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发散思维培养

2024-09-26

学生发散思维培养(通用12篇)

学生发散思维培养 篇1

摘要:教学的目的之一就是要提高每个学生的学习质量, 培养、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在课堂教学中, 鼓励学生发散思维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变通性、独特性, 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关键词:兴趣,思维,创新

我们教学的目的之一就是要提高每个学生的学习质量, 培养、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发散思维是指朝着不同的方向, 去探索多种可能性的思维过程。实践证明, 在课堂教学中, 鼓励学生发散思维, 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品质。

一、同中求“活”, 发展思维敏捷性,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习兴趣和发散思维有着紧密的联系。发散思维, 要求同中求“活”。这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因为它的内容和形式都不是僵死的、固定不变的, 而是灵活的、多样的。例如, 计算54+55+56, 教师可启发学生从不同角度, 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解答:解法一:从左到右算54+55+56=109+56=165。解法二:运用加法交换和结合律54+55+56=55+ (54+56) =55+110=165。解法三:运用“移多补少”原理54+55+56=55×3=165。解法四:运用数的组成54+55+56=50×3+4+5+6=165。

同中求“活”, 它能使学生充分调动思维的积极性和灵活性, 发展和掌握新的解题策略, 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 体验创新的乐趣, 强化创新的意识。

二、同中求异, 发展思维变通性, 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

发散思维最重要的特点是同中求异。它要求对同一问题探求不同的、特别的解决方案, 是一种多方向的、多思维的思维活动, 同中求异需要思维主体全面地看问题, 能把握问题的广阔范围, 做到思路开阔, 既能看到一般的、关键的问题, 又不忽略个别的、重要的细节, 培养学生思维的变通性。

例如, 教学尝试与猜想的“鸡兔同笼”:鸡兔同笼, 有20个头, 54条腿, 鸡、兔各有多少只?由于学生年龄比较小, 思维能力受到一定的限制, 要解决这样一道抽象的问题可以采用不同的策略。根据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形象思维能力的不均衡采取以下的解题策略。

(1) 通过假设举例与列表的方法, 寻找出问题的结果。根据条件的不同, 可以采用逐一举例的方法, 或先估计数量的可能范围, 以减少举例的次数, 或采用取中举例的方法。

(2) 画图凑数的方法, 是一种比较形象的方法。可以用“O”表示头, 接着假设全都是腿数少的动物, 并在圆圈下面画上腿, 最后把剩余的腿逐一添上, 就会很快发现它们各自的数量。

(3) 假设法。假设笼中全是鸡时, 腿的只数比实际少, 原因是把四条腿的兔子当成两条腿的鸡算了;则兔子的只数是 (54-2×20) ÷ (4-2) =7 (只) , 鸡的只数是20-7=13 (只) 。假设笼中全是兔时, 腿的条数比实际多, 原因是把两条腿的鸡当成四条腿的兔子算了。那么鸡的只数是 (4×20-54) ÷ (4-2) =13 (只) , 兔子的只数是20-13=7 (只) 。

(4) 方程求解法。根据题意, 设鸡或兔子的只数, 然后根据相等关系式“鸡腿的条数+兔子腿的条数=总条数”, 列出方程。

(1) 设鸡有x只, 那么兔子就有 (20-x) 只, 根据题意, 列出方程:2x+4× (20-x) =54x=13兔子有:20-13=7 (只)

(2) 设兔子有y只, 那么鸡就有 (20-y) 只, 根据同样的数量关系式列出方程:4y+2× (20-y) =54y=7鸡有:20-1-7=13 (只)

不管学生采用什么方法什么策略进行解题, 前提是对他而言是合适的、合理的就可以。

三、同中求新, 发展思维独特性,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独特是发散思维的本质, 创造就是独特, 能用前所未有的新角度、新观点去认识事物。要同中求新, 必须冲破束缚, 打破常规, 富有创新精神。求新, 就要独立地观察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就要积累大量知识, 才能创造出新的东西。汲取知识, 丰富自己, 是求新的基础。

学生在校学习, 首先要摆正自己的位置, 认识到自己的地位, 坚定自己的信念, 做到自尊、自信、自强, 要充分展示自己的才华, 努力展现自我。学生要认识到, 自己并不比别人差, 别人能办到的事, 自己也能办到, 要勇于超越别人, 提高自我。对某一问题、某一知识要进行深入研究、反复探讨, 不能只求一知半解。教师要鼓励学生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推理、观察, 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指导学生运用比较、分析、推理、综合、概括、归纳等方法, 有意识地训练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例如0的性质有哪些, 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归纳:

(1) 0是一个数, 是整数, 但不是自然数, 它比一切自然数都小。

(2) 在十进制记数法中, 0起到占位作用。

(3) 0是一个偶数。

(4) 0是任意自然数的倍数。

(5) 任何数与0相加, 它的值不变, 即a+0=a。

(6) 任何数减0, 它的值不变, 即a-0=a。

(7) 相同的两个数相减, 差等于0, 即a-a=0。

(8) 任何数与0相乘, 积等于0, 即a×0=0。

(9) 0被非零的数除, 商等于0, 即0÷a (a≠0) =0。

(10) 0不能作除数。

发散思维训练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变通性、独特性。教学时, 教师通过引导学生探究质疑, 让学生进行散思维, 不仅能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掌握规律, 同时还可以促进其知识结构系统化、网络化, 加强思维的深度。数学教学的目的不仅是使学生掌握知识、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思维, 发展学生的智力。课堂教学中只有让学生手、口、脑多种感官协同作用, 多方位思考问题, 敢于让他们各抒己见, 进行思考、讨论、比较, 才能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变通性、独特性, 使学生在思维训练过程中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培养能力、发展智力, 并培养科学态度, 形成正确的世界观。

参考文献

[1]刘芳.教育观念的转变与更新[M].中国和平出版社, 2000.

[2]刘显国主编.能力培养艺术[M].中国林业出版社, 2000.

[3]和学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与方法[M].天津教育出版社, 2009.

学生发散思维培养 篇2

——一道数学题的启示

最近在和本校六年级班主任研究一道数学题时,由于教师和学生的思维不同,以至列出不同算式,使我受到很大的启发,觉之,要拓展学生的智力,必须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呢?下面就一道数学题,谈谈自己的初浅看法。

例题:底面半径6厘米的圆柱形容器与底面半径9厘米的圆锥形的高相等,把圆锥体容器装满水倒入圆柱形容器内,水深比容器的4/5低1、5厘米,圆柱体容器多少米?

一、有意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

积极性(也就是学生的求知欲),课程标准十分重视教学活动中学生主体的参与性,强调学生在参与中启动思维机制,并通过以引导为主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尽量少集中学生的思维,采用“自主探究、合作式”学习,多设计一些疑难问题(如数学的一题多解题),让学生讨论研究,有意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

二、帮助学生理解要领的多重含义

要弄清数量关系,必须理解有关概念,尤其是哪些具有多重含义的概念,理解要领的多重含义,可拓展学生的思维,如例题中“4/5”这一概念,它既是圆柱形容器体积的4/5,又是圆柱形容器的4/5,理解了4/5的双重含义,就可以从体积和高这两个不同角度去进行思维,分析例题,列出不同的算式(如前面教师和学生列出的不同算式,老师是从体积入手思考的,学生是从高的方面入手思考的)。

三、指导学生找准思维的切入点

有很多学生不会分析应用题,尤其是不知道从哪里入手,因此教师必须指导学生找准思维的切入点,如前面例题,老师的思维是从体积开始的,学生是从高入手的,可见他们思维的切入点不同,所以,指导学生找准思维的切入点是能否分析好数量关系的关键之所在。

四、引导学生准确实现思维的转换

学生找准了思维的切入点之后,实现思维的转换至关重要,思维的转换必须有育进行,如例题,若用分析法,应用问题入手,即思维的起点(切入点)是

如何求圆柱体容器深多少米。实质上,是求圆柱体容器的高,怎么求高呢?这就要实现思维的第一转换,正确的转换,是把思维转到求圆柱体容器的体积上,如果设圆柱体容器的高为n,则圆柱体容器的体积是:

3、14×62×n,还是求不出高是多少,这就要实现思维的第二个转换,转到圆锥体上,思考的问题是:圆锥体容器和圆柱体容器都有哪些联系?联系一:圆锥形容器和圆柱体容器的高相等,可求出圆锥体容器体积,即1/3×3、14×92×n。联系二:把圆锥体容器装满水倒入圆柱体容器内,水深比容器的4/5低1、5厘米,可得出求圆锥体容器体积的算式:

4/5(3、14×62×h)-3、14×62×1、5或

3、14×62×(4/5h-1、5),最后得出求本题的算式:

(1)4/5(3、14×62×h)-3、14×62×1、5=1/3×3、14×92×h

(2)3、14×62×(4/5h-1、5)=1/3×3、14×92×h

(3)4/5(3、14×62×h)-3、14×62×1、5=1/3×3、14×92×h

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的尝试 篇3

发散性思维,即创造性思维或多向性思维,是指对同一问题进行多角度、多层次思考,通过一系列的联想、对比、归纳、推理,是在定向思维、逆向思维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是一种崭新的、超前的、科学的、能最大限度开发人脑智力的思维方式。努力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能充分发挥学生在英语学习中地主体作用,提高他们多方面、多角度、多层次地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能开阔学生的视野,对问题可以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从而大大提高英语课堂教学的质量。

一、通过词汇教学培养发散思维能力

以词汇作为发散点,起点低、难度小、伸缩大,适合训练各种程度的学生,因而所有学生都能够参加,这样就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在词汇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构词法、同义词、反义词、词组搭配、词性变化等的方法。

例一:学习单词success,可引导学生归纳它的词性和它在句中的用法:success(n.)Your success made me happy. successful(adj.) It was a successful party. successfully(adv.)We successfully crossed the river. succeed (v.) I am sure he will succeed.

学习单词see时,引导学生联想see的同音异形词sea。学生可自己总结已学过的类似的单词,如one-won、son-sun等。

例二:学习单词sunny时,可让学生知道它是由名词sun+ny构成的,类似结构还有wind-windy; rain-rainy; snow-snowy; cloud-cloudy等。

二、通过课文中难句和常用句型培养发散思维能力

在初中英语课文中,有一些难句、常用句和句型可采用一句多说、一句多译等方式来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例一:How have you been?可引导学生说:How are you? How is everything with you? How are you doing?

例二:They are both fine.可以积极鼓励学生用多种句型转换:Both of them are fine. Both are fine. They both have a good health. They both look very well. They both look fine.

三、通过句型教学培养发散思维能力

发散思维要求学生根据一个“信号”能够输出与之相近的多个信号,而初中英语课文中的句型是丰富多彩的,通过句型转换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是很实用的。

例一:I'll return it as soon as I can.. 以此句为出发点,让学生自己去联系,改写成若干相同或相近的句子,如:Please give it back as soon as possible. I'll return it very/quite soon. I'll give it back as quickly as I can.

例二:He arrived in Beijing on Friday. He got to Beijing on Friday. He reached Beijing on Friday. We arrived here last night. We got here last night. We reached here last night.

四、通过语法教学培养发散思维能力。

初中英语语法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帮助学生针对某一语法现象进行较系统的学习和归纳,因此在语法教学中要运用适当的语法项目对学生进行发散思维能力的培养。

例一:He is much taller than the others. 此句虽为比较级句子,但有最高级的含义,引导学生以此句为发散点,运用联想的方法,可以改写成:He is much taller than any of the others. He is much taller than any other student in the class. No one in the class is taller than he. He is much taller than anyone else in the class. He is the tallest student in the class.

例二:His temperature seems to be all right. 此句的结构为seem+ (to be) +形容词,通过此句可引导学生拓宽知识面:

1. seem +(to be)+名词。如:He seems (to be ) a good teacher.

2. seem + 不定式。如:He seems to know the answer.

3. seem + 从句(要用it作形式主语),如:It seems that you are telling a lie.

通过连词成句、连句成篇等方法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在英语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运用课文中所学的词语、句型,将一些词连成句,再将句连成短篇来表达自己的意思。这也是创造性地运用所学语言知识的过程,既可以复习巩固已学过的语言知识,又可以体会到用英语表达自我创造性的乐趣。在这一过程中,应指导学生多用一些简单句来表达自己。

例一:在初三THE LOST BOOK一课中学了borrow...from, return....to, anywhere, pay for等词语,表面上看这些词组互不相干,但可以要求学生结合已学过的词、词组,运用自己的创造思维能力,将这些词和词组连成句和篇。如:There is a big library in our school.I often go to read newspapers and books in the reading room. Two weeks ago, I borrowed a book from the library. It's time to return it to the library. But I can't find it antwhere.I think I've lost it. I'm afraid that if I've lost it, I must pay for it.上面这个练习过程可重复进行,可在纸上反复修改,便成了写作练习。

如何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篇4

一、一题多问, 培养发散思维

一题多问, 即让学生根据教学问题情境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 提出不同的问题。例如, 教学行程应用题“甲乙两地相距270米, 小东和小英同时从甲乙两地出发, 相对走来, 小东每分钟走50米, 小英每分钟走40米”时, 根据上面的条件, 可以设计以下问题让学生思考: (1) 小东两分钟走了多少米? (2) 小英四分钟走了多少米? (3) 小东每分钟比小英多走多少米? (4) 相遇时, 小东走了多少米?小英走了多少米? (5) 几分钟后两人相遇? (6) 相遇后, 小东再行几分钟到达乙地? (7) 相遇后, 小英再行几分钟到达甲地? (8) 相遇后, 小东比小英多行多少米?等等,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发散思维的能力。

二、一题多解, 培养发散思维

教师该怎样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篇5

在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在培养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的同时,也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一、在诱导乐于求异的心理倾向中,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赞可夫说过:“凡是没有发自内心求知欲和兴趣的东西,是很容易从记忆中挥发掉的”。赞可夫这句话说明了发散思维能力的形成,需要以乐于求异的心理倾向作为一种重要的内驱力。教师妥善于选择具体题例,创设问题情境,精细地诱导学生的求异意识。对于学生在思维过程中时不时地出现的求异因素要及时予以肯定和热情表扬,使学生真切体验到自己求异成果的价值。对于学生欲寻异解而不能时,教师则要细心点拨,潜心诱导,帮助他们获得成功,使学生渐渐生成自觉的求异意识,并日渐发展为稳定的心理倾向,在面临具体问题时,就会能动地作出“还有另解吗?”“试试看,再从另一个角度分析一下!”的求异思考。

事实证明,也只有在这种心理倾向驱使下,那些相关的基础知识、解题经验才会处于特别活跃的状态,也才可能对题中数量作出各种不同形式的重组,逐步形成发散思维能力。

二、在诱导变通中,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变通,是发散思维的显著标志。要对问题实行变通,只有在摆脱习惯性思考方式的束缚,不受固定模式的制约以后才能实现。因此,在学生较好地掌握了一般方法后,要注意诱导学生离开原有思维轨道,从多方面思考问题,进行思维变通。当学生思维闭塞时,教师要善于调度原型帮助学生接通与有关旧知识和解题经验的联系,作出转换、假设、化归、逆反等变通,产生多种解决问题的设想。

如对于下面的应用题:王师傅做一批零件,8天做了这批零件的2/5,这样,剩下的工作还要几天可以完成?学生一般都能根据题意作出(1-2/5)÷(2/5÷8)的习惯解答。此时,教师可作如下诱导:教师诱导性提问学生求异性解答①完成这批零件需要多少天8÷2/5-8或8÷2/5×(1-2/5)②已做零件数是剩下零件数2/5÷(1一2/5)的几分之几?

③剩下零件数是已做零件数(1-2/5)÷2/5的几倍?

④能从题中数量间找出相等方程解法(略)关系吗?⑤从题中几种量中能判断出比例解法(略)比例关系吗?

通过这些诱导,能使学生自觉地从一个思维过程转换到另一个思维过程,逐步形成在题中数量间自由往返调节的变通能力,这对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是极为有益的。

三、在鼓励独创中,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能别出心裁地提出新异的想法和解法,这是思维独创性的表现。尽管小学生的独创从总体上看是处于低层次的,但它却蕴育着未来的大发明、大创造,教师应满腔热情地鼓励他们别出心裁地思考问题,大胆地提出与众不同的意见与质疑,独辟蹊径地解决问题,这样才能使学生思维从求异、发散向创新推进。如解答“某玩具厂生产一批儿童玩具,原计划每天生产60件,7天完成任务,实际只用6天就全部完成了。实际每天比原计划多生产多少件玩具?”一题时,照常规解法,先求出总任务有多少件,实际每天生产多少件,然后求出实际每天比原计划多生产多少件,列式为60X7÷6-60=1(件)。

而有一个学生却说:“只须60÷6就行了”。他理由是:“这一天的任务要在6天内完成所以要多做10件。”从他的回答中,可以看出他的思路是跳跃的,省略了许多分析的步骤。他是这样想的:7天任务6天完成,时间提前了1天,自然这一天的任务(60件)也必须分配在6天内完成,所以,同样得60÷6=10,就是实际每天比计划多做的件数了。毫无疑问,这种独创性应该给予鼓励。独创往往蕴含于求异与发散之中,经常诱导学生思维发散,才有可能出现超出常规的独创;反之,独创性又丰富了发散思维,促使思维不断地向横向与纵向发散。

四、在多种形式的训练中,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可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多种形式的训练,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和灵活性,以达到诱导学生思维发散,培养发散思维能力的目的。

1.一题多变。对题中的条件、问题、情节作各种扩缩、顺逆、对比或叙述形式的变化,让学生在各种变化了的情境中,从各种不同角度认识数量关系。

如,有一批零件,由甲单独做需要12小时,乙单独做需要10小时,丙单独做需要15小时。如果三个人合做,多少小时可以完成?

解答后,要求学生再提出几个问题并解答,可能提出如下一些问题:甲单做,每小时完成这批零件的几分之几?乙呢?丙呢?

甲、乙合做多少小时可以做完?乙、丙合做呢?甲单独先做了3小时,剩下的由乙、丙做,还要几小时做完?甲、乙先合做2小时,再由丙单独做8小时,能不能做完甲、乙、丙合做4小时,完成这批零件的几分之几?

通过这种训练不仅使学生更深入地掌握工程问题的结构和解法,还可预防思维定势,同时也培养了发散思维能力。

2.一图多问。引导学生观察同一事物时,要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面仔细地观察,认识事物,理解知识,这样既能提高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又能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例如,教学“6的认识”时,教师在讲述老师和学生一起打扫教室的图意时,启发学生观察图画,要求学生能回答下列三个问题:①图上有几个老师,几个学生,一共有几人?②图上有几个男人,几个女人,一共有几人?③图上有几个扫地的,几个擦窗和擦椅子的,有几个擦黑板的,一共有几人?

通过这几个问题的回答,学生不仅能较系统地感知6的组成知识,而且能提高思维的灵活性。

3.一题多议。提供某种数学情境,调度学生多方面的旧知、技能或经验,组织议论,引起思维火花的撞击。

如算式27+3,要求学生从不同角度表述意义:①把27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多少?②27里包含几个3?③3除27,所得的商是多少?④27是3的几倍?⑤3与一 个数的乘积是27,求这个数?⑥多少个3相加的和是27?⑦学校有27只花皮球,平均分给一年级的三个班,问每班得到多少只花皮球?

4.一题多解。在条件和问题不变的情况下,让学生多角度、多侧面地进行分析思考,探求不同的解题途径。一题多解的训练是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一个好方法。它可以通过纵横发散,使知识串联、综合沟通,达到举一反三、融会贯通的目的。

例如,甲乙两地相距200千米。一辆货车,从甲地开往乙地,前3小时行了全程的2/5,照这样的速度,行全程需要多少小时?

解法一:

200 +(200X2/5+3)或1+(2/5+3)

高中数学学生发散性思维培养 篇6

关键词:高中数学;发散性思维;含义;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22-073-010

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和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会面临各种各样的问题,为了能够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学生有一定的应变能力,也就是说学生的思维要活跃,要具有发散性,这样才能够很快地想到解题的方法和技巧,而数学教学就可以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特别是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很多学校的高中数学教学并没有注重对学生的发散性思维的培养,这样的教学方法是不对的,那么,到底怎样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呢?让我来谈一谈我的看法。

一、发散性思维的含义

所谓的发散性思维,也被称作是开阔性思维,是指可以从多个角度、多个方面对问题进行思考和探究,从而找出问题的解答方法,发散性思维也是说注重事物和问题之间的相互联系,可以由一个事物轻易地联想到另一个事物,也就是我们俗称的头脑风暴。现在,很多高中生的数学发散性思维还是很弱的,学校也并没有重视对学生的发散性思维的培养,很多学生对数学书本上概念、定义、原理的理解都是浮于表面的,没有进行深入地剖析,也没能将新学习的知识和以前学习的知识联系起来,在做题的时候,也不能很好地运用这些知识。学生学习能力上面的差异是普遍存在的,学习能力上面的差异也就导致了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差异,为了缩小学生在思维能力上的差异,就要对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进行培养。

二、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的方法

1.培养学生一题多解的能力

一题多解,就是说对一个问题,学生要从多个角度去思考,根据自己学过的知识,从多个角度来解答问题。一题多解对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是很重要的,一题多解需要学生有一定的知識基础,只有脑海里有了一定的数学知识,学生才能够从多个角度寻找答案,一题多解需要学生认真观察、勤于思考,高中数学的题目是千变万化的,但是数学的题型却是固定的,这就需要学生在平时的做题过程中,认真观察数学的题目,归纳出数学的题型,在做题的时候,可以联想到以前做过的题目,从而找到多种解法。

一题多解需要学生对一个问题,在脑海里进行延伸,进行扩展,对于题目中的内容可以联想到相关的数学知识,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也要注意寻找一些经典的题型作为例题,并且给学生讲解多种做题方法,让学生在以后的做题中可以把老师讲过的做题方法运用到题目的解答上。

比如说,一个数学题目是“求证:平行四边形两条对角线的平方和等于相邻两边平方和的二倍。”这个数学题目就有多种解题方法,可以使用几何方法,就是给平行四边形做两条高,一条高在平行四边形的内部,另一条高在平行四边形的外部,利用勾股定理和余弦定理进行求证;这个数学题目也可以使用建立坐标系的方法,可以以四边形最左边的顶点作为原点,根据原点,建立x轴和y轴,用坐标来表示每一个顶点,运用距离公式,求出每条线段的距离,之后就可以得出结论。

2.让学生对问题进行分析和探究

想要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还要让学生多对问题进行分析和探究,学生不要拿到一个题目就开始做,要先对题目进行分析,找出这个数学题目的条件和问题,再从已知条件中和所要得出的结论中联系到数学学过的相关的知识,也可以是联想到老师讲过的类似的习题,寻找到解题的方法,学生在对数学题目进行分析的时候,也要学会将题目进行转换,把所求的结论转换一种说法,如果是带有图形的数学题目,学生在做题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对图形的运用和分析,把题目中告诉的相关的数据标注到图形当中,有些数学问题正面求解比较困难的时候,也可以试着从反面进行求解。

3.大胆地进行猜想

在数学学习中,大胆地猜测也是在对学生进行发散性思维的培养,数学学习中要大胆地猜测,小心地论证,很多的数学题目都是要靠学生的大胆猜测来作答的,大胆地猜测也可以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大胆猜测并不是毫无根据地进行猜测,而是根据自己对数学知识的熟练程度来进行推测,有一些填空题或者是选择题,作答的难度比较大,解题过程也比较复杂,为了能够快速地找出答案,学生也可以对题目进行猜想,推测这道题可能想要考察的知识点,或者是用特殊值进行作答。

结束语

发散性思维有着很重要的地位,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对学生的发散性思维的培养,要采取多种策略来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老师鼓励学生做到一题多解,也要鼓励学生对数学题目进行分析和探究,还要鼓励学生敢于大胆猜想。

[参考文献]

[1]刘有章.谈高中数学教学对学生发散性思维能力培养的策略[J].新课程学习:社会综合,2011.

“四多”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篇7

一、一题多变

一题多变是指每一组题中, 每道题的内容大致相同, 只是在条件或问题上稍加改变。通过这种训练有助于启发、引导学生分析、比较其异、同点, 抓住问题的实质, 加深对本质特征的认识, 从而更深刻地理解所学知识。

例如, 三年级一班有54名学生, 其中男生24人, 女生30人。可以提出以下问题:

(1) 男生占全班人数的百分之几?

(2) 女生占全班人数的百分之几?

(3) 男生是女生的百分之几?

通过这种相同题境中的局部变化, 训练学生从“变”中把握“不变”, 掌握本质, 从而正确解题, 进而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二、一题多问

一题多问, 即让学生根据问题情境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 从而提出不同的问题。

例如, 教学两步计算的应用题时, 让学生根据题目的条件提出不同的问题。条件:农场养鸭50只, 鸡的数量是鸭的3倍。让学生根据这两个条件提出不同的问题, 并列出算式。学生兴趣盎然, 有的独立思考, 有的同桌讨论, 最后提出了许多问题。如,

(1) 鸡有多少只?

(2) 鸡比鸭多多少只?

(3) 鸭比鸡少多少只?

(4) 鸡和鸭一共有多少只?

(5) 鸡和鸭的总数是鸡的多少倍? (6) 鸡和鸭的总数是鸭的多少倍?在学生充分思考的基础上, 教师要提出以下两个问题拓宽学生思维的广度: (1) 为什么每一个问题的列式中都有50×3? (2) 为什么计算的结果都不相同?

三、一题多议

提供某种数学情境, 调动起学生的旧知、技能或经验, 组织议论, 引发学生思维火花的碰撞。

如, 已知算式35÷5, 要求学生从不同角度表述意义:

(1) 把35平均分成5份, 每份是多少?

(2) 35里包含几个5?

(3) 35是5的几倍?

四、一题多解

一题多解就是指在条件和问题不变的情况下, 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思考, 探求不同的解题途径, 从而达到举一反三、融会贯通的目的。

如, 一种电冰箱, 现在每台的价格是1840元, 比原来降低了20%, 原来每台的价钱是多少元?

解法1:把原价看作单位“1”, 故原来每台的价钱为:1840÷ (1-20%)

解法2:根据“每台降低的价钱÷降低的百分数=每台原价”列方程, 即 (x-1840) ÷20%=x

解法3:根据“原来每台价钱-每台降低价钱=现在每台价钱”列方程, 即x-20%x=1840

解法4:根据“原来每台价钱×现价占原价的百分率=现在每台价钱”列方程, 即x (1-20%) =1840

解法5:根据“现在每台降低的价钱÷原来每台的价钱=降低的百分数”列方程, 即 (x-1840) ÷x=20%

解法6:把现在每台价钱看作标准量, 那么原来每台价是现在每台价的, 故原来每台价钱为:

学生发散思维培养 篇8

面对怪异现状,我们要警觉进取,果断唤醒并引领学生冲出固化的思维围城,冲破惰性思维,打破封闭思维,突破惯性思维,培养他们的发散思维意识,让发散思维充斥他们的思维活动空间。笔者在长期的小学数学教学中,以成长的名义引领学生冲出思维固化的怪圈,注重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为学生积淀了创新的潜能。

一、冲破惰性思维,拓张思维流畅性

“思维的、思想的惰性远比肉体的惰性可怕”。惰性思维是发散思维培养的最大障碍,小学生天生具有从众心理,这种心理导致他们依赖性较强,喜欢人云亦云,缺乏自己的主见。多数学生缺乏开拓创新的意识和勇气,拒绝接纳新事物和新思想,而思维缺乏积极流畅性,则导致惰性思维的形成。

不破不立。要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必须引领学生冲出惰性思维的牢笼,激活他们的发散思维,使他们的思维由凝滞变为流畅。奇思妙想是拓展学生思维流畅度的最佳途径。我在教学中经常组织学生开展趣味性奇思妙想活动,激励学生思维的积极主动性,促使他们自觉散发出奇特的想法,涌现出一些新发现与新思路。例如,在教学苏教版三年级上册《周长是多少》一课中,我在组织教学“拼一拼”环节时,直接出示了拼图要求:用6个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拼成不同的图形。教学中我没有采用讲授引导法,而是对学生说:“我们进行一场奇思妙想比赛,看看谁能够想象出更多新奇的拼摆方法。”为了激发学生思维的热情与活力,我将学生每四人分成一组,先让他们开展组内比拼,之后再进行全班性的组际比赛。奇思妙想活动没有任何思维要求限制,学生在想象的天空自由驰骋。创意比赛形式激发了全体学生的斗志,激活了他们思维的发散意识。不甘示弱的小学生在小组内积极思考,将各自的奇思妙想踊跃展示交流。为了说明自己想法的正确性,他们还利用操作材料现场演示以验证自己的想法。他们或将6个正方形排成一排、两排、三排,或拼成规则图形,或拼成不规则图形。比拼式的奇思妙想拼图活动让学生思维洞开,他们在积极流畅的思维中涌现出五花八门的拼图方式。

惰性思维的人只会麻木做事,而不懂得创新思路解决问题。我们在教学中要用奇思妙想点燃学生思维火花,培养学生积极思维的心态,冲破惰性思维,让思维之水如滔滔江河奔流不息。

二、打破封闭思维,拓宽思维开阔性

帕纳说过:“保守主义者学不会新东西,也忘不掉旧东西。”所有事物的趋于完善都得益于改革开放,思维的发展也是如此。开放变通是发散思维的重要特征,要使得学生思维趋于多维扩散,就必须打破僵化的封闭思维,开拓广阔的思维视野。我们要在数学课堂中向学生沉寂的思维池塘中投入一块石头,搅活一池死水,使其变成流动的活水。激情辩论就是这块打破平静湖面的石头,它让学生思维的波浪散逸开去,让学生的思路更加开阔。

在数学教学中,为了激励学生克服原有封闭思维框架,打破固化的封闭思维模式,实现思维的发散,促使学生主动对问题实施变通,寻找出新的思路方向,我经常组织学生采用激情辩论的方式,让学生充分展示各自的观点,使思维之波不断四处扩散,让他们在激烈的思维碰撞中冲出重围,成功解决问题。例如,在教学苏教版五年级上册《解决问题的策略》一课中,在学生学会了用例举的策略解决问题后,我给学生出示了一道练习题:甲、乙、丙三人是好朋友,他们每年都要互相寄1张贺年卡,一共要寄多少张贺年卡?我让学生独立思考解答后进行集体交流。交流时发现许多学生的答案是“一共要寄3张贺年卡”,答案显然是错误的。于是,我组织学生展开讨论,先让出错的学生说说解题思路。学生甲说:“该题与‘握手’‘通电话’的题型相同,每两人之间寄1张,3人就要寄3张。”学生乙马上予以驳斥:“我反对,该题与‘握手’‘通电话’问题类型相似但不完全相同。前两种类型的问题是单向的,每两人之间只要一次即可。而这一题中的寄贺年卡是双向的,每两人之间要互相各寄送1张。因此,三人一共要寄6张。”显然,学生甲的思维封闭,对原有解题经验进行了负迁移。学生乙的思维较为开阔,他不仅懂得在解决问题时与相关的知识点实施类比联想,而且不受原有经验的禁锢,懂得在已有经验基础上寻求突破,在求异思考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新路径。激情辩论使得所有学生的思维随之开阔,跳出了原有的封闭思维城堡。

变则通。当学生思维闭塞时,我们要适时诱导学生变通,拓宽思路,踏上新的思考轨道,探寻新的路径。

三、突破惯性思维,拓辟思维独特性

阿西莫夫说过:“立异是科学衡宇的生命力。”立异是一种思维独特性的表现,独创思维是发散思维的最高境界,我在数学教学中以独创思维培养为宗旨,鼓励学生突破惯性思维,跳出习惯性思维方式的框架,别出心裁地构想出新奇的想法,另辟蹊径探寻出新异的策略。

指尖的灵动促使了大脑思维的活跃,手脑联盟是学习的最佳策略,操作实践是让学生通过在做中求学,自主性获得数学知识的主要途径,操作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动手的同时促进了大脑的灵动,使得个性思维有了展现的平台。我利用操作活动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诱导鼓励学生求异创新,拓辟学生思维独特性。例如,在教学苏教版三年级上册《间隔排列》一课时,我在引导学生认识理解了“一一间隔排列”后,让学生利用小棒、方片等实物操作探究间隔排列的规律。操作实践让学生有了张扬个性的机会,从而闪现出独特思维。在摆弄观察中,有的学生发现了“两种物体数量相差1”,有的发现“两边物体比中间物体多1”。最后的操作设计比赛给了学生更多展示独特思维的舞台,学生按照我提出的具体要求设计方案,利用方片和圆片等材料设计。操作活动中,他们思维飞扬,手脑联动。实物的操作刺激了学生的思维,他们突破了原有的惯性思维,创造设计出许多与众不同的独特排列方式。

学生发散思维培养 篇9

如今,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创造型人才, 而创造思维是由发散性思维和集中思维多水平结合而构成的。在创造思维运动过程中, 最重要、起主导作用的就是发散性思维。在大多数情况下, 一个新的问题只有得到创造性解决, 必须运用发散性思维, 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因此, 我们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精心引导, 注意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一、发散性思维的定义

发散性思维, 又称扩散性思维、辐射性思维、求异思维。它是一种从不同的方向、途径和角度去设想、探求多种答案, 最终使问题获得圆满解决的思维方法。

发散性思维的特点是:充分发挥人的想象力, 突破原有的知识圈, 从一点向四面八方想开去, 并通过知识、观念的重新组合, 寻找更新更多的设想、答案或方法。

发散性思维作为创造思维的主导成分, 对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有着直接的作用;同时学生在学习过程中, 只有进行发散思维, 才能获得灵活的知识、有价值的知识、创造性的知识, 才能从事创造性活动。我们平时所说的“举一反三”、“一以贯十”等就是这种发散性思维的结果。

二、精心引导, 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

在阅读教学中, 教师应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突破教材的限定范围, 突破思维习惯的束缚, 由一点而扩展开去, 多角度多层面地思考问题。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应该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灵活性、多向性、深刻性和创造性。因此, 在阅读教学中, 教师应注意对学生进行各种新颖的、灵活的、多端的发散思维训练。

1. 由点及面, 发散思维。

教材中很多课文的主旨是通过关键语句来体现的。抓住这些“画龙点睛”的语句进行发散性思维训练, 可以培养学生捕捉阅读重点、抓住事物内在联系的能力。

例如《天鹅的故事》中有一句:“这位顽强的‘破冰勇士’沿着冰窟窿的边缘继续扑打着, 水面在慢慢地扩大”。为什么说它们很顽强呢?学生联系前文从不同角度展开了讨论, 有的说:“天鹅是弱小的, 却以血肉之躯扑打冰面。”有的说:“天鹅一次次地扑打, 并不退缩。”还有的说:“它肯定很疼, 肯定受了伤, 但却没有放弃。”学生们各抒己见, 在深入讨论中拓宽了思维的广度。

课堂中的一些问题都需要学生由“点”辐射到“面”, 联系课文内容考虑回答, 既不能照搬原文, 以读代答, 又不能孤立、静止地看问题, 它需要学生积极地思考。理解了这些问题, 文章的主旨也就把握在胸了。在教学中, 教师就是要训练学生通过多种思路解题, 启发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去思考问题。

2. 激发想象, 发散思维。

想象本身就是一种有目的、主动的发散思维活动。小学生正处在由无意想象向有意想象、再造想象向创造想象发展的年龄阶段。他们的创造精神往往表现在某些很有特点的想象之中。因此利用这个最佳时期, 通过想象进行发散思维训练是一种可行的、有效的训练方式。

例如在《九色鹿》中, 调达看了皇榜, 心想:“发财的机会来啦。”可以让学生想象:“如果你在场, 你会怎样劝阻他呢?”在课文的最后, 可以再让学生想象:“如果换作你是受害的九色鹿, 你会对国王和调达怎样说?”

又如, 在《给予是快乐的》这篇课文中, 当小男孩知道车是保罗的哥哥送给他的时, 说:“我希望我将来也能像你哥哥那样。”这时, 老师可以启发学生:“那你听了小男孩的话后, 你会怎么做?又有什么想法呢?”当保罗把车开到小男孩家门口, 听到小男孩对弟弟说的话后, 老师可进一步追问:“保罗是怎样想的呢?他们三个人会怎样度过一个难忘的夜晚呢?”

这几个问题, 都是课文中没有的情节, 而在回答过程中, 学生与作者的思想感情会产生共鸣, 深化文章的主题。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也会得到积极发展。

3. 引导生成, 发散思维。

学生对事物的差异往往产生一种突如其来的领悟和见解。保护和发展这种直觉性思维是培养发散性思维的重要前提。“胆怯会磨灭想象和独创精神”, 学生如果在紧张甚至恐惧的心理状态支配下学习, 思维必定是呆板的、机械的。教师要鼓励学生敢于否定别人包括老师的见解。请看下面两个实例。

在学习《鼎湖山听泉》的第四节时, 第一句是:“入夜, 山中万籁俱寂, 只有泉声一直传送到枕边。”在理解什么是“万籁俱寂”时, 一个学生忽然提问:“为什么万籁俱寂, 却还有泉声传送到枕边?”我随机应变, 立即让学生们讨论起来。在讨论中大家明白, 深夜泉声传送到耳边, 其实更衬出了山中的“万籁俱寂”, 而且这样写, 还给大家一种动静结合的美感。我还表扬了这位同学, 正是由于他积极地思考, 才让我们领会了“万籁俱寂”的意思, 也更加体会到山中泉水淙淙流动的意境。

在学习《小镇的早晨》时, 我正在让学生体会小镇早晨的热闹氛围, 一个学生却打断大家的思路, 说:“刚才学习的是小镇的早晨的恬静, 现在怎么又热闹了呢?”对于一些优秀生来说这可能不是问题, 可对于中等生或一些学困生来说, 可能真不太明白, 我便让大家边学边思考, 在学完整篇课文后回答他提出的问题。很快同学们就明白了这篇课文其实有一个时间顺序, 在时间的变化中, 小镇的早晨体现出了三个特点。

这些即兴发言, 尽管有的比较幼稚, 甚至是错误的, 但是, 这种不拘泥于现成结论, 敢于大胆探索的精神正是发散性思维的表现, 闪耀着创造的火花。教师要加以鼓励, 有时还要善于把学生从尝试错误中引出来, 切忌指责、挖苦。

4. 以退为进, 发散思维。

为了训练学生发散思维, 阅读教学中的很多问题可以让学生先退一步想一想, 这样能使学生超脱狭隘性思维的束缚, 纵横自如地解决各种疑难问题。

例如, 在教学《生命的壮歌》时, 理解“那弧线是一座以老羚羊的死亡作桥墩的生命桥”时, 我就让学生试着先思考:“如果老羚羊们不这样做, 会出现怎样的后果?”学生们作了各种合理的设想, 最后得出了结论:“不这样, 死亡的羚羊将更多。老羚羊们用自己的死亡换取了年轻羚羊的生命。”

在《第一朵杏花》的教学中, 在学习“竺可桢爷爷从外面回来, 看到杏花开了, 便走近杏树数了数, 已经有四朵花不同程度地绽开了花瓣儿”这句话时, 我先让学生想想:“当你看到美丽的杏花时, 你一般会注意什么呢?”通过和自己平日行为的比较, 学生们一下子就领会到了竺可桢爷爷主动探索、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和态度。

退一步思考, 学生可以从另一个视角进行猜想、假设。这对于深入理解文章内涵是大有裨益的。

5. 变换语言, 发散思维。

这是一种重新组织文章材料, 进行发散思维训练的方法, 目的在于训练学生发散思维的变通性, 引导学生领悟文章的创作方法, 培养布局谋篇的能力。

例如在教学《燕子》一文时, 我在第一段设计变换语言的练习:“小燕子长什么样儿, 谁用自己的话来说说?”学生们就按平时叙述的方法开始说:“小燕子长着……”在学生们连说后, 我又这样引导:“让我们来仔细看看课文上是怎么来写燕子的模样的。找到了吗?请一个同学读一读。书上写的与同学们刚才描述的哪一个读起来感觉好呀?为什么?书上是抓住燕子外形的哪些特点来写的?”通过思考、讨论, 大家认识到, 课文用短小精炼、生动活泼的语句, 给我们展示了一个可爱机灵的小燕子的模样。

上述练习, 既让学生体会到这篇课文写作上的精妙之处, 又训练了学生根据中心选择材料、依据文章基调遣词造句的能力。

6. 联系实际, 发散思维。

联系学生的实际进行阅读教学是提高学生认识能力的有效方法。小学语文教材中有很多常识性的说明文和寓言故事。教师如果不联系学生的实际, 学生的认识往往只能停留在书本知识上, 视野是狭窄的。

例如, 教学《奇妙的国际互联网》 (第八册) 时, 我让学生举例说说:“你是如何在网上漫游的?你觉得互联网奇妙在哪里?”学生们有的说上网打游戏, 有的说上网聊天, 有的说上网看电影……大家各抒己见。在交流中, 学生们不仅开阔了视野, 也得到了教育:我们应该正确地使用国际互联网。

在教学《成语故事三则》时, 我让大家联系实际说说自己在生活中有没有类似“自相矛盾”、“滥竽充数”、“画龙点睛”的事例。通过交流, 大家不仅发现了生活中的这些事例, 而且更加深刻地理解了这三个成语的意思。

联系实际培养学生发散思维, 可以让学生对语文知识的了解更加深入, 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和经验去体会, 可以产生深切独特的体验。

7. 横向联系, 发散思维。

加强阅读教学中的横向联系, 可以使学生获得整体性知识, 对所学知识内容产生立体感, 也有利于培养学生掌握学习语文的规律。

首先, 要注意语文学科内部知识结构的横向联系。如单项训练之间 (课题、标点……) 、课与课之间、单元之间、同一作家的作品之间、同一题材不同写法之间的有机联系等。通过比较, 寻找异同点, 进而达到知识的强化。

例如《燕子》一文, 就描绘了美丽的春景。我在一开始就让学生们背有关春天的诗, 使大家一开始就感受春的温馨与甜蜜, 接着我在教学课文时也紧密联系有关春天的诗, 如学到“千万条柔柳展开了鹅黄色的嫩叶”时, 我让大家回忆了唐朝诗人贺知章的《咏柳》诗:“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在学到有关小燕子斜掠过水面的语句时, 我又吟诵起“细雨鱼儿出, 微风燕子斜”的诗句, 让学生们沉浸在优美的诗境中。诗文结合, 可以更好地创设情境, 帮助学生们从字里行间体会到语言文字的美。

其次, 要注意同其他学科的横向联系。如学习《天火之谜》时, 我就让学生回忆科学课上的静电实验, 再让学生联系课文语句找出天上的雷暴与静电放电现象有哪些相似之处, 使学生一下子就找出其内在联系。

8. 课外拓展, 发散思维。

一个人获得的知识愈多, 愈能对新问题产生敏感, 愈能发挥自己的创造才能, 这是被心理学家研究所证明了的。我们的阅读教学, 要打破传统的以书本为中心的做法, 有意识地将学生引向课外, 引向知识的海洋。

例如学习了《动物园的晚上》, 可以让学生从课外查找其它动物的睡觉方式;学了《燕子》, 可以让学生去读读郑振铎的原文, 了解作者当时写作的背景, 体会作者当时的心境;学了《鸟语》可让学生说说“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学习《莫高窟》, 则可以上网查找有关资料, 让学生更多地了解莫高窟的文化艺术……

向课外拓展能使学生开拓视野, 在大量地查找资料及阅读的过程中进行发展思维。研究表明, 只有知识大量积累之后才有可能使发散思维更加流畅。

三、在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的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1. 要营造一个舒畅宽松的教学环境。

心理学研究证明, 人在情绪低落时, 发散性思维能力只有平常的二分之一, 甚至更少。“发散性思维永远产生于情感之中”。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应努力营造一个舒畅宽松的教学环境, 从语言、动作、神情等方面有意识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让他们大胆自由地进行思考。

2. 要善于发现学生在回答问题时的闪光点。

学生天生更具活力, 具有提出问题、发现问题的灵感, 所以, 对知识的某一个环节, 对某一个具体问题, 往往会有新的感悟, 会闪现灵感的火花, 甚至会超越老师, 此即所谓“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老师则需捕捉学生思维的火花, 予以肯定、表扬, 使学生的思维能力不断得到提高。

3. 要注意在思考过程中发展口头语言表达能力。

语言是思维的表现形式, 当学生把自己思考的一切事物表达出来时, 教师一定要引导学生把句子说通顺, 注意说话准确、清晰、生动、得体。

4. 要合理安排发散性思维训练。

在阅读教学中进行发散思维的训练是可行的, 但每节课、每篇课文都搞这项训练也是不合实际的, 要根据课文的特点灵活进行。同时, 进行发散思维的训练还应该注意和集中思维密切配合, 发散之后有所总结, 这样才有利于阅读质量的提高。

发散性思维, 既无一定的方向, 又无一定的范围, 不受现代知识的束缚, 不受传统知识的局限, 允许思考问题标新立异。点燃发散思维的火花, 激活语文课堂, 让学生们在发散思维的训练中体会到学习的快乐, 是时代赋于我们每个语文教师的神圣使命。

摘要:现代社会, 培养创造型人才已是人们的共识。在创造性思维运动过程中, 最重要、起主导作用的就是发散性思维。在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通过精心引导, 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让语文课堂充满活力。

利用开放题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篇10

一、利用条件开放, 提高思维的灵活性

利用一些优秀的常规题, 更新情境或从不同角度设问, 去考查化学问题, 能开阔学生思路、活化知识, 有利于能力的迁移。在条件开放题的教学中, 老师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 关注挖掘思维的发散点, 创设发散思维的情境。

例1 25°C时将两个铂电极插入一定量的硫酸钠饱和溶液中进行电解。通电一段时间后在阴极逸出amol气体, 同时有wg Na2SO4·10 H2O晶体析出。若温度不变, 求剩余溶液的质量分数?

对这道试题, 从影响电解过程的电极材料、电极反应、电解质溶液三方面进行如下条件改变:

变1:“阴极逸出amol气体”变为“阳极逸出amol气体”。

变2:“两个铂电极”变为“两个铜电极”。

变3:“一定量的硫酸钠饱和溶液”变为“一定量溶质的质量分数的不饱和溶液”。

变4:“一定量的硫酸钠饱和溶液”变为“含bmol (b<2a) HC1一定量的硫酸钠饱和溶液”。

通过不同方式、不同角度的变换, 就会使学生对知识理解更透彻, 掌握更全面。同时, 促进了学生对信息的选择、处理能力, 发展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有利于发散思维的培养。

二、利用策略开放, 提高思维的独创性

思维的发散性在于对同一问题的解决提出多种渠道。化学策略开放题要求学生从多方位、多角度分析思考问题, 打破常规, 寻找新的解决问题的途径, 使思维活动具有独创性。

例2 0.6mol铜与一定量浓硝酸完全反应后, 得0.1mol气体, 求被还原的硝酸的物质的量?

可以指导学生从以下三种不同的方法求解。

方法1:从常规的铜与浓、稀硝酸反应进行分析, 求得两部分被还原的硝酸。

方法2:由于发生的是氧化还原反应, 因此, 在变化过程中, 铜所失的电子总数恰好等于硝酸所得的电子总数, 从电子守恒的观点求解 (此方法较前者简单) 。

方法3:由于反应后, 生成的气体NO和NO2, 就是硝酸的还原产物, 从氮原子守恒的观点求解 (此方法思路更简单, 求解更迅速) 。

在上面的指导中, 老师要着重引导学生分析变化所遵循的原理。让学生从不同角度去分析、思考, 弄清楚在这些原理存在下, 变化存在的特点, 从而寻找出多种多样的正确途径。通过训练, 就能提高和发展学生思维的独创性。

三、利用结论开放, 提高思维的批判性

利用结论开放题是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结论开放题的特点是多结论或无固定结论。这类试题解法灵活、思路广, 既能巩固、深化原有知识, 又能提高学生思维活动的批判性。

例3 设计实验, 证明某混和气体中含有CO2、SO2、C2H4三种气体?

对此试题的解答, 关键是明确先检验什么物质, 并选用什么试剂来进行检验。CO2、SO2都可以使石灰水变浑浊;CO2、C2H4都可以使溴水、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如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检验C2H4的话, C2H4氧化后, 还会产生CO2。此问题错综复杂, 要求学生全面、细致地分析问题, 排除物质之间的相互干扰, 对所拟方案要进行反复验证, 不断修正, 探求出以下合理的设计方案 (混合气体依次通过盛有下列试剂的洗气瓶) 。

结论1:undefined品红undefined溴水undefined石灰水

结论2:undefined品红undefined石灰水undefined溴水

结论3:undefined品红undefined石灰水undefined高锰酸钾

结论4:undefined品红undefined石灰水undefined点燃

利用板书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篇11

一、板书在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中的作用

板书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力,便于学生把握要点,理解知识,帮助学生建立相应的知识结构,也能反映知识之间的相互关系,给学生以美的熏陶,影响学生的学习品质,特别是能发展学生的思维。

好的板书,层次清楚,富有科学性和系统性,板书里包含的不单是静态的知识信息,更重要的是运动的信息即迂回曲折的思路发展,在教师语言的配合下,把教材编写者的思路,教师讲述问题的思路,学生学习的思路,让学生明白,使学生的认识逐步深化,并逐步培养学生思维的系统性、逻辑性、严密性,提高其分析问题、概括问题的能力。学生不仅在教师板书时要细心领会教师的思路,而且要顺着教师的思路像迂回曲折的迷宫一样与教师一道展开思维。有人说,板书是一种特殊的智力杠杆,教师利用杠杆,可以撬开学生的智慧之门。在板书动态的思维过程中,学生的思维能力必然得到发展与提高,尤其是对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最为有效。教学过程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动态过程,教师要能够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多种多样的板书形式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二、怎样利用多种形式的板书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板书设计不可能有固定的模式,同一教学内容不同教师讲解会采用不同形式的板书,不同教学内容同一教师讲解也会采用不同形式的板书。不论采取何种形式的板书,都应在揭示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启发学生的思维发展。

1.放射式板书

初中思想品德课中有许多与文化相关的知识,它们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呢?采用这种放射式板书最能说明问题。以众多知识中的基本概念“文化”作为放射点,把它写在黑板的正中央,四周都是空白,给学生留下想象的余地,学生已感到好奇,下一步怎样写呢?数学上讲过经过一点可以有无数条直线,这里我们把这一点看成放射点(文化),把众多与此有关系的知识从四面八方放射出去,如图1,这些知识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分析说明与“文化”有关的知识,引导学生学会分析问题,可以从不同层次、不同角度考虑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使问题迎刃而解,对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大有裨益。

2.“大树型”板书

恩格斯说:“地球上最绚丽的花朵便是人的思维。”学生有好的思维方式非常重要,我们利用学生对形象直观的事物容易理解这一点,故在讲解初一思想品德课“违法”与“犯罪”的有关知识时,我采用了大树型的板书,如图2。

这样书写板书,加强知识的直观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以“违法”作为树干,写在黑板的正下方,主要的知识作为树枝,相关知识点作为树叶,通过向上发散构成点、线、面的立体思维网络,一棵郁郁葱葱的“知识树”长成了。这样的板书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潜能,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

在这棵知识大树中,可以培养学生横向发散的思维能力,即大树中平行知识点之间的发散,让学生弄清平行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分辨相关概念、观点的适用条件。在这棵知识大树中,也可以培养学生的纵向发散思维能力,即大树中不同层次知识点之间的发散,认识不同层次知识点的联系与发展。在这棵大树中,还可以培养迁移发散思维能力,即从条件、角度等方面进行变化,实现知识信息转移的发散,通过这种发散培养学生把握联系,抓住本质,排除干扰的能力。

3.“结构式”板书

初二学生刚开始学习“沟通知识”,对于“父母子女的关系、子女与父母的关系”,逆反心理,孝敬父母、亲子沟通矛盾等知识之间是何种关系,学生头脑中较为混乱,针对这一情况,采用图3的结构式板书,能帮助学生理清知识脉络,拓展思维。

此板书是初二思想品德课中关于“家庭沟通”方面的内容,用词语加上简要的连接符号,在黑板上由左至右展开,突出地、准确地表明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把家的相关知识以家为放射点,写在黑板的最左端,然后向右拓展此图时,学生心里有疑问,也有猜想,教师板书“父母及子女”在相应位置时,学生似乎明白了什么,教师及时点明,让学生依据课本上的内容用两个词及箭头表明它们之间的关系,学生顿悟“父母要履行教育抚养未成年子女的义务,成年子女要赡养扶助父母,子女要履行孝敬父母的义务”。教师再板书,“亲子矛盾”及其与前面各知识之间的关系时,学生的思维会伴随着教师由左至右、由上至下的板书运动处于动态发展之中。

教师板书,无论是采用由上而下、由下而上、从左往右、由左下角向右上方延伸的板书形式,还是采用由中心向四周扩散的板书形式,都可以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三、在设计板书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板书设计有“微型教案”之称,能体现教师对教材的深刻理解和巧妙处理,显示出教师为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之苦心。第一,要注意板书设计的科学性原则,应以准确把握教材内容为前提,做到科学准确。第二,板书设计要注意针对性原则。板书是一种浓缩的“提炼”艺术,在实际过程中要简明扼要,突出主题,抓住最本质内容,做到精炼。第三,要注意启发性原则,教师在讲述教材内容时,不能采用单一形式的板书,要采用形式多样的板书,让学生产生联想,力争做到浮想联翩。第四,要注意美感性原则,板书要条理清晰,布局合理,要中看,文字书写要有美感,板书结构要有美感,线条应用要有美感,以引起学生注意,愿看、想看,自觉自愿思考问题。第五,应注意实用性原则,板书的设计形式不能单一,但也不能华而不实,哗众取宠,要注重它的实用性,课堂时间有限,教学内容固定,因此这一原则不容忽视。

总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努力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挖掘学生的创新潜能。每一位教师在每一堂课上都要为充分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而努力,利用黑板这方寸之地,珍惜每一个四十五分钟,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当学生走上工作岗位或进入高一级学校学习时,在创新思维、创造力方面就有了一定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张章福.思想品德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J].新课程:上,2011(12).

[2]周文静,张锦屏.思想品德课教学与时代意识培养[N].伊犁日报,2010.

中学生发散思维能力的培养 篇12

1. 挖掘数学知识和问题中的发散素材, 给学生创设思维发散的情境

数学教材的表述侧重于集中思维, 对于发散过程的思维描述和再现需要通过教师对教材的处理和分析来进行补充和加强.因此教学中更应在重视集中思维的同时, 充分发展学生的发散思维, 教师要善于挖掘和选取数学基础知识和数学问题中的发散素材, 恰当地确定发散对象或选取发散点, 适度地把发散思维的培养贯穿于平时教学之中.

例如:已知△ABC, E为AB的中点, F为AC的中点, 连接EF.

师:你能看出EF具有什么特点和性质吗?

生甲:EF∥BC.

生乙:EF是BC的一半.

生丙:△AEF的面积是△ABC面积的1/4.

师:如果你认为EF∥BC, 你还能进一步说出你的道理来吗?

教师没有直接告诉学生三角形中位线的性质, 而是让学生先直观猜测, 学生回答后, 教师也没有急于指出学生甲和乙是否正确, 也没有急于指出学生丙的错误, 而是先让学生的思维尽可能地发散, 然后再趋于集中, 逐个解决问题.

在数学学习中, 学生可以从某些熟知的数学问题出发, 提出若干富有探索性的新问题, 并凭借自己的知识和技能, 经过独立钻研, 去探索数学的内在规律, 从而获得新的知识和技能, 逐步掌握数学方法的本质, 并培养发散思维能力.

2. 适时等待学生的思考, 给学生提供思维发散的时间

英国教育者提出一种“时间等待”理论, 就是从提出问题到要求学生回答要有一个等待时间, 如果适当地延长这个等待的时间, 能够获得更好的效果.实验表明:适时等待学生思考后, 主动提出问题并给出正确答案的学生不断增多;作出答案的种类不断增多;学生提出问题的频率不断增多.在教学中运用“时间等待”理论, 可以大大克服教师越俎代庖, 代替想象学生思考的现象, 给学生提供充足的思维发散的时间.

在教学中, 我们不能犯主观主义的错误, 觉得没什么可讲的, 没什么可难的, 应给学生思考的时间, 把他们的思维过程展现出来.当然, 教师要预测学生可能出现的解答, 要作好充足的准备, 特别要注意的是, 对于没有预料到的答案, 不能随意说学生的不对, 这样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

3. 开展开放性数学问题的研究, 给学生提供思维发散的空间

有这样一个问题:“写出通过点 (2, 1) 的五条直线的方程.”许多学生的回答让命题的教师们感到惊奇, 这些学生认为题目的条件不够充分, 因为题目没有包含两点或者一点一斜率, 因而构造不出所需要的方程.

我国的数学教材是严格按照知识的逻辑体系编排的, 是以结论的形式呈现的, 教材中的例题、习题也多是有确定的甚至唯一的答案.笔者认为, 我们除了必要的巩固性练习外, 还应给学生提供思维发散的空间.

例如, 平面上随意给定五个点, 试用多种方法定义它们的“分散程度”.

有多种方法, 如定义分散程度小:

(1) 五角形面积最小;

(2) 五角形周长最短;

(3) 连接两点的线段最短;

(4) 任两点线段之和最小;

(5) 从任一点引向其余各点的长度之和最小;

(6) 覆盖各点的圆的半径最小;

……

在这方面美国的教材值得借鉴.它的习题多分为几个层次, 比如应用———联结———扩展, 其中又包含许多开放性问题, 给学生提供了思维的空间和个性展示的机会.这里就函数概念铺垫部分举个小例子 (可以和我国教材作一比较) .

例:想想你身边有哪些事物随着时间变化而变化, 用图形或表格来表示这种变化.

在问题的讨论中, 学生自己寻求解答, 体会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描述这种关系, 这要比老师直接的讲述好得多.

上一篇:近红外光系统设计下一篇:进气系统噪声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