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重要性水平运用

2024-08-28

审计重要性水平运用(共9篇)

审计重要性水平运用 篇1

一、重要性与重要性水平

重大错报会影响注册会计师发表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而重要性是判断错报是否重大的标准。具体而言, 重要性是指在具体环境下, 被审计单位财务报表错报的严重程度。如果一项错报单独或连同其他错报可能影响财务报表使用者依据财务报表做出经济决策, 则该项错报是重大的。

对重要性的界定, 需要从性质和数量两个方面考虑。重要性水平是针对错报的金额大小而言, 是数量方面的考虑。在审计过程中, 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财务报表层次和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列报认定层次的重要性水平。

重要性水平的确定影响着审计效率、审计风险和审计质量。如果重要性水平定的越低, 表明允许错报的金额越小, 注册会计师在审计中要收集越多的审计证据以降低审计风险, 影响审计效率;而重要性水平越高时, 表明允许错报的金额越大, 审计证据可以较少, 但审计风险比较高, 影响审计质量。合理确定重要性水平既能保证审计质量, 避免较高的审计风险, 又可提高审计效率, 降低审计成本。

二、计划阶段确定计划的重要性水平

(一) 确定计划的重要性水平应考虑的因素。

注册会计师在确定计划的重要性水平时, 需要考虑下列主要因素:第一, 对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的了解。第二, 审计的目标, 包括特定报告要求。第三, 财务报表各项目的性质及其相互关系。第四, 财务报表项目的金额及其波动幅度。第五, 注册会计师经验水平。第六, 考虑注册会计师能够接受的审计风险对重要性水平的影响。

(二) 确定计划的重要性水平的方法。

注册会计师应当在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的基础上, 确定一个可接受的重要性水平, 即首先为财务报表层次确定重要性水平, 以发现在金额上重大的错报。同时, 注册会计师还应当评估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及列报认定层次的重要性水平, 以便确定进一步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 将审计风险降至可接受的低水平。

1. 财务报表层次的重要性水平。

由于注册会计师最终是对被审计单位财务报表合法性、公允性发表意见:第一, 财务报表是否按照企业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编制。第二, 财务报表是否在所有重大方面公允反映了被审计单位的财务状况、经营结果和现金流量。也即注册会计师对财务报表并不是绝对保证, 即允许一定的错报存在, 这就是财务报表层次的重要性水平。重要性水平是影响财务报表使用者做决策的错报的临界值, 它的确定需要注册会计师的职业判断, 因此重要性水平是经验值。在实务中, 注册会计师考虑重要性水平通常先选择一个恰当的基准, 再选用适当的百分比乘以该基准, 从而得出财务报表层次的重要性水平。

有许多汇总性财务数据可以用作确定财务报表层次重要性水平的基准, 如总资产、净资产、销售收入、费用总额、毛利、净利润等。注册会计师对基准的选择有赖于被审计单位的性质和环境。注册会计师尽量选择相对稳定、可预测且能够反映被审计单位正常规模的基准。由于销售收入和总资产具有相对稳定性, 注册会计师经常将其用作确定计划重要性水平的基准。但对于一些特殊行业, 如果这两个指标波动比较大, 注册会计师则应该选取其他的指标作为基准。

2. 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列报认定层次的重要性水平。

这一层次的重要性水平称为“可容忍错报”。其确定以注册会计师对财务报表层次重要性水平的初步评估为基础。在实务中, 既可以采用分配的方法, 也可以采用不分配的方法。 (1) 分配方法, 原则上要做到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列报的重要性水平之和等于财务报表层次重要性水平。本文将其分为平均分配法和不平均分配法。平均分配法是将财务报表各个项目按照固定的百分比确定此层次的重要性水平, 在实务中, 分配的对象一般是资产负债表账户;不平均分配法, 是要考虑审计成本、账户性质和错报可能性大小等确定各个账户重要性水平, 可以在平均分配法的基础上做调整。 (2) 不分配法, 是直接将各账户或交易层次的重要性水平确定为会计报表层次的重要性水平的1/6-1/3, 只要发现某类交易、账户余额和列报认定层次的错报或漏报超过这一水平, 就建议被审计单位予以调整。在实践中, 由于不平均分配法更能够满足注册会计师的需求, 故不平均分配法比较受到注册会计师的推崇。

比如, 按1%确定的被审计单位报表层次的重要性水平为200万元, 按照三种方法分配的结果见下表 (单位:万元) 。

注:不平均分配需要注册会计师更多职业判断。

(三) 重要性水平与审计风险、审计证据。

审计风险与重要性水平呈反向关系。重要性水平越高, 审计风险越低;重要性水平越低, 审计风险越高。如同一个被审计单位, 确定重要性水平为2 000时要比重要性水平为5 000时, 面临的审计风险要高, 这是因为如果允许的错报水平越低, 表明较低的错报会影响报表使用者做出决策, 注册会计师需要将更多的错报查出来以将重要性水平降到较低水平, 这样注册会计师面临的风险更大。

其中, 审计风险可以分为重大错报风险和检查风险。重大错报风险是企业的风险, 不受审计人员的控制, 但注册会计师要评估被审计单位的重大错报风险。检查风险是注册会计师的责任, 可以通过进一步审计程序降低检查风险。审计风险由重大错报风险和检查风险乘积决定。在既定可接受的审计风险下, 重大错报风险和检查风险成反向关系。在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一定的前提下, 审计风险由检查风险决定, 重要性水平与与检查风险成反向关系。重要性水平越低, 检查风险越高, 审计收集的证据越多。可见重要性水平与审计证据也是成反向关系的。

三、审计实施阶段修正重要性水平

(一) 重要性水平、审计风险与审计程序。

审计实施阶段包括风险评估程序和进一步审计程序, 进一步审计程序包括控制测试和实质性测试。重大错报风险、风险评估程序与财务报表层次重要性水平关系密切。注册会计师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 确定财务报表层次重要性水平, 评估其重大错报风险。检查风险、控制测试、实质性测试与账户余额认定层次重要性水平关系密切。注册会计师进行控制测试和实质性测试检查被审计单位的错报情况, 此处错报金额重大与否以认定层次的重要性水平为准, 注册会计师在控制测试、实质性测试阶段可通过扩大审计范围、审计程序降低检查风险。

(二) 考虑计划的重要性水平是否合理, 是否需要进行修正。

在实施阶段, 随着审计的深入开展, 注册会计师应当及时评价计划阶段确定的重要性水平是否仍然合理, 如果不合理, 需要对原来的重要性水平做修改以适应新的审计需求, 进而修改进一步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如注册会计师经过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 发现内部控制非常薄弱, 评估其存在重大错报风险, 要控制审计风险至可接受水平, 则需要降低检查风险, 降低重要性水平。如果注册会计师控制审计风险至可接受水平, 接受更低的重要性水平, 应当选用下列方法:第一, 如有可能, 通过扩大控制测试范围或实施追加的控制测试, 降低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 并支持降低后的重大错报风险水平;第二, 通过修改计划实施的实质性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 降低检查风险。

四、审计报告阶段评估重要性水平对审计意见的影响

重要性水平是发表审计意见考虑的重要因素。审计报告阶段, 汇总尚未更正的错报金额, 具体包括已发现的错报和根据样本推算的错报。要求被审计单位针对已经发现的错报做出调整。如果没有调整, 或者调整后仍然存在错报, 将尚未更正的错报汇总数与重要性水平作比较, 评估尚未更正错报单独或累积的影响是否重大, 据以确定发表审计意见的类型。

第一, 如果尚未更正错报汇总数低于重要性水平, 对财务报表的影响不重大, 注册会计师可以发表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第二, 如果尚未更正错报汇总数超过了重要性水平, 对财务报表的影响可能是重大的, 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通过扩大审计程序的范围或要求管理层调整财务报表降低审计风险。如果管理层拒绝调整财务报表, 并且扩大审计程序范围的结果不能使注册会计师认为尚未更正错报的汇总数不重大, 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出具非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第三, 如果已识别但尚未更正错报的汇总数接近重要性水平, 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该汇总数连同尚未发现的错报是否可能超过重要性水平, 并考虑通过实施追加的审计程序, 或要求管理层调整财务报表降低审计风险。

五、重要性及重要性水平运用中的注意事项

在运用重要性原则时, 必须注意以下问题。第一, 重要性从性质方面的考虑。注册会计师发现错报从性质上考虑是重要的, 则不论金额大小, 要将其作为重大错报, 增加审计程序和审计范围, 以发现被审计单位是否存在更严重的错报。第二, 关注小金额错报的累计结果。防止被审计单位通过化零为整达到逃避检查的目标。第三, 防止过度依赖数据和公式。在量化重要性水平时通过数据和公式比较直观, 但是可能不是很符合被审计单位的实际情况, 那么所计算出来的数据就失去了价值。第四, 提高注册会计师的自身素质和职业判断能力。在审计中需要注册会计师大量的职业判断, 故提高注册会计师自身素质和职业能力才是保证审计质量的根本。

摘要:重要性水平运用贯穿于审计计划、实施、报告阶段, 本文探讨了计划时重要性水平的确定、实施时重要性对审计程序的影响、报告时重要性对审计意见的影响。

关键词:审计风险,可容忍误差,修正重要性水平,审计意见

参考文献

[1].周江生.审计重要性水平运用研究[J].商业会计, 2010, (9) .

[2].吕联盟.浅析审计重要性水平在实践中的应用[J].经济理论研究, 2009, (8) .

[3].颜赛燕.风险导向审计重要性水平、审计风险与审计程序关系[J].财会通讯, 2011, (8) .

审计重要性水平运用 篇2

在划分重要性标准等级基础上,运用重要性标准时,要遵循中国内部审计协会《内部审计具体准则第17号———重要性与审计风险》相关规定,设定符合央行实际的重要性标准量。一是要综合考虑差异或缺陷的性质、数量等因素。从人民银行内部控制角度看,可理解为错误的性质、问题的严重程度、可能造成的后果及影响面,即达到什么程度的错误或偏差是重要的,比如内部控制制度存在明显缺陷比制度执行不力更重要,重要业务授权比一般业务授权更重要,蓄意作弊造成漏报或错报比核算不认真更重要等。二是要合理选用重要性标准的判断基础。人民银行内部控制活动范围广,对于不同的业务其重要性的判断基础也不同,可考虑业务活动的业务量、内部控制的执行频率、资产总额等作为判断基础,以业务差错率、控制缺失率、资金违规率等作为判断指标,采用固定比率、变动比率等确定重要性标准量,结合近两年人民银行内部控制审计形成的一些经验数据,设定重要性标准量判断指标值的参考值,可依据人民银行分行、中心支行及县支行情况适时进行调整和设定。

二、重要性原则在内部控制审计中的运用

(一)重要性原则在审计计划阶段的运用。内部审计人员在编制审计计划和审计方案时,要科学评估重要性标准量,根据对被审计对象的初步调查,设定重要性标准量,据以确定所需审计证据的数量,合理安排审计项目,科学分配审计力量。一是按照内部控制差异或缺陷对央行履职目标实现产生负面影响的严重程度确定重要性标准,对重要性作出初步判断。二是内部审计人员还应当考虑一些因素,比如适当考虑相关管理层的需要,管理目标不同,管理层对偏离目标的差异或缺陷的容忍度也不同,管理层决策和判断差异或缺陷是否重要,受其理解、认识和需要等因素的影响,判断重要性时应从管理层的需要出发。另外,被审计单位经营活动受法律法规的影响程度、被审计单位在组织中的重要程度等也应考虑,综合考量后对审计范围中内部控制的重要性作出最终判断。三是根据对被审计对象的初步调查,设定重要性标准量,合理安排审计力量,保证高风险业务领域能够优先得到审计,重要性标准量越低,意味着对业务活动中的差错、资金违规、控制缺失可容忍度越小,为保证审计工作能发现所有超过容忍错报的重大错误所需要的审计工作量和证据就越多,需要的审计力量就越大,这也是审计重要性原则的要求。四是审计人员应保持职业谨慎,合理确定重要性标准量,重要性标准量越高,审计风险越低,通过详细的符合性测试或实质性测试程序来降低审计风险,保证审计工作的效率与效果。

(二)重要性原则在审计实施阶段的运用。在实施内部控制审计过程中,应当按照事先制定的审计计划和方案,将重要性原则融入审计工作中。一是履行重要的审计程序。当重要审计程序不能如愿实施时,应当追加相应的替代程序,当发现可能存在错误和弊端的迹象,并可能因此导致重要性反映失实时,审计人员必须扩大审计范围,以证实问题或排除疑点。二是获取重要的审计证据。也就是获取对重要的审计意见有充分证明力的审计证据,越是重要的审计项目,就越需获取充分、相关的审计证据以支持审计意见。三是应当及时评价计划阶段确定的重要性标准量是否仍然合理,根据具体环境的变化或在审计执行过程中进一步获取的信息,修正计划的重要性标准量。

审计重要性在各个阶段的运用研究 篇3

[关键词] 审计重要性计划阶段实施阶段评价结果阶段

《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 1221 号——重要性》第三条界定了重要性的含义, 指出重要性取决于在具体环境下对错报金额和性质的判断。如果一项错报单独或连同其他错报可能影响财务报表使用者依据财务报表作出的经济决策,则该项错报是重大的。仅从数量角度考虑,重要性水平只是提供了一个门槛或临界点,在该门槛或临界点之上的错报就是重要的,反之, 该错报则不重要。它是注册会计师审计的主要目标,是在财务报表审计中应当运用的基本原则。

一、审计计划阶段对重要性的运用

为了指导审计工作,编制审计计划时应当确定财务报表层次的重要性水平和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列报认定层次的重要性水平,另外在有些情况下, 某些金额的错报从数量上看并不重要, 需要从性质上考虑是否重要。

1.财务报表层次的重要性水平的考虑

注册会计师在考虑财务报表层次的重要性水平时需要考虑以下主要因素:

(1)对被审计单位及其環境的了解。被审计单位的行业状况、法律环境与监管环境等其他外部因素,以及被审计单位业务的性质、对会计政策的选择和应用、被审计单位的目标、战略及相关的经营风险、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等因素,都将影响注册会计师对重要性水平的判断。

(2)审计的目标,包括特定报告要求。信息使用者的要求等因素影响注册会计师对重要性水平的确定。例如对特定报表项目进行审计的业务,其重要性水平可能需要以该项目金额,而不是以财务报表的一些汇总性财务数据为基础加以确定。

(3)财务报表各项目的性质及其相互关系。财务报表使用者对不同的报表项目的关心程度不同。一般而言,财务报表使用者十分关心流动性较高的项目,注册会计师应当对此从严制定重要性水平。由于财务报表各项目之间是相互联系的,注册会计师在确定重要性水平时,需要考虑这种相互联系。

(4)财务报表项目的金额及其波动幅度。财务报表项目的金额及其波动幅度可能促使财务报表使用者作出不同的反应。因此,注册会计师在确定重要性水平时,应当深入研究这些项目的金额及其波动幅度。

2.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列报认定层次的重要性水平

由于财务报表提供的信息由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列报认定层次的信息汇集加工而成,注册会计师只有通过对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列报认定层次实施审计,才能得出财务报表是否公允反映的结论。因此,注册会计师还应当考虑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列报认定层次的重 要性。

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列报认定层次的重要性水平称为“可容忍 错报”。可容忍错报的确定以注册会计师对财务报表层次重要性水平的初步评估为基础。它是在不导致财务报表存在重大错报的情况下,注册会计师对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列报确定的可接受的最大错报。 在确定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列报认定层次的重要性水平时,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以下主要因素:第一,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列报的性质及错报的可能性;第二,各类交

易、账户余额、列报的重要性水平与财务报表层次重要性水平的关系。由于为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列报确定的重要性水平即可容忍错报,对审计证据数量有直接的影响,因此,注册会计师应当合理确定可容忍错报。

二、重要性在审计实施阶段的运用

1.审计重要性水平与审计证据之间的关系

注册会计师对被审单位会计报表进行审计中, 一般采用抽样审计的方法。在抽样审计的情况下, 重要性是注册会计师判断审计证据充分性(证据数量)必须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一般来说, 重要性水平愈低, 所需的证据数量愈多, 重要性水平愈高, 所需的证据数量愈少。注册会计师在运用抽样技术进行审计时, 存在两方面的不确定因素, 即抽样风险和非抽样风险。抽样风险是指注册会计师依据抽样结果得出的结论与审计对象总体特征不相符合的可能性。抽样风险与样本量成反比, 样本量越大, 抽样风险越低。非抽样风险是指注册会计师因采用不恰当的审计程序或方法, 误解审计证据等而未能发现重大误差的可能性。注册会计师在实施审计抽样中必须根据计划的或修正的审计重要性水平, 合理确定审计抽样的样本量, 保证审计证据的充分性, 提高审计外勤工作的效率和效果。

2.审计重要性水平与审计程序之间的关系

注册会计师在审计实施阶段应根据审计目标, 考虑影响审计重要性水平的各种因素, 合理确定审计程序, 以提高审计效率和审计效果。随着审计过程的推进,注册会计师应当及 时评价计划阶段确定的重要性水平是否仍然合理,并根据具体环境的变化或在审计执行过程中进一步获取的信息,修正计划的重要性水平,进而修改进一步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在确定拟实施的审计程序后, 如果注册会计师决定接受更低的重要性水平, 则审计风险增加。注册会计师应当对采用的审计程序进行必要的调整来控制审计风险降低至可接受的水平。采用的方法主要有:(1)如有可能,通过扩大控制测试范围或实施追加的控制测试,降低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并支持降低后的重大错报风险水平;(2)通过修改计划实施的实质性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降低检查风险。

三、重要性水平在评价审计结果阶段的运用

1.将评价审计结果时确定的重要性水平与前阶段运用的重要性水平进行比较,以判断实施的审计程序是否充分

在评价审计结果阶段,随着审计过程的推进,重要性水平是一个更趋于客观的量,它可能与计划阶段或审计执行阶段修正的重要性水平不同。在这种情况下,注册会计师要将评价审计结果运用的重要性水平与计划阶段或审计执行阶段修正的重要性水平进行比较,以判断实施的审计程序是否充分。如果前者大大低于后者,意味着原来较高的重要性水平,较低的审计风险,因而所执行的审计程序和所收集的证据相对较少;而现在看来,因为评价审计结果运用的重要性水平比原来有所降低,则审计风险相应增加,这就要求执行更多的审计程序,收集更多的审计证据。

2.将尚未更正错报汇总错报与评价审计结果运用的重要性水平进行比较,以发表审计意见

经过判断或重新执行更多的审计程序,收集更多的审计证据之后,如果认为审计程序足够充分,则再直接将尚未更正错报汇总与评价审计结果运用的重要性水平进行比较。尚未更正错报与财务报表层次重要性水平相比,可能出现两种情况:(1)尚未更正错报的汇总数低于重要性水平(并且特定项目的尚未更正错报也低于考虑其性质所设定的更低的重要性水平,下同)。 如果尚未更正错报汇总数低于重要性水平,对财务报表的影响不重大,注册会计师可以发表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2)尚未更正错报的汇总数超过或接近重要性水平。按照准则第十五条的规定,如果尚未更正错报汇总数超过了重要性水平,对财务报表的影响可能是重大的,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通过扩大审计程序的范围或要求管理层调整财务报表降低审计风险。在任何情况下,注册会计师都应当要求管理层就已识别的错报调整财务报表。本准则第十六条规定,如果管理层拒绝调整财务报表,并且扩大审计程序范围的结果不能使注册会计师认为尚未更正错报的汇总数不重大,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出具非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准则第十七条规定,如果已识别但尚未更正错报的汇总数接近重要性水平,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该汇总数连同尚未发现的错报是否可能超过重要性水平,并考虑通过实施追加的审计程序,或要求管理层调整财务报表降低审计风险。

参考文献:

[1]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拟订, 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发布. 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Z].2006.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3

[2]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指南[Z].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11

[3]程明娥:审计概念在审计中的运用与思考[J].会计之友(下),2006.8

[4]张龙平聂曼曼:试论重要性审计准则的运用问题[J].审计月刊,2006.10

审计重要性水平运用 篇4

一、重要性的内涵

重要性是注册会计师从财务报表使用者的角度, 对财务报表错报重大程度的判断, 即在特定环境下, 如果一项错报单独或连同其他错报可能影响财务报表使用者依据财务报表做出的经济决策, 则该项错报就是重大的。重要性取决于在具体环境下对错报金额和性质的判断。重要性包括对数量和性质两个方面的考虑:数量方面指错报金额的大小;性质方面则是指错报的性质。在某些情况下, 某些金额的错报从数量上看并不重要, 但从性质上考虑, 可能是重要的。对于某些财务报表披露的错报, 难以从数量上判断是否重要, 应从其性质上考虑是否重要。重要性并不是财务信息的主要质量特征。重要性概念是针对财务报表使用者决策的信息需求而言的, 判断一项错报重要与否应视其对财务报表使用者依据财务报表做出经济决策的影响而定。重要性的确定离不开具体环境, 不同的被审计单位面临不同的环境, 不同的报表使用者也有着不同的信息要求, 因此, 注册会计师确定的重要性也不相同。影响重要性的因素很多, 注册会计师应当根据被审计单位面临的坏竟并综合考虑其他因素, 合理确定重要性水平。不同的注册会计师在确定同一审计单位层次和认定层次的重要性水平得出的结果可能不同, 因为对影响重要性的各因素的判断存在差异, 因此注册会计师需要运用职业判断来合理评估重要性。

二、注册会计师应保持职业谨慎, 合理确定重要性水平

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重要性与审计风险之间的关系, 因为审计风险的高低往往取决于重要性的判断, 重要性与审计风险呈反向关系。重要性水平是注册会计师从财务报表使用者的角度进行判断的结果, 是注册会计师能容忍的最大误差。如果重要性水平定得较低, 表明审计对象重要, 注册会计师在审计过程中就必须执行较多的测试, 获取更多、更有效的证据, 从而将审计风险降至可接受的水平。重要性和审计风险实质上统一的, 是一个事情的两个方面。从财务报表使用者角度考虑, 是重要性;从注册会计师本身考虑, 则是审计风险。因此低重要性水平和高审计风险是指同一件事情, 只是考虑的角度不同。如果重要性水平确定偏高, 注册会计师执行的审计程序要比原本执行的审计程序少, 审计范围小, 导致注册会计师会得出错误的审计结论, 影响审计效果;如果重要性水平确定偏低, 注册会计师就会扩大审计程序的范围或追加审计程序, 而实际上没有必要, 浪费审计时间和人力, 影响审计的效率。由此可见, 重要性水平偏低或偏高均对注册会计师不利。注册会计师应保持应有的职业谨慎, 合理确定重要性水平。注册会计师对重要性及其审计风险的关系的考虑贯穿于审计工作的全过程, 在不同的审计阶段, 重要性与审计风险的关系都会对审计程序产生影响。

三、计划审计工作对重要性的评估

重要性是审计效率和审计质量的合理统一, 也是审计效益与审计风险的权衡过程。因此, 要做出合理的重要性判断就需要了解影响重要性的因素。注册会计师只有对被审计单位业务的性质、对政策的选择和应用、被审计单位的目标和战略及相关的经营风险、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的健全及执行情况进行深入地了解之后, 才能对审计重要性水平做出合理、恰当的专业判断。对于不同的项目, 有不同的重要性标准。注册会计师在对重要性作出初步判断时, 应对数额高、波动幅度大、财务报表使用者比较关心的项目从严制定重要性水平。另外, 如果企业存在内部管理层次自主决定处理的会计事项, 注册会计师也应从严确定重要性水平。只要是影响财务报表使用者决策的因素, 都可以对重要性水平产生影响, 注册会计师应当在计划阶段充分考虑这些因素, 并采用合理的方法确定重要性水平。在计划审计工作时, 注册会计师对可接受的重要性水平做出初步判断, 从而发现金额上重大的错报和确定所需获取的审计证据的数量。重要性水平越低, 应当获取的审计证据越多, 这是对重要性评估所做的总体性要求。在审计过程中, 注册会计师应当从数量方面考虑财务报表层次和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列报认定层次的重要性水平。重要性水平是针对错报的金额大小而言, 这是一个经验值, 注册会计师只能通过职业判断来确定。注册会计师在确定财务报表层次的重要性水平时, 首先选用一个适当的基础, 再选用适当的百分比乘以该基础。有许多汇总性财务数据可以用作确定财务报表层次重要性水平的基础, 如总资产、净资产、销售收入、费用总额、毛利、净利润等。在确定恰当的基准后, 注册会计师通常运用职业判断合理选择百分比, 据以确定重要性水平。对于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列报认定层次的重要性, 可以将财务报表层次的重要性水平分配至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列报, 也可单独确定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列报的重要性水平。注册会计师还应当从性质方面考虑重要性, 因为金额不重要的错报从性质上看有可能是重要的。这些错报包括:涉及舞弊与违法行为的错报;可能引起履行合同义务的错报;影响收益趋势的错报;不期望出现的错报。

四、审计执行阶段对计划阶段确定的重要性的调整

在审计执行阶段, 确定审计程序后, 如果注册会计师决定接受更低的重要性水平, 审计风险将增加。因此, 注册会计师应当及时评价计划阶段确定的重要性水平是否仍然合理, 并根据具体环境的变化或在审计执行过程中进一步获取的信息, 修改计划的重要性水平, 进而修改进一步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在实务中, 注册会计师通常选用下列方法将审计风险降至可接受的低水平:第一, 通过扩大控制测试范围或实施追加的控制测试, 降低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 并支持降低后的重大错报风险水平;第二, 通过修改计划实施的实质性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 降低检查风险。

五、审计报告阶段评价错报的影响

重要性水平被看作是评价某一错报或汇总的尚未更正错报是否会影响财务报表使用者决策, 进而构成重要性错报的数量标尺。在评价审计结果时, 注册会计师确定的重要性和审计风险可能与计划审计时评估的重要性和审计风险存在差异。在这种情况下, 注册会计师应当按照准则的规定, 重新确定重要性和审计风险, 并考虑实施的审计程序是否充分。如果认为尚未更正错报的汇总数可能是重大的, 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通过扩大审计程序的范围或要求管理层调整财务报表降低审计风险。在任何情况下, 注册会计师都应当要求管理层就已识别的错报调整财务报表。如果管理层拒绝调整财务报表, 并且扩大审计程序范围的结果也不能使注册会计师认为尚未更正错报的汇总数不重大, 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出具非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如果已识别但尚未更正错报的汇总数接近重要性水平, 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该汇总数连同尚未发现的错报是否可能超过重要性水平, 并考虑通过实施追加的审计程序, 或要求管理层调整财务报表降低审计风险。

参考文献

[1]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审计》, 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

[2]李恩媛:《审计基础与实务》, 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7版。

审计重要性水平运用 篇5

尽管目前对重要性原则的表述不尽相同,但其认识基本一致,即如果信息的错报或漏报影响到报表使用者的判断或决策,那么该信息就是重要的。国际审计准则委员会(IASC)认为如果信息的错报或漏报会影响使用者根据财务报表采取的经济决策,信息就具有重要性;国际审计实务委员会公布的国际审计准则第25号指出,重要性涉及的财务资料误报的数量或性质不论是个别的还是合计的,作为这种误报的结果将会对人们依据这些资料做出尽可能合理的判断或决策产生影响。我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221号——重要性,将重要性定义为重要性取决于在具体环境下对错报金额和性质的判断,如果一项错报单独或连同其他错报可能影响财务报表使用者依据财务报表做出的经济决策,则该项错报是重大的。在理解重要性的具体内涵时,必须认识到由于审计方法或审计成本的限制,财务报表审计只能起到合理保证的作用,注册会计师在审计过程中必须站在财务报表使用者的角度上,考虑在具体的审计环境下,财务报表的某项错报是否足以改变或影响财务报表使用者的相关决策,所以运用重要性的关键是确定多少金额及以上的错报会影响到信息需求者的决策。在我国的审计实务中,结合重要性标准的具体含义做进一步延伸界定为重要性水平,这也是审计实务工作者对重要性的习惯性表述,而这种做法与重要性的含义逻辑上一致。因为重要性标准是如果一项错报对财务报表使用者相关决策影响程度大,在临界点之上的错报是重要的。反之该项错报不重要。所以超过重要性水平的错报,重要性程度较高,审计人员必须调整和设计审计程序,将超过重要性水平的错报查出来,为报表使用者提供真实的财务报表。

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实务模式下,注册会计师确定两个层次的重要性水平,就某一特定的被审计单位而言,出具真实公允的财务报表是被审计单位管理当局的责任,而报表中的错报漏报到多大程度会影响到报表使用者的判断决策是客观存在的,这个尺度只有管理当局最清楚。但这个客观的重要性水平是一个非常抽象的标准,对注册会计师而言具有不可确知性,只能利用对被审计单位的理解和职业判断进行评估。且目前也没有尺度去评价CPA所估计的重要性水平是接近还是偏离客观重要性水平,所以伴随CPA这种职业判断的审计风险接踵而来,不仅如此,不同的报表使用者容许报表中存在的错报或漏报严重程度不尽相同,但在实践中,注册会计师用统一的量化的重要性判断标准来指导审计实务,将承担一定的审计风险,实践中重要性水平的确定和注册会计师承担审计风险存在必然联系。

审计风险是指财务报表中存在重大错报,审计人员审计后发表不恰当审计意见的可能性。由于财务报表审计业务是一种保证程度较高的鉴证业务,CPA应当确定一个合理、可接受的审计风险水平。CPA考虑到审计成本、会计师事务所对待风险的态度及审计失败承受能力的大小确定的可接受审计风险水平应足够低。审计实务中,将审计风险分为两个层次,重大错报风险和检查风险。前者是指财务报表在审计前存在重大错报可能性,与被审计单位本身所面临的环境相关,财务报表本身并不能反映诸如战略风险、经营风险等因素,所以注册会计师对财务报表重大错报风险水平的评估必须利用系统观方法把被审计单位所面临的宏观因素融入到财务报表整体层次中,如了解被审计单位行业状况、法律环境、监管环境,分析被审计单位的经营风险、生存能力、管理能力等因素,然后将整体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与认定层次可能发生的错报联系起来。针对具体认定层次风险严重性和可能性,确定进一步的审计程序,CPA通过实施具体的审计程序,收集到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来控制检查风险水平,所以从审计人员角度看,确定各个认定层次的重要性水平,但能否查出各个认定层次的错报漏报是否超过重要性水平这本质上属于审计检查风险。对重大错报风险水平进行恰当评估基础上,只有将审计检查风险降到可接受范围之内,才能达到审计后的报表容许的错报或漏报在重要性水平之下,审计风险在可承受范围之内。

二、审计程序的界定

审计计划阶段确定的重要性水平,可接受的审计风险水平,最终都是在为注册会计师实施审计程序范围的大小服务。而随着审计程序实施范围的不断加深及对被审计单位具体情况的不断了解,注册会计师不断修正审计计划阶段确定的重要性水平和审计风险水平。所以审计程序范围与计划阶段确定的重要性水平、审计风险水平具有相对应的关系。

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模式下,审计程序按实施的目的分为风险评估、控制测试、实质性测试。风险评估程序是以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并进行恰当评估重大错报风险为起点和导向,获得包括对企业外部、内部环境的风险的初步了解和识别,并根据初步评估结果,计划和实施控制测试程序,然后根据风险评估程序和控制测试的结果,计划和实施实质性测试程序。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新理念是增强风险评估的新导向和进一步审计程序的针对性。如果初步评估重大错报风险水平较高,则CPA应实施更多实质性测试而相应减少控制测试的范围,把从宏观着眼识别和评估出的重大错报风险与微观的某类交易、账户余额及列报认定相联系,通过实施具体的细节测试和分析性测试,将认定层次的错报或漏报查出,控制检查风险水平,通过将组成财务报表三个认定层次的超过重要性水平的错报或漏报查出,才能合理保证财务报表整体不存在重大错报,审计风险也能降低到可接受范围之内。

三、重要性水平、审计风险与审计程序的关系

在既定的、可接受的审计风险水平一定的前提下,初步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与检查风险水平成反向关系。检查风险是指CPA未能发现某一认定存在错报,该错报单独或连同其他错报是重大的可能性小,即该错报在重要性水平之下,这样注册会计师承担的检查风险水平会很低。如果注册会计师发现某项认定单独或连同其他错报认定发生超过重要性水平的错报的可能性大,CPA需要实施的审计范围就越大,实施的审计程序类型就要更多一些。当重大错报风险水平偏低,CPA估计的重要性水平可以偏高,虽然重要性水平判断风险增加,但由于重大错报风险水平降低,也可抵消重要性水平估计偏高所带来的审计判断风险,从而使审计风险降低至可接受水平。融合前者重要性水平与审计风险成反向关系,利用层次分析法界定评定重要性水平、重大错报风险水平和检查风险水平之间的关系如图1:

风险评估程序和控制测试结果表明,如果计划阶段确定的重要性水平偏高,CPA实际面临的审计风险水平超过了可接受检查风险水平,根据初步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设计的审计程序将不再适用,如果可能,可以一方面通过扩大控制测试范围或实施追加的控制测试,另一方面修改计划实施的实质性测试的时间、范围和降低检查风险。计划阶段确定的重要性水平越高,则报表中容忍的错报数额越大,CPA承担的审计风险越小,反之越高。所以重要性水平与审计风险水平成反向关系。但CPA确定的重要性水平一定要客观,且不可人为降低审计风险水平而提高重要性水平金额。这样反而加大了CPA承担的审计风险水平。CPA在审计开始时,确定两个层次的重要性水平。通过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所实施的风险评估程序,初步评出重大错报风险水平不同情况下,可能会修正初始确定的财务报表整体重要性水平。进而分配到各个认定层次的重要性水平也会不同。针对各个认定层次所实施的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范围会受到影响,注册会计师收集到的审计证据也会多寡不均。这样注册会计师承受的检查风险水平会不同,当重大错报风险水平评估较高时,CPA所承担各个认定层次的检查风险水平必须降下来。两者成反向关系基础上才能保证可接受的审计风险水平最低。

在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模式下,以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并评估重大错报风险为重心,确定或修正计划阶段所估计的重要性水平的客观性,通过实施两个层次的审计程序,在无法改变重大错报风险水平的前提下,改变认定层次的检查风险水平从而将认定层次所包含的错报或漏报降低在重要性水平之下,整个财务报表层次的错报或漏报在整体层次的重要性水平之下。能合理评估财务报表的重大错报风险成为评价会计师事务所及CPA专业胜任能力和考验审计质量的关键尺度与决定性因素。以CPA动态分析重大错报为依据调整重要性水平,要求CPA根据重大错报风险的实际变化通过调节检查风险水平来修正审计程序性质、时间和范围,从而把审计风险降低到可接受范围之内,审计任务就能顺利完成。

参考文献

[1]程庆:《论现代审计中一个重要概念——重要性》,《财会通讯》(学术版)2007年第5期。[1]程庆:《论现代审计中一个重要概念——重要性》,《财会通讯》(学术版)2007年第5期。

[2]张楚荣:《重要性理论在审计理论体系中的作用》,《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6年第12期。[2]张楚荣:《重要性理论在审计理论体系中的作用》,《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6年第12期。

基建审计重要性水平的确定 篇6

重要性是现代审计领域的一个专业名词, 最早运用于注册会计师报表审计领域。所谓重要性水平是指注册会计师对被审财务报表中存在错报或漏报的允许程度。重要性水平越低, 说明注册会计师对被审报表允许存在的错报金额越小, 反映了对审计工作质量的要求越高, 最终体现了会计信息使用人对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越严格。

重要性水平对审计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都有影响。审计重要性水平越低, 要求开展的审计工作量越大, 抽样审计的样本量越大, 审计证据数量越多, 越有利于保证或提高审计结论的质量;反之, 重要性水平越高, 允许的错报金额就越大, 此时应开展的审计工作量 (样本量) 可以少一点, 有利于提高审计工作效率。因此, 合理确定重要性水平, 对于提高审计工作效率、保证审计工作质量都有重要意义。

基建审计属于内部审计范畴, 在审计独立性和审计目标及审计内容等方面明显区别于注册会计师的报表审计, 且基建审计还具有全程跟踪审计等鲜明特色。但要注意的是, 审计人员也同样应就基建投资项目的一些数量特征 (如概算总额、决算总额、年度投资支出总额等金额信息) 发表意见, 因此对于基建审计制订重要性水平是可行的, 也是必要的。合理确定基建审计的重要性水平, 同样有利于提高基建审计的效率、保证基建审计工作的质量。

二、基建审计重要性水平确定时应考虑的主要因素

在确定基建审计重要性水平时, 应充分考虑影响重要性水平的主要因素, 认真分析这些因素对于重要性水平的影响程度和性质。一般而言, 影响因素主要包括:

(一) 审计人员的相关工作经验

在开展基建审计时, 应认真考虑成立专门的审计小组。审计小组成员的能力越强、基建审计工作经验越丰富, 针对某基建项目确定的审计重要性水平就可以越高, 以相对提高审计工作的效率。

(二) 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

长期以来, 为了保证建设工程的质量、防治基建领域的贪污腐化, 国家出台了许多基建方面的法律法规, 对基建工程质量和工程管理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因而对基建项目的审计监督要求也应是很高的。因此, 实际工作中, 基建审计人员应当谨慎判断重要性水平, 宁愿将重要性水平确定的低一点。

(三) 管理层对与基建项目有关信息的使用要求

建设项目的投资概 (预) 算、建设项目的决算以及在建设期间年度会计报表中涉及基建项目的内容, 这些都是针对基建项目的信息披露渠道。不同的管理者对这些信息可能有所偏好、对这些信息的质量要求也不同。如果管理层使用这些信息时对于某方面信息要求越精确, 那么审计人员针对这些信息确定的审计重要性水平就应该越低, 以利于保证审计工作和相关信息的质量。

(四) 被审基建项目的投资规模和内容

投资规模不同的建设项目, 审计重要性水平也应不同。一般而言, 总投资规模越大的项目, 其重要性水平的绝对值往往也越大。另外, 一些基建项目的内容如果比较特殊, 如涉及公共安全 (防洪、防空设施等) 的建设项目, 在确定审计重要性水平时, 审计人员应保持合理谨慎。

(五) 有关基建项目的内部控制情况

在开展基建审计前以及审计工作过程中, 审计人员都应密切关注有关基建项目的内部控制的建立和执行情况, 注意评价有关内部控制的适当性、合法性及有效性。如果相关内部控制越健全、越有效, 审计重要性水平就可以制定的高一些, 以提高审计工作效率;相反, 审计重要性水平就应该低些, 以保证审计工作质量。

(六) 有关基建项目的审计风险评估水平

审计风险水平与重要性成反向关系。审计人员评估的审计风险水平越高, 则在计划审计工作时确定的重要性水平就应该越低, 以利于安排更多的实质性测试程序、搜集更多的审计证据, 从而相对保证将总体审计风险降低到允许的范围内。

(七) 建设项目子项的性质、金额

一个基建项目往往是由多个子项或分部分项工程构成的, 这些子项或分部分项工程的投资金额构成整个基建项目的投资总额。实际审计工作中, 审计人员应针对整个基建项目和各子项或分部分项工程分别确定重要性水平, 每个子项的性质、金额等, 将影响审计人员确定的重要性水平。譬如, 某子项投资金额越大, 往往该子项的审计重要性水平也越高;某子项的性质越特殊、对整个基建项目越关键, 该子项的重要性水平越低。

三、基建审计重要性水平的确定

在确定审计重要性水平时, 应充分考虑基建审计具有全程跟踪审计、审计时间长、审计范围广、审计难度大等特点, 同时也要遵循现代审计中关于重要性的基本原理, 应区分总体重要性水平和子项重要性两层来确定。

(一) 总体重要性水平的确定

(1) 选择判断基础。所谓判断基础是指审计人员计算确定总体重要性水平时所采用的数量化基础。注册会计师在确定会计报表层的重要性时一般选用的判断基础包括:营业收入、营业支出、总资产、净利润等数量指标。但基建审计不同于注册会计师的报表审计, 有关基建项目的会计信息中并不存在营业收入、净利润等数量指标。同时, 基建审计是一种全程跟踪审计, 不同阶段的审计内容、审计目的是有差异的, 具体包括:项目前期费用审计、建设项目概 (预) 算执行审计、建设项目年度审计和建设项目竣工决算审计。在确定基建项目不同阶段审计的审计重要性水平时, 选择的判断基础是不同的。针对项目前期费用审计, 确定重要性水平时应选用的判断基础是前期费用支出总额;针对建设项目概 (预) 算执行审计, 确定重要性水平时应选用的判断基础是累计完成投资额;针对建设项目年度审计, 确定重要性水平时应选用的判断基础是年度完成投资额;针对建设项目竣工决算审计, 确定重要性水平时应选用的判断基础是总投资额。

(2) 选择计算比率。选择了判断基础后, 还要进一步确定有关计算比率才能确定重要性水平的绝对金额。关于计算比率, 内部审计准则或独立审计准则总没有统一的标准。现实工作中, 审计人员应充分考虑前述重要性的影响因素, 并充分考虑审计人员的专业能力和经验以合理确定, 可参照的经验数据如表1:

(3) 计算并确定重要性水平。在确定了判断基础和计算比率后, 就可以按下列公式计算确定重要性水平绝对额:

重要水平的绝对额=判断基础×经验比率

需要注意的是, 审计重要性水平是在计划审计工作时由审计人员计算确定, 并根据计算的重要性水平合理安排审计工作。但在整个审计工作过程中, 审计重要性水平并不是一经确定就不能变动的。在审计实施过程中, 审计人员应根据有关情况的变化考虑是否有必要修订重要性水平的绝对额。

(二) 子项重要性水平的确定

针对整个审计项目各组成部分 (如各项前期费用支出、各子项累计完成投资额、年投资完成额的各支出项目、各子项的投资总额) 的重要性水平。

以建设项目年度审计为例, 由于年度投资完成额是由直接材料、直接人工、施工管理费等不同性质的支出共同构成的, 因而还要将总体重要性水平分配给各成本费用项目, 用于合理安排针对各成本费用项目的审计程序和判断审计工作中发现的错报是否重大。分配的方法有两种:

(1) 主观分配:审计人员选择一些重要的成本费用项目, 并根据经验主观地分配重要性水平的绝对额。

(2) 同比例分配:审计人员按各成本费用项目的金额大小, 按照相同的分配率 (即总体重要性水平绝对额/年度投资指出总额×100%) , 同比例分配重要性水平, 这种分配方法比较机械。

同样, 开展建设项目竣工决算审计时, 由于建设项目的投资总额也是由一些子项目的投资额组成的, 审计人员同样要将总体重要性水平分配到各子项, 分配方法同前所述。

两种分配方法各有优缺点, 实践工作中究竟采用哪种分配方法, 应由审计人员根据自己的专业能力和经验合理选择, 越是有经验的审计人员越偏向于选用主观分配法。

可见, 审计重要性是现代审计的一个重要概念, 也是现代审计追求效益的理论出发点。基于当前的现实情况, 基建审计同样有必要利用重要性的相关原理指导实践工作。在具体确定重要性水平绝对额时, 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审计人员的专业能力和经验。只有合理地确定重要性水平, 才能真正保证基建审计的质量、提高基建审计的效率。有关这方面的许多问题, 还有待进一步深入地探讨。

参考文献

[1]陈毓圭:《关于风险导向审计方法由来与发展的认识》, 《中国注册会计师》2004年第4期。

审计重要性水平运用 篇7

关键词:审计重要性,专业判断,重大错报风险,应用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 审计风险一直是审计学研究的重点和热点问题, 但是对审计重要性及其水平应用的研究却十分的少见, 出现了热点研究中的冷点问题。而审计重要性及水平是现代审计理论和实务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 审计师在执行审计业务时, 对审计重要性水平的判断准确与否将直接影响到他们审计风险的大小和审计工作的质量。因此, 在现代风险导向审计中, 如何正确地应用审计重要性和审计风险之间的关系, 合理确定重要性水平, 既能将审计风险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 又能使审计工作符合成本效益原则将是审计师应充分关注的一个问题。

一、深刻认识审计重要性是正确运用的前提

《独立审计准则第1221号——重要性》第1条写到:为了规范审计师运用重要性原则, 明确重要性概念及与审计风险的关系, 制定本准则。从这一条我们可以看出, 要正确地运用重要性原则, 首先必须全面而深刻地理解重要性的涵义, 其次, 再审计实务中, 必须时刻将审计风险和审计重要性密切联系起来思考和运用。

《国际审计准则——审计重要性》里指出, “重要性”是指“信息的错报和漏报足以影响使用者根据财务报表所做出的经济决策, 那么该信息就是重要性的。”我国《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10号——审计重要性》第2条:“重要性是指被审计单位会计报表重报或漏报的严重程度, 这一程度在特定的环境下可能影响会计报表使用者的判断或决策。”而审计重要性水平实质上是量化的审计重要性, 是衡量是否构成错判的具体指标。一般来说存在着三种不同的重要性水平概念, 即实际重要性水平, 计划重要性水平和估计重要性水平。实际重要性水平是指相对于每一被审会计报表而客观存在的, 将会影响到大多数会计报表使用者的理性判断或决策的水平。它是会计报表本身的重要性水平, 具有客观性和不可确知性两个显著特点。即当错误或漏报达到这一水平时, 将影响到大多数报表使用者的判断或决策。所谓不可确知性, 是指审计师无法确切的知道某一会计报表的重要性水平的具体数额。他只能运用自己的专业判断对重要性进行评估, 给出一个相对确定的重要性水平区间。计划重要性水平是指审计师在编制审计计划时, 对重要性水平所作的初步判断数, 这一重要性水平是审计师在考虑被审计单位的规模、审计项目内容及错误或漏报的性质后运用自己的职业经验对会计报表重要性的量化, 它也是将会计报表层次的重要性分配到个账户的重要依据。估计重要性水平是指审计师在评价审计结果时所运用的重要性水平, 它是审计师专业判断过程的结果。它可能不同于计划重要性水平, 如因环境的变化, 或者是审计师对被审计单位了解程度的增加, 审计师为减少未被发现的错报或漏报的可能性, 给自己提供一个安全边际。

二、过硬专业判断能力, 是恰当确定重要性水平的根本保证

2006年《独立审计准则第1221号——重要性》对审计师的专业判断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为重要性的判断依靠的是审计师的专业判断能力。重要性的判断离不开特定的环境。实际上, 影响重要性的因素很多, 不同企业的重要性不同, 同一企业在不同时期的重要性也不相同。审计师在对某一企业进行审计时, 必须根据该企业面临的环境, 并考虑其他因素, 才能合理的确定重要性水平。但不同的审计师在确定同一企业会计报表的重要性水平时, 得出的结果可能不同, 甚至相差很大, 其原因是不同审计师对影响重要性的各种因素的判断存在差异。所以说, 审计师需要运用专业判断来评估重要性水平。

那么怎样才能提高审计师的专业判断能力呢?首先, 笔者以为, 专业判断是一种有意义的选择活动, 在审计实务中, 审计师应针对审计程序中的关键环节客观而平衡地分析, 注意替代方案的使用及使用更高的认知技巧。在判断中, 要以诚信、谨慎及负责的态度, 思考可能导致于认知及判断的限制, 以及时间压力等环境因素对判断品质造成的威胁, 应保持时刻警惕, 必要时, 应主动和公司治理层和管理层进行沟通。专业判断大体上是一种集体的过程。它通常是由组织内一群人共同参与。所以, 团体的判断品质往往比个人的判断品质更可靠, 因此, 审计师在执业过程中应该积极主动地向同事进行沟通和咨询, 以增强自己专业判断的科学品质。

其次, 随着科技的发展, 现代审计技术已经相当的丰富和复杂, 这给审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挑战。而提高审计效率的同时还要降低审计成本, 使得审计职业界不得不开发和利用包括审计专家判断系统等在内的复杂的审计专业判断软件工具。所以, 要成为一个优秀的审计师, 要有非凡的专业判断能力, 数学功底不可或缺。现代的审计和会计人员必须能够轻松地利用数学观念和应用计算, 以决定复杂交易的经济影响。

三、恰当处理重大错报风险和检查风险关系, 是应用好审计重要性水平的关键

重大错报风险是指财务报表在审计前存在重大错报的可能性。在设计审计程序以确定财务报表整体是否存在重大错报时, 审计师应当从财务报表层次和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列报认定层次考虑重大错报风险。财务报表层次重大错报风险与财务报表整体存在广泛联系, 可能影响多项认定。此类风险通常与控制环境有关, 但也可能与其他因素有关, 如经济萧条。而列报认定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又可进一步分为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对它们的考虑直接有助于审计师确定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

重大错报风险与检查风险是反向的关系。在既定的审计风险水平下, 可接受的检查风险水平与认定层次重大错报风险的评估结果呈反向关系。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越高, 可接受的检查风险越低;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越低, 可接受的检查风险越高。检查风险与重大错报风险的反向关系用数学模型表示如下:

审计风险=重大错报风险×检查风险

这个模型也就是审计风险模型。假设针对某一认定, 审计师将可接受的审计风险水平设定为5%, 审计师实施风险评估程序后将重大错报风险评估为25%, 则根据这一模型, 可接受的检查风险为20%。

近年来, 随着企业特别是上市公司的增多, 财务舞弊问题日渐增加, 这就同时引起了会计师事务所重大错报风险的增加。由此, 为了不使大量的会计师事务所遭受重大的损失, 审计理论和审计职业界都应充分的关注审计风险问题。如何既能节省审计成本, 提高审计效率, 又能降低审计风险, 就是现实的要求。而满足这一要求的前提条件是必须取得最必要的审计证据, 以满足对被审计经济事项及会计资料做出判断的需求, 要确定如何收集证据, 收集多少证据, 收集哪些性质的证据。这些问题的确定, 就与审计重要性和水平问题直接相关。要想降低审计风险, 审计人员在制定审计计划, 实施审计的过程中, 都必须考虑到有的重大错报风险, 或能使其控制在审计师可接受的范围内。从这个意义上讲, 降低或防止审计风险, 处理好重大错报风险和检查风险的关系就成为审计师确定重要性水平的出发点。

参考文献

[1]石爱中, 胡继荣.《审计研究》[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09.

[2]段兴民, 张连起, 陈晓明.《审计重要性水平》[M]陕西人民出版社2004.03.

[3]刘明辉等译.《审计概念与方法》[M].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05.

[4]胡春元.《审计风险研究》[M].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11.

审计重要性的确定及运用 篇8

(一) 审计重要性

重要性是审计中的一个重要概念。由于审计业务的日趋复杂以及抽样技术在审计中的广泛运用, 注册会计师不可能对形成会计报表的所有资料进行审查, 只能凭借自己的经验决定对那些能夠影响会计报表公允反映的重大事项及交易予以审查, 以得出审计结论。重要性是注册会计师在决定审计报告的恬当类型时考虑的一个主要因素。我国新审计准则对重要性的定义为:“重要性取决于在具体环境下对错报金额和性质的判断。如果一项错报单独或连同其他错报可能影响财务报表使用者依据财务报表作出的经济决策, 则该项错报是重大的。”

(二) 审计重要性的金额与性质要求

注册会计师 (CPA) 在应用重要性原则时, 应充分考虑错报的金额和性质, 即重要性具有数量和质量两个方面的特征。一般来说, 金额大的错报比金额小的错报更重要;但在多数情况下, 某项错报从量的方面并不重要, 而从其质的方面考虑, 却可能是重要的。如涉及到舞弊与违法行为的错报, 在此情况下, 无论金额大小都是重要的, 因为舞弊与违法行为反映了管理当局或会计人员的诚实和可信性存在问题, 对于会计报表使用者而言, 蓄意错报比相同金额的笔误更重要。另外, 小金额错报的累计, 可能会对会计报表产生重大影响。单独地看, 一笔小金额的错报无论在性质上, 还是在数量上都不重要。但会计报表是一个整体, 如果企业每个星期均出现同样的小金额错报, 所有账户或交易日积月累起来, 就有可能变成大金额的错报, 它必然会对会计报表产生重大影响。

(三) 审计重要性的两个层次要求

CPA在审计过程中必须从会计报表层次和相关账户、交易层次来考虑重要性。一是会计报表层次。独立审计的目的是对会计报表的合法性、公允性与一贯性发表重要审计意见, 这就要求CPA在审计时必须考虑会计报表层次的重要性, 只有这样, 才能得出会计报表是否合法、公允与一贯的整体性结论;二是账户和交易层次。由于会计报表所提供的信息来源于各账户或交易, CPA只有通过验证各账户或交易, 才能得出会计报表的信息来源是否合法、公允与一贯的整体性结论。

二、审计重要性水平的确定与分配

(一) 确定会计报表层次的重要性水平

如果同一时期被审计单位各会计报表的重要性水平不同, CPA应当选择其最低值作为会计报表层次的重要性水平。重要性水平的计算方法有固定比率法、变动比率法两种。一般而言, 重要性的判断基础包括资产总额、净资产、营业收入、净利润等。比如:某被审单位营业收入为4000万元, 固定比率确定为0.5%, 那么, 营业收入重要性水平就为4000×0.5%=20万元, 注册会计师就要着重关注收入高于20万元的错报或者漏报, 低于20万元的收入项目置于次要地位。固定比率法即在选定判断基础上, 乘上一个固定百分比, 求得会计报表层次的重要性水平。但这个百分比是多少, 世界各国的审计准则和会计准则都没有作出规定。以下是实务中用来判断重要性水平的一些参考数值。

笔者比较倾向于使用一些国内事务所的数值。因为审计风险的高低往往取决于重要性水平的判断, 而重要性水平和审计风险之间成反向关系。由于我们目前所面临的会计环境并不尽如人意, 为了减少CPA自身的审计风险, 我们应接受相对较高的重要性水平。

(二) 确定账户余额层次的重要性水平

CPA在制定账户余额或交易类别的审计程序前, 可将报表层次的重要性水平分配至各账户余额或交易类别, 也可单独确定它们的重要性水平。但单独确定的各账户余额或交易类别的重要性水平之和不应大于报表层次的重要性水平, 否则, 就收集不到充分、适当的证据。

(三) 实际工作中的特殊考虑

在实际工作中, CPA应当充分考虑被审计单位的规模、性质、面临的特定环境和会计报表使用者对会计信息的要求。首先应考虑错报的性质, 即先按错报的原因判断其重要性水平。有的错报从量的方面看, 可能并不重要, 但从其性质方面考虑, 却可能是重要的。例如: (1) 涉及舞弊与违法行为的错报。对于会计报表使用者而言, 蓄意错报比相同金额的笔误更严重。 (2) 可能引起履行合同义务的错报。如, 某项错报使得企业的营运资金增加几百元, 从数量上看并不重要, 但这项错报使营运资金从低于贷款合同规定的营运资金数变为稍稍高于贷款合同规定的营运资金数, 这就影响了贷款合同所规定的义务, 所以是重要的。 (3) 影响收益趋势的错报。如, 某项错报使企业由亏损变为盈利, 或使企业由盈利变为亏损, 或使企业的收益由每年递增1%的趋势变为本年度收益下降1%, 影响会计报表使用者的判断, 就具有重要性。 (4) 不期望出现的错报, 如现金、应交税费和实收资本账户存在错报, 就应当引起高度重视。其次考虑重要性水平数量标准计算方法的使用范围。一般来说, 利润法适用于利润比较稳定, 回报率较合理的企业;总收入法适用于微利企业和商品流通企业;总资产法适用于金融、保险或其他资产大而盈利小的企业。

(四) 重要性水平的分配

CPA在确定审计重要性水平的分配办法, 具体分配账户余额的重要性水平时, 应重点考虑以下因素: (1) 被审计项目的重要程度。被审计项目愈重要, 分配的重要性水平就愈低; (2) 被审计项目出现错弊可能性的大小。被审计项目出现错弊的可能性愈大, 分配的重要性水平就愈低。

三、重要性在审计实务中的运用

(一) 重要性概念在审计计划阶段的运用

一是, 评价会计报表和账户余额层次的重要性水平。即确定多少的错误率为重要;对重要性水平作出初步的判断, 以合理确定所需审计证据的数量, 并据此初步决定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二是, 确定审计的重点范围和重点领域。如对集团公司审计, 在了解客户基本业务情况之后, 初步确定对重要的子公司采取直接审计方法, 对次要的子公司采用审阅方法。如果某些子公司的资产总额、销售收入、净利润占整个集团公司资产总额、销售收入、净利润的比率均在10%以下, 也可以不合并审计。通过对会计报表的总体复核, 检查波动幅度较大的项目, 分析其合理性, 确定为重要审计项目。

(二) 重要性概念在审计实施阶段的运用

一是, 履行重要的审计程序。即确认某一审计项目最关键、具有决定意义的程序。当重要审计程序不能如愿实施时, 应当追加相应的替代程序。当发现可能存在错误和弊端的迹象, 并可能因此导致重要反映失实时, 审计人员必须扩大审计范围, 以证实问题或排除疑点。二是, 获取重要的审计证据。即是指能对重要的审计意见显示出其充分证明力的审计证据。它包括两层含义:一是相对审计意见而言是重要的, 二是就其本身证明力而言是重要的。越是重要的审计项目, CPA就越需获取充分、相关的审计证据以支持审计意见。对不太重要的审计项目, 可适当减少审计证据的数量。三是, 确定要调整的重要会计误差。即是指未正确地记录与报告经济事项或业务发生时存在的事实。会计报表中的会计误差由计算错误、误用会计方法或忽视会计报表编制时存在的事实而引起。CPA对于会计误差, 并不是一概作出调整建议, 而是根据自己的专业判断和当时的实际情况, 具体确定报表各项目可接受的最大差错额, 对重要的会计误差作出调整建议, 对次要的、不足以影响会计报表公允性的会计误差事项, 可以适当忽略。

(三) 重要性概念在审计报告阶段的运用

一是复核审计过程中是否存在重大遗漏。根据审计结果和职业经验, 判断会计报表中是否存在可能导致报表使用者改变其决策的重大遗漏或歪曲。二是错报和漏报的汇总。CPA在汇总尚未调整的错报时, 应当包括已发现的和推断的错报, 并考虑期后事项和或有事项是否已进行适当处理。三是决定发表何种审计意见。CPA在完成审计外勤工作后, 汇总所有的审计差异而形成审计结果, 并对其进行评价, 这是形成审计报告的重要前提。CPA在发表审计意见时, 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 如果尚未调整的错报金额的汇总数超过重要性水平, CPA应当考虑采用两种措施以降低审计风险:一是扩大实质性测试范围, 以进一步确认汇总数是否重要;二是提请被审计单位调整会计报表, 以使其汇总数低于重要性水平。 (2) 如果尚未调整的错报金额的汇总数接近重要性水平, 但连同尚未发现的错报可能超过重要性水平, CPA应当实施追加审计程序, 或提请被审计单位进一步调整已发现的错报, 以降低审计风险。 (3) 如果被审计单位拒绝调整会计报表或扩大实质性测试范围, 尚未调整的错报仍超过重要性水平的, CPA应当发表保留意见或否定意见的审计报告。一般来说, 如果尚未调整的错报的汇总数可能影响某个会计报表使用者的决策, 但会计报表的反映就其整体而言是公允的, CPA应当发表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如果尚未调整的错报非常重要, 可能影响到大多数甚至全部会计报表使用者的决策, CPA就应当发表否定意见的审计报告。

参考文献

[1]财政部:《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 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试论审计重要性的内涵与运用 篇9

财务报表审计是注册会计师的法定业务, 近年来频繁发生的重大会计舞弊事件使注册会计师的审计能力及其存在价值备受质疑, 如何有效地揭示会计报表中的重大错报, 降低审计风险, 提高审计效率一直是注册会计师行业业务研究的重点, 本文认为解决此问题的前提和关键是正确的理解和应用审计的重要性。例如:银广夏造假案件, 在银广夏2000年度主营业务收入大幅增长的情况下运输费和生产用电的电费却有所降低, 2000年的营业成本率比1999年降低了21.84%, 参与审计的深圳中天勤会计师事务所的注册会计师, 在评估重要性水平时, 没有考虑报表各项目之间如此异常变化的因素, 忽视了合理的确定重要性水平的意义, 最终导致审计失败, 签字注册会计师被追究法律责任并取消执业资格, 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因此, 在国家法制日益健全的今天, 在新的审计环境下, 注册会计师只有加强业务学习, 充分的理解审计的重要性及其应用, 才能有效的规避执业风险。

二、重要性的内涵

我国独立审计准则对重要性的定义是指被审单位会计报表中错报漏报的严重程度, 这一程度在特定环境下可能影响会计报表使用者的判断或使用。即:错报、漏报影响报表使用者判断的即为重要, 错报、漏报不影响报表使用者判断的即为不重要。

三、重要性的应用

(一) 运用重要性的目的

1、为了提高审计效率, 节约审计费用。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 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 企业组织结构日益复杂, 详细审计已成为不可能。需要注册会计师运用重要性原则为抽样决策服务。如果重要性水平定得过高, 就会执行较少的审计程序, 形成信赖过度的抽样风险, 降低审计质量, 导致做出错误的审计结论;如果重要性水平定得过低, 就会执行过多的审计程序, 形成信赖不足的抽样风险, 降低审计效率。相比之下, 信赖过度的抽样风险所造成的后果要比信赖不足严重得多。

2、保证审计质量。由于抽样审计存在固有限制, 注册会计师即便完全根据独立审计准则进行审计, 也不能保证发现被审计单位的所有错误和舞弊, 只能合理确信会计报表不存在重大错误和舞弊。因此有抽样审计就存在抽样风险, 而重要性与审计风险成反比。所以, 注册会计师为确保审计质量, 应站在被审计单位报表使用人的角度, 合理的确定重要性水平, 通过实施充分有效的审计程序来降低审计风险。

(二) 运用重要性的情形

1、注册会计师在编制审计计划时须初步判断重要性水平, 其目的是为了确定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 确定所需要搜集的审计证据的数量。此时, 重要性被看做是审计所允许的可能或潜在的未发现错报或漏报的限度。

2、注册会计师在评价审计结果时须考虑重要性水平。此时, 重要性被看做是某一错报或漏报或汇总的错报或漏报, 是否影响到会计报表使用者判断和决策的标志。

(三) 注册会计师在运用重要性原则时, 应考虑错报或漏报的金额和性质

金额大的错报或漏报比金额小的错报或漏报更重要。因此, 在实施实质性测试时往往抽查大额的经济业务。但是, 某项错报或漏报从量的方面看并不重要, 从性质方面考虑却是重要的。例如:

1、舞弊与违法行为的错报或漏报。

2、可能引起履行合同义务的错报或漏报。

3、错报或漏报造成盈亏或其他趋势的改变, 使每年收益递增的趋势变为当年收益下降或造成转亏为盈。

4、不期望出现的错报或漏报, 现金和实收资本为非常重要的账户, 现金错报或漏报涉及舞弊与违法行为, 实收资本错报或漏报涉及了股东的权益及工商部门对企业的出资要求, 若上述科目出现错报或漏报, 应加以高度关注。

5、单笔的错报或漏报从金额和性质上看都不重要, 但这些相同的单笔的错报或漏报全年的汇总数会变成大金额的错报或漏报, 从而影响会计报表的公允表达。实务中, 注册会计师可根据具体情况, 提请被审计单位全部或部分调整此类错报或漏报。

(四) 重要性与审计风险、审计证据、审计计划之间的关系

审计风险是指会计报表中存在重大错报或漏报, 而审计人员审计后发表了不恰当的审计意见的可能性。重要性水平越高, 允许错报的金额越大, 审计风险越小, 审计计划可制定的越简单, 审计过程中需要收集的审计证据越少;反之, 重要性水平越低, 允许错报的金额越小, 审计风险越大, 审计计划制定的越详细, 审计过程中需要收集的审计证据就越多。

(五) 编制审计计划时对重要性的评估

1、对重要性水平做出初步判断时应考虑的因素。

(1) 如果以往年度运用的重要性水平比较恰当, 可作为本年度确定重要性水平的依据, 再根据被审计单位的具体情况加以修正。

(2) 有关法规对财务会计的要求, 如果存在可由被审计单位自主决定处理的会计事项, 注册会计师应从严制定重要性水平。例如:现行企业会计制度规定企业可根据实际经营情况计提应收账款坏账准备金、存货跌价准备等八项准备金, 注册会计师应关注被审计单位的计提依据、计提比例是否恰当, 是否按照税法的规定正确地进行了纳税调整。

(3) 被审计单位的经营规模、业务性质。经营规模大的企业, 重要性水平的绝对值大于经营规模小的企业, 但相对值低于经营规模小的企业。

(4) 内部控制健全的企业, 注册会计师对固有风险、控制风险的评估为低, 可接受的检查风险为高, 即审计风险为低, 可将重要性水平定的高一些, 反之审计风险评估为高水平, 就得将重要性水平定的低一些, 通过执行较多的审计程序, 获得充分的审计证据来降低审计风险。

(5) 会计报表各项目的性质及其相互关系。如:现金项目应从严制定重要性水平, 应收账款和存货可适当分配以较高的重要性水平。

(6) 会计报表各项目的金额及波动幅度。

2、会计报表层重要性水平的确定。可采用固定比例法确定会计报表层次的重要性水平。判断基础包括资产总额、净资产、营业收入、净利润等, 当被审计单位的净利润接近于零时, 不应将净利润作为重要性水平的判断基础;当被审计单位的净利润波动幅度较大时, 不应将当年的净利润作为重要性水平的判断基础, 而应选用近几年的平均净利润;被审计单位属于劳动密集型企业时, 不应将资产总额、净资产作为重要性水平的判断基础。

注册会计师在编制审计计划时, 如果被审计单位尚未完成会计报表的编制, 应根据期中会计报表推算出年度会计报表, 或根据被审计单位的经营情况, 对上年度会计报表作必要的修正, 以合理确定报表层次的重要性水平。

3、账户或交易层次重要性水平的确定。注册会计师可以将会计报表层次的重要性水平分配至各账户或各类交易, 也可单独确定各账户或各类交易的重要性水平, 以确定哪些错报或漏报建议调整, 汇入调整分录汇总表, 哪些错报或漏报不建议调整, 汇入未调整分录汇总表。在实务中按照谨慎性原则, 一般会尽可能的要求被审计单位调整已发现的错报或漏报。确定各账户或各类交易的重要性水平时, 应考虑各账户或各类交易的性质及错报漏报的可能性、各账户或各类交易的重要性水平与会计报表层次重要性水平的关系以及审计成本。例如:在分配法下, 现金为重要的账户, 可分配以较低的重要性水平, 应收账款和存货错报漏报的可能性较大, 为节省审计成本, 可分配以较高的重要性水平。采用分配法时, 各账户或交易层的重要性水平之和, 应等于会计报表层的重要性水平。

(六) 评价审计结果时对重要性的考虑

1、评价审计结果时所运用的重要性水平可能不同于编制审计计划时确定的重要性水平, 通常注册会计师为减少未被发现的错报漏报的可能性, 在编制审计计划时, 会故意规定重要性水平低于评价审计结果时所运用的重要性。如果评价审计结果时所运用的重要性水平远远低于编制审计计划时确定的重要性水平, 应重新评估所执行的审计程序是否充分。

2、评价审计结果时, 应当汇总尚未调整的错报或漏报, 并与会计报表层次的重要性水平比较。

(1) 如果尚未调整的错报或漏报的汇总数超过重要性水平, 为降低审计风险, 应扩大实质性测试范围或提请被审计单位调整已发现的错报或漏报, 以使错报或漏报的汇总数低于重要性水平。

(2) 如果尚未调整的错报或漏报的汇总数接近重要性水平, 由于该汇总数连同尚未发现的错报或漏报可能超过重要性水平, 应追加审计程序或提请被审计单位调整已发现的错报或漏报, 以降低审计风险。

(七) 重要性的其他用途

重要性有助于区分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的普通过失和重大过失。如果会计报表中存在重大错报事项, 注册会计师运用常规审计程序应予以发现, 但因疏忽未能将重大错报事项查出来就很可能被认定为重大过失。例如:银广夏采取伪造销售合同、采购合同、银行票据、出口报关单等手段, 1999年虚增利润1.7亿元, 2000年虚增利润5.2亿元, 参与审计的注册会计师没有发现并连续2年出具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致使虚假的审计报告向社会公众发布, 造成投资者利益的重大损失, 两位签字注册会计师被法院认定为具有重大过失被追究法律责任。这是因为审计过程中有一个特色审计程序:函证, 独立审计准则明确规定, 函证应由注册会计师亲自实施, 但是, 参与银广夏审计的注册会计师严重违反审计规定, 委托被审计单位人员代替其向银行、海关等单位进行函证, 致使被审计单位得以伪造函证结果。相反, 如果会计报表有多处错报事项, 每一处都不算重大, 但综合起来却对报表的影响较大, 法院一般认定注册会计师具有普通过失, 因为常规审计程序发现每处较小错报事项的概率较小。

综上所述, 重要性水平的确定对于审计工作至关重要, 注册会计师应根据执业经验, 合理确定重要性水平, 以保证审计质量, 形成正确的审计意见。

摘要:近年来不断爆发的会计舞弊案给会计职业界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危机, 注册会计师能否有效地揭示重大会计错弊已经直接影响到注册会计师行业的生存价值。审计重要性水平的确定贯穿于审计过程的始终, 对审计成败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本文就如何正确的理解和应用审计的重要性进行分析, 阐述了重要性与审计风险、审计证据、审计计划之间呈反向关系, 以及确定重要性水平的方法, 以期实现注册会计师在降低审计风险、提高审计效率、节约审计费用的同时为客户提供最优质的审计服务质量。

关键词:审计重要性,审计风险,审计证据

参考文献

[1]、林柄沧.重要性原则.如何避免审计失败.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 1997:160

[2]、山东省第九期注册会计师培训班讲义, 2005:19

[3]、文远怀.注册会计师资格考试辅导教材—会计.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4.

[4]、樊清玉、文彦军.注册会计师资格考试辅导教材—审计.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4:130-140

[5]、郭海燕.对审计失败的再思考, 财会研究, 2006:3

上一篇:有效板书下一篇:驼峰调车作业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