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类型学

2024-10-28

设计类型学(精选12篇)

设计类型学 篇1

“什么样的事物能够被称作是一个建筑作品?这个问题最终将回到类型的概念上来”

——拉斐尔·莫尼欧

拉斐尔·莫内欧(Rafael Moneo),是西班牙当代著名建筑理论家和建筑教育家。在当今社会“短暂生命建筑”日益风行的今天,莫内欧把建筑当做一个巨大的历史载体,对建筑本质的洞悉及对建筑立场的坚持,使得他的作品立足于对历史,场地的深入理解,并能提出不同而意味深长的诠释。

莫内欧认为类型(Typology)作为建筑学的一个学科特征是解答建筑本质的关键。“对类型问题的理解,也就是对建筑本质的理解。”【1】他认为类型是特定时间与空间下,生活方式与物质形式的结合,类型学的思想不仅包含了对人类生活习俗的认识,也包含了对历史,文化现象,传统思想的深入了解。正因为如此,才使类型学的研究真正架起了历史与现实之间的桥梁。莫内欧作为一名建筑师,他不会恪守自己一贯以来累积的建筑语言模式,而是根据不同的城市文脉、历史背景来决定那些独特的、诗歌般的历史建筑元素。在《关于类型学》中,莫内欧写到:“建筑师可以自由地处理类型,是因为设计过程存在着两个可以彼此区分开来的阶段:一个类型学的阶段和一个形式生成阶段。”【2】他认为,类型学的过程是包括类型抽取和类型场所化两个阶段。一是对类型的多重抽取和转换;二是表层结构对于环境的场所化过程。

而如何建立设计逻辑以及如何及时发展它?如何将深层次感知的抽象精神运用在现实形式的表达上?本文通过尝试对洛杉矶圣母教堂的作品进行分析来理解莫内欧作品中体现的类型学与建筑形式之间的关系。

类型一:场地布局

莫内欧用一种内敛的方式回应着建筑与城市环境的关系,在外部顺应城市环境的多重特点,在内部发挥出了建筑本身的极大自由性,适应多种多样的功能和用途。反映了建筑的双重属性。具体的类型语言表现为一个规则体量和一个弯曲的或是片段体量的并置。

在洛杉矶圣母教堂的场地空间特征的处理上,莫内欧遵循了这种类型原则。教堂座落在城市的闹市区,东西长,南北短的矩形场地,周围有音乐中心等现代文明空间,需在这其中创造一个面向宗教的场所(图1)。莫尼欧是这样回应这一问题,主要建筑中殿位于场地的西头,会议中心、小商店置于场地东头,北面是长长的玻璃通廊来阻隔场地北面的高速路对整个环境的影响,南面是入口的钟琴墙,墙上有36个大钟。场地的东、西、南、北四个街道界面,都以规则的形态谦和地顺应着城市的肌理和形态。进入场地中的庭院则呈现出不规则的布局,中殿的建筑发散的轴线向圣坛延伸,入口处不规则的下沉广场,有两个台阶踏步,一个通向教堂和金碧辉煌的尖顶钟楼,一个通向广场,不规则有着强烈的引导性。场地内部场地布局丰富而精彩。

这种类型概念是为了回应建筑与周边环境的关系:“规则的体量是用来强化一个街道的边界或者城市的边界,而不规则的一部分将适应不规则的地形,变化的光线以及在一个自然环境中的自由伸展(图2)。”【3】这种类型可以在现代建筑中找到,比如阿尔瓦·阿尔托的罗瓦涅米公共图书馆设计,这是一座不对称形式的公共建筑,最抢眼的特点就是把层层堆砌的扇形平面与方形的中央大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从而构成它的主体部分。方形的中央大厅规则的顺应着街道的界面,面对外部是中性的形式,而扇形平面部分则在场地的另一个方向上自由的伸展开来,迎合了图书馆的采光要求。

类型二:平面布局

整个建筑的流线组织和空间的展开依据了罗马的拉丁十字巴西利卡。在罗马巴西利卡的东端建半圆形圣坛,用半穹顶覆盖,其前为祭坛,坛前是歌坛。在坛前增建一道横向空间,形成十字形的平面。作为一种公共建筑的形式,其特点是平面呈长方向,外侧有一圈柱廊,空间有较强的轴向性,主殿比两边的侧廊高。光线从主殿的两侧高处进入室内。

在教堂主殿的设计中基本遵循了这样的形式特点,主殿高大,宽敞,平面呈开口喇叭状,为拉丁十字的变体,中轴线对称(图3)。周围的侧廊环绕主殿一周,光线从主殿的两侧高高的墙壁中渗透进来,这种空间特征与人们在室内向往自然光线和公共领域性的心理相契合,一种神圣的气氛弥漫在高大的教堂中(图4)。

类型三:空间特征

莫内欧认为一个建筑物的存在,绝大部分是由于它身处在两个不同的世界之中——外部与内部。也就是说,在外部的世界中,建筑物必须妥协于城市结构与周边的环境;在内部世界中,建筑本身则具有独特的性格,是绝对自由的。他并不赞同柯布西耶室内与室外之间连续性的思想。具体的类型语言表达形式为:一个规则、中性的外部体量与一个丰富多变的内部空间的结合。

在洛杉矶圣母教堂的设计中,外部造型如雕塑般的体量,巨大的钢筋混凝土墙体矗立在场地中,表达着整个建筑稳定与力度的性格(图5)。外表面混凝土层叠的处理手法使教堂具有现代感,通过门廊进入到建筑内部中,会慢慢渗入的光线逐渐笼罩。在经过围绕中殿的回廊时,巨大的封闭墙体与屋顶连接处渗入的光线便使人的为之感叹,它营造了一种“瞬间的秩序”(图6),当走到回廊的尽头,转入正殿时,整个内部丰富绚丽的空间便明确地展现的面前,内部大殿被柔和的金黄色光线沐浴其中。都能让人在体力上和精神上得到放松。身置其中让人很难与外部封闭的形象联系在一起。在教堂的正前方,光线柔和的从墙体上的十字架中渗透进来,使教堂的神圣气氛烘托到了最高潮。樱桃木凳,木质天花都极大地丰富了室内空间。莫内欧对于空间,界面,材料和光线的整体运用,创造了一种超越形式的空间品质。(图7、图8)

这种类型概念使建筑谦和地融入城市的环境中,同时又在内部探索空间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他认为,“建筑应该被认为是城市的一些片段,如同一些内敛的容器回应着周围环境的多重特点;而在内部。人们可以加入各种各样的空间和用途。”“我认为建筑作为一种现实的存在,它不得不矛盾地以双重属性来扮演角色,在这种表演中,人们可以发现建筑外部体量中紧凑的极限状态,也能够发现室内空间结构组织的自由。”【4】关于这种类型的源头,莫内欧明确地提到了意大利建筑师斯卡莫奇的建筑。

对以上三种类型的提取分析了类型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形和转换,而在类型学另一方面,也需要阐述表层结构对于环境的场所化过程。也就是材料,构造及细部的场所化阐释。

莫内欧在以往的设计中,表现出了对墙体的偏爱,竖直平面的价值,是建筑强而有力的陈述。在洛杉矶圣母教堂中殿的设计中,通过对历史的感知,他使用了同样可表达出稳定厚重感的混凝土材料建筑墙体。墙体内大面积镶嵌的半透明的雪花石膏片(图9),被磨制得很薄,自然光经过滤后,由于光线折射,变得柔和暗淡,并且石材的纹样若隐若现,变化无常,相当美妙。

莫内欧在一种能够强化所需氛围和突显其本质特征的方式下进行场所化的应用,并将他们以一种清晰而简练的方式组织在一起。在这个作品中,莫内欧从光线的设计出发,“创造一种安宁的感受和一种集会的气氛,在这种氛围中人们可以体验到一种超然的感受。”运用了类型学的设计方法,对类型多重抽取和转换,再对表层结构进行场所化过程,在喧嚣的城市环境中创造出了“一个能让人感到孤独的建筑,但同时他们还可以感受到一种团结的力量。”【5】

摘要:通过对洛杉矶圣母教堂的场地布局、平面布局以及空间特征的分析,总结了拉斐尔·莫内欧运用类型学的思想,将抽象精神用现代形式表达,创造独特的精神场所。

关键词:类型学,拉斐尔·莫内欧,洛杉矶圣母教堂

参考文献

[1]郭歌洋.拉斐尔·莫尼欧.北京:中国三峡出版社,2006

[2]周虹.关于对话-拉斐尔·莫尼欧及其建筑作品,建筑师,89期3Rafel Moneo.1990-1994,EL Croquis[64],Spain,1994

[4]吴放.“反映设计”-探索拉菲尔·莫内欧建筑设计思想

[5]吴放.拉斐尔·莫尼欧的类型学思想浅析.建筑师,2004

[6]后德仟.莫内欧“反应建筑”的思想与理论.建筑师,2004-6957 648

设计类型学 篇2

chinacir点击数:713更新时间:2008-9-18

(一)根据市场调研的目的和深度不同:探索性调研设计;描述性调研设计;因果关系调研设计;预测性调研设计。

1、探索性调研设计

探索性调研设计指在定义问题和确定研究目标之后,组织精通市场调研的专家和具有调研经验的调研员对前期所收集的资料,包括企业内部的有关生产、销售的记录与预测数据,咨询部门的相关信息,尤其是关于产品的目标消费者的信息以及来自竞争者的消息要尽可能地阅读,并从中摘录有关事项进行深入研究分析。所采取的途径一般有借助二手数据的分析、个案研究、专家咨询或调研、试验性研究、其他定性研究方法等。

探索性调查的资料来源主要有三方面:

•现成资料,这是主要来源;

•向专家、产品设计者、技术人员和有识之士请教,用户、顾客做调查;

•参考以往类似案例,从中找出一些启发。

2、描述性调研设计

描述性调研设计都非常细致,要求清楚地规定调研的六个要素,即5H1W:

谁——谁是品牌的消费者和潜在的消费者?

什么——从被调研者那里,我们应该得到什么信息?

何时——什么时间从被调研者那里获取信息?

何地——应该在什么地方与被调研者接触以获得信息?

为什么——为什么要进行这次调研?

什么方式——以什么方式获取信息,采取什么样的调研方法?

3、因果关系调研设计

因果关系调研通常要利用各种统计技术去了解与说明各种市场问题与环境因素之间的关系。

因果关系调研的方法和其他方法有一定差异。考虑因果关系时要将有可能影响结果的变量控制起来,这样自变量的影响才能测试出来。因果关系的主要调研方法是实验法。

因果关系中理论研究和日常生活的区别:

•日常生活把原因说成是惟一的;理论研究只能说明原因之一。

•日常生活认为因果是确定的;理论研究只能说是很可能。

•日常生活认为因果可以推导;理论研究只能根据历史资料推断。

科学研究中因果关系通过三种迹象推断:

•共变,即一起变化;

•顺序变化;

•排除其他可能的原因因素。

4、预测性调研设计

预测性调研设计是为了预测未来市场的变化趋势而进行的调查,它着眼于对未来市场状况的调查研究。

(二)根据市场调研的组织方式与对象不同:全面调查;非全面调查。

市场调研的组织方式:是指市场调研如何处理被调查对象总体,而不是指具体的收集市场资料的方法。

1、全面调查

全面调查又称市场普查或市场整体调查,它是对市场现象总体的全部单位逐个进行调查。

2、非全面调查

非全面调查是对市场调研对象总体中的一部分单位进行调查。它一般按照代表性原则以抽样的方式挑选出被调查单位。其常用方式有市场抽样调查、市场典型调查、市场重点调查等。

非全面调查是的方式:

1)市场典型调查:是在对市场现象总体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从市场调研对象中选择具有代表性的部分单位作为典型,进行深入、系统的调查,并通过对典型单位的调查结果来认识同类市场现象的本质及其规律性。

2)市场重点调查:是从市场调研对象总体中选择少数重点单位进行调查,并用对重点单位的调查结果反映市场总体的基本情况。

3)市场抽样调查:最常用的方式,在后面再单独介绍。

(三)根据购买商品的目的不同:消费者市场调研;产业市场调研。

1、消费者市场调研

目的:主要是了解消费者需求数量和结构及其变化;其次还要对诸如人口、经济、社会文化、购买心理和购买行为等影响因素进行调查。

2、产业市场调研

目的:对市场商品供应量、产品的经济寿命周期、商品流通的渠道等方面内容进行调查。

(四)根据商品流通环节不同:批发市场调研和零售市场调研。

(五)根据产品层次、空间层次、时间层次划分。

1、按产品层次不同

可区分为很多不同商品类别或商品品种的市场调研(如:食品类、衣着类、文娱类),并可进一步区分为不同的小类或具体商品的市场调研(如:食品类商品又可分为粮食类、副食类、蔬菜类、干鲜果类等小类;副食

类还可细分为肉、禽、蛋、鱼等商品的市场调研)。

2、按空间层次不同

国际市场调研和国内市场调研,国内市场调研又可分为全国性、地区性市场调研。

3、按时间层次不同

经常性、一次性、定期性市场调研。

初中英语作业设计类型研究初探 篇3

一、基础类作业

基礎类作业主要包括英语的基本方面,主要是听、说、读、写及语法作业等。在进行基础类作业设计的时候,一方面要注重作业材料的选取要针对教学重点又要能吸引学生兴趣;另一方面在基础类作业的设计过程中要尽可能将听、说、读、写有机整合起来。除此之外,教师应该根据学情把基础类作业设计成为分层的作业,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要求,做到真正服务学生,巩固学生的英语基础知识。例如在完成九年级的“When was it invented?”教学之后,我为学生讲解了几种发明,布置了Describe one of your inventions and then write it down的作业,并让学生进行相互讨论。

二、互动类作业

互动类作业主要是将听力和口语结合起来,它一般可以通过表演、改编故事、编写对话等方式来完成。初中英语教材每个单元围绕一个话题展开,设置了文章、对话等许多内容,所以对于有的单元教师可以将内容整合,让学生自己改编与加工形成短剧在课堂上进行表演;也可以让学生利用课本上的知识,适当拓展,编写一个不少于15句的对话等。这种类型的作业既让学生熟悉了课本知识,又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给了他们展示能力的舞台,让他们体会到成功的喜悦,进而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此外,互动类作业可以加强学生和学生、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交流,不断提高学生的英语语感和英语综合能力。

三、社会实践类作业

语言是用来交流的工具,只有通过具体的实践活动才能有效利用它,体会到语言的魅力,获得巨大的成就感。在学完“环境污染”这个单元后,我给学生布置了一个调查作业,即调查一下自己的生活周围是否存在污染源。如果有,是如何产生的,应该怎样预防和防止污染的进一步恶化,让学生把调查结果以英语作文的形式呈现出来。学生在完成此次作业的过程中,既充满一定的实践性、趣味性,又有一定的自主性和选择性。通过社会实践类作业,学生可以把课堂上所学的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提高对英语的综合运用能力;同时,社会实践作业还会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帮助他们学会关注身边的人和事,真可谓一举两得。

四、其他类型的新型作业探索

除了上述三种作业类型外,还可以根据具有的教学内容采取其他一些新型作业,如制作类作业、收集类作业、绘画类作业等。制作类作业能充分展示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学生在制作过程中会想方设法地查找资料,从而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例如学完“How often do you exercise?”后,我要求学生用英语制作自己的作息时间表,让学生把所学的英语知识和自己日常的生活结合起来,让英语真正走进学生的生活。社会生活的信息化和经济的全球化,使英语成为生活中各个领域最重要的信息载体之一,在我们生活的周围随处可以发现各种英语商标、指示牌等。课外可以布置学生去收集、摘抄这些身边的英语,并定期进行相互间的交流。学生反馈的内容十分丰富,例如Lenovo(联想)、No Smoking(禁止吸烟)、Parking(停车场)等。这样的课外作业不但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长知识,还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觉的学习意识。

总之,英语课外作业的设计类型应以学生为中心,要求教师的角色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要成为学生全面发展的策划者,要坚持做到课外作业源于教材而又不拘泥于教材和课堂,作业的布置要从学生的需求、目的、兴趣出发,选准方法,突出特色,从而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把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兴趣调动到最佳状态,让学生的能力、素质得到全面提升。

设计类型的美学分析 篇4

一、现代设计对产品包装的美学分析

从18世纪工业革命到19世纪末期, 虽然人们在生活习惯与心理上对旧有产品的形式与风格有很顽固的留恋, 但工业技术仍然持续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因此, 包装与机械生产要求之间的矛盾因此也不可避免地产生。大多数工业产品单方面追求标准化、批量化生产, 对产品本身却忽略了装饰美、形式美的因素。1851年的世界工业博览会上, 许多产品上加了些不伦不类的纹样为装饰, 想以装饰弥补其形式上的丑陋。一场名为“新手工艺美术运动”的设计风格改革运动应运而生, 主张艺术家走入生活, 艺术与技术结合, 创造为大众理解和接受的作品, 它反对维多利亚矫饰之风, 倡导中世纪的纯朴产品, 并吸收日本的产品, 从自然中汲取素材, 创出新的设计风格。

19世纪末20世纪初, 在欧洲和美国产生了规模宏大、影响广泛的“新艺术运动”。这场运动反对矫饰风格, 主张回归自然, 极大地发展了植物、动物纹样在图案设计上的运用, 创出一种唯美主义设计风格。直到1910年左右, 才逐渐被“装饰艺术运动”和“现代主义运动”取代。

随着现代化与工业化逐渐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艺术家们也尝试着寻找一种新的装饰使产品形式符合现代生活特征。1925年巴黎举办的“装饰艺术展览”向人们展示了“新艺术”运动后的设计风格, 在思想与形式上是对“新艺术”运动的矫饰的反动, 它反对古典主义与自然主义及单纯手工艺形态, 而主张机械之美。从现代设计发展历程看, 它是具有积极的时代意义的。

二、现代设计对视觉传达的美学分析

现代平面设计艺术作为视觉传达艺术中的主要组成部分, 经历了从工业化社会到信息化社会的转变。而中国的平面设计艺术在观念, 在功能、语意和形式表现上, 都备受东西方文化思潮和艺术风格的影响。在现代设计多元化发展的大趋势下, 人类生存方式上新观念的介入、思维的引导和情感的表达, 我们发现以往贯于平面设计中运用的法则正逐渐被打破, 固有的符号现象被解构, 人类在跨越世纪的里程中力求找到合理化的视觉空间。

平面设计所处的地位与从前已大不相同。在观看方式方面, 无论是通过眼睛还是用鼠标去点击, 深入设计空间的方式也不同。科技进步和全球信息化, 从某种程度上缩短了时空差, 人的想象随着时空概念的变化而延伸, 平面设计也逐步从二维向三维到四维空间延展, 设计中的时空化与科技化为我们展现出丰富的空间符号。从艺术发展的角度来看, 现代设计观念无论形态还是形式上都与中国传统视觉造型元素存在着一定的渊源。对于具有中国地域特色旧有造型元素其形态上的改造, 则使元素不仅传递了现代设计观念, 更使旧有元素能够真正传递载体的现代信息, 符合现代设计的功用, 从而摆脱元素在使用的局限与语意上的偏差。对本土设计师来说, 守一方水土研究自成体系的平面设计就显得非常的重要。

三、现代设计对服装的美学分析

对于服饰的美学理论, 第一要具备国际化与多元化的设计需求。在近乎持续变化的国际环境中, 服装设计者不得不与他们的客户尽量保持同步;客户所经历的最大变化之一, 就是趋向更多样化劳动力对象的转变, 这个变化在近十多年尤为激烈。从而, 人们在设计方面不得不尝试面向大众, 在现代服装设计作品中, 把不同民族图像通过需要进行再组合, 力求把所有新的成分因素考虑在内, 设计描绘面尽可能的宽广, 以达到传达多样性文化信息的目的。第二要具备个性化设计需求。当前, 商业和设计行业出现了重叠, 设计工作必须要在这个需求较高的新环境中能标出自己的领地。设计不仅要跟上美学的发展, 还必须赶上科技的进步。随着周围标识语的不断增多, 设计者要重新去适应不熟悉的新领域。在设计和制作中都占主导地位的网络领域就是其中一种。在科技带来的种种压力下, 平面设计行业似乎有渐渐衰落的可能。但事实恰恰相反, 商业界提出的新挑战不仅加强了设计的重要性, 还提高了设计的潜在能力。当服装设计走向程式化之后, 其设计创意就必须具有个性化。个性化是设计师对服装设计个性差异的独到见解, 设计就成为无限超越自我, 获取随心所欲的表达。

综上所述, 现代设计艺术与美学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其关系是相连的, 内在的, 互动的, 广义的。设计师们和企业家们立即改变观念, 设计出符合未来标准的作品决非易事。不过, 工业“文明”、市场经济给人类带来的危机正在唤醒越来越多的有良知的人。美学在产品, 环艺, 视觉传达和包装服装的体现是必然, 也是未来人类发展的方向。

参考文献

[1]王受之:《世界平面设计史》, 中国青年出版社, 2002年。

[2]李砚祖:《造物之美》,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0年。

[3]赵希岗:《现代图形设计与传统图案》, 《装饰》2003年。

[4]李砚祖:《视觉传达设计的历史与美学》,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0年。

[5]寻胜兰:《继承民艺》, 《艺术与设计》, 2002年。

消费及其类型教学设计 篇5

第一框 消费及其类型(教学设计)

一、学情分析:

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实实在在的消费者,与消费密切相关,教师授课过程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在轻松的氛围中完成授课任务,但要能驾驭课堂,做到收放自如。

二、教材分析:

在了解了货币、商品的价格这两个消费必备的条件后,教材顺理成章的引导学生认识多彩的消费,围绕消费这一中心,教材介绍了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各种消费类型及消费结构等方面的基本知识。由居民日常生活的各种消费场景引出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并指出消费水平的高低主要受居民的收入和物价水平的影响,对不同消费类型进行划分和分析。

三、教学重点: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

四、教学难点:贷款消费

五、教学方法:讲授法、情境分析法、讨论法

六、教学课时:1

七、教学过程:

温故知新:

1.影响价格的因素:供求影响价格;价值决定价格。

2.价格变动的影响:(1)一般情况下,商品价格上升,人们对该商品的需求量会减少,价格下降,人们对该商品的需求量会增加。(2)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需求量的影响较小,对高档耐用品需求量的影响较大。

导入新课:从呱呱坠地之日起,我们就开始了消费,消费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人们的消费受哪些因素的影响?有哪些消费类型?带着这两个问题,我们走进今天的新课——《消费及其类型》。

一、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 情境设置一:小刘的犹豫

引导学生得出: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人们当前可支配收入越多,对商品和服务的消费总量就越大。

情境设置二:小刘的忐忑

引导学生得出:居民消费水平不仅取决于当前的收入,而且受未来收入预期的影响。对未来收入预期乐观,预支将来收入的可能性就会加大;对未来收入预期悲观,则会节制当前的消费。

情境设置三:让小刘过把老板瘾

引导学生得出:社会总体消费水平的高低与人们收入差距的大小有密切的联系。收入差距过大,总体消费水平会降低;收入差距缩小,会使总体消费水平提高。

讨论: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除了居民收入,还有没有其他因素?

引导学生答出:物价水平;其他因素(商品的质量、性能、包装,服务态度,售后服务等)

过渡:消费有不同的类型,接下来我们学习另一个问题——消费的类型

二、消费的类型

分组讨论:按交易方式划分,消费有哪些类型?按消费目的划分,消费又可分为哪几类?

1.按交易方式划分:钱货两清的消费、贷款消费、租赁消费 情境探究:(1)分析材料中的三种消费分别属于哪种消费方式?

(2)这三种消费方式分别适用于什么情况?

讨论一:贷款消费是否适合每一位消费者?

【总结】 贷款消费以信用为基础,按照约定按时还本付息。对于收入稳定、对未来收入持乐观态度的人来说,贷款消费是不错的选择;但对未来收入预期不乐观的人来说,贷款消费的还贷压力太大,影响生活质量。

讨论二:贷款消费是否等于超前消费?

【总结】 贷款消费不等于超前消费。如果贷款消费是依国情及自身实际而进行的,并且未来有还贷的能力,那么它就属于适度消费;但是如果超越了这一限度,它就属于超前消费。

2.按消费目的划分:生存资料消费、发展资料消费、享受资料消费 生存资料消费:是满足生存必需的最基本消费(较低层次衣食住行的需要)发展资料消费:是满足德智体发展需要的消费(如接受教育、参加培训等)享受资料消费:追求身心愉悦全面发展的消费(如观看表演、外出旅游等)

三、恩格尔系数

1.恩格尔系数的含义:食品支出在(消费)总支出中所占的比重叫恩格尔系数。这是德国统计学家恩斯特·恩格尔提出的著名定律。2.与消费水平的关系:

(1)恩格尔系数大,人们的消费(生活)水平低,恩格尔系数小,人们的消费(生活)水平高。

(2)恩格尔系数减少,表明人们的消费(生活)水平提高,消费结构改善。恩格尔系数增大,则表明消费(生活)水平降低。

小试牛刀:已经拥有一套住房的小年还是没有禁得住诱惑。2014年小年又按揭贷款150万元购买了一套高档新房,并利用假期进行了装修,材料费用20万元,人工费用2万元。小年的消费分别属于哪些消费类型?

答案解析:①从交易方式看,按揭贷款属于贷款消费,购买材料和人工支出属于钱货两清的消费;②从消费目的看,小年在拥有住房的基础上又购买高档新房,应当属于享受资料消费。

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和消费的类型。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应该懂得,消费不仅仅是纯粹的个人行为,它关乎国计民生;消费不是纯粹的吃喝玩乐,它是生存的质量、发展的资本。因此,消费是快乐的,健康的,也是理性的。课堂巩固训练:

一、单项选择题:

1.消费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最主要的是()A.居民收入

B.消费品价格 C.人口数量

D.商品的性能、外观、质量、包装、商店位置、服务态度等 2.要提高人们的消费水平,最根本的是()A.稳定物价、降低商品价格

B.大力发展经济,保持经济的稳定增长,增加居民收入

C.控制人口数量

D.提高产品的性能、质量和售后服务

3.随着我国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加,一直被视为高档消费品的轿车正然走进寻常百姓家。这说明()

A.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

B.消费拉动经济增

C.物价水平影响人们的购买力

D.生产与消费相互影响 4.随着高校招生的不断扩大,教育将成为家庭消费的热点,按照消费目的分类,接受教育属()

A.精神文化生活消费

B.脑力劳务消费 C.发展资料消费

D.享受资料消费

5.“书画琴棋诗酒花,当年件件不离它。而今七字都变更,柴米油盐酱醋茶。”这首自我解嘲的《无题》诗,说明了()A.收入水平的高低对家庭消费有直接的影响 B.生存资料的消费是维持生存必需的条件 C.发展资料的消费也表现为物质消费

D.没有生存资料的消费和发展资料的消费,人类便无法生存和发展

二、消费类型连连看:

现金购车

享受资料消费 欧洲十日游

贷款消费 贷款买房

发展资料消费 参加培训班学习

钱货两清的消费 板书设计:

一、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

1.居民收入水平2.物价水平

二、消费的类型

1.按交易方式划分:钱货两清的消费、贷款消费、租赁消费 2.按消费目的划分:生存资料消费、发展资料消费、享受资料消费

三、恩格尔系数

1.含义

中职英语作业设计的原则及类型 篇6

关键词: 中职英语    作业设计    原则    类型

《中等职业学校英语课程标准》强调面向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个体差异,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注重过程评价,这种理念对英语作业的设计提出了新要求。作业是课堂教学的有效延伸,是英语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环节,是巩固知识、培养能力的重要手段,是检测学生英语学习、反馈教师教学效果的重要标准。因此,如何设计生活化的课堂内外作业,就成了广大教师特别是中职英语教师应予以足够重视的问题。

目前中职学校英语作业普遍的方式是以机械化为主,统一要求,统一标准;作业质平量微且(教师布置课内外作业的)随意性大。具体表现在:机械化的抄写过多,记忆任务过于繁重;作业内容既缺乏新意又缺少层次性,已经不能适应新时期中职学生的求知需求。针对这些不足,笔者认为:如果我们按照新课程理念和要求,对中职英语作业进行创造性设计,在作业设计原则和作业类型方面进行与时俱进的创新,使中职英语作业“生活化”,让学生在课外同样进行有效的英语学习,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从而激发学习兴趣,有效提高学习效率。

一、作业设计的原则

依据新课标的理念及日常具体教学情况,我们的“生活化”课外作业设计可遵循以下四个原则。

1.兴趣性原则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源泉,是最佳营养剂和催化剂。学生对学习有了兴趣,学起来就轻松愉快,思维也最活跃有效,学习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我们在设计英语作业时可根据教学内容、时代潮流及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设计一些让学生感兴趣的生活化课外作业。有一次在课堂上跟学生谈起“英语网络用语”时,发现全班学生都瞪大眼睛认真倾听,兴致极高,于是我灵光一闪布置学生课后收集“英语网络用语”,并在第二周进行汇报展示。作业因为其生活化和时代性而有效激发了学生兴趣,再加上现在学生人人都有手机。因此,作业很快在第二天完成,课堂上AFAIK,4ever,OIC,WYSIWYG,YDKM等网络英语脱口而出,学生争先恐后地上台汇报,参与热情较之前少。

2.层次性原则

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都有一定差异,我们不可能用统一标准看待或测试每个学生。教师应尊重学生个体差异,设计难易相应的不同作业,让各层次的学生练习。这样,不同层次学生才能体会到成功的快乐,从而树立学习自信。

如在教学商务英语的商务信函时,我根据学生的英语水平布置要求不同的作业:A层(优秀)学生根据商务信函的格式写一份推销函,要求内容切题,结构严谨,条理清楚,语法正确,语言通顺得体;B层(中级)学生仿照范文写一份推销函,要求内容切题,条理清楚,语法正确;C层(较差)学生则背诵范文,这样不同层次学生才能获得相应提高。

3.合作性原则

教师应该创设各种合作学习的英语课外作业,促使学生相互学习,相互帮助,体验成功,进而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如在教授学生如何向客户进行报盘后,我先把班级学生每四人组成一个小组,然后拿出手机,以此为商品要求各组学生向客户报盘,详细说明手机各方面性能和交易事宜,最快完成报盘的小组为优胜组,全组成员统一加分。任务布置后,各组同学马上进行任务分解:有的上网查询,有的埋头撰写,有的核对信息……一份详尽的报盘信函就在小组的分工合作中完成,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既做到学以致用,又体验到团队合作的甜头。

4.口头与笔头相结合原则

中职学生已具有一定深度的认识世界的能力,适当培养中职学生英语交际和英文写作兴趣,对中职学生今后的职场英语交流和英文写作能力的提高都有好处。因此,课后布置适当的口头与笔头作业,让学生在课余时间适当进行英语口语交际表达和写作训练十分必要。如每逢周末或周日晚,我都会组织学生在教室开展“英语角”活动,定期让学生进行面对面的英语交流;有时借助微信群进行口语即时交流和英语短文写作比赛,口头与笔头相结合,让学生在娱乐的同时提高英语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

二、作业布置的类型

我们可以根据中职学生的特点,设计布置一些实效好、丰富多样的课堂内外作业,这样不仅能方便学生巩固所学知识,而且能在不知不觉中使他们学到很多课外知识,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主动学习的意识。

1.自主学习型作业

目前,中职生英语学习对阅读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根据这一情况,在教学实践中可以组织并实施中职学生英语课外阅读计划,为学生推荐一些英语课外读物。例如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的《书虫》系列。这一系列分为多个级别,我们可以根据不同水平的学生选择不同难度。其作者都是英美作家,或由英美作家改写,文章非常地道,每篇小说约5000词至8000词不等。但由于是中英文对照,部分学生会只阅读中文,教师在这方面要予以正确指导。在阅读过程中,教师只布置读书的数量和时间,而阅读的内容和阅读的技能体验全部靠自己在阅读中慢慢体会和体悟,教师只在必要时给予指导。

2.合作学习型作业

合作学习型作业是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小组合作,通过讨论、动手操作等形式完成的作业。如让学生制作英语贺卡,在节日或生日时互相赠送;或让学生以小组形式制作英语手抄报、校园英语警示牌等。这类作业既可增进学生间的情感,又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合作是新课标所提倡的新的学习方式。它可以是同桌合作式、四人小组合作式、多人合作式,也可以是学生家长合作式。让他们在为共同实现学习目标的基础上,通过沟通、交流、互助、学习、理解完成学习任务,从而实现教学目标。我们可以将各班按六人一组分为若干小组,无论学习讨论还是做作业都可以在小组内讨论。在英语越来越受重视的今天,越来越多的英语出现在我们生活周围。只要稍加留意,就可发现随处可见的英文商标、广告、说明、标牌等。我们可以布置学生自己去发现、收集、摘抄身边的英语并组织交流。学生兴致盎然,反馈回来的作业十分丰富。诸如No smoking(禁止吸烟)、Bank of China(中国银行)、Madein China(中国制造)、cashier(收银处)、bar(酒吧)、CCTV(中央电视台)、stop(车站)等,一次就可多达二十个。通过这些作业,学生为自己发现并学到这么多身边的课外英语而十分欣喜。正是这份欣喜,给了学生成功的体验,有了学好英语的愿望。我要求学生把它们记录在本子上,一学期下来,收获可观。这样做不但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长知识,而且可培养其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觉学习意识。同时,我还让学生小组合作完成错题收集作业。因为学生在平时完成其个人或小组的作业时,必然会出现很多错误,如果形成整理错题的习惯,那么做错的知识就会变成经验,这种经验会为其下一步追求正确提供可贵的学习资源。再加上学生小组间的合作整理,无形中形成一个错题资源库供全班同学资源共享,从而达到作业布置的预期目的。

总之,作业是英语学习中最后的重要环节,可以复习巩固当堂课所学知识。我认为教师一定要利用好这一环节复习、预习,使其达到提高的目的,使作业不再是学生的负担,从而真正做到减负,做到真正快乐地学英语。

参考文献:

[1]李兴洲.论中等职业学校的有效教学[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09).

[2]李斐.中职英语作业布置及评价研究[J].文学教育(中),2012(11).

建筑中庭空间的类型设计 篇7

传统意义上的庭院往往是由房屋、围墙、通廊等建筑元素经四面围合而成的,通过连续的建筑实体将内部活动与外界隔离开来,形成封闭内向的外部环境。但同时,围合空间内部的开放流通与层次变化却又在打破围合边界的高度封闭,体现为一种内在空间力场的平衡和协调。庭院的空间形态简洁、明晰但却不单一,因为形成庭院空间的各种要素是多元化的,而且它们还在不断地变化以及相互转换与渗透,力求在有限的空间范围内营造出收放自如、开阖有序、疏密变幻且和谐统一的“无限”的空间形态和感受。

由于空间方位、尺度、构建手段以及空间作用的不同,庭院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现代意义上的“中庭”一般就是指建筑物内的仿造室外庭院而围合的室内空间。这种室内围合空间的总体特点,其特色更加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空间基本结构规整但内部组织自由,可以成为建筑内部空间层次与变化的活跃元素;

2)空间界面丰富,虚实相间,尤其适合在建筑内部的封闭空间中创造流动空间艺术的精华,在静态中营造变化的情趣;

3)空间类型具有“内”“外”的二元性,即具有亦内亦外的半模糊与不确定性,室外与室内、建筑与自然、围合与开敞、公共与私密借此达到统一与和谐,空间在建筑与自然之间形成了双向交流。

中庭空间应用的范围和具体的表现形式相当丰富和多样,最主要的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种类型。

1 中庭作为交通空间的运用

“堂下至门,谓之庭。”——《玉海》,“庭,堂阶前也”。——《玉篇》。从字面上的意思来看,“庭”指的是从“堂”到“门”的这样一种空间关系,最直接的理解就是建筑入口至具体功能用房之间的这样一种交通空间。如图1所示,在现代建筑设计实践中,有许多依靠交通空间的穿插联系来组织内部复杂功能布局及流线关系的建筑类型,其中利用中庭来作为具体表现形式的设计,很多都取得了很好的设计效果。

例如医院建筑设计中的“医院街”概念,就是运用一个贯穿医院整体的交通公共体系,将门诊、急诊、医技、住院、会议、行政办公、科学研究、教学培训、后勤服务等综合功能有机地组合在一起。其实,这种交通公共体系的空间形态就是一个线性的大中庭,它在进行高效、集约的交通组织的同时,还容纳着丰富、生动的空间内容。从医院建筑入口开始,医院的各个功能区有序地排列在“医院街”的左右,随着交通流线的行进,公共楼梯、廊道等交通要素安排在必要的节点上,“街”的周边则精心设计了如花店、超市、咖啡厅、银行等各种各样的服务空间,并且在合适的地方,绿化、阳光、水体等自然要素也被直接或间接地引入,共同营造出一个亲切和舒适的内部空间环境与氛围,而这正是现代医疗建筑的发展趋向。

2 中庭作为过渡和联系空间的运用

“庭,宫中也。”——《说文》。中庭从字面上来理解,更加强调了建筑中心的空间方位特征。在实际的建筑设计中,往往形成以中庭为核心,依靠中庭来“掌控”建筑南北东西四向的集中式空间结构,中庭不仅是各种功能空间之间的过渡和“缓冲”,而且更是空间的中心联系者。

例如商业建筑中,由于商业建筑内部人流量大,流动性也很强,因此交通空间往往是建筑空间的主线,它能够将各种商业活动和人流的交通动线串联在一起,使得商业空间的利用更加高效,人们的购物行为更加顺畅。交通空间设计的重点在于处理好不同空间的转换以及保障各种流线的连续性,对于商业建筑而言,这两点往往比单纯的交通组织更加重要。因此,利用中庭这样一种空间界限模糊但具备各向空间导向作用的“流动式”空间形态,来协调商业建筑内部多种功能和空间的联系与过渡,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方式。如图2所示,高达9层的中庭是商场内部连接水平和垂直方向上各种功能空间的重要转换节点;如图3所示,中庭与城市地铁站连通,是商场内部空间与城市公共空间流通过渡的重要通道。

3 中庭作为交往交流空间的运用

由于形成中庭空间的界面往往是非实体的,如环廊、走道、隔断甚至是绿化等等柔性界面,虚实相成、流通互动的空间张力使得中庭十分适合作为具有公共属性的空间来加以利用。

例如芝加哥大学商业研究生院新大楼的方形中庭,设计它的初衷就是为了能将繁杂的功能统一在一起,并且作为整个大楼的中心和枢纽。因此,不论是在功能整合上还是在视觉效果上,方庭都呈现出公共空间的显著特色。如图4所示,方庭五面均由玻璃围合,像是一个玻璃方塔从高低错落的屋顶平台丛中“冲”出来,最大限度地“接纳”着室外阳光和天空,使室内空间明朗而令人愉悦。在平面上,所有的功能用房都围绕在方庭的四周并向它开放,使方庭成为整个建筑的主厅以及流通中心,不仅学院的各种仪式都在这里举行,人们更将这里作为交谈、休息、学习的多功能场所。

4 中庭作为“景观环境空间”的运用

在传统的庭院空间组成中,自然景观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构成要素,堆山、围水、植树等造景的手法也是围合空间的重要方式,山水花木等景观元素往往成为庭院空间的主体。中庭作为室内的庭院,通过引入空气、阳光、水、绿化等自然景观的设计,营造一个接近自然、能使人们生理和心理感到舒适和清新的建筑内部环境,也是在有限的空间条件下来让自然渗入建筑,建筑融入自然,人与自然环境达到和谐与平衡的有效方式。

如图5所示,深圳市宝安区行政中心的建筑主体共分为东、中、西三个区,每区都设计有各自独立的大中庭,中庭的开间尺寸与建筑主体相当,进深却比南北两侧的功能用房大很多,整个中庭空间更加接近室外庭院的尺度。在中庭一层,多个别致清新的室内花园安排其中,成为建筑的局部焦点。由于建筑四周的环形廊道都面向花园敞开,再结合中庭上空的透明顶棚以及不同楼层设置的室外平台,建筑内部获得了良好的通风采光条件。更为重要的是,通过中庭的景观设计,原本单一、严肃的办公环境拥有了自然化的空间情趣,这对消除工作疲劳、激发工作人员的活力是相当有益的。

在具体实际的需求下,中庭空间的运用都是多种形式的复合,只是重点不同而已。如上文介绍的“医院街”,是以满足交通组织为主导的中庭空间形式,但它结合人们的流动线路,容纳了与就医行为密切相关的诸多公共服务的内容,“医院街”成为集医疗流线组织、社会服务、休憩交流等作用于一身的复合化公共空间。此外,商业建筑中的中庭运用,与“医院街”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也是以交通作用为主导,在引导组织人们商业行为的同时,适时布置各种休闲娱乐空间,再配合丰富多样的室内景观设计,共同营造出“浓郁”热烈的商业空间氛围(见图6)。

如前所述,中庭作为建筑的室内庭院,其虚实相间、共存互济的空间关系,给予这种空间形态很大的包容性与复合性,和室外庭院一样,中庭是具有围合特征的建筑室内空间,它在建筑内部营造丰富的空间变化、调剂建筑内部环境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行为心理学表明,人类对自身所处环境范围内进行限定是一种心理需求,对“实在”的感受形成对“虚空”的体验。中庭不仅能够增强建筑室内环境的可认知性和可理解性,给人心理以充实安全感和领域感,而且能够将建筑的美学原则、技术手段、功能布局,以及建筑自然环境等各种要素和谐统一在一个整体空间中,是一种符合现代生活本质需求的“全能型”建筑空间,它必将在现代建筑设计中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与发展。

参考文献

[1]许拓,管晓萍.中国庭院建筑的空间表达[J].南方建筑,2006(8):57-58.

[2]齐康.城市建筑[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1.

[3]韩冬青,冯金龙.城市.建筑一体化设计[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9.

各类型水池设计的要点研析 篇8

关键词:地下水位,后浇带,裂缝控制,水工艺

1 设计地下水位的合理确定

水池的设计与地下水位的标高密切相关。由于地下水位未掌握好而引起结构选型错误及抗浮不够等工程事故时有发生。根据现行国家设计规范, 地下水位应根据地方水文资料, 考虑可能出现的最高地下水位[1]。一般设计均取用水文资料的最高地下水位。在50年设计基准期内, 一般水工构筑物地下水可变作用的取用按“工程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原则确定, 不考虑罕遇洪水的偶然作用。但值得注意的是, 有些工程地质勘察报告所提供的地下水位未能从地方水文资料分析得出, 而仅反映勘测期间的地下水位情况。如果详勘在当地枯水期进行, 所提供的地下水位标高将无法被设计取用, 或导致结构计算的失误。所以设计人员应详细了解当地的水文情况, 对未满足设计要求的地质勘察报告要求予以补充。要求考虑当地有无暴雨、台风的影响, 是否会出现由于地表水不能及时排除而引起地下水位提高。土建设计人员应结合对地下水位和地质情况的了解, 与水工艺设计人员一起决定水池的基底标高, 综合工艺流程要求、土建造价、运营成本、投产年限等诸多因素, 制定出方案。例如当地下水位较高或地质剖面有流沙层时, 设计人员应考虑是否可适当抬高基底标高, 减少浮力对结构影响及避开流沙层。

2 伸缩缝和后浇带的设置

(1) 伸缩缝的设置

根据设计规范, 矩形构筑物最大伸缩缝间距一般为20~30m。近年来, 一方面工艺所要求的水池长度已远远超过了规范间距;另一方面随着建筑材料、施工方法的改进, 又为超长水池不设缝、少设缝提供了可能。设计人员在具体设计时应根据地基、气温等工程情况, 考虑是否设缝及相应的施工方法, 认真进行计算并采取适当设计措施。

一般水池设计中, 对结构强度、裂缝开展宽度、抗浮等计算, 一般均能按规范要求考虑得较好, 但是由于温度、变形以及不均匀沉降所引起的开裂, 在工程中却常常遇到。大多数出现裂缝的工程实例表明, 设计对温度、混凝土收缩变形等影响因素的考虑欠缺是问题的主要原因。

笔者认为以下两点需重视:

①水池类构筑物并非必须保证不开裂, 对设计人员来讲重要的是做好裂缝的控制。一方面设计人员要事先对可能的不利因素及其影响予以预防, 另一方面在施工过程中万一发生较大裂缝要有相应的处理方法及技术措施, 确保工程交付验收及投产后的安全生产及运行需要。一般说来, 影响裂缝的主要因素是温差及混凝土的收缩, 温度越高越易开裂, 裂缝的数量及宽度也越大;混凝土收缩越大, 裂缝的数量及宽度也越大。因此, 设计人员要从设计与施工两个方面来加强控制。设计方面, 增加配筋率或减小钢筋直径能增加混凝土的极限拉伸, 因此在结构设计时, 在节点应力集中处或大体积混凝土中沿截面均匀配置细、密的构造钢筋或钢筋网片, 可提高构件的抗裂能力。施工方面, 不要过分强调加快工程进度, 不要过分追求水泥的早高强, 尤其不要不分场合地使用早强型 (R型) 水泥。在混凝土中考虑掺加缓凝剂和减水剂, 降低水灰比, 适当增加粉煤灰的用量, 减少水泥用量。混凝土振实成型后, 要尽早表面覆盖, 加强养护, 延长浇水养护时间, 特别是夏季和大风天气。

②加强对允许伸缩缝间距的计算。从设计方案来讲, 设计尽可能采用无缝设计以满足施工的连续性及减少施工难度。在设计过程中, 设计人员要详细收集相关资料, 针对地基软硬及温差大小, 选择伸缩缝的间距。一般水池设计时主要考虑施工阶段的最不利温差和混凝土收缩产生的当量温差, 保证由于综合温差对混凝土产生的拉应力与混凝上相应龄期的极限抗拉强度之比值符合安全要求, 并按此条件复核设计假定的伸缩缝间距是否满足。最不利温差一般可采用混凝土浇筑时气温与混凝土达稳定时温度之差。当构筑物及时回填土时, 由于地下温度一般常年变化不大, 混凝土达稳定时温度可近似取当地年平均温度;但如果工程施工周期较长, 可能要越冬后回填情况, 混凝土达稳定时温度应取当地月平均最低温度[2]。对设计考虑设置伸缩缝情况, 建议伸缩缝从基础垫层就断开, 这样计算底板伸缩缝间距时, 基底土对混凝土底板的约束系数Cx值才切合实际。

(2) 后浇带的设置

当设计较长矩形水池时, 设计可采用后浇带或UEA加强带等施工方法来减少混凝土收缩产生的当量温差及不利温差。后浇带的设置可避免部分不利的施工前阶段温差及混凝土前期收缩产生的当量温差, 从而增大了构筑物伸缩缝的允许间距。后浇带的间距首先应考虑要能有效地削减温度收缩应力, 其次考虑与施工缝结合。在正常的施工条件下, 后浇带的间距宜为20~30m。后浇带的保留时间当然越长越好, 但必须在施工期间不要影响后续工序, 一般不应少于40天, 最宜60天 (考虑施工可能) 。在此期间, 混凝土水化热引起的早期温差影响基本消失, 以及混凝土有不少于30%的收缩已完成[4]。

当设计采用UEA混凝土加强带时, 依靠加强带UEA混凝土较大的膨胀应变, 补偿两侧混凝土的温差应变。UEA加入到普通混凝土中, 拌水后和水泥组份共同作用, 生成大量膨胀结晶水化物--水化硫铝酸钙 (C3A·3CaSO4·32H2O) , 使混凝土产生适度膨胀。在约束条件下, 它通过水泥石与钢筋的粘结, 使钢筋张拉, 被张拉的钢筋对混凝土本身产生压缩应力 (称为化学预应力或自应力) , 在混凝土中产生0.2~0.7MPa的自应力值, 可大致抵消由于混凝土硬化过程中产生的收缩拉应力。即掺加UEA的混凝土的拉应力接近于零, 或小于0.1~0.2mm/m。从而防止或减少混凝土的收缩开裂, 并使混凝土致密化, 提高了混凝土结构的抗裂防渗能力。设计人员可通过对UEA掺量的调配, 补偿混凝土的收缩, 使混凝土收缩当量温差≤0, 同样达到增大伸缩缝的允许间距目的。

3 土建与水工艺、设计与施工间的配合

在水池设计过程中, 土建设计人员要了解水工艺设计要求, 例如较大水池壁与壁之间、壁板与底板之间的构造加腋 (八字角) 要求是否会对工艺造成影响, 如果工艺要求不允许加腋, 土建设计人员则要首先满足工艺的要求, 采用其他措施来满足结构的要求。设计人员应以设计规范为依据, 各专业之间互相配合, 对一些构造措施应区别情况灵活掌握使用。

设计与施工息息相关。设计在计算中已考虑施工诸多因素, 比如水灰比、用水量、混凝土养护天数、后浇带间隔天数等等, 这些设计条件必须向施工单位详细说明, 做好相关的技术交底, 并要求施工单位逐一落实。而要做好这些又要求设计人员要了解施工, 了解施工中新材料、新技术、新方法, 了解施工顺序, 施工对设计的要求, 使设计切合施工、方便施工。例如水池施工为便于支模及浇筑混凝土, 一般在离池底及加腋以上300~500mm处留置施工缝, 设计人员应考虑施工要求, 在此范围避免设计有预留洞口、预埋管道、悬挑梁板等。

4 结语

在水池设计中, 一方面设计人员应结合具体情况, 以较少的工程造价建设优质工程, 另一方面设计人员对施工未按规范进行施工等施工失误所产生的渗漏裂缝处理, 也应有所了解、准备, 对当前常用处理裂缝及堵漏方法、所用材料应有所了解, 以便更好地完成设计的后期服务。

参考文献

[1]给水排水工程构筑物结构设计规范.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2]王铁梦.建筑物的裂缝控制[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7.

数学预习作业的类型及设计特点 篇9

1 数学预习作业的类型

1.1 记录型

记录型预习作业是以教材知识点有序记录为主要手段的作业, 它能使学生在自主学习时更快、更好地整理需要学习的知识, 并对所学知识有一个整体感知.一般适用于各种概念课以及知识点较多较分散的课.

案例1人教A必修3“简单随机抽样”的预习作业:

(1) 从80件产品中随机抽出10件进行质量检查, 则总体是_______, 个体是_______, 样本是_______, 样本容量是_______.

(2) 简单随机抽样的定义是怎样?常用方法有几种?

(3) 抽签法和随机数表法各有哪些优缺点?

(4) 从总体为N的零件中抽取一个容量为30的样本, 若每个零件被抽取的可能性为0.25, 则N=_______.

(5) “从无限个个体中抽取100个个体作为样本”、“从200名学生中一次性抽出5名进行体检”都是简单随机抽样吗?

当然, 记录型预习作业在设计时要突出主要内容, 切莫为了学习内容的完整性而忽视学习重点, 导致详略失当而降低学生学习的效率.

1.2 激趣型

兴趣是成功的一半.激发兴趣型预习作业注重从学生的日常生活经验、数学科学与技术发展及数学对社会发展影响的事件中选择问题素材, 使数学问题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这不仅有利于学生深入理解课本内容, 而且能够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和数学能力.

案例2人教A必修5“等比数列求和公式”的预习作业:

某房地产公司出售一幢别墅, 有两种付款方式:一种是一次性付款100万元;另一种是分30年付款, 第1年付1分, 第2年付2分, ……以后每年付款均为前一年的2倍.如果你是买主, 选择哪种方案?

这些问题能够引发学生的好奇心, 激发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 提高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热情, 实现由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的转变.

1.3 铺垫型

学习是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开始的.铺垫型预习作业就是有意识引导学生联系旧知识学习新知识, 将新知识纳入原有知识体系中来尝试学习.教师在备课时可以根据要学习的内容, 预先布置一些蕴涵与新知识相联系的上位知识, 让学生顺利迁移, 从而达到优化知识结构的一类问题.

案例3学习“直线与平面平行”的性质定理时, 可设计预习作业:

(1) 直线和平面的位置关系有哪些?

(2) 当直线a平行平面α时, 平面α内所有直线和直线a的位置关系是怎样的?

(3) 平面α内和直线a平行的直线有多少条?

(4) 如何找出平面α内和直线a平行的一条直线?

这些问题并不是对已有知识经验进行简单的回忆再现, 而是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思考, 学生需要重新审视自己的已有知识经验, 对其进行深层次的提炼和加工.在概括整合已有知识经验和基础上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将要学习的概念和原理, 从而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有效联系, 为新知识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1.4 梳理型

知识梳理型预习作业是指利用学生已有的概念和知识对问题进行分析讨论, 并在归纳整理问题结论的基础上获得新的更深层次的认识.问题应设计在学习的重点、难点、易错点处, 能让学生提炼出规律与方法的关键点, 尽量做到“低起点, 密台阶”.

案例4高三一轮总复习“直线与圆相切”的预习作业:

(A) 预习提纲:

(1) 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2) 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判断方法;

(3) 直线与圆相切的性质.

(B) 基础再现:

(4) 由直线x-y+1=0上的点向圆x2+y2-6x+8=0引切线, 求切线长的最小值.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掌握直线与圆相切的位置关系, 能利用几何或代数法判断直线与圆相切关系, 并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这里设计的问题符合学生认知特点, 层层递进, 有坡度, 有变化, 循序渐进.不但可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更重要的是使学生通过问题的解决过程而获得新的认识.预习作业要能让学生搞清楚哪些问题是已解决或能解决的, 哪些问题是暂时不能解决的, 自己理解了多少, 及时得知预习效果, 从而增强听课主动性, 有针对地听课.

1.5 验证型

猜想与验证是数学学习的有效手段.验证型预习作业是为帮助学生理解掌握课本中结论而设计的验证活动.通过验证, 既再现了数学结论的形成过程, 又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的严谨.这种预习作业适用于数量众多的结论性知识学习.

案例5人教A必修4“平面向量数量积的运算律”的预习作业:

(1) 若a≠0, 且a·b=0, 则b≠0正确吗?

(2) 若a≠0, 且a·b=a·c, 则b=c正确吗?

(3) |a·b|=|a|·|b|一定正确吗?

(4) a· (b·c) = (a·b) ·c一定正确吗?

上述作业的功能是让学生通过验证, 感受平面向量运算律与实数运算律的不同, 从而为课堂进一步探究做好准备.当然, 在设计验证型预习作业时要对验证过程进行细化, 使之既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又便于学生真正理解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

2 数学预习作业的设计特点

2.1 预习作业的设计要量少质精

预习作业大都是在课外完成的, 而学生课外的时间是有限的, 过多的预习作业, 加重学生的心理和生理负担, 挫伤学生预习的热情和学习积极性.尽管预习作业有许多正面功效, 包括改进学生的学习技能, 帮助学生获得更多的事实性信息, 发展学生的自导性和责任心等, 但“量重质轻”的预习作业其负面影响更大.因此, 教师设计预习作业要做到“少而精”, 这是预习作业设计中内容构筑层面的基本要求, 把最基础的知识、最基本的问题弄清就行, 要利于学生自学才能收到预期的自学效果.

2.2 预习作业的设计要创设情境

思维需要合适的问题情境.适宜的问题情境能引发学生的原有认知结构与新知识产生矛盾与冲突, 从而激发学生的自主探索兴趣和反思意识, 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价值, 为新知识构建良好的基础.因此, 教师设计预习作业要注意创设适宜的问题情境或活动, 使学生产生一定程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为即将进行的全面探究学习作好充分的准备, 促进学生主动探索和反思学习过程, 这是预习作业设计中学生心理层面的基本要求.

2.3 预习作业的设计要明确细化

预习作业是一类引导学生预先学习的作业, 它将学习要点拆解成若干个思考的“台阶”, 以帮助学生开展有意义的预先学习, 为课堂学习提供便利并展示其理解的过程.因此, 教师设计预习作业要抓住知识主线, 明确重点、细解难点, 使学生通过完成预习作业, 能抓住知识的“根”, 通过自学知识要点, 在课堂上再对所掌握的内容进行交流反馈, 学生会更有成就感, 更加乐学.优化预习作业设计, 一定要精心备课, 精研教材, 不能让学生无章可循.

2.4 预习作业的设计要循序渐进

无论是新授课还是复习课, 数学预习作业要具有一定的思维容量.为了促进学生更有效地学习, 对于那些具有一定深度和难度的内容, 应尽可能地设计有层次、有梯度的问题, 让学生逐步深入思考, 使之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 做到由易到难, 由简到繁、由具体到抽象;做到旧中有新, 新中有旧, 使知识有“支撑点”, 能较快地同化到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中.提出的问题应在“现有水平”与“最近发展区”的结合点, 既要寻找知识的“固着点”, 更应关注知识的“增长点”, 让学生能够“跳一跳, 够得着”, 这样学生便于将新知识同化, 也使得思维得以深化.

优化预习作业虽是教学过程的一个小环节, 但笔者认为非常重要.对学生而言, 它能给学生的学习带来很大的帮助, 为课堂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让他们更加自信, 最大程度体现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动性;对教师而言, 它不仅体现思想观念的转变, 使教师由“教的研究”转向“学的研究”, 也是提高教师自身知识能力素质的需要, 形成教育教学技能的一种途径, 有效地促进师生共同成长.

参考文献

[1]董培仁.“先学后教、作业前移”引起的研究课[J].中国数学教育 (高中版) , 2012, (1-2) :16-17.

[2]陈玉生.数学作业有效性的策略思考[J].数学教学研究, 2011, 30 (1) :14-16.

我国公路桥梁类型及其设计方法 篇10

关键词:桥式,设计,种类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公路建设事业迅猛发展, 尤其是高速公路建设, 从无到有, 现已建成8700km。作为公路建设重要组成部分的桥梁建设也得到相应发展, 跨越大江、海峡的长大桥梁建设也相继修建。一般公路和高等级公路上的中、小桥、立交桥、形式多样, 工程质量不断提高, 为公路运输提供了安全、舒适的服务。

1 板式桥

1.1 桥式桥的类型、特点、用途、板式桥是公路

桥梁中量大、面广的常用桥型, 它构造简单, 受力明确, 可以用钢筋混凝土和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可做成实心和空心, 就地现浇为适应各种开头的弯, 坡, 斜桥, 一般公路, 高等级公路和城市道路桥梁中, 广泛采用。

1.2 板式桥在未来公路桥梁上的发展趋势, 钢筋混凝土和预应力混凝土板桥, 其发展趋势为:

采用高标号混凝土, 为了保证使用性能尽可能采用预应力混凝土结构, 预应力方式和锚具多样化;预应力钢材一般采用钢绞线。板桥跨径可做到25m, 目前有建成35-40m跨么的桥梁。

2 梁式桥

板式桥的类型、特点、用途、公路桥梁常用的梁式桥形式有:按结构体系分为:简支梁、悬臂梁、连续梁、T型钢构等。在桥面现浇混凝土中布置负弯矩钢束, 形成比桥面连续更进一步的“准连续”结构。连续箱形梁桥, 箱形截面能适应各种使用条件, 特别适合于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 变宽度桥, 其发展趋势为:减轻结构自重, 彩和高标号混凝土40-60号, 随着建筑材料和预应力技术发展, 其跨径增大, 葡萄牙已建成250m的连续箱梁桥, 超过这一跨径, 也不是太经济的, 连续刚构桥, 连续钢构桥也是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之一, 一般彩和变截面箱梁。连续刚构可以多跨相连, 也可以将边跨松开, 采用支座, 形成刚构一连续梁体系。连续刚构桥适合于大跨径, 高墩, 高墩采用柔怀薄壁, 梁的受力接受于连续梁。

3 钢筋混凝土拱桥

钢筋混凝土立拱桥的类型、特点、用途。石拱桥由于自重大, 在料加工费时费工, 大跨石拱桥修建少了, 山区道路上的中、小桥涵, 因地制宜, 彩和石拱桥 (涵) 还是合适的。大跨径拱桥多采用钢筋混凝土箱拱桥, 劲性骨架和钢管混凝土拱, 钢筋混拱桥在未来公路桥梁上的发展趋势, 我国钢筋混凝土拱桥的发展趋势:拱圈轻型化, 长大化以及施工方法多样化, 值得提醒注意的是, 大跨径拱桥施工阶段及使用阶段的横向稳定性, 扰统计国内, 外拱桥跨塌事故, 多发生在施工阶段, 必须加强质量方面, 安全方面的全面调控。

4 斜拉桥

斜拉桥的类型、特点、用途。斜拉桥是我国大跨桥梁最流行的桥型之一。斜拉桥的钢索一般采用合的斜拉桥, 地锚体系把悬索桥的地锚特点融于斜拉桥中, 可以使斜拉桥的跨长布置更能结合地形条件, 灵活多样, 节省费用。斜拉桥在公路桥梁上的发展趋势, 斜拉桥发展趋势, 跨径会超过1000M结构类型多样化、轻型化、加强斜拉索防腐保护的研究, 注意索力调整, 施工观测与控制及斜拉桥动力问题的研究。

5 悬索桥

悬索桥的类型、特点、用途。悬索桥是特大跨径桥梁的主要形式之一, 可以说是跨千米以上的桥梁的唯一桥型。悬索桥在未来公路桥梁上的和发展趋势。我国今后还会在长江、海湾修建更大跨径的悬索桥, 一般加劲梁仍用钢箱:塔、锚用混凝土, 但应对大体积混凝土水化热的冷却降温措施加以研究, 悬索桥风动稳定还需进一步研究, 钢箱梁的桥面铺装, 我国已建成的几座悬索桥, 都存在问题, 今后应进一步研究钢箱梁桥面铺装材料, 钢箱除锈, 铺装的粘结以及施工工艺。

6 桥梁设计的基本方法

板式桥的设计。实心板一般用于跨径13m以下的板桥。因为板高较矮, 挖空量很小, 空心折模不便, 可做成钢筋混凝土实心板, 立模现浇或预制拼装均可。空心板用于等于或大于13m跨径, 一般采用先张或后张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先张法用钢绞线和冷拔钢丝, 后张法可用单根钢绞线, 多根钢绞线群锚或扁锚, 立模现浇或预制拼装, 成孔采用囊, 折装式模板或一次性成孔材料如预制薄壁混凝土管或其他材料。预制装配式板应特别注意加强板的横向连接, 保证板的整体性, 如接缝处采用“剪力键”。为了保证横向剪力传递, 至少在跨中处要施加横向预应力。

6.2 梁式板的设计

6.2.1简支T型梁桥。T形梁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已经很少了, 从16-50m跨径, 都是采用预制拼装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T形梁。预应力体系彩和钢绞线群凿, 在工地预制, 吊装架设。预应力混凝土T形梁有结构简单, 受力明确, 节省材料, 架设安装方便, 跨越能力较大等优点。其最大跨径以不超过50m为宜, 再加大跨径不论从受力, 构造, 经济上都不合理了。大于50m跨径以选择箱形截面为宜。目前的预应力混凝土T形梁采用全预应力结构, 预应力张拉后上拱偏大, 影响桥面线形, 带来桥面铺装加厚, 为了改善这些缺点, 建议预制时在台座上设反拱。反拱值可采用预放应力后裸梁上拱值的1/2-2/3。6.2.2连续箱形梁桥。箱形截面能适应各种使用条件, 特别适合于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 变宽度桥。因为嵌固在箱梁上的悬臂板, 其长度可以较大幅度变化, 并且腹板间距也能放大, 箱梁有较大的抗扭刚度, 因此, 箱梁能在独柱支墩上建成弯斜桥, 箱梁容许有最大细雨长度, 应力值较低, 重心轴不偏一边, 同T形梁相比徐变变形较小。箱梁展成斜腰板的梯形箱, 箱梁桥可以是变高度, 也可以是等高度, 从美观上看, 有较大主孔和边孔的三跨箱桥梁, 用变视度箱梁是较美观的, 多跨桥用等高箱梁具有较好的外观效果。连续箱梁桥的施工方法多种多样, 只能因时因地, 根据安全经济, 保证质量, 降低造价, 给短工期等方面因素综合考虑选择。一般常用的方法有:立支架就地现浇, 预制拼装, 悬臂浇筑, 顶推, 用滑模逐渐跨现浇施工等。预应力钢束采用钢绞线, 可以分段或连续配速, 一般采用大吨位群锚, 为了减轻箱梁自重, 可以彩和体外预应力钢速。6.2.3连续钢构桥。连续刚构可以多跨相连, 也可以将边跨松开, 采用支座, 形成刚构一连续梁体系。一联内无缝, 改善了行车条件, 梁墩固结, 不设支座, 合理选择梁与墩的刚度, 可以减小梁跨中弯矩, 从而可以减小梁的建筑高度, 所以, 连续刚构保持了T形刚构和连续梁的优点。连续刚构桥适合于大跨径, 高墩, 高墩采用柔性薄壁, 如同摆柱, 对主梁嵌固作用减小, 梁的受力接近于连续梁。柔性墩需要考虑主梁纵向变形和转动的影响以及墩身偏压柱的稳定性, 墩壁较厚, 则作为刚性墩连续梁, 如同框架, 桥墩要承受较大弯矩。我国的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 几乎都采用悬臂浇筑法施工, 一般采用50~60号高标号混凝土和大吨位预应力钢束。6.2.4钢筋混凝土立拱桥。钢筋混凝土拱桥的跨径, 一直落后于国外, 主要原因是受施工方法的限制, 一直落后于国外, 主要原因是受施工方法的限制, 我国桥梁工作者都一直在探索, 寻求安全, 经济, 适用的方法, 根据近年的实践, 常用的拱桥施工方法有:主支架现浇, 预制梁段缆索吊装, 预制块件悬臂安装, 拦拱转体法, 刚性或半刚性骨架法。钢筋混凝土拱桥自重较大, 跨越能力比不上钢拱桥, 但是, 因为钢筋混凝土拱桥造价低, 养护工作量小, 抗风性能好等优点, 仍被广泛采用, 特别是崇山内峻岭的我国西南地区。6.2.5斜拉桥式的设计。我国斜拉桥的主梁形式:混凝土以箱式, 板式, 边箱中板式, 钢梁以正交异性极钢箱为主, 也有边箱中板式。斜拉索仍以传统的平行镀锌钢丝, 冷铸锚头为主, 钢绞线斜拉索目前在汕头石大桥采用。钢绞线用于斜拉索, 无疑使施工操作简单化, 但外包PE的工艺还有待研究。斜拉桥的施工方法, 混凝土斜拉桥主要采用悬臂浇筑和预制拼装, 钢筋和混合梁斜位桥的钢箱采用正交异性板, 工厂焊接成段, 现场吊装架设。钢箱与钢箱的连接, 一是螺栓, 二是全焊, 三是栓焊结合。

参考文献

[1]布正伟.现代建筑的结构构思与设计技艺[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1986.

[2]中国大百科全书编写组, 土木工程[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1987.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问题设计五类型 篇11

关键词:数学课堂;教学设计;问题;类型

美国著名数学家哈尔斯曾说过:“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有了问题思维才有方向,有了问题思维才有动力,有了问题思维才有创新。”在教学过程中,数学问题的切入点恰当、角度新颖就有利于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能激活学生的思维状态,从而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益。而数学课堂问题的设计要围绕教学目标而展开,应以学生为出发点,让学生理解问题的指向,有积极回答的愿望。因此,设计数学问题在教学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本文就如何优化初中数学教学问题的设计提出了几种有效的类型。

一、猜想型

猜想是对研究的对象问题进行观察、实验、分析、比较等的基础上,依据已有的材料及知识作出符合一定经验与事实的推测性思维方式。它是创新思维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探究学习的重要方式。

如在学习“相似三角形”时,教师先展示两幅形状相同、大小不等的中国地图让学生观察并提出问题:(1)这两幅中国地图有什么关系?形状又有什么特点?(2)在两幅大小不等的中国地图上分别找出北京、武汉、贵阳三座城市的位置,并连接三座城市间的线段。(3)这两个三角形有什么关系?形状有何特点?引导学生猜想、讨论一会,从而揭示出相似三角形的定义。这样,就从学生所了解、熟悉的问题出发,创设问题的情景,从中引出学习的知识点,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积极性。

二、游戏型

美国心理学家布卢姆说过:“学习的最大动力,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在教学过程中,应结合学生的兴趣特点及年龄特点,挖掘教材内容,设计一些新颖的游戏,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的奇妙性,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措施之一。

如在学习“用字母表示数”时,教师谎称自己有特异功能,能知道大家大脑里在想些什么,学生感到惊奇。于是,教师进行一个猜数游戏:

每个人心中想好一个数,千万别告诉别人;

把想好的数乘以5再加上10;

把所得的和除以5;

将所得的商加上所想的数与8的和;

将所得的和的一半再加上5。

然后请一位学生报出得数,教师立即猜出该生心中所想的数。连猜数人,每猜必中,学生惊嘆不已,急于想了解其中的奥妙。(奥妙在于:设心中想的数为x,最后得出x+10;教师只要将学生报出的答数减去10,即得该生心中所想之数)。这时教师告诉学生,只要学习这节内容,大家也会有这种特异功能。这种问题请情景的创设,激发了学生学习用字母表示数的强烈兴趣。

三、设疑型

设疑就是一种学习心理机制,它可以使学生对所学对象感到疑惑不解而又想解决而产生的一种心理反应,学生一时既猜不透、想不通,又丢不开、放不下。教师可以创设一些疑问,使学生产生探求知识奥妙的心理,激发学生迫切追求新知识的浓厚兴趣。

如在学习“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时,我是这样设疑的:测量学校旗杆的高度,能爬上去量吗?能把旗杆拆下来量吗?要不有什么最好的办法能准确地量出旗杆的高度呢?此时学生兴趣盎然,议论纷纷,学习热情高涨,但说法不一。教师对每种答案都给予评价,并趁机揭示新课。通过经常地多角度地进行设疑提问,就能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品质和创新能力。

四、故事型

爱听故事是每一个孩子的天性,好听的故事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些数学故事、数学典故反映了知识形成的过程,有时反映了知识点的本质,用这样的故事来创设问题的情景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还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

五、开放型

开放型问题是相对于命题的结构而言的,即已知条件比较隐蔽,结论也不直接给出,要求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分析、联想、概括、推理、判断等一系列探究活动,逐步得出结论,在课堂教学中设计这样的问题,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启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从而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灵活性和创造性。

总之,课堂教学设计是教学的一种艺术,课堂问题的设计又是数学课堂的关键点,它也是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体现“以人为本”,实现数学教学的素质功能的一个方面。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优化课堂教学问题的设计正是为了满足学生的这一需求。课堂教学,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要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质量,教师必须要从认真钻研教材,灵活利用教材开始,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在教学重点、难点和关键处精心设计好问题,力求在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谈建筑结构基础类型的设计 篇12

1 浅基础

1.1 按材料分类

基础应当具有承受荷载、抵抗变形和适应环境影响的能力, 即要求基础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耐久性。选择基础材料, 首先要满足这些技术要求, 并与上部结构相适应。常用的基础材料有砖、毛石、灰土、三合土、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等。

1.1.1 砖基础。砖砌体具有一定的抗压强度。在地下水位以下或当地基土潮湿时, 应采用水泥砂浆砌筑。砖基础取材容易, 应用广泛。

1.1.2 毛石基础。

毛石是指未加工的石材。毛石基础应采用未风化的硬质岩石, 禁用风化毛石。由于毛石之间的间隙较大, 如果砂浆黏结的性能较差, 则不能用于多层建筑, 且不宜用于地下水位以下。

1.1.3 灰土基础。

灰土基础宜在比较干燥的土层中使用, 其本身具有一定的抗冻性。在我国华北和西北地区, 广泛用于5层及5层以下的民用建筑。

1.1.4 三合土基础。

三合土是由石灰、砂和骨料加水混合而成。施工时, 石灰、砂、骨料按体积配合比为1:2:4或1:3:6拌和均匀后, 再分层夯实。三合土的强度较低, 一般只用于4层及4层以下的民用建筑。

1.1.5 混凝土基础。

混凝土基础的抗压强度、耐久性和抗冻性都比较好, 其混合强度等级一般为C15以上。这种基础常用在荷载较大的墙柱处。

1.2 按构造分类

天然地基上的浅基础按其构造分有独立基础、条形基础、柱下十字形基础、片筏基础、箱形基础以及锚拉基础等。

1.2.1 独立基础。

独立基础包括柱下独立基础和墙下独立基础, 它从材料性能上可以分成无筋扩展基础和扩展基础。无筋扩展基础是指由砖、毛石、混凝土或毛石混凝土、灰土和三合土等材料组成的墙下条形基础或柱下独立基础。扩展基础是指柱下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和墙下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从形式上, 柱下独立基础又可以分为台阶式、锥式、板式以及墩式等种类。

在工程中, 独立基础一般用于上部荷载不太大, 而且地基承载力较高的情况。柱下独立基础是柱基础的主要类型, 常用于一般框、排架柱基以及古建筑中的亭、台、楼、阁等建筑的基础。对于墙下地质条件好、上部荷载不大的情况, 为了减小土方开挖量和节省基础材料, 有时往往也采用墙下独立基础的形式。这时, 应在独立基础之间放置钢筋混凝土过梁或砖砌拱来承担墙体所传来的上部荷载。

究竟采用无筋扩展基础还是扩展基础, 应视工程实际条件而定。无筋扩展基础要受台阶宽高比的限制, 而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则不受此限制, 所以, 同样的荷重条件和地质条件下, 无筋扩展基础埋深要大些;另外, 钢筋混凝土基础的造价又要高于无筋扩展基础。

1.2.2 条形基础。

墙下条形基础广泛用于纵横墙交叉的建筑中。一般其材料为砖、石、混凝土等。应该注意的是, 条形基础下的地基反力分布十分复杂, 不能简单地理解为线性分布, 加上砌体的抗剪和抗弯能力差, 故设计时应满足有关的构造要求, 以增强抵抗不均匀沉降的能力。

柱下条形基础也十分常见, 可理解为将一排柱子的独立基础联合在一起便形成柱下条形基础, 它具有较大的刚度以及调整地基变形的能力。这种基础通常用于软弱地基、不均匀地基和填土地基上的基础设计, 对上部柱子传来的荷载能起到一定的分布和调整作用。

1.2.3 柱下十字形基础。

柱下十字形基础增强了整个建筑物的刚度, 其调整不均匀沉降的能力较之柱下条形基础有进一步的增强, 而且有时还能跨越地基中可能出现的溶洞、暗塘。目前, 国内外多、高层结构常采用这种形式的基础。

1.2.4 筏形基础。

筏形基础整体性强, 能减少不均匀沉降。应用时, 当地质条件基本均匀和土质较软弱时, 不仅能减少土方开挖量, 而且还能减少基底附加压力, 效果很好。所以, 在实际工程中, 它广泛用于多层和高层建筑、水池、油库、油罐以及大型储液结构物等建筑中。

1.2.5 箱形基础。

箱形基础具有很大的整体刚度, 能减小不均匀沉降。箱形基础还具有"补偿性设计"的优点, 能减小地基的基底附加压力和沉降, 且其形成的地下室可作人防、空洞、车库等许多建筑功能使用。另外, 箱形基础抗震性能很好, 可以有效地减少震害。所以, 在高层建筑中应用极为广泛。

箱形基础有用钢量大、造价高、施工周期长等特点, 不能盲目采用。实际情况中, 尽量做到经济、合理。只有在上述情况不能或不必满足时, 才考虑采用深基础的形式, 以避免过多的浪费。

此外, 还有一些特殊用途的基础, 如专门用于高耸结构中的锚拉基础、壳体基础等, 也有其专门的适用范围。

2 深基础

2.1 桩基础

桩基础由若干根桩和承台两个部分组成。桩是全部或部分埋入地基土中的钢筋混凝土柱体。承台是框架柱下的锚固端, 使得上部结构荷载可以向下传递。同时, 它又将全部桩顶箍住, 把上部结构荷载传递给各桩, 使其共同承受外力。在建筑结构中, 桩基础多用于以下情况:

2.1.1 荷载较大, 地基上部土层较弱, 适宜的地基持力层位置较深, 采用浅基础或人工地基在技术上、经济上不合理。

2.1.2 当高层建筑荷载较大, 箱形基础、筏形基础不能满足沉降变形、承载能力要求时, 往往采用桩-箱基础、桩-筏基础的形式。

对于桩-箱基础, 宜将桩布置在墙下;对于带梁的桩-筏基础, 宜将桩布置在梁下;这种布桩方法对箱、筏底板的抗冲切、抗剪十分有利, 可以减小箱基或筏基的底板厚度。

2.2 地下连续墙深基础

地下连续墙的嵌固深度由基坑支挡计算和使用功能相结合决定。宽度往往由其强度、刚度要求决定, 与基坑深浅和侧壁土质有关。地下连续墙可以穿过各种土层进入基岩, 有地下水时无须采取降低地下水位的措施。用它作为建筑物的深基础时, 可以地下、地上同时施工, 尤其在工期紧张的情况下, 为采用“逆作法”施工提供了可能。目前, 在桥梁基础、高层建筑箱基、地下车库、地铁车站、码头等工程中, 都有实用成功的实例。它既是地下工程施工时的临时支护结构, 又是永久建筑物的地下结构部分。

参考文献

[1]荆其敏, 张丽安.个性建筑[M].北京:百花文艺出版社.

[2]吴良镛.建筑的文化品位[N].人民日报, 2003-3-21.

上一篇:男科疾病患者下一篇:文档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