完成公务员管理信息系统和管理信息基础数据库建设,基本建成公务员管理数据中心和信息调度中心,实现公务员“进、管、出”各管理环节的信息化、科学化、规范化,实现工作信息实时交换、工作流程上下畅通、相关数据自动更新、业务表单自动生成等基本功能,实现动态管理和实时监督。2015年底,建立党政人才招录、培训、考核等的网上管理流程,搭建起党政人才信息化管控架构。2018年底,实现系统智能分析目标。
四、制度机制保障
(一)完善党政人才分类管理机制
建立健全综合管理类、专业技术类、行政执法类等党政人才分类管理制度和分类管理办法,深入探索专业技术类、行政执法类党政人才职务序列和职级管理办法,抓紧制定聘任制公务员管理办法,进一步研究完善各类党政人才的考录、考核、奖励、培训等相关政策规章。通过分类管理,确定不同层级人才胜任标准,增强党政人才培养的目的性和主动性;参照标准选拔和使用人才,克服人才使用上的主观随意性;明确职位责、权、利,解决职责不清、人浮于事、相互推诿等问题,提高机关工作效率;增强级别设置,扩大级别功能,调动人才工作积极性,逐步实现党政人才宏观管理的科学性、法制化和高效率。
(二)完善党政人才培养锻炼机制
围绕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党政人才个体需求,按照理论武装、知识更新、专业培训和实践锻炼等类型,整合培养资源,每年抽调五分之一左右党政领导人才参加各类培训,确保5年内轮训一遍目标的实现。每年有计划地选送一定数量的党政领导人才出国(境)培训。定期组织一定数量的党政领导人才、党政领导班子后备人才到上级机关和发达地区、中心工作和重大建设项目、基层和生产一线挂(任)职锻炼。重视发掘和培育优质培训资源,在区内外高校建立15个左右党政领导人才专业能力培训基地、30个左右现场教学基地,动态设立一批境外培训基地。完善培训内容,创新培训方法,改进师资选聘,强化培训评估,加强培训管理,提高人才培养的科学化水平。充分发挥教育在人才培养中的基础性作用,强化国民教育与继续教育的衔接,创新培养模式,推进素质教育,构建学习型政党。各级政府要加大党政人才教育培训投入力度,确保党政人才发展需要。
(三)完善党政人才选拔任用机制
围绕提高社会公信度、群众满意度,深化党政领导人才选拔任用工作制度改革,科学合理使用人才,促进人岗相适、用当其时,形成有利于各类人才脱颖而出、充分施展才能的选人用人机制。大力推行党政领导人才公开选拔、竞争上岗制度,探索公推公选等竞争性选拔人才方式。到2015年,每年新提拔厅级以下委任制党政领导人才当中,通过竞争性选拔方式产生的,应不少于三分之一。完善民主推荐制度,规范初始提名办法。改进任职考察工作,完善考察预告制度、考察对象公示制度,坚持差额考察,落实延伸考察,增强考察准确性,防止失真失实。逐步规范酝酿和讨论决定程序,推行和完善地方党委常委会、全委会讨论决定任用重要党政人才的票决制度。坚持和完善任前公示和任期试用期制度。完善优秀年轻干部破格提拔办法。
(四)完善党政人才考核评价机制
根据岗位性质、任务和要求,逐步建立健全党政人才岗位职责规范及能力素质标准,作为干部考核评价的基础和依据。按照党政人才评价重在群众认可的价值取向,以品德、能力和实际业绩为导向,坚持平时考核与定期考核、定性考核与定量考核相结合,改进评价办法,拓宽评价渠道,坚持在实践和群众中识别人才,完善民意调查、实绩分析等办法,探索党政人才“德”的考核办法,建立健全科学化、社会化的党政人才考核评价机制。制定并认真实施促进科学发展的地方、部门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人才综合考核评价办法,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人才年度综合考核评价办法,综合运用巡视、审计、统计及部门(行业)专项考核结果,合理选择考核方法,加强工作业绩考核,强化考核结果运用,形成指导党政人才健康成长的“指挥棒”。
(五)完善党政人才监督管理机制
坚持和完善党政领导人才职务任期制,建立任期目标责任,保持任期相对稳定,强化任期目标考核。完善交流回避制度,加大重要部门、关键岗位党政人才交流力度,疏通“三支人才队伍”交流渠道,推进上下级党政机关人才交流,完善配套措施,解决后顾之忧。加强日常管理和监督,坚持严格管理与关心爱护相结合,加强上级对下级党政领导人才的监督,健全党政领导班子内部的监督,完善民主生活会制度、谈心谈话制度,完善党政领导人才述职述廉、诫勉谈话和函询、个人有关事项报告、经济责任审计等制度,推行党政领导人才问责制,建立健全质询、罢免或撤换等制度。坚持和完善党政人才选拔任用工作监督检查办法,坚持党政人才选拔任用工作“一报告两评议”制度,建立健全党政人才选拔任用工作全程纪实制度。
(六)完善党政人才激励保障机制
中长期规划 篇12
此次规划编制由工信部、中国冶金矿山协会组织, 联合矿山企业、规划部门和相关单位共同参与。鉴于鞍钢矿业公司的发展经验对于中国冶金矿山企业具有引领和示范作用, 于是由其作为第一承担单位, 牵头承担规划编制主体工作。
据了解, 中国作为世界第四大铁矿石资源国, 拥有丰富的铁矿资源, 铁矿石对外依存度却非常高。近年来, 高矿价成为目前我国钢铁行业出现大面积亏损的主要原因。随着世界政治经济格局深刻变化和全球资源竞争日趋激烈, 加强国内矿山规划建设, 建立铁矿石战略安全保障体系迫在眉睫。在此背景下, 启动中国铁矿业中长期发展规划的编制工作意义重大。
此次规划编制小组负责人介绍, 目前, 国内矿山企业小而分散, 资源利用率低、生产成本高, 使我国铁矿资源保障程度低、生态环境问题突出, 难以满足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的需求和钢铁工业原料的战略安全, 因此必须站在战略高度对我国冶金矿山企业进行整体谋划, 系统整合。该规划编制工作启动有三方面意义:从国家层面上看, 通过制定铁矿资源开发规划, 形成清晰明确的矿山企业发展“路线图”, 可以规范和引领行业发展进步, 整体提升冶金矿山行业对国民经济发展的贡献度;从行业层面上看, 2013年我国铁矿石对外依存度依然高达70%, 在国外矿业巨头垄断资源导致钢铁全行业大面积亏损的严峻形势下, 通过制定铁矿资源发展规划, 能够推进资源整合, 提高产业集中度, 提升在全球矿业市场竞争中的话语权, 保障我国钢铁工业原料供给的战略安全;从企业自身上, 通过系统性的发展规划制定实施, 可以推动企业管理和技术创新, 提高资源利用率, 实现绿色发展, 增强企业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实力。
本次规划将从总体发展规划、专项发展规划和重点区域发展规划三个方面, 绘制矿山行业2016年至2025年十年发展蓝图。未来十年, 我国将着力培育大型矿业集团, 提高国产矿比例, 打破原料供给高度依赖进口的局面。该规划计划于2014年底完成编制后上报国务院和国家有关部门, 按相关程序审批、发布实施。
【中长期规划】推荐阅读:
中长期规划持续改进08-27
国家中长期发展规划05-28
文广局人才中长期规划05-13
消化内科中长期规划06-02
中长期环境保护规划07-07
企业安全目标中长期规划07-26
语言文字中长期规划08-08
中长期发展战略规划10-08
矿井中长期防治水规划11-02
信息化建设中长期规划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