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散

2024-06-04

发散(精选10篇)

发散 篇1

一、自身属性

你有认真的看过一片叶子吗?如果没有,那真是很可惜;如果有,那你一定会说,它真是神奇而美妙的东西,而且它就在我们身边的世界里。

表面看起来,它的形状多漂亮,线条多美丽,大小和手掌差不多,大概和两张纸一样厚,颜色是墨绿的,而且正反面不一样;哦瞧瞧,它的结构可真奇妙,根端的叶梗一定很结实,表面还有叶脉花纹,还有一层蜡质,质地肥嫩一定很多汁;不过边缘有一个毛毛虫咬出的洞,洞的周边已经变成了黄色……

外表很漂亮,而里面更是奇妙的世界,学过生物学的朋友会知道,里面有导管,有各种营养物质,有细胞,有植物激素,有光合作用,有分子原子……就像是一个车间,或者一个大工厂,而这才只是树上的一片叶子而已;这就是一片叶子的内部构造和植物机能。

而再往外面看,也许这片叶子只是梧桐树上的一片,要知道这个世界上还有很多很多种其他的树,就像那句话说的,“这个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

自身属性的发散方法:

在这里我从三个层次来看叶子的自身属性,表面、里面和外面,蓝色字体就是自身属性中更细致的分类属性,而每一个分类属性都可以进行无数的发散。

其实分类属性远不止这么多,对叶子观察的越细,所分的属性就会越多,而所能进行的发散就越多。

叶子的形状可以是片状的、针状的、银钱状的、圆的方的……这些可以类比关联到人类生活中的很多物品。

叶子的大小也一样,可以很大、可以很小,当它变大变小的时候自然也能类比关联到人类生活中的很多物品,也包括想象中的东西,比如一艘船、一个飞毯、一条被子、一个面具……

在进行自身属性的发散时,一定得多学点对比词,大小、多少、薄厚、深浅、方圆……都是两个极端,这样就能在其中游刃有余的发散了;

而且因为每一种自身属性都能进行发散思维,所以在进行有目的的创新思维时,对所需要的分类属性进行发散思维就好了!

二、背景属性

了解了原点的自身属性之后,还需要了解它的背景属性,环境背景、从属背景、时代背景,等等。

环境背景:一张纸上的叶子、水中漂浮的叶子、路边的叶子、头发上的叶子、秋天的叶子……

从属背景:梧桐树上的叶子、牛嘴中的叶子、小孩手上的叶子、书中夹着的叶子、切叶蚁的叶子……

时代背景:看到叶子想到自然灾害,想到污染事件,想到自然美……

注:也许不那么全面,但重点是告诉你,在了解了叶子的自身属性后,还需要了解它的背景属性;也许在你读完这篇文章后会发现,你再看生活里的叶子时,它已远远不是一片叶子,因为你已经懂得了从各种方向来发现来欣赏眼前的东西。

三、空间属性

这个主要是从关联、从变化转化的角度来看待叶子。

部分与整体:叶子、树枝、树干、大树

个体与群体:叶子、很多叶子、树林、森林

个体与自然:叶子、光合作用、氧气、动物、二氧化氮

个体与食物链:叶子、蔬菜、食物、人和动物,营养转化

……

当然“空间属性”肯定不止这么多,我们可以定出很多其他的链条和关系网来界定“叶子”的“空间属性”,只是想表达每一个个体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肯定会以某种关系与这个世界联系在一起,它有很多定位很多角色,这真是奇妙。

说到这儿,你知道怎么对“空间属性”进行发散了吗?来试试吧!

四、功能属性

通常,我们做什么事都有其目的,因为那是我们行动的意义所在,不然的话就会被称为盲目;所以我们人类从古到今都在不停地问着:“我为什么活着?”

所以在探索实用性和功能性方面,人类做了很多很多的工作,比如食用性、药物性、保健性、观赏性、精神性、文化性,等等,太多了!所以人类的需求和欲望得到了充分的挖掘。

那么叶子的功能属性有哪些呢?有三点,对自身、对动物和人、对自然和宇宙。

对自身:也许叶子本身也在思考着,“我为什么活着?”,实现价值?帮助他人?

对动物和人:可以联系到人类的所有需求和欲望上,衣食住行、文化、茶……

对自然和宇宙:生态平衡、大气平衡……

说到这儿,叶子的功能属性是什么呢?你的心中应该已经有很多答案了吧!

五、视角属性

这个是对观察者视角的发散,远近高低不同,自己看自己、别人看自己、未知事物看自己,也不同。

远近高低、俯仰快慢,不同的角度看叶子,风景自然是不一样;而不同的观察者,所看到的更不一样。

自己看自己:自然是对叶子进行了拟人化,当然也可以进行妖化、兽化、人化、超人化、异化、神化等。

别人看自己:叶子看叶子、植物看叶子、动物看叶子、人看叶子、山水看叶子……(不同的叶子、不同的植物、不同的动物、不同的人、不同的山水看叶子)

未知事物看自己:神化、妖化、灵化的幻体看自己。

还可以更细化,不同的人看叶子,年龄(老人、孩子);职业(老师、清洁工、诗人);阶层(穷人、富人)等等,越细化,故事就越清晰。

而且不同的观察者,不同的心情,不同的境界,不同的追求……那么看到的叶子都不一样。

六、融合新元素

叶子不是孤单存在的,它时时刻刻都处在奇妙的自然里,所以新元素很容易的就会出现并融入进来。

自然的:

风把叶子吹走了,它在空中飘呀飘,一直飘落到一条清澈的小河上,一只青鱼围着它转呀转;

雨把它打落到地上,紧紧地贴在那一动也动不了;

太阳把它晒得卷起了身子,躲进房里。

……

动物的:

一只毛毛虫爬了过来,在叶片上钻出一个洞;

小鸟飞来叼走叶片上的小虫子,然后和它说了会远方的见闻;

……

人的:

捡一片落叶,放在书的指间;

摘一片红叶,写一首诗,送给那心中的女子。

……

生活里无时无刻不存在着变化,观察到变化就是观察到了生活的故事;融入新元素,那么故事自然就有趣起来。可以把人、把事、把物、把心情都融入整合进来。

七、变化属性

为什么要把这个也算作“单点发散”中的一个属性呢?因为所有的事物都不是固定的、不是平静的,它无时无刻都在进行着各种变化。

叶子的内部进行着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外部又受着阳光、天气、动植物及其他能量的影响,这是一个动态平衡;一个因素一点点的改变都可能带来大变化。

所以此刻眼前的一切是多么奇妙,那是太阳、是天气、是叶子本身、是其他事物共同作用的结果。

而内在的变化或者外在的变化,或者想象中的某种变化,会完全改变叶子的以上属性,而变成完全不同的“叶子”。当你学会了这点的时候,发散思维就无穷无尽了。

八、哲学属性

微观与宏观:自由的看世界

说到这里,也许你已经比较清楚地认识了发散思维,也许你的脑海里已经打开了新的世界,也许你再看熟悉的生活已经完全不同……

不过“单点发散”的故事还没有结束,它将打开一个新的大门。

“单点”可以是什么呢?它可以是一个原子一个分子,可以是一片树叶,可以是一颗大树,可以是一个人,可以是一座城,也可以是一个国家,还可以是一个星球,当然也可以是一个宇宙。

要知道,原子分子里也进行着高速的运动;

一片叶子也有着各种发散属性;

而一颗大树、一个人、一座城更是复杂,其中的故事千千万万。

“单点”,你可以把它看做一个原子分子,也可以把它看做一个星球,把它看大看小,把它看复杂看简单;所以懂得了发散思维,还有什么是不能的呢?

更强大的发散思维:在人类的世界里寻找答案

在我们对一个事物进行发散思维的时候总会问:

它是什么?

它为什么存在?

它怎么看自己,别人又怎么看它?

它会有什么变化,又会到哪里去?

……

而这些又似乎都在问我们人类自己。

事实上,我们对人类本身的探索远远超过了对其他物种,我们对自身的研究是如此深入、透彻;以至于我们在探索其他物种时,免不了用人类的眼光和经验去看,会潜意识地拿人的属性或者渴望去类比研究。

所以,如果我们需要更强大的发散思维,那只能在人类的世界里寻找答案;在人类的科学世界里,有对属性各种各样的分类方法和应用方法;当我们深刻地了解了“人之全属性”时,那创意与创造力将会无穷无尽。

发散 篇2

如今,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创造型人才, 而创造思维是由发散性思维和集中思维多水平结合而构成的。在创造思维运动过程中, 最重要、起主导作用的就是发散性思维。在大多数情况下, 一个新的问题只有得到创造性解决, 必须运用发散性思维, 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因此, 我们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精心引导, 注意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一、发散性思维的定义

发散性思维, 又称扩散性思维、辐射性思维、求异思维。它是一种从不同的方向、途径和角度去设想、探求多种答案, 最终使问题获得圆满解决的思维方法。

发散性思维的特点是:充分发挥人的想象力, 突破原有的知识圈, 从一点向四面八方想开去, 并通过知识、观念的重新组合, 寻找更新更多的设想、答案或方法。

发散性思维作为创造思维的主导成分, 对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有着直接的作用;同时学生在学习过程中, 只有进行发散思维, 才能获得灵活的知识、有价值的知识、创造性的知识, 才能从事创造性活动。我们平时所说的“举一反三”、“一以贯十”等就是这种发散性思维的结果。

二、精心引导, 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

在阅读教学中, 教师应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突破教材的限定范围, 突破思维习惯的束缚, 由一点而扩展开去, 多角度多层面地思考问题。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应该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灵活性、多向性、深刻性和创造性。因此, 在阅读教学中, 教师应注意对学生进行各种新颖的、灵活的、多端的发散思维训练。

1. 由点及面, 发散思维。

教材中很多课文的主旨是通过关键语句来体现的。抓住这些“画龙点睛”的语句进行发散性思维训练, 可以培养学生捕捉阅读重点、抓住事物内在联系的能力。

例如《天鹅的故事》中有一句:“这位顽强的‘破冰勇士’沿着冰窟窿的边缘继续扑打着, 水面在慢慢地扩大”。为什么说它们很顽强呢?学生联系前文从不同角度展开了讨论, 有的说:“天鹅是弱小的, 却以血肉之躯扑打冰面。”有的说:“天鹅一次次地扑打, 并不退缩。”还有的说:“它肯定很疼, 肯定受了伤, 但却没有放弃。”学生们各抒己见, 在深入讨论中拓宽了思维的广度。

课堂中的一些问题都需要学生由“点”辐射到“面”, 联系课文内容考虑回答, 既不能照搬原文, 以读代答, 又不能孤立、静止地看问题, 它需要学生积极地思考。理解了这些问题, 文章的主旨也就把握在胸了。在教学中, 教师就是要训练学生通过多种思路解题, 启发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去思考问题。

2. 激发想象, 发散思维。

想象本身就是一种有目的、主动的发散思维活动。小学生正处在由无意想象向有意想象、再造想象向创造想象发展的年龄阶段。他们的创造精神往往表现在某些很有特点的想象之中。因此利用这个最佳时期, 通过想象进行发散思维训练是一种可行的、有效的训练方式。

例如在《九色鹿》中, 调达看了皇榜, 心想:“发财的机会来啦。”可以让学生想象:“如果你在场, 你会怎样劝阻他呢?”在课文的最后, 可以再让学生想象:“如果换作你是受害的九色鹿, 你会对国王和调达怎样说?”

又如, 在《给予是快乐的》这篇课文中, 当小男孩知道车是保罗的哥哥送给他的时, 说:“我希望我将来也能像你哥哥那样。”这时, 老师可以启发学生:“那你听了小男孩的话后, 你会怎么做?又有什么想法呢?”当保罗把车开到小男孩家门口, 听到小男孩对弟弟说的话后, 老师可进一步追问:“保罗是怎样想的呢?他们三个人会怎样度过一个难忘的夜晚呢?”

这几个问题, 都是课文中没有的情节, 而在回答过程中, 学生与作者的思想感情会产生共鸣, 深化文章的主题。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也会得到积极发展。

3. 引导生成, 发散思维。

学生对事物的差异往往产生一种突如其来的领悟和见解。保护和发展这种直觉性思维是培养发散性思维的重要前提。“胆怯会磨灭想象和独创精神”, 学生如果在紧张甚至恐惧的心理状态支配下学习, 思维必定是呆板的、机械的。教师要鼓励学生敢于否定别人包括老师的见解。请看下面两个实例。

在学习《鼎湖山听泉》的第四节时, 第一句是:“入夜, 山中万籁俱寂, 只有泉声一直传送到枕边。”在理解什么是“万籁俱寂”时, 一个学生忽然提问:“为什么万籁俱寂, 却还有泉声传送到枕边?”我随机应变, 立即让学生们讨论起来。在讨论中大家明白, 深夜泉声传送到耳边, 其实更衬出了山中的“万籁俱寂”, 而且这样写, 还给大家一种动静结合的美感。我还表扬了这位同学, 正是由于他积极地思考, 才让我们领会了“万籁俱寂”的意思, 也更加体会到山中泉水淙淙流动的意境。

在学习《小镇的早晨》时, 我正在让学生体会小镇早晨的热闹氛围, 一个学生却打断大家的思路, 说:“刚才学习的是小镇的早晨的恬静, 现在怎么又热闹了呢?”对于一些优秀生来说这可能不是问题, 可对于中等生或一些学困生来说, 可能真不太明白, 我便让大家边学边思考, 在学完整篇课文后回答他提出的问题。很快同学们就明白了这篇课文其实有一个时间顺序, 在时间的变化中, 小镇的早晨体现出了三个特点。

这些即兴发言, 尽管有的比较幼稚, 甚至是错误的, 但是, 这种不拘泥于现成结论, 敢于大胆探索的精神正是发散性思维的表现, 闪耀着创造的火花。教师要加以鼓励, 有时还要善于把学生从尝试错误中引出来, 切忌指责、挖苦。

4. 以退为进, 发散思维。

为了训练学生发散思维, 阅读教学中的很多问题可以让学生先退一步想一想, 这样能使学生超脱狭隘性思维的束缚, 纵横自如地解决各种疑难问题。

例如, 在教学《生命的壮歌》时, 理解“那弧线是一座以老羚羊的死亡作桥墩的生命桥”时, 我就让学生试着先思考:“如果老羚羊们不这样做, 会出现怎样的后果?”学生们作了各种合理的设想, 最后得出了结论:“不这样, 死亡的羚羊将更多。老羚羊们用自己的死亡换取了年轻羚羊的生命。”

在《第一朵杏花》的教学中, 在学习“竺可桢爷爷从外面回来, 看到杏花开了, 便走近杏树数了数, 已经有四朵花不同程度地绽开了花瓣儿”这句话时, 我先让学生想想:“当你看到美丽的杏花时, 你一般会注意什么呢?”通过和自己平日行为的比较, 学生们一下子就领会到了竺可桢爷爷主动探索、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和态度。

退一步思考, 学生可以从另一个视角进行猜想、假设。这对于深入理解文章内涵是大有裨益的。

5. 变换语言, 发散思维。

这是一种重新组织文章材料, 进行发散思维训练的方法, 目的在于训练学生发散思维的变通性, 引导学生领悟文章的创作方法, 培养布局谋篇的能力。

例如在教学《燕子》一文时, 我在第一段设计变换语言的练习:“小燕子长什么样儿, 谁用自己的话来说说?”学生们就按平时叙述的方法开始说:“小燕子长着……”在学生们连说后, 我又这样引导:“让我们来仔细看看课文上是怎么来写燕子的模样的。找到了吗?请一个同学读一读。书上写的与同学们刚才描述的哪一个读起来感觉好呀?为什么?书上是抓住燕子外形的哪些特点来写的?”通过思考、讨论, 大家认识到, 课文用短小精炼、生动活泼的语句, 给我们展示了一个可爱机灵的小燕子的模样。

上述练习, 既让学生体会到这篇课文写作上的精妙之处, 又训练了学生根据中心选择材料、依据文章基调遣词造句的能力。

6. 联系实际, 发散思维。

联系学生的实际进行阅读教学是提高学生认识能力的有效方法。小学语文教材中有很多常识性的说明文和寓言故事。教师如果不联系学生的实际, 学生的认识往往只能停留在书本知识上, 视野是狭窄的。

例如, 教学《奇妙的国际互联网》 (第八册) 时, 我让学生举例说说:“你是如何在网上漫游的?你觉得互联网奇妙在哪里?”学生们有的说上网打游戏, 有的说上网聊天, 有的说上网看电影……大家各抒己见。在交流中, 学生们不仅开阔了视野, 也得到了教育:我们应该正确地使用国际互联网。

在教学《成语故事三则》时, 我让大家联系实际说说自己在生活中有没有类似“自相矛盾”、“滥竽充数”、“画龙点睛”的事例。通过交流, 大家不仅发现了生活中的这些事例, 而且更加深刻地理解了这三个成语的意思。

联系实际培养学生发散思维, 可以让学生对语文知识的了解更加深入, 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和经验去体会, 可以产生深切独特的体验。

7. 横向联系, 发散思维。

加强阅读教学中的横向联系, 可以使学生获得整体性知识, 对所学知识内容产生立体感, 也有利于培养学生掌握学习语文的规律。

首先, 要注意语文学科内部知识结构的横向联系。如单项训练之间 (课题、标点……) 、课与课之间、单元之间、同一作家的作品之间、同一题材不同写法之间的有机联系等。通过比较, 寻找异同点, 进而达到知识的强化。

例如《燕子》一文, 就描绘了美丽的春景。我在一开始就让学生们背有关春天的诗, 使大家一开始就感受春的温馨与甜蜜, 接着我在教学课文时也紧密联系有关春天的诗, 如学到“千万条柔柳展开了鹅黄色的嫩叶”时, 我让大家回忆了唐朝诗人贺知章的《咏柳》诗:“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在学到有关小燕子斜掠过水面的语句时, 我又吟诵起“细雨鱼儿出, 微风燕子斜”的诗句, 让学生们沉浸在优美的诗境中。诗文结合, 可以更好地创设情境, 帮助学生们从字里行间体会到语言文字的美。

其次, 要注意同其他学科的横向联系。如学习《天火之谜》时, 我就让学生回忆科学课上的静电实验, 再让学生联系课文语句找出天上的雷暴与静电放电现象有哪些相似之处, 使学生一下子就找出其内在联系。

8. 课外拓展, 发散思维。

一个人获得的知识愈多, 愈能对新问题产生敏感, 愈能发挥自己的创造才能, 这是被心理学家研究所证明了的。我们的阅读教学, 要打破传统的以书本为中心的做法, 有意识地将学生引向课外, 引向知识的海洋。

例如学习了《动物园的晚上》, 可以让学生从课外查找其它动物的睡觉方式;学了《燕子》, 可以让学生去读读郑振铎的原文, 了解作者当时写作的背景, 体会作者当时的心境;学了《鸟语》可让学生说说“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学习《莫高窟》, 则可以上网查找有关资料, 让学生更多地了解莫高窟的文化艺术……

向课外拓展能使学生开拓视野, 在大量地查找资料及阅读的过程中进行发展思维。研究表明, 只有知识大量积累之后才有可能使发散思维更加流畅。

三、在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的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1. 要营造一个舒畅宽松的教学环境。

心理学研究证明, 人在情绪低落时, 发散性思维能力只有平常的二分之一, 甚至更少。“发散性思维永远产生于情感之中”。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应努力营造一个舒畅宽松的教学环境, 从语言、动作、神情等方面有意识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让他们大胆自由地进行思考。

2. 要善于发现学生在回答问题时的闪光点。

学生天生更具活力, 具有提出问题、发现问题的灵感, 所以, 对知识的某一个环节, 对某一个具体问题, 往往会有新的感悟, 会闪现灵感的火花, 甚至会超越老师, 此即所谓“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老师则需捕捉学生思维的火花, 予以肯定、表扬, 使学生的思维能力不断得到提高。

3. 要注意在思考过程中发展口头语言表达能力。

语言是思维的表现形式, 当学生把自己思考的一切事物表达出来时, 教师一定要引导学生把句子说通顺, 注意说话准确、清晰、生动、得体。

4. 要合理安排发散性思维训练。

在阅读教学中进行发散思维的训练是可行的, 但每节课、每篇课文都搞这项训练也是不合实际的, 要根据课文的特点灵活进行。同时, 进行发散思维的训练还应该注意和集中思维密切配合, 发散之后有所总结, 这样才有利于阅读质量的提高。

发散性思维, 既无一定的方向, 又无一定的范围, 不受现代知识的束缚, 不受传统知识的局限, 允许思考问题标新立异。点燃发散思维的火花, 激活语文课堂, 让学生们在发散思维的训练中体会到学习的快乐, 是时代赋于我们每个语文教师的神圣使命。

摘要:现代社会, 培养创造型人才已是人们的共识。在创造性思维运动过程中, 最重要、起主导作用的就是发散性思维。在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通过精心引导, 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让语文课堂充满活力。

发散 篇3

1.从“洋流”出发,进行思维画图

图1中的第一级发散是与洋流直接相关的考点:洋流的分类、洋流的分布规律和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二级发散:洋流的两种分类,即按成因分类和按性质分类;洋流分布的四条规律,分别是中低纬度以副热带海区为中心的大洋环流、中高纬度以副极地海区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北印度洋季风洋流和南纬40°~60°海区的大洋环流;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从对沿岸气候的影响、对海洋生物分布的影响、对航海事业的影响、对海洋污染的影响等四个角度发散。三级发散:北印度洋季风洋流分为夏顺和冬逆(见图1)。

表一:洋流按成因分类

分类成因举例

风海流由盛行风吹拂而成南北赤道暖流(东南、东北信风)西风漂流(中纬西风)

密度流因海水密度差异而形成地中海和大西洋之间的洋流,表层海水自大西洋流向地中海

补偿流由风力、密度差异所形成的洋流,使出发海区的海水减少,相邻海区的海水流过来补充所形成的洋流。它分为水平补偿流和垂直补偿流两种秘鲁渔场的成因就是该海区存在上升流

2.归纳整理

(1)洋流分布规律(见表二)。

表二:洋流分布规律

海区分布规律模式图

中低纬度海区形成以副热带为中心的大洋环流,由四股洋流构成,北半球呈顺时针方向流动,南半球呈逆时针方向流动,大洋东岸(大陆西岸)为寒流,大洋西岸(大陆东岸)为暖流。如模式图中(1)

北半球中高纬度海区形成以副极地为中心的大洋环流,由三股洋流构成,呈逆时针方向流动,大洋东岸(大陆西岸)为暖流,大洋西岸(大陆东岸)为寒流。如模式图中(2)

南纬

40°~60°海区形成自西向东环球的西风漂流,其成因为风海流,其性质为寒流。如模式图中(3)

北印度洋海区形成季风洋流,夏季盛行西南季风,向东流,顺时针;冬季盛行东北季风,向西流,逆时针(如图2)

(2)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①对沿岸气候的影响:暖流增温增湿,寒流减温减湿。比如在西澳大利亞寒流的(如图3)影响下,澳大利亚西部出现海滨的沙漠。

②对生物分布的影响:世界著名的渔场多位于寒、暖流交汇处或上升流海域,因为暖寒流交汇处饵料丰富、上升流将深层的营养物质带到表层易形成大渔场。比如:北海道渔场位于千岛寒流和日本暖流交汇处,纽芬兰渔场位于拉布拉多寒流和墨西哥湾暖流交汇处,秘鲁渔场(如图3)的形成是因为该海区存在上升补偿流。

③对航海事业的影响:顺流加速,逆流减速,比如:郑和下西洋冬季从长江口出发,夏季返航,顺风顺流;寒暖流相遇,形成海雾,对航行不利,拉布拉多寒流和墨西哥湾暖流交汇处多海雾正是如此(如图3);洋流从北极地区携带冰山南下对船只造成威胁。

④对海洋污染的影响:加速海区污染物净化;扩大海区的污染范围。

3.运用思维导图解题

据统计,全球每年产生1亿吨塑料制品,其中10%的最终“归宿”是大海。下图中甲处阴影部分示意太平洋上最集中的废塑料物品和碎片“垃圾物”,其面积达343万平方千米,中心最厚处达30米,被称为“太平洋垃圾旋涡”。

(1)描述“垃圾场”分布的大致位置。

(2)分析说明大量塑料垃圾在甲海域顺时针旋转并在甲海域聚集的主要原因。

【解析】第(1)题,首先,根据大洲轮廓可判断图示甲海域位于北半球中低纬度。其次,头脑需呈现世界洋流分布图(图3),同时拿此题的甲海域周围的环流与世界洋流分布图一一对应。

第(2)题,“垃圾旋涡”是受洋流的影响,北半球中低纬度洋流呈顺时针方向,海洋塑料垃圾被卷入洋流系统内部而成。

答案:(1)北太平洋中低纬区域的中部海域。

作文发散思维训练 篇4

抛弃习惯性思维,遇事从多种角度和多种方向进行多方面的思维,考虑多种因素,想象各种可能,甚至包括某些人以为不切实际的、可笑的方法,只有到最后,才靠直觉和逻辑进行判断、筛选,这就是发散性思维。这是创新思维的精髓之一。人的创新思维强调思维的发散性,没有思维的发散过程,就不会发现事物的新领域、新方法、新因素。所谓发散性思维,就是沿着不同的方向、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从多方面寻找解决问题的答案的思维方式。它又叫多向思维、多维思维或辐射性思维。多思路、多方面地去思考问题,而不是一条路走到黑,这是发散性思维的最根本的特色。发散性思维不满足于已有的思维成果,总在探索新的方法、新的思路。爱迪生试制灯泡灯丝时,实施了一千六百多个不同类型的方案,一直到最后找到碳化丝片才告成功。

发散性思维有多种表现形式,主要有多向思维、侧向思维、反向思维。多向思维要求从尽可能多的方面来考虑同一问题,即发挥思维的活力,使思维不要局限于一种模式、一个方面。前面提到过河的多种方法即是一例。侧向思维是要求把自己的研究领域与别的领域交叉起来,并从别的领域取得思想上的启发,用来解决本领域内问题的思维方式。阿基米德在洗澡时揭开了“王冠之谜”,发现了流体静力学的基本原理,用的就是侧向思维。其他如鲁班从草拉破了手得到启示,发明了锯,也是侧向思维。反向思维就是从相反方向来考虑问题的思维方式。英国科学家法拉第从电产生磁得到启示,反问自己,磁能不能产生电,最后终于在18制成世界上第一台发电机。

发散思维是多方向的开放思维,主要有三种特性:第一,流畅性。是指发散思维用于某一方向时,能够举一反三,迅速地沿着这一方向发散出去,形成同一方向的丰富内容。如在思考砖块的用处时,就可以沿着砖块可以做建筑材料这一方向迅速地发散出去,盖平房、楼房,盖庙宇,建水塔等等,这些是同一方向上量的扩大,方向单一。如果想到砖块可以砸东西,砸坏人,那么就进入发散性思维的第二个特点,即第二,变通性。变通性就是思维能从某一方向跳到第二、第三个……方向,使方向越来越多,有更多可供选择的余地。变通过程就是克服人们头脑中某种自己设置的僵化的思维框架,按照某一新的方向来思索问题的过程。哥伦布竖鸡蛋即是一例。一般人在自己头脑中设置一个先决条件——不准打破鸡蛋,这就使思维受到限制,而哥伦布将鸡蛋往桌面上一按,蛋壳破了,鸡蛋就竖起来了。第三,独特性。这是发散思维的最高目标,能形成与众不同的独特见解,思维活动进入创新的高级阶段。发散思维主要有多向、侧向、反向三种思维形式。多向思维之于作文,旨在训练学生在思维时,要学会对同一问题、同一素材、同一题目、同一体裁的不同处理,或者是角度的不同、立意的不同,或者是构思的不同、手法的不同等。清人薛雪《一瓢诗话》云:“诗文家最忌雷同,而大本领人偏多于雷同处见长……惟其篇篇对峙,段段双峰,却又不异而异,同而不同,才是大本领,真超脱。”这实质上也是发散思维。

作文中的发散思维可分为客体发散思维和主体发散思维。客体发散思维是就写作对象而言,对象的特性不是单一的,而是多侧面、多层次、多因素、多变量的,比如写“粉笔”,可作如下发散:色彩—洁白,形体—短小,原料—纯净,质地—坚硬,属性—易碎,脾性—默然……主体发散思维是就写作者而言的,作者的能力、素质、修养、经历、认识问题的角度方法各不相同,面对同一事物、同一题材,各自的感受和认识,也是有差异的,所谓“各以其情而自得”(王夫之),所谓“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王国维),讲的就是这个道理,所谓“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就是这个意思。因此同样面对春景,有人高歌“春色满园关不住”,有人低吟“流水落花春去也”。同样面对秋景,有人但见“秋天万里净,山暮澄江空”的明丽,有人却见“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的凄婉。

反向思维就是逆向思维、求异思维,指与人们惯常的思维方式相反的一种思维方式。逆向思维之于写作,即古人所谓的“翻案法”。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对于学生写出创新作文是一条有效途径。客观对象的两面性,为逆向思维开拓了广阔的领域。但是另一面我们在求异的同时,不能抓住一点不及其余。为求异而求异往往导致我们忽略事物的两面性,由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显然是不对的。

求异思维的作文一般说来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就一般的常用的观点提出不同的看法,比如对一些名言警句、成语典故提出自己的不同看法。大凡名人名言、警句成语,都有一定的哲理或警策性,旷日持久,人们习以为常,往往容易形成一种思维定势,即对观点或事物产生一种“从来如此”的固定看法。其实,不少名言警句所论的是事物属性的一个方面,或者是就一个角度而言。我们完全可以从另一个角度、从反面去想一想,比如由“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反思到良药裹糖衣,人们更爱吃,同样利于病,进而想到做思想工作关键在以理服人、以情动人,不一定要逆耳,推心置腹,促膝相谈,犹如春风化雨,更能使人茅塞顿开,心悦诚服。另一种类型是针对某一文章的某一具体观点,提出自己不同的看法。这种商榷性的文章,针锋相对,旗帜鲜明,毫不含糊。

侧向思维是发散性思维的又一形式,它与正向思维相对。正向思维是局限于本领域内考虑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答案的思维方式;侧向思维要求把自己的领域与其他领域交叉起来考虑问题,在写作上就是不同领域不同思路交汇,在交汇处获得新的观点,找到新的解决问题的办法。心理学家经过研究认为,人脑可以同时在几条线或几个方面进行多路思维,思维的线路最多时可达几个,如果几条线路一旦交汇,就会在交汇处产生新的思想火花,萌发出新事物。如海军和陆军两条思路的交汇处,便产生了海军陆战队这个新军种。在文学创作中也是这样,散文是散文,诗是诗,散文与诗的交汇就是散文诗;小说是小说,摄影是摄影,小说与摄影的结合便产生摄影小说。这说的是文体交叉。实际上在写作过程中更多的是从不同领域探讨同一问题,用不同思路来分析同一对象,利用局外的貌似无关的信息来发现解决问题的途径,我们常说的旁敲侧击,就是运用侧向思维来解决问题。

2.迁移训练

(1)以“雪”为题,运用发散思维,写出三个以上的主题。

(2)写出下列事物的两面性。

a.虎 b.蚕 c.笑 d.哭

(3)名人名言、警句成语,都有一定哲理性,旷日持久,人们习以为常,往往容易形成一种思维定势,即对观点或事物产生一种“从来如此”的固定看法。但是不少成语警句往往是就某一点、某一个角度而言的,而且,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的观念也在不断更新。请就下列名言、成语,提出新的观点。

艺高人胆大 人言可畏 欲速则不达 出头椽子先烂 班门弄斧 异想天开 知足常乐 开卷有益 识时务者为俊杰

(4)但丁说:“走自己的路,让人去说吧!”根据这段名言,联系实际拟出两篇不同观点文章的开头,要求开头必须体现观点。

(5)以牛为对象,类比于现实生活,用发散思维写出3—6篇不同立意的文章提要。

(6)选择一个故事,运用创造性发散思维,写出故事的三种发展过程和结局。

3.参考答案或提示

(1)主题之一:赞美雪的洁白无瑕、一尘不染,赞美雪温暖大地、滋润万物的奉献精神。

主题之二:鞭挞雪的虚伪懦弱——以洁白的外衣掩饰世间。

主题之三:鞭挞雪的冷酷无情,所到之处雪压冰封、千山枯寂、万木萧条。

(2)a.老虎有勇猛的一面,所谓“虎虎有生气”,也有凶恶的一面,所谓“苛政猛于虎”。

b.蚕有其无私的一面,所谓“春蚕到死丝方尽”,也有其自我束缚的一面,所谓“作茧自缚”。

c.笑有欢愉的一面,所谓“欢歌笑语”,但偶而也有悲伤的一面,所谓“落第举子笑是哭”。

d.哭本是痛楚的表现,所谓“欲哭无泪”,但是也有高兴的一面,所谓“出嫁闺女哭是笑”。

(3)“艺高人胆大”,但是也要看到“大意失荆州”“河里淹死的多是会水的人”,因此艺高也需谨慎。

(其他略)

(4)之一:“走自己的路,让人去说吧”是一种自信的表现,一种对科学、对真理执著追求不妥协的精神体现,我们要勇于走自己的路。

之二:有人拿“走自己的路,让人去说吧”作为挡箭牌,拒谏饰非,固执己见,我行我素,不能正确对待别人的批评建议,这显然是错误的。

(5)第一篇:从牛的雄壮形象落笔,写出时代特征。人们生活在今天的社会,应该像牛一样充满活力,体现出时代精神。

第二篇:从鲁迅先生自比作一头牛,郭沫若自比牛的尾巴,茅盾先生自比为牛尾巴上的一根落毛,写到伟人的谦虚。

第三篇:从牛的性格写起,平时温和,有时也会有一股“犟”劲,指出人们在学习中也应有这股牛劲。

第四篇:写牛不仅有耕田的牛,还有供运输之用的牦牛,提供牛肉的肉食牛,提供牛奶的荷兰牛,还有用来角斗的西班牙斗牛,从中生发随想。

第五篇:写牛有一个生理特点——反刍,由此引申到学习也应用此法——温故而知新。

发散思维案例 篇5

背逆通常的思考方法。从相反方向思考问题的方法,也叫做反向思维。因为客观世界上许多事物之间甲能产生乙,乙也能产生甲。如:化学能能产生电能 据此意大利科学家伏特18发明了伏打电池。反过来电能也能产生化学能,通过电解,英国化学家戴维18发现了钾、钠、钙、镁、锶、钡、硼等七种元素。

如说话声音高低能引起金属片相应的振动,相反金属片的振动也可以引起声音高低的变化。爱迪生在对电话的改进中,发明制造了世界上第一台留声机。

那么如何进行逆向思维呢?

1)就事物依存的条件逆向思考,如小孩掉进水里,把人从水中救起,是使人脱离水,司马光救人是打破缸,使水脱离人,这就是逆向思维。

2)就事物发展的过程逆向思考,如人上楼梯是人走路,而电梯是路走,人不动。

3)就事物的位置逆向思考,如开展假如“我是某某”活动。

4)就事物的结果逆向思考,据说俄国大作家托尔斯泰设计了这样一道题:

从前有个农夫,死后留下了一些牛,,他在遗书中写道:妻子得全部牛的半数加半头;长子得剩下的牛的半数加半头,正好是妻子所得的一半;次子得还剩下的牛的半数加半头,正好是长子的一半;长女分给最后剩下的半数加半头正好等于次子所得牛的一半。结果一头牛也没杀,也没剩下,问农夫总共留下多少头牛?

发散思维的案例 篇6

材料发散法--以某个物品尽可能多的“材料”,以其为发散点,设想它的多种用途。

功能发散法--从某事物的功能出发,构想出获得该功能的各种可能性。

结构发散法--以某事物的结构为发散点,设想出利用该结构的各种可能性。

形态发散法--以事物的形态为发散点,设想出利用某种形态的各种可能性。

组合发散法--以某事物为发散点,尽可能多地把它与别的事物进行组合成新事物。

方法发散法--以某种方法为发散点,设想出利用方法的各种可能性。

因果发散法--以某个事物发展的结果为发散点,推测出造成该结果的各种原因,或者由原因推测出可能产生的各种结果。

2、假设推测法

假设的问题不论是任意选取的,还是有所限定的,所涉及的都应当是与事实相反的情况,是暂时不可能的或是现实不存在的事物对象和状态。

由假设推测法得出的观念可能大多是不切实际的、荒谬的、不可行的,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有些观念在经过转换后,可以成为合理的有用的思想。

3、集体发散思维

发散思维不仅需要用上我们自己的全部大脑,有时候还需要用上我们身边的无限资源,集思广益。集体发散思维可以采取不同的形式,比如我们常常戏称的“诸葛亮会”。在设计方面,我们通常要采用的“头脑风暴”,每个不论可能性的说出自己的想法,只要自己能说通了,都可以被大家认同,而且被采纳,最后总结出结论。这个方法就叫做“头脑风暴”。

4、发散思维与逻辑思维

发散思维,就像一棵树。思维本身就好像什么都不是,其实就是一种“迁移类比”的能力。如果说一件事情是“树”的主干,那么它的枝桠、叶子、根茎等就是思维迁移的结果,迁移类比能力越强,自然枝桠、叶子、根茎等就越茂盛。这里的营养就是人本身在生活中积聚的见识和认知,自然这种积淀越深厚,迁移出来的深层认知就越正确,包含也就越广阔。思维发散不依靠任何介质,但一定要有起因,也就是说要有一个引发事件。迁移需要人思维的活性,因为有些事情没有显而易见的关系,那么起初要人为给以假定,然后实践论证。这个方法对进入哲学领域非常有效,因为哲学探讨的广度与深度,不是其它领域能解释的。哲学是用来解释其它领域的,所以要进驻哲学,开始势必是假设。这是发散思维特性的一种补充,是凭空的,但后面必须实践证明,再论证其适用范围,既分辨清这个结果的价值大小,局限性等。发散思维主要是靠“类比”进行的,起因过程结果等,但要注意总结积累,这样发散思维以后才会越来越广阔越来越丰厚.发散思维通常是要借助逻辑思维来建立“连接关系”的,因为要使迁移的结果尽可能的客观正确,“连接关系”能不感知的时候尽量不感知。逻辑论证对非感性一类,有普遍的适用性。所以当有些事情牵涉很广的时候,它的枝桠有的则可能是直接用发散思维迁移类比推断的,而有的则可能是只能在用逻辑思维进行理论推导之后而再发散才行的。发散思维的价值更多取决于人本身的阅历、经验和对生活对人性的认知。只有这些内容不断丰富,发散思维的价值才会越来越高、体现才会越来越明显。所以发散思维本身是要借助于人的生活积淀和思维活力才能体现价值的,如果人什么都没有,那么发散思维就是个空架子,也长不大。所以,这就要求:人要留心生活,要拥有天真,要遇事冷静。冷静是一切事情顺利的开始。要使迁移结果尽可能正确客观,就要求冷静,所以发散思维很大程度上要炼心,对于任何事情,在分析的时候既要有亲临身份也要有一种过客姿态。

逻辑思维

发散思维,培养能力 篇7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 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是打开思维大门的钥匙.高三复习就是对所学知识的综合与灵活运用, 平时我们竭尽全力地去探索一道题目的多种解法的真正目的是什么?激活思维, 开拓思路, 培养能力.下面以直线方程为背景, 以最小值为载体, 以两点间的距离公式, 均值不等式、向量的数量积运算、三角函数、参数方程等知识为手段, 体会数学学习你中有我, 我中有你的综合渗透思想意识.

如图, 已知直线过点P (3, 2) , 且与x轴、y轴的正半轴分别交于A, B两点.求|PA|·|PB|的值最小时直线l的方程.

解法1 ∵直线l与x轴、y轴的正半轴分别交于A, B两点, 且过点P (3, 2) .∴设直线l的方程为y-2=k (x-3) , 则A (3-2k0) B (02-3k) , |ΡA||ΡB|=4k2+49+9k2=6k2+1k2+262+2=12.

1k2=k2, 即k=-1时取“=”号.∴|PA|·|PB|的值最小时直线l的方程为y-2=- (x-3) , 即x+y-5=0.

注 因为斜率存在, 可以设点斜式方程, 求A, B两点的坐标, 然后利用两点间距离公式和均值定理求最小值时待定系数的取值即可.

解法2 设直线l的方程为xa+yb=1, 其中a>3, b>2,

则A (a, 0) , B (0, b) .

∵点P (3, 2) 在直线l上, 3a+2b=1, 即a=3bb-2.

|ΡA||ΡB|= (3-a) 2+49+ (2-b) 2=36 (b-2) 2+49+ (2-b) 2=36×9 (b-2) 2+4 (b-2) 2+7212

当且仅当b-2=3, 即a=b=5时, 上式取“=”号.此时|PA|·|PB|的值最小, ∴直线l的方程为x5+y5=1.

即x+y-5=0.

注 利用直线上的已知点消掉一个参数, 然后利用特殊函数求最值.

解法3 设直线l的方程为xa+yb=1, 其中a>3, b>2, 则A (a, 0) , B (0, b) .∵点P (3, 2) 在直线l上, 3a+2b=1, 即a=3bb-2, 由向量的坐标公式, 得

ΡA= (a-3, -2) , ΡB= (-3, b-2) , |ΡA||ΡB|=ΡAΡBcosΡAΡB=-3 (a-3) -2 (b-2) -1=3a+2b-13=9bb-2+2b-13=18b-2+2 (b-2) 12.

当且仅当18b-2=2 (b-2) 时, 即b=5时, 上式取“=”号, 此时a=5, ∴直线l的方程为x5+y5=1, 即x+y-5=0.

注 利用向量数量积的知识, 省掉了开方运算, 使问题解决更加容易.

解法4 设∠BAO=θ, 则|ΡA|=2sinθ|ΡB|=3cosθ|ΡA||ΡB|=6cosθsinθ=12sni2θ.

sin2θ=1时, |PA|·|PB|取最小值, 此时∠BAO=θ=45°, 则直线斜率k=-1.

故直线l的方程为y-2=- (x-3) , 即x+y-5=0.

注 利用几何中的解三角形知识构造三角函数解决问题.

解法5 设直线l的倾斜角为θ, 则π2<θ<π

∴设直线的参数方程为{x=3+tcosθ, y=2+tsinθ

并且PA=t1, PB=t2, 则

A (3+t1cosθ, 2+t1sinθ) , B (3+t2cosθ, 2+t2sinθ) .

∵A, B在x, y轴上,

∴ (3+t1cosθ) (2+t1sinθ) = (3+t2cosθ) (2+t2sinθ) =0.

故t1, t2是方程t2sinθcosθ+ (3sinθ+2cosθ) t+6=0的两根.

|ΡA||ΡB|=|t1t2|=|6sinθcosθ|=|12sin2θ|.

sin2θ=±1时|PA|·|PB|取最小值, 此时θ=π43π4.π2<θ<πθ=3π4, 则直线斜率k=-1, 故直线l的方程为y-2=- (x-3) , 即x+y-5=0.

注 此法利用参数方程, 找出A, B坐标, 利用根与系数的关系把线段长度的积转化成三角函数.

数学思维的灵活性和多样性在一题多解中被体现得淋漓尽致, 根据题目提供的有效信息进行知识的整合和相互转化, 提高了能力, 激活了心智.以上各种方法有部分相同之处, 总体体现了函数、不等式、数形结合、方程的基本思想, 打开了解题思路和解决问题的办法.

由标题发散开去 篇8

在散文阅读训练中,很多学生都会犯这样的错误——匆匆忙忙,看文章,写答案,无视文章的标题,下笔数言,离题万里,白白丢分。笔者认为标题是散文阅读的最佳切入点,教师必须培养学生关注文章标题的好习惯。

首先,让学生明确文章标题的作用。

散文标题常见的作用有如下几点:

1.指出本文理解的对象或议论的话题。如老舍的《何容何许人也》冯骥才的《秋天的音乐》王开岭的《乡下人哪儿去了》

2.解释文章的内容。如王英琦的《看社戏》丰子恺的《送考》王剑冰的《拜谒三苏园》

3.点明文章的题旨、哲理。如张笑天的《上善若水》张炜的《木车的激情》周国平的《记住回家的路》

4.文章的行文线索、结构思路。如刘亮程的《柴禾》杨振声的《书房的窗子》任林举的《岳桦》

5.表达作者主观情感或态度。如周劼人《寂静钱钟书》张炜的《耕作的诗人》寅公的《阳关古道苍凉美》

6.比喻、象征等手法的运用。如叶延滨的《灯火的温情》刘亮程的《寒风吹彻》陈世旭的《白鹿园上的风》

其次,分析标题常见的类型。

散文的标题形式多种多样,但无非是词语、短语、句子。所以我们分析标题的类型,学生会很容易明确文章的写作对象,找准文章的写作重点。

名词类标题往往直接就是写作对象,如《岳桦》《青草》

动词类标题常常体现文章的主要活动,可以加主语或宾语,分析具体表现,如《目送》,龙应台“目送”几次?“目送”谁?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短语要再分类型。偏正短语,写作对象是中心词,修饰语是写作的重点,例如《书房的窗子》,写的是“窗子”,强调的重点是“书房”,而不是“厨房”“卧室”或“客厅”。动宾短语,对象是“宾“,关键在”动“,如《拜谒三苏园》,“三苏园”为对象,重点“拜谒”的过程原因。主谓短语,“主”为对象,“谓”为文章中心,如《寒风吹彻》,“寒风”为对象,“寒风”指什么?重点是“吹彻”,该怎样理解?联合短语要理清彼此之间的关系,才能确定写作的重点,如《泪与笑》,“泪与笑”两者是并类关系,《春声和春深》两者是递进关系。

句子其实也就相当于主谓短语,如《梅花,另一种乡愁》,对象是“梅花”,重点写“乡愁”,体现了文章的主旨。

再次,实践引导,养成习惯。

由标题出发很容易抓住文章的写作对象、重点,明确文章的主旨,甚至结构、手法,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有的老师喜欢一次一个切入点,让学生找不到规律,无所适从。所以教师要始终坚持由标题发散开去,给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现举三例加以说明

丰子恺的《陋巷》问题:1.作者前两次到陋巷访问马先生时,为什么深感羞愧?请简要说明。(4分)2.文中多次写到马先生的外貌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4分)3.请理解文中画线句蕴含的深意。(6分)4.作者在与马先生的交往中获得了什么样的人生启示?请结合文意加以探究。(6分)

文章为词语类标题,可以由标题这样追问:1.陋巷是一条怎样的巷子?谁住在陋巷?(马先生)2.我前后拜访马先生几次?(三次)三次拜访各写了什么内容?(第一次:外貌,大笑。第二次:外貌,劝我。第三次:外貌,说无常欣然指导我)3.三次外貌有何相同?又有怎样的变化?为什么写外貌?解答第2题。4.前两次拜访为何羞愧?解答第1题5.怎样看待马先生对无常的看法?解答第3题。6.前两次是被动拜访,最后一次是主动拜访,我一定获得了一些启示,是哪些呢?根据前面介绍马先生的居住、外貌、对无常的看法、对我的欣然指导,自然得出第4题答案:①虽身处“陋巷”,但要有安贫乐道之心;②思想的成熟、人生的成长都有一个渐进的过程;③人需要有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人生境界;④要以出世的态度做人、以入世的态度做事。

王安忆的《比邻而居》问题:1.文章③④两段写第一家的草药味,凸显了这家人什么样的生活风格?请简要分析。(4分) 2.请结合文章内容,说明第⑤段中“孱弱”的含意。(4分)3.文章的叙述线索是什么?设置这一线索有什么作用?(6分)4.请探究文章最后一段中画线句的意蕴。(6分)

文章谈“居住”,但重点在“比邻”。可设问:1、写了哪几家邻居?(一下就理清了文章结构)2、分别有什么特点?(解答1和2题)3、用什么来贯穿这几家?(理清了文章线索,解答第3题)4、四家有什么共同点?说明什么问题?(解答第4题)

王开岭《乡下人哪儿去了》问题1.结合全文,简要概括第一段中“素馅”和“肉馅”的特点。(4分)2.请赏析文中画线句子的文字。(4分)

3.文中写老北京的“酱菜铺子”和天津杨村的“一家糕点”两则“旧闻”有何作用?(6分)4.请探究作品最后一段文字的意蕴。(6分)

文章写作对象“乡下人”,重点“哪儿去了”。“哪儿去了”有两层意思:一是丢失了,令人担心;二是希望找到的热切。那么究竟丢了什么、找什么呢?就必须设问:1.乡下人是地理意义的乡下人吗?(找相关段落3-617、18节,乡下人非地理意义的乡下人,儿时的乡下人上是“乡下人”,城里人也可以是“乡下人”。概括乡下人的特征,完成题1“素馅”)2.与“乡下人”相对的“城里人”有那些特征?(阅读8-11节,解答题1“肉馅”和题2)3.怎样理解“乡下人”和“城里人”的对比?(解答题3)4.回到标题“丢失了”,读文章22-26节,回答第4题:想象之境,收束全文,形象地揭示文章主旨。表现作者对“乡下人”品格和心灵的热切呼唤;表达作者对城市人“市”化的“荤腥味”的否定和批判;寄寓作者对城市化发展致使原有(“乡下人”)纯朴品格失落的伤感和忧思;寄托作者社会转型期人性(精神、道德)回归的社会理想。

标题是文章的眼睛,让我们直视心灵的窗户,直达文章灵魂深处,我们的答案也必在文章的视力范围之内!

如何培养学生发散思维 篇9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学生由于思维模式单一,对问题的看法或见解往往比较片面或者呆板,在这种情形下,学生思考问题自然不深,此时,教师要鼓励学生从多维猜想入手,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与深刻性,从而使学生的发散能力得到明显提高。

如在教学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一课时,传统教法是让学生先熟背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的定义、概念、规律,然后,再按照这种定义解决具体问题。这样教学,不利于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发展,因此,在学生已有能被2,5整除的数的特征认识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猜想: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可能是什么?在教师的鼓励下,学生展开了大胆猜想:有的说“个位上是3的数能被3整除”;有的说“各位上的数的和是3的倍数的数能被3整除”;有的说“各个数位上的数都应该是3”。就这样,在猜想和验证的过程中,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得到了有效培养。

本案例在教学“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时,教师主要从鼓励学生多方猜想引入,让学生尽情发表自己的看法,并在经历猜想、验证的过程中,不仅使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印象更加深刻,而且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也得到了发展。

二、从多元解题入手

广阔性是发散思维的重要特征,鉴于此,在学生解题过程中,教师要引领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解决问题,鼓励学生寻求多种解决问题的途径。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灵活变通,思维不应局限于一种认识上,而是能够从中心向四周不同方向扩散。

如在解决“幸福小学原计划买12个篮球,每个72元,现在从买篮球的钱中先拿出432元买足球,剩下的钱还够买几个篮球?”这个数学问题时,由于习题中“从买篮球的钱中拿出432元”这个条件的提出很容易对学生产生干扰,因此,教师先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解决问题,并说明理由。在教师的鼓励下,学生从自己的需要出发,选择自己喜欢的解题方式,得到了以下几种结果:

①(72×12-432)÷72 ②12-432÷72

=432÷72 =12-6

=6(个) =6(个)

③设剩下的钱还可以买x个篮球

72x=12×72-432

72x=432

x=6

④设剩下的钱还可以买x个篮球

72x+432=72×12

72x+432=864

672x=864-432

x=6

由于学生在解题时思维方式不同,思考的路径不同,解决问题的方法自然也不会一样,但是,殊途同归,不管学生采取哪种方法,都是为了能够顺利解题,这样教学,有利于学生在多种算法中结、提炼出最优的算法,从而为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奠定了基础。

三、从多方追问入手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由于思维深度不同或因思维惰性所致,在回答问题时没有从深入把握问题本质的层面去思考、回答,导致回答问题时大都停留在一个浅层的局面,不利于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回答问题的情况,进行多方追问,促使学生的发散思维得到有效培养。

如在教学六年级下册《圆柱的体积》一课时,为了激活学生的思维,教师提问:“我们已经知道了圆柱体积的计算方法,那么,如果往这个圆柱形容器里注入适量的水,你能求出这个容器中水的体积吗?”学生很快回答道:“量出水的长宽高就行了。”教师继续追问:“如果在水中放入一块土豆,你能求出土豆的体积吗?”在教师的鼓励下,学生纷纷说出了自己的解决办法。通过这样有效追问,引领学生由浅入深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使学生在剖析问题、分析问题的过程中不仅明白了解决问题的本质,而且发散思维也得到了有效发展。

作文发散思维训练题 篇10

发散思维,又叫求异思维、辐射思维,其方式就是演绎推理,发现特点,对事物进行多侧面、多角度、多层次、全方位的探索。不善于求异,就永远不能真正理解、驾驭多姿多彩的世界。有些作文题目内容宽泛,学生作文时不容易把握,这时教师可以教给学生发散思维的具体方法。

一、给题目加上一些条件限制

给题目加上一些条件限制,内容就能更明显更具体地显现出来,这样就能较好地把握要写的内容。比如,《园丁》可变为“城市的美容师——园丁”“辛勤培养祖国花朵的园丁——老师”“园丁颂——记我的教师二三事”。又如,“春天”可变成“艺术的春天”“科学的春天”“春天——播种的季节”“充满希望的季节——春天”等。这样,主题更明确,不致因宽泛而无从下手。

二、审题立意时运用发散思维,开阔写作思路

如在读后感写作训练时,我给学生推荐一则寓言《滥竽充数》,学生根据材料内容,运用发散思维畅想立意,提出了以下几个论点。1.滥竽能够充数,联想到官僚主义是产生南郭先生之流的土壤。2.从南郭先生冒充内行,最终露出马脚,联想到不论学习或办事,不能不懂装懂,弄虚作假,而应该扎扎实实,虚心求教,掌握真本领。3.从南郭先生最终落荒而逃的可悲下场,联想到人贵有自知之明等。这样写出的文章才能思路广阔,内容丰富,思想深刻。

三、作文课上发扬民主,尊重学生

要给学生心理上的“自由感”和“安全感”,培养学生敢想敢说的创新精神,以利于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如我出了一个“诚实好”的作文题目让学生讨论,有个学生说“谎言好”。我允许他发言。他的论据是:电影《毛泽东和他的儿子》中有这样一组镜头——毛泽东为了不使自己的新婚儿媳伤心,一直不把儿子毛岸英在朝鲜战场上牺牲的消息告诉她,在她再三追问岸英为什么不回信时,毛泽东仍以战事忙的“谎言”来回答。从影片中可以看到,毛泽东此时忍受了多大的痛苦啊!为了别人的幸福而甘愿把失子之痛强咽在自己心里,这样的谎言,谁能说不好呢?我借机又出了个“谎言好”的题目,让学生选择其一作文。结果这次作文立意新颖,尤其是写“谎言好”的同学举出的证据令我耳目一新,一反过去无病呻吟的坏毛病,使作文达到了一个新水平。评讲时,我以此事为例引导学生注意多角度比较,多角度思考,多角度联想,使学生的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创造能力得到提高。

四、在教学中锻炼学生的发散思维

上一篇:2019妇幼院平安夜致辞下一篇:大滩中学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