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剧电影

2024-09-26

吕剧电影(精选4篇)

吕剧电影 篇1

吕剧电影是我国众多电影样式中的一类,严格来讲吕剧电影当属戏曲电影类。《李二嫂改嫁》根据王安友同名小说改编。1947年,鲁中南解放区某村年轻寡妇李二嫂,爱上了本村农民张小六,却受到婆婆的阻挠和旧风俗的压力。后在妇女会主任等人的帮助之下,李二嫂决心改嫁,与张小六结为终身伴侣[1]。1957年由长春电影制片厂摄制成戏曲艺术片,并被评为第一届电影百花奖最佳戏曲片[2]。吕剧电影《李二嫂改嫁》可看做是吕剧电影的鼻祖,同时也是吕剧电影史中不可多得的经典。本文以1957年刘国权导演拍摄的《李二嫂改嫁》为主要分析对象,简要展开论述。戏剧冲突是构成戏剧情境、戏剧情节的基础,是展示人物性格、反映生活本质、揭示作品主题的重要手段[3]。电影版《李二嫂改嫁》艺术造诣源于舞台却也高于舞台。该片的成功之处除了优美的写实风格、精湛的表演、纯熟的唱腔、流畅的镜头剪辑外,更多的是衔接紧凑、符合逻辑的戏剧冲突,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的情节牢牢抓住了观众注意力。现实生活中,人与人之间、人与环境之间、人的自我内心深处的矛盾和冲突,经过艺术提炼,在戏剧里集中反映。《李二嫂改嫁》中的戏剧冲突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剧中人物与社会环境之间的冲突;第二类是剧中人物之间的冲突;第三类则是剧中男女主人公自我内心冲突。这三类冲突交织为一体,各不相同,又相互支撑,构成了这部影片的戏剧冲突线。

一、开门见山——直渲主体的冲突

李二嫂一出场就带出很强的自我冲突点。戏剧中李七的出场是在第7场,电影中李七哼着“寡妇难”的挑衅小曲儿第一次出现在第9个镜头李二嫂在井台打水这场戏中,这使得李二嫂对李七内心极度厌恶又无可奈何的苦闷表现得淋漓尽致,对于张小六的帮助想接受又不得不顾忌街坊邻居的绯语流言,更是要考虑如何应对那个没事找事处处刁难不依不挠的婆婆,暗自伤怀的自我内心世界展露无遗。两种内心情感冲突交织在一起,能在第一时间有效抓住观众的注意力。这种强大的自我内心意志与情感的冲突,只有配合吕剧这种温婉的风格来表现才不会显得突兀,让观众接受起来才不会有夸张感和违和感,从而使观众更好地融入到剧情中,让观众在尽情享受美的同时,悄无声息地接受作品传递出的情感价值。

这种开门见山,直渲主体矛盾的手法在吕剧戏剧中是很难运用的,若是单纯运用到其他样式电影中,戏剧效果会有所减弱,只有在吕剧电影中才会相得益彰。假如电影中李七只露一个脸的单镜头出现在吕剧舞台上,会让现场的观众看不懂,无形中增加了观众理解戏剧剧情的难度,相反电影中的画外音“寡妇难”为李七的出场埋下了伏笔,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的处理方式也间接告诉观众李七的身份是地痞流氓,同时也交代了故事的主要脉络:李二嫂的新生活与这无赖有关系,更深一层次的思考:新社会新生活再扯上个无赖,会有什么样的事情发生?观众的好奇心被唤醒了,观众需要一个真面人物来平衡或者是抵制李七这个反面人物,这也在观众心中为张小六的出场做好了铺陈。李七的出现也是交代了即便是新社会新时期依旧有没有散尽的旧势力,同时也交代电影的另一个戏剧冲突:翻身的百姓与残余的旧社会的矛盾冲突即人与社会的矛盾冲突。

二、含沙射影——间接矛盾冲突

在张小六帮李二嫂打场收拾麦子的一场戏后,接着演出的是天不怕的指桑骂槐,借鸡找事,含沙射影地撒气,这是戏剧冲突的侧面衬托式冲突,给观众一种诙谐又无可奈何的感觉,也体现出普通人生活中的小乐趣,无形中拉近了和观众间的距离。李二嫂的婆婆天不怕,一面是她遵循旧习俗的顽固封建思想导致的她个人和新社会之间的冲突;另一面是她自己默守陈规自私自大导致的与自己儿媳李二嫂之间的矛盾,她为了留住儿媳和李七合计破坏李二嫂的新生活。天不怕一出场从与李二嫂的正面冲突逐渐转化到了衬托式的侧面冲突,这种迂回的矛盾冲突安排方式与吕剧发源地的文化思想也是密切相关的。李二嫂不卑不亢有理有据地与天不怕对峙过后,天不怕先是去张大娘家提亲,再去李二嫂娘家告状,这两场戏都是从侧面表现她与李二嫂之间越来越深的矛盾,这种随着剧情发展矛盾越来越剧烈,采用多角度映射式的非正面直接冲突来表现的处理方式,增加了故事的戏剧性和影片的可看性,也吊起了观众一探究竟的胃口。

看上去是婆婆和儿媳之间的矛盾,实则是婆婆与新社会的矛盾冲突。这一含沙射影的表达,有别于开头天不怕一起床对李二嫂的质问,这样的间接矛盾冲突,也符合故事的发展和思维逻辑,这样一来,这种戏剧冲突不仅不会对主要人物李二嫂和张小六的感情冲突有削减作用,更多的是一种彰显力量。

三、多线对比——反衬式矛盾冲突

本影片所包含的主要戏剧冲突点在影片的一开始就交代清楚了。电影第7个镜头是天不怕未起床以及第13、14个镜头表现天不怕自以为是的顽固思想,第9个和第11个镜头是交代李七的镜头,其余则是描写李二嫂早期劳作。这三组镜头,把李二嫂早起辛勤劳作和旧社会残余势力以及人性的差异,表现得惟妙惟肖。这组对比蒙太奇的戏剧冲突不同于其他影片,这种含蓄委婉的表达方式与吕剧的美学风格也是一致的。李二嫂推磨的戏中,李七轻蔑的“寡妇难”与李二嫂的处境形成一处对比;李二嫂苦闷无奈独自磨米与身后景深中小两口磨米也形成明显对比。一场戏中的双线对比,都加强了戏剧的冲突性,更有力地表达出李二嫂内心深处的无奈,深化了李二嫂内心的自我矛盾冲突。情感冲突被推向了高潮,这为后面李二嫂对张小六“坦白”前的自我内心意志冲突出现铺好了路。

在中间部分有一条暗线对比,李二嫂不顾天不怕的阻挠跑到山坡上目送张小六去前方支援是在村外高坡的大树旁,这场戏中李二嫂手扶枝叶,满脸幸福,充满了期待与憧憬;后面一场戏在得知张大娘替张小六答应婚事的情况下,李二嫂在暴风雨中又跑到了这棵大树下,这时是倚靠在大树上的斜线构图,斜线构图除了拉长视觉突出美感外,更多的是带了些许凄凉和无奈的不甘。同一地点同一景物,不同天气就像李二嫂不一样的心境,这种强烈的对比,不单单是突出了故事一波三折的戏剧性、可看性,更多的是制造观众的观影心理落差,刺激观众的心理感情点,让观众自发地融入到剧情中。

四、结语

吕剧电影的戏剧冲突不同于别的电影的冲突,是一种含蓄又不乏直白的内心宣泄,这和中国画的留白手法有异曲同工之妙。这种戏剧冲突在当下的社会环境中是大有市场的,正如丹纳所言“心灵越是被强烈的不安和阴沉的念头缠绕不休,看到优美高雅的东西越快活,平日为了集中精力或为了作假而越紧张,越克制自己,一朝能尽情流露或松懈的时候越会得到享受。[4]”这也是本文的写作原因之一。希望本文的出现会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不对之处还望批评指正。

参考文献

[1][2]于学剑,段雨强,张玉珍,王春燕.吕剧[M].济南:山东友谊出版社,2013:033+034.

[3]王庆生.文艺知识创作辞典[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1987:312-313

[4]法·丹纳.艺术哲学[M]当代世界出版社.2009:129.

吕剧唱腔特色研究与探讨 篇2

吕剧是山东主要的地方戏曲剧种之一。它是由民间艺术花鼓、小曲、杂调开始起步,大量吸收了扽腔、梆子、京剧和琴书的艺术成份,从而不断发展形成的。“吕(捋)剧”这一名称在滨州境内的叫法,已有130余年的历史。吕剧的由来,其中较为可信的是先称“捋”戏,后逐渐演化成“吕”戏。经查实,1944年渤海根据地耀南剧团的彭飞在《渤海日报》上发表了名为“吕剧”的《双寻夫》剧本。从此“吕剧”这一名称便广泛流传开来。吕剧于1910年前后正式登上舞台进行演出,直到1953年山东省吕剧团成立后,才成为响遍全国的剧种。1952年以后,在对化妆扬琴戏进行了一系列改革的基础上,以原“山东省歌剧团”为基础正式成立了“山东省吕剧团”,“济南市鲁声琴剧团”也正式定名为“济南市吕剧团”。至此,吕剧这一名称被正式确定。

二、吕剧的演唱特色

(一)唱腔特点。吕剧初期的音乐是很丰富的,不仅有板腔体的四平和二板,还汇集了当地流行的多种小曲、杂调。四平腔有慢、快、中之分,其演变过程为从老顶板到捎顶过,再到三眼一板(4/4);二板有慢二板和快二板之分,慢二板为一板一眼(2/4),快二板为垛板(1/4)。主要伴奏乐器分为弦乐器与打击乐器。其中,弦乐器起初为四根弦,后改为坠琴(俗称掳胡胡),此后又增加了三弦和二胡、板胡等。打击乐器有板鼓、大锣、钹、手锣等。在吕剧的唱腔音乐上,经过数代艺人的演变、丰富,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唱腔体系。

(二)唱腔板式。吕剧的主要板式有“四平腔”(及其派生出的部分板式)、“二板”、“流水”、“散板”等。

1. 四平腔。四平腔包括“中四平”(即“四平原板”)、“慢四平”、“快四平”、“快板”、“哭腔”、“散板”等由四平腔派生出的系列板式。四平腔是吕剧板腔体系中的主要板腔,为“一板三眼”。它的丰富表现力及在塑造多种人物形象中显示出的重大作用,确立了它在吕剧板腔体系中的重要地位。不论是大戏、小戏,四平腔的“一腔多用、依情善变”,均显示了它很强的适应性。同是一套四平腔,既能表现大哭大叫的悲剧,又能表现风趣的喜剧。

四平腔的主要特点有:(1)唱腔的段式结构主要由四个乐句组成。这四个乐句分别为:头腔、二腔、三腔、四腔。这四句腔又有着明显的起、承、转、合与对称互应关系。(2)四平腔是“一板三眼”(4/4),以四拍(一板)为一节奏单元。唱句最短的不能少于一板,如少于一板则由过门来补充。唱句最长的一般不超过五板,常用的多为二、三、四板。(3)四平腔结构的基本特点是对称、完整,俗称“四平八稳”。其乐句的最小结构是两板(即两个节奏单元)。唱词以三、三、四的十字句为基础,按照十字句节奏的自然排列,恰好占据八拍的时间。这种八拍的乐句是就最紧凑的句子而言的。在规整进行中,头腔、二腔均以三板的长度上下呼应、对称。随之依情所需,三腔由“La”音腔节的加入,使本句唱腔成为十二拍(三板),突破了前面头腔、二腔八拍的长度,使整体结构有了新的发展。依次推进,四腔又在唱罢十字后,增加了“Re、So、Si、La、So”贯穿尾腔,成为十六拍(四板)。这样,四腔的结构成了头腔、二腔两个乐句结构的总和,从而形成了对称、完整的四平腔乐段。

2. 快四平、慢板。快四平由四平原板向快紧缩而成,板速比一般四平约快三倍。板式结构为一板三眼,七字句唱词作“四、三”安排。行腔趋势及句尾落音均与四平腔同。唱腔多从头眼开口,尾腔末字落板,长于表现人物的激切喧叙。慢板是由四平腔向慢伸展,经过句幅扩充,腔体延伸,节奏拓变而派生出的一种抒情体板腔。其特点是:(1)板速每分钟40拍,比一般四平慢一倍;(2)突破四平腔每一乐句二腔节式,而代之以每句三腔节式;(3)在宽展的旋律行腔中贯串着多种节奏型的加花装饰。从总体上,慢板比一般四平腔更能从深度上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

3. 二六。二六是以四平腔为基础,吸收梆子二八板节奏特点,及闪板夺眼的唱法所形成的。板式结构为一板一眼(2/4),上下句落音与四平腔同。其特点是:板头紧凑,强弱、缓急、起伏分明,适于表现说理、激叙及快慰等情感。

4. 二板。二板又名“垛子板”,是吕剧的主要板式之一。一般用较慢速度演唱,是一板一眼的节奏,故称“二板”;用较快的速度演唱,转化为一板,即称“流水”。二板的唱词以七字句为基础,上、下句为一番,其段式结构以四句为基础,还可依唱词需要构成多句连唱的大段。唱腔以四板为基本乐句,句尾落音一般是上句落“So”,下句落“Re”,段落结束仍收在“So”音。

此外,吕剧还有快板、碰板、滚板、哭头等形式。

三、结语

我们要把吕剧中的唱腔精华好好地继承下去,将其融合一定的时代新元素,唱响新时代背景下的传统音乐,实现吕剧的新发展。

摘要:吕剧是山东最具有代表性的地方戏,从产生之初就具有明显的地域色彩。本文主要研究吕剧的唱腔特点,对其进行客观、科学的探讨和分析,以求对今后的吕剧研究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试论东海吕剧的起源与特色 篇3

一、东海吕剧的起源与发展

(一)东海吕剧的起源

张斌先生所著《吕剧音乐研究》称:“扬琴是苏北老黄河和淮河流域下游的产物。经常活动的大地方有淮阴、扬州、蚌埠、凤阳等地;小地方如丰、沛、肖、砀更为普遍。逐渐传布至山东东北等地。据老艺人郭福山介绍,1898年左右广饶东寨村张兰田、张治田去凤阳拜师学艺,带来《凤阳歌》;诸城朱西太去江苏宿迁学艺,带来《洞宾戏牡丹》等节目,……从琴书主要曲调《凤阳歌》来看,也说明琴书是由南向北传布的。”“琴书立谱以来最早的艺人殷田昌就是邳县大闸人;贺金城、茹兴礼等也是先后由苏北、皖北来山东的。”可见,东海县是琴书由南向北传布的必经之路,也是早期琴书最流行的地方。上述提到的邳县、宿迁两地距东海仅百里之遥。吕剧中沿用的曲牌《姐儿调》就是东海县最为流行的民间小调《姐儿溜》,现在已列入江苏省“非遗”保护名录。再如《画扇面》,东海境内叫《绣花灯》,至于《太平年》《莲花落》《铺地锦》《银纽丝》《上河调》《下河调》《叠断桥》《茉莉花》《凤阳歌》等吕剧曲牌,在东海境内能歌善唱者比比皆是。东海方言和山东方言同属北方方言区,语言很相近,加之东海早期是山东省临沂地区所辖(1953年划归江苏),受齐鲁文化影响较深,乡风民俗和山东几近相同。因此,吕剧和东海有着斩不断的历史渊源。

(二)东海吕剧的发展

20世纪40年代,吕剧已在东海产生重大影响。当时东海的南路琴书艺人老汪(汪培清)已在苏北、鲁南大有名气,他自带篷布到各地搭棚演出。老汪有“一挂鞭”的美誉,几十句的垛子板干脆、利落,一气呵成。老汪是将山东境内吕剧新唱腔传入东海的第一人。

1960年3月,在东海县委县政府的关怀下,东海吕剧团成立了。在山东省惠民地区吕剧团、济南市吕剧团、山东省吕剧院等团体的扶持下,在吕剧老一辈表演艺术家张传海、张玉升、等人的言传身教下,在吕剧表演艺术家郎咸芬、林建华、李岱江的细心指点下,东海吕剧团“出人、出戏”奠定了扎实的基础,成就了一批献身东海吕剧事业的优秀人才。东海吕剧的“新生一代”塑造了人民群众熟悉的人物形象,演出的剧目贴近生活,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唱红了苏、鲁、豫、皖等地。

上世纪90年代中期,东海吕剧团创作了大型现代吕剧《红丝带》,参加江苏省的剧目调演,曲作者徐福松把《打新春》《凤阳歌》《连哩啰》运用到伴奏、伴唱和唱腔部分,得到省戏曲音乐专家的高度赞扬,称赞《红丝带》的音乐是民间音乐与戏曲音乐的巧妙结合。2010年和2012年创作的吕剧小戏《称爹》《一抹残阳》中的伴唱是用老腔老调和老《凤阳歌》的框架写成的,曲调朴实而诙谐。这些曲牌的创新运用说明了曲作者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发展传统,让东海吕剧的地域性韵味更加浓厚,更好地为东海地方文化事业发展服务。

(三)吕剧发展的新时期

党的三中全会后,东海吕剧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创作演出的现代吕剧《红丝带》《五九看柳》《春打六九头》《女儿情》《山乡情》《草莓扣》《称爹》《一抹残阳》《没掀开的红盖头》等一批优秀剧目分别获得省、市“五个一工程奖”、“中国电视剧金鹰奖”、“第四届中国戏剧奖.小戏小品奖——优秀剧目奖”、“第七届江苏戏剧奖·小品奖——优秀剧目一等奖”、“全国戏剧文化奖—优秀剧目奖”,创造了新的辉煌,为东海县的经济发展和精神文明建设发挥了推动作用。目前,东海吕剧团是除山东省以外全国唯一的吕剧团,现已加盟江苏省演艺集团,并入选江苏省“非遗”名录,成为”文化江苏“的一颗耀眼的明珠。吕剧表演艺术家郎咸芬女士为东海吕剧团亲笔题下“江苏吕剧一枝花”。对东海吕剧事业的发展给予了充分肯定与赞扬。热爱东海吕剧的观众们称东海吕剧团是“庄户人自己的剧团”。

二、东海吕剧的特色

(一)戏曲与曲艺的结合

东海吕剧曲调质朴优美,有着浓厚的地方气息和地域特色。它不仅是一种简单的戏曲表演,更是一种戏曲与艺术的结合。自1900年吕剧登上戏曲舞台,经过一百多年的历史发展,吕剧的表演推陈出新,不断融合其他曲艺的精华并保持了吕剧的优秀传统。可以说,吕剧在今天已经发展成了一门艺术,更具专业化。

(二)表演形式的质朴

东海吕剧的表演细腻大方,注重刻画人物的内心世界,不刻意追求程式化的动作展现,易和观众沟通,具有大众化特征,更擅长塑造现代人物。这与其他剧种有着很大差异。东海吕剧的表演艺术形式更加贴近人民群众的生活。而且吕剧表演采用济南方言,更体现了山东地区特殊的语言风格,同时,吕剧表演所需要的伴奏乐器都是普通常见的。表演形式简单、贴近实际,这些特点使得吕剧发展迅速,深受人民群众的喜爱。

(三)内容丰富精彩

东海吕剧是一个发展于民间的艺术剧种,它印记了人民生活的各个方面,因此其内容驳杂繁复,异常精彩。当地百姓把吕剧称作“说黄瓜,道茄子,打老婆,骂孩子”。这显然是说吕剧的表演内容囊括了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给人以很强的艺术感,由此带来深厚的生活感悟。

(四)唱腔通俗优美

吕剧的唱腔经过一百多年的千锤百炼,再融合其他剧种的优美唱腔,逐渐发展成通俗但不失优美的腔调。吕剧兼有“曲牌体”和“板腔体”两种唱法,曲牌数目众多,而且演员大多来自人民群众,唱腔主要是从山东琴书演变而来,主要以济南方言的形式表演,声色优美,地方特色风格显著。东海属于山东琴书的南路琴书覆盖区,语言相近。吕剧的规范语言标准是“济南官话”。而东海吕剧的语言既有济南话的成分,又有本地乡音的流露。音乐是语言的升华,东海吕剧的唱腔、旋律、框架结构和山东吕剧一致,但演唱韵味有差异,这个差异就是语言的差异。吕剧音乐中的《姐儿调》在东海县西部叫《姐儿溜》,东部叫《打牙牌》,还有的文献上称为《中河调》,已被录入江苏省“非遗”保护名录。吕剧中的《上河调》在东海也称为《上河调》或《剪靛花》《玉美人》;吕剧中的《下河调》在东海也称之为《下河调》或《放风筝》《下盘棋》,吕剧曲牌在东海能歌擅唱者甚多。东海吕剧团的曲作者把这些民间小调引用到吕剧的伴奏音乐及唱腔之中,令观众感到亲切入耳、耳目一新。

三、结语

吕剧电影 篇4

《李二嫂改嫁》从初创至今经历过三个重大历史变革期,即1952-1964年、1978-1985年、1985年至今。由于创作时代的不同,导演在构思及手法上采取了不同方式。但从总体上看,导演在创作时坚持的原则是统一的:1. 现实主义的表演方式不变;2. 打破自然主义,回归戏曲规范;3. 新人新演。这三个方面也正是尚导演提出的:“吕剧家底很薄,要发展它,一方面要广泛学习中国戏曲各个剧种的长处和精华,借鉴姊妹艺术为我所用;一方面要大胆创新,走自己的路,创出本剧种自己的风格特点。”正因为有比较科学的指导思想,吕剧《李二嫂改嫁》在各个重大历史变革中始终彰显出自己的艺术生命力,并得到很大发展,成为吕剧发展史上的一座里程碑。在此过程中,导演制度的确立是一项重大的举措,该制度尊重规律、把握现实、面向长远,指导导演者以敏锐的目光及谨实的态度对待二度创作,客观上对尚导演通过《李二嫂改嫁》一剧把一个新兴的剧种——吕剧,推上中国戏曲舞台,向党和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起到了促进作用。

作为导演,最基本的任务是把文学剧本立体呈现在舞台上,如此才可以说是二度创作任务的基本完成。然而作为吕剧现代戏《李二嫂改嫁》的导演,所面对的任务是极为艰巨的,处境比较特殊。新中国建立伊始,百废待兴,全国人民投身在轰轰烈烈的新中国建设当中,文艺大军同样以极大的热情,按照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所指出的“文艺是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创作出许多符合时代精神的现代题材。

而在这个时期刚刚萌芽的吕剧也克服着自身各方面的不足,积极寻求反映现代生活的创作途径。新中国第一部《婚姻法》于1950年5月1日颁布实施,它以男女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男女权利平等、保护妇女合法权益为核心,不仅为新中国婚姻法制奠定了初步的法律框架,也把中国妇女从几千年的封建枷锁下彻底解放出来,同样也给新兴的吕剧带来了极广泛的契机。由此,《李二嫂改嫁》一剧被提上重要的议事日程,它是吕剧崛起的重中之重,又是摆在领导者与导演者面前极为艰巨而又光荣的任务。然而有利的契机并不代表着一切的顺利,重重困难就像一道道难以逾越的鸿沟,使决策者不得不进一步从实际出发进行创作活动。

“导演艺术创造的基础是剧本。剧本是剧作家心血的结晶。剧作家深入生活、深入历史、深入心灵,从大量素材中提炼加工,把自己对社会对人生的看法溶化进去,把苦心哺育的人物形象树立起来。”[1]一个好的剧本题材可以带动一个团队整体艺术水平的跃升,也可以挽救一个剧种,例如昆曲《十五贯》、山东柳子戏《孙安动本》、山东梆子《墙头记》等,就是最好的证明。这些剧种古老而有着自己的艺术特点,但由于多年来墨守成规,把自身封闭在一个固定的模式框架中,很难接受新事物,其平凡的人物故事、平庸的舞台俗套、缓慢的舞台节奏,远远脱离社会迅猛发展的生命节奏,所表现的题材多是几代艺人流传下来的才子佳人、男欢女爱,与一日千里、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形成鲜明的落差。

1957年2月,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第十一次(扩大)会议上的讲话中宣布:“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这是党促进艺术发展和科学进步、促进社会主义文化繁荣的方针。这一方针给戏曲工作者指明了前进的方向,给处于低迷状态的剧种以极大的鼓舞和推动。昆曲《十五贯》、山东柳子戏《孙安动本》、山东梆子《墙头记》等一系列备受观众好评的剧目,在党的政策的支持下,克服重重困难,焕发了青春活力,震动全国。这就说明一个受观众认可的作品,不但创作思想要更新,而且选择符合时代精神的剧本题材尤为重要。

1950年由山东省地方戏曲研究室把王安友的小说《李二嫂改嫁》改编上演,当时称这种戏曲形式为琴戏,也可称之为新歌剧,是吕剧的雏形,观众比较喜欢,感觉比较新鲜,各地文工团也进行演出。1952年该剧在北京上演,与当时的《白毛女》并称歌剧,主要旋律板式只有四腔(后来的四平腔),上下句的二板。但不足之处是音乐用得比较杂,比如一勾勾,天不怕唱“你就活活的气死俺吧”。由于这种艺术形式在当时市场前景十分广阔,1952年山东省委省政府决定从各地文工团抽调人员建立山东省吕剧团,著名吕剧表演艺术家郎咸芬、林建华、李岱江等都是在那个时期从地(下接第63页)方选调入山东省吕剧团的。

作为新兴剧种的吕剧应该选择什么样的题材,是摆在导演及创作集体面前的首要任务,但与此同时面临的困难还有很多,比如吕剧处于初兴阶段,各方面水平都存在不足,特别是创作力量尤为缺乏,而戏曲又是集导、表、音、灯、服、道、效、化为一体的综合性艺术。一出剧目构思再完整,其他技术不具备也难以体现,这是《李二嫂改嫁》在创作初期遇到的第一道障碍;其次,在剧本的选择上究竟是以古装戏为主,还是以现代戏为主,这是打造出剧种风格特点的关键,也是将来发展的重大问题,在这一问题上,创作人员思想不统一也同样是一个障碍。

在多次会议研究后,最终决定了吕剧以现代戏为主体的发展方向。这一方向确立后,山东省吕剧团在山东省委省政府的关怀下,以导演为中心带领创作组认真分析了国家的政治文化背景和观众的文化艺术需求。新中国成立后,全国土地改革推动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彻底废除了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中国农民的社会地位得到空前提升。特别是新《婚姻法》颁布后得到了全国人民的拥护和积极响应,彻底打破了两千年封建社会给中国妇女带来的一切不平等待遇和精神上的禁锢,因此王安友的小说《李二嫂改嫁》成为吕剧现代戏创作的主要对象。

《李二嫂改嫁》讲述的是在鲁中南解放区某地农村,年轻寡妇李二嫂与张小六的爱情故事。李二嫂把对张小六的爱慕隐藏在心底,因受封建思想的影响不敢表露自己的心声,婆婆“天不怕”二流子李七对这门亲事百般阻挠,使李二嫂陷入极度的痛苦之中。最后,在人民群众与党组织的鼓励支持下,李二嫂终于冲破封建思想的枷锁,与本村青年张小六喜结良缘。全剧精确刻画人物性格,生活气息浓厚,又不乏诙谐的场景设计,可谓早期吕剧现代戏创作的成功范本。通过对吕剧现代戏《李二嫂改嫁》创作背景的深入了解,不难发现,选择合适的题材是创作一部经典戏曲作品的关键。首先,无论是传统戏、新编历史戏还是现代戏,选材一定要反映社会热点问题,透过生活现象看问题本质是观众的观剧期待心理;其次,戏曲作品反映社会热点问题需要塑造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戏剧是行动的艺术,注重表现典型环境下的典型人物。

上一篇:会计信息使用下一篇:营林科学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