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困新闻

2024-10-04

解困新闻(精选7篇)

解困新闻 篇1

电视新闻评论节目是借助电视媒介对近期发生的新闻事件和热点话题展开评述和发表意见的栏目,它围绕新闻主题对其事态的演变过程和发展方向进行分析、判断和评论,并形成一定的舆论导向。电视新闻评论节目是电视新闻媒体激烈竞争中的重要法宝,也是判断一个电视台的政治面貌,以及衡量其思想水准的重要标尺。针对目前我国电视新闻评论的困局,研究对应的解困策略,成为当前各大电视媒体普遍关注的热点。

1 我国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困局

1.1 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结构陈旧、内容形式单调

我国电视新闻评论节目普遍采用“三段式”的陈旧结构分析背景、陈述事实和展开评论分析,留给主持人或评论员自由发挥的空间非常有限,使节目的表现力和感染力不强。在内容形式上,由于涉及太多政治和政策层面的内容,有关社会、财经、文化等领域的品牌新闻评论栏目十分罕有,造成我国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内容形式单调,在同行业之间的互相模仿下,同质化现象严重,使打造个性化品牌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目标难以实现。随着电视观众兴趣热点的转移,观众对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关注度持续下降,电视新闻评论节目形成了发展中的困难局面。

1.2 电视新闻评论节目报道的重心本末倒置

我国电视新闻评论节目普遍尊崇“用事实说话”的宗旨,这也就是说,电视新闻评论节目要秉承尊重事实的原则,为观众呈现出事物事件的本来面貌,并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然而,新闻评论节目有别于纯粹的新闻报道,其要将“评论”环节作为重点,从更深的层次揭露和讨论事件的本质。然而,我国电视新闻评论节目过于强调对事物事件本身的报道,追求在叙述事实层面的具体、全面和引人注目,而在评论方面篇幅较少,造成电视新闻评论节目报道的重心出现本末倒置的困局。

2 我国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解困策略

2.1 打破传统的界限,着力打造个性鲜明的风格

任何一档优质的电视节目,都要有其独特的风格,电视新闻评论节目想要获得观众的好评和收视率的提升,一定要注重打造个性鲜明的风格。在电视新闻评论节目中,最直接与观众进行沟通的是节目主持人,主持个性直接决定了一档节目的风格。节目主持人要打破传统思想的束缚,其在新闻评论的过程中,避免过于严肃和压抑,适时运用幽默、诙谐的言语活跃新闻评论,通过与场外观众连线等形式来丰富新闻报道的模式。

2.2 拓宽节目的广度与深度

电视新闻评论节目要注重其广度和深度两个方向的拓宽发展。在广度方面,电视新闻评论节目要广泛获取社会热点题材,适量减少政策和政治层面的评论内容,增加一定量的关系民生问题的评论内容。电视新闻媒体是社会生活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新闻评论员要运用其敏锐的洞察力,挖掘身边的新闻评论素材,吸引观众的视线。在深度方面,电视新闻评论节目要注重“评论”的环节。在客观、简明介绍了事件之后,运用新闻评论人员的发散思维和创新思维,增加评论篇幅,力求更深层次地揭露事件的本质,引起观众的思考和共鸣。

2.3 创造更多的思辩空间,丰富节目形态

作为一档评论类栏目,电视新闻评论节目在对某一个社会热点话题阐述观点之前,要创造更为广阔和自由的思辨空间,丰富节目的形态。例如,对同一个社会事件,不同的观众会持有不同的观点。电视新闻评论节目在制作过程中,要注重引入多方评论点,力求在评论过程中找出对立的观点,使之正面交锋,并站在客观、中立的立场,引导双方进行多角度、全方位的自由评论。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可以邀请现场观众参与到评论中来,以增强其互动效果。这样的新闻评论节目能深入群众、深入生活,并获得更佳的观赏性和收视效果。

2.4 借助新媒介加以宣传推广,增加其时效性和互动性

随着新媒介技术的迅猛发展,电视新闻评论节目要注重依托互联网络、微博平台和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介,加强对其本身的品牌宣传和推广,并利用新媒介传播的及时性和互动性,始终保持电视新闻评论节目对社会新闻热点的黏着度,并在与观众的及时沟通和自由互动过程中提高节目的知名度。

3 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电视新闻评论节目承担着向大众解读和传播党政方针以及揭露新闻事件真相的双重任务,对社会大众发挥着舆论引导作用。电视新闻评论节目要通过改革创新,丰富其形式和风格,拓宽其广度和深度,创造思辨空间,并借助新媒介的宣传推广来摆脱目前所处的困局,以更好地为社会大众服务。

参考文献

[1]田征.加强电视新闻评论的理性思考[J].西部广播电视,2013(17).

解困新闻 篇2

关键词:解困新闻,传统新闻SJN,普利策新闻

互联网新闻的出现与流行对传统媒体造成了侵略性影响,对于纸媒来说尤其如此。纸媒想要脱困脱贫,除了向技术融合——与互联网接轨之外,在内容方面也应该进一步探索,发挥自身深度报道的优势。从2010年开始,《洛杉矶时报》在公众心目中的信誉下降到有史以来最低程度,在裁员、缩版之后,连经济新闻专版都陷入取消的境地。2016年,《洛杉矶时报》凭借对圣伯纳迪诺枪击事件的持续深度报道获得了普利策突发新闻奖。而2015年普利策公共服务新闻奖项颁给了年发行量仅8.5万份的《查尔斯顿信使邮报》。这两份报纸的获奖与“解困新闻学”相关。

1“解困新闻学”的概念及兴起背景

《洛杉矶时报》对于此事件的报道方式符合新闻界近两年来兴起的“解困新闻学”的报道方式。“解困新闻学”(solutions Journalism)最早由《纽约时报》专栏作者,The Solutions Journalism Network网站创始人大卫·伯恩斯坦提出,其概念为“严格而令人信服地报道对社会问题的回应”的新闻①。通俗化地理解为媒体要同时报道社会问题和人们对此的反应②,新闻不仅应当发现事实,而且应当关注什么样的方案是有效的,并且运用数据或其他证据证明这种方案为何有效。

解困新闻学的概念之所以能够在2014年得到关注并普及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首先,是大众“审丑”疲劳。媒体人Ulric Haagerup说:“数十年来,媒体度负面新闻的过度强调,已经污染了诚信、伦理、世界观及编辑部里的空气,人们对媒体呈现的负面印象早已厌倦。”从国内来看,也是如此。互联网新闻从2008年开始迅速发展,不止新闻门户网站大受欢迎,人人网、微博、微信的开发与流行使每个人都成为公民记者。新闻行业竞争力剧增,同时乱象丛生。标题党、以引人注目为目的、煽情、夸张成为互联网新闻的“特色”。疾病、灾难、暴力、娱乐、社会恶性事件成为大多数新闻的主题词,在互联网新闻中更是如此。甚至在一些大型的新闻网站中,只注重用夸张的标题吸引受众,但是具体内容却毫不清晰。受众对此产生的“审丑”疲劳给解困新闻发展带来发展机会。

其次,在于媒介融合大趋势的影响。互联网、移动媒体对传统媒体的冲击十分巨大,传统媒体求得继续生存的方法之一就是媒介融合,寻求同新媒体的合作,许多优质的传统媒体都开办了网站版,例如国内的《澎湃新闻》、国外的《洛杉矶时报》。纸媒固有的深度报道优势结合互联网新闻的大规模推行能力,使传统媒体能够在互联网上展示新闻观点。

再次,在于解困新闻学的成功实践。2008年大卫·伯恩斯坦第一次提出“解困新闻学”概念,2011年,大卫·伯恩斯坦创办The Solution Journalism Network(SJN),该网站同多家媒体合作,致力于报道优质解困新闻、探索其他媒体发表的优质文章、同自愿加入的记者展开探讨。20多家媒体以及300多名记者对解困新闻学进行实践。对2014年至2016年三年的普利策新闻奖进行统计可以发现,解困新闻在普利策新闻奖中开始兴起并且逐渐占有重要地位。

2“解困新闻学”的特点

解困新闻学应当包含几个特点。

其一,在于解惑先行,解困为主。解困新闻虽然强调怎样行之有效,但是新闻的基本要素还是要交代清楚的。提供的新闻事实清楚,受众才能够有针对性地阅读接下来的新闻。解困新闻中,新闻的5W不是最重要的,how才重要。提出合理可行的解决方案,并且说明此方案为何行之有效是解困新闻学的特色也是优势。在《洛杉矶时报》的官方网站搜索“san bernardino”时,自动出现的搜索词有“san Bernardino shooters”“san Bernardino attack”“san Bernardino investigation”等十条不同的关键词,点击“san Bernardino shooting”后,显示有1 810条结果(包含新闻、图片和视频),关于此事件的报道从12月2日事件发生之日开始,更新至2016年6月1日,内容不仅涉及受害者家属的态度、对嫌疑人身份的探索,还包括嫌疑人在杀害了14人之后,是否有机会获得保障金、穆斯林团体对嫌疑人的态度和帮助以及受害者的朋友对于此事件的应对行动等。可以说,对于这次枪击案,《洛杉矶时报》并未过多聚焦于受害者亲友悲伤的面孔、现场描述以及祈祷,而是长期坚持跟踪事件的后续发展,并从多方面解读事件,带领受众获得更多更全方位的信息,并探讨如何解决事件引起的问题。

其二,在于新闻报道聚焦社会负面新闻,立足传递正能量。观察SJN的解困新闻可以发现,其核心内容围绕疾病、犯罪、社会公共安全威胁、就业、教育等展开。解困新闻所聚焦的社会负面新闻同现如今互联网快新闻所追求的负面新闻在目的上有所区别。解困新闻以解决实际社会问题为目的,对社会问题进行揭露调查,针对现实情况做出分析,通过提出实际方案打消公众疑虑和恐惧,说明问题是可以解决的,在报道新闻的过程中,通过详细的案例解析向相关责任人或部门提供可行的建议。例如SJN的合作伙伴之一《西雅图时报》在山体滑坡致43人死亡的新闻案件中,对导致山体滑坡的自然原因及人为原因做出详细分析,向公众证明此类自然灾害可以避免,并引导公众向政府追责,推动事件得到实质性解决。SJN的合作新闻机构有公共的特点,即注重事件的后续报道,各新闻机构对自己抢先报道的新闻具有高度关注度,时刻报道事件最新动向,后续报道十分出色。新闻将解决方案作为报道中心,有利于获得公众信任,也有利于建立透明和谐的社会。这很大程度上在于解困新闻能够调动公众积极性,将公众由被动的旁观人群变为主动参与人群,即公众从受惊慌的被动新闻接受者向积极主动参与事件解决的群体转变。

其三,在于解困新闻不是倡导式新闻,注重采用案例和数据。解困新闻务实,在探索社会事件解决方案时,尽可能多地获得专家意见,援引相关事件解决方案,注重数据搜集整理,力求客观全面可行。需要明确的是,解困新闻提出的方案并不一定总是奏效,其只能尽力追求方案的客观。在方案中,同时兼顾多方群体的意见,在新闻报道之后,严格审视方案执行效果,用事实说话并填补证据库。这与国内普遍存在的倡导式新闻不同。在相关主题的新闻报道中,国内媒体注重新闻时效性,在第一时间报道事件实况。但是后续报道持续时间短,以“和颐酒店女子遇袭”为关键词,通过百度指数进行搜索可以发现,媒体指数在经历了事件初发时的爆发期后已经趋于平缓。在此新闻事件发生后,主流媒体基本上聚焦于案情的进展,对如何解决此类案件并未提出实际可行的方案。在一些灾难新闻中,媒体发表的大都是“众志成城”类的倡导式新闻,与新闻事件解决没有实质关联。

3 小结

在传统媒体面临发展危机的今天,引入解困新闻学理念进而摆脱困境的新闻机构逐渐增多。解困新闻学作为新闻发展新理念,应当广泛运用于新闻实践当中。

参考文献

[1]于泓洋.让媒体解困的“解困新闻学”——基于美国“解困新闻学网络”报道内容的分析[J].新闻记者,2016(1):50-55.

[2]王君超.新闻报道的“解困”之道[J].中国报业,2014(19):88-89.

[3]杨建宇.方案新闻及其在《西雅图时报》的实践[J].当代传播,2015(3):66-67.

[4]史安斌,盛阳.社交媒体时代的“正能量叙事”——“解困”型新闻分析[J].青年记者,2015(28):80-81.

产业结构升级方能解困 篇3

短短几个月间,中国汽车驶向欧美的“车轮”就遇到两座大山,前行之路显得更为坎坷。

一座大山在欧盟。8月13日,欧盟已经对中国出口的铝合金轮毂发起反倾销调查,届时或将对部分中国铝合金轮毂征收惩罚性关税。

另一座大山在全球著名的消费市场——美国。眼下闹得最沸沸扬扬莫过于中国乘用车轮胎美国遇阻案。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要求对从中国进口的轮胎征收惩罚性关税。8月7日,在华盛顿举行了中国输美轮胎特保案听证会。作为中方代表,中国橡胶工业协会副秘书长徐文英出席并对此提出抗议。

透过铝合金轮毂和乘用车轮胎纷纷在欧盟、美国等海外市场遇阻,我们清楚地看到,中国汽车“车轮”的出口之路被挡住。当然,遇上拦路虎的绝不止“车轮”,今年以来,与汽车相关的海外贸易摩擦越来越多。

今年6月,美国对原产于中国的刹车盘做出反倾销行政复审终裁,取消了两家中国企业的行政复审,裁定中国涉案企业的倾销幅度为0.04%至43.32%。5月,印度政府对中国出口的汽车前桥梁和转向节进行反倾销调查,其相关部门建议印度政府对我国产品征收临时反倾销税……

这些反倾销案件使我们得以认识中国汽车零部件的出口优势。比如,全球汽车轮毂三分之一为中国制造。中国产铝轮毂在欧盟的竞争力也同样不低。按照中国海关统计,2008年7月至2009年5月,中国产铝轮毂占欧盟市场份额接近8%。而中国生产的转向节的市场份额还要超过这个数字。

在多方共同努力下,或许美国轮胎特保案会有一个较为理想的结果。但贸易保护远远未画上句号。随着中国汽车业走出幼稚期,出口步伐势必加快,越来越多的零部件甚至整车将无法避免地卷入形形色色的贸易壁垒中。因此,在我们谋求汽车产品出口的同时,不能不未雨绸缪,考虑如何规避或尽可能减少这类麻烦?

那么产生麻烦的根源是什么?在一系列外方挥举的贸易保护大棒中都谈到了中国产品对于当地相关产业的威胁。言下之意,中国出口产品威胁到当地的就业。实际上,在“低价”的外衣下包裹的却是“产业结构引发的贸易冲突。”而在目前的产业结构下,我们所能生产的产品,固然具有较高的价格竞争力、但却并不具备技术竞争优势或不可替代优势,因此很容易埋下引爆海外贸易壁垒的“雷管”。

从某种意义上看,产业结构是战略,战略的正确决定未来战役的成败。事实上,整个中国的产业结构都面临调整。这不仅仅是出口的需要,也是中国从经济大国走向强国的必要。今年以来,中国主管部门屡次指出,借金融危机进行产业结构升级。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解决全球性金融危机引发的出口市场“雪崩”现象,才能减少出口骤降对中国经济产生的冲击。

落实到汽车产业,诚如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董建平指出的,“当中国汽车业发展到如今的规模,仅依靠廉价的劳动力、廉价的原材料已经无法在这一市场上持续取得胜利。因此中国企业应该提高产品的技术附加值,以应对未来的危机。”

事实上,汽车业通过技术升级、摆脱低附加值的价格战已经迫在眉睫。因为即使没有反倾销的大棒,海外也会举起环保大棒、节能大棒。董建平指出,欧盟就针对化学品出台了一些环保法规。这些法规制造的障碍远比征税严重得多,因为不达标就根本无法出口。

庆幸的是,不少企业已经注意到这一现象,正借金融危机完成产品升级换代以及相对应的人员培训。

论《大学语文》的定位与解困策略 篇4

首先, 《大学语文》的定位应该落实到文学途径的人格培养。北京大学的钱理群先生对于这个问题曾经有过极为精辟的论述:“教育的本质就是‘立人’, 这是整个教育的中心, 是需要各个学科共同完成的。语文教育的任务, 是要通过‘立言’来‘立人’。” (1) 而当前《大学语文》的教学难以摆脱中学语文教学的惯性, 即浓厚的应试色彩、单一的选拔功能和机械僵化试卷设计, 把语文教学沦为考试的工具。中学语文教学因考试选拔功能不得不如此的话, 而《大学语文》在摆脱了考试压力而能够恢复本性的时候, 无论是教材的编选还是教学方式都有意无意承袭了中学语文教学模式, 成为学生所嘲弄的“高四语文”, 此番误入歧途则是咎由自取。

其次, 《大学语文》改革应该避免重蹈大学英语改革的覆辙, 绝对不要追求表面上的轰轰烈烈, 希望靠等级考试或与学位挂钩等方式强行推广。那种奢望步大学英语之后尘的冲动绝非不存在, 因为大学语文的设置大多是基于一个事实:学习了十几年语文的大学生特别是理工科的大学生, 作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时竟然文句不通甚至错别字连篇, 连最起码的准确表达的都做不到。换句话说, 《大学语文》问题提出的首先要解决语言基本的表达交流的功能, 一如大学英语在我国教育中的定位。加之近些年来对外交往的日益频繁和对外汉语教学急剧升温, 随之而来的是汉语水平测试的火暴登场, 让诸多《大学语文》的从教者窥见了形成一份产业后名利双收的想法。但是, 大学英语和对外汉语教学两者之间具备事实上的可比性, 它们都是非母语教学, 这种教学是以掌握基本的语汇和听说读写技能、达到基本的语际交流为目的。如果以此来比附作为母语教学特别是高级阶段母语教学的《大学语文》教学, 实质上是取消这门课程存在的合理性。

在对《大学语文》教学改革问题上歧见和歧路有所廓清之后, 我们可以考虑“不要怎样”之后的“要怎样”。简言之, 就是虚其虚、实其实的虚实两途、分而治之的大思路。

目前关于《大学语文》课程设置较为权威性指导意见, 来自教育部高教司《大学语文教学大纲》的征求意见稿, 该稿指出:“在全日制高校设置大学语文课程, 其根本目的在于: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和基础性特点, 适应当代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日益交叉渗透的发展趋势, 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具有全面素质的高质量人才。”显而易见, 意见稿既想保有传统语文教育春风化雨般的化育功能, 又想把符合时代精神的所谓科学观念加楔进来, 从而使意见稿本身带有强烈的折中调和倾向。

人文性, 本不是域外闯进的天外来客, 溯其本源必在于一个民族的文化传统之中。文化恋旧而科学贵新, 不同于大胆怀疑、勇于否定、强调标新立异、与时俱进的科学性, 人文性更多的瞩目于属于人的灵魂世界归宿性质的精神建设, 用海德格尔的话说就是“让人类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的家园想望。然而, 人关于自己的规定性的自我设定和自我丰富, 可以更新的永远只是浅表层次的东西, 核心内容则犹如原型般的存在, 可以变形却难于变性, 这种返顾性的价值取向使得人文教育必定强调在文化典籍和文学经典中寻求自己的文化精神的根本与源头, 并在这种自得其乐的心灵畅游中获致精神上的自适和人格上的和谐。

鉴于此, 我认为与其去奢求那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吉珂德的壮举, 还不如作西西佛斯式的精神坚守, 现实的也是合理的选择应该是完成一道加减法运算, 即减去本不属于《大学语文》身上的负担, 特别是强加于《大学语文》的科学性和工具性诉求;而加法, 则是寻找在中学语文教学中久已失落的人文价值和人文关怀。

当然, 我们在现实的处理操作上, 还是可以照顾到与《大学语文》相关却又是附加的功能, 将《大学语文》一分为二:一是改弦更张恢复语文的人文路数, 一是强化作为语文工具性的培训。前者的实施尚有待从长计议, 后者的操作既然主要是弥补大学生在汉语语言文字运用上的普遍而严重的能力欠缺。这一设想, 实际上是回应了中学语文教学中遗留问题的“补课论”和“回火论”, 所以要以务实的态度行之, 使之落在实处且行之有效。如果我们考虑到学生事实上已经掌握了基本的语汇、也习得了基本的表达规则, 那么, 我们的课程设置应该注重中规中矩的写作训练以保证规范化的汉语写作, 万勿陈义过高。

至此, 我们才可以较为从容的谈论关于《大学语文》的核心性问题———紧紧抓住通过文学来达到从心灵深处解放人、影响人、塑造人的主线。要落实这一点, 关键在于抓住文学之美的教学根本, 从教材的编选、到教师的聘用以至于课堂教学方式的设计, 都应该以再现、传递以至于再造文学之美为唯一鹄的。美在本质上是人在自由的心境中通过自由的创造而达到对自我的肯定, 正如一位教育家所言:“美能使人成为有教养的人, 确切地说, 美的世界里的精神生活能使人成为有教养的人” (2) 。具体落实到《大学语文》课堂教学, 我们未必要刻意规避中学语文教材中的已选编目, 因为一个以文学之美为教学目的的教学完全可以使一篇熟稔的文章因新的发现而获得新的生命;我们也未必要制定一个包办一切而不给教师以自由选择自由发挥空间的教学大纲或者教学计划, 教师在《大学语文》的讲堂上可以而且应该强化其主体性, 讲什么和怎么讲的问题在坚持大的原则和大的方向的前提下, 大可以化作不成问题的问题;我们同样未必要以中学语文的考试方式去苦心经营一份试卷, 因为这样一份试卷是啥都有就是缺少对于文学的自得于心的品味以及有所发现之后的喜乐。

为了避免《大学语文》的教学设计沦为纸上谈兵, 我们对该课程的历史进行考察无疑是必要的。《大学语文》课程在我国大学教育中的出现当在上个世纪的二、三十年代, 有意思的是开设的意图竟然与今日情形极为类似。据当年清华园里的专事“大学国文”教学的浦江清先生记载:当年从教清华园时, “校中一年级生必修国文……考试考察读解各篇之能力。今日一般人国文程度大坏, 大学生几如中学生” (3) , 所以教师主张大一学生要“多读多写”来予以补救, 这就是《大学语文》的诞生。如此看来, “补火论”差不多与大学语文这门课程同时产生, 甚至说《大学语文》本就是为补火而生也不为过。如此看来, 《大学语文》对于文学之美的追求俨然奢望矣。

但是, 意图考察不能全然取代过程考察。事实上, 即使是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 文学教育在大学的课堂上也是极其活泼与自由, 也是极其唯美与务虚的。补火的意图固然是真实的历史, 人文性的唯美追求更是历史的真实, 还是让赵家璧先生的回忆文字把我们带回到那个年代的文学课堂去看看:“一九三0年春天, 我们征得志摩老师的同意, 上他课时, 索性把课堂搬进校园里一座古墓前席地听讲。他身靠那棵古槐树, 我们分坐在两旁树荫下的石条上, 顶上满天的绿叶, 小鸟儿在啁哳地唱歌。他给我们念赫德生的《绿色大厦》和《鸟与人》。他讲泰戈尔怎样喜欢赫德生的作品, 和他一起研究《鹞鹰和芙蓉雀》的故事。最后感慨万分地对我们说:‘你们假如能去泰戈尔创办的那所国际大学, 住上一星期, 你们才会感到宇宙万物的可爱。我们要回到自然界去, 这世界实在太脏了, 什么地方都是丑的’。诗人不满现状的情绪, 在讲课时随时都有吐露。这种要求回归自然、逃避现实的思想, 对我们产生一定的影响” (4) 。从这段长文征引中, 我们可以身临其境般的感受到孔子《侍坐》篇中所展现的师生间在相互砥砺中如沐春风的教育境界, 这种教育境界恰恰是我们今天文学教育人文性获致的必由之路。

总之, 《大学语文》教学的最好之着眼点和最终之着力点应该在于让学生发现文学的美并喜爱上文学这样一种美的形态, 从而养成终生阅读的习惯和乐趣, 长久以往达致怡情养性的不用之用的大用境界, 因为立人的最高境界当然在于人的性情的养成。既然我们追求不在一日之功效, 那么我们也就没有必要在教学模式和考试制度上较其一日之短长, 与其考而失其所当, 则不如不考。换句话说, 得意忘言、得鱼忘筌的境界应该成为《大学语文》教学追求的极境, 能够将学生从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为考而学中解放出来, 哪怕仅就《大学语文》一科为然, 也是一个很不错的选择。况且文学本来就是余裕的产物, 在一种传统文人学士坐而论道和明其道而不计其功的氛围里完成[U1][U2]《大学语文》的教与学, 也未尝不是得其所哉。

当然, 《大学语文》的的问题不全然是《大学语文》课程自身的问题, 《大学语文》的改革同样不止是《大学语文》自身的改革能够奏效的, 没有全面彻底的高等教育教育观念的革新和配套措施的落实, 想改变一个大系统中任何一个子系统的做法, 最终必将实其神髓而留得皮毛, 所以要切实完成《大学语文》的教学改革, 必须整体考虑、配套而行。

参考文献

①钱理群:《一个理想主义者对于中学语文教育改革的期待和忧虑》, 《世纪中国》2004年11月9日。

②[苏]苏霍姆林斯基:《怎样培养真正的人》第11页,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

③浦江清:《清华园日记·西行日记》, 北京: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64页。

农村贫困大学生解困问题研究 篇5

(一) 贫困大学生基数大。

有关数字统计, 目前在全国普通高校中, 经济困难学生约240万人, 占在校生总数的20%, 特别困难学生的比例在5%—10%, 人数大概在160万。其中, 农村贫困大学生又占贫困生总数的90%以上。经济困难生占在校生的比例比我国贫困人口10%的比例数还要高, 可以看出大学里的扶贫任务比农村的还要重。

(二) 贫困大学生心理压力大。

北京青年基金会的调查表明, 在北京的高校中, 经济上的贫困造成了贫困大学生心理上的贫困, 与周围那些吃穿无忧的同学相比产生巨大的心理落差, 久而久之导致严重的自卑心理。对于大多数农村贫困大学生来说, 他们见识较少, 认知比较狭隘, 这造成他们超强的自尊心, 渴望交往又担心暴露自己缺点, 时间久了就会造成恐惧和封闭心理。

二、大学生家庭贫困原因分析

40%的贫困学生家庭年收入在 3000 元以下。绝大多数贫困学生的家庭年收入在全国农村平均家庭年收入线以下。贫困生家庭收入主要来源于父母外出打工及种田的粮食收入, 这些低附加值的收入是极其微薄的。他们父母的知识水平大多是初中或更低而且缺少专门的培训机会, 所以贫困生的父母寻求增加家庭收入的机会就会更少。

三、现有贫困大学生资助体系

自1987年以来, 对贫困生的资助逐步形成了“收费和贷款为主的混合资助”大学生资助体系, 该体系的主要包括:

(一) 奖学金。是指国家、学校、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以及个人设立的不同级别和形式的奖学金, 用以支持家庭经济困难, 不能支付学费的优秀大学生。

(二) 勤工助学。指学校在教学、管理、科研、后勤及环境等方面, 针对家庭困难生所设立的助学岗位, 学生通过劳动, 从事勤工俭学活动, 从而获得一定报酬。

(三) 特困补助和学费减免。特困补助是指财政从中央和地方拨出一定专款, 对家庭困难的学生进行补助。学费减免是指国家规定对没有缴纳学费能力的学生减免部分学费。

四、解决农村贫困大学生经济问题的对策

(一) 大力发展农村经济, 增加农民收入。

首先, 通过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 加强各种技能及职业教育培训的方式, 借助政府力量为家庭贫困农民提供便利。同时组织多种多样的职业技能培训从而提高农民素质和能力。 其次, 大力发展新型农业, 拓宽增收新渠道。政府可以提供政策、资金以及技术方面的支持来帮助农民建立农业产业化生产基地, 使其系统化、体系化, 形成专业性很强的产业化经营, 同时注意拓展海外市场, 打开农民增收的道路。 最后, 制定全新的更符合时代要求的农村发展战略。增加对收入比较低的农民进行相关补贴, 可以包括生产资料补贴、农业生产结构调整补贴、农资价格补贴和推广农业新技术的补贴。

(二) 完善国家贷款。

国家教育部门、国有商业银行和高校应当做好相应的协调工作, 设立行之有效的机制来促进国家助学贷款的发展: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完善我国大学生诚信制度, 减少大学生拖欠国家助学贷款情况的出现;同时设立助学贷款风险担保基金;要定期在高校开展有关诚信教育的讲座;要改善国家助学贷款的环境, 加大政府相关的制度投资。

(三) 构建资助者与贫困大学生良性互动机制。

高等教育的规模日益扩大, 单纯依赖政府资助已经不能完全解决日益突出的贫困生问题。各高校必须多方面争取社会各界对学校办学的支持, 包括对助困工作的支持。学校应加强与用人单位、科技转化合作单位以及毕业校友的联系, 争取让他们在学校设立助学金和奖学金, 以壮大助困基金。

(四) 加强大学生自我发展与自强自立。

贫困生应该树立自强不息的信念, 不能养成“等、要、靠”的习惯, 通过努力实现就学和就业。贫困大学生上学期间应该努力学好专业知识, 增加就业资本, 提高自己综合能力, 而不是像部分大学生那样昏昏度日。

贫困生同时要转变自己的就业观念, 探索全新的就业形式。选择自主创业、基层就业、民企就业等方式就业。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贫困大学生也应该降低就业期望值而不是一味的盯着公务员、国家事业单位、国有企业等“铁饭碗”, 应当转变传统精英教育的就业观念, 使更多的农村贫困毕业生从自身的条件出发, 将就业期望值定在一个比较合理的位置。

参考文献

[1].何文标, 邹志波, 柏胜.助学贷款市场化改革研究[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2005

[2].李晓伟, 花昭红.当代农村籍大学生自卑心理探析与调适[J].继续教育研究, 2008

信息技术创新:道德尴尬的解困 篇6

关键词:会计造假,职业道德,尴尬处境,技术创新,操作设计

0 引言

用科学技术解决制度、规劝、职业道德等不能完全解决的问题,应该说是一种创意。比如美国用车载探测仪防止酒驾。司机只有向酒精探测仪吹气并被证实无乙醇后,才能发动汽车引擎,否则自锁设备会阻止引擎发动,酒后驾驶便从技术上得到阻止。在治理超速行驶方面新加坡就很有创意。只要汽车超速,车内强制安装的警报系统便发出像警钟般“叮当叮当”的声响,令乘客心惊司机心烦,从而迫使司机减慢速度,超速行驶也从技术上成功解决。那么在会计职业中能否用技术创新来遏制信息假造呢?

1 道德缺失蔓延到会计职业

我国改革开放30多年,一方面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方法引进我国;一方面腐朽落后的文化也沉渣泛起。官员贪腐、高管谋私,一拨接一拨,一茬挨一茬,那些不官不管的平民百姓,在饲料中加“瘦肉精”,馒头中加“柠檬黄”,煮玉米加“甜密素”,在奶粉中加“三聚氰胺”,豆瓣酱、豆芽中加入有害化工原料,给生猪注水……致使食品安全成为国人谈虎色变的话题。这种违法害人、道德沦丧的败坏之风也吹进会计行业,严重侵蚀着会计职业的健康肌体。比如管理者在追求公司利润最大化目标下,常常明示或暗示会计人员造假,许多会计人员则跟着走,顺杆爬,协同造假。“银广夏”则是典型一例。从1999年开始,“银广夏”一项产品萃取出口,毛利率竟达87%,2000年股价更以44%的涨幅高居沪深排名第二。2001年9月,中国证监会查明,该公司通过伪造出口单据等手段,虚构巨额利润7.45亿元。深圳中天勤会计师事务所及其注册会计师违反有关法律、法规为之出具了严重失实的审计报告。在这一恶性造假中会计脱不了干系,账由会计记,表由会计编,对外披露由会计承办,造假出自会计之手是客观真实。但是两年的造假,造假利润几个亿,会计人员能多得多少?职称职务能晋升多少?如果没有什么多得多捞,按照“理性人”解释,他又何必?他又何苦呢?显然表面造假的幕后推手,造假的决策人是公司领导,是公司高管。一般说,会计并不主张造假,也不愿意造假,在大量信息造假中会计是被动的,是无可奈何的尴尬。因此从技术层面入手,像国外解决酒驾、超速那样引入技术创新,遏制信息造假不失一种新的思路。

2 把会计从尴尬困境中解脱出来

2.1 信息虚假的一般研究

会计信息出现质量问题无非三种情况。一是领导胁迫会计被动造假,二是会计自身贪腐主动造假,三是技术上出现差错无意造假。论文主要论证领导决意造假而并非会计人员主动造假。会计人员是执行层,一般不参与重大决策更不能拍板定夺,但经济信息出自会计之手。会计人地位低下,但岗位重要;并不决策,但披露决策;人微言轻,但权倾一方。这种地位与权利的落差,往往使其处于“站得住则顶不住,顶得住则站不住”的尴尬困境。在当前严峻经济形势下,就业压力越来越大,职业竞争越来越激烈,任何行业都是如此,会计职业也不例外。有些领导恰恰利用会计人员害怕失业,害怕报复的心理,胁迫会计人员从事违背职业道德的事情。而有些职业道德观念薄弱的人往往顶不住领导的压力,屈从上司做了假账,这主要是受领导的不良唆使,无奈顺从。

2.2 信息对称的方案研究

根据我和范长缨教授的研究成果,信息对称可从根本上遏制会计造假,当然也能把会计人员从被动造假的尴尬困境中解脱出来。而信息对称的理论研究成果主要是九大机制。即:(1)现金频道制。现金收支分区授权监控,实现阳光财务。(2)双重记录制。现金账既记发生数又记预算数,便于对照。(3)双重签字制。超常收支由总经理和财务总监双重签字生效。(4)逐笔对账制。现金账簿、银行存款、库存现金逐笔核对。(5)双重披露制。货币资金对外披露不变,对内按授权逐笔披露。(6)钱物对应制。将会计上的资金与业务上的物料笔笔核对。(7)双价对应制。对关联方交易分别披露交易价、市场价或成本价。(8)实额对应制。成本账既记发生数又记定额数便于核对。(9)实预对照制。费用账既记发生数又记预算数以便比较。

遏制利润造假的机制是钱物对应制、实额对应制、实预对照制、双价对应制,遏制高管贪腐的机制是现金频道制、双重记录制和双重签字制。那么从操作层面考虑,对ERP软件的数据库应如何设计呢?

2.3 信息对称的操作研究

2.3.1 实额对应制

实额对应制是为防止人为虚构成本,操纵利润,在成本类账页设计上增加消耗定额栏,把实际耗用与定额指标两相对应,以防成本造假。账页设计如表1。

此账页设计的作用,在于把实际耗用与定额标准随时比较,凡超过定额一定比例,超过正常偏差允许值(比如4%),都要追查原因,分析影响因素,从而制止造假。

2.3.2 实预对照制

实预对照制是为防止人为虚构费用,操作利润,在费用类账页上增设预算规定一栏,把实际耗用与预算指标两相对照以防费用造假。账页设计如表2。

比如按照计划,其公司一把手带领3人去澳门考察7天,往返机票每人3000元,4人12000元;每人每天餐宿费2000元,4人7天56000元,市内交通、冷饮、小礼品3000元合计71000元。实际执行情况是领导一人出境,在澳门参与豪赌输掉500万元,回公司持发票要求报销。如果不引入ERP,手工做账,出纳面对公司一把手的发票不予确认报销将有免职可能;如果确认报销有违职业道德规范,会计处于两难选择的尴尬之中。权衡的结果,为保饭碗很可能违心报销,制造了虚假信息。但是,若由ERP做账,特别是预算规定的71000元与实际执行500万元相差甚远。出纳很方便地要求双重签字,即财务总监也要签字确认,即使入账报销了,也因第三层的现金频道,网上发布,阳光财务,使之无法躲藏。三道技术关卡的设计,使此一把手大概不敢豁命闯关吧。

2.3.3 双价对应制

双价对应制是为遏制关联方交易中人为虚构交易价格,操纵利润,在收入账页上增设市场交易价或行业平均成本一栏,以便用市价或成本比照虚构买卖价格,防止内幕交易。账页设计如表3。

母子公司,或者母公司所属众多子公司之间的交易经常发生,个中的价格扭曲也屡见不鲜。其目的盖为操纵利润,形成虚假信息,保护大股东利润,伤害众多中小股东。比如子公司乙向子公司甲购买A产品1000吨,市场价每公斤50元。母公司为了甲公司报表做的好看,使之股价窜升,指定单价为200元。这样甲公司每公斤多收入150元,构成1.5亿元的虚假利润,给人以前景无限,从而推动股价上扬。在ERP的财务处理中,因账页同时显示市场价和关联交易价,两者相差甚远能很方便地被内审、外审和税务稽核所识破,从而使造假面临被查而裹足不前。

2.4 信息对称的技术研究

信息对称的技术研究,主要有信息分离技术(把综合数据分解为月的、日的数据)、信息还原技术(把账簿数据复原为记账凭证、原始凭证数据)、信息组合技术(根据需要把原始信息任意分组、合成)和信息核对技术(把物流信息与资金流信息两相核对)。其中最重要的是信息核对技术和信息组合技术。

2.4.1 信息核对技术

九大机制中的钱物对应制是信息对称的方案研究,其技术设计是信息核对技术。所谓信息核对,是指为遏制虚构利润而设计的在生产经营中,把资金流与物流步步核对,用银行存款的支付验证材料采购,用银行存款的收入验证产品销售,再用原材料投产、生产工艺过程和产品入库等物流过程验证生产成本和完工成品成本,以防生产经营造假。比如上世纪90年代初沈阳黎明服装公司全面停产,没有生产销售一件服装,却从布料采购、生产过程、产品入库到外销全面造假。因为“全”的慎密,竟使注册会计师在审计中不被发现。后因偶然查出其材料库存、半成品库存、产成品库存全年12个月总是一个不变的数字引起怀疑,并以此为线索,重新审计而戳穿假像。针对此等从原始凭证、记账凭证、账簿记录和会计报表的全面、系统造假,钱物对应制的设计是,用银行存款的收入核对销售真假,用银行存款的支付核对原材料采购的真假。在确认收入、采购真实的前提下,用收入验证成品出库,用成品出库验证产品和半产品入库,最后再用原材料投产验证生产过程。可见信息核对就是通过银行提供的信息验证两头物流的真假,再用两头物流验证生产经营的真假,以遏制公司全面造假。此核对技术见图1。

2.4.2 信息组合技术

为了方便地进行信息核对,应抓住关键点,抓住主要矛盾。比如青岛海尔集团,销售产品几千个品种,耗用材料、物料、外购零部件、半成品15万种,若一一核对,即使通过ERP也用时过长且无必要。因为只要核对关键的几种产品及其主要原材料便可通过此抽样结果判断整体的真假。因此,如何从几亿、几十亿、几百亿张原始凭证中组合关键产品及其主要原材料进行核对,就是必须面对的问题。笔者设计的信息组合技术是计算机自动分类编组,其设计思路见图2。

可见,有了信息组合技术,把千千万万张杂乱无序的原始凭证分组、整合为需要核对的新的有序信息,再进行钱物核对就水到渠成了。

3 结论

职业道德建设是职业健康发展的助推力,会计职业道德建设又首当其冲,因为会计信息是国际商用的共同语言。比如交易的完成,决策的形成,前景的预测,优势的判断等等都依据会计信息。会计信息质量、会计信息真假、会计信息对称的作用不言自明。但是,我们不应过度苛求会计人员,要求会计以超人的职业道德杜绝信息造假,毕竟会计人员人微言轻,不能拍板决策,在信息披露中常处左右为难的尴尬之中。论文一般地阐述了职业道德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比较详细地论证了解决问题的基本对策,并运用综、评、论三段式研究方法,创造性地探索了如何从技术层面入手,以信息机制控制信息加工过程实现信息对称。本文主要从操作层面开发,从账页设置、操作构思的细微之处设计如何遏制利润操纵、信息造假,并帮助会计人员从尴尬困境中解脱出来。如果论文对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真的有所参考和启发,我的追求也就实现了。

参考文献

[1]范长缨等.会计信息对称设计方案初探[J].财会通讯,2010(,4).

[2]柴美群.信息对称的新探索[J].价值工程,2011(,5).

解困新闻 篇7

关键词:农村,农村社区,治理

中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 农村社区的治理问题一直都是涉农制度建设与政策制定的基础性内容之一。农村社区的建设是依据我国农村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总体特点而进行的, 探索依靠农村社区自身的力量整合农村社区资源、强化农村社区自治功能, 以期能够解决农村社会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农村社区建设和管理既是改善农村社会经济、政治、教育状况的具体措施, 也是我国农村基层组织管理方式和管理制度的重大变革。所以把握农村社区的变迁规律, 探索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有效途径, 对于化解农村社会矛盾、提高农村社区成员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促进和谐, 既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 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农村社区治理的现实困局

我国农村社区建设和治理刚刚起步, 农村社区在发展过程中也遇到了许多问题, 其中主要有以下几个问题:

1. 农村社区治理的政社关系与权力边界异化

农村社区的治理其实很大程度上就是农村社区自治, 既然涉及到自治, 就必然会出现诸如政府和自治体的关系和二者的权力范围问题。

政府主导角色混乱。自1983年以来, 我国政府废除了人民公社制度以后, 我国农村地区开始实行村民自治制度, “村民委员会是基层群众自治组织, ……村民委员会要积极办理本村的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协助乡人民政府搞好本村的行政工作和生产建设工作” (1) 随着“乡政村治”治理格局的形成, 农村治理的主体分为两个部分, 即国家政府和农村社区组织。在农村社区发展的初期, 由于农村地区经济力量薄弱, 社区的发展欠缺理论的指导规划, 政府主导农村社区的发展是必须的, 政府的财政支持就是农村社区发展的最大保障。然而, 随着政府主导力量在农村社区的不断加强, 政府的行为已经偏离了农村社区的利益, 财政权力的上移, 使得乡镇政府把目光投向乡村社区, 农村社区已经成为了乡镇政府的后花园, 任意索取, 政府在农村社区治理的过程中角色混乱。

农村社区自治权力边界模糊。村民委员会作为乡村自治组织的一种, 与乡镇政府是一种指导与被指导的关系, 乡镇政府无权干涉村民委员会的行为活动, 但实际情况却于此有所出入。农村基层党组织作为政府延伸至农村的权力末梢, 在很多方面都影响着村民委员会的决定。村委会虽然拥有自治权力, 但却没有明确的法律法规文件规定村委会的自治权力范围, 使得村委会的行为一旦遇到乡镇政府的反弹, 自身就会显得底气不足, 继而影响自身自治权力的行使。

2. 农村社区治理的承接载体与实践机制缺失

农村社区治理问题除了国家政府等上层建筑的原因, 还有与社区居民自身和农村社区管理能力不足有关。

农村社区公民意识不足。公民意识主要包括参与意识、监督意识、责任意识和法律意识。农村社区作为一个完整的基层治理单位, 社区内的一些决定必然会影响到社区的公共利益和社区居民的私人利益, 这就使得社区居民必须具有参与意识和监督意识, 参与到社区事务的决策当中, 积极争取自身的合法利益, 监督社区事务的决策和执行过程, 以防止在执行过程中有人徇私舞弊、中饱私囊, 损害社区公共利益。社区作为居民的集体生活环境, 居民有义务和责任来维持一个良好的社区环境, 良好有序的环境不仅需要软性道德的约束, 更需要硬性法律的规定, 因此, 公民的法律意识是建立和谐有序的农村社区的基础。但由于我国广大农村地区经济落后, 教育水平低下, 几千年的封建残余意识较重, 习惯于逆来顺受, 公民意识的萌芽难以在农村社会生根发芽。

农村社区公共服务不足。农村社区的公共服务即“为满足农村社区内居民的需要和农村发展、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共同所需的, 为农村社区居民的公众利益服务的事务, 这些事务不能只受有关事实规则的制约, 而是应该由专门的组织和调控形势控制。” (2) 农村社区的公共服务应该满足以下要求, 即要确保社区内的每一位居民都能够享有农村社区所提供的服务, 要保证社区所提供的公共服务能够和农村环境、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坚决禁止以环境换取公共服务的行为, 促进农村社区可持续发展, 考虑到子孙后代的长远利益。农村社区之所以能够满足新生代农民的城市愿望, 就是因为社区能够提供的类似于城市的公共服务。但是, 不同的农村社区由于地域不同, 资源禀赋有所差异, 经济发展水平各有高低, 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农村社区内公共服务设施缺乏, 医疗卫生条件简陋, 社区环境较差, 难以满足社区居民的生活要求。

二、农村社区治理困局的消解路径

农村社区是我国农村社会未来的发展模式, 农村社区建设和治理的好坏直接决定着我国农村社会的发展, 关系着我国工业社会的基础, 影响着我国社会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质量。因此, 对于农村社区现有的问题, 我们必须及时有效地解决, 以免问题恶化, 加大治理成本。对于农村社区现有的几个问题, 我们认为应该通过如下方式解决。

1. 建立政府主导与乡村社区自治的有效衔接与良性互动机制

当前农村社区公民自我治理模式才刚开始, 社区治理体制处于一个过渡阶段, 社区自治制度还不完善。从公民社会的角度来看待乡村社区自治, 建立政府主导与乡村社区自治的有效衔接与良性互动机制, 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政府管理方式的转变。

政府在治理乡村社区的过程中, 在管理方式上面要从直接的微观管理转向间接的宏观管理, 要从直接治理转为参与管理, 充分发挥推动治理主体的作用。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增强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 减少不必要的行政干预, 乡村社区治理也一样, 要增强社区自我治理的功能, 减少不必要的行政干预。政府对社区建设的设想, 可以通过制定实施法规政策、健全规章制度等法律手段和财力支持等经济手段来实现, 以此增强社区工作的自主性, 为社区依法民主自治创造好的环境。 (3)

(2) 通过制度改革和法律调整, 明确镇政府与村委会的工作范围与行为边界。

镇政府和村委会之间的关系应该是指导和被指导, 而不是管理和被管理, 两者之间不存在上下级关系。但是在一些具体的工作中, 两者的关系往往是纷繁复杂, 权力边界难以确定。因此, 我们要通过制度改革来明确乡镇政府和村委会的工作范围和行为边界, 共同构筑乡村社区基层自治模式的实际运作方式。同时, 通过必要的法律调整来具体规定哪些行为属于合法且必要的政府干预行为, 哪些属于不必要或不合法的政府干预行为, 既不能是的乡村社区居民的合法权益受损, 也不能是乡村社区完全脱离政府管理, 游离于政府之外。

2. 提高农村社区服务水平

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 各届重要会议都提出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任务, 而要搞好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 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逐步解决农村社区公共服务的问题。面对农村社区服务存在的问题, 我们提出以下几个解决途径:

(1) 加大公共财政对于乡村地区的投入。

要提供农村社区公共服务水平必然需要大量资金, 如此巨大的资金仅仅通过社区居民的集资远远不够, 必须依靠国家强有力的公共财政支援。我国的公共财政总体来说总量是不断增加的, 相同比例的情况下对于乡村地区的投入总量也在逐年上涨, 但是, 近年来社会物价水平上涨迅速, 公共财政的上涨水平基本与物价上涨水平持平, 因而乡村地区的财政投入实质上并没有增长, 所以, 公共财政应该加大对于乡村地区的投入, 提高乡村社区公共服务水平, 同时乡村社区也应该完善自己的财政监督管理体制, 充分利用好国家的财政投入。

(2) 建立农村社区公共服务多元化参与体制。

农村社区的主体是社区居民, 社区非营利组织是农村社区治理的重要载体, 那么使农村社区居民和社区非营利组织参与到社区公共服务中来就可以实现农村社区公共服务的多元化参与体制。我国许多地方的农民对于社区管理的参与仅限于信息反馈、意见反映等, 这些参与方式“有效性”低, 效果差, 社区居民的政治参与关于流于表面。因此, 要扩大乡村社区居民在社区决策中的参与权和发言权, 使得能够参和讨论与其利益相关的重大议题, 能够最大程度上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意见。

3. 增强农民的公民意识

建立现代化乡村公民社会需要培养乡村公民, 乡村公民需要有现代公民意识。一个国家乡村公民社会的成熟程度业已成为了一国发展程度的标志。当前我国农民缺乏系统性的公民意识教育, 公民意识不成体系, 处于“碎片化”状态, 原有的农民意识虽日益“边缘化”, 但现代公民意识还不够强, 同时政治参与意识不强, 参与主动性不高。 (4) 针对这些问题, 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途径来提高农民的公民意识:

(1) 大力加强农民的公民意识教育。

要实现中国农民意识向公民意识转型, 必须要意识到国民教育才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途径。国民教育使得公民能够意识到自己的公民权利和公民义务, 领悟到公民义务中所包含的社会责任和使命, 并使其深入到公民的脑海当中, 成为一种自觉自愿行为。在中国农民从村民意识过渡到公民意识需要一个过程, 不是一蹴而就的, 主要是因为我国传统封建文化在农村根深蒂固, 影响深远, 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农民思想的发展和公民意识的觉醒, 另一方面, 中国农村经济的持续低水平也制约了乡村公民社会的发展。因此, 就农民公民意识教育的路径而言, 必须坚持有效性、科学性和持久性的统一。

(2) 大力发展农村市场经济。

所谓“仓廪实而知礼节, 衣食足而知荣辱”, 如果一个人每天都在为一日三餐发愁, 那么他哪里有时间和精力来认识和理解思想问题。众所周知, 市场经济是公民社会的经济基础, 公民意识与市场经济相互适应, 是市场经济的上层建筑。我国农村地区经济落后, 收入水平低, 物质条件差, 一些地方的农民连最基本的温饱问题都解决不了, 他们根本没有时间和精力来认识和理解何为公民意识。所以我们必须大力发展市场经济, 摧毁效率低下的自然经济结构和落后的小生产方式, 实现农业的现代化, 提高农民收入, 破除小农思想, 为乡村公民意识提供发育的土壤。

注释

11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实行政社分开建立乡政府的通知 (中发[1983]35号) [Z].1983-10-12.

22 孙琳.农村社区化公共服务分析——以诸城市为例[D].北京,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09 (12) .

33 关于实现政府行政管理和社区自治良性互动的思考 (调研报告) .

上一篇:体育科教片下一篇:高职英语词汇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