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空间框架(共11篇)
地理空间框架 篇1
摘要: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是数字城市建设的核心任务之一, 其目的是为了实现地理信息的交换和共享, 为政府宏观决策和社会公众提供地理信息服务。该文基于笔者从事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的相关工作经验, 探讨了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和应用的相关思路, 论文首先分析了建设的目标和意义, 进而对建设的主要内容和方法进行了详细的论述, 最后提出建设过程中应至少选用4个示范系统对框架进行检验和推广, 相信对从事相关工作的同行能有所裨益。
关键词:数字城市,地理空间基础框架,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软件体系
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的主要内容包括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地理信息公共平台、支撑体系及应用示范系统等4个方面的建设内容。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是地理空间框架的核心;地理信息服务平台是地理空间框架应用服务的表现;支撑体系是地理空间框架建设与服务的支撑和保障;应用示范系统是地理空间框架的应用和推广。
1 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建设
基础地理空间数据提供了有关自然、人文、经济、环境等要素的几何位置、形态特征和相关关系, 使用户可以以地理坐标或空间位置集成、检索、展示各种城市信息, 进行空间分布特征、运行状态、变化趋势等的查询分析和模拟。
1.1 测绘基准
测绘基准包括大地基准和高程基准。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必须规范基础地理信息数据所采用的测绘基准, 以保证各类地理信息数据和专题数据的大地基准和高程基准的统一, 便于地理信息数据及其服务的广泛推广和深入应用。
1.2 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
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是按照统一的测绘基准整合和集成国家级1∶1 000 000、1∶250 000、1∶50 000基础地理信息数据, 省级1∶10 000、1∶5 000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及市级1∶2 000、1∶1 000和1∶500的基础地理信息数据, 形成多源、多尺度的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开发数据库管理系统, 实现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的统一管理。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构成如图1所示。
1.3 数据库管理系统
数据库管理系统是为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及其元数据的建库、管理、更新、制图、输出等操作提供软件工具支撑。其功能需满足《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基本规定》 (CH/T9005—2009) 的要求, 具备数据的处理、输入、输出、查询、统计、分析, 以及历史数据管理、元数据管理、安全管理等多方面的功能。
2 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在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建设的基础上, 按照一定的标准和规则, 对基础地理信息数据进行提取、整合和重组, 生成满足政府部门和社会公共需求的地理空间框架要素数据;通过建立要素和瓦片数据的一体化索引, 实现多种数据的无缝集成;研制开发网络化的应用服务与运行维护系统, 形成唯一的、权威的数字城市地理信息公共平台。地理信息公共平台建设内容包括1套数据库和4个软件系统。
2.1 面向服务的产品数据
面向服务的产品数据主要包括在基础地理信息数据上通过数据提取、扩充和重组等加工处理形成的框架要素数据、遥感影像数据、数字高程模型数据、电子地图数据、三维景观数据、地名地址数据等面向服务的产品数据, 以及其他部门或单位的专题数据, 还有目录和元数据等。针对不同的应用和保密要求, 面向服务的产品数据可分为基础版、政务版和公众版3种形式。基础版数据主要面向专业用户;政务版数据主要面向政务用户;公众版数据主要面向社会公众。根据数据自身的特点, 多个版本可共用1套数据。
2.2 地理信息公共平台软件体系
地理信息公共平台软件体系主要包括门户网站、数据交换系统、地理信息服务系统、数据运维管理系统和平台运维管理系统5个方面。
(1) 门户网站是地理信息公共平台的统一访问界面, 提供地理信息浏览、地理信息数据存取与分析处理等多种服务, 是在线服务系统的集中表现, 为用户提供一站式地理信息服务。 (2) 数据交换系统用以实现面向服务的产品数据和专题数据的集中管理以及相互之间的交换。 (3) 地理信息在线服务系统采用面向服务的体系架构 (SOA) 设计理念, 通过服务的方式对外提供地理信息公共服务, 以实现数据和应用的分离。 (4) 数据运维管理系统是用来实现多种类、多尺度、多坐标系统的具有稳定标准规范的数据的入库、更新和维护, 应具有数据的采集、生产、更新、整合、发布、维护等功能。 (5) 平台运维管理系统是实现对用户和服务的全过程监控, 以保障平台的正常、安全和稳定的运行, 应具有用户注册、权限配置、交换配置监控、数据运维监控等功能。
3 支撑体系建设
支撑体系建设包括政策法规与标准规范建设、组织机构建设、机房环境、软硬件环境、网络环境等基础设施建设和人才队伍建设等多个方面的内容, 是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项目建设、运行和服务的支撑和保障。在进行软硬件环境建设时应考虑和数字省区地理空间框架的一致性和兼容性, 充分利用现有的基础设施条件, 但同时也要关注各种环境条件的先进性、可扩展性及可伸缩性。
4 应用推广思路
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的主要目的是要建立一个多尺度、信息丰富、现实性强的基础地理信息框架, 实现地理信息数据的交换和共享, 为城市信息化建设奠定基础。因此, 在项目建设中应高度重视应用示范系统的建设, 选择至少4个典型示范应用, 以检验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的建设成效。
5 结语
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是数字城市建设的核心任务之一, 其目的是为了实现地理信息的交换和共享, 为政府宏观决策和社会公众提供地理信息服务。因此, 项目建设必须以政府为主导, 立足于当地实际情况和应用需求。
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性工程, 涉及众多领域及多个专业职能部门。在项目建设中应加强不同行业部门之间的协调和沟通, 同时制定相应的政策法规和标准规范, 尤其是政策层面上的政策法规和标准规范的建设, 以支撑项目的实施与推广应用及今后的运行维护, 从而真正实现地理信息数据的交换和共享, 促进城市信息化的建设。
参考文献
[1]国家测绘局.CH/T9003—2009, 地理空间框架基本规定[S].北京:测绘出版社, 2009.
[2]谭啸.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基本思路的探讨[J].测绘与地理信息, 2010, 33 (2) :156-162.
[3]袁延良, 任波, 陈新, 等.“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研究[J].计算机技术发展, 2007, 17 (2) :50-52.
地理空间框架 篇2
当然,学习这篇设计书需要从数字城市这个概念入手,但是核心问题还是在地理空间框架这个方面,我们的学习不能只停留在概念和表面上的学习,更要深入到专业领域,熟悉相关理论,了解操作流程。再用专业的眼光去审读这篇设计书后我发现我学到的比初次读的时候更多,仿佛登上几个台阶之后向下俯揽,收于眼底的风景更加广阔,更加系统,更有组织地理解设计书的思路和要求。下面我将我对这份设计书的理解,和有关于地理空间框架以及数字城市方面的拓展学习做一个简短的总结,我明白这当中也许存在某些误解和偏差,望栗老师阅读完之后给与批评指正。
首先从概念入手,说实话对于我跨专业的我,开始对城市地理空间框架这个概念确实不太明白,那就用最快捷的方式,就是百度一下。这个概念必须先理解,这是深入学习的前提。
城市地理空间框架数据是按一定规则采集和组织的一组描述城市地理框架要素的空间特征、属性特征和时态特征的地理空间数据。城市空间框架数据的外延十分广泛,既包含城市基础地形信息,又包含反映城市的自然、人文、经济等具有基础性、普遍适用性强和使用频率高的一些其他基本信息。
明白它是什么之后,下面就要学习它的内容组成:城市空间框架数据的形式多种多样,除了表达城市基础地形要素最主要的数字线划图(DL G)、数字高程模型(DEM)、数字正射影像(DOM)和数字栅格图(DRG),即所谓的“4D 产品”外,还有表达各类城市专题空间数据的矢量和属性的存在形式;表达相同内容信息的城市空间框架数据也可拥有不同的比例尺和分辨率。因此,对于城市空间数据框架中空间数据内容、形式和尺度的确定,应当从数据生产周期、成本和质量的特
点以及城市实际应用的需求上着手,根据其特点和需求的不同,选用不同的数据内容、形式和不同的比例尺、分辨率,只有这样才能使城市空间数据框架建设真正起到应有的作用。另外,框架数据的建设应遵循相应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以及地方标准。
一般而言,城市地理空间框架数据由基础地理空间数据和专题地理空间数据组成。
基础地理空间数据提供了有关自然、人文、经济、环境等要素的几何位置、形态特征和相关关系,使用户能够按照地理坐标或空间位置集成、检索、展示他们所关心的各种城市信息,进行空间分布特征、运行状态、变化态势等的分析模拟。基础地理空间数据全面反映了城市的自然地理条件和社会经济状况,是专题地理空间数据和GIS 应用服务系统的空间定位基础。根据“数字城市”建设的内在要求,基础地理空间数据主要包括综合管线数据、行政区划数据、道路数据、水体数据、地名数据、建筑物数据、地下空间设施数据、地址数据、地籍数据、测量控制点数据等。基础地理空间框架数据的质量应通过数据志和质量元素来描述,数据志将完整、准确地描述数据源、数据获取与加工过程、数据内容取舍以及数据更新维护等情况;质量元素将包括数据的完整性、位置精度、时态精度、逻辑一致性和属性精度。
专题地理空间数据是指与空间相关的其他城市专题信息,这些数据包括土地利用现状数据、规划用地数据、园林绿地数据、公共服务设施数据以及特殊管理区域数据等城市专题信息,并且可以根据各个城市的自身特点和需要进行扩展。与基础地理空间框架数据类似,专题地理空间框架数据的质量也需要通过数据志和质量元素来描述。
这当中涉及两个从未接触到的概念:“数据志”,“数据质量”。
数据志是指在数据仓库系统中,一个仓库数据项的精确的历史沿革即该数据从获取、转换、集成到现状的这个完整过程的相关描述和信息。数据志包含两个部分:起始数据集和作用在该数据集上的数据处理过程。获取数据志的过程称为数据跟踪。数据志跟踪技术是数据仓库研究中一个最新的前沿性课题,不仅可以支持更全面,更深入的数据分析,还可以帮助技术人员验证源数据、清洗规则和转换处理的正确性,从而提高数据仓库的质量。
数据质量元素是描述数据质量的信息项,包括位置精度、属性精度、逻辑一致性、完整性、现势性和数据说明。在数据分析和数据仓库领域,数据质量由数据质量元素来描述。数据质量元素分为两类:数据质量的定量元素和数据质量的非定量元素。数据质量定量元素,用于描述数据集满足预先设定的质量标准及指标的程度,并提供定量的质量信息。数据质量非定量元素提供综述性的、非定量的质量信息。
上面概念既然说到城市地理空间框架是一组地理空间数据,那么它有什么作用和意义呢?地理空间数据框架是地理空间框架的基础参考框架,它为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提供统一的空间定位与基础地理信息公共平台,对于信息资源按照地理空间进行整合和实现信息共享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城市地理空间基础框架是“数字城市”建设的核心任务之一。建设城市地理空间数据框架,首要任务是建设城市空间数据基准,重点在于建设数据基准之上的城市空间数据库。
那么现在与地理空间框架的一些相关概念就清楚了,从概念上理解并且在相关领域拓展开来学习之后就觉得可以更清楚的了解其相关内容。然而在学习中我对有关于数字城市的一些内容和理论理解地更加深入。
所谓“数字城市”,是综合运用GIS、RS、GPS、宽带网络、多媒体及虚拟仿真等技术,对城市的基础设施、功能机制进行信息自动采集、动态监测管理和辅助决策服务的技术系统,它具有城市地理、资源、生态环境、人口、经济、社会等复杂系统的数字化、网络化、虚拟仿真、优化决策支持和可视化表现等强大功能。而“数字城市”是“数字地球”的一个组成部分,可以看作是一个系统工程或发展战略,但不能看作是一个项目或一个系统。“数字城市”是一个城市发展的战略目标,有一个逐渐发展的过程,而且在发展过程中会对城市建设、市民生活、经济发展带来效益和方便。“数字城市”是城市规模、建设、管理、服务及数字化工程的最终目标。说到这里顺便学习了一下数字地球的概念:数字地球是指一个以地理坐标(经纬网)为依据,具有多分辨率及海量数据的多维显示虚拟系统。它要求地球上的信息全部实现数字化,同样的了解了概念之后是学习数字城市的基本框架。“数字城市”框架
体系大体由3 部分组成:
①基本平台部分,主要为城市综合信息平台、城市空间基础信息平台和城市电信基础设施平台;
②数字城市服务对象(用户),该部分主要为政府、企业、社区、公众构成的各类应用系统,作为核心应用系统是数字城市发挥作用的根本;
③关键技术,它是数字城市的技术支撑,主要为计算机技术、海量数据存储技术、宽带网络技术、3S 技术、对地观测技术、虚拟现实技术、互操作技术等。
地理空间框架 篇3
关键词:LANDSAT8;地表温度;地理国情监测
0 引言
地理国情监测是准确掌握国情国力的有效途径,综合利用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航空航天遥感技术(RS)、地理信息系统技术(GIS)等现代测绘技术,综合各时期测绘成果档案,对地形、水系、湿地、冰川、沙漠、地表形态、地表覆盖、道路、城镇等要素进行动态和定量化、空间化的监测,并统计分析其变化量、变化频率、分布特征、地域差异、变化趋势等。 根据国普办[2014]7号文件要求:做好地理国情普查工作的同时,把加快应用、强化监测贯穿于普查的全过程,切实做到“边普查、边监测、边应用”,加快成果提供和转化,有效发挥辅助与决策、监督监管作用,全面推动测绘地理信息事业的产业升级。
本研究采用 Landsat8 数据,采用单窗算法,反演望城区的地表温度,并对望城区的地表温度与地理国情普查覆盖分类数据进行空间叠加统计分析,以期监测望城区土地覆盖分类变化。
1 研究区及数据
1.1 研究区简介
望城区位于湖南省长沙市境内,是长沙市市辖区。望城是雷锋的故乡,被江泽民同志誉为“希望之城”。截至2012年,望城区辖10个街道、10个镇、1个乡,共计126个村民委员会,30个社区居民委员会,总面积969平方公里,总人口52.43万人。望城区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气候温和,热量丰富,年平均气温17℃,降水量1370毫米,日照1610小时,无霜期274天。1月为一年中气温最低的一个月,平均气温为4.4℃;7月为气温最高,平均30℃。
望城区在长株潭“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中,近年来伴随长株潭城市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和城市空间的扩展,促使望城区土地利用、土地覆盖急剧变化。
1.2 基础数据源
使用的数据源为2013 年9月17日的LANSAT8(轨道号123/41)多光谱波段数据与热红外波段数据,多光谱空间分辨率为30m,热红外波段空间分辨率为15米,详见表1;2014年5月调查的望城区地理国情普查地表覆盖数据;望城区地形图和行政区划图。所有的数据统一转换到2000国家坐标系。
2 研究方法
首先对遥感影像进行预处理,主要包括大气校正、辐射定标、研究区域裁剪、影像几何纠正等。处理与分析的具体技术路线如图1所示:
2.1 地表温度反演方法
2.2温度分区
为进一步研究分析,将反演得到的望城区地表温度图划分为高温区、常温区和低温区。划分指标依据:地表亮温平均值±1倍标准差范围内的数据作为常温区范围;高于平均值1倍标准差的数据划为高温区范围;低于平均值1倍标准差的数据划为低温区范围[3]。分类后图像如图2:
2. 3地理国情地表覆盖数据与高温区叠加统计
根据地理国情分类指标定义,硬化地表(0710)是使用水泥、沥青、砖石、夯土等材料连片露天铺设的地表,或由于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经常性碾压、 踩踏形成的裸露地表;人工堆掘地(0800)是被人类活动形成的弃置物长期覆盖或经人工开掘、正在进行大规模土木工程而出露的地表。可见硬化地表与人工堆掘地两类数据与人类活动紧密相关,可以有效反映出土地利用过程中所存在的不平衡、不协调问题。因此选取望城区地理国情普查数据中的硬化地表与人工堆掘地作为研究的感兴趣区域, 叠加统计结果如表2所示:
3 数据特征分析
3.1地表温度空间分析
地表温度反演结果统计如表2所示。数据显示,望城区的高温区集中分布在高塘岭街道、星城街道、黄金街道、丁字街道、铜官镇;靖港古镇一带也有高温区分布。这与地理国情普查的外调数据是一致的:望城区主城区分布于高塘岭街道、星城街道;而黄金街道、丁字街道靠近长沙城区,其范围内分布有大量工业园区;铜官镇范围内分布有长沙华能电厂以及石油化工企业是高温的主要“贡献者”,经统计全区最高地表温度为40.4℃,其位置位于铜官镇长沙华能电厂处;靖港古镇由于旅游产业发展,促使人口、建筑密集,使其处于高温区域。由此可见,高温区域分布与人类活动密切相关,温度成为监测地表土地利用变化研究一项重要指标。
3.2叠加统计数据分析
由表2数据所示,处于高温区的硬化地表面积占到了硬化地表总面积的78.2%,可知硬化地表与高温区有较好的相关性;人工堆掘地中,其处于高温区的面积只占到其总面积的53.5%,可能是由于部分人工堆掘地处于农村地区,其周围有较好的植被覆盖,因此其热感效应特征不明显。
4 结论
通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望城区地表温度空间分布特征规律与其城镇发展空间布局相一致,对地表温度信息的统计分析可以得到客观真实的数据。这些统计数据成果将为促进望城区产业在地理空间上合理布局,优化配置各类资源,促进区域优势互补、主体功能科学定位、国土空间高效利用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改善与加快长株潭城市群生态文明建设,提高宏观调控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提供科学有效的保障。
硬化地表与人工堆掘地这两种覆盖地类是土地利用动态监测过程中重点监测对象。通过对地理国情普查数据与地表温度数据的叠加分析,可以发现硬化地表与人工堆掘地覆盖数据与地表温度空间分布数据在总体上具有一致性,因此陆续开展的地理国情监测项目可以选取地表温度作为技术参数。
由于此次研究只是对地理国情普查数据做的初探性分析,文章中所选取的技术参数、研究方法还有待完善。后续的研究将考虑选取多种参数、使用多样的方法,形成更加科学合理的地理国情监测成果,为促进政府科学管理决策,促进重大事项决策、重要项目安排的科学决策、科学评价、科学管理,提供科学合理的数据依据。
参考文献
[1]覃志豪,Zhang Minghua1,Arnon Karnieli等.用陆地卫星TM6数据演算地表温度的单窗算法[J].地理学报,2001,56(4):456-466.
[2]丁凤,徐涵秋.TM热波段图像的地表温度反演算法与实验分析[J].地球信息科学,2006,8(3):125-130.
地理空间框架 篇4
数字城市建设通过有效整合多源城市基础地理信息数据, 为各类与地理位置有关的社会经济信息的集成、共享提供权威、统一的地理空间信息公共平台。2006 年, 国家测绘局印发了《关于开展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和第一个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数字潜江的启动, 正式拉开了我国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的序幕。截至目前, 全国设区市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任务已基本完成, 同时还建成了一大批县 (市) 级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项目, 城市地理信息公共平台日渐成熟, 数字中国地理空间框架建设工作已经初具规模。
1 当前现状和形势
随着浙江省在2015 年底率先完成全省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 地理空间框架建设在经历前期研究、选择试点、加快建设逐步进入到全面建成阶段。然而, 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 项目的全面建成并非是一个终点, 而是一个新的起点, 面临着诸多新形势。
1.1 智慧城市建设的兴起
智慧城市是运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空间地理信息集成等新一代信息技术, 促进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和服务智慧化的新理念和新模式。建设智慧城市, 对加快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融合、提升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具有重要意义[1]。智慧城市是中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现代科学技术不断融入城市和行业、社会不断创新发展等背景下的必然产物。近几年, 智慧城市的影响面越来越大, 地方政府建设智慧城市的热情也越来越高。开展智慧城市建设是有序推进新型城镇化, 实现城镇科学健康持续发展的有效手段。
统筹城市地理空间信息及建 (构) 筑物数据库等资源, 建立促进信息共享的跨部门协调机制, 以城市统一的地理空间框架和人口、法人等信息资源为基础, 叠加各部门、各行业相关业务信息[1], 加快促进跨部门协同应用, 实现政务部门信息共享和信息更新管理是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构建智慧城市时空信息基础设施, 加快向智慧城市时空信息云平台的转型升级是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的新任务。
1.2“互联网+”的推进
2015 年7 月, 国务院顺应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 印发了《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 推动互联网创新成果与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深度融合, 主动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 提升实体经济创新力和生产力。互联网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工具, 为传统行业插上互联网的翅膀, 为传统行业赋予新的动力, 能够实现跨界融合、创新驱动、重塑结构、尊重人性、开放生态, 从而实现连接一切的目标。
地图与地理信息已经成为越来越重要的互联网信息资源, 互联网地图和地理信息服务在近十多年里迅猛发展, 服务内容不断丰富、模式不断创新, 大批地理信息公众服务平台陆续建成并投入运行使用, 各种基于互联网地理信息的行业信息集成服务和增值服务相继涌现, 不断地为互联网地理信息服务市场注入新的活力。
1.3 地理信息产业的蓬勃发展
近年来, 地理信息产业迅速兴起并保持超过25%年增长率的高速增长, 这一战略性新兴产业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日益显现。为更好地促进地理信息资源开发利用, 提升地理信息产业核心竞争力, 推动产业做大做强, 国务院出台了《关于促进地理信息产业发展的意见》, 国家发改委、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组织编制了《国家地理信息产业发展规划 (2014—2020 年) 》。随之而来, 各地出台了一系列围绕数据获取、科技创新、市场规模、市场秩序、地理信息应用和国际竞争力六大目标的扶持地理信息产业的相关政策。在未来五年, 必将有效解决我国地理信息产业中的产业规模不大、企业竞争力不强、核心关键技术缺乏、地理信息开发利用不足、安全监管有待加强等问题[2]。
1.4 构建新型基础测绘体系
2015 年6 月, 国务院批准了《全国基础测绘中长期规划纲要 (2015—2030 年) 》, 明确提出了构建全球覆盖、海陆兼顾、联动更新、按需服务、开放共享的新型基础测绘体系, 全面提升测绘地理信息服务能力, 为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提供有力支撑。新型基础测绘体系的构建, 其中尤为重要的内容就是以现代测绘基准体系和数字地理空间框架数据库为主要成果形式, 实现基础地理信息的多尺度融合和联动更新, 以满足多样化需求的网络化定制服务为主要生产服务方式, 打破单一、呆板、离线的传统服务模式[3]。
2 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数字城市建设最终是向智能化过渡, 逐步实现智慧城市的发展目标[4]。十年的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 取得了瞩目的成绩。但是, 我们目前仍然处在数字城市建设高速发展阶段, 与当前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存在着较大差距, 也存在很多不容忽视的问题和困难。
2.1 工作重心不够均衡
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工作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 项目必须包含地理信息工程所具备的硬件环境、软件系统、数据库和运维队伍等建设内容。此外, 还应该加强政策保障体系建设、应用示范工程建设。而目前, 仍然存在着将地理空间框架建设仅仅当作一项政治任务或是一个项目完成, 不考虑延续性, 比较典型的就是忽视了政府层面实施意见的贯彻落实, 稳定的资金保障不到位, 应用工程建设流于形式等现象。上述任何一项的缺失都会对成果效能的发挥造成木桶的短板效应, 从而影响整个工程的长期推广与应用。
2.2 信息共享不够充分
在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过程中, 项目秉承了国家、省、市、县一体化的技术设计, 确保了总体架构、建设目标、建设内容、坐标系统等一致, 形成了国家、省、市 (县) 的互联互通, 有效地推动了纵向共享的形成。然而, 由于分布式存储、分开实施, 纵向上互通却未保证横向的联系互通, 呈放射式而不是网络式共享;各地进度不一, 为平台建设制定了一些地方数据标准, 各标准间或多或少存在着一些差异, 对实现充分共享造成了新的阻碍;地理空间框架的目的是为政府、企业、公众提供权威、可靠的地理信息数据服务, 建立数字城市各种应用系统的基于地理位置的数据支撑, 例如电子政务、电子商务、智能交通、智能社区等[4]。目前, 地理空间框架与各种系统之间的衔接、交互仍存在一定问题, 有待强化;同级部门间局域网、专网等孤立网络的存在, 导致信息的互联互通仅仅建立在低精度、低时效、低效用的数据上。
2.3 平台用户体验不够友好
作为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的重要内容, 地理信息公共平台是发布地理信息数据服务的重要载体, 一般分为政务版和公众版 (即“天地图”) 。尽管总体架构一致, 但由于开发单位不同, 各地又都有所创新, 也就造成了较大的差异。就天地图而言, 各节点从数据上发布的都是符合统一标准的服务, 但各节点界面不一、功能差异、数据也存在不同;数据分开存储, 条块化较为严重, 未形成网状互联互通, 导致数据查询、检索、分析不便。此外, 天地图的大部分地方节点暂未提供App移动端的应用, 使得难以提供全方位的移动地图应用需求, 较大程度上影响了用户友好体验。
2.4 数据更新方式不够完善
目前, 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的数据更新采用数据融合的方式进行。作为首次数据的更新, 采用这种方式还比较合理, 但如果长期大面积进行数据融合, 将会浪费大量的人力和财力, 易造成运维困难和资金保障难题。数据更新过分依赖于人工进行, 基本不存在任何自动化, 影响数据更新时效。
2.5 运维人才队伍不足
近十几年来, 测绘行业越来越受到重视, 测绘发展转型给地理信息行业的发展带来了机遇, 各地人才需求尤为迫切, 由此带来了专业人才招聘难、已有的人才留不住的尴尬局面。从县级地理空间框架运维来看, 能够保持2~3 名技术人员开展运维工作就已属不易, 事实上要保证系统正常运维、数据更新和应用推广, 没有一个相对稳定和精干的队伍是肯定难以做好保障。人才队伍参差不齐, 成为影响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最为关键的因素。
3 任务和对策
当前, 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正处于向智慧城市建设转型升级的重要阶段。发展地理信息产业, 促进智慧城市建设, 这是大势所趋。如何做好现阶段的地理空间框架建设, 推动智慧城市时空云信息平台建设, 是测绘地理信息工作者共同的任务。笔者认为应该着重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3.1 厘清关系, 突出特色
处理好智慧城市建设与城市发展战略和城市定位的关系, 与信息化、数字化城市的关系, 与创新型城市、生态城市、低碳城市的关系, 要尽可能地把已有的各种建设资源整合起来, 避免重复建设[5]。全力做好时空云信息平台建设, 发挥地理信息在共建共享、融合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突出特色, 为智慧城市建设提供可靠保障。
3.2 落实机构, 保障运维
地理空间框架建设工作是一项持续性的工程, 项目实施的关键是要有得力的人才队伍作为保障。在项目建设过程中, 要做好人才储备和技术积累, 逐步提高工作能力, 通过学习、培训、交流等方式逐步建立起靠得住的技术队伍。测绘地理信息主管部门应成立专门的机构来开展“框架”的运行维护, 给予相应的人员编制、办公场所, 明确机构的职责、义务和权利, 落实相应资金保障, 依法开展运行维护工作, 保障“框架”健康运行, 切实为政府、企事业单位、公众提供服务[6]。
3.3 加强统筹, 促进共享
统筹好地理信息公共平台在系统建设、数据存储、数据更新等方面的各种任务, 尽快实现统一的系统平台, 采用集中的存储方式, 建立一体化的更新体系, 加快系统和数据的融合, 实现更为全面的共享方式。加强基础软件研究和Web空间服务组件开发, 增强空间信息服务的开放性、交互性, 提高地理空间框架的应用性和实用性。加强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地理实体数据和电子地图数据的联动更新[7], 加快地理信息数据的自动化更新和垂直互动更新研究, 促进地理信息横向、纵向交织状共享方式的实现。
3.4 加快升级, 促进转型
全面总结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工作经验, 谋划和研究智慧城市时空信息云平台建设思路, 推动智慧城市建设扎实稳步开展。探索智慧城市时空信息云平台的建设模式、共享模式和服务模式, 适应智慧城市建设工作要求, 为全国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转型升级、大规模的智慧城市时空信息云平台建设提供依据。
4 结束语
随着智慧城市的建设, 地理空间框架也将不断深入, 发展过程中的问题不可避免, 只有不断发现问题, 及时解决完善, 才能长期适应发展的需要。标准体系的建立、思路理念的突破、理论技术的攻关、机制模式的改革势必为地理空间框架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为智慧城市时空云信息平台建设开好头、起好步。
参考文献
[1]关于促进智慧城市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EB/OL].http://www.sdpc.gov.cn/gzdt/201408/t20140829_624003.html, 2014-08-27.
[2]关于促进地理信息产业发展的意见[EB/OL].http://www.gov.cn/zwgk/2014-01/30/content_2578694.html, 2014-01-30.
[3]全国基础测绘中长期规划纲要 (2015—2030年) 解读[EB/OL].http://www.gov.cn/xinwen/2015-06/11/content_2878104.html, 2015-06-11.
[4]金靖.浅析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存在的若干问题[J].城市勘测, 2012, (01) :24-26.
[5]张玉华.建设“智慧赣州”的战略意义及路径探索[J].科技广场, 2014, (04) :140-144.
[6]李福洪, 徐建刚.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成果运行维护探讨[J].现代测绘, 2015, (05) :41-44.
[7]王建丽.地理空间框架数据的联动更新技术研究与实现[J].地理空间信息, 2015, (06) :167-168.
[8]龙海奎, 李宝明, 梁承东, 等.数字乌鲁木齐地理空间框架建设的分析及思考[J].城市勘测, 2015, (05) :32-34.
高考地理解题的基本思维框架 篇5
(1)绝对位置
(海陆位置,经纬度位置、半球位置、纬度带位置、温度带位置)
(2)相对位置和相邻位置
(位于_地区的_方位,东西南北中靠、濒、临、接___地区)
?【引申题型】?
地理位置进行评价
(1)经纬度位置(所跨纬度带、热量带)——气候→农业(种类、生长期和熟制)
(2)海陆位置(降水、海洋运输、海洋资源开发)
(3)相邻位置(陆上相邻)——商贸、国际协作与分工(如珠江三角洲位于我国南部沿海,毗邻港澳,靠近东南亚,利于对外开放等)
(4)交通位置(陆上、海上交通)——运费、大物流、转口贸易、商贸、腹地。
(5)经济位置——吸引资金、技术引进;科研,技术发展;国际协作和分工。
(6)政治位置——政治中心或区域行政中心。
2.地形特征的描述——标准模板,按规则出牌
(1)地形类型多样或单一,以_、_、_地形为主;
(2)地势起伏大(小),地势_高_低;
(3)主要地形类型的分布
(4)特殊地貌(如果有则一定要说):海岸线、喀斯特地貌、沙漠戈壁、冰川地貌、火山等。
?【引伸题型】?
地形对地理要素的影响
气候+河流+土壤+农业+工业+交通+城市
3.等值线题目的五读法——秒杀选择题
(1)读图名——明确等值线的类型(届高考可能会汇入新的等值线元素)
(2)读数值——注意取值,同时注意题干中所注的关键词“”、“最小”等词汇,在高考时一定要有目的性地勾画重点,正确运用好公式。这里特别强调局部范围内“闭合”的地方。
(3)读疏密程度——反映水平差距的大小(如坡度、温差、风力、空间差异等等)
(4)读凸起方向——这也是命题的重点,“凸高为低、凸低为高”“凸高为高、凸低为低”往往成为考试比较青睐的东西。
(5)读延伸方向——通过等值线这个载体,来考查影响某地理要素的影响因素,这也是一种考法。
4.地方时的计算——找关键,取整估算,接近秒猜正确选项
(1)第一步必须通过图文信息找到已知地方时)——这是解题的关键。
(2)第二步明确公式,看算东还是算西,用加还是用减,这个题目有点变化,特别注意带有航程类的题目,必须加上航行的时间,否则这个题目就会陷入陷阱,要素不全,答案出错。
5、日界线——走好两步,即可得解
(题干告知信息“占全球、处于同一天、新的一天和旧的一天等等)
(1)第一步是画出剖面图
(2)第二步是找到0:00所在的经线
这样题目即可得出正确选项
6、地球公转类的题目——巧用“万能图”
方法一:快速浏览题肢,如果涉及到季节“三夏一冬选冬、三冬一夏选夏、遇到春秋不选”
方法二:画出万能图,找到对应点,兼看移动方向
7、航空发射基地的区位描述——标准模板,按规则出牌
(1)良好的气象条件,风速小,晴天较多,大气透明度好;
(2)地势平坦开阔,地质结构稳定;
(3)人烟稀少,有建禁区的可能;
(4)接近赤道地区,因为纬度低,惯性离心力大且地转偏向小,航天器自转线速度大,利于发射,节约燃料;
(5)交通便利,符合国防安全的要求;
(6)夜间发射,利于跟踪目标进行观察
8、影响气温高低的因素——选择大题双管齐下
(5)人类活动——通过等温线的局部特殊情况来处理这类题型,80%选“市区”这个选项。
9、影响昼夜温差大小的因素——出题边缘化
凡是涉及到这类题的时候,知识迁移快速移到“我国的西北地区、进一步推到中亚地区”和“青藏高原,进而推到其他地区的高原”标准论述是“西北地区,深居内陆,远离海洋,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光照强,昼夜温差大,有利于_的积累”“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小,太阳辐射强,夜晚,大气逆辐射弱,保温作用差,昼夜温差大”。
10、影响太阳幅射的因素:纬度+地形+光照
(1)纬度低,太阳幅射强;
(2)地势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幅射的削弱少;
(3)多晴朗天气,日照时间长;
11、影响降水的因素:
大气环流+地形+局部下垫面+海陆位置+洋流+人类活动
(1)大气环流:单一气压带(单一风带)或气压带风带交替控制;
(2)地形:坡向(迎风坡多雨,背风坡少雨);海拔(东非高原,海拔高,气温低,对流不旺盛,形成凉爽的热带草原气候);
(3)局部下垫面:植被和部分湿地可以增加空气湿度,降水偏多(如果遇到冷空气,会形成降雪,其中以冬季的日本西北部地区和冬季的美国五大湖沿岸最为突出)
(4)海陆位置:如果是大区域,离海近降水多,离海远降水少,如我国的降水空间分布是由东部沿海向西北内陆地区递减(但如果是局部范围有根据等降水量线的具体情况加以分析,如福建的东南沿海平原和西部山区地区就是一个特例)
(5)洋流:暖流经过,增温增湿作用明显,寒流经过,降温减湿作用明显;
(6)人类活动:如人工降水、城市雨岛效应等;
如在选择题中遇到“降雨”类的题目——秒杀之道
第一、看闭合状,找低压中心或气旋中心
第二、看凸起方向,找低压槽,通过“锋面气旋、西冷东暖、冷锋后暖锋前”这个技巧来处理。
第三、快速判断季节,是否与季风有关。
第四、快速出“七个气压带六个风带”来判断大气一流的中影响因素。
这样,就能快速、准确地得出答案。
12、气候特征的描述:
气温+降水+组合(或分要素论述)
(1)气温特征的描述=气温大小+年变化幅度+日变化幅度
(2)降水特征的描述=降水量大小+年际分配+季节分配
【注】气候成因两种模式的分析
(1)地带性分布模式:太阳幅射+大气环流;
(2)非地带性分布模式:地形+洋流(识记三种气候的几个特殊性分布及其分析)
13、“风向”类的题目——四大思维,即可拯救
(1)读数字,就近“作垂线,伸手”即可得出
(2)看到纬线,快速画出“七个气压带、六个风带”
(3)准确定位东亚、东南亚、南亚三个地区,判断季节,明确四大风向及原因
(4)题目中有锋面,看符号凸向,快带画出箭头,即可得出答案。
14、全球三大环境问题——“全球化思维”培养
首先观察选项,看题肢中是否具有“全球性思维”的选项,有必选之,如果没有,根据情况而定
全球气候变暖
1.从自然和人为两方面分析原因
(1)自然原因:太阳的异常活动。
(2)人为原因:
①矿物能源的使用量加大,向大气中排放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增加。
②破坏植被,致使森林等绿色植物吸收大气中二氧化碳的能力下降。
2.主要影响
(1)海平面上升,沿海低地国家和地区被淹。
(2)导致干旱、暴雨和洪涝等灾害事件增加。
(3)导致各国农业经济结构的变化。
(4)大量物种难以适应新的生存环境而灭绝,最终导致原有生态系统的变化。
3.气候变暖的应对措施
(1)控制温室气体的排放: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量;提高能源利用率;大力发展新能源;控制水田和垃圾填埋场排放甲烷等。
(2)增加温室气体的吸收:植树造林;保护原始森林;采用固碳技术。
(3)采取适应气候变化的措施:培育农作物新品种;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建设海岸堤坝,防止海水入侵。
(4)加强国际间的合作。
15、气象灾害类题型——两表定调
1.气象灾害
2.滑坡和泥石流
【方法技巧】
1.自然灾害的分布
(1)空间分布:集中分布在……地区,由……向……减少(或增加)。
(2)时间分布:主要发生在……季,……季多发,……季较少。
2.自然灾害成因的分析思路
主要从自然原因(气候、地形、河流、植被、土壤)和人为原因两方面综合分析。气象灾害侧重气候、河流等方面;地震、火山侧重地壳运动等内力作用方面;滑坡、泥石流需要结合内外力作用综合分析。
灾情的大小与人口多少、经济发展程度等有关。
3.防灾措施
(1)非工程措施:加强灾害的宣传教育,树立减灾、防灾意识;建立、健全法规体系;加强对灾害的监测和预报;建立灾害应急机制,增强应急救援能力等。
(2)工程措施:修建各种减灾、防灾工程,如在河流沿岸建防洪大堤、防护林、实施护坡工程等。
16、凡是涉及到我国几种常见的气象性问题
(1)长江中下游的伏旱——(7、8两北雨茫茫,受副高控制,快速选之即可)
(2)华北春旱——(3、4、5,第一选气温,第二选雨带,最后选生产生活用水)
(3)台风、飓风、风暴潮——(夏秋季节,找圈圈,判断季节)
17、涉及到海水温度的题型秒杀技巧——“四高四低”
四高:低纬高,夏季高,暖流高,表层高,
四低:高纬低,冬季低,寒流低,深层低。(由地理蹊补充)
18、涉及到海水盐度的题型秒杀技巧——四看法
(1)看纬度——蒸发量和降水量
(2)看海拔——结冰和融冰
(3)看洋流——暖高寒低
(4)看河流——淡化
19、渔场区位——四地一指向
温带海区、浅海大陆架、洋流、河口处,一指向:丰富的饵料、营养物质和盐类
20、盐场区位
含盐量、水质+地形+天气情况
21、洋流分布
看纬度,东西岸相反
22、洋流与等温线的结合
凸向即流向
23、涉及到洋流类考题的题眼
气温、降水、盐度、渔场、性质定南北半球、季节和顺水、逆水等
24、河流水系特征
性质+流向+流程长短+支流多少+流域面积大小+形状+水文特征
25、河流水文特征
径流量+年际变化和季节变化+补给形式和汛期+流速+含沙量+结冰期+凌汛+水能资源+航运价值
26、河流的开发
水能+农业(林、畜牧、渔业养殖、种植业)+工矿业+航运+旅游
27、河流的治理是
上游+中游+下游
28、河流类选择题
(1)河流上游地势起伏大、落差大、流速快、含沙量大、水能资源丰富、以侵蚀作用为主。
(2)河流下游地势起伏小、流速慢、含沙量小、航运价值大、以沉积作用为主。
(3)河流沉积地貌:冲积扇(出山口处)、河漫滩平原(中下游)、三角洲(出海口处)
(4)三角洲地貌=侵蚀+沉积+顶托
29、河流水文特征的分析方法总结:
(1)分析河流的水文特征。
(2)比较不同河段水文特征的变化或差异。
30、水循环类的题型
即为降水、下渗、径流,这也是解此类题型的突破口,具体涉及延伸考题有
(一)区分水循环环节的技巧
一般情况下,海陆间循环主要有四个环节(蒸发、水汽输送、降水、径流输送),海上内循环和陆地内循环主要有两个环节(蒸发、降水)。但海陆间循环、陆地内循环、海上内循环都可能发生水汽输送,只不过海洋上空向陆地上空的水汽输送是最主要的输送方向,径流输送在陆地内循环和海陆间循环都存在。分析环节时要分清空间区域和箭头方向,一般箭头向上为蒸发,箭头向下为降水。
(二)分析人类活动对水循环影响的思路
人类主要通过影响水循环的环节来影响水循环,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既有有利的一面,又有不利的一面,分析时可从四个角度进行:
(1)从时间尺度看,主要是改变水资源的季节分配和年际变化,如修建水库和植树造林。
(2)从空间尺度看,主要是改变水资源空间分布,如跨流域调水。
(3)从生态环境角度分析,大面积排干沼泽会导致生态环境恶化,所以应保护沼泽;过量抽取地下水,会导致地面下沉、海水倒灌;人类对植被的破坏,使降水以地表径流的形式迅速向河道汇集,河流径流变化幅度增大,易造成洪涝灾害。
(4)从水资源角度分析,人类对水资源加以利用时,应充分了解水循环的规律,如果开发利用的速度超过了水资源循环的周期,则会出现水资源枯竭。人类生产或生活中直接排放的未经处理的污水也会加剧对水资源的破坏,使世界大部分地区面临水资源短缺的危机。
(三)水循环的意义
(1)维持全球水量平衡。
(2)使陆地淡水资源不断更新。
(3)使地表各圈层之间、海陆之间实现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
(4)影响全球气候和生态。
(5)塑造地表形态
31、涉及岩石圈循环类题型
第一识记类别和特例,第二步看箭头找突破口
32、涉及到地貌形成内外力分析排序类的题时
按照“外力排最后,具体看题眼”的原则即可得出正确答案
33、涉及到地貌构造类题型时
按照“看形状、记新老、讲运用”来实现做题技巧的快准狠
找油找背斜,找水找向斜,隧道过背斜,工程避断层
34、涉及到地形形成原因分析
方法是“大地形用板板构造理论,小地形用内外力理论”加以分析即可
35、涉及到岩石形成先后顺序类的题型
采用“覆盖者新,被覆盖者老,侵入者新,被侵入者老”的方法
36、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
思路是“一基础、两功能、两表现”
【重点解读】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应用角度分析
(1)分析地理环境要素与环境总体特征协调一致的关系。常分析某一区域自然景观的成因,如结合地理位置分析气温、降水等对生物景观的影响。
(2)分析地理环境某一要素变化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个环境的变化。一般结合区域图、景观图、资源问题和环境问题,运用各地理要素间的相互关系原理,分析某一地理要素变化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
(3)根据不同区域之间的联系,分析一个区域的变化对其他区域的影响。常结合某一地区环境的变化,分析环境问题成因;结合题目提供的自然现象或过程,提取出所要描述的自然地理要素,分析与之相关地区内在的关联性和演变过程的因果关系。
(4)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决定了在协调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时,必须考虑陆地环境的整体性特征。在分析具体问题时要遵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思路,首先明确人类活动所牵的“一发”是哪一要素,进而逐步分析这“一发”的变化所引起的其他要素发生的变化,最终导致“全身”呈现出怎样的变化。
37、涉及到自然带类的题型
“以形定位、以温定带、以水定型”,同时识记气候类型的分布
自然带的分布和变化与气候类型密切相关,具体分析如下(以北半球为例):
38、凡涉及到雪线类的题型
地理空间框架 篇6
其实任何会议对社会造成的影响不是自动发生的,关键在这个会之后人们怎么做,大家是否从不同的角度去努力。十八届三中全会制定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大政方针和线路图,我们要在这个基础上把我们的社会变得更好。
那么我们《中国民商》杂志能做些什么事情,这可能非常现实。
我觉得有两方面。一个方面是在基础的哲学层面。现在讲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我觉得后面有一个哲学思想,就是相信每一个人都是理性的,他对自己的选择负责,他的权利要受到保护。那么最重要的就是“保护人们的利益”这句话,现在经常会被别人反过来利用。比如有些人说我们要管制土地的用途,不能搞私有化,然后最后一句话是,我们“要保护农民的利益”。这句话经常是以保护所谓弱势群体的利益和农民的利益来剥夺他们权利的一个借口。那么我们必须要坚信一点,就是保护任何人的利益,首先得保护他的权利。这几十年来,我们这个社会经常出现这种现象:假设这些经济当事人自己不知道什么是自己的最大利益,而我们知道,所以我们要通过剥夺他们的权利,强迫他们做我们想让他们做的事儿,来为他们谋取利益。最严重的就是三年饥荒,打的旗号是为农民的利益,实际上是剥夺他们的权利,我觉得这是一个特别核心的东西。所以我们首先要在基本的哲学观念上多花工夫,下力气。我觉得有些思想资源明显就是自由主义的资源。如经济自由主义建立的基础就是:假定每个人是理性的人,如果他的权利受到保护,他一定会做出对自己最有利的选择,那么有一个市场机制就够了。
那么还有一点就是,我觉得中国的传统资源也必须重视。老子讲“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就是讲这个政府要是无为,老百姓可以有很好的行为规范,能够做得很好。如果你“其政察察”,整天好像很精明地去指导别人,那么“其民缺缺”,老百姓就不懂怎么做了。孔子讲“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不用说话,四季照样变换,万物照样生长,这是最基本的一个道理。所以其实我们的这种理念是有非常强大的东西方文化传统,甚至主流文化的支撑,这点我们应该大力地宣传它。我认为,其实要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什么作用这个问题上做文章,我们首先要跟我们的政府官员去沟通,甚至培训一下我们的政府官员。这样一种观念要是深入于人心的话,那么对这个社会将产生更大的作用。
第二个方面,在具体制度变革的操作上下工夫。我们其实现在面对的一个宪法框架、法律体系有非常大的空间让我们有所作为。比如说曾成杰案,我们最后反省说,怎么这么一个企业家因为非法集资罪就被杀掉了。那么其实大家就不能抱怨这一个案子,而要回头看,确实这个刑法中有“非法集资罪”,那么我就想跟法律界一起,看能不能合作搞一个系列研究,就研究怎样修法,提出修法草案。如何落实宪法第35 条,非法集资罪具体错在哪,应该怎么被修改。那么我们就可以依据这些研究提出修法草案。根据现在中国的《宪法》和《立法法》,是可以经过人大30 个代表的联名签署来作为一个提案在人大讨论的。所以我觉得我们可以利用这样一个程序来推进这样的事情。天则所正是在系列地做这样的事,每年争取提一、两个这样的方案,通过正当程序影响立法,去修法。我觉得这点很重要。
地理空间框架 篇7
关键词:数字城市,地理空间基础框架,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软件体系
城市是社会经济要素高度集中的区域,是人类经济、政治和文化活动的中心,是人流、物流、经济流和信息流聚集和扩散的基地,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数字中国”战略的提出,“数字城市”便应运而生,当前以“数字城市”建设为标志的城市信息化建设正在全国范围内迅速开展,并取得了一定的建设成效。城市地理空间框架是空间信息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为城市发展和信息化建设提供了统一的空间定位基准和地理信息公共平台,并在此基础上为各专业用户、各行业部门集成了专题数据的地理信息公共平台,为政府、行业部门和社会公众提供地理空间信息服务。
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是数字中国地理空间框架的重要组成部分,早在2006年,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就启动了数字城市建设工作。截至2010年年底,全国已有29个省的150个城市成为试点或推广城市,从而极大地推动了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工作的开展,并取得了一定的建设成果,在城市管理、政府宏观决策和服务民生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提高城市信息化水平和社会管理水平提供了有力支撑。
“十二五”期间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进一步加大了数字城市的建设力度,全面推广数字城市建设,力争“十二五”末基本完成全国地级市数字城市建设工作,形成互联互通的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网络,逐步实现国家、省(直辖市、自治区)、城市三级地理空间框架总体架构,并最终实现在分布式环境下多源、异质、异构地理空间数据的流通、共享及互操作。
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在建设过程中也面临不少问题,如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现势性差、更新周期长、所采用的建设标准和规范不统一、建设内容差异较大、资金投入不足等。这些问题的存在都将严重影响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的建设及今后的推广应用,因此,各级政府应出台相应的政策和法规,以保证项目建设的顺利实施。
1 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的主要目标和建设意义
1.1 建设目标
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是城市其他一切信息化工作的基础。它以基础地理信息数据为基础,以满足政府管理和决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充分运用RS、GPS、GIS和计算机网络等技术,建设多尺度、多分辨率、多种类的地理空间数据体系,构建统一的地理信息公共平台,为城市建设和管理、政府宏观决策及社会公众提供完善、优质、有效的地理信息服务。在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的基础上,开发典型应用示范系统,强化应用服务功能,推进城市地理信息资源的共享机制建设,为城市发展提供有力的辅助决策支撑。
1.2 建设意义
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可有效集成和整合城市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及各种自然、社会、经济信息,从而推进城市信息化建设。(2)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为各专业系统建设提供数据基础和定位基准,实现地理信息的交换和共享,有效避免信息孤岛及重复建设,促进地理信息资源的广泛应用。(3)通过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形成权威、统一的地理信息公共平台,为政府、专业职能部门和社会公众提供地理信息服务,从而将逐渐转变地理信息的分发和应用服务模式。
2 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的主要内容
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的主要内容包括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地理信息公共平台、支撑体系及应用示范系统等4个方面的建设内容。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是地理空间框架的核心;地理信息服务平台是地理空间框架应用服务的表现;支撑体系是地理空间框架建设与服务的支撑和保障;应用示范系统是地理空间框架的应用和推广。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体系结构如图1所示。
2.1 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建设
基础地理空间数据提供了有关自然、人文、经济、环境等要素的几何位置、形态特征和相关关系,使用户可以以地理坐标或空间位置集成、检索、展示各种城市信息,进行空间分布特征、运行状态、变化趋势等的查询分析和模拟。
2.1.1 测绘基准
测绘基准包括大地基准和高程基准。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必须规范基础地理信息数据所采用的测绘基准,以保证各类地理信息数据和专题数据的大地基准和高程基准的统一,便于地理信息数据及其服务的广泛推广和深入应用。
2.1.2 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
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是按照统一的测绘基准整合和集成国家级1∶1 000 000、1∶250 000、1∶50 000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省级1∶10 000、1∶5 000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及市级1∶2 000、1∶1 000和1∶500的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形成多源、多尺度的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开发数据库管理系统,实现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的统一管理。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构成如图2所示。
2.1.3 数据库管理系统
数据库管理系统是为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及其元数据的建库、管理、更新、制图、输出等操作提供软件工具支撑。其功能需满足《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基本规定》(CH/T 9005—2009)的要求,具备数据的处理、输入、输出、查询、统计、分析,以及历史数据管理、元数据管理、安全管理等多方面的功能。
2.2 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在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建设的基础上,按照一定的标准和规则,对基础地理信息数据进行提取、整合和重组,生成满足政府部门和社会公共需求的地理空间框架要素数据;通过建立要素和瓦片数据的一体化索引,实现多种数据的无缝集成;研制开发网络化的应用服务与运行维护系统,形成唯一的、权威的数字城市地理信息公共平台。地理信息公共平台建设内容包括1套数据库和4个软件系统。
2.2.1 面向服务的产品数据
面向服务的产品数据主要包括在基础地理信息数据上通过数据提取、扩充和重组等加工处理形成的框架要素数据、遥感影像数据、数字高程模型数据、电子地图数据、三维景观数据、地名地址数据等面向服务的产品数据,以及其他部门或单位的专题数据,还有目录和元数据等。针对不同的应用和保密要求,面向服务的产品数据可分为基础版、政务版和公众版3种形式。基础版数据主要面向专业用户;政务版数据主要面向政务用户;公众版数据主要面向社会公众。根据数据自身的特点,多个版本可共用1套数据。
2.2.2 地理信息公共平台软件体系
地理信息公共平台软件体系主要包括门户网站、数据交换系统、地理信息服务系统、数据运维管理系统和平台运维管理系统5个方面。
(1)门户网站是地理信息公共平台的统一访问界面,提供地理信息浏览、地理信息数据存取与分析处理等多种服务,是在线服务系统的集中表现,为用户提供一站式地理信息服务。(2)数据交换系统用以实现面向服务的产品数据和专题数据的集中管理以及相互之间的交换。(3)地理信息在线服务系统采用面向服务的体系架构(SOA)设计理念,通过服务的方式对外提供地理信息公共服务,以实现数据和应用的分离。(4)数据运维管理系统是用来实现多种类、多尺度、多坐标系统的具有稳定标准规范的数据的入库、更新和维护,应具有数据的采集、生产、更新、整合、发布、维护等功能。(5)平台运维管理系统是实现对用户和服务的全过程监控,以保障平台的正常、安全和稳定的运行,应具有用户注册、权限配置、交换配置监控、数据运维监控等功能。
2.3 支撑体系建设
支撑体系建设包括政策法规与标准规范建设、组织机构建设、机房环境、软硬件环境、网络环境等基础设施建设和人才队伍建设等多个方面的内容,是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项目建设、运行和服务的支撑和保障。在进行软硬件环境建设时应考虑和数字省区地理空间框架的一致性和兼容性,充分利用现有的基础设施条件,但同时也要关注各种环境条件的先进性、可扩展性及可伸缩性。
2.4 应用推广思路
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的主要目的是要建立一个多尺度、信息丰富、现实性强的基础地理信息框架,实现地理信息数据的交换和共享,为城市信息化建设奠定基础。因此,在项目建设中应高度重视应用示范系统的建设,选择至少4个典型示范应用,以检验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的建设成效。
3 结语
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是数字城市建设的核心任务之一,其目的是为了实现地理信息的交换和共享,为政府宏观决策和社会公众提供地理信息服务。因此,项目建设必须以政府为主导,立足于当地实际情况和应用需求。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性工程,涉及众多领域及多个专业职能部门。在项目建设中应加强不同行业部门之间的协调和沟通,同时制定相应的政策法规和标准规范,尤其是政策层面上的政策法规和标准规范的建设,以支撑项目的实施与推广应用及今后的运行维护,从而真正实现地理信息数据的交换和共享,促进城市信息化的建设。
参考文献
[1]国家测绘局.CH/T 9003—2009,地理空间框架基本规定[S].北京:测绘出版社,2009.
[2]谭啸.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基本思路的探讨[J].测绘与地理信息,2010,33(2):156-162.
地理空间框架 篇8
1 数字城市地理空间建设的内容和数据建设
1.1 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的建设
现在, 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主要有4种形式, 包括DLG、DOM等, 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能够实现对数据的采集和管理, 按照国家信息的格式, 对数据进行转化, 从而规范地理信息数据库的建设, 将数据库按照类型、尺寸等进行分类, 方便用户通过索引直接搜索到需要的数据。
1.2 地理信息公众服务平台的建设
地理信息公众服务平台的建设能实现对数据的不同管理, 且能及时发布数据, 实现数据的在线共享功能, 用户可直接在平台上注册, 运用API接口接收数据, 从而为用户提供全面的地理信息服务, 方便用户进行准确定位和数据分析。
1.3 地理信息的应用和规范系统的建设
在地理信息的应用和规范平台的建立, 可实现地理信息系统的应急处理, 且能够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 指挥系统运作, 实现对综合管网的建设, 这项系统目前已被广泛使用。
2 数字城市地理空间的数据建设
2.1 基本地理信息的建设
在对数字城市进行建设的过程中, 首先应实现对基础地理空间数据库的建设, 以收集全面的数据, 在城市中一般都会有大型的基本空间数据库, 但这些数据库并不能较好的实现现势性。因此, 在收集数据的基础上, 应对数据进行调整, 及时更新信息, 按照国家测绘局的相关要求建立信息数据库, 可借助先进技术来收集数据, 如地理信息系统、遥感技术、雷达等, 使测绘的数据更加准确。
2.1.1 航空摄像
在运用航空摄像收集数据时, 应分析好比例尺, 确保航空摄像能全面收集信息, 确保信息不被遗漏, 按照国家航空测绘的统一标准运行, 分步骤实现, 主要分为探区的勘测、区域的划分、航线的设计和飞行摄像这4个步骤。
2.1.2 比例尺基本数据的整合与更新
运用航空摄像拍摄到的数据, 借助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 确定好比例尺。
2.1.3 三维数据的收集
在收集三维数据的时候, 可采用无人驾驶飞船拍摄城市图像, 要尽量提高图像分辨率, 并借助三维测绘软件, 实现对图像的解析, 然后分析图像, 提取城市内建筑物的主要信息。
2.1.4 地下管线数据的收集
在收集地下管线数据的过程中, 应分析地形, 完善地下管线信息数据库的建设。这样, 即使在城市改造过程中, 需要大面积的改造, 甚至改造建筑物, 也可通过分析地下管线, 借助对管网系统的综合应用, 在一定程度上完善城市空间系统的管理水平。在收集地下管线数据时, 可借助先进的测绘器材, 并通过软件处理数据, 统一格式, 尽量减少数据内存, 使数据库能够储存更多数据。采用一体化模式进行操作, 根据已测得的资料, 通过绘图的方法, 运用仪器探测, 确定城市的管线位置。运用数字化的信息采集系统, 确定地下管网的位置, 并以坐标的形式呈现出来, 运用智能化的测绘技术, 绘制地图, 获取地下管线的整体数据。
3 数字城市地理空间的数据建库
在分析不同的格式的地理信息数据后, 就可以将这些信息统一存储到数据库中。
3.1 元数据库
元数据库的建设主要是能存储原始数据, 分析数据的主要形式和内容, 确定数据是否可以满足条件, 并存储相关数据。其作业在于对空间数据的管理, 挖掘有效的数据资源, 用户可根据自身的需求按照语言、分类等寻找自己需要的数据。
3.2 DLG数据
DLG数据主要是存储矢量数据, 分析水系和城市交通情况, 并按照不同的比例尺进行分类。
参考文献
[1]周亦, 李卫红, 马昭辉, 顾慧.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前分析要点探讨[J].测绘通报, 2014 (7) :48-52.
[2]金靖.浅析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存在的若干问题[J].城市勘测, 2012 (1) :24-26.
[3]伍红玲, 耿融, 李东.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的方案探讨[J].城市地理, 2014 (8) :36-37.
[4]张文卓.我国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方案初探[J].内蒙古电大学刊, 2013 (3) :68-70.
[5]周亦, 李卫红, 马昭辉, 等.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前分析要点探讨[J].测绘通报, 2014 (7) :48-52.
[6]伍红玲, 耿融, 李东.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的方案探讨[J].城市地理, 2014 (8) .
框架结构空间刚度的研究 篇9
框架结构是一个空间受力体系, 为方便起见, 现今采用忽略结构纵向和横向之间的空间联系, 忽略各构件的抗扭作用, 将纵向框架和横向框架分别按平面框架进行分析计算的设计方法, 未能考虑楼板和框架结构的空间连接刚度形成的空间作用影响。本文对框架结构的空间作用进行研究, 尽可能地解决好结构安全性与经济性之间的矛盾, 即在优先保证结构安全的原则下, 使结构的工程造价经济合理, 为工程设计找出行之有效的方法。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第5.2.1条和5.2.2条指出:线弹性分析方法可用于混凝土结构的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及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作用效应分析。杆系结构宜按空间体系进行结构整体分析, 并宜考虑杆件的弯曲、轴向、剪切和扭转变形对结构内力的影响。体形规则的空间杆系结构, 可沿柱列或墙轴线分解为不同方向的平面结构分别进行分析, 但宜考虑平面结构的空间协同工作。可见, 随着科研试验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有限元方法的不断完善和相关计算机技术日趋成熟, 各种结构形式下的空间作用问题将越来越提上议事日程, 并且得到不断地深入研究。
当力作用在某一榀结构中时, 其余结构对它的空间作用可以简化为弹性支座上的连续梁来计算, 其计算示意图如图1所示:
当有力F作用于某一柱顶时, 由于结构的空间作用, 与作用有力的柱相临的其它柱端必然也要承担荷载, 其所承担的荷载值的大小与结构的空间刚度有关。
图1中的弹性支座相当于水平荷载传至柱子时柱子的抗侧能力对水平梁的作用。其平面图如图2所示。
弹性支座上的连续梁的计算问题, 实系在荷载与支座位移的两种因素共同作用下的计算问题, 这种支座位移的量决定于荷载的大小及弹性支座的柔度系数C的大小。所谓的柔度系数, 意即弹性支座在单位力作用下的伸缩量。施加荷载后截面方程的形式如下:
式中:△np为由于外力作用而使n点产生的角位移, 其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ωn, ωn+1分别为在跨度ln和ln+1内由于荷载所引起的弯矩图的面积
an, bn+1分别为这两个弯矩图面积的形心至各该跨度的左支座与右支座之间的距离, 如图3所示:
由于荷载总是通过梁作用于支座位置处, 把所求得的系数δ及自由项△代入原方程经过整理后就得出弹性支撑连续梁的方程的计算表达式为:
式中, Mn为第n跨支座处的弯矩
E为纵梁的弹性模量
I为梁对于y轴的截面惯性矩
Ln为第n跨的跨度
Rn0为将第n跨简化为简支梁时的支座反力
按照弹性理论, 对连续梁来讲, 与其相隔两跨以远的其余跨对其内力的影响很小, 所以当连续梁为多跨时可简化为五跨进行计算。又由于第1、2跨间更具有吊车作用的代表性, 故取荷载作用在第1、2跨间。其计算简图如图4所示。
当荷载的作用方式如上图所示且梁的跨度相等时, 五弯矩方程可表示为如下形式:
此方程组的解为:
此方程组中的M值为由于柱子对于水平梁的弹性支撑作用而在梁中产生的水平方向的弯矩。在工程设计中, 一般都是先根据竖向荷载定出梁的纵向配筋和截面尺寸, 之后, 再对比水平弯矩值。如果所得的水平弯矩值同竖向弯矩值相比很小, 则可认为该梁为无限刚梁, 水平弯矩可不加考虑;如果水平弯矩值很大时, 则纵梁的设计就要同时考虑水平和竖向两个方向的弯矩。通过计算可得出, 随着截面惯性矩I值的增加, 纵向弯矩值在减小, 且随着混凝土E值的增大, 在相同I值的情况下弯矩值也在减小。可见梁的纵向抗弯刚度越大、混凝土的级别越高, 纵梁的水平弯矩越小, 即结构的空间刚度越好。
参考文献
[1]古国纪.单层工业厂房整体空间作用的研究 (大型屋面板屋盖体系) [J].清华大学学报, 1973 (1) :85-98.
[2]李大为.双T板在工业建筑中的应用[J].工业建筑, 2002 (8) :65-71.
[3]王金国, 廖健.双T板屋面体系单层工业厂房模型结构的地震模拟实验[J].世界地震工程, 1994 (2) 89-96.
初中地理新课程的框架结构 篇10
“素质教育”作为一个口号或者任务早在20世纪80年代末, 90年代初就已提出。但是直到21世纪初, “从总体上看, 素质教育的成效还不够明显, 尚未取得突破性的进展” (李岗清) 。素质教育未取得突破性进展的原因很复杂, 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还没有能够构建一套完全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全新课程体系。现行课程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课程内容过于注重书本知识;课程实施过于强调选拔功能;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等等。因此初中地理新课程的设计, 毫于疑问, 必须以顺应素质教育的要求作为首要任务。
为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以及反应地理科学的发展, 适应生产生活的需要, 就必须构建与此相适应的初中地理课程。“引导学生关注全球问题以及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和实践能力, 增强社会责任感, 强化人口, 资源环境, 社会相互协调的可持续发展观念, 这是时代赋予初中地理教育的使命”, 同时也是构建初中地理新课程的重要背景。
二、初中地理课程的目标定位和课程设计的指导思想
1. 初中地理课程的目标定位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在深入推进素质教育的改革大背景下产生的, 地理课程总目标的定位是:“通过7~9年级地理课程的实施, 学生能够了解有关地球与地图, 世界地理, 中国地理和乡土地理的基本知识, 了解环境与发展问题;获得基本的地理技能以及地理学习能力;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全球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
为了体现目标的“层次性”, 除了课程的总目标外, 还包括“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三个领域的分目标。
2. 初中地理课程设计的指导思想
《新课程标准》中提出了教材编写必须以基础教育改革的精神为指导思想, 体现地理课程改革的理念, 落实“内容标准”的要求, 为实现课程目标提供基本的教学材料, 来自实验区的反映表明:新教材受到普遍好评与欢迎, 尽管它们有许多不同之处, 但是在新地理课程理念的指引下具有清新扑面的改革风格。
三、初中地理的框架结构
1. 合理的知识结构, 教材都在努力追
求新的编写结构, 而不是全盘照搬与简单图解课程标准的内容程序, 教材结构设计必须有利于学生的地理学习, 有利于学生的终身发展。
2. 重视对学生科学精神和人文素养的培养。
3. 尊重学生的实际生活。
4. 突出探究活动。
新教材倡导学生主动参与, 乐于探究, 勤于动手, 注重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5. 内容结构弹性化。
地理空间框架 篇11
国内舆论研究发端于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 网络舆情的研究则晚十年左右, 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1999年至2002年, 主要是探讨网络舆情的形成、特征和功能, 是对网络舆情发生初始时期简单现象的梳理和判定;2003年至2006年, 分析重点转移到网络舆情的监督作用, 其价值在于突出了网络舆情“重新赋权”后的正面影响;2007年至今, 研究开始强调网络舆情的导向, 试图解决网络舆情与构建和谐社会之间存在的矛盾, 但多从宣传的角度看问题, 雷同现象严重, 研究成果以论文居多, 多以介绍和描述性文字为主, 而著作明显数量不足。
总的来说, 网络舆情的研究处在尚未成熟的阶段, 上面罗列的成果大都是一些零散的思考, 侧重于探讨网络舆情产生的表象因素和网络舆情管理的初级方式, 视野不够开阔, 缺乏宏观、深度的分析。2007年以来 (特别是2009年这一年) , 传播私渠道的博客和微博客等自媒体迅速成长, 同原有的新闻与论坛板块一起形成网络公共空间, 它们相互作用产生强烈的网络舆情共振效果, 但对于这一公共舆论场迅速着陆的研究却没有跟上。在此宏观背景下, 笔者对相关领域研究的框架有一些新的思考:
对网络舆情共振动力的研究。这部分是求证舆情产生的缘由及其之间的关系和相互作用。网络舆情的载体是互联网上公共空间新闻、论坛、博客和微博板块, 分析博客群体中公共知识分子的微言论、微观点如何促动了社会知觉的苏醒;论坛、微博的随机现象和浮动意识怎样由于舆情因变事项的发生、发展、变化, 进而影响了公众所持有的社会政治态度;而新闻栏目作为传统媒体在网络上的化身, 如何激活了网络舆情的发散;它们之间究竟怎样反射、积累、叠加、互动、渗透最终达到舆情的扩大化。另外, 网民由利益需求、心理驱使等自身因素在政治体制和经济发展的宏观语境中对网络舆情影响到底有多大也是研究中不可缺的内容。舆情共振动力模型如图一所示 (1) 。
对网络舆情共振特质 (如图二所示 (2) ) 的研究:这部分的着眼点在于评论解析网络舆情共振各价值维度内部的弹性关系。比如形式维度中从隐匿性到外显性的释放、个性化与群体极化性之间的反转;内容维度中理智性与情绪化性的波动;时间维度中即时性与连续性的比照。能肯定的一点是, 共振造成了网络舆情边际效益递增, 而其他预测尚有些不清晰之处。
对网络舆情共振负向引发因子的研究。这部分内容包括分析网络信息病毒式传播的几何递增效果;验证网络虚拟性所带来的对虚假信息无限放任的观点 (实名制社区与匿名制社区对照) ;观测局部事件的放大效应、制造所谓内幕消息的“眼球”效应、少数人操控效应、集体煽情效应等如何造成舆情因变事项的恶性发展, 当然也应看到网络舆情共振中存在偶然引发因素的不可预见性。
对网络舆情共振干预手段适用性的研究。舆情疏导的介入方式与其成熟度、政治影响度、网站类型有很大关系。研究的目标是想探索舆情事态分极标准, 进而确定舆情的具体化解手段。其中手段的“针对性”、“脱敏化”、“灵活性”、“示范性”和“参照性”是重要指标。
对网络舆情的生命周期 (如图三所示 (3) ) 的研究。这部分内容的某些片段涉及工科中的网络信息科学, 目的是想通过技术来解决网络舆情信息的汇集、分析、报送与反馈 (比如舆情信息主观屏蔽数与客观存在数对比、舆情载体分布对比、舆情关键词增量对比、舆情传播路径对比、置顶新闻跟帖数及变化、舆情载体共振点出现与消失等) , 让数据说话, 进而确定对网络舆情共振的预警规划。通过对多主题舆情共振生命周期的确定和评鉴, 建立起一套回应网络舆情共振的系统。
在上述研究内容圈定之后, 大致可以确认研究框架是以网络舆情传播本体、价值体系和作用影响为对象, 以揭示网络舆情共振现象背后的各种原因为目标, 描述十年来, 尤其是近三年在社会矛盾凸显、网络快速普及的情况下, 作为主体的民众对作为客体的执政者所持有的社会政治态度的变化过程和发展趋势, 从而展现对其进行系统化管理的社会意义和历史意义。
接下来是研究方法的选取。依据本研究的特点采用质化研究为主, 量化研究为辅的方式。其中包括文献研究法:从已有文献出发, 对近十年来网络舆情的论文和著作按内涵、类别进行解读, 归纳和概括出一些基本结论, 将这些结论融入本课题的研究框架 (时间上的纵断研究) ;实地观察法:从网络舆情的现实出发, 既遵从政府的权威导向, 也承认研究中的逻辑、直觉和科学的重要性, 选取多个标本性网络舆情个案进行剖析, 完成从感性材料到理性认识的上升 (时间上的横断持续研究) ;一定的实证研究:数据一方面来自CNNIC/i Research季度报告、中国社科院《社会蓝皮书》年度报告、人大IRI网络舆情指数周报等;另一方面来自网络观测调查。
在研究进行的过程中, 有几个值得注意的问题。一是对中央关于网络传播政策的把握和领会;二是在中国国情的大背景下, 对于网络上不同舆情的定位、定性以及舆情因变事项观测点的选择;三是量化研究中某些网络后台数据的获取。
从本研究前期所占有的资料出发, 不难发现:一、网络舆情载体主要分布在新闻、论坛、博客和微博客板块。微博客填平了互联网与通信网之间的界限, 有效突破了信息屏障, 变为爆料平台;而博客则成为公共知识分子默默地、渐进地传播思想的阵地。它们与以前的新闻、论坛一起构成网络公共空间, 其中人民意见的无穷组合和人民智力的相互借力造就了网络舆情的共振, “民间舆论的独立源头由此显现” (4) 。二、网络舆情显示出强烈的社会关怀, “是一个可以让亿万人同时围观, 让亿万人同时参与, 让亿万人默默作出判断和选择的空间” (5) , 这无疑提示我们民气可用、民怨可畏。三、在群体性事件、突发性事件、个人极端事件的网络传播中, 网民非理性情绪和极端言论容易抬头和蔓延, 所形成的负面舆情共振可能造成对社会的极大破坏。
这是一个研究的假设也是希望求证的结论:在防止网络舆情的共振中, 像过滤、删帖、封堵等强力手段, 可有针对性地使用, 但不能成为最普遍的方式;学会即时回应一定时间一定地点的民意, 快速启动危机公关预案应该成为应对网络舆情共振不可缺少的部分, 然而它也并非百分之百可靠;只有进一步提高政务信息透明度, 修复政府公信力, 承担对人民整体和长远福祉的责任, 才是维护稳定的根本途径。
参考文献
[1].陈力丹:《舆论学:舆论导向研究》, 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1999年版。
[2].展江、张金玺:《新闻舆论监督与全球政治文明:一种公民社会的进路》,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7年版。
[3].王强华、王荣泰、徐华西:《新闻舆论监督理论与实践》,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7年版。
[4].刘建明:《穿越舆论隧道:社会力学的若干定律》, 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2000年版。
【地理空间框架】推荐阅读:
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10-22
地理空间想象能力培养05-12
地理空间思维能力培养07-02
地理空间聚类分析06-30
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10-03
地理空间思维观念在地理教学的应用论文10-03
地理空间信息网格高性能调度技术中应用程序调度模型的研究07-21
空间框架体系10-05
框架结构空间刚度07-30
空间教学建筑空间设计论文1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