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学的思维特点(共11篇)
物理学的思维特点 篇1
物理学的研究,无论是概念的建立还是规律的发现、概括,都需要思维的加工。与一般的思维过程相比较,在共性之中,物理学科的思维又有其个性。对这种个性的准确了解和把握,有助于加强物理教学中的针对性和灵活性。
1. 模型化
物理学科的研究,以自然界物质的结构和最普遍的运动形式为内容。对于那些纷繁复杂事物的研究,首先就需要抓住其主要的特征,而舍去那些次要的因素,形成一种经过抽象概括了的理想化的“典型”,在此基础上去研究“典型”,以发现其中的规律性,建立新的概念。这种以模型概括复杂事物的方法,是对复杂事物的合理的简化。而抽象概括和简化的过程,也正是人脑对事物的思维加工过程。模型就是一种概括的反映,就是概念,亦即是一种思维的形式。
把握好物理模型的思维,是学生学习物理的困难所在之一。然而,在中学物理教学中,模型占有重要的地位。物理教学,首先是引导学生步入模型这个思维的大门,适应并掌握这种思维形式,具备掌握物理模型的思维能力。
2. 多重性
任何一门学科,其内容都不会是孤立的存在,不可避免地会与其他学科有或多或少的联系。在本学科内,一个物理问题的提出、解决,其后所牵涉到的问题可能有许多个环节,问题的解决所经历的思维过程,往往需要分作几个过程、阶段或几个方面、步骤,须经历分析、综合的相互转换,往复循环,逐级上升。本文谓此特点为物理思维的多级性。
一般说,物理思维的多级性亦包括了模型的转换。无疑,这种思维的多级性,要求更高的思维能力,这是对于思维能力培养的一次推进。而对于步入新阶段学习的学生来说,是一个新的水平,也是对思维惰性的一个冲击。从开设物理课开始,便须注意不断地引导并培植学生发现新问题、解决新问题的敏锐能力,鼓励学生勤于钻研、深于追究的思维品质。
3. 多角度性
许多物理问题的解决,并不只有一种办法。同一个问题,从不同的方面出发,用不同的方法,都可以得到同一个结果。
还有一些问题则不同,并不只有一个结果存在,需要作全面的分析。而解决这类问题所需要的思维过程须是开放性的,即依据一定的知识或事实,灵活而全面地寻求对问题的各种可能的答案。这种特点被称作发散思维或求异思维。
求异、发散是思维的灵活性、广阔性的体现,要求个体具有能从常规、呆板或带有偏见的思维方式中解脱出来,把思维从曾经经历过的思路上转移开来,以探求新的解决办法,又能从不同的角度、方向、方面去思考问题,用多种方法去解决问题。而且,在思考中能灵活地进行分析和综合的转换,全面地把握问题,细心地权衡哪些思维是有利的,哪些思维是正确的。
4. 表述的多样性
物理问题的表达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例如表述物理规律,可以用文字叙述,也可以用公式表示,还可以借助于画图像。有些问题还可以用各种图示。概念的表述亦有类似的方式。每一种表述,都是一种语言,同样是一种思维。
这种表述的多样性,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要求首先对思维的方法要加以选择、优化。选择和优化是对思维的批判性品质的表现,也是思维灵活性品质的表现。物理教学,就需培养学生选择表述方式的意识,学会并掌握物理语言,准确地运用适当的语言思考、论述物理问题的习惯和能力。
5. 思维的转换
思维的转换是物理思维的又一个特点。它要求个体及时地更换自己的思维方向,转换思维的方式,改变语言表达方式,以更简捷、有效的方式进行分析、综合。研究对象的转换、物理模型的转换、物理模型和数学模型的转换等是常见的。
思维的转换,既是物理思维的特点,也是学生学习物理甚觉困难的又一所在。
思维的转换,是思维的灵活性品质的体现,在物理教学中,需要有意识地培植这种品质。
6. 假设与验证
为解决某一问题的思维所必须经历的步骤一般说有如下四步,即发现问题,认清问题,提出假设,验证假设、得出结论。而其中的假设与验证是思维过程的中心环节或关键环节。在解决有多种可能的问题时,结论与假设有关的,必须加以验证。验证假设的思维是人的认识深化的过程。验证的方法,可以是间接的方法,即推理的方法,也可以是直接的检查,即知觉的方法。但无论以怎样的方法来作验证,都直接地培养了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和深刻性。
7. 等效思维
等效方法的运用,是物理思维的又一个特点。所谓等效,即效果相同。例如矢量的合成分解、等效电路等属之,都是简化复杂问题的方法。把复杂的对象等效作一个模型,以便能够应用已有的知识去处理。这种等效处理的方法本身,就是一种思维。
8. 实践性
物理知识的另一个特点是它与实践的紧密联系。许多知识是实践观察的总结。
就其来源于实践而又应用于技术这一点讲,物理知识是非常具体的、通俗的。而就其概括实践来讲,无论是初级经验的概括,还是高级科学的概括,它又是那么抽象。既具体又抽象的特点,要求解决物理问题的思维必须具有相应的特点。
一些论述需要作抽象的概括,而另一些论述则必须考虑到现实状况,作联系实际的思考。脱离实际必然导致思维的谬误。因而,在物理教学中,必须时刻注意联系实际,以期培养学生具有既能抽象地概括,又能具体地应用、联系实际的思维品质。
物理学的思维特点 篇2
1初中生物理学习的思维特点分析
就初中物理学习而言,初中学生的思维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1抽象思维逐渐占据主要地位
初中生的学生各方面生理机能日渐成熟,其思维模式也正处于转换期,抽象的逻辑思维逐步占据其思维活动的主要地位.在物理教学中,学生能理解一些抽象概念、掌握相关规律,并能结合有关公式进行逻辑推理,且能够对某些物理现象进行概括和抽象处理.例如,学生对速度概念的理解,他们不仅能够从运动快慢的描述中抽象出速度概念,同时还要能够通过速度计算式的变形来求解运动过程的时间或路程.当然,初中生的抽象思维主要还是以经验性认识为主,即它们的思维过程需要大量具体而形象的物理情境作为基础.换言之,教学中教师需要提供直接而具体、形象而真实的物理情境,帮助学生发展抽象思维,如果相关情境缺失,则会导致学生在抽象概括和逻辑推理上发生严重的障碍.例如,在引导学生认识牛顿第一定律时,学生就很难理解物体在不受外力时的运动状态如何,因为现实生活找不到不受外力的情境,所以这也说明学生的抽象思维正处于发展期,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务必要将隐性内容进行显化处理,以此帮助学生进行归纳和概括,并训练抽象思维.
1.2思维的独立意识和批判意识正在形成
随着初中生知识经验的日益积累以及思维水平的不断提升,他们会不自觉地高估自身的实际水平,因此不乐意接纳现成结论,也不安于教师或教科书的解释,他们喜欢从自己的角度出发来理解问题、认识世界.学校中经常看到这样的场景:一群学生聚集在一起,围绕某一问题进行讨论,提出自己的质疑,并引发争论,他们喜欢独立思考,对问题都有回溯本源的倾向,这些现状都表明着学生的独立意识和批判意识正在逐步形成.在他们独立思维与批判思维正在高速发展之际,的确有很多学生因为独到的见解或大胆的猜想,在学习活动或竞赛项目中取得优秀的成绩,但是这些情况都是凤毛麟角,很多学生因为经验有限,以及独立性与批判性尚未成熟,思维片面性或表面化倾向的负面影响就会显现出来,以致于发生很多错误.针对上述情形,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研究初中生的思维特点,巧妙地对其施以引导性帮助,启发学生发挥其独立意识和批判意识的优势,削弱其消极作用,有效带动学生积极性,帮助学生的思维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2初中生物理学习的心理特点分析
要合理设计合作学习活动,我们不仅要研究学生的思维特点,更要研究学生的心理特点,特别是其中的非智力因素,这些都对合作学习的有序开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从物理教学的角度而言,教师要从以下两个角度来分析学生的心理.
2.1基于物理学习的记忆能力分析
研究表明,初中生短时记忆在广度上已经非常完备,特别是那些需要进行机械记忆而并非依靠已有经验的记忆内容,初中生的水平基本与高中生水平相当,甚至还会超过一些.所以,某些需要记忆的物理概念和公式,教师只要能有效引导,学生的记忆工作绝对能很好的完成.而且相关内容越具体越形象,学生的短时记忆效果就越好.所以提供充足的感性素材,有利于学生对物理知识的识记.当然,初中生的学习主要还是要依靠有意识记忆,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强化学生的目标意识,为学生提供明确的记忆任务,这样,学生在记忆工作完成的同时,他们的记忆水平也会有大幅的提高.反之,学生如果无法明确学习的目的,仅仅为应付检查而记忆,那么时间一长,相关记忆很快就会被遗忘.
2.2基于物理学习的同伴关系
初中生心理上还不够成熟,有一项重要表现就是他们有较强的依赖心理——依赖教师和依赖家长、依赖同学.从学校教育而言,学生对同学的依赖就是他们在校园中最为普遍的一种人际关系——同伴关系.在初中阶段,由于学生独立意识和批判意识的逐渐成熟,他们对同伴关系也比较敏感.对他们来讲,最不开心的事情就是同伴之间的矛盾,最严重的惩罚是同伴之间的排斥和抵制;与此相反的是,良好的同伴关系有助于学生融入集体,有助于他们合作学习的积极开展,更有助于他们的共同进步.实践表明,大多数初中生都有自己的交际圈,而这种同伴关系在初中阶段将发展至其巅峰状态,与小学或高中相比,初中生的同伴关系最为活跃,而且这种关系对学生的个体成长作用明显.教师在组织合作学习时,要注意因势利导,将这种同伴关系的积极作用充分地发挥出来,培养学生正确的合作方式和学习习惯.
3基于上述特点的初中物理的养成教育模式
注重学生的养成教育,其实是注意合作学习和思维培养两个方面,将合作学习模式整合到初中物理教学的研究内容主要是学习活动的设计,教师在设计之初不仅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思维以及心理特点,也要联系初中物理的教学内容,有效研究学生在物理学习方面的最近发展区,以实现合作学习活动能真正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以及合作精神的培养.认知理论认为,课堂教学的管理策略就是在教学过程中将学习目的、学习材料、角色定位以及辅助工具进行有机整合,并以互动合作的教育理念来推进任务的合作性转化和学生内在合作动机的强化.该策略强调以下列几种方式来促进学生思维习惯和合作学习方式的养成.
3.1切块拼接法1
该方式强调的合作学习活动分为四个环节:第一步是学生自学;第二步是专家组讨论;第三步是小组共学;最后是随堂测试.教师要将学习内容分解成若干个片断性材料,安排各个小组中一个成员阅读其中某一部分,然后由各组中研究相同内容的同学组成专家组进行深入研习,最后再让学生回到对应的小组教会其他组员相应内容.例如,安排学生探究滑动摩擦力与哪些因素有关,在学生已经猜想出滑动摩擦力可能与压力、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对运动速度、物体与接触面之间接触面积大小等因素有关的前提下,可以将实验设计分成四个片断,让学生以这样的方式进行思考、设计、交流并最终确定实验方案,进而在各组中进行实验.
3.2切块拼接法2
该方式基本流程与切块拼接法1相似,主要是增加了小组评价这一环节,从而有助于提升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其具体活动设计分为五个环节:第一步是学生自学;第二步是合作能力训练;第三步是小组共学;第四步是随堂测试;最后是小组评价.这一合作学习活动方式适用于描述类型的学习材料,相关内容一般是便于分解的事实性、概念性知识,而并非某项技能.
3.3共同学习法
该方式的具体操作包括以下六个环节:第一步是教师讲授;第二步是小组调查设计;第三步是小组活动;第四步是结果检验;第五步是小组评价;最后是教师点评.要想有效实施共同学习法,需要学生具备这样五个基本要素:绝对的信任、个人的责任意识、积极有效的沟通、协作技能以及评价能力.上述要素中的第一项是基本内容,教师一般可以通过目标强化、角色定位、资源调配以及任务安排等方式促进学生这一特质的形成.共同学习法非常注重学习小组的建设以及合作学习氛围的生成.
3.4小组调查法
该方式倡导将全班分成多个小组,并设计多样化的学习任务,各小组成员围绕自己的讨论问题进行分析和讨论,进而形成合作方案和问题处理方法,同时细化任务分工,让每个学生个体都有自己对应的子任务,最后进行汇总并形成整体性结论.教师在这一合作学习方式下的任务是以合作学习指导者和咨询者的角色,协调并指导各小组的学习活动,及时给予学生学习方向指引和技术指导.这一学习方式的评价主要包括学生自评、小组互评以及教师评价.
浅论物理学科的思维特点 篇3
关键词:物理学科,思维特点
1. 模型化
物理学科的研究, 以自然界物质的结构和最普遍的运动形式为内容。需要抓住其主要的特征, 形成一种经过抽象概括了的理想化的“典型”, 在此基础上去研究“典型”, 以发现其中的规律性, 建立新的概念。这种以模型概括复杂事物的方法, 是对复杂事物的合理的简化。而抽象概括和简化的过程, 也正是人脑对事物的思维加工过程。模型就是一种概括的反映, 就是概念, 亦即是一种思维的形式。
2. 多级性
任何一门学科, 其内容都不会是孤立地存在, 不可避免地会与其他学科有或多或少的联系。在本学科内, 一个物理问题的提出、解决, 其后所牵涉到的问题, 可能有许多个环节, 问题的解决所经历的思维过程, 往往需要分作几个过程、阶段或几个方面、几步。须经历分析、综合的相互转换, 往复循环, 逐级上升。
3. 多向性
许多物理问题的解决, 并不只有一种办法。同一个问题, 从不同的方面出发, 用不同的方法, 都可以得到同一个结果。
求异、发散是思维的灵活性、广阔性的体现, 要求个体具有能从常规、呆板或带有偏见的思维方式中解脱出来, 把思维从曾经历过的路上转移开来, 以探求新的解决办法, 又能从不同的角度、方向、方面去思考问题, 用多种方法去解决问题。
4. 表述的多样性
物理问题的表达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例如表述物理规律, 可以用文字叙述, 也可以用公式表示, 还可以借助于画图象。有些问题还可以用各种图示。概念的表述, 亦有类似的方式。每一种表述, 都是一种语言, 同样是一种思维。
5. 思维的转换
思维的转换是物理思维的又一个特点。它要求个体及时地更换自己的思维方向, 转换思维的方式, 改变语言表达方式, 以更简捷、有效的方式进行分析、综合。研究对象的转换、物理模型的转换、物理模型和数学模型的转换等是常见的。
6. 假设与验证
为着解决某一问题的思维, 所必须经历的步骤, 一般说有如下四步, 即发现问题、认清问题、提出假设、验证假设得出结论。而其中的假设与验证是思维过程的中心环节或关键环节。在解决有多种可能的问题时, 结论与假设有关的, 必须加以验证。验证假设的思维是人的认识深化的过程。验证的方法, 可以是间接的方法, 即推理的方法, 也可以是直接的检查, 即知觉的方法。但无论以怎样的方法来作验证, 都直接地培养了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和深刻性。
7. 等效思维
等效方法的运用, 是物理思维的又一个特点。所谓等效, 即效果相同。例如矢量的合成分解、等效电路等, 都是简化复杂问题的方法。把复杂的对象等效为一个模型, 以便能够运用已有的知识去处理。这种等效处理的方法本身就是一种思维。
8. 实践性
物理知识的另一个特点是它与实践的紧密联系。许多知识是实践观察的总结。
就其来源于实践而又应用于技术这一点讲, 物理知识是非常具体的、通俗的。而就其概括实践来讲, 无论是初级经验的概括, 还是高级科学的概括, 它又是那么抽象, 既具体又抽象的特点, 要求解决物理问题的思维, 必须具有相应的特点。
儿童思维发展的特点 篇4
1.思维直观行动性的发展
幼儿初期的思维仍具有一定的直观行动性。他们的思维活动离不开事物的直接感知,并依赖于其自身的行动,特别是在小班初期的绘画和游戏活动中表现尤为明显。
2.思维的具体形象性
具体形象思维是运用已有的直观形象解决问题的思维,其特点是具体性、形象性,思维的内容是具体的,依靠形象来思维。
3.思维的抽象逻辑性开始萌芽
随着生活经验的增加,幼儿开始逐渐用抽象的方式思考问题,具体表现在:分析、综合、比较、概括等思维基本过程的发展、概念的掌握、判断和推理的形成及理解能力的发展等。
(四)幼儿概念、判断与推理的发展
1.幼儿对概念的掌握
幼儿初期,幼儿所掌握的实物概念主要是他们熟悉的事物。
幼儿中期,幼儿已能掌握事物某些比较突出的特征,由此获得事物的概念。
幼儿晚期,幼儿开始初步掌握某一实物较为本质的特征,如功用的特征或若干特征的总和。
幼儿掌握概念的一般特点:①内涵不精确。只反映事物外部的表面特征,而不能反映事物的本质特征。②外延不适当。往往失之过宽或过窄,因而,概念往往不准确或内容贫乏。
2.幼儿对事物判断的特点
(1)判断形式间接化。幼儿期大量依靠直接判断,间接判断通常需要推理,反映事物之间因果、时空、条件等联系,制约思维的基本关系是因果关系。
(2)判断内容深入化。在幼儿期开始向反映事物本质联系发展,即从直接判断向间接判断发展。幼儿能把客体的关系分解,并概括出来;开始反映概括的规律,分解的深度和概括性也就逐渐提高。
(3)判断根据客观化。幼儿从以对生活的态度为根据向以客观逻辑为依据发展,还要经过从以事物的偶然性特征为依据过渡到以孤立的、片面的、不确切的原则为依据,然后开始一些正确的或接近正确的客观逻辑判断。
(4)判断论据明确化。从没意识到判断的根据过渡到开始明确意识到自己的判断根据,说明思维的自觉性、意识性和逻辑性开始发展。
3.幼儿对事物推理的特点
浅谈动画思维的特点 篇5
首先,只有当动画作为一种艺术时才会体现出独有的思维特点。因为在某些领域(医学、科技、国防等)动画只是一种附属品,它没有“独立人格”,在这些动画作品中运用到的思维并没有突显出自己的独特性。其次,人在接受外界刺激时所作出的反应和思考也是一种思维,那么审美活动也必然伴随着思维活动。人们在欣赏音乐、绘画、电影等其它艺术门类时所产生的思维方式是与动画不同的,因此动画艺术的思维特点应该包括创作过程的思维特点及接受过程的思维特点。
一、动画艺术创作过程的思维特点(内容方面)
(一)情感和故事线索的提纯
在动画的世界里很多事情都是被简化和概括了的。例如我国的动画电影《哪吒闹海》在改编的过程中就剔除了很多带有封建迷信色彩的情节,把故事集中在塑造哪吒敢于反抗强权的小英雄形象上;皮克斯的动画总是强调驾驭故事的能力,而我们认真观察后也会发现他们的故事线索并不复杂,更不会晦涩难懂。但是简单的故事线索反而有利于观众理解剧情,感受角色,并达到情感上的共鸣。如何提炼故事线索和情感是每个创作者需要思考的事情。
(二)世界观的构建
我们所说的世界观应包括动画里的时代环境、情感伦理、行为逻辑、意境氛围等等,它使得所有发生在此情景中的事情都是合理的。我们知道动画镜头内的任何事物都能通过人为的创造建立起来,正是这种只手绘天下的创作自由,使得动画创作者能够完全摆脱现实生活的束缚来打造一个想象中的世界。在这个想象的世界里,不仅人物事物可以不同于我们的现实生活,甚至这个世界里的生活方式、运行模式、情感伦理、行为逻辑等等都可以自行构建,而观众在观看时就要自觉地遵守这种设定。例如《狮子王》中的国王辛巴不吃其他动物只吃小虫子,这显然是不符合现实的。但作为观众的我们在这部动画片的情境下自动接受创作者这样的设定,因为这是对一个正面角色(辛巴)的合理设定。再如《圣诞夜惊魂》中各种环境的设计以及鬼魅的造型、活动方式、行为特点等等都为我们营造了一个诡异恐怖的氛围,这虽然不同于我们的生活,但我们还是能信以为真,并被这个世界里发生的故事吸引着。
动画里的世界观可以分为三种:第一种是完全遵从现实世界的世界观:例如现实主义题材的动画《萤火虫之墓》等,里面的故事背景、人物设计都和我们的现实生活无二,这样的动画就像是电影的动画版一样,几乎可以用真人来饰演。第二种是完全颠覆了现实世界的世界观:例如一些抽象动画《Motion Painting,NO.1》等。里面的图形会根据音乐来运动,没有逻辑没有情节,这在我们现实生活中是不存在的。第三种是颠覆与遵从相互融合的世界观:这种类型比较常见。例如《汽车总动员》、《功夫熊猫》等,他们的世界和现实世界有很多相似之处,他们和我们有着一样的情感,一样的遭遇,只不过里面的角色不是人类而已。而这样的动画也是近年来比较卖座的,看来观众既喜欢看艺术家们塑造的想象世界又希望从这样的世界中看见我们生活的影子。通过构建一个奇妙而又能自圆其说的世界观,让观众在其中体验到现实生活无法给予的感受,这不就是动画的魅力所在吗?因此创作者还应该具备如何构建一个虚拟世界的能力。
(三)幽默意识
动画从诞生以来就一直被视为娱乐的工具,很多人看动画就是想从中体验到乐趣,得到精神愉悦。在这一功能的诱导下,很多动画创作者都有意或无意识的将幽默元素注入到动画中去。早期的动画作品有很多都非常逗趣,例如《滑稽脸孔的幽默姿态》、《恐龙葛蒂》、《蒸汽船威利》等等,都在轻松欢快的氛围里让人感受到动画的魅力。时至今日我们依然将动画的娱乐标签看得很重,所以《功夫熊猫》、《怪物史瑞克》这样的动画电影赢得了人们的青睐。幽默是一种智慧,它的出现总能让人们在欢笑中领悟到什么。就像美国人为什么喜爱米老鼠一样,因为从这只小老鼠的幽默品质中看到了坚强与乐观。我们不需要动画具备多么深刻而又沉重的教育功能,我们更乐于通过它来享受美好的人生,体会到快乐的真谛。因此,幽默对于创作者而言是一笔万分珍贵的财富。
二、动画艺术创作过程的思维特点(形式方面)
(一)设计改造
动画制作流程里面有一项是人物设计和场景设计,既然是设计那就必然要对所表现的事物在原型基础上进行改造。有的动画里采用了概括与提炼的手法,使得人物形象与背景画面简洁明快,例如《父与女》里面树木道路甚至是人物都只是简单勾勒的线条;也有的动画比较写实,例如3D动画电影《最终幻想》等。我们如何抓住整体美术风格?如何使用色彩?如何设计出让人耳目一新的人物?不仅要有想法特别还要具备美感,这是能否吸引住观众的重要因素,这种设计思维的训练是每个创作人员的必修课。
(二)夸张性
许多动画尤其是给儿童制作的动画,夸张性都是必不可少的,这也是创作者创意的闪光点。例如《猫和老鼠》里汤姆的身体可以任意拉伸变形;《大力水手》波比吃完菠菜后能单手挡火车;《足球小将》中角色的一记猛射会把球网撞破并在球体运动的过程中出现龙的影子等等。这种种的夸张性更能形象的将日常生活中事物的特点加以突出,从而使得动画这门艺术更具张力。我们常感叹于这种夸张性,赞叹作者绝妙的想象与表达能力。这也反映出在创作过程中创作者的思维是开放的,无拘无束的,动画思维的魅力也在于此。
(三)节奏感
动画是一种动态影像,与电影不同的是电影只能纪录现实中可以存在的运动,而动画却可以自行创造客观不存在的运动。既然是创造运动,那么动画更能抓住运动的本质特点并将其特点突出,使其具备美感。例如在一些格斗类动画里面人物的运动就会有抑扬顿挫的节奏感,时而激烈时而缓慢,时而快切时而定格。总之创作者利用各种手段控制着运动的节奏,让观众通过视觉享受到运动的快感。因此创作者应该具备较强的节奏感,通过节奏营造相应的气氛,调节观众的心情。
(四)表情、心情、气氛的符号化
符号需具备两个特质:其一是要有具体可感的形象,其二是要承载着某种精神意义。在动画里面常会看见这样的场景:气氛尴尬时会出现一排黑线;冷场时会有一只乌鸦飞过等等。其中的一些创作手法甚至已经成为这个行业当中约定俗成的用法,有一定动画素养的观众只要看到这样的符号出现便自动理解了其中的含义。我们可以发现GIF表情动画近年来在网络上十分流行,而这种动画形式就是一种将心情气氛符号化的最好例子,这正体现出动画思维的一个极大特点,即能够形象地把精神层次的东西物化出来呈现在观众面前,更加贴近人们的内心。
(五)反作用性
“任何一种媒介形式都具有自身独特的媒材,使用这一媒介形式的创作者必须根据其媒材的特点来进行构思”[3]。动画的创作方式种类繁多,几乎所有的造型艺术和技术都能够用在动画创作上,那么这些不同的创作方式必然会带给作者不同的思维方式。如果选择手绘的方式制作动画,我们更多思考怎样分解运动,怎样设计美术风格,那我们的前期设计就要在角色造型和场景设计上多下些功夫;如果选择三维的方式做动画,我们会思考如何建模,如何蒙皮,如何贴图赋材质,怎样设置参数等,那么相应的我们的前期设计就要便于后期的建模,要立体感强等等。因此动画的不同表现形式会反过来影响创作思维方式。
三、动画艺术接受过程的思维特点
(一)非逻辑性
为什么很多人都认为动画是给小孩子看的,有一部分原因就是动画里的很多东西是不现实的,是根本不可能发生在现实生活中的,我们都不会把动画里发生的事情当真。所以成年人在看动画时也会改变严谨又严肃的状态,自然而然地把心情放松,摆脱现实的束缚,准备接受动画带给我们的一切,包括在现实中我们认为不可能的部分。这就说明,观众在看动画时的思维是非逻辑性的。而且我们也不会被动画里面不合逻辑的部分干扰到,而是理所当然的认为这是“合理” 的:正如功夫熊猫的爸爸是只鸭子,在未说明原因之前我们也不会追究什么,因为我们的潜意识在告诉我们“这是动画”。
(二)非理性
我们观看艺术作品的时候都是感性的,看动画时尤其如此。很多在动画中能表达的情景(《猫和老鼠》中,汤姆从高空摔下,落在地面上的时候形成了一个猫形坑洞,以此来显示它被摔得很严重)显然是无法出现在电影里的,即便能出现在电影里,观众看到这样的情况发生也未必会觉得自然,因为这不符合电影塑造给我们的真实感。我们都希望通过一些途径来将自身的情感宣泄出来,看动画就是这样一个好方法。为什么很多男性观众爱看《变形金刚》系列电影?正是其中各式各样令人眼花缭乱的机械设定和以假乱真的战斗场面吸引了他们。观众通过动画特效满足了自己某方面的精神需求,他们的幻想通过动画得以实现。因此观看动画时我们抛弃了一些理性,做好了接受各种新奇事物和想法的准备,不仅接受而且期待!
近年来动画电影的热映和个人优秀动画作品的不断涌现说明人们认可并喜爱动画带给我们的全新思维方式,并乐意用这样的方式来表达内心情感。而当我们用一种动画的思维方式来对待生活时就会发现生活中处处有灵性,无处不精彩,生活的真谛也会以一种形象又感性的方式呈现在我们面前,这就是动画思维的魅力!
注释
[1]赵宏主编:《人的思维与创造》,解放军出版社,北京,1988,第2页。
[2]彭吉象:《艺术学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北京,2004,第153页。
[3]周传基:《电影电视广播中的声音》,中国电影出版社,北京,1991,第43页。
[1]赵宏《人的思维与创造》,解放军出版社,北京,1988。
[2]彭吉象 《艺术学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北京,2004。
[3]周传基 《电影电视广播中的声音》,中国电影出版社,北京,1991。
[4]肖路:《国产动画电影传统美学特征及其文化探源》,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2008。
[5]盘剑 “动画与未来电影”,《文艺研究》,2011,9,102-109。
口译推理思维及其同传的特点 篇6
国际会议通行的翻译形式基本为两种类型:
一种为直译式同传。这是国际上大型会议通常采用的翻译模式, 这对译员的同传室的数量与会议使用的语言数量一致。例如, 在联合国大会上, 根据联合国所确定的五种工作语言, 翻译工作的同传室也相应为五个:汉语同传室、英语同传室、法语同传室、西班牙语同传室和俄语同传室。每个同传室通常配备两名译员, 他们分别负责将另外四种语言译成本同传室工作语言, 因此, 每个译员相应地至少要纯熟地掌握两门外语。
另一种为转译式同传。这时, 会议使用者所使用的语言有一种被确认为大会语言, 其他的语言参照该语言进行同传。通常这是会议所在地所使用的官方语言, 有时也可能是大多数与会人员通晓的语言。在采用以特定语言为会议语言的翻译过程中, 同传室的数量比会议实际使用的语言数量少一个。例如, 假设在中国的某地进行某个国际大会, 共有本自英、法、俄、西班牙、中国五方与会代表, 分别使用五种不同的语言。这时, 进行会议翻译工作的同传室数量是5-1=4个。它们是英语同传室、法国同传室、俄语同传室和西班牙同传室。在翻译过程中, 如果发言代表使用汉语, 则各同传室同时将其发言译成各自负责的外语, 而如果是英语代表发言, 则先由相应的译员负责将发言通过同传译成汉语, 而其他三个语种的译员再根据汉语译文以同传方式分别译成法语、俄语和西班牙语, 考虑到同传所具高度紧张性, 每个同传室通常同时配备两名译员, 交替进行同传工作。
在实地应用过程中, 两种同传模式各有利弊。
从会议的组织来说, 直译式同传更利于体现国际平等的原则, 避免了因确定一国语言为大会语言而产生的对其他语言歧视的嫌疑。同时, 直译式同传可以使参会各方代表在相同的时间段内获得大致相同的会议信息, 而转译或同传不仅在信息接受的时间上表现出明显的先后差别, 而且在信息量的传达方也尽相同。在采用转译式同传的会议上常常会出现这样一种情况, 即当发言人由于使用某一诙谐的语言表达而引起该语言与会代表的哄笑与赞叹声时, 使用其他语言的与会代表则由于翻译的滞后难汇入到这交流中。
从翻译的信息量来讲, 转译式同传的会议翻译在信息量上要逊于直译式同传会议的信息量。这是因为转译式同传从译出语到译人语常常要经历三个阶段, 即发言人语言→大会工作语言→各方代表语言。考虑到每一步同传时信息都会出现正常的衰减。因此, 转译式同传的效果从理论上讲就比直译式同传的效果要差一些。
就翻译的难度而言, 转译式同传中负责大会工作语言翻译要比直译式同传难度更大一些。这一难度不是体现在翻译的语言处理方面, 而是更多地体现在译员的心理压力方面。当一个译员知道不仅是部分与会代表在通过他人的了解会议有关内容, 而且其他语种的译员也要根据他的翻译进行二次同传时, 该译员下意识地就会产生较大的心理压力, 并且会在这一压力下尽量去争取提高语速和减少停顿时间。当该译员在句与句或段落与段落之间, 或者是有时为了弄清发言人真实的意图而不得不停顿时, 他会因会场里的寂静而产生“失职”感, 而根据这一大会语言同传所做的二次同传, 由于同传过程中信息的自然衰减, 相对要容易得多。
同传属于一种极端条件下实际的口译。所谓极端条件是指对同传来说, 一是时间高度匮乏。二是存在着音响和语义两个方面对听力和表述的干扰。所以, 口译是一项极为复杂的脑力劳动。是以口头方式传递源语信息的语际转换活动, 这一活动的参与者包括源语讲话人、译员和译语和听众三方, 其中译员是口译的核心。同传是国际会议上的一种口译形式, 是一种按译出语言形式和特点进行的直接交际行为。
口译最佳关联的特殊性。
关联理论是一个有关语言交际的理论。口译交际的真正动机是为了实现源语讲话人与目的语听众之间的沟通, 他们各自的谈话是针对彼此, 而非针对译员而言的, 译员只能起一种传递和转换的作用。按照关联理论, 如果A方与B方之间直接进行交流, 那么, B方根据自己的语境, 假设来寻找与A所发出的话语信息相关的内容。在口译活动中, 由于语言的隔阂, 这种寻找关联性的工作实际上是通过译员来真正实施的。所以, 口译是一种的交际, 尽管如此, 其可划分为两个明示推理过程, 该交际最终的目的却是实现A和B之间沟通。作为桥梁的译员, 其角色应该是促进保证此AB之间交际目标的实现。口译员与普通的单语交际B的角色不同, 任务也不同, 单语交际者B的理解了原交际者A的话语之后, 标志着这一轮交际的结束。但口译员却还要将理解的内容用目的语再现。
口译推理思维策略。
口译中最佳关联的特殊性, 要求口译员在第一轮交际中的推理思维过程肯定与单语听众不同的。口译员必须要采取求积极的思维策略, 才可能达到多于单语听众的语境效果。从广义上讲, 口译员应该注意自己平时的知识积累。口译内容涉及的领域广阔、复杂多样, 译员应该对政治知识、人文知识、科技知识、商贸法律、史地、国际、民俗知识、生活常识等, 都要略窥门经。这样, 源语讲话者发言时如若旁征博引, 口译员才能与自己的认知语境建立关联, 正确推理出所指含义。在狭义层次上, 口译员应该针对每一次具体的口译实践, 认真准备, 使自己在最大程序上熟悉所要翻译的话题以及相关词汇;争取在接到口译任务后至口译工作开始这段较短的时间内, 建立与交际双方尽量接近的认知语境, 这是非常必要。设想, 倘若也拥有与A方与B方的共同认知环境, 那么, 口译理解的难度自然要小得多。
推理思维过程从译员的语音听辨开始, 译员听辨的不是语言学习阶段专门为准备的节奏和速度十分理想的音节和词汇或句子, 而是正常交际下的、甚至比正常还快的语流速度。口译员作为源语讲话人与目的语听众之间完成交际和实现沟通的桥梁, 将所听到的信息准确而快速地由一种语言转换成另一种语言, 进而达到传递与交流的目的的交际行为, 是人类在跨文化、跨民族交往活动中所依赖的一种基本的语言交际工具。
摘要:随着我国对外交流的日趋频繁, 口译活动及其研究得到了蓬勃发展, 同传越来越成为我国开展国际交流的重要手段。口译是一项极为复杂口的译脑力同劳传动。关同联传是思国维际策会略议上的一种口译形式, 是一种按译出语言形式和特点进行的直接交际行为。
关键词:口译,同传,关联,思维策略
参考文献
[1]芮敏.关联理论与口译理解策略.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2000, (3) .
[2]梅德明.高级口译教程.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1.
物理学的思维特点 篇7
语言的训练和思维训练密不可分, 两者紧密联系。训练了思维也就训练了语言这一认识。个体阅读的过程是基于个体思维运行的过程。所以从个体心理特点、思维特性出发研究语言阅读, 深入探讨阅读每一过程中的个体思维的运行, 这将有助于个体阅读素养的形成与提高。
接下来从个体思维特点出发, 深入阐述语文阅读的四个阶段。
1 直觉思维
直觉思维是指思维步骤和思维过程不明确、不清晰, 对某些现象或问题直接地迅速地做出某种猜想、假设或判断的思维。它具有整体性、直观性、简约性、突发性、模糊性的特点。
无论是处理外语语言阅读材料或者是国语语言阅读材料, 无论是议论文、说明文、散文还是诗歌等各种题材, 个体在初次接触阅读材料时, 都会对阅读材料有迅速、直接的反应、猜想和判断。而初次接触阅读材料时的反应和判断, 都是对材料直观、浅显、整体性的掌握。阅读材料会初次在脑海中形成较为模糊的印象, 且一般情况下记忆不深, 理解和判断停留在较为表面的层次上。
在这一阶段, 个体对阅读材料可以进行理解性陈述。在陈述时, 可以发现, 个体能够将材料中的部分内容陈述。但是复述过程中, 个体对材料的中心思想、主旨的概述和提炼并不完全精准、到位。有时甚至会对有些内容记忆模糊, 遗漏部分内容。
在美国教育学家史密斯设计的教学模式将这一阶段定义为认知性阅读。
第一级阅读水平:认知性阅读, 它体现能够认识阅读材料的字、词和通读全文, 能够复述大意, 能够参照材料注释回答问题。这是一种复述型的阅读层次, 它只获得了阅读材料的大概印象和进行了字面上的了解。
2 分析思维
分析思维是指明确意识到思维的步骤和思维的过程, 并按一定顺序进行的思维。
在这一阶段, 个体会对阅读材料进行理解性的加工和分析。个体对阅读材料有了较为深入的理解, 对材料可以进行分析、概括、判断和比较。在理解性的复述中, 个体能够对阅读材料进行全面、有层次、有逻辑性、能体现主旨的概述。
在史密斯设计的阅读教学模式中, 将这一阶段评价为第二级阅读水平:理解性阅读。在这一阶段, 个体可以通过前辈或者教育者的引导, 解释词语、分析段落、概述主题。引导者可以通过寻求作家的思想风格、联系作品的社会文化背景, 理解性的指导。而指导的方法包括:分析、抽象、概括和比较等。而个体在没有引导者指导的情况下, 也可以自己探索或查询语言规则、相关文学知识, 协助理解阅读材料。
3 发散思维
根据思维的方向性和多向性, 可以将思维分为集中思维和发散思维。
发散思维是从所给与的信息中产生很多的信息, 或是指从一个目标出发, 沿着各种不同的途径去思考, 探求多种答案的思维。
与这一思维水平相联系的是第三级阅读水平:评价性阅读。史密斯这样定义这一阶段:评价的内容有, 阅读材料的内容和价值、阅读材料的表达技巧和风格、阅读材料的社会作用和时代意义、作者的观点和情感倾向, 以及写作的环境和背景等。这个阶段个体所要注重的不是阅读的客体:阅读材料和作家, 而是阅读的主体:个体自己的观点和认识, 它是在理解的基础上, 要求表达出个人的见解。在评价阶段, 要求读者跳出阅读材料之外, 以批评者的身份出现。
这一阅读阶段, 是完全基于个体对阅读材料充分把握的基础上, 深入理解并完全掌握材料内容、内涵、观点、主旨等。而个体的思维也需要达到了这一层级:发散思维。发散思维可以通过平时的阅读训练, 使个体思维能够达到发散思维这一层级。在这一阶段, 个体能够多角度、深层次地对阅读材料进行评价, 而这一评价是基于个体完全分析并掌握阅读材料的内容的基础上。并且, 阅读者可以流畅、清晰表达出自己对材料的评价和观点。
4 创造性思维
根据思维的创造性程度, 将思维分为常规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创造性思维使用独创的新颖的方法来解决问题的思维。体现在创造性活动过程中, 这种思维美现成的或固定的答案, 它是人类思维的高级过程。
史密斯的第四级阅读水平:创造型阅读。这也称作扩展性、延伸性或发现性阅读。这种阅读的标志是能够离开阅读材料然后提出新问题、发表新见解或做出新答案。这种阅读因为已经离开了阅读材料, 是超越“所获得信息”的阅读, 它不再把个体看成是阅读者, 也不看作是评论者, 而是被当成作者。
这一阶段, 是基于个体的阅读水平已经达到了创造性阅读水平, 并且在思维能力上也达到了创造性思维的层级。在个体创造性阅读的阶段, 个体能够自己进行创造性的发挥, 甚至是创作属于自己的作品。这一阶段的特点是离开阅读材料, 提出新问题、新的见解、做出新的答案。
个体对阅读材料的加工模式和个体思维特点紧密相连。在阅读训练的过程中其实也就是个体思维训练的过程, 当思维的层级向上发展和延伸时, 个体阅读材料的能力和技能也有了相应提高, 能够从最初的直觉阅读发展到创造性阅读。当个体的思维技能不断发展, 个体对阅读材料的把握也就不仅是停留在对阅读材料本身的理解。
当然, 在对阅读材料处理的过程中, 对外语文字的阅读材料的处理会相对难一些, 个体需要在完全掌握了该语言以及该语言所对应的国家或地区的文化基础上, 才能继续对材料进行处理和分析。与此同时, 个体对阅读材料所能分析的程度也和个体的思维层级成相对应关系。也许某个个体对阅读材料已经完全掌握, 充分分析和理解, 但是其思维水平还没有达到更深的层级, 那么个体就无法有条理、顺畅地对材料进行评价性阅读或创造性阅读。那么, 个体可以通过不断的训练来提升自己的技能, 以求能够有质的突破。
根据个体的思维特点帮助个体阅读素养的养成, 其实质就是对个体心理特点、思维特点的把握和充分了解的基础上, 帮助个体提高阅读水平。也就是在培养个体的思维水平, 只有在个体思维水平达到一定水准时, 才能有相应的阅读水平。而个体的思维水平的不断晋升也是靠阅读材料的不断训练, 阅读技能的不断提升才能帮助个体的思维水平达到更高层级。二者互相促进, 相互依存。对二者的完全理解和把握, 才能有效地提高个体思维水平从而养成个体的阅读素养, 并向更高水准不断攀升。
摘要:阅读可以区分为四个阶段, 即:直觉阅读、理解阅读、评价阅读、创造性阅读。而个体阅读的过程是基于个体思维运行的过程。个体对阅读材料的加工, 不会仅停留在感知的水平上, 而是要深入到客观事物的内部, 认识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及其内在的规律性联系, 这就需要思维来完成。思维是一种人类特有的高级心理活动过程, 思维使我们能够以抽象的运作方式去处理外在世界。
关键词:阅读,思维,创造性
参考文献
[1]赵国祥.心理学概论[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 2008.
[2]朱绍禹.中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
[3]陈琦, 刘儒德.教育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
[4]靳健, 石义堂.现代语文教育学[M].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 1997.
论学生数学直觉思维的特点及培养 篇8
简单地说,数学直觉是具有意识的人脑对数学对象(结构及其关系)的某种直接的领悟和洞察。
1.直 觉与直观 、直感的区别
直观与直感都是以真实的事物为对象, 通过各种感觉器官直接获得的感觉或感知。 例如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 两个角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等概念、 性质的界定并没有一个严格的证明,只是一种直观形象的感知。 而直觉的研究对象则是抽象的数学结构及其关系。 庞加莱说:“直觉不必建立在感觉明白之上。 感觉不久便会变得无能为力。 例如,我们仍无法想象千角形,但我们能够通过直觉一般地思考多角形, 多角形把干角形作为一个特例包括进来。 ”由此可见,直觉是一种深层次的心理活动, 没有具体的直观形象和可操作的逻辑顺序作思考的背景。 正如迪瓦多内所说:“这些富有创造性的科学家与众不同的地方, 在于他们对研究的对象有一个活生生的构想和深刻的了解,这些构想和了解结合起来,就是所谓‘直觉’……因为它适用的对象,一般说来,在我们的感官世界中是看不见的。 ”
2.直觉与逻辑的关系
从思维方式上来看,思维可以分为逻辑思维和直觉思维。 长期以来,人们刻意把两者分离开来,其实这是一种误解,逻辑思维与直觉思维从来就不是割离的。 有一种观点认为逻辑重于演绎,而直观重于分析,从侧重角度来看,此话不无道理, 但侧重并不等于完全,数学逻辑中是否会有直觉成分? 数学直觉是否具有逻辑性? 比如在日常生活中有许多说不清道不明的东西,人们对各种事件作出判断与猜想离不开直觉,甚至可以说直觉无时无刻不在起作用。 数学是对客观世界的反映,它是人们对生活现象与世界运行的秩序直觉的体现, 再以数学的形式将思考的理性过程格式化。 数学最初的概念都是基于直觉,数学在一定程度上就是在问题解决中得到发展的,问题解决也离不开直觉。 下面我就以数学问题的证明为例,考察直觉在证明过程中所起的作用。
一个数学证明可以分解为许多基本运算或许多 “演绎推理元素”,一个成功的数学证明是这些基本运算或“演绎推理元素”的一个成功的组合,仿佛是一条从出发点到目的地的通道,一个个基本运算和“演绎推理元素”就是这条通道的一个个路段,当一个成功的证明摆在我们面前开始,逻辑可以帮助我们确信沿着这条路必定能顺利到达目的地。 但是逻辑却不能告诉我们, 为什么这些路径的选取与这样的组合可以构成一条通道。 事实上,出发不久就会遇上岔路口,也就是遇上了正确选择构成通道的路段的问题。 庞加莱认为,即使能复写出一个成功的数学证明, 但不知道是什么东西造成了证明的一致性……这些元素安置的顺序比元素本身更重要。 笛卡尔认为,在数学推理中的每一步,直觉力都是不可缺少的。 就好似我们平时打篮球,要靠球感一样,在快速运动中来不及作逻辑判断,动作只是下意识的,而下意识的动作正是在平时训练产生的一种直觉。
二、直觉思维的主要特点
1.简约性
直觉思维是对思维对象从整体上考察, 调动自己的全部知识经验,通过丰富的想象作出的敏锐而迅速的假设、猜想或判断,它省去了一步一步分析推理的中间环节,而采取了“跳跃式”的形式。 它是一瞬间的思维火花,是长期积累的一种升华,是思维者的灵感和顿悟,是思维过程的高度简化,但是它却清晰地触及事物的“本质”。
2.创 造性
现代社会需要创新型人才, 我国的教材由于长期以来借鉴国外的经验,过多地注重培养逻辑思维,培养的人才大多数习惯于按部就班、墨守成规,缺乏创造能力和开拓精神。 直觉思维是基于研究对象整体上的把握,不专意于细节的推敲,是思维的大手笔。 正是由于思维的无意识性,它的想象才是丰富的、发散的,使人的认知结构向外无限扩展,因而具有反常规律的独创性。
伊恩·斯图加特说 “直觉是真正的数学家赖以生存的东西”,许多重大的发现都是基于直觉。 欧几里得几何学的五个公式都是基于直觉, 从而建立起欧几里得几何学这栋辉煌的大厦;哈密顿在散步的路上进发了构造四元素的火花;阿基米德在浴室里找到了辨别王冠真假的方法; 凯库勒发现苯分子环状结构更是一个直觉思维的成功典范。
3.自 信心
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的原因有两种, 一是教师的人格魅力,二是来自数学本身的魅力。 不可否认情感的重要作用,但笔者的观点是,兴趣更多来自于数学本身。 成功可以培养一个人的自信,直觉发现伴随着很强的“自信心”。 相比其他的物质奖励和情感激励,这种自信更稳定、更持久。 当一个问题不用通过逻辑证明的形式而是通过自己的直觉获得, 那么成功带给他的震撼是巨大的,内心将会产生强大的学习钻研动力,从而更相信自己的能力。
三、直觉思维的培养
一个人的数学思维判断能力的高低主要取决于直觉思维能力的高低。 徐利治教授指出:“数学直觉是可以后天培养的, 实际上每个人的数学直觉也是不断提高的。 ”数学直觉是可以通过训练提高的。
1.扎实的基础是产生直觉的源泉
直觉不是靠“机遇”,直觉的获得虽然具有偶然性,但绝不是无缘无故的凭空臆想,而是以扎实的知识为基础。 没有深厚的功底,是不会迸发出思维火花的。 阿提雅说:“一旦你真正感到懂一样东西, 而且你通过大量例子以及通过与其他东西的联系取得了处理那个问题的足够多的经验。 对此你就会产生一种关于正在发展的过程是怎么回事以及什么结论应该是正确的直觉。 ”阿达玛曾风趣地说:“难道一只猴子也能因机遇而打印成整部美国宪法吗? ”
2.渗透数学的哲学观点及审美观念
直觉的产生是基于对研究对象整体的把握, 而哲学观点有利于高屋建瓴地把握事物的本质。 这些哲学观点包括数学中普遍存在的对立统一、运动变化、相互转化、对称性等。 例如(a+b)2=a2+2ab+b2,即使没有学过完全平方公式 ,也可以运用对称的观点判断结论的真伪。
3.重 视解题教学
教学中选择适当的题目类型,有利于培养、考察学生的直觉思维。例如选择题,由于只要求从四个选择中挑选出来,省略解题过程,容许合理猜想,有利于直觉思维的发展。实施开放性问题教学,也是培养直觉思维的有效方法。 开放性问题的条件或结论不够明确,可以从多个角度由果寻因,由因索果,提出猜想,由于答案具有发散性,因而有利于直觉思维能力的培养。
4.设置直觉思维的意境和动机诱导
机关公文写作中的思维特点分析 篇9
(一) 规约性。
行政公文包括命令、决议、通报、公告、意见等多种形式, 一般都有固定的模式, 要求层次分明, 公文的基本模式为“标题+主送机关+正文+结尾”, 或直接采用“标题+正文+结尾”的模式。机关公文受到极大的约束, 文体固定、语言规范, 且在特殊的环境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请示属于机关公文的一种, 其正文部分都有固定的模式, 可分为三部分, 依次为:1.请示依据, 这部分内容要充分, 有针对性和时效性。2.具体事项, 这是请示的目的和主要内容, 必须切合实际, 详细简练, 而且要合理合法。3.对上级的要求, 这是结尾部分, 通常都很固定。在写作时, 层次要清晰, 上下文保持连贯和良好的逻辑性, 不得随意颠倒顺序, 否则极易影响全文表达;语言组织都有固定的关键词, 叙述要简明、扼要、真实;此外, 发文机关、字号、标题以及附件等, 都应详细填写。
(二) 非我性。
机关公文写作是一种替代思维和群众思维, 具有明显的非我性, 即写作主体不是作者自身, 而是替代发文机关而写;所表达的也不是自己的意思, 而是许多人思维相互协调的结果。机关公文虽是某作者所写, 但作者没有著作权, 只是代笔人, 阐述机关的思想和命令。所以, 公文很少表达作者的主观意识, 通常也不允许流露出主观色彩, 一份公文的完成, 要经组织者、撰稿人、校对人等诸多程序, 在重大文件中体现的尤为明显, 常常要征求社会意见, 然后经集体商榷, 最终确定主旨, 并组织专业团队参与写作。
作为机关秘书, 应找准角色定位, 明确岗位职责, 带着上级的思维指导写作, 同时, 应明白服务是秘书的基本职能之一, 是上级领导的配角, 专为上级领导服务。此外, 某些机关公文影响深远, 意义重大, 而领导在决策或制度上可能出现不足, 秘书人员应巧妙地反映给领导, 使其重新决策, 以免造成不利影响。这就要求秘书对领导要服从, 但绝不是盲从。
(三) 指令性。
机关公文写作是受到上级命令或领导交代, 才去进行创作的, 指令性较明显, 很是被动, 而实际写作中, 机关公文虽都是套用一些固定模式, 但细节部分还是依靠作者积极主动地掌控, 只是这种积极主动并非源自自身, 多半是受到外界压力而不得不为。
(四) 逻辑性。
机关公文写作的目的是运用逻辑思维分析研究问题, 以固定的形式去指导实践, 其观点是从实际材料中经过分析归纳总结出来的, 且在写作中也有严谨的逻辑结构。总之, 公文的写作是一个极其复杂的逻辑思维过程, 是一种创造性的复合性的脑力劳动, 具有明显的逻辑性。
(五) 创新性。
在当前时代, 创新尤其受人重视。机关公文写作同样需要创新。
一是开拓创新。在草拟公文时, 相关领导通常只是给出轮廓, 或指明大的方向, 如何才能构成一篇完整优秀的公文, 需要作者充分发挥创新精神, 在遵从机关公文大体模式的基础上, 又能有所创新, 按照新思路思考问题, 写作时使用新的方法, 不断探索新结构, 挖掘新功能。结合实际情况, 估测事态发展趋势, 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新方法或新建议, 拓展领导的思路, 促进工作进一步发展。
二是当前社会复杂多变, 党政或行政机关为满足新时代的要求, 常常要传达一些新政策, 环境的变化带动了主题的变化, 创新思维要以此为前提, 方能得到充分发挥。因此, 作者写机关公文时, 需结合周围环境的变化, 重新调整自身的创新意识和思维视角, 既符合实际, 又做到创新。
物理学的思维特点 篇10
一、变思维的混乱性为思维的条理性
学生年龄小,如果让他们把思考过程用自己的语言叙述出来,由于思考时缺乏一定的方法和能力,因此叙述出来的语言颠三倒四。针对学生思维的混乱性,在教学中,帮助他们建立清晰的教学概念,训练思维的正确性,只有在正确的基础上才能具有条理性。概念是思维的细胞,建立清晰的概念,是训练学生思维正确性的重要前提。概念的形成需要有感性材料,由具体到抽象,由抽象到具体。例如,在教学一位数除两位数时,每个学生准备几捆小棒(一捆十根)。在学生通过自己亲手摆棒、观察、动脑后,再通过教师的指导,让学生概括出:一位数除两位数,十位上的数够除的,要先除十位上的数。然后让学生通过练习,对概念加深印象并进一步深化,逐步培养学生逻辑思维的条理性。
二、变思维的单一性为思维的多向性
中年级学生学习知识和解答问题时,习惯于顺向思维,考虑问题从一个角度思考。针对这种情况,在教学中设法让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的侧面来思考问题,鼓励学生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时,灵活运用知识,发现多种解法,直至提出有创见的解法。例如,在教学混合运算100-25×3时,要求学生在算出答案后,用文字叙述这道题。除了一般叙述外,鼓励学生说出与众不同的见解,不要重复别人的回答。有的学生说:“100里面拿去3个25,还剩多少?”有的学生说:“100比3个25多多少?”还有的学生说:“25与3的积比100少多少?”……这样教学,既梳理了学生所学的知识,拓宽了解题思路,又得出了最佳结论,训练了学生思维的多向性,培养了发散性思维。
三、变思维的惰性为思维的积极性
中年级学生依赖性和模仿性比较强,解题时常模仿例题和教师的讲解套解法,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结果出现大量差错。根据这种情况,我设计了一些必须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寻找解题途径的问题。例如,在教学求平均数的应用题时,学生都懂得先求出总数,总数除以分数就得到平均数。讲解这个例题后,我设计了一道题:“小红期中考试后,三门学科平均分数是85分,语文80分,音乐83分,她的数学是多少分?”大部分学生模仿例题这样解(85+80+83)÷3。教师可引导学生对这种解法展开讨论,辨别对错,提出自己的看法,得出正确的结论是85×3-80-83,并叙述自己的解题思路。在教学中,提问为什么,引导学生去思考,使他们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这样训练,克服了学生思维的惰性,养成了勤于思考的好习惯,逐步培养了学生思维的积极性。
四、变思维的肤浅性为思维的深刻性
由于学生学习目的性不大明确,对于问题只求一知半解和满足于正确的答案。根据这个情况,在教学活动中应鼓励学生质疑、深思,训练思维的深刻性。发展思维是与质疑直接联系起来的,有所疑,才有所思,才有所得。例如,在教学乘数有0的乘法时,总结出这样的规律:乘数中间有0的,用0乘这一步可以省略。为了让学生对这个规律有深刻的认识,启发学生思考:乘数中间有0的,用0乘这一步为什么可以省略?学生通过讨论思考得出: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用0乘这一步数得0,所以这一步可以省略。由此出发,学生展开深思,对被乘数和乘数末尾有0的,怎样用简便方法计算有个全面的理解。
思维能力是在克服困难、解决问题过程中培养起来的,所以设计的题目必须要有一定的难度和坡度,让学生体验到经过思考问题得到解决时的快乐,这种快乐是促使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内驱力”。如在教学除法计算时,我曾经出了如下一道题:“30连续减去几个6,得0?”学生们积极地思考,回答道:“答案出来了,但规律找不到。”这时,我及时鼓励学生,从多种角度去考虑。过了一会儿,终于有学生举起手来,高兴地说道:“30里面有几个6,就得减几次。”学生的答案得到教师肯定后,兴奋得几乎要跳起来。通过鼓励学生质疑、深思,学生不再满足于现成的答案和对问题的模糊印象,训练了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和培养了创新能力。
中年级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形成,还处在萌芽阶段,并且带来许多不利因素。但是,只要我们在教学实践中有意识地注意根据中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把书教活,就能培养学生思维的条理性、多向性、积极性、深刻性。
物理学的思维特点 篇11
自三百多年前, 牛顿给出著名的三大运动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以后, 人们对于自然界中许多纷乱繁杂的现象 (如山上滚落的石头、树上掉下的苹果、平地上运动的物体等等) 的认识变得越来越清晰起来, 原来许许多多令人费解的现象在人们的眼里已不再显得那么神秘奥妙, 自然世界在人们的眼中越来越中规中矩, 有迹可寻。人们经过更多的研究之后, 甚至可以对越来越多的自然现象进行精准的预测和精确的计算。人类不断概括和总结实践中的经验, 将之上升为理性认识, 形成概念, 再应用于实践, 循环往复, 使人们对于整个世界的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不断深入。
纵观人类社会的存在与发展, 与自然世界一样, 运动是绝对的, 静止是相对的。在每一个社会阶段的自身演变和向另一个阶段变革的过程中都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内因 (内力) 和外因 (外力) 。详细论述这些因素是复杂的, 属于社会学和历史学的范畴。但我们知道一个基本的原理, 即人类思想意识和观念的发展, 以及对于自然世界的认知水平和掌控能力是影响和改变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把人类社会抽象的看作一个运动着的“物体”, 那么人类思想意识和观念的发展, 以及对于自然世界的认知水平和掌控能力, 则是推动社会发展前进的“作用力”。在不同的时期, 人类这些认识和能力的发展水平不同, 对社会发展的推动效果也不同。即“作用力”的大小不同, 推动社会这个“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也不同。
这样, 我们就有趣的发现, 整个人类社会发展阶段, 都无不切合着牛顿运动定律的思维。即“物体运动的加速度, 与施加在该物体上的作用力成正比。”
在原始社会中, 人类的思维能力处于初始的低级状态, 在强大的自然界面前, 人的力量是微弱的, 人们更多的是依靠自身本能为维持自身的生存而努力。这个时期由于人类对于社会发展的作用力量十分弱小, 社会发展的进程十分缓慢, 换种说法就是由于人类推动社会发展的作用力十分弱小, 那么使原始社会前进的“加速度”也及其微小。这个时期经历了数百万年, 漫长的过程中, 给人似乎静止的感觉。
然而, 在恶劣的自然环境面前, 人毕竟是有意识存在的, 残酷的优胜劣汰的自然法则, 激发着人类认识、适应和掌控自然的意识和潜力, 并在实践中得以发展, 人类创造了象形文字, 产生了原始宗教和图腾崇拜, 有了艺术的初始雏形, 有了原始工具的制造和使用。而随着人类这些能力的提高和发展, 对于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也日益明显, 社会开始迈动前进的步伐, 进步与发展拉开了序幕。经过漫长艰苦的历程, 终于使得社会发生了质的变化——进入了奴隶社会。
在奴隶社会, 人类有了相对比较成型的思想意识体系和相当的生产、生活技能, 这个时期有了大量劳动力的保存, 有了规模化的生产和劳动协作的关系, 特别是金属工具的广泛应用对于改进人类生产生活方式发挥了极大的作用。而随着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以及城市的繁荣, 以及文字的出现, 就又产生了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分工与对立, 从而有了阶级的分化, 有了统治阶层和统治者。
然而, 由于奴隶社会的统治阶级的思想来自于最原始和初级的弱肉强食的思想意识, 因此它所实施的是最野蛮和残暴的统治, 那些统治阶级为了维护自身利益的需要, 所建立的社会制度也是极其野蛮的剥削和压迫制度。而相应产生的社会生产关系也是极其原始和落后的关系。因此极大的影响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但是, 人类思想观念和意识的发展毕竟已与原始社会不可相提并论, 人们战胜自然, 打破统治束缚的能力也已不可同日而语, 人类推动社会前进的动力已很显著, 因此, 社会前进的速度在加快, 加速度在加大。这一点。从其自身阶段的演化就能说明。
到了封建社会, 人类思想意识的发展水平已经达到很高的程度, 掌控自然与自身命运的能力也有了相当高的水平, 在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都有了相当高的技能和水准, 社会各领域的发展都已相当完善, 人类智慧的空间已相当广阔, 产生出许多影响或改变人类生产生活方式的发明和创造, 个别的甚至于至今都无法企及。然而由于统治阶级的本质并没有改变, 社会仍然被少数集权统治者所控制, 社会利益掌握在极少数人的手中, 即所谓普天之下, 莫非王土, 率土之宾, 莫非王臣, 以及由此产生的社会制度和生产关系, 必然影响和束缚整个人类更大的创造力, 也必然进一步激化统治者和被统治者之间的矛盾, 社会的变革越来越快, 统治阶层的命运也越来越短, 在中国表现的是各朝代的快速更迭。其人类对于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已表现的十分强烈。
进入现代的社会主义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以后, 虽然仍然有统治阶层的存在, 但统治阶层与被统治阶层之间的关系已发生了本质的变化, 民主制度日趋完善, 社会的一切都已趋于统一和共同的利益, 特别是随着现代科技与各门科学的发展, 人类的创造力已被极大的激发和释放。使得社会的发展日新月异、一日千里。现代社会的主题是不断的挑战人类极限, 超越自己。人类对于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与社会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完美的结合起来。对牛顿第二定律所描述的关系体现的已是淋漓尽致。
这些, 只是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接近或适合牛顿第二定律思维的简单描述。而更多的我们还会发现“惯性”在整个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体现:原始社会之所以发展的十分缓慢, 一方面是由于人类改变和推动社会发展的能力弱小, 另一方面也是自然世界强大的惯性所制。而人类一旦激发出了解自然, 适应自然以至掌控自然的思想和意识, 则表现出更为强大的惯性, 它由弱到强, 由简单到复杂, 由初级到高端, 循序渐进, 连绵不绝。人类社会的每一个进步和每一项发明创造都无不是这种惯性的延续和发展。古代的四大发明, 发展到今天, 其辉煌的成就, 已是无法用语言来描述的。十九世纪爱迪生电的发明, 使人类真正的开辟了现代社会的生产和生活。而瓦特发动机的发明, 使人类的脚上按上了飞驰的轮子, 进而又使人们插上了飞翔的翅膀。所以积极的人类思想意识的惯性发展, 是整个人类社会的共同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