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管理

2024-08-16

资源管理(精选12篇)

资源管理 篇1

摘要:森林资源管理是现代林业管理的核心工作, 随着社会经济与科技的快速发展, 我国林业也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并逐渐呈现出多目标和多功能的超常规发展趋势。本文首先分析了森林资源管理的重要性, 然后深入分析了森林资源管理现状, 并根据其存在的管理问题, 提出了几点应对策略, 希望对今后的森林资源管理研究提供帮助。

关键词:森林资源,管理,问题,策略

森林资源作为重要的环境资源之一, 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关键基础之一。提升的森林资源管理质量和水平, 也是促进社会经济和森林资源可持续发展和利用的前提。但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 传统的森林资源管理体制早已无法适应社会和林业发展的实际需要。这就需要相关管理人员通过不断的探索和实践, 创新出不仅能够满足人们需求又不造成危害的可持续发展的管理模式, 从而使森林资源得到更好的培育、利用和保护。

1 加强森林资源管理的重要性

森林资源管理简单来讲就是通过将各种现代管理技术和方法有机结合, 并在此基础上开展的组织、执行、计划、监督和控制等管理活动。传统森林管理工作在开展这些活动过程中, 关注的一般都是森林资源物质质量的保持和提升, 却没有重视起生态系统内部各要素和功能的科学整合, 以及对系统健康发展的合理的维护, 甚至为了促进森林资源质量的提升, 不惜破坏森林生态系统与林地生产潜力, 过分强调森林资源本身的改变, 而忽略了操作森林生态系统生产潜力的外部因素之间的互相促进、影响[1]。

传统森林资源管理模式的实行虽然可以保障森林覆盖面积较为稳定, 但却极有可能改变森林生态系统结构, 从而对森林生态系统功能, 以及生产潜力造成一定破坏。森林资源依托的是生态系统, 作为陆地系统的主导, 生态系统的变化对全球气候和环境会造成直接影响, 可见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管理, 对满足当今和未来人们对森林产品的需要, 以及促进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都有着重要意义。因此, 为了使森林资源效益能够得到充分发挥, 森林资源管理应坚持可持续发展目标, 不断转变管理理念和方法, 从而有效的摆脱森林资源危机, 促进我国林业能够得到更长久的发展[2]。

2 森林资源管理的现状分析

当前, 我国森林资源管理工作最然取得了不小的成就, 在管理过程中建立了森林管理和体现体系和法律制度。但是在开展实际管理工作过程中, 仍存在诸多有待解决的问题, 如, 超限额采伐、乱战林地等问题, 使森林资源财产受到一定损失, 主要体现在:

首先, 森林资源与档案管理意识不强。很多林区在经营森林过程中, 注重的往往都是木材的获取, 以及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没有树立正确的生态意识, 从而造成大面积的林地污染、洪涝灾害等现象, 也使森林本身具有的其他效益无法充分发挥出来, 生态环境的保护工作也仅体现在表面。同时也没有正确认识到加强森林资源管理、提升管理机构职能, 以及建立和管理森林资源档案的重要性, 对其管理活动的开展没有给予足够重视, 造成相关单位的森林资源管理工作无法正常进行, 相关管理人员的职业素养和管理水平也有待提高[3]。

其次, 管理粗放, 档案不健全。在传统森林资源管理过程中, 由于相关管理人员的缺乏, 业务水平也有待提高, 所以导致森林管理机构的主要职责无法全部履行, 实行的管理模式也比较粗放, 经过实际检查发现, 很多管理单位没有及时的填写小班卡片, 同时还存在填错、漏填的现象, 也没有及时的了解和掌握相关资源校章的动态变化, 也不清楚森林资源自然消耗底码。另外, 相关森林资源档案内容也不完整, 对于一些专业技术调查、林权、地权变动等方面的相关资料和文件也没有进行及时的搜集、整理和归档, 管理工作人员也未按照森林资源统计年报制度开展实际工作。

3 加强森林资源管理的策略分析

首先, 要提高森林资源管理认识。森林资源使林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 其主要任务就是采用科学有效的管理手段, 使森林资源得得到更加全面的监督保护, 也促进森林资源能够得到科学合理的利用。针对国营林场来讲, 应该重视起森林资源档案管理工作, 并充分提高管理领导对这项工作的认识, 鼓励其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森林资源各项实践管理活动的设计、组织和开展过程中, 重点关注资源档案的应用, 并将其视为林业发展计划, 制定经营措施, 评估森林经营效果等方面的重要参考依据。同时还要加强对管理机构和人员的领导, 合理配备资源管理人员, 并对其进行定期的考核和专业培训, 从整体上提升资源管理队伍的素质[4]。

其次, 要加强森林资源档案管理。森林资源档案管理是森林资源管理的关键组成部分。其一, 应不断完善资源档案内容。充分了解和掌握经营单位森林资源和年动态变化, 对森林经营效果开展科学合理的评估, 从而为编制林业发展计划、确立经营项目的数量和地点提供重要依据。其二, 要建立健全档案管理制度。其管理工作应遵循实事求是、科学管理的原则, 使档案内容的科学性和连续性得到充分保障。相应的资源统计报表必须要经过领导签字后才能够上报归档, 未经允许任何人不得随意更改原始数据, 如果上报的数据出现错误, 需要及时上报主管领导, 经其同意后才能进行相应修改。

再者, 要创新森林资源的科学管理手段。在当前的森林资源管理过程中, 一直都没有探索出科学合理的管理技术, 森林资源管理也难以实现调查、管理、检测、设计和利用的一体化, 以及各方面资源的共享。想要使森林资源在调查方面更加跨速度准确, 在管理方面更加合理高效, 在利用方面更加科学有效, 依然需要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对此, 林业经营单位应积极的吸收和应用现代科学管理技术和方法, 如, 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和计算机管理决策系统等。同时还要对管理人员进行相应的专业技术培训, 并积极的引进高素质的管理人才, 从而不断壮大森林资源管理队伍, 提升管理人员的职业素养和管理技术水平。同时还应该加强关于林业可持续发展的理论研究, 主要涉及到森林生态系统、环境科学, 以及相关发展指标体系和效果评价标准的研究[5]。

最后, 要严格按照森林限额进行采伐, 使森林资源消耗得到合理控制。关键是要加强林木采伐管理工作。其一, 是要通过分析资源档案内容与林场实际发展状况, 综合评估出森林采伐的合理限额, 并严格实行调查设计、审批、核实林木采伐许可证的采伐机制。其二, 是要重视起“三项作业”的施工验收环节, 对森林资源的消耗进行科学合理监督和审计, 并将资源消长情况作为评估单位领导政绩的关键标准之一。最大限度的避免乱砍盗伐、森林病虫害、火灾的发生, 并针对可能出现的问题制定出科学合理的防护措施, 从而促进森林资源管理水平的不断提升。

4 结语

可持续发展的森林资源管理模式的应用, 对促进社会经济和林业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不仅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 保障人类社会的生存, 也直接影响着全球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因此, 我国相关部门应该对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管理给予充分的资金和政策上的支持, 从而使森林资源能够在充分满足国民经济发展, 以及人们不断提升的物质产品需求的基础上, 能够得到更加科学、全面的管理、利用和发展。

参考文献

[1]洪伟.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森林资源管理模型研究[J].自然资源学报, 2014, (1) :69-70.

[2]刘志鹏, 李永龙.森林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河北林果研究, 2015, (1) :80-83.

[3]陈谋询.新形势下森林资源管理领域发展问题的思考[J].林业资源管理, 2013, (4) :5-10.

[4]陈端吕.森林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的研究现状及发展[J].林业资源管理, 2012, (6) :73-78.

[5]夏朝宗, 熊利亚, 杨为民等.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在森林资源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2013, 39 (9) :4-6.

资源管理 篇2

7、个性----职业类型匹配的择业选择理论是由()提出的。A、帕金森B、约翰.L.霍兰德C、金斯伯格D、施恩 《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概论》试卷(A)

8、李某总是认为人的本性是积极的,并能主动地完成工作,承担责任。李某的管(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理方式在对人的态度方面认为人是()。(适用于综合教育学院12级本科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

A、“机器人”B、“经济人”C、“生活人”D、“社会人”

9、当人们认为自己的报酬与劳动之比,与他人的报酬与劳动之比是相等的,这时就会有较大的激励作用。这种理论称为()。A、公平理论B、效用理论C、因素理论D、强化理论

10、在理论界通常将()看作是人力资本理论的创立者、人力资本之父。A、威廉.配弟B、亚当.斯密C、A.马歇尔D、舒尔茨

二、判断题(10分,每题1分)。

1、人力资源需求预测中的专家判断法,又称()。

1、人力资源是一种不可再生的资源。A、回归分析法B、经验预测法C、德尔菲法D、马尔可夫分析法

2、工作评价就是评定工作的价值,制定工作的等级,因此,评价对象是任职者。

2、下面哪一项不属于工作说明书的基本内容()。

3、岗前培训是指员工离开工作岗位,去专门从事知识或技能的学习。A、工作职责B、工作中晋升C、工作权限D、工作环境

4、绩效考评只能由员工的主管对其进行评价。

3、企业对新员工上岗进行的培训称为()。

5、用人单位支付给劳动者的工资不得低于单位所在行业的最低工资水平。A、培训B、脱产培训C、岗前培训D、在职培训

6、人力资源规划,是各项具体人力资源管理活动的起点和依据

4、一名工人的绩效,除了产量指标完成情况外,质量、原材料消耗率、能耗、出

7、员工推荐的优点是招聘成本小,可靠性高。勤,甚至团结、服从纪律等硬、软方面的表现,都需要综合考虑,逐一评估,这体

8、建立劳动合同的目的在于劳动过程的实现,而不是劳动成果的给付,它是确立现了绩效的()的特点。劳动关系的法律凭证。A、多因性B、多维性C、动态性D、不确定性

9、职业生涯是指个人一生中从事职业的全部历程。

5、企业一般给销售人员实行的是()。

10、整体业务外包模式,就是将一项完整的人力资源管理职能工作全部外包出去,A、能力工资制B、绩效工资制C、计件工资制D、职务工资制 企业人力资源部门不再履行此项管理职能。

6、劳动合同的法定内容不包括()。

四、案例分析题(60分,每题15分)。5分)。

1、论述人力资源规划的作用

2、简述工作分析的内容

3、简述面试的步骤

4、简述绩效评估的一般程序

案例分析题1:

通达公司员工的绩效考评

通达公司成立于20世纪50年代初,目前公司有1000绩效考评工作是公司重点投入的一项工作,公司的高层领导非常重视,负责绩效考评制度的制定和实施。人事部在原有的考评制度基础上制定了部考评办法》使考评达到可操作的程度。

公司的高层领导与相关职能部门人员组成考评小组。括被考评者填写述职报告、在自己单位内召开全体员工大会进行述职、围涵盖全体员工)、向科级干部甚至全体员工征求意见(访谈)、写出评价意见并征求主管副总经理的意见后报公司总经理。

考评的内容主要包含三个方面:被考评单位的经营管理状况,政治思想品德、对于能力的定义则比较抽象。各业务部门(子公司)公司对于自己部门的任务指标进行了讨价还价的过程。

对于中层干部的考评完成以后,公司领导在年终的总结会上进行说明,体情况反馈给个人。尽管考评的方案中明确说考评与人事的升迁、面挂钩,但最后的结果总是不了了之,没有任何下文。

对于一般员工的考评则由各部门的领导掌握。的考评通常是从经营指标的完成情况来进行的;对于非业务人员的考评,公司还是子公司,均由各部门的领导自由进行。至于被考评人员来说,处获得对自己业绩有效评估的反馈,只是到了奖金分配时,己的下属做一次简单排序。试分析:

(1)绩效考评在人力资源管理中有何作用?这些作用在通达公司中是否有所体

案例分析题2:

现?

(2)通达公司的绩效考评存在哪些问题?如何才能克服这些问题?

工作职责分歧

一位操作工不小心把大量的液体洒在工作台的周围,车间主任叫操作工把洒在地上的液体清扫干净,操作工不愿意干,理由是这不是他的工作,他认为应该叫服务工打扫。车间主任便叫来服务工,但服务工也不愿意干,说“我这里的事情还没有做完,你叫别人干,再说,这事也不应该是我干的”。车间主任再叫来勤杂工,要勤杂工来清扫,勤杂工也很不情愿,车间主任威胁要将其解雇,勤杂工勉强干完了这件事,但心里很不满意,便向公司进行投诉。

有关人员看了投诉后,审阅了这三类人员的岗位说明书。操作工的岗位说明书明确规定“操作工有责任保持车床的清洁,使之处于可操作状态”,但未提及清扫地板;服务工的岗位说明书规定:“服务工有责任以各种方式协助操作工,随叫随到,即时服务”,但没有包括清扫工作;勤杂工的岗位说明书确实包含了各种清扫内容,但他的工作时间是从正常的下班后开始。试分析:

(1)对于勤杂工的投诉,你认为如何解决?有无建议?(2)如何防止类似事件的发生?

案例分析题3:

案例分析题4:

小李的困惑

一家中小型企业的薪酬方案

经过高考的激烈竞争,小李终于拿到了某名牌高校的录取通知书,专业是人力一家中小型企业最近拟出了自己的一套薪酬方案,正准备实施.资源管理。小李的叔叔在社会上闯荡多年,拥有自己的工厂,其业务遍布全国,在薪酬方案的原则是:保障基本生活的同时,当地小有名气。当小李告诉他叔叔这一消息时,叔叔说,“我知道这个专业,很热励个人努力奋斗,强调团结协作,促使公司和所有员工共同进步、发展。门。就是上上网,做些表格,搞点培训,考核一下员工,管一管人,比较轻松。”依据是:根据公司、部门、个人的考核结果,每月进行一次工资核算.原本对未来充满憧憬、想干一番事业的小李被他所崇拜的叔叔这么一说,顿时迷茫这套方案的特点:不已: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到底是做什么的?

统一性;员工个人命运与公司命运一体化;不强调资历,结合案例回答以下问题:

定量评价与定性分析相结合;业绩考核与工资待遇,奖惩相互依存,(1)人力资源管理的主要内容有哪些?人力资源管理活动的最终目标是什待遇、奖惩是结果.这样将逐步使公司的管理走上“法制化”轨道,么?(10分)

主观臆猜等造成的不良后果。在公司这个大家庭中,对事不对人,(2)作为未来的人力资源管理者,你认为小李应培养哪些方面的基本能力?正、合理,促进公司、员工共同进步。

(5分)这套方案制定的方法是:(1)根据对各工作岗位的职责分析, 确定每个人的基本工资额和岗位工资额;(2)确定公司、部门及个人业绩系数;(3)按以下方案确定各位员工的工资额, 放。员工工资=基本工资+岗位工资×公司系数×部门系数×个人绩效系数

强化资源管理器 篇3

1、多窗口管理

Q-Dir 是一款非常独特实用的多窗口增强资源管理器软件,其自Windows XP时代起已经成为笔者喜爱的工具。Q-Dir 提供了4个窗口,每个窗口都可以方便地切换到不同的目录,用户可以直接在各个窗口之间互相拖放文件进行移动或者复制。

首次启动Q-Dir,系统会提示用户进行语言选择(如图1),点击界面上方的中国国旗即可开启简体中文版,Q-Dir与Totoal Commander文件管理器的定位有很大的区别,Q-Dir的功能简单且易用,用户几乎不需要任何的学习成本与设置调校就能快速地上手使用。我们从软件的界面就能了解资源管理增强工具的作用,它特别适合经常要在多个不同目录之间操作文件的用户。

Q-Dir 的窗口布局也可以随意调整(菜单栏顶部有图标可选),譬如两栏、三栏等,最多可以同时显示4个不同的目录。另外,Q-Dir 还支持以不同颜色区分不同类型的文件,你可以设置将文件夹用绿色显示,exe文件用红色显示,图片用紫色显示等等,当然这些文件颜色都是可以在选项里面自定义的(如图2)。

2、多标签浏览

相信大家都使用过浏览器“多标签页”,在同时打开多个网页时,使用标签页切换比传统的 Windows窗口要方便许多。现在我们利用Clover能在Windows资源管理器中也实现多标签页的功能,在同时查看/操作多个不同路径的文件夹时尤为方便,让窗口更少更整洁,而且它支持快捷键与标签页的拖入拖出(如图3),熟悉使用之后绝对能大大提高电脑操作的效率。

试论信息资源管理与组织管理 篇4

随着互联网发展进程的加快, 信息资源网络化成为一大潮流, 与传统的信息资源相比, 网络信息资源在数量、结构、分布和传播的范围, 载体形态, 内涵传递手段等方面都具有新的特点。目前网络信息资源以因特网信息资源为主, 同时也包括其他没有连入因特网的信息资源。探讨网络信息资源的含义, 首先应明确对信息资源概念的理解。侠义的讲, 认为信息资源就是指文献资源或者数据资源, 或者各种媒介和形式的信息的集合, 包括文字, 声像, 印刷品, 电子信息, 数据库等, 限于信息的本身。而广义的讲, 认为信息资源是信息活动中各种要素的总称, 这既包含恶劣信息本身, 也包含了信息相关的人员、设备、技术和资金等各种资源。

二、网络信息资源的特点

在计算机和现代通讯技术相结合基础上构建起来的宽带、高速、综合、广域型数字式通信网络, 通过本地网络、国际互连可以覆盖全球。在网络中可以利用的各种信息资源之和便是网络信息资源了, 它在特性和构成上与传统的信息资源有显著的差异。

分布广、传播快、数量大、增长快:随着网络的覆盖范围的不断扩大以及网络技术的发展, 存在于网络上的信息资源以飞快的速度传播并迅速增长。据统计, 目前全球在互联网上有8亿个主页, 每天还要新增150个主页:每天发布14万件新的信息, 全网提供的信息总量逾20tb。

多类型、多媒体:数量巨大的网络信息资源来源于各行各业, 包括不同学科、不同领域、不同地区、不同语言的各种信息, 其内容是非常丰富的, 并且以文本、图像、音频、视频、软件、数据库等多种形式存在。

无序性、不稳定:互联网是开放性的, 对网络信息资源的组织管理并无统一的标准和规范。同时, 信息的地址、链接及内容本身处于变动中, 使得信息资源的更新、消除无法预测。

信息质量优劣不齐:网络信息分布具有很大的自由度和随意性, 缺少质量控制和管理机制, 使得它繁杂、混乱, 质量良莠不齐, 存在安全隐患, 给用户选择、利用网络资源带来了障碍。

三、网络信息资源的组织管理

信息资源管理是为了确保信息资源的有效利用、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手段, 对信息资源实施计划、预算、组织、指挥、控制、协调的一种人类管理活动。由于网络信息资源特殊的性质和类型, 传统信息资源管理的方式、技术手段已不再完全适用于它, 必须积极探索适用于现代化网络信息资源的管理方法。

3.1信息资源的组织方式

信息组织是指采用一定的方式, 将某一方面的大量的、分散的、杂乱的信息经过整序、优化, 形成一个便于有效利用的系统的过程。网络信息资源的“量”与“质”都发生了巨大变化, 信息组织的方式也随之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信息组织的对象从各种类型的数据发展到具有丰富内容的知识, 组织形式从数据结构发展到知识表示, 组织方式从手工单一发展到网络群体, 组织的结果从静态的文本格式发展到动态的多模式的链接。

文件方式:以文件系统来管理和组织网络信息资源简单方便, 是存贮图形、图象、图表、音频、视频等非结构化信息的天然单位, 但对于结构化信息则难以实现有效的控制和管理。

自由文本方式:这种方式主要是对非结构化的文本信息进行组织和管理, 它不是对文献特征的格式化描述, 而是用自然语言深入揭示文献中的知识单元, 主要用于全文数据库建造。

超文本方式:这种方式将网络上相关文本的信息有机地编织在一起, 以节点为基本单位, 节点间以链路相连, 将文本信息组织为网状结构。

主页、页面方式:这种方式通过页面对某机构、个人或专题作全面介绍, 用主页将这些信息集中组织到一起, 相当于网上的档案全宗。

3.2信息资源的检索方式

在这个多元化的、交互式的、动态的网络信息环境中, 除了良好的信息组织方式外, 还需要符合网络信息资源本身特点和组织特征的恰当的检索方式。

分类检索与主题检索相结合:传统的信息检索主要分为分类与主题两种。网络信息资源的大规模、多样化和快速增长使网络信息的检索策略应同时具备分类的性检索特征和主题的特性检索特征, 利用分类主题一体化充分揭示网络信息资源。

基于内容的检索:随着计算机和多媒体技术的发展, 图像、图形、音频、视频信息在网络信息资源中所占比例越来越大, 必须加强对多媒体信息检索的研究。而基于内容的检索较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它通过多媒体信息的内容特征, 而不是传统的形式特征实施检索。

全文本、超文本检索技术:可以根据文本中任何单词或语句进行检索, 还能灵活地输出全文、章节、段落。常用的方法是位置间隔和相邻检索、字符串匹配等。超文本检索是将文本、声音、图像等媒体数据的内容信息分隔为若干可独立应用的节点, 节点间以链路相连接, 构成网状层次结构, 检索由指令激活某一节点, 通过链路查询所有相关信息。

自动搜寻方式:与搜索引擎的信息组织方式相对应的检索方式是自动搜寻方式。自动搜寻工具主要有自动搜寻网络资源、自动索引、自动摘要、提供检索方法和用户界面等功能。

人工分类方式:与目录指南的信息组织方式相对的检索方式是人工分类方式。利用人工或机器搜寻, 但用人工分类并制作索引数据库。由于采用人工筛选和分类, 这种方式的优点是信息质量高、查准率高。

混合搜寻方式:这种方式既可以通过类目浏览查询, 又可以键入一个句子、一个短语或一个姓名进行自由查询, 兼有自动搜寻与人工分类两种方式的优点。

网络信息检索与手工检索相比, 有省时、省力, 获取信息的时效性、新颖性、广泛性强的优点, 在网络信息资源中起到了一定导航作用。但这还远远不够, 还需作更深入的研究, 探寻更适应网络环境的信息资源检索方式。此外, 对于高性能、简单易用的友好用户界面的需要越来越迫切;对于获得的信息资源的质量、深度、范围、准确性和时效性要求也越来越高。

四、结语

信息化已成为一场影响极其深远的产业革命, 信息资源与人力、物力、财力和自然资源一样, 形成了政府机关的重要资源。而做好了信息资源的管理, 政府可以通过内外信息流的畅通和信息资源的有效利用, 来提高政府机关的办事效率, 以及整体方面的决策能力。网络信息资源在我们的社会发展中将日益占据主导地位。但网络信息资源在数量、结构、分布和传播范围、类型、媒体形态、内涵、控制机制、传递手段等方面, 都与传统信息资源的差异很大, 只有对网络信息资源进行有效的组织管理, 才能将网络信息变为有序的信息, 实现信息资源效用最大化。

参考文献

[1]吴慰慈, 张久珍.网络信息资源管理的标准化体系研究[J].情报科学, 2001, (01) .33-38

[2]程结晶, 赵晓红.第三代Internet网络信息资源的管理模式[J].图书馆论坛, 2005, (06) .60

药事管理法规辅导:中药资源管理 篇5

我国《药品管理法》规定:“国家保护野生药材资源,鼓励培育中药材”。为保护和合理利用野生药材资源,适应人民医疗保健事业的需要,1987年10月30日国务院发布了《野生药材资源保护管理条例》,明确了对野生药材资源保护的原则、物种三级分类管理、采收、经营及违反条例应承担的责任等具体规定;列出了国家重点保护野生药材物种名录。本条例要求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采猎、经营野生药材的单位或个人必须遵守。

国家对野生药材资源实行保护、采猎相结合的原则,并创造条件开展人工种养。

国家重点保护野生药材物种名录收载野生药材物种76种,包含中药材42种。

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药材物种分为三级:

一级:濒临灭绝状态的稀有珍贵野生药材物种(简称“一级保护野生药材物种”),名录中收载了4种。

二级:分布区域小、资源处于衰竭状态的重要野生药材物种(简称“二级保护野生药材物种”,名录中收载了17种。

三级:严重减少的主要常用野生药材物种(简称“三级保护野生药材物种”,名录中收载了21种。

具体管理办法及物种名录,详见《野生药材资源保护管理条例》。

为了保护、拯救珍贵、濒危野生动物,保护发展和合理利用野生动物资源,适应现代社会发展和中药国际贸易的发展,我国1988年第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通过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该法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野生动物的保护、驯养繁殖、开发利用活动,必须遵守本法。本法规定保护的野生动物,是指珍贵、濒危的陆生、水生野生动物和有利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国家对野生动物实行加强资源保护、积极驯养繁殖、合理开发利用的方针,鼓励开展野生动物科学研究。在野生动物资源保护、科学研究和驯养繁殖方面成绩显著的单位和个人,由政府给予奖励”。

浅析公共资源管理问题 篇6

摘要:公共资源的使用和管理,关系到个人之间、群体之间、个人与群体之间以及国家之间的利益分配关系。因此,研究如何使用和管理公共资源的问题,有利于处理好个人之间、群体之间的利益关系,对于维持好良好的社会和谐关系也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公共资源管理;黑树林;自然资源

一、前言

黑树林地区位于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与普洱市的交界处,因过去的林大树黑而得名。这个村的大半属于红河县,部分属于墨江县。以这个村为中心,包括红河州红河县垤玛乡、三村乡,普洱市龙坝镇、那哈乡方圆841平方公里的地区被称为“黑树林地区”。黑树林地区是我国哈尼族聚居区之一,哈尼族在这的人口比例高达95%以上。自清朝起,这里的人们为了获得灌溉用水便向大山里开沟引水,同时,围绕着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分配和管理,经历了近三百来年的纷争。“在普遍缺水的情况下,水源地与用水地又分属于不同的行政管辖区域,相互之间为争夺水这一最重要的生存资源,便自然会产生矛盾和冲突。于是,共同生活在黑树林地区但又分属于不同行政区域管辖下的同一民族以至同一支系(族群)的人们,便首先围绕着水资源以后又发展到土地资源、森林资源的权属,展开了长期的争斗,逐步把一个原本很普通、很平常的黑树林地区,演变成一个民族问题热点地区”。①据统计,自1952至1992年间,红河、墨江两县村民间共发生近四十来起纷争与械斗,部分械斗参与人数可达上千人,一度成为云南省民族问题最为突出的热点地区之一。

二、黑树林公共资源管理问题的分析

在解决外部性问题上, “科斯定理”认为只要交易费用为零,那么无论法定权利归谁都不重要,资源配置都可以达到帕累托最优。产权经济学作为新制度经济学的组成部分认为,产权是一种权利,它强调产权、激励与经济行为的联系。它为解决外部性问题提供了一个解决办法。产权经济学认为,产权不清是造成外部性和“搭便车”的主要根源,外部性的产生与产权的起源有着必然的联系,有效的产权可以降低或克服外部性。

那么影响产权的形成因素有哪些了?根据卢现祥归纳的有:第一,技术。新技术可以降低成本,增加收益,而缺乏相应的技术可能是“搭便车”的一个重要原因。第二,人口数量。人口数量的增长与资源的有限,造成了人均资源的降低,于是,资源变得“稀缺”起来,这必然导致排他性行为。而产权就是种排他性的经济权利约束。第三,资源的稀缺程度。新制度经济学认为,离开产权,任何稀缺资源的配置都是无效的。第四,要素和和产品的相对价格的变动。明晰产权可以解决责任不清的问题,有利于激励经济主体,有利于形成约束机制。

黑树林这场纠纷的主体实则是“同一民族的同一个支系”,由于不同的行政区划,一种“地域认同”高过了“民族认同”的一种现象。胡忠文认为,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最主要是贫穷和人的素质低。杨剑波认为,在传统观念中,部份自然资源属于公有,谁使用谁拥有,部份村寨和农户仍按传统习惯去做。我们都知道,水资源属于公共资源,对于公共资源的产权界定是相当困难的。公共资源具有非排他性、公共性、外部性等特征。正是由于公共资源具有这些基本特征,才使得公共资源具有尤为明显的外部性问题,而这种外部性伴随的产权问题是无法像私有财产那样界限十分分明的。新制度经济学认为,要解决外部性问题,应该从产权的界定。经济学界一致认为,产权是一种权利,也就是一种排他性的权利,或者说是一种有价使用的权利。而像黑树林纠纷中的水这样的公共资源能够用“产权”进行解决吗?虽然黑树林纠纷中有以立碑方式的“契约”、购买等权利意识,但是却没有真正现代意义上的“产权”之说。

黑树林纠纷的最终解决办法还是从治贫和解决当地生活条件入手。由于当地人的利益不同,认识不同,行政介入是不当的。云南省政府在黑树林地区大力投资,通过兴建水利工资、能源和通讯基础设施,改善当地交通,修建贸易市场,投资发展教育、卫生、科技,有其修建一座新水库,多头并举,有力改善了当地人的生活条件,提高了当地人的生活水平。这为解决当地资源纠纷起到了关键作用。而这些措施恰恰有效解决了当地资源“稀缺性”的贫困性竞争问题。

谈到公共资源的管理,韩方彦认为,公共资源产权的界定制度缺陷突出表现为未能清晰界定公共资源产权主体所有权以外的其他经济权利。因而,需要健全公共资源产权制度,强化公共政策执行的目标指向,维护公共利益,建立并完善公共资源政策工具体系,构建公共资源市场化配置监管体系。

由于公共资源的特殊性,它注定无法像用私有财产那样产权明确,所以,应当从中国的国情出发,探索恰当的解决因公共资源造成的纠纷的办法。黑树林是几个村之间因水引发的纠纷。对于群体性争夺资源使用权,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解决:第一,以发展当地经济作为根本大计。集体性争夺自然资源的使用权,无非是因为经济生产条件的制约,目的是为了生产和生活。因此,发展经济,解决贫困是首要的大事。第二,公共资源的参与式开发利用。由于共同需要同一资源,而中国乡村的土地是集体所有制,这就决定了不可能从私有产权的角度进行解决。公共资源的参与式开发利用要求各方主体明确各自权利和义务,有节制的使用资源,而不滥用、消耗等。各方制定好规则,依据制定的规则,根据自己的权重进行活动。第三,搁置争议,合作共享,共同开发。建立一种合作机制是互利双赢的模式,集体之间相互促进,相互帮助,团结协作。第四,建立综合治理管理机制,协调好集体之间的矛盾,及时处理潜在的纠纷问题。第五,进行教育引导。第六,政府应当特殊问题特殊解决,对因资源稀缺而造成贫困的地方,应该大力投资,帮助发展,解决人们发展的自然制约条件。

三、结语

黑树林地区的问题是典型的公共资源的使用和管理的问题。这在国内、国际都有体现。比如湄公河流域上游的澜沧江流域的资源使用问题,就需要一种妥当的机制来解决。新制度经济学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分析思路,从产权的角度和交易成本的角度,以及外部性问题解决的角度,去解决公共资源的问题,未尝不是一个科学的方式。但是根据我国的产权制实际,我们需要把产权理论灵活运用起来。公共资源的合作共享机制或者参与式管理模式,应该算是一种比较好的解决公共资源在不同集体之间的开发、使用的办法。(作者单位:云南民族大学)

本研究得到云南民族大学研究生创新基金资助(项目编号:2015YJCXZ08)。

参考文献:

[1]姚开建.《经济学说史》,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

[2]卢现祥.《西方新制度经济学》,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3年.

[3]郭家骥.从矛盾冲突到共同发展———云南黑树林地区族群关系“百年干戈化玉帛”的启示.思想战线,2009,(5).

[4]胡忠文.黑树林地区的变迁及其启示.今日民族,1996,(10).

[5]杨剑波.黑树林问题社会成因初探.今日民族,1996,(11).

[6]王艳.我国公共资源产权界定的路径依赖及制度选择.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6,(4).

资源管理 篇7

1.1 人事管理阶段。

早期的人力资源管理被称做“人事管理”, 它是伴随着工业革命的产生而发展起来的。工业革命的爆发导致大机器生产方式的产生, 出现了大规模的劳动力雇佣, 因而必须有人处理组织中涉及与人有关的一系列事物和活动, 例如管理福利计划、人事档案、上岗培训、工时记录、报酬支付等事宜。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 人事管理基本成熟, 在招募、甄选、培训、考核、劳动关系管理方面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但是, 人事管理工作的特征是照章办事, 属于事务性的工作。

1.2 人力资源管理阶段。

20世纪60年代, 随着行为科学学派等新的管理理论的出现, 人的重要性受到关注, 人从机器的附属品转变为组织中一种重要的资源。同时, 60~70年代, 人事立法急剧增加, 反歧视立法日益健全, 有效的人事管理受到重视, 也增加了人事管理职能的重要性。更重要的是, 由于竞争日益激烈, 企业广泛采用的竞争手段的成功与否几乎都与人有直接的关系, 因此, 推动了人事管理职能的转变。

1.3 战略人力资源管理阶段

20世纪90年代以来, 企业面临的竞争环境日益激烈。理论与实践者们都认识到, 在一种竞争性的环境下, 战略性地管理人力资源能够为企业提供一种持续的竞争优势。与技术和资本等其他因素相比, 只有人力资源可以创造更持续的竞争优势。因此, 对人力资源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 它要求在战略实施过程中, 人力资源管理和战略之间应该保持动态协同;同时, 人力资源功能通过规划、政策与实践, 创造实施战略的适宜环境, 发挥“战略伙伴”的作用, 从而使组织更具竞争力;而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 很难使人力资源功能同时满足上述要求, 因而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与实践应运而生。

2 人事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与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的区别

2.1 管理理念。

人事管理阶段, 指导企业实践的管理理论主要是围绕“事”为中心而构建的, 企业只注重资本的价值, 人只不过为完成“事”而存在。人力资源管理阶段, 人成为组织的一种重要资源, 管理的职能是获取、保持和开发人力资源以实现其有效利用;而在战略人力资源管理阶段, 人力资源被视为获取竞争优势的资源, 而且是可以被用来提供未来收入的一种资本。由于人力资本具有收益递增的特性, 而且能改善物质资本的生产效率, 因此, 人力资源是企业中最重要的资产, 是竞争优势的根本来源。从把人作为机器的附属品到作为获取竞争优势的关键来源, 人力资源管理理念产生了根本的转变。

2.2 管理地位。

人事管理阶段, 人事工作局限于日常事务, 因而人事管理的地位很低, 扮演的是行政角色, 与组织战略没有任何联系。人力资源管理阶段, 虽然人力资源管理开始在战略管理中担当战略制定与实施的双重角色, 但是这种联系是静态的和不连续的关系, 结果造成人力资源职能与战略之间缺乏动态的适应性。这一阶段, 企业虽然意识到人力也是一种资源, 但并不认为是重要的战略性资源, 而人力资源部门的工作也往往处于一种被动状态。

2.3 管理目标。

人事管理阶段, 其管理的目标是本部门的工作绩效, 并以此作为检验工作效果的依据;人力资源管理阶段, 不仅注重部门的绩效, 也开始关注人力资源管理对组织目标的贡献;而战略人力资源管理阶段, 关注的焦点是如何通过人力资源管理促进组织实现目标的可能性, 或者说, 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就是更有利于组织获取高绩效、更有利于组织生存与发展的人力资源管理活动。在这一新的理念下, 人力资源活动的价值取决于它是否能帮助组织获得竞争优势, 是否对组织在提高绩效、实现战略目标等方面有战略作用。尽管战略人力资源管理仍然从事人力资源管理阶段的基本职能, 但是, 其管理理念、地位和关注的焦点都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3 实现人力资源管理角色的转变

战略人力资源管理是使企业能够达到目标的人力资源活动模式, 它要求组织的人力资源管理一定要和组织的战略保持一致;而且, 人力资源管理必须积极为战略的制定与实施创造良好的人力资源环境。目前, 我国大多数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还处于以“事”为中心的阶段, 远远未达到战略人力资源的要求。人力资源管理人员的大部分时间仍然消耗在日常事务上, 缺乏将先进的人力资源管理思想转化为可操作的制度、措施的手段。为应对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环境, 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转变人力资源管理的角色。

3.1 关注外部环境。

除了参与企业战略的制定与实施外, 人力资源职能还必须成为企业和外部环境的有效联结, 即通过整合外界信息和资源, 在企业内部进行功能调整以便企业适应环境的变化。尤其是要能够洞察到机遇和威胁, 以提高企业的应变能力。只有这样, 才能使人力资源工作成为公司战略目标实现的主要力量。

3.2 提高人力资源管理者的素质。

战略人力资源管理要求人力资源管理必须与组织战略一致, 而且人力资源各项职能之间实现有效匹配。因此, 人力资源部门必须了解所服务企业的业务和产业背景, 企业的经营目标、价值链和创造顾客价值的关键因素, 了解各业务部门需求, 在企业战略目标的背景下来思考和研究人力资源管理问题, 从人力资源的角度提高公司业绩, 并围绕战略目标来设计对员工的基本技能和知识、态度的要求, 深入企业的各个环节来调动和开发人的潜能。因此, 它要求人力资源管理者不仅具备人力资源管理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同时还必须具备一定的经营知识和能力。

3.3 注重人力资本的积累与开发。

战略人力资源观念认为, 人力资源更是一种资本。而且只有那些掌握了知识与技能的人力资源才是一切生产资源中最重要的资源, 而知识的再生产决定于人力资本的投资和原有的知识的积累。因此, 使个人知识和组织知识都得以不断积累、更新和提升, 把外部知识和内部知识融合起来以形成公司的核心竞争力是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内容。

3.4 实施企业人力资源的有效整合。

人力资源部门一方面要为实现其目标制定具体的人力资源行动;同时还应通过企业文化建设和培育团队精神实施人力资源整合, 创造良好的人力资源管理环境。良好的企业文化与人力资源管理是一种互相推动、互相制约的关系。一方面, 企业文化是在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经过长期的潜移默化形成的, 是企业的经营理念、价值指向、行为方式的整合, 是每个员工共同遵守的, 不同于生硬的规章制度的管理理念。同时, 良好的企业文化又促进了人力资源管理目标的实现。因此, 人力资源部门除了制定具体的人力资源政策, 吸引、激励并留住优秀的员工以外, 同时还将应根据企业的宗旨、目标建立适宜的企业文化, 将制度激励与文化激励相相结合。

总之, 在经济全球化、知识化的时代, 具有战略眼光的企业正在全球范围内通过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建立竞争优势, 企业的竞争已从单个的人力资源竞争上升为人力资源管理职能的竞争。在这种背景下, 如果人力资源部门的工作仍然满足于日常性事务的处理, 或仍然停留在“以人为本”、“人尽其才”的口号下, 那么, 发挥人力资源在战略竞争中的作用只能是一句空话。因此, 我国企业只有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水平, 才能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取胜。

参考文献

[1]邱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研究.厦门大学, 2002-02-01.博士.

资源管理 篇8

1 土地资源储备和土地储备制度概念

土地储备, 英文称为Land Banking或者Public Land Banking, 是指政府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根据市场需求、城市建设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要求, 综合运用法律的、行政的和经济的手段, 对依法征用、收回、收购、置换的土地进行储备或对其进行前期开发后再储备的行为。其目的是为了扭转分散、多头供地的局面, 使政府成为平衡土地市场供需的主导力量[2]。

土地储备制度是指由政府授权或委托的土地储备机构, 依照法定程序, 通过收回、收购、置换、征用和转制等方式从土地使用者手中把分散的土地集中到政府手中, 再由政府或其委托的机构对集中后的土地进行前期开发、整理, 并根据政府年度土地供给计划将开发好的土地投入到市场中, 以实现地区土地供给平衡的一种土地管理制度[3]。土地储备制度具备以下特征: (1) 整体性。土地储备制度的运行分收购、整理、储备、出让4个环节, 这4个环节是通过产权和资金紧密联合在一起的, 成为一条完整的循环链。不论其中哪个环节出现了问题, 整个链条都会受影响, 即土地储备制度的正常运作就会受影响, 作用不能正常发挥。 (2) 行政性。土地储备制度无论从土地储备的主体还是从其运作方式都具有相当明显的行政性。 (3) 计划性。土地储备制度是土地储备机构依据地区土地供需情况进行的一项有计划的土地收购储备行为, 在完成前期收购、储备、开发后, 应根据地区土地市场供需情况, 有计划地把储备好的土地推向土地市场等待出让或出租。

2 我国土地资源储备制度

我国土地资源储备制度发展经过起步阶段、推广阶段和当前的全面发展阶段3个阶段。土地资源储备制度的运行模式大致可以分市场主导型、政府主导型和行政指导与市场相结合型3种模式[4]。

2.1 我国土地资源储备制度发展阶段

(1) 起步阶段。1996年8月, 上海市土地发展中心成立, 标志着我国开始正式建立城市土地资源储备制度。该制度的主要出发点是盘活城市存量土地, 优化土地资源配置, 加强政府对土地资源的宏观调控能力。不久后杭州市、青岛市等城市相继成立了土地储备机构, 开始对城市土地资源储备制度进行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 并尝试出台相关的地方性法规。

(2) 推广阶段。在1999年全国集约用地市长研讨班上, 杭州的土地储备制度建设成果和经验引起了非常强烈的反映。同年6月, 国土资源部通过内部转发文件的形式开始向全国范围介绍杭州市和青岛市的土地储备运行经验, 之后武汉等城市相继成立牛地储备机构。

(3) 全面发展阶段。2011年4月《国务院关于加强国有土地资产管理的通知》下发, 文件对各级地方政府应尝试建立土地收购储备制度做出了明确的要求。在国务院和国土资源部的推动下, 各地积极开展城市土地储备工作, 各级储备机构在全国范围内遍地开花。

2.2 我国土地资源储备制度运行模式

2.2.1 市场主导型—以上海市为例

由于上海市城市规模和土地价格在全国排在前列, 政府垄断土地一级市场的经济能力不足, 加之上海市土地资源市场竞争意识较强, 选择以市场为主导的土地资源储备模式, 可以充分发挥市场配置土地资源的机制。具体模式为:上海市土地发展中心在取得土地后只负责对土地进行适当的基础设施配套建设, 然后由土地管理部门将其推向市场进行出让。从土地收购储备的机制设计上看是这单一土地储备结构模式, 即土地发展中心参与负责土地收购储备的整个流程, 并建立市、区两级, 以市一级为主导的土地储备网络体系。这种模式的资金来源一般来源于财政拨款、银行贷款、土地收购补偿费、前期开发费的返还及土地出让后的收益等。

2.2.2 政府主导型—以杭州市为例

杭州市城市面积和土地市场规模相对较小, 加之经济发展很快, 政府实力较强, 为其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的土地储备模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杭州市土地储备运作基本模式为以政府为主导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市场在土地资源配置中的作用, 以达到行政主导和市场运作相结合的目的[5]。杭州市的土地储备中心由土地收购储备委员会和土地储备机构两部分构成, 属于双结构模式。土地收购储备委员会主要职能是制定土地储备和出让年度计划和相关政策、协调相关部门关系、监督资金到位和运转情况以及监管国有土地资产的运作等。杭州市政府明文规定杭州市区范围内所有存量土地都必须纳入土地储备体系当中, 并由政府统一收购和储备, 再经过土地储备中心前期开发成为“熟地”后统一推向市场进行出让[6]。

2.2.3 行政指导与市场相结合型—以武汉市为例

武汉市城市规模处于上海市和杭州市之间, 政府想要完全垄断土地一级市场困难较大, 但要完全交给市场也不太现实, 因此其选择了行政指导和市场相结合的模式。武汉市土地储备在实践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以土地整理储备供应中心和土地交易中心为核心, 以土地储备制度和土地交易许可制度为支撑, 以市场为纽带的运作机制, 形成了土地收购储备、开发和交易相结合的管理体系。武汉市土地储备模式的特点是交易许可和先买权的使用。交易许可是指土地使用者需提交交易申请, 在该申请获得批准的情况下, 土地使用者才可进行土地交易;先买权是指政府可以优先购买土地作为储备用地。

3 我国海域资源储备管理现状

3.1 我国实行海域资源储备管理的现实需求

3.1.1 强化政府对海域使用权市场宏观调控的需要

随着海域使用权市场的不断发育和完善, 通过市场机制取得海域使用权已成为我国海域使用权出让的重要方式。由于海域使用权市场具有和土地使用权市场同样的逐利特征, 一些企业财团可能会凭借强大的资金势力, 囤积大规模的海域使用权, 炒作海域使用权, 从中牟利, 从而扭曲海域使用权市场, 影响海域资源正常的开发利用秩序。为此, 必须建立政府主导的海域资源储备机制, 依据海洋功能区划、海域使用规划和海域使用权市场需求, 分功能用途、分类型、有计划、有步骤地向市场推出海域使用权, 有效控制海域使用权一级市场的供给总量, 调控海域使用权二级市场的发展方向, 避免海域使用权市场价格的大幅度波动, 促进海域使用权市场的健康发展。

3.1.2 盘活海域资源存量, 优化海域资源配置的需要

根据我国海域使用相关的法律法规规定, 不同用途的海域使用权使用期限各不相同, 最多的建设工程用海为50年。海域使用权到期不办理续期申请的海域, 需要收回海域使用权, 重新出让。历史上的许多盐业用海, 由于海盐生产工艺的改进和市场需求的波动, 许多盐田被废弃或使用效益极低。一些养殖用海也因长期淤积或环境恶化而废弃, 使用效益极低。另外, 由海域使用权出让产生的一些边角海域也长期闲置。以上海域资源存量在一些区域规模可观, 严重阻碍着海域资源开发利用进程和海洋经济发展速度与质量。为此, 必须建立政府主导的海域资源储备机制, 将使用权到期海域收回储备, 将废弃低效盐田收购储备, 将废弃、低效养殖用海置换并整治修复, 将分散闲置的海域通过置换规整。在此基础上, 建立基于海洋功能区划的分级分类海域储备数据库, 由政府统一规划、统一整理, 统一出让, 盘活海域资源存量, 优化海域资源配置。

3.1.3 进一步完善海域使用权市场机制的需要

早在2002年财政部和国家海洋局就联合发文, 要求海域市场需求较大、海域开发利用程度较高的地区要有计划地开展海域使用权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工作, 探索海域使用权出让的市场运作机制。至现在一些地区海域使用权市场初步完备, 但是还有很多地方海域使用权市场仍存在很多问题。其中主要原因之一就是海域资源储备能力不足, 缺乏专门从事海域资源储备、交易的组织机构, 不能保证海域使用权交易的公开、公平和公正等市场经济原则。为此, 必须建立海域资源储备机制, 以政府储备的海域资源公开、公平、公正招标、拍卖、挂牌出让等活动规范海域使用权一级市场的交易机制, 引导和培育海域使用权二级市场的健康发展。

3.1.4 优化海域海岸带整治修复工作机制的需要

从2010年起国家利用海域使用金返还支持地方开展海域海岸带综合整治工作, 至2014年, 财政部和国家海洋局共批准了海域海岸带整治修复项目74个, 使用中央分成海域使用金16.75亿元。这些海域海岸带整治修复项目的实施对改善我国海域海岸带资源环境状况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些海域通过综合整治修复, 海域环境大为改善, 海域使用价值飙升, 效果十分明显。但是这些项目在执行过程中, 没有专门负责项目执行的部门机构, 多依托地方海洋管理部门。形成地方海洋行政主管部门既是项目执行的主体, 也是项目执行的监管者, 导致项目执行过程中, 责任分工不清, 工作机制不畅, 很多项目不能按照计划进度执行, 地方配套经费额度普遍偏低, 甚至缺失等问题。因此, 必须创建海域资源整治储备机制, 由海域资源整治储备机构专门负责海域海岸带整治修复项目的执行工作, 以优化海域海岸带整治修复工作机制。

3.2 我国海域资源储备管理的发展现状

近十年来的沿海开发热潮驱动了建设用海的大量需求, 为协调好不同行业用海的关系, 保证重大建设项目用海需求, 我国一些地区正在探索开展海域资源储备管理工作, 试图通过对海域资源“统一规划、统一储备、统一配置”来整合盘活海域资源, 实现国有海域资源的优化配置和保值增值。从2010年开始, 福建省漳州市漳浦县, 江苏省南通市、浙江省舟山市、福建省莆田市等一些沿海地区目前相继成立了海域资源储备机构, 通过收回、收购、置换、新开发等方式对规划开发利用的海域、无居民海岛进行储备, 并建立了海域海岛储备数据库。由海域资源储备机构将储备的海域、无居民海岛使用权以招标、拍卖和挂牌出让的方式有计划地推向市场。江苏省南通市、福建省东山县、浙江省象山县等政府为此还专门出台了海域储备管理相关办法。

2010年, 福建省莆田市参照林权改革和土地储备管理的方法, 从养殖用海海域收储入手, 在涵江区、秀屿区尝试收储海域2 000 hm2。这是我国海域资源储备范围、方式、程序和资金来源等方面的第一次实践探索。2013年1月, 浙江省第一宗公开招标拍卖挂牌的建设用围填海政府储备项目海域使用权在象山县出让成功。该项目是象山县海洋与渔业局组织实施的鹤浦镇盘基塘1号宗海, 中国功效集团 (宁波) 海洋经济发展有限公司以2 536万元的成交价竞得该宗海域使用权。2013年12月, 象山县海洋与渔业局又对1宗面积19.503 8 hm2的海域提出海域储备申请, 呈报浙江省海洋与渔业厅审批。2014年2月, 南通市海域储备中心完成腰沙海域面积496.5 hm2渔业用海的储备和超过2 670 hm2建设用海域的储备。

3.3 我国海域资源储备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海域资源储备管理制度在我国正处于萌芽发展阶段, 沿海各地都在探索可行的实施方法。由于我国现行的社会制度和对海域资源价值认识的不足, 海域资源储备管理工作中仍存在着许多问题: (1) 海域资源储备机构职能定位不明确。目前, 许多地方虽然明确了海域储备管理机构的职责, 但海域资源储备机构职能定位上仍不明确, 有些地方直接挂靠海洋行政管理部门、有些地方单独设立事业单位, 还有些地方按照国有企业管理。 (2) 海域资源储备管理人才短缺。由于海域资源储备管理是一种新工作领域, 加上海域资源储备管理工作内容复杂繁多, 既涉及海域资源测量收储, 又涉及海域资源工程整治, 还涉及海域资源价值评估与市场出让, 这种专业知识全面, 专业技能突出的复合型人才当前极为短缺。 (3) 海域资源储备管理运行机制有待完善。一些地方虽然已经尝试海域资源储备管理工作, 但由于海域资源收储、整治修复与管理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 地方政府财政投入有限, 海域使用权抵押贷款只有少数金融机构认同, 融资难度较大。 (4) 海域资源储备管理国家政策引导不足。虽然一些地方政府开展了海域资源储备管理的工作尝试, 但创建一种新的海域资源管理制度需要人才、资金、设施等多方面的投入, 现行的海域使用管理制度在某些方面仍有掣肘, 需要国家从宏观上对海域资源储备管理制度予以引导和扶持。

4 土地资源储备制度对海域资源储备管理的启示

海域资源和土地资源具有很多相似特征, 土地资源的许多管理思路在海域资源管理中值得借鉴, 但海域资源也存在一些自身特征。因此, 海域资源储备管理可在土地资源储备管理制度的启发下, 构建如下管理环节。

(1) 以海域海岸带整治修复工作为契机, 构建海域资源整治储备中心。以国家海域海岸带整治修复工作契机, 构建市级海域资源整治储备 (交易) 中心, 将海域海岸带整治修复项目执行交给海域资源整治储备 (交易) 中心, 由其专门负责海域海岸带整治修复项目的执行工作, 达到执行和监管工作的分离。海域资源整治储备 (交易) 中心可凭借自身的海域资源储备职能, 将亟须整治修复的海域, 纳入国家海域整治修复工作计划, 将整治完备可供开发利用的海域资源纳入海域资源储备数据库, 按计划推向市场, 同时可将海域使用权出让的部分收益, 投入到海域海岸带整治修复项目, 弥补地方配套经费不足的问题, 以理顺目前我国的海域资源整治修复储备机制。

(2) 实行海域资源的分类多途径储备。按照海洋功能区划对海域空间的用途管制要求, 对海域资源实行分类储备。在农渔业功能区, 依据海域资源的开发适宜性, 可分农业围垦海域、围海海域、底播养殖海域、浮筏海域等进行分类储备。在交通运输功能区, 可依据深水岸线资源的承载能力大小, 进行分级储备。在工业与城镇建设功能区, 根据围填海造地适宜区域规模、形状、分布及其资源环境影响等条件, 进行分区储备。以上各类海域资源的储备途径包括: (1) 海域使用期限届满, 被依法收回; (2) 闲置海域, 依法收回; (3) 为实施海域功能区划需要调整使用的海域; (4) 取得海域使用权后无力继续开发, 又不具备转让条件的海域; (5) 为公共利益或实施海域功能区划需要进行储备的海域; (6) 其他需要储备的海域。

(3) 完善海域资源使用价值评估和有偿使用制度。从海域资源资产及其开发利用收益层面开展海域资源的价值评估, 建立海域资源价值评估机制, 既能核算海域资源的资产价值, 又能实现对海域资源开发利用价值的经济评估。海域资源价值评估为海域资源使用权的市场招标、拍卖、挂牌出让等一级市场的完善提供技术保障, 同时也可为海域资源使用权出租、抵押、入股等二级市场的发育壮大提供基本的价格确定机制, 实现海域资源的市场配置与优化, 保证海域资源储备制度的落实[7]。

(4) 实施有计划地海域资源储备与供给制度。海域资源储备是应依据地区海域资源开发利用实际情况进行有计划的收购储备。在完成前期收购、储备、开发后, 应根据海域开发现状、海域资源市场供需情况等, 有计划地把储备好的海域资源推向市场, 通过招标、挂牌、拍卖等方式出让。保证海域流转的市场化程度。海域资源储备应该以海洋功能区划与各类规划为依据, 协调好各类用海的分配, 使政府更有效地对市场进行宏观调控。

摘要:文章在详细剖析土地资源储备与土地资源储备制度概念内涵、我国土地储备制度发展过程及其主要土地储备模式的基础上, 分析了我国实行海域资源储备管理的现实需求、发展现状及其存在的主要问题, 并以土地资源储备管理为启迪, 提出构建海域资源整治储备中心、实行海域资源的分类多途径储备、完善海域资源价值评估与有偿使用制度等海域资源储备管理思路。

关键词:土地资源储备,海域资源储备,管理,启示

参考文献

[1]陈书全.海域资源市场化管理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山东社会科学, 2012 (5) :36-41.

[2]杨璘杰, 林坚, 李昕.国外土地储备制度及借鉴[J].中国土地, 2002 (5) :36-39.

[3]张宏斌, 贾生华.城市土地储备制度的功能定位及其实现机制[J].城市规划, 2000 (8) :17-20.

[4]冯昌中, 宋佳波, 曾尊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土地储备及其模式选择[J].地理科学, 2002, 22 (3) :288-293.

[5]李植斌.城市土地储备制度的模式及其固定功能[J].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 13 (3) :44-48.

[6]李宁.完善我国城市土地储备制度的研究[D].南昌:南昌大学, 2010.

中国森林资源管理概况 篇9

一、我国的森林资源概况

我国地域广阔, 森林类型多样, 森林资源丰富。根据第七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 (2004—2008年) 结果, 全国森林面积29.32亿亩 ( 19 545万公顷) , 森林覆盖率20.36%, 活立木总蓄积149.13亿立方米, 森林蓄积137.21亿立方米。

(一) 森林资源现状

除港、澳、台地区外, 全国林地面积45.57亿亩 (30 378万公顷) , 森林面积29.00亿亩 (19 333万公顷) , 活立木总蓄积145.54亿立方米, 森林蓄积133.63亿立方米;森林生物量157.72亿吨, 碳储量78.11亿吨。乔木林每公顷蓄积量85.88立方米。

1.资源结构

(1) 林地面积

——按地类分:有林地27.21亿亩 (18 138万公顷) , 占59.7%;灌木林地8.05亿亩 (5 365万公顷) , 占17.7%;宜林地6.60亿亩 (4 404万公顷) , 占14.5%;未成林地1.70亿亩 (1 133万公顷) , 占3.7%;其他林地2.01亿亩 (1 338万公顷) , 占4.4%。

——按类别分:国家级公益林地面积17.80亿亩, 占林地面积的39%。国家级公益林地、地方公益林地、商品林地面积比例大体呈4∶3∶3的格局。

(2) 有林地面积

——按起源分:天然林面积17.96亿亩 (11 969万公顷) , 占66%;人工林面积9.25亿亩 (6 169万公顷) , 占34%。天然林蓄积114.02亿立方米, 占85%;人工林蓄积19.61亿立方米, 占15%。

——按权属分:国有7 143.58万公顷, 占39%;集体经营5 176.99万公顷, 占29%;个体经营5 817.52万公顷, 占32%。

——按林种分:防护林占46%, 特用林占7%, 用材林占35%, 薪炭林占1%, 经济林占11%。

——按类型分:乔木林23.34亿亩 (15 559万公顷) , 占86%;经济林3.06亿亩 (2 041万公顷) 占11%;竹林0.81亿亩 (538万公顷) , 占3%。乔木林中, 幼龄林占34%, 中龄林占33%, 近成过熟林占33% (近熟林15%, 成熟林12%, 过熟林6%) 。

2、资源分布

我国森林资源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南边远省区及东南、华南丘陵山地, 东北 (黑龙江、内蒙古、吉林) 、西南 (云南、四川、西藏) 和南方 (广东、广西、湖南、江西、福建) 11省区土地面积只占国土面积的一半, 其森林面积占全国的近70%, 森林蓄积占全国的80%以上。而占国土面积32%的西北 (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 5省 (区) , 其森林面积只占全国的11%, 森林蓄积仅占全国的7%。

(二) 森林资源变化

第七次 (2004—2008) 全国森林资源清查结果与第六次 (1999—2003) 清查结果相比, 呈现以下变化特点:

一是森林面积、蓄积持续增长。森林面积净增 2 054万公顷, 森林覆盖率由18.21%提高到20.36%, 上升了2.15个百分点。森林蓄积净增11.23亿立方米, 年均净增2.25亿立方米。

二是天然林面积、蓄积明显增加。天然林面积净增393万公顷, 天然林蓄积净增6.76亿立方米。

三是人工林资源快速增长。人工林面积净增843万公顷, 人工林蓄积净增4.47亿立方米。

四是森林质量有所提高。乔木林每公顷蓄积量增加1.15立方米, 每公顷年均生长量增加0.30立方米, 每公顷株数增加57株, 混交林比例上升9.17个百分点。

五是森林采伐逐步向人工林转移。天然林采伐量下降, 人工林采伐量上升, 人工林采伐量占全国森林采伐量的39.44%, 上升12.27个百分点。

六是个体经营面积的比例明显上升。随着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推进, 有林地中个体经营的面积比例上升11.39个百分点, 达到32.08%。

从历次清查结果看, 上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 我国森林面积和森林蓄积一直保持持续增长的态势。

单位:万立方米, 万公顷, %

联合国粮农组织出版的《2010全球森林资源评估报告》, 中国的森林面积居俄罗斯、巴西、加拿大、美国之后, 列第5位;森林蓄积居巴西、俄罗斯、美国、加拿大、刚果 (民) 之后, 列第6位。中国人工林面积居世界第一位。尤其是近10年来我国林业发展和生态建设所取得的成就, 得到了联合国粮农组织的高度评价。《2010年全球森林资源评估报告》指出:“就1990-2000年期间每年净增长最大的10个国家而言, 植树造林和森林的自然扩展使其每年森林总面积净增长达到340万公顷。在2000-2010年期间, 由于中国执行了雄心勃勃的植树造林计划, 这个数字上升到每年440万公顷”。同时还指出“2005-2010年世界人工林面积每年增加约500万公顷, 主要原因是中国近年来在无林地上实施了大面积造林”。

总体上看, 我国的森林资源保护和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 但是, 与党和国家领导人在国际社会的庄严承诺相比, 与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所负的重要作用相比, 与经济社会发展对生态功能和林产品日益增长的需求相比, 无论是森林资源总量, 还是森林资源质量, 都还有非常大的差距。

从实现森林资源“双增”目标看。要完成胡锦涛主席提出的到2020年森林面积比2005年增加 4 000万公顷 (6亿亩) 的目标, “十二五”期间每年必须完成600万公顷 (9 000万亩) 的造林任务。我国现有宜林地 4 404万公顷 (6.6亿亩) , 刚可满足森林面积增长目标的需要。但这些宜林地总体质量不高的问题十分突出, 其质量好的、造林相对容易的仅占13%, 而立地质量差、造林十分困难的却占到52%。同时, 宜林地面积的60%分布在内蒙古和西北5省等干旱、半干旱地区。从这一点看, 我国造林难度会越来越大、成本会越来越高, 依靠宜林地造林增加森林面积, 见效将会越来越慢。将来森林覆盖率每提高一个百分点, 需要的投入比现在要大得多。

从林地保护管理的形势看。根据第七次清查结果, 5年间林地转为非林地832万公顷, 其中就包括了377万公顷现有的森林, 相当于同期造林面积的15%。这部分林地逆转面积中, 一是各类建设项目征占用林地面积高达126万公顷, 比上一个5年增长了18%;二是毁林开垦面积71万公顷, 也一直居高不下。特别是,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 各类建设项目相对较多, 征占用林地面积较大。据粗略统计, 约90%的占地项目分布在我国400 mm等雨量线以上区域, 这一区域恰恰是我国现有森林、特别是乔木林的主体分布区。因此, 现阶段林地保护面临的压力仍十分巨大。

从木材供需的矛盾看。现阶段我国森林可采资源不足。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对木材的刚性需求不断增加, 供需矛盾日益突出, 中幼龄林过量采伐问题不可避免。根据第七次清查结果, 中幼龄林采伐面积和采伐蓄积分别占75%和63%, 且径阶越采越小, 中小径级材比例高达67%。尽管由于人工林资源的快速增长, 森林采伐已逐步向人工林转移, 但60%以上的木材采伐仍然来自天然林, 森林资源保护管理压力依然较大。要解决木材供需矛盾, 除了有效利用境外资源, 弥补国内木材结构性需求缺口以外, 必须大力推进速生丰产林、工业原料林以及珍贵大径材基地建设, 实施规模化、集约化经营, 缩短林木培育周期, 增强木材供给能力。

二、我国的森林资源管理的主要内容

林业的基本法律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 主要行政法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实施条例》, 森林资源管理各项政策的制定均来源于此。在长期实践和探索中, 我国逐步形成了以林地林权管理、森林资源利用管理、森林资源监测管理和森林资源监督执法为基本构架的森林资源监管体系。

(一) 林地管理

我国林地面积占国土面积的32%, 加强林地保护管理是林业部门的首要职能。林地管理的核心制度就是占用征收林地审核审批和定额管理制度。

《森林法》第十八条规定了, 占用或者征收、征用林地的, 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审核同意后, 依照有关土地管理的法律、行政法规办理建设用地审批手续。《森林法实施条例》第十六条规定了, 用地单位应当向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提出用地申请, 经审核同意后, 用地单位凭使用林地审核同意书依法办理建设用地审批手续。占用征收林地未经林业主管部门审核同意的, 土地行政主管部门不得受理建设用地申请。同时, 《森林法实施条例》还明确了占用征收林地由国家和省两级审核审批的法定职能。

为了更加规范的审核审批占用征收林地项目, 严格控制建设项目使用林地。国家林业局经国务院同意, 提出了实行林地用途管制的要求。2010年国务院批准的《全国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 明确了国家每5年编制或修订一次征占用林地总额, 并按年度分解到省 (区、市) , 确立了“总量控制、定额管理、节约用地、占补平衡”的林地管理新机制。国家林业局和各级地方政府林业主管部门依据《占用征收林地审核审批管理办法》、《占用征收林地审核审批管理规范》和《占用征收林地定额管理办法》。对各地建设项目占用征收林地进行定额控制和审核审批管理, 在保障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和重大民生项目用地的同时, 控制开发性项目用地、促进建设项目节约集约使用林地, 并将占用征收林地定额作为地方各级政府森林资源保护和发展目标责任制考核的重要内容。

(二) 林权管理

中国林地权属演变大致分为五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土地改革时期 (1947-1952年) , 确立了森林国家所有制和私人所有制。1947年颁布的《中国土地法大纲》规定了大森林都收归国家管理, 其他山林归农民私人所有。第二阶段是合作化时期 (1953年-1956年) , 确立林地的农民集体所有制。第三阶段是“四固定”时期。60年代初人民公社化时期通过“四固定”确定了三级所有, 确认了集体所有的林地和林木权属。第四阶段是林业“三定”时期。1981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的《关于保护森林发展林业若干问题的决定》, 要求稳定山权林权、划定自留山、落实林业生产责任制, 并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对集体所有山林和自留山的确权发证工作。第五阶段是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时期。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是落实中国2003年颁布实施的《农村土地承包法》的重大举措, 通过明晰产权, 把农村林地承包经营权落实到农户, 实行林地的家庭承包经营制度。

我国林地所有权形式分为国家所有和农民集体所有。无论国有林地还是集体林地, 都是通过使用权的授予来实现林地的利用目的。按照《森林法实施条例》的规定, 目前中国对单位和个人依法取得的国家所有的森林、林木和林地的使用权;单位和个人依法取得的集体所有的森林、林木和林地的使用权;集体所有的森林、林木和林地;以及单位和个人的林地使用权和林木所有权进行登记。主要采取权利人主动申请的登记方式, 由森林、林木和林地所有者或者使用者向县级以上林业部门提出登记申请, 经审查核准后, 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登记造册, 发放证书。目前, 我国45.6亿亩林地, 已有36.1亿亩依法完成确权登记并核发林权证, 还有6.02亿亩林地完成了确权登记, 占全国总林地面积的92%。截止到2011年底, 全国27亿亩集体林地已勘界确权面积达26.77亿亩, 占集体林地总面积的99.1%;经确权登记并已核发林权证的面积达23.69亿亩。对尚未确定使用权的西藏国有林地2.62亿亩也依法进行了登记。

(三) 森林采伐管理

采伐管理是森林资源利用管理的核心。我国的采伐管理有两个极其重要的制度, 就是采伐限额制度和凭证采伐制度, 它们与凭证运输制度和凭证经营加工制度共同构成了森林资源利用管理的体系。

1.采伐限额制度

《森林法》第二十九条规定:“国家根据用材林的消耗量低于生长量的原则, 严格控制森林年采伐量”。《森林法实施条例》规定了, 国家所有的森林和林木以国有林业企业事业单位、农场、厂矿为单位, 集体所有的森林和林木、个人所有的林木以县为单位, 制定年森林采伐限额。年森林采伐限额由国务院批准, 每5年核定一次, 特殊情况下, 国务院授权国家林业局可以对各地的年森林采伐限额进行调整。采伐限额包含三个要素, 时间要素、空间要素和数量要素。时间要素, 是森林采伐限额具有一定的时间界限, 就是“年”森林采伐限额;空间要素, 是森林采伐限额具有地域界限, 就是 “编限单位”或“编限单位集合”的森林采伐限额;数量要素, 就是森林采伐限额是以“立方米” (毛竹以“根”) 为计量单位的数量概念。采伐限额按采伐类型划分, 分别有主伐、抚育采伐、更新采伐、低产低效林改造等分项限额。

我国从1987年开始实施森林采伐限额管理制度, 对森林采伐总量实行严格控制。我国森林覆盖率由上世纪70年代末的12%增加到20.36%, 森林蓄积量由90.2亿立方米增加到149.1亿立方米, 林地面积由1.15亿公顷增加到1.95亿公顷。20多年的实践证明, 以森林采伐限额管理为核心的林木采伐管理制度的实施, 对我国森林资源的持续增长, 对维护国土生态安全做出了重要的历史性贡献。

2.凭证采伐制度

《森林法》第三十二条规定了, “采伐林木必须申请采伐许可证, 按许可证的规定进行采伐;农村居民采伐自留地和房前屋后个人所有的零星林木除外。”林木采伐许可证, 是由林业主管部门根据采伐林木者的申请, 依法核发允许采伐者从事采伐活动的法律凭证。其内容主要包括:采伐的地点、方式、林种、树种、面积、蓄积 (株数) 、期限和完成更新造林的时间等。林木采伐许可证的式样由国家林业局统一规定, 由各省 (区、市) 林业主管部门统一印制、统一管理。凭证采伐制度的基本内容可归结为:一是采伐林木必须申请林木采伐许可证;二是申请林木采伐许可证必须提交申请文件;三是发证机关对提交的采伐申请文件必须认真审核, 并且不得超过年森林采伐限额和木材生产计划发放林木采伐许可证;四是申请到林木采伐许可证的单位或个人必须按照许可证规定的内容进行采伐和更新造林;五是发证机关对伐区作业不符合规定的单位或个人, 有权收缴其林木采伐许可证并中止采伐, 对没有按照规定完成更新造林任务的, 有权不再发给采伐许可证, 直到完成更新造林任务为止。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 尤其是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 我国对森林采伐管理制度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和创新。

2003年,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明确提出“要改革和完善林木限额采伐制度, 对公益林和商品林采取不同的资源管理办法”的要求, 国家林业局开始对林木采伐管理进行系统改革, 对人工用材林、工业原料林和农田防护林等采伐管理, 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改革措施。

2007年, 在福建省率先开展森林采伐管理制度改革试点;2009年, 扩大到在全国24个省区市的193个县 (林场) 开展了森林采伐管理改革试点。

2009年,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意见》, 出台了《国家林业局关于改革和完善集体林采伐管理的意见》, 对采伐管理进行了多项改革创新。主要包括:非规划林地上的林木不纳入限额管理;简化管理环节, 由县级林业主管部门提供林权审核、伐区设计和审批发证等“一站式”服务, 由过去的“伐前拨交、伐中检查、伐后验收”的全过程管理, 改为森林经营者伐前、伐中和伐后自主管理;推行森林采伐公示制度;采伐限额依据经营方案核定, 商品林采伐指标可以跨年度结转使用, 森林采伐实行由采伐蓄积的单项控制, 年度木材生产计划实行备案制等多项改革政策和措施。

(四) 森林资源监测体系

森林资源监测是林业建设和资源管理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我国森林资源调查共分三类:第一类是为宏观控制和宏观决策等提供服务的森林资源清查, 简称一类清查。一类清查是国家森林资源监测的主体, 以省 (自治区、直辖市) 为单位, 每5年为一个调查周期, 通过定期实测固定样地和判读遥感样地的方法, 在统一时间内查清各省和全国森林资源现状, 掌握其消长变化规律。第二类是为局部区域或某一森林经营单位制定森林经营利用规划、设计需要服务的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 简称二类调查。二类调查是地方森林资源监测的基础, 通常每10年开展一次, 一般由各省负责组织实施, 由具有林业调查规划设计资格证书的单位承担, 经费主要由地方财政负担或自筹。第三类是为实施具体生产作业需要服务的作业设计调查, 简称三类调查。是为林业基层生产单位安排具体生产作业需要进行的调查, 要求调查精度较高。如伐区调查常采用每木检尺法, 以求使调查的林木蓄积和可采伐木蓄积量、出材量等数据保证一定精度, 为伐区工艺设计提供可靠依据。

我国森林资源监测工作从上世纪50年代初在国有林区开展森林经理调查开始起步, 60年代着手引进以数理统计为基础的抽样技术, 70年代后期开始建立国家森林资源连续清查体系。经过几十年的不断探索和努力, 逐步形成了以国家森林资源连续清查和规划设计调查为主体, 以作业设计调查和林业专业调查为辐射, 以年度专项核 (检) 查为补充的森林资源监测体系。

进入21世纪, 为适应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发展战略, 我国森林资源监测紧密结合现代林业改革与发展的信息需求, 不断拓展和丰富监测内容, 完善调查方法, 取得了许多创新性成果。第七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历时5年 (2004—2008年) , 获取清查数据1.6亿组, 增加了反映森林健康、生态功能和生物多样性等方面的调查内容, 增补了52项调查因子, 调查因子达157项, 采集数据量比第六次清查增加45%;同时, 进一步完善了调查方法, 尝试了综合监测, 特别对森林生物量、森林碳汇、水源涵养、水土流失、土壤理化性质等方面的监测方法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 为森林资源清查向森林资源和生态状况综合监测转变积累了经验;首次对全国森林生态系统涵养水源、保育土壤、固碳释氧、积累营养物质、净化大气环境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等6项森林生态服务功能进行了评估, 价值量合计每年达到10万亿元, 标志着我国森林生态服务功能监测和评价迈出了实质性步伐。正在开展的第八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 于2009年开始, 计划至2013年结束, 新增的一项突出任务就是建立我国主要树种的生物量模型和碳换算系数, 逐步构建全国森林生物量和碳储量监测的计量体系。我国森林资源清查的成果不仅可以服务于国内不同层次的用户, 也可以服务于全球森林资源评估和国际交流, 清查方法和技术手段与国际接轨, 而且组织管理和系统运行规范高效, 尤其是样地数量之大、复查次数之多, 在全世界都是少见的, 得到了社会各界乃至国际社会的充分认可。

(五) 森林资源监督执法

森林资源监督是对森林资源管理的各项具体活动的过程、结果实施督导、检查、审核、督促整改, 达到保障国家林业政策法律、法规、规章能够得到有效贯彻执行的一项管理活动。向各地派驻森林资源监督机构, 目的是强化中央对地方政府保护管理森林资源的监管能力, 督促各级人民政府和林业主管部门认真执行林业法律法规, 全面落实保护和发展森林资源的各项工作任务。至今, 国家林业局已向全国派驻了15个森林资源监督机构, 监督范围实现了除港、澳、台地区外的全覆盖。

国家林业局各派驻森林资源监督机构通过开展破坏森林资源专项打击行动、专项执法检查、查办督办破坏森林资源案件等多种形式, 积极开展林业执法, 为保护森林资源做出了突出贡献。2003—2011年开展的森林采伐限额执行情况检查, 共检查了287个县局级单位、9 084个小班, 查出非法采伐林木335 948立方米;开展的占用征收林地情况检查, 共检查了1 236个县局级单位、15 648个征占用林地项目, 共查出非法占用林地项目6 647起、非法占用林地面积32 837.2公顷。2002—2011年, 全国共查处林业行政案件367.30万起, 查处率为 98.5%, 挽回经济损失123.88亿元。通过大力查办督办破坏森林资源案件, 有效促进了森林资源保护, 广大森林资源监督工作者也因此被誉为“地球卫士、绿色警察”。

三、全国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纲要编制和全国林地“一张图”建设

(一) 全国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纲要

2010年6月9日,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 审议并原则通过《全国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 7月25日国务院正式批复。《纲要》作为我国第一个中长期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纲要》将林业“双增”目标、林地保有量、占用征收林地定额等指标, 作为林地保护利用的目标进行层层分解落实, 并制定了切实有效的保障措施。犹如划定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耕地红线一样, 《纲要》划定了确保国家生态安全的林地保护红线, 在我国第一次建立并实施了林地保护利用规划制度, 第一次构建了国家、省、县三级林地保护利用规划体系, 第一次提出了全国林地“一张图”和“以规划管地、以图管地”的创新思路。它标志着我国林地保护利用管理迈入了科学化、制度化轨道。

《纲要》以森林保有量和林地保有量指标为核心, 确定了我国到2020年林地保护利用的战略目标, 即:林地保有量增加到31 230万公顷, 占国土面积的比重提高到32.5%以上。全国森林保有量达到22 300万公顷以上, 比2005年增加4200万公顷左右, 比2010年增加2 230万公顷左右, 森林覆盖率达到23%以上;现有乔木林地的生产率力争达到102立方米/公顷, 森林蓄积量增加到150亿立方米以上, 比2005年增加23亿立方米左右, 比2010年增加12亿立方米左右。重点公益林地和重点商品林地比率分别达到40%和16.1%。2011~2020年, 全国占用征收林地总额控制在105.5万公顷以内。

《纲要》明确了我国未来10年林地保护利用的主要任务, 即:以严格保护为前提, 确保林地规模适度增加;以增加森林面积为重点, 确保森林覆盖率目标实现;以科学经营为核心, 大力提高森林质量和综合效益;以优化结构布局为手段, 统筹区域林地保护利用;以创新管理制度为突破口, 形成林地保护利用管理新机制。同时, 从完善规划体系、健全管理制度、强化调节机制、加强基础建设等方面提出了明确的规划实施保障措施, 其中明确将森林保有量、占用征收林地定额作为政府目标考核的重要内容, 增强了地方政府实现规划目标的积极性和约束力。

2010年8月, 国家林业局全面启动了省、县级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编制工作, 先后下发了《省级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编制指导意见》、《县级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编制要点》等一系列规范性文件, 制定了《林地保护利用规划林地落界技术规程》等3项技术规程和4个行业标准, 统一了林地保护利用规划和全国林地“一张图”建设技术方法和技术标准。目前, 各省省级林地保护利用规划已全部完成, 正在审批阶段;县级规划编制已完成90%以上;林地“一张图”建设已完成总体工作量98%以上, 2012年底将全面完成。

(二) 全国林地“一张图”建设

通过遥感等信息技术, 将林地落实到山头地块, 将林地保护利用规划落实到山头地块, 这是实现林地监管由点到面、全面监管的前提和关键。2010年8月26日, 国家林业局在北京召开贯彻落实《纲要》工作会议, 全面启动省、县级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编制工作, 第一次提出以遥感和地理信息技术为支撑构建全国林地“一张图”, 将林地管理提升到“以图管地”的战略高度。

全国林地“一张图”建设是以2.5米等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和地方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等为基础, 结合现地核实调查, 建立以林地界线为核心内容的多源数据库。全国林地“一张图”建设, 主要包括遥感底图制作、林地落界、汇总建库3个主体技术流程。遥感底图制作是实现全国林地“一张图”无缝拼接最关键的工作, 主要包括高分辨率遥感影像数据的正射校正、融合增强、镶嵌拼接、分幅整饰等工作环节。对这项工作, 财政部2011年专项安排了1 200万财政资金, 在财政部的大力支持下, 全国采用统一的技术标准, 集中处理各省 (区、市) 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共计 4 000多景, 按1∶1万或1∶5万比例尺制作了底图, 共计20余万幅, 为全国林地“一张图”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林地落界是构建林地“一张图”最艰巨的工作。各省级林业部门以遥感底图和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为基础, 结合现地核实, 逐块落实林地边界, 逐块记录属性因子, 全国共需区划近2亿个图斑, 林地“一张图”数据库属性因子共40余项。汇总建库是构建林地“一张图”最核心的工作。由国家林业局对各省林地落界成果进行检查验收、拼接处理、汇总建成全国林地“一张图”数据库, 最终数据总量将达到150TB, 按照目前一台计算机300G的存储量计算, 相当于500台计算机的存储。目前, 全国已投入5万余人, 全国各省林地落界工作基本完成, 有11个省级单位林地落界数据已完成入库, 6个单位落界数据正在入库, 12个单位落界数据正在进行国家级检查验收, 8个单位正在进行省级汇总拼接和省级验收。

全国林地“一张图”建成后, 将实现中央与地方共有林地“一套数”, 同时为各级林业部门提供数字信息和图面信息, 逐步完成由“以数字管地”到“以图管地”的战略转变;建立全面、直观的林地和森林资源监管平台, 逐步实现林地和森林资源监管方式由抽样检查到全面监管的转变, 总体提升森林资源监管质量和水平。但是, 全国林地“一张图”如果不及时更新, 将会失去现实性和时效性, 成为一张“死图”。要激活林地“一张图”, 使其保持生命力和实用价值, 必须通过及时调查监测, 更新全国林地“一张图”。同时, 也只有通过全国林地“一张图”年度更新调查, 才能及时全面掌握林地和森林资源消长变化, 科学实现森林资源年度出数, 为考核地方政府年度森林增长指标提供最直接的依据, 将“以规划管地、以图管地”的要求落到实处, 确保林地红线稳定;才能为科学评估国家级公益林建设成效、林业重点工程建设成效、森林生态服务功能监测评估和森林灾害损失评估等提供最有效的信息;才能提高调查数据的时效性, 实现全覆盖调查, 推进中央与地方协调一致的森林资源一体化监测, 为调整和制定林业方针政策提供最及时的决策依据。

资源管理 篇10

1 信息管理的内涵

信息管理是人类为了有效地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 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手段, 对信息资源进行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的社会活动。简单地说, 信息管理就是人对信息资源和信息活动的管理, 包括人们对信息的收集、加工、输入和输出等。

2 建立完善的信息管理制度

没有完善的管理制度, 任何先进的方法和手段都不能充分发挥作用。为了保障信息管理的有效运转, 我们必须建立一套信息管理制度, 作为信息工作的章程和准则, 使信息管理规范化。⑴建立原始信息收集制度。建立相应的制度, 安排专人或设立专门的机构从事原始信息收集的工作。对工作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给予必要的奖励, 对那些因不负责任造成信息延误和错误的, 要给予必要的处罚。⑵规定信息渠道。首先要明确规定上下级和同级之间的信息通道, 其次要明确对外提供信息方面的职责和义务, 再次在内部进行合理的分工, 避免重复采集和收集信息。⑶提高信息的利用率。信息的利用率越高, 信息工作的成效越大。要加强信息处理能力和提高信息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 通过专门的训练, 使信息工作人员具有识别信息的能力。⑷建立信息反馈系统。信息反馈是指及时发现计划中的偏差, 并能进行有效地控制。要将信息反馈摆在重要地位, 建立信息反馈系统, 定期对各种反馈信息进行分析。

3 军队院校信息管理中心信息资源管理

3.1 信息资源收集

信息资源收集包括从网络上获得和从教员手里获得。教员的第一手资源很珍贵, 却很难获得。一要制定规章制度。规定教研室定期向信息管理中心提供教学方面的第一手资源。二要积极主动到第一现场获取资源。通过摄影和摄像将有用的教学信息资源保存下来。三要做好服务工作。积极主动走访教研室, 收集信息资源。

3.2 信息资源传输

信息资源传输的途径主要是网络平台和移动存储介质。为了保证信息资源传输的速率, 要建立局域网, 通过局域网可以在工作机之间快速传输信息资源, 提高了工作效率。

3.3 信息资源加工

信息资源加工是根据教学需要对信息资源进行完善和制作的过程。院校对信息资源加工的目的是为了教学, 因此我们在加工的过程中要注意做到为教学服务。

⑴指导教员进行信息资源建设。规范信息资源建设的科学性和准确性。从选题、媒体表现形式、技术实现手段上做指导, 体现信息资源建设的科学性;从内容上, 要找专家教授把关, 体现信息资源建设的准确性。

⑵信息资源建设服务于教学。信息资源建设包括素材的制作和多媒体课件的制作。信息资源素材要能有效的服务于教学课件的制作。我院信息管理中心网站开辟了一个信息资源素材专题, 定期为教员提供各类素材, 如PPT课件模版、三维模型、动画、图片等。

3.4 信息资源存储

信息资源的存储要按照详细的分类编目进行存储。我院已经建立了媒体资源管理系统, 可以按照所需的分类和编目存储视频、音频、动画、图片等。资源的存储过程重复性强、技术含量低、时间长, 因此比较枯燥。一要支持和鼓励资源存储工作人员, 不能因为技术含量低而忽视其工作。二要采用轮班制度, 降低工作的枯燥性。三要按照资源类型的不同选择不同的人做存储工作。

3.5 信息资源共享

信息资源共享是指将已存储的资源通过网络发布平台发布实现共享的过程。目前, 我院的媒体资源管理系统不能上网, 只作为信息管理中心管理资源的一个平台, 这样大大的限制了资源的利用率, 也偏离了资源存储的目的。一要建立媒体资源管理系统的资源发布平台。二要建立信息资源搜索下载的网站, 方便教员根据需求下载资源。三要根据资源的密级程度, 设置不同的权限。四是密级程度高的资源不提供下载, 只提供简要的文字介绍, 可以到信息管理中心下载并做好相关登记。

以上从信息资源收集、信息资源传输、信息资源加工、信息资源存储及信息资源共享五个方面阐述了军队院校信息管理中心的信息管理建设。从信息的收集、传输、到加工、存储再到共享是一个完整而复杂的过程, 每一个过程的工作都有不同的人在承担, 因此做好工作之间的衔接和协作也显得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杜栋.信息管理学教程 (第三版) [M].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7.03.01.

浅议城市土地资源管理 篇11

【关键词】城市;土地资源;管理;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F29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158(2013)01—0317-01

城市土地资源是指城市市区内的土地资源。城市土地资源是城市建设的空间载体,为城市经济发展、人口增长以及生态环境建设提供必要的场所和空间,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城市土地资源作为一种有限的、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在城市可持续发展和保持竞争力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加强城市土地资源管理,使其发挥最大的效益,进而扩大城市经济总量,提高城市的承载能力,增强城市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已成为地方各级政府思考的重要内容之一。

1 我国城市土地资源管理的现状

我国城市土地资源管理的现状主要表现一方面社会经济发展与土地资源合理配置关系日益密切;另一方面又出现了土地资源配置市场机制失灵和政府宏观机制失控现象同时发生的怪圈。目前我国城市土地资源的矛盾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土地利用规划与城市发展规划不够协调城市建设以总体规划为依据,由城市建设管理部门负责制定,而城市土地利用规划是土地管理部门负责制定的,双方在制定规划时如没能充分交流,两个规划必有不相协调的部分,这就会为今后在建设管理上造成不利影响。如土地利用规划中划定的基本农田保护区有些在城市发展用地控制区内,有的甚至在近期建设用地范围。这样,使科学合理的建设行为实施起来比较困难,特别是事关经济发展大局的重点项目,往往因征地影响速度和效益。

土地管理与建设规划管理步调不够一致法律法规对土地管理和建设规划管理程序都有比较明确的规定,但是实际执行过程中由于部门之间相互配合不力,导致两个方面的管理时常脱节,给城市建设和土地管理造成影响,不能保证城市建设有序进行,或者造成办事效率低下影响建设速度。这主要还是一个管理体制和领导体制问题,这要求城市建设管理部门与城市土地管理部门要协调一致。

城市用地紧张与土地浪费并存在我国城市化发展快速推进的过程中,有的城市政府加强了对土地开发利用的强度,城市土地资源被过度的利用,城市土地生态系统的自我更新能力遭到了破坏。尽管我国城市用地面积增长的速度比较快,但城市人均占地面积仍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人地矛盾十分突出。目前城市地皮紧张、住宅拥挤、道路堵塞、交通不便、教育文化体育等基础设施无法满足市民实际需求。同时城市土地使用过程中的浪费现象十分突出,由于长期以来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土地资源无偿划拨或无偿使用,造成了很多城市土地出现了多征少用、早征迟用,甚至征而不用的奇怪现象,一些城市不顾中央和上级政府的要求和国家有关政策法规的规定,擅自乱征乱批土地,很多城市盲目发展开发区,出现“开而不发,围而不用”的现象,导致了大量土地资源浪费。

城市土地市场化运作尚待规范有的地方为了多渠道筹集城市建设资金,热衷于拍卖黄金地段的土地,这种市场化运作方式本来无可非议,但往往偏离方向,未能充分考虑城市功能分区的需要,未能严格按城市规划进行控制,结果把该作绿地的地块作为建房,该作住宅区的建成工业区或者商业区,又由于客观存在行政干预,以致法定的建设规划人为地成了一纸空文。这需要城市建设与土地管理部门在开发利用城市土地时要充分考虑城市近期目标与远期发展的关系,协调好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的关系,合理开发利用城市土地。政府部门要从长远利益着想,合去一部分眼前即得利益,按照城市总体规划,并可适当增加城市绿地建设等公共设施建设,以改善城市的景观、生态环境,完善城市功能,提高城市的吸引力,从而最终使城市土地升值,达到开发与利用的目的。

2 城市土地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土地是一个城市空间和城市功能的载体,土地供应状况直接关系到一个城市的发展空间、发展潜力和发展方向。因此,要使有限的城市空间发挥最大的效用,必须高度重视对城市土地资源的管理,努力提高土地资本的利用效率和地域空间的生态环境效益及经济效益。

制定科学的城市土地资源的规划管理,确立合理的城市发展战略城市土地规划必须超前,应起到先行指导城市开发管理土地的作用,使用地者事先知道各地块在城市规划中可以做什么,怎样做以及不可以做什么。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开发管理土地在城市规划的约束下进行。城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要对用地规模、各类用地的比重、空间控制标准、建筑密度控制标准、人口密度控制标准予以科学化和规范化,同时城市土地规划必须适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的要求,必须重视城市规划的经济效益和可持续发展性,要按照级差地租原理,合理安排利用城市土地。

挖掘城市土地的内部潜力,提高城市土地的利用率提高城市土地的利用率,集约和节约开发利用土地,关键应从以下方面着手:第一,提高土地利用的集约程度,通过摸清城区内闲置土地的数量,筹集资金开发利用存量土地,走内涵式的发展道路;第二,合理布局城市土地,做到地尽其力,优地优用;第三,综合开发城市土地,提高土地容积率,充分利用地上、地下空间;第四,组织科技力量,针对城市存量土地潜力进行分析研究,挖掘城市土地的内部潜力。第五,建立和谐的人地关系,维护土地资源可更新能力。要在对现有土地保护的基础上,严格控制土地开发利用的强度,要对用地单位的容积率和绿化率、公共用地面积等严格控制,以维护土地生态系统的自我更新能力,确保城市土地资源不会遭受新的破坏。

转变城市地方政府观念,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发展是硬道理,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是发展。政府应该科学合理制定开发整理土地供应计划,并综合考虑经济、人口、城市化、环境保护、文化教育等因素。开发管理土地供应计划应该是公开的、透明的竞争。政府要实行土地统一规划、统一开发、统一出让、统一建设、统一管理的整体思路,确保土地的永续利用,从而促进城市的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

建立和完善城市土地市场,规范城市土地市场管理。国家应该对土地市场严加控制,政府要高度垄断土地一级市场,按照国家产业布局和产业结构的调整来配置土地,政府通过土地利用计划垄断一级土地市场的供给,控制一级土地市场的出让总量,运用政策影响土地供给价格。城市二级市场作为对城市土地资源的再配置,其管理的重点应放在严格审验土地使用者的土地用途及土地规划,把住产权登记关,充分利用优先购买权。而对于土地的三级市场及房地产交易与消费市场,国家应建立一整套规范的监督机制,以确保消费者的利益,从而健全土地管理制度,保障土地的可持续利用。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工业化与城市化进入快速发展阶段,资源需求增大,环境压力越来越大,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对协调人口、资源、经济、环境之间的关系,缓解人地矛盾,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要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实现政府对土地市场的科学、有效地管理,进一步规范土地市场运行秩序,加快城市土地经营管理的进程,充分发挥城市土地的效益,实现城市经济发展与土地资产收益的良性互动和相互促进,加快城市化建设步伐。

参考文献

[1]谢文惠,邓卫.城市经济学这[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6.

人才资源管理发展探究 篇12

一般而言,良好的人力资源管理有助于为组织达到以下的目标: 协助组织完成发展规划,有效地运用人员的能力与技术专才,激发组织成员的士气和潜能,满足组织成员的自我实现感与增加成员的工作成就感,提高组织成员的工作生活品质,协助组织负责人做出正确决策。因此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意义最终体现在使组织或企业获得较强的竞争优势上。人力资源经济活动的总过程由人力资源管理与人力资源开发两大类基本活动内容所组成。人力资源与人力资源开发的内容与活动过程既有所区别又相互联系,两者的涵义与应用还有宏观与微观层面之分。有了上述人力资源的简要概括,我们展望了一下人力资源管理之发展。

1由战术性向战略性人力资源转变

从时间周期看,与其他任何资源的获得相比人力资源都要用更长的时间,如花旗银行只需一周的时间就可以对其金融服务作重大的变革,但是要花多年的时间开发、检验它的以团队为基础的奖励制度并取得成效。正如中国的谚语: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人力资源管理不仅仅是人力资源职能部门的责任,也是全体员工及全体管理者的责任。过去是人事部的责任,现在企业高层管理者必须承担对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责任,关注人力资源的各种政策。目前的人力资源管理一般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一是专业职能部门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 二是高、中、基层领导者如何承担履行人力资源管理的责任; 三是员工如何实现自我发展与自我开发。人力资源管理的一项根本任务就是如何推动、帮助企业的各层管理者及全体员工去承担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的责任。

尽管人力资源管理在内容上得到不断丰富和发展,但许多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仍然局限于战术而非战略水平上。现在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人力资源管理的对象是组织中最重要的资源,它通过所管理的人与其他管理职能进行互动,在实现组织整体目标的过程中起着不可估量的重大作用。人力资源管理者逐渐从作业性、行政性事务中解放出来,改变过去那种行政、服务和服从的角色,转变为关心组织发展和管理者能力的战略角色。新的人力资源部门应是规模更小,权力更大,核心任务就是战略。在执行层面上,人力资源合作伙伴将和总经理及他的团队紧密合作,根据战略价值和预期得到的价值,评估、诊断和发展组织联盟。这就要求人力资源专家不仅要对商业有深刻的认识,而且要擅长组织设计、组织变革和干预方法,并且还需要具备分析能力和人际关系能力,以推动变革的顺利开展。很多企业都请人力资源专家实质性地参与战略研究和制定全过程,从而使人力资源管理在更高的层次上得到不断的变化,更趋于强调战略问题,强调如何使人力资源管理为实现组织目标作更大的贡献。

2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外包化趋势日益明显

为了能够适应组织内部投资结构和工作量的经常变化,使组织能够维持较为明快有效的系统和程序,于是出现了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外包( outmucing) 现象。外包就是将组织的人力资源管理活动委托给组织外部的公司承担,主要原因是组织内部投资结构和工作量的经常变化。 一部分基础性工作向社会化的企业管理服务网络转移,企业的档案管理、社会保险、职称评定、招聘和培训等庞杂的事务性工作、知识含量不太高的工作从人力资源部门转移出去,而组织设计、工作分析等具有开创性的职能则交给管理咨询公司。这些咨询公司一般由一大批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具有很深造诣的专家、实际工作者组成,专门从事人力资源管理的研究和咨询,他们通常拥有企业本身不具备的知识和技能,既能够帮助降低长期管理成本,又可以使企业获得新的管理技术和管理思想。人力资源管理外包的实质就是降低管理成本,通过从战略高度对企业成本结构和成本行为的全面了解、控制和改善,寻求长久的竞争优势,以达到有效地适应外部持续的能力,当组织发生变化时人力资源部门通过它的机构和运行以使它变得更精干和更灵活。

3开发企业能力,倡导 “以人为本”的价值观

企业能力包括硬性能力( 即技术能力) 和软性能力( 即组织能力) 。相比较而言,软性能力更难获取或模仿。 人力资源管理人员要想使企业拥有并维持这些能力,尤其是软性能力,就必须通过人力资源的政策和实践培养企业的能力,要成功则关键取决于企业的价值观。未来的企业,“人高于一切”的价值观更为流行,人力资源管理将是价值导向的。重要的是建立 “以人为本”的业绩辅导流程。它的含义是把人当成企业中最具活力、能动性和创造性的要素,把提高人的素质和激励水平作为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职能,开创一种积极的协调沟通关系,然后要求人力资源经理对员工进行培训、职业辅导,并努力培养员工的自尊、开发人的潜能,最后还要建立各种奖励政策作为配套机制,以鼓励员工增加其责任感并取得成果。

4工作方式将会发生根本性的变革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工作以项目为核心的发展趋势日益明显,员工居住地方越来越分散,居家办公也将进一步普及。现在,从事信息密集型行业的人数将逐渐超过从事传统服务业和制造业的人数,现代化的通信手段,电子邮件、网络会议的使用将成为人们工作联系的主要方式。 2000年美国劳工部调查表明,采用在家工作方式的人数已经达到1300万~ 1900万,占其劳动力总数的10% 以上。与此相应,在家工作正在成为现代劳动市场中正规部门就业的重要发展趋势。

SOHO是Small office ( 小办公室) /Home office ( 居家办公室) 的缩写,是指个人以自己的家为办公室而从事工作的小型事业体( 个体户) 。目前还只是少部分人采用的办公形式,但是有相当部分的人希望采取居家办公的工作方式。调查显示,各类人群在居家办公方面差异不大, 但是受过高等教育的人群采取居家办公的工作形式比较多。人们愿意采取居家办公的最重要原因是舒适,人们不愿意采取居家办公的最主要原因是认为居家办公缺乏与同事和客户 “面对面”( face to face) 的交流。

上一篇:沥青路面灌缝材料下一篇:浅孔留矿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