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散性思维培养

2024-05-23

发散性思维培养(精选11篇)

发散性思维培养 篇1

摘要:无数事实证明, 发散性思维越强, 创造性思维也就能被最大限度地发掘出来。而且, 发散性思维可以培养, 可以锻炼。但是, 在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的过程中要注意正确引导, 可以从创设环境、塑造个性、注重教学努力。

关键词:发散性思维,基础,环境

一、发散性思维的含义

心理学告诉我们, 思维是人脑的机能, 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发散性思维就是人脑受到某个场景或某个事物的刺激时, 与之相关的所有事物场景在头脑中的再现。发散性能力强的大脑, 再现的场景和画面就多一些, 否则就少一些。有些大脑受刺激时相关的情景一个也不能再现, 这是闭塞的思维。发散性对人们解决问题很有帮助。发散性越强, 解决问题的途径就越多, 越能选择出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发散性思维越强, 对人们的创造性思维也越有帮助。创造性思维会将原有的许多情景重新排列, 组合成新的情景, 也会创造出新的情景, 新的事物, 新的格局。

二、发散性思维的重要性

科学的进步, 人类的文明都离不开创造性, 而创造性是以发散性思维为基础的。如, 我们四大发明之一的火药, 古人运用普通的弓箭, 将火药筒绑在箭杆上, 运用弓的弹力和火药燃烧时的推力, 使箭飞得更远, 更具威力, 这就是古代的火箭。现在人们把这种装置改装成神舟一号, 神舟九号, 从发射卫星、飞船到载人上天, 这都是发散性思维的结果。又如, 鲁班在一次伐树中, 不小心手被茅草划破流血, 他观察茅草的结构后, 经过发散性思维发明了锯, 等等。所有的科学发明和创造都是以发散性思维为基础而得到的结果。只有发散性思维不断求异, 不断创新, 不断组合, 才会有创造性思维的产生, 才会有新鲜事物的出现。人类社会所有的文明、进步、发明创造都离不开发散性思维。没有它的存在, 就没有人类的进化, 人类可能还停留在类人猿的时代, 更谈不上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发散性思维是人类的一个必要的思维过程。

三、培养发散性思维是教育工作者的重中之重

发散性思维也叫求异思维, 是沿着不同方向去探求多种答案的思维形式。它具有流畅性、变通性、独创性等特点。它要受环境、智力和个性的制约。在教学中, 我们要抓住特点, 掌握影响它的因素, 努力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创造力。

1.创设有利于发散性思维产生的环境

(1) 创造宽松的心理环境

具有发散性思维的人, 常常具有偏离文化常规的倾向, 有的想法常被人认为匪夷所思。如果我们不能给予允许、支持, 给予他一个自由发展的空间, 这些人就感到缺乏心理安全和自由, 就会抑制他们的思维。反之, 他们就不会感到偏离常规而危机, 没有缺乏支持而孤独, 他不会为自己的与众不同而设防。

(2) 给学生留有充分的空间

在可能的情况下, 不但要给学生权力和机会, 还要给学生时间和空间, 让他们干自己想干的事情, 这为发散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提供了产生的机会。如, 有的学生天生就不是学英语的材料, 上英语课他想做别的事情, 老师又不允许, 而让他们坐堂听课, 这不但浪费了时间, 还不利于发散性思维和创造性的培养。也可以说无论上什么课, 只要学生在思考, 在做事, 不管他的内容怎样偏离课堂教学内容, 都有助于发散性思维的培养。如果我们在上文化课时, 让喜欢玩球的学生在球场上打球;上体育课时, 让喜欢画画的学生画画, 那么学生的兴趣就会被充分调动起来, 他们的发散性思维和创造能力也会得到培养。

2.塑造个性

个性、创造性、发散性思维有着因果关系。孩子天生就充满好奇心, 爱想, 爱提出不同的问题。那我们就应该保护他的好奇心, 解除他提出问题或者回答问题错误时的心理恐惧, 鼓励他的独创性和创造性, 保护他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重视他们非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总之, 无论是在课堂还是在课外, 都不能用同一标准去要求和束缚不同学生的思维和行动。

3.注重发散性思维的教学

学校的各门课程都能进行发散性思维教学。如, 讲用途时, 常规用途大家都会说, 更重要的是重视发散用途, 创新思维。如, 我曾经做过小小的测试, 在教室里举起手机说我的手机卡那个固定塑料片断了, 在黑板上画出了图形, 请教同学们用自己的能力去修好它, 有很多同学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我感觉一般的都不行, 要么不能第二次换卡, 要么不能使用。而其中一位同学拿出一块橡皮擦, 用小刀在橡皮擦上切下薄薄的一小块与卡大小相同的楔形橡皮往卡上一压, 由于橡皮具有弹性, 又是楔形, 所以一下子就卡紧了, 又恢复了手机的使用。这就是一个典型的发散性思维和创造力的特例, 同学们一般只知道橡皮擦是用来擦线条和污渍的, 而这位同学却发散到修手机上来。所以当我们讲用途时, 应该尽可能进行用途扩散。在讲某事物结构时, 就要以结构为扩散点, 设想出各种结构的可能性。在讲解某一问题的解决方法时, 就要进行方法的扩散, 设想出解决该问题的各种方法的可能性。在讲形态时, 就要对颜色、味道、形状进行尽可能的扩散。在教学中, 我们的教师对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教学的知识点都应该进行尽可能的扩散, 这样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创造能力。

发散性思维既可以锻炼, 也可以培养。但在课堂教学中不能脱离实际单独培养发散性思维, 因为知识、技能、方法策略、动机是发散性思维的动力和源泉。

扩开思路 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 篇2

【关键词】用好教材 和谐关系 多种角度 合作探究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6-0053-02

“发散性思维”又称“求异思维”,是指对同一个问题,沿着不同的方向去思考、不同角度地、不同侧面地对所给信息或条件加以重新组合,横向拓展思路、纵向深入探索研究、逆向反复比较,从而找出多种合乎条件的可能的答案、结论或假说的思维过程和方法。发散式思维具有灵活性、独特性和流畅性的特点。它突破习惯思维的限制,使人产生新的构想,提出新的方法,并使人在较短的时间内产生较多的联想。我们知道小学生也有符合他们自己年龄的知识和经验,他们对事物的理解不是单一的,他们在任何时候都不愿意做被动的适应者、服从者、模仿者、执行者,而是随时都力求成为主动的探索者、发现者和选择者,他们的思维非常活跃。“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生命力”是新课程的主要精神。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培养和运用,有利于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发展,特别是创造能力的发展。同时,可以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我认为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应注意以下几方面:

一、“用好教材”是培养发散性思维的首要条件

开放性是科学课程的基础理念,也是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前提。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教师的教学活动所涉及的方方面面都是开放的。“教教材”的教学,是封闭的教学,常常把目标单一地定位于教知识,照本宣科,书上是什么就教什么,局限于书本知识的掌握;而“用好教材”则是开放的教学,在更大程度上把知识的教学伴随在培养能力、态度、价值观的过程中,这样才有利于发散性思维的培养。在比较水的多少教学时如果我们只是“教教材”,课本上也就只出现了两三种比较水的多少的方法,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是不能有效的培养的。如果我们“用好教材”,不局限于教材,而是给学生提出比较水多少的问题,让学生联系生活寻找更多的方法,提供给学生学习的平台,学生就会找到许多的方法,有的甚至是老师想不到的,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也得到了培养。“用好教材”对于教学内容的选择要发散,可以根据本地的实际做适当的增减;对于教学过程要灵活,在教师认真钻研教材的基础上,精心设计教学方案的前提下,可以根据课堂教学新生成的问题对原有方案进行调整,树立用教材教的思想;对于教学结论要变通,不强调所有学生的答案是一致的,况且科学课的结论有时不是唯一的,允许学生采用自己擅长的方式发表自己的见解;对于时间和空间要开放,要更多的给学生自由,不要只用上课的时间、课堂来束缚住学生的手脚,要让学生感受到大自然的精彩才是学习科学的第一大课堂。科学课程资源是丰富的,教材只是学生学习科学过程中众多资源之一,教师要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周围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供己所用,拓宽学生的认知领域,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科学的乐趣,“用好教材”成了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的首要条件。

二、“和谐关系”是培养发散性思维的情感基础

没有爱的教育是苍白无力的。老师应对学生倾注真爱,用自己的感召力去感染每一位学生,让他们感受到老师的关爱、支持和帮助,努力创设平等互助的学习环境。及时洞察学生的心理动态,了解学生的不同想法,真正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民主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是培养学生优良思维品质、拓展思维空间的前提。老师的话语、关怀、信任和鼓励,都会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信和动力,从而引导他们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活动,养成乐思、善思、勤思、敢思的思维品质。如果我们在教学中过于重视自己的权威,使学生敬而远之,这样学生在课堂上就不敢发表自己不同的看法,生怕出错被骂,这样学生的主体得不到体现,不能积极参与课堂,更别说发散性思维的培养了。

三、“多种角度”是培养发散性思维的能力保证

发散性思维的培养,主要是教会学生学会多角度地思考问题,以求得多种设想、方案或结论。培养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首先就要引导学生吃透问题,把握问题的实质。再通过分析和理解去把握问题的各个方面及其实质,是多角度思考前提。其次,要教会学生善于通过联想、想象、猜想、推想等开拓思路。能否多角度思考,变思维的单向性为多向性,关键是看能否打破思维定势,敏捷而灵活地思考问题。要想让学生的思维发散开来,就必须锻炼他们思维的敏捷性和灵活性,教他们在思考问题时既能从一个角度看问题,又能在必要时改变角度看问题,或者同时从几个角度看问题。培养学生多角度思考的能力,还要教给他们一些多向思维的方法:1.顺向思维。既循着问题的直接指向去思考。2.逆向思维。它是朝着与认识事物相反的方向去思考问题,从而提出不同凡响的超常见解的思维方式。反向思维不受旧观念束缚,积极突破常规,标新立异,表现出积极探索的创造性。反向思维不满足于“人云亦云”,不迷恋于传统看法。但是反向思维并不违背生活实际。3.纵向思维。即在原材料已知内容基础之上,对原材料作合理的推想和引申,从而得出新意。由于得出的问题新颖,能激发学生积极思考的熱情,同时也能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4.横向思维。即通过联想把材料内的已知内容要素同材料外的其他内容要素联系起来思考。这两种内容要素之间的关系,常常是相似、相关或相反。这种联想可以由此及彼,也可以由彼及此。

四、“合作探究”是培养发散性思维的学习平台

合作探究学习是以小组探究活动为主体而进行的一种教学活动。在小组合作探究学习中,各组围绕探究学习的问题,组内成员互助与合作,相互启发,扩展思路,使学生在各自小组中尽己所能,各方面得到最大的发展,从而提高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教学中应注意对学生进行发散性提问题的训练,一般安排在探究活动的起始阶段。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对一个问题的结果作多种假设和预测。教育学生在着手解决问题前先思考行动计划,包括制定步骤、选择方法和设想安全措施 。注意搜集第一手资料,教会学生观察、测量、实验、记录、统计与做统计图表的方法,注意指导学生自己得出结论,教师不要把自己的意见强加给学生。组织好探究后期的研讨,引导学生认真倾听别人的意见。

发散性思维培养 篇3

如今,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创造型人才, 而创造思维是由发散性思维和集中思维多水平结合而构成的。在创造思维运动过程中, 最重要、起主导作用的就是发散性思维。在大多数情况下, 一个新的问题只有得到创造性解决, 必须运用发散性思维, 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因此, 我们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精心引导, 注意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一、发散性思维的定义

发散性思维, 又称扩散性思维、辐射性思维、求异思维。它是一种从不同的方向、途径和角度去设想、探求多种答案, 最终使问题获得圆满解决的思维方法。

发散性思维的特点是:充分发挥人的想象力, 突破原有的知识圈, 从一点向四面八方想开去, 并通过知识、观念的重新组合, 寻找更新更多的设想、答案或方法。

发散性思维作为创造思维的主导成分, 对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有着直接的作用;同时学生在学习过程中, 只有进行发散思维, 才能获得灵活的知识、有价值的知识、创造性的知识, 才能从事创造性活动。我们平时所说的“举一反三”、“一以贯十”等就是这种发散性思维的结果。

二、精心引导, 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

在阅读教学中, 教师应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突破教材的限定范围, 突破思维习惯的束缚, 由一点而扩展开去, 多角度多层面地思考问题。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应该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灵活性、多向性、深刻性和创造性。因此, 在阅读教学中, 教师应注意对学生进行各种新颖的、灵活的、多端的发散思维训练。

1. 由点及面, 发散思维。

教材中很多课文的主旨是通过关键语句来体现的。抓住这些“画龙点睛”的语句进行发散性思维训练, 可以培养学生捕捉阅读重点、抓住事物内在联系的能力。

例如《天鹅的故事》中有一句:“这位顽强的‘破冰勇士’沿着冰窟窿的边缘继续扑打着, 水面在慢慢地扩大”。为什么说它们很顽强呢?学生联系前文从不同角度展开了讨论, 有的说:“天鹅是弱小的, 却以血肉之躯扑打冰面。”有的说:“天鹅一次次地扑打, 并不退缩。”还有的说:“它肯定很疼, 肯定受了伤, 但却没有放弃。”学生们各抒己见, 在深入讨论中拓宽了思维的广度。

课堂中的一些问题都需要学生由“点”辐射到“面”, 联系课文内容考虑回答, 既不能照搬原文, 以读代答, 又不能孤立、静止地看问题, 它需要学生积极地思考。理解了这些问题, 文章的主旨也就把握在胸了。在教学中, 教师就是要训练学生通过多种思路解题, 启发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去思考问题。

2. 激发想象, 发散思维。

想象本身就是一种有目的、主动的发散思维活动。小学生正处在由无意想象向有意想象、再造想象向创造想象发展的年龄阶段。他们的创造精神往往表现在某些很有特点的想象之中。因此利用这个最佳时期, 通过想象进行发散思维训练是一种可行的、有效的训练方式。

例如在《九色鹿》中, 调达看了皇榜, 心想:“发财的机会来啦。”可以让学生想象:“如果你在场, 你会怎样劝阻他呢?”在课文的最后, 可以再让学生想象:“如果换作你是受害的九色鹿, 你会对国王和调达怎样说?”

又如, 在《给予是快乐的》这篇课文中, 当小男孩知道车是保罗的哥哥送给他的时, 说:“我希望我将来也能像你哥哥那样。”这时, 老师可以启发学生:“那你听了小男孩的话后, 你会怎么做?又有什么想法呢?”当保罗把车开到小男孩家门口, 听到小男孩对弟弟说的话后, 老师可进一步追问:“保罗是怎样想的呢?他们三个人会怎样度过一个难忘的夜晚呢?”

这几个问题, 都是课文中没有的情节, 而在回答过程中, 学生与作者的思想感情会产生共鸣, 深化文章的主题。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也会得到积极发展。

3. 引导生成, 发散思维。

学生对事物的差异往往产生一种突如其来的领悟和见解。保护和发展这种直觉性思维是培养发散性思维的重要前提。“胆怯会磨灭想象和独创精神”, 学生如果在紧张甚至恐惧的心理状态支配下学习, 思维必定是呆板的、机械的。教师要鼓励学生敢于否定别人包括老师的见解。请看下面两个实例。

在学习《鼎湖山听泉》的第四节时, 第一句是:“入夜, 山中万籁俱寂, 只有泉声一直传送到枕边。”在理解什么是“万籁俱寂”时, 一个学生忽然提问:“为什么万籁俱寂, 却还有泉声传送到枕边?”我随机应变, 立即让学生们讨论起来。在讨论中大家明白, 深夜泉声传送到耳边, 其实更衬出了山中的“万籁俱寂”, 而且这样写, 还给大家一种动静结合的美感。我还表扬了这位同学, 正是由于他积极地思考, 才让我们领会了“万籁俱寂”的意思, 也更加体会到山中泉水淙淙流动的意境。

在学习《小镇的早晨》时, 我正在让学生体会小镇早晨的热闹氛围, 一个学生却打断大家的思路, 说:“刚才学习的是小镇的早晨的恬静, 现在怎么又热闹了呢?”对于一些优秀生来说这可能不是问题, 可对于中等生或一些学困生来说, 可能真不太明白, 我便让大家边学边思考, 在学完整篇课文后回答他提出的问题。很快同学们就明白了这篇课文其实有一个时间顺序, 在时间的变化中, 小镇的早晨体现出了三个特点。

这些即兴发言, 尽管有的比较幼稚, 甚至是错误的, 但是, 这种不拘泥于现成结论, 敢于大胆探索的精神正是发散性思维的表现, 闪耀着创造的火花。教师要加以鼓励, 有时还要善于把学生从尝试错误中引出来, 切忌指责、挖苦。

4. 以退为进, 发散思维。

为了训练学生发散思维, 阅读教学中的很多问题可以让学生先退一步想一想, 这样能使学生超脱狭隘性思维的束缚, 纵横自如地解决各种疑难问题。

例如, 在教学《生命的壮歌》时, 理解“那弧线是一座以老羚羊的死亡作桥墩的生命桥”时, 我就让学生试着先思考:“如果老羚羊们不这样做, 会出现怎样的后果?”学生们作了各种合理的设想, 最后得出了结论:“不这样, 死亡的羚羊将更多。老羚羊们用自己的死亡换取了年轻羚羊的生命。”

在《第一朵杏花》的教学中, 在学习“竺可桢爷爷从外面回来, 看到杏花开了, 便走近杏树数了数, 已经有四朵花不同程度地绽开了花瓣儿”这句话时, 我先让学生想想:“当你看到美丽的杏花时, 你一般会注意什么呢?”通过和自己平日行为的比较, 学生们一下子就领会到了竺可桢爷爷主动探索、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和态度。

退一步思考, 学生可以从另一个视角进行猜想、假设。这对于深入理解文章内涵是大有裨益的。

5. 变换语言, 发散思维。

这是一种重新组织文章材料, 进行发散思维训练的方法, 目的在于训练学生发散思维的变通性, 引导学生领悟文章的创作方法, 培养布局谋篇的能力。

例如在教学《燕子》一文时, 我在第一段设计变换语言的练习:“小燕子长什么样儿, 谁用自己的话来说说?”学生们就按平时叙述的方法开始说:“小燕子长着……”在学生们连说后, 我又这样引导:“让我们来仔细看看课文上是怎么来写燕子的模样的。找到了吗?请一个同学读一读。书上写的与同学们刚才描述的哪一个读起来感觉好呀?为什么?书上是抓住燕子外形的哪些特点来写的?”通过思考、讨论, 大家认识到, 课文用短小精炼、生动活泼的语句, 给我们展示了一个可爱机灵的小燕子的模样。

上述练习, 既让学生体会到这篇课文写作上的精妙之处, 又训练了学生根据中心选择材料、依据文章基调遣词造句的能力。

6. 联系实际, 发散思维。

联系学生的实际进行阅读教学是提高学生认识能力的有效方法。小学语文教材中有很多常识性的说明文和寓言故事。教师如果不联系学生的实际, 学生的认识往往只能停留在书本知识上, 视野是狭窄的。

例如, 教学《奇妙的国际互联网》 (第八册) 时, 我让学生举例说说:“你是如何在网上漫游的?你觉得互联网奇妙在哪里?”学生们有的说上网打游戏, 有的说上网聊天, 有的说上网看电影……大家各抒己见。在交流中, 学生们不仅开阔了视野, 也得到了教育:我们应该正确地使用国际互联网。

在教学《成语故事三则》时, 我让大家联系实际说说自己在生活中有没有类似“自相矛盾”、“滥竽充数”、“画龙点睛”的事例。通过交流, 大家不仅发现了生活中的这些事例, 而且更加深刻地理解了这三个成语的意思。

联系实际培养学生发散思维, 可以让学生对语文知识的了解更加深入, 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和经验去体会, 可以产生深切独特的体验。

7. 横向联系, 发散思维。

加强阅读教学中的横向联系, 可以使学生获得整体性知识, 对所学知识内容产生立体感, 也有利于培养学生掌握学习语文的规律。

首先, 要注意语文学科内部知识结构的横向联系。如单项训练之间 (课题、标点……) 、课与课之间、单元之间、同一作家的作品之间、同一题材不同写法之间的有机联系等。通过比较, 寻找异同点, 进而达到知识的强化。

例如《燕子》一文, 就描绘了美丽的春景。我在一开始就让学生们背有关春天的诗, 使大家一开始就感受春的温馨与甜蜜, 接着我在教学课文时也紧密联系有关春天的诗, 如学到“千万条柔柳展开了鹅黄色的嫩叶”时, 我让大家回忆了唐朝诗人贺知章的《咏柳》诗:“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在学到有关小燕子斜掠过水面的语句时, 我又吟诵起“细雨鱼儿出, 微风燕子斜”的诗句, 让学生们沉浸在优美的诗境中。诗文结合, 可以更好地创设情境, 帮助学生们从字里行间体会到语言文字的美。

其次, 要注意同其他学科的横向联系。如学习《天火之谜》时, 我就让学生回忆科学课上的静电实验, 再让学生联系课文语句找出天上的雷暴与静电放电现象有哪些相似之处, 使学生一下子就找出其内在联系。

8. 课外拓展, 发散思维。

一个人获得的知识愈多, 愈能对新问题产生敏感, 愈能发挥自己的创造才能, 这是被心理学家研究所证明了的。我们的阅读教学, 要打破传统的以书本为中心的做法, 有意识地将学生引向课外, 引向知识的海洋。

例如学习了《动物园的晚上》, 可以让学生从课外查找其它动物的睡觉方式;学了《燕子》, 可以让学生去读读郑振铎的原文, 了解作者当时写作的背景, 体会作者当时的心境;学了《鸟语》可让学生说说“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学习《莫高窟》, 则可以上网查找有关资料, 让学生更多地了解莫高窟的文化艺术……

向课外拓展能使学生开拓视野, 在大量地查找资料及阅读的过程中进行发展思维。研究表明, 只有知识大量积累之后才有可能使发散思维更加流畅。

三、在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的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1. 要营造一个舒畅宽松的教学环境。

心理学研究证明, 人在情绪低落时, 发散性思维能力只有平常的二分之一, 甚至更少。“发散性思维永远产生于情感之中”。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应努力营造一个舒畅宽松的教学环境, 从语言、动作、神情等方面有意识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让他们大胆自由地进行思考。

2. 要善于发现学生在回答问题时的闪光点。

学生天生更具活力, 具有提出问题、发现问题的灵感, 所以, 对知识的某一个环节, 对某一个具体问题, 往往会有新的感悟, 会闪现灵感的火花, 甚至会超越老师, 此即所谓“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老师则需捕捉学生思维的火花, 予以肯定、表扬, 使学生的思维能力不断得到提高。

3. 要注意在思考过程中发展口头语言表达能力。

语言是思维的表现形式, 当学生把自己思考的一切事物表达出来时, 教师一定要引导学生把句子说通顺, 注意说话准确、清晰、生动、得体。

4. 要合理安排发散性思维训练。

在阅读教学中进行发散思维的训练是可行的, 但每节课、每篇课文都搞这项训练也是不合实际的, 要根据课文的特点灵活进行。同时, 进行发散思维的训练还应该注意和集中思维密切配合, 发散之后有所总结, 这样才有利于阅读质量的提高。

发散性思维, 既无一定的方向, 又无一定的范围, 不受现代知识的束缚, 不受传统知识的局限, 允许思考问题标新立异。点燃发散思维的火花, 激活语文课堂, 让学生们在发散思维的训练中体会到学习的快乐, 是时代赋于我们每个语文教师的神圣使命。

摘要:现代社会, 培养创造型人才已是人们的共识。在创造性思维运动过程中, 最重要、起主导作用的就是发散性思维。在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通过精心引导, 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让语文课堂充满活力。

发散性思维培养 篇4

内容摘要:人来到这个世界上,面对的一切都是新事,因此人生来就具备一种创造精神。判断一个人创造精神的发展,其发散性思维的发展是个关键因素,幼儿发散性思维有如思想的闸门,一旦被打开,思路极其宽广。

关键词:建构活动;发散性思维

幼儿在建构区活动的过程就是一个创造的过程,但德国心理学家福禄贝尔认为:“儿童在游戏中应自然、自由的发展,但没有合理的有意识的指导,儿童的游戏活动只能成为无目的的活动。”学前教育专家也提出“在自由游戏中,教师必须提供适时适当的帮助,只有这样,游戏的教育作用与价值才能充分的实现与发挥。”那如何在建构活动中适时的给予指导,如何让指导转化为幼儿的发散性思维呢?

一、对幼儿发散性思维的正确理解。

发散性思维是指从已知信息中产生大量变化的、独特的新信息的一种沿不同方向、在不同范围、不同因循传统的思维方式。发散性思维是种想象和创造的思维过程,使人们思维活动灵活。它具有三种特征:流畅、变通和独特。举个例子来说,我们在纸上画一个圆,让幼儿看着它,并想象它很像什么东西,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说出来,说得越来越好。幼儿甲说:“像地球仪、足球、乒乓球、太阳、月球……”一连串说出许多球形的物体。而幼儿乙说:“像个球还象项链和手镯,也象一个破布一个锅盖……”。而幼儿丙呢,他除了说出一些类似以上这样的物体外,还说象烟囱(切面),象姐姐脸上的酒窝,象水里的漩涡,象爸爸吐的小圆圈……以上三个幼儿的回答说明:儿童甲有一定的想象力,具备一定的“流畅性”,这是发散性思维低层次的特征,因为它仅仅是思维量的特征。儿童乙的思维水平比甲要高出一个层次,因为他的思维量不受球形的物体的约束,有新的思路和想法,这就是发散性思维的“变通性”。而儿童丙在变通过程中,又有新型、独特种稀有的答案,这就是发散性思维最高层次的特征——“独特性”。

二、指导幼儿在自主探索中掌握建构活动的基本技能。

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建构游戏必须借助一定的方法和技能,将自己对生活的观察创造性再现出来,方法和技能是建构活动的支柱,需要老师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引导幼儿获得。

1、由于年龄差别,各年龄班幼儿需要掌握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又有所不同。小班主要为幼儿提供简单、鲜艳、易拼插的中大型建构材料,认识材料,叫出名称,并认识建造材料的大小、颜色和形状,学会延长、铺平、盖顶、拼插、围合、垒高,能有兴趣的地运用它们建造物体;中班为幼儿提供中小型建够材料,幼儿应会选择和利用建构材料,运用组合、拼插、排序、对称等结构技能及平衡、配色等结构知识进行建构,能和同伴一起共同建造某一主题“建筑”如:“森林公园”、“动物园”等;大班幼儿要学会能使用辅助材料装饰建筑物并和同伴合作建造,所建造的物体结构更加复杂、精细、匀称,并有一定的创造性,在主体建构活动中,对环境有一定的布局能力,能参与同伴间的商量、分工与组合的合作过程。

2、新添的游戏材料老师可在幼儿探索的基础上让幼儿认识这种玩具的名称、颜色、形状、用途,并师幼互动进行交流、讲解、示范这种玩具的插长、围合、加高、整体连接、端点连接、交叉连接等技巧。幼儿学习基本的拼插技能同时,教师可拼插一些较形象、较精致的范例安放在醒目处,引导幼儿欣赏,这其中蕴含着兴趣的激发、结构技能的暗示、创造思路的诱发等,从而发挥环境刺激的作用,激发他们用这种玩具游戏的兴趣。

3、教师可以根据每个年龄段幼儿的特点,利用探索、启发、示范、讲解、语言指导等方法,帮助他们掌握结构游戏的基本技能。

三、通过有目的的观察,丰富幼儿对周围生活的感性认识。

幼儿建构内容是在认知基础上对周围环境、物体的再现和创造,幼儿对周围生活中的物体和建筑有较细致的观察和了解,有丰富而深刻的印象,是开展结构游戏的基础。所以,教师要引导幼儿多观察日常生活中各种不同的物体和建筑物的形状、颜色、结构、周围环境布局位置关系,使他们头脑中储存丰富的具体印象,并在游戏过程中依靠这种印象来进行思维创造。

四、提供充足的辅助结构材料,满足创造性游戏的需要。

建构活动的材料是幼儿进行游戏的物质基础,它不仅可以激起幼儿进行游戏的兴趣,还能满足幼儿的游戏需要,确保游戏的顺利进行。在投放材料时,除色彩鲜艳为主,种类要多样、新颖,数量要充足外,还要为幼儿准备各种类型的瓶罐、盒子、圆锥体、半圆体等几何形体,厚纸、三合板、小旗、纸花、橡皮泥等辅助材料以及周围可以利用的其它材料做替代品,这些辅助材料的提供,丰富了游戏内容,满足了幼儿发散性思维的物质条件,更能激发幼儿游戏的灵性,还可在寻找替代品的过程中提高幼儿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获得主体性的体验。

五、培养幼儿发散性思维,必须为幼儿创设良好的心理环境。

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心理的安全和自由,是促进创造能力发展的两个主要条件”。心理环境作为一种隐性的教育因素,对幼儿影响最大、最直接的是教师营造的心理氛围。幼儿心理尚未成熟,缺乏自我意识,行为是他控的,情感也稚嫩脆弱。因此,需要成人的保护和关爱。幼儿对于教师的关注是十分敏感的,教师的一句话、一个动作、一种表情、一个眼神,都会对幼儿产生暗示作用,或积极的、或消极的。

1、创设心理安全的自由环境。包括淡化教师的权威意识,尽可能减少对幼儿的直接评价和对幼儿的评价要客观公正,并以正面激励为主。

2、创设宽容理解的环境,人本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成人应通过“移情”理解儿童,即站在儿童的角度,将心比心地看待其思维和行为。

3、创设鼓励支持性的环境。幼儿在成长过程中离不开成人的鼓励,教师对幼儿有创意的行为应及时给予强化,经常地、及时地给予鼓励和支持,更有益于幼儿发散性思维的培养。

总之,培养幼儿发散性思维,是幼儿创造力发展中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环节。必须认清培养幼儿发散性思维的重大意义,不断探索研究其新方法,为幼儿创造力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幼儿园活动区丛书》编写组:《建构活动区的设计与应用》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9年1月

2、张兰花:《浅谈如何对待机及培养幼儿的发散性思维》 学前教育网

初中数学发散性思维能力培养策略 篇5

关键词:初中数学;发散性思维;能力培养

在初中数学学习中,发散性思维的培养是进行学习活动的最基本形式。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的背景下,根据教材内容,有针对性地对学生实施有效的教育、指导、训练,鼓励学生学会从不同的方向去思考一個问题,让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充分的锻炼,创新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开发,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现全面发展。那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对学生实施发散性思维能力的培养?笔者结合自己的思考和多年的教学经验,针对这一问题谈谈几点看法。

一、更新教育理念,为发散思维的锻炼创造适宜的环境

在数学教学中,要锻炼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让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思考问题的能力得到更大程度的提升,就必须要求教师更新教育理念,为发散思维的锻炼创造适宜的环境。在教学中,什么样的教育理念会决定教师在教学中采取什么样的教学方式和教学行为,因此,理念的更新是工作开展的第一步。教师在课堂上,要自觉摒弃传统的教学思想,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为学生创造一些锻炼发散性思维的场景,给学生预留一定的思考空间,使学生有提出问题、思考问题的时间。在这个方面,很多教师都是采用课堂设置问题、提出问题,要求学生积极思考、解决问题的方式进行的,在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之后,教师必须注意要为学生的立异思想做好保护,不可讽刺、挖苦,也不可严厉批评,因为这样不仅会让学生在课堂上害怕发言,甚至会让学生不敢大胆思考,让发散性思维的锻炼难上加难。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更新教育理念,为发散思维的锻炼创造适宜环境的同时,还要对学生进行循循善诱的指导。

二、鼓励求异,引导学生创新性的学习

有人认为,创造性思维的锻炼是发散性思维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社会竞争日益激烈,只有具备创新能力的学生才能发展成为国家需要的人才。在教学中,锻炼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创新能力,必须注意,对学生的讲课只需要讲解一些重点和疑难点即可,没有必要给学生讲得过细、过多。但对于一个知识点,如果给学生全都讲解完了,那么学生就会不知道从哪里着手去思考问题,脑子里所形成的知识结构的框架全都是教师赐予的,这样非常不利于学生发散性思维的锻炼。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形成问题意识,让学生学会从同一个问题中找出矛盾,再通过解决矛盾实现能力的提升。教师要积极地鼓励学生学会思考,敢于从不同寻常的方向去思考问题,提出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产生一些超出人们意料之外的观点,敢于挑战权威,鼓励学生“标新立异”。对这点,教师需要注意的是,有的学生盲目地寻求不同的思想和观点,可能会走上错误的思考方向,教师要多多对学生进行观察,帮助学生从误区中走出来,让创造性思维能力得到更大的提升。

三、从生活的角度出发,拉近生活实际与数学学习的联系

对于初中数学的学习,很多知识点相对来说较抽象,要锻炼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尤其是数学中那些枯燥无味的公式,学生很容易产生反感情绪。这时如果把握不好正确的方法,很容易让学生对数学的学习产生厌倦的心理,甚至放弃数学的学习。因此,对于这一点,很多教师提出:从生活的角度出发,拉近生活实际与数学学习的联系。生活中处处充满数学,将教材中的例子巧妙地放到生活中,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更容易理解数学知识,而且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数学教学中,很多教师都会用到这样一个生活中常见的例子:我们平时都用手机打电话,那么,我们可以来比较一下,在以下的几种套餐中,哪种套餐相对来说更便宜?A套餐:月租为20元,每分钟的通话费用为0.3元;B套餐:月租为0元,但是每分钟的通话费用为0.7元。对于以上两种套餐,如果你一个月通话时间为200分钟,那么选择哪种套餐更加划算?通过这种教学方法,学生就会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去,这样一来,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也得到了锻炼。

总之,要想在初中数学中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笔者认为教师可以从更新教育理念,为发散思维的锻炼创造适宜的环境;鼓励求异,引导学生创新性的学习;从生活的角度出发,拉近生活实际与数学学习的联系这几个方面出发,再辅之以自己独特的教学方法,让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得到更进一步的锻炼和提升。

参考文献:

[1]马永梅.浅谈数学教学中的发散思维[J].新作文:教育教学研究,2008(05).

[2]刘仲文.数学教学中学生发散思维能力的培养[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8(03).

[3]尹其洲,代兴平.谈初中数学教学对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中教研究,2007(Z4).

(作者单位 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高桥镇中学)

数学中发散性思维的培养与训练 篇6

一、发散性思维的涵义

发散性思维是相对于收敛性思维而言的, 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提出发散性思维的概念, 创造性思维产生的关键, 是要打破通常的逻辑思路, 因此, 创造性思维训练的要点, 是解决非逻辑通道的问题, 创造性思维训练包括发散性思维训练、横向思维训练和逆向思维训练, 这些思维训练可以帮助人们打开思路, 改变思维的僵化状态, 告别循规蹈矩的行为方式, 让创意悄然降落心中。发散性思维和收敛性思维, 是人们进行创造活动时, 运用的两种不同方向的思维。发散性思维是整个创造性思维的基础和核心。它追求思维的广阔性, 大跨度地进行联想, 其在量和质两个方面直接决定集中性思维取得的结果和要达到的目的。收敛性思维是人们在生活中最经常使用的一种思维。发散性思维即产生式思维, 运用发散性思维产生观念、问题、行动、方法、规则、图画、概念、文字。思维发散过程需要运用知识和想象力, 而收敛性思维则是选择性的, 在收敛时需要运用知识和逻辑。

二、发散性思维培养的必要性

发散思维是一种创造性思维, 它的实质是创新, 找出事物间的新关系, 探索研究问题的新方法。它除具有思维的一般属性外, 其最大的特点就是发散性, 即对问题不急于归一, 而是提出多方面的设想和多种解决的办法, 然后经过筛选, 找到比较合理的结论。发散思维把所研究的对象、方法甚至于已得出的结论, 都放在“可变”的地位上加以观察、思考和探索各种的可能。对未知的东西, 敢于大胆地提出设想;对于已知的东西, 敢于大胆地提出意义;对陈规, 敢于突破。这种思维具有较高的智力价值。我国著名的数学研究专家徐利治教授指出:一般说来, 数学上的新思想、新观念和新方法往往来源于发散思维, 所以按照现行心理学家的见解, 数学家创造能力的大小应和它的发散思维能力成正比。详细说来, 任何一位科学家的创造力可用如下公式估计:创造能力=知识量+发散思维能力。由此可知, 对学生进行发散性思维训练是十分必要的。

三、初中数学中发散性思维的培养与训练

1.集中思维与发散思维的协调发展。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集中思维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是相辅相成、不可偏废的。集中的结果体现于知识的深度, 发散的结果则表现出知识的广度。虽然集中思维的培养易形成思维定势, 但它既可引出灵敏的思考, 又可导致呆板的思考, 使人产生盲目性。那么怎样发挥思维定势的正迁移作用, 克服不合理的思维定势呢? 笔者认为应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 (1) 必须培养使用基础知识和运用基本技能的定势。只有学好了课本上所规定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才能为继续学习或实际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适应各种变化的情况。 (2) 培养思维策略定势。特殊化即把问题退到简单情况考察、讨论;具体化、形象化即遇到一些抽象问题时用数字代替一般文字、用形代替数等;单纯化即在复杂问题中找出最单纯的元素, 把问题归结为有关单纯的相互独立元素的问题; 熟悉化把生疏的问题转化为熟悉的问题解决。 (3) 消除思维定势的消极影响。其做法是注意运用反例和特例;深刻理解概念、公式、定理的实质, 分清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防止死套公式、张冠李戴的错误发生;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灵活性, 善于多方向、多角度地思考问题, 并筛选出最好办法。

2.结合教材特点, 注重发散方法的运用。传统的数学教材通常将数学知识以综合演绎的手法归纳到需学生学习的逻辑体系中, 该逻辑体系往往体系得思维过于收敛, 不利于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 这就需要教师因材施教, 在结合教材特点的同时, 从宏观、微观两个方面出发, 仔细钻研与分析, 发掘教材中的发散因素, 培养和锻炼学生的联想能力。在日常教学中, 更多地注重发散思维联想能力的培养, 有逆向发散、题型发散、迁移发散、组合发散、转化发散、分解发散、综合发散等方法, 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例如采用逆向发散法, 从一个结果中尽可能多地联想到其他原因, 在坚实的知识基础上, 根据已知条件, 推出多种可能情况, 再根据这些情况, 分析众多的可能性, 由此快速解题, 增强直觉思维能力, 直觉越清晰, 解题能力越强大。再比如采用分解发散, 就是将一个题型中多个复杂的条件或命题, 分解成简单的命题或条件, 再一个个加以分析, 此时的条件或命题都会比较简单容易理解与分析, 从而更容易达到解题的最终目的, 就是分解发散的思维方式。

3.一题多解是培养发散性思维的重要手段。发散性思维是变通的,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 对一些有代表性问题的解决, 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学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调动一切做题手段, 从各个侧面论证同一命题的真实性。通过分析比较, 学生可以知道哪种方法灵活巧妙, 具有思维的敏捷性、灵活性和流畅性;哪种方法呆板沉繁, 具有思维的局限性。教师要通过一题多解的分析训练, 让学生在普遍性中寻求规律性, 融数形结合等数学思想于一体, 优化解题方法, 拓展解题思路的广度和深度。在学生掌握了分析问题的基本方法后, 教师应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方向探索思路, 抓住各部分知识点的联系及方法间的联系, 一题多解、发散求异。

4.一题多变是培养发散性思维的重要技巧。发散性思维是流畅的,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 一些表面看来一般但内涵却十分丰富的问题, 是可以发展和发掘的问题。教师要通过精心策划、设计、组织学生主动地参与到“知识生产”过程中。教师要尽力施展发散性思维能力, 启发和引导学生进行纵、横向的拓展, 使之成为学生思维发展的发散源, 让学生在一题多变中开阔思路、提高能力, 在变化条件、发散结论、改变形式、转换背景、适时引申中使题目具有开放性和辐射性, 通过解一题, 带一片, 强化知识的正迁移。教师应引导学生在“发散中求异”, 在“发现中求同”。既培养了发散性思维, 又培养了归纳思维能力, 让学生真正领略了解一题有多法, 做一题懂一类, 触类旁通、举一反三。

参考文献

[1]邢安寿.浅议数学学习中发散思维的培养.保山师专学报, 2005.9.

[2]周其娟, 杨蕊.发散性思维在数学教学中的培养.湖南农机, 2010.9.

发散性思维培养 篇7

如何才能写一篇有自己独特个性的好作文呢?

一、收集足够的写作素材

收集足够的素材是写好文章的关键。如何才能找出足够的素材呢? 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是收集足够的写作素材的重要手段。

(一) 平时养成细心观察的习惯

许多人写文章无话可说, 写作文像是挤牙膏, 这是因为他没有细心观察世界。在学生上学的路上、在街上逛街、在公园游玩等在任何一个场所活动, 在注意安全的前提下, 要培养学生善于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去观察周围的植物、动物、人物和发生的事情等。我们随时随地都可以训练学生细心观察周围的事情, 为写作的积累大量素材。

例如, 教师和几个学生一起操场玩, 这时天空飞来几只鸟。教师便问学生:“刚才天空有什么飞过来?”有个学生说:“没注意。”有个学生说:“飞过几只鸟。”有个学生却说“飞过6只鸟。”还有学生说:“刚才飞过了6只麻雀。”过一会, 天空又飞过几只鸟, 教师又问学生:“刚才天空有什么飞过去?”有人没注意, 有人注意飞过几只鸟, 有人注意到飞过六只鸟, 有人注意到飞过了6只麻雀, 有人还注意到飞过去的是刚才飞过来的那6只麻雀。教师感到奇怪, 问:“你为什么认为飞过去的是刚才飞过来的那六只麻雀?”学生回答:“我注意到刚才飞过来的麻雀中有一只衔一根枯草, 飞过去的麻雀中也有一只衔这一根枯草, 所以我认定是飞过去的是刚才飞过来的那6只麻雀。”这就是是否细心观察和细心观察程度的差别。长期如此训练, 会让学生观察能力大大增强, 写文章也就不怕没有素材了。

(二) 随笔记下听过、看过的有意义的事

每一天我们都会看到不少发生在周边的事, 或者听到别人说的一些故事, 如果我们把它们都记下来, 写文章就不会没有素材了。曹文轩教授说:所有的故事都可以成为写作的材料。曹文轩举例说, 其实他作品里的很多故事都是他在七八岁时听到、看到的或发生的事, 后来写进作品里, 比如《草房子》里的桑桑, 那个把碗橱改造成鸽笼、把蚊帐作成渔网去捕鱼的调皮男孩, 实际就是自己的化身。许多名著, 如《聊斋志异》、《红楼梦》等作品也都是收集许多真实或虚构的故事而写成的。所以, 教师要善于培养学生养成随身带一些小卡纸, 或用手机随手记下发生在自己身上有意义的事、听到或看到的一些事 (故事) , 为写文章提供丰富的素材。

(三) 展开想象的翅膀, 丰富素材

这是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的重要途径。曹文轩说:“我们每个人都有两个世界, 我们能看到、能摸到的世界, 比如天空、太阳、高山、河流是第一世界, 而我们用脑子虚构、编织出来的世界是第二世界, 写好作文离不开丰富的想象力。优秀的作文从来是建立在第一世界和第二世界的完美结合上。”

就前面提到的那6只麻雀, 教师可以这样引导学生开展丰富的想象:“那6只麻雀去干什么?为什么又飞回来了呢?”不同的学生会有不同的回答, 可根据这些想象写出一篇文章来。学生的这些思维都是发散性思维。

云南师范大学孟照彬教授上的一节哲学方式的微型小说创作课很值得借鉴。孟教授给学生展示一幅画:画面有水、水面有船;岸上有花草、房子、风车;天空上有白云等。让学生观察这样的一幅画, 写一篇200字左右的微型小说。

他首先搭建几个平台引导学生思考想象, 并用小卡片写下来:

(1) 看:你看到水面上有什么?水下面有什么?船上有什么?岸上有什么?房子里有什么?花草里有什么?天空中有什么?……

(2) 听:你听到水面上有什么声音?你听到水里有什么声音?花草里有什么声音?房子里有什么声音?天空中有什么声音?……

(3) 想:看到这幅画你从各个角度想到了什么?屋里的人他们在做什么?河里的鱼他们在做什么?花从中的蜜蜂他们在干什么?天空中的鸟在做什么?……

在这一教学环节里, 孟教授引导学生抓住事物的不同侧面、不同角度, 用了我们能看到、能摸到的世界即第一世界和用脑子虚构、编织出来的世界即第二世界, 进行发散性思维, 把两个世界的结合起来。这样, 极大地丰富了我们创作的材料。

(四) 合作与交流, 进一步丰富素材

俗话说得好:“人多力量大。”“一个好汉三个帮。”一个人所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都是比较有限。如何才能收集到更加丰富的材料?团队合作能够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

前面看图写微型小说的例子中, 孟教授在让学生自己写出素材后, 先后让学生同桌交流、四人交流、开火车交流、团队交流、全班浏览等方式, 让学生把自己写的素材与别的同学交流, 并用小卡片记下自己没看到的、没听到的、没想到的别人的精彩素材。这样经过几轮的交流, 学生可以在较短的时间里不断地丰富自己的创作素材, 为下一步写好小说提供充足的材料。

二、教会学生掌握各体裁写作的基础知识

当学生收集好足够的素材后, 教师就要教会学生掌握各体裁写作的基础知识, 因为不同体裁的文章, 有不同的要求。如果学生把记叙文写成说明文或别的体裁, 那么这篇文章的分数就会很低。所以, 各体裁作文的基础知识, 必须让学生掌握。

三、清晰而独特的构思

收集足够的素材、掌握各种体裁的写作要领后, 这时就要进行构思。把发散思维运用于作文的构思立意中, 能开拓思路、扩展视野, 写出新颖、深刻、高远的好文章。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进行独特的构思, 这是体现独特性、个性的表现, 也是作文分数高低的一个重要因素。只有用创新的眼光审视素材和构思谋篇, 文章才能出奇制胜、脱颖而出。作文的构思要注意如下几个方面。

(一) 选择巧妙的角度

同一事物, 从不同角度观察, 就会有不同的效果。从常人不易想到的角度构思, 会有意外的效果。例如, 高尔基的《海燕》, 从海燕同暴风雨搏斗的顽强拼搏精神, 想到了无产阶级不怕困难、不怕牺牲的优良品质

(二) 要有独特的思路

独特的思路往往体现在故事情节的安排、人物形象及人物的描绘的设计等方面。例如, 日本著名短篇小说家星新的《喂———出来》, 小说的基本情节无非发现一个深不可测的洞, 人们用来倒垃圾的。作者以科幻小说的方式, 幻想垃圾从洞中飞出来, 污染环境, 给人类造成危害, 引导人们重视对大自然、对环境的保护。

(三) 情节要有起伏

情节起伏的设置可以这样设计:设计悬念、结局出人意料、波澜起伏。例如, 鲁迅《社戏》中写“我”对去赵庄看戏盼了很久, 终于等到了, 却在早上叫不到船;下午终于等到八叔的船回了, 大人们却担心不可靠不让去;最后是双喜打了包票, 才得去成。

教师引导学生将所准备的素材按所构思的需要进行排队、疏理, 分清主次、深浅, 经过理解适当加上一些分析性的语言将其材料衔接起来, 构成一个整体, 作文便自然形成了。

发散性思维培养 篇8

发散性思维又称求异思维, 是指对同一个问题, 从不同角度和侧面对所给信息或条件加以重新组合, 横向拓展思路、纵向深入探索研究、比较, 从而寻求出多种合乎条件的、可能的答案的思维过程和方法。我着重从下面四个方面谈谈如何运用信息技术教学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

一、发挥创造能力, 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

发散性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中心, 是测定创造力的重要指标之一。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利用信息技术可以把文字、图形、声音、动画、视频图像等信息集于一体, 这样一方面能使学生获得极为丰富的、生动形象的感性知识, 另一方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感到所学内容很有趣味性。例如一位数学老师在讲授“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的知识时, 先让学生用“数”方格的方法初步感知平行四边形与长方形的联系, 再在多媒体计算机上动态演示, 让学生在观察平行四边形和长方形的转化过程中, 理解“长方形的长和宽分别相当于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 最后要求学生仿照图来剪一剪、拼一拼。整个过程演示与讲解观察以及操作融为一体, 从不同的角度丰富了学生的感性认识, 为学生准确地理解和掌握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种在学中做、做中学的师生交互形式最大限度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 同时培养了学生主动探索研究、动手操作实践的能力与创造能力, 更重要的是在这一探索性和研究性学习过程中, 学生培养了发散性思维能力。

二、学会逆向思维, 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

所谓逆向思维就是抛开教材提供的条件和思路导向, 进行反方向思维, 培养学生在特殊情况下解决问题的能力。如一位语文老师在教学《桃花源记》这一课的时候, 这样设问学生:渔人从这个世外桃源回来后, 就再也没有人找到去桃花源的路。假如现在有人找到了去桃花源的路, 会是怎么样呢?这时老师用信息技术课件把桃花源中的人的生活画面与现代人的生活画面进行对比演示给学生看, 并用鼠标点击两个画面, 让画面不断闪烁, 并且不断更新两个画面中的信息。更新的动态信息引起了学生的注意和思考, 学生争先恐后地回答:“我会去劝说桃花源中的人走出来看看我们现代人是怎样生活的。”“桃花源中的人看了我们现代化的生活, 会不愿意再回到世外桃源的。”“我会教桃花源中的人学电脑。”……一石激起千层浪, 学生的思维一经打开, 想象力极其丰富, 原有的感知记忆被激活, 使新旧知识处于“共振”状态, 思维被最大限度地激发, 从而处于最佳的思维状态。这样, 在学生的逆向性思维能力得到锻炼的同时, 也很好地培养了发散性思维能力。

三、提高想象、观察和分析能力, 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

想象是人们将通过观察所得到的表象和已掌握的知识相结合的结果, 也是人脑对已有的表象再造加工形成新印象的过程。教师创设想象情境, 能发展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信息技术教学能借助文字、图像、动画、音乐等信息帮助学生积累丰富的表象, 形成坚实的想象基础。这样能更有效地实现教学目标, 从而提高教学效果。这里借用一个语文教学方面的例子来说明, “看图说话”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 看图说话水平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学生的想象、观察和分析事物的能力。有一种看图说话的教学模式是“创设情境—指导观察—局部分说—整体总说”。“创设情境”就是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 设计并利用信息技术教学软件所提供的图像、动画、活动影像等图文并茂的情境, 引起学生的观察兴趣, 让学生“看境讲述”。信息技术提供的情境比课本更生动、更真实, 呈现的内容更丰富, 更能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和触发学生的想象力和观察、分析事物的能力。利用信息技术软件的交互界面和超文本结构, 教师可以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 按照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个别到一般、由具体到抽象的认识规律, 采用不同的观察方式, 有效地指导学生进行观察。教师可以采用先“局部分说”后“整体总说”的方式让学生练习口头讲述, 这样符合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这样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事物能力和思维表达能力, 而且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以及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在这样一种“看图说话”的过程中, 学生的想象、观察和分析能力能得到充分的提高, 同时能为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四、激发创新意识, 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

创新意识是一种发现问题、积极探求的心理取向。信息技术教学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方法, 把信息内容与组织形式呈现的多样性、复杂性结合起来, 为学生提供了一种动态的、开放的结构化认知形式, 把学生带入了特定的环境中, 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意识。信息技术教学集文字、图像、动画、音乐等多种信息于一身, 形象逼真、生动新颖, 能充分刺激学生的眼、耳、脑等多种器官, 激发学生探求新知的欲望。例如一位物理老师在讲“透镜”一节内容时, 将课本的插图变成多媒体计算机上的动画片, 通过“透镜”, 大个子“变成”小孩, 而小孩也能“变成”大个子, 这些过程都活灵活现地表现出来, 使学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学生学习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了。这时, 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情绪都处于最佳状态, 老师进一步引导他们去追根求源, 有关“透镜”的特点就深刻印在学生的脑海中了。又例如另一位物理老师在讲“滑轮”一节内容时, 先利用信息技术播放一段胖人和瘦人用滑轮提升重物的录像。学生很快就被录像中的滑轮装置和有趣的画面所吸引, 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看过之后老师让学生自己动手用滑轮组装一个可以提升物体的装置, 学生的想法五花八门, 各有千秋。这样, 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

发散性思维培养 篇9

一、培养思维的积极性, 诱发学生的求知欲

思维的惰性是影响发散思维的障碍, 而思维的积极性是思维惰性的克星。所以, 培养思维的积极性是培养发散思维的极其重要的基础。这里所说的发散性思维是指与集中思维相对的一种思维方式。发散思维对问题从不同角度进行探索, 从不同层面进行分析, 从正反两极进行比较, 因而视野开阔, 思维活跃, 可以产生出大量的独特的新思想。而积极性的培养, 离不开学生兴趣的培养。?“兴趣是积极探索某种事物或进行某种活动的倾向”, 它是求知的起点, 是思维培养和能力提高的内在动力, 是激发创造思维、开发智力的催化剂。作为教师不仅要准确地、艺术地传授知识, 而且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把学生的心理活动指向集中到“知识王国”里来。

在教学《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一课时, 我利用学生爱听歌曲的特性, 一进入班级就打开多媒体, 播放了刘和刚演唱的《父亲》, 同学们一听到歌声都很兴奋, 但听着听着, 同学们的表情慢慢地发生了变化, 看到他们有点凝重的表情, 我知道我的目的达到了。一方面, 有了歌声, 同学们对学习有了兴趣, 也就对要学习的内容有了积极性;另一方面, 歌声带动了同学们的思维, 引发了他们的求知欲, 使他们自然而然地进入对课文中父爱母爱的探讨中。

二、打破思维定势, 鼓励多向思维

法国生物学家贝尔纳说过:妨碍学习的最大障碍, 并不是未知的东西, 而是已知的东西。学生在学习中要能够打破思维的定势, 改变单一的思维方式, 运用联想、想象、猜想、推想等尽量地拓展思路, 从问题的各个角度、各个方面、各个层次进行或顺向、或逆向、或纵向、或横向的灵活而敏捷的思考, 从而获得众多的方案或假设。但在寻求“唯一正确答案”的影响下, 学生往往是受教育越多, 思维越单一, 想象力也越有限。这就要求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的潜在因素, 在教学实践中, 多以问题来启发学生, 少把现成的答案塞给学生, 让学生展开丰富合理的想象, 对作品进行再创造, 让他们养成多思考的习惯。这正如英国赫·斯宾塞所说:“从心智多努力发现的东西, 比别人告诉他的要好理解得多。”

同样在学习《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时, 我给同学们播放了一张张感人的有关父母爱的画面, 同时提出父爱与母爱有什么不同这个问题, 同学们可从三个方面来回答, 一、课文中的父爱母爱有什么不同?二、图片中的父爱母爱有什么不同?三、你自己的父爱母爱有什么不同?课文中得到的答案是唯一的, 图画中的答案就要发挥同学们的想象力了, 答案可能不一样, 而第三个方面的答案就丰富多彩了, 这个时候, 同学们就要调动自己的思维, 打破课本的局限, 找到不同的答案。

三、改变思维方式, 大胆质疑

明代哲学家陈献章说过:“前辈谓学贵有疑, 小疑则小进, 大疑则大进。”疑是思之源, 思是智之本。疑是探求新知的开始, 也是探求新知的动力, 进一步说, 疑是创新的开始, 也是创新的动力。质疑中蕴含着创新的萌芽, 质疑的过程, 实际上是一个积极思维的过程, 是发现问题, 提出问题的过程。质疑能力的培养对启发学生的思维发展和创新意识具有重要作用。质疑常常是培养创新思维的突破口, 所以, 在课堂教学中, 我时刻注意有目的、有意识地引导并鼓励学生质疑, 经常留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质疑, 发挥创新的潜能。孟子说:“尽信书不如无书”。书本上的东西, 不一定都是全对的。真理有其绝对性, 又有其相对性, 任何一篇文章都有其可推敲之处, 鼓励学生大胆怀疑书本, 引导学生发表独特见解, 这是提升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一环。在质疑过程中, 学生创造性地学, 教师创造性地教。质疑能将机械性记忆变为理解性记忆, 让学生尝到学习、创造的乐趣。我曾看过一篇文章, 说的是对高中语文读本中一些问题的质疑, 看过后我深受启发, 学生也可以对我们的课本质疑呀!依靠他们对教材的理解, 提出自己的看法, 然后班内同学共同讨论。这样, 不但锻炼了同学们的思维能力, 也提升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 大大增加了学生的知识容量。所以, 学习知识要不惟书、不惟上、不迷信老师和家长、不轻信他人。在教学中, 我们应倡导让学生提出与教材、与老师不同的见解, 鼓励学生敢于和同学、和老师争辩。

四、突破原有知识圈, 辐射思维

辐射性思维是一种从不同的方向、途径和角度去设想, 探求多种答案, 最终使问题获得圆满解决的思维方法。充分发挥人的想象力, 突破原有的知识圈, 从一点向四面八方想开去, 并通过知识、观念的重新组合, 寻找更多的设想或方法。陶行知先生说:“创造力最能发挥的条件是民主。”宽松的教学氛围是培养创新思维的条件, 对于教学, 教师要尽量减少对学生的思维限制, 不对他们的独特想法进行批评或挑剔, 以消除被批评的顾虑, 从而使他们敢于表达自己的见解。在宽松的教学氛围中, 学生身心愉悦, 思维才能活跃, 创造力才可以得到充分发挥。我认为, 做为一名语文教师应以培养“不唯书, 只唯实”的一代为己任, 必须抛弃陈腐的传统教育思想和教学模式, 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来作为我们国家教育的着眼点, 使学生具备良好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浅谈初中数学发散性思维的培养 篇10

关键词:初中数学;发散性思维;课堂

一、初中数学教学现状

1.教学模式传统,课堂气氛沉闷

当今的初中教学相比之前压力不断增大,虽然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对学生的素质能力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但是由于中考压力的不断增大,教师依据现实情况,教学设计和内容的安排往往还是依照考试大纲,课堂上基本采取教师为主导,单方面地灌输知识的授课形式,使学生对于这类沉闷枯燥的课堂产生抵触心理,对数学的学习兴趣不高。

2.课堂脱离生活,教学内容较为落后

尽管考试给了各方面巨大的压力,但是随着考试形式的不断创新和考试内容的不断改革,我们不难发现,试题都逐渐趋向灵活化和生活化,而仅仅通过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无法满足这样的考试改革的,例如,在数学应用题中注重考查与生活相关的问题的解答,像是阶梯电费的计算,如果不明白这其中的道理,很难对该类题目有一个系统的解决方法,也就谈不上成绩的提高了。

二、如何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1.创新课堂模式

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可以从多方面入手,比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开展情境教学,采用问题式的引入模式来引起学生的注意,给学生更多的学习灵感。另外,在各类具体的数学题目讲解上,可以让学生自主学习并讲解,或者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讨论,相互学习,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寻求不同的解题方法,并收获各种能力的提高。

2.将生活融入课堂

数学的学习来源于生活,对于日常生活有着重要的作用。当今的教师在教学中应当将具体的内容与生活实践相结合,突破课本知识,例如,带领学生走入社会,走进社区,去亲身展开调查,体验社会中的数学问题,只有这样,数学的实用性以及真正的价值才能得到有效的发挥,学生的思维才会更加灵活。

發散性思维对于学生日后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教师应当时刻以学生为本,为构建初中数学发散课堂而不断努力。

参考文献:

王洪毅.初中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研究[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2010(01).

发散性思维培养 篇11

发散性思维的相关概述

1. 发散性思维的定义

发散性思维是将大脑作为人的思想的中心点, 思维模式从中心向外发射或从外部聚合到中心方向, 从而产生多向的思维模式, 从而产生更多的创作灵感。

2.发散性思维与集中式思维的对比

著名的心理学家吉尔福特指出:“人的创造力主要依靠发散思维, 它是创造思维的主要部分。”这里所说的发散性思维是指与集中性思维相对的一种思维方式。发散思维对问题从不同角度进行探索, 从不同层面进行分析, 从正反两极进行比较, 因而视野开阔, 思维活跃, 可以产生出大量的独特的新思想。相对于发散性思维, 集中式思维是指人们解决问题的思路朝一个方向聚敛前进, 从而形成唯一的、确定的答案。相比于集中思维, 发散性思维更适合于从事作为极具创造力产业的设计行业, 培养发散性思维的设计意识极其重要。

如何培养发散性思维

受传统的特别是中国长期以来应试教育的影响, 刚刚开始进入创造力开发阶段的学生往往无法从固定的一题一答的程式化训练中摆脱出来, 对视觉语言的认识也相对简单模式化, 这一问题也就成为他们跨越思维模式进入正规专业实际训练的最大障碍。因此, 如何培养未来从事艺术设计的专业人才的发散性思维能力, 成为从事艺术教育事业的教师值得探索的重要问题。

1.“见多识广”是培养发散性思维的基础

在图形的创意过程中, 不断累积的知识积累是产生发散性思维的基础, 人们每接触一个事物, 看到一个物体, 便相应在大脑中形成记忆或印象, 长期以来, 形成的这种积累越多, 接触的新鲜事物越多, 想象力就越丰富, 发散性思维能力就更加灵敏迅速地被激发, 图形的创意能力就越发活跃。好比一棵大树, 从根部吸取的营养成分种类越多, 发散性思维的枝丫就更茂密。因此, 逐步引导学生多周围观察事物, 习惯性的多关注有关艺术与设计类的相关知识讲座, 形成多看多想的习惯, 在日积月累的过程中培养设计意识, 潜移默化的积累专业知识经验, 为发散性思维提供良好的基础。

2. 想象力的开发

想象是一起创造性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在人类生活以及一切创造性活动中具有重要的意义。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 因为知识是有限的, 而想象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 推动着进步, 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

最能代表想象发挥能力的群体应当是儿童, 我们往往会注意到对待同一事物, 儿童往往表现出极其丰富的想象能力, 在儿童的绘画作品中, 天空不再是蓝色, 房子不再是白色, 楼梯直上云天, 自己会给自己加上翅膀……而这些具备发散思维因素的活跃的想象力在有的儿童的成长过程当中因后天教育或周围环境而退化掉, 思维活跃或教育背景较多面性的人则保留下来。这就是我们为什么要重新激发并鼓励学生进行设计创意时所需要的非绝对性思维能力, 只有这样, 他们的想象能力才能无限制地被开发, 创意及灵感才有可能源源不断, 打破一成不变的呆板模式, 进而发散性思维能力才能一点一滴地培养起来。

3. 打破传统的固定思维模式, 激发多面思维

长期以来, 应试教育培养的1+1=2的固有思维模式对设计类人才来说是极其不利的一面, 设计是需要灵感、创意、阅历、知识等诸多方面结合起来的, 固有的一成不变的思想只能阻挠我们的思维模式, 再加上我国在学生成长教育中长期缺少创造力开发的培养模式, 学生多半对知识只是全盘接受, 进而缺少发散性思维能力的训练, 思想及思维模式被受限制, 这对于设计类学生来说是极其被动和可怕的。因此, 进入专业学习阶段, 打破传统思维模式, 激发学生的多面思维能力是设计基础教育阶段的重要任务。

4. 以点线面的图形语言发挥发散性思维

诸多心理学家认为, 发散性思维是大脑在思考时呈现的流畅、灵活、独创的多维发散状的思维模式, 是测定创造力的重要特征。吉尔福特认为, 发散思维几乎可以与创意并称, 没有发散思维就没有创意。发散性思维就像一棵大树的主干, 主干上长出几枝副枝, 从而再发出无数的枝丫, 最后形成一棵参天大树。

在图形的设计中, 我们让学生用点线面的表现方式进行抽象思维, 尽最大能力对生活中的同一事物进行无限制地开发, 也就是发散性思维能力的开发。为此我曾经做过这样的实验研究, 鼓励学生进行team work, 将他们分成不同小组, 每个小组通过探讨共同选择一样生活当中最感兴趣的一样东西, 所选择的物品可以是生活用品, 可以是蔬菜水果, 可以是螺丝铆钉, 更可以是电话酒瓶, 而后每个小组再对各自挑选的相同事物每人设计4个~6个不同的草图, 最后, 我们将每组的针对同一事物变形设计的作品摆在一起, 就连学生自己也吃惊于仅仅用简单的点线面的形式对同一事物就能变化出如此精彩的视觉语言, 进而他们也恍然大悟发散性思维的重要性。下面是利用发散性思维用榴莲进行的设计。

综上所述, 发散性思维是和聚集性思维模式完全对立的思维模式, 发散性思维主要面对的是从事艺术文化事业的人群, 聚集性思维主要面对的是从事技术与科学等理性的从业人员, 具备灵活多面的发散性思维能力是成为优秀设计师的先决条件, 培养发散性思维能力需要见多识广的知识积累, 需要丰富的想象能力, 更需要打破传统的一成不变的思维模式和以点线面为抽象思维表现的设计语言。只有具备这些, 未来的设计类人才才将更快的具备设计素养, 中国的设计师才具备更强的市场竞争的能力。

参考文献

[1]贾荣林, 陈大公, 杜潇潇.图形创意设计[M].中国纺织出版社, 2008.

[2]罗胜京.图形创意与表现[M].重庆大学出版社, 2009.

[3]吴维妍, 汤梅洁, 乔润薇, 姜雪瑶, 李誉译.感官设计[M].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2007.

[4]加文·安布罗斯, 保罗·哈里森.图形设计[M].中国青年出版社, 2006.

[5]王绍强, 图形创意新灵感[M].广西美术出版社, 2004.

[6]蒂莫西·萨马拉著, 齐际, 何清新译.设计元素[M].广西美术出版社, 2008.

上一篇:混凝土高承台下一篇:消除贫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