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发散思维能力培养

2024-11-18

物理发散思维能力培养(通用12篇)

物理发散思维能力培养 篇1

我从事师范物理教学工作已有7年的时间, 我所从教的师范物理, 是学生由初中升入师范类学校所学习的物理知识。在教学过程当中, 我发现学生由于为了应付中考, 大量做题、背概念, 导致学生对物理的学习充满了厌恶、畏难情绪和思维定势。如何改变这一现状, 恢复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自信心, 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 是我长期以来思考的问题。

物理学本身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自然学科。学生通过物理学理论的学习可以培养自己分析类比的能力, 判断、推理、归纳的逻辑思维能力, 抽象、概括的辩证思维能力;通过物理实践可以培养自己细致、敏锐、准确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创造力, 运用其他学科知识处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这些能力正是人们在自然界和社会中生存与发展必不可少的基本素质。这些能力素质的质量直接影响着总体素质。

初中学生进入高中学习, 无论对教材的理解方面、思维方面, 还是研究物理的方法方面以及完成作业的手段方面, 与初中学习阶段相比较, 都存在着明显的梯度。如果沿用初中的教学模式,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无疑会举步维艰。

在面对新世纪挑战的时候, 我们的学生缺少的不是知识, 也不是刻苦的精神, 而是发散思维与归纳能力。因此, 教师转变观念, 扬弃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手段, 引进和发展现代化的教学技术, 已是当务之急。我发现如果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发散思维与归纳能力的培养, 不仅能提高学生个人的能力, 而且能很好地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一、物理实验中发散思维与归纳能力的培养

人类生来就对世界充满着好奇, 比如幼儿时期站在大人们身边看大人们干活, 到再大些自己拆开家里的闹钟看看指针为什么会走、打开家里的收音机看看里面到底是否有人在唱歌、讲话。其实, 广义地讲这些活动就是一种人类认识低级阶段的实践, 是一种无理论指导下的实践, 是人们的好奇心所致。

物理实验教学向学生有目的地展现了许多有趣的物理现象, 呈现了许多真实又形象生动的物理事实, 使他们在好奇心的驱使下, 对未知结果的探究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从而产生了学习的欲望, 激发了学习兴趣, 使他们从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 这样就有助于激发他们的学习潜能。

物理实验是物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对学生建立概念、巩固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实验会使学生产生好奇心, 教师要利用学生的这种心理, 激发学生的思维。实验中往往包含有多个知识点, 教师要抓住实验过程中产生的各种现象及时提出有关问题, 启发学生多思考。在演示实验中, 教师可边做边提问, 内容可涉及仪器的名称、使用方法、操作要求, 可能出现的现象等;在分组实验中, 教师可边巡视边提问, 引导学生积极开展思维;在学生实验后还可增设一项内容, 题为“如实写出实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试加以分析和讨论”, 让学生通过实验, 训练培养思维的多面性和灵活性。例如:在讲“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时, 可这样设计开头:教师问:100瓦的灯泡亮还是40瓦的灯泡亮?学生答:当然是100瓦的灯泡亮。教师将“200伏、100瓦”和“220伏, 40瓦”两灯泡并联接入220伏的电源中演示, 果然与学生的答案一样。学生的观点似乎是正确的。教师再将这两灯改为串联后接入220伏的电源中演示, 结果100瓦的灯泡反而比40瓦的灯泡暗得多。这一出乎意料的事实使学生们展开思维, 迫使他们向知识的更深层次进军。再例如:在做奥斯特实验时, 边做边提出下列问题: (1) 导线上未通电前导线旁的小磁针北极指向什么方向? (2) 导线通电后, 小磁针北极指向什么方向? (3) 断电后小磁针北极如何转动? (4) 改变导线的电流方向, 小磁针北极指向是否改变?然后引导学生将电流的磁场与磁体周围的磁场进行比较, 帮助学生分析, 从而使学生理解并建立起电流的磁场概念。再例如:认识形形色色的桥。我们看过各式各样的桥, 那么人类是如何想到建这样的桥梁的呢?实验:纸载砝码。我们的学生会想出很多方法, 将纸的形状发生改变, 在他们手中的纸会变出各种的形状, 哪些合适, 他们在不断尝试中得出结论。教师再要求不改变纸的形状, 用其他的东西帮助纸来支撑。通过不断的发散性思考, 他们会获得很多种方法。教师所要做的就是将桥梁的结构带入其中。

二、物理概念中发散思维与归纳能力的培养

物理概念一直以来都是学生学习物理时认为困难的一部分, 我们可以将一些概念归纳总结, 放在一起, 利用实验将其体现出来。

实验:让手不沾水取出硬币。我们的学生会想出很多种方法:戴橡胶手套取、用镊子夹、用吸铁石吸、把水倒掉、用干毛巾把水吸干等。那么这些方法有什么规律呢?我们是否可以分类呢?通过提醒, 学生归纳总结会发现, 这些方法中, 一类是将手隔离起来, 就是在手和硬币中添加一种媒介物, 如手套、吸铁石、镊子;另一类就是将水和硬币分离开来再取, 如将水倒出、吸干。那么也就是说要将硬币取出只要在这两类方法上动脑筋。第一类只要找到适合的媒介都可以。第二类就是思考如何将水和硬币分离。此时, 我们就将学生带入了又一个思考当中, 蒸发现象、虹吸现象、毛细现象、大气压的作用, 都会一一呈现在学生们的面前。理解了这些现象, 再将这些现象引入生活当中, 思考总结, 学生就会通过认识现象, 了解生活。

三、物理教学中专项发散思维能力的培养

目前的教学现状不是收敛性思维重视不够, 而是发散性思维训练不足, 学生往往缺乏与物理知识相联系的多角度、开放式的思维展示。

如何提高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是否提几个有启发性的问题, 多从侧向、逆向思考解题, 安排一些探索活动就算是发散式教学?有没有更系统的、更便于教学操作的发散训练形式?能否对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给出客观具体的评判标准?这里, 特别值得推崇的是建立在吉尔福特智力结构理论基础上的发散训练模式。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认为, 任何一种智力总表现为对一定形式的内容, 进行一定形式的心理运作或加工, 并产生一定形式的产品或结果, 所有这些智力形态构成包含120种能力因素的复合体, 其智力因素结构如图1所示。

依据上述智力结构, 要开发学生智力, 就要在教学上把思维运作、内容和结果三方面结合起来, 设计训练方案。具体到发散性思维训练, 就是把图中的发散性加工运作与4种内容和6种结果结合, 产生24种不同的单项训练形式, 如图形单位发散性加工、语意类别发散性加工等, 使每一项与智力有关的思维都得到充分训练, 都有相应的、可操作的检测指标。

通常认为, 创造性思维存在于问题的解决实践。那么在具体的解决过程中究竟是什么地方发生了创造性思维?吉尔福特指出:“答案是, 凡有发散性加工和转化的地方, 都表明发生了创造性思维。”此外, 不同人的创造力类型不同, 如果追本溯源的话, 也极有可能与他的某个单项发散能力较强有关。例如有人图形发散性较好, 相应的空间想象与形象再造能力较强;有人符号发散性突出, 往往更容易在数理学科领域里做出创造性成果等。因此, 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 首先需要考虑的是按吉尔福特的智力操作程序, 开展有针对性的分项发散思维训练。实践表明, 发散性思维品质有层次之分。如果以思维加工的最终产品结果衡量, 具有单位、类别、关系的发散加工形态, 更多反映思维的流畅性, 属初级发散;系统与转化形态已具备较好的思维变通性, 属中级发散;而能由一事物导致另一种新事物, 特别是在思维收敛基础, 已获得有意义的选择判断后, 又进一步扩展发散的应用加工形态, 则往往能产生独特新颖的思维成果, 应属于高级发散。教师在实施这一模式时, 要结合学生年龄与智力水平, 掌握好专项训练的类型与强度, 做到循序渐进, 稳步发展。

开展系统的发散思维训练, 在心理学书籍已有许多成功事例, 现在的问题是:如何在吉尔福特理论指导下, 从基础入手, 结合学科知识内容, 分项训练学生各种发散思维能力, 使之融合于具体教学之中。下面以图形发散为例, 着重说明怎样在物理教学进行单项的基本发散思维形态训练。

1. 图形单位的发散能力训练。

这种训练的要点:将某个图形或实物单位作为想象出的可能图景中的基本单位要素, 或依据基本图线要素画出不同图形。

物理实例:盛某种液体的容器中有一物体, 若起初是木块V浮在水面上, 露出1/5 V, 求F浮。现改变物体与液体类型或用箭头表示初始浮沉状态, 可给出多少有意义的浮力问题。一些可能的实例如图2所示。

2. 图形关系发散能力训练。训练要点:给一组材料, 找出或联想出其中图形或实物间尽可能多的关系。

物理实例:图4a给出一辆自行车实物。请从运动状态角度指出图中b、c、d、e、f与自行车的关系。

可能的关系: (a) (b) (c) 中物体不倒, 重心垂线应落在支撑面上; (d) 脚踏轮作用与轮轴相似;车轮上一点运动轨迹与 (e的运动轨迹相同;骑车能直立不倒与 (f) 中汽车刹车时均有惯性力起作用 (或如果将两者看作质点, 均作直线运动) 。

参考文献

[1]吉尔福特著.施良方译.创造性才能.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0:129.

[2]恩田彰著.陆祖昆译.创造性心理学.五洲出版社, 1988:42.

物理发散思维能力培养 篇2

举个例子,曲别针相信大家都见过,但是曲别针有什么用途呢?夹文件、做窗帘、挂挂历……如果认真去思考,相信大家都能说出几种用途来。想到的用途越多,说明你的发散性思维能力更强。

以上的问题是在1987年关于开发创造力的研讨会上被提出来的,风度潇洒的村上幸雄先生捧着一把曲别针,问出这个问题,各地学者、专家七嘴八舌,议论纷纷,也有人踊跃发言,大约说了十几分钟,有人问村上幸雄先生:“您能说出多少种?”村上幸雄一笑,伸出3个指头,“30种?”村上摇头。 “300种?”村上仍然摇头。他说,是3000种。人们都异常惊讶,佩服村上幸雄聪慧敏捷的思维。这时中国魔球理论的创始人、著名的许国泰先生向台上递了一张纸条,纸条上写着:“幸雄先生,对于曲别针的用途我可以说出三万种”。大家都不相信,于是许先生把曲别针分解为铁质、重量、长度、截面、弹性、韧性、硬度、银白色等十个要素,用一条直线连起来形成信息的栏轴,然后把要动用的曲别针的各种要素用直线连成信息标的竖轴。再把两条轴相交垂直延伸,形成一个信息反应场,将两条轴上的信息依次“相乘”,达到信息交合。” 于是曲别针的用途就无穷无尽了。

这就是发散思维的魅力,它对一个人的智力、创造力有多重要。从小培养孩子的发散思维能力,能使孩子思维更活跃,遇到问题善于思考,多角度寻找解决办法。

如何培养孩子的发散思维能力?

一、合理利用睡前故事

孩子都喜欢听故事,因为故事里有更丰富的美好世界,孩子会幻想自己是故事中的主人公,去冒险,去游戏,听故事能带给孩子更多的想象空间。在给孩子听故事的同时,可以学着让孩子自己编故事,开发孩子的发散思维能力,让孩子自己设计人物情节。如果孩子没有能力编造出完整的故事内容,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创造完成。

二、给孩子主动思考的空间

要想培养孩子的发散思维能力,就不能束缚孩子的思想,多给孩子主动思考的空间,例如在饭菜的制作上,可以邀请孩子出主意,制作什么样的菜谱,发挥孩子的想象力。或者在看故事书时,多提问一些问题,启发孩子去思考前后的因果关系,思考下一步的做法。多种方法锻炼孩子的发散思维能力。

三、学会归纳总结

家长可以在每周末组织一次家庭会议,让孩子把一周所学的内容进行归纳整理,讲一讲生活和学习上遇到的问题,自己能想到哪些解决办法,这样既可以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又能培养孩子的归纳能力及发散思维能力。

物理发散思维能力培养 篇3

物理学家王淦昌认为:“物理学既是一门重要的基础理论学科, 又是一门具有广泛实际应用的科学. 21世纪国与国之间的竞争, 实质上就是高科技的竞争、 人才的竞争, 而下一世纪大量优秀的科学技术人才将来源于今日的中学生. 因此, 在中学生中大力发现和培养英才学生, 实在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 ”.中学生物理知识竞赛主要采取激励、选拔的方法,通过探索和创造,深入挖掘学生的思维能力,尤其是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那么,什么是发散性思维呢?发散性思维是指思维主体在展开思维活动时,围绕某个中心问题, 进行辐射状态的积极的思考和联想,广泛地收集与这一中心问题有关的各种感性材料、 相关信息和思想观点,最大限度地开拓思路, 从而产生一系列相关的发明与发现的一种思维品质.某些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只会记住老师讲过的例子,却不会自己拓展新的知识和内容,不会举一反三,只要一变题型,就会做错.还有的同学,思维面狭隘,没有形成正确有效的解题思路,所以通过题海战术提高自己物理成绩,这样的学生在解题方面均没有形成发散性思维.简而言之,发散就是“由一点散开”,发散性思维就是学生做题的时候能够通过一个问题引出一系列问题,从不同方向角度思考问题,所以说,具有发散性思维是解答物理竞赛题的必备条件.

在物理竞赛的培训中,需要学生做到的是不要一味的跟着老师的步伐走,要摆脱老师“灌输”的教学方法,在习题的解答中,要调动各个方面的思维层次,对题目中的条件、信息进行转换,提炼出合适的物理思维方法.首先需要理解题意,找到本题的发散点.所谓发散点就是解题的关键点,充分理解发散点可以找到本题的多种解题思路.然后思维发散,思维发散主要是建立在发散点上,利用已有的知识储备沿着不同的方向去思考,找到尽可能多的可用于解题的知识点和解题方法.利用眼前的信息、掌握的知识点及熟悉的解题规则对由发散思维提出的多种可能性进行分析、讨论、比较、评价,选择最优化的解题方法,这个过程叫做思维收敛.最后通过物理规律,分析列式,运算,最终得出结果.发散性思维解答物理问题的步骤如图1.

根据发散性思维和物理学科的特点,本文认为物理发散性思维就是根据物理文字信息,找到物理思维发散点,根据已有的知识储备,通过多方面的理论验证、实验验证,进行多方面分析的思维方法.

笔者通过对第12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预赛的一道习题的不同解答过程进行分析,分析解答该题时所需要的物理发散性思维的解题思路.

例题一个绝缘细线构成的钢性圆形轨道,其半径为R,此轨道水平放置,圆心在O点,一个金属小珠P穿在此轨道上,可沿轨道无摩擦地滑动,小珠P带电荷Q.已知在轨道平面内A点(OA=r

解法一根据题意做出示意图(图2).设A1点距圆形轨道的圆心O为r1,由于A点放的电荷q距圆心为r,则对隔离出来的两点有

kqR-r+kq1r1-R=0(1)

kqR+r+kq1r1+R=0(2)

由(1)、(2)两式可得:A1点位置距圆心O的距离为r1=R2r,所带电量q1=-Rrq.

分析本题中小珠沿着轨道做匀速圆周运动,那么这种运动的受力情况是比较特殊的,小球的受力情况是一个发散点.由发散点分析,根据运动特点,可以从动力学角度分析或者能量角度分析,在动力学角度上,根据匀速圆周运动的特点,小球所受的力的合力提供向心力,向心力的大小是恒定的,那么进一步的解题方法可以有:一是利用匀速圆周运动受力进行分析,通过公式求解;二是选取特殊的两点,利用合力的大小相等求出A1点的位置及电荷q1之值,这个过程属于思维发散.面对有三个思路的求解,一是通过能量求解,二是通过圆周运动特点求解,三是特殊点分析求解,这三种方法都可以吗?由于所求的是电荷量与位置这两个物理量,不是过程量,加之小球整个过程受力情况复杂,所以利用特殊点分析求解,这个分析、对比的过程是思维收敛.通过思维收敛最终确定了解题的思路.通过物理规律分析,这个特殊的两点是哪两点呢?支持力永远指向圆心,重力竖直向下,电场力水平方向上,为计算简便,选取的这两点最好为直线 O与圆轨道相交的两点.最后利用物理公式列式、求解,求出最终的答案.

解法二将圆轨道类比成左、右两个球面镜组合.已知半径为R,所以此组合球面镜的焦距为R.

q1为物点成虚像为q,则q为像点(图3),由成像公式1u+1v=1f可知所以有

1u-1R-r=-1Ru=R(R-r)r.

设A1点与圆心O的距离为r1,则

r1=u+R=R2r.

又因为qq1=vu=-(R-r)rR(R-R)=-rR,

由此解得q1=-Rrq.

分析除了从知识点出发,解题的方法也是一个做题的切入点.P可沿圆轨道做匀速圆周运动,不仅说明其向心力大小时刻相等,同时也说明此圆轨道是一等势线,这是一个发散点.圆轨道看成等势面对于解答本题有什么作用呢?学生可以思维发散想到物理解题的方法有:归纳演绎法、类比法、臻美法、等效替代法、整体隔离法等方法.根据每种方法使用的条件的区别和判定,再结合题目信息分析,等势面将圆轨道分成两个半球面,相当于两个球面结合在一起,我们会想到镜面成像的规律由成像公式1u+1v=1f,本题的模型类似于镜面成像模型,所以本题使用类比法,这种对解题方法的分析、对比以及确定的过程就是思维收敛的过程.那么谁是物点谁是像点呢?通过物理规律分析,若q为物点,q1为像点不成立的,所以只能是q1为物点成虚像为q,q为像点,然后根据成像公式等知识点进行列式、求解.

总结在整个物理发散性思维的解题过程中,最重要、最难处理的部分是思维收敛.很多学生抱怨过“知识点都会,但是做题时却不知如何下手”.例如在高一刚学习位移时,位移的计算公式很多,但是学生做题时却踌躇不前,因为他不知道选择哪个公式去解决,这就是因为没有很好地进行思维收敛.那么怎样才能培养学生能更好的进行思维收敛呢?思维收敛的培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侧重讲解,善于引导

能力的形成是从模仿开始.老师在讲解习题时可以侧重使用物理发散性思维的解题方法.在习题讲解的过程中,老师要向学生讲解为什么会选用这种思路解答习题,解释其他解题思路错误的原因,向学生展示从思维发散到思维收敛整个解题过程以及是如何想到的.同时,老师要善于发现并指出学生在解题过程中,从思维发散到思维收敛的处理上存在的错误地方,并加以引导,分析错误原因并讲解正确的解题思路.

(2)优化知识结构框图

思维收敛是建立在大量的知识储备上.知识储备越多,越详细,基础越扎实越有助于思维收敛的发挥.知识结构可将不同种类的知识组成,包括基础知识、专业知识、相邻学科知识、学科前沿动态等,具有开放、动态、多层次的特点,完善的知识结构更加利于思维收敛.

(3)相似知识点归纳、分析及比较

之所以学生在解题时不知道用哪些知识点,主要是因为学生对相似的知识点存在混淆,不会对这些知识点的使用条件进行区分,所以在复习的期间,老师可以将知识点展现出来并对知识点加以区分,这样的复习方法为学生的思维收敛巩固了基础.

(4)通过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举一反三、多题归一推进思维收敛

这种习题的练习可以培养学生有意识地对问题思考、开拓、变型,逐渐引申、拓展,对问题的深入思考加强了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和区分,有助于学生物理思维收敛的培养.

物理发散思维能力培养 篇4

关键词:发散思维,培养,兴趣

发散思维又称扩散思维, 就是指沿着各种不同的方向去思考、重组当前信息和记忆中的信息, 产生新的信息。

物理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一部分, 其教育意义不仅仅是让学生掌握物理基本知识, 更重要的是培养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发散思维是创新思维的重要组成部分, 简单说, 发散思维是不依常规, 寻求变异, 从多方面寻求问题答案的思维方式。一般来说, 设想愈多, 发散愈大, 创新出现的概率也愈大。可见, 创新思维更多的是同发散思维结合在一起的, 思维的创新水平更多的是通过思维的发散水平反映出来的。因此, 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地创新, 就必须充分重视学生发散思维能力的培养。本人认为发散思维能力的培养应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创设思维情境, 激发学习兴趣, 培养发散思维能力

爱因斯坦说过:“对于一切来说, 只有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是物理教学中促进发散思维的重要手段。

1. 努力创设各种物理情境,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因此, 教学中教师一定要利用好各种教具充分发挥物理实验的功能:运用演示实验, 创设有声有色的、形象直观的情景;运用分组实验, 创设生动活泼、热烈讨论的情景;运用开展课外小制作、小发明的活动, 创设理论联系实际、巧用物理知识的情景。从而促使学生触景生情, 触类旁通, 提高能力。

2. 介绍物理知识的重要作用和物理学家们的成长历程、卓越贡献, 来促进学生的物理情感和学习兴趣。

在物理教学过程中, 教师可以经常举一些生动的生活事例来展示物理知识的广泛应用及其重要作用, 还可以借助物理讲座和园地等多种方式来开阔学生的视野。

二、在教学中注重学生发散思维能力的培养

1. 注重开放式提问, 促进思维发散。

开放式提问是开发学生发散思维能力最重要的环节, 也是贯穿整个教学过程的主要链条, 许多学者研究发现通过开放式提问, 学生可以从多个不同角度思考问题, 从而提高发散思维能力。

2. 鼓励一题多解, 发展求异思维。

所谓“一题多解”就是指通过不同的思维途径, 采用多种解题方法解决同一个实际问题的思维方式。只要能解决问题, 寻求多样化的解决方法, 谋求多种的可能性。在这种情况下, 学生往往会独辟蹊径, 获得解决问题的新途径。这样培养的学生, 可以使学生不仅具有极高的思维灵活性, 而且还会具备较强的应变能力, 能全面准确地掌握知识, 并且养成多角度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习惯, 以及探索未知世界的浓厚兴趣, 有助于发散思维能力的培养。

3. 创设一题多问, 促进思维阶梯发散。

一题多问是从学生认知过程这个角度出发, 以拓宽思路为先导, 引导思维逐渐深化, 使设问逐渐加深, 达到水到渠成的目的, 可有效地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4. 注重一题多变, 促进思维变化发散。

“一题多变”就是指从多角度、多方位对例题进行变化, 引出一系列与本题相关的题目, 形成多变导向, 使知识进一步精化的教学方法。解决这类问题, 能够促使学生善于抓住问题的本质, 从本质出发, 去思考表达或解决这一问题的不同方法, 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这种对同一问题有不同的表达方式, 或是同一问题有不同的物理情景, 或是由于条件不确定性而使同一问题有不同的答案。这种以知识点为中心的一题多变, 既能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还有助于学生准确全面地掌握知识。

三、通过物理实验的演示、设计和操作, 培养发散思维能力

物理实验是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重要形式之一, 同时物理实验也是检验学生创造性思维品质的重要形式。教师在物理实验教学实践中应注意让学生明确实验的意义、发展学生的想象能力, 同时应在实验的内容、形式上创设适当的物理情景, 激发学生实验的兴趣、突出学生在物理实验中的地位,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1. 验证同一物理问题, 采用多样化实验设计。

为了验证同一物理问题, 让学生设计不同的实验装置, 能发展学生的发散思维。

例如, 验证光在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可以鼓励学生分组设计, 并进行比较。然后, 列举部分实验案例: (1) 部分同学采用课本实验; (2) 部分同学用小型激光器沿白纸板照射; (3) 部分同学用小型激光器照射水槽中的水 (为了能看到水中的光路, 可以在水中滴少许牛乳或墨水) ; (4) 部分同学用小型激光器照射玻璃砖; (5) 部分同学拉上窗帘, 用手电筒照射室内空间。再进行比较, 找出每个实验的优点和不足。

这样, 为同一实验设计功能不同的装置, 能最大可能地发挥学生的发散思维。

2. 运用有限仪器设计同一种装置完成不同的实验功能。

例如, 器材:电压恒为3V的电源, 阻值为5Ω、10Ω、20Ω的定值电阻各一只, “15Ω1A”的滑动变阻器一只, 电流表、电压表各一只, 开关和导线若干。请你利用这些器材来验证一些物理问题: (1) “电流与电阻的关系”; (2) “伏安法测电阻”; (3) “伏安法测电功率”; (4) “电流与电压的关系”等。

可见, 这样一个简单的装置有这么多的实验功能, 其关键在于是能够运用发散思维组织自己的想法。

初中生历史发散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篇5

姓名:陈艺虹 班级:2013教育学方向本科三人行班 学号:130737651

指导教师:陈伙平

摘要:采用教育经验总结法对初中历史教学实践进行研究,提出初中历史教学应以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为教学重点,必须从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的流畅性、变通性和独特性等三方面入手,达到拓展学生发散思维的空间,深化学生发散思维的层次的目的。关键词:初中历史;发散性思维;创造型;培养

一、初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能力的意义

(一)发散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是造就创新型人才的重要途径

21世纪人才必备的首要素质是创造思维和创造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和创造力是当前教育教学最重要的任务之一。而发散思维与创造力有直接联系,是创造思维的中心,是测定创造力的重要指标之一,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吉尔福特也说过“人的创造力主要依靠发散思维,它是创造思维的主要成份。”因此,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成为时代赋于教育者的神圣使命。

(二)发散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素质教育的目的在于充分开发学生个体的潜能,使学生的各种潜能得到优化和发展,从而不断提高学生个体各种素质水平,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而其中,发散性思维能力影响到潜能的优化和发展。因此,发散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是素质教育中的一项重要内容,重视学生发散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应成为教育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志。它有助于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提高学习效率,提高学生知识迁移能力,把素质教育落到实处。教师有意识地多进行这方面的训练,将会使学生受益无穷。

(三)发散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是提高历史教学实效的重要举措

传统的历史教学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未摆脱灌输式教育模式,未完全把能力的培养渗透在知识的传授中,教学重照本宣科,轻怀疑求新;重逻辑推理,轻发散求异。培养出来的学生“死读书”、“读死书”,实践能力弱,缺乏求异、求新、求实的创造精神,甚至形成了“高分低能”这样令人担忧的现象。因此,如何积极营造有益学生发散性思维训练的氛围,发展学生的创造力,是进行教学改革,落实素质教育的新课题。

二、发散性思维含义和特征

发散思维,又叫求异思维、扩散思维、分散思维、辐射思维、多向思维,它是根据已有的信息,从不同角度、不同方向思考,从多方面寻求多样性答案的一种的思维形式。它具有流畅性、变通性、独特性三大特征。流畅性,是指面对问题情景时,在规定的时间内产生不同观念的数量的多少。该特征代表心智灵活、思路通达。对同一问题,想到的可能答案越多,表示思维的流畅性越高。变通性,即灵活性,是指面对问题情境时,不墨守成规,不钻牛角尖,能随机应变,触类旁通。对同一问题,想出不同类型答案越多者,变通性越高。独 1 创性,是指面对问题情境时,能独具慧眼,想出不同寻常的、超越自己也超越同辈的方法,具有新奇性。对同一问题,提意见越新奇独特者,其独创性越高。

三、初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能力的方法

从初中历史教学的现状看,要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能力,笔者认为就应从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的流畅性、变通性和独特性入手:

(一)扩大知识范围,构建认知结构,培养记忆品质,增强思维流畅度

发散性思维的流畅度主要依赖记忆中贮存的信息量。知识大量积累之后才有可能使发散思维流畅。中学生知识的积累主要来自于教本和课外阅读。教本中的知识是学生在教师的控制下精学的内容,是发散思维流畅性的基石,也是课外阅读的基础。教师在进行历史概念和历史规律的教学中,要注意揭示历史现象、历史过程和历史事实的本质,让学生掌握其精髓。在此基础上,多层次、多角度扩展知识,理解知识与运用知识,使之全面、深刻地掌握历史概念和规律。教师要有意识地帮助学生把新知识及时纳入已有的知识体系,用教学手段帮学生或让学生主动地认识到历史知识之间的关系和联系,逐步形成和扩充知识结构系统。例如:在学习“七年级下册第13课《灿烂的宋元文化》”时,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来启发学生思考和组织学生开展活动:①灿烂文化历史的原因是什么?②灿烂文化的内容是什么?③灿烂文化的影响是什么?④灿烂文化的意义是什么?⑤有什么重要的启示?这样通过展现历史现象、历史规律的形成过程,引导学生自己观察、分析、判断,各抒己见,广泛开展各种信息间的交流,让各种思想和念头有充分闪现的机会,然后通过比较、鉴别、去伪存真,透过现象求本质,认识知识间的联系,形成知识网络。

教师可以有计划地再扩大学生的知识范围:(1)根据历史教学的进度和学生的认知水平,指导学生进行阅读。如课后的“ 北宋时的四种磁性指南针”小阅读,这些在课堂上就可以让学生了解消化;《历史课课练》中的趣味介绍引导学生作业后自己阅读;提一个问题,让学生网上搜索或到图书馆查阅等等。(2)引导学生兴趣,授予他们如何对待历史科学前沿和交叉学科知识的方法。如以美国总统选举为契机,让学生了解美国总统制形成历史;认识当前美国总统选举的现状和实质;把历史的学习和政治等其他学科联系起来„„这样学生就能形成更饱满的知识结构,开阔了视野,也能够更加灵活地运用知识,思考问题不再或较少受束缚。学生的思维空间得到拓展,思维得到释放,发散思维流畅性的基石也愈加坚实。

另外,培养学生良好的记忆品质,也是发散思维流畅性的保证。教师在平时应指导学生运用正确的记忆方法,提高学生的记忆力,增加学生的记忆量,并使学生在需要时,能使知识保持、重现、再认。怎样才能培养学生良好的记忆品质呢?下面试根据笔者体会,浅谈一些认识和做法。

1.增强记忆目的性、培养记忆自觉性。心理学实验证明,记忆依赖目的和任务。因此,教师可以设定一定时间让学生完成一定记忆任务。如教师习惯性在课堂最后五分钟进行课堂总结提问,或课前五分钟进行复习提问。同时,教师应该在课堂上渗透前途理想教育,激励学生直接的、间接的学习兴趣,从而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使他们更多地、自觉地进行记忆。

2.正确运用识记方法。运用正确的记忆方法,能使学生记得牢固,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2 对于历史知识,教师要指导学生运用意义识记,并正确组织复习。充分理解知识点是发展意义识记的必要条件。因此,对于有关历史知识点,要让学生充分理解的基础上,让学生通过编写提纲,列表格和图示来识记。还可指导学生对历史知识点进行比较,寻找出异同点来识记,并在比较的基础上对识记材料进行加工、整理、归类,然后分别采用“联想记忆法”、“分类记忆法”和“重点记忆法”进行识记。这样可以调动思维的积极性,取得良好的识记效果。另外,复习是增强记忆,克服遗忘的主要方法。组织复习应注意参考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正确分配复习时间,合理安排复习内容。并注意复习方式的多样化,避免枯燥、单调,以提高学生智力活动的积极性,使学生掌握的知识更牢固、更透彻、更灵活。

3.引导运用多通道协调记忆。记忆本来就是一种复杂的心理过程,只有调动心智器官和心理机能,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古人强调读书要做到“心到”、“眼到”、“口到”就是这个道理。例如:我们在进行历史教学时,综合运用挂图、提问、板书等手段,让学生耳、眼、口、手都调动起来投入学习,在各种感觉的综合作用下,记忆会特别清新。

(二)优化知识结构,设计引导性提问,鼓励一题多解,提高思维变通度

优化知识结构其实是前面所叙的延伸和提高,也是变通性的基础。因为在此基础上,学生才能及时有效地联系有关历史知识,从不同方向进行思维。教师在单元小结或复习中不仅要引导学生整理(由基本史实、基本规律和基本方法所组成的历史知识结构),而且要帮助学生分析、对比、归纳、小结已学过的知识,以使知识条理化、系统化,便于学生掌握其内在的联系。在复习“八年级上册第第一单元《列强的侵略和中国人民的抗争》”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整理“列强发动的四场侵华战争和中国人民的四场抗争”,分析、对比、归纳、小结“四场战争”和“四场抗争”的背景、过程、结果、影响,这样既复习了多个知识要点,又掌握了比较学习的方法。

教师若能在授课时提出激发学生发散思维的问题,引导学生从正面和反面多途径去思考,对提高学生思维变通的能力和思维变通的意识将大有好处。教师提问要重在启发学生求异,多方面、多角度、多层次地进行思维操作。如在探究“洋务运动的评价”时,通过“洋务运动对中国的社会制度有什么影响”、“洋务运动对中国的近代化有什么影响”、“洋务运动对中国的科技文化有什么影响” 等这类引导性提问,使学生把握问题实质,思考不拘泥于一个方面,引导自由变通,自然地从一个思维过程转换到另一个思维过程,这对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是极为有益的。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多斟酌提问的时机和方式,使提出的问题不唐突、不做答案式提问,真正做好引导思维变通的角色。

在教学中我们经常提炼和总结出带有规律性的解题方法,建立必要的解题思路,并提供模仿的程序、方法和思路,使学生养成按一定程序思考和解决问题的习惯,克服了思维活动的盲目性,培养了学生思维的逻辑性和条理性。但是有时负面效果随之而来:不少学生总习惯于搬用已有的经验,机械模仿,思维上表现出了依赖性、呆板性。这要求我们教师要有敏锐的觉察能力,及时发现学生学习中的这个阶段,引导思维变换。最常见的方法是鼓励和引导一题多解,根据学生的知识积累,在习题中结合历史知识特点,利用并转化集中思维向发散思维发展,当需要运用集中思维寻求答案时,要尽量向各个方向、各个角度拓展,以形成 3 多条不同的思维链。例如指导学生评价历史人物时,教师总是引导学生从“是否顺应历史发展、是否符合人民的利益、能否推动生产力发展”三个维度和正反两个方面进行评价。但是在评价一些世界历史人物时,还应该引导学生从其他角度来思考,比如评价拿破仑,还应该从世界历史的角度和本国历史的角度来分析。让学生从不同方向、不同角度思考,广开思路,用多个历史规律去处理同一历史问题,训练和提高学生思维的变通度。

(三)鼓励质疑问难,指导灵感引发,培养猜想能力,提升思维独特度

所谓“质疑问难”就是要勇于提出疑问,敢于探究,是产生独特思维的前提。它要求学生不被成见、陈规所束缚,不人云亦云,使其善于从各个侧面感知历史问题,从而去发表自已独特见解。比如对义和团运动评价时,关于“义和团表现出来的无知狂热愚昧该怎么看”、“义和团运动所表现出来的战斗精神有什么影响”等问题,教师应多鼓励学生不惧权威,不迷信书本,敢于提出质疑。并且教师要善于消除学生在发现自己以及别人在思想上和行为上的偏离常规以后感到的不安。

鼓励质疑问难的方式常有:自疑——围绕教学内容鼓励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激疑——当学生无疑时设法激起疑问;辩疑——发动学生围绕疑点展开讨论;释疑——在学生充分讨论的基础上解释疑问;存疑——有些疑问留给学生课后进一步思考。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关键是看教师要筛选哪些问题解疑和如何解疑。如果教师筛选的是只限于课本内容方面的问题,那么它就不属于创新思维训练,而只是传统的问答解疑。相反,筛选能反映学生跳跃式思维,逆向思维,甚至“反”内容,具有独特火花的问题,然后启发引导他们的想象力、联想力,就能让其独特思维得到激发,多维思维能力得到不断加强。

教师对学生的质疑要耐心予以解释,不可挫伤他们的好奇心。假如有些问题在课堂上解决不了或一时不易说清,教师万不可以“将来你会学到的”、“怎么可能会这样”应付了事,而应视问题的深度,引导他们通过自我探究、查阅资料等手段寻求解决,既培养学生自主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又让学生体验在过程中迸发新思维的快感。总的来说,教师只有营造出让学生敢于疑问、乐于疑问的氛围,学生的思维才能脱离僵化,真正放开,产生出独特的火花。

总之,在历史课堂教学过程中蕴藏着大量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时间、空间和课程资源,只要我们认识到位,努力挖掘,精心设计出一个个较好的发散思维情景,创造出一个个利于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机会,激励学生敢于打破思维定势的框套、大胆猜想、积极探究,就能不断拓展学生发散思维的空间,深化学生发散思维的层次。做为一线的历史教师,也就能为使学生由“知识型”转化为“能力型”、从“继承型”转化为“创造型”人才的教育改革系统工程尽历史教改应尽之力。

参考文献:

[1]雒启坤.中学历史创新教法[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42-47 [2]赵克礼.中学历史教育实习行动策略[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135-140

文章略作修改。修改后不要再寄来了,打印成纸质文章,并配上论文的封面,在封面上抄上指导教师的评语与成绩,并签上指导老师的名字,最后,直接交给周老师。论文的封面找蔡老师要。

指导教师:陈伙平

评语:

物理教学中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培养 篇6

一、创造宽松的思维环境。培养思维的积极性

英国哲学家约翰密尔曾说过:“天才只存在自由的空气里,自由自在的呼吸中。”可见,在压抑的思想环境里,在禁锢的课堂中是不可能产生创造性思维的火花的。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首先要信任学生,相信每个学生都能学好,都有创造的才能;二要尊重学生的人格,鼓励学生向教师质疑,提倡“开口是金”,培养学生敢说、敢想、敢干的创新精神;同时要虚心听取学生意见,不要压抑、讽刺、嘲笑学生,创造宽松和谐的环境;三要开设“互动课堂”,创设一个“愤”、“悱”的情境,有意识地设计能引起学生热烈争论的、富有探索性的问题,把学生沉重的思维由潜伏状态导入活动状态,使全体学生都参与并积极地思维。如在“变阻器”一节的学习中,设疑:“谁能利用桌面上的器材快速设计出改变灯亮度的电路?”学生的生活经验(见过或使用过调光灯)与认知(还没有学习过变阻器)发生了冲突,激起学生的求胜心和求知欲。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用充满信任而又富有鼓励性的话语和不加任何限制的规则,放手让学生自行设计,动手探究,形成一种既非自由放任,又非“独断专行”的自由思考的课堂氛围。学生在课堂上兴奋地一边讨论实验方案,一边动手实验,并不断与别组交流,使学生一直处于高度的思维状态。而一次又一次的成功体验,又让学生看到了自己的智慧和成功,使思维得以持续,自始至终处于积极思维之中。学生由于积极主动地参与了教学活动,真正成为了课堂的主人。

二、善疑多思。培养思维的流畅性

思维的流畅性是指思维从某一点开始,灵活、迅速地产生多种多样的想法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多种途径。而这些想法的产生往往来自于学生的“善疑多思”。

学生在做带有迷惑性的概念类选择题或改错题时,往往丢分严重。例如,一个物体吸收热量后,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的温度一定升高,B,物体的内能一定增加,C,一定是对物体做了功,D,一定是发生了热传递。大多数学生错选D答案。这道题难度不大,但涉及内能、温度和物态变化,研究方向的不确定性,需要学生有一定的发散思维去分析。由此可看出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比较差。我们在教学中根据教材内容,着力挖掘教材的智力因素,由此确定思维的训练点,采用“一题多解”“一题多问”的发散性教学方法,鼓励学生有意多疑广想,寻求解决问题的多种途径或多种答案,培养学生思维的流畅性。对某一问题采用多种途径和方法进行解题训练,有助于学生广开思路,多角度理解事物的本质,突破单向性思维的狭隘和保守,以培养学生思维的流畅性。

三、迁移深化。培养思维的变通性

现在的中学生缺乏生活经验,对物理现象的认识只起止于课本。知识面狭窄,看到相似的问题往往生搬乱套公式。教学中,教师若能注意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出发,根据教材所提供的例、习题材料和类型,引申变式为开放性的习题,从多侧面、全方位、立体化地开展思维训练,培养学生通过变换原有问题的结构而探索新问题的习惯。有助于学生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加深对各知识点之间的认识,从而获得扎实牢固的新知和技能。如课本习题“一个质量是50g的鸡蛋悬浮在盐水中不动,它受到的浮力是——N。”改变条件把题中的“鸡蛋悬浮盐水中”变换为“冰块浮在水面”求解后再引申:冰熔化后水面如何变化?使学生的思维由静态变为动态。引申变式后的问题比较难解答,我们利用常识性问题去引导学生变换思维的角度:物体逐渐浸入水中一水面上升一浮力变大,从而将问题从“水面变化”转换为“浮力变化”。用转换法将模糊的问题具体化、简单化,使学生较快地得出“水面保持不变”的答案。又通过改变提问角度,改变问题条件。引导学生,向更深层次探求它们的内在规律;上题还可以拓展:若冰块内有气泡、有小木块或小石头,冰熔化后水面如何变化?还可以将杯中的水换成盐水等。一次接一次地质疑,一环接一环地训练,促使学生对所学知识重新进行整理、检索,找出更多更新的可能答案,设想或解决的办法,以多角度进行知识的迁移深化,使所学的知识由点到线、由线到面、由面到体,形成网络,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

此外,全面地对原命题进行不同情形、不同背景的变式,常给人以新鲜感,能唤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促使其主动参与。通过一题多变由浅入深地设计问题,把学生的思维引向纵深,做一题知多类,它不仅有助于学生深刻理解所学知识,培养学生思维的变通性,还可以将学生从浩瀚的题海中解脱出来。

四、突破陈规。培养思维的独特性

创造性思维迟延的思维定势,常使学生对面临的问题,盲目地搬用已有的经验,表现出思维的惰性和呆板性,造成思维的创新与求异不够,如果不进行求异思维的训练,就不可能为解决问题提出大量供考虑与选择的新线索,减少了创新的可能性。因此,教学中常利用创新性开放题或课外小发明、小制作的方式,引导学生根据以下的转化策略:改编、修改、替代、扩大、缩小、组合……对问题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不同侧面进行思考,鼓励学生敢于摆脱原有知识范围的羁绊和思维的禁锢,大胆突破常规,标新立异,另辟蹊径,从而产生新的构想,培养学生思维的独特性。例如托盘天平是实验室里常用的测量工具,根据你对天平的了解,请列举托盘天平的几个缺点,并针对这些缺点找到改进方法。学生们七嘴八舌地讨论后,大胆提出了自己独特的见解,争论中找出了6种改进方法。如标尺、游码做成夜光便于夜晚的读数;把标尺、游码设计成变阻器,以液晶数字显示读数等。学生在列举较多的解决问题的不同意见中积极思考,无疑有效地培养了他们思维的独特性。

中学阶段是学生身心发展变化最快的时期,对界外的刺激特别敏感,意志力还不够坚强,思维易受他人的意见和评价干扰,想像力、知识积累不够丰富,抽象思维过程中还不能完全摆脱具体事物表面属性的影响,因此在对学生进行发散性思维的培养过程中,还应该遵循以下原则:

1,适度性原则。设置的问题既要有一定难度,又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太容易、太难都无法激起学生探索的热情。

发散思维,培养能力 篇7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 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是打开思维大门的钥匙.高三复习就是对所学知识的综合与灵活运用, 平时我们竭尽全力地去探索一道题目的多种解法的真正目的是什么?激活思维, 开拓思路, 培养能力.下面以直线方程为背景, 以最小值为载体, 以两点间的距离公式, 均值不等式、向量的数量积运算、三角函数、参数方程等知识为手段, 体会数学学习你中有我, 我中有你的综合渗透思想意识.

如图, 已知直线过点P (3, 2) , 且与x轴、y轴的正半轴分别交于A, B两点.求|PA|·|PB|的值最小时直线l的方程.

解法1 ∵直线l与x轴、y轴的正半轴分别交于A, B两点, 且过点P (3, 2) .∴设直线l的方程为y-2=k (x-3) , 则A (3-2k0) B (02-3k) , |ΡA||ΡB|=4k2+49+9k2=6k2+1k2+262+2=12.

1k2=k2, 即k=-1时取“=”号.∴|PA|·|PB|的值最小时直线l的方程为y-2=- (x-3) , 即x+y-5=0.

注 因为斜率存在, 可以设点斜式方程, 求A, B两点的坐标, 然后利用两点间距离公式和均值定理求最小值时待定系数的取值即可.

解法2 设直线l的方程为xa+yb=1, 其中a>3, b>2,

则A (a, 0) , B (0, b) .

∵点P (3, 2) 在直线l上, 3a+2b=1, 即a=3bb-2.

|ΡA||ΡB|= (3-a) 2+49+ (2-b) 2=36 (b-2) 2+49+ (2-b) 2=36×9 (b-2) 2+4 (b-2) 2+7212

当且仅当b-2=3, 即a=b=5时, 上式取“=”号.此时|PA|·|PB|的值最小, ∴直线l的方程为x5+y5=1.

即x+y-5=0.

注 利用直线上的已知点消掉一个参数, 然后利用特殊函数求最值.

解法3 设直线l的方程为xa+yb=1, 其中a>3, b>2, 则A (a, 0) , B (0, b) .∵点P (3, 2) 在直线l上, 3a+2b=1, 即a=3bb-2, 由向量的坐标公式, 得

ΡA= (a-3, -2) , ΡB= (-3, b-2) , |ΡA||ΡB|=ΡAΡBcosΡAΡB=-3 (a-3) -2 (b-2) -1=3a+2b-13=9bb-2+2b-13=18b-2+2 (b-2) 12.

当且仅当18b-2=2 (b-2) 时, 即b=5时, 上式取“=”号, 此时a=5, ∴直线l的方程为x5+y5=1, 即x+y-5=0.

注 利用向量数量积的知识, 省掉了开方运算, 使问题解决更加容易.

解法4 设∠BAO=θ, 则|ΡA|=2sinθ|ΡB|=3cosθ|ΡA||ΡB|=6cosθsinθ=12sni2θ.

sin2θ=1时, |PA|·|PB|取最小值, 此时∠BAO=θ=45°, 则直线斜率k=-1.

故直线l的方程为y-2=- (x-3) , 即x+y-5=0.

注 利用几何中的解三角形知识构造三角函数解决问题.

解法5 设直线l的倾斜角为θ, 则π2<θ<π

∴设直线的参数方程为{x=3+tcosθ, y=2+tsinθ

并且PA=t1, PB=t2, 则

A (3+t1cosθ, 2+t1sinθ) , B (3+t2cosθ, 2+t2sinθ) .

∵A, B在x, y轴上,

∴ (3+t1cosθ) (2+t1sinθ) = (3+t2cosθ) (2+t2sinθ) =0.

故t1, t2是方程t2sinθcosθ+ (3sinθ+2cosθ) t+6=0的两根.

|ΡA||ΡB|=|t1t2|=|6sinθcosθ|=|12sin2θ|.

sin2θ=±1时|PA|·|PB|取最小值, 此时θ=π43π4.π2<θ<πθ=3π4, 则直线斜率k=-1, 故直线l的方程为y-2=- (x-3) , 即x+y-5=0.

注 此法利用参数方程, 找出A, B坐标, 利用根与系数的关系把线段长度的积转化成三角函数.

数学思维的灵活性和多样性在一题多解中被体现得淋漓尽致, 根据题目提供的有效信息进行知识的整合和相互转化, 提高了能力, 激活了心智.以上各种方法有部分相同之处, 总体体现了函数、不等式、数形结合、方程的基本思想, 打开了解题思路和解决问题的办法.

物理发散思维能力培养 篇8

关键词:力学教学,发散思维,策略思考

现代心理学认为:创造力 = 知识量 + 发散思维,个人创造力的大小和其发散思维能力成正比。应当说学生发散思维能力与物理课程学习效果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因此,我们应创新物理教学,培养学生物理力学的发散性思维。

一、引导学生扎实学习物理知识,为发散性思维奠基

物理学科课程教学中的力学内容,是物理课程的核心内容。对力学基础知识的研究和基本技能的探讨对整个物理学习有着广泛而又深刻的意义,尤其对学生发散思维能力培养可以起到良好的奠基作用。所以,教师在教学时应让学生通过广泛的生活实例来增进其对广泛生活力学世界的涉猎和了解。我们学生中不少人都去苏州的虎丘游览过,当然也听说过许多关于虎丘塔的传说。如虎丘塔曾因年久失修而发生塔体严重倾斜,有人提出用材料支撑,但会大煞风景,于是一和尚建议用楔塞进塔体,结果效果还真是明显。这楔就这么有用?这楔又是怎么得来的?笔者让学生去进行刨根问底的探究性研究,学生则从社会上的木工那儿获取了不少的信息资料:楔是木工劈出来的,一头厚一头尖的斜面就叫作楔。同学们经过深刻研究则发现,这里的楔是具有神奇力量的,而楔的制取又是劈的功劳。用刀的刃部劈出来的楔在一个个木工的力量的作用之下,形成了无穷的威力。这就是我们生活中的力。我们生活中的力应当说是无时不有,也无处不在,作为高中学生则应当去探究这力是如何形成的,又具有怎样的作用。

二、引导学生广泛探讨物理现象,为发散性思维助推

新的物理课程的基本理念是:注重科学研究,提倡学习方式多样化。人的思维方式比较多,让学生进行物理学习的发散思维应当是学生认识和研究物理现象的重要形式。学生的发散思维同样离不开对学习物理的情感和价值观念,积极参与、勤于动手、妥善处理信息、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都应当成为学生发散思维的理想途径。这就需要我们在平时的物理教学的过程中,努力和学生一起去挖掘物理课程学习的资源,进而能使学生在物理力学内容的学习探究中的渠道更为拓展,发散性思维的源头活水更为丰富而鲜活。在平时的力学教学中,笔者力求多让学生对力学的相关内容进行发散思维。学生进行发散思维的根本离不开学生自己去发现力学中的问题,只有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发散性思维的状态才会十分的亢奋。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物理教学需要学生从自己的观察、实践、分析中提出属于自己的见解。但我们又必须思考的是,虽然是高中生,但学生们所能提出的问题对自己乃至于大家的启迪还是有一定局限性的,有时所提出的问题仍然给人以无知甚至可笑的感觉,这里我们不必大惊小怪,要有这样的意识: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是逐步发展的。学生所提出的问题,应当还由他们自己去解决,但作为教师有责任对学生所提出的问题进行一定意义上的筛选,因为学生所提出的问题不是所有问题都需要他们去探究解决的,或者说学生受现有知识、能力甚至条件的限制,目前还不能探究解决得了的。

三、引导学生努力发现物理价值,为发散性思维扬帆

在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篇9

1 精心优化课堂教学, 开启发散思维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 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也要从课堂教学入手。教师应该通过多种方式组织教学, 做到教学目标多元化, 教学内容科学化, 教学方法最优化, 信息传递多向化, 引导学生及时提出解决问题的新设想、新方案、新方法, 创造一个活跃, 和谐的教学环境, 开启学生发散思维的大门。

在教材的处理上, 力求灵活多变, 改变思维的角度和条件, 激发学生大脑的想象力。如在讲完单摆的周期公式后, 教师提出:“假如只给你一根足够长的细绳、一只秒表和一个钩码, 你能估测出教室的体积吗?”讲完超重和失重后, 问学生:“想象一下宇航员在太空中是怎样生活的, 为什么和地球上不一样?”讲完摩擦力的知识后, 提出“如果我们的生活中突然没有了摩擦力, 会是一个什么样子?”等等。这些问题都能极大的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积极的参与课堂教学, 不断拓宽思维空间, 从而能达到提高学习效率、培养发散思维能力的目的。

在教学手段上, 教师应尽可能地运用视、听、读、思、练等教学方式, 使学生的大脑处于积极的兴奋状态, 为学生思维。发展创造有利的条件, 比如可以通过看录像、听录音、放幻灯等多媒体教学, 并以表演、游戏、竞赛等多种手段辅助教学, 去激发和诱导学生开启心智, 挖掘潜能, 使其真正实现眼、耳、口、脑的协调并用。

2 在物理实验中, 培养发散思维

物理实验在物理高考总分中占约15%, 且学生得分率较低。其中一个原因是高考实验题均是在课本原实验的基础上进行了适当的改造, 学生就无从下手了。反映了学生思维僵化, 不能根据具体情况转变思路, 灵活解题。为此要求教师必须注重对实验的研究, 让学生在动手中思维, 在思维中动手, 使其主动性得到充分调动, 聪明才智得到发挥。

比如, 在测定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的实验中, 让学生探究“能够有多少种方法测定电源电动势和内阻”。分小组进行研究, 要求在讨论研究过程中, 画出实验电路图, 然后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阐述本组的方法。下面是学生设计的几个实验方案。

方法一:如图所示 (图1) 只用一块电流表和一个电阻箱。

方法二:如图所示 (图2) 只用一块伏特表和电阻箱。

方法三:如图所示 (图3) 是用一只伏特表、一只定值电阻、一只滑动变阻器, 还有开关和导线。

方法四:如图所示 (图4) 所用器材是一块电流表和两只滑动变阻器。

方法五:如图所示 (图5) 是用一只电流表、一只定值电阻、一只滑动变阻器, 还有开关和导线。

3 注重物理实验, 激活发散思维

通过这样的训练, 大大加深了学生对实验原理的理解, 增强了解实验题的信心。

再如在做用单摆测当地的重力加速度的时候, 就可以创设一个情景:身在月球的宇航员, 怎样才能知道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呢?他需要什么工具?他该怎样做?于是, 学生在这样的情景中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 运用所学的知识, 可以对实验进行设计、规划。这样比老师给出实验原理、实验器材和方法教他怎样一步一步来做要好得多, 更容易让学生接受, 也更容易碰撞出创新的火花。

4 巧用习题训练, 强化发散思维

心理学研究表明:思维是由问题开始的。学生的思维潜能往往是在排疑解难的过程中被开发出来。在物理教学中, 习题训练作为教学中不可缺少的有机组成部分, 也是培养学生思维, 开发学生智力的重要手段。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认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在物理教学中, 习题训练作为教学中不可缺少的有机组成部分, 也是培养发散思维, 开发学生智力的重要手段。对同一道题, 可以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研究, 得到不同的启示, 从而引伸出多种不同的解法, 这样能促使学生的思维触角伸向不同的方向、不同的层次, 发展学生的潜能;也可以改变题目的条件或将条件做类似的变换, 把题目的从正面、反面、侧面进行适当展开, 旧题变为新题, 开阔学生的眼界, 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推理能力和应变能力。

如质量分别为m和M的两个粒子发生碰撞, 碰撞前后两个粒子都在同一直线上, 在碰撞过程中损失的动能为定值E。今要求碰撞前粒子的总动能为最小, 求碰撞前两粒子的速度大小和方向。变换1∶把两粒子变为两物体, 放在光滑的平台上, 设物体M=4kg, 具有的动能E=100J, 与原来静止的m=1kg另一物体发生碰撞, 碰后粘合在一起, 求碰撞中机械能的损失。变换2∶若上述M、m分别具有动能E1和E2, 且E1与E2之和为100J, 两物体相向运动而碰撞并粘合在一起。问E1、E2各应为何值是, 碰撞中损失的机械能最大?这是损失的机械能是多少?变换3∶若把上述两物体放在粗糙的水平面上, 设ma=4 k g, mb=1 k g, 若物体a以va=8 m/s的速度向静止的物体b运动, 并与之碰撞。设两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都是μ=0.2, 物体b从运动到最后停止共用了4s, 求物体a从运动到静止共用了多少时间?通过这种变换, 使学生对于碰撞问题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和理解, 对解决此类问题提升了信心。

5 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注意点

发散思维是一种创造性的使用头脑法, 是对思维模式的一种变革。由于人们长期推崇集中思维, 使集中思维成了人们的习惯性思维 (即定势思维) , 实际教学过程中, 我们发现多数学生具有从众心理, 他们习惯于使自己的想法力求与同大家一致, 思考问题往往以课本和老师的讲解作为准则, 生怕自己的想法、见解与大家不同。有些老师也往往要求学生按照自己的思维方式去思考问题, 使学生们的思维方式与自己整齐划一, 这些现象将抑制学生发散思维。因此, 在教学中要求教师解放思想, 鼓励学生敢于发表与大家不同的观点, 敢于向老师、向教材提出疑问。同时, 要尽力创造一种良好的民主平等的教学气氛, 引导学生从物理现象中能别开心裁的提出新奇的见解、看法和想法, 对学生提出的新见解不能求全责备, 要充分寻找学生回答中的闪光点, 启迪学生思维, 有利于学生发散思维的发展。

同时, 我们在强调创新, 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时候, 却绝不能放弃对学生集中思维的培养。因为二者在创新过程中各自发挥着不同的但起着互补的作用。如果只有思维的发散过程, 尽管可以爆发出许多思维创新的智慧和火花, 但由于不能统一起来, 不能形成集中思维的力量, 会使思维失去控制, 变成混乱性思维。所以, 发散思维若没有集中思维作补充, 就容易发散无边无际, 变成空想。

物理发散思维能力培养 篇10

一、发散思维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应用的重要性

发散思维通常又叫做扩散或求异思维, 指的是研究者提供的资料信息, 可使思维朝不同方向以及沿不同角度辐射开来, 并从多方面求得答案的思维方式。在思维发散的过程中, 思维发散则是以问题的横纵分析为发散方向, 以信息的搜索和重组为发散基础, 并通过发散思维的多端性、求异性以及灵活性来提升学生对高中物理的理解能力, 从而促进物理教学效率的全面提高。

现阶段, 发散思维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逐渐受到重视, 且在实际教学中有着显著效果:第一, 发散思维有效地减轻学生学习压力。主要是通过对已学知识进行延伸、扩展、重组以及深化, 使学生减轻了题海战术带来的学习压力。第二, 发散思维可帮助学生学习知识系统化, 增强了学生对知识合理安排及归纳总结能力。第三, 发散思维可优化学生思维品质, 使学生的思维实现开放性、缜密性、灵活性以及全面性。

二、高中物理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有效策略

1. 鼓励多角度思考的思维发散性教学策略。

鼓励多角度思考的高中物理教学策略, 指的是在物理教学过程中学生对教师给定的物理题目, 在解题时予以多角度多思路的思考, 并以一题多变为思考物理问题的基本方式。例如, 在高中物理“力学”章节中, 教师给定学生题目如下:用细线将M质量的金属与m质量的木块连接在一起, 自静止初始并以a为加速度于水中下沉, 在经过t时间后细线拉断, 木块与金属块分开, 再过时间t1后木块下沉, 则此时金属速度是多少?

在解决该问题时, 学生除以牛顿的运动规律为解题依据外, 还可以用动量定理以及动能定理求解, 以一题多变的解题形式思考问题。又如, 在R1 (90Ω) 、R2 (45Ω) 、R3 (45Ω) 及R4 (10Ω) 电阻并联的电路中求总电阻时, 学生极易形成1/R总=1/R4+1/R3+1/R2+1/R1的定式思维, 培养学生一题多变的发散思维则应将该题中的R3与R2化为两个90Ω的并联电阻, 将R4化为9个90Ω的并联电阻, 以等效交换解题方法解出R总=R1/n。

2.增强探究性实验式的发散性思维教学策略。

实验式教学策略, 指的是在高中物理教学中通过物理实验的方式增强学生对物理的兴趣, 提高学生对物理实践的动手能力, 从而使得学生所学的物理理论有效的应用于实践中, 并通过实验方式发散学生对物理理论知识的思维。在进行实际的物理实验操作中, 高中物理教师可根据探究的具体内容来选择实验器材、设计实验的方案以及明确实验流程, 以确保学生在进行物理实验时探究性思维得以发挥。

例如, 实验题目如下: (1) 怎样用秤这种测量工具对实验室里椰子的内部容积进行测量; (2) 有些电阻值为6和4的电阻, 现要使得电路里面的电阻为17, 问该如何对该电阻进行组合; (3) 怎么判断铝球是否空心。上述三个实验题目所应用的方法主要建立在探究性思维的基础上, 促使学生通过探究性实验对既定实验条件里的问题予以横向和纵向的发散思考, 不仅激发了学生对物理实验的兴趣, 还训练了学生的物理动手能力, 同时也使得探究性实验教学成为提升学生思维发散的主要途径之一。

3.重视联想式的教学策略。

联想式的教学策略, 是思维发散策略中重要思维方式的一种, 也是创造思维以及发散思维的核心。在实际的高中物理教学现状中, 学生在遇到新的物理难题时, 通常以记忆的方式代替联想式学习, 并将记忆的内容作为固有的解题方法加以应用, 使得学生养成了不思考的习惯。例如, 教师在讲解完“电场”章节后要求学生提出点电荷q2对点电荷q1的作用F的独到见解 (已知q2与q1 距离为r) , 并通过数学形式以新的观念写出F的表达式。

发散性思维强的学生则将该题做如下分析: (1) q2对q1的F作用力是q2的电场对q1的电场力; (2) q2电场于q1位置场强E=k·q2/r2, 所以q1受到q2的电场力F=q1E=k·q2q1/r2。而发散性思维不足且以记忆代替联想力的学生则以库仑定律为依据, 直接写出E=k·q2q1/r2。通过上述例子可发现, 联想式教学策略应用于学生思维发散的培养方面, 可有效地提升学生对物理难题的思维能力, 促进物理教学质量的提高。

三、结束语

物理课程是高中课程教学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有效地提升高中物理的教学质量、教学效率以及教学水平, 需要全方面的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本文中多角度思考、探究性实验式以及联想力发挥三种策略在培养学生物理发散思维中的应用, 对学生物理成绩的提高及物理教学的发展提供良好途径, 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应得到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摘要:在教育进步教学发展的背景下, 传统教育教学中重视知识记忆的教学模式已无法适应当下教育的发展要求, 且在很大程度上对学生的思维发散形成了一定阻碍, 从而致使高中物理教学水平不高、教学质量及教学效率低下。教师要从发散性思维的重要性出发, 积极分析探索高中物理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高中物理,发散思维,策略

参考文献

[1]朱彩莲.高中物理发散性思维教学探议[J].技术物理教学.2012.20 (01) :25-27

[2]孙爱勇.高中物理发散性思维教学培养浅析[J].课题研究.2012.05 (06) :23-24

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的方法 篇11

材料与功能发散法

材料发散法是以某一物品为发散点,尽可能多地设想它的用途。一题多问的训练就是运用材料发散法的很好的例子。一题多问就是学生运用已掌握的知识、经验、技能,从多方面提出不同的问题。例如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中有这样一道题:淘气在书店买了一本《童话故事》,花了3.2元,他又买了一本《数学世界》,花了11.5元。淘气一共花了多少元?这是一道极其简单的题,学生极易做出解答,教师往往会一晃而过,忽视了对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对于这类题,教师要启发学生根据题意提出不同的问题并解答。比如:①一本《数学世界》比一本《童话故事》贵多少元?②一本《童话故事》比一本《数学世界》便宜多少元?③用买《数学世界》的钱最多可以买几本《童话世界》?④淘气有15元,两本要是都买,钱够不够?这样,既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还提高了学生的智力,也发展了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我们经常会让孩子们收集一些不用物品作为手工材料,用旧报纸、废旧的塑料袋做成衣服表演时装秀。这就是功能发散法的运用,是从某事物的功能出发,构想出获得该功能的各种可能性。从发散思维的视角来看,世界上没有垃圾,所有的垃圾都是放错地方的资源,都可以借助于功能发散,找到其功能用途,将垃圾变废为宝。小学数学教学中同样有这样的例子:一根绳子可以用来围成一个圆,也可以围成三角形、长方形等其他图形;可以用它来画一条线段,也可以用它来画一个圆;可以用它量线段的长度,也可以用它量其他图形的周长;等等。用这些方法可以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结构与形态发散法

小学数学教学中,可以运用结构发散法进行很多训练。比如:4 4 4 4,在这算式中间填上不同的运算符号,就可以改变这些数字的组合结构,也改变了算式的运算顺序,因此得到的结果也各有不同。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尽量多地思考这样的问题,通过动手、动脑,来想象某一结构运算的各种可能性。

笔者常常引导学生对应用题进行引申、发展和拓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锻炼思维的灵活性,让学生在联想对比中进行思维发散。这就是形态发散法,它以事物的形态为发散点,设想出利用某种形态的各种可能性。来看一个小学数学中常见的应用题:修一条600米长的水渠,第一天修了全长的 %,第二天修了全长的 %,还剩多少米没修?解:600×(1- %)=100(米)。

从这一题目我们还能拓展为如下几道题:①挖一条500米的河道,已经挖了全长的 %,还有多少米没有挖?解:500×(1- %)=300(米);②工程队准备修一条水渠,已经修了500米,占全长的 %,这条水渠有多长?解:500÷ =600(米)。

方法与因果发散法

割补法是求平面图形面积的常用方法,教师可以把各种灵活运用割补法的题目集中到一起,让学生通过练习,从中体会并总结出在不同类型的题目中运用割补法的方法和特点。这就是一种很好的方法发散法的训练,在使学生熟练解题方法的同时,也给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提供了锻炼的机会。

小学数学开放题是进行因果发散法训练的好材料,是以某个事物发展的结果为发散点,推测出造成该结果的各种原因,也可反向推导。例如:新兴小学有115人租车去参观。有两种车供选择:40座的大巴,每天每辆1000元;25座的中巴,每天每辆650元。怎样租车最省钱?对于这道题,笔者先请学生设计方案,然后再讨论交流,学生做出如下解答。①如果都坐大巴:115÷40=2(辆)……35(人),需租3辆大巴,共付租金:3×1000=3000(元)。②如果都坐中巴:115÷25=4(辆)……15(人),需租5辆中巴,共付租金:650×5=3250(元)。③大巴车每座需:1000÷40=25(元),中巴车每座需:650÷25=26(元),大巴车每座租费比中巴车便宜,因此,要尽量租大巴车,少租中巴车。因为115÷40=2(辆)……35(人),所以租大巴车2辆,中巴车2辆,租费为:2×1000+2×650=3300(元)。很显然,以上几种解法都有空座位,这样就可以启发学生尽量让车上不剩空座,得出最佳租车方案:一辆大巴车,三辆中巴车,这样租金就成了:1×1000+3×650=2950(元)。这种方案,既提高了座位的利用率,又最省钱。同一个题目,从不同角度引导学生得到新的解题思路和方法,产生不同的结果,训练了思维的发散性。

数学教学应侧重于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特别是进行发散思维训练。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尽可能多的利用教学内容,通过以上几种方法对学生进行发散思维训练,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这必将对学生其他学科的学习有所帮助,甚至有益于学生将来的工作、生活。

在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篇12

1.根据物理基本原理,寻找处理实验问题的多种途径,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密度是物质的基本属性,在科学技术工作和工农业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在测量固体密度实验中,根据公式ρ=m/V,只需测物体的质量和物体的体积即可,其中物体质量可用天平直接测量,也可用弹簧秤间接测量(m=G/g);体积可以用刻度尺测量(规则物体);也可用量筒测量,将这几种方法进行组合,测量物体密度的方法就有了四种,通过不同组合就可以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2.从新的角度出发,采取独特的处理实验问题的方法

在实验过程中要冲破现有观念的束缚,克服思维定式的影响,想他人所未想。例如:如何利用天平、量筒等仪器来测量易溶于水的白糖密度?如果仍用上述方法来处理就有一定的困难,因为白糖的体积难以测出,这时就得打破常规,另辟新径。设想白糖溶于水,是否也溶于其他液体呢?实际处理时,我们可以找一种与白糖互不相溶的液体来完成,也可引导学生思考:白糖虽溶于水,是否一直 溶解不止 呢?答案是否 定的。做实验时,可以先制成白糖的饱和溶液,用它来代替上述液体完成实验。同样也可以用细沙来代替量筒里的液体测量物体体积,对不沉于液体的物体体积的测量,还可采取吊重物法或针压法等。

3.改变熟悉仪器的用途,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

例如:如何只用量筒、烧杯和水测一 未知液体 的密度。因为没有天平,所以无法直接测出液体的 质量,因此不能直接用课本中的“天平量筒法”测密度,但液体的质量可借助“曹冲称象”的办法来解决:1先用烧杯盛适量液体后漂浮于水面上,记下水面的刻度。2用水代替烧杯中的液体使烧杯漂浮于水面上,让水面仍在原来的刻度处,这样烧杯中水的质量就等于烧杯中液体的质量(烧杯中水的质量可通过量筒量出水的体积,再乘以水的密度求得),然后用量 筒量出液 体的体积,应用公式ρ=m/V可求得液体的 密度。从而培 养学生的 求异思维。

二、在物理习题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一题多解”与“一题多变”都 是培养学 生发散思 维能力的有效途径。在教学中,让学生从不同方 向、不同角度观察、联想获得更多解题途径,感受物理知识的奥妙和情趣。如下面这道题就可以从两个不同方面来分析解决。

【例】如图1所示,盛有石块的塑料盒漂浮在水面上,如果将盒中的小石块投入容器中,则器中的水面将会( )。

A.上升B.下降

C.不变D.条件不足,无法确定

解法一:用“计算法”判 定液面升降。

由题意可知,原塑料盒漂浮,则F浮=G盒 十G石,即ρ水 gV排 =G盒 +G石,得V排 =(G盒 +G石 )/(ρ水·g),将盒中小石块投入水中,且沉于水底,(ρ石 >ρ水),则V1排 =G盒/ρ水 g+G石/ρ水 g,由此看出,投下石块后,塑料盒和石块排开水的总体积V1排减小,故液面降低,选B。

解法二:用“易位法”判断液面升降。

把石块“易位”到塑料盒下方,用细线拴住,如图2,由于质量未变,所以塑料盒和石块所受总浮力不变,故易位前后容器内水位 相同,若此时将 细绳剪断,石块下沉,而石块排 开的水的 体积不变,但塑料盒将上 浮,排开水的 体积减小,所以水位下降,故选B。

三、在理论联系实际的例子中强化学生的发散思维

理论联系实际,是物理教学中最基 础、最重要的 原则之一。它能正确处理好书本知识与实际知识之间的联系。在教学中,笔者力求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物理知识去解释一些物理现象,解决一些简单问题,使学生的发散思维得到进一步强化。例如:讲到摩擦的应 用时,让学生广开思路,列举一些增大或减小摩擦的实例,并说出其中的道理。有的学生举例说:“拔河比赛时,我们穿着凸凹程度大的鞋来增大摩擦;越粗糙的树越容易爬上去;我妈妈在缝衣服时,把针放在头上擦几下,等于在针表面上了润滑油,这是为了减小摩擦”。

上一篇:土地使用权抵押下一篇:运动损伤康复现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