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高校论文

2024-09-28

高职高校论文(通用11篇)

高职高校论文 篇1

6月22日, 由大众日报和大众网共同发起组织的“2010山东十佳求学高校 (高职) ”评选结果揭晓, 颁奖典礼于6月23日在山东新闻大厦举行。23所高校分获“社会评价十佳”、“就业前景十佳”、“优势专业十佳”荣誉称号。其中烟台南山学院、青岛滨海学院、山东劳动职业技术学院、山东英才学院等院校的网友票数居前列。本次评选根据网友投票及专家评审结果选出前十名。评选本着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 历经一个多月的公众投票和专家评审, 共有23所高职院校分别荣获十佳称号。

“2010山东十佳求学高校评选”, 集中展示了山东省职业教育发展的新风貌, 向考生和家长展现出各层次可供选择的职业教育院校名单。他们是职业院校的优秀代表, 以过硬的办学质量, 较强的办学实力, 赢得了业界的充分肯定和广泛的社会赞誉, 为推动山东职业教育的又好又快发展, 为山东经济社会进步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新华网·山东频道)

高职高校论文 篇2

日前,根据麦可思全国调查的数据,公布了大学生“红黄绿牌”本科和高职专业的名单,针对这一名单,各路专家褒贬不一,纷纷提出自己的见解。数据能否说明问题,对于即将踏入高校的学生而言应该如何看待这一数据?

从今年的报考情况来看,记者了解到,还有为数不少的家长为着孩子的“钱景”给孩子报考了金融类专业,有些家长因为孩子的成绩不够金融专业的分数线,报不了这类专业而深感遗憾。但是麦可思专家指出,虽然金融类专业尚未达到红牌水平,但家长选择要慎之又慎。因为据调查,金融专业、届本科毕业生就业率分别为89.6%、89.1%,虽比全国同届本科生平均水平稍高,然而较届金融学本科毕业生93.6%的就业率有明显下降。从薪资来看,2009届、2008届金融学本科毕业生平均月收入分别为2839元、2530元,较2007届毕业生的3080元明显要低。可以看出,金融学专业的就业受经济形势影响较为明显,因此报考考生应该对今后几年的宏观经济状况作基本预估,不排除级四年后毕业时金融类专业就业率下降的可能。

同时,高职高专的就业签约率却逐年走高。据调查,20高职高专签约率最高为地质工程与技术类(35%);签约率排在前二十的专业以工科为主,部分高职高专专业的签约率高于本科。签约工作与专业对口率本科平均为71%,土建与机械类专业专业对口率比例最高。2009届高职高专院校毕业生毕业半年后的就业率约为85.2%,远高于2008届和2007届。全国示范性高职院校2009届毕业生的就业率已经不低于非“211”本科院校,有的专业甚至超过本科。与所有教育院校相比,在同样的经济形势下,高职高专就业率提高最快。

●传统学科人才供大于求

据了解,目前有不少家长认为数理化这样的经典理论学科是基础,学出来能够有很大的灵活度,就业前景好。然而麦可思最新调查显示“生物科学与工程”、“数学与应用数学”等专业已连续三年亮起了红灯。虽然孩子感兴趣,专业又历史悠久体系庞大,但专家指出,此类专业就业率持续走低,主要是由于从过去到目前此类产业对大学应届毕业生需求一直十分有限。而像英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法学、国际经济与贸易等当代家长热捧的“好专业”,高校为响应市场需求纷纷开设,但是培养质量参差不齐,毕业生供给量又持续性大于社会需求,于是长久沦为失业量前十大专业之一。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育研究所教育管理与政策研究室主任陈立鹏表示:“一些专业的就业情况不好,可能跟学校专业培养的方向有一定的关系。很多高校,特别是一些地方性高校,盲目开设一些专业,但学校的条件设施不一定具备,那么培养出来的学生可能在理论上会好一些,但是在实践能力方面,就不一定能适应社会的需要了。”

前程无忧网资深职场顾问王剑认为:“选择专业,目前的冷门未必是以后的冷门,目前的热门也未必是将来的热门。如果是热门专业,大家都去报,那将来的竞争压力就会很大,它也就有可能成为就业的冷门了。所谓的冷与热都是相对而言,不是绝对的,它处于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当中,我们不能静止地去看待这种形势。”

●能源、交通类专业就业前景好

采访中,记者发现,家长普遍存在的一个误区,认为就读能源、交通类专业,学生毕业后从事的工作一定“又脏又累”,而就读工商管理的学生毕业就能做“管理类”的“轻松工作”。麦可思数据中绿牌专业几乎全部都是能源类、交通类专业,绿牌前三位分别是“地质工程”、“船舶与海洋工程”、“石油工程”。根据最新调查,就读能源动力类、交通运输类的2009届本科毕业生半年后就业率分别为94.3%、92.7%。因此,家长眼中的“苦力活”其实可能并不苦。

高职高校论文 篇3

关键词:非英语专业 赏识教育 阅读技能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日益深入及经济贸易的迅速发展,英语作为国际最重要的交流语言,更是经济增长和国际交流互换必不可少的媒介。我国高职院校普遍开设了大学英语课程。在课程设置中阅读能力的培养始终是重要的一项技能。在非英语环境中学习英语,听和说是两条最直接的途径,鉴于听在具体操作中受很多条件限制,阅读便成为学生接触大量地道书面语言最方便的途径。

非专业学生英语阅读能力比较薄弱,而且在提高上存在一定的难度,主要存在以下几个原因:

1高职院校非英语专业学生普遍基础比较差,性格比较外向。在听、说、读、写几项技能中,阅读又是最薄弱的。他们的单词词汇量缺乏且很难安静下来进行阅读训练。大部分高职学生在学校里接受的英语学习是以应试为主,为了应付各种笔试英语考试。在多年的英语学习过程中,教师给学生教授更多的是词汇和语法方面的知识,而英语能力和素养并未得到提高。

2对于高职院校的学生来说,英语阅读的实用性不是很强。非专业英语学生在毕业后大都从事和英语无太大联系的工作,所以他们有可能去注重一下英语口语的培养,但在阅读上很少花心思。因此,英语阅读是他们共同面对的难题。

3英语课外阅读本身就是一种自主学习,学生在课外阅读过程中必须独立地面对和处理许多新问题。在高职院校中,缺乏这样一种自足学习的动力和校园氛围,给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也带来了影响。

4由于我国非英语的社会生活环境,课堂教学是高校非英语专业英语教学的主要形式。虽然一些先进的教学理念和信息化的教学手段的引入使传统的课堂教学形式发生了一些变化,但是其课堂教学的本质并没有改变,教学机制还比较刻板,课堂教学模式单一。

在中国的高职院校中,普遍开设了大学英语课,当我们了解并熟知高职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局限性后,不得不针对这样一种现状去思考如何在现有的资源中培养和提高高职学生特别是非英语专业学生的阅读能力。经过我的分析研究和实践,我的教学策略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如何在教学中唤起学生对阅读的兴趣。第二部分是如何使学生掌握英语阅读的技巧并加以实际的操练和运用。

一、唤起学生的兴趣是培养和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引擎

英语学习应该是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和谐统一。非智力因素指的是与智力活动有关的一切非智力的心理因素,包括动机、兴趣、情感、意志等。

1转变学生对于传统英语阅读的理念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校的最好刺激是对所学教材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托尔斯泰曾说:“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我国的大教育家孔子也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教学生英语要先培养他们学英语的兴趣。大学英语的阅读文章多数在500以上字数,学生在看到一篇很长的文章后都会产生畏惧心理,所以教师需要帮助学生克服这种心理,告诉学生阅读的最大目的不是看懂这些长长的文章,而是从这些长篇文章中look for the information we need。所以一开始,教师的任务是转变学生对于阅读的传统理念即将阅读本身看成一个艰难枯燥的过程。取而代之的是,教师使学生逐步认同阅读好像“寻宝”,在阅读的过程中,如何以最快的速度达到最高的效率,即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取到我们所需要的有用的信息。在如此理念的引导下,我将阅读课设计为具有竞争感的模式教学。将班级分为几个小组,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比赛。使学生在小组合作中有了团体意识,又有了竞争意识。自然而然地激起了学生的竞争欲和好胜心理。如果学生能不时地体验成功,就会对自己的能力充满信心,参与学习活动的热情也就越高。每个学生都有证实自己能力的愿望,正是这种愿望赋予其克服困难的勇气和持之以恒的精神。让学生体验成功,肯定其学习的潜能,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内部动机。在团体合作的带动下,即使是基础很差的学生也突发了兴趣。学生不再把阅读看为一个艰难的任务,而是一项带着好奇心和争取效率的有意思的活动。教师在课堂上不断地强化学生的这种兴趣,久而久之,学生会主动查单词、记单词,有目的、有激情地完成每一篇英语阅读。

2赏识教育在高职英语阅读教学中的作用

赏识教育就是充分肯定学生,通过心理暗示,不断培养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从而使其不仅有勇于进取的信心,也能有不断进取的动力。因而赏识从本质上说就是一种激励、一种教育。赏识教育实施的基础就是师生之间建立起和谐的关系及亲密的情感纽带。这样,赏识教育就会产生良好的效果,学生才有安全感,才能充满信心,思维才有可能被激活,才可能敢于提出问题,敢于质疑。教师一个鼓励的眼神,一个期待的微笑,一句肯定的话语,都足以改变学生的心态,增强学生的自信。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赏识教育通过激励赞扬来激发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使学生从内心愿意学习,喜欢学习。这种愉快的情感体验唤醒学生内心的上进意识,进而由进步动机付诸行动。

二、如何使学生掌握英语阅读的技巧并加以实际的操练和运用

阅读是主动地、积极地获取信息的创造行为,是培养学生通过视觉感知书面文字符号并获取信息能力的途径,更是提高听、说、写能力的有力杠杆,它在英语学习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教师需要指导学生去发掘和把握一些英语阅读的规律和技巧,这里的规律和技巧并不是为应付四六级考试的应试技巧,而是每个学生个体在阅读的过程中发现或摸索出的适合自己的一套思路和方法。这其中有一些共通点,也有每个学生因个体差异而摸索出的特别的方法。这里来讨论几个在英语阅读中共通的一些规律和技巧:

影响阅读理解的因素可分为知识性障碍和非知识性障碍。知识性障碍包括:1词汇障碍;2语法障碍;3背景知识障碍。非知识性障碍包括:1心理障碍; 2阅读习惯;3阅读速度;4阅读技巧。

1重视英语词汇和习惯用法的积累

美国语言学家Driller (1978)根据词汇统计特征指出:如果我们认得25个最常见的英文单词,平均每页纸上的词我们会认得33%;如果认得135个常用词,则为50%;如果认得2500个,则为78%;如果认得5 000个,则为80%;一旦记得10 000个,可达92%。可见,阅读能力的高低和词汇量的大小是分不开的,目前大部分学生的词汇量偏少,这是影响阅读能力提高的主要因素。

2牢固掌握语法知识

语法知识在阅读中的作用已经凸显出来。如在阅读中遇到令人费解的长句、难句,就可以借助语法,对句子进行适当的分析,搞清各部分的关系,从而准确理解整句的意思。

3积累一定的文化背景知识和生活知识

英语阅读能力的提高不仅需要一定的语言知识,还要有一定的文化背景知识和生活知识。要多积累英、美等国家的社会、历史、地理、文化及风俗方面的知识,这有利于提高阅读水平。阅读中的障碍不完全依靠语言知识本身来解决,这是因为一个民族的作品总是跟这个民族的文化传统分不开的,尤其是英语阅读中往往出现一些反映西方文化历史背景的典故,其中一些可以在词典中查到。随着社会和语言的不断发展,新的词语和典故也会应运而生。因此教师需要与时俱进地在英语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文化导入,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

4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掌握有效的阅读技巧

要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就要求平时多朗读,背诵精彩段落和文章,以培养语感。另外,有的同学在阅读时出声读、点读或回读,这些不良习惯都会影响阅读速度和对文章的理解,所以要克服这些不良习惯,做到不回读,不声读,不点读等。只有这样,阅读速度才能加快,理解的准确率才能提高。

5正确处理好精读与泛读间的关系

精读与泛读相辅相存。精读就是对一些有一定难度、写得较好的文章要进行剖析、归纳、总结作者的写作意图、思路及中心论点,最后达到获取详细信息和深层次内容的目的。如果说精读是点,泛读即是面。只有通过大量阅读,才能积累大量词汇、结构和句型,才能扩大知识面,培养语感,提高对文字的反应能力。

阅读是一个综合过程,阅读能力的提高更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学生只有坚持不懈,锲而不舍地改进阅读方法,培养阅读兴趣,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总之,在有限的课堂学时内完成教学目标,满足学习者的需求,仍然是非英语专业英语教学的主要教学任务。从这个意义上讲,我国非英语专业英语教学的风格应是“精耕细作”,即依靠提高教学效率来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和应用能力。因此,在课堂教学的大背景下,对学习者的需求进行精细地分析,是提高非英语专业英语教学效率的切合国情的途径。

笔者发现运用这些教学策略,激发了学生主动学习的自觉性和能动性,培养了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英语阅读成绩自然也获得了很大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柳海民现代教育学原理[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黄和斌等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H]南京:译林出版社,2001

3于海川,张扬高职院校英语教学改革探讨[J]经济师,2006(6)

4陈银芳高职英语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探讨[J]白城师范院学报,2007(2)

作者简介

高职高校论文 篇4

总之, 创业路上法律风险遍布, 而处于创业阶段的高职院校学生由于资金的限制, 几乎都没有专门的法律服务团队。这就对创业学生自身的法律意识、法律知识储备和可获得的法律服务提出了要求。因此, 开展创业教育的高职院校有责任、有义务建立创业法律风险防控机制, 在法律教育和法律服务方面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帮助。

一、在创业教育中法律风险防控机制中高校责任的缺位

如前文所述, 建立创业法律风险防控机制是高校义不容辞的责任, 但是综观目前开展创业教育的高职院校, 这份责任却履行得并不到位。

(一) 创业教育中的法律教育缺失

大部分高职院校的创业教育尚处于探索起步阶段, 团队的主要精力集中在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能力、创业团队、创业计划、创业融资等方面, 很少关注创业过程中必然出现的法律问题。对于接受创业教育的绝大部分非法律专业的学生来说, 获取法律知识仅靠大学公共课《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 而该课程真正用于讲授法律知识的课时并不多 (大约4到6学时) , 而且大多偏向于讲授法律与道德一类空洞的理论知识, 对创业毫无实用性和针对性, 无法满足整个创业过程的法律需要;即便是有法律专业背景的学生, 由于法科教师不可能按照创业过程系统讲述相关知识, 同样难以灵活运用。创业活动遍布法律风险, 有针对性的法律教育的缺失, 不能不说是创业指导的一块致命短板。

法律知识的缺乏导致大学生难以妥善解决各种法律纠纷。在创业活动的成立期、运营期和终止期三个阶段, 法律问题始终是相伴相随的。如果没有有效的法律知识储备, 学生很难从容应对发生的法律纠纷。表现为不知道如何维护自己的正当权利, 甚至用极端手段处理纠纷, 对合法和非法行为之间的界限认识模糊, 导致企业和自身都陷于被动地位。更为可怕的是, 由于高校创业教育团队的不重视, 毕业生在自主创业时往往存在一个突出误区:创业只需懂管理、有好策划、金点子、并且有资金保障就能顺利打开创业之门, 在企业经营、管理、竞争的过程中不重视法律风险的存在, 忽略法律风险对创业成功的巨大影响[2]。

(二) 法律配套服务缺位

与成熟企业设立专门的法务部门或律师团队的模式不同, 处于创业阶段的学生由于资金的限制, 几乎都没有专门的法律服务团队。而创业活动的整个过程、各个方面都必须符合法律的规定, 创业纠纷的处理也需要法律手段。如果创业者本身对法律缺乏基本认识, 加上无专业人士的指导, 创业活动可能会在法律问题上陷入被动。作为开展创业教育的高职院校, 有义务在创业初期为他们提供尽可能多的帮助。然而目前开展创业教育的高职院校, 鲜有对走出校园进入创业阶段的学生提供跟踪法律服务的, 这是创业教育团队责任缺位的表现。以笔者所在的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为例, “创业教育中心”设置在经管学院, 而法律事务专业设置在人文社科学院。创业教育在经管学院开展得如火如荼, 法律事务专业也在不断拓展自己的社会服务范围。但两个领域可谓泾渭分明, 缺乏合作和交流的桥梁。事实上, 如果能将两者结合起来, 不但能改善创业法律教育空白的现状, 也拓宽了法律事务专业的服务范围, 是一个双赢的结果。然而可惜的是, 目前的创业教育团队往往欠缺依托院校法律教育资源开展和完善创业法律教育的通盘考虑。

由于创业法律教育的缺失, 高校毕业生往往在自主创业过程中法律意识薄弱, 缺乏对法律风险的分析与评估, 只关注创业事务的经营和利润的增长, 忽视在日常决策中对法律风险的预防。而创业法律风险一旦发生, 又缺乏专业团队的跟踪服务。因而在现行的创业教育模式下, 高校创业学生的创业活动在涉法问题上可以概括为:缺乏对法律风险的认知和预判、缺乏创业法律风险的评估与分析、缺乏应对创业法律风险的有效方法。

二、高职防控学生创业风险责任的履行:建立法律风险防控机制

高职院校有必要利用自身资源和优势为创业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法律教育和必要的法律支持, 有效防控和解决伴随创业过程的各种法律风险和纠纷。首先, 对接受创业教育的所有学生“开发一门《高职院校学生创业法律实务》课程”, 其次, 为进入创业孵化和创业初期的学生“建立一个创业法律服务平台”, 增强学生的法律风险意识, 提供全方位的跟踪法律服务, 把创业中的风险降到最低, 提高学生创业的成功率和竞争力。

(一) 开发《高职院校学生创业法律实务》课程, 提示相关法律风险

1. 授课目标定位方面。

《高职院校学生创业法律实务》授课目标是:帮助学生树立较强的法律风险意识, 了解基本的法律知识, 掌握必要的法律技能, 能解决运营中出现的简单法律问题。授课的目的不在于把高职创业学生培养成法律精英, 而是通过学习, 学生能增强守法、用法的法律意识, 了解创业中基本的法律知识, 在发生风险和纠纷时, 能依据法律做出正确的判断, 并运用法律手段处理简单的法律问题, 时时处处意识到法律的存在, 既不要违法, 也要学会用法律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

2. 课内容定位方面。

在选取法律内容时要明确两点:第一, 高职学生创业与本科生不同, 在创业企业的性质、创业层次上有所区别;第二, 创业中涉及的法律规定繁杂, 包括民法、经济法、商法、诉讼法甚至刑法, 门类众多。基于此, 必须要结合高职学生创业的实际问题和特色, 选取针对性最强、实用性最高的法律知识。

3. 授课对象定位方面。

要明确接受创业教育的学生不一定最终选择创业, 绝大部分最后选择就业。由于课程授课对象的普遍性, 在授课时要注意用多重视角来分析法律问题, 做好创业和就业的兼顾。

通过开设《高校学生创业法律实务》课程, 强化创业学生的守法意识、合同意识、维权意识和政策意识。

(二) 搭建创业法律服务平台, 规范创业行为

课时的有限性和书本的局限性决定了一门课程不可能解决创业过程中学生遭遇到的各种法律问题, 因此, 搭建创业法律服务平台的重要性就凸现出来了。高职院校一般都具备法律服务资源, 有法律专业的教师, 有的高职院校还保留有法律事务专业, 而法律事务专业为了提高社会服务能力, 一般都开设了相关法律咨询或服务的机构。如果与创业教育相结合, 搭建法律服务平台, 既可以解决创业学生的难题, 又能拓展法学院或法律专业的社会服务范围, 提高师生的实践能力。具体来讲, 法律服务平台可分为创业法律咨询中心和法律服务所, 针对不同阶段的法律问题展开不同的服务:

1. 日常咨询服务, 由创业法律咨询中心完成。

创业法律咨询中心由法律专业有律师资格的教师和部分成绩优秀的学生组成, 负责解决创业初期的企业在生产管理过程中遇到的基本法律问题, 在创业的事前、事中、事后给予创业学生提供创业顾问、合同审查、人事管理等方面的法律支持、法律援助, 尽可能地将创业的法律风险降到最低。以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为例, 人文社科学院的法律事务专业拥有完善的法律咨询服务中心, 该中心面向全校师生, 每周二安排有律师资格的专任教师轮流值班, 为学校师生提供便捷的法律咨询服务。

2. 调解、仲裁、诉讼服务, 由法律服务所承接。

法律服务所是由法律专业有律师资格的教师组成的专业团队, 具备参与仲裁或诉讼的经验和资格。当创业初期的企业需要通过法律程序解决相关问题时, 可以为学生提供无偿的法律支持 (办案费用由学校创业教育经费支出) 。以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为例, 法律事务专业设立了有资质对外承接案件的法律服务所, 该所由法律事务专业4名具备律师资格的专任教师和3名在校兼职的社会律师组成, 完全有实力承接创业企业相关案件。

创业法律服务平台首先可以为创业学生提供专业的法律咨询意见;其次, 在发生法律纠纷后, 可以向创业大学生提供正确的法律引导, 团队具有律师资格的教师更可以及时帮助创业大学生解决遇到的法律问题, 包括出具法律意见书、合同审查、规章制度审查, 介入调解、诉讼和仲裁等, 为创业学生对企业的规范管理提供法律援助。

高职院校利用自身优势资源, 开展创业法律教育和法律服务, 搭建创业法律风险防控体系 (见图1) :

三、高职建立学生创业法律风险防控机制的意义

开展法律风险防控体系的研究, 目的不在于把高职创业学生培养成法律精英, 那不可能也没必要。但是法律课程的开设有助于学生了解基本的法律知识, 掌握必要的法律技能, 解决运营中出现的简单法律问题;而在企业运营出现大的法律风险时, 法律服务平台的作用将得到凸显。具体来讲, 本项目有以下作用和意义:

(一) 法律因素的介入, 有助于形成完整系统的创业教育体系

大学生创业法律风险防控体系的构建包括两个层次, 第一是开发《高职学生创业法律实务》课程, 二是搭建创业法律服务平台。两个层次的措施共同构建高职学生创业法律风险体系, 能够改变创业教育只关注“如何创业”而忽视“如何合法创业”问题的现状, 法律因素的介入, 形成了由始到终的法律保护理念, 有助于形成系统的创业教育体系。

(二) 强化创业大学生法律风险意识, 提高创业成功率

通过开设《高职学生创业法律实务》课程帮助大学生形成法律风险可防可控的观念, 树立“事前预防是关键, 事后控制是重点, 事后补救是辅助”的法律风险防范理念, 建立起创业法律风险防范机制, 在法律风险源发生或产生之前采取避免法律风险发生的有效措施, 最终把创业的一切生产经营活动都纳入法制化轨道。

(三) 全方位跟踪法律服务, 提高创业竞争力

创业法律服务平台的跟踪服务, 可以向创业大学生提供正确的法律引导, 团队具有律师资格的教师可以及时帮助创业大学生解决遇到的法律问题, 为创业学生对企业的规范管理提供指导意见, 降低法律风险, 提高创业竞争力。

参考文献

[1]韩国文.创业学[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7:28.

高职高校论文 篇5

“现在高职招生已经是僧多肉少,本科院校转型后,职业教育的竞争将会更严峻,可能会淘汰一批高职院校。”武汉商贸职业学院教师张冰(化名)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近日,关于职业教育改革的议题,再次引发各界讨论,包括地方本科以及高职院校。讨论的源头,来自于3月22日教育部副部长鲁昕在中国发展高峰论坛的发言。鲁昕表示,600多所地方本科高校将实行转型,向应用技术型转,向职业教育类型转。她还强调了技能型人才的高考和学术型人才的高考要分开等系列职业教育改革的问题。

湖北省人大常委副主任、华中师范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副所长胥青山教授认为,教育本身就是要分类型、分层次的,用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教育满足人们不同的需要。过去往研究型、综合型大学扎堆,实际上并没有培养出高端的人才。挂着所谓的高端人才的本科生、研究生,有的还真不如过去学得扎实的大专生。现在进行分类培养、分类管理,应用型大学就应该是培养理论上够用、实际上具有比较强的应用能力的人才。

转型探路

湖北荆州一位教育系统官员告诉记者,目前地方本科院校转型面临的问题,一是师资问题,另外就是设备的问题;本科院校往应用型和技术性方向转型,对教师的质量要求更高,一些应用型的专业需要大量的实验设备,而目前这方面的投入并不高。

他还补充称,目前大家对职业教育的认识也有限,一方面传统观念,家长认为接受职业教育低人一等,另外职业教育质量不能达到预期。以地方中职为例,农村很多学生宁愿出去打工,也不愿意做中职,家长很难看到明显效益。

在转型应用型大学的师资配套方面,胥青山教授认为可以大有作为,问题是政府想不想做。有些学校在过去也做过相关的尝试,例如让发电厂、电网公司、研究所的工程技术人员兼任教师,把实践中一手东西带入课堂。然后让“从书本到书本,从家门到校门”的教师到实践单位去挂职锻炼,熟悉了解工程实践单位的情况。

胥青山还表示,目前学校转为应用型大学不光是转制的问题,培养人不是换一个名称就出来了,更重要的是定位要准确、教育理念要清楚、教育目标要明晰。

他建议,政府也要为培养实践动手能力强的人创造环境和条件,同时学校可以建一些通用的基地,各校学生到训练中心来接受统一的训练。

对于转型的具体实践,付卫东补充,目前一些本科院校定位不清晰,所以学生毕业后工作比较难找。学校在转型过程中,专业设置也很重要,如果一窝蜂的调整转型,也会带来同样的问题,这方面需要前瞻性。

高职高校论文 篇6

【关键词】英语教学 应用能力考试 反拨效应

英语教学已经融入我国教育体系,成为各高校的主要基本课程,其教学效果受到社会各阶层人士的重视及关注。英语教学必须提深到一个更高的层次,让学生能够更好的融入课堂,并且通过各类英语应用能力考试来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目前,各种英语水平的检测被定为检验高职高专英语教学成果的有效途径之一。

一、英语应用能力检测的反拨性作用

反拨效应是指语言类学科学习检测对教学产生的效果及作用。目前,我国众多的教育学家及研究学者都置身于研究英语等级考试对英语教学的反拨效应,其中重点研究四六级考试,及专业学科的专四专八考试所带来的教学潜在影响。更准确的说,反拨效应是从微观和宏观的角度剖析测试对英语教学。我国目前现阶段高职高专学生的人数总量占大学人数总量的百分之五十以上,部分高职高专院校的教学模式仍然有待改善,长时间沿用的填鸭式教学模式需要改革,从而使得更多的高专高职院校的学生能更好的适应英语应用能力考试。

二、高职高专学校的英语教学分析

近几年,高职高专院校的招生人数随着国家教育厅的规定及自身校园的矿建而不断的增多,因为学校的门槛逐渐的提升,使得众多学生面临“求学难”的困境。许多的高职高专院校仍然使用着落后的教学设备,大部分无法跟上时代的脚步。学校无法挪用资金改用全能信息化的教学系统,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难以调动。英语课堂尤其的明显,大部分的高职高专院校无法进行全英教学,教师的教学质量仍然存在很大的漏洞和缺陷,难以培养学生的应试能力,使得部分学生在应试过程中不断的重复错误。为了提高学生适应英语应用能力考试,一方面,学校自身必须意识英语学习不是一个独立的过程,每门学科的学习都需要在一定的环境下,通过口头交流或者书面表达的方式呈现出来。其次,学校应该着重培养学生的应试意识,在课堂中传授相应的应用能力考试的应对策略,使学生在考试中能够更加的得心应手。学校还需要有一套整体的教学系统,高专高职院校的各学校教育处应该针对学校的现阶段情况拟定适应的应对方式,注重实践。学生通过各种各样的英语测试,取得不同类型的证书,只能说明学生掌握了基本的知识,而真正的综合性应用能力考试技巧需要长时间的培养及提高。为了使高职高专院校的英语教学得到质的改变和新的突破,就必须废除不合理的教学模式,创造新的教学系统。

三、利用反拨效应开创新型教学模式的探究

考试题型通常能够体现教师的教学理念,通过反驳效应的指导,各高校的英语应用能力考试正在不断的创新的考试模式。通过不同的途径来体现教师的教学成果。

(一)口语测试

近些年来,口语考试逐渐融入各大类型的英语考试当中,不仅学校的期末考试设定了口语考试环节,将口语考试成绩录入学分,在大学英语四六级中,也只有达到一定的优秀成绩的学生才有资格参加口试。与此同时,各大高校及高专高职院校也注重学生的口语能力培养。口语是英语学习中重要的不可或缺的部分,一口流利的英语能体现一个人的英语水平。针对综合性英语应用能力考试的要求,高职高专院校的教师应该从教学中体现院校英语教学的特点,将教学目标转向为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性应用能力,同时不忽视口语教学的重要性。

(二)笔试成绩的提高

英语的笔试包括很多方面,语法的测试,阅读理解,词汇测试,句子翻译,作文等多个部分。多范围的学科分类都体现了综合性的应用能力考试的试题特点。部分高职高专院校的学生学习模棱两可,在英语学习中体现出词汇量缺乏,语法知识薄弱,语感差等特点,这些不利因素都使学生在应试中面临巨大的困难,从而造成卷面成绩低,平均分落后的状况。高职高专学校的生源大多数来源与普通高中,部分学生学习懒散,对英语学习积极性不高,无法从基础上解决英语学习的难题,若要提高学生笔试的成绩,扎实英语基础是不可省略的步骤。只有提高总体的英语基础水平,才能游刃有余的应付综合性的英语应用能力考试。达到应有的平水要求。

四、总结

高职高专学校的英语学习有着较强的明确性和目的性,学生的学习应注重英语实践技能的运用,不难发现,英语学习在听,说,读,写等方面都与生活密不可分。提高综合性英语能力,有利于更好的适应英语应用能力考试,通过考试展示自己的真实水平。英语水平的提高,也对今后步入社会的社交交际能力奠定下一定的基础。同时,英语学习的要求符合现时代对全方面综合性人才的要求。高专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学的提高,需要克服传统教学遗留下来的弊端,明确教学目的,让学生在考试中不断的定位自己,从而提高自己的水平。同时,学生通过各种类型的考试培养自己的应变能力,使自己能在老师的正确引导下更好的掌握英语学科知识,提高自身的英语水平。学生不仅应追求在试卷上作出一个满意的学分,同时在口头表达上也提高到一个层次,为自己今后的工作的竞争作出保障。学校也应明确教学目标,将学生的能力培养放在第一位,培养出更多的符合时代要求,跟得上社会脚步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刘春林.高职英语教学需要思考的问题.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2).

高职高校论文 篇7

教学资源、教学结构与管理模式

教学资源是一切可以利用的人、财、物及管理的总和,可以理解为一切可以利用于教育教学的物质条件、自然条件、社会环境以及文化氛围。在教学资源构成的大环境下,学生的学习需求在教师指导下可以主动的利用资源来满足。

“结构”是指系统内部各组成要素之间在空间或时间方面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方式和顺序,是事物的一种稳定的构成状态。

“模式”亦称“范型”,一般指可以作为范本、模本的式样。普通高校高职教育管理模式是指普通高校中高职教育机构的设置、隶属关系、职责分工和职权划分制度的总和,是一整套管理组织体系和行政管理制度的复合体。

教学系统是多样化的,系统的要素相同、结构不同时,其效果、功能往往不同。教学系统设计的任务是将教学资源要素在数量、强度、时间、内容、方式上进行科学的配合安排,形成一种良好的、稳定的教学状态。

目前,我国大部分普通高校的管理体系基本是院系二级管理体制,普通高校的高职学院管理模式也倾向于这种体系,根据学校和各院系管理权限的划分和分配关系的差异,可以将目前大部分普通高校的高职教育管理模式分为行政型、职能型、混合型、独立型四种基本类型。

(一)行政型模式

在这种管理模式下,高职学院基本上属于一个实体性组织,学校所有高职职能由高职学院承担。从校院结构看,高职学院履行着学校的一个或多个机关部门的职能;从教学管理方面来看,高职学院又相当于大学内的一个学院或系,在教学运行、教育资源、后勤服务等方面又相当独立。在这种管理机制下,高职学院与其他各院系之间的关系比较松散。高职学院既拥有独立的教育资源,还拥有利益的分配权。根据院校管理历史和具体情况不同,教师及实验等资源可采取相对独立型或共享型建设。多校区及初期投资低的专业一般采取这种模式,高职学院属于高职教育的执行层次机构。

(二)职能型模式

在职能型模式下,高职学院是学校高职教育的“职能型”机构,高职学院代表学校行使高职教育管理职能,高职学院主要履行高职教育决策、宏观调控的职能,教学任务及学生管理工作由其他院系承担。在这种模式下,主要管理内容包括:根据学校的整体发展目标,制定高职教育规划和战略,制定各项规章制度;对学生学籍进行管理,对教学、考试进行宏观管理,指导、检查各教学院系高职教育工作的展开状况。在相当大的程度上,高职教育学院处于承上启下、统筹协调的重要地位,教学任务要各院系承担,与其他各院系之间的关系非常密切。在这种管理模式下,学校资源能很好地共享,如实验室、教师、图书馆等。单一校区及专业性强、前期投资大的专业一般采用这种模式,高职各专业分布到各院系,高职学院属于高职教育的决策层次机构。

(三)混合型模式

混合管理模式是以上述两种模式中的一种为主导,以另一种为辅助的模式,这是一种更为灵活和务实的管理模式。其主要特征是高职学院与其他院系以契约的形式分工,由其他院系与高职学院在自愿互利的基础上建立二级管理关系。混合管理模式有利于高职学院与其他院系的协调,减少矛盾,因此,混合管理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是直接管理和间接管理的交叉,有很强的适应性。这种模式是行政型模式和职能型模式两种模式的混合体,高职学院承担了教务处、学工处、各院系的部分职能,高职教育的决策、执行通过相互协商解决。

(四)独立型模式

在这种模式下,高职学院一般有独立的校区,从招生、教学、学生管理、后勤、毕业生就业等工作均由高职学院独立完成。独立校区的高职学院与母体学校在行政关系、人事、财务、校区等方面关系不大,管理相对独立,活动空间大,享有独立校区的办学空间,如教学楼、实验室、运动场、实训场所等,而且有专门的师资队伍。因办学方向不同,与母体学校有不同的管理方法和办学模式。可根据高职生源特点和社会需求情况制定明确的人才培养目标和方案。独立型管理模式是目前普通高校举办高职教育的趋势,集办学决策、执行于一身,具有相当的灵活性。

新思维下高职管理模式的创新

(一)资源构成决定了高职职能

教育的结构决定其功能和管理模式,管理模式又要随着战略调整而变化,高职教育的管理模式应随战略目标的变化而创新。但上文提到的四种管理模式的组织结构实际上是与普通本科高校对口的设计方式,分为教学管理系列、学生管理系列和后勤管理系列三大块,高职教育管理部门的设置基本上都是按行政管理模式设立的,仍脱离不了传统学校管理模式的影子。

从组织功能看,高职教育的作用是创造、传播知识以及行使社会服务的功能。社会服务包括培养社会需要的合格技术人员和为人们提供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高职教育管理模式的最大特点是具有社会性、地域性、开放性,与校外大量的实训、顶岗实习单位及社会产业部门紧密联系。传统行政管理体制下的普通高校的组织结构是教学型、科研型的,各院系的中心任务是完成教学计划,教师和实验人员各自分管校内的理论和实践教学,而生产和社会服务功能常常游离于教学活动重心之外。因此,传统普通高校的教学管理模式不适合高职教育。

(二)高职办学特点决定了需要开放型的管理模式

目前,高职学院的管理模式要根据学校发展的目标定位、校内资源的分布共享程度而定。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个类型,其职业性、实践性、开放性决定其管理模式必须具备地域性、自主性和开放性三个基本特点。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势必要求我们建立与之相适应的开放型管理模式。

对于必须面对企业、市场进行广泛服务,以培养适应生产一线所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高职教育来说,普通高校的组织结构影响了高职院校提高效能、效率的要求,必须根据高职教育培养目标的要求,构建符合实践性和开放性需要的全新组织结构。因此,对普通高校举办的高职教育,应推进管理重心下移,创造更多“独立”空间,赋予高职学院在教学工作、科研工作、学科建设、人事工作、学生工作、财务工作、资产工作、社会服务等方面的灵活性,让管理模式真正有利于组织教学、实践实训,适应校企合作、社会服务(培训项目、产品生产与销售、技术研发)等方面的职能。

(三)适应性思维范式的管理模式

目前,学术界提出了相对于机械性思维范式的“适应性思维范式”,认为高校传统行政型教学管理已经不适应时代进步和教育发展的要求,原来一成不变的机械式教学管理难以适应外界环境和管理系统要素的变化。这是一种强调适当分权、对外部环境和内部要素的变动采取灵活应变态度的思维方式。适应性思维范式将成为新时期高校教学管理的指导思维。

适应性思维范式要求:(1)计划要求具有超前性。教学内容在瞬息万变的社会中具备超前的预见性,教学理念代表时代发展方向。(2)计划内容要求多样化。教学计划和课程设置、教学大纲、教材和教学方法应该根据学校、学生及用人单位的不同需求,采取多层次、多类别、个性化的教学。(3)决策计划要求开放。决策者适当分权,扩大二级学院及教育企业等部门的决策和管理权,教师、学生及教育企业有权参与决策、计划和管理。(4)评价分析的科学性。教师、学生、社会人士、企业及学生家长参与教育评价,参与学校决策,实行全程的多方位的评价,建立学生评价档案袋。学校管理开放,接受学生及社会监督。

(四)扁平式管理模式

目前,大部分教育学者认为我国传统教育管理组织结构是“金字塔”式的,是计划经济体制的产物。这种组织结构的典型特征是管理幅度小,管理层次多,缺陷是权力过于集中,缺乏横向联系,对变化反应慢。“金字塔”式管理是自上而下的,逐层贯彻,逐层执行,下一级对上一级负责,上一级对下一极考核。时间长了,自上而下的管理流向会让决策层不由自主地产生“塔尖”意识,权力集中,最终导致领导的意志成为学校的办学思想、办学目标、办学行为。

扁平化管理模式破除自上而下的垂直结构,管理层级减少,效率提升。通过建立一种紧凑的横向组织,达到使组织变得灵活、敏捷、富有柔性和创造性的目的。它强调系统、管理层次的简化、管理幅度的增加与分权,强调集体智慧。扁平化管理的贡献是减少管理层级,上级层级能映射更大面积的下级,从而提高管理效率,让更多人的群体智慧变成学校智慧。

几点对策

(一)形成自身办学特色

高等学校的办学模式贵在体现学校的特色。高职学院要寻求自己的位置,确定自己的“层次、类型、使命”。高职院校管理的特色应建立在高等职业教育科学定位的平台上,也就是说,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工学结合的发展道路。

高职教育要为社会各行各业培养高级专门人才,需要走“工学结合”的道路,但采取“工学结合”会使学校的管理难度加大,普通高校的高职教育可藉此顺势突破传统的管理方式,制定新的制度规定,建立有高职特色的管理体系,而不再沿袭普通高等院校的管理体系。

(二)成立高职专业管理委员会或高职教育理事会

成立有社会人士参与的高职专业管理委员会或高职教育理事会作为高职的决策机构,构成人员为教师、家长、学生、教育企业人员、社会工商界名流等,探索在高职专业管理委员会或高职教育理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

高职专业管理委员会或高职教育理事会制度有助于大学及时反映社会需求,避免内部利益群体对大学事务的控制,管理由保守式向开放式过渡。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已经达到一个新的阶段,政府不再包办大学的全部事务,扩大社会参与大学治理已经刻不容缓,构建高职专业管理委员会或高职教育理事会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社会参与方式。

大学高职专业管理委员会或高职教育理事会的主要职责是,参与审议高等学校重大决策和进行绩效评价,参与审定人才培养方案,开展学生就业指导和产学研合作,筹措和管理大学发展基金,审议学校发展年度报告,参与考察大学高职管理层人选,裁决学生和教职工的校内申诉。

(三)职能转变

高职教育要明确自身定位,向社会提供的产品是职业教育服务,高职教育按照社会上用人单位和学生的各种各样需求,以学校的设施、设备、环境向他们提供各种各样的服务。高职教育培养的学生既是接受职业教育服务的对象,又是高职教育服务的结果。高职教育的管理必须由单纯的管理型向综合服务型转变,改变传统“金字塔”式的集权结构,建立扁平化、多维式、开放式的现代结构,实现由单一管理型向综合服务型转变。

(四)构建新型的校企关系模式

高职教育的发展依赖于学校自身、专业教学实体以及教育企业合作三个层面,教学资源不仅依赖于学校自身资源要素的支撑,更依赖于职业教育社会资源的优化。一般来说,职业教育的资源要素更多依赖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包括人均GDP、产业结构、城镇化水平等方面的改善,这是教育系统内部难以调控的因素。在某种程度下,校企合作的深度、学校与社会联系的广度决定职业教育的成败。

组建校企职教联盟,以专业(群)为依托,校企通过共同投入资金、设备、场地或人员等要素,组织实施生产性教学或研究性生产,共同承担生产经营性项目或技术研发项目;或共同组建职前教育基地,营造企业化的育人环境,共同建设集生产运营、专业教学、实训实战、社会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校内外教学企业,探索“教学、实践实训、就业”一体化的办学模式。充实兼职教师队伍,为学校专任教师到企业实践锻炼提供制度环境,提高专业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实现校企双赢。

参考文献

[1]徐刚,等.改革高职教育管理体制促进高职院校科学发展[J].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12).

[2]王娜.浅谈高校教学管理的思维变革[J].经营管理者,2009(4).

[3]崔小春.金字塔式管理PK扁平式管理[J].教学与管理,2006(12).

[4]许建平.高职教育的“开放性”与高职院校管理的改革[J].张家口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12).

高职高校论文 篇8

一、我国产业更新、换代、升级与高校专业设置同质化倾向是转型的根本动因

提到地方本科高校转型, 人们马上联想到问题来自于高校自身, 是高校没有把握好经济社会的脉搏造成的, 认为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就不存在这个问题, 而现在突然面临转型的问题。这里有必要探讨地方高校转型的动因。确切地说, 地方高校转型的动因, 首先, 来自于我国产业更新换代升级对高校人才提出的新要求;其次, 源于高校专业设置同质化与人才需求之间形成的矛盾。其实, 市场对人才需求与高校人才供给结构之间的平衡是暂时的, 而不平衡是永恒的。因为人才培养周期长而市场需求变化快的矛盾规律决定了, 高校办学应该做到面向市场, 但高校办学不能市场化。

地方新建本科高校转型是顺应经济发展方式深刻变化的需要, 是我国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是地方新建本科高校转型发展最强劲的驱动力。改革开放初期, 我国逐渐发展为世界上制造业大国。然而, 这种制造业同西方发达国家相比, 是以劳动密集型为载体的来料加工型发展模式, 劳动者只需要经过简单的培训就可以上岗, 小学和高中毕业的学生就可胜任工厂里的工作。这说明, 当时我国高校和经济发展对人才需求基本上是相适应的。

历经三十多年的经济发展, 靠劳动密集型发展的经济红利已经逐渐用完, 而当今世界已进入空前的创新密集和产业振兴时代, 以能源生态化、制造数字化为核心, 以互联网和新材料、新能源相结合为特征的第三次工业革命初现端倪。伴随技术革命对生产力格局和生产方式变革的急速推动, 欧美国家正重新回归并更加重视较少依赖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投入的“高端制造”。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制造业国家, 总体上处于国际分工和产业链的中低端, 企业普遍大而不强, 技术水平不高, 一些关键技术和先进设备长期依赖进口, 由制造型国家向创新型国家转变迫在眉睫;同时, 刚刚起步的先进制造业缺乏高技能人才支撑, 面临数字化、自动化装备生产研发、维修等工程人员不足的状况。企业创新能力不强和高素质劳动者紧缺, 已成为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的瓶颈。经济发展方式转型倒逼高等教育分类改革, 形成与经济产业结构相匹配的高等教育结构刻不容缓。在推进传统产业升级和新兴产业培育的过程中, 必须有一类大学更深地融入区域创新体系, 更准确地把握产业发展脉搏, 更多地服务企业技术研发, 把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重心放在解决企业技术创新的实际问题和应用问题上[2]。

经济发展引起产业升级和产业转型, 而站在第一线的技术技能人才却相对短缺, 市场需要两个, 我们只能提供一个。从中长期来看, 产业加速转型和高技术的技术型的人才匮乏的矛盾也非常突出。

我国高等教育在经历扩招后规模迅速扩大, 每年接受高等教育的大学生大概在700万左右, 接受中等职业教育的有800万, 接受中等职业教育的学生的就业率很高, 是95%, 高等教育就业率为77%。在农业领域, 大学毕业生就业率, 中国为0.6%, 美国为24.6%;制造业的相应数字, 中国为10.3%, 美国为30.6%;交通业制造业, 中国为10.8%, 美国为27.1%;商贸业, 中国为11%, 美国为28.6%。这表明, 我国高等教育的人数没有多、没有过剩, 现在的问题是结构性的, 是培养什么类型的人、办什么类型的大学的问题。核心就是就业问题[3]。新升本地方高校由于前身大多为师范专科学校, 它们往往通过新上专业、扩大学校招生规模获得生存。由于新上专业时只看什么专业生源好就办什么专业, 因此, 专业同质化现象比较严重。由于升本之前教师的专业存量比较大, 因此, 为了解决教师的生计问题, 很多专业是因人而设的。扩大招生规模和解决教师生计问题加剧了人才培养与市场的背离, 也加剧了就业困难。

二、新升本高校转型回归办学定位而不是回到高职院校

新升本高校在升本后大多定位为“地方应用型高校, 培养符合社会和市场要求的应用型本科毕业生”。建设地方性应用型高校这一理念在未提出高校转型之前就已存在于各高校的发展规划、人才培养方案之中, 建设地方性应用型大学不是一个新概念。而且, 相当一部分新升本地方高校在结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建设应用型高校方面勇于探索, 成绩显著。现在的问题是, 新升本地方高校如何正确地理解地方应用型高校的内涵, 不盲从、不攀比、不赶超, 选准自己的学习榜样, 静下心来探索自己的发展道路, 回归到自己事先制定的办学定位。有的新升本高校定位准确, 已正确转型, 仅需微调。而大多新建地方本科高校定位基本准确, 只是在执行中出现了偏差, 需要解决手段与目的相背离的问题, 以回归原来确定的办学定位。新升本地方高校是由师范专科学校升格而来的, 具有如下一些共同特点:地处边远山区, 远离中心城市;办学经费紧张, 只能用规模扩张维持学校运转;师范痕迹明显, 保留了相当数量的师范专业;专业大而全, 缺乏竞争优势;缺乏本科办学经验, 只能模仿资深本科高校。

新升本地方高校转型是回归原来的办学定位, 并不是回到高职院校。转型是转向应用型技术大学, 不是转向高职院校。发展应用技术型大学是大势所趋。城镇化率的提高、产业结构的转变和生产生活方式变革, 必然要求人才培养结构的变革。以荷兰为例, 2011年, 荷兰应用技术大学的在校生约占高等教育总在校生数的63.4%, 芬兰则达到46%。教育本身就是要分类型、分层次的, 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教育满足人们不同的需要。

大学按类型可以划分为学术研究型大学、综合型大学和应用型大学。当然, 也可以依据不同的标准划分为更多的类型。应用型大学是一种类型, 而不是一种层次。大学按层次划分只能划分为专科层次 (高职) 和本科层次, 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教育是本科教育的延伸和继续。二者最大的区别在于:本科具有学位授予权, 而专科没有。据《北京青年报》报道:2014年6月20日, 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向1103位应届毕业生授予“工士学位”证书。教育部新闻发言人续梅表示, 这项试点是湖北职业技术学院自己的行为, 而且其向毕业生颁发的“工士”是荣誉称号, 而非学位。我国学位序列中尚无“工士”这一学位。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 我国实施三级学位制度, 分别为学士、硕士、博士。学位的设立、授予和管理都是国家层面的行为, 任何单位不能独立进行[4]。显然, 该校的做法是对新建地方高校转型的一种误解, 认为本科高校转型就是转向高职院校, 转型的高校能授学位, 职业技术学院也能授学位。

应用型本科、普通本科高职高专教育三者之间是有区别的, 厘清这一区别对于正确实现转型有着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三者之间的不同有三点:一是人才定位和任务职责不同。普通高等教育本科突出理论教学, 强调系统的理论基础, 培养的是注重理论、拥有理论创新能力的研发人员 (设计者) ;应用型本科教育主要培养生产领域的组织者技术工程师 (组织者) ;高职高专教育培养一线生产的技术工人 (生产者) 。二是人才培养规格内涵不同。普通教育本科培养的人才要有“厚基础、宽专业、强能力、高素质”, 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和科学精神, 有较强的创新意识, 有突出的外语能力。相当一部分人还要受到研究生教育。应用型本科教育除了普通高等教育的一般要求, 还要突出“能设计、会施工、懂管理”的应用型人才特点。三是专业设置基础不同。普通本科教育主要是学科教育, 其专业设置基础主要是学科, 专业设置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应用型本科设置的基础是产业 (专业) , 也要求具有相对的稳定性。高职高专教育的专业设置基础主要是职业 (岗位) , 要根据相关职业的市场需求、发展趋势来设置专业, 专业设置有明显的职业针对性和变动性。应用型本科教育与高职高专在专业设置上的区别只有一点, 就是要求前者具有相对稳定性[5]。

三、在做好顶层设计的前提下积极稳妥地推进地方高校转型

目前, 地方高校转为应用型大学, 不仅是转制问题, 也不仅是转换专业问题, 更重要的是, 定位要准确、教育理念要清楚、教育目标要明晰、师资队伍要适应、实验设备要配套。

1.地方高校转型应用型大学要做好顶层设计。高校转型是全方位的, 绝不是某个方面的转型。高校转型涉及办学理念、学校定位、人才培养模式、师资队伍、实验设备等方面, 远非换几个专业、添几台设备那么简单。人才培养周期长, 而市场需求不断变化, 因此, 高校既要有长远规划, 也要有短期应变之策。教育行政部门要提前做好规划, 逐步引导高校积极稳妥地实现转型。

2.要有壮士断腕的勇气, 调整现有的专业结构。新升本高校专业设置大而全, 专业重复设置和因教师而设置的现象比较普遍。对同质化严重的专业要通过限制招生实现“瘦身”, 对因教师而设置的专业要通过停招减负。教育行政部门要做好引导工作, 通过招生计划进行宏观调控。

3.探索应用型大学办学模式。要高度重视课程建设和实践教学, 构建与应用型办学定位和应用技术人才培养定位相适应的课程体系和实践体系, 改革课堂教学方法, 强化工程实训教学环节, 完善校企联合培养人才机制, 使专业培养方向与企业的实际要求紧密结合, 使人才培养目标与企业用人标准紧密结合, 使课程体系设置与职业能力训练紧密结合, 共建实验室、实习实训基地、实践教学平台。构建“工厂建在大学里, 大学办在车间中”的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鼓励学生创新创业, 为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提供良好的环境。

4.建立应用型双师型师资队伍。要大力引进或聘用高层次领军人才和兼有行业 (企业) 背景与学术经历的双师型教师, 加快构建一支专兼结合、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学团队。与企业合作, 建立稳定的教师校外实习、培训基地, 分批选派专业教师和管理人员到企业顶岗实践, 引导教师为企业开展技术服务, 并借此积累实际工作经历、提高实践教学能力。加强应用型教学团队的管理, 建立和完善向应用型师资倾斜的职称评审、职务晋升机制。

参考文献

[1][3]鲁昕.2014年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的讲话[EB/OL].http//www.gov.cn.2014-03-22.

[2]吴仁华.建设应用技术大学是地方新建本科高校的发展方向[N].福建日报, 2013-11-25 (11) .

[4]湖北一职业学院1103人获“工士”学位教育部回应[N].北京青年报, 2014-06-23.

高职高校论文 篇9

1当代“90后”高职生的特性

自2009年以来,笔者对刚刚进校的“90后”高职生的思想、消费等状况进行了调查,发现当代“90后” 高职生具有下列特性。

1. 1朝气蓬勃,活力无穷

“90后”高职生是富有朝气、充满活力的群体,他们的主流思想是积极、健康、向上的,他们理想远大, 追求真理,勇于创新,视野开阔,他们肩负起时代的使命,在新的起点上继往开来,在现实的基础上敢于迎接挑战,为高职院校塑造了崭新的形象。

1. 2情感丰富,观念开放

据统计,在一年级高职学生中约有10% 的学生有过恋爱经历,二年级学生则超过20% ,并且“90后”高职生往往不避讳、不隐瞒,他们认为是由于双方的彼此吸引才谈恋爱的,处理好恋爱关系能使学习和生活更有动力。他们情感开放,有自己处理感情的方式。他们认为现在青少年的思想观念会更前卫、更开放,对中学生早恋行为的评价相对宽容。

1. 3依赖性强,生活技能弱

“90后”高职生绝大多数为独生子女,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与1990年以前出生的人群在成长环境、生存状况等方面都存在较大差异。部分“90后”高职生依赖性强、生活技能弱、学习能力欠缺。某些家庭经济条件优越的高职学生,其衣服从来都是每个月拿回家让家人清洗。个别高职学生甚至不懂得如何待人接物。

2环境对“90后”高职生思想教育的影响

2. 1经济环境的影响

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变革期,许多社会思潮也随着各种文化流向高职学院校园。个别“90后”高职生不以学业成绩、品德修养、技术水平来衡量自己的优秀程度,而是以金钱、大方程度来作为评价一个人的价值尺度; 部分高职生对学业及未来产生迷茫,出现拜金主义、是非观念模糊、社会责任感淡薄等现象。这种现象使贫困高职生更加孤立和困惑,进而也给高职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新的挑战[1]。

2. 2文化环境的影响

在国际交流频繁、信息高速流通的发展趋势下, 各种文化交织存在,使我国社会逐渐形成了文化多元化的发展趋势,社会的文化环境也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出现了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等文化思想的碰撞,这些都有形或无形地给当代高职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挑战。

2. 3网络环境的影响

网络就像一把“双刃剑”,在给生活带来巨大便利的同时,也对高职生产生了一些不容忽视的负面影响。一些高职生上网成瘾,专注聊天、游戏,出现厌学、逃学; 少数高职生长期沉湎于网络之中逐步远离集体,走向孤独,继而形成消极的处世态度,出现明显的网络依赖等。更为严重的是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 政治制度、文化思想通过网络大肆宣扬,使网络成为和平演变的重要工具。这些都很容易使高职生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产生倾斜,甚至扭曲,出现信仰危机,这也使高职院校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

2. 4校园环境的影响

高等教育的大众化,高职教育的高速发展,带来了数量片面增长和质量不高等弊端[2]。个别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环节的投入不足,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陈旧,教师单纯以课堂讲授为主的授课形式仍普遍存在,不能充分调动广大高职生学习的积极性, 不利于高职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施。一些高职院校辅导员数量少、素质低下,也严重影响高职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质量。

2. 5家庭环境的影响

家长与子女两代人有着截然不同的成长环境[3]。一些家长在工作之余没有花更多时间和精力与子女进行交流沟通。一些家长给予子女更多的是物质满足,他们更关注的是在高职院校住宿条件优越的公寓、吃美味的佳肴、用时尚的手机和高档次的电脑,助长了孩子拜金思想,这些错误的思想观念都为高职生思想政治教育蒙上一层阴影,不利于高职生健康成长。

3 “90后”高职生思想现状动态

调查数据是一个缩影,从中可以清晰地看到, “90后”高职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陷入了尴尬局面。笔者利用从事高职院校学生工作的优势,以问卷、访谈、 座谈等形式,收集了许多“90后”高职生的思想观点, 归纳起来存在着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3. 1缺乏对社会现象的全面认识

高职院校中因入学体制原因,存在生源质量偏下现象。一些高职生不能正确认识当前我国所处的社会历史阶段及政治经济体制,一味崇拜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生活方式。一部分高职生仍片面认为社会的评价体系是以金钱为基本准则,认为只有拥有财富,才能收获尊重,这种思想严重扭曲了”90后”高职生对社会公众评价体系的认识。还有些高职生不能正确审视社会中的个别不和谐因素,对邪教、分裂国家、制假售假等犯罪分子持冷漠态度。一些高职学生责任意识不强,缺乏科学思维能力。

3. 2缺乏对思想政治课程的深度认识

思想政治教育一般归属于高职院校的基础教育学院( 或系、部) 。在这些院系中,思想政治教育似乎形成了一种摆设和响应的“口号”、“门面”,在行动上自然地在很多方面成了“过场”。甚至有人一听说上政治课,就表现出极大的嘲讽和不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等课程,在高职生中没有形成足够的学习热情。一些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被虚化,部分学生只是把它作为考试的科目,应付过去了就万事大吉。还有一些高职生由于专业课程时间紧,把大量的精力都花在了专业的学习和实践当中,以至于思想政治课变成了“真空地带”。有的同学虽然空余时间多,但片面地认为政治课只要突击一下就可以了。加上一些教师授课枯燥无趣,致使思想政治教育在一些高职生中“名存实亡”。

3. 3缺乏对个人修养的正确把握

“90后”高职生在个人修养养成的过程中,深受网络和大众传媒高度发达的影响,导致他们在成长过程中更多的受到外力潜移默化的影响。当问题发生时,他们会不由自主地选择用电视或网络中所学到的方法去解决问题,缺乏教育的规律性和科学性的正确指导。同时在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堂教学中,许多高职生认为老师所讲授的都是传统的“老八股”, 根本不值得去学习、实践。“90后”高职生意识的多样化表现出一些错误倾向,有的群体意识不强,不关心集体,不参加集体活动,把自己凌驾于集体之上。 甚至还有个别凡事以我为中心,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不惜损害集体利益等等。

4高职院校辅导员工作的尴尬

辅导员队伍是高职学院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主力军。笔者从事数年的辅导员工作,深感辅导员岗位的责任重大及工作难以开展,具体困难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4. 1社会和学校认识上的偏差,致使辅导员地位低下

各高职院校把辅导员工作的重要性提到相当高的地位来认识,这已是不争的事实。但一些学校对辅导员的重视仍是停留在说的层面。在实际工作中,有的根据办学层次的不同,提出以科研为中心,或以教学为中心。而学生事务和学生辅导工作,无形之中被摆在了次要的位置。有的甚至把与学生有关的工作看作是教学工作的一种补充,认为辅导员的一切工作都必须服从和服务于教学。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与传授知识产生的立竿见影的教学效果相比,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效果显得间接、缓慢,属于润物细无声的教育。因而部分高校更愿意把有限的资源投入到教学、科研中去,这使得辅导员在工作中面临着“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尴尬境地。辅导员既是教师,又是干部,但往往是教师队伍的“软肋”、干部队伍的“另类”; 辅导员流动过于频繁,形成辅导员是“临时岗”、“中转站”现象。久而久之,便造成辅导员地位低下,同时也容易被视为高校中最“没有前景”的岗位。

4. 2过重过多的任务,致使辅导员心境憔悴

在实际工作中,辅导员除了从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管理外,许多非本职工作都压在了他们身上,学校的各职能部门都可以向辅导员布置任务。大多数辅导员归院系管理,院系从自身工作角度也经常给辅导员安排了众多的教学和行政工作。多重管理, 多重考核,使辅导员不知所从,整天忙于事务。事实上,辅导员是带着教师的帽子,当着学生的“保姆”、 “警察”,是学校机关部门的“勤务兵”,院系的“服务员”。烦琐的事务性工作占用了辅导员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使辅导员工作日渐事务化,而且过重过多的任务也使得辅导员心境憔悴,根本没有精力思考如何更好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4. 3不可预见的意外情况,致使辅导员寝食难安

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入,我国的高等教育已逐步由精英教育时代跨入了大众化时代[4]。学生数量在猛增,高校门槛在降低,这就要求学校在学生工作上耗费更多的精力,从而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引导。高校每名辅导员的带生人数往往超过200名, 有的甚至要带到300 ~ 500名。不少辅导员实际带生人数多了,管不过来,只好“抓两头,放中间”,容易使工作中出现“盲点”和疏漏。每个辅导员面对的学生多,不可预见的意外情况也多。抛开那些繁琐的学期和年度工作不说,正处于“活跃期”的高职生们经常有意无意地制造一些“小事故”,就能让辅导员寝食难安。

参考文献

[1]潘伊晖.网络对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影响及对策[D].南昌:江西农业大学,2011.

[2]滕秀梅,林亦平.构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化中的需要机制[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4,30(5):85-87.

[3]赵福奎.“90后”高职生思想政治教育问题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2(24):59-60.

高职高校论文 篇10

1 对象和方法

1.1 调查对象

采取整体调查的方法, 选择我校三年制护理专业二年级学生110人为调查对象。

1.2 调查方法

调查问卷由笔者参考相关文献后自行设计, 问题分为封闭式和开放式两类, 对学生参加专升本考试意向进行调查。由笔者发放问卷, 采用统一指导语, 说明调查的目的、意义及问卷填写方式。问卷由被调查人采用无记名方式自行填写, 现场收回。发放调查问卷110份, 收回有效问卷108份, 有效回收率为98.2%。

1.3 统计学方法

使用Excel 2003软件进行数据录入、统计。

2 结果

2.1 学生参加普通高校专升本考试意向统计

调查结果显示, 有参加专升本考试意向的72人, 占66.7%;没有参加专升本考试意向的31人, 占28.7%;没有考虑过的5人, 占4.6%。

2.2 有参加普通高校专升本考试意向的学生情况分析

2.2.1 学生有参加专升本考试意向的原因 (见表1)

通过表1可以看出, 促使学生参加专升本考试的3个主要原因是: (1) 本科文凭很重要 (占69.4%) 。学生认为在本科院校接受高层次的教育可以让他们学到更多的知识, 获得更高的学历, 提高自身竞争力。 (2) 就业压力大 (占86.1%) , 而高学历是找工作的敲门砖, 期望通过专升本获得本科文凭。很多学生对我国目前的就业形势有清楚的认识, 意识到人才市场化和求职就业的激烈竞争, 使学历显得尤为重要, 例如高职院校学生毕业后想进三甲医院工作相对较难, 用人单位认为本科学历的学生能力更强。相对来说, 护理专业本科生的就业情况比专科生好, 因此部分专科生希望进一步攻读本科, 提升学历, 以此增加就业机会, 找到理想工作。 (3) 个人理想, 希望继续深造 (占72.2%) 。专升本可以满足部分学生的大学梦, 部分学生因为高考失误以及家庭和社会的压力不情愿地进入高职院校学习, 而专升本为其提供了机会, 使其可以进入心仪的本科院校实现个人理想, 这部分学生的求学欲和学习积极性也较强[1]。

家长的建议或要求也是促使学生参加专升本考试的重要原因, 家长都“望子成龙、望女成凤”, 认为孩子的学历越高, 找的工作就会越理想, 所以16.7%的学生是因为家长意愿而参加专升本考试, 这部分学生中很多人是被动选择, 考本积极性相对较差, 存在应付家长的心理。还有15.3%学生因为不喜欢护理专业而选择专升本, 他们高考时由于各种原因而被迫选择护理专业, 期望考本后提高学历以便找其他类型的工作, 这部分学生的专升本积极性很高, 都能主动备战。因为逃避就业想继续过校园生活以及目的不明确、从众心理、跟风考试的学生并不是很多, 说明大部分学生选择专升本是经过慎重考虑的, 目的比较明确。

2.2.2 对参加专升本考试是否已有计划 (见表2)

由表2可以看出, 对专升本考试有非常详细计划的学生仅占1.4%, 有大概计划的占75.0%, 没有任何计划的占23.6%。学生有参加专升本考试的意向, 但是有详细计划的人很少, 大部分学生只是大概计划一下。说明很多学生对专升本考试只是有单纯意向, 虽然打算参加专升本考试, 但对其缺乏系统的认识和了解, 没有明确的计划和方向, 这就造成学生考本期间容易遇到更多的问题, 有的因为各种原因中断学习, 放弃考试, 甚至部分学生对考本毫无认识, 只停留在想与不想阶段, 也无具体的计划, 容易半途而废。

2.2.3 读本与就业的选择

学生对“假如考上本科, 同时又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 你会如何选择”的回答为:55.6%的人选择读本, 33.3%的人选择就业, 11.1%的人选择征求家长意见。说明大部分学生的考本意愿还是很强烈的, 认为应先提高学历再就业, 这样可以选择更加理想的工作, 这部分学生考本期间意志坚定, 半途而废的较少;还有部分学生认为应先就业再提升学历, 认为现在就业压力较大, 能找到较理想的工作就先就业, 工作过程中再通过其他途径提高学历;另有少部分学生认为上本科和就业是人生中的重要选择, 自己不能做主, 依赖家长进行选择。

2.3 学生无参加专升本考试意向的原因 (见表3)

由表3可以看出, 学生不愿参加专升本考试的3个主要原因是: (1) 想先就业, 再接受继续教育 (占67.7%) 。现代社会竞争激烈, 许多学生想先找到工作, 然后再接受继续教育。他们认为自己已经读了十多年的书, 现在应该去参加工作, 将来再接受继续教育, 既不耽误工作, 也可以提升学历。 (2) 考试难, 自己考上的几率小 (占61.3%) 。2013年山东省专升本政策规定, 为保证录取质量, 设定公共课、专业综合课和总成绩最低录取分数线。同时对专业录取人数有了明确限制, 规定分专业录取人数不超过报考人数的50%。这一政策的制定与实施, 虽然有利于专升本教育的稳定发展, 保证专升本教育质量, 但同时增加了考试难度。高职院校学生与普通高校专科学生相比, 基础普遍较差, 加上往年考上专升本的学生相对较少, 很多学生认为自己就算努力也不一定能考上, 所以干脆放弃。 (3) 减轻家庭经济负担 (占45.2%) 。许多学生是因为家庭经济困难而选择上高职院校的, 他们认为, 两年本科学习势必会加重家庭经济负担, 希望尽早参加工作。

同时, 25.8%的学生担心两年后本科毕业仍然不好就业。现在高等教育普及, 大量本科生, 甚至研究生毕业后都会面临待业的问题。同时, 高职护理专升本毕业生的毕业证书中填写有“在我校护理专业专科起点本科学习”内容, 使升本学历证书的含金量大打折扣[2]。学生毕业后面临社会的不认可, 在与普通本科毕业生同场竞聘中被录取的比例相差较大, 个别单位甚至明确提出不要专升本的学生, 认为他们有同等的学历, 却没有同等的能力[3]。所以很多学生担心本科学习两年, 花费大量时间和金钱, 毕业后仍然找不到理想的工作。

19.4%的学生因为年龄原因放弃专升本。护理专业大部分为女生, 毕业时年龄为21~23岁, 如果继续读两年本科, 很多学生年龄将超过25岁, 会对她们的婚恋和生育产生影响。从优生学的角度来讲, 妇女的最佳生育期为20~27岁, 女性从27岁开始生育能力逐渐下降, 过于晚育势必会影响孩子的健康, 很多学生担心将来影响她们的择偶范围而选择放弃考本[4]。

9.7%的学生认为从事护理工作不需要太高学历, 无论学历高低干的工作都一样。这也反映出我国护理行业存在的问题。在我国绝大部分医院, 护理人员在工作中并不能体现高学历的价值, 所以很多学生认为没有必要考本。

2.4 没考虑过专升本的学生情况分析

从来没考虑过专升本的学生只有5名, 占总人数的4.6%, 说明对专升本考试完全没考虑的学生很少。

2.5 学生对学历、能力的认识 (见表4)

从表4可以看出, 多数学生认为在学历和能力之间, 能力显得更为重要。说明大部分学生对高职教育是有一定认识的。高职教育有其特殊性, 即针对具体岗位培养学生, 对学生强调更多的是岗位所需的操作应用技能。

2.6 学生对现有学历的认识 (见表5)

通过调查发现, 大部分学生认为专科学历基本可以满足日后护理工作的需要, 他们对现有学历比较认可, 但认为专科学历完全满足日后工作需求的学生很少, 说明他们也意识到应对自身学历有所提高。相对来说, 愿意参加专升本考试的学生认为现有学历不能满足日后工作需要的较多, 这也是他们选择参加专升本考试的重要原因。

2.7 学生希望学校提供的帮助

大部分学生认为自己对专升本了解甚少, 希望学校和任课教师能多提供相关信息, 开设相关课程并进行专升本考试辅导, 同时增加教学资源, 提高专升本考试通过率, 对他们多鼓励, 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3 讨论

调查结果显示, 很多学生有参加专升本考试的意向, 也有较强的求知欲和就业意识, 但无论是否有参加专升本考试的意向, 对专升本和自身发展都缺乏系统认识和了解, 学校可以根据不同学生状况提供相应帮助, 因材施教, 帮其规划未来。

3.1 提升学历是个体发展的需要

我国社会经济与科学技术正处在快速发展阶段, 社会对护理人员的要求越来越高, 专科层次的护理教育已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 在终身教育理论背景下, 高职生的健康成长和可持续发展问题是不容忽视的[5]。合理引导学生的升学热情, 鼓励其求学积极性, 有利于学生成长和个人发展。根据调查, 愿意参加专升本考试的学生大部分是认同职业教育的, 但还想通过本科教育提升自身的就业竞争力。提升学历既符合大多数学生个人发展的需要, 也满足家长让子女接受更高层次教育的中国传统文化心理[6]。

3.2 高职生特点是影响参加专升本考试的重要因素

大部分学生有参加专升本考试的意向, 部分没有意向的学生也期望毕业后通过继续教育提高学历, 但是, 绝大部分学生只是有想法而没有具体计划, 对专升本考试存有畏惧心理, 对自己的未来也没有任何规划, 不知道自己需要什么, 这和高职生的特点有一定关系。高职生的特点是年龄小、基础薄弱、意志力不强, 一直生活在象牙塔之内, 在家依赖父母, 在校依赖老师, 不能自立, 对未来很少考虑。同时, 医学专业课比较抽象、枯燥, 学生学习起来比较困难, 所以对专升本考试较为畏惧, 有部分学生虽然决定参加专升本考试, 但因为压力太大, 复习科目太多而中途放弃。

3.3 学校和教师应对学生进行升学或职业规划指导

调查显示, 并不是所有学生都适合参加专升本考试, 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加合理地规划自己的未来, 学校和教师应根据不同学生的需求提供个性化辅导。学校可以在新生入校后邀请往届通过专升本考试考入本科院校的校友进行考本讲座, 介绍什么是专升本以及复习、考试经验, 解决学生关心的问题[7]。让学生在入学之初就了解专升本, 在日后的学习中有针对性地去学习, 考虑自己是否适合参加专升本考试。

摘要:目的 了解高职护生参加普通高校专升本考试的意向, 以便为学生发展提供针对性服务。方法 对我校三年制护生108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调查结果显示, 有参加专升本考试意向的护生共72人, 占66.7%;没有该意向的31人, 占28.7%;没有考虑过的5人, 占4.6%。结论 高职护生多数有专升本意愿, 希望提高学历, 但对专升本缺乏认识和了解, 学校和教师要指导其进行科学、合理的升学或职业规划。

关键词:高职护生,专升本考试,意向

参考文献

[1]王玉莉, 绳杰清, 李莎莎, 等.护理专业专升本学生学习动机及影响因素的质性研究[J].护理管理杂志, 2010 (8) :533-535.

[2]苏春年, 王利群.对全日制“专升本”学历教育的思考[J].中国医药指南:学术版, 2007 (9) :40-41.

[3]姬慧.发展高层次职业技术教育的必要性研究[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5 (30) :165-166.

[4]周彦.浅谈大学生考研热[J].商品与质量, 2011 (6) :224.

[5]王尹芬.对部分高职专升本实践的研究[J].教育与教学研究, 2013 (3) :90-93.

[6]史宪风.护理专业专升本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护理研究, 2008, 20 (7) :1868-1869.

高职高校论文 篇11

一、国外教师专业发展的模式

(一) 美国高校终身制教师专业发展模式

1.可选性发展计划。

可选性发展计划是为终身制教师专门设计的专业发展计划, 其有三个特点: (1) 将高校使命与终身制教师的发展联系起来。非研究性高校提供的教师专业发展计划强调以教学为重点, 研究性高校提供的计划鼓励教师主持参与科研项目研究和外部资金及资助的争取; (2) 鼓励终身制教师重新“发现”其承担的角色。支持终身制教师去不断“发现”自己承担的教学、研究、服务社会的角色, 提高教师的成就感, 刺激动机, 改善学生的学习质量; (3) 实施方法多种多样。可选性发展计划包括教师个人的、专业的、课程的、组织的, 既满足了教师个人的需要, 也满足了高校发展的需要。著名的纽约城市大学布鲁克林学院采用这种模式成效显著[1]。

2.规定性发展计划。

终身制教师发展计划的第二个主要方法就是使发展计划成为规定的后终身制评估制度的一部分, 被称为规定性发展计划。包括三个方面内容: (1) 规划期内教学、科研、服务方面应达到一定目标, 这些目标如何与院系的发展规划结合起来, 以及达到这些目标的具体时间要求; (2) 实现目标所需的主要资源; (3) 成功实现这些目标所采取的措施[1]。

3.联合性发展计划。

可选性发展计划和规定性发展计划基本上是由某一高校独立操作, 针对本校的终身制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计划。除了这两种模式, 有些高校也进行校际合作, 共同发起一些计划项目, 如通过自创性合作、专业协会、教师发展项目等来促进终身制教师的专业发展, 这些专业发展计划被称为联合性发展计划[1]。联合性发展计划的特点是成本较低, 能使终身制教师在校际学术、科研、教学等方面产生互动式的愉快合作与交流。

(二) 美国学者的五种教师专业发展模式

美国两位教育学者丹尼斯·斯帕克斯和苏姗·劳克斯·霍斯利长期致力于课程建设和现代教师教育研究, 理论构建系统周密, 实践探究严谨具体。这两位学者提出了教师的五种专业发展模式。其广阔的研究视野、科学的辩证精神和理性的逻辑方法给予我们较为深刻的启示。两位学者于20世纪末合著的《专业发展模式》一文, 综合概括了当今世界教师专业发展的五个基本模式:一是个人引导模式;二是观察和评估模式;三是参与发展与改进过程模式;四是培训模式;五是探究模式[4]。并就这五个模式的概念说明、基本假设、理论和研究基础、活动阶段、例证与结果等做了详尽准确、系统完整的阐述。以其深入的阐释性、精确的提炼性、清晰的逻辑性和完整的总结性, 对当今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途径与方式进行了深刻的阐发和系统的梳理[5]。

(三) 新加坡高职院校教师专业发展模式

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高职院校教师专业发展模式:一是终身学习模式。针对教师专业发展, 建立了无“货架寿命”的组织文化。“货架寿命”理念源于超市商品的货架期或保质期, 也就是商品能放在货架上的寿命。教师无“货架寿命”的实质就是终身学习 (保鲜) 理念。二是专业开发轮换模式。教师要在职业上不断发展, 除了获得与专业发展相配套的受教文凭与证书和具备相应的教育资格, 还要掌握与自身相关的专业技能。学院规定各系20%的教师要进行专职项目开发1-2年, 并实行教师培训轮换制。这样, 既提高了教师的专业水平, 又保证企业项目开发的连续性及校企合作的延续性, 使教师能力多元化, 以适应新领域及多岗位的工作需求, 实现了教师能力的可持续发展。三是校企合作模式。学院招聘的教师既要有大学以上学历, 而且要具备3-5年以上的企业工作经验。这些教师不仅带来了他们的学识, 带来了他们的工作经验, 而且带来了企业的人事关系、社会资源和企业项目。

新加坡在努力发展高职教育的同时, 也构建了一系列保障高职院校教师专业发展的制度。在南洋理工学院, 新加坡高职教师专业发展的特色非常鲜明, 使高职教师专业水平得到了良好的提升与发展。早在1993年, 美国进行全球性调查, 其结果表明:全世界劳动力素质最高的国家是新加坡, 超过了当时发达国家中的瑞士和日本, 这充分说明了新加坡的国民经济之所以持续发展和产业结构顺利调整的原因所在。因此, 新加坡职业教育发展的先进理念, 新加坡高职院校教师专业发展的特色, 完全值得发展中国家借鉴和学习[6]。

二、国内教师专业发展的模式

(一) 国内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的四对基本模式

1.自力性和他力性模式

自力性模式, 也称自主发展模式。是指教师在自我发展意识的驱动下, 以自身的智能结构、心理素质和道德品质为基础, 通过自我设计、自我规划, 积极主动地寻求并参与专业发展活动, 从而实现自我专业能力提升的过程。

他力性模式, 也称帮扶发展模式。相对于自力性模式而言, 是指在教师自身以外的各种力量 (包括院校、教师同行、学生、社会力量等) 帮助下, 形成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良好外部环境和有效的发展途径。

2.内涵式和外延式模式

内涵式模式。是指运用教育教学内在的理性规律, 以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专业教育方法等内在因素为手段, 实现教师专业发展的模式。

外延式模式。是指与内涵式相对应, 运用教育活动中的非理性规律来培养教师的专业信念、专业个性、职业道德, 以实现教师专业发展的模式。

3.继承性和创新性模式

继承性模式, 是指教师通过学习前人总结的教育理论和专业技能, 在教育教学和科研活动中加以运用, 取其精华, 弃其糟粕, 总结经验, 吸取教训, 推动自身专业水平提高的过程。

创新性模式, 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和科研活动中, 遵循客观规律, 构思和创造出一套新的教育理论和教学方法, 实现自身专业能力的拓展和更新。创新性模式的典型形式是“反思—实践法”。

4.拓展性和深化性模式

拓展性模式是指教师通过广泛涉猎其他学科领域基本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从横向上扩展自身的专业面, 形成具有宽厚基础的辐射性智能结构。

深化性模式是指教师通过综合运用与本专业相关的其他学科领域的专业知识与技能, 从纵向上加深自身的专业度, 形成高、精、尖的凝聚性智能结构[7]。

(二) 基于大学教学学术性视角的教师专业发展模式

从教学学术性出发, 通过学位教育模式、社区教育模式和校本教育模式等, 突破大学教师单一的专业发展模式, 形成有机结合的专业发展模式体系, 从而提高大学教师教学的学术性,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在教学成熟的基础上实现教师的专业成长[8]。

1.学位教育模式

学位教育模式是指教师以增进学科专业知识为目的, 通过系统地学习研究生专业课程, 取得相应的学历或学位, 着实提高了教师的学术水平和科研能力, 以学术能力为主要评价标准的发展模式。

2.社区教育模式

社区教育模式是指以丰富社会阅历, 汲取人文素养, 增进社会情感, 端正社会态度, 承担社会责任, 履行社会义务, 改善社会背景知识为目的, 依托社区环境而进行的提升教师能力的发展模式。

3.校本教育模式

校本教育模式是指以增强教学实践体验, 提高教育教学技巧, 丰富实践教学知识为目的, 以大学教师任职院校为基地, 依托学校现有资源, 发挥教学团队的积极作用, 促进教师专业化的发展模式。

(三) 高职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模式

1.导师制模式

导师制模式是指青年教师拜本单位跨系部或本教研室的专家型教师为导师, 以此来缩短青年教师与教学工作的磨合时间, 加快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 促使新老教师相互取长补短, 教学相长的发展模式[9]。在高职院校青年教师占一定比例的今天, 采用导师制有利于青年教师的专业发展。

2.教学团队模式

教学团队模式是指以系部或教研室为单位, 积极开展教研活动, 聘请国内外有学术研究背景的专家教师开办学术讲座, 主持省部级以上项目, 由学术带头人率领大家一道打造精品课程、精品教材, 建立集体备课制度, 教师轮流主持集体备课[10], 讨论并研究相关问题, 促进教师共同进步的发展模式。

3.校企合作模式

校企合作模式是指高职院校与相关行业的企业单位长期合作, 为专业教师提供社会实践的场所, 有专人指导教师掌握专业知识、专业技能;或聘请企业的技术专家、领导来校担任兼职教授, 定期邀请这些专家到校举办学术讲座, 以此来提升教师综合能力的发展模式。

三、高职航海类教师专业发展的六种模式

(一) 内部培养模式

内部培养模式是指由院校或系部指定某一位既有副教授以上职称, 又有船长或轮机长资质的专家型老教师, 也可由年轻教师根据自己和对方有共同的志趣, 自行选择某一位老教师, 签订教师专业发展指导责任书, 并在系部备案, 由老教师、老专家来专门指导年轻教师, 帮助他们提高教育教学能力的模式。 这种模式非常适合于年轻教师的专业发展。对于航海专业的年轻教师应用内培方式, 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提升他们的教学水平, 使得他们少走弯路, 多走正路, 教学效果会很好。年轻教师能从老教师那里学到沉稳干练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老教师也能从年轻教师那里感受到教学活力。

(二) 外部引进模式

外部引进模式也叫“筑巢引凤”模式。是指院校根据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或应教学工作需要从校外企业引进部分具有实际工作经验的专业技术人才来校从事专、兼职专业教育教学工作的模式。 这种模式比较适合于中、青年教师的专业发展。他们在航海运输企业从事船舶操纵和船舶管理工作, 从操作级到管理级, 具备一定的实际工作经验, 只要在教学上稍加学习, 教学工作会有较快的发展。

(三) 兼职流动模式

兼职流动模式是指院校经常轮流派遣教师到企业去顶岗挂职、培训、换证、考证, 帮助教师提高航海专业技能的模式。 这种模式对于老、中、青三种教师的专业发展都比较适合。该模式有利于航海专业教师的知识更新和储备, 更能促进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升, 符合STCW公约马尼拉修正案的要求。

(四) 协作交流模式

协作交流模式, 也称校企合作模式。是指院校聘请企业的指导船长、指导轮机长等专业技术人才到校担任兼职教授, 让他们走上讲台, 讲他们的亲身经历, 讲他们的实际操作经验, 讲他们处变不惊的心理素质, 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的模式。专职教师能从兼职教师那里学到许多实践方面有用的东西, 兼职教师也能从专职教师这里学到上课技巧, 相得益彰。

(五) 学历进修模式

学历进修模式是指院校鼓励在职教师进行专业学科的学历进修、培训, 提高学历层次, 给予一定的资助, 要求获得硕士及硕士以上的学位证书的发展模式。 这种模式也比较适用于中、青年教师的专业发展。根据2010年7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的要求, 提高教师业务水平和教学能力, 通过研修培训、学术交流、项目资助等方式, 培养教育教学骨干、“双师型”教师、学术带头人、教学名师、学科领军人才。

(六) 研究开发模式

研究开发模式是指院校鼓励航海专业教师从事相关专业教研项目的开发研究, 并提供一定的科研资金, 指导教师的专业发展。 这种模式适合于各年龄段教师的专业发展。通过这种模式让航海专业教师以科研促教学, 以教学促发展, 顺利搞好纵、横向课题研究, 以期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和学术水平。

四、结语

西方国家的大学、高职院校教师专业发展模式具有借鉴意义, 国内高校的教师专业发展模式也很有特色, 都值得航海高职院校的领导和教师们学习和效仿。教师的专业发展是航海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必由之路, 因此研究提出了高职航海类教师专业发展的模式, 从理论到实践为航海类高职院校的教师专业发展提供富有价值的参考依据, 也为院校和系部的领导在对教师专业发展制定规划时用作决策依据, 引起领导高度重视教师的专业发展, 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方便。

参考文献

[1][2][3]郑文, 李阳琇.美国大学终身制教师专业发展模式初探[J].教育发展研究, 2006, (9B) :72-74.

[4]李碧雄.国外教师专业发展模式及对我国的启示[J].湖南教育, 2007, (8) :38-40.

[5]裴跃进.国外教师专业发展的五种模式简介及对我们的启示[J].中小学教师培训, 2006, (11) :60-62.

[6]阮彩霞.新加坡高职院校教师专业发展的特色和启示[J].南方职业教育学刊, 2011, (1) :35-36.

[7]周艳.高校教师专业发展模式探析[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2008, (4) :106-107.

[8]时伟.大学教师专业发展模式探析[J].教育研究, 2008, (7) :82-83.

[9]潘小珍, 肖利秋, 钟碧菲.高职院校教师专业发展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广州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8, (1) :52.

上一篇:公路穿越下一篇:石膏基自流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