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散教学

2024-10-19

发散教学(共12篇)

发散教学 篇1

《语文课程标准》的总目标里这样写道: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 发展思维能力, 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

如今,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创造型人才, 而创造思维是由发散性思维和集中思维多水平结合而构成的。在创造思维运动过程中, 最重要、起主导作用的就是发散性思维。在大多数情况下, 一个新的问题只有得到创造性解决, 必须运用发散性思维, 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因此, 我们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精心引导, 注意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一、发散性思维的定义

发散性思维, 又称扩散性思维、辐射性思维、求异思维。它是一种从不同的方向、途径和角度去设想、探求多种答案, 最终使问题获得圆满解决的思维方法。

发散性思维的特点是:充分发挥人的想象力, 突破原有的知识圈, 从一点向四面八方想开去, 并通过知识、观念的重新组合, 寻找更新更多的设想、答案或方法。

发散性思维作为创造思维的主导成分, 对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有着直接的作用;同时学生在学习过程中, 只有进行发散思维, 才能获得灵活的知识、有价值的知识、创造性的知识, 才能从事创造性活动。我们平时所说的“举一反三”、“一以贯十”等就是这种发散性思维的结果。

二、精心引导, 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

在阅读教学中, 教师应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突破教材的限定范围, 突破思维习惯的束缚, 由一点而扩展开去, 多角度多层面地思考问题。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应该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灵活性、多向性、深刻性和创造性。因此, 在阅读教学中, 教师应注意对学生进行各种新颖的、灵活的、多端的发散思维训练。

1. 由点及面, 发散思维。

教材中很多课文的主旨是通过关键语句来体现的。抓住这些“画龙点睛”的语句进行发散性思维训练, 可以培养学生捕捉阅读重点、抓住事物内在联系的能力。

例如《天鹅的故事》中有一句:“这位顽强的‘破冰勇士’沿着冰窟窿的边缘继续扑打着, 水面在慢慢地扩大”。为什么说它们很顽强呢?学生联系前文从不同角度展开了讨论, 有的说:“天鹅是弱小的, 却以血肉之躯扑打冰面。”有的说:“天鹅一次次地扑打, 并不退缩。”还有的说:“它肯定很疼, 肯定受了伤, 但却没有放弃。”学生们各抒己见, 在深入讨论中拓宽了思维的广度。

课堂中的一些问题都需要学生由“点”辐射到“面”, 联系课文内容考虑回答, 既不能照搬原文, 以读代答, 又不能孤立、静止地看问题, 它需要学生积极地思考。理解了这些问题, 文章的主旨也就把握在胸了。在教学中, 教师就是要训练学生通过多种思路解题, 启发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去思考问题。

2. 激发想象, 发散思维。

想象本身就是一种有目的、主动的发散思维活动。小学生正处在由无意想象向有意想象、再造想象向创造想象发展的年龄阶段。他们的创造精神往往表现在某些很有特点的想象之中。因此利用这个最佳时期, 通过想象进行发散思维训练是一种可行的、有效的训练方式。

例如在《九色鹿》中, 调达看了皇榜, 心想:“发财的机会来啦。”可以让学生想象:“如果你在场, 你会怎样劝阻他呢?”在课文的最后, 可以再让学生想象:“如果换作你是受害的九色鹿, 你会对国王和调达怎样说?”

又如, 在《给予是快乐的》这篇课文中, 当小男孩知道车是保罗的哥哥送给他的时, 说:“我希望我将来也能像你哥哥那样。”这时, 老师可以启发学生:“那你听了小男孩的话后, 你会怎么做?又有什么想法呢?”当保罗把车开到小男孩家门口, 听到小男孩对弟弟说的话后, 老师可进一步追问:“保罗是怎样想的呢?他们三个人会怎样度过一个难忘的夜晚呢?”

这几个问题, 都是课文中没有的情节, 而在回答过程中, 学生与作者的思想感情会产生共鸣, 深化文章的主题。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也会得到积极发展。

3. 引导生成, 发散思维。

学生对事物的差异往往产生一种突如其来的领悟和见解。保护和发展这种直觉性思维是培养发散性思维的重要前提。“胆怯会磨灭想象和独创精神”, 学生如果在紧张甚至恐惧的心理状态支配下学习, 思维必定是呆板的、机械的。教师要鼓励学生敢于否定别人包括老师的见解。请看下面两个实例。

在学习《鼎湖山听泉》的第四节时, 第一句是:“入夜, 山中万籁俱寂, 只有泉声一直传送到枕边。”在理解什么是“万籁俱寂”时, 一个学生忽然提问:“为什么万籁俱寂, 却还有泉声传送到枕边?”我随机应变, 立即让学生们讨论起来。在讨论中大家明白, 深夜泉声传送到耳边, 其实更衬出了山中的“万籁俱寂”, 而且这样写, 还给大家一种动静结合的美感。我还表扬了这位同学, 正是由于他积极地思考, 才让我们领会了“万籁俱寂”的意思, 也更加体会到山中泉水淙淙流动的意境。

在学习《小镇的早晨》时, 我正在让学生体会小镇早晨的热闹氛围, 一个学生却打断大家的思路, 说:“刚才学习的是小镇的早晨的恬静, 现在怎么又热闹了呢?”对于一些优秀生来说这可能不是问题, 可对于中等生或一些学困生来说, 可能真不太明白, 我便让大家边学边思考, 在学完整篇课文后回答他提出的问题。很快同学们就明白了这篇课文其实有一个时间顺序, 在时间的变化中, 小镇的早晨体现出了三个特点。

这些即兴发言, 尽管有的比较幼稚, 甚至是错误的, 但是, 这种不拘泥于现成结论, 敢于大胆探索的精神正是发散性思维的表现, 闪耀着创造的火花。教师要加以鼓励, 有时还要善于把学生从尝试错误中引出来, 切忌指责、挖苦。

4. 以退为进, 发散思维。

为了训练学生发散思维, 阅读教学中的很多问题可以让学生先退一步想一想, 这样能使学生超脱狭隘性思维的束缚, 纵横自如地解决各种疑难问题。

例如, 在教学《生命的壮歌》时, 理解“那弧线是一座以老羚羊的死亡作桥墩的生命桥”时, 我就让学生试着先思考:“如果老羚羊们不这样做, 会出现怎样的后果?”学生们作了各种合理的设想, 最后得出了结论:“不这样, 死亡的羚羊将更多。老羚羊们用自己的死亡换取了年轻羚羊的生命。”

在《第一朵杏花》的教学中, 在学习“竺可桢爷爷从外面回来, 看到杏花开了, 便走近杏树数了数, 已经有四朵花不同程度地绽开了花瓣儿”这句话时, 我先让学生想想:“当你看到美丽的杏花时, 你一般会注意什么呢?”通过和自己平日行为的比较, 学生们一下子就领会到了竺可桢爷爷主动探索、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和态度。

退一步思考, 学生可以从另一个视角进行猜想、假设。这对于深入理解文章内涵是大有裨益的。

5. 变换语言, 发散思维。

这是一种重新组织文章材料, 进行发散思维训练的方法, 目的在于训练学生发散思维的变通性, 引导学生领悟文章的创作方法, 培养布局谋篇的能力。

例如在教学《燕子》一文时, 我在第一段设计变换语言的练习:“小燕子长什么样儿, 谁用自己的话来说说?”学生们就按平时叙述的方法开始说:“小燕子长着……”在学生们连说后, 我又这样引导:“让我们来仔细看看课文上是怎么来写燕子的模样的。找到了吗?请一个同学读一读。书上写的与同学们刚才描述的哪一个读起来感觉好呀?为什么?书上是抓住燕子外形的哪些特点来写的?”通过思考、讨论, 大家认识到, 课文用短小精炼、生动活泼的语句, 给我们展示了一个可爱机灵的小燕子的模样。

上述练习, 既让学生体会到这篇课文写作上的精妙之处, 又训练了学生根据中心选择材料、依据文章基调遣词造句的能力。

6. 联系实际, 发散思维。

联系学生的实际进行阅读教学是提高学生认识能力的有效方法。小学语文教材中有很多常识性的说明文和寓言故事。教师如果不联系学生的实际, 学生的认识往往只能停留在书本知识上, 视野是狭窄的。

例如, 教学《奇妙的国际互联网》 (第八册) 时, 我让学生举例说说:“你是如何在网上漫游的?你觉得互联网奇妙在哪里?”学生们有的说上网打游戏, 有的说上网聊天, 有的说上网看电影……大家各抒己见。在交流中, 学生们不仅开阔了视野, 也得到了教育:我们应该正确地使用国际互联网。

在教学《成语故事三则》时, 我让大家联系实际说说自己在生活中有没有类似“自相矛盾”、“滥竽充数”、“画龙点睛”的事例。通过交流, 大家不仅发现了生活中的这些事例, 而且更加深刻地理解了这三个成语的意思。

联系实际培养学生发散思维, 可以让学生对语文知识的了解更加深入, 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和经验去体会, 可以产生深切独特的体验。

7. 横向联系, 发散思维。

加强阅读教学中的横向联系, 可以使学生获得整体性知识, 对所学知识内容产生立体感, 也有利于培养学生掌握学习语文的规律。

首先, 要注意语文学科内部知识结构的横向联系。如单项训练之间 (课题、标点……) 、课与课之间、单元之间、同一作家的作品之间、同一题材不同写法之间的有机联系等。通过比较, 寻找异同点, 进而达到知识的强化。

例如《燕子》一文, 就描绘了美丽的春景。我在一开始就让学生们背有关春天的诗, 使大家一开始就感受春的温馨与甜蜜, 接着我在教学课文时也紧密联系有关春天的诗, 如学到“千万条柔柳展开了鹅黄色的嫩叶”时, 我让大家回忆了唐朝诗人贺知章的《咏柳》诗:“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在学到有关小燕子斜掠过水面的语句时, 我又吟诵起“细雨鱼儿出, 微风燕子斜”的诗句, 让学生们沉浸在优美的诗境中。诗文结合, 可以更好地创设情境, 帮助学生们从字里行间体会到语言文字的美。

其次, 要注意同其他学科的横向联系。如学习《天火之谜》时, 我就让学生回忆科学课上的静电实验, 再让学生联系课文语句找出天上的雷暴与静电放电现象有哪些相似之处, 使学生一下子就找出其内在联系。

8. 课外拓展, 发散思维。

一个人获得的知识愈多, 愈能对新问题产生敏感, 愈能发挥自己的创造才能, 这是被心理学家研究所证明了的。我们的阅读教学, 要打破传统的以书本为中心的做法, 有意识地将学生引向课外, 引向知识的海洋。

例如学习了《动物园的晚上》, 可以让学生从课外查找其它动物的睡觉方式;学了《燕子》, 可以让学生去读读郑振铎的原文, 了解作者当时写作的背景, 体会作者当时的心境;学了《鸟语》可让学生说说“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学习《莫高窟》, 则可以上网查找有关资料, 让学生更多地了解莫高窟的文化艺术……

向课外拓展能使学生开拓视野, 在大量地查找资料及阅读的过程中进行发展思维。研究表明, 只有知识大量积累之后才有可能使发散思维更加流畅。

三、在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的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1. 要营造一个舒畅宽松的教学环境。

心理学研究证明, 人在情绪低落时, 发散性思维能力只有平常的二分之一, 甚至更少。“发散性思维永远产生于情感之中”。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应努力营造一个舒畅宽松的教学环境, 从语言、动作、神情等方面有意识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让他们大胆自由地进行思考。

2. 要善于发现学生在回答问题时的闪光点。

学生天生更具活力, 具有提出问题、发现问题的灵感, 所以, 对知识的某一个环节, 对某一个具体问题, 往往会有新的感悟, 会闪现灵感的火花, 甚至会超越老师, 此即所谓“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老师则需捕捉学生思维的火花, 予以肯定、表扬, 使学生的思维能力不断得到提高。

3. 要注意在思考过程中发展口头语言表达能力。

语言是思维的表现形式, 当学生把自己思考的一切事物表达出来时, 教师一定要引导学生把句子说通顺, 注意说话准确、清晰、生动、得体。

4. 要合理安排发散性思维训练。

在阅读教学中进行发散思维的训练是可行的, 但每节课、每篇课文都搞这项训练也是不合实际的, 要根据课文的特点灵活进行。同时, 进行发散思维的训练还应该注意和集中思维密切配合, 发散之后有所总结, 这样才有利于阅读质量的提高。

发散性思维, 既无一定的方向, 又无一定的范围, 不受现代知识的束缚, 不受传统知识的局限, 允许思考问题标新立异。点燃发散思维的火花, 激活语文课堂, 让学生们在发散思维的训练中体会到学习的快乐, 是时代赋于我们每个语文教师的神圣使命。

摘要:现代社会, 培养创造型人才已是人们的共识。在创造性思维运动过程中, 最重要、起主导作用的就是发散性思维。在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通过精心引导, 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让语文课堂充满活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发散性思维,阅读教学

发散教学 篇2

知识经济作为一种崭新的经济形态,正扑面向我们快速走来,为适应知识经济的要求,必须十分重视创造性人才的培养,而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有力于开阔学生的科学视野和思维境界,造就出思维敏捷灵活并有一定开拓精神的人。因此,对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方式,有着重要的意义。

所谓发散性思维是指当我们碰到一个问题时,以需要解决这一问题为目标,大胆设想,进行多方面、多角度、多层次的智力活动,寻求多种答案的`思维形式,发散性思维具有三个特性:流畅性、变通性、独特性,它们反映了发散性思维的三个不同层次,不同水平,这三个特性是相互关联的,流畅性是基础,反应迟钝既难变通更难独特;变通性是关键,只有一条思路,只会从一个方面看问题,是“流而不畅”的,也更谈不上有独特之处;独特性是精华,没有不寻常的新颖的反映能力,也就见不到创造性思维了,所以,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应从培养学生思维的流畅性、变通性、独特性入手。

思维的流畅性是指对刺激很流畅地作出反应的能力,它以“发散”的知识绝对个数为指标,只要切题,在短时间内表达的概念越多越好,地理规律的发生、发展存在着多种多样的原因,培养学生思维的流畅性,应多进行自由联想与迅速反应训练,教师可创设发散型问题,以某一知识点为中心,沿不同角度,不同方位提出有价值的问题,使学生能从更多的途径认识事物的本质。例如:关于如何治理水土流失的问题,要求学生进行丰富的联想,在短时间内从水土流失的含义、地形、土壤、气候、人类活动的影响,地区分布规律等方面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的发散,从而形成丰富多彩的意识之网,最终获得全新形式的思维成果。

思维的变通性是指对刺激随机应变的能力,当解决问题的思路受阻时,能另辟蹊径,寻找解决问题的其他方法,它以“发散”的知识类别数为指标,只要切题,表达的知识类别越多越好,这里关键要克服思维定势的消极影响。因此,培养思维的变通性,首先要对学生加强逆向思维的训练,所谓逆向思维,是指和正向思维相反而又相互联系的思维过程,即通常所说的“倒着想”。其次,要利用知识间的相似或相近部分进行联想与类比,以获得新的启迪,发展学生应变基本途径是练习,练习题的设计要新颖、巧妙,从内容上讲要源于教材,高于教材;从形式上讲,要灵活多样,有新意,不雷同于教材,而是变换提法,变换条件,变换角度的题目。例如:在学习地球转动时,提出假设,地球不是自西向东运转,而是逆转,地球上自然现象至少可产生哪些变化,可启迪学生从以下方面考虑:

(1)昼夜时间长现在短。

(2)地球上将会看到太阳等星辰西升东落现象。

(3)风向和洋流的流向将发生较大变化。

(4)气候类型的分布地区将会有较大变化。

作文教学发散思维训练刍议 篇3

由一点出发,借助已有信息,让联想、想象向各个方向发散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既可通过分析、比较不同事物的相似点发散,也可以通过分析同一事物的不同点发散;思维可以在对比中展开,也可以在类比中进行……总之,发散的方式不拘一格。

从模仿入手,指导学生逐一掌握发散思维的方法。

训练学生通过分析比较不同事物的相似点发散思维,我引导学生从学习赵丽宏的散文《峡谷》入手。《峡谷》的构思是在寻找不同事物的相似点中进行的。作者捕捉住了自然界的“峡谷”与“社会生活——文化大革命——我们国家噩梦般的大峡谷”的共同特点:难以逾越。告诫人们必须热爱生命,热爱生活,才能像江河冲出峡谷一样战胜生活中的种种“峡谷”。模仿《峡谷》的构思,要求学生在动笔写《大地与安泰》一文前从安泰离不开大地出发,寻找具有“离不开”这一相似点的不同事物。比如鱼儿离不开水,万物离不开太阳;孩子离不开母亲,党离不开人民……由自然现象到社会现象,由“形似”到“神似”从而对《大地与安泰》这一特定的情境展开思路,引发出对党与人民之间鱼水之情的议论。

又如郭风的散文《桥》。指导学生模仿作者在“桥”与“塔”的对比中展开联想,让学生在正反对比中引出议论。东山魁夷的《一片树叶》,思绪从京都跳到家中的小院,由现在拉回过去;写的内容从樱花到关于风景画的主张,到与前二者看似无关的“一片树叶”整个思维活动紧扣“珍重生命”这一主题扩展,既不受空间限制,也不按时间顺序,而是在自然景色的瞬息即逝却周而复始与人类从自然的永恒中得到的慰安和感召的联想中发散游动,分析这些作品的结构,学习作者发散思维的方法,可使学生思路活泼,浮想联翩。

除了逐步积累发散思维的方法,以供使用时检索与提取,每一种思维方法应分解成几个步骤反复训练。巴金的《灯》由眼前到回忆;由自己到他人,由山那边到古希腊……假如作者不是操作思维从上下左右,四面八方去运动,是不会有那么多具有特殊意义的“灯”和“光”供作者运筹,供他作为主观思绪的寄托的。

模仿“灯”的构思,将作者的思维分解成下述几个步骤,我指导学生写题为《黑板》的抒情散文。“由眼前想到过去”,学生想到幼时父母教他识字的小黑板,小学里黑板上的加减乘除,中学里黑板上的分式、方程……从而得出“黑板是人生的摇篮”的认识。“由此地想到彼处”,于是学生想到了学校长廊上的,居委会门口的,医院门诊处的,法庭外的,食堂里的种种黑板报,于是又得出“黑板是社会万花筒”的结论,并意识到自己从这不透明的窗口了解了生活的众多方面。“由一般想到特殊”;学生想到战争年代八路军战士以石板代替黑板学习文化,想到《最后一课》中韩麦尔先生写在黑板上的“法兰西万岁”于是发出了要珍惜现有条件的肺腑之言。

在指导学生通过分析相同事物的不同点时,读散文《枕木》我把指导学生思维发散的过程分解为二步。第一步是启发学生找出枕木所有的特点:脚踏实地默默无闻;排列整齐有序伸延;承载重压稳如泰山……第二步是由这些不同的特点出发,寻求与其一致的精神状态:默默无闻的奉献精神;团结协作的典范,大无畏精神的化身;——平凡中的伟大。一位同学在《拥抱大地的巨人——枕木》中写道:“在我的眼中,枕木仿佛慢慢地竖起,有了眼睛,有了手,它们成人了!从战争年月那冰冷的河中‘浮’起的人桥到手拉手一起走向刑场的烈士;从挥着热汗向大地掘油的老一代工人到今日擎着掘土机巨臂筑起杨高路的年轻一代。他们走过了硝烟弥漫的战场,走过了洒满全色光辉的油田。在血汗浇铸的轨迹上,走向未来。这便是我们的民族。一个无比坚强、无比团结的民族,用无法抗拒的脚步,一步一步走着自己坚实的路!”“既然我们都是这样的枕木,就应该毫不吝啬,毫不犹豫地将自己奉献给这条路”。

发散性思维能力的强弱决定着作文能否立意新颖,感受独特;构思时能否浮想联翩,思绪如天马行空。这种思维发散活动建立在知识与经验的积淀上,是思维操作方法系统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在整个高中阶段应将发散思维方法的训练按单元有计划地安排在各年级的作文教学中。

发散思维方法可以按单元进行教授。每单元教会一种发散方法,可分三个步骤进行:

1.方法辅导。包括分析范文,了解思维发散的模式,并按此发散方法练习作文。

2.巩固练习。重点为讲评本单元所传授的方法掌握运用的情况。如写作《桥啊,桥》一文,一位同学由面临高初中难以衔接产生的苦恼希望能为自己建立一座桥,让这座桥将她引向所爱、所憧憬的理想的彼岸。文章的思路在今昔对比中展开,在对未来的追求中延伸,文思如涌。讲评既强化了方法指导,又激起"我也行"的自信,引导学生有意识地在写作中再实践。

3、锻炼知识的迁移能力。重点为比较已教授过的几种发散方法,培养运用检索与提取的能力,进行综合运用的示范。

每个单元要完成3-4篇作文。有的借助“相似点” 发散思维,有的对比不同点,有的综合运用几种方法。教学效果显而易见。

综上所述,作文教学中发散性思维训练是一个由简到繁,由运用单一的方法到灵活运用多种方法,由以教师引导为主逐步过渡到学生运用为主,由模仿到形成方法系统的过程。发散方法的训练是反复练习,不断强化,并呈层进式的结构;思维方法的训练与作文教学目标的实现既为同步发展,又有着明显的阶段性。思维训练可以摸索出一套科学的训练方法。

高中历史教学中发散式教学的应用 篇4

一增加教师的知识储备, 为发散式教学提供保障

“一日为师, 终身为父”, 这一句话足以说明教师在中国人心目中的份量。对于那些还处于校园生活中的学生而言, 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 更是学生健康人格的塑造者。而且在教学过程中, 学生的智力发展和学习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教师的专业知识影响。要想发散式教学方法在高中历史课程的运用过程中发挥应有的教学效果, 教师就必须先加强自身的历史知识储备量。

例如在世界经济全球化中, 教师不仅要掌握二战的具体情况和对世界的影响, 还必须掌握战后诸多国家的经济发展情况, 包括中国、美国、德国和日本等。对于世界发展而言, 经济全球化已经对如今的生活产生着重要的影响, 教师如果没有丰富的知识储备, 则很难完成各国多年的经济发展史实讲解。局限在教材框架内的教学方式, 不仅会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 也会影响学生对真实历史事件的详细了解, 最终制约学生发散性思维逻辑的发展。

二重视知识的体系构建, 为发散式教学提供可能

历史是对过往既定事实的一种客观概述。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积极构建知识的体系框架, 不仅有利于发散式教学的运用, 更有利于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培养。在应试教育的模式下, 高中历史无论是在教材的编写上还是在教师的教学中, 都更加偏向逻辑性和利学性, 反而忽视了对学生各方面素质能力的培养。因此,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必须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能力, 并不断实现利于学生学习和接受的教材知识整合优化, 从而形成一个具有科学性、模块式特征的历史体系框架。

例如在进行日本明治维新的授课中, 教师可以将同一时期背景下与有着相似命运的中日两国的改革对比, 让学生在对中国的社会背景分析中, 了解掌握十九世纪中叶日本的社会性质以及改革的目的。然后教师可以为学生进行知识整理, 形成“幕府统治危机—武装倒幕—明治维新”的知识体系, 从政治、经济、文化、生活、军事的多角度评价以及和中国改革成功相比。这种完整而科学的历史知识体系构建, 有效地为教师的发散式教学提供了重要的基础条件。

三创设教学的问题情境, 为发散式教学形成多角度思考

将学生置于特定的教学情境中, 可以加强学生对问题的思考和学习能力的提升。发散式教学模式是对学生思维能力的一种有效拓展途径。在高中历史中运用发散式教学方法, 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教学的问题情境来对固定的课堂教学内容进行丰富, 充分利用高中生的好奇心理和形象性思维来调动教学气氛, 实现学生在学习过程的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的良好习惯。而且在教学中设置问题情境, 还可以让学生再一次感受到历史事件发生的真实氛围, 身临其境从而形成感悟性的思考。

例如在鸦片战争教学中, 教师可以先为学生展现鸦片战争时期中国的现实社会状况的图文资料, 或者直接进行相关精简视频的播放, 让学生提前对鸦片战争进行相关事件进行了解。以此为基础, 教师便可以通过发散式问题来引发学生的深思, 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又为什么列强的商品在鸦片战争后并不能在中国市场上倾销?等等。当学生带着问题进行思考的时候, 教师还可以将之前的视频资料进行循环播放, 这样既有利于学生寻找答案, 也有利于充分延伸学生的思维想象能力。

四激发学生想象力, 推动发散式教学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对于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形成, 想象力的提升是其最主要的实现路径。一个学生拥有丰富的想象力, 必然会拥有较高的创新和创造能力。由于高中历史课程的严谨和逻辑性, 所以在一般的教学中, 基本上都以教师的讲授为主, 学生普遍缺乏学习的热情。因此, 在高中历史课程中实施发散式教学, 能不断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可以有效地提升学生历史学习的综合能力。当然, 在对历史事件的想象过程中, 并不能胡编乱造, 要在尊重史实的基础上形成科学合理性的想象和规范性的思考。例如在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中, 教师就可以对中国重要思想的形成发展进行详细讲述, 积极鼓励学生进行发散性思考和想象, 让学生在自我思想意识中形成对特定文化背景下人民生活状态的感受, 从而准确掌握整篇课文的教学内容。

摘要:高中历史作为一门必修课程, 对学生人文素质的提升和精神修养的培育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结合新课程改革对高中历史课程提出的要求, 总结传统的高中历史教学经验, 简要概括出发散式教学在高中历史课程中的应用策略, 以期为广大教师提供建议和帮助。

关键词:高中历史,发散式教学,应用策略

参考文献

[1]危登铭.探究式教学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 (中旬) , 2013 (4)

培养发散思维的教育教学论文 篇5

一、开放课堂,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

荷兰教育学家弗赖登塔尔说过:“学习数学的唯一正确方法是实现再创造,也就是由学生把自己要学习的东西去发现或创造出来;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和帮助学生进行这种再创造,而不是把现成的知识灌输给学生”。教育不是替代、告诉,而是引导、经历、体验和感悟。因此我们应该让学生用感性的体验活动去认识理性的知识,使教学活动成为学生自己的学习活动,在数学活动中学习数学。

①一电线杆高AB=12米,为稳住它,要在杆顶A处和地面上距杆脚5米的C处牵一条拉线,你能计算拉线的长吗?(还不能),AB的长确定吗?为什么?(确定,根据SAS)…;

②为了在一条河的两岸建一座桥,必须测算两岸桥墩之间的距离AB,在河的一边选测点C,使∠ABC=90°,∠ACB=60°,量得BC=50米,你能算出AB的长吗?AB的长确定吗?为什么?这两个问题可使学生发现:直角三角形的三边有一种密切关系,这种关系是什么呢?学生迫不及待地想知道结果,探究欲很强。

二、开放思维,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开放思维是一个基点向多方位多角度幅射的过程,人在形成思维习惯和能力的时候,当接触到一个思考基点的时候,马上就会联想到与之相关的多个角度多个方面并进行创新。有了这个习惯和能力,思考就有了多向性,思维就活跃了起来,思想就有了宽度,就有了依托,它是人具有高强能力的基础。

(一)避免学生的“惰性思维”

求异思维是创新的灵魂,数学是思维的体操。而在实际教学中,我们看到的常常是学生的“惰性思维”。究其原因:不是学生不会思维,而是教师掌握着学生的思维路线,规定着思维方向。教师处处为学生铺路、架桥。这种教学不仅不能促进学生发展,从某种意义上讲,还扼制了学生的思维,扼杀了他的创造力。

(二)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思维的发散性是指在研究数学问题时,善于从不同的方向、不同的角度对问题进行思考,并进行合理联想,及时发现问题的特征、差异、隐含关系等,从各种角度揭示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全面理解问题。学生思维的发散性体现在一题多解方面,为学生思维的变通性架设桥梁,消除原有定势思维的束缚。在心理学和教学法的诸多专著中,都一致认为“一题多解”是培养和训练发散思维的方法之一。

三、开放教学内容,创建多样化课堂

教材是教学活动的凭借,是知识的载体。只要我们不违背教材的`基本原理,教学的方法应该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教师应该让教材向学生靠近,而不是把学生拉向教材;应该让教材向学生开放,而不是把学生引向封闭。我们要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上,灵活地、创造性地应用教材,做到在运用中创新,在创新中运用。首先是课前开放。教师可以预先向学生公布教学内容,让学生通过查找资料、收集信息、预习新课,对新授教学内容有充分的了解和准备。这样在教学时,可以让学生有备而来,从而降低知识的坡度,提高课堂40分钟的教学效率。

另一方面也可以让学生带着问题、带上发现,以更加饱满的学习热情以及强烈的自信心和探究欲望参与到本节课的学习中去。例如,教学人教版九年级(下)数学第二十八章“相似”这一节概念时,教师在课前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探究和实验,先作大胆的猜想,再列举事例、现象、图形;由学生概括它们的共同点,然后再提炼出新概念的名称,给“相似形、相似三角形、相似多边形”下定义,设计了让学生由模糊走向精确的发展过程;其次在在课中出示CAI课件,从而引发探究,如,同一张底片洗出的不同尺寸的照片中,人物的形状改变了吗(出示图片)?两个足球的形状相同吗(出示图片)?它们的大小呢?两张大小不一的中国,其国土面积相同吗?大家从刚才看到的图形中,发现每一对图形中有什么特点呢?下面我们通过观察,找出形状相同的图形。然后通过大家的充分讨论,形成结论性的文字,最后将同学们的论证结果板书在黑板上。

整堂课教师主要作指导工作,学生却由于亲身体验所得的直接经验,在他们的头脑中形成了清晰的表象,以具体生动的感性认识为基础掌握知识,使他们对课堂内容记忆深刻,而不用死记硬背。其次是在课后开放。也就是让学生把问题带出课堂、带到课外、带向生活,以自己的发现来彰显自己的智慧。

四、结语

培养发散思维,促进地理教学 篇6

【关键词】发散教育 发散思维能力 教师

地理学科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钱学森院士提出地理科学是十大科学体系之一的观点。发散思维虽然是一种复杂的高级的心智,但并不神秘莫测,高不可攀。因此,在教学中,并不需要学生向科学家一样进行创造发明,而是要让学生感受、理解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教给学生感受、理解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教给学生学习、接受知识的技能和方法,教会学生善于运用学到的知识去发现新知识进而达到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发散思维习惯的目的。

如何在地理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发散思维能力呢?

一、改进课堂提问方式,更换上课主体,启发学生发散思维。

传统的是老师问学生答,一问一答式或一问多答式,此时老师是主体,而此时的学生往往处于“被动”式思维。这样怎能学生启发发散思维?为什么不能让学生提出问题?也就是学生通过深下阅读成学习,对某一内容提出疑问,在课上提出,在课上寻求答案;或者由老师提出问题,由学生在课上共同探讨。这样,学生变成了主体,所有的被动就会变成主动:学生主动去思考,主动在上课时讨论,主动寻求答案。老师也可以将“是”、“否”、“或者”等表示选择意愿的词语删去,取而代之以“为什么?”“怎么样?。?

老师把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学生便会由“被动听取知识”→“主动汲取知识”转变为“主动寻找问题” →“主动寻找答案”。这样,自然有利于学生发散思维的进行。如:我们在进行“地壳运动”一节教学时,向学生提出两个问题:①地壳为什么运动2。地壳怎样运动。这两个问题的提出。带动学生思维,使学生很快进入了积极主动思维的学习状态,便于学生发散思维的产生。

二、改变传统的反馈及测试方式,提高学习质量,激发学生发散思维。

“有效且及时的反馈能够提高学习质量”。传统的反馈往往是学生应付完作业后应付考试,所有的应付都是被动的,毫无兴趣的。而测试的内容也通常是只要去背就能掌握的,平时甚至可以不努力,不学习,在最后的考试中也可能取得高分数。但是这样的分数也仅仅是分数而已,根本没有任何能力可言。传统的反馈及测试,对于学生只是在记录或记忆一个个老师规定的内容,这只是机械的去完成作业,完成考试;他们的思维根本没有运动——因为这根本不需要它们运动。地理学科其实并不需要死记硬背,更多的应当是理解,是应用,是自己的见解。而学生也不想去背,他们有自己的想法,他们也想说说自己的看法,老师为什么不能给他们一个空间,一个时间让他们自己去总结、去概括;让他们自己去说、去表达?只有去总结、去概括,才能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只有去说、去表达,才能激发他们的发散思维。如进行“气候类型对比”时,由学生提出可比性的气候类型,将其进不亏归类、总结。分析。这样由学生自己通过思维总结而出的内容,既检查了学生对前面所学的知识的掌握程度,又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了学生的发散思维,还培养了学生的分析问题、归纳问题的能力,对同类知识也起到了复习巩固、深化的作用;同时还可以让学生无需死记硬背牢记了知识点。

三、改进教学设计,聪明设问,体现地理教学的艺术性

华盛顿儿童博物馆有句格言:“我听见了就忘记了,我看见了就记住了,我做过了就理解了。”这句话十分深刻,对我们进行地理教学颇有启发意义。新课程强调设置情境,教学应把主要精力放在拓展视野和教学思路上,例如,关于大气运动中三圈环流的教学,设计成教师在黑板上边画边讲解,学生在本上边听边画,这样在教学实际中收到的效果要比教师直接把整幅图通过投影展现给学生再讲解好得多。不仅仅锻炼了读图作图能力,还加深了对问题的理解程度。再如,备火山爆发问题时,设计放一段火山喷发的电视录像,让学生欣赏一次大自然千变万化的壮丽景观,身临其境般感受火山喷发的巨大能量和造成的危害。这样的教学效果要比只用语言描述好得多。导入可用精彩的镜头或生动形象的语言做“前奏”,将学生带入情境后,设置悬念,留下空白,等学生进入最佳思维状态和求知状态时引入主题。如关于“时区和日界线”,可设计这样几个问题:“许多同学喜欢看体育比赛的实况转播,但常常在午夜收看,这是主办国家有意安排的吗?”;“世界上竟有这样的怪事,一对双胞胎,先出生的是妹妹,后出生的是姐姐。”;“运动会开幕日在9月23日,运动员偏偏9月24日才出发,而且沒有迟到,这是怎么回事?”。强烈的好奇心使学生进入了高度思维状态,急于要揭开其中的奥秘,这时再讲新课,学生的注意力格外集中。

四、善于抓住时机,因势利导,推波助澜、赋予教案以“灵性”

传统的课堂常成为“教案剧”出演的“舞台”,学生是配角,老师是主角,这是教学的悲剧。我们要赋予教案以“灵性”,教案虽是死的,但师生是活的,教师要善于抓住时机,因势利导,推波助澜,让课堂高潮迭起,以实施有灵性的教学,倡导有灵气的学习。如在讲非洲的最大湖泊维多利亚湖时,同学们都在小声议论电视剧“马大帅”,就可顺势创设一个意想不到的幽默效果。不是去批评他们不守纪律,而是接他们的话题说“大家对这个‘维多利亚这么感兴趣,可一定要记住非洲最大的湖泊是以它命名的,否则‘彪哥都饶不了你!”一句话逗得大家都笑了,吸引了同学们的注意力,强化了记忆,体现了教师的语言魅力和教学的灵性,使地理教学达到艺术的最高境界。

总之,课堂教学是中学教育教学的主渠道,也是中学实施发散教育的主渠道。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创设开放的多维互动的课堂教学环境,让学生在宽松、自由的氛围中主动、积极地参与教学活动,在感受与鉴赏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人类的奇思妙想中学习和享受地理(自然、人文、自然和人文结合)提高地理审美能力,掌握相关的地理知识,并在学习的过程中,注重创造精神、发散性思维能力的训练和培养。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的改革》

发散教学 篇7

一、重视历史教学中求异精神的培养

发散式思维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个体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对同一个问题进行思考, 并提出自己的想法, 表达自己的观点。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应用发散式教学方法, 就要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使学生可以更加客观全面地分析历史问题。这就要求当代历史教师要将求异精神作为高中历史教学中的重要培养目标。首先, 教师要提高学生求异的兴趣, 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之下具有求异的勇气, 逐渐具有求异的意识。教师可以利用一个值得讨论与研究的话题引导学生思维的扩展与发散, 使学生投入到思考当中, 不断进行问题的剖析。对于学生不同的观点, 教师要适当给予肯定, 使学生找到思考问题的成就感。其次, 教师在高中历史教学实践当中要为学生创造建立与培养求异精神的条件。教师要让学生在学习活动当中处于主体地位, 给学生思考的时间与表达自己观点的机会。比如在进行《鸦片战争》的讲解之时, 教师可以就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这一问题对学生的求异精神进行培养。可以利用鸦片战争概况的讲解, 让学生对鸦片战争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然后引导学生思考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 给学生三分钟的独立思考时间。教师要分别肯定学生的答案, 并引导学生换一个不同的角度对问题进行思考。在这样的教学中, 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会得到培养与促进。

二、重视历史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

情境的创设, 对于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应用发散式教学方法, 教师可以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来丰富课堂教学内容, 使学生在问题的引导之下激活自己的思维。高中学生的思维具有较高的形象性, 教师可以利用问题情境的创设来调动学生的情感因素, 使学生在情境之中大胆进行问题思考与探究。在情境的刺激之下, 学生可以感受到真实的历史氛围, 将自己置身于历史事件当中, 变换不同的角度进行问题的思考。比如在进行《辛亥革命》讲解之时, 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播放一段简短的视频, 让学生了解到辛亥革命发生的时间与事件等初步内容。在了解辛亥革命的基础之上, 教师利用一些问题来引导学生进行思考, 比如辛亥革命怎样推动中国近代化进程的?既然取得了伟大的功绩为什么又说它失败了呢?等等。在学生进行问题思考的同时, 教师可以为学生循环进行视频的播放, 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且真实的形象情境, 使学生更投入地进行思维发散。在问题情境的影响之下, 学生可以更加单纯地投入到辛亥革命当中, 进行多维度思考, 培养自己的发散式思维。

三、重视历史教学中知识体系的构建

高中学生的历史学习知识体系是学生发散性思维进行培养的重要基础, 也是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利用发散式教学方法的重要前提。当代高中历史教学的编写更加注意知识的科学性与逻辑性, 没对考虑到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培养。这就要求高中历史教师要从学生的学习能力出发, 对高中历史知识进行二次整理, 使具有相同特点的历史知识成为一个个模块, 便于学生学习与理解, 帮助学生建立起一个科学的历史知识体系。在高中历史教学当中, 教师要加大对备课环节的重视, 对课本内容进行深入的研究, 从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能力出发, 对教学内容进行重新安排。比如, 在进行近代史的教学内容安排之时, 教师可以有意将中国的封建主义与资本主义国家的帝国主义进行结合, 使学生更好地把握中国社会性质发生变化的过程与形成的必然性。教师可以将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的重要事件进行整理, 如从鸦片战争到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等。再从世界的角度结合两次工业革命促进资本主义由自由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转变, 其侵略性和扩张性最终导致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样使学生的知识体系更加科学, 这对于发散式教学方法的应用具有重要的作用。

四、重视历史教学中想象能力的培养

学生想象能力的发展, 是学生思维能力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想象是一种思维活动, 是学生积极利用自己的思维思考问题的一种活动。教师在历史教学课堂之上, 要给予学生充分的自由, 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 利用已经学过的历史知识进行新的历史知识的联想, 利用旧知识激化新知识。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课本上的内容进行合理的想象, 开发事件的发展思路, 拓展学生的历史学习能力。比如在进行《百家争鸣与儒家思想的形成》之时, 教师可以利用百家争鸣这个主题进行想象, 引导学生对思想的派别与思想核心进行想象。当学生表达过自己具有创新意义的观点之后, 教师可以将百家争鸣的百家告诉学生, 比如说道家、墨家等等, 让学生再次进行想象。就道家的思想来讲, 一些学生会提出与世无争、一些学生会提出无为而至, 一些学生会提出顺其自然等等。教师要将学生的思想进行总结, 肯定学生的想象力, 使学生更加积极地将已有知识与新知识进行联系与转换。学生的想象能力提高了, 其发散性思维也会得到培养, 发散式教学方法在高中历史中的应用价值才能得到体现。

综上所述, 对于高中历史这样一个包罗万象的学科, 利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活动的开展, 对于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不尽有利。加强教学过程的开放性, 为学生打造一个开拓、创新的学习环境是当前高中历史教学的必要基础。笔者通过对发散式教学方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应用方法的分析来展示一种创新型的高中历史教学模式。希望以此来提高发散式教学方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地位, 使之被更广泛、更恰当地利用到教学实践中, 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 以思维的发散来推动学生历史学习能力的提升。

摘要:新课程标准的出台与实施, 使得我国各个学科的教育教学活动出现明显的变化。越来越多的先进教学思想融入到当代教师的头脑当中, 更多的教学方法被应用于学科教学当中。对于高中历史教学来讲, 加强学科教学方法的改革, 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方法。高中历史同其他学科一样, 需要新的血液的注入, 引导历史教学向更正确的方向发展。历史学习内容的广泛性使得发散性思维能力对于学生的历史学习能力尤为重要。加强发散式教学方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对于高中历史教学质量的提高十分重要。因此, 本文以高中历史教学中发散式教学的应用探究为题, 对发散式教学方法的应用策略进行分析。

关键词:高中历史,教学活动,发散式教学,应用方法

参考文献

[1]张彩榕.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历史探究式教学的认识和思考[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 2009.

发散教学 篇8

一、通过一题多解、变式引申的方式训练学生发散思维的广阔性

思维的广阔性是发散思维的又一特征。思维的狭窄性表现在只知其一, 不知其二, 稍有变化, 就不知所云。反复进行一题多解、一题多变的训练, 是帮助学生克服思维狭窄性的有效办法。可通过讨论, 启迪学生的思维, 开拓解题思路, 在此基础上让学生通过多次训练, 既增长了知识, 又培养了思维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不能只重视计算结果, 要针对教学的重难点, 精心设计有层次、有坡度, 要求明确、题型多变的练习题。要让学生通过训练不断探索解题的捷径, 使思维的广阔性不断得到发展。要通过多次的渐进式的拓展训练, 使学生进入广阔思维的佳境。

二、通过各种教学手段调动学生的求知欲, 训练发散思维的积极性

思维的惰性是影响发散思维的障碍, 而思维的积极性是思维惰性的克星。所以, 培养思维的积极性是培养发散思维极其重要的基础。在教学中, 教师要十分注意激起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和对知识的渴求, 使他们能带着一种高涨的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例如:在一年级《乘法初步认识》一课中, 教师可先出示几道连加算式让学生改写为乘法算式。由于有乘法意义的依托, 虽然是一年级小学生, 仍能较顺畅地完成了上述练习。而后, 教师又出示3+3+3+3+2, 让学生思考、讨论能否改写成一道含有乘法的算式呢?经过学生的讨论与教师及时予以点拨, 学生列出了3+3+3+3+2=3×5-1=3×4+2=2×7……虽然课堂费时多, 但这样的训练却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寻求新方法的积极情绪。我们在数学教学中还经常利用“障碍性引入”“冲突性引入”“问题性引入”“趣味性引入”等, 以激发学生对新知识、新方法的探知思维活动, 这将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求知欲。在学生不断地解决知与不知的矛盾过程中, 还要善于引导他们一环接一环地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例如, 在学习“角”的认识时, 学生列举了生活中见过的角, 当提到墙角时出现了不同的看法。到底如何认识呢?我让学生带着这个“谜”学完了角的概念后, 再来讨论认识墙角的“角”可从几个方向来看, 从而使学生的学习情绪在获得新知中始终处于兴奋状态, 这样有利于思维活动的积极开展与深入探寻。

三、转化思想, 训练学生发散思维的联想性

联想思维是一种表现想象力的思维, 是发散思维的显著标志。联想思维的过程是由此及彼, 由表及里。通过广阔思维的训练, 学生的思维可达到一定广度, 而通过联想思维的训练, 学生的思维可达到一定深度。例如有些题目, 从叙述的事情上看, 不是工程问题, 但题目特点确与工程问题相同, 因此可用工程问题的解题思路去分析、解答。让学生进行多种解题思路的讨论时, 有的解法需要学生用数学转化思想, 才能使解题思路简捷, 既达到一题多解的效果, 又训练了思路转化的思想。“转化思想”作为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 在小学数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在应用题解题中, 用转化方法, 迁移深化, 由此及彼, 有利于学生联想思维的训练。

四、转换思维角度, 训练学生发散思维的求异性

发散性思维与大学外语教学 篇9

1、广义的发散性思维

德国著名哲学家黑格尔曾经说过。“创造性思维需要有丰富的想象”。发散性思维 (divergent thinking) 。又称扩散性思维、辐射性思维、求异思维。它是一种从不同的方向、途径和角度去设想, 探求多种答案, 最终使问题获得圆满解决的思维方法。

2、发散性思维的特征

发散思维的创造性特征, 主要表现为“三维性”:流畅性 (Fluency) 、灵活性 (Fexibility) 与独特性 (Originality) 。流畅性能使人的思维在较短的时间内产生较多的联想;灵活性能突破习惯思维的限制, 使人产生新的构想, 提出新的方法;独特性能使思维产生新的成分, 对问题提出独特见解。[1]

二、发散性思维的培养及在高校外语教学中的运用

1、打破固有的教学模式, 把握好授课的重点

综合英语作为高校英语专业的一门主干课程, 本该是大部分学生较为感兴趣的课。但由于教师大多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即先教单词, 然后逐段地学习课文中的知识点和语法, 最后做练习。学生的参与度不高, 课堂气氛沉闷。长此以往势必严重打击学生的学习信心, 同样也会消减教师的教学热情。所以教师应打破固有的教学模式, 根据所教内容的特点, 调整教学环节, 灵活处理课文。

发散思维强调的就是打破思维定势, 积极寻求新的解决问题的方式。思维定势是用固定的思路和习惯性的方法去思考问题和分析解决问题。学生先前的活动、知识经验、思维方式和习惯等对后续思维产生倾向性影响, 从而使思维活动趋于一定的方向, 对学生当前的学习具有一定的消极影响。[2]消极思维定势会抑制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活动, 因此, 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自由探索, 灵活思考, 利用发散思维的广阔性, 开放性, 克服定势思维的负面效应。一篇文章根据不同情况, 可以从开头切入, 也可以从中间入手, 还可以从结尾反推。教师对课文新颖的处理方式一定能引起学生的共鸣, 从而改善以前枯燥乏味的局面, 达到启发学生思维的目的。

2、由一点发散开去, 鼓励思想不间断和无止境地流动

发散思维的特点是充分发挥人的想象力, 突破原有的知识圈, 从一点向四面八方想开去, 并通过知识、观念的重新组合, 寻找更新更多的设想、答案或方法。它可以通过纵横发散, 使知识串联、综合沟通, 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3]

在处理《当代英语》第一册第十单元Popular music时, 正值第28届世界杯热播, 所学文章恰好提到The Spice Girls (辣妹组合) , 笔者顺势展开系列联想:The Spice Girls—Victoria Adams—David Beckham—World Cup……, 由辣妹组合到维多利亚, 到英伦偶像贝克汉姆, 到世界杯, 到……。笔者观察到, 在进行这一系列联想时, 大部分学生 (特别是男生) 脸上露出欣喜:居然在英语课堂上也可以感受世界杯!学生们不仅仅认识了Spice Girls, 而且掌握了一些常用的足球用语。自然, “知识”也将在这种交叉联想、流畅移动中得以沉淀和巩固。

3、精心设计问题, 拓展课文内容

独特性是发散思维的一个基本特征, 它指用与众不同的新观点、新认识反映客观事物, 对事物表现出异乎寻常的独特见解, 它代表了发散思维的本质, 属于发散思维的高层次。[4]把握发散思维的独特性, 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创造性。

在传统的英语课堂上一般都是教师提问学生回答, 学生一直处于机械反应的地位, 不利于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因此笔者认为在授课的过程中不妨来个换位思考, 让学生自己读课文, 自己发现问题, 向教师提问, 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这样学生的积极性会更高, 收效也会更好。对全班都存在的疑惑, 再由教师重点进行讲解。当学生处于教师的角色时, 他们得到的是一种全新的体验, 又兴奋又紧张, 从而会更加努力地钻研课本, 获得更多的知识。一旦学生的潜力得到开发, 他们的创造力将得到大幅地提升。

总之, 在英语教学中只有大胆运用发散思维, 并科学控制其呈现时机、广度和深度, 才能培养出学生独立性、创造性和逻辑性等良好的思维品质。对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的构思新颖的想象和寻求新的办法、解决各种新问题的创新意识, 教师都要注意点拨、引导, 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延伸。同时, 教师也不能忽略继续训练学生的听、说、读、写四项基本技能, 这才能保证学生学会积极思考, 使学生的发散思维在实践中得以发展。

摘要:传统教学法强调求同思维的训练, 忽略了对学生求异思维即发散思维的培养, 影响了教学质量。而发散思维可启动课堂上联想、置疑、发散的教学模式, 创造教学互动的良好氛围;在学生学习主动性勃发的同时, 也对执教者的举鞭自励产生互动功能。

关键词:发散性思维,大学外语教学

参考文献

[1]陈祥凯:《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教学策略》, 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 2000 (2) :8-9。

[2]劳建丽:《英语教学要运用发散思维》, 青海教育, 2004 (3) :56-57。

[3]李光明:《培养求异思维与创造思维的尝试》, 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 2000 (6) :10-11。

高中历史发散思维教学的实践探索 篇10

一、高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的意义

发散性思维教学是顺应新课改和素质教育的要求所出现的一种教学方法, 它着重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师的引导和鼓励, 激发出学生内在的思考能力和自觉学习能力, 从而有效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在新形势下发散性思维教学在教学尤其是在高中历史的教学活动中, 对教师和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发散性思维教学要求历史教师要掌握充沛的专业知识和多学科的知识, 要求历史教师要加强自身课堂控制和组织教学的能力。要求教师要加强自己在教学活动中问题设置, 知识点引导的能力。对学生而言, 发散性思维教学则能够帮助学生对历史产生浓厚的兴趣, 从而自觉主动地去涉猎更为广博的知识, 发散性思维教学能够开阔学生的思路, 提高学生的表达总结能力。当前在素质教育活动中大力推动发散性思维教学方法, 既能有效培养学生的能力, 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同时又能够确保教学质量, 提高教学效率, 是当前高中历史教学活动中应当重点采用和推行的教学方法。

二、高中历史发散思维教学的具体对策措施

1. 创设问题情境, 学生置身局内

创设问题情境即指通过将史实中的一些历史事件进行合理处理, 依据相关的教学重点和教学任务创设出特定的问题情境, 教师通过引导将学生引入问题情境之中, 并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以“西安事变中是否该杀蒋介石”这一课题为例, 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时可以就此设立“事件辩论团”这样的问题情境, 设定辩论团正处于当初那个烽火年代, 西安事变发生了, 辩论团依据当时的国内形势与矛盾变化, 就是否该杀蒋介石这一问题展开激烈的辩论。教师通过设置这样一种问题情境, 将学生的思绪引入战火纷飞的年代, 同时教师通过适度的心理暗示让学生将自己想象成辩论团的成员, 将自己置身于事件环境之中, 从而营造出良好的课堂互动范围。首先教师可以充当“主持人”的角色, 向辩论团两方成员介绍事件发生的背景, 如“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加速了侵华的进程, 此时蒋介石大力推行“攘外必先安内”政策与“不抵抗主义”, 而中国共产党坚持领导军民进行民族抗战, 保家卫国。接着, 辩论团成员就杀蒋和不杀蒋分为两大派, 分别进行彼此的陈述和论证。杀蒋派的论证包括四点, 首先, 蒋介石是国民党反动派的总头目, 是白色恐怖的始作俑者, 在“中山舰事变”“整理党务案”等事件中屠杀了几十万党员和革命群众, 罪大恶极, 死有余辜; 其二, 一旦杀了蒋, 国民党反动派内部就失去了领导核心, 群龙无首, 就能够造成国民党内部混战, 从而有效削弱其统治力量; 其三, 杀蒋可以争取到一批国民党爱国军官及其队伍, 增强抗日力量; 最后, 蒋介石小人不可信, 即使被迫同意抗日, 日后他必定出尔反尔, 不杀蒋等于放虎归山。杀将派的陈述有理有据, 得到诸多同学的支持。而不杀蒋派的理由则有以下几点: 其一, 目前我国的主要矛盾是民族矛盾而非政治矛盾, 当前我们最大的敌人主要是日本帝国主义而不是国民党反动派, 因此我们应该联合一切可以联合的力量, 集中解决主要矛盾;其二, 即使杀了蒋也不能够解决国民党政府腐朽统治的现状问题, 国民受难的根本问题没有被触及, 杀蒋也是无济于事; 其三, 杀蒋后, 国民党内部的一些亲日派可能会趁此机会扩大内战的规模, 卖国求荣, 从而造成更大的民族危机;其四, 不杀蒋代表着我党的共同合作抵御外敌的诚意和决心, 代表着我党从民族抗战大局出发考虑问题的高瞻远瞩;其五, 共产党人不记私仇, 力图为民族、为国家谋取福祉, 不杀蒋, 是共产党人崇高精神品质的集中体现。不杀蒋派的论证充分, 论据完备, 博得了同学们的阵阵好评。通过这样一种情景教学, 深化了学生对于知识点的认识和理解, 强化了课堂教学效果。

2. 拓展教学的范围和领域

由于历史是一门延展性与拓展性很强的学科, 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创设问题情境之余, 还应当及时地组织课外兴趣小组, 鼓励学生将学习历史的兴趣与积极性带到课堂外部, 从而有机地拓展历史教学的范围和领域。组建课外活动兴趣小组就是彻底把学习的任务交到学生手上, 要求学生充分地发挥自身的发散性思维与创新能力。具体来说, 教师既可以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历史演讲会、博览馆展览等活动, 在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同时还可以向学生布置特定的课题任务, 要求学生充分利用多种媒介和形式得到确切的答案。教师应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图片、实物录音、电影、多媒体、文学资料等方式, 鼓励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和人物采访, 在实践活动中培养其发散性思维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从而将他们培养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世纪人才。

三、结语

新课改的要求促进了近年来素质教育在各大院校的发展进程, 教学方法的变革创新也成为当前课堂教学活动的重点和主体。在新形势下发散性思维教学方法在教学尤其是在高中历史的教学活动中能够通过教师的引导和鼓励, 激发出学生内在的思考能力和自觉学习能力, 从而有效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教师只有在高中历史教学活动中大力加强发散性思维教学的力度, 才能切实确保教学质量, 提高教学效率, 促进高中历史教学活动的革新和发展。

参考文献

[1]潘荣华.发散思维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J].济南教育学院学报, 2012, 2 (4) :42-43.

[2]黎明发.历史教学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初探[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 2012, 1 (01) :74-75.

小学数学教学的发散思维训练 篇11

【关键词】小学数学 数学教学 发散思维

思维的积极性、求异性、广阔性、联想性等是发散思维的特性,在数学教学中有意识地抓住这些特性进行训练与培养,既可提高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又是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重要一环。

1. 激发求知欲,训练思维的积极性

思维的惰性是影响发散思维的障碍,而思维的积极性是思维惰性的克星。所以,培养思维的积极性是培养发散思维的极其重要的基矗在教学中,教师要十分注意激起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和对知识的渴求,使他们能带着一种高涨的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例如:在一年级《乘法初步认识》一课中,教师可先出示几道连加算式让学生改写为乘法算式。由于有乘法意义的依托,虽然是一年级小学生,仍能较顺畅地完成了上述练习。而后,教师又出示3+3+3+3+2,让学生思考、讨论能否改写成一道含有乘法的算式呢?经过学生的讨论与教师及时予以点拨,学生列出了3+3+3+3+2=3×5-1=3×4+2=2×7……虽然课堂费时多,但这样的训练却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寻求新方法的积极情绪。我们在数学教学中还经常利用“障碍性引入”、“冲突性引入”、“问题性引入”、“趣味性引入”等,以激发学生对新知识、新方法的探知思维活动,这将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求知欲。在学生不断地解决知与不知的矛盾过程中,还要善于引导他们一环接一环地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例如,在学习“角”的认识时,学生列举了生活中见过的角,当提到墙角时出现了不同的看法。到底如何认识呢?我让学生带着这个“谜”学完了角的概念后,再来讨论认识墙角的“角”可从几个方向来看,从而使学生的学习情绪在获得新知中始终处于兴奋状态,这样有利于思维活动的积极开展与深入探寻。

2. 转换角度思考,训练思维的求异性

发散思维活动的展开,其重要的一点是要能改变已习惯了的思维定向,而从多方位多角度――即从新的思维角度去思考问题,以求得问题的解决,这也就是思维的求异性。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小学生在进行抽象的思维活动过程中由于年龄的特征,往往表现出难以摆脱已有的思维方向,也就是说学生个体的思维定势往往影响了对新问题的解决,以至于产生错觉。所以要培养与发展小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必须十分注意培养思维求异性,使学生在训练中逐渐形成具有多角度、多方位的思维方法与能力。例如,四则运算之间是有其内在联系的。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加与乘之间则是转换的关系。当加数相同时,加法转换成乘法,所有的乘法都可以转换成加法。加减、乘除、加乘之间都有内在的联系。如189-7可以连续减多少个7?应要求学生变换角度思考,从减与除的关系去考虑。这道题可以看作189里包含几个7,问题就迎刃而解了。这样的训练,既防止了片面、孤立、静止看问题,使所学知识有所升华,从中进一步理解与掌握了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又进行了求异性思维训练。在教学中,我们还经常发现一部分学生只习惯于顺向思维,而不习惯于逆向思维。在应用题教学中,在引导学生分析题意时,一方面可以从问题入手,推导出解题的思路;另一方面也可以从条件入手,一步一步归纳出解题的方法。更重要的是,教师要十分注意在题目的设置上进行正逆向的变式训练。

3. 一题多解、变式引伸,训练思维的广阔性

思维的广阔性是发散思维的又一特征。思维的狭窄性表现在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稍有变化,就不知所云。反复进行一题多解、一题多变的训练,是帮助学生克服思维狭窄性的有效办法。可通过讨论,启迪学生的思维,开拓解题思路,在此基础上让学生通过多次训练,既增长了知识,又培养了思维能力。要通过多次的渐进式的拓展训练,使学生进入广阔思维的佳境。

4. 转化思想,训练思维的联想性

联想思维是一种表现想象力的思维,是发散思维的显著标志。联想思维的过程是由此及彼,由表及里。通过广阔思维的训练,学生的思维可达到一定广度,而通过联想思维的训练,学生的思维可达到一定深度。例如有些题目,从叙述的事情上看,不是工程问题,但题目特点确与工程问题相同,因此可用工程问题的解题思路去分析、解答。让学生进行多种解题思路的讨论时,有的解法需要学生用数学转化思想,才能使解题思路简捷,既达到一题多解的效果,又训练了思路转化的思想。“转化思想”作为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在小学数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在应用题解题中,用转化方法,有利于学生联想思维的训练。总之,在数学教学中多进行发散性思维的训练,不仅要让学生多掌握解题方法,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灵活多变的解题思维,从而既提高教学质量,又达到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目的。

5、结束语

思维是智力的核心。思维品质,是人的思维的个性特征,是反映了每个个体智力或思维水平的差异,主要包括深刻性、灵活性、独创性、批判性、敏捷性和系统性六个方面。而思维的独创性是推动社会变革和发展的原动力,发散思维是思维的独创性的前提和基础,“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小学生发散思维能力的培养要从低年级抓起,结合小学生的思维特点和年龄特征,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小学生多角度看问题,多个思路想问题,多种方法解决问题,充分利用数学开放题,培养小学生发散思维能力,进而提高小学生的思维水平,开发小学生的智力,提高小学生的素质和能力。

【参考文献】

[1]荆永才:换个角度思考是优化解题的有效途径[J]:数学教与学;2011(04)

[2]丛风雷:突破思维定势,培养逆向思维[J],晋东南师范专科学报:2000(03)

发散思维在作文教学中的应用 篇12

一.把握作文材料, 调动发散思维

作文课上, 我坚持列出一些作文题目, 对学生进行命题、立意、列提纲训练。即:先让学生围绕命题进行多角度、多侧面的立意, 然后将每个立意下的提纲列出来。最后让学生将自己的立意和提纲拿到全班进行交流、讨论, 比较立意、提纲的优劣。这样做的好处是:个体发散思维便于群体思维的比较、鉴别, 群体思维的优劣比较也进一步丰富、完善了个体发散思维。在具体操作上, 我先从小处着手, 培养和训练学生从正反两方面进行发散思维。比如对蚕的认识:“作茧自缚”是说其自私的一面;“春蚕到死丝方尽”是赞其无私奉献。再如对“东施效颦”这则故事的理解:大多数学生从批评东施不顾自身实际情况, 盲目地仿效别人这一角度进行立意;但也有的同学批评西施无病呻吟;有的批评西施不顾影响, 不负责任地诱导别人做错事;有的赞扬西施是榜样、是楷模……这样, 既增大了作文课堂教学的密度和容量, 还活跃了课堂气氛。

通过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 运用横向、纵向、侧向、反向等多角度、多侧面、多层次的思维方式, 从外到内, 由此及彼地发散开去, 促成了学生思维的飞跃, 构思出立意新颖的佳作也水到渠成。

二.立足经典文章, 训练发散思维

现行语文课本中的许多篇文章都是经专家精心挑选的范文, 利用它们做发散思维训练的材料, 是明智科学之举, 既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也能促进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比如指导学生阅读《滥竽充数》这则寓言, 他们都认为:南郭先生不懂装懂, “混”是没有前途的。但我从发散思维的角度, 启发学生发表了好多新的观点:有的学生从齐宣王“只听其言, 不观其行”, 批评了官僚主义作风;有的学生从齐泯王喜欢听独奏, 谈到打破“铁饭碗”, 实行“竞争上岗”是杜绝“混”的好方法……这样做是学生充分利用发散思维、借助想象的桥梁, 从各个不同的角度或侧面进行深入思考, 从而对课文有了更全面、深刻的认识。

三.细致观察生活, 运用发散思维

学问的积累来自两方面, 一是间接的, 主要来自书本上的知识;一是直接的, 即生活积累。只有用心观察身边的客观事物, 才能不断地有所发现, 才能培养出敏锐的观察力, 产生写文章的极大兴趣, 才能在观察的基础上运用发散思维赋予事物多角度的感情色彩。如:有个学生写《我爱红杜鹃》时, 介绍了杜鹃花的生长习性、花的美丽等, 对花的美丽多姿进行了大段大段的描写, 然后就无话可写了。这时, 我向他指出:这种写法仅仅是为写花而写花, 文章写得再好, 充其量也只是写景状物。如果调整一下角度, 变换思维方向, 充分利用联想和想象, 可能就有崭新的思路。经过指导, 这位同学深受启发, 他在文章中写道“……漫山遍野的红杜鹃呀, 红的似霞, 红的似火, 我想那是血, 是革命前辈们流下的鲜血, 他们为了民族的解放英勇无畏, 血就这样洒遍了家乡的山野, 染红了这漫山遍野的杜鹃花……”该生从单纯地描写景物开始, 到运用发散思维充分调动联想与想象, 在写景的同时, 赋予了红杜鹃新的内涵, 立意得到了深化, 思想得到了升华。

上一篇:PPT交互课件下一篇:螺栓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