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教学的新思维

2024-09-10

物理教学的新思维(通用12篇)

物理教学的新思维 篇1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 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 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之林。而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 在这样的社会中, 人最重要的素质是创新能力。而中学物理知识属于前人研究、发现所积累的基础自然科学知识体系, 所以在中学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更为重要。

创新好比种子, 需要适宜的环境和条件, 才能生根、开花、结果。教育即是一种环境, 一种经过科学组织的环境。环境的力量是潜在的, 并且是强大的。它通过鼓励、赞许或限制等方式对人施加影响。有利于培养并激发学生创新精神的环境应该是开放、宽松、民主、和谐的, 它应该包容多样性, 鼓励独创性, 支持求新求异, 挑战权威。我们应从如下几方面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国运兴衰在教育, 教育强弱在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关键在于教师的思维方式, 是否是创新式的思维, 是否有创新的意识。不难想象, 一个迂腐、观念陈旧、墨守成规的教师, 是不能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现代的教学理念不再是“要给学生一杯水, 教师必须有一桶水”。而应是“学生要喝水, 教师要给他一把掘井的镐”。教给学生思考的方法, 就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只有这样, 才能真正的激发学生兴趣, 让学生的头脑动起来, 是创新意识的先决条件。

学习中, 兴趣是激发创新的先决条件, 无兴趣, 创新、改革都是无稽之谈。兴趣是人们乐于积极地去接触和认识某种事物的一种心理倾向, 当兴趣发展成为从事某种实践活动的倾向性, 就变成爱好。兴趣爱好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教师可通过化学实验如镁条燃烧、碳酸氢铵分解等给学生以感官刺激, 引起学生的好奇, 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 产生创新欲望。

二、恰到好处的引导, 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关键

学起于思, 思起于疑。学生抛弃惰性, 关键因素的是教师, 教师恰到好处地引导, 在课堂上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

在最难的地方给予恰当的提示。当学生的思想囿于一个小天地, 无法“突围”时;当学生疑惑不解, 厌倦困顿时;当学生各执己见, 莫衷一是时;当学生无法顺利实现知识迁移时, 教师的提示有如甘霖滋润心田。

在重点、难点处把握内在逻辑关系。在现实中, 教师往往发现对较难的问题, 让学生把握好知识点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 更有利于激活学生的创新的思维, 发展学生的智力。

学校社会相辅相成, 互相联系。社会中的竞争机制引入课堂, 不仅能活跃学生学习的气氛, 又能很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而引发创新思维。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实践活动可以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 教师应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实践活动, 给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机会, 培养学生多思敢想的风格, 激发学生开动脑筋, 创造性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在实践活动中得以培养。物理学习中, 观察和实验是学习的基础, 是通向科学知识殿堂的钥匙。观察来源于生活。如学了密度, 组织学生在家里把种子挑选一下, 保证出苗率。学习了电路的串联、并联后, 组织学生参观家庭电路的安装, 便于学生对自己家的电路进行检查并安装。

四、拓展实验的多面性, 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物理从本质上说是一门实验科学, 物理规律的发现和物理理论的建立都必须以实验为基础, 并受到实验的检验。传统的物理演示实验以教师为主体, 学生仅仅是旁观者, 现在将其改为探索性实验, 让学生充分动脑、动手、动口, 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对于学生分组实验, 我们在帮助学生掌握实验原理的基础上, 允许学生用不同的器材、不同的实验步骤进行实验。在实验中, 学生可对各种因素进行取舍, 对所得信息进行处理, 培养学生在既定目标中, 有纵观全局的观点, 在出现不同情况下善于应变, 有应变的能力, 并使学生分析、抽象、概括、综合、表达能力都得到培养和发展, 从而培养创新思维。

五、善于用评价手段, 创设创新环境

评价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 能够影响、改善教学环境。因此, 教师要充分利用评价的手段, 改善教学的环境。应该明确, 课堂教学的目的不是主要看掌握了多少知识, 而是看学生的能力、情意、思维是否得到发展。课堂教学的评价也要适应这一变化, 做到全面、准确、科学, 手段多样。教师对知识掌握得好的同学评价要恰当, 不要把成绩作为唯一的评价手段, 造成对成绩差学生的压抑, 而使其学习的积极性、参与性下降。对积极思维的同学要大力表扬, 鼓励积极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的学生, 特别是成绩差的学生。对大胆提出问题的学生, 哪怕是所提问题与当前学习关系不大的同学也要表扬大胆质疑的精神, 对其缺点不能挖苦、讽刺、打击, 而应该满腔热情地帮助加以引导。通过全面、科学、有利于创新精神培养的评价手段创设一个良好的创新环境。

综上所述, 创新能力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必须全体动员, 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利用现有的条件, 开展多种多样的活动, 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物理教学的新思维 篇2

即将到来的21世纪,是以技术创新为核心的知识经济社会。知识经济社会将是一个学习的社会,竞争的社会,创造的社会。走向21世纪的中华民族需要创新精神。人的创新思维的发展,创新能力的提高,是竞争时代的要求和当代教育的目标。与之相适应的21世纪的教育发展的时代潮流是突出个性的创新教育。

培养能够适应新世纪的具有创新能力的新型人才,是从事教育的教学工作者特别是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一个有创新能力的人,首先得有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要培养有创新能力的人,首先得从培养创新思维开始。

思维是认识事物的本质及规律性的过程。创新就是要言别人之未言,想别人之未想,写别人之未写,不断追求新鲜的东西。而创新思维是一种有创见的思维,它除了具有思维的一般属性之外,还有自己的特色,即求异性、发散性、独创性等。

创新思维既不是天生的,也不是偶得的,是靠长期有意识训练的结果。因而,创新思维要从小学阶段开始发展。而小学阅读教学是培养创新思维的有利途径。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的基本环节,量大面广,训练点多。既可以在理解不同内容和学习不同写作方法中发展学生装的创新思维,又可以在不同教学环节和不同教学方式方法上对学生进行创新思维的发展训练。只要是围绕课时教学目标,教学中,随处都可以进行培养创新思维的训练。例如,可以在词汇、句子教学、段和篇的教学内容中发展创新思维;还可以在各内容中的不同层面设计不同的创新思维训练点。但训练的方式方法要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特点以及不同的教法及学法而定。不可生搬硬套,也不可坐失良机。如词汇教学包括三方面的内容:一是正确地读出和写出学过的词语;二是懂得词语的意思;三是注意和积累词语并能在口头和书面表达中正确运用。虽然在第一方面中没有必要强行进行创新思维训练,但在第三方面的词语运用中就要抓住有利时机,进行创新思维训练。如果只让学生了解该词语在课文语言环境中的运用,不与实际相结合,就不会灵活运用所学词语。又怎能将知识转化为能力呢?总之阅读教学中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怎样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呢?

创设民主、平等、合谐的课堂氛围,充分发挥语言是思维外壳的作用。著名心理学家托兰斯说:“我们要想促进创造力,就需要提供一个友善的和有奖赏的环境,以便使之在其中繁荣发展。”培养学生创新思维,首先必须创设富有创造性情璄和气氛。如果教师唯我独尊,学生惟命是从,岂是民主气氛?如果教师以“讲”代“思”,学生以记应考,哪来独创精神?如果教师声色俱厉,学生循规蹈矩,怎敢越雷池半步?这样的课堂氛围,是很难培养出具有创新思维人才的。因此,教师必须以学生为友,引导他们多思多问,畅所欲言,充分发表不同意见,并多给予肯定和鼓励。只有在这友好和谐的课堂气氛中,才能充分发挥语言这个思维物质外壳的作用。因为思维所具有的间接性和概括性,都是借助语言实现的。心理学指出:“没有脱离语言材料的思维,也没有脱离思维的语言。”从个体发展讲,学生是在掌握语言的过程是发展思维的。要想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思维,必须给学生更多的发言机会,充分表达自己是怎样学习和理解知识的,鼓励他们各抒己见。从中达到进行创新思维训练的目的。

打破思维定势,教给创新思维的方法。所谓思维定势就是求同思维。求同思维是一种从成功经验中得出的而又常常取得成功的思维方式,但它比较刻板,人云亦云,缺少独立思考,缺乏创造性。教师要求种花,学生不得种草。这种思维定势,只能滋长学生思维的惰性。如“冰雪融化”是什么?答“变成水”判对,答“春天”判错,这种思维训练只能是扼杀学生的创造思维。

克服思维定势的有效方法是鼓励求异思维。求异思维是创新思维的重要特征,它是一种不依常规,从多角度思考问题,多方面寻求解决问题途径的思维方式。求同思维与求异思维并存,求异思维是在否定同思维的前提下进行的。但这个思维过程的转化要由教师来促使。如用“„„和„„都„„”造句,首先让学生理解句意,明确句式。再让学生照例口头造句。有的说“桃花和梨花都是花”,有的说“苹果树和樱桃树都是果树”,还有的说“茄子和白菜都是疏菜”等。教师应及时发散学生的思维。除了花、树、疏菜类,还能说哪些事物?能不能说动物、鸟、人等?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纷纷造出与众不同的句子。“小牛和小山羊都爱吃青草。”“我和小红都去扫地。”“麻雀和乌鸦都是鸟”等等。此时,教师要给予肯定和鼓励,并指出:“思考问题与回答总是要与众不同,不要重复别人说过的话。这样循环往复地进行求异思维训练,学生创新思维就会逐步形成。

为达到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目的。在小语阅读教学中,根据教材内容的不同特点。围绕课时教学目标,巧设创新思维训练点。举例如下:

一、求多角度理解课文内容,训练求异思维。“求异点”有确定必须围绕教材的重难点,“求异”点确立后,教师要适当点拔,使学生能够进行多方面多角度的分析,判断、推理,以达到准确地发现和深入理解。例如,教学《小山羊》一文,先按课文的叙述顺序了解小山羊和小鸡、小猫、小狗、小牛做朋友,他们都拿出自己喜爱的食物招待小山羊。然后再通过变序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小山羊为了感谢他们,特地请小鸡、小猫、小狗、小牛来做客。但小山羊一时竟忘了准备什么礼物,谁来提醒小山羊?小山羊已经准备好了礼物,但又忘了该把哪样礼物送给哪位朋友了,谁会帮小山羊说说怎样送礼物?小鸡、小猫、小狗、小牛收下礼物后会怎样说?„这样,既达到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的目的,又训练了学生的求异思维。

二、读写结合,培养创新思维能力。《穷人》一课的中心思想是表现桑娜和渔夫宁肯自己受苦,也要穷帮穷的高尚品质,文章在选材方面是这样安排的:邻居寡妇西蒙死后留下两个孤儿。桑娜和渔夫有五个孩子,靠渔夫一人打鱼为生,日子过得很艰难。在收养西蒙的两个孩子后,全家共九口人,日子更加难过。在此,教师启发学生思考:为更好地突出文章中心,在材料方面能否重新做调整?在给学生留有一定思维空间的基础理论,并展开充分地讨论。在总结讲座结果时,发现不少学生的思维有创新。如“桑娜一家七口人,如果一人省半口食物,就能省出三口半给西蒙的两个孩子吃,还能凑合着过。”“如果改变一下两家孩子数目,即寡妇西蒙有五个孩子,桑娜家有两个孩子,全家共4口人,本来日子艰难,再收养西蒙的五个孩子,就是每人省一口也不够西蒙的五个孩子每人吃一口,日子就会无法过下去了。但桑娜和渔夫仍坚决地收养五个孤儿。这样就能更好地突出文章中心。”不管学生主张这样安排有无道理,但却很好地体现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三、拓展课文训练,培养创新思维。诸如改变课文的人称,叙述顺序,续编故事,续写课文结尾等,都是训练学生创新思维的好途径。如教学《狼和小羊》结尾时,教师及时发散学生思维,鼓励他们大胆想象:课文结尾写道:“狼就往小羊扑去。”有哪些不同的结果?学生通过思考发言,出现了种种不同的结果。”凶恶的狼由于扑势过猛,一下子掉进河里淹死了。”“这时小羊的主人来了凶恶的狼吓跑了”。“可怜的小羊苦苦哀求还是被凶恶的狼吃掉了”等等。再如《小白兔和小灰兔》结尾写道:“只有自己种,才有吃不完的菜。”利用这种耐人寻味的结尾,及时启发学生想象:“小灰兔听了小白兔的话以后,会怎样想呢?怎样做呢?又如小语第二册基础训练上的看图编故事《小白兔迷路》,在看图讲好故事的开头和中间部分后,重点指导学生进行想象,续编各种不同的结尾。

物理教学的新思维 篇3

关键词:初中物理;教学;创新思维能力;培养

根据《物理课程标准》的要求,在初中物理教学中要充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方法上有所改变,促使学生由“被动学习式”转向为“自主学习式”,努力培养他们主动学习及自主探究的意识。当然,就物理学科而言,其本身是比较抽象的,教师更应该注意教学方式的多样性,要以物理知识为载体,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养成自主思考的习惯。而在物理教学中,这些都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必备条件。

一、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首先应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因为培养创新思维,强化创新意识是关键,而兴趣对意识又有着推动作用。所以,我们归根到底是要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这就要求教师在授课时不仅要摆脱“灌输式”的教学模式,还要在课堂上注重提问,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启发他们的思维能力,让他们的思维活跃起来。当然,对于课堂的实验也要进行改革,杜绝独角戏,要尽量让学生亲自操作、研究,这样不仅可以使他们产生学习兴趣,且他们在操作过程中如遇到问题,就可以自行思考解决,有助于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

二、注重课外活动中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事实证明,要培养出创新人才,就必须充分体现出实践的魅力。要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实践摸索出一套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这是培养创新思维能力的关键。中学物理课外实践活动是在课堂之外,有目的地、有计划地、有组织地安排地各种物理教学活动,是物理教学工作计划的有机组成部分。其内容极其丰富,且与现代生活、科学技术有密切的联系。因此,它不仅能为学生提供丰富的知识,为建立认识概念规律奠定一定的基础,为他们巩固、深化和灵活运用知识创设新的学习阵地,还能从各领域开阔学生的知识面,激发学生积极学习的动力。虽然课外活动是以课堂教学为基础,但又不完全受教学大纲的限制。它要求面向大多数学生,却不要求每个学生从事一样的活动,而是从各方面为学生提供学习、实践和创造的机会,使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来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活动,从而在活动过程中充分发挥思维能动性,创造出新的产品,如科技小论文、科技作品、小发明等,使他们在感受到成功的喜悦的同时,创新思维也能得到更进一步锻炼。

三、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事实上学生的创新思维不是轻易产生的,需要在一定的情境中。学生的创新思维的产生与发展离不开真实的情境,因此,在具体的教学中要善于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设计问题是创设情境的常用方法。问题是思维的起点,“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如果老师能创造性地设计一些趣味性的、启发性的问题,就能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能有效地诱导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活动。比如,在学习摩擦力的时候,先向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为什么汽车的轮胎上刻有花纹?在学习焦耳定律的时候,向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为什么电炉丝烧得发红?而连接它的导线却不怎么热?在学习阿基米德定律后,向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1牛顿的水能产生5牛顿的浮力吗?这些问题,看似简单却能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假如在教学中配合适当的实验器材,让学生亲自动手实验探索,就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在具体的问题设计中,要善于提出那些有发散性的问题,并注意问题的阶梯性,以便学生层层深入地思考。比如,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时候,问学生:实验前为什么要调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怎么调节?实验中为什么要让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怎么实现?在探究的时候,为什么要多做几次实验?不能一次性了结?学生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探索,能多方面地加深对杠杆平衡知识的理解,同時也培养他们思维的深刻性与广阔性,有效地培养了创造性思维能力。

四、利用物理实验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实验是物理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学习物理的重要手段。利用实验进行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是新课程素质教学的重要手段。在传统的教学中,老师忽视了实验在培养学生素质方面的作用,凡是能讲解的实验就讲解,省得浪费时间让学生在实验室里玩。很多老师常在黑板上讲实验,即使做一些演示实验,效果也不明显,偶尔让学生做分组实验,通常也是将实验原理、实验步骤写在黑板上,让学生对照做,没有真正地利用实验去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创新能力。在新课程教学中我们不仅要在思想上重视实验的教学功能,还要在行动上加以重视,利用好物理实验,努力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①改进实验方法。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常常不止一种,在具体的教学中我们要尽量让学生从多角度去思考。比如,如何测量圆柱的周长的实验,只要引导学生去思考、去实践,就能想出很多种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类似还有测物质的密度,测导体的电阻,等等,学生会提出很多种方法。在具体的教学中,我们要善于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思考,允许学生异想天开,即使想出的方法不完美,也不要恶意批评,尽量挖掘他们的闪光点,要知道,“好”学生的表扬出来的,不是批评出来的。②让学生亲自设计实验。很多老师常常在探究教学的时候能引导学生进行大胆的猜测,但考虑到教学时间的因素,常常包办了学生的实验设计,学生只能按照老师的设计去探索,这不利用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即使尝试到失败也是培养创新思维能力必不可少的。

总而言之,对于初中物理教学来讲,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教师一定要注重教学方法的改变,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启发学生发散思维,力争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实践,在自我发现中找到各个问题的答案,从而使其创新思维得到有力发展。当然,这是一个漫长而艰辛的过程,只有通过教育工作者在实践中不断努力探索,才能总结出一套完善的教学方法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 张芳.初中物理创新思维培养探微[J].中学理科:综合,2008(7).

初中物理教学中创新思维的培养 篇4

一、培养创新思维能力的几点原则

1. 主动性原则

教师在教学中要给学生施加积极的引导和影响, 使学生处于主动、活泼的状态, 从而引起学习的要求, 激发学习的动机。在"光的直线传播"中, 其直线传播特性难于直观发现, 可引导学生由看电影的情景想到在水中加红墨水或牛奶, 用激光器照射来观察。

2. 首创性原则

创新性思维除了具有一般思维的特征之外, 还有最突出的两点:新颖性和独创性。因此, 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能力, 必须激励学生发表独特、首创的见解。

3. 求异性原则

创新性思维不仅要培养聚合性思维能力, 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为了达到某一目标而寻找出尽可能新的具有独创性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从而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这就表现为求异性的特点。证明大气压强存在的一般方法是瓶吞蛋, 可引导学生逆向思维, 用吸管吸完饮料瓶中的饮料后看到的现象。

4. 多样性原则

例如, 在证明大气压强时, 可用吸管吸饮料观察, 还可让学生回顾生活中的一些实例, 如吸盘的特点, 打开桔片爽盖子时的响声。给学生提供一定的信息, 让学生依据信息广开思路, 充分想象, 为达到某一目标寻找出尽可能多的解决问题的思路或方法, 这就必然表现出“多样性”的特点。

二、培养创新思维能力的方法

1. 培养想象思维能力

想象力不是每个人生来就有的, 但每个人都可以在点滴的生活中, 在不断的学习中去培养。我们应引导学生每做一件事、每发现一种现象、每遇到一个问题都要展开想象的翅膀。如牛顿由苹果落地而想到万有引力。瓦特从水蒸汽冲开壶盖中受到启发而发明了蒸汽机。还可以根据两个对象某些属性的相同或相似, 使自己与思考对象的某种要素认同、一致, 自我进入问题的角色并体验, 产生共鸣, 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如阿基米德正是从自己跳到澡盆中洗澡时悟出了测王冠真假的方法, 从而发现了阿基米德定律。导体导电和绝缘体不导电的机制, 学生往往似懂非懂, 可把自己比作电子, 当自己在拥挤的人堆里不能自由移动时就是绝缘体, 而在畅通的路上时就是导体。

2. 培养发散思维能力

发散思维是一种让思路多方向、多数量全面发展的立体辐射状的思维方式。也就是对某个信息沿着不同角度去思考, 由点到线, 由线到面, 将知识串联起来, 再辐射出去。从而使学生思路灵活, 思维拓宽。在物理教学的问题设计中, 应启发学生从不同角度进行剖析, 从多个侧面进行思考, 拓宽学生的解题思路。引导学生从众多解决问题的方案中找出最佳方案, 开阔学生的创新视野。

早期的圆珠笔写到一大半时就开始漏油, 很多人就从寻找耐磨的材料做圆珠入手来解决, 结果都大失所望。日本一位年轻人则另辟蹊径, 把园珠笔管缩短一部分, 使圆珠在磨损之前油已用完, 使问题得到完满解决。又如上图, 要用一细绳和刻度尺测一装了一部分水的薄壁酒瓶的容积, 按常规的方法只能测出有水的下面一部分瓶的容积, 上半部分由于形状不规则而不能直接测量。如把瓶倒过来时, 再测出上半部分空的地方的容积后, 求出空的和有水的两部分容积之和即可。

3. 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能力

创新的前提是怀疑、批判的精神。善于怀疑, 敢于质疑, 勇于挑战是探索知识的起点, 是创新思维的开始, 是发明创造的前奏。物理学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不断挑战、不断否定、不断创新、不断前进的艰难曲折史。经典物理学的奠基人伽利略通过著名的比萨斜塔实验, 批判了亚里士多德关于自由落体运动的结论, 得出了惯性定律;哥白尼第一个举起了自然科学向宗教神学反叛的大旗, 用生命勇敢地推翻了禁锢人们多年的托勒密的“地心说”, 用鲜血创立了“地动日心说”, 迈出了人类认识宇宙历程中最艰难而重要的一步。

鼓励学生多质疑问难, 不盲从老师和答案, 勇于发表自己的见解, 养成批判的思维习惯。如有个学生在几年前就指出人教版初中《物理》第二册31页有关提高燃烧效率后节约多少煤的计算是错误的。对易受日常生活经验和思维定势影响的概念和规律要多质疑, 多问为什么。如:力为什么不是使物体运动的原因?力为什么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化学教学中创新思维能力的训练 篇5

徐庆玲

(辽宁省抚顺市第十二中学)

摘 要:创造力是学生不断学习、进步,掌握知识技能技巧的源泉,因此,应该引起全体师生的充分重视,而作为教师也不应该仅仅注重学生知识的积累和掌握,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才是教学的重中之重。

关键词:高中化学;创新思维;综合素质

只有采取了行之有效的方法才能保证化学教学有条不紊的顺利进行,才能在保证课堂教育教学质量的同时,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合作意识,让学生各个方面全面发展。为此,需要教师的积极努力,更需要学生的全力支持。

一、构建民主的师生关系,分析了解学生,因材施教

教师在进行教育教学的过程中,与学生打交道次数最多,因此处理好师生之间的关系就是组织学生学好化学,使学生对化学产生浓厚兴趣,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关键因素。这就需要教师及时与学生进行沟通、谈心,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困惑,并且用细心、爱心和耐心去教育指导学生,这样也能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有助于教师组织课堂教学因材施教。

二、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让学生意识到生活中处处有化学知识

要想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就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因此,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让学生看到应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意义,学生才能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和努力方向,对化学学习才会更加热爱、沉醉。比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化学实验,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到化学知识的无限奥妙,并帮助学生针对性地学习知识,使其掌握技能技巧。

三、多元评价学生,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创造能力的培养与综合素质的提高息息相关,为此,教师应该努力更新自身教学观念、提高自身素质,让学生摆脱传统的只通过考试成绩评价学生的传统模式,逐步走向多元评价学生,督促学生各方面素质全面发展的道路。而多元评价学生会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感受到化学学习的丰富多彩,化学成绩评价体系的多种多样,才能在不断努力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让学生的学习潜能得到进一步的开发。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需要时间和不断的努力,因此,作为教师不能急功近利,应该循序渐进,才能有效保证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得到发展和提高。

参考文献:

我的阅读教学新思维 篇6

【关键词】阅读教学;新思维;新课标

最近重温马克思主义经典,许多哲学原理,结合新课标理念,让我重新审视我们的语文课堂,由此产生了一些新的思维。

一、传统阅读教学课堂的几个弊端

新课标在课程性质与地位中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段文字将语文的性质与地位描述得沉甸甸的。

长期以来,我们传统的阅读教学课堂与之性质与地位不太相符。归纳起来,笔者认为有以下几个弊端。

1. 节奏太快。这主要是由于课时安排太少所致。我国语文教材版本尽管异彩纷呈,可在实际运用中,只要由某一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确定使用某一版本后,使用时并没有城乡、发达与欠发达等地区的差异,教师更没有实际意义上的“处置教材”权,从本质上讲还是“统编教材”。加上目前的考试制度,“用教材教”基本仅仅是一种理想而已。

2. 课堂仍面对少数学生。新课标要求要面向全体学生,时至今日,“面向全体”仍然成了动听的口号。这一因素主要来自前一因素,因为课时紧,只好面对所谓的接受快的“精英”,长此以往,谁都认为这是教学的客观实际要求,谁也没有觉得不对。

3. 很难由师生双向交流向师生、生生多向交流转变。如今的课堂大多数时间仍是教师一一应对学生的双向交流。因为我们传统教学的一个很大的目标就是“求同”,并不太追求“求异”,重视的就是归纳与综合,并不太重视分析与推理,更别说学会倾听、学会比较、学会点评等现代意识的培养了,还是那句话,课堂时不我待。就是为了寻求某一问题的答案,而并不太追求求得答案的思维过程,学生很难真正参与某一问题的讨论,当一个问题提出后,有同学自愿或者教师点名,形成双向交流获得较为满意的答案后,既没有给其他同学讨论的机会,更没有给讨论的时间,因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多向交流。

4. 没有真正重视口语交际。如今的教材虽然有专门的口语交际训练课,但也未必训练到了位,更别说阅读教学的课堂了。究其根源,一句话,口语交际是需要付出时间代价的。如今的考试制度,教学的人没有考试的权利,没有真正意义上评价学生的权利。过去调侃“学生考得好的未必是老师教得好,老师教得好的学生未必考得好。”如今还真成了现实,考试与教学很多时候好像没有太多必然的联系,时间宝贵,别说学生,就是教师也“伤不起”。

5. 没有真正重视“读写结合”。关于“读写结合”,这里也应该有两个层面的含义:一是怎么结合的问题;二是写什么的问题。传统的课堂,这两个问题都被忽视了,没有人好好研究。曾几何时,课堂有一个练习本,而如今难觅踪迹,这是为什么?

6. 传统的课堂缺乏冷靜思考的机会与条件。这段时间重温了“内容与形式的关系”“本质与现象的关系”“原因与结果的关系”等哲学问题,我有的时候突发奇想:如今社会如此浮躁;矿难、车祸如此之多;某些官员可以一拍脑门儿做出荒唐的决定,虽与我们社会高速发展有关,我也许是偏激的认为,这对我们的教学风格也起到了潜移默化、推波助澜的作用。课堂很难让师生有从容的、温馨的、静静的思考问题的氛围,整个课堂就是一个“急”,就是一个“赶”。提出问题,就要答案。这难道就是所谓的课堂有训练的密度吗?就是所谓的效率吗?笔者不明白:许多时候,我们老师有没有时间与习惯去斟酌学生的答案到底精确吗?合乎情理吗?更合乎科学吗?我们的学生有时间问问自己的答案到底对不对?好不好?除了这些,另一种可怕的现象也不在少数,那就是可怕的“静”,静得出奇,就只是教师一人“唱独角戏”。这就是我们长期认同所谓“精英”们的答案,其他同学觉得仿佛与自己没有多大关系的恶果吧?我们何时能真正面向全体学生,调动所有人的主观能动性,将课堂“动”“静”结合,辩证统一?这是我们应该重新审视的新问题。

二、新课堂教学应寻求新的思维,创立新的形式,适应新的形势

1. 确立课堂“预知”比“预设”更为科学合理的理念。笔者认为课堂“预设”的提法应改为“预知”更加科学。“预设”的落脚点在“设”,而“预知”的落脚点在“知”。就“知”与“设”而言,“知”应在前,“有知”才能“有设”。其实,课堂“预知”远比“预设”的范畴更宽、更广。所谓“预知”就是教师在课前对所教文本涉及的所有相关信息及教学环节作通盘的了解,知晓并掌握,作出以不变应万变的准备。这就是我们所谓的备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2. 确立课堂“首问权倒置”的理念。课堂是以教者“零提问”的方式进行。让学生自主阅读而生成问题;以“我这时是求助者”“我这时是分享者”“我这时是援助者”“同学们,我们小组向大家请教一个问题”“同学,我能帮助你们”“同学,我对你的回答有异议”“同学,我对你的回答有补充”“同学们,这里你们的思考还不成熟,老师作作引导”等形式让学生首先向老师、同学发问作为课堂的开端。

3. 确立“标底差”概念。假如我们将每一篇课文及每一课时教学的标底(教学任务)看作“单位1”,作为学生受知识、能力、阅历及个体差异的局限,很难达到课标、教材及教师的所设“标底”,这差额就是“标底差”,这“差”的比例空间是因文本的类型和学生的基础不同而处于“动态”的不同,这就是需要老师引领的空间。

4. 确立“教学相遇”概念。所谓的“教学相遇”是受数学的“相遇问题”启发而来。每次教学过程,就相当于师生共同走完某一段全程,教学的自主学习与引领就自然成了一定的动态比例,如果学生能自主学习80%,那么老师就只需要引领20%,以此类推,双方合力完成“单位一”。因此,引领在学生“未知处”,引领在学生“疑难处”,引领在学生“矛盾”处,引领在学生“欠妥处”,引领在学生“肤浅处”,引领在学生“精彩处”……有效引领的精髓所在,不仅仅是关注“结果”,而应关注学生得出“结果”的认知、分析、综合、推理、判断等一系列的心理过程以及情感体验过程,借以启迪他人,进而促进整体教学资源的丰富生成。从某种意义上讲,有效引领是对学生自主学习的修正与补充。

5. 确立教学“模式化”“程序化”“风格化”理念。语文本是一门流淌着情感、充满着灵动的学科,作为语文教师本应其乐融融,倍感幸福的。但现实却并非如此!它的教学内容与形式在不断的研究中不停地变化、发展着,这就直接导致了语文教学形式的复杂,任务的繁重,让人总感觉教学的计划跟不上教学的变化。于是一线教师发出感慨:越来越不知怎么教语文了。老师在课前设计上花了不少的工夫,可是学生常常也是随老师的“牵引”“见子打子”,并未深刻领悟老师的“良苦用心”,就好比一般人看京剧,难以咀嚼其精华所在。传统课堂很难给学生提供一个可引领自主学习的“拐杖”与“路径”,长期受“教学有法,但无定法”的影响,教师很难形成自己的套路与风格,确立教学“模式化”“程序化”“风格化”理念有助于教学的“有形”与“有型”,既可让新教师尽快成长,又可以使学生自主学习更有方向与目标。

【参考文献】

[1]陈旭远. 中小学教师视野中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M]. 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实验槁)[S].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3]董蓓菲. 语文教育心理学[M].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

[4]陈琦,刘儒德. 当代教育心理学[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5]周学能. 农村小学阅读教学课堂操作模式研究[J]. 小学语文教学·会刊,2007(12).

[6]卢家楣. 学习心理与教学:理论和实践[M].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9.

物理教学的新思维 篇7

关键词:大学物理,创新思维,科学素质

一、前言

人才是竞争的主要资本, 对于一个国家来说, 拥有创新思维的优秀人才和具备基本科学素质的优秀公民是发展最强大的动力。大学物理课堂是培养创新思维和科学素质最好的平台, 大学物理课堂的教学效果对于学生的科学素养有着非常显著的影响, 提高全民创新意识与科学素养是大学物理课堂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使命。

二、大学物理教学中创新思维的培养

(一) 贯彻以人为本的素质教育是培养创新思维的前提。在大学物理教学中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素质教育思想。素质教育与传统的教育理念不同, 注重学生全方位能力的培养, 不仅限于知识的传授。创新思维的培养就是能力培养的一部分, 学生只有拥有了创新能力, 才能够发展出坚实可靠的知识基础。

在贯彻以人为本的素质教育的同时, 要时刻注意四个方面的培养与训练。首先是获取知识与信息的能力。创新的前提是获取足够的信息作为思考的基础。寻找和查阅相关文献资料是创新能力的一部分。在查找资料之后, 还有培养学生采集和处理数据的能力。物理学的主要研究手段就是对数据的处理。第三点是描述并分析物理现象与过程的能力。物理现象十分复杂, 正确的对物理现象进行描述是物理的关键技能之一。第四点是逻辑推理能力。逻辑推理能力是物理学的基础, 也是创新思维的基础。第五点是抽象与概括能力, 这种能力帮助学生从抽象的失误中快速抓住本质[1]。

(二) 发展直觉思维是培养创造性思维的关键。培养创造性思维的关键是发展直觉思维。发展直觉思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你来进行, 首先是营造有利的环境。直觉思维发展需要一个相匹配的环境, 在教学活动中, 教师要尽量这样的氛围, 让学生能够出现创造性的灵感。这样的氛围取决于教师的形象和教师对学生的态度。教师在课堂上要尽量的保持一个亲切的形象, 对于学生出现的新奇想法进行适当的支持和鼓励, 与学生们建立一种平等的关系。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在学习和实践中应用直觉思维, 在不断的锻炼当中建立起创新的思维模式。这些都是为了更有效的开发学生的右脑, 锻炼学生逻辑思考的能力[2]。

(三) 进行发散思维训练是培养创造性思维的有效途径。培养创造性思维的有效途径就是不断地进行发散思维训练。尽管物理学的教学并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 但是对于发散思维的培养是物理教育必须坚持的理念, 许多重要的物理发现都要依靠卓越的想象力和强大的发散思维[3]。

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是要让学生多问。对于自然界的好奇心是物理学的根基。学生要在不断的提问中探索物理学的边界。对于学生的质疑要勇于接受, 对于学生的疑问要耐心解说, 怀疑精神是一切科学的基础。其次是要多变。解决物理问题不能钻牛角尖, 要引导学生灵活多变的处理问题。如果正向演绎不能推导出结果, 就要使用逆向思维。在布置题目的时候也要在题目上适当变形, 让学生发散思考。转向, 也就是转变思维角度, 通过对眼前问题的联想来找到另一种解决问题的办法。

三、大学物理教学中科学素质的培养

(一) 大学物理教学中科学素质培养的主要内容。大学物理教学在科学素质培养上的主要内容有以下几点, 首先是科学精神。所谓的科学精神就是对于科学有一个正确的认知和态度。在遇到未知的事物时, 不要疑神疑鬼, 要首先从科学的角度来审视。第二点是培养晚上的科学思维能力。科学思维能力指的是在遇到问题的时候能够科学有效的制定行动计划, 然后高校的执行它。科学思维能力还包括了发散思维和辐合思维, 这两种思维可以让学生学会举一反三, 也可以从繁杂的信息中找到重点。第三点是培养缜密的科学思维方法。科学思维方法是学生正确的运用物理知识的能力。第四点是培养贱人的意志品质。学习物理是一件比较有难度的事情, 需要巨大的热情和强大的毅力才能把这条路走下去[4]。

(二) 大学物理教学中科学素质培养的基本原则。在大学物理课堂中进行科学素质教育的培养要遵循以下四个基本原则。首先是乐学的原则。学生的学习过程必须是有趣的, 无趣的学习环境让人提不起学习的兴趣。第二个原则是融合的原则。物理教学不能单独的把科学素质拿出来作为一段课程, 而是要把科学素质的培养融合与每一节物理课中。第三个原则是实事求是原则。物理学要以事实为基础, 不能盲目的迷信权威的说法, 帮助学生培养起勇于质疑的精神。第四点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物理学的理论要在实践中获得检验, 理论要联系实际才能得到升华。

(三) 大学物理教学中科学素质培养的基本途径。在大学物理教学中培养科学素质, 要把科学素质的培养寓于物理学基本概念的教学之中, 一切从规律出发, 引导学生客观的看待世界。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包含了深邃的科学观念, 学生可以从中获得科学须知的培养。同时要加强物理训练, 让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到物理的世界中, 用实验的方式来加强科学素质培养。最后, 哈在最新的物理科学前沿教学中融入科学素质的培养。我们正生活在一个科学发展日新月异的时代, 物理学不断出现新的突破, 在对这些崭新的知识的学习中, 学生能够更加容易的建立起科学观念。

四、结论

在大学物理教学中进行创新思维和科学素质的培养能够对我国的人才发展起到对动作用。本文首先分析了在大学物理教学中培养创新思维的前提、关键和有效途径, 然后讨论了在大学物理教学中培养科学素质的具体内容、原则和方法。

参考文献

[1]王长江.初中物理“思维型”课堂教学及其对学生创新素质的影响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 2015.

[2]杨洪山.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中促进学生创新思维发展的策略探讨[D].山东师范大学, 2011.

[3]万保礼.物理基础课程教学在工科人才培养中地位和作用的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 2007.

物理教学的新思维 篇8

所谓的创新思维, 是指学生依据目前自己所掌握的知识, 重新排列、组合、整理, 产生新的观点、新的设想、新的思维成果。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因此, 实验教学是初中物理的基本教学方法之一, 也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本文将立足于此, 分析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对培养创新思维能力的重要作用, 指出目前实验教学中存在的不足, 与大家共同探讨应该如何通过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一、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现状

现今,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 初中物理实验的实践教学开始推广, 由于目前仍处于初期摸索阶段, 有许多方面的问题值得我们关注。

(一) 教师缺乏足够的意识

在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下, 物理课堂中的实验往往都是由教师在讲台上进行演示, 学生在台下以观看为主, 并且教师的实验展示往往与教学任务有关, 再加上实验设备的不足, 条件所限, 往往都是以演示较为简单的实验为主, 实验次数较少, 教学方案的设计缺少亮点, 师生之间缺乏互动, 课堂的中心不在于做实验, 而是讲解实验。学生不但无法认真观察, 动手能力也无从提高。

(二) 实验课堂缺乏吸引力

由于设备不足或者教师的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 许多物理课堂上开展的学生实验往往都是由老师统一部署, 操作步骤由老师提前规定或者统一进行, 学生就像机器一样听从指挥, 按部就班, 过于程序化、模式化, 不能独立思考、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所得的实验结果与他人相同, 这对于学生来说根本无法引起兴趣, 缺少思考学习的动力, 创新也就无从谈起。

(三) 学生被动接受的习惯

现阶段的学生正处于由传统学习模式向现代学习模式的转变过程之中, 往往还会受到固有学习理念的影响, 新的学习习惯尚未养成, 实验过程中过分听从老师安排, 跟随大家的脚步, 人云亦云, 无法做到主动思考, 主动设计, 提前预知, 缺少必要的探究能力, 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也就停滞不前。

二、如何通过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培养创新思维能力

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开展实验教学, 是新课程标准对物理教学的明确要求, 是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手段, 更是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培养创新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

(一) 鼓励学生参与实验

初中物理实验往往较为简单, 容易操作, 有一部分还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 对于学生来说比较容易操作。因此, 教师在开展一些物理实验时, 要充分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实验过程中来, 有意识地培养他们的探索能力和动手能力, 鼓励他们运用自己所掌握的现有知识解决实验中面临的种种问题。

例如, 在“透镜及其应用”的实验教学中, 教师可以提前给学生布置任务, 观察生活中有哪些物品运用了光的反射、折射原理, 并选取一些带到课堂上来。讲解过程当中,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所带的物品分别说明。比如, 近视镜与老花镜的区别, 放大镜如何聚焦, 凸透镜如何成像等, 实验之前请同学们猜测可能会出现的种种现象, 并通过实验来印证, 看哪组学生表现得最好。最终在教师的帮助下, 学生自己总结实验过程、实验结果, 并得出结论, 大家相互讨论, 交流实验方法, 使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都得到提高。

(二) 鼓励学生设计实验

培养创新思维能力, 还有一个途径就是鼓励学生自己设计实验, 提前作出设想, 而后通过实验印证自己的观点。

例如, 在“物质的物理属性”一节的教学中, 教师可以给学生提出经典问题, 一斤棉花和一斤铁哪个更重?并让学生独立思考, 在学生给出答案后, 让他们自己通过测量衡量同等质量的棉花和铁哪个更重, 通过测量, 学生们会得到自己的答案。其次, 再让学生思考同等体积的棉花和金属哪个更重, 依然让其独立完成实验。这时, 学生们就会对物体的密度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教师在这时就可以借助实验给学生详细讲解物体密度的相关知识。这种方式既加深了对知识的识记, 又能够培养他们独立完成实验的习惯和能力, 是培养创新思维的重要一环。

(三) 课外观察, 思维创新

初中物理实验不仅仅局限在课堂上, 日常生活中处处充满了有趣的现象, 蕴涵着许多物理知识。教师可以让学生仔细观察身边的事物、现象, 比如说, 游泳时人为什么可以浮在水面?汽车拐弯时身体为什么会倾斜?浸入水中的树枝为什么看起来是弯折的?等等。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拓展视野、开拓思路, 多角度思考问题, 培养创新能力。

英语语法教学的新思维 篇9

传统的英语教学几乎把语法作为教学的中心, 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 因而遭到摒弃。取而代之的是听说法、认知法、意念—功能法以及交际教学法等。事实上, 多数教学理念是建立在这样一个观点上的:语言是习得而不是学得的。在习得母语时, 语法教学似乎并不重要, 但外语习得不同于母语习得。通过对各种教学模式的比较, 我们发现无论哪种模式的理论, 都认为交际能力包括语法能力。可以看出, 语法在外语习得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总而言之, 语法是语言发生作用的框架。语法能力是语言实践能力的前提, 能帮助学习者创造口头和书面的话语。正确的语法能力, 会促进学生实际的语言运用能力。

二、英语语法教学的现状

近年来, 我国英语教学的形势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传统的语法翻译法一统天下的局面被打破, 一些新的如听说法、视听法等教学方法, 打开了英语教师的眼界, 也给英语教学带来了春风, 注入了活力。英语语法教学在外语教学实践中也是大起大落。一些语言学家和语言教师认为, 课堂教学中应淡化语法。不少教师在教学实践中, 也有意无意回避了一些语法问题。有一段时期, 语法教学曾一度在部分英语课堂中消失了。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发现, 许多大中学生, 因语法知识的欠缺使其在英语学习中举步维艰。学生的英语语法掌握得不好, 是因为教师已不再系统地讲解英语语法, 由此造成了英语教学水平原地踏步甚至后退;在喧嚣的课堂表演之后, 中学生们在英语学习上并没有多少进步。

同时, 在实际语法教学中, 我们经常会见到以下情况:语法教学中教师考虑的是语法规则, 不考虑或很少考虑词、语境、交际目的;举例中缺乏足够的语境, 造成句子意思理解困难, 不能发挥语法的中介作用, 一些练习题中语境超出学生认知范围, 学生即使找对了语法题的答案也不懂句子的意思;语法教学是在句子水平上的, 语篇水平上语法运用很少;语法教学跟实际阅读、写作分离。

三、英语语法教学的新思维

新课程理念下的中学语法教学, 要求教师明确语法教学的目的并优化语法教学的方法。教师教授语法不是最终目的, 而是达到目的的有效手段, 其最终目的不是简单地让学生记住一些语法规则, 而是将语言的形式与意义、交际功能有机地结合起来, 通过在实际的语言运用中去内化语言规则, 加深学生对语法意识的体验, 从而达到学生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目的。

1. 提升学生的语法意识。

“语法意识提升”是指提升学习者对具体的、特定的语法结构或特征的意识。有语言学家指出, 如果学习者为了输出正确的语言形式和恰当地使用目标语言, 那么提升目标语言的语法意识是十分必要的。因为错误的产生往往是因为不知道目标语言的语法规则, 或是忘记规则, 而更多的是因为对目标语言的语法规则的意识不强。因此提升学生的语法意识是成功地进行自主语法学习的关键。只有学生在日常自主语法学习过程中, 时时注意培养并形成自己的语法意识, 才能在英语语言学习和应用过程中做到自我纠正、自我完善, 最终掌握好一门语言。

2. 培养学生的语用能力。

语法是语言的重要构成要素, 语法教学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语用能力是交际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语用能力的培养离不开语境教学。因此, 在英语语法教学中利用语境来培养学生语用能力就显得非常重要。

刘绍忠指出:“语用能力是听话人对语境的认识能力和在对语境认识的基础上理解别人的意思和意图, 能够准确表达自己的意思和意图的能力。”在以培养语用交际能力为目标的前提下, 语法教学就意味着使学生能准确、有意义并恰当地使用语言形式。唐灵芝等认为:“在特定的语境下得体地运用所学语言知识是学习的最终目的, 在教学过程中逐步培养学生的语用能力是实施这一目的的有效途径”, “只有结合语境教学, 培养学生的语境识别能力和驾驭语言准确或有效表达思想的能力, 让学生在语境中理解意义, 选择得体的语言单位表达意义, 语言教学才能提升到较高的层面上”。例如, 对进行体的教学可以采用以下方法:

进行体表示动作或过程在某一时间内正在进行, 但进行体不表示动作正在进行的情况很多, 语用内涵也很丰富。这是因为进行体表示的是一种暂时性、不确定性的动作, 会让人感到这仅仅是说话人在做出最后决定之前的一种想法, 还不是明确或最终的决定, 给对方以充分思考与回旋的余地。因此, 听话者不必感到任何拘束, 如即使说话者遭到拒绝也不会感到太难为情。如:

I'm hoping you'll lend us some money.

I'm wondering if I might ask you a question.

与对应的一般现在时相比, 以上两句态度随便, 无期待或请求, 也没有让对方一定表态之意, 所以显得更礼貌, 不会令听话人感到尴尬。

所以, 在外语教学中, 只有把语法教学置于具体的语境中, 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语用能力, 把语法教学与交际结合起来, 与语言技能的训练结合起来。在教学中, 要以实践为纲, 以交际为中心, 以技能为核心, 把学习语法的目的引导到实用和交际方面来。在整个教学过程中, 应以学生为中心, 把语言形式的教学和语言功能的教学灵活、有机地结合起来, 让学生主动参与有意义的语言交际活动, 在运用语言的过程中习得语法。

3. 正确处理练习与运用的关系。

在语法教学中我们往往采用以选择、填空、改错、转换、翻译等单项练习为主要形式的语法练习, 其目的是帮助学生巩固和强化所学语法知识。这些形式的练习是语法学习过程中一个必不可少的步骤, 通过练习能使学生在发现语法规则后有意识地运用这些规则, 从而强化刚获得的知识。但是语法练习不能只停在单项练习上, 因为单项练习很难把语言知识转化为言语技能。听、说、读、写四会能力的培养, 仅靠单项语法知识是办不到的。听、说、读、写任何一项都包含着综合语言知识的运用, 如I have to go to school.这一句简单的英语句子就包含了代词、情态动词和介词的语言运用, 一定要在单项练习的基础上, 逐步过渡到综合性的练习上。单项练习是综合练习的基础, 综合练习是单项练习的提高和综合运用, 两者练习形式要紧密结合, 互相补充, 交替运用, 以综合练习为主。然而, 我们也发现这种机械的练习无法真实地反映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有些学生在单句练习中能得心应手, 而在具体的语篇中其分析应用的能力很差。所以我们必须正确处理练习与运用的关系。一方面要重视练习, 帮助学生掌握特定的语言形式, 另一方面必须重视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把语言作为交际体系看待, 把语法练习融合到一定的语境中, 使形式、意义和实际运用有机地结合起来, 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和语用能力。

4. 建立合理的评价体系。

评估教学质量, 了解教与学的情况是外语教学过程中一个重要的环节, 而这一环节往往借助于测试来完成。由于测试带来的反拨作用, 我们必须完善和规范测试, 建立合理的评价体系。除传统的评价模式外, 学生的自我评价也应得到重视。自我评价有助于学生学会更明智和理性地进行学习和生活, 能促进学生成为自主性学习者, 对自己的发展负责, 真正使学生自主学习, 成为学习的主人。自建档案袋的方式在自我评价中用能有助于学生观察自己的学习表现和成果。英语语法学习档案袋的构成可包括以下内容: (1) 根据课程要求, 制定每章节的学习目标、学习计划、设计学习策略; (2) 语言能力评价——课堂讨论, 表演, 演讲等; (3) 作业评价——单元测试情况, 章节学习总结等; (4) 课堂表现评价——学习态度, 学习兴趣, 合作精神, 参与程度等。自我评价把学生从被动接受评价者转变成为评价的主体和积极参与者。“自我评价是一种更加人性化的评价方式, 它让学生成了评价的主人, 让学生关注自己的发展和进步, 真正体现评价所应有的教育意义”。

语法必须与词法和句法相结合, 必须引进语境因素, 把语言形式的教学和语言功能的教学有机结合起来, 并吸收语义学和语用学的研究成果, 使学习者了解在特定语境下进行交际时应该使用何种语言形式, 如何才能取得更大的交际效果, 克服为学语法而学语法的偏向, 培养语法能力。英语语法的教学要精讲多练, 不要单纯地讲解语法知识, 要通过反复使用, 反复操练基本句型, 通过大量的语言实践, 让学生自己发现语法现象, 归纳规律, 并让学生建立一种语言习惯。

参考文献

[1]Krashen, S.P.and Terrel, T.d.The Natural Approach:Language Acquisition in the Classroom.Oxford:Pregamon.1983.

[2]黄和斌.认知式英语语法教学——谈高校英语专业独立语法课的教学.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2 (2) :34.

[3]吴益民.语法在EFL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外语界, 1997 (4) .

[4]张侃.论英语语法课教学改革及其教材建设.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 2003 (6) :21.

[5]章振邦.新编英语语法教程.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0.609.

中学体育有效教学的新思维 篇10

一、正确理解教学有效性内涵是体育课堂有效教学的前提

体育教学有效性的核心就是教学的效益, 主要是指教师在通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后, 学生所取得的进步或发展。体育新课程教学有没有“效”, 是指学生通过体育课堂教学后, 在身体健康、运动技能、运动参与、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力方面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得好不好。这里的进步或发展不仅有体育健康知识和技能获得这一方面, 还包括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在传统的知识观和教学观支配下, 体育教师被认为是体育的“权威”, 是活的教科书。体育教师的教学就是教师把教材中及自己的知识和技术动作传递给学生。教师的职责当然是要向学生传递知识, 但是“知识不能是由自认为有知识的人普及或灌输给自认为没有知识的人”, “教育应该较少地致力于传递和储存知识, 而应该努力寻求获得知识的方法”。教师不应该把自己所理解的知识强加给学生, 而应让学生经过自己的体验按照一定的逻辑去建构他自己的知识体系, 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主动精神, 注重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反对注入式教学, 提倡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教学, 要注重教学的生活化。教师建立起新的知识观和教学观, 在教学过程中就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 教会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 不对学生进行教条式的灌输, 允许学生有自己不同的见解, 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去检验其理解的所学知识的正确性。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体育教师应正确认识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建立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信任的民主平等、友好合作的师生关系, 增强师生双方的交流互动, 积极主动地参与共建体育文化。教师要勇于承认自己的“无知”, 主动向学生学习, 实现“教学相长”, 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在新课程的教学中, 要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教师还应树立科学的现代教学效益观, 即要提高在单位时间内对学生掌握知识、形成能力、发展个性、提高素质真正起作用的有效教学时间的值。教师要用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的全面质量观, 取代以单纯的技术动作掌握为目的的片面质量观, 着眼于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二、科学合理的教学准备与设计是体育课堂有效教学的保证

这里所指的教学准备与设计是体育教师为达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而进行的必要的充分准备与合理的设计, 既能保证教学行为的成功又能保证教学在时间与投入上的合理性。教师应在上课之前调节自己的心理、生理和对课程内容的熟悉程度, 以使自己达到最佳的状态。教师除准备自己外, 还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 对学生的知识准备、认知准备、学习态度、学习习惯与风格、学习方法有所了解。根据学生的原有准备状态进行新的教学是教学的准备性原则, 如果教师对自己学生的水平和准备情况缺乏了解, 其教学必然是盲目和无效的。

所谓教学设计, 就是依据现代教育教学理论, 应用系统科学理论的观点和方法, 调查、分析教学中的问题和需求, 确定目标, 确立解决教学问题的策略步骤, 并根据经验选择相应的教学活动和教学资源, 评价其结果, 对教学活动进行规划和安排, 从而使教学效果达到最优化的一种可操作的过程。进行教学设计的第一步是教学目标的制定。从新课程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角度并通过其结合来实现课程的总体目标。第二步是进行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师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对教材内容进行增删, 所增加的内容必须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认知水平。第三是教师对教学目标和内容进行指定与选择后, 还应考虑使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和组织形式来使教学最有效。只有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和组织形式, 才会最大限度地发挥所设计内容的作用, 使教学达到最优化。

三、实施有效教学的策略是体育课堂有效教学的根本

所谓教学策略, 是指教师为实现教学目标或教学意图而采用的一系列具体的问题解决行为方式。体育教师在课堂上进行的教学策略的实施是实现高中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关键。我们把具体的策略归纳为:激发学生动机策略、教师传授指导策略、引导学生探究策略。

要想让学生主动参与, 就要激发学生的动机。动机是指发动并维持活动的倾向或意向。心理学家偏向于用动机作用来刻画个体发出能量和冲动, 指导个体将行为指向某一特定的目的, 并将这一行为维持一段时间的种种内部状态和过程。只有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 才会使学生学习积极主动, 学习持久, 有毅力, 使学生的学习有计划和效率。为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动机, 首先, 体育教师应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在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和新的学习之间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 以引起学生的认知失调, 即学生在经历新颖、不一致、令人惊奇、变化的学习情境时所引发的不确定性, 这种不确定性导致中枢神经系统的唤醒水平提高。学生为平衡认知失调, 便会产生求知欲望。当然, 在激发学生动机的时候要掌握一定的“度”。过分的刺激会使学生产生挫败感, 对体育课的学习失去兴趣。其次, 帮助学生体验成功, 提高学生的成就动机。教师应创造机会使学生拥有成功的体验, 经常对学生进行鼓励, 使学生积极进行自我评价, 提高自信心。再次, 应引导学生的正确归因。通过正确的引导使学生能够正确面对失败, 不对个人能力产生怀疑, 以促使其进行下一步的积极学习。

传授即体育教师的课堂讲解和示范。教师运用精确的语言向学生传达信息, 应注意传递内容的效率, 注意时间和讲解内容的分配。教师在短时间内讲解过多的内容会使学生产生倦怠感, 影响讲授的效率。教师运用正确合理的动作技术示范方法会极大程度提高教学的效果, 如正面、背面、侧面、镜面示范等。在体育课堂教学中不可缺少教师的指导。教师可运用集体指导、单独指导、巡回指导等不同形式对学生进行指导和错误纠正。指导时应注意具体的方法和技巧, 太复杂会占用学生过多时间, 太简单又不能引起学生的注意。教师在进行指导时应注意时机的选择, 要在学生进行学习和探索的基础上, 对其进行适时恰当的指导, 以培养学生自我学习和思考的能力以及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

体育新课程倡导培养学生的独立和自主性, 即由原来的被动式学习方式转变为多样化的学习方式, 让学生能够独立自主地参与学习, 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特别是创新能力得到培养。教师应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 开展不同形式的讨论活动使学生参与到探究中来, 通过教师的正确引导, 唤醒学生内在的潜能, 促使学生真正全面地发展。

四、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评价是体育课堂有效教学的动力

教学评价是对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情况做出质量的衡量和价值的判断的过程, 是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 可以为教学提供信息的反馈, 以使教师能够及时调整和改进教学, 最大限度地发挥教学水平, 促进学生学习和发展。新课程理念要求教学的评价不仅由教师进行, 还应有教师之间的互相评价, 学生自我评价、相互评价和对教师的评价。新课程明确提出:“改革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 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 评价不仅要关心学生的学业成绩, 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 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 帮助学生认识自我, 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 促使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因此, 体育课堂教学也应根据新课程建立相应的评价体系:第一, 教师对学生评价应本着“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 从实际出发, 注重学生的个性差异, 特别是学生年龄、心理活动和认知水平的差异, 在充分分析学生各种差异的前提下, 对不同的学生、不同的情况做出相应评价, 体现评价的主体意识, 努力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在应用终结性评价指出学生应努力的方向的同时, 还应从学生的认知方面、能力方面、情感方面、创新意识方面、合作精神方面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的多元化评价, 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学习, 体现评价的多元性。教师对学生评价要考虑到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向学生提出一些有建设性和发展性的意见, 使学生清楚地了解到自己的最近发展区和更长远的学习目标, 使全体学生都获得发展。即使有的学生的学习行为或学习结果不能令人满意, 但教师也应另辟蹊径, 寻找一线光明给学生, 使其在光明中愉快地接受教师的指教, 与教师进行沟通和交流, 体现评价的激励性和发展性。第二, 教师与学生的自评、互评与他评相结合。新课程要求转变传统的评价者与被评价者的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地位的评价方式, 教师应积极开展自我评价, 并使学生也参与到评价当中来, 使学生由被动的地位上升到主体的评价者地位, 可以表达自我的评价、对教师的看法和意见以及其他评价。教师通过自我评价能够发现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促进教师反思并灵活实施教学。学生参与评价提高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将促进学生主动参与, 自我教育, 自我发展, 增进师生的互相沟通了解, 促使友好、和平、民主的师生关系的形成, 体现评价的民主性。

浅谈现代色彩教学的新思维 篇11

关键词 现代色彩教学 色彩感觉 色彩心理 色彩个性

马蒂斯曾说过:“如果素描是理智的,那么色彩是属于感情的”。色彩既然是属于情感的艺术教育,就应该在教学上体现出它的人性化一面,而传统的色彩教学模式是由教师先灌输色彩理论,不管学生是否接受,它已经成为贯穿始终的检查标准。接着由教师演示作画步骤,学生便依葫芦画瓢的一步步跟。教师的教学观念总是停留在艺术类应试教育基础上,概念化、程式化的思维和表现方式根深蒂固。 现代的色彩教学,需要唤起学生学习色彩的热情,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加上我们对色彩的热情,感染学生,让学生展现自我,涂抹属于自己的艺术的蓝天,渲染色彩,绘出缤纷的虹。

一, 色彩感觉的训练非常重要。客观的真实的色彩是看不到的,不同颜色是人的视觉系统对不同波长(当然也可以说不同频率)的光波的不同感觉,所以我们认为颜色是主观的。我们看到的不过是一种色彩关系(同时对比、继时对比、同化),因此我们必须侧重于理解和研究色彩。一方面要经常综合感觉的成果,加强主观的个性的投入;另一方面要理解色彩的属性和体系理论,系统地把握色彩的世界,掌握色彩规律。通过客观的普通的配色训练广泛锤炼自己的色感。通过经验和训练来发展“观察的眼睛”,不仅要感受色彩的相互关联,而且要理解其作用,以便提高色彩的观察和表现能力。马克思说过:色彩的感觉是美感最普及的形式。从学生的色彩配色中可以看到他们心中充满幻想,脑中装满美丽的景物,渴望抒发,需要表达。但面对众多的色彩,有的胆子很大,每种颜色都用上,给人眼花缭乱的感觉;有的胆子小,不知所措无从下手。看到这种情况,我把每个同学的作业进行了展览,让他们看看哪幅画最美?美在哪里?引导学生懂得,颜色多,不见得美,如果一幅画没有明确的主题色彩,就像一个人唱歌没有节奏韵律,就不会让人觉得赏心悦目、悦耳动听。音乐中七个音符可以谱成各种悦耳的曲子。那么用赤、橙、黄、绿、青、蓝、紫七种颜色也能构成许多幅美的画面。

二,把色彩学原理、色彩心理教学整合为一体。在唤起学生对色彩的热情同时,通过色彩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使学生正确把握色彩的物理原理及对人们生理和心理的影响。例如:让学生用色彩表达酸的概念和印象;然后思考分析:酸→联想到→柠檬的味道→联想到→橙黄色→口中发酸的印象;最后引用橙黄色表达对酸的味觉。 通过分析及手绘练习使学生感受到了色彩的魅力,启发学生对生活中色彩的思考和表现。 再如把色彩心理的实验作业进行详细理论性分析,引出色彩秩序。

例1:很多同学把“甜”的味道表达为“腻”的感受。通过色彩秩序的学习,这样的现象可以诊断为明度过高,把明度稍减一些,色相就会明确一些。当然这个增减的量,完全是由长期的经验而来。

例2:学生调的色有时近似灰黑,不纯净,这是因为色素的混合是明度降低的减光现象。要混合纯度高的新色彩,用相近的两色如黄+绿=黄绿。两色距离较远的红与绿混出新色为纯度不降的暗灰色。

色彩的秩序是一个整体介绍,色彩的对比与调和是局部分析。有了整体的把握,局部研究,学习的线索就很明确了。最后讲色调,色调讲究画面整体把握,它是指构成画面的整体色彩倾向,整个连贯性的特征为:整体→局部→整体。感性在先,理性在后。在从色彩的物理,生理,心理课题中重点讲心理,且一直以色彩的心理做立线引导,学生在轻松的状态下完成整个学习过程,与最后的色彩的对比与调和课题做呼应。

三,主观色彩是色彩风格的灵魂,主观色彩形成色彩个性,没有主观色彩就没有色彩风格。这也是对学生进一步提升的必然阶段。大千世界艳丽的色彩能激发我们的丰富联想和各种情感,让学生在学习色彩技法的同时用心灵去感受色彩、热爱色彩,如色彩的冷暖、表情、联想和象征等,用心去喜爱色彩,用情去表现色彩。尽情发挥画者对色彩的主观能动性,把自己心中感觉到的色彩表现出来,绘出自己具有独特艺术个性的作品。色彩风格的不断完善要求学生对适合自己气质的形式进行执著的追求,致力于自己的形式的不断完美,而使自己的色彩风格具有鲜明独特的个性,绘画色彩作品的色彩个性正是建立在这种坚持不懈的努力追求中。

四,色彩教学作为一门专业基础课程,不单是绘画专业基础课程,而涉及的应用范畴非常广泛,包括平面广告设计,影视广告设计,摄影技术,包装设计,服装设计,装潢设计等。在色彩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融合各种不同的范畴的色彩应用实例,让学生理解和重视色彩课程的意义和重要性,提起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兴趣。例如结合相应的摄影作品,分析其中色彩搭配的组合如何让画面更加突出,又如分析成功的广告里面的色彩搭配运用,选取漂亮的包装设计作品进行分析欣赏,挑选服装设计的作品进行评价赏析等,这些实例都很能激发学生对色彩知识的加深和学习热情,更好地学习运用色彩,锻炼色彩的感觉,也有助于其它技能的提高,相得益彰。

色彩课要创新教学方法,使学习内容变得生动、鲜活、有趣,易于被学生掌握。因为色彩是一种语言,一种信息,色彩具有感情,让人感到有冷暖,前后,轻重,大小等。人对色彩是相当敏感的,当首次接触一件设计作品,最先摄取注意力的,就是作品的颜色,其次是图像,最后才是文字。在色彩教育中,需要以色彩表现技能为基础,通过灵活的现代教学模式,发展学生认知色彩的能力,这样才能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审美感知力和艺术修养。

参考文献:

[1]金晓明,熊玲林,王向阳等《色彩新思维》:高校新思维艺术设计系列丛书

[2辛华泉 ,张柏萌,《色彩构成》出版社:湖北美术出版社; 2002 .

[3]李广元《色彩艺术学》:黑龙江美术出版社 

[4]张梅等《新设计色彩》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5.

语文教学中创新思维的培养 篇12

轻松、活跃的教学环境,能够让学生在全神贯注中愉悦身心、激发灵感、发挥创造力。因此,教师要运用各种教学手段,为学生创造宽松、活跃的课堂学习环境,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良好的课堂环境应该包括宽松的氛围和创新的情境,二者分别构成了课堂的“大环境”和“小气候”,它们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是实施有效创新不可或缺的外部条件。

1.精心营造宽松氛围

作为课堂的组织者,教师应该把自己当做普通一员,与学生和谐相处,营造出宽松的、给学生以心理安全的学习氛围。

(1)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素质教育的本质是“主体教育”,主体地位的充分体现是培养学生创新的根本。因此,教师要尊重学生的独立性、自主性,尊重他们的人格,信任和鼓励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的全过程。在课堂教学中,要把学生当做一个自主的人、一个具有独立人格的人、一个具有巨大潜能的人。学生们有发问的权利,有说“不”的权利,有不同于他人的权利,有保留不同观点的权利。教师还要时刻鼓励学生标新立异,最大限度地、用不同的方式开展创新活动。

(2)教师要把“微笑”带进课堂。一堂课中,教师柔和的语调、期待的目光、激励的语言好似一条情感的纽带,使师生感情更加融洽,沟通更加顺畅。教师的信任、鼓励、欣赏、赞扬,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并产生“心理自由”和“心理安全”。“心理自由”和“心理安全”是营造有利于创新教育的精神环境之关键。事实确实如此,在课堂上巧用“微笑艺术”,能使学生在宽松的气氛中,敢想、敢说、敢做、敢创新。

2.巧妙创设学习情境

求知欲是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内驱力,也是激发学生创新的基础。因此,教师要依据教学目标的要求,利用小学生的好奇心,紧密结合语文教材本身丰富的感染力创设情境,激起学生内心强烈的兴趣和刨根问底的欲望,从而将“教”的愿望转化为“学”的内在需要。

二、技巧“活”,发展创新思维

学生的创新意识在一定程度上来源于教师的创新意识,所以,教学技巧、教学手段的独创性、新颖性,自然而然就会诱发学生的创造思维,这也正是很多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成功的关键。

1.相机而动,巧引导

作为小学语文教师,不仅要研究教育教学理论,把握学生的认知规律,合理设计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教学环节,还要在“善导”上下功夫。在教学《灰雀》时,课文写到第二天列宁到公园见到了那只灰雀。至于灰雀与小男孩到底有何关联,灰雀是怎样回到林中的,这些内容是课文留下的空白。我在教学设计中,有意挖掘这段空白,引导学生体会小男孩的心理过程,由此引发想象:小男孩对待列宁、对待灰雀态度的变化及放回灰雀的过程等。这样,学生根据自身的生活积累和经验,补上了这段“空白”,加深了对文章中心的理解。在引导过程中,教师要注意时间和分寸的把握,既不喧宾夺主,又达到开拓创新的目的。

2.适时而为,妙点拨

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我认为教师的引导要注意适时和适度,而点拨则要讲究巧妙性和启发性。如《草地夜行》的最后一段,文字含蓄,余味无穷,是课文的重点、难点。学生提出问题:课文开头写小战士饥饿疲劳,走路只是一步一挨,后来他既没有休息,也没有吃东西,怎么会“迈开大步”向前走呢?这个疑问的产生是由于对课文的前后联系缺乏连贯的思索。我通过点拨,提醒学生注意此联系,让他们自己找出答案。学生通过思考,疑问便迎刃而解。随后教师一语作结,使学生的认识更深一层,这样的点拨,真可谓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巧妙的点拨,不但拓展了学生的思路,而且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

三、主体“活”,培养创新能力

创新从哪里来?它来自于学生的探索,来自于学生动口、动脑、动手的实践。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主动探究和实践活动是密不可分的,是学生“动”起来的具体表现。只有学生积极地多方面探索,创新方能逐渐成为他们自身品质的一部分。

1.鼓励主动探究

学习是一项以个体参与为主要形式的认识活动,没有学习主体的参与,教学工作很难有所成就。小学语文课堂要广泛采用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为学生的学习内容是开放的、多元的,而学生之间存在不同的个体差异,他们通过独立的学习活动,面对同样的问题时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思考,会产生各种各样的结果,正如“一千个读者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采用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会给学生提供更多讨论、交流的机会,在互动、互助、沟通的过程中,有效地激起学生创作的火花。

2.注重实践活动

实践活动是语言课堂教学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在活动中,应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锻炼他们敢想、敢做、敢说的创新精神。在课堂中开展实践活动要有“见缝插针”的精神:从写一两句话的感想到续说、续写课文,从根据课文绘画到表演课本剧,从提建议到写调查报告,从办壁报到做导游等活动,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质和综合能力,让学生在实践中运用知识,锻炼技能,从而挖掘潜质,掌握创新的本领。

上一篇:教育经济管理下一篇:高中足球教学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