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高职生论文

2025-01-17

贫困高职生论文(共12篇)

贫困高职生论文 篇1

摘要:贫困生是高职院校的弱势群体, 对他们的评定是高职院校的一项重要的工作。本文从高职院校贫困生贫困的原因、贫困生资助系统存在的问题以及完善贫困生资助系统的对策等三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来完善高职院校贫困生评定体系。

关键词:高职院校,贫困生,评定

高职院校贫困生是指在校学生因为家庭经济困难难以支付学杂费以及购买所必须的学习用品, 日常生活缺乏保障的学生[1]。高职院校作为实施教育的场所, 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高职院校的贫困生作为特殊的弱势群体, 受到国家和社会的广泛关注, 调查数据显示, 到2005年, 我国高职院校的贫困生已超多二百多万, 占高职院校在校人数总数的15%~30%, 特困生占在校人数的8%~15%, 并有逐年上升的趋势。贫困生和特困生群体的存在破坏了社会公平竞争的机制, 诱发了社会和学校的不稳定性因素, 因此制定贫困生和特困生的资助政策, 保证高职院校学生公平的教育机会势在必行。

近几年来, 为了满足社会对高级人才的需求和人民大众希望子女接受高等教育的迫切愿望, 提高全民族的整体素质。在学校不断扩大招生的环境下, 高职院校的贫困生和特困生成为社会公众关注的焦点。我国高职院校已经实现了并轨制, 学生上学的费用要由学生的家庭来负担, 对于偏远地区、多子女家庭和下岗职工来说, 这是一个沉重的负担, 因此, 贫困生和特困生的实际问题不能得到很好的解决, 势必会影响学生个人及其家庭的正常生活和发展, 制约高职院校教育和基础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基于以上原因, 对高职院校贫困生和特困生进行合理的评定和切当的资助是一项亟待解决的任务。

1 高职院校贫困生贫困的原因

通过各种研究报告和文献的研究发现, 我国高职院校的贫困生贫困的原因包括社会因素、自然地理因素、家庭因素[2]及其他一些因素。

1.1 社会因素

首先, 高职院校实现了并轨由原来的免费上学改成了自费上学, 高昂的学费使低收入的家庭负担不起, 现在我国正在处于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建立和完善的过程中, 城乡差距的加大、地方区域经济的不平衡使贫困家庭数量增加, 这种家庭的子女即使考上大学, 也成为学校中贫困生或特困生。其次, 制度制定的不合理强制性变迁、收费标准的缺陷和形成机制的不合理性、片面的以教学成本作为收费标准的制定依据也是造成高职院校学生贫困的重要原因, 产生的后果就是贫困生和特困生的急剧增加。最后对高职院校的教育经费投入不足是产生贫困生的又一原因。

1.2 自然地理因素

由于我国经济发展不平衡, 存在城乡差距, 内部和西部地区的生活水平明显低于沿海地区, 加上大量工人下岗, 自然环境恶劣的老少边穷地区, 受自然灾害地区等家庭子女容易成为高职院校的贫困生。

1.3 家庭因素

高职院校贫困生中很多来自于低收入的家庭、下岗职工家庭, 对于下岗职工家庭来说, 他们的生活保障是靠国家提供的最低生活费来维持基本的生活, 再没有能力来提供子女上学的费用。还有的贫困生父母双亡, 或来自于单亲家庭、多子女的家庭和伤残家庭, 这样的家庭由于缺乏劳动力, 致使没有固定的经济来源, 在经济上无依无靠, 无力支付子女上学的费用[2]。

2 高职院校贫困生资助体系存在的问题

2.1 贫困生资格评定缺乏科学机制

按照国家给出的贫困生评定标准, 只要是学生家庭收入低于当地最低平均生活线的都算是贫困生。按照这个标准执行存在很大的弊端, 首先, 贫困家庭的评定标准缺乏可靠性, 学生只要填写一张表格, 或者是到学生家庭所在地开一份证明就可以作为认定依据, 没有学生家庭收入申报制度和收入申报的监控机制, 对于学生家庭背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难以判断和把握。其次, 有些真正贫困的学生, 由于自身的心理作用, 羞于把自己贫困的状况反映出来, 这无疑给贫困生的评定带来难度, 给资助工作带来困难。因而, 虽然整个贫困生资助体系在理论上是合理的, 但是在实施过程中难以到位。

2.2 国家经费投入力度不够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经济增长很快, 然而政府对教育的投入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和预算内经费占财政支出的比例却很低, 国家把教育经费转移到了受教育者身上, 高职院校并不是盈利单位, 其正常教学秩序的维持主要靠国家的投入, 政府应该加大教育经费的投入, 从根本上解决学费过高的问题, 以此来减轻学生家庭经济压力, 减少贫困生的数量。同时, 政府在划拨资金的时候要一视同仁, 不能把大量教育资金集中到少数几个高校, 其他学校只能收取高额的学费来维持正常的教学秩序。

2.3 国家助学贷款体系不完善

高职院校的助学贷款存在一些问题, 比如说, 规模比较小, 学生贷款的金额不能满足需求;助学贷款本身设计不合理, 风险补偿机制存在一定的问题;高职院校在助学贷款中的角色定位模糊, 不能很好的履行相关义务等。为了完善国家助学贷款体系, 国家应该采取鼓励发放学生家庭所在地助学贷款、延长贷款期限、建立银行制约机制等措施, 同时对于所有贫困生的资助要进行公示, 接受所有师生的监督。

3 完善高职院校贫困生资助体系的对策

3.1 完善贫困生评定机制

高职院校没有标准的贫困生评定机制, 给学校的贫困生的资助带来不少困扰, 所以完善贫困生评定机制, 使贫困生的评定更加准确, 有据可依事关重要。首先贫困生的评定应从家庭实际情况、个人消费情况和同学评议三个方面进行综合考虑, 然后通过不同层面的措施和方法, 形成集个人申请、贫困证明、班级评议、公示审批等为一体的贫困生评定体系, 并把贫困生分成不同类型, 有针对性的进行资助。最后, 对所有贫困生的资助进行公示, 接受师生的监督。

3.2 完善国家助学贷款体系

助学贷款是解决学生贫困的主要渠道, 完善助学贷款体系不失为解决高职院校贫困生实际问题的一个好办法, 可以从下面几方面彻底解决助学贷款存在的问题:第一, 鼓励学生家庭生源地贷款, 这样可以方便调查学生家庭的经济情况, 在很大程度上保证国家助学贷款发放的公平、公正。第二, 国家应该建立担保基金会, 基金会的基金来源一方面来自政府拨款, 另一方面来自社会捐款, 这样, 银行承担的风险就转嫁给了基金会。第三, 延长贷款期限, 减轻贷款学生毕业后的生活和工作压力。

3.3 完善贫困生档案管理系统

贫困生档案管理系统是贫困生认定工作的可靠依据, 所以要做好贫困生的档案管理工作。高职院校从学生入学开始就把学生的基本情况、家庭情况和家庭成员情况、收入情况、有何种困难及困难程度存储到贫困生档案管理系统中, 当然, 这些资料还不足以对贫困生进行认定, 还要观察学生的平时表现, 发动学生对其进行评议, 并定期加入学生的成绩、日常生活情况、表现、诚信情况等资料到贫困生档案管理系统中, 这样在进行贫困生评定时就能从总体上把握他们的情况。

参考文献

[1].张昕鹏.高效贫困生认定方法与资助体系的研究[D].2009.3.

[2].高彩霞.完善助学体系, 构建和谐校园[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07 (3) :38-40.

贫困高职生论文 篇2

高职院校贫困大学生群体存在压力及对策 作者:孙莹

来源:《科技创新导报》2011年第21期

摘 要:在高职院校里,贫困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随着高职院校的发展,贫困生存在的种种问题也日益凸显,本文针对这些问题提出有效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高职贫困生压力和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1)07(c)-0239-0

1近年来,随着国家对高职教育的重视,高职院校发展迅猛,生源规模不断扩大。而贫困大学生这一群体也日益庞大,其存在的种种问题也日益凸显。

所谓贫困生,产生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1)来自老、少、边、穷地区,家庭收入低、经济基础差的学生;(2)父母双亡或离异、经济失去依靠的学生;(3)父母年事已高,家庭缺乏劳动力的学生;(4)家庭或本人突遭意外或不幸,如家庭经济破产或家有病人长年治疗,面临长期或短期经济困难的学生;(5)父母下岗,家庭经济来源减少或中断的学生;(6)家庭人口多,兄弟姐妹多人上大学的学生。做好贫困大学生工作,不仅关系到他们的切身利益和前途,更关系着高职院校的稳定和发展,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时代要求。

1当前高职贫困生群体存在的压力来源

1.1 来自学生家庭及周边环境的压力

作为贫困学生,贫寒的家庭、拮据的条件使他们的求学之路异常艰辛。对于他们而言,升学而需要的一大笔费用,会使原本贫穷的家庭雪上加霜。因此产生深深的负疚感。对于很多贫困生家庭而言,“升学=就业”,一旦走进大学校门,就等同于踏上了未来的康庄大道。不仅可以光耀门楣,更可以实现他们摆脱贫困弱势地位、实现小康生活的迫切愿望。而周遭环境对学生过分的期许和褒扬,也成为学生压力的来源。学生生怕学无所成或就业不顺时,“无颜见江东父老”,思想包袱愈发沉重。

1.2 来自学校环境的压力

(1)来自学业的压力

对于贫困学生而言,学业上的优异表现,是他们未来就业中的唯一筹码,也是他们弥补因家境贫困而自信缺失的重要途径。但是,由于他们大多来自于教育欠发达地区,教育资源相对匮乏,教育投入也极其有限,在外语、计算机等方面,难以超过其他同学。因此,虽然他们学习勤奋刻苦、孜孜不倦,但由于竞争激烈,学业成绩也未必能名列前茅。当他们的学业成绩与期望值产生落差

时,他们的“补偿心理”无法满足,很多学生因此而悲观、消极,甚至一蹶不振,对他人产生嫉恨情绪。还有的贫困学生进入校门后不思进取、自暴自弃、虚荣攀比,成为经济和学业上的“双困生”。还有的贫困学生无法正确处理好学业和勤工俭学之间的关系,被过多的打工、兼职等活动牵扯过多精力,以致学业受到影响,结果得不偿失。

(2)来自人际关系的压力

贫困学生入学后,不仅要适应新的学习、生活环境,更要适应新的人际交往关系。由于家境原因,与其他同学相比,他们在物质条件上显得匮乏、寒酸,视野不广阔,兴趣面窄,在人际交往中,往往显得迟钝、孤陋寡闻、内向、拘谨、不善言辞,有时又过分敏感、自怨自艾、无法正视贫困、正视自己,自卑与强烈的自尊交织,使贫困学生造成抑郁、悲观等负面情绪。久而久之,容易产生各类心理问题。

1.3 来自就业形势的压力

目前,随着高校扩招之风愈演愈烈,昔日的“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情景已转化成“千军万马抢铁饭碗”之势。对于高职院校毕业生来说,一纸大专文凭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显得有些单薄,为了增加就业筹码,能够在未来的就业中占有一席之地,很多高职院校毕业生选择读“专升本”,继续深造,而贫困学生因为要缓解家庭负担,客观上希望早日工作赚钱,因此陷入继续升学和就业的两难境地。

对于选择就业的学生而言,他们既付不起高昂的就业成本,又没有充足的人脉资源可供利用,缺乏获知更多就业机会的渠道,加之许多贫困学生综合素质一般,自身定位不准确,没有良好的就业竞争力,在就业中处在相当被动的地位。从而形成“马太效应”的恶性循环。

2解决对策

2.1 完善解困助学体系,给予学生人性关怀

第一,严格做好贫困生认定分级工作,完善贫困生档案。认定工作要做到公平化、透明化、严谨化,要及时、准确、全面地完善贫困生档案,并实行动态管理,为贫困生做好“奖、贷、助、补、减”等工作奠定良好基础。

第二,推广自强不息、品学兼优贫困生典型,以榜样的力量带动全体,激励其他贫困生战胜困难、积极奋进。也使全体学生受到深刻的思想教育。

第三,适当增设勤工俭学岗位,以缓解贫困学生的经济压力。

2.2 营造和谐校园氛围,构建良好育人平台

(1)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要在全体学生中弘扬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传统美德,号召学生对身边存在的铺张浪费、虚荣攀比等不正之风予以抨击和坚决抵制。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消费观,为贫困学生营造宽容、平等的校园空间。

(2)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大多贫困学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学校应及时开辟心理健康教育讲堂,灵活运用短剧、专题讲座等方式,使学生掌握基本的心理健康知识,学会自我心理疏导和调适的基本方法,从而形成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对于个别心理存在严重问题的学生,要摸清症结,对症下药,避免酿成悲剧。

(3)加强就业、择业教育。贫困学生最关心的,莫过于未来的前途、出路问题。在未来就业问题上,有的贫困学生好高骛远、不顾自身条件,一心追求高薪酬高福利工作,想法严重脱离实际;而有的贫困学生则正好相反,对于未来就业形势异常悲观,认为自己出身贫寒,“无人无权”,想要找到满意的工作难上加难。针对这两种极端心态,学校应立足学生实际,引导学生转变就业、择业观念,根据学生个人情况和自身发展要求,帮助学生树立发展目标、制定发展规划,并有针对性地展开育人工作,使学生得以完成“成才——就业”的顺利过渡。

2.3 高职教育特色,全面拓宽就业渠道

贫困高职生论文 篇3

【关键词】贫困生 资助工作 思考

【中图分类号】G64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7-0198-02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学生得以有机会走进大学,然而面对高昂的学费,一些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却无力承担。如何对资助他们完成学业,成为高等教育亟待解决的一个现实问题。这一问题在高职院校中表现的更为明显,一方面因为高职院校中,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比例更高,另一方面高职院校自身自助体系也不够完善。

1.高职院校贫困学生资助工作中的困境

我院2012年专科生570名,2013年1120名,2014年1517名,伴随着我院在校生数量的不断增加,客观上贫困生的比例也在不断增加,高等职业院校在校生的贫困生比例明显高于普通高等院校在校生的贫困生比例。目前,国家在高等教育阶段建立起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国家助学贷款、师范生免费教育、退役士兵教育资助、基层就业学费补偿助学贷款代偿、服义务兵役国家资助、新生入学资助项目、勤工助学、学费减免等多种形式有机结合的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考入大学,首先可通过学校开设的“绿色通道”按时报到。入校后,学校对其家庭经济困难情况进行核实,采取不同措施给予资助。其中,解决学费、住宿费问题,以国家助学贷款为主,以国家励志奖学金等为辅;解决生活费问题,以国家助学金为主,以勤工助学等为辅,以确保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能够安心学业、健康成长,但在实践过程中还存在许多问题。

2.高职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1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身份认定困难。

科学合理的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行界定,明确资助对象是做好高职院校学生资助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我院在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行界定工作中,虽然制定了详尽的评定办法及切实可行的评定程序,但在实际工作环节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目前,我院资助工作主要依靠两种评定方式,一是学生家庭所在地的认定,二是学校的民主评议。但是这两种评议方式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都存在着诸多漏洞。一是学生来自不同的省市,不同地方的经济发展程度不同,对家庭经济困难评价的标准也不尽相同,如发达城市和偏远乡村相同的家庭年收入,却对是否经济困难有着不同的界定。二是学生的诚信度不够,一些学生在报家庭经济状况时存在着弄虚作假的情况,学校难以掌握其家庭经济实情。三是民主评议操作过程不科学,有些学生在陈述中会夸大自己家庭的困难程度,但是有些学生碍于面子,却不愿意公布自己的家庭状况,这种过程公开的方式反而造成了结果的不实。四是对家庭经济困难的认定缺乏量化的指标,无论是民政部门的认定,还是学生的民主评议,都没有明确的标准,很大程度上都是一种主观的评判,评价标准的模糊必然造成评价结果的偏差。以后,我们将通过主题班会、校园广播、报栏、学校网站、QQ群、各种会议、设立政策咨询服务台等途径,进一步加强对贫困学生资助的宣传工作,力求让每一位同学都能清楚的了解国家的贫困资助政策和学校的评审条件,扩大学生资助工作的宣传面和影响面。寻求工作新途径,掌握科学合理的评定方法,学校和系部通过信件、电话、实地走访等随机抽查学生家庭情况,做好贫困学生档案资料的及时更新工作。

2.2在“奖、贷、助、勤、补、减、缓”的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中,这看似配合无间的七位一体混合资助方式也有其各自的问题。 “奖、助、补、减”与“勤、贷”分两个层次,前者是无偿的,后者是有偿的。这样受资助群体易出现依赖思想,产生“等、靠、要”的心理,表现为:一部分经济困难学生存在对外界力量的依赖思想,而对自我应该如何应对贫困,渡过难关想得很少,对各类形式上不需负责的奖学金、助学金热情很高,而对需要牺牲时间和付出劳动的勤工助学形式不太感兴趣。我院在落实各项资助工作政策的过程中,努力开发校内的勤工助学工作岗位,如餐厅、图书馆、宿舍楼、教学楼、实验实训中心等工作场所,让家庭困难的学生参与管理或服务,发放一定量的补助,逐步加大学生勤工助学工作力度。

2.3需要进一步加大国家政策宣传。

国家助学贷款工作,需要加大政策宣传,不断完善工作方法,制定有关国家助学贷款实施细则加以引导,使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了解助学贷款政策及国家助学贷款程序。

2.4进一步加强诚信和感恩教育。

国家奖助学金是党和政府对品学兼优及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奖励和扶助,体现了国家和学校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关爱,学生如何利用这些资助资金直接体现着他们的诚信和感恩意识。我院将进一步加强诚信和感恩教育,举行“感恩之心”演讲、征文比赛、“资助政策,助我成长”演讲、征文比赛、“自强、自立、感恩”演讲、征文比赛等活动,开展“诚信校园行”辩论赛,为学生建立诚信档案,签定《诚信承诺书》等,开展志愿者服务活动,服务鳏寡老人,服务骨科医院,培养学生对自己、对家庭、对学校、对社会的责任感,让受助学生珍惜这来之不易的荣誉和帮扶,使他们学会饮水思源,激发他们勤奋学习,积极向上,让他们知道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提高师生的责任意识,奉献意识。对于没有评得奖助学金的学生加强教育,让他们端正态度,调整心态,在利益面前要经得起考验,真正做到“见困难就上,见荣誉就让”的崇高境界,让获得奖助学金的学生真正把奖助学金用到学习和生活的刀刃上,加强对奖助学金使用的监控。

3.结论

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关注受资助学生的学习、生活情况,完善困难学生认定机制,健全困难学生资助体系,拓宽困难学生资助渠道,提升服务工作水平,努力开创学生资助工作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

[1]杨小丽.新资助政策下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的研究[J].教学研究,2013(03).

高职院校贫困生感恩教育刍议 篇4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 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立德, 即树立德业, 是为文明社会创建做人的准则。从个人层面说, 就是做好事, 行道德之法。面对当前高职院校道德教育中凸显的问题, 笔者认为, 培养技术与素养合一的、对国家社会有益的复合型人才, 首先要解决高职院校学生的人文素养问题, 而人文素养的提高离不开感恩教育。它是一种以情动情的情感教育, 是一种以德报德的道德教育, 也是一种以人性唤起人性的生命教育[1]。感恩意识是社会文明进步和人际关系和睦融洽的重要因素;感恩意识是一个人具有健全人格和优秀品质的标志;感恩教育是培养大学生责任感的重要基础。

本文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 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对某高职院校贫困生感恩意识的现状进行了解, 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教育对策, 调查采用无记名问卷法, 共发放问卷7300份, 回收有效问卷6968份, 有效问卷回收率为95.45%。来自城市的1430人, 农村的5123人;其中贫困生2283人 (以是否建档为评判标准) , 非贫困生4270人;在贫困生中, 受到过资助的学生有2095人。问卷从对父母、社会、他人、自然等的感恩意识方面进行设计和研究, 共设计客观题28道, 调查资料采用统计分析软件SPSS17.0进行数据处理。

二、高职院校贫困生感恩意识缺乏的表现

从问卷调查情况看, 63.4%的贫困生都能心怀感激之情, 刻苦学习, 勇于实践, 表示将尽最大努力回馈社会、回馈他人。36.6%的贫困生不同程度地表现出对国家、社会、学校、他人的资助缺乏感激之情, 主要表现为:认为造成自己贫困的原因是家庭背景差, 对父母的无私付出认为是理所当然的, 不懂得感恩父母;对自己获取的资助金额感觉太少, 抱怨学校, 抱怨老师;为获取资助而提供虚假证明, 不惜以谎报亲人的健康状况获得资助名额;获得资助后, 没有计划性地使用资助金, 出现浪费现象;对学校提供的勤工助学岗位拈轻怕重, 对勤工助学报酬表示不满;不能以积极的心态面对就业, 更不能很好地承担起对家庭、社会的责任等。个别贫困生等、靠、要的思想严重, 只想通过学校和国家解决自己的困难, 不懂得“滴水之恩, 当涌泉相报”的道理, 甚至有的学生连对国家、社会、学校说一句感谢话、写一封感谢信都难以做到。因此, 加强对高职贫困生的感恩教育, 已经迫在眉睫。

三、高职院校贫困生感恩缺失的原因分析

(一) 高职院校贫困生感恩意识缺失的家庭原因。家庭是记忆开始的地方, 是命运的摇篮, 一个人的性格、品德和选择的人生道路, 都无不打上家庭的烙印。在家庭教育中, 许多父母总是希望把自己未曾实现的理想完全寄托在子女身上, 望子成龙, 望女成凤, 在生活方面无微不至, 甚至是无原则溺爱, 父母对儿女一味无私奉献, 而子女却养成只知索取不知感恩的倾向。据调查显示:9.4%的贫困生表示当向父母索取自己向往已久的钱财或物品被打折扣时, 会向父母发脾气。当被问及你是否记得父母生日时。大约14%的贫困生只知道父亲的生日, 16%的贫困生只记得母亲生日, 但是父母生日都不记得的学生仍然占15%的比例。当被问及假期时间会主动帮助父母做家务时, 34%的贫困生表示只有父母要求才会做, 没有要求不会主动做。这说明部分贫困生不能体谅父母的艰辛与付出, 对父母的感恩认识和感激之情不能上升为实际的报恩行动。

(二) 高职院校贫困生感恩意识缺失的心理原因。在心理学理论中有知、情、意、行的说法, “知”指的是认知、观念;“情”指的是情绪、情感;“意”指的是意志;“行”指的是行为。一个人有怎样的行为是由其认知、情绪体验及意志决定的。高职院校的贫困生一部分表现为敏感、自尊;一部分表现为自卑、怯懦;还有一部分表现为活跃、积极。表现为敏感、自尊的学生在行为中体现为独立行事, 只愿意努力学习和约束好自己的日常行为, 对外界基本不关注;表现为自卑、怯懦的学生往往对事物发生的原因分析显得片面和绝对化, 认为自己处在社会的底层, 不具备帮助他人的能力, 抑或感觉他人会看不上自己的帮助, 所以不会有感恩的行为表现;表现活跃、积极的贫困生尽管会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活动, 但是由于社会阅历不深, 对社会出现的不良现象感到困惑, 缺乏利用辩证的、科学的观点认识社会的能力, 容易将观察了解到的一些社会消极现象当做社会本质, 从而容易受到社会上某些忘恩风气的影响。

(三) 高职院校贫困生感恩缺失的学校原因。目前, 感恩教育在一些高职院校德育工作机制中处于缺失状态。在一些高职院校涉及评先评优或发展党员时, 仍以学生的学习成绩等作为衡量尺度, 在这种做法的影响下, 高职贫困生为了获得最高级别的奖学金和助学金, 争取为数不多的评优评先和入党名额, 不得不把考高分摆在首位。而是否尊重师长、孝敬父母、团结同学, 是否参与班级事务管理、参与宿舍阵地建设、参与诸多校园活动、参加大量社会实践活动等素质教育确不曾考虑。贫困生忽略对自身的思想政治自我教育。另外, 这些年来, 高职院校对高职贫困生资助政策努力落实到位, 但忽视一个很严重的问题, 就是对受资助高职贫困生在资助的过程中进行感恩教育。一方面, 对受资助的贫困生的心理健康和态度疏于把握。导致一些高职贫困生在接受资助以后, 却存在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却没有被及时发现并予以纠正。另一方面, 尽管按照上级要求对受资助的贫困生进行了感恩教育, 但大多是应付了事, 没有形成常态化、系统化。因此无法达到对贫困生进行感恩教育的目的。

(四) 高职院校贫困生感恩缺失的社会原因。当前我国社会正处于从传统的计划经济向现代市场经济过渡的转型时期。在市场经济化浪潮的驱动下, 人们的价值观、思想观念和行为习惯也受到市场经济中崇尚物质利益的原则影响, 这种社会经济氛围不仅影响了普通大众, 对在象牙塔里的学生也造成了消极影响, 其中对高职贫困生影响最大的两方面:一是崇尚物质享受;在问卷调查“当您拿到助学金后会用它来购买?”有将近一半的高职贫困生选择购买高档手机、请客吃饭和购买名牌, 这无疑是深受当今物质社会的影响。二是个人主义严重[2]。现代社会普遍存在做事前考虑它的成本和收益, 当收益大于成本才会采取行动, 这与只讲付出、不讲回报的报恩行为背道而驰, 功利为上的社会现实面前, 高职学生中不同程度地出现贪利自私行为;这样的极端的个人主义思想影响高职贫困生的价值观, 出现大量违约、逾期还款的现象, 这正是现代社会环境对学生缺乏感恩意识带来的影响因素。

四、高职院校贫困生感恩教育的对策

(一) 在课堂教学中纳入感恩教育读本。目前, 在高职院校, 对学生开展的最主要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是《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及《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概论) 》, 被称为“两课”。而对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感恩教育的课程设置上为空白。这会影响高职学生淡忘感恩文化、内容和意义;笔者认为, 在高职院校三年的课程安排中, 可以增设一至两门感恩教育必修课。分别安排在入校的第一学期和第三学期。刚升入大学的新生最具有可塑性, 更容易接受感恩教育的文化和倡导, 同时可弥补他们初高中阶段感恩教育的缺失。在第三学期开设的目的是, 部分学生已经或者正在享受来自国家、社会、学校的各种“奖、贷、勤、助、补、减”资助。感恩课程的开设可以让高职贫困生加强对感恩教育的理论知识学习及对感恩的理解和感悟, 做有良心、懂感恩、肯报恩的学生。

(二) 制定感恩制度、规范感恩教育。建立两项制度, 规范高职贫困生管理。建立高职贫困生家庭走访制度及贫困生奖助学金评定后的跟踪制度。走访制度是为了全面了解贫困生家庭实际情况, 确保资助金额能够完美对位。而贫困生奖助学金评定后的跟踪制度是通过建立发放类资助学金后的约束制度确保高职贫困生能在高校、国家和社会的关怀下, 拥有感恩的心回报他人、社会和国家。

(三) 实施日常行为量化考核、建立感恩行动记录档案。为使高职院校贫困生的感恩教育平常化、具体化。可专门针对贫困生日常行为进行量化考核, 细化为是否孝敬父母、尊敬老师、团结同学;是否爱国、爱校、爱班。是否勇于参与班级事务管理献计献策, 等等。通过量化考核规范贫困生的日常行为。同时可以给每一位受资助贫困生建立感恩行动记录档案, 督促提醒他们主动发现身边需要帮助和回报的人, 把做好事、行善举作为自己生活中的一项长期工作落实。感恩行动记录作为下一步资助、评先评优、党员发展工作、推荐就业等的重要参考指标。这种贫困生感恩教育评价体系可使贫困生资助工作更科学化, 有助于高职贫困生感恩教育的开展。

(四) 构建学校与家庭相促互利的协调模式, 加强高职贫困生感恩教育。目前, 诸多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存在误区, 把学习好作为评价孩子的唯一指标, 忽略对孩子心系他人、帮扶济困的感恩教育, 而这种感恩教育的忽视对孩子的发展、社会的发展都将不利。试想一个自私自利、利欲熏心的知识分子即便有才高八斗的学识, 但对国家、社会和他人的贡献只能停留在才智这一方面。这样的社会是冷漠和严寒的。因此, 笔者呼吁在高职贫困生中要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情感力量, 营造充满爱心的感恩家庭氛围[3]。父母应该尽可能的抽出时间陪伴孩子, 与他们进行交流和沟通, 珍惜与孩子在一起的时间, 抓住一切机会, 借助生活中的小事教育贫困生懂得感恩, 让他们体会到父母的艰辛, 唤醒他们的感恩意识。同时也要与学校形成教育合力, 发挥家庭在感恩教育中的作用。家长要主动与学校沟通交流, 将孩子在家庭中的感恩行为表现向学校汇报, 学校也应该及时的与家长联系, 形成教育合力, 只有这样感恩意识才能够在高职贫困生的心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五、结语

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是人类文明、社会进步的标志, 强化占据高等教育半壁江山的高职贫困生感恩教育, 使高职贫困生树立正确的感恩观念和高尚的感恩情结, 并积极引导他们在实践中付出感恩行动, 必将对国家的发展、民族的振兴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胡荣.大学生感恩教育的有效实施[J].教育评论, 2007 (4) .

[2]李秋芸.广西高职院校贫困生感恩教育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4.

贫困高职生论文 篇5

摘 要:本文通过对杭州职业技术学院毕业班学生的问卷调查,从就业认知、就业心理、就业行为、社会支持等方面了解比较贫困生和非贫困生的不同特点,分析认知因素、社会因素、家庭因素对他们就业心理状态的影响,研究相应的对策,促使高职贫困生顺利就业。

关键词:贫困生;心理;就业;对策

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快速发展和大学学费的上涨,贫困大学生的群体越来越庞大。有关统计资料显示,全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人数就已达到527万人,占全部在校生总人数的23.06%;家庭经济特别困难学生人数166.1万人,占全部在校生总人数的7.27%。与此同时,由于大学生人数的迅速增长,就业市场趋于饱和,就业竞争日益激烈,就业形势更为严峻。高职贫困生就业竞争力相对薄弱,在就业压力和经济压力的双重压力下,心理健康状况尤其值得关注。高职贫困生的心理问题和就业问题,不仅关系到他们个人的健康成长,更关系到学校和社会的发展与稳定。

高职贫困生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处于弱势地位,因为经济压力在就业观念、就业心理、就业行为、社会支持等方面,有着不同于一般学生的特点和问题。通过分析影响因素,研究相应对策,帮助高职贫困生顺利就业,有较强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一、研究方法与思路

设计《大学生求职就业心态调查问卷》,对高职学生的就业认知、就业心理、就业压力和社会支持状况进行了调查。采用随机抽样法,从本校即将面临毕业的大三学生中抽取样本。贫困生100人,非贫困生100人,共计200人。发放调查问卷200份,回收有效问卷169份,有效率为84.5%。有效问卷中贫困生90人,非贫困生69人。

以《大学生求职心态调查问卷》作为研究工具,研究了解高职贫困生的经济情况、就业认知、就业心理、就业压力、求职行为以及社会支持之间的关系。

二、调查结果与统计

1.就业认知比较。在就业认知方面,贫困生与非贫困生最显著的区别在于职位期望不同。贫困生最青睐的就职单位为国有企业、外企和私企,而非贫困生则集中在国有企业。对于最青睐的工作地区,大部分学生都选择离家近的地方,但是也有36.7%的贫困生选择北京、广州、上海等特大型城市,非贫困生只有20.2%。在薪酬待遇方面,由于家庭经济的影响,贫困生最优先考虑的因素为收入高,其次为稳定性和行业发展,而只有15.2%的非贫困生优先考虑收入高。对于工作三年以后的工资上涨情况,贫困生选择最多的是51%~100%,而非贫困生为101%~200%。

2.就业心理比较。由于社会因素、家庭因素和个人因素的影响,高职贫困生在求职过程中处于弱势地位,因此他们的就业心理与非贫困生相比,具有显著的特点。大部分贫困生对于找到理想的工作信心度一般,更有26.7%的贫困生表示信心低或没有信心,而非贫困生仅为8.9%。他们会通过考取各种资格证书来增加自己的安全感,分别有46.7%和42.2%的.贫困生认为资格证书越多越好,或有时间和精力就考1~2个,而非贫困生的选择为31.6%和22.78%。人际交往能力成为近八成贫困生认为找到好工作最需要的自身能力,同时也是他们最需要学习的内容,而只有45.6%的非贫困生认为自己需要学习处理人际关系的知识。当求职被拒绝时,有将近20%的贫困生会很沮丧,情绪低落,害怕再找工作,非贫困生只有7.6%会出现如此反应。面对一个新的就业机会时,大部分学生都会选择抓住机会,但是选择沉稳观望的贫困生远远高于非贫困生。

3.就业行为比较。调查结果显示,贫困生比非贫困生更早开始关注就业问题,并对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做过认真的思考。将近90%的贫困生在大一、大二就开始关注就业方面的信息,远远高于非贫困生的50%。有42.2%的贫困生更是从大一开始就关注就业信息,而非贫困生只有15.2%。七成的贫困生仔细思考过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比非贫困生高10%。虽然贫困生更关注自己的就业,但是在行动力上,却并不如非贫困生。68.9%的贫困生表示还没有向用人单位投过简历或面试,而非贫困生只有31.6%。对于各类帮助大学生就业的政策和鼓励措施,有80%以上的贫困生表示不太了解或不了解,而非贫困生只有40%。在就业决策过程中,高职贫困生更容易受经济压力的影响。对于放弃专业来解决就业问题,41.1%的贫困生认为接近就行,更有50%的贫困生求职时与所学专业完全不同,或对专业相关无所谓。

4.社会支持比较。高职贫困生有一半以上来自农村,因为家庭因素,可供使用的社会支持资源有限,更依赖于通过学校、社会等支持体系获得帮助。在选择求职方式时,贫困生更希望通过人才招聘市场、校园招聘会和网上直接投简历的方式找到工作。而非贫困生除了人才招聘市场和校园招聘会以外,有近四成的学生选择父母亲戚朋友介绍。同样,受社会资源影响,将近70%的贫困生自己找工作是主要的就业方式,而非贫困生为59.3%。随着农村经济的迅猛发展,自主创业也成为贫困生就业的一个重要选择。有62.2%的贫困生考虑过自主创业,非贫困生只有41.7%。

三、高职贫困生心理问题分析

1.认知因素。就业难是目前社会客观存在的问题,但是对于就业难问题的认知方式和由此引发的心理状态,对学生的就业会产生不同的影响。高职贫困生急于通过找工作改变现状,在专业对口、工作地区、单位性质、今后工资的增长程度等方面,有更广泛的接受度。但同时,由于家庭经济压力,在初次就业时会将收入高作为最优先考虑的因素,从而忽视个人发展,容易产生“唯钱至上”的错误认知。

2.社会因素。大学毕业生人数逐年剧增,就业竞争日益激烈,就业市场虽然已经初步建立,但是尚不规范。贫困生没有任何家庭背景,能够得到的社会支持有限。而且在就业过程中,往往还会遇到社会关系壁垒、户口问题、被有关系的毕业生“挤下来”等各类阻碍。因此,高职贫困生更需要行为支持,如具体的工作机会、求职方向等。

高职高专贫困生感恩意识分析 篇6

关键词:高职高专;贫困生;感恩意识

近年,随着高职高专院校较快的发展,招生人数不断地增长,贫困生已经逐渐成为高职高专院校中一个特殊的、庞大的群体。国家、学校和社会通过“奖学金、助学金、贷款、学费减免、特殊困难补助、绿色通道、勤工助学”助学体系给予帮助,解决其经济困难,帮助其顺利完成学业。但是,有部分贫困生在接受各种资助的同时,却未怀抱感恩之情回报国家、社会和学校,出现了许多感恩意识淡薄甚至丧失的现象。

大学阶段对于每个人而言均是一个特殊时期。它不仅仅是人生的一个转折点,也是每个人形成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时期。感恩教育是德育教育中的一项重要内容。1只有抓好了感恩教育,才能培养大学生尤其是贫困生的感恩意识,促进大学生的成长成才。

感恩教育能促进贫困生自我完善,有利于改善贫困生的人际关系,还能够提高德育教育水平。除此,感恩教育可以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是培养具有和谐思想的人。贫困大学生作为特殊群体,能否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对于构建和谐社会有着重大的影响。所以,加强对高校贫困生的感恩教育,能够促使他们具备和谐的思想、健全的人格和感恩的心,常思回报,使整个社会更加和谐稳定。

一、高职高专贫困生复杂的心理特点

1.自卑。自卑是一种消极的自我评价,是自己看不起自己,且以为他人也看不起自己的状态。2因物质生活的匮乏,导致贫困生心理上的自卑和不平衡,对社会有一种自然的格格不入,觉得别人帮助自己只是出于同情和怜悯,自己接受帮助也是迫于无奈,内心很难产生感恩的想法。3高职高专院校的学费相对独立学院、民办院校而言学费相对便宜,因此学生大部分都来自农村。而且20%的学生被认定为相对贫困生,这些学生来自于农村贫困家庭或城镇下岗职工家庭,家庭本身就存在较多的生活困难。但是在浙江地区,经济普遍比较发达,贫困生们在学校中要面对周围出手阔绰的同学,从而形成了巨大的反差,造成了他们心灵的失衡。

此外,大多数贫困生来自贫穷的农村,他们接受的教育和自身综合素质与其他从小生长在城市里的同学也存在差距,往往使自己缺乏自信心,容易产生自卑心理。

2.冷漠、孤僻心理。由于自卑,缺乏自信心,在人际交往中贫困生表现出不合群、自我封闭等特点。他们怯于参加集体活动,怕在众人面前暴露自己的弱点,与同学缺乏深层次的交流,甚至拒绝排斥与他人交流。再者由于社会文化价值观等对大学校园的渗透,同学们之间除了感情上沟通外,还有物质上的联系,如互赠礼物、过生日等,对贫困生来说,这是一种经济和心理上的双重负担,他们不愿参加集体活动,容易产生冷漠、孤僻心理。

3.嫉妒、掩饰心理。浙江高职高专院校中,家庭优越者居多,而贫困学生对经济条件优越的同学容易产生较强的嫉妒心理,导致他们情感、认知等方面出现障碍。同时,贫困生往往自尊心非常强,为掩饰内心深处的自卑、维护面子上的自尊,有些贫困生就千方百计“打肿脸充胖子”,“花明天的钱,圆今天的梦”,有了钱就大手大脚乱花,钱花光了。要么向家里求援,要么向同学借,不顾家庭的承受能力,极力“包装”自己,有的穿着时尚,有的大把花钱,故意做出凡事漠不关心,不把别人放在眼里等高傲的样子,以掩饰自己经济或其他方面的不足。

二、贫困生感恩意识现状分析

1.不能正确面对贫困。在高校中,贫困生家庭往往是因为自然灾害、地区经济落后、生病、父母下岗等原因造成。贫困本不是贫困生的错误,但是在广大的贫困生群体中,有一部分同学不能正确面对贫困,反而认为贫困是羞耻的,自己的贫困是社会的不公平,是父母的无能,他们抱怨社会,抱怨自己的家庭,最终导致自己丧失了追求理想的信心。

2.不懂得感恩。近年,国家不断地加大了对贫困生的资助力度。一位高职高专学院的贫困生可以享受到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同时又可以享受到学校及社会各界对他们的资助。但是有些贫困生只知道恩惠,心中非常淡漠,缺乏感激之情。对于国家和社会的资助产生了“等、靠、要”的依赖心理,对于各种资助都急于争取,认为应当自己拿到,根本不顾及其他贫困生的实际情况。甚至有些贫困生还故意篡改相关证明,用来争取更多的资助。此外,一些贫困生缺乏对父母的感恩,不懂得体谅父母。他们一方面心安理得地挥霍父母辛辛苦苦攒下的血汗钱,享受父母为其提供的细致周到的照顾,甚至“偷改入学收费通知,虚报学费”;另一方面他们认为家庭经济困难是父母无能的表现,心中充满着抱怨,在其他同学面前心理失衡,稍有不如意就还父母以脸色,甚至出走,不愿与父母联系。4一个人如果连父母的恩情都能漠然置之,他怎么能体会到他人的关爱,社会的帮助,国家的培养。

3.不懂得报恩。高职高专的一部分贫困生只知道索取,不懂得奉献。有些学校针对贫困生开设了一些勤工助学岗位,贫困生们一味争取工资高的岗位,而真正获得工作后又不认真劳动,给学校增添了负担。父母辛勤工作的血汗钱,本是激励贫困生努力学习的动力,可是有些贫困生任意地挥霍,把生活费拿来通宵上网,买衣服,买高档生活用品等等。有些贫困生是依靠国家助学贷款,才能够完成大学学业的,但是一部分同学在工作后故意拖欠助学贷款,缺乏诚信意识。

三、高职高专贫困生感恩教育的初探

在高职高专院校中开展贫困生感恩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我们认为应该结合贫困生的自身心理特点,从校园专题活动、实践活动等几个方面开展高职高专贫困生感恩教育。

从心理素质培养方面引导高职高专贫困生树立正确的贫困观。贫困生本来是生活中的弱者,相对而言。他们更需要帮助,不仅需要物质上的资助。也需要精神上和心理上的关怀。5据高职高专贫困生的心理矛盾、困惑需要人来理解、关心。因此,学校应该通过心理咨询等给予他们更多的心理疏导和关怀,让他们打开心扉,学会接受,更学会感恩。通过感恩教育让贫困生意识到贫困并不可怕,更不可耻,如果处理得当,贫困也可以成为一种可贵的精神财富。

开展丰富的校园感恩教育活动,加强高职高专贫困生感恩意识。校园感恩文化的丰富性、弥散性、潜隐性,无时无刻不向置身其中的学生渗透着价值观念,影响着他们的行为。学校可以利用教师节、母亲节、感恩节等传统节日,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班会、演讲、征文等活动,让学生们懂得知恩图报。除此,学校还可以开展“十佳自强大学生”、“感动人物”等的评选活动,树立优秀典型,让贫困生从榜样身上得到启迪,以积极向上的心态去面对人生的挑战,同时也让其他同学加深对贫困生的正面认识。

“感恩于心,回报于行。”重视实践活动,增强学生感恩体验。对贫困生进行感恩教育的同时,还应该重视加强感恩实践。高职高专院校可以通过青年志愿者活动、暑期“三下乡”活动、学雷锋等实践活动开展感恩教育,让贫困生在社会实践中体会到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的帮助和施恩,感受到学校和社会对他们的帮助的同时,利用自己的能力回馈社会,以诚意和实际行动回报社会。

总之,高职高专贫困生是高职高专院校中的特殊群体,对他们进行感恩意识的培养是当今社会的热点话题,做好高职高专贫困生的感恩教育工作关系到学校、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宇杰.关于高校贫困生感恩教育的几点思考[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25).

[2]李景玉.贫困大学生可能存在的心理问题探析[J].教书育人,2005,(4):21-23.

[3]刁艳红,高小华.关于高校贫困生感恩意识培养的思考[J].赣南师范学报,2006,(4).

[4]张安.感恩,高校贫困生的首堂必修课[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28).

[5]阳剑兰,高校贫困生感恩意识缺失与教育[J].理论观察,2009,(4).

贫困高职生论文 篇7

一、贫困高职生幸福感缺失现状及原因

近几年来, 越来越多的大山中的孩子走入大学校园, 与城镇中的学生相比, 他们的生活水平普遍较低, 处于贫困的状态。当进入大学生活之后, 他们会由于贫困而带来种种困扰, 对他们的正常生活产生一定影响, 同时也缺乏幸福感受。当前, 各个高校都非常重视解决贫困生问题, 但是由于资金缺乏, 对贫困生的资助非常有限, 同时学校和社会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解决了部分贫困学生的经济困难。但是对贫困生心理健康的发展关注比较少, 这就造成这些学生的心理容易出现问题, 对幸福的理解也会出现偏差, 给思政教育带来困难。通过分析, 可以发现, 贫困生幸福感缺失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贫困高职生无法克服自卑心理

幸福感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当前, 影响贫困高职生幸福感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自卑心理。当步入大学校园之后, 他们接触到很多生活优厚的同学, 与他们相比, 自身的生活则比较清贫。目前高校的贫困学生幸福感的总体水平偏低, 当他们与同学处理人际关系以及在就业等方面的问题时, 容易出现紧张、自卑等负面情绪, 往往认为自己不如别人。高职贫困生在自我认可以及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方面都容易出现偏差, 缺乏正确的自我认识和定位。当遇到困难时, 他们往往容易自暴自弃, 不能控制自己的感情, 更谈不上幸福感的体验和提升。

2. 外部环境对贫困生幸福感的影响

对贫困生幸福感的影响, 离不开家庭、社会等外部因素。特别是家庭环境, 由于贫困生的家庭都比较贫困, 当这些学生在学校遇到困难时, 家庭也不能及时给与支持, 部分学生由于家庭欠债较多, 亲朋好友也不愿意与其联系, 这些家庭因素给高职贫困生带来较大的心理负担, 感受不到家庭和亲朋好友的温暖和幸福。此外, 贫困生幸福感还受到经济、社会等外界环境的影响, 虽然我国对贫困家庭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 但社会群体对贫困生还是存在异样的眼光, 他们往往对贫困生带有偏见, 造成贫困生更加自卑和低迷。

3. 思政教育采取的措施不到位

思想政治教育对于高校内的学生来说, 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能够及时帮助学生化解烦恼, 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特别是对于高职院校的贫困生来说, 及时而又正确的思想政治教育能够使贫困生正确认识自身的优点, 形成正确的人生观。然而, 由于部分高职院校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重视, 导致很多时候只是走过场, 没有真正为学生指明正确的方向, 思政工作者对提升贫困生幸福感的认识不强, 在开展思政工作时主要是依据国家和学校的政策解决贫困生的经济困难, 而忽视了贫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二、高校贫困大学生幸福感提升路径探讨

通过以上分析, 我们可以知道, 影响高职院校贫困生幸福感的因素都很多种, 对学生的正常发展产生了不利影响。幸福感的缺失, 造成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不高。因此, 作为高校和社会各界都应及时采取有效措施, 切实帮助贫困生摆脱困境, 不断提升他们的幸福感。

1.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观念

一个人只有具备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他才能以正常的眼光看待这个世界。对于高职院校的贫困生来说, 他们正处于青年时期, 对社会的认识还不全面, 特别是对于一些歧视眼光和冷言冷语, 他们往往容易接受不了, 与别人产生矛盾。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 应非常重视培养贫困生的正确观念。如在课堂教学时, 教师可以将所学的知识与人生观联系起来, 教育学生要正确看待社会的变化, 学会自立自强, 不断完善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此外, 要鼓励这部分学生选择一些培养学生幸福感的课程, 让这些贫困生能够时刻感受到幸福的存在, 并不断努力追寻自己的幸福。这一过程, 也能够培养学生奋发图强的乐观精神, 树立崇高的理想目标, 获取幸福的体验。

2. 保持和创造良好的情绪

情绪对一个人的心境有很大的影响, 而心境的不同也会对情绪产生作用。因此, 要想使学生逐渐提升幸福感, 必须让他们创造和保持良好的情绪。情绪包含多个方面, 如快乐的情绪、积极主动的情绪以及感动的情绪等, 都能够使学生具有一个良好的心态, 感受到快乐和成功的幸福喜悦。一个人长期保持良好的心态和情绪, 不仅自己能够感受到快乐和幸福, 同时也给其他人带来幸福和喜悦。如果长期处于不良的情绪状态, 不仅会影响人的心理健康, 而且会影响幸福感。

3. 解决贫困生的家庭经济困难

家庭对学生的支持力度大于任何其他方面的支持, 特别是在心理方面。当在校贫困生遇到一些烦恼和困难时, 家庭的支持和温暖能够很好的缓解他们的困惑, 不断提高自己的自尊水平, 逐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因此, 要逐步解决贫困生的家庭经济问题, 这个问题需要多方面的配合, 共同努力才能有效解决这一问题, 最根本的还是家庭做出更大的努力。例如农村家庭可以种植一些经济作物、饲养牲畜等。当前, 很多贫困生的家长都外出务工, 来解决家庭经济困境。只有家庭富裕了, 对学生的支持力度也就更大了, 学生的心理负担也就减少了, 幸福感也就随之提高。

4. 营造健康和谐的校园氛围

良好的校园环境对学生也具有重要的影响, 大学校园是育人的重要场所, 大学是学生学习成长的重要阶段。作为贫困生, 他们对大学校园的氛围和环境较为敏感, 比较注重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因此, 要想使贫困生能够很好地融入到大学环境中, 必须营造健康和谐的校园氛围。学校应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努力营造团结、友爱的校园环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要注重建立与学生的良好关系, 构建平等的师生交流平台, 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关心。同时, 还要注意积极开展校园活动, 如组织学生进行野外郊游、举行班级联谊会等, 让学生能够互相交流沟通, 建立起良好的友谊。这些都能够促使和谐校园的建立, 使学生感受到学校和同学带来的快乐, 幸福的感觉油然而生。

5. 政府加大对高等教育的投入

提高高职贫困生的幸福感, 离不开政府的支持。当前, 我国政府非常重视高等教育的发展, 对高校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不断扩大贫困大学生资助范围与力度, 特别是配套设立高等教育保障基金, 这些措施不仅推动了高职院校的发展, 同时也有力缓解了贫困生的经济负担, 减轻了他们的心理障碍。对贫困生的经济支持, 也缓解了贫困生的家庭经济负担, 使他们能够顺利完成学业。

三、结语

综上所述, 越来越多的贫困生走入大学校园, 他们的生活水平普遍较低, 处于贫困的状态。当进入大学生活之后, 也缺乏幸福感受。作为高校和社会各界都应及时采取有效措施, 切实帮助贫困生摆脱困境, 不断提升他们的幸福感, 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摘要:当前, 贫困生问题成为学校和社会关注的一个重要课题。由于家庭贫困的原因, 很多贫困生害怕被人瞧不起, 其幸福感逐渐缺失, 如何提高他们的幸福指数成为研究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高职贫困生,思政教育,幸福指数

参考文献

[1]邱林.人格特质影响情感幸福感的机制[J].华南师范大学, 2006.

[2]杨巍峰, 郅利聪, 李启松.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与总体幸福感状况及其相关关系研究.河南省学校管理与学校心理研究会第九次年会交流论文论文集, 2004.

[3]唐建伟, 何靖云.基于大学生认知水平提升的思想道德教育途径探析[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 2009, (2) .

[4]冯春芳.在思想政治教育视野下的大学生的幸福教育[J].教育探索, 2008, (l0) .

构建高职院校贫困生新资助体系 篇8

一高职院校贫困生资助的现状

1. 贫困生认定程序

首先由高校贫困生个人提出书面申请, 如实填写学生建档申请登记表, 提供贫困证明, 上面要加盖家庭所在地乡、镇、街道民政部门公章;然后在班级对贫困生进行调查、测评、摸底;再由辅导员对学生评议、认定贫困情况进行预审;之后由系部或学院对认定工作进行审核、公示;最后由学校审核并建立贫困生档案。

2. 贫困生各类资助

近年来国家加大了对贫困学生的各种资助力度, 资助多以资金的形式进行。国家助学金有4000元、3000元和2000元各档, 国家奖学金8000元, 国家励志奖学金5000元等。这么多的钱对于学生来说相当于“免费的午餐”。这样的“免费午餐”自然会引起一些并不贫困的学生也想“争夺”。由于贫困生建档的比例受限制, 必然加大了竞争力度。

二贫困生资助体系存在的问题

1. 贫困生信息不真实

在填写贫困生相关资料时, 学生往往把家庭收入和个人消费写得很低, 与实际情况严重不符。现在物价飞涨, 最低生活保障也在逐年上升, 但是很多学生填写消费和收入都很少, 明显是无法满足生活所需的。在学生资助过程中就会引发很多问题, 让很多家庭真正困难的学生并没有获得相应资助。

2. 大幅度的资助力度滋生学生“等、靠、要”的思想

有调查显示, 在奖学金、贷学金、助学金、减免学费四个选项中, 有40.7%的学生最愿得到不需承担还贷责任又能证明能力的奖学金, 另有34.9%和14.3%的学生希望减免学杂费或得到助学金, 只有10.1%的学生选择贷学金。很多贫困生觉得自己的家庭情况不好, 就应该获得资助, 等着助学金, 等着学校各类补助, 靠国家、靠学校、靠社会, 从来不想通过自己的努力, 用别的方式去改善自己和家庭的生存状态。还有很多学生如果在贫困生认定或者争取各类资助中没有成功, 就会主动去找班主任、辅导员、领导去要各类资助, 采取各类方式, 软磨硬泡地去要、去争。

3. 提供给学生的勤工助学岗位偏少

因为受学生安全、能力、工作性质等相关条件制约, 高职院校能提供给学生的勤工助学岗位偏少。提供的岗位也大多是整理、打扫等简单的工作, 和锻炼学生技能、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初衷有很大差距。因为工作轻松、时间有限, 所以收入也不高, 贫困学生的热情度和积极性也受影响, 而且对改善生活的作用有限。

三构建新资助体系

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 贫困并不只是单纯的经济贫困。以前主要以经济资助为主, 现在应转变为政府、社会、学校共同努力, 以经济资助为基础, 确保贫困学生精神、能力提升为主。首先, 政府、社会、学校三位一体共同创造条件, 从精神上、思想上帮助贫困生建立自立自强自信意识, 培养贫困生的主体意识。其次, 强化多样化的资助形式, 不断提高贫困学生获取专业知识技能与各种资源的能力, 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让他们从被动受助转变为主动自助。通过这些途径, 构建新的资助体系。

1. 政府、社会、学校三位一体创造条件

政府、社会、学校三位一体形成合力, 为贫困学生求职谋生营造有利的环境与氛围, 提供实践平台和工作机会。加强对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 培养学生的诚信、感恩意识, 使贫困生感受到政府、社会和学校的温暖, 消除他们内心的压力和不安, 营造出一个有利于贫困生健康成长的环境, 让他们对政府、学校、社会产生感恩之心, 更加积极进取, 成长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从精神、思想上帮助贫困生建立自立自强自信意识, 培养贫困生的主体意识。

2. 强化多样化的资助形式

虽然学校现在已经建立了“奖、勤、助、贷、减”等多样化的资助形式, 但学生还是以被动资助为主。要强化多样化的资助形式, 不断提高贫困学生获取专业知识、技能与各种资源的能力, 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与竞争力, 让他们从被动受助转变为主动自助。美国作为世界上高等教育最发达的国家之一, 在其资助体系模式中就强调学生能力的提高。如近年来出现的有偿合作教育这一新型的勤工助学方式, 就是通过有报酬的工作, 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解决生活和学习的费用, 也能帮助学生掌握实际的知识和技能, 提高学生课堂理论与工作实践相结合的能力。引导贫困生合理消费, 树立自立、自强的信念, 让很多学生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来解决基本的生活问题。政府、社会、学校给学生勤工助学、自主创业提供岗位、店铺、资金和政策支持等, 帮助学生克服依赖心理, 积极参加勤工助学活动, 大胆走向社会, 参与实践, 自主创业, 运用知识和能力自助。

要构建高职院校贫困生新资助体系, 不仅要解决学生的经济贫困, 更要帮助学生建立自立自强自信意识, 培养贫困生的主体意识。只有这样, 才能最终解决贫困学生的生存问题, 让他们成为一个人格健全的社会人, 追求幸福的生活。

摘要:如何让贫困生获得有效资助, 更好地去生活、学习, 需要形成完善的贫困生资助体系, 也是高职院校亟待解决的问题。贫困生资助的现状有固定模式, 经济资助大, 但存在贫困生信息不真实, 学生存在“等、靠、要”的思想, 提供给学生的勤工助学岗位偏少等问题。新资助体系提出政府、社会、学校三位一体共同创造条件, 从精神、思想上帮助贫困生建立自立自强自信意识, 培养贫困生的主体意识, 构建多样化的资助形式。

关键词:高职院校,贫困生,资助,自助

参考文献

[1]王飞、韩贵秋.国家助学贷款:经济困难大学生的曙光——大连市6所高校贷学金情况的调查分析[J].教育与经济, 2000 (3)

[2]王东华.高校贫困生中的“心理贫困”问题的分析研究[J].社会心理科学, 2005 (1)

浅析陕西高职院校贫困生人格教育 篇9

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内涵及其特征

健康人格作为个体健全的、完善的存在状态, 其要求主体的心理品质和行为倾向符合社会成员所公认的标准, 个体的生理、心理、社会、道德等各要素之间相互平衡、协调发展。反之, 如果一个个体的人格要素间相互冲突又或者某个因素缺失, 心理反应失衡, 行为倾向和心理品质等不符合社会成员所公认的标准, 即是非健康人格。综合来看, 大学生健康人格应该具备以下几个基本特征:

1.能正确认识自我。正确认识自我包括正确认识自己及其社会属性所表现的与他人以及与周围世界的关系, 这是健康人格的基础。具有健康人格的大学生对自己的性格、气质、能力和优缺点能作出恰当、客观的评价, 既不自视清高、妄自尊大, 也不过于贬低自我, 妄自菲薄, 能形成一个对自己较为积极的看法, 充满自信;能正确认识社会, 能够在出世与入世间自由运转。

2.具有良好的情绪情感调控能力。大学生面对着各种各样的压力, 有学业的压力、就业的压力、恋爱的压力等等。情绪容易波动, 情感不够成熟, 容易走向极端, 因此, 必须具备有良好的情绪情感调节能力。一个人只有能够自如地驾驭自己的情感, 他才能保持内心的平和, 泰然自若地面对生活, 才有勇气和毅力去迎接生活的挑战。

3.具有乐观的生活态度和良好的意志品质。大学阶段, 是大学生心理上的“断奶期”, 这时候, 有很多事情需要自己独立去面对和处理。由于青年人的幻想性比较高, 而实际生活经验却又相对贫乏, 大学生往往会在理想与现实之间感受到一种“失落感”, 甚至经常有“处处碰壁, 四面楚歌”的痛苦体验。这是一个在成长中困惑, 在困惑中成长的过程, 是难以避免的, 它要求我们必须具备有良好的意志品质和乐观的生活态度。无论是在大学期间, 还是在往后的生活中, 具备良好的意志品质和乐观的生活态度都是非常重要的。

4.和谐的人际关系。一个人人格健康的程度可以用其人际关系状况体现。具有健康人格的大学生乐于与他人交往, 善于与他人相处, 既能接受自我, 又能悦纳他人, 并与他人建立良好的关系。在与他人相处时, 尊重、信任等积极态度多于嫉妒、怀疑等消极态度, 在人际交往中表现出尊重、信任、团结、友爱、真诚等优良品质, 因此具有健康人格的大学生往往会有着稳定而广泛的人际关系和知心朋友。

当前陕西高职院校贫困生“问题人格”现状

通过对当前陕西高职院校贫困生的抽样研究, 我们看到, 大多数贫困大学生经历过生活的历练, 多数能够正确面对现实, 奋发图强, 利用职业院校重视技能培训的机会, 积极主动学习, 练就一技之长, 基本具备了健全人格的要素。但部分贫困生也存在一些思想认识和行为动机的利益偏差, 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等、靠、要”的依赖思想严重, 自立自强意识淡薄。部分贫

困生并没有因为家庭贫困而确立“自立求学”的观念, 他们没有克服困难的勇气和行动, 缺乏应有的责任感, 更多地把希望寄托于学校、政府企业、社会那里得到各种利益资助, “等、靠、要”的依赖思想严重, 缺乏自立自强的奋斗精神。部分贫困生甚至把“贫困”作为资本, 四处伸手, 不惜代价去得到各种利益。

2.思想敏感, 人际交往缺乏自信, 自卑心理严重。大学贫困生

多是来自农村, 初到城市求学, 进入集体生活时, 与其他同学相比, 他们发现自己的经济条件差、社会见识短、生活方式等跟不上城市学生的节奏, 虽简单、淳朴, 但又显得土气落后, 相形见绌, 这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他们的自卑心理。这使得贫困生在人际交往中思想过于敏感, 自卑心理严重, 他们害怕由于自己的经济困窘而引来他人异样的目光, 常常独来独往, 以至于自我封闭。

3.一定程度上会感到紧张焦虑和迷茫。部分家庭特别贫困的学生除了要应付紧张的学习任务外, 还要为自己的学习生活费用而担心, 四处寻找兼职的机会, 因此而变得紧张焦虑。另一方面, 进入高职院校的贫困生会认为自己的学校不理想, 而当今就业形势严重, 部分成绩差的学生可以凭借家庭关系找到工作, 贫困生很难看到自己的前途和出路, 于是感到迷茫。

4.缺乏责任意识和感恩心理。部分贫困生不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 经常沉浸在网吧, 挥霍父母的血汗钱;有的对学校给予的补助视为理所当然, 他们无视父母、学校和社会的期望;更有部分贫困生在拿到助学金后, 把钱用在购买高档消费品上, 并认为获得的这些是学校或社会应该满足他们的利益之举。这些都是缺乏责任意识和感恩心理的表现。

陕西高职院校贫困生健康人格教育的路径选择

贫困大学生问题是目前西部高校发展中较为突出的焦点问题之一, 也是社会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政府、社会通过加大教育投入等措施多种形式地帮助贫困生解决经济困难, 使其顺利完成学业, 但这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大学生的人格问题。通过对当前陕西高职院校贫困生问题人格的分析, 又结合健全人格的要素条件, 我们知道学校教育、大学生自我思考、自我完善更为重要。接下来我们将探讨并着重从教育方面提出高职院校贫困生健康人格教育的可能路径。

1.学校方面的措施

(1) 给予贫困生人文关怀

做好贫困生教育、管理工作, 不仅要从经济上给予帮助与支持, 而且要从精神上给予关怀与呵护, 加强对贫困生的理解和尊重。人文关怀的理念要贯穿于贫困生工作的过程中, 一是高校辅导员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等级评定工作中要注意讲究方式方法和技巧, 采取妥善的方式, 通过与贫困生的个人单独谈话, 同时结合与其他学生的交谈等方式侧面掌握学生表现, 了解掌握学生情况;二是重视班级和寝室的作用, 通过召开班会、宿舍联谊会等在这些小群体、小环境里营造一种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良好的人际环境, 以及宽松、和谐、乐观、向上的群体氛围, 以利于贫困生形成积极的心理品质。除此之外, 一定要在日常交流中多鼓励他们利用在校学习实践、岗位实习等高职院校优厚条件掌握一技之长, 鼓励他们树立“一技在手, 走遍天下”的思想, 摒弃高职院校低人一等的观念, 从根本上解决他们的自卑、迷茫心理。

(2) 建立健全贫困生资助体系

贫困生心理问题的源头是经济贫困, 要解决心理问题, 前提是要对他们提供实际的经济帮助。首先, 完善勤工助学体系, 增加一定数量的勤工助学岗位, 给更多同学提供用自己的劳动换取报酬的机会, 培养学生自食其力的能力和意识。其次, 建立经济资助体制, 一是学校定期补助及减免学杂费等措施帮助贫困生完成学业;二是可以通过高职院校签订的合作办学单位提供的奖学金对家庭贫困、学习努力、成绩良好的学生进行经济援助;三是可以通过助学贷款帮助贫困生, 同时加强诚信教育, 提高学生的诚信意识。其次, 扩大学校奖学金覆盖面, 奖学金获取条件可以向贫困生有所倾斜, 保证奖学金真正资助到需要的同学。

(3) 开展形式多样的心理健康教育

首先, 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通过课程教学, 传播有关心理健康知识, 增强贫困生的自我心理保健意识。通过学习, 让他们了解自身心理发展变化的规律特点, 学会心理保健的方法, 自觉调节和控制情绪。对贫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应该积极倡导学生主体自我教育, 使学生不断提高自我生存、自我调控、自我激励、自我发展的能力, 学会心理调适的方法。

其次, 充分利用网络, 建立网上沙龙。贫困生由于现实生活的重压往往很容易产生心理矛盾、承受心理压力, 这就需要有人去关心、理解和开导他们。目前, 大部分高校都开设了心理咨询室, 但是主动去咨询的学生并不多。因此, 应该充分利用互联网的及时性、广泛性、隐蔽性等特点, 开设网上心理咨询沙龙, 通过丰富多彩的栏目吸引贫困生的参与, 及时解决他们的各种问题。

再次, 有针对性地进行个别心理教育。在具体工作中, 要充分考虑贫困生个体的差异性和特殊性, 正确对待贫困生不同的思维方式和不同的需求, 真正从个体出发, 对不同个性特征进行不同的教育, 使他们能真切地感受到关爱。这样的个别教育将会促进贫困生的心态良性地循环发展。

最后, 发挥优秀贫困生的示范作用。要大力宣传贫困生中的佼佼者, 用他们的先进事迹和顽强、豁达、吃苦耐劳的精神风范去感染、引领、帮助贫困生逐步走出低谷, 以健康、饱满的精神状态去解决各种困难。

2.贫困生自我解困措施

自我解困能力是指贫困生意识到自身经济困难、心理障碍、社会知识和能力的缺乏时, 充分认识、分析自身条件和所处环境, 运用各种技能, 积极获取和调动自身基本需求的能力。贫困生本身要端正学习和生活态度, 快乐求知, 勤劳治贫, 抛弃“等、靠、要”的依赖思想, 用自己的劳动换取收入。在商业银行助学贷款日益扩展的今天, 贫困生要及时抓住这一有利于完成学业的大好时机, 敢于借债, 完成人生历程中的关键转变。

研究陕西高职院校贫困生人格培养的问题, 旨在强调建设和谐社会、强调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今天, 探索如何发挥高校育人功能, 如何形成青年的和谐成长的问题。应当发挥社会、学校和个人三方力量, 共同促进贫困生人格健康水平的不断提高。

摘要:陕西地处经济欠发达的西部地区, 陕西高校的贫困生工作是近些年高校学生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高职院校的贫困生家庭贫困加之学习成绩不突出, 他们的人格健康尤其值得关注。本文在系统分析了大学生健康人格内涵和陕西高职院校贫困生人格健康现状的基础上, 对政府、学校和个人培养贫困生健康人格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陕西高职院校,贫困生,人格教育

参考文献

[1]钟向阳, 张莉, 张静.高效贫困生的心理健康及其与人格的相关[J].国际中华应用心理学杂志, 2004, 1 (2) :87-89.

[2]曲翠平.高职院校贫困生励志教育探析[J].南昌高专学报, 2010, (4) .

[3]金政.和谐校园建构下高校贫困生健全人格塑造探究[J].常州工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0, (1) .

浅析高职院校贫困生自卑心理研究 篇10

一、贫困生分类及其主要心理特征

根据多年从事贫困生补助工作的相关人员的观察与总结, 其认为贫困生可以分成三类型, 以下对他们的主要心理特征进行了分析:

1、自卑型

此类型的贫困生自我价值感比较弱, 自卑感强, 不上进, 属于显性或者强性自卑, 大约占贫困上的五分之一。他们认为自己应该得到国家的补助, 认为助学金跟学习成绩的好坏并没有多大的关系, 缺少学习主动性, 认为自己没有家庭背景, 没钱没关系, 将来找工作也找不到好工作, 于是开始自暴自弃。

2、自尊型

此类型的贫困生属于隐性或微弱性自卑, 其自卑心理被自负和自尊掩盖。对其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好学向上, 自强不息型。他们是贫困生的主要部分, 成绩好, 积极向上, 并热于与人交流, 通过积极参加各种文体活动的方式来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另一类是超自尊型。他们往往会拒绝别人的帮助, 过于小心谨慎, 时刻紧绷神经提防别人, 以此来维护自己的尊严, 以至于形成了严重的自负心理, 让周围的人也难以接受。

3、失落型

此类型的贫困生由于自尊心受到伤害而自卑感比较强, 属于弱性自卑。他们因自身具备的能力有限, 努力学习却提高不了成绩, 自信心差, 想去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却没有勇气。同时他们也不想自甘堕落, 落在别人后面, 因此, 他们通常处于弱势的自尊与弱性的自卑之间。

二、贫困生产生自卑心理的原因分析

自卑心理指的是在某些心理、生理或者社会诱导因素的影响下而产生的一种轻视自己, 认为自己在某些方面比不过他人的心理状态。上述三种心理特征中, 最明显的问题便是自卑心理。其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下面几点:

1、高考失利的影响

高职院校的贫困生因为高考没发挥好, 进入高职院校, 觉得自己与本科院校学生相差甚远, 而且当今社会普遍认为高职教育是“二流教育”, 这样就使得贫困生特别容易产生自卑感, 想到经济困难的家庭环境以及劳累不堪的父母, 心理必然会产生愧疚感, 这样下去心理上的压力便会越来越大。

2、过大经济压力

经济因素是贫困生产生自卑心理的主要因素。贫困生家庭经济条件比较差, 对于同学之间的攀比现象让他们感到心理不平衡。他们处于跟以前的环境完全不同的陌生的环境中, 巨大的反差让他们产生恐惧感。在这种情况下, 贫困生如果不进行自我心理调节, 以一个良好的心态面对这些问题, 就会产生强烈的自卑感。来自偏远山区的学生, 对城市的手机、电脑等高科技的产品以及名牌产品完全没接触过, 再加上自己家庭条件比较困难, 他们便产生了自己做的再好都不如别人的自卑心理。其中有一部分人表现的自负和高傲, 对周围的人过于谨慎, 疑神疑鬼, 敏感性强, 认为自己被所有人都看不起, 于是自我封闭, 不与人交流, 以至于形成了自闭心理。

3、过大的学业压力

高职院校的许多贫困生在步入校门之后, 为了缓解经济上的困难, 为父母减轻压力, 便不得不利用学习的时间去打工挣钱, 在一定程度上耽误了学习。高职课程与高中不同, 其更加的灵活, 需要学生具有主观能动性以及更强的自学能力, 而来自偏远山区的贫困生便产生了学习障碍, 学习成绩不断下滑。经济上的压力加上学习上的退步, 导致了贫困生自卑心理的形成。

4、偏执人格的影响

偏执人格指的是人格发展的偏离。贫困生由于自卑心理的影响, 性格变的比较偏执, 其因为一直具有较大的心理压力, 从而产生不稳定的情绪以及性格怪癖的现象。他们对人或事太过苛刻, 与他人很难沟通, 看问题比较偏激, 难以适应现实情况, 通常会对与自身想法不符的事物做出比较激烈的反应, 这些情况对贫困生的健康人格产生了极大的消极作用。

5、应对方式不当

学生都希望在新环境中认识新的朋友, 融入新的集体, 找到属于自己的定位。但是贫困生不善于在公共场合与人交流, 表现自己, 他们习惯于被动的被人接受, 不知道自己如何去做才能得到大家的喜爱和认可。同时, 由于物质条件的限制, 使得贫困生在想上前跟人交流的时候而遭到比城市学生更多的挫折, 因而他们非常敏感, 拥有更加强烈的自尊心, 极容易产生情绪上的不稳与波动, 渐渐的对自己失去自信, 从而不想再去融入新的环境。在院校开放的环境中, 贫困生的自闭性格使得他们不想与人主动接近, 不可能也不愿意找到知心的朋友, 从而不断拉大了他们与同学之间的距离。高职院校的老师只负责教课工作, 与同学们之间的交流甚少, 虽然有些院校设有专门的心理咨询师, 但是贫困生想维护自尊, 不愿意透漏自己的隐私, 因此也不会选择去那里咨询, 而别人也不可能强制性的要求他们去咨询。诸多心理上的压力得不到合理的释放, 以至于他们的自卑心理越来越严重。

6、过大的就业压力

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是高职院校学生高度关注的问题。在进入大学的门槛后, 学生要考虑的不仅仅是学习的问题, 还要考虑自己以后的就业问题, 特别是对于贫困生而言, 他们的学费几乎都是通过贷款或者借亲朋好友的钱来交的, 因此, 他们在就业方面具有更多的压力。就业问题对于贫困生来说, 不仅是自我价值实现的方式, 更是用来偿还债务的主要甚至是唯一途径。现阶段, 我国的就业形势本来就紧张, 想要找到好工作更是难上加难, 而贫困生内向, 不善于交际, 不善于接触外界的性格通常会在就业的过程中多次碰壁, 这样导致了他们更大的心理压力, 对自己自暴自弃, 并产生严重的自卑心理。

三、解决贫困生自卑心理的对策

做好贫困生的教育工作, 帮助他们摆脱心理的贫困是高职院校一项艰巨的任务。高职院校必须采取相关措施来解决贫困生的自卑心理。对此, 以下提供了三点解决对策:

1、完善贫困生补助工作

解决贫困生的心理问题的前提和基础是从物质方面解决其基本生活问题。高校要不断建立健全关于贫困生资助的相关制度, 以多种方式帮助贫困生, 如学费减免、国家助学贷款、国家奖学金、助学金、困难补助以及勤工俭学等方面, 并且对贫困生的资助工作严格把关, 真正落到实处, 争取让每个贫困生都能得到帮助。高校贫困生已经具备独立工作的能力, 他们在接受资助的同时, 更想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实现自助。学校应为学生提供一定的勤工助学岗位, 并积极鼓励他们在课余时间参加与自己专业相关的助学岗位, 使他们在实行自助的同时提高了自己的专业能力, 增强了自信心, 开始慢慢的与人交流, 逐渐改善了自闭、自卑的性格, 也为自己今后的就业奠定了良好基础。

2、加强心理教育和疏导工作

高校要使经济资助与思想教育相结合, 重点培养他们自立、自强、自信的精神, 使他们摆脱“双贫”。首先高校要建立完备的学生心理档案资料。通过家庭背景、社会关系以及在校情况等多个方面对学生的心理情况进行了解, 对重点学生重点观察, 有主有次的进行划分, 使工作具有针对性。其次高校可以开设心理教学课程, 由专业医师对学生的心理问题进行分析, 并为他们提供避免与解决方法。定期开展心理讲座以及实践活动, 帮助贫困学生对贫困进行正确的认识, 使他们维持健康的心态, 并在实践活动中增强交际能力以及自我调节能力。还可以建立贫困小组, 使贫困生之间可以进行沟通, 相似的处境会让他们更容易交流, 通过彼此倾诉来释放自己的心理压力。再次, 高校应建立完善的心理咨询机构, 聘请专业导师和专家来对学生进行心理咨询。同时, 建立心理咨询网站, 避免学生因自卑心理而不去接受咨询, 减少贫困生的对心理咨询的顾虑, 使心理咨询机构发挥有效作用。

3、加强贫困生的自我调节能力

在事物发展的过程中, 内因才是根本动力, 要想让贫困生摆脱自卑心理, 根本上还是要靠他们自己。贫困生应正确认识自己与城市学生之间的差距, 要根据自己的不足加强锻炼, 树立自信心, 以积极地态度面对失败并寻找解决途径, 尽快的适应新的生活环境, 同时, 抓住勤工俭学的机会, 提高自己的交际能力与工作能力, 学会正确的释放自己的心理压力。

总结:

高职院校贫困生的自卑心理的形成有着个人、家庭、社会等多方面的因素, 这需要长时间的进行解决。社会应该对贫困生的心理问题给予更多的关注, 帮助他们能够在这个开放的时代, 摆脱自己的自卑心理。同时, 还需要多方面的共同努力, 只有转变相关社会机制, 完善学校相关政策以及提高贫困生自我调节的能力, 才能使高职院校贫困生自卑问题得到有效地解决。

参考文献

[1]胡俊义、卢颖:《高职院校贫困生自卑心理问题的根源及其应对措施》, 《科技创新导报》, 2008 (31) 。

[2]张婷婷、杨子珺:《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与自卑感关系研究》, 《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0 (04) 。

贫困高职生论文 篇11

关键词:高职院校 贫困生 人格教育

随着国家资助体系的不段完善,资助政策的有效落实,贫困生的学费和部分生活费已经得到较好的解决,解决高校贫困生经济上的困难已经由重要问题转变成基础问题。国家主席胡锦涛同志在讲话中指出“希望同学们把文化知识学习和思想品德修养紧密结合起来、把创新思维和社会实践紧密结合起来、把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对资助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育人”成了高校资助工作的发展方向。“育人”从何着手成了我们考虑的重点。

1 把人格教育作为育人的切入点

查阅文献研究发现,对贫困生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已成为学者公认的思路,笔者对此也持赞同态度,但是心理健康包含的内容非常宽泛,给教育者的实际操作带来了困难。而人格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可以作为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切入点。理由如下:

1.1 大学生所处的人生发展阶段决定 当代大学生正处于青年晚期和成年早期,按照美国心理学家埃里克森的理论,青春期的核心问题是获得社会自我同一性,从而避免人格发展异常的同一性危机。成年早期的核心问题则是寻求情感归属和建立友谊,从而避免孤独感。大学生的心理发展正是要顺利跨越这两个阶段。社会自我同一性的获得取决于个体对自我的认知,孤独感的避免取决于个体的外倾性和宜人性,皆属于人格特质。

1.2 劣势决定优势的法则 管理学中著名的短板理论指出:一只木桶盛水的多少,并不取决于桶壁上最高的那块木板,而是取决于桶壁上最短的那一块。反思高校对贫困大学生的培养教育上,便忽视了人格培养这样一个影响贫困大学生健康成长的短板。相对于非贫困大学生而言,贫困大学生由于经济和心理负担更重,也更容易产生人格扭曲,而这种不良的影响一旦形成对其健康成长便会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因此,针对这个群体开展健康人格教育显得更为迫切。

1.3 有利于和谐社会建设 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特别指出:要重视心理健康教育,根据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规律,注重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和自尊、自爱、自律、自强的优良品格,增强大学生克服困难,经受考验,承受挫折的能力。高校贫困生群体是大学生中的弱势群体,他们由于成长环境、教育基础等方面的因素,在人格品質、综合能力等方面都处于弱势的位置,所以加强高校贫困生的人格培养,提升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对于建设和谐校园、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

2 贫困生人格特质现状

从人格教育着手,开展对贫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首先要知己知彼,方能对症下药。

2.1 贫困生的人格分类 吉林大学的孔德生在2004年博士论文《高校在校贫困大学生人格特征分析及教育对策研究》中将贫困大学生分为自励奋进型、自信上进型、自卑拼搏型、自卑挣扎型、自轻自弃型五种类型。戴晶晶则将其分为积极人格(包括自励奋进型和自信上进型)和消极人格(包括自卑拼搏型、自卑挣扎型和自轻自弃型)。

2.2 贫困生的核心特质 贫困生人格核心特质是勤奋性、忍耐性和卑忧性。勤奋性特质揭示了贫困生积极进取和勤奋自勉的人格品质;忍耐性核心特质揭示了贫困生坚忍不拔和自信顽强的人格品质;但卑忧性核心特质则揭示了贫困生自卑忧虑和担忧生活的人格弱点。郑林科的UPI调查数据发现,贫困生具有积极进取、自信顽强的人格品质;同时具有自卑忧虑、担忧生活的人格弱点。

2.3 贫困生与非贫困生的人格存在差异 有学者利用16Pf人格问卷对贫困生与非贫困生的人格进行比较,发现大学贫困生和非贫困生在乐群性、稳定性、有恒性上差异显著,在敏感性上差异非常显著。贫困生更加保守、孤僻、拘谨。和非特困生相比,特困生情绪更加稳定、成熟、能够面对现实;比较真诚、重良心、有毅力、稳重、执着、社会责任感强;更加细心、敏感、遇事优柔寡断、缺乏自信。

2.4 贫困生人格特质在性别上存在差异 贫困女大学生在紧张性这一特质上的得分基本一致;在乐群性、聪慧性上区别不大;在稳定性、有恒性、自律性上显著高于全国女大学生常模;在怀疑性、恃强性上的得分明显低于全国女大学生常模。贫困男大学生在乐群性、兴奋性、敏感性、怀疑性、独立性上的得分明显低于全国男大学生常模;在稳定性、有恒性、忧虑性、自律性方面则优于男大学生常模;在紧张性上则表现出基本一致的态势;在恃强性、敢为性、幻想性、世故性上二者得分接近;在聪慧性上贫困大学生则表现出较高的水平。

3 了解了贫困生的人格特质,顺势进行教育和引导,促进资助工作的有效开展

3.1 重视贫困生的人格教育 贫困生的人格状况直接影响到学校资助工作的开展。目前很多学校开展助学成才活动,意在对困难生的成才经历进行宣传,激励学生的励志精神。但因不了解贫困生的人格状况而有所顾虑,不能恰当的把握宣传的力度。很多学校干脆不进行宣传,或者以其他主题将其树立典型,让国家助学育人的目的大打折扣。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就是了解贫困生的人格特征,并加强对其的人格教育。学校在传授贫困生知识技能的同时,开设相关课程或者通过具体的实践活动唤起他们的感恩意识,健全自我人格,积极引导并培养开朗随和直面现实积极向上的人格品质,提高挫折的耐受性和社会适应能力。

3.2 帮助贫困生发掘积极心理 在研究中发现很多贫困生存在自卑的人格特征,而自我效能的缺乏是产生自卑的重要影响因素,因此在对贫困生进行人格教育的过程中,应重视贫困生自我效能感的建立,发掘其积极心理。学校可以为学生设置力所能及的勤工助学岗位,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劳动获得一定的生活费,实现自立自强。同时也可以引导他们积极投入到校园活动中,试着让他们解决活动中遇到的困难,感受自我的价值。

3.3 加强贫困生的感恩教育 虽然很多贫困生因其生活经历导致其人格中存在自卑心理,但也不排除有些贫困生对国家的资助存在冷漠的人格表现,对国家资助存在“等、靠、要”的心理,认为国家对自己的资助是理所当然的,一旦得不到就会产生很大的情绪反应甚至是行为反应,缺乏感恩心。因此对贫困生的这种心态应该积极予以引导,可以通过志愿活动,或者献爱心活动让贫困生在接受国家资助的同时感恩社会,奉献社会。

3.4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对贫困生人格问题的解决不仅要在群体的内部下功夫,还要在校园文化这个大环境上做文章。良好的校园文化可以缓解贫困生的心理压力,提高其适应环境的能力,使他们保持一个乐观开朗的心态,更好地融入学校的大集体,成为朝气蓬勃的青年。学校要经常性地开展各类有益于大学生身心健康的文体活动,使贫困大学生在活动中陶冶情操,表现自我,提高能力,愉悦身心,以减轻来自各方面的压力,促进贫困大学生与其他学生的人际交往,克服自卑、内向孤僻、敢为性和恃强性较低等人格缺陷。

3.5 进一步完善现有的资助体系 贫困生经济上的困难是导致其人格欠缺的直接影响因素,因此解决其经济困难有利于其人格的再完善。所以学校应该在现有的资助体系下进一步探索新的资助途径、资助形式,特别是探索有利于建立贫困生自我效能感和自立自强意识的资助方式。同时应该完善对贫困生的资助考核办法,让受到资助的学生在享受权利的同时加强义务的履行,比如要参加志愿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等,尽量让学生摆脱“应该”给我的意识,培养有情有义、懂得奉献的大学生,真正实现育人的目的。

贫困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受到社会和舆论的关注,能不能做好贫困生的资助育人工作成为高校的一项重要工作。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事物的内因决定其发展,人格状况极易成为影响大学生健康发展的内因,忽視其人格教育不仅会对其个人,还会对社会产生许多负面的影响。因此高校应大力弥补在贫困大学生人格教育上的缺位,积极探索各种方式引导贫困生建立积极的人格特质,实现对贫困生健康人格的培养。

参考文献:

[1]戴晶晶.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健全人格培养研究[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1(8).

[2]郑林科.贫困生PUI人格特征预测与核心人格特质探索[J].心理研究,2009(10).

[3]邱天龙.高校贫困生健康人格的构建[J].安顺学院学报,2006(12).

作者简介:

贫困高职生论文 篇12

近几年, 高职教育在我省迅猛发展, 出现了高职院校数量增加、在校学生规模不断扩大、毕业生就业率显著提高的趋势。面对越来越多的高职在校学生, 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形势与政策课也受到学校和学生的重视, 但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真正接受却是不容易做到。如何让陪伴高职学生整个在校学习过程的形势政策课程变成一门学生真心欢迎, 并对学生产生深远影响的思政课, 是值得我们教育者思考的重大问题。本文将从教育对象农村贫困学生出发, 探讨如何上好高职形势政策课。

1 上好高职形势政策课的重要意义

1.1 上好形势政策课是党和国家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 (中发[2004]16号) 强调, 高等学校必须加强大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 中宣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的通知》中指出, 形势与政策教育是高等学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

大学生是我们党和国家社会主义事业的未来建设者和接班人, 大学生思想政治素养和水平决定着我们党和国家的未来, 因此, 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 形势政策课是对学生进行形势与政策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 是我们党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和有机组成部分, 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担负着重要使命, 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对大学生进行形势与政策教育是提高大学生的思想认识水平和综合素质、开阔其胸怀视野、增强其责任感和大局意识的十分重要的手段。对大学生进行形势与政策教育能够提高大学生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判断是非的能力, 从而把他们的思想认识统一到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上来。

形势政策课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课, 每个人都始终生活在一定的形势和政策环境中, 没有人可以离开一定的形势与政策环境, 也没有任何行业可以离开一定的形势与政策, 每一行都和观察分析形势、认识执行政策有着须臾不可分的、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 对大学生进行形势与政策教育, 就是为了帮助大学生掌握科学的分析形势的方法, 目的是为了让大学生在实践中得以发挥和运用。

1.2 新的形势对高职形势政策课提出了新的任务和要求

今天的世界呈现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文化多元化和信息网络化的趋势, 我国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入, 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 学会认识和把握形势与政策成为大学生必备的基础素质。

面对新的环境和形势, 如何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和分析当今世界复杂的形势, 如何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和分析国情、省情, 形成对形势与政策的敏锐的洞察力和深刻的理解力, 培养超前的把握形势与政策的胆识, 顺应形势与政策, 发展自我, 找准自己的发展目标, 结合自己的优势, 定位自己的方向及发展地位, 是新形势下大学生对形势政策课及教师提出的新的要求和任务。

2 高职院校教育对象的新特征

2.1 高职院校农村贫困学生成为主体

由于历史和地理的原因, 云南全省经济发展水平在全国处于落后的位置, 云南省农民人均纯收入水平要远低于全国, 城乡收入差距要远高于全国。2010年云南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065元, 农民人均纯收入3952元, 二者相差12113元。上大学接受高等教育, 改变自身和家庭的命运, 这是许多农村家庭学生的梦想, 然而大学高昂的学费和城市的高消费让供养大学生成为很多农村家庭的不可承受之痛。我省大多数高职学生来自农村和乡镇, 这样就形成了高职院校中一个人数较大的群体——贫困学生。

从我院申请助学贷款情况统计表 (表1) 可以看出, 申请贷款的比例平均为42%, 这还不包括有些地方的生源学费来自私人借贷, 有些地方的生源学费要拖欠到大三实习有工资收入后才能补交的情况, 贫困学生尤其是农村贫困学生数量在增多。

2.2 农村贫困学生对形势政策课的不同要求

对于多数农村家庭来说供养一个大学生几乎是倾全家之力, 这种全部的付出, 使得家长对孩子的未来抱有很高的期望, 希望孩子能够通过读大学来改变个人甚至是改变整个家庭的命运。这种期望使来自农村贫困家庭的学生背负着巨大的压力, 使他们的学习变成了一种功利性非常强的活动, 有助于就业找到好工作的课程和知识就拼命的学, 而对于眼前就业没有多大用处或者用处不明显的就放弃, 形式政策课程就属于后者, 很多学生把它当做学校要求不得不学习来应付的课程。除非上课教师具有相当的讲课艺术、教学内容紧扣他们熟悉的生活或者与就业相关, 否则他们不感兴趣甚至有抵触情绪, 宁可看书、玩手机、睡觉也不认真听讲。

这样就对高职形势政策课程提出了不同的要求, 讲课教师如果脱离他们的生活和学习实际, 把他们等同于本科院校或来自城市的具有良好综合素质学生来教学, 那教学就会脱离他们的实际, 成为真正形而上的说教, 效果就可想而知了。所以关注农村贫困学生, 成为现在上好高职形势政策课的前提和基础。

3 关注农村贫困学生, 上好高职形势政策课

《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 (教职成[2011]12号) 提出高职高专要改革培养模式, 增强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农村贫困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 如何关注他们、上好形势政策课关系到整个学校重视学生全面发展, 推进素质教育, 增强学生自信心, 满足学生成长需要, 促进学生人人成才的成败。

3.1 根据学生实际选择教学内容

我院是行业特色比较明显的高职学院, 其中主要专业都是理工类, 加上才搬迁新校区, 周围文化设施不配套, 学生上网、看电视都比较困难, 而我院多数学生来自农村贫困家庭, 对于上网获取信息还未具备经济条件。因此学生对国际国内正在发生的大事、新闻以及背景都不甚了解。

形势政策课程最大的特点是每学期的教学要点不同, 讲授专题不同, 每学期中宣部都会下发近八个教学要点, 各高职院校会根据自己的实际从中选择4-6个要点进行教学。在选择的过程中, 就可以根据高职各院校的实际, 关注农村贫困学生的关注热点难点来确定专题, 这样在教学的时候首先从专题名称上就能吸引这部分学生。针对我院学生的现实情况, 帮助学生认清国内外形势, 教育和引导学生对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自觉认同。

3.2 根据学生实际选择教学案例

在准备专题内容时, 要心中时刻想着高职院校中学生主体是来自贫困或不发达的农村学生, 他们在大学以前的受教育过程中以应试教育为主, 对世界的认识狭窄, 很多知识来源于曾经学过的教材, 教材以外的知识贫乏, 很多学生对互联网的认识和运用仅仅停留在玩游戏和聊天, 对现代生活的重要工具———互联网使用不够或基本不会使用, 再加上我院很多学生是理工类考生, 由于高考制度的缺陷, 多数学生对文科方面知识贫乏。

这样在备课过程中就要根据学生实际, 在教学案例的选择、语言的应用方面应契合学生的需求, 讲一些学生耳熟能详的农村的形势和国家对农村的政策, 讲一些学生感兴趣的农村贫困学生励志的案例, 讲一些高职院校就业成功的案例, 树立他们的信心, 吸引他们对课程的兴趣, 拓展他们的知识面, 引导他们认识社会、认识国家、理解国家的政策。

3.3 根据学生实际选择教学手段和方法

形势与政策课程从其性质而言要求学生参与性较高, 课堂上学生发言、提问、讨论的频率应高于其他课程, 应该广泛开展课堂讨论, 教师应多鼓励和指导学生开展自主研究和上台发表自己的观点, 即活跃课堂气氛又能让学生在讨论中获得认识。

由于在大学以前的学习过程中缺乏素质教育的训练和培养, 农村尤其是有些贫困学生腼腆、不善于交流沟通, 但他们中不乏优秀分子和活跃分子, 只要教师积极引导和有意识的培养, 他们的交流沟通能力一定会提高, 教学效果也会增强。所以, 形势政策课应着力推广学生参与教学法, 运用讨论、辩论、演讲、小组学习等教学手段和方法, 开展一些案例分析、新闻事件评述、国际国内形势分析讨论等活动, 让学生在活动中受教育, 并提高自己的分析理解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 怎样和人打交道也是农村大学生非常感兴趣的, 尤其是怎样和社会打交道。教师可以利用课堂讨论, 让学生充分讨论, 积极发言, 给他们一个在大庭广众之下发言的机会, 虽然人数众多每个人发言的时间有限, 但我想一次即使是一次发言也会让他们受益终生的。

有的农村学生由于自身的经历所限制, 对社会上的一些现象看法呈现出偏激, 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正面引导学生, 把他的偏激思想纠正过来, 因此在教学中要多讲正面的、积极的、励志的内容, 如果我们形势政策老师也是一来就讲社会的阴暗面、不公平的、不合理的, 那么这些学生的自信和希望从何而来?

总之, 随着高职院校办学规模的发展, 由于中国城乡二元结构没有根本性的改变, 高职院校中农村贫困学生的数量会越来越多, 关注这部分学生, 才能上好高职形势政策课。

摘要:文章从关注高职院校学生群体中的主要组成部分——农村贫困学生出发, 提出上好高职形势政策课应关注农村贫困学生的实际和要求。

关键词:农村贫困学生,高职,形势政策课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宣传部、国务院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的通知[Z].教社政[2004]13.

[2]吉彦波.关于普通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教学改革的建议[J].荆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5 (7) .

[3]蔡景华, 陈胜国.关于增强高校“形势与政策”课实效性的思考[J].云梦学刊, 2006 (1) .

上一篇:综合竞争能力论文下一篇:咨询式思想品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