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科技发展模式

2024-09-20

古代科技发展模式(精选7篇)

古代科技发展模式 篇1

摘要:“情境教学”模式的运用顺应了大脑的生物特点, 并利用了认识的直观原理。在教学中, 教师应尽力创设情境, 建构全面的文学史景观, 完善学生原有的知识架构;通过语境还原, 在教学中不断强化学生的感受能力、理解能力, 实现课程之间的融会贯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学生自觉地进入文学史发展的“过程”之中, 帮助学生形成自主学习模式。总体来看, 在古代文学课堂上实施“情境教学”要求教师立足学科性, 关注教学内容的鲜活度;渗透教育性, 着眼于学生的未来发展。

关键词:古代文学教学,情境教学,自主学习

“情境教学”是将学习者的体验活动、认知活动、情感活动整合起来的教学模式,追求教育的整体性。在中国古代文学史教学中,教师可采纳“情境教学”模式,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美国著名教育家John D.Bransford等人认为,社会情境是指“熟悉的任务情境”和一个“有意义的目标情境”。也有学者认为,情境既是问题的物理结构与概念结构,又是活动的意识意向与问题嵌入其中的社会环境。[1]

将“情境”引入教学的优长有如下两点:其一,“情境教学”模式的运用充分顺应了人的生物特征。脑科学研究表明:人的大脑左右两半球相互协作、各有分工。大脑左半球掌管逻辑、理性,包括言语的活动;大脑右半球负责直觉、创造力和想象力,包括情感的活动。传统教学中,教师的分析讲解、学生的单项练习主要调动大脑左半球,引导学生的逻辑分析能力。“情境教学”着力调动右半脑,使之活跃起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在传统教学方法的基础之上,辅之以“情境教学”,大脑两半球交替兴奋,或同时兴奋,协同工作,大大挖掘了大脑的潜在能量,学生可以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因此,情境教学可以获得比传统教学明显良好的教学效果。其二,“情境教学”模式充分利用认识的直观原理。具体的形象、鲜活的细节等易于留存在人的记忆中。从教学实践上看,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情境教学”更强调直观性、情感性、师生的双向互动性,采用“情境教学”模式,可以更好地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在中国古代文学史课堂上,教师可吸纳“情境教学”的理论与方法,以学生固有的知识结构为基础,大量增补相关背景资料,帮助学生“回到”古代社会的历史情境,体会具体时代的文化氛围和创作环境,更形象、更真切也更深刻地学习、感知、接受中国古代文学史。这种再现过往时空,构建还原“历史语境”的方式,有助于提升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和逻辑分析能力。

中国古代文学课堂“情境教学”的总体思路如下。

(一)创设情境,完善学生原有的知识架构,建构全面的文学史景观。

“情境教学”通过有效地创设情境,将学生引入时空隧道,走进古代文学现象发生的现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利用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有关知识、经验去同化当前学习到的新知识;如果原有知识与经验不能完全同化新知识,则指导学生对原有认知结构进行改造、重组,丰富、补充、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

如,在讲述元代戏曲《西厢记》时,常规的教学模式下,讲授的主要内容有三:关于作者王实甫、《西厢记》的主题、《西厢记》的艺术特点。在“情境教学”模式下,则补充讲授“关于《西厢记》的续作及其评价”一节。《西厢记》问世后,出现了大量续作,不少续作有意颠覆《西厢记》原有的风格。如盱江韵客的《续西厢升仙记》,将莺莺写成心胸狭隘的妒妇,将张生写成恶人;张生与莺莺结成夫妻,又要纳红娘为妾;红娘更被写成与莺莺争风吃醋的小人。在讲述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引领学生进入明清两代“满地皆话《西厢记》”的“历史情境”,并结合学生所熟知的当代文化界的“恶搞”之风,指导学生认识、分析古今相似的文学、文化现象,激发学生对古代文学的学习兴趣,也引导学生对当下“恶搞”等文化现象形成理性认识,提高他们的文化品位和思想水平。

(二)把握主体,强化学生的感受理解能力,实现不同课程之间的融会贯通。

“情境教学”以学生为主体,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下,经由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帮助,阅读必要的学习资料,激发、强化个人对古代文学作品的感受,并进一步形成对古代文学、文化的理性认识。因此,“情境教学”要求课堂内外充分互动。学生在课堂上了解、接纳、吸收教师讲授的内容,课后寻找、筛选信息要素,提取已有的知识,通过自我建构、自我发现的方式获得新知识。

如在明代小说教学中,要求学生阅读明代、清代小说的评点本。其目的是,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了解、掌握故事情节,同时直观地感受中国古代小说的存在形式、接受和传播方式,了解时人对这些小说的具体评价。之后,要求学生以评点的形式,写出回评、总批、侧批等,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并促使他们进一步深入地理解中国古代小说的存在状态。这样,学生能在具体的语境中了解古代文学、文化的发生、发展过程,而且有效地打通古代文学和古代文论两门课程。

(三)激发兴趣,关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帮助学生形成自主学习模式。

“情境教学”关注的不仅是学生“知什么”,而且要让学生“知怎样”,并根据自己的学习兴趣、学习方式等,最终确定个性化的学习模式,掌握“学什么”、“如何学”、“如何用”。

学生是有独立意识的主体,要引导学生进入历史场景,学生的感情、信念、愿望、动机等非智力因素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情境教学”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进入历史语境的兴趣,并引导学生形成自觉的学习意识。在“情境教学”模式中,关于读什么、怎样读等,教师应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性。比如,阅读明清小说的评点本,学生可以在《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等小说中任选一部,在阅读并做大量读书笔记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兴趣点,分成学习小组,就某些问题展开讨论,不断强化场景意识,并最终建立个性化的、自觉的自主学习模式。

研究型教学的目的是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创新性,在展开研究型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不是退居幕后,而是进一步发挥能动作用,富于策略性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因此,开展研究型教学并非削弱教师的作用,恰恰是对教师业务素质、教学功底、科研水平、协调能力的综合考验。在中国古代文学史课堂上,“情境教学”就是要整合学习者的情感活动、认知活动,以及系统思辨能力、逻辑表达能力,强调教师讲授、学生学习之间的互补、互动,引导学生形成进入“历史语境”的自觉意识,实现教学由静态化向动态化的转变。进入“历史情境”的最终目的是促使学生理解作品、把握作家、自主学习、用之于实践。

(一)开展“情境教学”在教学方案设计上的要点。

1. 立足学科性。

学科性是“情境教学”根本。中国古代文学、文化的基本特点是“文史哲不分家”,在讲授中国古代文学史时,采用“情境教学”模式,要给学生补充大量社会史、哲学史、政治史、文化史内容。在创设情境时,要注意体现古代文学的学科特点,紧扣教学内容,凸显学习重点,这是首要原则。

2. 关注鲜活性。

经过时间的沉淀,留存在文学史教材中的作家及其作品已经被经典化。经典化有其积极的意义,但也不可避免地具有消极性,这些作家、作品往往被抽离出具体的社会生活场景,成为某个时代的标签,失去了其鲜活性和生命力。在中国古代文学课堂上,教师要尽可能地还原作家的日常生活状态,在生活细节中把握作家、作品,重构古人的文本世界与生活世界的关系,使学生切实感受到古代作家、作品的生命力。

3. 渗透教育性。

高等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要训练学生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使学生由中小学阶段了解、习得知识点转向掌握学习方法,形成自主学习模式。“情境教学”的目的正是使学生从根本上把握学习、理解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基本方法。

4. 着眼发展性。

任何一种教学实践模式都是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为根本目标。“情境教学”模式的着眼点之一,就是培养本科生在阅读中国古典文学作品、文献资料时的现场感。在古代文学学科治学与中学古文教学中,这种现场感是必不可少的基本素质。促使学生形成建构历史语境的意识,对学生将来从事科学研究及教学教育工作具有积极的作用,为学生将来的发展提供充分的准备和充足的动力。

(二)实施“情境教学”可采取的方法。

1. 描述法——建构基本的历史语境。

教师在充分掌握、理解文献资料的基础上,选择与作家、作品等有关的思想潮流、历史细节,以生动的语言尽可能地描述历史的全貌。当学生学习能力不足,或对场景的把握不够时,应结合他们熟悉的场景进行对比、比较,以激发他们还原历史情境的能力。如讲到《三国演义》,为了让学生更深切地理解《三国演义》半文半白的语言所具有的历史感,以学生熟悉的电视连续剧为例,探讨正说历史与戏说历史的区别,提醒学生注意《贞观长歌》与《还珠格格》在语言风格层面上的差异:《贞观长歌》的编导试图把观众引入历史场景之中,所以遵循“讲述历史”的严肃性。这样一来,学生就能充分理解语体对文学文本的巨大影响力。在“还原历史语境”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一步反省古代乃至现当代文学、文化现象。高等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令学习者将抽象的符号逻辑转化为实用知识。师范类院校的学生毕业后,大多进入文化教育部门,针对学生的择业方向,在教学中,时时引导他们对社会问题、文化现象进行反思。如,明清小说、戏曲领域有这样一种现象,那就是国家、特别地方文化官员禁止小说刊行、限制戏剧搬演,但结果却是屡禁不止。在谈到这一现象时,提醒学生思考古代为何禁止小说、戏剧,禁令下达后为何会产生相反的效果,这种屡禁不止的现象对当代有何启示。结合“百家讲坛”“超女”等文学事件、商业文化现象,让学生深入地思考,将来作为一名中学教师,应当如何引导中学生形成宽容的文化心态,同时保持高尚的文化品位。这样,通过课堂教师讲授、学生发言等互动,学生能全面把握文学作品、文化现象及其背后的本质规律。

2. 阅读法——全面感受历史情境。

把握历史场景,关键在于培养学生全面的感知能力。“情境教学”模式在课堂讲授之外,应注重学生课外的学习。学生除阅读作品选、背诵经典篇目,还需要阅读原著,写读书笔记,提交读书报告,通过大量的阅读、写作,不断强化对古代文学、文化的认知。展开中国古代文学课堂的“情境教学”,还可以进一步对学生阅读的版本提出要求。如明清文学教学中,针对学生喜爱小说、忽略诗文的现象,教师可以要求学生阅读明代、清代文学家诗文集,并要求学生阅读线装书或影印本。这样,通过阅读,学生对古人的写作方式会有直观的了解,理解古人创作的物质环境。通过阅读线装书,学生会充分领悟到,古代文学作品不仅是一种文化产品、精神产品,而且是有必要的、特定的物质承载体,这对学生进入具体语境也有极大的帮助。

3. 辅助法——不断强化情境意识。

在古代文学课堂上,利用网络资源、多媒体技术,采用图画再现情境、音乐渲染情境等方式,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迅速进入历史语境。如,在讲授元明清戏曲时,由于戏曲已经退出了学生的生活,因此,必须让学生观赏、了解戏剧,他们才会对戏曲有直观的感受。在讲授《牡丹亭》之前,课间,可反复播放经典片段,如《游园》等,使学生对昆曲有直观的印象;在讲授过程中,可让学生观看青春版的《牡丹亭》,使他们进一步从声音、画面等综合效果上理解中国古代戏曲。在讲授过程中,针对有关唱词,还要给学生补充古人生活的基本知识。如《牡丹亭》中有“遍青山啼红了杜鹃,荼蘼外烟丝醉软”一句,教师可放映看杜鹃花、荼蘼等的图片,提醒学生“荼蘼”这种花与玫瑰花同一科属,攀延性很好,颜色纷繁,古人常用来作蓠芭墙。通过这种方式接通古今时空,学生能全面感受古人生活与当下的融会之处。

常规的古代文学教学往往讲授知识点,分析人物形象,以及作品的艺术特色,并对文学现象、文艺思潮给予定性式的评价等,这样容易让学生对古代文学、文化形成刻板的印象,学生仅仅将古代文学作品、作家视为抽象的逻辑符号,无法对古代社会生活、古代文学作品作出“同情的了解”。

中国古代文学史课堂实施“情境教学”模式并不反对或否定传统的教学方法,“传统型教学扮演的是一个居高临下的‘传道授业解惑’者的角色”,[2]“情境教学”模式则鼓励教师将学界最新的科研动态、教研方法应用于实践,作为组织者、激发者、引导者、推动者,最终促使学生学习能力全面提高。

以“情境教学”为手段展开研究型教学时,教师通过有意识地穿插对作家活动场景、生活细节等的描述,可以推动学生自觉地进入文学发展的“过程”之中,感受到古代文学作品的切实存在,古人生活的多样性、丰富性。这样,通过还原情境激发学生对古代文学作品、文学事件、文化现象的理解与认知,最终,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思维品质与研究能力。

在古代文学课堂上展开“情境教学”,可以实现由知识向能力的转移,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开拓学习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如何将教师掌握的系统知识、学术方法、教学方法等尽可能全面、快速地传递给学生,是教学的重要目标。心理学研究显示,只要建立适合的语境,激发学习者的主动性,知识就可以成功转移。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情境教学”之中,也可以使形象再建能力与抽象思维能力均得到提高,丰富学习方法,提升思维品质。“情境教学”激发学生调动生活经验与逻辑思维能力,将教师讲授的内容与个人的体验、知识点融会合一,使学生在情境还原的基础上理解古代文学作品。

总体来看,“情境教学”可进一步加深学生对中国古代文学、古代思想乃至中国古代文化的理解与认识。对师范生来说,“情境教学”为学生未来的职业建构提供必需的知识储备。通过“情境教学”,师范生在接受高等教育的阶段,就能够了解和习得前沿的教学方法,关注教学方法论,为迅速融入职场进行必要的准备。对非师范生来说,“情境教学”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术品质,帮助学生了解学术界最新动态、最新观念和观点。

参考文献

[1]顾明远.教育学原理[M].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7.

[2]贺定修.高校实施研究性教学的教师应具备的素质[J].教育探索, 2004, (6) .

论中国古代文学互动式教学模式 篇2

一、互动式教学模式的必要性

教学模式是指授课过程的组织形式。以往古代文学授课多“一言堂”的教学模式, 即课堂上以教师讲授为主, 每节课教师从头讲到尾, 学生处于被动接受和附庸的地位。这种教学模式既不能体现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创造性, 又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然而约定俗成, 每一节课, 老师从上课铃响讲到下课铃响, 因而往往远离作品本身而肆意发挥, 学生则无暇看课文, 只忙于记笔记。花同样的时间精力, 究竟是读名篇名著好, 还是记笔记、背笔记好, 似乎不难做出合理的结论。”[2]互动式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体, 以教师为主导, 强调培养学生的基础理论和实践能力, 是目前教育界研究的重要的教学模式之一。

传统的教学模式课后的延展式教育较少, 学生除了完成教师留下的作业外, 对文学作品的把握往往以考试为导向。考试多为笔试评定, 文学史的内容占试卷的60%, 文学作品分析占40%。这种评估体系只能体现学生对于文学史的熟知程度, 对其提高写作能力与综合素质并没有很大的帮助。古代文学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提高其实践创新能力。“近几十年来, 由于对于传统的错误认识, 以及在这种文化背景下成长的新生代才学的不足, 原本在高校古典文学教学中还尚存一线的写作练习几乎绝迹, 与古代文学的隔膜越来越深。于是学生鉴赏时莫名其妙, 老师评点时隔靴搔痒。”[3]文学作品中的仁义礼智信只有被学生化为人文素质, 才能实现真正的文化传承。互动式教学模式克服了传统教育的弊病,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和实践,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实践的能力。

二、互动式教学模式的建立

互动教学模式互动作为教授和学习的手段, 在互动过程中实现教学相长。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教学, 通过教学、讨论和交流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和相互配合。学生通过这种教学模式了解文学的经典作品, 掌握评价和审视文学作品的方法。它分为课前、授课和课后互动三类。

(一) 课前互动包括指导学生自主阅读和收集材料。

我院创立了《中国古代文学网上教学资源库》, 通过网络课程提前将讲授课程的预习和思考题布置给学生, 让学生在课前对所讲授的知识有所了解。学生通过查询资料的过程中寻求答案, 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如在讲授《牡丹亭》前请学生查阅其的版本, 很多学生在查询中发现其版本在科白上存在很大变动, 得出舞台表演和文学剧本之间是有很大差距的结论。

(二) 授课互动是指教师在课堂上以学生为主体, 运

用提问式教学、讨论式教学、情景模仿式教学等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讲授《鸿门宴》时运用情景模仿式教学, 教师让学生扮演《鸿门宴》中的角色, 对鸿门宴的场景进行了模仿, 课堂妙趣横生。最后的作业是每个班级编一个短剧《鸿门宴》。有的学生用现代人的观点戏说鸿门宴, 表演时尚幽默, 经过多年演绎已经成为话剧社节日表演的保留剧目。运用这种授课方式激发了学生学习创作的热情。

(三) 课后互动以网络为平台, 教师答疑, 指导学生阅读、写作和实践。

教师指导学生将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践和生活中。学生创办具有特色的文学社、戏剧社和杂志。在不同的学习阶段引入了对联、绝句、律诗、长调词之类的写作训练。我校成立了徐州高校诗词协会、楹联协会和话剧社, 每年都举办采风活动、诗词朗诵和创作大赛。戏剧社创作课本剧参加高校大学生DV大赛。通过实践活动提高学生写作和社会实践能力。

三、互动式教学模式的成效

古代文学教学是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整体素质。“大学的素质教育, 特别是文化素质教育, 其宗旨、其核心是育人, 或让学生学会做人。但是这种教育不能仅仅依靠课程教学, 课程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要形式, 却不是唯一的形式, 育人、素质教育很重要的一环是‘养成’, 即通过大量日常生活和环境的熏陶, 潜移默化地、润物细无声地对人的心灵予以感染、纯化。”[4]互动式教学在教学过程、教学效果和评估体系上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一) 增强趣味参与性教学。

互动式教学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得到愉快的美学享受, 如在教授《春江花月夜》时可以安排多媒体教学播放古筝曲《春江花月夜》, 加深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同时安排周期性讨论会, 师生共同评议文章, 各抒己见, 见仁见智。先让学生评议, 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提出自己的观点和建议, 然后教师进行修改、评议和总结。一篇文章经过师生的反复评议会出现很多亮点。学生的思维和参与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

(二) 提高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

通过假期社会调查和实践提高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比如2012年的暑期社会实践题目是结合中国古代文学的知识调查和研究你感兴趣的地方传统文化。很多学生通过调查和研究写出了不少好文章。如《唐代徐州进士考》《宋代徐州进士考》《明代徐州进士考》《清代徐州进士考》《苏轼在徐州文学创作研究》《苏轼在徐遗迹的考证和研究》《徐州古代名人遗迹考察与研究———以彭祖、项羽、刘邦为例》和《张竹坡文化遗迹调查与研究》等。学生运用学到的中国古代文学知识进行调查和研究, 加深了对传统文化的了解。

(三) 形成开放灵活的评估体系。

在考核考试方式上将参与讨论、学期论文和课外实践与期末考试一起计入学期总成绩。用灵活的评估体系扭转学生被动、应试学习的不良倾向。采用考查和考试相结合的评估体系, 考查的成绩占30%, 考试的成绩占70%。考查内容分为平时的课堂讨论、学业论文的写作和课外实践三个部分, 各占三分之一。考试采取笔试方式, 试卷考查的重点突出学生对重名家名篇的掌握, 通过具体作品的分析达到以点概面的效果。通过这种考试方式, 学生在具有扎实的文学基础知识功底的同时, 也提高了古文的审美和鉴赏能力。

在实施素质教育的前提下, 中国古代文学面临着推进课程向综合化发展, 教学内容、教学技术和教学模式现代化的课题。加强学科建设, 改革教学手段和模式, 全面发挥课程在德育、智育、美育等方面对学生的作用是改革的重点。互动教学模式将交流和对话作为教学实施的核心和灵魂, 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教学实践, 通过讨论交流相互作用、影响和配合。它有利于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协作和自主创新的能力, 提高学生的素质, 增强教育效果。

参考文献

[1]席勒.美育书简[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 1984:118.

[2]霍松林.古典文学与素质教育[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 2003 (1) :6.

[3]邱奎.回归原典.重视写作.培养通才[J].上海大学学报, 2006 (4) :1.

古代科技发展模式 篇3

一、中国古代文学教学现状及实践教学的必要性

作为传统性较强的一门古老学科, 中国古代文学的教学一直秉持着自己的传统。强调学术性、传承性和知识性。这种教学模式当然不会错, 中国漫长的历史以及随之而来的文学传承, 使得众多研究者极度重视“考据、义理、辞章”的方法论体系, 大文化背景的时代色彩使得传统的教学模式根深蒂固。我们的时代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时代, 社会分工的精细化和过于强调理论的体系化, 不利于培养创新型人才即复合型人才。因而, 中国古代文学的实践教学呼之欲出, 它或许是这个学科教学改革的破冰之举。

中国古代文学的实践教学的根本特征就是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 使学生在学习过程变被动为主动, 调动学生感性与理性的双重视角, 全方位地培养其创新性和应用性。需要注意的是, 强调实践教学的同时, 我们要注重对学生基本知识、基本素养的培养。如果没有基本的文学史常识, 没有对基本作家、作品的理解, 实践教学只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二、中国古代文学实践教学模式刍议

中国古代文学的教学模式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建构。

其一, 学时设置上, 实践学时和讲授学时要进行有机整合, 既要有一定的区分度, 也要强调二者的可溶性。就前者而言, 实践教学与课堂上的讲授教学有本质的区别。作为一门古老的传统学科, 中国古代文学涉及到众多的作家、作品, 其没有讲授学时是不可能的。实践学时只能是讲授学时的有益而必要的补充。同时, 我们应该注意到, 实践教学与讲授教学二者在本质上并不矛盾, 实践的过程也需要教师必要的指导, 讲授的过程, 也是实践的另一种模式。二者的融合, 能够加强彼此所强化的领域, 对学生的理论与实际操作能力, 都有很大的提高。

其二, 要探索有意义并且具有可操作性的实践教学方法。目前, 工作在第一线的中国古代文学教师, 对实践教学的方法进行了有意义的探索, 并有了较成熟的案例, 诸如古体诗词的写作、古籍文献的整理、经典叙事文学的排演、古诗文的诵读与传唱等。任何成熟的教学模式, 都需要有相应可行的教学方法作为支撑。可以说, 中国古代文学的实践教学方法是统摄整个教学改革的灵魂。从教学实践中得来, 应用到实践教学终曲, 是中国古代文学实践教学方法得以成熟的唯一选择。

其三, 重视中国古代文学实践教学中宏观因素与微观因素之间关系的协调。理论上的宏观建构, 或许不能保证微观与宏观的完全一致性。作为一种切实可行的教学模式, 如果微观教学现实与建立的宏观模块不能完全一致的话, 会导致一系列因素的随之变化。没有基本固化因素的存在, 教学模式也就无从谈起。所以, 协调教学过程中宏观与微观的诸多因素, 也是中国古代文学实践教学所要注意的问题之一。

三、个性化考查与中国古代文学的实践教学

中国古代文学实践教学模式的建构是一个系统的工程, 课堂上的闭卷考试或者开卷考查已经不能满足教学的基本要求。在中国古代文学教学改革的大背景下, 对课程考查的改革, 理应得到一定的重视。所谓的个性化考查, 指在课堂的常规教学和实践之后, 根据具体作家、作品或文学史现象, 创造性地针对某一可操作性题目, 进行考查问题的建构, 问题要具有新鲜性和趣味性, 其答案一定是开放性的, 从学生的作答中, 可以看出, 其对专业的理解, 以及对专业延伸部分的操作能力。

中国古代文学的个性化考查的模式建构必须遵从以下原则。首先, 无论是多么开放性或富有趣味性的问题, 必须以文学原典或文学史基本史实为依据。其次, 个性化考查的题目设置要合理, 以便给学生留出尽可能大的思考空间, 并且这种思考尽量涉及到多学科的知识与技能。最后, 个性化考查切忌随意性。教师要认真思考, 要像备课一样准备考查内容。个性化考查的实施, 对教师的要求不是降低了, 而是提高了。教师的思考维度要跳出文学史固有的局限, 要尝试以当下的眼光, 以大文学视角, 重新审视并梳理原本的文学史基本事实, 要让作家作品活起来, 让学生体会到流淌在文学历史中的血脉。只有教师具备了多维思考的能力, 学生才有可能在学习过程中有所提高, 有所创新。

当然, 无论我们如何强调中国古代文学教学的实践性, 考查的独特性, 我们都不能忽视对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传授。对文学原典的通读和背诵, 是我们进行个性化考查的前提。“通读、背诵重要的古籍和诗文名篇, 似乎很笨, 其实最巧。巧就巧在用力较省而收效较大:既提高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 又扎扎实实地扩大了知识领域, 而写作能力、记忆能力和艺术感受能力, 也得到了培养。这真是一举数得!”个性化考查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学生带着问题找寻答案, 这本身就是一个学习的过程, 但并不枯燥, 且趣味横生。在此基础上, 个性化考查才能够提升学生的实践技能, 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学生不仅在学习知识, 而且能够运用现有知识, 解决与学科有关的一些实际问题, 在解决过程中, 知识与能力得到了相溶和转化。

参考文献

[1]张志勇.创新教育:中国教育范式的转型[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 2004.

[2]谢安邦.中国高等教育研究新进展·2004[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

[3]齐欣, 赵田峰.中国教育调查[M].北京:九州出版社, 2005.

[4]王前新, 周明显.创新教育全书 (上) [M].北京:九洲图书出版社, 1999.

古代科技发展模式 篇4

一、实践教学的理论

中华民族的职业技术教育开始得很早, 至少在黄帝时代, 就有了“嫘祖始教民育蚕, 制茧以供衣服”的记载。而《农桑辑要》卷一的“神农因天之时, 分地之利, 制耒耜, 教民农耕”, “尧聘弃, 拜弃为农师, 封之台, 号为后稷”和《孟子·滕文公上》的“后稷教民稼穑, 树艺五谷, 五谷熟而民人育”的记载, 说明原始社会时, 就有教民纺织与传授农业等职业技术教育的活动, 而这种职业技术教育活动, 都是以实践效果为衡量标准的, 因此, 实践就成了检验这种职业技术价值的标准。

至于孔子时代, 《论语·子路》有云:“诵诗三百, 受之以致, 不达;使于四方, 不能专对, 虽多亦奚以为?”这是孔子实践教学理论的明确表达。孔门有弟子三千, 其中不乏像颜回、曾参、有若、子夏、冉耕这样的饱学之士和苦学之士, 但孔子对自己的教育成果似乎并不满意, 因为他看到自己培养出的学生与社会所需求之间还不能达到完全的默契。学生在孔子私学里熟读《诗经》, 达到孔子所要求的“不学诗, 无以言”的标准, 而到了社会上却不能流畅应对, 更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外交人才, 着实让孔子感到遗憾。所以孔子提出了在实践中考验学生能力的实践教育法:“由也千乘之国可使致其赋也, 冉有则百乘之家可使为之宰也, 赤也束带立于朝, 可使与宾客言。” (《论语·公冶长》)

墨子是历史上唯一一个农民出身的思想家, 他是下层劳动者的代表, 墨派弟子也多是手工业者, 因此, 墨子的教育思想更能表现出理论联系实际的倾向, 墨子的技术教育也是完全实用型的。墨子提出“各从事其所能” (《墨子·节用中》) 的教育主张, 以培养“能谈辨者谈辨, 能说书者说书, 能从事者从事” (《墨子·耕柱》) 的实际本领, 强调“赖其力者生, 不赖其力者不生” (《墨子·非乐上》) 的实践效果, 这些教育理论都是在强调对学习者的动手能力的培养, 又直接对抗某些只讲究理论培养、不重视实践锻炼的教育理论。

北宋政治家王安石崇尚实用主义的教育方式, 十分重视学校教育对于治国安民的重要作用, 并着眼于人才的实用特质, 他主张学校应该培养“致用于天下” (《致一论》) 的人才。这样的人才投放于社会对国计民生有实际的作用, 才能算是“其事业备也”。而在“事业备”的前提之下, “事业备而神有未穷者, 则又当学以穷神也, 穷神则知微知彰知柔知刚, 夫有微彰刚柔之际皆有以知之, 则道何以复加哉。” (《致一论》) 这是说在有了实践经验的基础上, 再加强理论的学习, 就会对“道”的体悟更加深刻, 人才的力量就强大到无所不能的程度。

清代教育家颜元一生以行医和教学为业, 他继承和发扬孔子的教育理论, 主张教育要“习动”、“实学”、“习行”、“致用”等几方面并重, 培养出经世致用之人才。颜元指出宋代明代理学家所提倡的“穷理居敬”、“静坐冥想”的学习弊端, 认为理学家是把读书求学当成是文字训诂活动, 其结果只能是“千百年来, 率天下入故纸中, 耗尽身心气力, 作弱人, 病人, 无用人者”, 是“误人才, 败天下事”的错误教育方式, 所以要破除这种僵硬的八股式学习, 而要通过亲身的“习行”, “躬行而实践之”等实践活动, 在教学过程中理论联系实际, 使静止的理论学习与活泼的、实用的、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联系在一起。

二、古代的实践教学活动及其成果

农业技术与手工业技术是古代职业教育中的基础部分, 从黄帝时代起, 神农、嫘祖、后稷、大禹、伯益等人都用实践教育的方法教导民众进行各种职业技能的学习, 如纺织技术、中草药种植技术、制陶技术等, 到了春秋战国时代, 古代的教育家们更是用实践教育的方法培养着各种人才, 如孔子、墨子、许行, 都是这种实践教学方法的提倡者和实施者。农家学许行提倡以农耕治天下的理论, 他率领“其徒数十人皆衣褐, 捆屦, 织席以为食” (《孟子集疏》卷五) 。这说明许行是以传授给弟子编织技术, 并在亲身参加手工业生产的过程中, 传授给弟子们生存技能和治国安邦的理论的教学模式, 并产生了良好的影响:“陈良之徒, 陈相与其弟辛, 负耒耜自宋至滕, ……陈相见许行而大悦, 尽度弃其学而学焉。”这位前来就学的陈相也是楚国的儒者, 他在游学的过程中见到许行, 便被他的农耕实践教学法所吸引, 尽弃自己的理论而就学于许行, 并高度地评价了许行的实践教育和治国理论:“贤者与民并耕而食, 饔飧而治, 今也滕有仓禀府库, 则是厉民而以自养也。” (《孟子集疏》卷五)

天文历算是古代科技的组成部分, 古人靠着夜观天象的原始方法, 观察气候和节令的变化, 为农业生产提供降雨、风向、温度等方面的依据。掌握天文历算技能的畴人 (星相师) 们在传授学业时, 采用的是父子相传、实践教学的模式。《五礼通考》卷一百八十三有云:“ (畴人) 家业世世相传, 为畴律年二十三传之, 畴官各从其父学之。”可见“畴人”们观星象的本领就是通过代代相传的长辈那里学到的, 在长辈的实践教学中, 青年畴人才得以成长成熟, 并进入宫廷接替父职。

又如在古代的医学技术教育中, 自夏商周时代起就一直使用临床实践的教学模式。如《旧唐书》职官三记载:“太医令掌医疗之法, 丞为之二, 其属有四:医师、针师、按摩师、禁咒师, 皆有博士以教之。”除了这些人员之外, 还有“药园师二人药园生八人”, 这些从事医药职业的人, 除了各随其博士习学着理论知识之外, 医师们还要“疗人疾病以为全多少而书之以备考课”, 药园师的学习方法是“以时种时收采”。这些文献都说明, 唐代的医学从业者都在使用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相结合的方法, 药师们要在药园里种植草药, 在实践里掌握草药的性能;医师们要在临床治疗中学习医术, 而且对其医术优劣的考核, 不是单考核其对于医学文献和理论掌握的多少, 而是要把他们平时临床实践的效果一一书记下来, 以“疗人疾病以为全”者作为考核和升职的标准。

清代京师同文馆的英语馆是在“师夷长技以制夷”的西学理论之下创办的, 其目的是“识洋字, 制洋务”, 其教学方法是典型的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方式, 其性质就是一所清代的英语职业技术学校, “培植译人, 以为总署及各使馆之用”是其直接的教学目的。学生在校学习期间, 要时常协助外交部值班工作, 进行一些如电文翻译、外交口译、重要文件翻译的活动。《同文馆题名录》中有“京师同文馆八年课程表”云:首年:认字写字, 浅解辞句;二年:讲解浅书, 练习文法, 翻译条子;三年:讲各国地图, 读各国史略, 翻译选编;四年:数理启蒙, 代数学, 翻译公文;五年:讲求格物, 几何原本, 平三角, 弧三角, 练习译书。在京师同文馆这样的英语职业技术学校里, 不但可以学习英文文法知识, 更要求学生在校期间已开始协助英文教习和总理衙门做实践的翻译事务, 正如《同文馆题名录》云:“自开馆以来, 译书为要务。起初总教习、教习等自译, 近来学生颇可襄助, 间有能自行翻译者。”

三、古代职业技术教育实践教学法的意义

综上所述, 可以看出古代的职业技术教育历史悠久, 而且具备了理论与实际操作方面的经验。

1. 摸索出教育的新途径。

自孔子的私学开办以来, 中国古代教育的“学在官府”局面就被打破, 更多的来自于平民家庭的子弟有了受教育的机会。因人性各异, 教育也应当根据人的特征类型因材施教, 所以就应当将教育培养方向调整为理论学习型和动手型的两大类。理论型的人才如曾子、颜回, 他们可以终生读书, 钻研古文以传诸后世;动手型的人才则需要在实践中学习, 掌握某种技艺, 因此职业技术的实践教学为培养动手型的人才提供了机遇, 为人才的成长提供了更适宜的土壤。

2. 使人类的智慧成果得到更全面的传承。

由于职业技术中的实践教学模式, 使一些没有理论功底却有着实践经验的人得以进入教育领域, 打破了课堂上只有文人讲授的传统格局, 使一些技能性的知识得以传承。如宋初的著名工匠喻皓, 因长期从事建筑实践, 因而在木结构建造技术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喻皓擅长修建高大的殿堂房舍, 曾经设计修建了开封开宝寺塔。喻皓在晚年写成了《木经》三卷, 促进了当时建筑技术的交流和提高, 而且对后来建筑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也改写了“巫医乐师百工之流, 君子不齿”的教育格局。

从教育发展的角度来看, 人类的工艺与技能的学习和培训始终贯穿于人类社会的进程中, 并伴随着生产力的进步不断深化, 而这一切都应当属于广义的职业技术教育的范畴。中国古代职业技术教育是在正规的儒家文化教育的夹缝中成长起来, 但是中国古代职业教育的实践教学活动, 却有力地推动着古代教育理念与制度的改革, 推动着古代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发展, 并为现代的职业技术教育打下了以理论课为其教学内容、以实践教学作为重要教学与考核内容的教学模式, 至今仍有指导和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M].科学出版社, 1975.

[2]毛礼锐.中国教育通史[M].山东教育出版社, 1989.

[3]梅汝莉.中国科技教育史[M].湖南教育出版社, 1991.

古代科技发展模式 篇5

一、对传统教学模式的反思

自古以来, 古代诗歌因其词义虚幻、结构跳跃、意境深邃, 增大了教学的难度。为此, 无数的教育者在努力寻找有效的教学模式, 形成了多种多样的教学模式。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 文化和理念的变化, 这些传统的教学模式都显现出各自不同的局限性。

1.“私塾”型教学模式。

所谓“私塾”型教学模式是指以“吟诵”为主要教学手段的模式。这是一种原始的教学模式。它是一种适应古代启蒙教育的重要手段, 其理论基础便是大家耳熟能详的那一名言:“熟读唐诗三百首, 不会做诗也会吟”。毋庸置疑, 从现代教育科学的角度观察, 在这种教学模式中, “多读”只能形成感性的认识, 而不会形成理性的认知。学生的认知缺乏支点, 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 学生不可能有效地形成古代诗歌的鉴赏能力, 因此它不是一种科学的教学模式。

2.“感悟”型教学模式。

“感悟”型教学是我国传统诗歌教学的主要模式。我国传统的鉴赏方式是一种“中医”式的“定性”的鉴赏。它要求读者自己感悟, 然而, 感悟的方法是什么呢?却少有人知道。古代的“诗学”大多是评论家和教育家把自己感受的结果告诉给读者, 而不讲感受的方法。例如古人评“红杏枝头春意闹”时只是讲“一个闹字, 境界全出”。“闹”字会使诗歌的意境变得生动的原理何在, 却没有“定量”的分析。这也正是中、西美学的区别所在。现在, 我们在讲授古代诗歌时, 要求学生自己去感悟诗歌的自然美是不现实的:一是高中生还不具备这种能力;二是学生“悟”不出来, 必然会丧失了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3.“肢解”型教学模式。

为了解决古代诗歌教学难的问题, 高中古代诗歌教学实践中又出现了以语句解释、结构分析为主的“西医”肢解式鉴赏。许多教师依照教参, 分条分块地剖析, 把本来完整、优美的诗歌给肢解得支离破碎。这种鉴赏走到了另一个极端, 即学生缺乏参与, 他们得到的知识都是教师总结的成果, 因此导致了学生没有参与“再创作”, 失去成就感的驱动, 也就缺少了学习的积极性;学生没有通过想象进入诗歌的意境, 也就感受不到“美”;学生感受不到诗人的喜怒哀乐, 也就感受不到“真”;学生不能理解诗人的情怀, 也就感受不到“善”。失去了对“真、善、美”的挖掘, 古代诗歌教学就失去了实际意义。

二、选择式体验教学模式的内涵与外延

选择式体验是笔者正在尝试的古代诗歌教学新的模式。这种教学模式的基础是“体验”, 即利用知识迁移, 来帮助学生调动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或知识去体验古代诗歌的美。对于高中学生而言, 每个人都有不同程度的知识积累和美学体验, 同时他们表达美感的方式也各有所长, 有的学生善于语言描述, 有的学生善于绘画。让学生选择各自熟悉的体验美的方式去体验古代诗歌所蕴含的情感的美和意境的美。在这种创造性的愉悦中, 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激发。例如《天净沙·秋思》, 教师在帮助学生了解写作背景和诗人的情况后, 不要急于把自己的理解灌输给学生, 而是应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特长去创作性地体验诗歌的美, 爱画画的学生用画面来表达自己对诗歌内容的理解, 善写作的学生用记叙文的形式来描述诗歌的内涵。

三、高中古代诗歌教学采用选择式体验教学模式的必要性

1. 选择式体验教学模式的美学依据。

在高中古代诗歌教学中, 采用选择式体验教学模式不仅是教学手段创新的需要, 也是由中国古代诗歌艺术的美学特征———“散点透视”决定的。从文艺美学的角度观察, 中国画的透视法都是采用“散点透视”法。画家观察点不是固定在一个地方, 也不受视域的限制, 而是根据需要, 移动着立足点进行观察, 凡各个不同立足点上所看到的东西都可组织进自己的画面上来。“诗中有画”是中国古代诗歌的特色, “意境”是中国古代诗歌所追求的最高境界。

2. 选择式体验教学模式的教育学依据。

在现代语文教学中, 我们开展古代诗歌教学的目的是什么?对于这一问题《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 (以下简称《新课标》) 给予了明确的回答:“培养鉴赏诗歌和散文作品的浓厚兴趣, 丰富自己的情感世界, 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 提高文学修养。……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 探索作品的丰富意蕴, 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用历史眼光和现代观念审视古代诗文的思想内容, 并给予恰当的评价。……学习鉴赏诗歌、散文的基本方法, 初步把握中外诗歌、散文各自的艺术特性, 注意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现作品意蕴, 不断获得新的阅读体验。”《新课标》充分体现了现代教育的理念, 明确提出了古代诗歌教学的目的和要求。然而传统的教学模式是否符合这样的理念, 能否满足这种要求呢?我们现在的教学实践所给出的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3. 选择式体验教学模式的心理学依据。

教学活动必须要符合教育对象的认知规律。高中阶段是人的记忆力发展的最佳时期, 此时学生的记忆力已达到新的阶段。他们能够按照一定的学习目的支配自己的记忆活动, 采用意义识记的方法来识记材料, 力求理解教材内容的内在联系, 而不是单纯地进行机械识记。选择式体验教学模式帮助学生理解作品, 而不是对“条条”的强记。在注意方面, 高中学生注意的集中性和稳定性正在形成。通常情况下, 他们根据任务要求转移自己的注意。对于自己不感兴趣的内容, 他们注意的集中性和稳定性就会相对较差。在选择式体验教学模式中, 学生在“再创作”成就感的驱使下注意的集中性和稳定性会明显增强。

4. 选择式体验教学模式和语文能力的提高。

选择式体验教学模式不仅仅是具体教学的方法, 而且还是一种教育目标的实现路径。在选择式体验教学过程中, 学生得到的不只是诗歌知识, 还有感受、整合、构思、想象、表达等各种能力的提高, 最主要的是形象思维能力和综合表达能力的提高。在体验过程中, 学生要通过想象, 把抽象的文字还原成一个个生动的“物象”, 再把独立的“物象”还原为充满情感的“意境”。在这“再创作”的过程中, 学生形象思维的能力必然会得到提高。在选择式体验教学活动中, 学生是需要表达的, 无论是用画笔还是用语言描述, 这对学生综合表达能力的提高都是非常有益的。

古代科技发展模式 篇6

出于游牧生活的需要,智慧勇敢的古代敦煌居民在生产活动和社会活动中,产生了对生命的认知、运动的需要与运动的技能,古代敦煌居民在节日的欢歌与祭祀的舞蹈里,以轻歌曼舞的形式,展现着他们对生命的热爱与对运动的喜好;又在战争与放牧的实践中,积累着他们的运动技能。这些粗犷的游戏、激昂的歌乐、矫美的舞步、野蛮的竞技,体现着古代敦煌民众对生命的热爱,展现着敦煌民众对健康生活的渴望,也是敦煌养生文化与运动理念的坚实依托[1]3。

一、古代敦煌居民的生命意识

从理论上来看,一个民族或群体的文化精神的内核及情感追求,构成了该民族或群体的文化心理的基本特质,并决定着一个民族或群体的文化高度。从这一点来看,敦煌文献就是古代敦煌居民精神生活的总记录。在大量敦煌文献里,存在着不少关于人类生理知识的文献和医学文献,如《张仲景五脏论》、《伤寒论·辨脉法》、《占五脏声色源候》、《五脏脉候》、《天地阴阳交欢大乐赋》、《玄感脉经》、《炙经人体图》、《食疗本草》等,这说明敦煌民众已有了强烈的生命意识,以及掌控生命的诉求。中华民族的先民习惯以阴阳五行理论来解释人类的生理构造,从五行运转与生命的契合上来认识人类与自然界的关系,并对人体的生理功能和数据进行精准的把握。如在《五脏脉候》残卷中简述了天人合一、表里相应的整体生命现念,并以五脏六腑为中心,心脏为主导,通过经络把人体各部分组成—个整体,进一步再与外界沟通形成了内外环境的相通体;《伤寒论·辨脉法》认为人的脉相变化与人的形体、年龄、性别、性格及自然气候都有密切的关系;《玄感脉经》则以“一呼脉行三寸,—收脉行三寸”的见解来论述人的呼吸系统与全身脏器系统的关系,并得出了与现代的医学所得出的脉搏与呼吸次数完全相同的结论。更为特殊的是敦煌遗书《天地阴阳交欢大乐赋》中明确地记载了人类在性别上的差异:“玄花初开,洪炉耀奇,烁劲成健,熔天制雌,铸男女之两体,范阴阳之二仪。观其男(之貌),即禀刚而立矩,女之质,亦叶顺而成规。”“既而男已羁冠,女当笄年,湿润之容似玉,娇羞之貌如仙。英威灿烂,绮态蝉娟,素手雪净,粉劲花团。睹昂藏之材,已知挺秀,见窈窕之质,渐觉呈研。”从这些记载里可以看出,古代敦煌的人们对男女性别的认知已非常准确,对性别所产生的差异(皮肤、毛发、性格、体态、气质)也有了较为科学的理解。因此可以得知,敦煌古代居民已开始科学地把握生命的运行规律,把握人类的生命与大自然之间的关系。这就是古代敦煌居民追求健康生活的心理基础,也就是敦煌居民壁画中所表现的大量的、多样化的体育活动产生的基础[2]164。

在古代敦煌居民对生命的敬仰与关注之中,同样包含了对自我价值和生命的社会学价值的肯定与追求,因此,敦煌居民的生命意识和体育运动并不仅仅是在追求更科学的生活方式,也标志着敦煌居民对整个人类的精神文明的贡献。人类自身的强壮和健康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一种具体状态,也是精神与物质统一的表征。人类只有拥有了强壮健康的体质,才能在劳动生产、创造性的社会实践活动中更多地产生出创造力,更多地做出成绩,并将这些成绩有效地传承于后人。因此健康的体质既有健康、体力、心理等外在的特质,也有提升人类的精神气质和创造力的内涵。

二、古代敦煌居民的养生模式

一是卫生养生方法:敦煌出土的文献、壁画中有大量的关于敦煌居民卫生养生的情形,从隋至宋的敦煌壁画里,有表现敦煌古代居民洗发、剃头、洗浴、刮脸、揩齿的情景,尽管水源不足,但敦煌居民仍在坚持沐浴与清洁牙齿,这说明敦煌居民已经明白身体的清洁与生命的质量有着直接的关联。

二是饮食养生方法:将食物与药物结合在一起食用从而达到养生的目的,这是中华民族的习俗,也是敦煌居民的主要饮食养生手段。如在敦煌文献中有《食疗本草》一卷,此卷原本现藏于英国国家图书馆,文献里记载有药物26种,医方64首,其中有许多都是通过食物进行养生的。如延年益寿的秘方有:“石榴花菜阴干,捣为末,和铁丹,服之一年,白发尽黑,益面色”;又如“胡桃和詹香涂黄发,便黑如漆,光润。初服日一颗,后随日加一颗,至二十颗,定得骨细肉润”;又如,“莲子去心,曝干为末,着蜡及蜜等分为九,服令不肥,学仙人最为胜。若雁服中者,空腹服之七枚,身轻,能登高险远”;又如“将冬瓜煮熟吃,能使五脏得益”等[3]256,都是用普通的食物达到养生的目的,所以在这些秘方里,包含着古代敦煌人的智慧。

三是运动游戏养生法:从敦煌壁画所反映的内容来看,古代敦煌居民对健康及游戏运动之间的关系已充分了解,当时的人们已有了体育的观念及游戏的爱好,并形成了较系统的体育运动体系。如在竞技方面,已有了角力、骑马、奔跑、射箭等形式,还有了各种棋类与博弈来娱乐身心,还有了放风筝、荡秋千嬉水等游戏活动,从而形成了从强体到娱乐游戏、从练武到养生调节的全面的运动游戏养生法。

三、敦煌居民的体质及运动特征

敦煌地区位于河西走廊西端,东经92°13′至95°30′,北纬39°40′至41°40′,其中大部分地区是水漠,绿洲面积1400平方公里,仅占敦煌地区总面积的4.5%,故有“戈壁绿洲”之称。一望无际的沙漠和大片绿洲,形成了敦煌独特的自然风貌和生存条件。敦煌地区的特点是气候干燥,降雨量少,蒸发量大,昼夜温差大。风沙、干旱、烈日,再加上绿色植被的缺乏、连年的战争和医疗条件的低下,使这里的生存环境非常恶劣,对人类生命的历练就更加严酷。从河西走廊和敦煌发掘出土的古代居民骨骼测定出,当地居民有发育缓慢、衰老快及寿命短等生命特征,从各种资料反映出,敦煌地区居民的平均寿命是33.9岁[2]165。

生活在这种自然条件下的处于游牧状态的敦煌居民,自然会“随逐水草而居”,以放牧打猎为生,其所产生的体育运动形式自然是以骑射为主。古代敦煌居民在生活中以弓射杀猎物,在战场上要用强弩射击敌人,在节令庆典及祭祀活动上要用射箭表演来为观众助兴,所以敦煌居民的射术与骑术呈现出非常兴盛的情形,这在敦煌壁画中多有呈现。据统计,在敦煌莫高窟、榆林窟中,表现敦煌人用弓箭进行射箭活动的壁画约有80余幅,占有极大的比例。这些射箭活动又分为战场上的射击,如西魏第296窟上绘有官兵与强盗相互射击的场面;比赛性的射箭,如北周第290窟有一幅表现射箭比赛场面的壁画,7个装束精干的射手正瞄准前方的悬鼓,看谁能正中靶心。这说明在敦煌居民的生活里,射箭不仅仅是一种生存的本领,也是一种娱乐精神和体育文化。故敦煌遗书中就有大量关于弓箭文化的描述,如:文献《望远行》中记录着一首歌颂某位将军的诗云:“年少将军佐圣朝,为国扫荡狂妖。弯弓如月射双雕,马蹄到处阵云消。”这说明在当时居民的心目中,射术是一个人能力的表现,也是一个男性建功立业的本领。当一个男儿具有了“弯弓射双雕”的本领时,他就可以为国立功,也可以受到民众的歌颂与爱戴。

骑术与射术构成了敦煌居民体育运动的基本形式与精神内核,也对敦煌居民的体质产生了直接的影响。在敦煌地区恶劣的生存环境中,射术与骑术能使居民获得更多的生存资源,也可以使他们在大幅度的运动中得到身体机能的锻炼,从而四肢舒展、血脉通透、头脑灵活、消失耗掉身体里多余的脂肪,保持血液的优质。所以从古代人整体的平均寿命为30岁左右这一点来看,敦煌居民能在恶劣的自然环境里保持着平均年龄33岁以上的数据,并不是一个很糟糕的成绩,这一点与敦煌居民的长期从事剧烈的体育活动,特别是从事剧烈的骑射活动有关。

综上所述,敦煌居民在长期的游牧生活所产生的养生理念与体育运动实践,显然都对敦煌居民产生了精神上的推动力量,直接使人们得到高尚健康的精神享受,激发人们的各种才能,推动人的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的提升,当然也直接地作用于敦煌居民的物质生活。所以敦煌居民的生命意识、养生模式及运动特征,凝结了古代敦煌居民的创造能力,这种创造活动作为一种自由自觉的能动过程,既满足人的身体、心理和文化的需求,也充分显示了敦煌独有的地域风采和开放精神。

摘要:出于游牧生活的需要,智慧勇敢的古代敦煌居民在生产活动和社会活动中,产生了对生命的认知和运动的需要,在敦煌居民节日的欢歌与祭祀的舞蹈里,以轻歌曼舞的形式,展现着他们对生命的热爱及对体育运动的喜好。

关键词:生命意识,养生模式,运动特征,古代敦煌

参考文献

[1]胡同庆.解密敦煌[M].甘肃人民美术出版社,2010.

[2]李重申.敦煌古代体育文化[M].甘肃人民出版社,2000.

古代科技发展模式 篇7

但是且慢下结论。这里要说的禅让, 可是按儒生们编造的神话, 尧年老之后, 自动让位给舜, 而舜年老之后, 自动让位给大禹。然而, 历史事实是怎么样的呢?完全不像儒家书生们吹嘘的那样, 古代圣明贤君主动让贤, 而是为了夺取部落联盟统治权, 充满了暴力和残忍。尧执政后期, 争夺权力者比比皆是, 尧本人将争夺权力者之一的担朱囚禁。但是, 却没有防住另一个———舜。舜杀光了尧的支持者和家人, 逼尧退位。舜后来以治河不力为由, 杀了大禹的父亲。其实, 这只是一个借口。真正的理由是, 后者是争夺氏族部落联盟领袖的有力者。而大禹子承父业, 终于将舜杀死。史书记载, 禹三过家门而不入。其实, 这只不过是不敢进家门, 因为禹不敢和家人接近, 否则就会被舜杀死。而在后来禹取代舜夺取权力后, 则对舜的部下进行了残酷的屠杀和报复。舜的两个妃子 (娥皇、女英) 逃到南方, 流着泪 (儒生所说是为了感念舜) 被逼跳江自杀的。这是大禹为了赶尽杀绝, 以防其死灰复燃, 威胁自己权利的稳定。

尧、舜、禹首领的交替实际上是三个部族集团的对权力的争夺。舜是东夷部落的领袖。而大禹则是华夏集团的领袖。二者之间的争权夺利是部族集团之间的争斗。在大禹死后, 掌握政权的华夏集团为了不至于让权力落到东夷部落手中, 将当选的东夷部落领袖伯益杀死, 由禹子启继位。从而建立夏朝。以世袭制取代了禅让制。但是, 在夏朝初期, 启死后, 仍然发生了由东夷集团的领袖后羿和寒促争夺权力的争斗。

所以, 中国历史上的禅让制也是一种落后的制度, 它的运作向来都是充满暴力争夺, 血腥残酷的。这是后世儒家鼓吹的神话。它与后世所说的汤武革命, 替天行道, 反对暴政是如出一辙!

上一篇:底鼓治理下一篇:电子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