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发散

2024-10-04

农村发散(精选7篇)

农村发散 篇1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是党中央、国务院从国家发展全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在农村推广使用散装水泥, 对促进新农村建设, 提高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水平, 推动城乡社会生态和谐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淄博市在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全力推进城乡建设一体化进程中, 一方面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 通过“规划引导、产业支撑、迁村并居、腾地开发”等措施, 加快建设以“中心村”为主要形式的农村新社居:另一方面实施城乡环境综合整治, 把节能减排逐步推向农村。新农村建设和实施城乡环境综合整治不仅为改善和提高农村生产和生活质量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同时也为农村散装水泥发展带来了难得的机遇。淄博市散装水泥工作紧紧抓住有利时机, 在继续保持城市散装水泥稳定发展的同时, 及时转变工作思路, 调整工作重心, 加快农村推散步伐, 积极推动农村散装水泥事业的发展。

一、深入开展调研工作, 积极研究制定扶持政策

(一) 深入开展调查研究。

市散办会同各区、县散办组成农村推散调研组, 深入淄博市5区3县的多个乡镇和农村社区, 实地了解农村建设和水泥的使用现状, 了解农民对散装水泥的认知程度。从调查情况看, 一是在经济比较发达、新农村建设步伐比较快的地区, 村居建设和水泥使用情况由分散趋于集中。在调查中了解到, 桓台县马桥镇在全市率先实施“合村并点”, 由镇政府统一规划, 集中开发建设农村社居, 水泥使用变得相对集中, 以企业直接供应为主;二是在偏远山区或经济相对落后地区, 农民建房仍以分散自建为主, 多用袋装水泥, 农村百姓对散装水泥的认识比较陌生, 散装水泥销售网点较少;三是小型水泥制品企业, 由于一些预制产品如预制楼板等被淘汰, 生产萎缩, 需要寻找新的出路;四是方便实惠的小型简易商品砼站得到农民的认可和欢迎。

(二) 出台落实推散政策。

在经过深入农村调查摸底, 比较全面地掌握农村建设和水泥消费情况的基础上, 有针对性地出台了农村推散政策, 为农村发展散装水泥奠定基础。2008年7月, 淄博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加快在农村推广使用散装水泥的意见》 (淄政办发[2008]89号) , 对全市农村推广散装水泥的指导思想、组织领导、工作原则和任务目标等方面提出了指导性要求。提出以乡镇为依托, 建立完善农村推散市场网络。同时, 制定了农村推散具体扶持政策。经批准在农村改建或新建的散装水泥销售示范点, 可从市级散装水泥专项资金中补贴3000元, 从区、县级散装水泥专项资金中补贴1000元;对于新设立的散装水泥配送站, 根据销售量从市、区县两级散装水泥专项资金中补贴10 000~30 000元。对推散大户给予重点奖励。到“十一五”末, 全市农村散装水泥配送站和销售网点计划发展到80个, 基本完成全市农村地区散装水泥销售网络布点工作, 争取全市农村散装水泥使用率达到25%。

2009年5~6月份, 市散办按照淄博市《关于加快在农村推广使用散装水泥的意见》精神, 会同市财政局和各区县散办组成农村散装水泥销售网点检查验收组, 对全市选取的40余个重点农村散装水泥销售网点进行了集中检查验收, 对符合标准要求的29个销售网点给予了散装水泥专项资金扶持, 发放专项扶持资金达14.6万元。

二、创新宣传形式, 让政府的声音深入到每一个乡村和农户

(一) 采取多种宣传形式, 大力开展宣传工作。

针对农村地区特别是落后地区农村百姓对散装水泥缺乏认识和了解的实际情况, 全市各级散装水泥管理部门在广大农村展开了前所未有的散装水泥宣传工作, 通过农村电影、电视广播、墙体广告、悬挂条幅和散发宣传材料等多种形式, 广泛宣传发展散装水泥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重要意义, 介绍发展散装水泥的好处和政府优惠扶持政策, 通过宣传增强农村百姓的节约环保意识, 引导农村百姓使用散装水泥。

(二) 借助电影下乡平台, 宣传工作深入农村。

农村电影放映工程是国家实施重大公共文化服务工程的一项重要内容, 淄博市计划实现每村每年每月放映1场电影的目标。淄博市散办抓住时机, 与市电影公司合作, 借助农村数字电影放映工程, 将散装水泥宣传工作深入到农村地区, 首次将动漫宣传片《三毫用散记》经技术处理后搬上电影银幕, 以生动形象的卡通人物和简单易懂的散装水泥销售使用形式, 将农村“推散用散”的好处和意义介绍给农村百姓。在放映的同时, 现场悬挂“散装水泥节约资源, 保护环境”的条幅, 发放散装水泥宣传单。通过电影动画和宣传单详细介绍政府对发展散装水泥的优惠扶持政策, 指导农民如何设立散装水销售站点, 储存、使用散装水泥和搅拌混凝土的注意事项, 购买散装水泥价格便宜、使用方便的好处等。初步确定1年放映1万场, 3年放映3万场。2009年上半年, 已在3104个自然村放映和悬挂条幅3100场次, 现场向农村百姓发放宣传材料50 000余份。

各区县散办在市散办的统一组织协调下, 发挥自身优势, 以不同形式积极开展宣传活动。张店、桓台、高青、高新区等区、县散办借助和节能办合署办公优势, 将散装水泥和节能宣传工作有机结合, 充分利用本区、县报刊、电视和墙体广告等形式大力开展农村散装水泥宣传工作。沂源县散办投资1万多元制作了1000多块散装水泥宣传牌悬挂到本县各个村庄, 将宣传工作做实做细。

(三) 为企业农户牵线搭桥, 宣传工作一举多得。

借助电影下乡这一创新性的宣传形式, 不仅将政府发展散装水泥的声音传递到各个乡村农户;同时也搭建了一个农户和散装水泥管理部门沟通联系的桥梁;还为水泥生产企业提供了一个宣传自身的平台, 可以说宣传效果一举多得。自2009年初, 散装水泥宣传工作随农村电影放映工程下乡以来, 本市淄川、高青等区、县的许多农民群众, 通过散装水泥宣传, 知晓政府发展散装水泥的惠农政策和了解到有的农民通过多年经营散装水泥走上了致富道路的信息后, 打来电话进行业务咨询, 积极申请建立散装水泥销售网点, 农民推散设点的积极性有了较大提高。市、区县散办积极利用现有宣传阵地为水泥生产企业和农民经销散装水泥户牵线搭桥, 将企业闲置的散装水泥罐调剂给农民经销户。由于农村电影放映这一宣传形式生动而广泛, 不仅使农民易于接受, 而且受到了水泥生产企业的欢迎, 许多大型水泥生产企业如山铝、山水、恒力、万华等都看好了这一宣传平台, 在市散办的统一协调下, 印制了以宣传企业产品和散装水泥为主体的宣传材料, 由放映人员现场发放。通过宣传不仅扩大了企业的知名度, 也为其开拓农村市场发挥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山铝水泥公司已在高青县农村地区设立了水泥专营网点, 无偿提供散装水泥罐供经营户使用, 率先抢占该县农村散装水泥市场。

三、推散方式因地制宜, 重点发挥示范作用, 农村网点建设健康发展

淄博是一个城乡交错的组群式城市, 南部山区, 北部平原, 南北经济、地理等差别较大。淄博市散办将外地农村推散经验与本市实际相结合, 提出了站点结合、土洋结合、重点区域集中推广的农村发展散装水泥新思路。因地制宜地引导、扶持农村散装水泥销售站点建设。

(一) 建立农村推散网络站点结合。

在经济比较发达、交通便利的农村和城市郊区, 积极扶持具有一定经营能力、讲诚信的单位或个人设立散装水泥配送站。在张店、桓台等区、县设立的淄博景聚工贸有限公司、谭云龙配送站、鲁志远配送站, 主要辐射周边郊区和农村。三站共拥有不同型号的散装水泥仓 (罐) 17个, 一次储存散装水泥能力达到1300吨, 17辆不同运输吨位的散装水泥运输车, 散装水泥配送能力达到20万吨;在比较偏远的山区农村沂源县, 针对其交通不便、农民建房仍以分散自建为主的特点, 重点扶持竖罐设点, 以方便农民随时就近购买使用散装水泥;根据淄川区水泥企业多, 粉磨站多的特点, 农村推散以企业直供为主。截至目前, 主要分布在桓台、沂源、高青、博山等区县的散装水泥销售站点已达70余个。

(二) 推广农村预拌混凝土土洋结合。

预拌混凝土在城市发展已比较成熟并得到广泛应用, 但在农村地区的发展还相对落后, 这与农村地区的经济基础和工程建设特点有着密切关系。城市建设工程相对集中且规模较大, 需要大量的商品混凝土集中供应。而农村地区的工程建设相对分散且规模参差不齐。如农村水利、道路、村居集中开发等工程建设规模一般较大, 使用预拌混凝土也就比较集中且一次需要供应量较大。农民自建房屋和零星建设工程量小, 且比较分散, 一次使用预拌混凝土的数量较少。农村工程建设的特点决定了农村发展预拌混凝土不能像在城市那样追求“大”而“洋”, 必须找到一个适合农村地区的发展模式, 淄博市选择了土洋结合的方式。

一是积极引导小型水泥制品企业发挥自身经营灵活的优势, 利用现有设备和场地, 土法上马, 生产低标号商品混凝土, 以拖拉机等简单运输形式供应周边农村道路或小型建筑工程使用。这一经营形式, 不仅方便了周边农民, 同时, 也让这些小型水泥制品企业因预制楼板被淘汰找到了新的生存之路, 一举两得。

二是引导建设适合农村小规模及零星建设需要的小型混凝土搅拌站。小型混凝土搅拌站其设备投资在15~20万元, 利用农用车改装的混凝土搅拌车10万元, 总投资一般在30万元左右。这样的小型预拌混凝上搅拌站因投资少, 见效快, 可辐射半径15公里的乡镇农村。其生产经营非常灵活, 需要使用混凝土的农民可以用多少买多少, 随用随买, 一次可运输预拌混凝土2~3立方。由于方便实惠, 在农村很有市场, 受到了农民的欢迎。这样的小型搅拌站在高青、桓台等县已发展到近20家。

高青县是一个比较典型的农业县。通过宣传引导, 农民对推散的认识比较高, 除设立散装水泥销售点外, 部分早期散装水泥经营户纷纷转向投资建立小型混凝土搅拌站。目前, 全县已拥有小型混凝土搅拌站8家, 平均每个乡镇一家, 其规模虽然较小, 但经营比较规范, 布局比较合理, 使农村推散达到了一个较高的起点, 有效解决了二次包装和在农村推广商品砼的问题, 为农村推散开辟了一条新路子, 成为站点结合、土洋结合的典型代表。

三是支持大型预拌混凝土搅拌站向农村地区辐射, 重点供应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如水利、道路、桥梁等较大工程需用的预拌混凝土。各级散办通过依法监督检查、禁止现场搅拌等措施, 为大型预拌混凝土搅拌站向农村地区辐射创造条件, 也为提高农村基础设施工程质量和施工效率发挥了重要作用。截至目前, 淄博市拥有现代化的大型预拌混凝土搅拌站35家, 年生产能力690万立方米, 为大规模发展农村预拌混凝土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 抓点带面重点区域集中推广。

桓台县是全国农村推散示范县, 该县根据农村建设出现的新变化, 在进一步完善和优化原有散装水泥销售网点的同时, 把农村推散主要目光投向了农村新社居建设和预制构件市场。桓台县马桥镇是全省 (市) 第一批实施“合村并点”建设农村新社居的示范镇。新农村建设的节约风尚和环保理念, 为发展散装水泥奠定了基础。桓台县散装水泥管理处将发展散装水泥与新农村建设密切结合, 2007年, 推动出台了《桓台县实施<淄博市散装水泥管理办法>的办法》, 要求建设施工单位在农村新社居建设中必须使用散装水泥或预拌混凝土, 各乡镇建管部门要配备散装水泥管理人员, 负责协调本乡镇的散装水泥推广工作。县散装水泥管理处会同各乡镇建管部门深入乡村建设工地, 监督检查散装水泥的使用情况, 协调服务散装水泥或商品混凝土供应, 依法推动散装水泥在农村新社居建设中的集中推广使用。近3年来, 桓台县马桥镇在农村新社居建设中全部使用散装水泥或预拌混凝土。在建成的65万平方米居民楼工程中, 使用散装水泥12万余吨, 不仅为农村百姓节省了大量建房开支, 也为改善农村建设和居住环境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成为农村推散新亮点。

随着建筑质量要求的提高和预拌混凝土的发展, 预制楼板等构件被淘汰, 一些以生产楼板等预制构件为主的水泥制品企业根据市场需求, 纷纷改为生产水泥排污管道。近年来, 在桓台县境内的803省道两旁逐渐形成了绵延10公里、占地500余亩的“预制企业一条街”。区域内大小预制企业22家, 年生产不同规格型号的水泥管道等产品达50万米。市、县两级散装水泥管理部门积极介入这一市场领域, 深入预制企业, 加强宣传引导, 在监督检查散装水泥使用情况的同时, 积极协调水泥生产厂家为预制企业调配流动罐, 定向供应散装水泥, 实现互惠互利。目前, 该区域的所有预制企业全部使用散装水泥, 年使用量达10万余吨, 形成了一条发展散装水泥独特的风景线。

桓台县作为全国农村推广散装水泥“示范县”, 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期就已开始在农村大力推广散装水泥。当时该县农民建立散装水泥销售点的积极性特别高, 县域主要乡村和公路两旁的散装水泥销售点遍地开花, 数量不下150余家。散装水泥销售点的建立不仅解决了该县因水泥企业少, 农村距离水泥企业比较远, 造成农民购买使用水泥不便的问题, 也使一些多年经销散装水泥的农民走上了致富道路。这些销售点在当时的农村推散工作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随着农村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新农村建设模式的出现, 该县以集中建设农村社居替代了农民分散自建住房, 散装水泥销售点失去了往日优势, 提升农村推散方式势在必行。桓台县散装水泥管理处及时转变工作思路, 在认真总结城市和农村发展散装水泥经验的基础上, 将城市发展散装水泥的主要方式———商品混凝土引入农村, 提出并实施了发展大中型和简易小型商品混凝土、配以“预制一条街”和中转站、散装水泥销售点作为有益补充的农村推散新模式, 实现了农村推散由初级向中高级发展模式的转变, 为农村推散带来了质的飞跃。目前, 该县散装水泥销售网点萎缩至不足40家, 但已新建大型商品砼站4家、小型简易商品砼站8家、较大型配送站1座。

四、农村市场潜力巨大, 发展散装水泥任重道远

2005~2008年连续5年, 国家以一号文件形式将“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 强调要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加快农业科技进步, 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党和国家对“三农”问题的高度重视, 为散装水泥在农村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淄博市农村推散工作在省、市各级政府和主管部门的领导支持下, 取得了重要成就。农村百姓对散装水泥的认识和了解不断加深, 经营使用散装水泥和预拌混凝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越来越高;农村推散政策逐步完善, 推散惠农政策得到进一步落实;站点建设趋于合理, 网点管理开始步入正轨, 农村推散网络初步形成。截止目前, 全市农村地区已建立散装水泥经销网点70余家, 较大规模的配送站3个, 各经销网点拥有25吨、30吨、50吨等多种规格的散装水泥流动罐100多个, 散装水泥运输车50辆, 农用拖拉机33台。适合农村地区的小型混凝土搅拌站近20座, 简易砼搅拌车40余辆。2008年, 全市农村累计推广使用散装水泥307吨, 农村散装水泥使用率达到15.8%。

近年来, 淄博市农村推散发展加快, 取得一些成功经验, 但与全国先进地市相比仍差距较大, 相对城市散装水泥发展还比较落后, 农村推散工作仍任重而道远。为此, 淄博市散装水泥管理办公室将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和《商务部办公厅关于加快在农村推广散装水泥的指导意见》要求, 认真贯彻落实地方性法规《淄博市散装水泥管理办法》和淄博市《关于加快在农村推广使用散装水泥的意见》, 多措并举, 加快淄博农村地区散装水泥的发展。

(一) 统筹城乡散装水泥发展规划, 促进城乡散装水泥协调发展。

通过深入调查研究, 把握农村散装水泥市场特点, 在总结前期农村散装水泥发展经验的基础上, 进一步制定和完善农村推散惠民政策和措施, 鼓励农民经营和使用散装水泥。把农村推散纳入全市散装水泥整体发展规划, 将城市发展散装水泥重心逐步转向农村, 以城带乡, 缩小城乡差距, 实现城乡协调发展。

(二) 加大资金支持力度, 推动和完善农村散装水泥网点建设。

协调财政等有关部门, 进一步加大农村发展散装水泥专项资金支持力度, 在对全市22个农村散装水泥示范点试点扶持的基础上, 培育和扶持更多的农村散装水泥销售网点和配送站, 在近3~5年内鼓励在条件较好的农村推广商品砼, 扶持一批小型简易商品砼站的建设。同时, 吸引社会资金, 扩大农村散装水泥推广规模, 开发适合农村运输、储存、分散周转使用的物流配送设施设备。

(三) 发挥典型示范作用, 重点引导扶持农村预拌混凝土发展。

淄博桓台和高青县在农村推散工作中取得的一些成功经验和做法, 为其他区、县发挥了示范性作用。如引导扶持建设比较适合农村建设的小型混凝土搅拌站, 培育集中使用散装水泥的预制构件市场, 推广使用散装水泥循环包装桶等, 都是当前农村推散比较好的形式, 将重点在全市加以推广。

(四) 进一步开展宣传工作, 为农村推散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节能减排是一项利国利民工程, 广大农村不应该成为被遗忘的角落。为此, 将继续利用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和公益宣传广告等多种有效形式, 把散装水泥节约资源, 保护环境的重要意义和散装水泥质优价廉的好处宣传到农村的各个角落, 让广大农村群众进一步认识散装水泥, 了解散装水泥, 使用散装水泥, 通过发展农村散装水泥, 助推新农村建设, 为创建农村优美和谐的生活居住环境贡献力量。

农村发散 篇2

近日, 连云港市散办领导在东海县散办主任的陪同下冒着高温酷暑深入东海县山左口乡, 深入水泥生产企业和水泥预制品单位对农村发展散装水泥工作进行考察调研。每到一处都认真仔细地向用户们了解使用情况。在实地查看农村发展散装水泥情况和听取汇报后, 市散办领导对东海县研制适用于农村乡镇散装水泥流动罐工作给予充分肯定, 并建议认真总结经验, 在现有的基础上进一步采取措施, 向全县推广。

2010年5月份, 连云港组织四县散办主任、水泥生产、预制品单位“一把手”, 赴河北省邢台等地考察农村发展散装水泥工作。东海县在学习邢台农村发展散装水泥的基础上, 投入部分资金对散装水泥流动罐进行了改制。改进后散装水泥流动罐可一次性存放6吨散装水泥, 第一批制作的散装水泥流动罐, 投入乡镇有关单位使用后, 反映效果不错, 根据使用情况的反映, 对散装水泥罐再次进行了改造。第二批制作的散装水泥流动罐存放容量大约为10吨左右, 近期将投入农村市场, 这种散装水泥流动罐使用普遍受到用户的欢迎。

在调研结束时, 连云港市散办领导表示, 东海县在发展农村散装水泥工作方面作出了成效, 并强调农村发展散装水泥工作关键是领导要支持, 要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希望东海县根据农村散装水泥流动罐使用情况, 进一步精益求精加以完善, 制做更多更好适应于农村使用的散装水泥罐, 投入市场, 扩大农村散装水泥使用面。

农村发散 篇3

一、 教师要充分认识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重要性

青少年学生是我们国家未来的建设者与接班人, 他们的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如何, 将直接关系到我们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和命运.传统教育培养的大多是继承型人才, 而不是创造型人才.正如杨振宁博士指出的, 中国的学生知识丰富, 善于考试, 但却不善于想象、发挥和创造.因此通过发散思维能力的训练, 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会发散性思维, 即学会转换思考角度、转变思维方式, 用不同的思路从不同的途径来掌握知识, 从不同角度来分析问题, 以求增加选择性, 或变换已有的条件, 以便产生新思路, 从而培养他们的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教师要为学生设立一个民主、和谐、愉悦、宽松的教学环境

素质教育明确提出:教师应当把学生当人看, 学生不再是知识的容器, 不再是可以任家长和教师加工的材料.而是一个充满情感、有理想、有个性的完整的生命体.教师不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者, 而是使受教育者全面发展的促进者.为此, 在课堂教学和练习中.教师要精心设计和充分利用“发散点”.为学生发散思维的发展提供好的情境、条件和机会.尤其是农村学生胆子小、知识面窄、不善言辞, 教师更应为学生创造一个民主、和谐、愉悦、宽松的教学环境, 让学生能够大胆想、大胆做, 激发学生的潜能, 进而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赞可夫说过:“凡是没有发自内心的求知欲和兴趣的东西, 是很容易从记忆中挥发掉的”.赞可夫这句话说明了发散思维能力的形成, 需要以乐于求异的心理倾向作为内驱力.教师要善于选择具体问题, 创设问题情境, 精细诱导学生的求异意识.对学生在思维过程中, 时不时出现的求异因素要及时予以肯定和热情表扬, 使学生真切体验到自己求异成果的价值.当学生欲寻异解而不能时, 教师则要细心点拨, 潜心诱导, 帮助他们获得成功, 使学生渐渐生成自觉的求异意识, 并日渐发展为稳定的心理倾向, 在面临具体问题时, 就会能动地作出“还有另解吗?”“再从另一个角度分析一下!”的求异思考习惯.例如, 在一次教学中, 为了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利用一个古老的智力题:“树上有10只鸟, 打死1只, 还有几只?”结果一部分同学的回答是:“打死1只, 还有9只.”大多数同学回答 (也是被认为唯一正确的答案) 是:“打死1只, 就一只也没有了, 因为它们都被吓跑了.”我又问了有没有其他答案, 同学们一阵沉默, 后来在我的一再启发和鼓励下, 一些大胆的同学说出了自己的答案, 其他同学也开始思维活跃, 发散点越来越多, 思维越来越通畅.纷纷说出了类似下面的二十几个答案: (1) 还有1只死鸟挂在树上; (2) 还有9只, 因为是用无声手枪击中的; (3) 还有2只, 树上鸟窝里有2只不会飞的雏鸟…….

以上发现完全出乎我的意料, 也极大地鼓舞了学生, 让学生体验到了成功的乐趣.直到下课还有许多学生意犹未尽, 还有许多答案要说.事实证明, 也只有在这种心理倾向驱使下, 那些相关的基础知识、解题经验才会处于特别活跃的状态, 也才可能对题中数量作出各种不同形式的重组, 逐步养成发散思维习惯.

在数学课堂教学和练习中, 教师可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 精心设计和充分运用“发散点”, 采取多种形式的训练, 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和灵活性, 以达到诱导学生发散思维, 培养发散思维能力的目的.通过多种训练使学生更深入地掌握各种数学问题的结构和解法, 这样还可预防思维定式, 同时也培养了发散思维能力.

农村发散 篇4

如今,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创造型人才, 而创造思维是由发散性思维和集中思维多水平结合而构成的。在创造思维运动过程中, 最重要、起主导作用的就是发散性思维。在大多数情况下, 一个新的问题只有得到创造性解决, 必须运用发散性思维, 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因此, 我们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精心引导, 注意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一、发散性思维的定义

发散性思维, 又称扩散性思维、辐射性思维、求异思维。它是一种从不同的方向、途径和角度去设想、探求多种答案, 最终使问题获得圆满解决的思维方法。

发散性思维的特点是:充分发挥人的想象力, 突破原有的知识圈, 从一点向四面八方想开去, 并通过知识、观念的重新组合, 寻找更新更多的设想、答案或方法。

发散性思维作为创造思维的主导成分, 对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有着直接的作用;同时学生在学习过程中, 只有进行发散思维, 才能获得灵活的知识、有价值的知识、创造性的知识, 才能从事创造性活动。我们平时所说的“举一反三”、“一以贯十”等就是这种发散性思维的结果。

二、精心引导, 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

在阅读教学中, 教师应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突破教材的限定范围, 突破思维习惯的束缚, 由一点而扩展开去, 多角度多层面地思考问题。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应该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灵活性、多向性、深刻性和创造性。因此, 在阅读教学中, 教师应注意对学生进行各种新颖的、灵活的、多端的发散思维训练。

1. 由点及面, 发散思维。

教材中很多课文的主旨是通过关键语句来体现的。抓住这些“画龙点睛”的语句进行发散性思维训练, 可以培养学生捕捉阅读重点、抓住事物内在联系的能力。

例如《天鹅的故事》中有一句:“这位顽强的‘破冰勇士’沿着冰窟窿的边缘继续扑打着, 水面在慢慢地扩大”。为什么说它们很顽强呢?学生联系前文从不同角度展开了讨论, 有的说:“天鹅是弱小的, 却以血肉之躯扑打冰面。”有的说:“天鹅一次次地扑打, 并不退缩。”还有的说:“它肯定很疼, 肯定受了伤, 但却没有放弃。”学生们各抒己见, 在深入讨论中拓宽了思维的广度。

课堂中的一些问题都需要学生由“点”辐射到“面”, 联系课文内容考虑回答, 既不能照搬原文, 以读代答, 又不能孤立、静止地看问题, 它需要学生积极地思考。理解了这些问题, 文章的主旨也就把握在胸了。在教学中, 教师就是要训练学生通过多种思路解题, 启发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去思考问题。

2. 激发想象, 发散思维。

想象本身就是一种有目的、主动的发散思维活动。小学生正处在由无意想象向有意想象、再造想象向创造想象发展的年龄阶段。他们的创造精神往往表现在某些很有特点的想象之中。因此利用这个最佳时期, 通过想象进行发散思维训练是一种可行的、有效的训练方式。

例如在《九色鹿》中, 调达看了皇榜, 心想:“发财的机会来啦。”可以让学生想象:“如果你在场, 你会怎样劝阻他呢?”在课文的最后, 可以再让学生想象:“如果换作你是受害的九色鹿, 你会对国王和调达怎样说?”

又如, 在《给予是快乐的》这篇课文中, 当小男孩知道车是保罗的哥哥送给他的时, 说:“我希望我将来也能像你哥哥那样。”这时, 老师可以启发学生:“那你听了小男孩的话后, 你会怎么做?又有什么想法呢?”当保罗把车开到小男孩家门口, 听到小男孩对弟弟说的话后, 老师可进一步追问:“保罗是怎样想的呢?他们三个人会怎样度过一个难忘的夜晚呢?”

这几个问题, 都是课文中没有的情节, 而在回答过程中, 学生与作者的思想感情会产生共鸣, 深化文章的主题。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也会得到积极发展。

3. 引导生成, 发散思维。

学生对事物的差异往往产生一种突如其来的领悟和见解。保护和发展这种直觉性思维是培养发散性思维的重要前提。“胆怯会磨灭想象和独创精神”, 学生如果在紧张甚至恐惧的心理状态支配下学习, 思维必定是呆板的、机械的。教师要鼓励学生敢于否定别人包括老师的见解。请看下面两个实例。

在学习《鼎湖山听泉》的第四节时, 第一句是:“入夜, 山中万籁俱寂, 只有泉声一直传送到枕边。”在理解什么是“万籁俱寂”时, 一个学生忽然提问:“为什么万籁俱寂, 却还有泉声传送到枕边?”我随机应变, 立即让学生们讨论起来。在讨论中大家明白, 深夜泉声传送到耳边, 其实更衬出了山中的“万籁俱寂”, 而且这样写, 还给大家一种动静结合的美感。我还表扬了这位同学, 正是由于他积极地思考, 才让我们领会了“万籁俱寂”的意思, 也更加体会到山中泉水淙淙流动的意境。

在学习《小镇的早晨》时, 我正在让学生体会小镇早晨的热闹氛围, 一个学生却打断大家的思路, 说:“刚才学习的是小镇的早晨的恬静, 现在怎么又热闹了呢?”对于一些优秀生来说这可能不是问题, 可对于中等生或一些学困生来说, 可能真不太明白, 我便让大家边学边思考, 在学完整篇课文后回答他提出的问题。很快同学们就明白了这篇课文其实有一个时间顺序, 在时间的变化中, 小镇的早晨体现出了三个特点。

这些即兴发言, 尽管有的比较幼稚, 甚至是错误的, 但是, 这种不拘泥于现成结论, 敢于大胆探索的精神正是发散性思维的表现, 闪耀着创造的火花。教师要加以鼓励, 有时还要善于把学生从尝试错误中引出来, 切忌指责、挖苦。

4. 以退为进, 发散思维。

为了训练学生发散思维, 阅读教学中的很多问题可以让学生先退一步想一想, 这样能使学生超脱狭隘性思维的束缚, 纵横自如地解决各种疑难问题。

例如, 在教学《生命的壮歌》时, 理解“那弧线是一座以老羚羊的死亡作桥墩的生命桥”时, 我就让学生试着先思考:“如果老羚羊们不这样做, 会出现怎样的后果?”学生们作了各种合理的设想, 最后得出了结论:“不这样, 死亡的羚羊将更多。老羚羊们用自己的死亡换取了年轻羚羊的生命。”

在《第一朵杏花》的教学中, 在学习“竺可桢爷爷从外面回来, 看到杏花开了, 便走近杏树数了数, 已经有四朵花不同程度地绽开了花瓣儿”这句话时, 我先让学生想想:“当你看到美丽的杏花时, 你一般会注意什么呢?”通过和自己平日行为的比较, 学生们一下子就领会到了竺可桢爷爷主动探索、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和态度。

退一步思考, 学生可以从另一个视角进行猜想、假设。这对于深入理解文章内涵是大有裨益的。

5. 变换语言, 发散思维。

这是一种重新组织文章材料, 进行发散思维训练的方法, 目的在于训练学生发散思维的变通性, 引导学生领悟文章的创作方法, 培养布局谋篇的能力。

例如在教学《燕子》一文时, 我在第一段设计变换语言的练习:“小燕子长什么样儿, 谁用自己的话来说说?”学生们就按平时叙述的方法开始说:“小燕子长着……”在学生们连说后, 我又这样引导:“让我们来仔细看看课文上是怎么来写燕子的模样的。找到了吗?请一个同学读一读。书上写的与同学们刚才描述的哪一个读起来感觉好呀?为什么?书上是抓住燕子外形的哪些特点来写的?”通过思考、讨论, 大家认识到, 课文用短小精炼、生动活泼的语句, 给我们展示了一个可爱机灵的小燕子的模样。

上述练习, 既让学生体会到这篇课文写作上的精妙之处, 又训练了学生根据中心选择材料、依据文章基调遣词造句的能力。

6. 联系实际, 发散思维。

联系学生的实际进行阅读教学是提高学生认识能力的有效方法。小学语文教材中有很多常识性的说明文和寓言故事。教师如果不联系学生的实际, 学生的认识往往只能停留在书本知识上, 视野是狭窄的。

例如, 教学《奇妙的国际互联网》 (第八册) 时, 我让学生举例说说:“你是如何在网上漫游的?你觉得互联网奇妙在哪里?”学生们有的说上网打游戏, 有的说上网聊天, 有的说上网看电影……大家各抒己见。在交流中, 学生们不仅开阔了视野, 也得到了教育:我们应该正确地使用国际互联网。

在教学《成语故事三则》时, 我让大家联系实际说说自己在生活中有没有类似“自相矛盾”、“滥竽充数”、“画龙点睛”的事例。通过交流, 大家不仅发现了生活中的这些事例, 而且更加深刻地理解了这三个成语的意思。

联系实际培养学生发散思维, 可以让学生对语文知识的了解更加深入, 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和经验去体会, 可以产生深切独特的体验。

7. 横向联系, 发散思维。

加强阅读教学中的横向联系, 可以使学生获得整体性知识, 对所学知识内容产生立体感, 也有利于培养学生掌握学习语文的规律。

首先, 要注意语文学科内部知识结构的横向联系。如单项训练之间 (课题、标点……) 、课与课之间、单元之间、同一作家的作品之间、同一题材不同写法之间的有机联系等。通过比较, 寻找异同点, 进而达到知识的强化。

例如《燕子》一文, 就描绘了美丽的春景。我在一开始就让学生们背有关春天的诗, 使大家一开始就感受春的温馨与甜蜜, 接着我在教学课文时也紧密联系有关春天的诗, 如学到“千万条柔柳展开了鹅黄色的嫩叶”时, 我让大家回忆了唐朝诗人贺知章的《咏柳》诗:“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在学到有关小燕子斜掠过水面的语句时, 我又吟诵起“细雨鱼儿出, 微风燕子斜”的诗句, 让学生们沉浸在优美的诗境中。诗文结合, 可以更好地创设情境, 帮助学生们从字里行间体会到语言文字的美。

其次, 要注意同其他学科的横向联系。如学习《天火之谜》时, 我就让学生回忆科学课上的静电实验, 再让学生联系课文语句找出天上的雷暴与静电放电现象有哪些相似之处, 使学生一下子就找出其内在联系。

8. 课外拓展, 发散思维。

一个人获得的知识愈多, 愈能对新问题产生敏感, 愈能发挥自己的创造才能, 这是被心理学家研究所证明了的。我们的阅读教学, 要打破传统的以书本为中心的做法, 有意识地将学生引向课外, 引向知识的海洋。

例如学习了《动物园的晚上》, 可以让学生从课外查找其它动物的睡觉方式;学了《燕子》, 可以让学生去读读郑振铎的原文, 了解作者当时写作的背景, 体会作者当时的心境;学了《鸟语》可让学生说说“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学习《莫高窟》, 则可以上网查找有关资料, 让学生更多地了解莫高窟的文化艺术……

向课外拓展能使学生开拓视野, 在大量地查找资料及阅读的过程中进行发展思维。研究表明, 只有知识大量积累之后才有可能使发散思维更加流畅。

三、在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的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1. 要营造一个舒畅宽松的教学环境。

心理学研究证明, 人在情绪低落时, 发散性思维能力只有平常的二分之一, 甚至更少。“发散性思维永远产生于情感之中”。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应努力营造一个舒畅宽松的教学环境, 从语言、动作、神情等方面有意识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让他们大胆自由地进行思考。

2. 要善于发现学生在回答问题时的闪光点。

学生天生更具活力, 具有提出问题、发现问题的灵感, 所以, 对知识的某一个环节, 对某一个具体问题, 往往会有新的感悟, 会闪现灵感的火花, 甚至会超越老师, 此即所谓“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老师则需捕捉学生思维的火花, 予以肯定、表扬, 使学生的思维能力不断得到提高。

3. 要注意在思考过程中发展口头语言表达能力。

语言是思维的表现形式, 当学生把自己思考的一切事物表达出来时, 教师一定要引导学生把句子说通顺, 注意说话准确、清晰、生动、得体。

4. 要合理安排发散性思维训练。

在阅读教学中进行发散思维的训练是可行的, 但每节课、每篇课文都搞这项训练也是不合实际的, 要根据课文的特点灵活进行。同时, 进行发散思维的训练还应该注意和集中思维密切配合, 发散之后有所总结, 这样才有利于阅读质量的提高。

发散性思维, 既无一定的方向, 又无一定的范围, 不受现代知识的束缚, 不受传统知识的局限, 允许思考问题标新立异。点燃发散思维的火花, 激活语文课堂, 让学生们在发散思维的训练中体会到学习的快乐, 是时代赋于我们每个语文教师的神圣使命。

摘要:现代社会, 培养创造型人才已是人们的共识。在创造性思维运动过程中, 最重要、起主导作用的就是发散性思维。在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通过精心引导, 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让语文课堂充满活力。

发散思维,培养能力 篇5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 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是打开思维大门的钥匙.高三复习就是对所学知识的综合与灵活运用, 平时我们竭尽全力地去探索一道题目的多种解法的真正目的是什么?激活思维, 开拓思路, 培养能力.下面以直线方程为背景, 以最小值为载体, 以两点间的距离公式, 均值不等式、向量的数量积运算、三角函数、参数方程等知识为手段, 体会数学学习你中有我, 我中有你的综合渗透思想意识.

如图, 已知直线过点P (3, 2) , 且与x轴、y轴的正半轴分别交于A, B两点.求|PA|·|PB|的值最小时直线l的方程.

解法1 ∵直线l与x轴、y轴的正半轴分别交于A, B两点, 且过点P (3, 2) .∴设直线l的方程为y-2=k (x-3) , 则A (3-2k0) B (02-3k) , |ΡA||ΡB|=4k2+49+9k2=6k2+1k2+262+2=12.

1k2=k2, 即k=-1时取“=”号.∴|PA|·|PB|的值最小时直线l的方程为y-2=- (x-3) , 即x+y-5=0.

注 因为斜率存在, 可以设点斜式方程, 求A, B两点的坐标, 然后利用两点间距离公式和均值定理求最小值时待定系数的取值即可.

解法2 设直线l的方程为xa+yb=1, 其中a>3, b>2,

则A (a, 0) , B (0, b) .

∵点P (3, 2) 在直线l上, 3a+2b=1, 即a=3bb-2.

|ΡA||ΡB|= (3-a) 2+49+ (2-b) 2=36 (b-2) 2+49+ (2-b) 2=36×9 (b-2) 2+4 (b-2) 2+7212

当且仅当b-2=3, 即a=b=5时, 上式取“=”号.此时|PA|·|PB|的值最小, ∴直线l的方程为x5+y5=1.

即x+y-5=0.

注 利用直线上的已知点消掉一个参数, 然后利用特殊函数求最值.

解法3 设直线l的方程为xa+yb=1, 其中a>3, b>2, 则A (a, 0) , B (0, b) .∵点P (3, 2) 在直线l上, 3a+2b=1, 即a=3bb-2, 由向量的坐标公式, 得

ΡA= (a-3, -2) , ΡB= (-3, b-2) , |ΡA||ΡB|=ΡAΡBcosΡAΡB=-3 (a-3) -2 (b-2) -1=3a+2b-13=9bb-2+2b-13=18b-2+2 (b-2) 12.

当且仅当18b-2=2 (b-2) 时, 即b=5时, 上式取“=”号, 此时a=5, ∴直线l的方程为x5+y5=1, 即x+y-5=0.

注 利用向量数量积的知识, 省掉了开方运算, 使问题解决更加容易.

解法4 设∠BAO=θ, 则|ΡA|=2sinθ|ΡB|=3cosθ|ΡA||ΡB|=6cosθsinθ=12sni2θ.

sin2θ=1时, |PA|·|PB|取最小值, 此时∠BAO=θ=45°, 则直线斜率k=-1.

故直线l的方程为y-2=- (x-3) , 即x+y-5=0.

注 利用几何中的解三角形知识构造三角函数解决问题.

解法5 设直线l的倾斜角为θ, 则π2<θ<π

∴设直线的参数方程为{x=3+tcosθ, y=2+tsinθ

并且PA=t1, PB=t2, 则

A (3+t1cosθ, 2+t1sinθ) , B (3+t2cosθ, 2+t2sinθ) .

∵A, B在x, y轴上,

∴ (3+t1cosθ) (2+t1sinθ) = (3+t2cosθ) (2+t2sinθ) =0.

故t1, t2是方程t2sinθcosθ+ (3sinθ+2cosθ) t+6=0的两根.

|ΡA||ΡB|=|t1t2|=|6sinθcosθ|=|12sin2θ|.

sin2θ=±1时|PA|·|PB|取最小值, 此时θ=π43π4.π2<θ<πθ=3π4, 则直线斜率k=-1, 故直线l的方程为y-2=- (x-3) , 即x+y-5=0.

注 此法利用参数方程, 找出A, B坐标, 利用根与系数的关系把线段长度的积转化成三角函数.

数学思维的灵活性和多样性在一题多解中被体现得淋漓尽致, 根据题目提供的有效信息进行知识的整合和相互转化, 提高了能力, 激活了心智.以上各种方法有部分相同之处, 总体体现了函数、不等式、数形结合、方程的基本思想, 打开了解题思路和解决问题的办法.

引力发散悖论研究 篇6

从经典的无限宇宙出发, 1894年, 德国天文学家西利格提出了所谓的引力发散悖论。经典宇宙观念认为宇宙空间是无限的欧几里德空间, 无限多的宇宙物质大体上以均匀的密度分布于宇宙中, 即宇宙中物质的密度处处不等于零。万有引力定律是普适的。

下图画出了来自某小锥体中物质的引力 (对质元O) 。把锥体分成无数个厚度为dr的薄壳, 考虑距O为r的壳, 牛顿万有引力定律讲, 引力与距离平方成反比, 而与壳内质量成正比。即

undefined

而壳内的质量又正比于r2。即

m∝r2

因此远近不同的壳对质元O产生同样大的引力。那么, 这小锥体中物质对O的总引力是无穷大。当然, 对顶方向上的物质将在相反方向上也产生一个无穷大的引力。那么, 两个无穷大之差是多大?这在数学上是没有明确答案的。但在天文观测中, 并没有发现这种情况。经典宇宙学理论和观测事实之间的这个矛盾, 就是引力发散悖论, 或称西利格佯谬。

引力发散悖论的提出, 直接对宇宙的无限模型发出了诘难。为了解决这一困难, 人们曾提出多种有限宇宙模型, 其中占主导地位的是大爆炸模型, 又称标准宇宙模型。

2 标准宇宙模型

2.1 膨胀的动力学

虽然我们在宇宙中的位置没有特殊性, 但为研究方便, 依然把坐标原点取在我们所在的银河系。其他质元 (星系) 的位置由广义的球坐标r, θ和φ标记。这里用的是随体坐标, 意即在宇宙运动 (膨胀或收缩) 中, 每一质元的坐标r是不变的。它与我们的距离的变化将由尺度因子R (t) 来描述。这样, 纯用数学可证明, 四维距离的平方总能写成

undefined

这种描写均匀各向同性时空的度规叫Robertson-Walker度规。当仅考虑到均匀和各向同性, 式中的尺度因子R (t) 可以是任意函数。宇宙的具体运动情况应由动力学方程决定。此外, 式中还含有一个任意常数k, 其大小只能由实际测量来确定。k=1时, 宇宙空间的曲率为正, 宇宙是有限封闭的。k=0时, 曲率为零, 为平坦空间。k=-1时为负曲率空间。后二者均为无限开放宇宙, 这三种是理论上的一切可能。实际的宇宙只能是这三种可能类型中的一种。

宇宙介质作为引力源, 它被看成均匀的理想“气体”。其物理性质用密度ρ和压强P来描述。在宇宙膨胀或收缩的过程中, 随尺度因子R的变化, 密度和压强也将在变化。也就是说, ρ和P也都是时间t的函数。考虑到所有有关的物理量都只与时间有关, 而与空间点无关。所以所得到的必定是一组简单的常微分方程。

把宇宙的Robertson-Walker度规代入爱因斯坦方程

undefined

中, 在适当整理后, 得出两个常微分方程如下:

undefined

这里, 我们采用undefined的自然单位制。

把 (3) 式两边对时间求微商, 曲率因子k将不在出现。然后与 (5) 式联立消去R, 即可导出

d (ρR3) =-Pd (R3) (5)

由上式可知, 宇宙膨胀 (或收缩) 时, 坐标r固定的求内的质量 (即能量) 的贡献。因热运动速度远小于光速, 所以对实物有P<<ρ。人们常把这性质写成P=0, 叫实物的物态方程。这样易于从 (5) 式解出

ρmR3=常量 (6)

我们对物理量加下标0代表今天的值。利用

ρR3=ρ0R03 (7)

(3) 式可重写作

undefined

用于今天, 可得到一个代数关系

undefined

其中H0是哈勃常数。用k和H20作为输入参量。当k=0时, 由 (8) 式可得

undefined

这是一个很简单的关系:时间增大三个量级, 则尺度因子增大两个量级。

宇宙膨胀的加速度常用一个无量纲量

undefined

来描写。q被称为减速因子。

哈勃常数H0和减速因子q0均为可观察的量。当H (t) >0时, 宇宙是膨胀的。H (t) <0时, 宇宙是收缩的。通过对遥远星体的红移观察, 哈勃常数最佳估计近似值为55±7公里/秒。所以, 宇宙是膨胀的。

2.2 有限的宇宙

利用哈勃常数H0是可观测的量, 定义一个密度量纲的量

undefined

它也是能用观测确定的量。把H0写作

H0=100h·km·s-1·Mpc-1 (13)

H0的不确定性表现为

H=0.5~0.8 (14)

它实际上是以100km·s-1·Mpc-1为单位的无量纲哈勃常数。这样, ρc的大小为

ρc=1.9h2·10-29g/cm3 (15)

引入了ρc, 由 (9) 式可以得到

undefined

从上述关系式可以看出, 若今天的宇宙密度ρ0比ρc大, 则表明曲率因子k是正值, 即宇宙封闭有限, 反之若ρ0等于ρc或比ρc小, 则表明k是零或负数, 即宇宙开放无限。ρc是这判据中的临界量。因而它被称为临界密度。

2.3 热大爆炸模型

如果宇宙在长时间内一直膨胀着, 那么物质密度就一直在逐渐变稀。往前追溯至尺度为今天的百分之一时, 宇宙密度将达到今天的106倍, 超过了星系的密度 (约为今天宇宙密度的105倍) , 于是星系将挤在一起。实际上, 它们不能存在。由此可见, 宇宙的结构在某一时间之前是不存在的, 它只能是演化的产物。

在没有结团之前, 宇宙一大片由微观粒子构成的均匀气体。在热平衡下有均匀的温度, 称为宇宙温度。气体的绝热膨胀将使宇宙温度降底。反之, 往前追溯, 越早的宇宙就有越高的温度。这样, 甚早期的宇宙就应当是温度很高, 密度很大的气体, 它以很大的速率膨胀着。可以设想宇宙诞生的时候, 物质密度为无限大, 这时, 空间是高度弯曲的, 能量集中为引力能。随着宇宙的膨胀, 引力能逐渐转化为粒子能, 从而产生各种各样的粒子。这个大爆炸模型由于只用了已知的物理学规律, 非常简单地描述了宇宙的性质、运动和演化, 并得到了观测事实的支持, 现在已为大多数学者所认可, 称之为宇宙学的标准模型。在这个模型中, 空间是与物质联系在一起的, 爆炸的含义是空间本身在膨胀, 并不是说有一团物质在已经存在的空间爆炸碎裂而散开。

3 有限宇宙的困难和引力发散悖论的进一步讨论

3.1 有限宇宙的困难

大爆炸模型是建立在有限宇宙基础之上的, 而有限宇宙则存在“蒸发”和最后开放式爆炸而死亡相矛盾。

爱因斯坦在批驳恒星宇宙是无限空间海洋中的一个有限岛屿时写道:“它导致了下述结果:从恒星发出的光以及恒星中各个个别恒星不断奔向无限的空间, 一去不返, 而且永远不再与其它自然客体相互发生作用, 这样一个有限的物质宇宙将注定逐渐而系统地被削弱。”

然而, 有人提出 (如Gurk) , 宇宙本身就是最终的黑洞, 这样似乎一切物质都不能逃逸出去了, 宇宙可以是有限的。其实不然, 因为黑洞也还是要向周围“蒸发”物质的, 随着黑洞不断发射粒子, 它的质量和大小将逐渐减小, 这终将使黑洞因辐射耗尽而不复存在。

这种蒸发过程也符合热力学第二定律, 如果宇宙是有限的, 热寂说将成为可能, 由热力学第二定律

undefined

在绝热过程中, dQ=0。则上式ds≥0, 即在绝热过程中熵永远不会减少, 对于可逆过程, 系统的熵不变, 对于不可逆过程, 系统的熵增加。如果宇宙是有限的孤立系统, 那么宇宙的发展过程就是一个绝热过程, 也就会出现克劳修斯所说的“宇宙的能量是不变的, 宇宙的熵趋于极大值”即“热死”来临了。

在宇宙的年龄问题上, 标准模型也不能够很好地解决, 当英国物理学家米尔恩用标准模型计算宇宙的年龄是二十亿年时, 可是地球的年龄比它还大, 当人们又计算它的年龄为100亿年时, 可在远离我们200亿光年的地方发现了类星体, 加上类星体的年龄50亿年, 这样宇宙的年龄至少为250亿年, 这显示了标准模型的基本些不适当因素。

有限宇宙的困难说明了它的无限, 然而这又使问题回到了本文开始所述的有限无限之争而出现的引力发散问题上来了。

3.2 引力发散的进一步讨论

在无限宇宙模型中, 牛顿引力理论是需要作适当修正的, 物质通过交换吸引子相互吸引, 对于无限宇宙, 每视线方向必然存在任意多恒星和不发光物质, 这样引力场就要逐步被吸收, 衰减是必然的对频率为ω的引力子的吸率为

undefined

由于吸收作用, 有限物质在无限远处的引力势必然为零, 如果宇宙的物质是分布均匀的, 各向同性的, 有限物质的引力势范围应是一个有限的球。我们可以取修正的牛顿势为:

undefined

它随距离的增加比牛顿引力理论更快地减小, 这样牛顿理论的困难就克服了, 宇宙是无限的, 然而对某一点的引力势作贡献的物质是有限的。

4 宇宙的无限子宇宙模型

宇宙是无限的, 大爆炸也属可能, 这二者似乎矛盾。其实它们同时存在是那么的和谐自然, 大爆炸宇宙学所描述的有限宇宙不过是无限宇宙中无限个孩子-子宇宙-中的一个。这无限多个子宇宙也包括封闭与开放三种形式, 以及反物质子宇宙 (也应有上述三种形式) 。子宇宙之间距离极大, 使得子宇宙本身成为近孤立系统, 大爆炸所需状态条件得以满足。这样, 宇宙的无限和大爆炸就自然和谐地统一起来了, 在子宇宙之间稀疏存在从场、基本粒子到尘埃物质, 从恒星到星系等暂不属于某一子宇宙的物质形式。

各子宇宙之间仍存在一定的联系, 微弱的引力, 相互射出的光子, 及各种基本粒子, 乃至于宇宙由膨胀到收缩过程中由于速度涨落而逃逸的单个星体, 星系等。

这一模型既可以解释大爆炸模型可以解释的哈勃红移, 2。7k背景辐射, 氦丰度, 天体年龄等观测事实, 又可以解决有限宇宙模型不可避免的蒸发和开放式爆炸而死亡的困难。同时还解决了宇宙中正反物质不对称的困难。

和其它宇宙模型一样, 无限子宇宙模型只是一种近似, 必然存在某种局限性, 这是面对无限的宇宙, 我们对它了解的实在是太少的原因。宇宙是无限的, 为一定时间和空间所局限的人所认识的宇宙是有限的, 不断探索观察, 扩大视野, 修正模型, 才可能逐步趋近于被认识的无限宇宙的真面貌。

摘要:无限宇宙遇到了一系列的困难, 引力发散悖论就是其一。于是, 科学家提出了一些有限宇宙模型, 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是大爆炸模型, 又叫做标准宇宙模型。标准模型能很好的符合实验观测结果, 但也存在着一些根本性困难。而无限子宇宙模型将无限宇宙与标准宇宙模型有机和谐地结合在一起, 指出宇宙是由无限个有限子宇宙构成。它克服了无限宇宙和有限宇宙所各自面对的困难, 因而是一种较为可信的宇宙模型。

关键词:引力发散悖论,标准宇宙模型,膨胀动力学方程,无限子宇宙模型

参考文献

[1]赵侃士.牛顿的宇宙和西利格佯谬[J].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2001.

农村发散 篇7

连云港散办在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中, 在转入解决问题、整改提高第三阶段, 积极探索建立深入推进解放思想的长效机制上, 结合2008年“发散禁现”目标任务, 制定“三个不宜、三项措施”的规定, 确保活动促发展、发展保活动。

“三个不宜”规定:部门和职工在全年内所确定的“发散禁现”各项目标任务, 有一项没有完成指标任务的不宜作为先进人选;全年“发散禁现”工作承诺事项没有完成85%以上的部门、职工不宜作为先进人选;部门、职工不遵守规章制度, 履行工作职责不力的, 全年“发散禁现”工作中有差错, 并有一定的负面影响的不宜作为先进人选。

为进一步规范发展散装水泥工作, 连云港散办采取了“三项措施”:一是严格规范行政执法工作, 做到亮证执法, 在行政执法时严格把关, 对违规违法建设施工、“发散”责任不落实、管理不到位的单位, 在下发违规告知书时, 认真耐心交待应办事项, 并督促解决发散有关问题, 打造散装水泥阳光服务。二是做到“发散禁现”工作有问必答, 有诉必查, 有查必果, 认真做好每一起案件的检查落实工作, 确保散装水泥行政权力公开、公平、公正、透明。三是将干部、职工全年工作列入责任制考核中, 干部、职工必须参加相关的政治、业务培训和考核, 以此提高干部、职工的政治思想业务综合素质。

上一篇:银屑病怎样防治下一篇:电信4G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