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恒的美丽

2024-12-01

永恒的美丽(共7篇)

永恒的美丽 篇1

周日,去图书馆看书。在阅览室的墙壁上张贴着几幅诺贝尔奖获得者的画像,我紧挨着“居里夫人”而坐。画中的居里夫人,容颜清新、气质朴实、笑容淡定,而她在《我的信念》中的名言更是在旁边印证着这种超越尘世的美丽:“我永远追求安静的工作和简单的家庭生活。为了实现这个理想,我竭力保持宁静的环境,以免受人事的干扰和盛名的拖累。”

在初中语文课本中学过《我的信念》以后,居里夫人在我的印象中便是一个完美的科学女神,是勤奋和坚毅的象征,是睿智和卓越的化身。而从爱因斯坦的《悼念玛丽·居里》和梁衡的《跨越百年的美丽》中,我又看到了居里夫人的牺牲、淡泊与朴素,其中有两件事记忆最为深刻:居里夫人年轻时是个“大美女”,一头金黄色的秀发更是引来许多追求者,但为了专心学习,免受情场之扰,毅然剪掉长发,留给别人一个无情的后脑勺;二是居里夫人发现镭而饮誉世界之后,并没有将包括诺贝尔奖在内的各类奖杯、奖章摆放在家中显眼之处,而是把它们当作玩具送给了女儿。

对于天生的美貌,她从不沾沾自喜;对于世间的名利,她从不为其所困。在居里夫人67年的人生历程中,酸碱腐蚀了双手,放射物侵害了身体,但这些都不能改变她对工作的热爱。掌声、鲜花、奖杯等耀世的荣誉,也丝毫不能动摇她对科学的执著,她说:“我认定科学本身就具有伟大的美。一位从事研究工作的科学家,不仅是一个技术人员,并且他是一个小孩,在大自然的景色中,好象迷醉于神话故事一般。这种魅力,就是使我终生能够在实验室里埋头工作的主要因素了。”

爱因斯坦说:“在所有的世界著名人物当中,玛丽·居里是惟一没有被盛名宠坏的人。”是的,在居里夫人身上,你看不到热衷功名、陈规守旧的一面,她对利禄淡然处之,对生活平淡是真。即使年纪渐老了,居里夫人也永葆一种超越尘世的美:“我总会欣赏生活中的种种琐事,如栽花、植树、建筑,对诵诗和眺望星辰也有一点兴趣。”

对青春的留恋,对美丽的追求,是女人一生的信念。其实,青春与美丽是可以超越生命的,因为她鲜活在人们的心中,深刻在人们的记忆里。居里夫人留给人间的,正是那种超越时空的美丽。而这份美,将得到永恒!

永恒的美丽 篇2

一场春雨过后爷爷带我到植物园赏春,说是赏春不如说是赏竹,爷爷最喜欢的便是竹子,而我却总不明白,它们没有其他的花香,它们也没有多么漂亮的花,爷爷为什么喜欢?爷爷说,等我看到它们便会明白了。

走近那片竹林,放眼望去一片翠绿,很是养眼,远远望去,像一片绿色的海洋。微风吹过,这原本平静的海面上泛起层层涟漪,耳边也响起悦耳的声音。

站在近处,才发现,每一根竹子都笔直地立在那里,想一位位戍守边关的士兵,它们长的很高,是普通树木的十几倍,真的是直冲云霄。

在这其中,还有一些春笋,如星星般点缀其中。春雨才过,这些“胖娃娃”便迫不及待的从土里探出头来,向世人展示它们的生机。它们迎着春风,贪婪的吮吸着春的甘露,在阳光中微笑着,一节一节向上,向上。

爷爷对我说,竹子无论遇到狂风还是暴雨,寒冬还是酷暑,也无论生长在平原还是山丘,他们总是宁折不弯,不屈不挠。

爷爷说完,我有看向那片翠绿的竹林,他们像一块巨大的屏障,将外面的喧嚣与这里的宁静隔绝开来。

爷爷问我竹的气味是怎样的,我仔细地嗅了嗅,那香味是如此清新淡雅。

爷爷告诉我,竹子的`花很小,很美但不容易看到,因为竹子开花便意味着他们的生命走到了尽头。

爷爷语重心长的说:“人就要想竹子学习,学习它们的顽强,向上,学习他们默默奉献的精神。”

这一次赏春,我明白了爷爷喜欢竹子的原因,也喜欢上了竹子,但更重要的是,我明白了爷爷对我的期望。

这一片翠绿,是美丽的,是永恒的美丽。

小草的美丽永恒 篇3

大地早已穿上绿色的纱裙,绣上了朵朵精致的小花,这时我才猛地意识到——春天来了。我漫步在树林里,和林中的老朋友打招呼问好。这一切让我感觉如梦幻般神奇,佩服春天是如何变出这醉人的景色。我坐在石头上,靠着大树,贪婪地呼吸这片至纯的空气。一阵清风吹过,我的目光被那随风飘动的小草所牵引。

这些小草如同一个个穿着绿色纱裙的小精灵,给大地带来了无限生机。它们一个个都如同鬼斧神工的巧匠手下独一无二的艺术品。不是深绿、不是青绿,而是大自然这个画家调色板上最令人陶醉的翠绿,我忍不住想要尝尝这片叶子的味道。苦涩迅速充满了整个口腔,这苦滋滋的味道,让我承受不起。

露珠挂在它的身上,在阳光的折射下发出璀璨夺目的光华,即使挂满露珠,它的腰肢也依旧挺拔,我仿佛看到了一种信念,一种不屈服的意念。露珠将它的叶脉放大,一条条细纹如此清晰。透过脉络我仿佛能看到他是如何从母亲身上脱落被清风带到另一个地方,再从一颗又小又圆的种子疯狂地汲取地下的营养拼命地成长,只为能够冲破这比铁还要牢固的黑暗,这让我才懂得它的味道为何如此苦涩——“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叶子上的露珠,有的静静地趴着想把自己所看到的记在心里,然后再蒸发空中让这些美好的记忆飘向四处;有的淘气顽皮把叶子当滑梯,“咻”“咚”水花迸溅与泥土融合在一起,进入土地滋润着小草的生命之根;而有的却犹豫不决,拽着叶梢迟迟不肯下来又不肯上去,但最终落入土里消逝了。

一阵强烈的风掠过我的面颊,小草如舞台上翩翩起舞的舞者让人沉醉,这时一种如美酒般的花香进入我的鼻中。我转头望去,花朵被风吹得摇摇摆摆,有的花朵的花瓣甚至都脱落了。花儿的美艳只需风儿一吹就支离破碎,而小草,却只是淡然抖了抖身子,便一笑了之,小草的美是永恒的。是的,越在困境中越要努力绽放美丽!

这时我才明白:淡然不是伪装出来的,而是一种沉淀;优雅不是训练出来的,而是一种阅历。

(指导老师:张殿波)

(本文获得第十五届“新作文杯”全国中学生放胆作文大赛初中组一等奖)

永恒的美丽 篇4

○义无反顾选择整容师

2004年8月, 我还是一名在校的大学生, 听说长沙明阳山殡仪馆招聘整容师, 即将面临择业的我开始了人生路上第一次艰难的抉择。父母为我安排了舒适的工作机会, 沿海大城市也向我抛来了橄榄枝, 但我毅然选择留在长沙, 服务于明阳山殡仪馆。远在内蒙古的父母得知后, 坚决反对, 他们担心一个19岁的女孩怎么能担得起这样辛苦的工作。家乡的亲人纷纷给我打电话写信, 百般阻拦。儿时好友们对我的选择也表示不理解。可我的想法很简单:三十六行, 行行出状元, 这里有我发展成才的平台。我坚定自己的初衷, 义无返顾地当上了遗体整容师。在这里工作, 每天打交道的是一具具冰冷的遗体, 还时常要面对支离破碎, 甚至面目全非、常人难以想象的特殊遗体。工作的艰苦没有吓倒我, 但让我没有想到的是社会对这个职业的偏见。每当说起自己的职业时, 父母唉声叹气, 亲朋无奈摇头, 其他人更是远远避开, 用异样的眼神看着我, 手不敢握, 倒的茶水别人不敢接, 更别提谈婚论嫁的事。在别人眼里, 遗体整容师是让人心惊肉跳的词汇, 充满了恐惧。自己身处这样的境地, 我内心里也曾动摇过、彷徨过, 但一件平常事让我坚定了自己的选择。那是一次意外的爆炸案, 送来一具面目全非的遗体, 悲痛的丧属强烈要求恢复逝者的容貌。我根据家属提供的照片, 细心地梳洗整理……看到恢复面容的亲人, 两名家属长跪不起, 坚持用这种方式对我表示感谢。此情此景让我的心震颤了, 从内心感受到了这份职业的崇高:能帮助丧属减轻痛苦, 能让逝者走得安祥, 再苦再累也值得!也许有的时候, 我们无法选择。有的时候, 你所从事的工作, 不是你理想的工作, 是你所不喜欢的。在我们无从选择工作的时候, 我们能够选择的, 就是我们对待工作的态度。要想工作上有成绩, 要想实现人生的价值, 就要有一种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 有一种勤劳扎实的工作作风, 有一种高度敬业的工作精神, 平凡无奇的工作同样可以变得色彩纷呈, 同样可以拥有美丽的人生。

身为遗体整容师, 独自面对遗体, 甚至零距离接触, 尤其在深夜, 那是经常的事情。遗体经过防腐后, 有的被送去守灵, 要经常性地给逝者补妆。有时候家属熬通宵, 我也得陪通宵。起初, 我心里也曾害怕过, 但想的更多的是责任、是使命、是丧属无限的期待和泪水中饱含的亲情。所以, 我鼓起男子汉才有的勇气和毅力, 暗下决心, 绝不允许自己因为害怕而出现任何差错, 哪怕是几分钟的耽搁。

○技术精湛暖人心

装殓整容工作不仅需要高度的责任心, 还需要对美的理解和对生命的深切关爱。一个深夜, 一具患烈性疾病死亡的年轻女性被送到殡仪馆, 因逝者生前长时间被病魔折磨, 头发凌乱, 样子很是难看。她的父母一再要求殡仪馆为其整容化妆。按照有关规定, 这种情况应立即进行火化, 但当我面对丧属悲切的表情, 看着一个美丽的生命在走向人生最后旅程时凌乱不堪的样子, 我心软了, 我决定为这位女青年化妆。洗发、吹风、定型、打粉底、化彩妆……在我的细心呵护下, 逝者变得那么宁静、安详、美丽。女孩的父母感动了, 他们热泪纵横, 紧紧抓住我的手悲情恸哭。丧事处理完后, 这双父母专程又到殡仪馆找到我, 表示了深深的谢意。

对殡仪馆来说, 遗体防腐是一个技术难题。有一次, 一位外国友人不幸在长沙去世, 要运回本国火化, 当时殡仪馆防腐技术落后, 无法承担国际运尸防腐任务, 只好千里迢迢从广州请来技术专家处理。这件事对我的触动很大, 我决定用自己的努力攻克技术难关。我利用工作之外的休息时间经常赴广州、上海等各大殡仪馆学习, 到医学院校查阅相关资料, 还反复实验, 认真钻研, 用三年多的时间, 终于探索出了一套独特的药物防腐技术。2009年, 有位沙特阿拉伯的外事人员在长沙逝世, 沙特国王亲自打电话到省政府寻求帮助。接到任务后, 我和我的同伴们清楚地知道事关重大, 不能有丝毫马虎。怀揣着高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 我与姐妹们一道, 披挂上阵、精益求精, 成功地进行了防腐处理。待遗体运回沙特后, 沙特友人无不惊叹中国遗体防腐技术的精湛!截止到目前为止, 已有二十多位国际友人的遗体在这里接受了防腐处理, 而且都获得了普遍赞誉。明阳山殡仪馆也被批准为中国殡葬协会会员、国际运尸承办单位。此后, 很多外国人在湖南省去世以后, 都是在明阳山殡仪馆接受遗体防腐处理后再运回本国。

○爱心真情献社会

殡仪服务是一种心理需求的服务。温情优质的服务, 带给丧属最终是心理的慰藉。2005年8月30日晚, 京珠高速发生特大交通事故, 当场死亡16人, 事故现场惨不忍睹。凌晨3点, 我和姐妹们开始紧张繁忙的遗体处理工作, 直到早上7点, 工作才告一段落, 没等歇口气, 我又带领姐妹们接待满怀悲痛心情从远方奔来的丧属, 一遍遍进行着遗体辨认及整容工作。因接待时间无法确定, 我放弃了下班回家, 干脆把休息的地点改在了工作间, 2 4小时值守。面对悲痛的丧属, 我总是耐心劝慰着, 理解家属的激动;用精湛的技术, 抚慰家属失去亲人的悲伤。奋战七个昼夜, 十六具遗体全部妥善处理完毕, 我和姐妹们的辛劳付出换回了丧属满意而归。其中一位在这场车祸中失去女儿的母亲为表示对我服务的谢意, 专程写信来表示感谢, 寄来当地一些特产给我。这起特大交通事故的成功处理得到了省、市政府领导高度评价。当看到自己的劳动得到认可, 会心的微笑浮现在我和姐妹们的脸上。

永恒的美丽作文 篇5

蒲公英是妈妈最喜爱的一种植物。它在妈妈心中是美好事物的象征。可是现在,却很少看见过,妈妈的微笑也少了点。每当想起小时候和妈妈一起吹着蒲公英的时候,我都会很开心。或许是因为这样。我才期盼着蒲公英的到来。

那一年,有人告诉我在河那边有一片草地,也有蒲公英。于是我骑着自行车赶到目的地后,看到一束束的蒲公英,心里很是高兴。回去告诉妈妈,她非常高兴。第二天我们就去了那里,可是,一束束蒲公英已经被牛给糟蹋了,只剩下几束完好无损的蒲公英。当时我真想哭出来。可妈妈却说:“没事儿,我今天已经很高兴了。”于是我摘下那几束蒲公英和妈妈回家了。在堤上,我和妈妈吹着这仅有的蒲公英,在蒲公英的飞舞中,我看到了自然的美丽,比电视里那种特效还有好几十倍。

蒲公英没了,可我们依旧很开心,感觉不到疲惫。

夏天来了,那河堤上竟长满了蒲公英。我拉着妈妈,来到这个地方,轻轻地摘下一束蒲公英,向四周吹去,满天飞舞的蒲公英好像一场大雪,洒落在各个地方。蒲公英的美,就像夏天里的一场大雪,但美丽只是暂时的,但我和妈妈之间的`情感却是永恒的美丽。

宽容 一种永恒的美丽 篇6

关键词:宽容;理解;善待;关爱

中图分类号:G6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10-197-01

作为一名教师,如果能以宽容之心善待学生,不仅可以维护学生的自尊心,而且能表现出教师的宽大胸怀,也必然会赢得学生的信任和拥戴。而自尊心是人内心世界中最敏感的一个角落,保护它、发展它,可以产生巨大的力量。得到别人的承认,受到别人的尊重,是一个人前进的主要动力之一。在青少年的心灵深处,就有这种自尊的需要,保护好学生的自尊心是学生积极健康成长的重要因素。

一、宽容善待学生就意味着教师要把自己放在学生的位置上,和学生一起去感受,去体验。尊重他的人格与自尊心,同情他,支持他,鼓励他,引导他和帮助他。去体验他们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期待及泄气的心情,去感受他们在成长过程中经历的挫折、渴望。这样教师就不会因一时的冲动或失误,给学生的心灵造成伤害。

在成长的过程中,学生难免有失误、难免会犯错误。教育学生时,要力争不站在学生的对立面,让学生怎样,不让学生怎样。而要力争站在学生的位置上,站在其真善美那部分思想的角度提出:我们需要怎样,我们怎样做才能更好。这样,学生会感到你不是在训斥他,而是在帮助他。”可见,在成长的过程中,学生难免有失误、难免会犯错误,关键是学生犯了错误以后,老师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帮助学生认识到错误的危害,并和学生一起分析,怎样做才能少犯错误,甚至不犯错误。

二、宽容的内心是爱,爱班级中的每一个学生——不论他的表现是好还是差。十个指头都不会一般齐,何况是人呢?同一班级学生的学习水平和能力倾向一般不会在同一水平线上,他们的“发展期”也是不同的,而同一学生个体本身也存在学科之间的不平衡。任何老师教授一个班的学生,学习上肯定存在着上、中、下。其实学习不好的学生比其他学生更渴望得到家长、老师、同学的尊重与爱护,因为他们比学习好的学生承受着更大的心理压力。有些教师对好学生则尊重、偏爱,对差生则嫌弃、厌恶。殊不知,这种做法,恰恰伤害了后进生的自尊心这一敏感的角落,轻者,使这些学生越发失去自信,产生自卑,不求上进;重者,则会使这些学生对教师产生怨恨和抵触造成师生间的矛盾。

“学困生”也有他们的长处和“闪光点”等积极因素,这就需要我们去发现、去捕捉,及时地给予真诚的表扬,使他们体验到尊重、信任和支持的快感,要让学生体会到老师的一番爱心、诚心,从而迸发出奋发向上的决心和力量。与此同时,老师还要适时地给他们制订出适当的高而可攀的目标,使他们看到努力的方向。由于学生的学习成绩不好一般都是因为长期的学习习惯不好、不会科学的安排时间而引起的,所以不能指望一、两次谈心或辅导就能奏效的,而是需要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要正确对待学生的反复,深入调查和了解反复的原因,不急躁、不嫌弃,要坚持不懈地做工作,并争取与家长取得联系,争取他们的支持和配合,“学困生”的转化工作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三、宽容是一种教育的智慧。宽容善待学生是以心对心去滋润学生的心田,去包容学生的过失,去化解学生的不良情绪。大凡有卓识的教育家,优秀的老师都积极主张教师在教学中不要盛气凌人地训斥,辱骂学生,而要善于激励学生、唤醒学生、鼓舞学生,其中最重要的是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如果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的话,那么离开了理解和尊重同样也谈不上教育。因为每一位学生都渴望得到他人的理解和尊重,尤其是教师的理解和尊重。李叔同先生的为师之道。他就是把学生当作人来看的,当作平等的人,堪与尊敬的人。而不是把学生当作下级,当作可以随意训斥的无知小儿。时下某些老师可能做不到这一点。他们往往自以为尊贵无比,维护师道尊严,不顾学生的颜面。其实这种做法是有失分寸的。所以,老师对学生不要体罚,不要训斥,不要高高在上,而应该像李叔同先生那样,做一个和气的人,一个严谨的人,一个值得尊敬的人,一个堪为师范的人。学生也有自尊心,而且是很强烈的。老师对学生的批评,恰当的,就是一种激励;不恰当的,就会成为一种伤害,甚至还会导致逆反心理产生。绝大部分学生不喜欢老师批评时挖苦、损伤学生,伤害学生的自尊心。“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为了实现这一理念,教师必须尊重每一个学生做人的尊严和价值,还要倾情关爱每一个学生的心灵成长,学会赞赏每一位学生取得的成绩,并和学生一同去品尝他们的成功和快乐!要学会运用宽容、理解善待学生的不足,让学生通过自尊心的得到尊重和满足来产生认识并改正不足的动力。从而达到“我给你自信,你给我成功”的目的。

真正意义上的教师并不希望学生一夜之间成才,因为他知道“罗马不是在一夜之间建成的”“长城不是在一年之中建造的”。就如生活使人们深刻地感受到“吃饲料催熟的鸡永远不如自然状态中生长的鸡”那样,优秀的教师总是在与学生共同生活的过程中给予学生深切的期待,这种期待是一种发自教育者内心的真正的宽容。它没有对学生“恨铁不成钢”的焦虑,没有对学生“揠苗助长”的虚伪,没有对学生的错误、失误耿耿于怀的刻薄,也没有粉饰美化学生的矫情做作,而是以一种平和的教育智慧原谅学生目前的落后,用发展的眼光相信学生日后的优秀。正是在这种期待中,学生不断地积累着教师的知识、严谨、情感、个性和方法,感受着教学生活中的智慧、关爱、激励和赏识,在不断的碰撞、跌倒、爬起中,再碰撞,再跌倒,再爬起,直至独立前行。这样的宽容,使学生在学校生活中静观万物,感受与世界一样博大的诗意。

美丽在瞬间成为永恒 篇7

我的参赛号是2号,很快就表演完了,發挥得特别好,我自己也挺高兴,一脸笑容地走到台下,一个穿T恤的日本男孩朝我笑了笑。当时我对那笑的印象只有一种:善良。我也回他一笑,发现这个男孩年龄最多也不过十八岁,加上那清澈无邪的眼神,让人认定是个标准的少年。那一刻我的心里有一种强烈的触动,第一次发现了笑的魔力。

我很巧的坐在这个蓝衣少年的后面,看到他的手臂上有一个字母Z的纹身,索性就用"小Z"称呼他。小Z大概是所有来访者中唯一一个没有染头发的。从比赛开始一直到一个小时左右,他一直都很安静,没有和别人说一句话,当然也没有人叫他。又过了一阵子,小Z和另外一个男孩出去了,空出两把藤椅。旁边一个参赛选手的家长好像站了很久了,想也没想就一屁股坐在其中一把椅子上。我看了真想对他说"那个座位是别人的",但又把话咽了回去。

不知过了多久,好像有半个钟头吧,小Z回来了。他绕过每个人的脚,尽量猫着腰不挡住后面的观众,我想看看他发现自己的座位被"占领"以后有什么举动。那似乎是件很有意思的事。就在我的期待中,小Z走到了离座位不远的地方,当然,他也看见了正坐在那里的那位先生。我猜小Z应该会礼貌地叫他起来吧,在我的印象中日本人都是很文雅并且温吞吞的,大概不会说那种"你怎么坐我的座位"之类的话,但是我想错了。小Z耸耸肩,笑笑,又猫着腰绕过每个人的脚,坐到靠墙的一条凳子上。我感觉到了一种宽容,一种自然的宽容。

比赛的过程中,一个四十来岁的摄影师一直站在我的右前方,全神贯注地盯着摄影机镜头,保持着半蹲的姿势。时间久了,豆大的汗珠从他的头上滴下来,他的腿好像也有些发酸,微微地颤抖着。他支持不住的时候,就换一个姿势。坐在摄影师后面的我竟然没有发现他的辛苦,当时旁边的小Z好像发现了,他飞快地抽出身下的凳子,递到摄影师前面--那个动作我看得非常仔细。在我的印象中,一般人如果让座,应该是先自己站起来,拿起凳子后,再把它递给别人,可是小Z不是这样的!他是在站起来的同时,很快地把凳子抽出--抽出,而不是拿起。然后在半蹲的状态下,把凳子递出去。小Z的所有动作,都在站起来的那半秒钟时间里完成,他的行动灵敏得好像训练过一般,不难想象,他已经将这个动作做过多少遍。摄影师礼貌地摆摆手,示意不用,小Z不知道讲什么好,只是笑着,做了个请的手势,再次让摄影师坐下,摄影师只好坐下了,小Z很满足地靠墙站着。

后来小Z的老师过来给他一包口香糖,拆开的时候旁边一个小男孩无意中看了他一眼,小Z马上拿出其中一片,剥掉包装纸,调皮地笑着将它塞到那个小男孩的嘴里。

我觉得小Z的举动让我很感动。是为一种充满人性充满关怀的爱而感动;为来自少年且纯真无邪的灵魂而感动。

上一篇:教师发展规划论文下一篇:压力平衡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