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电出口

2024-10-13

家电出口(共7篇)

家电出口 篇1

摘要:近年来,我国家电行业出口额节节攀升,但家电自主品牌出口额占比仍然很低。要促进家电自主品牌的出口,需要先脱掉贴牌生产的标签,政府和企业联合保护自主品牌,家电企业借鉴国内成功树立自主品牌的企业的经验,重视建立自主品牌,并把握全球家电品牌大转移的良好时机。

关键词:家电自主品牌,出口现状,发展对策

中国家电行业经历了30多年的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工业规模国家。然而,品牌的建设却没能跟上步伐,仍处于一个较低的水平。中国家电出口主要依靠贴牌生产中、低端产品,品牌的附加值较低,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不足,严重影响了企业的长远发展。在政府的政策支持下,多数企业由出口转向内销,国内的家电销售额大幅增长,从而削弱了企业建设并出口自有品牌的动力。但这种权宜之计并不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面对这种内忧外患的格局,家电企业更应有清醒的认识,在当今全球化的市场,企业如果不顺应发展去调整和升级企业结构,就会被社会所淘汰。对于家电企业来说,自主创新和品牌建设之路已经迫在眉睫。

1 中国家电自主品牌的出口现状

30年前,中国家电业基础还很薄弱,只有8.62亿元的年产值。经过30多年的发展,中国的家电行业不断地扩大,如今中国的家电制造已经发展为全球最大的出口国。有关数据显示,2010年家电行业共完成工业总产值9 642.3亿元,2011年家电行业共完成工业总产值11 424.7亿元。中国成功地转变为制造业大国。但谈及自己的品牌,中国家电企业甚至无法被选入全球500强。根据欧睿国际发布的数据显示:由中国制造的家电电器已经占全球家电总量的40.5%,但真正属于自己的品牌的产品却只有2.9%。并且,在这仅有的2.9%中,“海尔集团”拥有八成以上的品牌销售量,这说明中国制造了全球2/5的家电,但属于自己品牌的只有2.9%[1]。中国家电的品牌建设发展得非常缓慢,大规模的生产量和少数的品牌发展很不相称,当生产量已经达到一定高度的时候,中国的家电行业当下更应该把焦点和精力放在品牌的建设上。

2 家电自主品牌出口发展缓慢的原因

2.1 促进自主品牌发展的政策力度不足

2007年,“家电下乡”政策的出台开启了中国的农村市场。2009年“以旧换新”政策和2012年先后两次推出的家电“节能惠民”政策,使得中国的家电行业全面升级。在这些政策的帮助下,家电产品由出口转为内销,国内的家电销售额大大增长,国内家电销售成为缓解OEM模式危机的主要方式,在贴牌生产还能获得利润的情况下,企业失去了发展自有品牌的冲动,自有品牌的出口力度更是大大地被削弱了。

目前,商务部和许多地方政府都推出了很多政策去支持企业自主品牌的建立和出口,但有些政策根本没能发挥作用。自主品牌的出口,企业在前期需要支付的成本是最高的,政府的具体优惠政策并不能给予很大的帮助,政府对于企业自主品牌的支持和帮助是非常有限的。更重要的是,有关部门没有明确什么是自主品牌和自主品牌企业。为了促进自主品牌的发展,政府通常把很多的贷款优惠、税收优惠和科研资金给那些拥有自主品牌的企业,但这些企业在获得优惠之后并不是通过自主品牌出口的方式进行出口,大多数企业依然坚持贴牌出口。企业在获得优惠后便减低了其贴牌出口的成本,在有利可图的情况下,企业打着自主品牌出口的幌子来获得政策优惠。这不仅浪费了资源,而且也严重阻碍了企业建立和出口自主品牌。

2.2 企业缺乏对品牌的正确认识

品牌不仅是一个形象化的符号,在这个标志背后代表的是消费者对于产品、服务、品质的认可。同时,品牌也代表了一个企业蕴涵的文化、精神及其未来的发展战略。

许多企业认为品牌只不过是一个简单的标记符号,只要把出口量提高了,自然就占据了市场。他们还认为世界各地的消费者都在使用自己生产的产品,自己只要在国外市场推出自己的品牌便会被消费者所接受,但他们却忽略了非常重要的一点,那就是消费者只会关注他选择的品牌,而非品牌背后的生产商。只有被消费者最终选择的品牌才是胜者,只有拥有了品牌才是拥有了市场。许多大品牌都将自己的产品生产交给廉价的生产者,而企业的重心放在品牌的建设、维护和发展上。企业把品牌当做公司经营管理的核心,把消费者的需求研究作为品牌的核心焦点。当品牌建立起来,产品就成为品牌建设和传播的途径,产品最终成为企业品牌和消费者之间的一座桥梁。

2.3 技术创新发展和企业发展不能同步

经过多年的发展,中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家电生产国,但也面临着来自全球跨国企业的竞争压力,国际知名品牌如“松下”“西门子”“LG”“三洋”“飞利浦”等,正威胁着我国家电企业的发展。

中国的家电行业起步晚,技术落后,缺乏原创的核心技术,技术上的改进也仅限于产品的外观和功能的改造。这种状况不利于中国家电行业的长远发展。大多数家电企业为了获取短期利润,往往都会选择降低生产成本和改变营销方法,但实际上这些短暂的竞争优势很快就会被人效仿和超越,并不能保证企业的长期发展。只有当企业拥有了别人无法复制的核心技术时,才能保证长期的竞争优势。而技术的研发在前期需要大量的资金、人力的投入,见效慢,因此很多企业只注重眼前的利益,不把技术的研发放在首位,认为技术的研发是政府和外企的事。正是这种没有强烈责任感和使命感的错误理念,让中国家电行业没能在技术的研发上有所突破,这也是中国家电行业一直原地踏步的原因。

3 家电自主品牌未来发展的对策

3.1 脱下“贴牌”生产,穿上“品牌”生产

中国家电企业依靠贴牌生产模式、依靠廉价的劳动力市场成功地进入了国际市场,但现在我们的劳动力优势已不在,再继续依赖OEM模式,企业不但利润低,甚至还面临着倒闭的风险。

当然,脱下“贴牌”生产并不是指完全摈弃贴牌生产,毕竟我国的家电行业在海外的品牌份额较低,而且还有很多中小企业的实力比较薄弱,只能够先依附其他大品牌的生产,然后再创立自己的品牌。家电企业要做强做大,必须走自创品牌的道路,从贴牌生产到品牌生产,这是我国家电行业顺应时代需求的必然道路。

3.2 国家保护自主品牌防止恶意收购

中国企业在知识产权的保护方面意识薄弱,经常发生海外申请注册商标被抢注的情况。当企业的品牌在海外被抢注之后,企业如果想保住自己的品牌就需要花费更多的资金去买回品牌。与此同时,企业品牌被抢注之后就很有可能会出现假冒品牌的产品流入市场,这对于企业的品牌形象有极大的影响。在这方面,企业应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意识,重视品牌商标注册,保护好自身的品牌。同时,国家有关部门也应该向企业宣传普及这方面的知识,健全内部知识产权规章制度,建立专门的知识产权管理部门,严厉打击侵犯知识产权的行为,维护我国家电企业的合法权益。国家通过加强法律法规的建设,帮助企业建立和完善自身权益管理体系,为企业知识产权保护提供法律保障。

3.3 重视自主品牌的建立所带来的效益

品牌的建立需要经过漫长的时间,特别是像我国的家电企业,很多企业已经习惯在OEM模式下生产,在仍有利可寻的状态下,大多数企业不会选择去改变这种自认为可控并安全的环境。但随着经济全球化,金融危机一次次的冲击,OEM模式的生产得到的利润越来越低,这时企业才想着如何在家电行业长久地生存下去,自主品牌的建立才被提上日程。因此,企业要重视品牌在海外的建立,并且要有长远的目光,看到品牌带来的高效益。

纵观现在的家电市场符号,讲到“白色家电”,大家首先想到的是“西门子”。说到数码产品,我们想到的是“索尼”。这些品牌都已经根深蒂固地印在消费者心中。一旦消费者对企业形成品牌的认知,这种对品牌的追随不仅仅只是发生在消费者本人,而且会涵盖消费者周围的人,这便形成了一种蝴蝶效应。建立了一个品牌,可以说相建立起了一个王国,而企业就是这个王国的核心,让消费者们发自内心地去消费。

3.4 借鉴学习家电自主品牌的成功经验——以“海尔公司”为例

“海尔公司”于1991年正式进军海外市场,在短短的20年里,“海尔”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奇迹。用如此短的时间在海外市场上站稳了脚跟,并成功地开拓了国际化道路,“海尔公司”有着独特的经营方式,其经验对于今后向国际品牌发展,开拓海外市场的企业有着重大的学习意义。

“海尔公司”能够取得如此大的成就绝非偶然,“海尔”不仅一直坚持走自主品牌的道路,还将自己的品牌融入当地市场。以本土化为导向的全方位国际化战略,大大地减少了海外不利因素带来的不良影响,使得“海尔”把文化、理念、管理的长项发挥得淋漓尽致。

品牌的建立靠的是广大的消费者,消费者就是品牌源源不断的鲜活力量。“海尔”坚信一切要以用户为中心,通过独特的本土化为导向的方法,“海尔”实现了技术与需求的快速融合。不仅如此,“海尔”还坚持自主创新,为客户量身定做产品。与此同时,为了实现品牌全球化还进行了资源整合和创新,充分利用全球各地资源帮助企业品牌的发展。“海尔”创造了全新的商业模式,把业务专注于用户的需求,根据客户提供的订单生产产品,根据客户需求研发产品,只要是客户需要的,“海尔”就会制造,客户随时随地都能买到“海尔”的产品,而且还能快速送达,真正地做到了一个从用户需求到用户满意的完整过程。此外,通过重大事件来影响品牌知名度也是建立国际化品牌的重要方法。2006年,“海尔”是全球第一个赞助NBA球赛的家电企业。2008年,“海尔”作为唯一一家家电赞助商成功助力中国北京奥运会。

3.5 把握全球“白”电品牌大转变的机会

金融危机到欧债危机的一系列打击,导致了我国家电产品出口量大大降低。但危机存在的同时也伴随着机遇,在谨慎面对危机时,我们也要勇敢地担起挑战。

金融危机彻底打乱了世界贸易原有的稳定,新的贸易格局正在形成。近年来,其他国家的家电企业也迅速发展起来,由于信息全球化,科技进步和技术的更新速度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快。原本占有优势的日本和欧美的家电巨头业如“松下”“索尼”“西门子”等都面临业绩下滑、市场份额减少的风险。在2012年的欧债危机中,更容易受到打击的往往是一些市场和产品过于简单、对品牌存在高度依赖的企业。例如,美国通用电气公司,其收入中的86%来自于北美市场;法国的收入中有76%来自于欧洲市场。在地区上,特别是对于欧美地区依赖较强的企业,由于无法合理地转移风险,受到欧债危机的打击最大。而相反我国的主要家电企业,市场分布较为广泛,不仅包括欧美市场,近年来一些新兴市场如印尼、非洲等地有很大的市场缺口,吸引了很多企业的关注和投资。除此之外,我国推出由出口转内销的扶持政策也帮助了我国的家电企业成功地渡过危机,并在国内市场获得良好的销售收入。内有国家的帮助和支持,外有全新的世界贸易格局,让我国家电企业创建全球自主品牌、走向国际市场的脚步更平稳,更坚定。“海尔公司”为实现本土化的制作和设计,已经在全球各个地区开设了24家制造厂、8个设计产品中心。而且,还在海外建立了19家贸易公司,超过40 000个营业销售点,成功地实现了本土化销售。近期,例如“美的公司”成功收购了“开利拉美”空调51%的股权,“海尔”包揽了“三洋”企业在日本及印尼、马来西亚等地的洗衣机、冰箱等家电业务,“格力”企业正式在美国南加州成立了海外分公司。

如今的新贸易格局仍然没有确定下来,我国的家电企业应该紧紧抓住这次难得的“白”电品牌大转移的机会。在国家政策的帮助下,提高在海外市场的自主品牌占有率,尽量与国际大品牌合作,把自身的产品推向国际舞台,同时也向国际品牌学习,弥补自身的不足。在全球经济格局开始重新建立的背景下,我国的自主家电企业应该抓住机遇,确定长远的目标,立足于全球市场。

参考文献

[1]环球家电网.中国海外市场自主品牌仅2.9%海尔家电占九成[DB/OL].http://www.cheari.com/topic/2012/0914/47575.shtml,2012-09-14.

[2]翟光红,郭云.我国自主品牌出口现状及对策分析[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1(4).

[3]宇新芳.2010—2011中国家用电器行业自主品牌发展报告[J].家电科技,2012(4).

[4]李剑峰.家电产业国际化品牌建设仍然任重道远[J].电器,201I(11).

出口受限,家电企业绕道走 篇2

家电出口遭遇寒流

统计数据显示,近期中国家电出口增势趋缓,形势不容乐观。据海关统计,2008年1~2月,全国家电出口同比下降2.6%。2008年第一季度对于美国和欧盟的出口增速同比分别回落了15个和10.3个百分点。据商务部统计,2007年国内家电和消费类电子产品出口增幅同比下降了21个百分点。相比近五年来年均增幅30%左右的中国家电出口额,2007年出口增速放缓明显。

美国经济衰退、人民币升值、劳动力成本上升、贸易壁垒以及原材料价格的上涨多种不利因素压制中国家电企业出口。2008年人民币升值的幅度已达44%,再加上铜、钢等原材料成本的大幅上升,促使家电出口的单价比去年同期增长了约15%~20%。

不同家电行业出口均受影响,在出口量跌的同时,利润也受到挑战。2007年彩电出_口同比大幅下降了44.6%,2008年2月全国液晶电视出口环比下滑26%。以提供OEM产品为主的小家电企业受影响最严重,小家电出口的综合成本上升了50%,几乎导致全行业亏损,许多小企业倒闭。人民币升值令中低端热水器丧失价格竞争力,导致出口总额大幅减小,从2007年下半年开始,整体下跌了四成。

国际市场对中国家电企业的重要性在不断提高,企业迫切需要应对目前的出口颓势。如上图显示,在总产值不断增长的背景下,中国家电出口占比接近半数,并逐年提高,但受近期不利因素影响,这一比例在2007年开始下滑。近年彩电、空调、电冰箱、洗衣机等出口增长率均超过50%,海外市场日显重要。今后几年海信平板电视的出口销售占比将从目前的30%增长到50%以上。厨卫小家电企业出口依存度更高。格兰仕以生产OEM微波炉而著称,目前外贸依存度高达70%。

家电企业采取多种措施应对出口挑战

采用汇兑措施规避汇率波动风险。美的计划采用多币种支付、充分利用进口付汇与出口收汇对冲、提前回收出口货款等应对措施。春兰打算加快产品出口结汇时间,并已改变了出口业务的付款方式,采取“即时结算”。志高通过加大原材料全球采购,尽力化解汇兑风险。

通过海外设厂等方式降低生产成本。海尔、美的、格兰仕、长虹等国内家电企业纷纷建立海外生产基地。海尔在海外已有13家工业园,2008年2月,泰国生产基地正式投产。长虹已在捷克设厂,美的在越南、俄罗斯,海信在南非、匈牙利都设有生产基地。海外设厂还可规避反倾销、高关税壁垒。

通过技术提升、开发新产品、调整海外产品结构来提高产品附加值的办法以消化成本上涨的压力。2007年以来,美的的出口增长策略由“低价格、大规模”转变为“高价格、高成本、高投入、高毛利、高回报”。海尔在欧美市场推出对开门冰箱、大容量洗衣机、流媒体平板电视等产品,通过提高具有高附加值的高端以及新产品的出口占比,来规避成本上涨的不利影响。

开拓国内、国外新市场以应对北美市场的不景气。海外市场受到人民币升值的负面影响,但整体仍大有可为。2008年前三个月,主攻欧洲、中东和南美市场的春兰空调通过开拓新兴市场,出口仍呈增长之势。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消费者的收入和购买力都不断增强,城市消费者对高端家电产品需求增长明显。在政府“家电下乡”工程的带动下,三四级市场需求开始快速增长。德豪润达全力拓展国内市场自主品牌“ACA”的销售,并在国内主要城市建立了600个核心形象销售网点。

转变自身的经营模式,实现在产业价值链上的地位攀升,将原先的成本优势扩展到发挥企业的综合优势。创维正将其定位由彩电制造商转变为彩电技术解决方案的提供者。四川长虹集团发起了“抢占电子信息产业制高点”的总攻。长虹打响了产业升级换代、组织流程重构、核心能力提升、优化品牌价值、全面整合资源五大战役。

家电企业需重新考虑海外战略

中国家电企业不应偏安国内市场,能否成功国际化将关系到未来生存。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未来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市场将被具有国际品牌的成功跨国公司所瓜分。中国家电企业单纯凭借规模成本优势来进行粗放式增长的出口战略需要改变。未来新兴市场的价格竞争激烈,市场利润微薄,惟有欧美等成熟市场对品牌认可度较高,利润空间大,家电企业以品牌赢得市场和利润是必然。海信从OEM向打造国际品牌迈进,力争2010年在海外重点市场自有品牌的出口占比达到30%以上。美的希望未来五年自主品牌在出口总额中达到50%。

中国家电企业应依托自有品牌,重点开发发展中国家的新兴市场,在积累了足够的跨国经营经验和管理品牌、技术、资金等的能力后,并购欧美品牌,最终占领欧美市场。海外设厂加工以降低成本只是国际化的第一步,最终以自己控制的品牌占领市场才是真正成功的国际化。中国家电企业跨国管理经验普遍不足,在国际化进程中,应采取务实和稳健的态度,而不应以豪赌的态度去并购国际品牌。TCL并购汤姆逊失败等案例说明企业在国际化的初期时,由于受当地经营体系的惯性约束,以及文化、制度等管理上的障碍,绩效损失风险大。

虽受当前外部不利形势的影响,中国仍具备家电生产的国际比较优势。中国在空调、微波炉等家电产品方面具备关键零部件生产能力,拥有高产能,已经发展成为世界重要的制造加工地区,具备一定程度的定价权。中国家电业具备成熟的产业配套环境,短期内不会被印度、越南等国家超越。

家电出口 篇3

根据海关总署公布数据显示, 2014年上半年我国家电行业累计完成出口额283.39亿美元, 同比增长3.63%, 与2013年同期相比, 增速下降4.21个百分点, 出口增幅下降, 出口增长乏力。

一、家电对外贸易增速回落, 贸易规模稳中有增

根据海关总署数据, 2014年上半年家电行业实现进出口贸易总额301.5亿美元, 比上年同期增长4.45%, 增速比上年同期减缓3.26个百分点 (见图1) 。其中, 出口额283.39亿美元, 同比增长3.63%, 比上年减缓4.21个百分点;进口额18.08亿美元, 同比增长19.32%, 比上年上升13.92个百分点。

二、家电行业在轻工行业对外贸易中的地位

家电行业在我国轻工行业对外贸易中占有重要地位, 在国际市场上具有较强的竞争力。2014年上半年, 我国家电行业出口额占轻工行业出口总额的10.46%, 比上年同期下降了4.21个百分点;进口额占轻工全行业进口总额的2.62%, 比上年同期增长2.44个百分点 (见图2) 。

三、家电出口产品结构

在构成我国家电出口的11类产品中, 2014年上半年, 厨房电器具及其零件累计出口额64.3亿美元, 占家电全行业出口总额的比重超过空气调节器, 所占比重最大, 达22.69%, 同比下降0.56%;其次是空气调节器累计出口额63.6亿美元, 占比22.44%, 同比下降9.13%;其他家用电器出口额31.8亿美元;冷藏冷冻箱27.5亿美元;电风扇23.5亿美元;洗衣、干衣及类似机器及零件22.5亿美元;真空吸尘器及其零件17.3亿美元;冷藏冷冻箱及空调用压缩机出口额14.7亿美元;家用美容、保健电器具及零件11.7亿美元;电熨斗4.3亿美元;家用电热水器2.2亿美元。

从出口产品看, 2014年上半年我国厨房电器具及其零件产品的出口量同比下降6.29%, 而出口额同比仅下降0.56%;厨房电器具中的家用电热烘烤器具出口量出现负增长, 而出口额实现正增长。其它主要家电产品的出口情况见表1。

比较各主要产品的出口增长速度, 家用电热水器的出口增速最快, 达33.0%, 其次是其他家用电器, 增速为19.2%, 然后依次是洗衣、干衣及类似机器及零件、电熨斗和真空吸尘器及零件, 增速分别为15.3%、14.8和14.7%, 如图3所示。

四、家电出口主要市场

2014年上半年, 我国家电出口前十大贸易地为美国、日本、德国、香港、俄罗斯联邦、英国、巴西、意大利、法国、印度, 出口额分别为:美国61.27亿美元, 日本33.38亿美元, 德国11.22亿美元, 香港9.53亿美元, 英国8.79亿美元, 俄罗斯联邦8.6亿美元, 巴西7.77亿美元, 意大利7.07亿美元, 法国6.96亿美元, 韩国6.59亿美元。前十位贸易地出口合计额占全国家电出口总额的56.88% (图4) 。

(单位:美元/台)

五、家电出口贸易国情况

2014年上半年, 我国家电出口面向世界六大洲共计200多个国家 (或地区) , 欧洲和北美洲是我国家电产品出口的主要传统市场, 从海关的出口数据来看, 2014年上半年, 我国家电产品出口北美市场的占比为23.6%, 出口欧洲市场占24.3%, 两大市场合计约占我国家电出口总量的近五成 (见表2) 。

从表2中可以看出, 2014年上半年, 我国家电出口对除非洲和南美洲以外的各洲均实现同比增长, 其中对欧洲的出口增长速度最快, 同比增长7.5%, 其次是对欧洲出口同比增长7.4%, 对非洲出口出现负增长, 为-15.7%, 对大洋洲出口出现负增长, 为-1.4%。

六、主要产品出口价格分析

2014年我国家电产品的出口单价仍然较低, 空调的出口单价220美元/台, 冰箱、洗衣机的平均出口价格不超过151美元/台, 而小家电的出口价更低, 平均单价不足20美元, 最高也不超过30美元/台。说明我国家电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需求仍低档产品为主, 在中高档市场上还不具备优势。但比较近三年情况可以看出, 随着产业升级步伐的加快, 国家促进高效产品销售政策的实施, 我国家电产品的附加价值有所增加, 出口单价正在逐年上升 (见表3) 。

七、家电进口情况分析

(一) 家电进口走势分析

2014年上半年, 全国家电行业累计完成进口额18.08亿美元, 同比增长19.32%, 与2013年相比, 增速增长13.92个百分点 (图5) 。

从各产品的进口增速看, 空调器、电熨斗的进口增速为负增长, 而厨房电器、洗衣干衣机和冷藏冷冻箱的增速最高 (图6所示) 。图7显示了我国家电产品2005~2012年的进口增长情况。

(二) 家电进口产品结构分析

在构成我国家电进口的11类产品中, 2014年上半年, 我国家电产品进口以电风扇、厨房电器和压缩机比例最大, 分别占进口总额的25.7%、22.52%和21.17%, 三者合计占全行业进口总额的69.4% (图8所示) 。各产品完成累计进口额分别为:电风扇4.65亿美元、家用厨房电器具及其零件4.07亿美元、冷藏冷冻箱及空调用压缩机3.83亿美元、冷藏冷冻箱1.47亿美元、其他家用电器1.18亿美元、洗衣干衣及类似机器及零件1.12亿美元、家用美容保健电器具及零件0.91亿美元、真空吸尘器及其零件0.66亿美元、空气调节器0.37亿美元、电熨斗0.03亿美元、家用电热水器0.03亿美元。

八、家电进出口走势分析

2014年上半年, 我国家电行业实现对外贸易总额301亿美元, 同比增长4.45%, 实现贸易顺差额265.3亿美元, 比2013年同期减少3.2亿美元, 降幅1.2%。分析家电行业贸易顺差下降的原因, 虽然家电产品出口价格有所提高, 但出口增长幅度的下降和进口增长幅度的上升对外贸顺差额的作用更明显, 而出口价格的提高可能有产品成本提高、人民币汇率调整、产品结构升级等多因素构成。

家电出口 篇4

2013年1~12月,我国家电产品的出口额为614.4亿美元,较上年同期增长8.3%,增速提高2个百分点,高于机电产品整体出口增速1个百分点,一般贸易方式与加工贸易出口方式份额几乎相当。2014年,国内外需求稳定,新的贸易渠道方式正在发挥作用,家电出口行业“稳中有升”的态势或将延续,出口年增速预计将接近或超过10%。

大家电拉低出口增速

2012年家电产品出口在低谷爬升,低迷态势延伸到2013年一季度。第二季度伊始,复苏态势逐渐明显,出口形势好于机电产品整体出口,后半年家电出口增速呈波动向好态势,其中11月出口额同比达到20%,为全年各月最高。2013年,家电出口行业龙头企业的发展重心开始远离量价搏杀,着力于效益和品牌竞争力的提升。国内上市20余家家电企业2013年第三季度财报显示,内外销利润均较上年有明显增长。

2013年,大家电(包括零件)出口额为269.3亿美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3%,拉低家电产品整体增速2个百分点。除受主要市场消费饱和的影响外,洗衣机下滑明显,而空调和冰箱出口不温不火。2013年,空调器成为单类家电产品出口额首个突破百亿的产品,为101.1亿美元,出口4414万台,同比增长2.1%;电冰箱(包括冷柜)出口额为50.4亿美元,出口量3545万台,同比增长6.7%。2012年洗衣机出口增长过快,透支了2013年的部分市场,再加上双桶洗衣机淘汰趋势加快,洗衣机出口降幅较大,2013年日本、俄罗斯及西欧洗衣机市场明显下滑,全年洗衣机出口额为27.5亿美元,出口量1899万台,同比减少12.5%。

2013年,小家电出口额为341.8亿美元,同比增长12.5%,拉高家电出口整体增幅,但增速较前几年有明显回落。其中,出口规模较大的产品中只有电饭锅增幅较大,出口量同比增长32%。规模较小产品中,加湿器和即热式电热水器、电磁炉增长较快,出口量较上年同期分别增长132%、27.3%和19.2%。而出口规模排在前几位的微波炉、咖啡壶和烤面包器出口量几无增长。

多种产品对日出口下滑

2013年北美市场的复苏势头稳定,增速与上年持平。2013年,我国对北美出口额123.9亿美元,同比增长11.7%,主要增长来自于市场份额较小的洗衣机,以及电吹风、电磁炉等小家电。欧洲市场整体反弹确立,结束了持续下滑的趋势,主要市场德国、英国和意大利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2013年,我国家电产品对欧洲出口148.5亿美元,同比增长8.1%,其中对欧盟十五国出口增长9.5%。

日本是我国家电除欧美外的最大市场,也是我国在亚洲的最大出口市场。我国对日出口贸易方式的九成为加工贸易,多年来保持稳定增长。但2013年以来,日本品牌在全球份额逐渐下滑,日本国内市场销售不佳,使得在华代工的日资企业出口出现下滑,全年对日出口也首次出现减少,出口额为72.4亿美元,同比下降1%,洗衣机、冰箱、电风扇、电吹风、剃须刀等多种产品对日出口量出现下滑。

相对于欧美市场的复苏,新兴市场增长趋势有所放缓,其中东欧市场的出口增速在2012年已有明显放缓,2013年对中东(出口额为49亿美元,同比增长12.3%)的出口额增速较上年减少1个百分点;对非洲(出口额为29.6亿美元,同比增长10.9%)出口增速与2012年相比减少10个百分点。只有东盟(出口额为41.4亿美元,同比增长15.8%)因泰国(同比增长18.9%)和越南(同比增长27%)市场拉动,拉美(出口额为54亿美元;同比增长8.7%)因巴西(同比增长26%)市场拉动,出口额增速有小幅提高,但与高增长时期仍相距甚远。

双寡头竞争加剧

2013年,一般贸易出口方式份额继续小幅攀升,为48%,与加工贸易基本持平;一般贸易出口额增速较2012年提高7个百分点,为16.6%,而加工贸易出口额较上年同期增长1.1%,增速持续回落。家电行业的加工贸易出口市场主要集中在美国和日本,且基本为外资企业。2013年日资企业出口下滑,使对日加工贸易出口出现下滑。

从目前来看,格力和美的在空调出口行业的双寡头竞争优势已经形成,而冰箱和洗衣机的行业格局稳定性要弱于空调,但也朝着双寡头竞争模式演变。各大白电二线份额企业,如海信、志高、奥克斯、科龙、长虹、TCL,将在有限的空间(空调20%~30%)中继续争夺市场份额。2013年,前两名之间的份额越来越接近,2014年争夺市场的竞争将愈演愈烈。这种竞争不直接体现在份额表面,而更多的是依靠转型升级设计、核心技术带来的超额利润,以及客户价值体验来体现。因此,尽管竞争加剧,但价格竞争的区域反而会趋向缓和。另外,小家电企业由于行业份额分散,中小企业居多,竞争更多停留在价格层面。

总体来讲,2014年家电企业短期仍面对汇率升高、需求不旺的风险。中长期来看,家电企业只有通过自身进行产品结构及劳动效率的提升,才能真正促进出口额的较大增长。

2014年家电呈现新趋势

产品智能化趋势加速

2013年,家电产品的发展趋势依旧向智能化、大容量、高能效、嵌入式、精美外观和移动互联六大特点延伸,且对产品的设计要求日益“苛刻”。从柏林电子消费展来看,产品甚至要同时具备以上这些趋势。

nlc202309012211

2014年,预计消费者对大容量、嵌入式和精美外观的要求将有所缓和,将更多集中在家电能效提高带来的更新需求,即便这种需求是被迫的。2013年中国、沙特等新兴市场已提高了部分产品的能效,而欧盟在2014年也将对家电能效进行大规模的调整。

另外,以Google收购Nest为代表,电子消费巨头企业开始正式向融合移动互联的智能家电方向延伸。2014年家电智能化趋势将明显加速,家电企业发布智能产品的频率将加快且种类扩大。例如,海尔成功将苹果MFi授权技术运用到家电,三星推出Smart Home平台,智能控制任何家电。家电厂商预计将纷纷推出更多基于互联网技术的智能家居整体解决方案,如海尔提出U-home的概念,长虹也展开了家庭互联网的推广应用。

中韩PK引领品牌竞争新格局

日系家电是曾经的家电巨头,在2012年陷入亏损、裁员、衰落的泥潭。2013年,面对这样的市场机遇,中韩家电崛起势头明显。就中国家电来说,在家庭占据主角地位的电视销售,目前国产品牌已经占到中国彩电市场份额的70%以上;在世界空调销售的前十大品牌中,中国就占据了五席,分别是格力、美的、海信、海尔和志高。而目前三星和LG在空调、洗衣机、冰箱三大白电的世界销售份额中均排在前十。2014年,随着日系品牌的持续下滑,中韩家电产业的竞争将日趋激烈。

从目前来看,我国在设计能力和客户体验方面和韩国企业还有差距,且仅有海尔和格力可在海外品牌知名度上与韩国两家企业相提并论。不过,在中国市场份额、整体生产规模和性价比上中国阵营有集体优势。日系家电的没落,不仅是退出中国市场,也是部分退出欧美市场,因此中国家电可借机抢占欧美中高端市场。

2014年,中国家电行业一方面可继续提高产品品质或技术附加值,另一方面,可提高品牌知名度和品牌附加值。通过提高品牌定位,突破高端产品的品牌竞争力,以图在欧美市场跟韩国品牌做到平分秋色或更佳。

互联网或使家电出口突变

2013年,中国家电出口行业运行四平八稳,但似乎总有一种暗流在不停涌动。企业层面,海尔与阿里巴巴在大件物流方面达成合作;长虹转型家庭互联网;TCL发布“智能+互联网”与“产品+服务”的“双+”战略。以互联网思维为核心的电商运营携带着大数据、大物流和跨领域合作等多种新模式,开始改变家电龙头企业的运营模式,同时也在时刻准备着颠覆已有的传统出口模式。

尽管海尔、TCL等巨头目前已经充分向互联网转向,但实际上线上模式对于出口行业的冲击还很小,企业依然依靠于广交会、展会及客户渠道等传统模式。目前仅靠B2B模式很难突破现有规模,而基于B2C模式的跨境电子商务或将对整个出口行业带来巨大影响。如果说2013年品牌并购还算热点的话,那么2014年中国家电行业的主题只有且只能是互联网。借用马云在2008年的一句话“如果银行不改变,我们改变银行”,而借互联网之势改变出口模式的会是海尔、TCL,还是格力?又或是下一个未知的跨界者?

(作者单位: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

家电出口 篇5

关键词:绿色贸易壁垒,小家电,出口贸易,湛江

一、引言

近几年来发达国家通过制定高于发展中国家的环境质量标准来推行新的贸易保护主义。作为限制进口的市场准入手段, 如欧盟议会及欧盟委员会于2003年2月发布的《WEEE指令》与《ROHS指令》和2004年8月推行的“电子垃圾处理法”。据中国家电行业协会统计, 我国家电出口欧盟占总家电出口的32%, 而双指令涵盖了我国200多个海关税号项下的商品共10大类, 近20万种产品[1], 其中大多数属于我国强势出口的电子电气产品。从中国机电进出口商会的统计中得知, 中国家电产品出口欧盟2002年数量为10亿台, 比上年增长118.4%, 金额为53亿美元, 比上年增长54%;2004年数量为25亿台, 比上年增长29.3%, 金额为10.2亿美元, 比上年同比增长44.9%;2006年1~6月数量为12.65亿台, 比上年增长-2.6%, 金额为67.43亿美元, 比上年增长12.7%。

目前国内的研究尚处于初级阶段, 家电企业只是疲于应付, 没有做到提前介入, 政府方面也是简单地跟进。中国法学界与经济学界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 尤其是中国加入WTO之后, 开始研究绿色壁垒的经济学与法学意义, 讨论绿色壁垒的理论依据及存在价值, 梳理绿色壁垒的WTO条文渊源, 并提出在WTO规则内如何规避绿色壁垒的办法。国内单独研究绿色壁垒对电产品出口贸易影响的学者比较少。谢仁寿认为绿色壁垒对我国家电制造业的影响主要有4个方面: (1) 绿色关税和市场准入壁垒; (2) 绿色技术标准壁垒; (3) 绿色包装壁垒; (4) 绿色加工和生产方法标准壁垒 (PPM) , 并提出家电制造业要培育绿色营销观念, 加强国际间的协调与合作[2]。吕盛华认为目前我国应对绿色贸易壁垒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有:整体技术层次较低、应对主体模糊、应对态度不积极、信息不畅、缺乏手段、质量体系不健全、国内标准与国际标准还有很大差距、缺少专门人才[3]。

本文在认识和把握绿色贸易壁垒实质的基础上, 分析绿色贸易壁垒对湛江小家电产品出口所产生的影响, 从理论角度为湛江小家电出口企业合理规避、应对绿色贸易壁垒、提高绿色国际竞争力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

二、湛江小家电产品出口主要国家 (地区) 的绿色壁垒政策

美国先后分别在空气、噪声、电磁波、废弃物等污染防治、化学品和农药管理、自然资源和动植物保护等方面制定了多项法律法规及许多产品的环境标准。在包装及废弃物方面美国没有统一的法规, 每个州在联邦政府关于包装废弃物的总政策指导下, 可以采取不同的法规。2005年9月11日, 美国农业部长签署一项新法令, 要求对所有来自中国的木质包装物采取严厉的检验规定。

欧盟议会及欧盟委员会于2003年2月13日在其《官方公报》上发布的《WEEE指令》与《ROHS指令》, 分别于2006年的1月1日和7月1日正式实行, WEES指令规定欧盟市场上的电子电气产品生产商必须自行承担报废产品回收、处理及再循环费用, ROHS指令要求在新投放市场的电子电气设备中, 禁止使用铅、汞、镉、六价铬、多溴二苯醚 (PBDE) 和多溴联苯 (PBB) 等有害物质[5]。

欧盟2004年8月15日推行的“电子垃圾处理法”, 要求自2005年8月13日起, 电子电气设备生产者必须为私人家庭报废的电子电气设备的收集、处理、再利用和处置等各个环节支付所需的费用;2005年8月13日前投放市场的产品产生的报废电子电气设备所需的各个环节的费用由各生产商按目前所占市场份额的比例来分担。

欧盟在2008年8月实施EUP (Energy Using Products) 耗能产品环保设计指令, 首次将“生命周期”理念引入产品设计环节中, 旨在从源头入手, 在产品的设计、制造、使用、维护、回收和后期处理这一周期内, 对用能源产品提出环保要求, 全方位监控产品对环境的影响, 减少对环境的破坏。欧盟的官员已经很直白地说, 这个指令 (EUP) 80%针对中国企业。因为中国对欧盟的贸易顺差较大, 而欧盟推进环保指令又天经地义[6]。

三、绿色贸易壁垒对湛江市小家电产品出口的影响分析

湛江是我国生产小家电较早的地区之一, 是我国电饭锅产业基地。小家电行业一直以来保持着良好的发展势头, 已成为湛江地区出口创汇的主要行业之一。湛江小家电行业发展迅猛, 形成了一定规模的产业集群。以电饭锅为例, 全国10大电饭煲生产企业中有4家在湛江, 年生产量达500万只以上。2004年全球电饭煲总产量为7000万个, 湛江就占了4000万个。

2009年, 湛江小家电企业有800多家, 规模以上企业430家, 小家电行业从业人员达30多万人, 占全市总人口的5%, 实现工业总产值近190亿元, 年产值超亿元的有17家, 其中电饭锅总产值150亿元, 总产量5000万只, 占全世界总产量60%以上。全国7个国家级家电名牌产品中, 湛江有“红牌”、“鸿智”、“威王”、“浩特”4个名牌产品。产品远销美国、欧盟、日本、韩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印尼、印度、菲律宾、新加坡、马来西亚、越南、泰国、斯里兰卡、欧洲、中东等地。

湛江家电出口主要以小家电出口为主, 而电饭煲在小家电出口中又占了绝对份额。以下以电饭锅为例从总体和个体角度分析绿色壁垒对湛江小家电出口的影响。

表1与表2分别从生产的数量和出口金额上来说明绿色贸易壁垒对湛江市小家电产品出口造成的影响。

表1显示了湛江市2003~2008年最主要的出口小家电产品电饭煲的年产量状况。从表中得知:湛江市电饭煲从2003~2008年生产产量呈增长趋势, 从2003年的1100.10万个, 增加到2008年的5478.92万个, 增长率变动大, 2006年增长幅度最大, 为90.6%, 2008年增长幅度最小, 为4.6%, 两者相差甚远。

表2显示湛江市小家电2005~2009年出口情况。从表中可见, 湛江市小家电2005年出口10910万美元, 2006年同比增长10.4%, 达到12050万美元, 在上述国家2006年实施绿色壁垒政策之后, 2007年湛江小家电出口下降8.8%, 为10986万美元, 2008年和2009年分别增长10.6和0.9%, 出口额分别12149万美元和12265万美元。

资料来源:湛江统计局网

资料来源:湛江对外经贸信息网数据统计得来

湛江市小家电产品出口中, 湛江鸿智电器有限公司和湛江新南方电器有限公司占了很重要的地位。通过这两家非常有代表性的企业的出口情况的分析, 可以看出绿色贸易壁垒对湛江小家电产品出口的影响程度。

表3和表4分别显示鸿智电器有限公司和新南方电器有限公司2006年到2009年的出口情况, 两家公司在2006年都有比较大的增长, 分别增长34.4%和78.4%, 出口额分别为2966万美元和892万美元, 两公司在2007年的增长幅度分别为2.4%和37.7%, 出口额各为3037万美元和1225万美元;鸿智电器有限公司2008年增长20.0%, 出口额为3644万美元, 新南方电器有限公司年增长19.8%, 出口额为1468万美元;2009年鸿智电器有限公司下跌16.6%, 出口3039万美元, 新南方电器有限公司下跌9.5%, 出口1328万美元。

资料来源:湛江对外经贸信息网

资料来源:湛江对外经贸信息网

四、湛江小家电产品出口遭遇绿色贸易壁垒影响的原因分析

绿色贸易壁垒, 是指在国际贸易活动中, 一国以保护环境生态平衡与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为借口而制定的一系列环境贸易措施, 使得国外商品无法进入或进入该国时受到一定的限制, 从而达到保护产品和市场的目的。本文认为湛江市家电产品出口遭遇绿色贸易壁垒的影响主要有以下两个原因。

(一) 内在原因

1.缺乏核心技术和品牌。目前, 湛江市家电产品大都处于仿造时代, 缺乏创新能力, 技术含量低;家电产品有一半以上出口国外, 但由于缺乏核心技术, 大部分企业是按客户的要求贴别人的牌子出口, 产品价格低, 大部分利润给国外进口商和被贴牌企业赚取了, 自己只赚少量加工费, 企业利润越来越少。

2.行业内企业良莠不齐。近年不少涌现出来的小家电企业几乎都是家庭小作坊, 缺乏技术力量, 靠简单工具买来配件就组装生产电饭锅、热水器等家电产品, 有些小企业还冒牌生产大企业小家电产品;另外, 我国还没有规范统一的小家电产品行业标准, 使小家电产品质量参差不齐。

3.行业内部竞争激烈。自从进入买方市场以来, 国内小家电巨头为提高市场占有率, 不停掀起一轮轮价格战。降低价格虽然暂时可能提高销售额, 同时也降低了企业赢利水平。湛江的小家电产业, 其实只有电饭锅有一定的竞争力。但是作为全球最大的电饭锅生产基地, 仍是以量取胜, 并非以质取胜。

(二) 外在原因

1.绿色贸易措施复杂多样。发达国家经过长期的经济发展, 社会生产力和环境保护的意识远远高于发展中国家。虽然发达国家环境标准的规定和实施非常严格, 但对其产品竞争力的影响却微乎其微;而对于广大的发展中国家却产生巨大的冲击。因此, 为限制发展中国家产品的进口, 发达国家设置绿色贸易壁垒提供了借口, 从而达到贸易保护的作用, 限制了发展中国家的产品的出口。

2.认证措施限制严格。目前世界上最重要、最有权威、最有普遍性的国际多边贸易条约是GATT和WTO两个文件。GATT第20条, 授予了各国“环保例外权”;WTO在《技术性贸易壁垒协议》的前言中也规定了“不能阻止任何成员方按其认为合适的水平采取诸如保护人类和动植物的生命与健康以及保护环境所必须的措施”[7]。发达国家制定了各种法规, 以规范包装材料市场。这些“绿色包装”法规有利于环境保护, 但同时大大增加了出口商的成本。经济发达的大国制定出繁杂多变的各种限制进口的认证措施, 从而达到限制别国的出口和保护国内相关行业的目的。

五、湛江市外贸家电企业应对绿色贸易壁垒的对策

为了加强应对绿色贸易壁垒, 提高湛江市家电产品的出口额, 本文从内、外部两方面出发, 提出湛江市应对绿色贸易壁垒的对策。

(一) 苦练内功、塑造产业优势

1. 加大研发生产力度, 提高产品附加值

提高湛江小家电的声誉和质量以及出口附加值, 做到以质取胜而不是以量取胜, 使家电产品达到精而博。企业必须注重绿色产品研发, 同时应该引进先进技术和进行绿色创新生产, 以绿色技术创新保持行业内的技术优势, 尽快掌握产品的绿色核心技术, 提高产品的绿色技术含量, 不断开发出满足市场和消费者需求的差异化的绿色新产品。使用绿色技术提高家电产品的档次, 突破“仿造时代”的界限, 生产自己独特的产品和建立自己的品牌。企业之间实行“强强联合”的模式, 优势互补, 以减低成本。政府和家电协会通力合作, 解决湛江家电企业良莠不齐的难题, 减低内部竞争;同时要在资金和政策上给予先进的企业以支持和奖励, 以激励行业的良好发展。

2. 推动产业重组, 构建行业优势

政府应该鼓励大企业收购或者合并小企业, 同时限制或者取缔家庭作坊和没有发展前景的小家电企业。在这样的对策下减小产业规模, 可以减少质量低下的产品生产, 从而减低了以次充好的小家电产品流向市场和国际。

3. 引进技术管理, 促进产业升级

企业吸收国内外高级的管理人才, 优化管理, 提高产品的生产率, 管理应以国际知名企业为标准;派遣内部管理人员出国深造, 完善管理人员的培训系统, 要把管理落到实处, 在企业内部建立起明晰的奖罚制度, 实行“优胜劣汰”和“各司其职”的管理模式。

4. 走出国门, 拓宽广大的新市场

在保持欧美传统市场的同时, 加大对新兴市场的开发力度。海外建厂, 进行当地化生产, 形成多层次、多元化的出口贸易格局, 减低贸易风险。实现海外的“三位一体”经营方式, 以减少外国的通报注册制度和其他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家电产品的出口影响;建立与竞争对手的“竞合”关系, 更重视合作。

5. 培养绿色文化, 走绿色品牌和营销的渠道

在绿色营销初期, 可以借鉴国外经验, 开办绿色商店或绿色专卖店, 专门经销绿色商品, 在一些综合性的大商场开辟“绿色专柜”。还可以建起“绿色直销长廊”[8], 把自产的绿色商品直接送到用户手中, 但这种自建销售通路的成本比利用社会销售通路的成本要高。因而在大中城市建立绿色产品销售中心或建立绿色产品连锁商店、绿色产品专柜, 还是借助社会渠道, 或者是直销, 要根据企业的经营实力、产品的特性、社会销售渠道辐射能力等因素综合考虑。

(二) 接轨国际、紧跟世界趋势

1.认真研究绿色贸易壁垒政策, 采取积极措施应对

企业应认真研究国际贸易壁垒的动态, 把握其发展趋势和特点, 采取有效措施, 打破绿色壁垒, 扩大出口创汇。加强对国外绿色壁垒的研究。加强对国际及外国绿色准标准的研究, 及时收集、整理、跟踪国外的绿色贸易壁垒, 建立绿色贸易壁垒信息中心和数据库;反复认真研究主要贸易对象国绿色贸易壁垒对湛江家电出口贸易的影响, 采取积极措施, 打破壁垒, 扩大出口。

2.争取获得和使用国际相关绿色标准体系

争取通过国际标准绿色认证或出口市场的绿色标志相互承认、相互协调, 并通过签订条约、协议等从法律上保证该制度的顺利实施。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能源, 突破清洁生产, 取得“双绿色”认证[9];积极采取ISO14000标准体系认证, 对企业推行环境标准化管理。国际环境标准ISO14000系列的具体含义为:“是一项关于某个组织与实施、维护或完成其涉及大气、水质、土壤、天然资源、生态等环境保护方针有关的包括计划、运营、组织、资源等整个管理体系标准”。实施ISO14000无疑是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能源利用率, 以最少的污染产生最大的效益的有效措施。建立国际质量安全体系和废旧家电回收生产体系;加强发挥政府和行业协会的宣传、信息、引导、协调和支持等作用。

3.充分利用国际协议抵抗外国不合理的对待

对发达国家违反非歧视原则对湛江家电出口产品规定高于其本国产品的环境标准而设置的绿色壁垒, 可以根据双边或多边贸易协定所确认的国民待遇和最惠国待遇的规定提出抗辩, 依据环保公约、协议对发展中国家的特殊照顾规定, 通过磋商、谈判解决;还可以团结、联合发展中国家, 利用相关的国际协议、公约的有关条款, 突破发达国家的绿色贸易壁垒, 保证湛江的绿色产品顺利进入国际市场。

参考文献

[1]戴远程, 谢思佳.欧盟双指令机电出口商从容应考[N].南方日报, 2005-04-21.

[2]谢仁寿, 蔡芸.析欧盟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家电制造业的影响[J].南方经济, 2004, (1) .

[3]吕盛华.绿色贸易壁垒与中国家电产品出口[EB/OL].中国机电贸易网, 2000-11.

[4]湛江统计网:http://zjzf.zhanjiang.gov.cn/zjtj/tjgb/tjgb.htm[lEB/OL].

[5]赖静.“WEEE”和“ROHS”两项欧盟新指令对我国家电行业的影响[J].电机电器技术, 2003, (3) .

[6]Jing, Y.Effect of the Green Barrier on Agri-product Trade in China and its Countermeasure[J].Journal, of Anhui agri-cyltural sciences, 2004, 32 (5) .

[7]王莉丽.论绿色贸易壁垒及应对策略[J].商业研究, 2007, (3) .

[8]江虹.突破绿色贸易壁垒策略[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8.

家电出口 篇6

一、欧盟有关家电的绿色壁垒概况

欧盟针对家电产品设置的绿色壁垒主要是通过各项涉及家电产品的欧盟指令来发布的。这些指令对保护公共利益所必需达到的基本要求, 特别是保护用户的健康和安全、动植物的安全和环境的基本要求做出了规定。欧盟要求各成员国将这些指令在规定的时间内必须无条件的、强制的转化为各国的法律, 而且进入欧洲的产品必须符合这些指令的基本要求。涉及到家电产品的相关指令主要包括:CE标志指令 (1993年实施) 、电磁兼容指令 (1996年实施) 、低电压电气设备指令 (1997年实施) 、关于报废电子电气设备的指令 (简称WEEE指令, 2005年实施) 、关于限制在电子电气设备中禁止使用某些有害物质的指令 (简称ROHS, 2006年实施) , 2005年又对用能产品整个生命周期的生态设计提出框架性要求, 即《用能产品生态设计框架指令》 (简称EuP指令) , 2008年12月首个针对EuP指令的实施措施——《家用和办公用电子电气设备待机和关机模式电能消耗的生态设计要求》正式颁布, 此后EuP指令全面进入发布实施阶段, 涉及到电视机、家用电冰箱、冷冻柜、洗衣机、洗碗机等的实施措施陆续出台。由此可见欧盟涉及家电的绿色壁垒不断推陈出新, 呈现出各种指令的要求越来越高, 涉及产品范围越来越广, 法规的变动频率越来越快的特点。

二、欧盟绿色壁垒对我国家电出口的短期静态效应

欧盟绿色壁垒对我国家电出口数量的短期静态效应表现为我国不符合欧盟要求的家电无法向欧盟市场出口, 如图1中横轴表示欧盟市场中家电的数量, 纵轴表示欧盟市场中家电的价格。左图代表欧盟市场中家电的供给状况, 为简化分析, 假设欧盟市场中家电的供给来源于: (1) 中国出口到欧盟; (2) 欧盟内部厂商生产;且中国和欧盟的生产厂商很多, 形成完全竞争市场。SC代表中国厂商的供给曲线, SE代表欧盟厂商的供给曲线。

右图代表欧盟市场中家电的总供给和总需求状况, D线表示欧盟对家电的需求曲线, S线表示欧盟市场中家电的总供给曲线 (由中国出口厂商的供给曲线和欧盟厂商的供给曲线共同决定) 。总需求曲线D和总供给曲线S的交点决定了在没有绿色壁垒的情况下, 欧盟市场中家电的均衡数量为Q0, 均衡价格为P0。此时, 中国出口到欧盟的家电的数量为QC, 欧盟内部厂商生产的家电的数量为Q E, 且Q 0=Q C+Q E。

当欧盟对家电设置绿色贸易壁垒之后, 由于中国出口的部分家电不符合相关的绿色标准或规定, 直接导致中国对欧盟的家电的供给减少, 即SC上移至SC`, 从而使欧盟的总供给曲线S上移至S`, 均衡价格上升至P0`, 欧盟市场中家电的均衡数量下降至Q0`, 即欧盟对家电设置绿色壁垒会导致欧盟市场家电价格上升, 总供给量和总需求量下降。中国出口到欧盟的家电从QC下降为QC`, 而欧盟内部厂商生产的家电从QE上升为QE`。因此短期内, 由于受到需求下降和欧盟内部厂商产量上升的双重挤压的影响, 中国出口到欧盟的家电数量下降较为显著。

三、欧盟绿色壁垒对我国家电出口的长期动态效应

从长期来看, 欧盟绿色壁垒对我国家电出口的影响会呈现周期性的特点, 如图2中横轴表示时间, 纵轴表示我国出口到欧盟的家电的数量。假设t1时欧盟实施了一项绿色壁垒措施, 根据前面的短期静态分析知道我国出口到欧盟的家电的数量在短期t1t2内会明显下降, 由Q1减少到Q2,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 在t2t3这段时间我国出口到欧盟的家电数量保持基本稳定 (Q2=Q3) , 这段时间正是我国家电企业进行产品改造和更新的阶段, t3后我国家电企业陆续推出符合欧盟绿色壁垒要求的家电, 出口数量会逐步上升到Q4, 在t4时欧盟又实施了一项新的绿色壁垒措施, 我国出口到欧盟的家电的数量再次出现下降, 由Q4减少到Q5, 又经过t5t6新一轮的改造, 到t6时我国家电企业推出符合欧盟新的绿色壁垒要求的家电, 出口数量逐步上升到Q7, 如果此时欧盟再有新的绿色壁垒出台将会出现一轮新的周期。

需要注意的是在每一轮周期中我国家电出口企业进行改造后出口数量会回升, 回升的幅度如何主要取决于我国家电企业进行产品改造和更新的情况以及在此期间欧盟是否会推出新的更严格的法令。如果在图2的第一轮周期中的t2t3期间, 或第二轮周期的t5t6期间, 政府和企业积极应对, 例如政府采取补贴或其他鼓励措施, 企业自身加大研发力度, 利用改造契机, 对家电的原材料、质量、能耗等多方面进行积极创新, 那么Q4或Q7就可能回到甚至超过欧盟实行每一轮绿色壁垒前的水平;但是如果政府和企业应对不力, 例如家电企业采取观望等回避态度, 或将家电出口到没有绿色贸易壁垒的国家或地区的短期做法, 就可能导致对欧盟的出口低于甚至远远低于绿色壁垒实施前的水平。同时欧盟新的绿色壁垒的实施频率也会影响企业改造后的出口数量回升的情况, 如果实施频率频繁, 企业就会面临更大压力, 有可能在一轮周期造成的影响还未消除的情况下, 又有新的法令出台, 这样从长期来看, 企业疲于应对一个接一个的新的法令, 而出口欧盟的产品数量会持续下降。

四、对策建议

通过对欧盟绿色壁垒对我国家电出口的短期静态效应和长期动态效应的分析, 笔者提出以下几点对策建议:

首先, 我国政府应积极参与国际环境标准制定, 利用相关规则减少绿色壁垒的不利影响。由前文可知欧盟近年出台的相关指令越来越多, 周期越来越短, 也就是说给企业进行改造更新的时间越来越短, 因此政府应尽量为企业争取更长的改造更新时间。我们应利用WTO多边贸易体制, 充分发挥贸易大国的作用, 加强与发展中国家的协调与合作, 制定一些发展中国家能承受的国际环境标准, 或者在一些国际标准中附加保护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贸易中免受发达国家歧视的保障条款。也可通过双边谈判积极与欧盟进行磋商, 为我国企业争取尽可能多的豁免产品名单。

其次, 我国的政府相关部门或行业协会应针对欧盟有关法令法规的出台提前做好预警工作。信息不对称和缺乏预警是造成我国家电出口在欧盟遭遇绿色贸易壁垒初期出口量锐减的一个重要原因。由于绿色壁垒隐蔽性和广泛性等特点, 单个企业信息交流的范围和获取信息的能力有限, 成本过高, 因此, 大部分中小型家电企业在应对欧盟绿色贸易壁垒的过程中处于被动局面, 如果政府相关部门或行业协能够及时乃至提前预警, 这些企业提前做好准备工作, 就可以争取更多的主动权。

最后, 企业和政府应积极配合, 形成政府大力鼓励, 企业积极改造的良性互动。尤其是在一项新的绿色壁垒措施实施的初期, 企业 (特别是中小型企业) 面临技术设备改造、原材料更新等的资本投入压力比较大, 政府可以通过投资、信贷优惠、税收优惠、出口退税等产业扶持政策来鼓励和帮助中小型家电企业增加对绿色家电技术的科研投入及绿色产品的创新和开发。对于企业来说, 从长期来看, 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是大势所趋, 应利用改造契机, 加大研发力度, 对家电的原材料、质量、能耗等多方面进行积极创新, 创造新的竞争力。

摘要:欧盟一直是我国最主要的家电出口市场之一, 但是近年来欧盟制定一系列复杂苛刻的环境保护制度和标准构成了绿色贸易壁垒, 并且不断推陈出新, 对中国家电出口欧盟产生较大影响。文章详细分析了欧盟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家电出口企业带来的短期静态效应和长期动态效应, 并提出相应对策。

关键词:绿色壁垒,欧盟,家电出口,静态效应,动态效应

参考文献

[1]、朱培武, 蒋建平.欧盟ErP指令的最新动态及其对我国产业的影响研究[J].对外经贸实务, 2010, (4) .

[2]、邵云水.绿色贸易壁垒的成因与对策[J].国际商务研究, 2004, (4) .

[3]、陈超, 任家隆, 王直, 顾金凤.中国家电企业应对欧盟RoHS绿色指令的规避措施研究[J].科技咨询, 2008 (, 22) .

[4]、陈小怡, 李世建, 何建敏.WEEE和RoHS:欧盟“双绿”指令下我国相关行业的困境与对策[J].国际贸易问题, 2007, (1) .

[5]、韩太祥, 陈宪.经济学原理[M].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 2004.

家电出口 篇7

家电企业库存积压严重

长期以来,我国家电企业靠买技术过日子,根本不以长远的战略眼光发展自己的核心技术,而是急功近利,玩新技术的概念,去占领市场份额;靠价格战来维护自己的地盘。现在,这些自欺欺人的招术都使完了,仍没有挽救自己失败的命运,最终还是产品卖不出去,库存积压严重。自己的企业陷入了困境,出现了严重危机。

目前,无论一线品牌,还是二三线品牌,全行业都面临一个共同的危机亟待解决,那就是“库存”的巨大压力。尽管各厂家都对自己的库存总量讳莫如深,甚至声称自己一直是“零库存”,但有关数据显示,2002年度,中国彩电库存总量为524万台,空调库存总量甚至近千万台,分别创下业界前所未有的高峰。而目前只有1000多万台销量的冰箱业也囤积着2000多万台。身上的负累过重,总要寻求机会释放,每一次的价格下跌又何尝不是家电业各厂家对历史包袱的“开闸放水”。

原材料涨价

家电业最大的原材料就是钢铁,而如今钢铁的“身价”一路看涨。国家统计局统计数字显示,从2003年8月份开始,国家钢铁价格持续上扬,普通大型钢材价格上涨15.7%、普通中型钢材上涨20.8%、普通小型钢材上涨12.2%、中厚钢板上涨21.5%、薄钢板上涨11.5%、线材上涨21.7%,目前这种上涨还在持续中。至明年春节,钢铁价格都不会呈现明显走跌迹象。

“致命一击”,这几乎是春兰、格力、美的、科龙、长虹等主要国内空调厂家的一致反应。这些厂家提供的数据显示,钢材涨价给他们带来的压缩机成本增加已经达到行业销售收入的10%左右,而家电业中的另一个“用钢大户”微波炉行业仅去年就因钢材价格上涨造成了约5亿元的成本增加,占到了同期全行业销售收入的4.7%。国内某著名品牌的一款1匹冷暖空调目前的商家进货价已经从夏季的1580元悄悄涨到了目前的1670元。实际上,钢材价格上涨带动了整个空调供应链价格的上涨,空调最核心部件压缩机价格更是全线上涨,从市场上反馈回来的消息是,占据了主要市场份额的1匹、小1匹的空调压缩机的价格,涨幅甚至高达10%~15%。空调压缩机龙头企业松下万宝为了应对钢材涨价对它们这个吃钢大用户的影响,已经决定把市场上销量最大的小1匹和1匹空调压缩机的供货价格上涨10%~15%,实际上,这两种规格的产品销量占据国内市场空调“吃进”量的半壁江山。

如果钢材价格再持续上涨,或者再持续更长时间,国内家电企业对钢材价格的承受能力将会达到极限,新科空调已经明显感受到压力,这直接影响到家电企业在国内市场的生存和发展空间。

出口成本增4%

《关于调整出口货物退税率的通知》决定对现行出口货物增值费退税率进行结构性调整。其中家电类产品的出口退税率将从17%降至13%,下调4%。

4个百分点意味着什么?按照中国家电行业协会有关专家介绍,出口退税率每下调一个百分点,相当于一般企业出口成本增加约1个百分点。这就是说,中国家电类产品的出口成本增加了4个百分点。美的集团副总裁明白地算了一笔账:依照美的2004年度18亿元的出口计划,美的的成本将因此增加8000万元,“影响非常之大”。

由于中国空调企业在海外市场上“内战”不断,出口企业身上的毛利润已低至5%左右,甚至更低。因此,出口退税率下降4%,将使很多家电出口企业面临无钱可赚的尴尬局面,而那些仅靠价格战打天下的部分中小出口企业更面临着被踢出局的险境。内有原材料涨价之忧,外有出口成本增加之患,对于中国家电企业而言,2004年算是个关口。

涨价削弱出口

10月13日,国家公布出口退税率结构调整方案,出口退税率平均水平降低3个百分点,而家电业出口退税率降低则达4个百分点之多。方案公布当日,受冲击最大的纺织行业几乎“理直气壮”的喊出了“我们今后肯定要提价的”的声音。相较而言,家电业的提价声则喑哑许多。广交会期间,春兰,美的,格力,格兰仕等企业虽然都有“看来今后出口产品要提价了”的微弱表示,格兰仕的俞尧昌甚至明确表示会在原有价格基础上提价5%,即1到2美元。但据了解,这一“承诺”并没有在广交会后得以实行。

虽然国外动辄以“低价倾销”起诉中国家电厂家,但若真要提高产品出口价格,肯定会影响国内这些家电制造厂家的“订单”,这对越来越倚重出口的中国家电业来说,无异于一场“生死劫”。

事实上,无论往日的如日中天,还是今昔的惨淡经营,价格战都与中国家电业如影随形,从来都是喊打喊跌声一片,偶有喊涨声闪现,也被疑为“逆向炒作”。2002年初,“价格屠夫”格兰仕突然“收刀”:先是调高微波炉价格,上扬幅度至10%;一个月之后,又一反常规地将其29种型号的不锈钢高档空调中的3个机型涨价,涨幅高达50%。格兰仕副总裁解释说,镀锌板是微波炉和空调的主要板材,由冷轧钢板加工而成。而国内的冷轧钢板价格早已从3000元涨到5000元,如此以来,格兰仕每台微波炉的价格就增加了30元左右。

就目前国内家电的技术水平以及国际市场需求情况,涨价肯定不能扩大出口。

对策

从家电企业出口税率调整情况看,家电企业还是国家希望扶持的产业或者是希望调整的产业。目前国内不少家电产品,以低价换出口,结果遭受反倾销,导致贸易条件恶化。出口退税的下调,对有些以做低端市场为主的企业和一些仅靠打价格战打天下的企业而言,低价撬开海外市场的时代即将过去。

因此,在目前内忧外患的情况下,要想扩大海外市场,家电企业必须:

(一) 利用有利时机,培养海外市场“霸主”

对家电行业本身而言,出口退税率下调将使一些仅靠低价出口的企业被迫出局,这不仅有利于加强行业自律,而且为规模大、出口能力强的企业提供更多的出口市场空间做强做大。一些有技术和资金实力,有竞争能力的家电企业应利用出口退税下调的良机,采取各种有效措施,扩大出口,占领更多的海外市场,扩大市场份额。与其大家都在同一水平面上混战,还不如培养起一批海外市场“霸主”。

(二) 利用有利时机加快产品结构和产业结构调整

出口退税率的下调,对家电产业出口既有不利的方面,也是家电产业走向良性发展,避开价格战的改革契机。家电产业应利用有利时机,淘汰出口利润低、技术含量低的下游产品,把多余的生产力淘汰掉,加大技术含量高、出口附加值高的产品的生产和出口,提升产品的技术水平,提高出口产品的竞争力,更多地占领被淘汰的下游产品的海外市场。

同时,家电产业也应调整自己的传统产业结构,加大新的产业发展力度,用新的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例如用数字技术、智能技术、生物技术以及蓝牙技术来改造原有产品,形成新的家电信息产业。

(三) 利用有利时机,加快新技术的发展

实际上,家电产业出现的危机是长期的发展战略失误的必然结果。这种发展战略把重点放在引进国外技术上,而没有把产业的发展放在发展自己的核心技术上,放在研制新技术、新产品上,而是玩技术的新概念、搞低端产品市场的价格战。因此,出口退税率下调,是对那些没有技术实力,以做低端市场为主的企业和一些仅靠价格战打天下的企业的沉重打击。教训是深刻的,是沉痛的。

上一篇:广播行业的安全生产下一篇:实名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