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数学习

2024-09-18

奥数学习(精选12篇)

奥数学习 篇1

数学教育作为小学学科中最为重要的科目之一越来越被学生和家长重视。随着重视程度的逐步加深, 越来越多的培训机构推出了适合小学生学习的各种各样的数学辅导课程, 其中最为广泛流行的就是奥数课程。学习奥数的目的在于使学生的数学思维更加敏捷, 培养学生灵活的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很多孩子通过奥数的学习, 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确实得到了飞跃性的发展。

奥数的学习要在数学基础知识之上进行, 换言之就是奥数是要在基础知识掌握牢固、深刻理解的情况下再进一步学习的知识。但是现实中, 很多家长望子成龙的急切心情, 在没有分析自己家孩子学习的具体情况下就不惜一切代价让孩子去学习奥数知识, 这样不但不会收到预期的良好效果, 而且会物极必反。学生在过大的压力下学习会逐渐丧失对数学的兴趣, 这样不但不能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还会使学生厌恶数学, 讨厌学习数学, 对孩子以后的数学学习产生消极地影响。

奥数学习是一把双刃剑, 选择对了就会使学生拥有灵活的数学思维方式和超强解决问题的能力;选择错了, 会对数学学习产生不良影响。如果我们想要让奥数知识更好地为学生们的学习服务, 就需要我们家长和教师正确地看待奥数。以下是本人的一些看法, 拿出来和大家一起分享和探讨。

一、不要把是否学习奥数作为衡量一个学生学习好坏的标准

当很多家长和教师听到某家的孩子在学习奥数时就会情不自禁地竖起大拇指表示称赞, 并且不论实际情况如何就夸奖这个孩子学习好。久而久之, 就会使得家长、教师以及孩子在脑海里形成错误的观点——只要是学习奥数的学生都是学习特别好的孩子。在这样错误的观点下, 学生及家长就很容易盲目地选择学习奥数。而很多孩子也就因此扭曲了学习奥数的实际目的, 用奥数学习这件事来显示自己的优异。

在我的学生中就有诸多这样的孩子, 当我课下和他们交谈时, 不难发现他们会用自己的奥数学习达到了哪个级别来显示自己学习的优异程度, 而不去用平时考试成绩和表现来衡量自己的学习程度。这样就导致了学生分不清楚学习的主次程度。在颠倒了主次之后, 导致学生出现了很多基础性的错误。例如:在很多试题中, 很多学习奥数的孩子确实能列出解答的式子, 但是却因为基础知识没有掌握牢固, 缺乏计算能力而计算不出结果。

鉴于如此的情况, 我们在教学中一定不要把奥数学习作为衡量孩子学习好坏的标准, 一定要让学生重视基础知识的学习, 在深入掌握基础知识情况下再进行更深层次的奥数学习。

二、课堂教学中注重数学思维和数学能力的培养, 使非奥数学习也能让学生的思维更加灵活和敏捷

奥数学习无非就是让学生在学习基础知识后数学思维得到进一步的升华。那么, 我们教师在课堂传授基础知识的同时, 也可以设计相应的教学环节, 使学生在学到了基础知识的同时也使数学思维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学生学完大数的除法和简便运算律之后, 我们可以通过相应的练习让学生达到熟练计算的程度, 然后给学生出示一些能够简算, 但是又不能只是简单地通过运算律就能达到简算目的的习题, 让学生通过观察习题的规律或是教师给出解题实例, 经过思考和对比得出习题的答案。例如, 在学完“被除数和除数都同时乘以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 (0除外) , 商不变”这条性质之后, 让学生观察这个算式:600÷25= (600×4) ÷ (25×4) =2400÷100=24, 并找出相应的规律, 然后让学生阐述自己得到的规律, 最后教师学生共同总结其规律:利用刚才所学的知识, 将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以4, 目的是将除数变成100, 这样再除就很简单了。然后教师给出相应的练习, 让学生进一步掌握和理解这种方法。这样就让学生在学习基础知识的同时锻炼了奥数中数学的发散性思维。

三、教学中提高学生对基础知识的重视度, 摆正对奥数的态度

近几年, 很多考试都是100+10分制, 在100分的基础知识测试后会有10分的奥数培优题。它的出现也使很多孩子和家长对奥数学习更加重视。当然, 对于那些基础知识相当好的同学来说, 学习奥数是一件很好的事情。但是不要让学生因在乎那附加的10分去盲目地学习奥数。教师在教学中要时刻叮嘱和教导学生, 100+10分重头在前边基础知识的100分上, 而奥数部分只是附加的10分, 两者比起来还是基础知识比较重要。基础知识和奥数培优好比一棵大树, 基础知识是树根, 奥数培优题好比是繁枝茂叶, 如果大树的根须不旺盛牢固, 枝叶再怎么旺盛微风轻轻一吹也会被吹掉。只有我们有了坚固牢靠的根须, 才能经历暴风雨的洗礼, 才能长出更加茂密的枝叶。

例如, 四年级学生用尝试法解决奥数培优题:三个连续自然数的积是120, 求出这三个数?解答过程:第一步:假设这三个数是2、3、4, 则2×3×4=24, 24<120, 所以这三个数不是2、3、4;第二步:假设这三个数是3、4、5, 则3×4×5=60, 60<120, 所以这三个数不是3、4、5;第三步:假设这三个数是4、5、6, 则4×5×6=120, 120=120, 所以这三个数是4、5、6。在解决这道题目时我们必须会熟练准确地运用乘法运算, 才能在尝试中找到正确的答案。如果我们不会乘法运算, 即便知道这道题的解题方法也只能是干着急。

四、巧用数学广角, 渗透奥数思想

在《小学数学实验教材·人教版》中新增了“数学广角”版块。本人认为这个板块的设计, 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发散性思维。在教学中, 教师要充分利用数学广角中的知识对学生进行奥数培优思想的传授, 使学生在普通课堂教学中就能感受到奥数的解题思维。

例如, 小学二年级的数学广角“排列组合问题”, 由于二年级的学生掌握的数学知识比较少, 对于这样比较抽象的知识, 教师可以设计成握手的游戏, 通过学生的实际操作得出3个人握手的次数2+1=3次;4个人握手的次数3+2+1=6次;5个人握手的次数4+3+2+1=10次, 6个人握手的次数……以此类推, 得出多个人握手次数的计算规律。通过这个握手游戏的学习, 让学生体验奥数培优中有序、全面思考问题的思维方式, 使学生感受到奥数培优与课本内容的紧密联系。

总之, 奥数学习是一把双刃剑。我们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和家长正确看待奥数的学习, 通过奥数学习培养学生数学的发散性思维, 提高学生的整体数学素养。

奥数学习 篇2

1、直观画图法

解奥数题时,如果能合理的、科学的、巧妙的借助点、线、面、图、表将奥数问题直观形象的展示出来,将抽象的数量关系形象化,可使同学们容易搞清数量关系,沟通“已知”与“未知”的联系,抓住问题的本质,迅速解题。

2、倒推法

从题目所述的最后结果出发,利用已知条件一步一步向前倒推,直到题目中问题得到解决。

3、枚举法

奥数题中常常出现一些数量关系非常特殊的题目,用普通的方法很难列式解答,有时根本列不出相应的算式来。我们可以用枚举法,根据题目的要求,一一列举基本符合要求的数据,然后从中挑选出符合要求的答案。

4、正难则反

有些数学问题如果你从条件正面出发考虑有困难,那么你可以改变思考的方向,从结果或问题的反面出发来考虑问题,使问题得到解决。

5、巧妙转化

在解奥数题时,经常要提醒自己,遇到的新问题能否转化成旧问题解决,化新为旧,透过表面,抓住问题的实质,将问题转化成自己熟悉的问题去解答。转化的类型有条件转化、问题转化、关系转化、图形转化等。

整体把握:有些奥数题,如果从细节上考虑,很繁杂,也没有必要,如果能从整体上把握,宏观上考虑,通过研究问题的整体形式、整体结构、局部与整体的内在联系,“只见森林,不见树木”,来求得问题的解决。

其实不管学什么都是一样,学习奥数不光要有好的思路和快捷的方法,还要有一定的熟练度。所谓的熟练度,就是指平时的练习量。任何一种方法的掌握,都与平常的练习密不可分。

1、自己注意对知识点进行划分,每个知识点大概包含几种题型,一般用什么方法解决,一定要心里有数。基本上每种题型都有固定的方法和套路来解决,一定要熟悉。

2、平时对题目有一定的积累,遇到一些好题或者巧妙的方法,注意记录。

3、经常会碰到一些不熟悉的题目,要注意联想,这种题型我是否见过?跟我遇到过的哪种题型比较相似?不一样的外表下是否隐藏着相似的内容?尝试着用现有的方法去解决。

总结多年教学经验,说说奥数学习的几点经验总结:

一、 学会主动预习。在老师讲新知识之前,学生要认真阅读要学的内容,课前自学例题,在看书时,要动脑思考,步步深入。学会运用自己有的知识去独立探究新的知识。

二、 注意在老师的引导下掌握思考问题的方法。

一些学生对公式、性质、法则等背的很熟,但遇到实际问题时又无从下手,不知如何应用所学知识去解题。

三、及时总结解题规律

一些学生之所以那么优秀,就是因为他们把老师讲的知识都应用到了自己解题的过程中了。课堂上,老师之所以把那些知识在课堂上讲,说明那些例题或者公式非常的重要。所以课堂上的45分钟就决定了你的成败,所以必须消化和理解老师在课堂上讲的内容。

老师一般讲得是方法。解答奥数题也是有规律可循的。因此,在解题时,要注意总结解题规律,在解决每一道练习题后,要回顾以下问题:

(1)本题最重要的特点是什么?

(2)解本题用了哪些基本知识?

(3)解本题最关键的一步在哪里?

(4)以前有没有做过跟本题类似的题目?异同点在哪里?

(5)本题除了这种方法之外,还有没有其他解法?把这一连串的问题贯穿于解题。

四、善于质疑问难

学于思,思于疑。也就是说学生的积极思维往往思由疑问开始的,学生的发现和提出问题思学会创新的关键。著名教育家顾明远说:“不会提问的学生,不是一个好学生。”在学习时,经常提出问题,可以开拓自己的思维空间,进而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奥数学习,重点要培养学习的兴趣;当然长期的坚持是必不可少的;学习奥数也要讲究循序渐进的过程,良好的学习习惯也是必不可少的。深入研究奥数,你会发现他是趣味无穷的。相信大家一定能学好它。

奥数学习 篇3

日前,有好多同事来询问孩子进奥数班的事,放眼望去,社会上奥数事业如火如荼,懂教育的和不懂教育的都想方设法让学生或孩子学习奥数,各种奥数班、家教和私塾非常抢手.在网络上输入奥数这个关键词进行搜索,就能出现三百多万个与此相关的网页,“奥数辅导”、“奥数专业培训机构”、“奥数题库”、“奥数课件”、“奥数网”……简直应有尽有.那么到底奥数是否真的这么有价值吗?

当前多数奥数班强调“做题”训练,为学生提供大量学习资料,帮助他们准备考试,也许还帮助他们通过了考试,目的不是让学生进行系统学习,而是教给学生解决某些偏题的技巧,试图通过大量的训练来锻炼孩子的思维.其实做题获得的仅是“呆滞的知识”,仅仅做题的数学教育很难超越知识教育,有时甚至连知识教育都不是,更谈不上数学思维能力的提升,由于过于超前和繁难,结果不仅是学生数学学习能力无法提高,原有的一些兴趣、好奇心和创造力也可能被扼杀.在培训内容上,奥数一般要超前于所学内容三、四个年级的水平,难度太大,违反了学生的认知规律.由此,无论从培训方式还是培训内容上讲,当前奥数教育都是对学生数学智力的掠夺性开发.

一、什么是“奥数”

数学奥林匹克活动,即解决数学难题的竞赛.最初可以追溯到16世纪初.当时,很多著名的数学家喜欢提出问题(包括自己知道和不知道答案的)向其他的数学家挑战.这些挑战构成了最初的数学竞赛.1959年举行了第一届国际数学奥林匹克(IMO).

奥数是高等数学与初等数学的交叉,所涉及的内容有着高等数学、甚至前沿数学的背景,有相当一部分内容是不能在中学讲授的,它由国际数学教育专家命题,经过命题专家们的特殊化、初等化的处理,变成了只需要具备初等的基础数学知识就能够认识、理解和解决的奥数问题.它与常规数学有着本质的区别,它是在对称、极限、连续等基本数学思想下,激发和训练孩子的求异思维,难度、深度都大大超出中小学的教材,仅有运算能力和应试经验是远远不够的,所以奥数也是“高难度数学题”的代名词,是专为对数学有特殊兴趣的学生而设的竞赛活动.最初被引入我国时,是作为一种选拔智力超常、能成为数学家潜质儿童的工具.

奥数最主要的功能应该是培养学生思维和数学兴趣.奥数的本质是数学,所以不离开学习数学的意义,即数学思维和数学精神.

而目前社会上的奥数班,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奥数教育,很多是打着“奥数”的幌子搞应试教育,其课堂多半是对同一题型的反复练习,以达到解决奥数难题为目的.训练是技能层面的,不管如何训练最多只是熟练技能,很难转化为能力.能力的提升必须以思维为导向,过早地让学生学习奥数技巧,而不是体验和掌握思考的方法,会逐渐泯灭孩子独立思考的能力,阻碍其创造性思维的发挥.

丘成桐曾说,获得奥赛只能证明考试能力而不能代表数学能力.

二、奥数“热”的主要原因

1.“名校热”导致“奥数热”

以前奥数并没有现在这样“热”.奥数升温是由于民办学校招生,而学校又拿不出衡量、选择学生水平的标准造成的.一些重点中学对学生进行成绩测试选拔,由于报名的学生人数较多,一些学校为了能够优中选优,在出题时就会选择一些“奥数”题目以拉开距离.如今奥数已经渗透到了中小学的每一个角落,优秀的奥数成绩就成了很多孩子叩响名校的敲门砖.而实际上,庞大的奥数学生队伍中,只有1%—2%的学生能考取相应奖项被名校录取.也就是说,98%—99%的学生学奥数,只是起到陪练的作用.好学校数量有限,而让孩子上好学校的期望值却在不断攀升,不可调和之下,本来用于培养选拔少数人的奥数被彻底异化,成为活跃于学校教育体制之外,却又对学校教育产生着巨大制衡作用的选拔利器.家长之所以舍得花钱给孩子报各种名目的班,其目的并不在于孩子本身素质的提高,而在于以此作为工具获取优质教育资源.因此,奥数热的本质在于优质教育资源的稀缺,最终演变的结果是上“兴趣班”并不是孩子有兴趣,上“特长班”并不需要孩子有特长.我国的奥数早已偏离了发现人才、开拓数学未来的初衷了,各类“奥数”总体上已经丧失了培养人的目的,沦落为竞争的工具.也难怪我国奥数热了十多年并没有真正选拔出数学人才.

2.奥数背后的经济锁链

有些民办学校为了标榜自己的办学特色,列出一批奥数获奖名单,以吸引生源.也有一些出版社为了经济效益把一些竞赛试题汇集,包上奥数封皮实现商品化.奥数热的升温还有一些学校教师方面的原因,一些教师将学生在竞赛中获奖作为评优、晋级的砝码,无形中为奥数热推波助澜.

中央电视台的《经济半小时》在评论奥数时说:“在奥数背后是一场成年人的利益之争,成年人靠奥数班敛财,研究机构靠炮制奥数教材赚钱,他们利用了当前的择校机制,一手扮演了裁判,一手扮演了运动员,把孩子和家长往奥数培训机构里驱赶.”“要致富,教奥数”.“奥数热”的直接结果就是导致了包括教育培训、教材出版、房屋租的巨大“奥数经济”的蓬勃发展.

3.家长望子成龙的心理

家长多是抱着三种心态带孩子学奥数的:

⑴考名校.绝大部分学生是被家长哄或者被老师推荐到奥数班里去的,尽管不少家长明明知道自己的孩子并不喜欢数学,学费也不便宜,但他们依然硬着头皮千方百计要让孩子挤进奥数班,甚至有家长为了让孩子被公办学校“智优班”录取,逼孩子请假几个月在家专攻奥数.

(2)从众.还有一些家长是由于攀比心理作祟,看到左邻右舍甚至整个小区里的小孩都参加奥数学习,自己的小孩如果不去,就是做家长的不称职,不能让小孩输在第一步.

(3)多学没坏处.许多家长透露,“大部分奥数题自己也不会做.”所以,很多家长担心孩子不进奥数班会吃亏,从小就把孩子交给奥数老师,让他们学会运算技能,即使得不了奖,学学也没坏处.

这样一来,使本就课业负担重的中小学生,身上又“加负”了,也导致很多中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大大降低.

三、奥数热对中小学生产生的不良影响

奥数热在某种意义上讲,正在扼杀我们的天才.

1.奥数热不利于学生数学智力的可持续开发

作为一种数学竞技,奥数不是所有年龄阶段的孩子都可以参与的.当前奥数教育有两个不良的倾向,低龄化与泛化.调查表明,64%的学生参加过两年或两年以上的奥数学习,大部分小学生是从一年级开始学习奥数的,过分低龄化.除此之外,小学奥数教育泛化现象也极为严重,很多学校80%~90%的学生都在学习奥数.

2.奥数热加剧了教育不公平

奥数热出现的直接原因是择校热,但是奥数热出现之后又进一步强化了当前的择校机制,加剧了教育不公平.奥数教育是有偿教育,其背后意味着沉重的经济负担.奥数热加剧了教育过程的不公平.

3.奥数热加重了学生的负担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孙云晓曾说过:“对于绝大多数孩子来说,学习奥数的过程,就是让大多数孩子证明自己是傻瓜的过程.”被送去学习奥数的孩子千千万,但对奥数感兴趣的,真正能听懂的孩子又有几个呢?中央电视台的《经济半小时》中采访的几个孩子大都说自己听不懂奥数课,但是班上90%以上的同学都在听.可想而知,对于不感兴趣听不懂的课程,却又必须要听,对中小学生来说真是一种折磨.

在奥数班火爆的今天,奥数课却成了一些中小学生的噩梦.本应学习最基础数学知识的二、三年级小学生,竟要掌握初中甚至高中、大学的内容.另一方面,奥数学习占了大量业余时间.有调查表明,“61%的学生利用双休日参加奥数学习,10%的学生寒暑假里也参加过奥数学习.利用课余时间学奥数的学生,课时安排为每天1—2小时,利用双休日学习的学生中,有81%在双休日中的一天上奥数班,另有19%的学生双休日的两天都要上奥数班”.

学生对奥数学习是很无奈的.一边是家长们无比期盼获得好成绩能进名校的心情,一边是像天书一样的课程.孩子们也有很多苦恼,“奥数”变“懊数”.有些学生本来是喜欢数学的,但奥数题太难,经常是一看到数学题,大脑就一片空白,奥数题老是让人体验失败的感觉.从事青少年心理健康研究的陈宇红老师说,奥数对学生是一种拔苗助长式的教育方式,会给学生心理造成极大伤害.将奥数等竞赛教育扩大化会让大多数中小学生心理上无所适从.

四、奥数教学的改进策略

奥数本意是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培养数学方面的优秀人才,是解决“大众数学”与“前20%学生数学发展”关系的一种途径.在目前的班级授课制度中,一个班几十个学生,他们的数学能力上、中、下,参差不齐,这样势必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和束缚数学天才学生的发展,为了充分发挥有智能潜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利用第二课堂开展奥数活动,给数学优秀生提供良好的发展空间.

还奥数以本来面目的前提是:奥数教育不与择校捆绑在一起,废止大规模和低龄化的奥数培训.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1.奥数学习对象

不管学习多么高难的内容,总有孩子能达到较高的水平,对数学兴趣浓、学有余力的学生来说,学习奥数有利于他们思维品质的提升,有利于培养不怕困难的精神.但奥数肯定不是对每个孩子都适合的.奥数班和奥数教材大部分是为参与竞赛的学生服务的,对大部分学生来说是吃不透的,那么这部分学生就不适合学奥数.所以是否学习奥数以及学奥数的深度和难度,要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来选择.

2.奥数教学方式

(1)改变填鸭式教法

很多奥数班的教学以“题型分类”、“套路应对”为理念,结果学生很快掌握了“见什么题,列什么式”的奥数套路,这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数学思维毫无意义.貌似孩子学会了很多知识,实际不然.当给学生一道数学题时,孩子连题目都没仔细读,就说:“我知道如何做了,这是‘鸡兔同笼’问题,我们奥数老师讲过了.”如果碰到障碍,教师就说:“这个题你难道都忘了吗?我不是告诉过你要那样处理吗?”“填鸭式”、“满堂灌”的教学方式无益于学生思维发展.思维的提升必然需要学生的体验和经历,奥数教育要给学生创造条件、提供自由探索的空间.

奥数培训属于第二课堂的范畴,学生已经掌握了所需要的基本数学知识,因此教师的讲授可以采用更加灵活的方式.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检验学生的学习结果,可采用学生讨论与探讨、自学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鼓励学生自己写小论文,总结自己学习的体会或者自己发现,归纳学习的内容.

(2)注重引导启发

由于奥数本身的创新性及综合性,学生在解题难点处,常百思不得其解.但这种困难与一般课堂教学相比,学生已掌握相关的方法,不需要教师对基础知识细讲,而只需要适当地启发和引导,就可以使学生豁然开朗.尤其重要的是,在学生成功地解决了问题以后能帮助学生做出必要的总结,从而使之上升为自觉的行为,使得学生在思维上有所收获.因此,从根本上来讲,奥数教学的本质在于引导,表现为一种启迪,教师不轻易告诉方向,而是引导学生怎么辩明方向;引导还可以表现为一种激励,当学生遇到困难的时候,唤起其内在的精神动力,克服困难.

3.奥数教学内容

(1)选题宗旨

奥数培养尖子生对数学的兴趣,选题是关键.现在各种奥数辅导题技巧性强,推理繁难,会严重打击他们对数学的兴趣.选题的原则是:思维简捷,充满变化,富含数学思想的习题,它的解答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充分体验思维的快感.难度安排要合理,先从学生常规习题的变式入手,逐步加大难度,并依据学生的接受程度及时调整难度.选题与难度安排的宗旨是:激发和保护学生的数学兴趣.

(2)题目背景

①奥数通过千姿百态的问题和机智巧妙的解法,横跨传统数学与现代数学的各个领域.它可以随时吸收有趣味的、富有灵活性和创造性的问题,而不受研究对象的限制.

②数学历史上的著名问题,学校的课堂教学没能提供机会让青少年学生接触这笔丰富的遗产,而奥数继承和发扬了这笔丰富的遗产.

③奥数问题的背景往往来源于某些高等数学领域,但它用初等语言表达,并能用初等方法解决.

4.奥数培训重点

(1)培养数学思维能力

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提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一般来说都要经过长时间的系统培训,才可以达到一定水平.首先在知识上做到系统,然后让学生经历构造数学模型的过程,从而有效地培养学生用数学方法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揭示实际问题中隐含的数学概念及其关系的能力等.使学生能够在这一创造性思维过程中,感受到数学的魅力.

可以采用着眼于对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策略:①创设问题情境,以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②进行专题教学,注意思想方法的深入探究,进而使学生做到融会贯通;③开放教学过程,让学生参与探索,表达解题思路,养成良好思维习惯.

(2)培养数学思想

离开学校后,能让学生受益终生的是数学思想.最常用的数学思想是化归和整体的思想.化归是将求解问题转化到已解的问题链中.整体思想能帮助人从纷繁杂乱的局面中跳出,把握全局,不被纷乱的事物迷惑,迅速抓住问题的本质.

5.奥数教学特点

超前学习并不是奥数的目的,数学竞赛活动作为第二课堂,要服从和依赖于学生课堂数学知识的学习,因此奥数培训和数学课程学习同步进行.但课堂教学要从学生基础知识着手,立足于知识点的掌握,奥数则以已掌握课堂数学知识为基本假定,立足于思维的提高及能力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吴芳华.奥数为什么这样热[J].咸宁学院学报,2010(8).

[2]胡典顺.数学教育中的若干认识误区——基于数学哲学的思考[J].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初中数学教与学,2011(11):5.

[3]宁靓.初中奥林匹克数学解题与命题的思想方法和技巧[D].广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5):9.

[4]辛自强.教育的“误”与“悟”:从“奥数教育”说开去[J].基础教育研究(教育论坛),2009(9).

[5]李叶峰,梁蓉.小学奥数热的冷思考[J].教育探索,2009(11).

[6]陈华.关于学习奥数的一些思考[J].科技资讯(科教平台),2007(10).

[7]国家教委.全日制中学数学教学大纲.初中数学网站(Http://sunwu.nease.net),2005.8.

[8]黄群.中学奥林匹克数学的教学设计研究[D].广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5):19.

[9]叶诗钦.中学生数学兴趣培养策略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8):15.

奥数学习 篇4

关键词:小学生,奥数,校外教育,现状调查

一、问题的提出

城市小学生参加奥数(即数学奥林匹克)课程的学习是一种越来越普遍的现象,特别是在上海、北京这样的城市[1]。广大小学生是否该普遍地学奥数,颇受争议[2]。不少专家呼吁停止对小学生进行奥数训练[3]。著名数学家杨乐院士就明确指出:奥数强化班可能抹杀孩子对数学的兴趣,让他们失去愉快的童年,而且对数学能力的培养没有一点好处,全体学生的奥数狂热现象不正常也不健康[4]。众多省市的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也不允许小学开展课外包括奥数在内的相关培训[5]。然而,现实中,城市小学生参加校外奥数学习和培训是比较普遍的[6],上海尤其如此。

对这一很“纠结”却相当普遍的问题,学者们已公开发表的研究文献却非常有限。通过对“中国知网/中国期刊网”“维普期刊网”等主流文献库的搜索,课题组只找到了上述六篇相关的文献[1]~[6]。它们多是描述性、定性的文献,没有一篇是基于较大规模样本进行定量调研的结果。因此,城市小学生参加校外奥数学习和培训的客观现状、背后的原因、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应对策略都尚待深入、系统地进行研究。本文基于对上海市十个区400多户小学生家庭的五年三次的跟踪调查,揭示了上海小学生参加校外奥数培训的“盛况”及家长对效果的评价,探析了“盛况”背后深层次的原因,然后提出了策略建议。

本文的特色主要有两方面:第一,对小学生参加校外奥数培训的现状及其原因进行了定量的研究,弥补了对这个问题的规范、定量研究文献的缺失;第二,本文是前后五年共三次跟踪调研的结果,不是某个时间点上的一次性调查。

二、研究方法与过程

本文采用的研究方法是行为研究中的市场调研法,调研的对象是小学生的家长。调研从2009年到2013年,前后共进行了三次。调研过程概述如下: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首先在上海的18个区中随机抽取10个区,接着每个区又随机抽取1所小学。在经过一系列艰苦的努力,争取到这些学校的支持后,课题组向接送小学生上下学的家长随机地发放调查问卷。2009年9月,课题组向这10所小学一年级的家长共发放问卷450份,收回有效问卷416份。通过问卷,课题组得到了这些小学生家庭的地址、联系电话、email地址,并且确认愿意参与后续的问卷调查。2011年9月和2013年9月的调研,课题组就直接与这些家庭进行联系,发放和回收问卷。2011年9月的调研回收到411份问卷,2013年9月的调研回收到403份问卷。调研过程中,书面问卷、电话和email联系、包括少量的上门回收等多种方法相结合,因此得到了良好的回收效果。

三、小学生参加校外奥数学习的现状

(一)校外奥数课程的参与度

究竟有多大比例的小学生参加了校外奥数课程学习?这是本文首先关注的问题。调研的结果如下图所示:

结果表明,小学生选择了校外奥数课程的比例在三年级的时候大幅增加。具体地,由一年级时(2008~09学年) 的35.27%,大幅提高到三年级时(2010~11学年)的68.49%,再小幅提高到五年级时(2013~13学年)的71.25%。一年级与三年级选择校外奥数课程之间差异的t检验结果在统计上是显著的(95%的置信水平。后文中表述为“显著”“明显”“大幅”变化,都是指两者之差的t检验满足95%置信水平的要求。不再赘述)。这一比例,在总共三个年级的均值为58.34%,接近六成,这是一组非常令人震撼的数据。

(二)校外奥数课程的金钱和时间投入

校外奥数的投入主要分为两大类:金钱、时间。具体分为六个方面,调研结果见下表:

上表中的主要结果如下:

(1)小学生校外奥数课程的年费用显著增长。这一项由2008~2009学年的5457.32元增长到2010~2011学年的7015.24元,再增长到2012~2013学年的8743.61元。非常有趣的是,学年课程费用的增长不仅在统计上是显著的,而且赶上并超过了相应年份上海市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长。2008~09学年的课程费用占2009年上海市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838元的18.92%,2010~2011学年的费用占2011年人均可 支配收入36230元的19.36%,2012~2013学年的费用占2013年人均可支配收入43851元的19.94%。更加值得关注的是,即使课程费用的增长一点儿都不亚于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长,选择校外英语课程的人数比例却仍然有增无减(见图1)。

(2)伴随着课程费用的显著增加,家长每周辅导的时间也明显增加。这一项由3.23小时增加到4.64小时再增加到5.876小时。也就是说,小学生的家长在孩子校外奥数课程上,既大幅度地增加了金钱的支出,同时也增加了课后自己辅导时间的支出。

(3)在家长付出巨大的努力的同时,小学生自身每周课后复习奥数的时间翻倍于校外课程的时间。校外奥数课程的时间大部分都是每周三小时,小量的是二小时或四小时,平均地,略多于三小时。具体地,三次调查分别为每周3.12小时、3.24小时、3.31小时。同时,每周课后复习奥数的时间几乎都翻倍于课堂学习的时间,三次调查分别为6.07小时、6.41小时、6.72小时。可见,每周奥数的平均时间为9~10个小时。

上述投入和努力,充分表明了城市家庭对小学生奥数学习的高度重视,实际行动中更是付出了巨大的努力。

(三)校外奥数课程的满意度

对满意程度,课题组用7分制里克特量表进行了度量,1:很不满意;7:很满意。分别从小学生和家长两个角度,各包括三个评价项,结果见下表:

对上表的分析得到如下主要结果:

(1)小学生和家长对课程组织与管理的满意度都显著大于中值4,且家长高于小学生。三次调研的结果,家长的满意度分别为6.34、6.27、6.38,每一次的结果都显著地大于中值4。小学生的满意度分别为5.12、4.95、5.06,每一次的结果也都显著地大于中值4,但却显著地低于家长在这方面的满意度。这说明,一方面奥数培训机构都比较注重课程的组织与管理,让家长和小学生都比较满意;另一方面,家长对课程的组织与管理没有小学生那种亲身的感受和体会,家长的满意度往往建立在“看上去不错”。

(2)对课程效果的满意度,小学生和家长都显著大于中值4,且彼此之间无显著差异。对这一项,三次调查的结果,家长的满意度分别为6.02、5.93、5.74,小学生的满意度分别为6.27、5.79、5.18。这些结果都显著地大于中值4,且三次的结果在家长和小学生之间并无显著差异。

(3)对课程效果,小学生的满意度呈明显下降的趋势。虽然小学生对课程效果的满意度都显著地大于中值4,但从一年级,到三年级,再到五年级,满意度显著地下降。很可能是奥数难度的增加超过了小学生综合智力水平的提高,难度增加,满意度会随之下降。

(4)对提高校内数学课程成绩的满意度,小学生和家长都显著大于中值4,且小学生高于家长。校外奥数课程对于提高校内数学课程的成绩,三次调查中,小学生的满意度分别为6.16、6.07、5.93,家长的满意度分别为5.69、5.16、4.52。这些结果都显著地大于中值4,而且每一次的调查结果,小学生对此的满意度都显著地大于家长的满意度。

(5)对提高校内数学课程成绩,家长的满意度呈明显下降趋势。家长对校外奥数课程提高校内数学课程的成绩虽然都给出了积极的评价(三次都显著地大于中值4),但是家长的满意度分别为5.69、5.16、4.52,呈显著下降的趋势。

可见,小学生对奥数课程本身的满意度呈显著下降的趋势,但对其提高校内数学课程的成绩却保持相对稳定的满意度。相反,家长对课程效果的满意度保持相对稳定的水平,但对提高校内数学课程的成绩的满意度却显著地下降。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虽然小学生及其家长对参与校外奥数课程总体上表现出了一定的满意度(有些方面的满意度呈下降趋势),这些“满意”也是有代价的,甚至代价不菲!其代价不只是时间和金钱的付出,更重要的可能是小学生身心健康方面的代价,最直接的代价包括四方面:减少了小学生睡眠的时间、锻炼的时间,打击自信心、发散性创造思维的能力。课题组在调研中反复地听到家长抱怨:奥数太花时间!不少家长反映,奥数课程教师要求小学生三年中为奥数花10000小时的课外时间。试算一下:小学生在学校每天的学时时间大约6小时,每周约为30小时,每年约为1200小时(一年按40周计算),三年才3600小时,只有10000小时的1/3多一点。奥数大量挤占了小学生宝贵的睡眠和锻炼时间。同时,奥数的难度比较大,获奖只能是少数人,许多人都逐步感到自己“数学能力不行”(甚至有人说:奥数让自己就像个傻瓜!)。再者,奥数的题海战术强化了学生的模仿,有损于发散性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发展。

四、参加与不参加校外奥数课程的原因

参与调研的家庭已经让其小学生参加了校外奥数课程,他们就填写参加的原因;没有参加的家庭,就填写未参与的原因。通过对35个同类样本家庭的先期访谈,把参加校外奥数课程的主要原因归为四类(见表3),对不参加的原因具体也归为四类(见表4)。

(一)参加的原因

对于小学生参加了校外奥数课程的原因,同样采用7分制里克特量表进行了度量,1:非常不赞同;7:非常赞同。结果如下表所示:

上表的结果表明:

(1)有助于升入好初中学校,是小学生参加校外奥数课程的首要原因。三次调查结果依次为:6.32、6.37、6.64,在四个原因中是最高的,而且呈上升态势,虽然不显著。可见,小学生家长让孩子参加校外奥数课程的目标很明确,也很“功利”:升入较为理想的好初中。

为什么小学生参加校外奥数的学习对升入好的初中如此重要?课题组在先期的访谈中得到家长的反馈:好的初中(特别是民办初中“名校”)招生的时候,很看重小学生是否在各种奥数竞赛中得过奖、什么名次的奖。家长让小学生参加校外奥数课程的首要驱动力,就是争取拿到奖、拿好的奖。

(2)能提高校内数学成绩,也是小学生参加校外奥数课程的重要原因,而且呈显著上升趋势。三次调研的结果分别为5.07、5.51、5.93,都显著地大于中值4,而且增幅在统计上是显著的。结果表明,校外奥数课程对校内数学课程的成绩有明显帮助。这在前面的满意度调查结果中也得到了肯定。为什么有明显帮助呢?家长们较为一致的解释是,校内数学考卷中往往最后1~2道题目有一定的难度,校外学奥数对解答这一类较难的题目有明显帮助。

(3)能提高逻辑思维与数学能力,同样是奥数课程的一个原因。对这一原因,三次调查的结果分别为4.63、4.87、4.71,都显著地大于中值4,但其数值明显不及前两个因素大。这说明,提高逻辑思维与数学能力是家长让孩子参家校外奥数课程的一个有效的驱动因素,但其驱动的强度相对较小,远不及升学、提高校内数学成绩两因素的驱动力大。

(4)能提高小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显然不是小学生参加校外奥数课程的原因。三次调查的结果分别为3.31、2.74、2.15。三次的结果都显著地小于中值4,表明家长们确切地否定参加校外奥数有助于提高小学生对数学的兴趣。进一步地,三次的结果显著地变小,即家长们的这种否定越来越强烈。这似乎可以解读为,小学生们参加校外奥数课程,越来越少是为了兴趣,而是为了“功利”:成绩与升学。

(二)不参加的原因

对于小学生不参加校外奥数课程的原因,同样采用7分制里克特量表对家长进行了度量,1:非常不赞同;7:非常赞同。结果如下表所示:

上表的结果表明:

(1)学无余力是小学生未参加奥数课程最主要的因素,而且这一因素的作用显著增强。三次调查中,这一因素的结果分别为6.08、6.42、6.83。他们都显著地大于中值4,而且,随着年级的升高,这个因素的作用明显增大。可见,对这些小学生来说,校内课程的压力已经不小,没有时间和精力再参加校外奥数课程。这种压力随着年级的升高而明显增强。

(2)没有必要是小学生未参加校外奥数课程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对小学生家长来说,让孩子学奥数是否有用、有必要,是一个很“纠结”的问题。媒体上,常常出现针锋相对的两种观点,反对之声往往不乏来自知名的专家,如前面所述的杨乐院士。一部分家长认同学奥数不实用、无必要,实属情理之中的事。本文的三次调研中,未参加校外奥数课程的家长对这一因素的认同度较高,分别为5.43、5.57、5.34。这些结果都显著地大于中值4,而且结果一直相对比较稳定。进一步地,这些结果都显著地小于“没有余力”三次相应的调研的结果。也就是说,“没有必要”的重要性明显低于“没有余力”的重要性。

(3)难以学好也是小学生未参加校外奥数课程的一个影响因素。与没有必要学奥数不同,还有一部分家长对自家的小学生学好奥数没有信心,认为难以学好、学出实际效果来。三次调研的结果分别为4.75、4.83、4.62。这些结果都显著地大于中值4,而且同样相当稳定。但是,这些结果与中值4的差距较小,而且明显低于“没有余力”“没有必要”两项。

(4)费用太高对不参加校外奥数课程没有显著作用。费用太高是否是小学生参加校外奥数学习的障碍?三次调查中,这一因素的结果分别为4.18、3.91、4.22,他们与中值4的差距在统计上均不显著。这说明,小学生未参加校外奥数课程,不是因为家长“差钱”。只要有用、有效,家长似乎都会倾力而为。

五、策略建议

从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角度,对现实中普遍存在的小学奥数培训不宜动用行政手段采取“堵”的策略,而宜采取“疏”的策略。具体地,本文基于上述实证研究提出如下的参考建议:

(1)从初中招生政策的角度,进一步增加初中学校属地化招生的比例,降低“择校生”的比例。义务教育阶段的属地化招生、就近免试入学是教育改革的基本方向和既定政策,也是促进教育公平的一种手段。随着初中学校属地化招生比例的进一步提高,绝大部分学生都就近入学,“择校”就只是很少一部分人的“游戏”。这样,就能大大地缓解绝大部分家长让小学生参加校外奥数培训的压力。

(2)进一步规范民办初中学校的招生政策,引导它们更加科学、全面地评价和录取小学生。由于民办初中学校相对于公办初中在招生方面有较大的自主权和灵活性,而且有相对比例的小学生家长偏好于民办初中,因此,可以进一步规范其招生政策,引导其更加全面地评价学生,避免部分家长感知的“奥数至上”“证书至上”的倾向。

(3)从对奥数培训机构监管的角度,加强对奥数竞赛的监管,增加、方便家长对这些机构的投诉途径,透明化家长与培训机构的争议解决机制。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虽然不宜直接干预校外奥数培训机构的合法经营活动,但作为行业行政主管部门,一方面可以加强对奥数竞赛的监管,避免竞赛泛滥;另一方面可以要求这些机构的市场活动更加公开、透明,杜绝误导、欺诈等违法行为,方便家长的投诉途径,公开、透明双方争议与纠纷的解决机制,保证这些培训机构合理、合法、有序地提供教育培训服务,杜绝这些机构人为地夸大教学效果,“忽悠”众多小学生和家长接受其教育服务。

(4)从对小学生及其家长引导的角度,要增强他们对奥数的正确认识。教育行政部门拥有权威性和广泛的影响力,可以利用各种机会和渠道,宣传小学生奥数培训的积极作用和消极影响,特别是对小学生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的不利影响,让家长和学生对小学奥数有全面、客观的认识,降低家长对奥数的盲目“追寻”,以便他们做出理性的选择,而不是跟风。对于坚持选择奥数培训的家长和学生,也可以让他们合理分配时间和精力,避免盲目地进行大量投入,影响了小学生对校内课程的正常学习、身心健康。奥数本身只适合学有余力、智力出众的“小众”群体。即使在奥数的学习和竞赛中没有取得理想的成绩,也不要妄自菲薄,以免打击了小学生的自信心。

参考文献

[1]赵二鹏.浅谈小学奥数中的数学思想方法[J].科技创新导报,2010,(2):185.

[2]刘江霖.解开小学奥数带来的心灵枷锁[J].数学研究,2012,(26):63.

[3]唐越桥.从小学教师专业化发展看奥数的价值[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3,(7):23~26.

[4]高丛林.小学“奥数”的教育价值研究[J].江苏教育研究,2009,(20):40~41.

[5]安春晖.西安市小学奥数补习机构现状的调查报告[J].商品与质量,2011,(8):211.

小学奥数学习方法 篇5

奥数在很多人看来是深不可测的,其实就如同其他的学科学习一样,也是有规律和方法可循的。今天就来说说如何学好奥数这门所谓高深的课程。

首先,必须培养孩子学习奥数的兴趣。有一句话说得很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孩子对这门课是否感兴趣是至关重要的一点。培养孩子的兴趣就是让孩子乐于学,而不是家长压着孩子去学。这个任务的完成,一方面需要家长的引导,另一方面需要我们老师具有良好的教学艺术,让孩子喜欢学这门课。只有喜欢学习奥数,才会有学习热情,投入到奥数学习中,学生的奥数成绩才会日益见长。

奥数是数学的一个分支,数学源于现实,属于现实,并用于现实,奥数也是这样的。从生活实际引入新知识点,有助于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对奥数产生亲切感,对其产生兴趣,并且也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信心。

其次,有个良好的学习方法。在学习和教学中,总结了以下学习中要注意的几点:

一、学会主动预习。

在老师讲新知识之前,学生要认真阅读要学的内容,课前自学例题,在看书时,要动脑思考,步步深入。学会运用自己有的知识去独立探究新的知识。

二、注意在老师的引导下掌握思考问题的方法。

一些学生对公式、性质、法则等背的`很熟,但遇到实际问题时又无从下手,不知如何应用所学知识去解题。

三、及时总结解题规律

一些学生之所以那么优秀,就是因为他们把老师讲的知识都应用到了自己解题的过程中了。课堂上,老师之所以把那些知识在课堂上讲,说明那些例题或者公式非常的重要。所以课堂上的45分钟就决定了你的成败,所以必须消化和理解老师在课堂上讲的内容。

老师一般讲得是方法。解答奥数题也是有规律可循的。因此,在解题时,要注意总结解题规律,在解决每一道练习题后,要回顾以下问题:

(1)本题最重要的特点是什么?

(2)解本题用了哪些基本知识?

(3)解本题最关键的一步在哪里?

(4)以前有没有做过跟本题类似的题目?异同点在哪里?

(5)本题除了这种方法之外,还有没有其他解法?把这一连串的问题贯穿于解题。

四、善于质疑问难

学于思,思于疑。也就是说学生的积极思维往往思由疑问开始的,学生的发现和提出问题思学会创新的关键。著名教育家顾明远说:“不会提问的学生,不是一个好学生。”在学习时,经常提出问题,可以开拓自己的思维空间,进而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再次,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很关键的,它对于孩子学习奥数起到很关键的作用。自觉学习的习惯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从小学开始养成这种习惯,对以后的初中、高中甚至是以后工作都有很好的帮助。良好的解题习惯对于学习也是很有帮助的。比如,在书写解题步骤时,要正确、规范,这对于考试的分数影响很大。总之,学生在平时学习时,要注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一旦形成坏的习惯,改的时候就很难。

围剿“奥数”胜算几何 篇6

说起来,近年来社会对奥数的批判讨伐从未停息过,2008年我曾发表过一篇《打倒万恶的奥数教育》的博文,引起轩然大波,也只是媒体上热闹。奥数打而不倒、愈演愈烈,已经形成巨大的经济产业。这次却不一样,有关方面雷厉风行,特别当真。北京市副市长开会紧急部署,市教委连下禁令,叫停与升学挂钩的所有奥数竞赛,宣称10月31日前暂停所有涉及奥数的培训。市教委与工商部门将对培训机构开展联合执法检查。与巨人、学而思等培训大亨约谈,众皆臣服。不仅如此,向来牛哄哄的重点中学也低下头来,人大附中、北大附中、四中、八中等30所名校与市教委签订责任书,承诺严格执行北京市小升初政策,不采取考试方式选拔学生,不将奥数等成绩作为入学依据,不举办以选拔生源为目的的奥数竞赛培训。简直可以说是洗心革面,立地成佛。

担忧和质疑随之而来。最为纠结的是参与奥数培训的家长,他们已经付出的心血、投资可能付之东流。他们认为如果不能靠奥数考试“拼孩子”,那就只能“拼爹”了,岂非更不公平?的确,考试作为“无权者的权利”,几乎是平民和知识阶层与金钱、特权抗争的唯一通道。这只是问题的一方面。奥数之所以成为万众讨伐的社会公害,因为它对青少年成长、对教育品质的危害特别巨大。高难度的奥数教育,成为扼杀儿童学习兴趣和身心健康的无情杀手。经过数年没有寒暑假、双休日的奔波劳累,花费十数万的费用之后,真正能够为名校“点招”的只是极少数人。然而,它却绑架了大多数小学生和家长。因而,这是一场以牺牲大多数儿童和家庭的利益为代价的残酷的游戏,是千百万少年儿童的噩梦,禁止和取消是必须的。

至于能否真正取消奥数,多数人都缺乏信心,因为有此前十年的经验。众所周知,奥数只是表象,奥数热的背后是择校热,真正的病因是变相的重点学校制度和择校制度,巨大的学校差距造成家长不得不择校的倒逼机制。能否有效治理择校热,才是问题的关键。人们对政府的期待,不止是禁止奥数培训,更重要的是能否实质性地变革现行的学校制度和小升初入学制度,走上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正道。

人们的好奇集中在10月31日这个期限上,这似乎意味着“暂停”奥数是一种临时性的措施。北京市教委的发言则给出了另一个解释:在10月底初步完成治理奥数成绩与升学挂钩的工作,将出台小升初政策的新政。如果能够以整治奥数为契机,深入改革小升初政策,那真是北京市民的福音。但是,在同一场合,北京市教委副主任的发言又令人疑窦丛生。他说,“北京市小升初政策一直以来是比较完善、比较严格的……现在发现的都是执行没到位的问题。”可以说是坐实了老百姓的担忧。如按此说,毛毛雨、走过场的前景便已经注定。

北京市小升初乱象哪里是什么执行没到位的问题,明明是政策本身的严重失误!目前,北京市城区的小升初约有50%左右的学生划片就近入学,其余的主要可归为三类,即以钱择校、以权择校和以优择校。缴纳十几万、几十万元的“赞助费”“捐资助学费”进入重点学校,已经是公开的秘密,主管部门多年来视而不见,无所作为。“共建生”是指单位通过与重点学校“共建”、利益交换的方式,接受强势机构的子女入学。主管部门同样装聋作哑,置若罔闻。以优择校包括通过奥数考试点招,以及推优生、特长生等渠道进入重点中学。这些做法都违反了《义务教育法》所规定的免费、免试、就近入学的原则。因为义务教育作为一种政府提供的基本公共服务,是一种非选拔性、非淘汰性的保降性教育,是不允许选拔、筛选的。而且,作为对每一个儿童基本教育权利的保障,这种教育必须是普惠的、一视同仁的,不允许把学校和学生分为三六九等区别对待。

在事实上存在极大学校差距的情况下,不少家长认为最公平、简单的办法是恢复小升初统一考试,如同中考、高考那样。但是,在义务教育阶段通过考试入学,是“政治不正确”的,它势必加剧小学阶段的应试教育,并且加剧学校和学生的分层。在《义务教育法》实施了二十多年之后,我们不可能重新退回义务教育制度建立之前。唯一的可行之路,就是依法行政,依法办学,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这既是法律的规定和国家的政策法规所要求的,也有众多有效治理的实践和经验已经验证的可行之路。安徽铜陵、山西晋中、河北邯郸等一批“没有择校的城市”的出现,证明取消择校,非不能也,是不为也。而整治奥数是半途而废,还是改弦更张,对北京是一场真正的考验。

让奥数教育回归理性 篇7

国际奥林匹克数学竞赛的目的是为了发现并鼓励世界上具有数学天份的青少年, 为各国进行科学教育交流创造条件, 增进各国师生间的友好关系。2015 年7 月4 日至16 日, 第56 届国际奥林匹克数学竞赛在泰国清迈举行, 美国获冠军, 中国和韩国分获第二和第三名。

自上世纪80 年代中期以来, 我国数学奥林匹克运动迅速崛起, 形成世界上人数最多的参赛选手队伍和规模最大的赛事活动。并在国际数学奥林匹克中崭露头角, 屡创佳绩, 连续19 届获得总分第一。这些活动极大地激发了青少年学习数学的热情, 促进了他们数学素质的提高。通过竞赛发现和培养了一批未来的数学人才, 成为“开创新世纪的数学文化”的希望。

然而, 就数学奥林匹克, 社会上一直存在着两种截然不同的声音。一种对奥数教育持肯定和提倡的态度, 另一种则是对奥数的非议、批判和围剿, 有人甚至提出“打倒万恶的奥数”这样的口号。实际上, 在这个问题上, 简单地支持和反对都是有失偏颇的。一方面, 将奥数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施是错误的。多年来, 在应试教育指挥棒的作用下, 各种奥数培训机构应运而生, 奥数成绩成了某些家长择校的借口和想方设法挤进名校的敲门砖, 不少学生学习奥数的动机不是个人的兴趣和爱好, 而是为了给升学录取增加筹码。这种现象严重损害了奥数教育的本质, 失去了奥数发现和培养数学人才的作用, 挫伤了广大中小学生学习钻研数学的积极性。另一方面, 取消奥数教育的观点同样是错误的。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不仅需要一大批普通劳动者, 也需要大量掌握现代科学技术知识, 特别是尖端技术知识的优秀人才, 数学教育应该是大众教育与精英教育的有机结合。事实上, 世界上绝大多数的国家和地区都十分重视奥数教育, 积极参与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活动。2010 年, 美国总统奥巴马在白宫接见美国奥数获奖学生, 鼓励表彰他们取得的优异成绩;本届国际奥数竞赛中, 美国队通过不懈努力, 终于在时隔21 年后超越了不可战胜的中国队, 重获总分第一。其他国家如俄罗斯、德国等, 在历届奥数竞赛中都成绩不俗, 国外不少著名大学还将参加国际数学奥赛的成绩作为选拔录取优秀学生的重要依据。从世界范围看, 许多奥数竞赛的优秀选手, 日后在数学研究领域取得了不俗的成绩。比如, 华裔美国数学家陶哲轩、越南裔法国数学家吴宝珠, 在国际奥林匹克数学竞赛获奖后, 先后获得国际数学界的最高奖菲尔兹奖, 这一事实就说明了奥数的开发智力与成才创新的关系。

除了国际数学奥林匹克之外, 国际奥林匹克学科竞赛活动还有物理、化学、生物、信息等几个学科, 并称五学科竞赛, 它们对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培养和发现杰出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由于学科特点的原因, 后者只在高中阶段进行, 影响不及奥数大。在这些学科的竞赛活动中, 也存在着准确定位, 防止功利化和庸俗化的现象产生。

奥数“变异”才是问题 篇8

我不认为刘校长的话有什么错, 奥数没有原罪。在国外, 奥数存在了几十年, 并没遭遇我们这里的密集“炮轰”, 更没被要求叫停。刘校长开展的人才培养试点, 也能在国外找到很多案例。美国有《天才儿童教育法》, 奥巴马上台后推出了力争上游计划。英国对成绩排在前5%~10%的优秀学生实行“特别教育计划”。俄罗斯有“国家支持天才教育措施”。韩国则推出“天才教育法案”。

奥数在我国的变异, 原因有二, 一是教育资源严重不均衡, 好学校会选拔学苗, 奥数就是选拔工具之一;二是中高考体系, 很多参加奥数培训的学生, 学习目标不是获奖, 而是提高成绩。我一直反对因这种变异, 而一刀切取消奥数。理性的态度, 当是治理导致变异的病因, 推进义务教育的均衡, 同时改革中高考体系。

有教育人士告诉我, 这样的建议在中国也行不通。其理由是, 在国外, 100个学生中, 只有5到10个孩子会特别优秀, 这是公公众众基基本本接接受受的的事事实实。。因因此此, , 对对自自己己的的孩孩子会有比较准确确的的定定位位;;但但在在我我们们这这里里, , 尤尤其其在在城城市市里里, , 几乎100%的家长都希望让自己孩子成为前5%~10%, 并按照前5%~10%的标准来要求孩子, 奥数就是这样走火入魔的。为此, 能治理的办法, 就是简单明了地消除优秀生, 除取消奥数外, 近年来的呼吁, 还包括取消高中的重点校、重点班。

这能一取了之吗?取消了奥数, 他日会出现其他培训内容, 取消了重点班, 会有示范班出笼。不得不承认, 我国教育的现状就是以90%的人的“教育失败”来成就10%左右的学生成功——一个个学生被家长要求成为前10%的过程, 就是努力证明自己“失败”、“不行”的过程。而家长们会把这一责任归为教育的问题, 却不愿认为自己的观念有偏差。

家长们不是没有道理, 他们在生活中普遍遇到等级分明的情况。从事不同的行业, 有显著的工资待遇和社会福利差距;从事不同的工作, 也有高低贵贱。换言之, 期待孩子成为前10%的优秀者, 无非是想让他们获得一份好工作、拥有更高的社会地位, 否则就沦为碌碌无为之辈。

“奥数”争论为什么始终无果 篇9

虽然双方的争论足够犀利, 但可以断定, 这场争论必定还是争而无果。支持者占人才培养需要之理, 但有无视“奥数”弊端之嫌;批评者占“奥数”被异化之理, 但“把孩子连脏水一起泼掉”又失于简单。这就使人不禁要问:“奥数”问题的认识难点究竟在哪里?有没有办法只泼掉“脏水”而留下“孩子”呢?

对“奥数”的是非评价陷入尴尬, 根本原因在于“奥数”本身没有错, 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奥数”“变味儿”。换言之, 不是“奥数”要不要办的问题, 而是“奥数”该由谁办、怎么去办的问题。可“奥数”该由谁办、怎么去办的问题在更深层次上又取决于各类学校都该为谁服务、服务什么;而各类学校都该为谁服务、服务什么并没有明确具体的规定。

这似乎是个伪命题, 我国教育方针早有明确规定: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为人民服务。可事实上这的确是个真问题。试想一下, 从幼儿园到博士后, 从普通教育到特殊教育, 从公办教育到民办教育, 林林总总的各级各类教育、各级各类学校, 面临不同的人文和经济社会背景, 笼统的“两为”怎能使各级各类学校都有明确的服务定位和清晰的服务目标?学校没有清晰的服务定位和服务目标, 学校评价又怎能褒贬中的?所以, “两为”方向的正确性虽然确定无疑, 但因为过于笼统, 缺乏具体化、清晰化, 一切教育行为都可以披上“群众需要”的外衣而取得正当性, 这个首要原则变成少数学校为所欲为的“铁布衫”也就不足为奇了。稍加分析就不难发现, 与“奥数”类似的两难判断, 无一不与学校定位不清直接相关。比如, 被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质疑的“国际班”、“国际校”是该鼓励还是该禁止, 从小学到大学的“生源大战”是该降温还是该升温, 对基础教育领域的“择校”之门是该全部关闭还是继续留下高中“尾巴”……

各级各类学校定位不清又源于公办教育的长期一统天下。在几十年的漫长过程中, 单一公办教育不仅包揽了全部教育任务、承担了全部教育责任, 还给群众和自己“培训”了一种思维定势:凡是群众要求的, 就是公办教育该办的、必须办好的。改革开放以后, 这种思维惯性也没有根本改变。许多人不但心里仍然只有公办教育, 仍然祈望公办教育包打天下、满足群众的一切教育要求, 而且在“创新”躁动和单位利益的驱使下, 进一步造成了这样一种态势:从普通教育到特殊教育, 从一般教育到个别教育, 不论需要量大小多少、利弊如何, 也不论国家财力是否能够支撑, 依然是一校首创、百校跟进、一哄而起。结果是随着教育内容的无限延伸、教育规模的迅速膨胀、教育形式的不断“创新”, 教育公平上的顾此失彼、教育支持上的捉襟见肘、教育质量上的徘徊不前也日益显露, 致使教育与“群众满意”存在距离。

小学生学奥数的思考 篇10

一、小学生奥数的内容

现在社会上统称的小学奥数, 确切地说叫“华罗庚杯小学生数学竞赛”, 内容包括三部分:一是小学数学中的难题;二是弱化后的高级数学知识;三是基于一定思维逻辑创作出来的数学趣味题, 如图形拼接、火柴棒游戏、数阵图等.

二、小学生奥数热的成因

据网络调查, 我国有60%以上的小学生曾经或正在接受奥数学习.也就是说, 即便在教育主管部门的高压态势下, 从家长到学生参加奥数学习班的热情依然不减.笔者认为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原因:

一是学习奥数对激发学生兴趣、锻炼学生思维能力有帮助.相对于常规的小学数学教育, 奥数教学的内容更深, 一般都需要学生对实际问题的数学意义进行分析和归纳, 进而把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 并用相应的数学知识和方法去解决.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 学生对数学的兴趣、用数学观念看待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将得到提高.

二是名校在“小升初”过程中对奥数成绩的偏爱.小学升初中取消统考后, 不少名牌中学似乎都与奥数结了缘.有的通过社会力量开办的奥数辅导班变相选拔学生, 有的对在“华杯赛”中成绩优秀的学生提前录取, 特别是清华、北大等国内知名大学对在全国高中数学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的高中生免试录取, 进一步巩固了家长“学好奥数前途无忧”的思想.

三是学生家长的从众心理.从网络调查的结果看, 73%的家长对什么是奥数并不了解, 之所以送孩子学习奥数, 主要是同事、朋友的小孩都在学, 生怕自己孩子不学奥数在将来的升学和就业中吃亏.因此, 不管孩子对奥数是否有兴趣, 都要送孩子学习奥数.

三、奥数学习对小学生素质的要求

从小学生奥数的内容不难看出, 奥数是在课内基础知识上的提升, 考察的是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教学内容比数学教学大纲要难得多, 被称作数学里的“杂技”.如同不是所有孩子都会“杂技”一样, 不是所有想学奥数的孩子都适合学习奥数.

从笔者近30年小学数学教学的经验看, 学习奥数的小学生应具备以下特征:对数学有浓厚的兴趣;突出的自学能力;强烈的独立意识;超常的记忆力;超常的心算能力;坚强的意志品质;富于创造性;高远的志向和抱负.也就是说, 奥数只适合那些对数学特别感兴趣、有较好的数学基础且学有余力的学生 (这类学生仅占小学生总数的3%) , 但对大多数学生来说, 由于基础数学知识不牢, 占奥数大部分内容的难题、怪题让他们百思不得其解, 长期处于失败的心理中, 从而挫伤自尊心, 继而产生自卑心理, 不利于孩子思维的发育.强迫这些数理逻辑智能不强的孩子学奥数, 会破坏他们的正常思维, 进而导致心理问题.

四、对小学生学习奥数的建议

尽管从青少年健康发展和素质教育的角度出发, 国家不主张小学生参加所谓的奥数班学习, 但对那些数学逻辑智能强的孩子, 是否送他们参加奥数班, 必须考虑以下因素:一是孩子对数学有无兴趣.二是孩子学习奥数进步不大怎么办建议小学三年级以上、对数学有特殊兴趣的孩子参加本校教师免费举办的校内数学兴趣班, 即便数学成绩进步不大也没关系, 通过奥数学习可进一步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兴趣, 拓宽他们的视野, 提高他们的理解和思考能力.

五、结论

综上所述, 小学生学奥数本身没有错, 错的是大家都去学奥数.对数学有特别兴趣且学有余力的小学生, 学习奥数能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兴趣, 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 但小学生应到三年级再开始学习, 并最好参加本校教师义务举办的数学兴趣班.但对大多数小学生来说, 根本没必要“赶热闹”学习奥数, 否则将适得其反.

参考文献

[1]王朝尘.对小学生参加奥数的看法[J].中华少年 (教学版) , 2011 (8) .

[2]王少芬.对小学生奥数学习的利弊分析[J].读写算 (教育教学研究) , 2011 (6) .

[3]赵二鹏.浅谈小学奥数中的数学思想方法[J].科技创新导报, 2010 (2) .

[4]古工.小学奥数题难住成年人[J].机械管理开发, 2009 (4) .

奥数之我见 篇11

一、学奥数本身没有错,错的是大家都去学

学奥数本身没有错,错的是大家都去学,奥数其实是适合尖子生读的,不应该被大面积铺开,否则只会加重学生负担。因为奥数比数学教学大纲要难得多,因此对大多数学生来说,不管他们处于什么年龄阶段,都不适合去读,因为这只会让他们感到难上加难。但是对那些对数学有兴趣并且学有余力的学生来说,学奥数对他们的发展是有利的,因为这可以给予他们一个提高的机会。在学生中约有3%的人智力超群,对这些尖子学生来说,可以引导他们去向一些有趣而又有难度的问题进行挑战。但是对其他学生来说,就完全没有必要强迫他们去学习奥数,学习奥数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知识基础,因此最好在初中学习平面几何开始为好。我在数学奥林匹克小冠军书上看到几道三年级水平测试题目,要求学生按规律填空:1, 3, 6, 10, ( ), 21, 28, 36, ( )。其实,这几道填空题涉及到高中有关等差数列的知识,虽然三年级学生凭观察、猜测也能填出来,但其体现的数学知识点他们是很难理解的。孩子抽象思维的发育有一个年龄的起步期,过早地被唤醒并不是件好事情,现在有许多在数学上并没有什么天赋的孩子就是被过早地拔高了。

二、奥数书上怪题、难题、“毒题”多

在小学奥数书上有这么一道题: 有6个人都生于4月11日,都属猴,某年他们岁数的连乘积为17597125,这年他们岁数之和是多少?我作为从事教育工作多年的本科生无解。求教一理工名校硕士,他智商高达140分,仅0.5%的人能及,却也费了好些时间才解出。就是这道题,在那些铺天盖地的小学奥数培训班里,被用来折腾大批年仅10岁左右的普通小学生。所以不难理解,为什么会有专家怒斥:奥数是数学里的杂技,对小学生没有任何意义,只是有人借以在孩子身上赚钱!用国家规定的课程标准来衡量的话,奥数题都属于偏、难、怪题、毒题,严重违背课改精神,有很多内容其实是建国以来多次课改被删掉的内容,对孩子学习数学并无实际益处。奥数是数学里的杂技,是极端重思维轻技能的“旁门左道”,有点像脑筋急转弯,偶尔玩玩是可以的,开拓一下思路,但如果成天钻这个,那就是在钻牛角尖,只对偏才、怪才有意义,而对于大量的普通孩子,尤其是小学生,盲目从众钻奥数,非但连边都摸不上,还有可能钻出神经病,还会误了孩子,因为让孩子钻那些连大人都觉得困难的难题,会让孩子总处于失败的心理中,长此以往,学习的积极性会严重受挫。

三、反复失败伤害小学生自尊心

广州市某校10岁女孩区晴在广州市奥校考试结束后哭了,因为她估计自己只能考30分,这和她从小学一年级起每次奥数考试的成绩差不多,她非常沮丧,特别是看到“陪读”三年的妈妈也流泪时,她觉得“自己是个失败的人”。

中国社会调查所研究员何华彪指出,强迫数理逻辑智能不强的孩子学奥数,会破坏他们正常的思维,导致心理问题。何华彪近年来专门从事儿童学习和问题青少年矫治教育的研究,他发现问题青少年大多存在偏激、钻牛角尖等心理问题,而这些问题往往是源于不断的心理暗示,比如“你不行”、“你应该可以做好的”、“你不这样将来怎么办”,这些看似合理的暗示却给青少年心理带来巨大的负面影响。四年级的陈昭庆在自己的日记里写到:“今天又攻了一天奥数,好累啊……四道题我只会做一道,唉!这样日复一日,人生多少烦恼!”陈妈妈以为儿子的日记只是小孩子的夸张。孩子心里的苦,其实许多父母并不理解。如果反复的失败会伤害儿童自尊心,继而产生自卑心理,我们如过分强调容易拔苗助长将孩子引入歧途。造成心理压力,不利于孩子思维的发育奥数热,正反映了众多家长和学生现阶段不成熟的教育消费心态。这也是全社会的通病。

四、奥数热,”烧”遍小学生生活的每一个角落

“周六早9时至11时,参加奥数学习;下午13时至15时,在班里进行奥数试题培训;周日早9时至11时,参加奥数习题练习;下午13时至15时,教师讲解奥数试题……”这是我班上一位同学双休日的“课程安排”。当别的小朋友都在开开心心地迎接即将到来的“六一”儿童节时,当许多同学都在父母的带领下在公园尽情玩乐时,他却时时刻刻在面对着纷繁的奥数试题。在我市众多小学生中,像这样的孩子不在少数。奥数和英语、琴棋书画等许多特长培训一样,成为孩子们休息日必不可少的“加码”内容。据我了解到,如今在我市小学教育圈里,奥数算得上是个炙手可热的话题。我对我们市某个小学四年级七班做过调查, 结果是67%的小学生表示曾经参加过奥数学习,其中36%的学生表示目前仍在坚持学习奥数。奥数,如今俨然成了小学生的“必修课”。因为试卷上的“拔高题”他们都不会做。据了解,在一些小学的数学考试中,试卷最后经常有那么几道所谓的“附加题”、“拔高题”,其中绝大多数是奥数题。这位家长透露,奥数班多是由各学校的数学老师亲自讲课,这其中的学问是不言而喻的。

根据我市如今奥数热的现象,本人认为存在如下四大误区奥数持续热主要有四个原因:一是小升初时,名校看重奥数成绩,由于小升初一律取消考试,挑选学生主要是靠素质教育报告单和各种获奖情况,奥数上如果能占点优势无疑就多了一项砝码;二是部分社会办学的辅导班借机炒作,让家长不明就里;三是家长的从众心理,其实多数家长对奥数并不了解,也不管孩子是否对奥数有兴趣,但一交流发现人家孩子都上了奥数班,生怕自己孩子漏掉了,就一味跟风把孩子送到奥数班;四是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过高,总希望孩子能多学点东西,为今后竞争多加点砝码。

初中数学中奥数教学的利与弊 篇12

一、初中数学奥数存在的意义

奥数真是让中学生又喜又忧的一个科目,有的中学生因为奥数成为老师眼中的“优质生”,有的中学生因为奥数成为家长眼中的“笨孩子”,然而学习奥数并不是用来区别孩子的智力等级的,一些不合理存在的形式在一定程度上掩盖了奥数存在的真正意义。

在学习奥数的过程中老师和家长应该先告诉孩子学习奥数的意义,而不是一味地告诉孩子知识评价学习成绩的筹码,这样只会增加孩子学习奥数的压力。如果说数学是思维的体操的话,那奥数就应该算竞技体操了。奥数其实并不神秘,在我们生活中也有各种各样的奥数问题,我们可以通过学习奥数获得很多乐趣,对其他学科的学习也有很大的帮助。奥数在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也成为引导少年积极向上,主动探索,健康成长的一项有益活动。

二、初中数学奥数的利与弊

(一)初中奥数存在的利处

首先奥数的学习可以开发大脑,激发学生潜意识和逻辑思维和辨别能力,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很多初中生觉得上了初中之后奥数基本没起作用,以后更没用,因而抵触学习奥数。其实奥数的学习可以帮助学生在学习中增强逻辑思维能力,使学生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奥数能让学生在学习数学中游刃有余,能腾出更多的时间来学习其他科目,有助于提高办事效率,锻炼在学习中勇于克服困难的精神。由此可见奥数对我们学习上的帮助不容小觑。

(二)初中奥数存在的弊端

经采访我们了解到很大部分学生对于奥数有一种胆怯心理,觉得很难,超过了所学的教材范围,很多高中的教材中涉及的排列问题甚至出现在了初中奥数的题目中。广州市天河区某省一级学校高三数学科组长认为,奥数有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将高年级的数学知识点提前讲了,对学生的后续发展不利,也严重影响了正常数学的课程学习。很多资料也显示中小学奥数的训练总是让学生把过多的精力都投入在低水平的反复训练上,以至于学生对于奥数产生了厌烦心理。另外,中学生白天上课,晚上做作业,双休日还要补习,没有足够的休息时间,会大大降低学生的学习效率,有的学生甚至会对学习失去信心。从教育学和心理学来看,初中生学习奥数有一定的弊端,可能造成的危害也是无法估量的。

三、把握初中奥数教学的尺度

有些老师教奥数的时候主要以讲题型为主,忽视了发散学生的思维,这样就导致学生生搬硬套而不善于思考结果的出现,让学生一旦遇到题型以外的问题就束手无策。其实对于奥数的学习,就算是在考试的时候取得再好的成绩也是没有多大用处的,因为奥数主要就是训练学生的思维。

一般学习奥数也应该承认学生在接受能力和理解能力上的差异,因此在老师在教初中学生学习奥数的同时也应该因人而异,老师应该掌握学生的学习状况,不一定要进行考试,可以通过对学生思维的考核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应该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思维习惯,帮助学生克服在学习中所遇到的困难和阻碍。同时也要激发学生对奥数的兴趣,树立学生的学习信心。

在学校学习奥数的时间有限,这种情况下,家长可以在孩子做题遇到困难时对孩子进行指示性提点,检测孩子在奥数课堂上学习的情况,督促孩子完成作业,巩固孩子在学习奥数中的解题思路,不能给孩子施加压力,应鼓励孩子学习奥数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以此来把握在初中奥数教学中的尺度,让奥数的学习真的给学生带来丰硕的收获,也让他们在奥数学习中不断地训练自己的思维,提高学习能力。

摘要:近年来,奥数的存在意义一直是争论的焦点。本文首先分析了初中数学奥数存在的意义,并用一分为二的观点探讨了初中数学奥数教学的利与弊;其次分析了初中数学奥数的利与弊;最后指出在初中奥数教学中,应当把握其尺度。

关键词:初中数学,奥数,利与弊,意义,尺度率

参考文献

上一篇:清洁系统下一篇:变配电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