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学说

2024-09-19

理论学说(精选12篇)

理论学说 篇1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 中医体质学说以传统的中医理论为基础, 总结历代医家的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 吸收现代科学的相关知识和方法, 经有关学者不懈的努力, 现已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中医体质学说理论对于“治未病”有着重要的意义。

1 体质的定义

对中医体质学说的认识, 王琦[1]定义为:体质是个体生命过程中, 在先天遗传和后天获得的基础上表现出的形态结构、生理机能和心理状态方面综合的、相对稳定的特质。这种特质反映在生命过程中的某些形态特征和生理特性方面, 对自然、社会环境的适应能力和疾病的抵御能力方面, 以及发病过程中对某些致病因素的易罹性和病理过程中疾病发展的倾向性等方面。而匡调元[2]认为:体质是人群中的个体在遗传的基础上和在环境的影响下, 其生长、发育和衰老的过程中形成的功能、结构与代谢上相对稳定的特殊状态。这种特殊状态往往决定着其生理反应的特殊性, 对某些致病因子的易感性及所产生疾病类型的倾向性。

近10年来随着对体质学说深入研究, 学术界对体质的定义倾向于[3]:体质是由于先天禀赋因素和后天诸多因素影响, 形成的人类个体在形态、结构、功能代谢上相对稳定的特殊性。它在生理上表现为个体的生理反映的特殊性, 在病理上则表现为个体的发病倾向性。

2 体质的分型

中医学认为体质的差异是人体内在脏腑阴阳气血偏颇和机能代谢活动各异的反映, 并且认为不同的体质易患不同的疾病。如:《灵枢·五变篇》指出:“肉不坚, 腠理疏, 则善病风——五脏皆柔弱者, 善病消瘅——粗理而肉不坚者, 善病痹。”

体质分型标准化、规范化的建立是现代体质研究中一个重要的问题。早在两千多年前的《黄帝内经》里就对体质分型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其关于体质类型的划分主要有五行归属法、阴阳含量划分法等。中医诊断学[4]将体质分为阴脏之人、阳脏之人、阴阳和平之人3大类。近年来随着中医体质理论研究的深入开展, 又出现了多种体质分型方法, 使中医学体质理论日趋完善。当今体质分型较有代表性的为匡氏[5]的6分法和王氏[6]的9分法, 其中王氏的9分法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现代研究者对体质类型的划分, 大多是建立在临床观察基础上的分类, 分类的理论依据也大多是依据人体脏腑经络、气血阴阳津液在非正常状态下的差异表现并结合中医学病因病机理论而提出来的, 分法较多, 统一、规范的体质分型系统仍需进一步确立。

3 调整体质以“治未病”

3.1 体质可变

根据中医体质学说可见, 遗传是决定体质的重要因素, 然而并不是全部因素, 个体体质一旦形成, 是相对稳定的, 但并非一成不变。体质是相对稳定的特质, “相对稳定”意味着体质是可变的。导致体质可变性的原因, 一是人体的自发性内因, 如年龄;二是外界随机性环境因素, 如饮食、起居、疾病等。年龄的增长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但饮食、起居、情志等外界随机性环境因素却是可有意识进行调理控制的。20世纪90年代就有学者[7,8]开展了食物对体质形成和调整病理性体质的研究, 结果表明:食物寒热不同对体质的形成具有明显的影响, 同时也发现不同性味的食物对于相应体质的调整作用明显。而体质可调性观点的证实, 说明体质的稳定性是相对的, 具有可变性。另外, 通过药物也可改变病理体质, “药食同源”, 药物、食物具有五气、五性, 对五脏六腑各有所好, 各有所归[9], 这些研究结果论证了后天食物、药物因素对体质的影响作用。

3.2 治未病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明确指出:“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 不治已乱治未乱。”“治未病”重在改善和纠正体质偏颇, 消除疾病发生的内在机制, 从改变体质入手达到预防疾病的目的。匡调元[10]认为:体质可以分为正常体质和病理体质, 所谓病理体质是指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过渡状态。“治未病”, 就是要未病先防, 要注重疾病的临床前期, 重点是能前瞻性地改善和纠正体质偏颇, 消除疾病发生的内在机制。王氏[12]建立了“辨体—辨病—辨证诊疗模式”, 并指出体质决定着个体对某种致病因子的易感性及其所产生的病变类型的倾向性, 体质还决定着证候的形成与演变, 影响疾病的发生、发展与转归, 是病、证产生的背景和重要物质基础。目前中医体质学说理论的发展, 为病前状态的预防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指导, 该理论认为可以通过改善病理体质, 高速和优化体质来预防疾病的发生。

4 展望

21世纪是生命科学的世纪, 医学模式正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 从以疾病为中心的群体医学向以人为中心的个体医学转变, 中医体质学说将在病因预防、临床前期预防、临床预防方面起着指导作用, 并显示“辨体保健”的特色[12], 因此中医体质学说越来越受到世人的重视。随着中医体质学说的不断发展, 以及对疾病发病学说的深入研究, 在了解到病人的主要病理体质类型后, 就可以对高危人群进行干预, 调整其体质, 改善体质状况, 从而降低发病率, 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 达到“治未病”的效果。

摘要:中医体质学说理论已经过近30年的蓬勃发展, 中医学历来强调“治未病”, 按照中医体质学说, 中医“治未病”可着重从调整体质入手, 通过改变体质达到预防疾病的目的。

关键词:中医体质学,治未病,预防疾病

参考文献

[1]王琦.中医体质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科技出版社, 1999:70.

[2]匡调元.人体体质学———中医学个性化治疗原理[M].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 2003:7.

[3]边海云, 陈利国.中医体质学说研究回顾[J].江苏中医药, 2006, 27 (9) :77.

[4]朱文锋.中医诊断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02, 45.

[5]匡调元.中医病理研究[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80:66.

[6]王琦.9种基本中医体质类型的分类及其诊断表述依据[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5, 28 (4) :1-8.

[7]张伟荣, 薛惠娟.食物对体质形成影响的生化研究[J].中医杂志, 1992, 33 (7) :49-50.

[8]张伟荣, 薛惠娟, 匡调元, 等.食物调整病理性体质的生化研究[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1996, 2 (1) :35-36.

[9]匡调元.“体质食养学”纲要[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6, 30 (3) :217-219.

[10]匡调元.论辨证与辨体质[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02, 8 (2) :1.

[11]靳琦.王琦“辨体—辨病—辨证诊疗模式”的理论要素与临床应用[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6, 29 (1) :41-45.

[12]王琦.中医体质学说的研究展望[J].中医药学刊, 2002, 20 (2) :137.

理论学说 篇2

一、课程编制的基本原理

1、目标模式——泰勒(美国)《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

泰勒原理可概括为:目标、内容、方法、评价,即(1)确定课程目标;(2)根据目标选择课程内容(经验);(3)根据目标组织课程内容(经验);(4)根据目标评价课程。实质是以目标为中心的模式,因此又称为“目标模式”。

2、斯腾豪斯(英国)的过程模式——只是一种理论模型,缺乏可操作性。

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

1、以学生发展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与培养个性相结合。

2、稳定并加强基础教育。(课程的社会化、生活化和能力化,加强实践性,由“双基”到“四基”)

3、加强道德教育和人文教育,加强课程科学性与人文性融合。

4、加强课程综合化。

5、课程与现代信息技术相结合,加强课程个性化和多样化。

6、课程法制化。

三、夸美纽斯(捷克)

1632年出版的《大教学论》是教育学开始形成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是近代第一本教育学著作。教育观点如下:

1、“泛智”教育。普及教育思想,“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

2、教育适应自然。

3、班级授课制。

4、提出并论证了直观性、系统性、量力性、巩固性和自觉性等教学原则。

四、赫尔巴特(德国)——“现代教育学之父”“科学教育学之父”、传统教育学派 1806年《普通教育学》的出版,标志着规范教育学的建立。

1、把道德教育建立在伦理学的基础上,把教学理论建立在心理学的基础上,奠定了科学教育学的基础。

2、教育的最高目的是道德和性格的完善。

3、第一次提出“教育性教学”的概念。

4、教学四段论即明了、联合(联想)、系统、方法。形成传统教育“课堂中心”“教材中心” “教师中心”的特点。

五、杜威(美国)现代教育学派 提出“新三中心论”即“儿童中心”(学生中心)“活动中心”“经验中心”。代表作《民主主义与教育》。

1、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改组或改造。还提出“学校即社会”。

2、从“教育即生活”中引出“教育无目的论”,“教育的过程,在自身以外没有目的,它就是它自己的目的”。

3、从做中学

六、蔡元培——“学界泰斗,人世楷模”

1、“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

2、美育代宗教

七、陶行知——“伟大的人民教育家”“万世师表” 生活教育理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

八、现代教育理论的三大流派

1、布鲁纳——结构教学论(《教育过程》),“无论我们选择何种学科,务必使学生理解该学科的基本结构”。

2、赞科夫——小学教学改革实验,出版《教学与发展》,提出发展性教学理论的五条原则,即高难度、高速度、理论知识起指导作用、理解学习过程、是所有学生包括“差生”都得到一般发展的原则。

3、瓦·根舍音——范例方式教学理论。

九、教育目的理论

1、个人本位论——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人的本性和本能的高度发展——孟子、卢梭、裴斯泰洛齐、福禄贝尔、马利坦、赫钦斯、奈勒、马斯洛、萨特等。

2、社会本位论——教育以社会的稳定和发展为最高宗旨——荀子、柏拉图、赫尔巴特、涂尔干、纳托普、孔德、巴格莱等。

3、个人本位和社会本位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十、现阶段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和基本特征 总的精神就是培养学生成为未来国家、社会发展的主人,其基本点主要表现在:

1、坚持社会主义方向;

2、坚持全面发展;

3、培养独立个性;

4、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我国教育目的的根本途径;

5、注重提高全民族素质。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特征,第一,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为指导思想;

第二,具有鲜明的政治方向;第三、坚持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的统一。

十一、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论 皮亚杰的理论核心是“发生认识论”,儿童对环境做出的适应性变化并不是消极被动的过程,而是一种内部结构的积极构建过程,即儿童的认知是在已有的图式基础上,通过同化、顺应和平衡,不断地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皮亚杰将个体认知发展分为四个阶段:

1、感知运动阶段(0~2岁)感知运动图式、2、前运算阶段(2~7岁)泛灵论、不可逆、不守恒、自我中心、3、具体运算阶段(7~11岁)守恒性、脱自我中心性、可逆性、4、形式运算阶段(11岁~成年)

十二、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

1、“历史——文化”发展理论的基本观点

2、心理发展的实质与“内化说”(内化说是维果茨基心理发展观的核心思想)

3、最近发展区的概念——儿童的现有水平与可能达到的发展水平之间的差异。

4、“教学应走在发展前面”——教学在发展中起主导作用;教学创造着最近发展区;教学最佳效果产生于最近发展区。

5、适时辅导学生是教学的必由之路——支架式教学。

十三、埃里克森(美国精神分析学家)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八阶段)

1、基本的信任感 对 基本的不信任感(0~1.5岁)——培养信任感

2、自主感 对 羞耻感(2~3岁)——培养自主性

3、主动感 对 内疚感(4~5岁)——培养主动性

4、勤奋感 对 自卑感(6~11岁)——培养勤奋感

4、自我同一性 对 角色混乱(12~18岁)——培养自我同一性

十四、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行为主义认为,学习过程是有机体在一定条件下形成刺激与反应的联系从而获得新经验的过程。

(一)巴甫洛夫——经典型条件反射说

刺激的泛化——相似的刺激;刺激的分化——相似刺激不反应;消退——不强化、减弱、消失; 恢复——未经强化而自动重现(二)桑代克——联结—试误学习理论

(1)学习的实质是形成情境与反应的联结;学习的过程是一种渐进的、盲目的、常识错误的过程。

(2)三条学习的原则:准备律指联结的加强与削弱取决于学习者的心里准备和心理调节状态。练习律指刺激与反应之间联结会由于重复或练习而加强,不重复或练习,联结的力量就会减弱。结果律指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可因导致满意的结果而加强,也可因导致烦恼的结果而减弱。

(3)教育意义:

② 许学生犯错误,鼓励多次尝试,从错误中学习,获得的知识更牢固。

②任何学习都应该在有准备的条件下进行,不搞“突然袭击”。(准备律)③学习过程中,应加强合理的练习,并在学习结束后不时地进行练习。(练习律)

④在识记教育中,努力使学生的学习能得到自我满足的积极效果。(效果律)

(三)斯金纳——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

(1)斯金纳把行为分为应答性行为(由特定刺激引起)和操作性行为(不与任何特定刺激相联系自发做出的随意反应)。

①强化:包括正强化和负强化、连续强化和间隔强化、固定比例强化和变化比例强化等。

②逃避条件作用和回避条件作用

③消退

④惩罚:通过厌恶性刺激来降低反应在未来的发生概率,包括呈现性惩罚和消除性惩罚。根据操作性条件作用论,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应多用正强化的手段来塑造学生的良性行为,用不予强化的方法来消除消极行为,同时应慎重地对待惩罚。

(2)程序性教学是斯金纳操作性条件学习理论运用教学的典范。斯金纳的程序教学思想和方法为计算机辅助教学(CAI)奠定了基础。程序教学原则有:

①小步子原则;②积极反应原则;③自定步调原则;④及时反馈原则;⑤地错误率原则。(3)普雷马克原理:也叫祖母原则,用高频的活动作为低频活动的有效强化物。“只要写完作业,就可以出去玩”“必须完成作业才能看动画片”。

(四)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

(1)学习的实质是观察学习,即个体通过对他人的行为及其强化的结果观察,从而获得某些新的行为反应或已有的反应行为得到修正的过程。

(2)对强化的重新解释

② 接强化:观察者因表现出观察行为而受到强化。

②替代强化:观察者因看到榜样的行为被强化而受到强化。

③自我强化:对自己表现出的符合或超出标准的行为进行自我奖励。

十五、认知派学习理论 认知派学习理论认为,有机物获得经验的过程是通过积极主动地内部信息加工活动形成新的认知结构的过程。

(一)苛勒——完形—顿悟学习理论(顿悟就是领会到自己的动作和情景、特别是目的物之间的关系)学习的实质是形成新的完形;学习过程是顿悟过程。

肯定了主观能动作用,把学习视为主动构造完形的过程,强调观察、顿悟和理解等认知功能的作用。

(二)托尔曼——符号学习理论

学习是有目的的,是对期望的获得;学习是对完形的认知,是形成认知地图的过程。

(三)布鲁纳——认知—发现学习理论(认知—结构教学理论)主张学习的目的在于以发现学习的方式,使学科的基本结构转变为学生头脑中的认知结构。(1)学习的实质在于主动形成认知结构。

(2)教学目的在于理解学科的基本结构。

(3)发现是教育儿童的主要手段,学生掌握学科基本结构的最好方法是发现学习。

发现学习是指给学生提供有关的学习资料,人让学生通过探索、操作和思考,自行发现知、理解概念和原理的教学方法。

(四)奥苏伯尔——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

(1)学校中的学习应该是有意义的接受学习和有意义的发现学习,但他更强调有意义的接受学习。

有意义的学习的本质是以符号为代表的新观念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原有的适当观念建立起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的过程,是原有观念对新观念加以同化的过程。(2)有意义学习的条件

① 观条件,指受学习材料本身性质的影响。② ②主观条件,受学习者自身因素的影响。

(3)奥苏伯尔提出“先行组织者”的概念,即先于某个学习任务本身呈现的引导性学习材料。

(五)加涅——信息加工学习理论

学习过程是一个信息加工学习理论,即学习者对来自环境刺激的信息进行内在的认知加工的过程。

他把学习过程分为八个阶段:动机阶段、了解阶段、获得阶段、保持阶段、回忆阶段、概括阶段、操作阶段、反馈阶段。

十六、人本主义学习理论(马斯洛、罗杰斯)

人本主义强调研究人类知识的内在自我,不主张用客观的方法研究那些表面性的东西;强调意向性在人格与行为研究中的重大意义,注重心理学研究与人类生活实际相结合。

1、有意义的自由学习观(将学习分为无意义学习和有意义学习)

2、学生中心的教学观(非指导性教学模式,教师角色是“助产士”和“催化剂”)

十七、构建主义学习理论

1、强调知识的动态性。

2、强调学习的主动构建性、社会互动性和情境性三方面。

3、非常强调学习者本身已有的经验结构。

十八、学习兴趣的培养

1、建立积极的心理准备状态;

2、营造融洽的师生关系;

3、充分利用本学科的特点优势,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4、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5、改进教学方法,增强学生学习兴趣;

6、依据学习结果的反馈,激发学生进一步学好的愿望;

7、兴趣在第一课堂及第二课堂中共同培养。

十九、学习策略——迈克卡

学习策略是指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效果和效率,有目的、有意识地制定有关学习过程的复杂的方案。

1、认知策略——信息加工的策略 ①复述策略(运用内部语言重现学习资料或刺激,以便将注意力维持在学习材料上。圈点、画线)②精细加工策略(记忆术、做笔记、提问、生成性学习、运用背景知识,联系客观实际)③组织策略(归类策略、刚要策略)

2、元认知策略——对信息加工过程进行控制的策略

①元认知——个体对认知活动的自我意识和调节,包括元认知认识、元认知体验、元认知监控 ②元认知策略包括计划策略、监控策略、调节策略。

二十、品德发展的基本理论

(一)皮亚杰(瑞士)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

对偶故事法——儿童道德的发展经历从他律到自律的转化发展过程。(10岁时分水岭)

1、自我中心阶段(2~5岁)

2、权威阶段(他律道德阶段 6~8岁)

3、可逆性阶段(自律或合作道德阶段 8~10岁)

4、公正阶段(10~12岁)

(二)科尔伯格品德发展阶段理论

道德两难故事法(海因茨偷药,让儿童对道德两难问题做出判断)

1、前习俗水平(幼儿园和小学中低年级)

①服从与惩罚的到的定向阶段;②相对功利道德定向阶段

2、习俗水平(小学中年级一直到青年成年)

①好孩子的道德定向阶段;②维护权威或秩序的道德定向阶段

3、后习俗水平

①社会契约的道德定向阶段;②普遍原则的道德定向阶段

一、影响学生行为改变的方法

(一)行为改变的基本方法

(1)强化法(2)代币奖励法(3)行为塑造法(4)示范法(5)处罚法(6)自我控制法

(二)行为演练的基本方法

(1)全身松弛法(雅各布松)——应对情绪上的紧张、不安、焦虑和气愤。

(2)系统脱敏法(沃尔帕)——①进行全身放松训练;②建立焦虑刺激等级表;

③焦虑刺激与松弛活动相配合。

(3)肯定性训练(自信训练、果敢训练),其目的是促进个人在人际关系中公开表达自己真实情感和观点,维护自己的权益也尊重别人的权益,发展人的自我肯定行为。

(三)改善学生认知的方法

(1)认知疗法

①建立求助的动机;②适应不良认知的矫正;③在处理日常生活问题的过程中培养观念的竞争,用新的认识对抗原有的认知;④改变有关自我的认知。

(2)来访者中心疗法(患者中心疗法 罗杰斯 坦诚和谐、无条件积极关注和感情移入性理解)

(3)理性—情绪疗法(BET,又称合理情绪疗法,由艾利斯创立,是认知疗法的一种,采用行为主义治疗方法)

①人本主义倾向(“自己拯救自己”)

②教育的倾向(是一种教育的治疗模式,强调理性、认知的作用)人们持有的不合理信念总结起来有三个特征: 绝对化的要求、过分概括化和糟糕之极。

③ABC理论:A——个体遇到的主要事实、行为、事件;B——个体对A的信念、观点。C——事件造成的情绪结果。C由B决定,当B是一个非理性的概念,就会造成负向情绪。若要改善,就必须驳斥(D)非理性的信念B,建立新观念并获得正向的情绪效果(E)。

二、偶(突)发事件管理(突发性、急迫性、多样性)

(1)处理的原则:教育性原则;客观性原则;有效性原则;可接受性原则;冷处理原则。

(2)处理的方法:沉着冷静面对;机智果断应付;公平民主处理;善于总结引导。

三、班队活动(为实现教育目的、在教育者引导下、由班级学生或少先队成员共同参与,在学科教学以外时间组织开展的教育活动。)

(一)基本原则:教育性原则;针对性原则;自主性原则;多样性原则;计划性原则;生活化原则;可行性原则;创造性原则。

(二)类型:(1)班级活动①晨会活动②班会活动③其他活动(2)主题教育(3)少先队活动

(三)班级活动途径:要注意与学生的品德教育、班级的实际情况、学生的生活实际、个学科的相关知识、各类节假日和纪念日相结合。

四、课外活动

(一)含义及种类:是指在课程计划和学科课程标准以外,利用课余时间,对学生进行的各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包括社会实践活动、学科活动(主体)、科技活动、文学艺术活动、体育活动、社会公益活动、课外阅读活动等。

(二)特点:自愿性;自主性,灵活性,实践性、广泛性。

(三)基本要求:①要有明确的目的性、计划性;②活动内容丰富多彩,形式要多样化,要富有吸引力;③发挥学生集体和个人的主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并与教师的指导相结合;④要考虑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⑤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互相配合、互相促进;⑥因地因校制宜

五、布鲁姆的教学目标分类

认知领域(知识、领会、运用、分析、综合、评价)、情感领域(接受、反应、形成价值观念、组织价值观念系统、价值体系个性化)、动作技能(知觉、模仿、操作、准确、连贯、习惯)

六、学习迁移的种类

学习迁移也称训练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或习得的经验对完成其他活动的影响。

(1)根据迁移的性质和结果分为正迁移、负迁移、零迁移

(2)根据迁移发生的方向分为顺向迁移和逆向迁移

(3)根据迁移内容的抽象和概括水平不同分为水平迁移、垂直迁移(不同层次)(4)根据迁移内容的不同分为一般迁移(原理原则态度)、具体迁移(日月—明、加减法—四则)

(5)根据迁移的程度分为自迁移(相同情境)、近迁移(相似情境)、远迁移(不相似情境)

(6)根据迁移的路径分为低路迁移、高路迁移。

(7)根据迁移过程中所需的内在心理机制的不同分为同化性迁移、顺应性迁移、重组性迁移

七、学习迁移理论

(一)形式训练说(最早的学习迁移说)——德国的沃尔夫 官能心理学 迁移是无条件的、自发的。

(二)相同要素说——桑代克、伍德沃斯 迁移是具体的、有条件的,需要共同要素。

(三)概括化理论(经验类化说)——贾德 “水下打靶”实验

(四)关系理论说(关系转换说)——格式塔心理学家、苛勒“小鸡觅食”实验 认为迁移是学习者突然认识到两个学习经验之间的关系的结果,是对情境中各种关系的理解和顿悟。

(五)认知结构迁移理论——奥苏伯尔 在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的基础上提出,认为一切有意义的学习都是在原有认知结构的基础上产生的。

八、影响迁移的因素(1)学习材料的特点;(2)原有的认知结构;(奥苏伯尔 学习者是否拥有相应的背景知识;原有的认知结构的概括水平;学习者是否具有相应的认知技能或策略以及对认知活动进行调节、控制的元认知的策略对迁移有重要影响);

(3)对学习情境的理解;

(4)学习的心理准备状态(心向);(5)学习策略的水平;(6)智力和能力;(7)教师的指导。

九、促进教学迁移的教学设计

(一)改革教材内容,促进迁移。

(1)精选教材,提高对概念和原理的理解水平;(2)合理编排教学内容,突出知识的组织特点。(结构化、一体化、网络化)

(二)合理编排教学方式,促进迁移。

(三)教授学习策略,提高学生的迁移意识。

十、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

(一)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间接性规律);

(二)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双边性规律);

(三)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发展性规律);

(四)传授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相统一(教育性规律)。

一、教学过程的结构(即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

(一)激发学习动机;

(二)领会知识(中心);

(三)巩固知识;

(四)运用知识;

(五)检查知识

二、课堂教学导入类型

(一)直接导入——开明宗义,指点主题,直截了当;

(二)经验导入——建立学生已有经验与新知识之间的联系;

(三)故事导入——讲解与所学内容相关的故事趣事,引发学习动机。

(四)直观导入——讲授新课前,引导学生观察实物、样品、标本、模型、图表、幻灯片、电视等,引起学生兴趣,再从观察中提出问题,创设研究问题情境的导入方法。

(五)设疑导入——设置悬念,提出问题

(六)活动导入——通过组织学生讨论、操作、游戏等

三、学习动机理论

(一)强化理论——行为主义

强化是引起动机的重要因素;采用强化原则,通过奖励与惩罚措施来维持学生的学习动机。

(二)需要层次理论——马斯洛

(1)缺失性需要——依次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需要。(2)成长性需要——求知需要、审美需要、自我发展的需要

如果学生没有感受到老师的尊重,或是缺少老师的关心,他们可能就认为自己没有能力,可能会缺乏等强烈的学习动机。因此最为一名教师,要能给与学生尽量多的尊重与爱。(材料分析)

(三)成就动机理论——阿特金森

1、力求成功的动机——选择成功概率为50%的任务。

2、避免失败的动机——选择非常容易成功或非常困难的任务。

3、教育启示——根据两种不同类型的人合理安排任务难度。

(四)成败归隐理论——韦纳

1、六种原因:能力、努力程度、工作难度、运气、身心状况、外部环境。

2、三个维度:内部归因与外部归因、稳定性归因与非稳定性归因、可控制归因与不可控制归因

3、不利归因——习得性无助——总把失败归因于内部的、稳定的、不可控的因素(即能力低)最有利归因——努力程度归因——努力而成功,愉快;努力而失败,也应鼓励。

4、教育启示——指导学生正确归因,重塑自信。

(五)自我效能感——班杜拉

(1)自我效能感指人们对于自己是否能够成功地进行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推测和判断。①结果期待——对自己行为会导致的结果的推断②效能期待——对自己能够进行某一行为的推测

(2)影响因素①个人成败经验②替代经验③言语暗示④情绪唤醒

四、小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

(1)利用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新颖性,引起学生学习的直接动机,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实施启发式教学,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

(3)控制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

(4)提供明确的、及时的、经常性的反馈。(5)进行竞争教育,展开学习竞争。(6)正确指导归因,促进学生继续学习。(7)有效地运用表扬,合理运用外部奖赏。

五、有效组织复习的方法

(一)复习时机要得当。(1)及时复习;(2)合理分配复习时间;(3)间隔复习;(4)循环复习。

(二)复习方法要合理。(1)分散复习与集中复习相结合;(2)复习方法多样化;(3)运用多种感官参与复习;(4)尝试回忆与反复识记相结合。

(三)复习次数要适宜。(1)复习数量要适宜;(2)提倡适当的过度学习。

(四)重视对记忆品质的培养。敏捷性、持久性、正确性、准备性。

(五)注意用脑卫生。

六、运用记忆规律,提高记忆效果的方法

(1)明确记忆目的,提高学习的主动性。(2)理解学习材料的意义。

(3)对材料进行精细加工,促进对材料的理解。(4)运用组块化学习策略,合理组织学习材料。

(5)运用多重信息编码方式,提高信息加工处理的质量。

(6)有效运用记忆术。(7)适当过度学习。

(8)重视复习方法,防止知识遗忘。(根据记忆和遗忘的规律,防止遗忘)三

七、影响遗忘进程的因素(1)学习材料的性质

(2)识记材料的数量和学习程度(3)实际任务的长久性和重要性(4)系列位置效应(5)时间因素(6)识记方法(7)学习态度

八、遗忘原因学说

(一)消退说,适用于感觉记忆和短时记忆。

(二)干扰说,受到其他刺激的干扰。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

(三)压抑(动机),弗洛伊德,如由于情绪紧张而引起的遗忘(考试时经常发生)

(四)提取失败说,“舌尖现象”“话到嘴边现象”

理论学说 篇3

关键词:劳动异化;商品拜物教;异己

一、提出问题

刘永佶认为,劳动人道主义是马克思理论的基本原则,而异化劳动则是马克思劳动人道主义理论的基石。其实,马克思异化劳动学说不仅仅是其人道主义的基石,更是其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等理论的总前提。

马克思的拜物教理论有着商品拜物教、货币拜物教、资本拜物教、地租拜物教等诸多层次,而商品拜物教无疑是最基础的形式,货币拜物教又是其典型形式,其他拜物教的形式根本上与商品拜物教是相同的,因此,在这里我们只从劳动异化的角度对其拜物教学说的最基础和最典型的形式加以分析。

商品拜物教理论旨在揭示神秘商品的背后秘密,剥去掩盖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的物与物的虚幻的形式。当今社会是一个物质财富极大丰富的社会,巨大的物质财富无疑会迷惑世人的双眼,扭曲人们的心灵,这令无数人盲目的追求着商品或货币或资本,而失去了人之为人的主体性,完全受制于物。这时,商品拜物教理论对商品背后的本质的分析就显得弥足重要,这对于当今中国乃至世界都有着重大的意义。

二、分析问题

1.异化的含义

异化,德文Entfremdung,源于拉丁文alientio,原意为“转让”、“让渡”、“疏远”,比如《圣经》的“新约全书”中曾经出现了“异化”一词。而在近代霍布斯和卢梭那里,便取了让渡的意思。直到黑格尔,异化才被提升到一个哲学的高度并被加以系统的阐述。

2.黑格尔的异化思想

黑格尔异化思想的运用集中地通过两个层次来反映,一是规定了他的哲学的主体——绝对精神的特征,一是研究了人类社会的矛盾发展变化。作为主体的绝对精神,绝不仅仅是同一的无差别体,而且还存在着各样的对立和矛盾。“自然是通过精神‘牺牲’自我异化出来的产物,所以自然界是精神异化的产物”, 主体通过异化分裂出自己的对立面,并通过其对立面来认识自我从而否定与其相对立的外在物以回到自身,这时,精神就扬弃了自身的异化,自身达到一个新的阶段。

对于第二个层次上的异化,黑格尔分析了奴隶主与奴隶的关系。“奴隶主和奴隶是在劳动产品中发生关系的,奴隶通过自己的劳动创造了产品,但是却不能占有产品,而奴隶主不劳动却能占有产品享受产品……奴隶就处于被支配的地位,他扬弃了自己的自为存在或独立性,过渡到了他自身的反面,依赖于一个异己的存在——奴隶主”。

3.马克思的劳动异化学说

马克思的异化学说较之于黑格尔的异化学说的进步在于,他不仅仅从精神层面上对异化进行分析,还把眼界从精神转向了现实世界,进而创造了劳动异化学说。马克思从四个方面规定了劳动异化的物质层面:第一,工人同自己的劳动产品异化。工人能够凭借自己的双手创造产品,然而,工人的境况是越来越惨淡,恰恰是自己的产品变成了同自己对抗即异己的存在物,同自己的劳动相对立。第二,劳动过程本身的异化。劳动脱离了劳动者本身成为了一种外在的东西,一种被强迫执行的活动,如果工人不去劳动,就无法生存,因此,工人的劳动只是在维持自己继续“苟延残喘”的一种方式和手段,已经完全不是其生命的本质需求。第三,人与人的类本质的异化。人作为一个类存在,其特性恰恰就是“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而现在却变成了维持其身体机能的一种纯粹的手段,用马克思的话讲就是“异化劳动把自主活动,自由活动贬低为手段,也就把人的类生活变成维持人的肉体生活的手段。”第四,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异化。人是社会中的个人,是存在于社会的,一般来讲,人同自身的各种关系会反映到人与其他人的关系中,因此,人与其自身是如何异化的,那么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就会如何异化。

4.从劳动异化看商品拜物教

而对于劳动异化精神层面上的分析则主要体现在对商品拜物教的分析。马克思指出,商品神秘的性质不是来自于别的什么地方,恰恰源于商品这种形式本身,商品的功能是将一种劳动的社会性质反映在一种物的自然属性上,这样,单个生产者的私人劳动同社会总劳动的关系就脱离了生产者而外化为一种物与物的虚幻的形式,马克思的分析实际上根源于其异化劳动学说,其范围涵括各个阶层的人。人类通过自己的双手创造了一切物质财富,而这种物质财富却异化为一种异己的存在,反过来与自己相对抗,甚至控制了人类,使其“俯首称奴”。在这种异化中,人类失去了自我,对商品顶礼膜拜,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被物与物之间的关系所掩盖,于是,人的世界变成了物的世界,在巨大的物质财富面前,人反而显得无能为力。物对人的支配变成了一种“自然必然性”,于是,“人们便把物的这种支配作用奉为神明,进行偶像崇拜”。而货币形式——这一商品世界的完成形式,更是将私人劳动的社会性质以及私人劳动者的社会关系掩盖的天衣无缝,而其本身便显得更为耀眼了——仿佛“一从地底下出来,就是一切人类劳动的直接化身”。

三、启示

从马克思的劳动异化学说和拜物教理论得到的启示:

第一,劳动异化和拜物教是伴随着商品经济和市场交换而产生的,尤其以私有制为基础的资本主义机器化大生产显现的最为明显。但同时,机器大生产的时代,社会分化为两个主要的阶级——有产者阶级和无产者阶级,伴随这两个阶级的形成以及两阶级矛盾的突出,劳动异化和拜物教的特征显现的更为明显。

第二,劳动异化和拜物教并不仅仅存在于资本主义的国度里,我们知道意识形态的东西具有相对独立性,而且,在特定的条件下生命力极其顽强。伴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我们必须时刻警惕由市场经济的盲目性而带来的弊端。而对于劳动在精神层面上的异化,形势更是不容乐观。

在我国,商品拜物教有其存在的基础,但这绝不能够说明其存在的合理性。我国正处在经济发展的上升期,物质财富增长较快,而物质财富的过快增长会使得精神文化建设不能够同步而上,这直接导致了我国正在遭受的人民大众较为严重的拜物倾向。但是,尤其需要注意的是,我们反对劳动异化和商品拜物教并不是反对市场经济和民主观念,有些人总是将这些概念混淆,统一划拨到资本主义阵营,这是容易铸成大错的。

认清商品背后的秘密,消除异化,反对商品拜物教,任重而道远。我们既要大力发展生产力,促进经济发展,但同时,又要不被巨大的物质财富所迷惑,所俘获,坚持以人为本,消除劳动异化,还原人的主体性,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者单位:河北大学经济学院)

参考文献:

[1]刘永佶.政治经济学方法史大纲[M].河北教育出版社,2006年8月第1版;

[2]樊昌杨.黑格尔异化思想初探[J].社会科学研究,1982年01期;

[3]周本本.1844手稿中异化思想与黑格尔异化思想的比较[J].金卡工程.经济与法,2009年07期;

[4]马克思.1844经济学哲学手稿[M].人民出版社,2000年5月第3版;

[5]马克思.资本论[M].第一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1月第2版;

理论学说 篇4

过去, 从《礼记·中庸》、《大学》和《孟子》等传世文献中人们知道有一个专讲心性哲学的思孟学派, 但是并没有去探寻过思孟学派的心性学说与《诗》学之间的关联。直到竹书《性情论》、《性自命出》、《孔子诗论》等地下文献的相继出土, 才揭开了蒙罩其上千年之久的神秘面纱。《性情论》和《性自命出》详细地探讨了性情内容, 提出要以《诗》、《书》、《礼》、《乐》教化人性, 而《孔子诗论》又明确地以“民性”论《诗》。由此, 子思学派的心性学说与《诗》学之间的内在联系, 终于得以呈现在人们面前。

较早触及心性哲学问题的是战国时期的子思学派, 他们提出了一套系统的性情学说。《中庸》开头三句话:“天命之谓性, 率性之谓道, 修道之谓教。”是说, 天所给人的禀赋叫做性, 遵循天性而行叫做道, 修明此道而加以推广叫做教。天命是人性之源, 中庸之道就包含在天然人性之中, 它是一种上天赋予人的与生俱来的品质。人性中既然天生具备中庸道德因素, 那么所谓道也就并不神秘, 只需要将人性中的善性诱发出来就行了, 修道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发挥善性的教化过程。这里正面回答了人性的来源及其内涵的问题, 在人性论发展史上有着开创意义。而且《中庸》特别强调“诚”, 认为“诚”是修道的关键:“诚者, 天之道也。诚之者, 人之道也。诚者不勉而中, 不思而得, 从容中道, 圣人也。诚之者, 择善而固执之者也。”《孔子诗论》中有两次运用“诚”的概念来评论“怀尔明德”、“有命自天, 命此文王”的诗句, 这显然是接受了《中庸》思想的直接影响。

而《性情论》、《性自命出》的人性研究更为深入、详尽地探讨了天命与性情的关系, 并且将性与情分开, 使情成为人性论中的重要概念。《性情论》第二简:“性自命出, 命自天降, 道始于情, 情生于性。”天、命、性、情、道的关系是, 由天降命, 由命出性, 由性生情, 情始于道。“情生于性”虽然只比“天命之谓性”多了一个“情”字, 但对诗乐教化理论来说却意义重大, 这是因为性内情外, 性的内容包括喜、怒、哀、悲之气, 好、恶、善、不善等, 它们是人类禀受于天的内在自然本性, 性外发出来就是情。性虽然比情更为深邃, 但人们看到的、听到的、感受到的却是情。教化当然要化“性”, 但化性却要从外在的情入手, 由外在的情而进入内在的性。《性情论》将“情”字点出来, 可以说正是抓住了诗乐教化的关键与要害。《性情论》从天命的角度正面承认性情存在的合理性, 正视性情, 肯定性情, 张扬性情, 热烈地赞美性情的价值, 第十二简:“君子美其情”;第十四简:“凡声, 其出于情也信, 然后其人拨人心也厚”;第十八简:“ (至乐) 必悲, 哭亦悲, 皆至其情也”;第二十一简、第二十二简:“凡人情为可悦也。苟以其情, 虽过不恶;不以其情, 虽难不贵。未言而信, 有美情者也”。在诗论作者看来, 发自生命本源的真性情是非常美好的, 只要性情真诚, 是至情的真实流露, 就是可信而感人的。这是对性情的深层发掘, 是对真性情的礼赞, 这样的思想形成得益于战国时期是一个思想极为活跃而又相对开放的时代。

我们现在似乎可以作这样的一个设想:在战国时曾有过一个对“情”展开大讨论的时期, 尤其是讨论“情”与“性”之间的关系。《性自命出》云:“喜怒悲哀之气, 性也”;“好恶, 性也”;“哀、乐, 其性相近也, 是故其心不远”;“仁, 性之方;性或生之”;“善不[善, 性也]”;“未教而民恒, 性善者也”。《语丛二》则云:“仁生于性”, “智生于性”, “强生于性”, “弱生于性”, “瞿生于性”。以此观之, 简文的“性”应是一个涵盖面相当广泛的范畴, 它既统摄人的喜怒哀悲好恶的情气, 又潜存着人向仁、善方向发展的趋势, 同时还内含着智性、力能等素质, 所以丁四新先生将其基本内涵概括为“情”、“欲”、“理”、“力”、“能”五素 (4) 。但从生与被生关系上着眼, 简文的“性”涉及最多的是它与“情”的关系。《性自命出》云:“情生于性。”《语丛二》云:“恶生于性”, “喜生于性”, “愠生于性”, “爱生于性”, “欲生于性”。所谓“恶”、“喜”、“愠”、“爱”、“欲”, 均为人生所具有, 都属于“情”的范畴。可知简文的“性”实则内含“情”, 亦即两者之间是一种性体情用、性隐情显的关系。简文对“情”作了细致描述和周详规范。

1.“道始于情, 情生于性。”

2.“礼作于情。”

3.“凡声, 其出于情也信, 然后其入拨人之心也厚。”

4.“凡至乐必悲, 哭亦悲, 皆至其情也。”

5.“信, 情之方也。情生于性。”

6.“用情之至者, 哀乐为甚。”

7.“凡人情为可悦也。苟以其情, 虽过不恶;不以其情, 虽难不贵。苟有其情, 虽未之为, 斯人信之矣。未言而信, 有美有情者也。”

情的价值得到如此高扬, 情的领域达到如此宽广, 的确是别处所少见的。这确乎能够说明, 我们的先民曾经在孔、孟之间, 经历过一个以情释性、指性为情的时代。而《孔子诗论》正是这个文化心灵觉悟的时代所结出的硕果。

思孟学派的性情理论给《孔子诗论》注入了丰富的哲学内容, 这些内容是此前所没有的。《孔子诗论》吸收了性情学说崇尚真性情的思想, 肯定了《诗》中性情的价值, 伸张了“民性”的合理性。《性情论》、《性自命出》认为由性情出于天命, 因而提出了“君子美其情”的命题。《孔子诗论》接过性情的旗帜, 并将之作为其论《诗》的理论武器, 这可以说在中国诗论史上是一次不可多得的完美的结合。

另外, 《孔子诗论》吸收性情学说的哲学元素还包括在:它将一系列哲学范畴引入了对《诗》的评价, 如“情”与“志”、“礼”与“本”、“美”与“善”、“好”与“喜”、“性”与“命”、“敬”与“德”、“诚”与“信”、“忧”与“思”等, 这不仅大大扩展了论诗者的视野, 拓宽了论诗的领域, 而且使《孔子诗论》的论辩更富于理论色彩。

参考文献

[1]马承源.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 (一) [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1.

[2]李零.上博楚简三篇校读记[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7.

理论学说 篇5

(二)五行学说: 基本概念 基本内容

(一)三、阴阳学说在中医学的应用

现在上课了,同学们。我们讲中医学的阴阳学说在中医学的应用,第五个问题,指导疾病的防治。用阴阳学说来指导疾病的防治,一个最基本的观点,“调节阴阳,以平为期”。“谨察阴阳之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这是阴阳学说在中医养生、防病、治疗当中一个核心思想。具体说来,一、养生。中医强调法于阴阳,和于术数,就是说要根据阴阳的规律,从天地人三才一体整体来考察这个疾病的状态,来调节人与环境之间的阴阳平衡,调节人体内部的阴阳平衡,达到“以平为期”。“和于术数”,“术数”在这里不讲,不要求同学们掌握这个。“术数”这个概念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术语。“术数”也称“数术”,这两个字颠倒过来。“术”是指方法,第二个“数”是指气数。也就是以各种方法来观察自然现象,借以推测人类和国家的命运和气数。这(属)中国传统文化,叫术数学,专门一门学问。我们今天借用,比如,在我们医学里面涉及到的天文和历算,就是历谱,那属于术数学范畴。“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那就用这种方法。我们讲春夏秋冬、昼夜的变化、日月星辰的运动,它们的阴阳变化,人体也与之发生相同的节律变化,要求人体的节律和外界环境一致,要符合这个气数的变化,达到调整人体内外的阴阳,最终取得和谐状态。这里面的具体要求,不需要大家进一步去了解,知道这个“术数”,将来在学习《内经》的时候,老师会进一步讲解。在《易经》里面“术数”是什么意思,(就)可以了。

二、确定最基本的治疗原则,也就是说最基本的治疗规律。那么阴阳失调大致分为偏盛和偏衰,用阴阳学说来确定偏盛和偏衰基本的治疗原则。偏盛表现为实的证候,那么就祛邪;偏衰表现为虚的证候属性,就要扶正,就是祛邪和扶正。用阴阳学说来说,阴盛和阳盛,说阴盛表现为寒证,就是寒者热之,寒属阴,热属阳,就用阴阳对立的观点,寒者热之。阳盛,它属于实热,热者寒之,就热证用寒来治之。寒者热之,热者寒之,就祛邪来说,通称为泻其有余。治疗疾病,一、实则泻其有余,虚则补其不足。阴阳偏盛属于实,一般的规律就要泻其有余。具体怎样泻其有余呢?寒者热之,热者寒之。寒者热之,适用于阴盛;热者寒之,适用于阳盛。我们前面讲阴阳失调的时候讲过,说阳盛则阴病,阴盛则阳病。阴盛,在阴盛的条件下,一定要想到阴盛必伤阳,阴盛则阳病。所以,虽然是实寒,它必然要兼有阳虚的改变,在这种条件下,在泻其有余的同时,要考察是否存在着相对的不足,在治疗上要兼顾温阳,那就考察它伤阳的程度来确定兼顾的程度。也就是说在泻其有余的同时,必须兼顾不足。体现了阴阳的不可分离性。阳盛,阳盛必损阴,在阳盛的条件下,必然要出现阴虚的一些改变,仅仅是程度的轻重而已。因此在治疗上,在热者寒之的同时,也必须兼顾养阴,这也体现了阴阳的不可分离性。阴阳偏衰的调整原则,那就是补其不足:阴虚补阴,阳虚补阳。用阴阳学说确定阴阳偏衰的治疗原则,扶正,补其不足。如何扶正和补其不足呢?那么阴虚补阴,阳虚补阳,这是最基本原则。但在表述上,有两种不同的表述方法。

一、叫阳病治阴。说阴虚要补阴。补阴这个概念,另外一种表述方法,叫阳病治阴。阳病,是指阴虚而言的,这个概念最容易混淆的。和下面阴病治阳它俩是一对,最容易混淆。另外一种表述方法,叫“壮水之主,以制阳光”,就是来自于王冰《注解黄帝内经素问》。换句话说,“壮水之主,以制阳光”和补阴等值,它俩是同义语,所以阳病治阴,本质上就是补阴,它们都是同义语。最简单的掌握方法,阴虚就是补阴。另外它还有同义语:说阳病治阴,就是补阴,说“壮水之主,以制阳光”就是补阴。当然,在这里,在我们第一章里讲“壮水之主,以制阳光”仅要求同学们掌握这个程度就可以了。“壮水之主,以制阳光”这样一个判断,这样一个原理,它有许多丰富的内容,以后得陆续再去学习。阳虚,基本的治疗原则就是补阳。那么如何来补阳呢?它与阴虚相对。

一、要阴病治阳,阳虚的那个阴,是指的阴病而言的,阳虚的病是指的阴病治阳,和阳病治阴相对,阴病治阳的本质就是补阳。第二种表述方法,它和“壮水之主,以制阳光”相对,它俩是一句话,都是王冰提出来的这样一个命题,叫“益火之源,以消阴翳”。“益火之源,以消阴翳”本质上就是补阳,同样的道理,和“壮水之主,以制阳光”一样,“益火之源,以消阴翳”这个原理,这样一个原则,这样一个命题,含有丰富的内涵。这些都需要到以后陆续来学习,在这里仅仅要求同学们知道,说“益火之源,以消阴翳”就是补阳,调整阳衰的。说阴病治阳,就是补阳,是阳虚的治疗原则。说“壮水之主,以制阳光”是补阴的(治疗原则)。那么阳病治阴,就是补阴,是调整阴虚的基本治疗原则。在这个基础上,根据阴阳互根的原理,在治疗上,还出现了阳中求阴、阴中求阳这样(两个)具体的处理方法,既是原则,又是方法。根据阴阳互根的原理,在阴(或阳)衰的条件下,会出现阴损及阳或阳损及阴两种不同的病理表现形式,也可以说它是阴阳偏衰的特殊的表现形式。在这种情况下,阴虚需要补阴,阳虚需要补阳。按照一般的推理,那么阴损及阳,阳损及阴,它们共同的特点就是阴阳两损,就是阴阳两虚,那就阴阳双补就可以了。但是张景岳提出来“阳中求阴、阴中求阳”这样一种基本的治疗原则。所谓阳中求阴,就是在阴损及阳的病理状态下,注意,就证候来说,它以阴虚为主,阳虚居次,这样一种阴阳两虚的病理状态,在治疗过程中,在重点补阴的同时,也兼顾补阳,稍加补阳药,促进阴液的生长,这个原则叫做阳中求阴。这个是我们在这一节讲的难点,阳中求阴。他的左归饮、左归丸,右归饮、右归丸就是基于阳中求阴、阴中求阳来的。那么阳中求阴,就是左归(类);阴中求阳,就是右归(类)。那么阳损及阴的时候呢?是阳虚为主,阴虚居次,治疗的重点是补阳,同时也兼顾补阴的药物,补阳稍佐以补阴,促进阳虚的改变,促进阳气的生长。这是根据阴阳互根的原理,两种特殊处理方法,形成两个概念——阳中求阴、阴中求阳。这就是用阴阳学说来确定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在这里,基本原则强调的是偏盛,泻其有余,记住寒者热之,热者寒之;而偏衰,补其不足,就是补阴、补阳,在这个前提下记住阳病治阴,阴病治阳,记住“益火之源,以消阴翳”、“壮水之主,以制阳光”。这些最基本的掌握以后,再进一步地掌握难度比较大一点,就是那个“阳中求阴、阴中求阳”。实际上“阳中求阴、阴中求阳”我们现在一般称之为平调的方法,平补的方法,它区别于“壮水之主,以制阳光”、“益火之源,以消阴翳”,是一种调整阴阳偏衰特殊的处理方法,这种处理方法又恰恰为临床所习用。它是由张介宾早在《类经》和《景岳全书》当中所创立,它的著名的方剂就是左归(类)和右归(类)。这个左归和右归体现了张介宾(关于)阴阳互损,就是(根据)阴阳互根原理确立了阴阳互损这样一个学术思想。

第三、阴阳学说在防治学上的应用,就是对药物的属性进行分类。我们这仅仅举一个例子,针灸的穴位也同样可有阴阳分类。那么用药物治疗是中医治疗疾病的重要手段,所以我们这里举例:阴阳学说如何分析药物的阴阳属性。药物学基本的原理,四气、五味、升降、浮沉。我们用阴阳加以分类,四气寒凉属阴,温热属阳;五味,酸苦咸属阴,辛甘淡属阳;那么药物的升降浮沉,沉降属阴,升浮属阳。用阴阳学说来指导对药物性、味、气,运动趋向——升降浮沉最基本的性能的分类的认识。

阴阳学说在中医学当中的应用,上述我们讲了这么些,举了例子。上述讲的一些是指如何来用阴阳学说所建立起来的中医学的科学观和科学思维方法去论述医学的基本问题,论述生命,论述人的生理、病理、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这些属于医学的基本问题,用阴阳学说来论述它。我们前面讲气一元论学说,那是用气一元论的基本原理去论述生命的问题,论述健康和疾病的问题,这是用阴阳学说所确立的科学观、医学观和方法论去论述生命、健康和疾病的问题。第三节 五行学说

下面我们讲第三个学说,五行学说。五行学说,它是中国古代的朴素的唯物论和辩证法。这个学说,它的基本思想,一、承认世界是物质的,是由木、火、土、金、水五种元素构成的,世界就是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元素运动变化的结果。因此,中国古代的哲学家用五行——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元素的运动变化,来说明事物的多样性。

三、最重要的是,五行之间的生克制化的关系。用事物间普遍联系的观点来论述五彩缤纷的世界、复杂的事物之间它们的统一性,确立了中国传统思维的系统的观点。因此,现代的科学家认为中国古代的五行学说是中国古代朴素的、普通的系统论以区别于现代科学的系统论,它也是我们中医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的哲学基础之一。中医学将五行学说引入到中医学以后,用它来论述生命健康和疾病的问题,形成了中医学的五行学说。我们这里讲述的是中医学的五行学说。一、五行的概念 第一个问题讲五行的概念。在中医文献里面,在中国古代的哲学著作里面,那五行的概念,一、有常识性的概念。最早在《尚书·洪范》里,就是人类的日常生活观察到的与人们的生活密不可分的五种物质元素、基本材料——木、火、土、金、水,咱们叫五行,印度叫四行,古希腊的医学叫空气、水、土和火,我们叫木、火、土、金、水,都是同时代的哲学思想,都是承认世界是由这么几种物质材料所构成的。那么随着人们认识的深化,这个五行,就常识性的基本物质材料的这个概念,具体物质概念,上升为抽象的哲学概念。那么现在怎么样定义它呢?五行是构成天地万物的五种基本物质。其

一、确定五行是五种最基本的物质。用以说明世界万物的起源和多样性的统一。就是用五行的运动变化来阐述世界的多样性,来阐述世界的本源。讲到这里,我们前面讲到气,天地本于一气,气本为一。气,一物两体,由一气,一而

二、分为阴和阳。那么阴阳和五行什么关系呢?气、阴阳、五行什么关系?一气分阴阳,气本为一、一分为

二、分阴分阳,由气发展为阴阳,用阴阳来说明世界。那么阴阳只能告诉我们,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用矛盾的观点、联系的观点去说明世界,去认识世界。但它并不能完全解释世界事物的多样性,事物之间关系的复杂性。随着人们的思维深化,提出来阴变阳合,化生五行,用五行来说明世界的多样性,来说明事物之间复杂的关系。其二五行的医学意义。在中医学里面,五行的医学意义包括三个内涵。

一、它是物质概念,五种物质材料。比如,中医学在论述自然的时候说,讲苍天之气,五常之气,五气,也就是五运六气,这些都是指的这个五行之气,指的五行,是指的物质来说的。作为人体,可以划分为五行,那人体的五行就是五脏之气等等。这一些都是指什么呢?具体的物质概念而言。

二、指事物的属性。中医学用五行——木、火、土、金、水它们各自的属性来说明自然界、人体、健康、疾病的属性。也就是说,用木、火、土、金、水它们的自身的表现的特有的属性,来用类比的方法,推及到人体健康和疾病,把自然、人体、健康和疾病用五行的属性加以归类,分别用木、火、土、金、水来阐述它们之间的性质和它们的关系。这一点,将来我们下面在讲五行学说基本内容的时候,还要进一步讲到。它的性质,就是指的五行医学意义,指的事物属性来说的。

三、在中医学里面,五行的医学意义,是用五行表述宇宙的基本规律,什么规律呢?生克制化是天地自然运动变化的规律,是生命的基本规律。这种规律体现为普通的系统观。朴素的,普通的系统观。总结五行医学意义三个不同层次的含义,中医学的五行,是指木、火、土、金、水五种(类)构成天地万物的基本物质及其运动变化,是表示物质及其属性的概念。总结上面的医学三个含义,我们最终把它归纳起来,中医学里面,五行的含义是指木、火、土、金、水五种(类)物质。这五种物质构成了天地万物,这五种物质是不断地运动变化,用它的属性来说明事物的属性。一言以蔽之,要求同学们记住这个定义,概言之,中医学的五行,是指木、火、土、金、水五种(类)构成天地万物的基本物质及其运动变化。一定强调记住“及其运动变化”,是表示物质及其属性的概念。这是五行在中医学当中的医学含义,最基本的含义。在中医的五行学说里面,请大家注意,五行的内涵,它不仅仅是哲学的内涵,而是哲学和医学融为一体,是哲学和医学的统一体。所以我们在阅读中医文献的时候注意,使用五行的概念,在不同的条件下是从哲学上来说的呢,还是指具体医学上来说的呢,分清楚条件,这也体现了汉字的多义性,中医术语的多义性。比如,五行既属物质,又强调运动,又强调属性。什么情况下是指属性而言?什么情况下是指的物质而言? 二、五行的属性

第二个问题讲五行的属性。我们前面讲用五行的属性来说明自然、人体健康疾病等事物的性质。那么什么是五行的属性呢?第一、讲讲五行属性的概念。什么叫属性。注意,属性在不同的学科有不同的定义。在我们中医学里面,涉及到两个学科,一(个)是哲学,一个是逻辑学。从哲学上来说,属性,是指事物本身固有的性质。比如,我们讲气,气的固有属性就是运动,说运动是气的固有属性,这是从哲学层次来说,气是构成天地万物的本原,是极其细微的物质,运动是气的根本属性。

二、从逻辑学来说,是指事物对象的性质和对象之间的关系而言的,包括对象的状态和动作,这个和哲学的属性是不一样的。从逻辑上讲,用这个事物的属性、对象的性质和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来对事物进行进行逻辑分类。那么五行的属性是什么呢?我们定义五行的属性,就是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所具有的特有属性的统称。我们用一句话概括起来,什么叫做五行的属性?五行的属性就是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所具有的特有属性的统称。具体而言,就是木曰曲直,火曰炎上,土爰稼穑,金曰从革,水曰润下。这就是五行的属性。中医的五行学说,就是用五行的属性对事物进行分类,进行认识,来说明事物之间的复杂关系。

这个事物属性的分类表,在学习中医的五行学说,最重要的一个基本功,就是把这个表背下来,牢牢地记住,根据这个表来讲它的思想。我们这里选取这个表的事物属性的五行分类表,取于《内经》。大家注意,中国古代哲学的五行学说,用五行的属性来对事物进行五分,然后用五行的生克制化的规律来说明世界各种各样的事物之间的关系,既说明事物的性质,又说明事物之间的关系。有多种多样的表,就(是)用五行的属性把天地人、世界万物所有的属性一分为五,囊括其中。从天、地、社会、人事乃至于国家制度,都囊括其中,这也是中国古代思想家一种系统的思维方式,认识世界的思维方式。至于同学们将来看书的时候,各种各样的表,各种各样的分类,可能有这样那样的不足,但是我们今天理解,不是看它这个分类哪一点不确切,而是看它这种思想,用系统的思想来认识世界,来分析事物,用生克制化的关系来说明事物之间的复杂的关系,贵在于此,学习五行学说。那么这个表,所涉及到内容,是我们在医学里面涉及到的最基本的内容。大家看,用木、火、土、金、水的五种物质的及其运动的属性,从自然到人体,从天地人,把各种各样的具体事物一分为五,凡是具有相同属性,都使它们构成了一个系统。比如,以木为例,木曰曲直,在人体以肝为核心,说肝具有木的属性,那么肝、胆、目、筋、怒、呼、握,这些事物生命现象,通通属于木类,它们同属于一个性质,使它们从内到外,形成一个统一整体。自然界春、冬、风、生、青、酸、平旦、角,都具有木的属性,因此,它们属同一系统。依此类推,就是用五行的属性将自然界和人体,各种复杂的事物进行五行的分类,分别纳入五个系统,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用这个来说明人体的统一性和人与环境的统一性。再进一步抽象,奠定了中医学系统的思维方式,(是)非常难能可贵的。现代的科学家、哲学家,从西方哲学到东方哲学、生物哲学,研究生物现象里面的复杂的因果关系,高度地评价中医五行学说。换句话说,中国传统哲学的五行学说——生克制化来阐明事物之间的复杂的因果关系,称之为复杂的因果树。那么说明生命现象的复杂因果关系,现代的、一个最好的西方学说叫超循环论。但是它所说明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也没达到五行学说通过生克制化的规律所阐述的生物现象之间的复杂的因果关系。这个五行学说,现在计算机的专家,清华大学一个著名的科学家正在搞,用五行的生克制化,把它用在计算机上来表述。我们经常在讲生克制化,那个时候计算机信息科学和数理科学结合到一起,变成了生物信息学,用生物信息学来表述五行学说的生克制化的概念。那么用五行的属性来类比,来说明事物的属性,说明事物之间的关系。我这里面强调一个重点来类比,这是中国古代逻辑思维一个重要的特点。过去我们叫援物比类,也叫取象比类,用逻辑学来说它属于类比思维。用性,那么肝决不是木,它俩不是等值的,木有这样的性质,类比说肝也有这样的性质,肝主疏泄,它具有曲直的特性,但是它俩决不等值,它们还有差异,但是贵在我们中国的古代思想家敢于把肝这一类定它具有木的属性,便于考察事物之间的关系,它体现出来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所以中国人的这个传统的类比思维具有高度的想象力,有丰富的创造力,有强大的生命力,是科学研究当中的科学创造思维的最基本的思维方式。当然,类比它仅仅是象,是类似,决不是判断的“是”,是非的“是”,那就是说和原型还有一定的差异,但毕竟是它有它的长处,而且是难能可贵的长处。现代科学的系统思维,也是如此。充分地利用类比思维的方法来考察事物,也是培养学生具有创新能力的第一个基本功。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那么逻辑思维第一个培养起来,(是)类比的思维能力,没有这个,就没有创新,就不可能有发明创造的能力。但是从逻辑上来说,那么类比思维得出的结论,因为它类似,不是是否的“是”,不是肯定的“是”,它必然又有不确定的一部分。我们来认识五行学说这种思维方式,不是看它得出的结论,不确定的那部分,重在考察、来继承它那种高度的创造性,丰富的想象力,用那个系统的观点来考察事物。通过这个表,应该念出这些思想,不仅仅是背下来。这就是中医的思维方式,是中国古代的科学思维方式,也是中医学的重要思维方式之一。三、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

第三、我们讲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一、五行生克的规律,叫五行生克。第一个规律叫五行相生规律,五行相生。那么记住它的定义,记住它的具体的规律。什么叫五行相生?五行相生是指五行之间互相滋生和促进的关系。它是一个关系范畴、概念。相生,大家注意,在我们中医学领域里面,念《中医基础理论》的时候,一讲相生,马上想到的是五行相生,我们可以省略“五行”。在另外的环境,仅仅提到相生,那么其它学科无法想到五行相生。所以规范地表述,应该是五行相生,而不仅仅是提到相生的概念。但是特定环境下,在我们《中医基础理论》这本书里面,仅仅写“相生”这两个字,任何读这个书的人,都会想到是五行相生。那换了一个环境,大家注意,科学术语在不同的学科有不同的内涵,有不同的义项。同一个术语,在不同的学科,在特定学科里面,它有不同的义项。在这种情况下,首先必须限定它在什么学科领域里。五行相生是指五行之间互相滋生、互相促进,是这样一种关系。就叫做五行相生。那么相生的规律呢?我们分相生的次序和相生的关系。相生的规律,叫以次滋生,循环不已。大家注意,以次滋生,循环不已。我们打出来一个示意图,叫木、火、土、金、水,木能生火,火能生土,土能生金,金能生水,水能生木,循环不已。这是它相生的规律之一,它的次序。

义宁学说之精髓 篇6

李玉梅博士著《陈寅恪之史学》专论寅恪先生之史学。首述生平及思想,次及史学,分两部分:一、兼摄中西的史法,二、自成系统的文化史观。史法从三方面阐述:史料处理,诗文证史,辅助学科。史观则标举三义:“胡汉之分在文化而不在种族”,“宗教与政治终不能无所关涉”,“社会制度乃文化所托”。寅恪先生史学之荦荦大端盖皆包举于斯矣。

此书最大特点亦最大优点,为穷尽材料,其表现则在繁富之脚注。叙述生平及思想两章,举凡海内外各方人士之回忆及纪念专文,以及寅恪先生遗闻佚事之散见于诸家著述者,无不一一爬梳摘剔,加以征引。其论史学两章,则中外学人中赞同或反对寅恪先生论点者,悉皆搜罗排比,以供参证。易言之,此书颇似有关寅恪先生之小型辞典,今后治义宁之学者当皆有取于斯。惟作者广搜博采而矜慎有余,吝于论断。如叙晚年诗文,以“诗无达诂”为由,于诸家争论不加断语,读此书者定感不足耳。然此书主旨在阐述义宁之史学,作者或以为晚年诗文之疏解与主体无关,遂珍惜笔墨耶?

抑又有进者,义宁之学博大精深,浩无涯矣,其探赜索隐,钩深致远之收获精湛绝伦矣,岂无一以贯之之精髓,类乎画龙之睛、探骊之珠者欤?一良不自量,妄加概括,窃以为即对立统一之规律,即一分为二、合二而一之辩证观点方法也。先生善于从纷纭错杂现象中条分缕析,寻出主次,如论隋唐制度之几种渊源是也。更善于从表面无牵连之各种现象之间,侦得联系或因果,以说明问题,如唐代中央政局与边境少数民族之间,关陇集团与山东集团之间,桃花源与堡坞之间等等皆是也。先生考史每从小处着手,而实从大处着眼。苟对比其论著题目之窄小范围与内容引申推论之广泛,具见因小见大之旨。如四百字小文从无间神一词推断东汉佛教信仰传入宫中,其例之尤著者也。先生论史喜谈通则与个别,区别共性与个性。辨析《起信论》智序为伪作,而指出其中却包含真史料。凡此种种,莫不与辩证观点方法若合符节也。先生之以诗证史,以敦煌新材料印证旧知识,以至论诗有古典今典之说,谓诗必具两重意义,亦莫不含有辨证精神也。故曰:辩证法乃义宁学术之精髓。

以上妄作推论,是否堪备一说,尚希玉梅博士及并世贤哲服膺义宁之学者进而教之。

理论学说 篇7

魏先生对北京话音系历史来源的探索, 集中表现在他的《说辙儿》 (1933) 、《辽陵石刻哀册文中之入声韵》 (1936) 、《张洵如〈北平音系十三辙〉序》 (1937) 三篇论文中。我认为这些论文中提出了如下三个值得注意的观点:

(一) 确定了北京话音系在中国标准语言系统中的地位, 排序为第五;

(二) 利用辽陵石刻哀册韵文资料推测北京音系的形成时期是在辽金时期;

(三) 辽代的北京音乃是当时俘获及依附汉人及辽金胡人学说汉语的混合语。

下面我们对魏先生的这三个贡献分别加以简单论述。

一、贡献一:确定了北京话音系在中国标准语言系统中的地位, 排序为第五

魏建功先生根据“一个语言标准系统的成立, 乃是由长久的政治中心造成的许多不同语系相互融合的结果”的设想, 从北京自辽金以来历代建都共957年的历史出发, 判定北京音系 (他称为“北平音系”) 乃是中国标准语言系统演变的第五种, 即最晚出的一个结果。

魏建功1937说:“北平属古之幽州”, “等到魏晋以降就成了一个范围比较宽泛的‘幽州人语系’了。”“公历九百三十六年 (按:这一年为五代时后晋石敬瑭天福元年) , 这幽州和其他十五个州同时被石敬瑭送给了契丹人, 第二年契丹人把幽州设析津府做了‘南京’, 因此成了华夷杂处的大都会, 到现在整整一千年了!经过一千年的时间, 那原来比较宽泛的‘幽州人语系’似乎渐渐消灭, 变化成了另一个新的语言系统。这个语言系统是占极重要的地位的, 简直是中国语的近代标准系统。我们称之为‘北平语系’。”

“北平语系”为何能成为“标准系统”?魏先生说:“北平建置做都会以来, 辽、金、元、明、清乃至民国, 中间除了明太祖和建文帝时期三十多年, 算到十七年 (1928) 国民政府迁都南京, 一共九百五十七年, 要算中华立国建都第一长久的地方了。由这长久政治中心造成了标准的语言。中国语言系统里由政治中心养成标准资格的语言, 北平语应该是第五种。五种是:一、秦语:咸阳, 长安;二、豫语:洛阳, 开封;三、宁语:金陵;四、杭语:杭州;五、平语:北平 (今北京) 。这五种, 我们仔细看看其中的关系, 不由得不承认北平语资格完全, 不由得不相信北平音系的天演晚成。”接着, 魏先生从历史和音韵两个角度对这个问题做了详细的论证与说明。

我们认为, 探讨汉语历史上的语言中心问题或共同语的标准音问题, 是不能脱离当时的政治中心来谈的。在这方面, 魏先生把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加以探讨, 对说明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的普通话语音形成之势所必然, 有着重要的启发和指导意义。魏先生的有关论述是较早地把历史语言学问题与社会语言学问题结合探讨的典范。魏先生提出的汉语历史上有五种语言中心和北京话为第五种语言中心的学说, 都是非常有意义的。

二、贡献二:利用辽陵石刻哀册韵文资料推测北京话音系的形成时期是辽金时期

魏建功1937又说“我曾经从辽陵石刻的哀册文中窥见当时汉人所作的韵文用韵的字例里, 入声字的读音已经有后来《中原音韵》的入派三声的现象 (另详《辽陵石刻哀册文中之入声韵》一文, 见天津《益世报·读书周刊》第六十九期) 。这一个问题虽然还没有完全确定, 但是大致没有什么不能成立的。《中原音韵》的系统据周德清《正语作词起例》云:‘平上去入四声, 音韵无入声, 派入平上去三声, 前辈佳作中间备载明白, 但未有以集之者, 今撮其同声, 或有未当, 与我同志改而正诸。’他所根据的前辈佳作当然是在其成书年代以前的, 该是元泰定甲子 (1324) 以前。上面说的辽陵石刻的年代代表宋天圣九年到建中靖国元年 (1031-1101) 的时代。那么, 自从1324年的《中原音韵》著录了入派三声的系统, 在这以前未著录而自由成长的时期, 我们就说是从1031到1101以后的二百二十三年中间正可以表现其逐渐孳生的历史也未尝不可以。亡友白涤洲先生在整理北平音系今日入声变化的条理的工作上, 曾经从1324《中原音韵》的著录现象中归纳条例, 和其后六百多年的演变情况做过比较, 成《北音入声演变考》专文 (中国大词典编纂处报告之一) 。他发现六百年来北音的入声变化先后不同。我们从辽陵石刻中入声韵也隐约看见和《中原音韵》不同。辽陵石刻韵文的作者都是那时的北平的汉人, 他们中间年龄最大而最早的一个人 (张俭) 生在五代末季辽已建设了南京之后, 而所作韵文用的入声字系统就已开了《中原音韵》的先河。我们粗略的说‘北平语系’的大规模至少建设了一千年是可以的, 如果更从这点向上探求, 而毅然说这种新方音雅言继承的是那一千年以前老方音雅言也未尝不可以!这个学说, 我想等到声韵史的研究再多得些结论, 总有正式解决的一日。”

北京音系的形成, 通常认为是源自反映元代大都音的《中原音韵》 (1324) , 魏说把此说提前至辽金时期, 主要根据是辽陵石刻哀册文中之入声韵已有类似《中原音韵》的入派三声现象。我们知道, 考察一个音系的特点, 仅凭韵母或声调的一个特征是远远不够的, 但这是因为资料和条件的限制使然。魏先生能够利用辽陵石刻哀册的韵语资料, 并且注意其入声韵的押韵特点, 其眼光的敏锐性与前瞻性, 已超越前人, 其功实不可没。

三、贡献三:辽代的北京音乃是当时俘获及依附汉人及辽金胡人学说汉语的混合语

魏建功1937还说:“大凡一个语言标准系统的成立, 乃是许多不同语系的人荟萃在一起, 相互融合, 竭力推置, 不知不觉, 去泰去甚, 把语言的音素选拔出便易的, 将语言的组织锻炼成最简明的;所以都会最久的地方语言系统聚的最复杂, 混合而成的标准却最易于溥及四方。”

在同文中他又说:“宋朝开国都汴梁, 那时辽人已经占有北平二十多年了。在汴梁的宋人住了一百六十六年, 辽人与之发生交涉者凡一百六十四年。辽人未设南京之前, 在阿保机的时代, 已经收纳了许多汉人, 建造了许多汉城 (参看吾友姚从吾先生《说阿保机的时代的汉城》一文, 载北大《国学季刊》五卷一号) 。《辽史·百官志》云:‘辽有北面朝官矣, 既得燕代十有六州, 乃用唐制复设南面三省六部台院寺监诸卫东宫之官, 诚有志帝王之盛制, 亦为招徕中国之人也。’契丹人的文化大半受唐代的影响。五代至北宋的辽国实在是政治的重心, 交聘之使不绝于途, 由汴梁往上京临潢府, 这南京析津府成了一个孔道。南京设置的伟大, 《辽史·地理志》可以略见。辽人既早有俘获以及收纳的汉人, 契丹语、汉语并用, 而汉语定已盛行于契丹人。阿保机自述能汉语 (见《五代史记四夷附录》) 。《辽史·伶宦传》记罗衣轻的故事:……, 都足以证明契丹人使用着一种汉语, 其系统应该是被俘获以及依附的汉人的方言的混合。这些方言的混合, 与南京设置以后的都会语言的成立多少有些关系。我们虽无明文可徵南京的民众和这些汉人有什么绝对关系, 但从辽开国入占幽州多用这批汉人从事戎行是可以证明的。既是得有幽州的力量多半在这批汉人身上, 那么建置南京的重要分子当然也是这批汉人, 而造成南京语言的中坚系统势必是这批汉人的方言的混合了。我大胆假定这大部分汉人方言的混合是今日‘北平语系’的雏型。”

我认为这个说法非常有价值。这里魏先生虽然只是说辽代的北平音“其系统应该是被俘获以及依附的汉人的方言的混合”, 但是从其所引的史料来看, 我觉得还包含着有辽金的“胡人”学说汉语的成分, 而这些“胡人”在当时的北京的数量众多, 努力最大, 他们的学说汉语成分绝对不能忽视。这里需要补充一点说明的是, 此时的当地汉语决不仅限于俘虏所说的话, 因为俘虏的数量毕竟有限, 占多数的应是当地降服的汉族居民所说的汉话。这当就是辽金时期的北京话。

四、关于北京话音系历史来源的几种学说及其音系属性的判定标准

关于北京话音系历史来源问题的探讨, 下面先把有关诸说按照时代顺序表列如下, 然后略加阐述。

冯蒸2011认为北京话音系的源头可追溯到唐代, 主要根椐是唐人卢藏用的音切和河北道幽州地区的诗人用韵。卢藏用[约670 (?) -722 (?) ]是幽州范阳 (今河北涿县) 人, 新、旧《唐书》有传, 著有《春秋后语释文》, 该书现存残卷有注音511条, 加上又音10个, 共有音521字次。郑荣芝1998认为卢藏用的音系特点虽与《切韵》音系相去不远, 但显示某些音变现象已开始发生, 呈现出音系简化的趋势。另据韩袆2006、2009的研究, 唐代河北道幽州诗人的用韵也反映出《切韵》韵系的简化趋势。我认为这当是最早系统记录唐代北京地区方言的重要语音资料, 可视为北京音系的最早源头, 当然现有的资料尚显不足。唐代北京地区的汉语方言可暂称为幽州话, 关于唐代幽州方言的性质, 根据目前音韵学界的研究成果, 唐代方言可分为六大方言区 (冯蒸2002) , 其中唐代北方有西北方音和中原方音两大方言区 (刘广和1994) , 幽州话是独立于中原方音的一个大方言区还是中原方音内的一个次方言, 尚待进一步研究。

反映北宋时期北京话的重要音韵资料是邵雍 (1011-1077) 的《皇极经世声音唱和图》, 邵雍祖籍范阳, 在今北京以南几十公里, 30岁那年移居河南距洛阳不远的地方。雅洪托夫1980/1986认为该图反映的是北宋时期的北京话音系。

反映辽金时期的北京话语音的主要资料是契丹汉对音和女真汉对音。有关研究见沈钟伟2006a、b, 2007, 2011, 最近又有康丹 (Daniel Kane) 1989, 2009a、b, 他们的研究已较魏建功1936、1937有重大推进。此外丁治民2006、崔彦2011对当时北京地区的诗人用韵做了深入探讨, 对研究这一时期北京话语音做出了贡献。

元代的最重要音韵资料是《中原音韵》, 关于《中原音韵》音系的性质, 学界一直有不同意见, 王力1985、宁继福1985、唐作藩2000均主《中原音韵》代表元代大都音。这里面实际包含两个问题:一、《中原音韵》是否代表元代大都音?二、现代北京话是否直接源自元代大都话?这里暂取《中原音韵》是元代大都音一说。

反映明代北京地区的音韵资料较多, 主要有明徐孝的《合并字学篇韵便览》 (该书包括四部分: (1) 字书《合并字学集篇》; (2) 韵书《合并字学集韵》; (3) 韵图《重订司马温公等韵图经》; (4) 反切总汇《四声领率谱》) , 莫铨的《音韵集成》 (现存为明抄本) , 以及《翻译老乞大》, 《翻译朴通事》中的朝汉对音, 有关研究见陆志韦1947、郭力2003、周赛华2005、李子君2003a、b、c, 康寔镇1985, 朱星一2000等。

反映清代北京音的音韵资料甚多, 限于篇幅, 不再赘述。

以上各时期的北京话语音资料是否就是历史上各阶段北京话音系面貌的真实反映, 还必须考察各资料之间是否有着前后相承、内部一致的音变规律, 这样才能确定它们的北京话音系属性。为此, 选择能反映北京话音系本质面貌的音韵特征就成为研究的关键。

学界通常认为元大都话是今北京话的源头, 这当主要是着眼于今北京话的音系特点与《中原音韵》的颇多相似之处。因为二者完全可以挂钩, 其演变脉络一目了然。薛凤生1986曾提出了确认北方官话语音特征的十条音变标准。最近沈钟伟2006a、b、2007、2011指出《中原音韵》的诸多主要语音特征实际上在辽金时期即已出现, 把北方官话的源头从元代提前到辽金, 时代上提前了大约300年。沈文虽然说的是北方官话, 但是我认为该文所述的北方官话音系特点也是北京话的音系特点。这是对北京话语音史研究的一个重要贡献。沈钟伟2011提出了如下七条音变作为判断是否是北方话的主要标准:1.轻唇音的产生;2.知照声母的合流;3.全浊声母的清化;4.入声韵尾-p、-t、-k的脱落;5.带-k韵尾音节的复元音化;6. 韵尾-m的失落并入-n尾;7.舌根鼻音声母 (疑母) 的失落。所论均可信据。

但是我认为考察的范围还可以扩大, 除了前述魏建功提出的“入派三声”标准外, 韵母方面还可以加上这样三条:1.支思韵的形成;2.车遮韵的形成;3.儿韵母和儿化音的形成。这三项音变都是现代北京话语音的明显特征, 都具有较明确的时代性。它们不但见于元代的《中原音韵》, 实际上还可以上溯至宋金时期。支思韵已见于宋代邵雍的《皇极经世声音唱和图》和《切韵指掌图》 (陆志韦1946, 董同龢1948, 薛凤生1980, 杨耐思1981) 。金诸宫调亦有独立的支思韵 (廖珣英1964) 。车遮韵形成于十二世纪以前已成共识。毛晃《增修互注礼部韵略》 (简称《增韵》) 于“微”韵后加按语说:“所谓一韵当析为二者, 如麻韵自‘奢’以下, 马韵自‘写’以下, 禡韵自‘藉’以下, 皆当别为一韵”。《增韵》成于绍兴三十二年, 即1162年, 加上金代的诸宫调已经有独立的车遮韵 (廖珣英1964, 刘静1989、2003) , 所以支思、车遮二韵的形成时间至少比《中原音韵》早200年。最近王昊教授论证《刘知远诸宫调》非金代作品乃是辽代产物, 如此说成立, 则支思、车遮韵的形成时间更应提前。儿韵母和儿化音的形成时期, 唐虞1932认为亦是在辽金。所以这三项韵母音变特征可以作为考证北京音的断代标准当无问题, 只是这三项音变的发生地区尚需进一步论证 (刘静1989、2003) 。除了声韵调的考察外, 在韵律特征方面, 轻音的产生和发展也是北京话的重要特征。王力1958指出:“轻音不是一切方言都具备的, 只有北京话和北方某些地区有轻音”;“作为语法形式的轻音, 那就必须随着语法的要求而产生。因此, 依我们看来, 在普通话里, 轻音的产生应该是在动词形尾‘了’、‘着’形成的时代, 在介词‘之’变为定语语尾‘的’字时代, 在新兴的语气词‘吗’、‘呢’等字产生的时代。估计在十二世纪前后, 轻音就产生了。而这些语法成分大概从开始不久就是念轻音的。”又说:“后来复音词的后一成分或后面两三个成分也都变为轻音。”王兴汉1981、李荣1987、黎新第1992、1993、张鸿魁1996等都支持了在十二世纪前后, 轻音就已产生的见解。王兴汉、黎新第提供了宋词、金诸宫调、元杂剧的证据, 李荣、张鸿魁又提供了明代小说中的证据。

五、北京音系形成原因的音变理论思考

为了解释历史上北京话某些音变发生的动因和机制, 这里先引用一个可以启发我们考虑北京话历史音变发生情况的翔实可靠的具体音变实例来加以说明。郑张尚芳1995介绍了温州话近百年来有下列7项音变现象, 即温州老派语音有如下7个特点: (1) 分别ʧ组与ꕈ组; (2) 分别o和ɔ前的f>h和v>ɦ; (3) 分别ʉ和u; (4) 分别ʉ和y; (5) 分别iəu和γu; (6) 分别ɛ和iɛ; (7) 分别iI和i。此种分别在新派中均已消失, 前音并为后音。该文选择十位发音人考察这七项特点的存失分布情况并列成下表, 可以窥见语音变异在社会人群中的具体发生过程。表中“+”号表示有此项特征, “-”号表示无此项特征, “±”表示特征不完全。“*”号表示该音变的典型发音者。发音人以出生年份为代表, 但表中不依年龄大小而依保留特征的多少为序。

上表几乎涉及到历史语言学中关于音变理论的所有主要问题, 表中所列的七项音变至少可以告诉我们这样四点:一、音变类型:历史语言学讲一共有两种音变类型:分化与合并, 这里呈现的都是合并音变。二、音变方式:这里呈现的明显是王士元1969提出的“词汇扩散理论”那种扩散式音变。可以看出每一项音变的情况与速度都是不平衡的, 有的人发生了, 有的人没有发生, 有的人不稳定。有的在这个词上变了, 而在那个词上又未变, 还有的词可以这样读也可以那样读, 摇摆不定, 呈现出一种两读现象, 这种音变的两头 (开始和结束) 整齐, 而中间参差不齐的现象正是所谓扩散式音变。三、音变原因:看来是根据“省力原则”, 把难发的音改变成为易发的音。四、音变过程与音变方向:这里有辅音变化, 有元音变化。辅音有舌尖化, 元音有单化或裂化等。但是无论元音还是辅音都是一种链式音变。链式音变就是一种音变过程, 音变链上的每一个音都会出现在不同个体的变异发音中。而且这种链式音变是有方向性的。此例真可谓是“麻雀虽小, 五脏俱全”。

上表所列温州话百年音变的第一项舌叶音转舌尖音尤其与我们这里所讨论的北京话不同舌齿音合并相关。我们认为现代北京话塞擦音ts-系音的形成与阿尔泰语系的影响有密切关系。中古的知庄章三组声母的合流过程, 在《中原音韵》中已分合为两套声母:即知二和庄组为一类, 知三和章组为一类 (在东锺韵里知庄章三组并为一类, 支思韵庄章两组并为一类) 。这两套声母通常认为是ʧ系音和ts系音。在现代北京话中, 这两套音最终又合并为一套音ts-。原来的两套塞擦音合并为一套塞擦音的动因, 是与当时北京地区外族人的学习汉语有关。我们知道历史上北京曾经受到契丹、女真、蒙古、满等族的统治, 这四个民族的语言分属于阿尔泰语系的蒙古语族 (契丹-蒙古) 和满-通古斯语族 (女真-满) 。阿尔泰语系的塞擦音固有音位只有一套ʧ (满语分支多作ts) , 但当时的汉语则有ʧ、ts两套音, 而母语只有一套塞擦音的外族人在学习汉语这两套音的过程中, 由于省力原则的作用, 导致原汉语的ʧ、ts两套音合并为一套音。这一变化既有在政治上处于统治地位的外族人学习汉语发音不准的外因, 又有外族人在学习汉语的过程中省力原则作用的内因, 所以才最终导致ʧ、ts两套音合并为一套音 (至于汉语的ꕈ-系塞擦音没有受到影响, 是因为这套音与ʧ、ts两套音差别较大, 外族人学习汉语音的相关音时总是用最近的音去替代所学习的音) 。

理论学说 篇8

1中医学对慢性再障的认识

1.1 从“肾主骨生髓”来分析慢性再障的病机

在古代中医典籍中, 虽并无“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病名记载或与此病相关的论述, 但自《黄帝内经》起就有很多以苍白、出血、发热为主要表现的病症的描述。在临床治疗中往往根据它的临床表现划分其归属, 多将其归属为“血证”、“急疹”、“虚劳”、“血虚”的范畴。中医理论认为, 肾主骨生髓, 髓能生血;肾主藏精, 精血可以互化, 精血同源, 肾精不仅可以化生为肾气, 也能够化生为血液, 因此血的生成与肾精关系密切。如《素问·生气通天论》说:“骨髓坚固, 气血皆从”,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则说:“肾生骨髓”。而慢性再障因多种原因导致髓亏肾虚精耗, 本源受损, 气血无以化生, 四肢百骸失养而成虚劳, 所以慢性再障的发病虽与心、肝、脾、肾等脏有关, 但与肾的关系最为密切, 病机关键在于“肾虚”。

1.2 慢性再障的辩证施治

1989年在大连召开中国中西医结合血液病座谈会, 将慢性再障的分型与肾联系起来, 提出慢性再障分型以肾为主的原则, 分为肾阴虚、肾阳虚、肾阴阳两虚3型。随之各医家基本上围绕此3型开展临床及实验研究。如胡乃平[1]用菟丝子饮加减 (菟丝子、熟地、首乌、枸杞、补骨脂、女贞子、黄精、当归、黄芪、枣仁、夜交藤、陈皮) 治疗慢性再障 (肾阴虚型) 140例, 基本治愈9例, 总有效率为82.1%。唐由君[2]等进行了中西医结合治疗再障的远期疗效观察, 5年生存率62.79%, 10年生存率37.21%。徐瑞荣[3]等将慢性再障分为肾阳虚、肾阴虚、肾阴阳两虚3型辨治, 有效率77.78%。

2端粒与患者

2.1 端粒与端粒酶

端粒是位于真核细胞染色体末端的一种特殊结构, 是末端DNA和蛋白质复合体。人类正常体细胞端粒逐年缩短 (每年约减少15~40bp) 。端粒长度随细胞分裂次数增多而缩短, 所以它是细胞的“分裂钟”。端粒对染色体起稳定作用, 防止染色体DNA降解、末端融合、非正常重组、缺失, 并参与染色体和核基质的结合。端粒长短和稳定性决定细胞寿命, 与细胞衰老和癌变密切相关。大多数正常体细胞不表达端粒酶活性, 而在恶性肿瘤组织、某些正常的干细胞及生殖细胞中均发现有明显的端粒酶活性。目前已知人类端粒酶主要由3个部分组成:人端粒酶RNA (hTR) 、端粒酶相关蛋白 (TP1/TLP1) 、端粒酶逆转录酶 (hTERT) 。hTR是合成端粒DNA的模板, hTERT是端粒酶活性的限速决定因子, 具有特异性, 同时, 又是人端粒酶活性的主要决定因素。

2.2 端粒和端粒酶与细胞衰老的关系

大量的实验研究已经证明:无论途径和方式如何, 端粒确实是与衰老发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有关端粒涉及衰老的有力证据是由Allsopp等[4]人在培养不同年龄的人纤维细胞时发现的。他们发现细胞在培养液中分裂的次数与开始培养分裂的端粒长度成正比, 即端粒限制了细胞进行分裂的次数。Bodnar等[5]的实验也为细胞衰老的端粒假说提供了强有力的证据:在两种端粒酶活性为阴性的正常人细胞 (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和表皮成纤维细胞) 导入能编码人端粒酶催化亚基的载体后, 发现其端粒酶活性呈阳性, 同时有丝分裂次数增加, 使其寿命延长了至少20代, 且细胞衰老的生物学标记β-半乳糖苷酸的表达也显著减少, 这表明端粒长度缩短和体外细胞老化之间具有因果关系。

2.3 慢性再障中有关端粒的研究

慢性再障是以骨髓增生能力低下, 全血细胞减少为特征的一组造血干细胞性疾病。对于正常细胞来说, 当进行了一定次数的分裂后, 端粒缩短到一定程度便会引起衰老在人类成体细胞中端粒酶活性受到严格调控, 大部分成体细胞缺失端粒酶活性, 因此, 端粒逐渐缩短成为一种必然趋势。当端粒缩短到一定程度就不能承担保护染色体的责任, 细胞进入衰老凋亡。英国学者Brummendorf等[6]运用原位荧光杂交和流式细胞仪法检测了再障患者外周血粒细胞端粒的长度。发现再障患者粒细胞端粒长度较同年龄段正常组明显缩短, 而且令人惊奇的是, 一些服用免疫抑制剂恢复的患者, 端粒平均长度竟然与对照组并无明显差异, 而一些对药物反应差或未进行治疗的三系严重减少的患者端粒长度明显缩短, 并与正常组差异明显。近期研究发现, 约有10%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有端粒酶突变, 而再障患者采用干细胞移植治疗, 端粒长度的测量有助于选择捐献者。多数伴有端粒酶突变的再障病人对免疫抑制治疗反应性较差[7,8,9]。上面的实验表明再障骨髓细胞端粒-端粒酶水平与其增殖能力极度低下是相对应的。

3 “肾为先天之本, 主骨生髓”理论与端粒变化导致骨髓衰竭综合征之间的联系

《素问·上古天真论》中详尽论述了肾气盛衰与人之寿夭的关系, 明确指出人的生、长、壮、老受肾中精气的调节, 生命活动的过程即是肾中精气盛衰变化的过程。肾虚衰老学说认为肾为先天之本, 肾主藏精;肾精通过肾阳蒸化肾阴产生肾气, 而肾气则直接关系到人体的生长、发育、生殖和衰老。沈惠风等[10]认为肾虚是衰老的根本原因, 补肾益精是延年祛病的基本法则。安红梅等[11]研究了补肾填精复方含药血清对细胞衰老模型W I38的影响, 发现补肾填精中药复方可以减缓细胞衰老。

因此, 中医传统理论的“肾为先天之本”、“肾主藏精”、“肾主骨生髓”, 与骨髓细胞增殖、分化、衰老乃至凋亡等基本生命活动相关。而肾虚诱发染色体端粒长度的改变、端粒酶突变以及端粒酶活性的丧失左右了骨髓干细胞的衰老过程从而导致骨髓衰竭综合征-再障的发生。我们在“肾为先天之本, 主藏精, 主骨生髓”的理论指导下, 采用补肾益髓法去维持骨髓细胞端粒长度及功能, 从而达到治疗慢性再障的目的是可行的。

汉字文字元素学说 篇9

“汉字文字元素学说”的基本原理:

文字元素是具有文字遗传基因性质的构成文字字形的不可再分的携带着义音能量的最小象形图形单位, 文字元素是一个严整的系统。

汉字系统里的每一个汉字都是文字元素表意义阴原子、表语音阳原子阴阳匹配依序媾合所生成。

1. 首先, “无中生有”产生出文字元素:听觉符号口说语言语音阳原子、视觉符号象形图形信记表意义阴原子。

已经会制造与使用工具集体“劳动”觅食的类人猿发明口说语言学会说话而进化成为人类。口说语言与人类同时诞生。口说语言语音是文字元素语音形式阳原子。

中华文字起源于象物图画信记。象物图形分化, 复化, 生成由象物、象意、指事三类图形信记构成的象形图形信记系统。象形图形信记相象世界及世间事物与语言语义有内在联系, 但尚未与语音挂上钩, 其内部结构是文字元素图形表意义阴原子:字义文字。

2. 后来, 伴随社会发展发生“视听合流”, 视觉

象形图形信记与听觉口说语言语音相结合生成本初的象形图形义音分子文字———由单体象物字、象意字、指事字组成的象形字和若干个单体象形字合写的合文象形字。

象形图形义音文字产生后, 文字元素以象形字即象物字、象意字、指事字为显现形式。一个象形字为一个文字元素。每个文字元素都一分为二, 表示两个图形相同性能相异的文字原子:

一个以象形图形表意义阴原子。

一个以象形图形表语音阳原子。

3. 汉字文字元素及其表示的阴原子、阳原子的书写形式。

文字元素以象形字的象形图形外加[]表示, 书写为:

[人]、[车]、[大]、[三]、[本]、[刃]等

文字元素阴原子以象形字象形图形右上角加阴“———”变体“。”表示。书写为:

人。、车。、大。、三。、本。、刃。等

文字元素阳原子以象形字象形图形右上角加阳“—”变体“·”表示。书写为:

人·、车·、大·、三·、本·、刃·等

4. 文字元素具有适应构建工整、简明、大方、

美观的文字图形需要而产生变体的能力。例如:訁 (讠) 、水 (氵) 、人 (儿、亻、匕、阝等) 、手 (又、寸、才、、、等) 等

5. 汉字文字元素系统和汉字文字元素系统表

象形图形义音文字出现后, 文学元素以象形字———象物字、象意字、指事字为显现形式, 一个象形字为一个文字元素。由象形字———象物字、象意字、指事字三书文字构成汉字文字元素系统。象物、象意、指事三类文字元素直接指代天体界、非生命界、植物界、动物界、人类界、介质界要素事物。例如:

三类:

象物元素人、马、本、车、手、止等

象意元素大、高、飞、二、四、十等

指事元素上、下、本、刃、尤、少、等

六界:

天体界:日、月、夕、气、云、电等

非生命界:土、石、山、水、火、雨等

植物界:艹、木、竹、禾、瓜、纟等

动物界:虫、贝、鱼、鸟、牛、豸等

人类界:女、夫、民、王、臣、衣等

介质界:无、上、中、方、高、回等

“汉字文字元素系统表”是由天体界、非生命界、植物界、动物界、人类界、介质界六界270余个图形简单简单、明确、匀称、美观, 携带重要信息, 组字力强, 便于书写的文字元素构成的象形图形网络体系。“汉字文字元素系统表”的汉字覆盖面为95%许。

还有数百个文字元素未收入“汉字文字元素系统表”, 它们仍然是汉字文字元素系统的有效有益成员。

汉字文字元素系统是中华文化密码本;汉字文字元素系统是中华文字发韧、分化、复化本图;汉字文字元素系统是中华文字遗传基因图谱;汉字文字元素系统是人类文字史上第一个近乎完美的象形图形文字元素体系;“汉字文字元素系统表”是汉字文字元素系统的精粹。

6. 汉字文字元素携带形义音信息, 由其组成

的汉字文字元素系统是文字字形构建, 组造新字, 改造旧字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文字原元件资源库。往昔, 它组造出全部现有汉字;今世与时俱进适应时代需要不断组造出新汉字, 简化繁体字, 改造记号字。

近百年新造的汉字 (主要是形声字) 如:氖、氧、氦、酊、啡、炸、啤、顺、吨、胺等。

简化繁体字。如:艺—艺、学—学、专—专、龙—龙、为—为、态—态、迁—千、标—标、优—优、党—党、龟—龟等。

我们要运用“汉字文字元素系统表”有理据地改造记号字。如:

“” (人戴鬼头面具, 让见者生“畏”) 取代记号字“畏”。

“” (小羊为“羔”) , 取代记号字“羔”。

“” (人负子于肩示“保义”) 取代记号字“保”。

“” (古代男子有罪受刑后屈从为奴曰“童”) 取代记号字“童”。

“” (人亡会“丧”义) 取代记号字“丧”。

“” (人用耳“听”) 取代记号字“听”等。

7. 汉字文字元素系统是一个已趋于基本稳定

的开放型象形图形符号系统。它处于缓慢地演变进化过程中, 适应时代需要吐故纳新, 与时俱进, 保持着可持续发展态势。

8.“汉字文字元素系统表”上的文字元素以象

形图形想象象征世界及世间事物而指代人类各民族口说语言语义, 具有全人类通用性。它将在人类中级表音字母有形态语文向高级象形图形无形态意音语文演变进化过程中发挥作用。

(通讯地址:466100

“证素”学说值得商榷 篇10

朱文峰教授等定义“证素”为“构成证 (名) 的基本要素”、“辨证诊断不可再分解的基本诊断单元”, 提出“临床常见的证 (名) 都是由‘病位证素’与‘病性证素’组合而成, 如肝胆湿热的‘病位证素’是肝、胆, ‘病性证素’是湿、热”。朱文锋教授将基本证素确定为病位、病性两大类, 共60项左右。“其中病位证素约30项, 分空间性位置和层次 (时间) 性位置。空间性病位有表、半表半里、心、心神 (或称脑) 、肺、脾、肝、肾、胃、胆、小肠、大肠、膀胱、胞宫 (精室) 、鼻、耳、目、肌肤、筋骨、经络、胸膈等;层次 (时间) 性位置有卫分、气分、营分、血分、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等。病性证素约30项, 主要有风、寒、暑、湿、燥、火热、毒 (疫疠) 、脓、痰、饮、水、食积、虫积、气滞、气闭、气虚、气陷、气不固、血虚、血瘀、血热、血寒、阴虚、亡阴、阳虚、亡阳、阳亢、阳浮、津液亏虚、精髓亏虚等”。上述“证素”说, 对于中医临症的所辨脏腑, 是作为“病位证素”中的“空间位置”这样一些“不可再分解的基本诊断单元”, 来认定其“本质”的。那么, 且首先讨论一下所谓的“病位证素”中五脏等的本质。

1 从五脏的本质驳“证素”学说

众所周知, 脏腑被称之为中医基础理论体系的核心概念, 其内涵是一个多层次的复杂体系。其中既有古人对人体脏腑身形和功能的实际描述, 又有借用当时最先进的哲学模型构建而成的四时五脏阴阳虚拟性模型;中医学的“人”是“天化的人”, 既有对人体本身的研究, 又有超人体“天人合一”的人天观的论述。又因中医脏腑理论是古人在与疾病作斗争的过程中形成的, 常是在病中识人, 治中识病, 所以关于脏腑的一些在表面上似乎是关于结构或生理的论述, 其本质可能是对病理现象或中药药理现象、针灸治疗现象的概括和总结。

仅用一个“空间性位置”来说脏腑, 实有以偏概全之虞。中医脏腑不等于占据一定空间的西医脏器。“四时五脏阴阳”说, 实为中医学的时空统一和时空转换思想的体现。《素问·五脏生成篇》又说:“五脏之象, 可以类推”; “肝象木而曲直, 心象火而炎上, 脾象土而安静, 肺象金而刚决, 肾象水而润下”。在这里, “脏象”又是古人应用取象比类的方法, 即先取象再比类, 对五脏的属性功能与自然事物或现象的联系和类推, 是脏腑理论对五行学说的应用或对五行模型的借用。五行虽然也可以代表空间位置之“五方”, 但作为五行脏象主要是关于五种性质的比类。

关于病证辨识的不同维度, 病所 (病所、病位、病的部属、病程时段) 与病性是有所不同, 但是总的说来, 病所与病性的密切相关性又存在于证的整体中, 使得病所与病性往往难以分得开。五脏之名作为符号是“联结部分与整体、感性与理性的载体”[4]。

中医的每一脏都既是位置的又是性质的, 既是部分的又是整体的, 既是实际的又是虚拟的, 既是时间的又是空间的;因此既可表明病所, 又是表明了病性。例如, 心气虚、脾气虚、肾气虚等皆为“气虚”, 但是病性大不一样;如果说其只是“病位证素”不同, 而病性则是一样的, 则必然产生矛盾。又如肝风内动、肝气瘀滞、寒滞肝脉, 能说只是其病性不同, 而其病证的空间部位相同吗?再如心肾不交, 症见失眠健忘、头晕腰膝酸软、潮热盗汗等, 而心肾阳虚, 症见形寒肢冷、心悸、尿少身肿、唇甲青紫等, 虽说都是“病在心肾”, 然其病证的空间位置大异。脏腑等本质上不是仅对病证空间性位置的辨识, 而是具有亦“性”亦“位”之双重性。

兼具形而上性的天地四时阴阳之五脏与仅具形而下性的五官、肌肤、筋骨都并列为“病位”也是不够妥当的。

很显然, “证素”说在把证分解为“素”时, 也就把原来的脏腑辨证的位、性双重性、脏腑概念的多层次性本质都抛弃掉了。因此, 将其称呼为“病位证素”, 名不附实, 在逻辑学上属于“定义过窄”的错误。

中医研究者在提出关于病证的创新概念体系时, 必然对原有辨证理论体系的基本概念有所传承。这一方面需要对这些基本概念本身的内涵与外延有整体性理解, “还不要忘记其分别在固有理论体系中与其他概念的整体性关系”[5], 否则你可能只是挖取了宝贵遗产的一鳞半爪, 组成的是一个难以经得起推敲的体系。整体性是中医辨证论治的灵魂, 对此, 在把具有整体性证“分解”为证素时, 不应该减弱了其中最基本概念的整体性、多层次性和多元性本质。

2 从伤寒辨证、温病辨证的本质驳“证素”学说

温病、伤寒辨证都各包含着对一系列病证的辨识, 其中任何一种证都不能单用一个所谓“病性证素”或与之并列的“病位证素”中的“层次 (时间) 性位置”来确切表述。例如温病之湿温, 其发于长夏, 致病则易犯脾胃, 初起即出现湿热困阻脾胃见证;因此, 由“湿温”概括的“病性”, 又与“时间”上的“长夏”和“空间”上的“中焦”相呼应。再如对于温病当首辨“新感”与“伏邪”, 而“新感”与“伏邪”就不仅是发病的时间、空间病位的不同, 其病性也多不一样。伤寒六经诸多中医病证的病性与时空病所的转换关系、对立统一关系, 更是很复杂的非线性关系, 都不能像氯化钠中的氯元素与钠元素那样简单的化合与分解, 故也不能简单化的分解为“证素”, 在此不一一列举。

3 “证属”关系不等于“证素”分解

朱文峰教授说是在《内经》中“找到了证素的萌芽”, 他把“病机十九条”中属火者 (5条) , 属热者 (4条) , 属风、寒、湿者 (各1条) 说成五种“病性证素”, 而五脏及上、下 (7条) 则说是“病位证素”。很显然, 他是把《内经》本意的“证属”关系, 误解为小到“不可再分解”的“证素”单元了。

从中医辨证论治的渊源看, 内经时代, 病与证虽未严格分开, 但是却通过“谨守病机”完成了对许多症状向部分证的归属演变的示例。《素问》病机十九条, 一向为历代医家所重视。其中十二条言六淫病机, 七条言五脏病机;其实也就是示例式地辨识了十几种病证, 主要是六淫病证和五脏病证。如著名中医学家任应秋先生在《中医各家学说》一书中高度评价张介宾对病机十九条的发明, 说其“求得了病机的有、无、虚、实, 也就是辨出了证候的本质”。病证的六淫所属尚可说主要是病性辨识;病证的五脏所属却远不只是对病位的辨识。张介宾对病机十九条中五脏病机的分析:“风主动摇, 木之化也, 故属于肝”;“肾属水, 其化寒”, “水之虚实, 皆本于肾”;“心属火, 其化热, 故疮疡皆属于心也”……故“十九条”里的“皆属于肝”、“皆属于心”等条, 既是对五脏病机或病性的取象比类, 又是对五大类病证从症状到辨证的过程。

从集合论的观点来看, 也可以说十九条所论“皆属于”的诸脏, 就是对有一定确切范围的、可以区别的病证的五个大的集合, 仅理解为五种“空间位置”根本上是不合适的。而另外的“十二条”讲的六淫病证, 则又是按六淫的特性对病证分别以“皆属于”某某证的若干集合。由是观之, 所谓“证素”说, 其实是把“皆属于”某种证的最大集合, 当成了是“分解”证的最小单元;也可以说是把“种属划分”当成了“整体向部分的分解”, 犯了一个明显的逻辑学上的概念错误。例如可以按性别把人划分为男、女两大集合, 也可按国籍把人划分为中国人和外国人两大集合, 中国男人是中国人与男人的交集。“中国男人”从词语组成形式上是“中国”与“男人”的“组合”, 但本质却上不是中国人与男人“组合”而成, 当然也就不能把“中国男人”分解为“中国”和“男人”这样一些“最小单元”, 也不能把“中国”、“男”说成“能组合为人的要素——人素”。否则就是以名乱实了。因为“中国”、“男”都是“种属”的概念, 可以说“某人属于中国”, 不能说中国是某人“分解”的最小的“人素”。明白了“划分”不等于“分解”这个道理, 再来分析一下“肝胆湿热”证, 其在“证名”的形式上虽然可以“分解”为肝、胆、湿、热四个最小词语单元, 但肝胆湿热证本质上却是肝病、胆病、湿病、热病四大集合的交集, 也分别是这四个母集的子集, 比较而言是更小的单元。

《内经》虽然古老, 但对诸概念之间严谨性关系的论述实在是值得后人深思的。在《内经》里, 有“咳论”、“热论”、“痹论”等种种概念, 都是一些较大的病证集合, 其中如“咳”又分五脏诸咳:心咳、肝咳、肾咳等, 则是“属概念”, 或者说是属于“咳”这个集合的元素, 又分别是“咳”与“心”、“肝”、“肾”的交集。而“证素”说则恰巧相反, 把集合当成了元素 (最小单元) 。“证素”学说值得商榷之处正在于此。

中医辨证当然首先要对证有所定性和定位, 也可以总称为“质化”, 以与量化相区别。质化即对证的客观性质的辨识, 中医历来就有不同的维度和标准, 如八纲就是四个维度。正如人的躯体性质至少有男女、胖瘦、高矮、老幼等四个维度, 但是为了更全面了解人的本质, 则需要有更多的维度和标准, 如资历、智商、美丑等等层出不穷, 因为人本来就是复杂的。同样为了更全面了解复杂的各种证的本质, 也必须补充更多的辨证方法和标准, 这也是中医学发展的必然过程。目前来看, 试图把中医复杂的辨证体系简约化的“证素”学说, 不但是不合理的也是没有必要的。

朱文峰先生于2009年因病逝世, 令人感到痛心和遗憾;所幸其同事及学生等仍在继续进行该项研究, 盼能很快听到与笔者商榷的意见, 共同促进中医学术发展。

参考文献

[1]朱文峰.《证素辨证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1-9.

[2]朱文锋.创立以证素为核心的辨证新体系[J].湖南中医学院学报, 2004, 24 (6) :38-39.

[3]过伟峰, 吴勉华, 周仲英, 等.论“病机证素”[J].中医杂志, 2010, 51 (5) :389-391.

[4]石福祈.西方哲学中的“符号”概念[N].光明日报, 2010-07-03.

解密板块构造学说 篇11

众所周知,地震与地球板块运动有密切的关系,但你是否知道史前腕龙化石的发现竟然与板块构造学说有关联呢?板块运动又是如何改变地球面貌的呢?一起听听——

听力小提示:节目在中间和结束的地方分别提出了几个问题,同学们可以试着回答,检测自己是否听懂文章内容。

More than 150 million years ago, during the Jurassic

period[侏罗纪], Earth was nothing like it is today. The landscape

was different, the climate was different, and the creatures that roamed[漫步] the Earth were very, very different.

The Brachiosaurus[腕龙], or “Arm Lizard,” was one of many creatures that lived during this time. Brachiosaurus gets its name from its long forelegs, which looked a little like arms. It is one of the largest known animals ever to live on land. But until 100 years ago, we didn’t know anything about this dinosaur[恐龙]. In 1907, a German engineer was searching for minerals in eastern Africa when he stumbled

on[无意中发现] thousands of bones of ancient creatures. Hundreds of people excavated[挖掘] this area, known as Tendaguru, near the coast of Tanzania in Africa, for five years. During that time they unearthed 250 tons of

fossils[化石]. The fossils were sent to the Humboldt

Museum in Germany. It took 20 years to sort and

assemble[装配] the fossils before they were finally

displayed. The most impressive find was one of the biggest, most complete skeleton[骨架] of a dinosaur ever found – the prehistoric Brachiosaurus.

Not only did this massive excavation effort uncover dinosaur fossils, it also unearthed a mystery. Thirty years earlier, bones of another Brachiosaurus had been dug up thousands of kilometers away in Colorado.

Scientists were baffled[困惑]. It was unlikely that two identical[同样的] creatures could have developed at the same time in two different parts of the world. And a

dinosaur that lived on land could not have swum across the vast ocean between Africa and North America.

But what if that ocean had not always been there? What if Africa and North America had once been joined together in a single land mass[大陆块], so that

Brachiosaurus could just walk from one part to another? Over the last 100 years,

scientists have developed a theory that answers these questions and solves the

mystery of Brachiosaurus.

The theory of plate

tectonics[板块构造学说]

revolutionized[彻底改革] our view of how the continents and oceans formed and changed over hundreds of millions of years.

Questions: How do you think that bones of the same type of dinosaur ended up in two distant parts of the world?

The land masses on Earth were once very

different from the way they are today. Earth’s surface is in constant[持续的] motion and the continents are no

exception. They are part of tectonic plates that move about two or three

centimeters a year, about as fast as our fingernails grow. Over millions of years new land masses are made, some relocate and others break up. The theory of plate tectonics explains how land masses move.

The Earth is like an egg: the yolk is the core, the white is the mantle[地幔], and the comparatively[相对地]

thin shell is the Earth’s crust[地壳]. The top layer of the mantle together with the crust is called the lithosphere[岩石圈]. The lithosphere is broken up into about a dozen tectonic plates that hold all of the Earth’s continents and the ocean floor. The plates move continuously in response to[响应,反应]

slow-moving convection currents[对流循环气流] in the mantle. Land is pulled apart, shoved together, and reshaped. The theory of plate tectonics explains how it’s possible to find evidence of similar plants and animals, like the giant Brachiosaurus, on

different continents.

Two hundred and fifty million years ago, the plates jammed together and formed one huge

super-continent call Pangaea[泛大陆], which means “all land.” But over millions of years the huge continent split, and the modern continents gradually began to take shape.

Oceans too were created when Pangaea broke up. The Atlantic Ocean was formed when Africa and the Americas pulled apart. The giant continent of Pangaea is hard to imagine, but one look at the shore lines of Africa and South America makes it easy to see how they once fit together.

The boundaries between Earth’s tectonic plates are where all the action is. These cracks in the crust are called plate boundaries[板块边界] and most lie under the oceans. At the Mid-Ocean Ridge[山脊], molten magma[岩浆] rises from the mantle. When it cools, the magma makes new oceanic crust.

Plate boundaries both on land and under the water are also the places where most volcanoes form.

Some plate boundaries are visible on land, like the San Andreas Fault[断层] in California. The land around the fault is one of the most earthquake-prone[倾向于] areas on the planet. Here, plates try to move past each other and they sometimes get stuck. When they become unstuck, the movement that results is an earthquake.

When tectonic plates collide[碰撞], mountains may be created in the process. The Himalayas, Earth’s tallest mountain range, are relatively young. The collision between India and the Eurasian Plate pushed up these towering[高耸的] peaks only 30 million years ago.

The look of our planet is constantly changing. Brachiosaurus bones found continents apart have helped us understand Earth’s dramatic past.

Questions:What are Earth’s plates? How did plate

movements affect Earth’s continents and oceans?

在一亿五千多万年前的侏罗纪时期,地球的样貌与现在大不相同。自然景观不同,气候迥异,漫步于地球之上的生物也非常非常不同。

腕龙,又名“长臂蜥蜴”,是生存于这一时期的其中一种生物。腕龙的名字来源于其长长的前腿——它们看起来有点像手臂。它是迄今所知体型最大的陆生动物之一。然而直到一百年前,我们还不知道这种恐龙的存在。1907年,一位德国工程师在非洲东部寻找矿石,无意中发现了许多远古生物的遗骨。成百上千人对这块位于非洲坦桑尼亚海岸附近、被称为“坦达古鲁”的地方展开了长达

五年的挖掘。在此期间,他们挖起了

250吨化石。这些化石被送往德国的洪堡博物馆。人们花了20年的时间对其进行分类和组装,才最终将它们展示于世人面前。而其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发现要数一具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大、最完整的

恐龙骨架——史前腕龙。

这项规模庞大的发掘工程不仅挖出了恐龙化石,还揭示了一个秘密。30年前,人们在数千公里外的(美国)科罗拉多州发掘出另一具腕龙骨骸。科学家们感到相当困惑。在同一时期,两只同种的生物似乎不太可能分别生长于两个不同的地方,而一只陆生恐龙也不可能游过非洲和

北美洲之间的宽阔海域。

但如果这片海洋并不是一直都存在呢?如果非洲和北美洲曾经是一块连接在一起的单独大陆块,腕龙就可以从大陆块的一端走到另一端去,情况会怎样?在过去的一百多年里,科学家们提出一种理论来回答这些问题,并解开腕龙的秘密。

板块构造理论彻底改变了我们的认知,让我们认识到大陆和海洋在数亿年来是如何形成和演变的。

提问:同一种恐龙的骨骸最终散落于地球上相距甚远的两个地方,你对这个问题有什么看法?

曾几何时,地球的大陆块与如今的样貌大相径庭。地球表面在不断运动,

大陆也不例外。它们都是构造板块的一部分。这些构造板块每年移动两至三厘米,和我们手指甲的生长速度差不多。经过数百万年,新的大陆块形成,有一些在迁移,另一些则裂开几块。板块构造理论解释了大陆块的

移动。

地球就像一个鸡蛋:蛋黄是地核,蛋白是地幔,而相对较薄的蛋壳就是地壳。地幔的顶层和地壳被合称为“岩石圈”。岩石圈被分裂为十来个构造板块,承载着地球上所有的大陆和海床。这些板块随着在地幔中缓慢移动的对流循环气流而不断移动。陆地被拉开,推挤到一起,重新组合。构造板块理论解释了为什么会在不同的大陆找到相似的动植物的证据——如巨型腕龙。

两亿五千万年前,各板块紧紧地挤在一起,形成了一块巨大的超级大陆,名为“泛大陆”(又称盘古大陆),意为“全部的陆地”。然而经历了数百万年,这块巨大的大陆分裂开来,现代的大陆逐渐成型。

当泛大陆分裂时,海洋也随之形成。

非洲和美洲被拉开,形成了大西洋。现在已经很难想象泛大陆是怎样一副模样,但只要看看

非洲和南美洲的海岸线,我们就不难看出它们曾经紧密相连。

地球构造板块之间的边界是所有地壳运动发生的地方。这些

地壳上的缝隙被称为板块边界,其中大多数位于海底。在海洋中脊,熔化的岩浆自地幔升起。冷却后,岩浆就形成了新的

海洋地壳。

陆上或是水下的板块边界也是大多数火山形成的地方。

有一些板块边界在陆地上,清晰可见,比如(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圣安德列亚斯断层。断层周围的地方是这个星球上地震最多发的地区之一。在这里,板块试图相互挤压,有时候会卡在一起。它们移动松开的结果就是地震。

当构造板块相互碰撞时,或许就会形成山脉。喜马拉雅山虽然是地球上最高的山脉,却还相对年轻。仅仅在三千万年前,印度板块与亚欧板块的碰撞推起了这些巍峨的

山峰。

我们这个星球的外观在不断改变。在不同大陆上找到的腕龙骨骸帮助我们了解到地球

过去完全不一样的面貌。

中医体质学说浅论 篇12

1 中医体质分类研究

1.1 古代中医体质分类

《内经》对体质差异的认识是基于阴阳五行学说,《灵枢·阴阳二十五人》以五行学说为理论依据,将人分为金木水火土5种基本类型,每类型再各自推演出5种亚型,故体质类型共计25种,“先立五行,金木水火土,别其五色,异其五形之人,而二十五人具矣”。

明代医家张景岳从禀赋的阴阳、脏气的强弱偏颇、饮食的好恶、用药的宜忌、气血的虚衰等方面,将体质划分为阴脏、阳脏、平脏3型。朱丹溪《格致余论》明确提出痰湿体质,即“肥白人多痰”。清代医家章楠《医门棒喝》以阴阳量的盛、旺、虚、弱为分类方法,将体质划分为阳旺阴虚、阴阳俱盛、阴盛阳虚、阴阳两弱4种类型。

1.2 现代中医体质分类

现代医家体质分类研究较多,分类的方法依据也大不相同,选取有代表性的体质分类总结如下:

匡氏[1]以阴阳、气血、痰湿的生理、病理特征将体质划分为正常质、晦涩质、腻滞质、燥红质、迟冷质、倦白光质。王氏[2]从临术实用的角度,确实七种体质类型,即正常质、阴虚质、阳虚质、痰湿质、湿热质、气虚质、瘀血质。田氏[5]根据脏腑经络和阴阳气血津液的盛衰虚实,将体质划分为阴虚型、阴寒型、阳虚型、阳热型、气虚型、气滞型、血虚型、血瘀型、津亏型、痰湿型、动风型、蕴毒型。何氏[6]等根据临床观察,将体质划分为正常质、阴虚质、阳虚质、阴阳两虚质、痰湿质、瘀滞质。陈氏[7]结合临床,将体质划分为正常质阴虚燥红质、阳虚迟冷质、痰湿腻滞质、气血两虚质、倦怠质、阳盛质。

2 中医体质学说的科学意义

随着产业社会和高新技术的发展、经济的繁荣、空气的污染、生活节奏的加快、竞争的加剧和人际关系的复杂,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行为方式发生了很大改变,市场观念的冲击,社会医学模式也随之发生了转变:由单一的生物医学模式,转变为生物-社会-心理医学模式。也就是说,致病因素已有3个,一是生物因素;二是社会因素;三是心理因素。20世纪70~80年代,很多人出现了容易疲劳、食欲不振、心情郁闷、情绪不稳等多种症状,但通过体征和化验检查又无异常,尤其在经济发达地区,患病人数不断攀升,这种现象曾经困扰了医学界多年。

20世纪80年代中期,前苏联学者N.布赫曼通过研究发现,人体除了健康状态和疾病状态之外,还存在着一种非健康非疾病的中间状态,称为亚健康状态,这一发现被后来许多学者的研究所证实。亚健康又称第三状态,也称灰色状态、病前状态、亚临床期、临床前期、潜病期等,包括无临床症状或症状感觉轻微,但已有潜在病理信息。目前,世界卫生组织对于健康的定义是“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而且是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完好状态。”相应于这个健康的定义,提出了亚健康状态的定义:“亚健康是一种即没有疾病,又不是健康的状态,是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一种状态。”

中医体质学的发展,为病前状态的预防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指导,改善偏颇体质是预防亚健康的最佳选择,通过体质的调整、优化,可预防亚健康的发生,防止其向疾病的转化。对偏颇体制状态进行修正,从而达到改善亚健康状态、预防疾病发生的目的。中医认为健康的生活、行为、工作方式是提高生命质量,预防“亚健康”和疾病的根本方法。其主张的饮食有节、起居有常、情志条畅、劳逸适度等养生之术即是对其高度的概括。

3 中医体质研究发展趋势

3.1 体质学说系统化,体质分类标准化

随着体质学说研究的深入,后世医家在《内经》体质学说的基础上,将体质学说越来越整体化、系统化、规范化。

《健康报》2006年6月22日3版报导《中医体质分类标准研究取得重要成果》,北京中医药大学王琦教授为首的课题组完成的“中医体质分类判定标准及其方法学体系建立的研究”项目成果体现在以下几方面:在“体质可分论”的基础上,提出中医9种基本体质类型的概念及分类方法,建立了中医体质分类的理论模型及体质文献数据库;通过文献研究和流行病学方法,以OR值计分确定痰湿体质的量化诊断标准,为痰湿体质的深入研究提供了客观的判断依据,并为现代体质类型研究提供了方法;应用中医传统和现代研究手段的体质分类方法有机结合而形成符合中医特色的体质分类标准,开发中医9种基本体质量表,运用量表进行大样本流行病学调查,并对量表的信度、效果进行评价,其实用性、再现性、一致获得了良好的结果,在此基础上制定出中国人群9种中医体质判定标准,为体质分类提供了标准化的工具和方法,并在全国范围内及日本等国得到较好的推广应用。

3.2 体质学说将广泛应用于疾病防治、亚健康状态调整等领域

中医体质学说作为中医基础理论之一,最终目的是要服务临床,应用于临床,这也是体质学说研究的根本目的。中医体质学说的研究,为发挥中医药“治未病”的特色优势、建立具有中医特色的健康评估和健康管理模式提供了新的方法学指导。中医体质学说未来必将在促进人类健康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钱会南.中医体质分类最早的全景式构图—解读《黄帝内经》阴阳二十五人[J].中华中医药杂志,2008,23(10):853-855.

[2]崔伟政.浅谈《金匮要略》中的体质分类[J].山西中医学院学报,2007,18(5):6-7.

[3]匡调元.体质病理学研究[J].成都中医学院学报,1978,1(2):3-17.

[4]王琦.中医体质学[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出版,1995.70-71.

[5]田代华,吕明伟.论体质与证候[J].山东中医学院学报,1983,7(1):7-11.

[6]何裕民,高钦颖,严清,等.从体质调研结果控讨因时因地制宜治则[J].中医杂志,1986,27(5):47-50.

上一篇:任务型模式下一篇:急性大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