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质学说(通用6篇)
体质学说 篇1
《内经》对体质的形成、体质的特点、体质的分类进行了颇多的论述,以五行学说为主线结合阴阳理论,做为体质的分类依据[1]。《金匮要略》把不同人群体质分类跟病症联系起来,如用“平人”、“强人”、“盛人”、“瘦人”、以及“老小”等表示体质强弱[2]。现代匡调元的六分法[3]和王琦的七分法[4]则影响较大。中医学强调“不治已病,治未病”,中医体质学的发展,为病前状态的预防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指导,通过体质的调整、优化,可预防亚健康的发生,防止其向疾病的转化。然而从《内经》一直到近现代,历代医家对中医体质的研究流派众多,分类各异。为此,对中医体质学说的分类方法、科学意义及未来发展做一浅析。
1 中医体质分类研究
1.1 古代中医体质分类
《内经》对体质差异的认识是基于阴阳五行学说,《灵枢·阴阳二十五人》以五行学说为理论依据,将人分为金木水火土5种基本类型,每类型再各自推演出5种亚型,故体质类型共计25种,“先立五行,金木水火土,别其五色,异其五形之人,而二十五人具矣”。
明代医家张景岳从禀赋的阴阳、脏气的强弱偏颇、饮食的好恶、用药的宜忌、气血的虚衰等方面,将体质划分为阴脏、阳脏、平脏3型。朱丹溪《格致余论》明确提出痰湿体质,即“肥白人多痰”。清代医家章楠《医门棒喝》以阴阳量的盛、旺、虚、弱为分类方法,将体质划分为阳旺阴虚、阴阳俱盛、阴盛阳虚、阴阳两弱4种类型。
1.2 现代中医体质分类
现代医家体质分类研究较多,分类的方法依据也大不相同,选取有代表性的体质分类总结如下:
匡氏[1]以阴阳、气血、痰湿的生理、病理特征将体质划分为正常质、晦涩质、腻滞质、燥红质、迟冷质、倦白光质。王氏[2]从临术实用的角度,确实七种体质类型,即正常质、阴虚质、阳虚质、痰湿质、湿热质、气虚质、瘀血质。田氏[5]根据脏腑经络和阴阳气血津液的盛衰虚实,将体质划分为阴虚型、阴寒型、阳虚型、阳热型、气虚型、气滞型、血虚型、血瘀型、津亏型、痰湿型、动风型、蕴毒型。何氏[6]等根据临床观察,将体质划分为正常质、阴虚质、阳虚质、阴阳两虚质、痰湿质、瘀滞质。陈氏[7]结合临床,将体质划分为正常质阴虚燥红质、阳虚迟冷质、痰湿腻滞质、气血两虚质、倦怠质、阳盛质。
2 中医体质学说的科学意义
随着产业社会和高新技术的发展、经济的繁荣、空气的污染、生活节奏的加快、竞争的加剧和人际关系的复杂,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行为方式发生了很大改变,市场观念的冲击,社会医学模式也随之发生了转变:由单一的生物医学模式,转变为生物-社会-心理医学模式。也就是说,致病因素已有3个,一是生物因素;二是社会因素;三是心理因素。20世纪70~80年代,很多人出现了容易疲劳、食欲不振、心情郁闷、情绪不稳等多种症状,但通过体征和化验检查又无异常,尤其在经济发达地区,患病人数不断攀升,这种现象曾经困扰了医学界多年。
20世纪80年代中期,前苏联学者N.布赫曼通过研究发现,人体除了健康状态和疾病状态之外,还存在着一种非健康非疾病的中间状态,称为亚健康状态,这一发现被后来许多学者的研究所证实。亚健康又称第三状态,也称灰色状态、病前状态、亚临床期、临床前期、潜病期等,包括无临床症状或症状感觉轻微,但已有潜在病理信息。目前,世界卫生组织对于健康的定义是“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而且是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完好状态。”相应于这个健康的定义,提出了亚健康状态的定义:“亚健康是一种即没有疾病,又不是健康的状态,是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一种状态。”
中医体质学的发展,为病前状态的预防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指导,改善偏颇体质是预防亚健康的最佳选择,通过体质的调整、优化,可预防亚健康的发生,防止其向疾病的转化。对偏颇体制状态进行修正,从而达到改善亚健康状态、预防疾病发生的目的。中医认为健康的生活、行为、工作方式是提高生命质量,预防“亚健康”和疾病的根本方法。其主张的饮食有节、起居有常、情志条畅、劳逸适度等养生之术即是对其高度的概括。
3 中医体质研究发展趋势
3.1 体质学说系统化,体质分类标准化
随着体质学说研究的深入,后世医家在《内经》体质学说的基础上,将体质学说越来越整体化、系统化、规范化。
《健康报》2006年6月22日3版报导《中医体质分类标准研究取得重要成果》,北京中医药大学王琦教授为首的课题组完成的“中医体质分类判定标准及其方法学体系建立的研究”项目成果体现在以下几方面:在“体质可分论”的基础上,提出中医9种基本体质类型的概念及分类方法,建立了中医体质分类的理论模型及体质文献数据库;通过文献研究和流行病学方法,以OR值计分确定痰湿体质的量化诊断标准,为痰湿体质的深入研究提供了客观的判断依据,并为现代体质类型研究提供了方法;应用中医传统和现代研究手段的体质分类方法有机结合而形成符合中医特色的体质分类标准,开发中医9种基本体质量表,运用量表进行大样本流行病学调查,并对量表的信度、效果进行评价,其实用性、再现性、一致获得了良好的结果,在此基础上制定出中国人群9种中医体质判定标准,为体质分类提供了标准化的工具和方法,并在全国范围内及日本等国得到较好的推广应用。
3.2 体质学说将广泛应用于疾病防治、亚健康状态调整等领域
中医体质学说作为中医基础理论之一,最终目的是要服务临床,应用于临床,这也是体质学说研究的根本目的。中医体质学说的研究,为发挥中医药“治未病”的特色优势、建立具有中医特色的健康评估和健康管理模式提供了新的方法学指导。中医体质学说未来必将在促进人类健康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钱会南.中医体质分类最早的全景式构图—解读《黄帝内经》阴阳二十五人[J].中华中医药杂志,2008,23(10):853-855.
[2]崔伟政.浅谈《金匮要略》中的体质分类[J].山西中医学院学报,2007,18(5):6-7.
[3]匡调元.体质病理学研究[J].成都中医学院学报,1978,1(2):3-17.
[4]王琦.中医体质学[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出版,1995.70-71.
[5]田代华,吕明伟.论体质与证候[J].山东中医学院学报,1983,7(1):7-11.
[6]何裕民,高钦颖,严清,等.从体质调研结果控讨因时因地制宜治则[J].中医杂志,1986,27(5):47-50.
[7]陈云翠.试论小儿体质与饮食调养[J].四川中医.1998,16(7):9-10.
体质学说 篇2
1 体质的定义
对中医体质学说的认识, 王琦[1]定义为:体质是个体生命过程中, 在先天遗传和后天获得的基础上表现出的形态结构、生理机能和心理状态方面综合的、相对稳定的特质。这种特质反映在生命过程中的某些形态特征和生理特性方面, 对自然、社会环境的适应能力和疾病的抵御能力方面, 以及发病过程中对某些致病因素的易罹性和病理过程中疾病发展的倾向性等方面。而匡调元[2]认为:体质是人群中的个体在遗传的基础上和在环境的影响下, 其生长、发育和衰老的过程中形成的功能、结构与代谢上相对稳定的特殊状态。这种特殊状态往往决定着其生理反应的特殊性, 对某些致病因子的易感性及所产生疾病类型的倾向性。
近10年来随着对体质学说深入研究, 学术界对体质的定义倾向于[3]:体质是由于先天禀赋因素和后天诸多因素影响, 形成的人类个体在形态、结构、功能代谢上相对稳定的特殊性。它在生理上表现为个体的生理反映的特殊性, 在病理上则表现为个体的发病倾向性。
2 体质的分型
中医学认为体质的差异是人体内在脏腑阴阳气血偏颇和机能代谢活动各异的反映, 并且认为不同的体质易患不同的疾病。如:《灵枢·五变篇》指出:“肉不坚, 腠理疏, 则善病风——五脏皆柔弱者, 善病消瘅——粗理而肉不坚者, 善病痹。”
体质分型标准化、规范化的建立是现代体质研究中一个重要的问题。早在两千多年前的《黄帝内经》里就对体质分型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其关于体质类型的划分主要有五行归属法、阴阳含量划分法等。中医诊断学[4]将体质分为阴脏之人、阳脏之人、阴阳和平之人3大类。近年来随着中医体质理论研究的深入开展, 又出现了多种体质分型方法, 使中医学体质理论日趋完善。当今体质分型较有代表性的为匡氏[5]的6分法和王氏[6]的9分法, 其中王氏的9分法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现代研究者对体质类型的划分, 大多是建立在临床观察基础上的分类, 分类的理论依据也大多是依据人体脏腑经络、气血阴阳津液在非正常状态下的差异表现并结合中医学病因病机理论而提出来的, 分法较多, 统一、规范的体质分型系统仍需进一步确立。
3 调整体质以“治未病”
3.1 体质可变
根据中医体质学说可见, 遗传是决定体质的重要因素, 然而并不是全部因素, 个体体质一旦形成, 是相对稳定的, 但并非一成不变。体质是相对稳定的特质, “相对稳定”意味着体质是可变的。导致体质可变性的原因, 一是人体的自发性内因, 如年龄;二是外界随机性环境因素, 如饮食、起居、疾病等。年龄的增长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但饮食、起居、情志等外界随机性环境因素却是可有意识进行调理控制的。20世纪90年代就有学者[7,8]开展了食物对体质形成和调整病理性体质的研究, 结果表明:食物寒热不同对体质的形成具有明显的影响, 同时也发现不同性味的食物对于相应体质的调整作用明显。而体质可调性观点的证实, 说明体质的稳定性是相对的, 具有可变性。另外, 通过药物也可改变病理体质, “药食同源”, 药物、食物具有五气、五性, 对五脏六腑各有所好, 各有所归[9], 这些研究结果论证了后天食物、药物因素对体质的影响作用。
3.2 治未病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明确指出:“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 不治已乱治未乱。”“治未病”重在改善和纠正体质偏颇, 消除疾病发生的内在机制, 从改变体质入手达到预防疾病的目的。匡调元[10]认为:体质可以分为正常体质和病理体质, 所谓病理体质是指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过渡状态。“治未病”, 就是要未病先防, 要注重疾病的临床前期, 重点是能前瞻性地改善和纠正体质偏颇, 消除疾病发生的内在机制。王氏[12]建立了“辨体—辨病—辨证诊疗模式”, 并指出体质决定着个体对某种致病因子的易感性及其所产生的病变类型的倾向性, 体质还决定着证候的形成与演变, 影响疾病的发生、发展与转归, 是病、证产生的背景和重要物质基础。目前中医体质学说理论的发展, 为病前状态的预防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指导, 该理论认为可以通过改善病理体质, 高速和优化体质来预防疾病的发生。
4 展望
21世纪是生命科学的世纪, 医学模式正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 从以疾病为中心的群体医学向以人为中心的个体医学转变, 中医体质学说将在病因预防、临床前期预防、临床预防方面起着指导作用, 并显示“辨体保健”的特色[12], 因此中医体质学说越来越受到世人的重视。随着中医体质学说的不断发展, 以及对疾病发病学说的深入研究, 在了解到病人的主要病理体质类型后, 就可以对高危人群进行干预, 调整其体质, 改善体质状况, 从而降低发病率, 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 达到“治未病”的效果。
摘要:中医体质学说理论已经过近30年的蓬勃发展, 中医学历来强调“治未病”, 按照中医体质学说, 中医“治未病”可着重从调整体质入手, 通过改变体质达到预防疾病的目的。
关键词:中医体质学,治未病,预防疾病
参考文献
[1]王琦.中医体质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科技出版社, 1999:70.
[2]匡调元.人体体质学———中医学个性化治疗原理[M].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 2003:7.
[3]边海云, 陈利国.中医体质学说研究回顾[J].江苏中医药, 2006, 27 (9) :77.
[4]朱文锋.中医诊断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02, 45.
[5]匡调元.中医病理研究[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80:66.
[6]王琦.9种基本中医体质类型的分类及其诊断表述依据[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5, 28 (4) :1-8.
[7]张伟荣, 薛惠娟.食物对体质形成影响的生化研究[J].中医杂志, 1992, 33 (7) :49-50.
[8]张伟荣, 薛惠娟, 匡调元, 等.食物调整病理性体质的生化研究[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1996, 2 (1) :35-36.
[9]匡调元.“体质食养学”纲要[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6, 30 (3) :217-219.
[10]匡调元.论辨证与辨体质[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02, 8 (2) :1.
[11]靳琦.王琦“辨体—辨病—辨证诊疗模式”的理论要素与临床应用[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6, 29 (1) :41-45.
体质学说 篇3
关键词:中医体质学说,妇科疾病,临床应用
在中医体质学说中, 人被视为一个统一的整体, 身体的一部分产生了问题, 整个身体也会随之产生问题, 所谓牵一发而动全身即是如此。中医体质学理论源远流长, 它的创立时期可以追溯到先秦及两汉时期, 《灵枢》提到, 人的体质生来就有刚柔、强弱、短长、阴阳之分;《素问》中则提到, 地域不同会造成人不同的体质, 正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内经》中则提到治疗应根据每个人的体质有所变化[1]。所以说, 体质的差异对于治疗有很大影响, 本文对中医体质学说在治疗妇科疾病中的临床应用分析如下。
1中医体质学说在月经病中的应用
现代中医体质学说将人的体质分为九种, 分别为平和质、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痰湿质、湿热质、血瘀质、气郁质、特禀质。根据体质的不同, 可能会出现月经提前且多、经崩等症状, 或者相反, 月经延后且少、闭经等症状。有调查表明, 气郁型体质的女性中很多都患有经期前综合征, 因此有针对性地对于气郁型体质的女性提前给予治疗, 能很好地预防经期前综合征。
还有调查表明, 女性运动员中有很多气虚质和血瘀质的体质, 并且这两种体质的女性运动员比其它体质的女性运动员发生痛经的频率高, 因此这两种体质的女性运动员应多关注自身月经情况, 根据自身体质特点进行针对性的治疗[2]。这两种体质的人适合用活血化瘀、行气止痛等方法治疗。但长时间使用会对脾胃产生伤害, 因此不能一味使用一种方法, 要时刻关注身体的变化, 及时作出调整。
2中医体质学说在妇科杂病中的应用
中医体质学说认为, 疾病的产生、发展、恶化或好转都与个人体质息息相关。从临床经验发现, 大部分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是痰湿质型体质;大多数慢性盆腔炎患者是湿热质或瘀血质型, 这点从慢性盆腔炎的症状, 肾虚血瘀、湿热郁结证也可看出。
还有调查表明, 体质过阳、过阴、过虚、过湿都易使女性患不孕症。气郁质女性由于气郁结节、气血不顺导致不孕, 而阳虚质型女性因子宫属寒性而导致不孕, 阴虚质则是由于气血过热而动胎导致怀孕。因此气虚质、气郁质、阳虚质、阴虚质的女性中患不孕症的概率远远大于其他体质型女性。
不只是不孕症, 患其他疾病的概率在偏颇体质的女性中也很高, 子宫肌瘤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有调查表明, 此类病人中大部分是气郁质和瘀血质的女性。因为气郁质女性的主要特点是神情抑郁、情感脆弱、烦闷不乐等消极情绪明显, 而血瘀质女性的特点则易烦、健忘, 他们对环境适应能力较差, 气血运行都有不同程度的阻塞。而导致子宫肌瘤的根本原因就是气滞血瘀、血气失调, 因此气郁质和血瘀质型的女性容易患子宫肌瘤。同时, 血瘀型体质还可能导致女性患生殖器恶性肿瘤, 因为此类体质可以促使肿瘤转为恶性。要多引导气郁质女性, 多鼓励此类女性到户外放松心情, 多参加一些户外活动以及体育运动。从心理上开导, 这样就可以使其身体更加健康。
了解各种体质的特点以及其易导致的妇科疾病, 就可以有针对性地对其进行预防和治疗, 同时更准确地对患病女性给出一些生活上的建议, 使其身体更加健康。
参考文献
[1]于清玲, 李忠辉, 王乃平, 等.腹腔镜联合中医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疗效观察[J].中国当代医药, 2012, 19 (23) :54-55, 57.
体质学说 篇4
中医体质学说是以中医理论为主导,研究人类各种体质特征的生理、病理特点及规律,以此分析疾病的反应状态、病变的性质及发展趋向,从而指导疾病预治的一门学说[1]。最早见于《黄帝内经》“黄帝问于少师曰,余闻人之生也,有刚有柔,有弱有强,有短有长,有阴有阳,愿闻其方”,此处刚柔、弱弱强、短长、阴阳即是不同体质的表现,且更强调先天天因素对体质的影响作用。又如《素问·异法方宜论论篇》中提出东方、南方、西方、北方、中央等不同的居居住地域及不同的饮食习惯均可造成人的体质差异异,这里则更加强调后天因素对体质的影响。“体质质”是20世纪70年代由匡调元首先提出,此后由王琦琦等医家进行系统总结、论证而渐成体系。王琦将体体质学说运用于临床,提出九种体质分类和体质学的基本原理,解决了体质研究的关键科学问题:体质可分论、体病相关论、体质可调论。匡调元[3]侧重于体质应用方面的研究,将体质学说细分为生理体质学、病理体质学、治疗体质学、养生体质学与气质体质学,分别进行理论、临床及实验等方面的研究,此后各家的研究亦多围绕此五种分类开展。
2 体质与肺癌的病因病机相关性
2.1 体质与肺癌发病
中医认为疾病的内因与体质密切相关,体质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人体感邪发病与否。人体正气的强弱由体质状况决定,不同的体质状态对肿瘤的易患性和倾向性又有决定性作用[4]。同时,遗传的易感性也构成了体质决定肺癌发病与否的重要原因。体质不同,机体的阴阳气血和脏腑功能状态随之各异。先天不足、后天失养,形成气虚、阴虚、阳虚、血虚之本,在此基础上痰瘀等病理产物停留不化,日久则痰瘀胶结,结聚于肺,形成肺积[5]。现代遗传和基因学已经认识到,肺癌可能是一种外因通过内因发病的疾病,外因如吸烟、接触氡气、暴露于石棉等可诱发细胞的恶性转化和不可逆的基因改变[6]。而吸烟人群中,只有约10%的个体最终罹患肺癌,可能是由于不同人的体质基础不同,机体对不同疾病的易感性也各异。正如《医宗必读·积聚篇》所言“积之所成,正气不足,而后邪气踞之”。郑里翔等[7]使用阴虚、阳虚及平和质的血清分别培养A549肺癌细胞,结果发现阴虚、阳虚体质血清培养的细胞,其增殖速度明显高于平和质,并通过实验推断其可能的机制是两种异常体质血清促进细胞周期从G0/G1过渡到S期,提高Cyclin D1、CDK4的表达,这为不同体质类型对肺癌的形成具有易感性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此外,体质决定人体发病与否还体现在遗传的易感性上,即在体质形成过程中先天因素对人体疾病易感性具有一定的影响。进一步研究表明抑瘤基因、代谢酶基因和修复酶基因的多态变异均与肺癌遗传易感性密切相关[8]。
2.2 体质与肺癌转归的从化性
体质因素不仅构成疾病发生的内因,而且通常能够影响甚至决定整个疾病发展过程[9]。邪气犯人有顺体质发展的从化和反体质发展的逆化两种趋势。
中医体质学认为,“从化”使不同个体在感受同一病邪时,因内在体质的差异,导致各自不同的阴阳气血变化,出现不同病情转归。临床研究发现,体质影响肺癌患者的临床分期、疾病转归,甚至影响肺癌的转移与复发[10]。如萧百圆[11]对70例接受化疗的肿瘤患者进行体质调查,发现平和体质、气虚体质及阳虚体质更容易导致化疗后毒副反应。杨小兵等[12]对151例原发性肝癌患者进行中医体质辨识并随访患者生存期,结果显示,平和质患者中位生存期最长,气虚质最短,这表明肝癌患者的体质与患者生存期有一定的相关性。
但也有受邪后病情不随体质从化而逆体质变化,多见于发病后失治误治或持续受邪,邪势较重。如调查显示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尤其是晚期患者以气虚、阳虚、阴虚为主要特征,这可能是由于晚期肺癌患者邪毒久留,正气大伤,加之放化疗及介入等诸种克伐之法,使机体正气为之愈损,致诸虚毕现,超越了患者原本体质制约的程度,引起了体质的改变,且在一定程度上,与证候变化相一致。
2.3 体质与肺癌指标的相关性
现代实验研究尝试从多个角度分析肺癌指标同体质的相关性,旨在发掘肺癌患者体质类型的科学内涵。陈朗[13]采用问卷调查法对132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进行体质调查,通过EGFR基因突变情况,分析其与体质的关系。结果显示,阴虚质与气虚质两种体质类型与患者EGFR基因突变率存在相关性。而痰湿质、气郁质、阳虚质、平和质、特禀质与EGFR基因突变率无明显相关性。并发现各种体质类型的判定均不能与EGFR基因的突变情况完全吻合,因而中医体质判定方法不能作为临床EGFR-TKIS应用的依据。孟晓嵘等[14]统计各体质类型的2型糖尿病合并肿瘤患者中,发现痰湿质、血瘀质的患者的CA199水平最高,对比平和质患者具有统计学意义,表明痰湿质、血瘀质可能是2型糖尿病合并肿瘤的易感因素之一。提示从中医体质学说角度出发,指导防治糖尿病合并肿瘤具有积极意义。但目前的研究多较分散,或仅就观察个别指标浅显地将其与体质分型联系起来,或将体质分型作为现代检测手段的辅助工具,至于较为深入地体现体质内涵者的系统性研究及拓展体质医学在临床应用的指导性研究则较少。
3 体质与肺癌辨证分型的趋化性
“证”是某一特定情况下,一些明显的、易变的病理特性之概括,相对而言,“体质”是一些相对稳定的生理特性的总和[15],二者有本质的差别,又有密切的联系,体质是证形成的重要物质基础,证是机体在感受病邪时某一阶段的反应,其发展趋势多随体质而转移。若疾病超越体质制约的程度,证又可影响体质的改变。肺癌的基本病机作用于不同体质的人虽可表现为不同的证候类型,但这些证候又是与体质变化密切相关的[16,17,18,19,20]。
黄国品[19]对113例肺癌患者进行中医体质分型及中医辨证分型,发现湿热质、平和质及特禀质与肺癌证型无关;气虚质和气阴两虚证、阴虚质和阴虚热毒证、阳虚质和气阴两虚证、血瘀质和气血瘀滞证、气郁质和气血瘀滞证、痰湿质和气虚痰湿证相关,体现了中医体质对中医证候的明显影响,但体质与疾病、证候的相关性很少呈现一对一的简单对应关系,多呈错综复杂的网状关系,这提示在研究体质与肺癌及其证候的关系过程中宜采用系统科学的研究方法[21]。
基因多态性是不同个体的生物学性状及对疾病易感性存在差异的原因,苏婉等[22]提出以肺癌基因多态性为切入点,发掘不同体质类型的证候变化规律,研究体质与之相关的遗传易感基因,进一步探寻肺癌证候变化的科学内涵。目前,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对肺恶性肿瘤患者证与体质的研究仍相对较少。体质影响着疾病的发生、证型、转归和预后,因此应积极开展体质与病、证的相关性研究。
4 肺癌的体质干预
4.1 体质是可调的
中医体质学认为,体质是相对稳定的个体特性,同时又具有可变性,而体质可调性研究的证实,表明可从改善体质入手,恢复肺癌患者个体的病理状态[23]。郭倩倩等[24]对254例临床肺癌患者采用9种中医体质分类量表对其进行肺癌中医体质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肺癌患者的临床体质类型主要以平和质、气虚质、阴虚质和阳虚质为主,其中又以气虚质频率较高。中医治疗与体质类型相关性最高,对肺癌患者进行中医干预可能影响其体质的改变。现代研究发现[25],与平和体质比较,阳虚体质及阴虚体质组Thl/Th2比值、干扰素-y、肿瘤坏死因子-α、白介素-2、4、6、10及白介素-17A的水平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表现出抑制状态,而对阴虚、阳虚受试者分别进行桂附地黄丸、六味地黄丸干预之后,血清相关细胞因子则出现不同程度提高,提示体质与疾病内在差异具有一定相关性,且通过药物对体质进行调整具有可行性。
4.2 辨体-辨病-辨证相结合
在诊疗中,体质、疾病、证候三者反映了疾病本质与特征的不同角度和不同层面,辨体是根据体质状态特征寻求发病与治疗的规律;辨病是疾病病理特点与规律的全过程;辨证是疾病某一阶段的病理特点与规律。其核心是辨体论治,强调在确定治疗方案时应充分考虑到体质差异对疾病的产生、发展和预后及治疗方案的影响[26]。倪诚[27]提出辨体、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的“离合关系”,即病证轻缓或无证可辨时以辨体论治为主,强调“治病求本”;而病证急骤或突显时,主张以辨病、辨证用方为主。肺癌的核心病机为痰瘀聚肺,肺癌患者的体质则以气虚体质、阴虚体质、瘀血体质为主。临床调治时,除针对痰瘀用药之外,往往更注重调整气虚、阴虚、瘀血体质。从审因和辨质入手,标本兼治,每获良效[28]。
张向农等[29]采用标准化的中医体质量表,对355例胃肠癌和肺癌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分析肿瘤患者体质类型的分布规律,调查结果显示,胃肠癌患者以阳虚质、气虚质较多见;肺癌患者中气虚质居多,其次是阳虚。提示不同肿瘤患者具有不同的体质特点,临证时辨体、辨证与辨病论治相结合,可为临床实践提供更好的辨治思路。
4.3 体质与肺癌治疗、调护
目前中医体质干预主要采用中药、针灸等治疗干预、中医适宜技术干预、情志干预和行为生活方式干预等方式。在肺癌的防治过程中,从调整体质、预防疾病发生及防止疾病传变的角度,积极改善偏颇体质,可阻止致病因素对人体的侵袭[30]。
4.3.1 体质与肺癌的预防、调护
现代预防医学提出三级预防的理念:病因预防、二级预防、三级预防。体质的差异造成人对不同疾病的易感性,决定疾病发展的趋势,因而对于未发病的群体,体质的培养就更显得至关重要,直接影响着疾病的发生。一级预防:避免动物脂肪;增加粗纤维;减少肉食;增加新鲜水果和蔬菜;避免肥胖;戒烟、改善户外空气质量,鼓励体育运动、提倡健康生活方式及调摄心情等[31,32]。针对不同的养生方法,体质医学根据体质差异提出了其不同的指导原则[33,34,35]。二级预防:从高危人群当中筛选出易患肺癌的体质类型,及早进行干预,改善偏颇体质,有助于阻止其向肺癌的发展进行病因预防。三级预防:及早识别肺癌患者体质特征,预见其传变趋向,尽快通过积极改善、纠正偏颇体质,阻止致病因子继续对人体的侵害,改变体质与病邪之间亲和的时间、方式、力度,以消除疾病发生的内在机制[36]。其根本在于保持机体阴阳平衡,以求达到“阴平阳秘,精神乃治”的正常体质状态。
临床调查显示,在肺癌患者中,气虚质所占比例较高[37],这提示应于易感人群中筛选气虚体质者,尽早纠正其偏颇体质,以达到预防肺癌发生的目的。同时,先天因素也是决定疾病易感性的重要方面,研究显示,肺癌的遗传易感性与代谢酶基因、DNA修复酶基因的缺陷或多态密切相关。因此,有必要对肺癌易感性机制进行更深入、全面的研究,编制不同人群的肺癌遗传易感性标志谱,为发觉肺癌的遗传机制提供依据[8]。封颖璐等[38]筛选军队离退休人员这一特殊人群进行恶性肿瘤与体质的关联性调查,肿瘤患病率最高的年龄段明显高于普通老年人群,提示应对该年龄段人群进行重点预防。
4.3.2 体质与肺癌的治疗
(1)辨体论治:辨体论治强调,临证时体质的差异应体现在方剂、药物的选择与药物的剂量上,开展个性化治疗。个体差异造成其对药物的耐受性及反应性不同,因此治病用药时,必须审度患者的体质,权衡强弱而治[39]。王前奔等[40]提出建立“体质药物治疗学”,认识体质差异及病理与药物治疗的关系,选择恰当的药物防治疾病。王琦等[41]提出的“辨体用方”论,即以人的体质类型(包括阴虚、阳虚、气虚、痰湿等不同体质)与状态(包括辨体质的强弱胖瘦、年龄长幼、南北居处、奉养优劣等)为依据,从而增加临床用方的精细度与个体针对性,进而提高用药疗效。如制订肿瘤患者治疗方案时,应充分考虑患者体质的差异,平衡攻伐药物与扶正药物的治疗时间和剂量比例,以获得最佳治疗效果,最大限度地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有学者提出个体化用药的关键在于将中医体质学与药物基因组学相结合[42]。
刘志刚[43]收集有关大柴胡汤医案及论述,结合体、病、证,对患者进行了细致的划分,使大柴胡汤的应用趋于个体化,有利于临床疗效的提高。目前,有关肺癌及其他肿瘤在辨体论治与用药方面的临床研究尚少,值得进一步发掘探索。
(2)肺癌辨体用药强调用药的长期性和持续性:现代医学已经认识到,肺癌是一种由基因突变、环境因素等多种因素造成的疾病,环境因素可诱发细胞的恶性转化和不可逆的基因改变,从而导致恶性肿瘤细胞生长的失控。而这些基因改变是长期、多步骤、随机地产生的[44]。肺癌易患体质亦是长期缓慢形成的过程,有着长期存在、相对稳定、演变较慢的特点。这些决定了肺癌的中医治疗、体质调整是是一个长期缓慢的过程。通过解毒、扶正等治疗措施施减缓肺癌的病势,使之呈现慢性病程的表现,争取取治疗的时间和机会。因而肺癌的辨体用药需坚持持持续用药,遵循临床用药的基本准则,保证用药的的依从性[45]。王帅等[46]报道一例直肠癌术后肿瘤标标记物异常升高病例,采用辨体论治方法,治疗全程程始终以补中益气汤为主方改善气虚体质,并将清热热解毒,化痰散结,活血化瘀的治法贯穿始终,服药33个月,患者肿瘤标记物较初诊时明显下降。
55总结
在认识肺癌患者体质特征的基础上,寻找肺癌发发病及病情变化规律,注重调整偏颇体质,防止痰瘀瘀积聚,调理肺脏功能,预防肺癌的发生,并将调整体体质贯穿肺癌治疗的始终,这是中医体质学应用于肺肺癌临床的基本思路。
体质学说 篇5
1 小儿体质的共性
中医对小儿体质的认识论述较多, 归纳各医家观点, 可有"稚阴稚阳"、"纯阳"、"五藏有余不足"的共性[1]。
1.1"稚阴稚阳"的不足性清代吴鞠通在《温病条辨》中创立"稚阴稚阳"的学说, 其指出在小儿时"稚阳未充, 稚阴未长", 这代表小儿时期机体和生理功能都没有成熟完善, 在小儿时期生长发育的过程中阴长阳充的过程正在一步步发展。而"男子十六而精通, 可以有子, 三八真牙生而精足, 筋骨坚强, 可以任事, 盖阴长而阳亦充也。女子十四而天癸至, 三七而真牙生, 阴始足, 阴足而阳充矣"。此处的阴指体内精血、津液等物质, 而阳指体内的脏腑各种生理功能的活动。
1.2"纯阳"的多变性"纯阳之体"理论起源自道家阴阳学说, 小儿所禀承的是肾中的元阴元阳, 其尚未受到损伤, 所以生气旺盛, 生长发育迅速, 有着一定的多变性。而"纯阳"理论有表明小儿的发育未完全成熟, 而生长机能较为旺盛, 相对来说氧气旺盛而阴气衰弱, 所以小儿的疾病又多表现阳热之证。
1.3"五藏有余不足"的可塑性小儿的生理病理的又一共性为"五脏有余不足"学说, 其认为小儿肝常有余, 而脾常不足;心常有余, 而肺常不足, 肾常虚, 阴阳角度来说为阳常有余而阴常不足。这种有余和不足的共性处在小儿的生长发育阶段, 所以有着较大的可塑性, 如果能够依据其体质类型, 可针对性的调理, 转化并调整体质的类型, 使小儿不正常的体质质逐渐变为正常。而如果失于正常调理, 则可易感外邪, 导致体质变差。
2 小儿体质的个性
小儿体质由于受到先天禀赋不同的影响, 加之后天所受的喂养和起居条件差异, 地域环境的差别, 幼时所患疾病的调理等不同, 表现出一定的个性。
2.1 均衡型体质
先天禀赋足, 后天喂养得当, 小儿少病, 五脏充沛, 气血平衡, 发育良好的小儿为均衡型体质。其多表现为生长发育正常, 面红润, 气息较均匀, 语声宏亮, 反应迅速, 眼睛明亮, 睡眠好, 二便调, 舌淡红, 苔薄白。偶伤风感冒, 恢复快。
2.2 阴虚型体质
多见早产、久泻、喂养不当, 发育差, 或者病后伤阴。其下又分为脾肺阴虚型和肺肾阴虚型, 多表现为形体消瘦, 发育一般, 面唇红、语声宏亮, 较难入睡, 易醒, 嗜香辣, 口臭、大便秘结、性情急躁, 舌红苔薄, 脉数, 或咳嗽、盗汗。易发口疮, 便秘、发干枯, 厌食、皮肤疮疹等。
2.3 阳虚型体质
多为先天不足或者喂养不当、久病不愈, 治疗失所致阳气虚损。其下又分为脾阳虚型和脾肾阳虚型, 表现为体重轻, 发育迟缓, 智力较差, 面色白, 反应不敏捷, 形体虚胖, 少动, 汗多, 纳少, 厌油腻, 大便溏, 语声低怯, 方颅、鸡胸、舌红, 苔薄、脉细。多呕吐、遗尿、腹痛、喘证、浮肿、泄泻、浮肿、积滞、五更泻、容易感冒。
2.4 湿热型体质
多受母体胎热或喂养中油腻、厚味食入过多, 导致脾胃受损, 水液不能化生气血, 聚而为湿, 加之体质偏热, 以湿热内生为主。
2.5 特异型体质
此型小儿体质特殊, 易对特殊物质或气候产生严重的反应, 如突然喷嚏, 剧烈咳嗽、胸闷、喘促不安、气紧、易发风疹团块, 且诸病发病迅速。
3 体质学说对中医儿科的指导意义
3.1 辨证求本
小儿的脏腑娇嫩, 其体质较弱, 所以在患病之后如果治疗不及时则易导致表里虚实的情况转变, 对其日后成长有着重要的影响。所以在儿科的诊治过程中应及时准确。小儿在患病时, 疾病、体质和证候三个角度都不同层面的反映了患儿疾病的本质, 抓住其规律和特征, 则能正确的辩证求本, 找出患儿疾病之根本。
3.2 因质施治
临床中常常会出现疾病性质和患儿体质相同或不同的现象, 有时同一体质所表现出的不同性质疾病, 所需采取的治疗方法有一定的联系, 而当患儿体质不同时, 虽为同一疾病性质, 但所采取的治疗方案也不尽相同, 抓住患儿体质和疾病性质的联系作为诊治的突破口, 将减少临床中的许多困难。如患儿急疹和风热感冒, 常常都为阴虚型体质所感, 表现为少咳、流涕、咽痛、便干、午后发热加重、舌红少苔、脉数等的阴虚风热症状, 因此在治疗都以养阴清热疏风透邪做为其治疗原则。
3.3 用药指导
小儿体质的共性之一为稚阴稚阳的不足性, 所以用药上应该以清轻灵动为主, 不可过于凶猛。小儿的体质也有着阴阳虚实不同, 所以针对不同个性体质的患儿用药上应注意体质和病邪关系。
3.4 预防调理
对疾病的预防为中医治未病这一重要内容, , 分析患儿的体质个性, 则可预防一些未病, 并预见一些既病, 临床中分析小儿体质的个性能够分析出其易感疾病, 平时中注意发现小儿异常表现, 以药物惊醒祛病调体, 能够补偏救弊, 而采取相应措施手段进行相应的干预, 则可较好的调理和预防未病, 如膳食调理、体育锻炼、精神调摄等, 能够调和患儿阴阳气血等。
4 小结
小儿体质学说有着悠久的历史, 认识小儿体质的共性和个性, 能够在临床上进一步的了解小儿的易感疾病类型和疾病变化发展, 对中医儿科辨证施治和辨体预防等方面有着重要的指导价值。
摘要:小儿体质学说有着悠久的历史, 其共性中的经典学说如"稚阴稚阳"、"纯阳"、"五藏有余不足"等都表现出了小儿体质的不足性、多变性和可塑性, 而其个性体质又有着较大的不同, 全面认识小儿体质的共性和个性, 能够在临床上进一步的了解小儿的易感疾病类型和疾病变化发展, 对中医儿科辨证施治和用药和预防等方面有着重要的指导价值。
关键词:儿科,中医,体质学说,临床指导
参考文献
[1]阿拉木斯.论中医小儿体质理论与儿童体育保健[J].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 2008, 5 (1) :53-55.
[2]彭云.小儿中医体质类型与疾病[J].中华临床医学杂志, 2008, 9 (2) :48-49.
体质学说 篇6
1相关概念
1.1“精准食养”基于中医体质学说和中医基础理论,根据偏颇体质形成的原因和症状表现合理摄取食物,通过食物的性味归经纠正偏颇体质,从而达到改善体质、预防疾病的方法。
1.2“精准饮食库”根据“精准食养”的原理,把所有适合一种体质的食材以及药食同源的食品等集合在一起称为“精准饮食库”。如茴香,其具有健胃、散寒、行气、止痛、助阳之功效,主治中焦虚寒所致的腹痛等症状,则应将茴香归类在阳虚体质库内,阴虚体质库内则没有。
2构建“精准饮食库”的原因
2.1老年人患慢性病的比例逐年增高,饮食因素是其独立的危险因素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伴随而来的是老年人慢性病(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等)发(患)病率逐年增高。有学者[3]调查我国65岁以上老年人的平均患病率水平为65.4%,与杨琴等[4]调查社区老年慢性病患病比例而得出的预测结果接近。慢性病的预防和控制越来越受到全球的关注,说明如何预防慢性病已经成了一个亟须解决的社会问题和重大难题。国内外学者都对慢性病的发病原因进行了探讨,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不健康饮食是导致慢性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1989年美国国家研究院膳食与健康委员会编著的《膳食与健康:减少慢性病风险的启示》表明不合理的膳食是慢性病的重要危险因素[5]。2003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发布了膳食、营养和慢性疾病预防,列出了膳食因素与肥胖、2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癌症等主要慢性病的证据强度[6]。随后我国的学者也进行了相关研究,王林等[7]就成都市成年人慢性病的相关行为方式和生活习惯进行调查,发现不合理的饮食习惯是成都市成年人慢性率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因此,从慢性病防控的公共卫生策略考虑,一些膳食因素与主要慢性病的相关证据意义重大,通过合理的食养有望预防和控制重要慢性病的发生发展。
2.2体病相关,体质决定机体发病与否以及发病的倾向性,偏颇体质是某些疾病发病的“共同土壤”体质现象作为人类生命活动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与老年人的健康、生活、疾病乃至生活中的宜忌都有密不可分的关系。中医体质学说认为,个体体质的特殊性,往往可以导致对某些疾病的易感性;个体体质的特殊性,将直接影响疾病的病机,影响疾病的转变和转归。不同体质对同一致病因子的易感性和疾病发展的倾向性也不同,即体病相关[8],主要体现在:(1)体质状态决定发病与否及发病的倾向性;(2)体质因素影响病机:病情可随体质而变化,即中医所谓“从化”。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发现中医偏颇体质是亚健康状态转化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其较难实现健康的恢复,而更容易增加疾病的风险[9],同时中医偏颇体质的老年人群是某些慢性病(高血压、糖尿病、代谢综合征、抑郁症等)的高危人群[10,11,12,13,14]。大量的研究表明:疾病的体质分布特点具有显著差异性,表现为某种疾病常见于某种体质类型为主或者以几种体质类型分布为主或疾病的体质分布特点可因病情、年龄、嗜好、分期、并发症等不同而异[15]。偏颇体质是疾病发生的环境,决定着个体对某些疾病的易患性和疾病的转归和方向,成为发生疾病的“共同土壤”。
2.3饮食五味是维持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条件,长期的饮食习惯是形成人群间体质差异的重要原因《素问·六节藏象论》[16]言“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味有所藏,以养五气,气和而生,津液相成,神乃自生。”说明饮食五味是维持生命活动的基本条件。但是长期相对稳定的饮食习惯和膳食结构可以影响脏腑气血阴阳的盛衰偏颇,从而形成稳定的体质特征[1]。《素问·异法方宜论》论述东方鱼盐之地,其民食鱼而嗜咸,其病多为庸……中央其地平以湿,其民食杂而不劳,故其病多痿厥寒热。这些都说明饮食因素对体质形成和疾病发生具有密切的关系。孙思邈在《备急千金要方》中写道“安身之本,必资于食,……不知食者,不足以存生。”可见他十分重视饮食因素对体质健康的影响,他在《食治》篇中详细地阐述了饮食通过影响气血、气味以及精形从而影响体质的形成[17]。张景岳在《景岳全书》[18]中指出“生冷内伤,以致脏腑多寒”,“素禀阳脏,每多恃强为食生冷茶水而变阳为阴”、《素问·生气通天论》中举例“味过于酸,肝气以津,脾气乃绝;……味过于辛,筋脉沮弛,精神乃央。”以及《素问·五脏生成篇》中“多食咸,则脉凝泣而变色,……多食甘,则骨痛而发落,此五味之所伤也。”说明长期营养成分的改变以及饮食五味偏食可导致体质的改变,从而引起疾病。
3构建老年人“精准饮食库”的必要性
3.1构建“精准饮食库”,指导老年人群的正确食养,减少盲目进补,减少资源浪费随着老年人口增长高峰到来,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进一步加快。从2011年到2015年,全国60岁以上老年人由1.78亿增加到2.21亿,平均每年增加老年人860万。指导老年人群的正确养生是健康老龄化的重要措施。《黄帝内经》云“虚则补之,损则益之”,老年人以虚为本,调理老年人偏颇体质需要适当的“补法”,但是,很多人不究用补之道,辨证不明而径用补益之剂,恣意滥补、乱补、蛮补,每每使其演为坏证。芬兰和美国的一项最新联合研究表明,长期服用一些营养保健品不但不能起到预防疾病的作用,反而会增加死亡风险[19]。2014年10月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14年—2020年中国保健食品行业深度调研及发展趋势分析报告[20]显示:全世界保健食品的年销售额达1000亿美元。2015年我国保健品销售金额突破4500亿元,其中老年人消费占了50%以上,其中不少消费是不恰当的,甚至是有害的。因此应当根据老年人的体质,辨体施膳。所以构建老年人“精准饮食库”可以指导老年人正确食养,改善偏颇体质的同时避免不必要的资源浪费。
3.2构建“精准饮食库”,辨体施膳,精准预防偏颇体质是亚健康状态转换的重要危险因素,更容易增加疾病的风险,因此调理偏颇体质显得格外重要。《内经》认为“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气合而成,津液相成,神乃自生。”人是由天之气地之味“合和”而成的,所以食物既可以养人,也可以疗疾。张子和也提出“养生当论食补”的观点,说明食养的重要性。构建“精准饮食库”能够分类整合适宜不同体质老年人的食疗养生食材,老年人可通过这个“精准饮食库”挑选搭配出适合自己体质的药膳或普通膳食,发挥食物的积极作用,寓治于食,将养生与治病融入日常的生活中,通过食养食疗纠正偏颇体质,在疾病发生前对其进行预防和维护人体健康,调理改善偏颇体质或者预防偏颇体质的再次出现或者加剧,从而防止与体质相关性疾病的发生或转变,充分发挥中医学“治未病”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