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象再现(通用5篇)
形象再现 篇1
原文
防地震演练
陕西省澄城县寺前嫩芽作文研究中心六年级彭瑞欢
上课了,赵老师走进教室,告诉我们今天要进行一次特殊的演练。我们一听,不知道老师葫芦里卖的啥药。
正当我们愣神时,赵老师说地震来了,让我们快躲。于是,我们便急忙往桌下钻去。后桌吴江凡没处躲,钻到了垃圾箱后面。我和吴培青是同桌,同时往桌下钻时,不小心头磕在了一起,弄得哭笑不得。
赵老师也躲在了讲桌旁。过了一会儿,他让我们出来还没等我站起喘口气,赵老师又让我们往楼下撤。我们都拼命往楼下冲,一个个狼狈不堪。到了操场,我们都被吓坏了。
赵老师最后一个下楼。他批评我们演练太乱,随后让我们回教室。大家坐好后,他讲起防地震的常识。这下我们都认真听了。
赵老师讲完后,又让我们演练。这回我们有经验了。赵老师让我们往楼下撤,我们有秩序多了。我不小心摔倒了,吴江凡和吴培青便帮助我。大家互相帮助,很快便来到操场。赵老师高兴地表扬了我们。
这真是一次难忘的防地震演练!
升格指导
1.作者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将老师组织的防地震演练活动梗概叙述了出来,习作结构完整。美中不足的是对活动过程写得太简单,也不够生动形象。
2.习作的开头采用开门见山的法,直接交代活动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与起因,显得很简洁,但写得平铺直叙,不够生动形象。
3.建议在习作的开头采用先声夺人的手法来再现场景,并巧妙地点明文题,这样不仪能够避免平铺直叙,还可使习作变得生动形象
4.细致描写活动过程中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将活动的场景活灵活现地再现在读者眼前,给读者身临其境之感。
防地震演练
陕西省澄城县寺前嫩芽作文研究中心六年级彭瑞欢
“快跑,快跑啊!”伴随着惶恐不安的惊呼声,同学们一窝蜂似的跑下楼梯,奔向操场。这是在干什么?原来我们班正在进行防地震演练。
上课了,赵老师走进教室,神秘地说:“同学们,今天我们要进行一次特殊的演练”“特殊的演练?”我们一个个瞪大眼睛,不知道老师葫芦里卖的啥药。
“地震了,快躲!”正当我们愣神的时候,赵老师突然下达了命令。于是,我们便“噼里啪啦”往桌下钻去。后桌吴江凡没处躲,像老鼠一样,钻到垃圾箱后面我和吴培青是同桌,同时往桌下钻时,只听“咚”一声,头磕在了一起,弄得我们哭笑不得,惊出了一身冷汗。
赵老师也“失踪”了,哦,原来他躲在了讲桌旁。过了一会儿,赵老师让我们“快往楼下撤!”还没等我站起来喘口气,赵老师又大喝一声。他迅速拉开教室门,大家你推我搡,慌不择路,拼命往楼下冲。结果你踩了我的脚,我踢了他的鞋,一个个狼狈不堪。到了操场,我们蹲在地上,双手护着脑袋,悄悄地议论开了。“吓……吓死我了!”我颤抖着身子说。“我……我的心……都……都快蹦出来了!”吴培青结结巴巴地说。
赵老师最后一个下楼。他看了一下手中的电子表,严肃地说:“刚才太乱了,而且行动迟缓,用时25秒!真要发生地震,这样根本不行……”他批评了几句,便挥了挥手,示意我们回教室。大家坐好后,他讲起防地震的常识这下我们都学乖了,一个个竖着耳朵仔细听。
赵老师语重心长地说:“在地震来临时,同学之间要互相帮助,有秩序地快速撤离……”话音刚落,他又一拍桌子,下达了命令。这回我们有经验了,一个个急忙用外套蒙住头,拉开椅子,钻到桌下。赵老师又下达了往楼下撤的命令这次我们有秩序了。我不小心摔倒了,吴江凡急忙拉我一把,吴培青也在身旁扶着我一路上,大家你帮我,我扶他,很快就到了操场。赵老师来了,高兴地说:“不错!用时13秒!记住,地震时一定要沉着,只有互帮互助,才能很快脱离危险……”
这真是一次惊心动魄、难以忘怀的防地震演练!
回访复查
文章改后由于采用了先声夺人的手法开头,并且细致描写了活动过程中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将防地震演练活动的场景生动形象地再现在了读者眼前,给读者身临其境之感。
形象再现 篇2
动词 血脉贲张、颠覆、争做东山再起(2)、背水一战、卷土重来、扛起大旗
四线出击三面受敌、灭掉、清理门户、赶尽杀绝、另立门户(2)
练内功、蜕变
悄悄抵达、三缄其口
(注:词组后括号内的数字表示该词出现过的次数,为标注者表示出现次数为1)
2.结构概括
以上提取的以企业家为中心语的动词、名词、形容词是以全部82篇报道为样本的,下面要进行的结构概括则仅针对以企业家为对象的人物报道。在观察了多篇人物报道之后,笔者发现它们有着惊人的类似之处,以其中两篇报道为例:
将这些报道的结构加以简化,会得到这样一个结果:
3.神话解读
每一篇报道都是符号的集合,每一个符号都有相应的所指,而这些符号的集合则又会有一个整体意义上的所指。在把这82篇报道综合考虑之后,我们在那些反复出现的符号中得到了一个宏观的意义指向,那就是:《21世纪经济报道》中的企业家,是一种英雄(奸雄)的形象。
看《21世纪经济报道》中的企业家,总让人想到各类武侠小说。单看上面搜集的关键词和叙事结构, 关键词中,“掌门人”、“泰斗”、“诸侯”,“东山再起”、“卷土重来”、“清理门户”、“赶尽杀绝”,都在武侠小说中有很高的出现频率;叙事结构方面,突出人物的传奇色彩、神秘行踪,历经磨难而最终获胜也是诸多武侠小说的惯用伎俩。《21世纪经济报道》试图创造的正是这样一个“企业家=江湖英雄”的现代神话:
“统一要专门研究的是――韦清文,现任广西黑五类董事局主席,这位曾以黑芝麻糊一举成名的神秘人物,4年后重出江湖,矛头直指统一和康师傅。”
――《黑五类“造反有理”?》王海明 5.27
这样的句子不光屡次出现在报道中,也频频出现在编者的按语中:
“如果说中国商人的九阳神功有九重天的话,那汪力成已经练到了第八重境界……”
这俨然是将商场比作江湖,而其中的企业家则是这个江湖体系中的各路豪杰。他们是大小门派的掌门人,他们亦邪亦正,他们拥有许多过人之处,也拥有江湖人物的诸种特征。概括而言,这些特征就是:
1)鲜明的个性
英雄们的智勇双全、性格各异是武侠小说引人入胜的原因之一。《21世纪经济报道》在建构企业家神话时也对这一点着力描写。
观察表一中的五类形容词,出现频次最高的是“闯劲”、“不甘没落”这一组。这是一组有着明显向上趋势的词语。“果敢”、“豪气冲天”、“激情四射”,它们所表达的是企业家们的勇气和自信:
“3月22日,美丽的厦门。参加完“e-talking飞行论坛:新经济与明星城市”讲演活动的万科董事长王石,深夜与一伙年轻的朋友玩起“杀人”游戏。
人们很快发现,王石,还有金山公司董事长求伯君太过聪明,立即成为众矢之的。但求伯君沉稳啊,竟然可以将“杀人犯”面貌隐藏得很好,成功逃脱。
而王石总是锋芒毕露,以致引火烧身。
要么被“杀人犯”暗“杀”,要么不被好人相信而宁可错杀。
这正应了他白天演讲的话:“我是一个张扬的人,所以最容易遭到攻击。太过张扬是不明智的,但这是我的本性。”
――《王石赌“国营”牌》朱平豆 4.1
上文中,“聪明人” 之一王石的“张扬”被突出描写。这位当事人清楚地知道他的张扬会“引火烧身”,但依然我行我素,因为这是“我的本性”。只有自信而又勇敢的人才会“不按牌理出牌”,这正是一种区别于平凡人的英雄气质。
对另一位“聪明人”,记者的叙述也是一种褒扬的口气:“但求伯君沉稳啊,竟然可以将‘杀人’面貌隐藏得很好,成功逃脱。”在这里,记者突出表现了英雄的另一种特色――沉稳。的确,这些企业家不光是江湖上的个人英雄,他们还是企业的“领头人”,他们需要做出决策。因此,“稳健”也成了一个非常重要的素质:
“朱利是一位令人愉悦的采访对象-――儒雅温和、思路清晰,这些素质也使其履历表异常稳健:80年代初期进入国家体改委,90年代中期官至证监会副主席、农业发展银行副行长,直至8月的银河证券总裁。朱利的稳健同样渗透至他掌控下的银河证券,在风云变幻的中国证券市场,银河低调而踏实,与许多券商的浮躁区别明显。”
――《银河:“不做摩跟,不做高盛”》刘东 -1-14
这种向外的激情和向内的稳健结合到一起更是一种完美的英雄形象:
形象再现 篇3
关键词:《雾都孤儿》;小说;犹太人
一、《雾都孤儿》电影版本中对人物的重新塑造
因为《雾都孤儿》所创作的生活年代同当代还是有着很大出入的,并且受时代以及语言环境的影响,在不同时期内小说所改编的电影都是有很大差异的。将文字搬到银屏进行对文本的改编,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可以从新时期的改编电影中,感受到现代人对小说中人物形象的重新塑造。
通过对不同人物进行分析,可以看出在影视作品以及原著中存在的不同角色所表现出来的时代的文化内涵,还有不同年代的思想观念。在电影中对人物的重塑最核心的改造就是对其中犹太人形象的塑造。在原著中犹太人斐今这一人物形象主要是反派以及邪恶象征的匪首。乔国强就曾在文章中直接描绘了其外貌形象就是典型的反派人物。在小说中,狄更斯更是只在文中的一笑部分描述中描述了斐今这个名字,其他的部分都直接将其称为是犹太人。这样的转换效果,看似只是对名称的转换,实际上表达了作者对犹太民族的反感。并且在小说中,狄更斯也是运用一贯讽刺的手法描绘了对犹太人的反感。
在原著中斐今收养孤儿将其培养成扒手为自己赚钱,当小孩失去利用价值的时候,就马上将其抛弃。小说中的斐今阴险毒辣,为了自己的利益不惜牺牲收养的小孩的生命。但是在后期改编的电影版本中,对斐今的描绘是其是因为被生活所迫才会进行扒窃。人物外形方面,其造型也是身着土黄色犹太民族特色的旧长袍,沧桑的面孔但是充满了慈爱。在电影中其收养流浪儿让其扒窃为自己聚财,但是平时也是比较疼爱这些孩子的。他在于奥拉夫刚相识的时候就告诉他自己是因为需要养老才会这么做的。在影片的最后,被关在监狱里的斐今在见到奥拉夫的时候,他将藏匿赃款的地方偷偷的告诉了奥拉夫,让他带上钱财自己逃命。影片中的斐今也是比较在意收养的小扒手的性命的,奥拉夫的手臂被赛克丝打伤以后,其趁着赛克丝不在的时候,为奥克拉偷偷的敷药疗伤。当赛克丝每次要伤害奥拉夫的时候,都是他保护了奥拉夫。而当警察在接到南希的举报以后,赶到贼窝的时候,斐今也是及时冲到贼窝,叫孩子们抓紧逃命。赛克丝要将南希杀害的时候,也是被他及时的制止了。在电影中对人物性格的这种极大转化,很大程度的对犹太人进行了形象的美化,通过电影这种极具影响力的大众传媒工具,将犹太人在人们心中长期遭受鄙夷的形象进行了直接转化。
二、不同历史时期对文化的影响
在原著中很直白的表达了对犹太人鄙夷的情感,也从侧面反映出狄更斯那个时代背景下,人们对犹太人普遍存在的偏见。这种特殊的历史背景使得犹太民族成为了一个极具灾难性的民族。狄更斯在进行小说创作的时候,也同样受到这种时代背景的影响,其对犹太人存在的偏见,充分的体现在小说人物形象以及性格的塑造上。将犹太人性格中邪恶的本质夸大,认为其不应该归属于人类社会文明中的一部分。因而在其作品中,出现有典型具有邪恶势力场景的时候,就会将犹太人作为邪恶活动的主角。
将斐今设计成典型的阴险肮脏毒恶的典型犹太人。就人道主义来讲,狄更斯在对小说的创造中存在着典型的种族歧视。当小说出版了二十五年以后,艾莉萨夫人曾给狄更斯写信,指责其在著作中对斐今这一犹太人物的塑造,是典型的对犹太民族的种族歧视。作为一直坚持以反映现实生活著称的狄更斯反驳了这一指责,其甚至在新兴起的进化论中找寻可以为自己创作进行辩护的依据。其深切的认为,犹太人是一个劣等的民族,这样的观点从古希腊以及罗马时期就已经有了,这一民族是被人神公愤的民族,因此在他的小说中虽然塑造了斐今这一让人痛恨以及厌恶的人物形象,但是却是在这个社会中对这一民族形象的真实刻画。但是在对狄更斯的生活经历进行审视的时候,会发现在其一生之中同犹太人并没有太多真正的接触。其对犹太人的这种偏见思想,完全是受到欧洲大陆普遍思想观念的影响。
同原著相比,电影版的《雾都孤儿》中对人物形象的塑造,以及在原著中传达的文化内涵都有了全新的定义。电影版本中对斐今这一人物的重新塑造更是将原著进行了完全颠覆的创作。导演在进行电影创作的时候,将文学充分的融入到了电影的创造过程中,将故事中讲述以及展示还有互动的环节在荧屏中进行了充分展示。影片在创造过程中,导演也在影片中加入了新的理念。斐今不再是阴险毒辣的犹太匪首,而是作为被生活所迫进行偷窃,对流浪儿疼惜爱护的正面人物形象。影片中这样颠覆人物形象,是对不同时期下社会思想观念转变充分的体现。在对历史进行反思,可以发现狄更斯在进行文学创作过程中对犹太人存在偏见是有一定原因的,因为在欧洲历史中一直以来就对犹太人是有所偏见的。像狄更斯这样以揭示现实的文学巨匠也不能避免受到历史以及社会格局的影响以及限制。虽然狄更斯的作品以写实著称,但是其也不能免除种族观念的约束。
三、当代文化的影响
当代是一个具有多元文化的时代,很多文化的主体都是针对社会地位公平问题进行探讨的,主张在不同民族以及种族还有不同文化群体要具有平等性。在多元文化中主张所有社会主体所享受的权利平等。
狄更斯曾就起作品中所表现的种族歧视内容进行辩护。其检测自己的著作是建立在社会主义现实基础之上的,在后期殖民主义在进行理论建设的时候,认为一切话语上的实践都基于在欧洲殖民开始的基础之上。西方特权将世界进行空间性划分,将欧美作为独具特权意义的国家,同时将其他地区作为野蛮以及恐怖的象征。通过语言文字描绘将世界分为是对立二元世界。就如赛义德曾说过“东方是不理性以及堕落并且幼稚的”,而西方是理性以及道德并且成熟的,因此东方需要西方的主宰以及构架。在以西方作为中心进行叙事历史中,世界历史其实是对西方历史的描述,上帝也优先选择了西方。西方作为中心可以对历史进行唯一描述。西方人将自己的规范作为唯一准则,自从文艺复兴开始,犹太人就遭受着种族的其实。
如今的西方社会更加的尊重对文化多元平等的追求,因此对社会种族地位的平衡的追求就比较显著。导演波兰斯基本人成长历程中也亲身的感受了这种时代的变迁,其本身就出生于犹太人家庭,其在成长过程中经历了法国复兴的反犹活动,同时也经历了世界第二次大战,其母亲就在纳粹集中营中被杀害的。悲惨的童年让其在进行电影创造过程中对奥拉夫的形象掌握的很到位,基于在种族歧视历史潮流中所经历的痛苦,导演对犹太人这一形象进行了重新的塑造,这也是对多元文化背景下,对自由平等追求的表现。
结语:不同历史时期文化以及时代的转变,都直接会影响着文学作品以及电影的再创作。在改编后的文本中,可以直接反映出改编者所在时期对历史的反馈。通过《雾都孤儿》这部作品原著同电影存在的差异进行对比,导演对原著的再创不仅反映了在多元文化盛行的世界文化语境下,对于种族歧视的反击和对各民族文化平等的社会思潮的认同,也对帝国主义话语霸权的抨击。
参考文献:
[1] 张缵.从小说到电影:《雾都孤儿》与犹太人形象再现[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01).
形象再现 篇4
关键词:转基因,媒介形象,再现
一、研究目的
根据李普曼的拟态环境理论,媒体在现实环境之外为我们建构了一个媒介环境,它并不是对现实世界的真实反映或全景复制,而是对现实的重构,是经过选择和编码之后的再现。大众传播会运用日常的传播将现实的事物转换成“媒介形象”,恰当的媒介形象能够促进社会交往,形成好的社会互动,并使受众产生较为客观的社会印象,相反,扭曲的媒介形象则会误导公众、形成对所报道事物的歧视。本文通过对比《人民日报》和《南方周末》中关于转基因的相关报道,探讨其报道特点、议题设置和报道倾向。旨在了解转基因在报纸的新闻报道中如何再现。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运用量化的内容分析法,希望借由客观的统计来分析报纸中的转基因再现。
本研究选取《人民日报》和《南方周末》作为研究对象,之所以选择这两份报纸,是因为,《人民日报》作为我国重要的党报之一,主要代表官方的立场。《南方周末》作为中国重要的周报,以揭露性报道和深度报道著称。除了关注宏观层面外,其也擅长进行微观层面的报道。所以,选择二者进行研究较具有对比性,有助于丰富研究内容,并反映多个侧面。
本研究样本选择了《人民日报》2001-2010年十年的样本,在《南方周末》数据库检索中,有2004-2010年七年的数据,故后者采用七年的样本。分析单位为一个单篇报道,包括样本期间的每一篇新闻、评论和专家文章等,遵循的选择标准是:全文中含有“转基因”的新闻报道。按照上述标准进行筛选,《人民日报》共选入96篇相关报道,《南方周末》共选入11篇报道。编码项目主要为以下四类:报道频率、版面设置、新闻表现方式和报道倾向等。
三、资料分析与解释
(一)报道频率
转基因属于新兴的高科技领域,其本身的研究和试验具有阶段性,需要一定的时间跨度,所以不可能密集和持续报道。这一点在统计结果中得到了印证。
从表1.1可以看出,两报对转基因报道的频率都比较低。《人民日报》在近五年的报道中,篇数都处于个位数,即便2005年有媒体爆出转基因稻米在武汉市场上大量销售,一度引起人们的担忧,当年的报道篇数也只有9篇。之所以报道频率低,除了转基因的科技属性之外,其本身存在较大争议也是一个原因。《南方周末》报道频率低也存在类似的原因。除此之外,其周报的性质也限制了报道的数量。
(二)版面设置
《人民日报》在对转基因的报道中,主要集中在国际、科技文化(有时是独立的科技版或文化版,有时是科技·文化·教育版,这里统一计为科技文化)和经济版面,在这三版的报道约占到转基因总报道数量的68%,除此之外,转基因报道还零星出现在新农村版和国内要闻版等其他版面。《南方周末》在转基因报道中,也主要是科学和绿色版面。
《人民日报》在经济版中的报道相对较多,主要提到转基因对我国经济发展、农民增收等方面的重要贡献。此外,在很多科技版面的报道中,也会提到转基因在拉动我国经济发展,提高国际竞争力方面具有很大潜力。《南方周末》没有把转基因技术的发展与经济的发展、农民的增收、国家竞争力的提高等联系在一起,相反,更多是对国家转基因政策的不透明提出质疑。
(三)报道体裁
在《人民日报》的96篇报道中,消息74篇,占总体的77%,通讯1篇,占总体的1%,评论性文章和解释性文章共8篇,占总体的8%,人物专访9篇,占总体的9%,专家或官员文章4篇,占总体的4%。《南方周末》的11篇报道中,深度报道6篇,占总体的54%,评论性文章2篇,占总体的18%,人物专访3篇,占总体的27%。(见表1.3)
《人民日报》对转基因的报道主要以消息为主,多数是介绍国内外的转基因技术的新发展,而且主要是报道转基因技术的新突破及其积极意义。《南方周末》则由于其周报的特点,主要是深度报道的形式,对转基因的背景介绍较为详细。
(四)报道倾向
报道倾向主要分为正面、负面和无明显倾向三类,由于国际和国内目前对转基因相关问题还存在很多争论,所以,本研究对正面报道的评价标准为,文章主要提及转基因的积极方面,而少提甚至不提其可能造成的负面影响。负面报道的评价标准为,文章主要提及转基因的负面影响,而少提甚至不提其有利的方面。无明显倾向的评价标准为,文章对转基因的正负方面的影响都有涉及且介绍较为均衡,没有明显偏向,或者没有提到转基因的影响,只是客观介绍转基因的技术或其他方面。(见表1.4)
从表1.4中可以看出《人民日报》对转基因的报道倾向于正面的介绍,很多报道从其标题就可以看出报道倾向,试举几例如下:《转基因创造“绿色工厂”》(2009.12.3)、《生命科学基因造福人类》(2009.12.25)、《转基因作物前景广阔》(2008.4.3)、《惠民转基因抗虫棉助农增收》(2006.8.30)、《“一箭多雕”抗虫棉》(2002.8.13)等。虽然也有部分评论性报道会提到需要对转基因的发展持谨慎的态度,但这些报道的篇幅很少。
与《人民日报》相反,《南方周末》虽然在七年中关于转基因的报道只有11篇,但是其中有6篇是有负面倾向的报道,或者说是质疑性报道。如该报在2004年12月9日的一篇报道———《转基因稻米:13亿人主粮后的利益悬疑》中提出了一系列质疑,笔者将其概括如下:1.农业部关于转基因讨论的会议静悄悄结束,官方没有公布会议内容,与会者也三缄其口,参与论证和决策的专家们是谁?他们是怎样讨论的?2.转基因水稻商业化种植以后,最大受益者是国家?农民?还是科学家本人和相关公司?3. 转基因棉商业化种植以后,安全监管一直很混乱,如果转基因水稻商业化种植,安全监管能否严格执行?国家相关部门做了哪些准备和研究?4.转基因水稻商业化种植的动力是什么?5.转基因水稻在科学上问题没有完全解决,管理上又有很多漏洞,是否应该慎重实行?6.转基因生物安全委员会成员三分之二是转基因科学家,是否合理?
对各种倾向的关键词总结分析如下:
1.正面倾向的词汇有:总体安全、风险可预防、优先战略、造福人类、贡献、改善环境、提高国际竞争力、抢占制高点、前景广阔、减少农药使用量、增收等。这些词汇有宏观层面的,如战略、造福人类、前景等,也有微观层面的,如增收。这些词集中起来说明了转基因对人类、国家和个人都是有利的。
2.负面倾向的词汇有:对环境威胁、企业困局、生态灾难、基因污染、健康风险、垄断、控制等。这些词反映出转基因在环境、生态、经济、健康等方面的负面影响。此外,负面倾向性的报道除了提到转基因在上述几个方面的威胁外,还提到信息的不透明以及国际大型转基因生物公司对转基因批评性报道的压制。
四、结论和建议:
对于转基因在报纸中的再现,通过分析《人民日报》和《南方周末》发现,这两份报纸对转基因报道的频率都比较低。版面的选择,《人民日报》主要集中在国际版、经济版和科技版中,《南方周末》则主要是科技版、绿色版和专题版中。对于转基因的报道,《人民日报》以消息为主,另有一些评论性文章和人物专访的文章,主要介绍转基因技术的新动向,同时指出其重要的意义。《南方周末》则主要以深度报道为主,对转基因技术的背景介绍较为详细,更多关注国家转基因政策的不透明,以及转基因技术的负面影响。从报道倾向来看,《人民日报》以正面报道为主,《南方周末》则以负面报道为主。
2004年中国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其中规定:“行政许可直接涉及申请人与他人之间重大利益关系的,行政机关在作出行政许可决定前,应当告知申请人、利害关系人享有要求听证的权利。”同年,国务院发布的《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提出:“推进政府信息公开。除涉及国家秘密和依法受到保护的商业秘密、个人隐私的事项外,行政机关应当公开政府信息。对公开的政府信息,公众有权查阅。行政机关应当为公众查阅政府信息提供便利条件。”2008年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规定,行政机关对涉及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切身利益的政府信息应当主动公开。
虽然转基因属于科技范畴,但由于转基因食品和农作物与公众的生活密切相关,其不能仅仅局限于单纯的科技层面的报道。按照国家环境保护部首席专家薛达元的观点,目前国家把转基因视作一个比较敏感的话题,如果宣传不当,可能会造成公众的恐慌。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如果信息不充分,或者只是从单面进行宣传,更可能引起公众的质疑和担忧。因此,从满足公众的知情权角度来讲,有关转基因的报道频率应该有所提高,给公众提供更多更丰富的信息,并积极回应公众的疑虑,提高国家关于转基因政策的透明度,化解公众的担忧,以方便大家作出判断和选择。
形象再现 篇5
农民工, 即农民工人, 指的是身为农业户口, 但在城市中从事着非农业性工作的人。[1]据新华网报道, 2010年末我国农民工总数已经达到2.42亿人[2]。这个数字表明农民工已经成为中国社会的一大群体, 而且, 农民工进入城市后产生的一系列权益保障和精神生活问题也越来越多, 这关系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发展, 其中各种媒体的报道和反映对于农民工融入城市工作、生活等问题上有重要意义。农民工从农村进入城市, 他们的辛苦工作为城市的发展作出巨大的贡献。然而, 根据最近的一些研究发现, 农民工在报纸和电视新闻的大量的负面报道远远大于正面报道, 由此导致多数人对于农民工的媒介印象就是脏乱差、没素质、粗鲁、野蛮、愚昧, 甚至偷盗和违法犯罪[3]。因此, 我们不能忽视农民工形象在各种媒体中的再现对于农民工本身和农民工问题的巨大影响。
“电影永远是现实的一面镜子。”[4]进入21世纪以来, 随着农民工群体的壮大和农民工问题的凸显, 电影中出现的农民工形象越来越多, 许多电影都把反映农民工的工作和生活作为中心内容来表现, 出现了诸如《盲井》和《农民工》等颇具代表性的农民工题材电影。区别于报纸和电视新闻的有关农民工的报道, 这些电影对于农民工的反映更具真切感和普遍性, 不仅表现出影像传播的魅力, 而且加深了我们对于农民工的理解。
二、研究方法——内容分析法
本课题运用内容分析法进行研究, 并结合量化分析方法进行数据统计。首先, 参考豆瓣网电影版块, 时光网电影频道, 针对近十年来中国电影的文本内容进行分析, 依据年代 (2001-2010) 找出全部中国大陆有关农民工题材的电影。这里需要说明的是, 界定农民工题材的电影方法是依据三个条件来实现的。第一是电影主人公或者主要人物是农民工, 第二是电影故事必须涉及农民工, 第三是电影主题涉及农民工的工作、生活等问题。
接下来, 根据豆瓣网影评、时光网影评和有关评论书籍, 在农民工题材的电影中, 按照年代、好评度和影响力, 抽取20部优秀电影, 组成样本。
类目建构上, 按照“说什么”的标准建构:
(一) 农民工题材电影样本的基本资料:包括电影产生时间, 导演, 主演, 剧情简介等。
(二) 电影的故事类型:春运返乡;奋斗、创业与爱情经历;就业、生活状况和遭遇;讨薪等维权事件;违法犯罪;其他。[5]
(三) 电影中主要农民工的形象定位:害 (辱) 人者;受害 (辱) 者;救 (助) 人者;被救 (助) 者;自立者;其他。
(四) 电影中主要农民工的性格:善良与朴实;乐观与热情;无知与愚昧;邪恶与狠毒;其他。
(五) 电影中主要农民工的职业:煤矿工人;建筑工人;创业者;其他。
三、研究结果——农民工形象的真实性
(一) 农民工电影更具全面性和真切感
从表1中可以看出, 2008年和2009年反映农民工的电影比较多。究其原因,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十分严重, 是中国经济增长最为困难的一年。农民工就业较为密集的建筑业和制造业受到严重影响, 这也导致了农民工问题更加严重和突出。因而, 农民工的现实状况被电影关注较多。
纵观拍摄这些电影的导演, 既有冯小刚、叶伟民等著名商业导演的作品, 也有贾樟柯、王小帅、李杨等第六代导演的艺术片展现, 更有范立欣、郭进等人的纪录影像。这些电影不仅丰富了中国的荧屏世界, 拓宽了电影的表现题材, 最重要的是使得占中国人口六分之一的一大人群有了声音和色彩, 不管是在电影中还是在现实生活中。两亿多的农民工正在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关注, 这是中国的现实环境, 也是在发展中不可躲避的问题。
另外, 电影影像具有真切感和全面性, 加上王宝强、赵本山、周星驰等明星的出色表演和一些纪录片中人物的真实诉说, 都给农民工以表达权利, 让我们真正能了解他们。这就比报纸、电视新闻等的报道更加全面、更有深度。因为, 我们在报纸或者新闻报道中听到的只是“掌权者”的声音, 农民工作为一个弱势群体被剥夺了说话的权利, 而且在新闻中报道的常常是农民工的一个举动, 一个事件, 根本不能使人们认识全面。有时由于权力控制或调查不清, 甚至会出现误报。因此, 电影可以反映农民工一个更全面、更真实的环境和现实。
*注:《民工潮》流行比较广的名字为《农民工》, 因为要与2010年郭进拍摄的纪录短片《农民工》区分开来, 故采用其另一个片名。
(二) 农民工是“问题群体”
根据表1中整理出来的基本资料, 我们可以看到20部涉及农民工题材的电影描绘和叙述了30位农民工人物的故事。接下来的研究, 都将依据这30位人物, 来判断故事类别和他们的形象定位、性格、职业。
*注:《民工潮》中, 既表现了主人公陈大成的奋斗、创业与爱情经历, 又表现了他在奋斗中的讨薪等维权事件。
二十部农民工题材的电影中展现出三十位典型的农民工人物形象, 每一位人物都有一个故事。从表2中我们可以看出, 表现农民工“就业、生活状况和遭遇”的故事所占比重最大, 达到41.9%。而“春运返乡”和“讨薪等维权事件”都占到了20%, 加上“就业、生活状况和遭遇”的故事, 其比重超过了80%, 这说明农民工题材电影主要表现农民工的现实生活, 同时注重返乡和讨薪中所遇到的问题。农民工在电影中被塑造成了“问题群体”, 农民工问题对整个社会有着重大影响。尤其是农民工春运返乡和被拖欠工资两个棘手问题直指铁道部、相关政府和法律维权部门。偏向消极甚至负面的形象再现的故事类别“违法犯罪”占到了12.9%的比重, 而趋向积极的形象再现的故事类别“奋斗、创业与爱情经历”只占到了6.4%的比重。究其原因, 现实中中国城乡差距过大和农民工整体文化程度过低是导致各种问题产生的主因。
(三) 农民工是“弱势群体”
*注:《民工潮》中, 主人公陈大成即是一个自立者的形象, 又是一个助人者的形象。《高兴》中, 主人公刘高兴即是一个自立者的形象, 又是一个助人者的形象。《李米的猜想》中, 裘火贵既是一个受害者, 又是一个害人者。
从表3中我们可以看出, 农民工群体中, “受害 (辱) 者”和“受救 (助) 者”的形象定位占到了51.5%, 这说明农民工在城市中的地位处于底层, 经常受到迫害和压榨, 是“弱势群体”, 也是社会应该帮助的对象。同时, 我们也应该注意到, “救 (助) 人者”和“自立者”的形象定位比例占到了27.3%, 这说明农民工群体中不乏努力奋斗、奋发图强的抱负和助人为乐的品质。而“害 (辱) 人者”的比重只占到了9.1%。从现实来看, 这一数据未免有些理想化。当今的农民工因为文化和素质的缺乏, 又为生活所迫进城打工, 自然会追求一些低级的文化趣味和急功近利的做法, 甚至做出各种违法犯罪的事情。影片在形象定位上的一大缺憾是没有反映出一些愚昧的青年农民工在金钱, 物欲的驱使下如何进行蜕变。以及这些蜕变的结果对于社会而不仅仅是个人所造成的危害, 尤其是对精神文明建设的破坏。
(四) 农民工是“实实在在的人”
*注:《天下无贼》、《民工潮》、《高兴》中的傻根、陈大成、刘高兴三人既是善良朴实的人, 又是乐观热情的人;《李米的猜想》中, 裘水天就是一个善良朴实的人, 又是一个愚昧无知的人。
从表4中我们可以看出, “善良与朴实”的性格占到了52.9%。这说明, 农民工题材的电影中基本上很好地反映出农民的本性——善良和朴实。农民怀抱赚钱养家的愿望来到城里, 相信凭借自己的双手一定能赚到钱, 这便是电影中反映出的乐观与热情, 对以后生活的乐观, 对事业奋斗的热情。然而, 农民工总体上文化程度较低, 对城市的生活不适应也是在所难免的, 激情过后, 是枯燥乏味的辛苦打工, 而且挫折不断, 很容易被不好的社会习惯所浸染, 在这些困难面前, 他们往往暴露出自己的无知与愚昧, 甚至被恶势力所利用, 引发犯罪。总之, 电影中的农民工大多是实实在在的人, 人物性格多是积极的, 这一比重占到了67.6%, 而消极的性格表现只占到了20.6%。
(五) 农民工是“城市的筑造者”
从表5可以看出, 电影中展现的农民工进城打工的主要工作在于建筑业和煤炭业上, 占到总人数的一半, 而且从影片中可以看出他们的工作比较低下, 从事的是最底层的劳动。但是, 电影在描写这些农民工工作的同时, 也表现出他们的不可缺少性。因为如果没有这些人做基本的保障, 我们的城市无法建成和发展。没有建筑工人的辛勤劳作, 城市就不会有高楼大厦;没有煤矿工人冒着生命危险去矿井采矿, 城市就不会有各种能源动力。他们为城市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筑造了城市的美丽与便捷。
四、结论
综合以上研究结果, 本研究以农民工题材电影的基本资料为基础, 分别从电影的故事类型, 电影中主要农民工的形象定位、性格表现和从事职业四个方面进行了内容分析的量化研究。从中可以得出, 21世纪以来的农民工题材的电影在使人体味到全面性和真切感的同时, 从“问题群体”、“弱势群体”、“实实在在”和“城市筑造者”等方面对农民工这一媒介形象进行了再现。
农民进城成为农民工, 在打工中完成了从农民到工人的转变。这个转变不仅仅是阶级的转变, 也在一定程度上会导致社会结构的变化。现今, 我国正处在大批农民进城打工的时期, 也正经历着大批农民向工人转化的阶段。所以, “农民工”独具中国特色, 在他们身上, 既有农民的本性, 又不断增长着工人的特质。有关农民工题材的电影就从这个大环境出发, 既描述了他们身上实实在在的本性, 又表现出工作职位的基层性和城市不可缺少的筑造者形象。最重要的, 是揭露农民工的各种问题, 展现农民工的群体地位, 深入了解农民工这一形象的本质。通过研究, 可以得出, 电影中的农民工是一群给社会带来各种各样问题的, 但又实实在在的, 在社会底层辛苦工作的弱势群体形象。
通过进一步的分析, 可以看出, 近十年来, 有关农民工题材的电影越来越现实。其对农民工形象的再现基本上和现实相符, 可以引起社会的重视和帮助解决相关问题。因此, 电影中的农民工形象再现与报纸和电视新闻报道中常出现的对农民工的污名化[6]操作有很大不同, 报纸和电视报道大多在情感表达上过于理想化, 或者说是感情倾向上具有片面性, 而电影中的农民工就比较符合现实, 有许多还是对农民工生活和工作的真实纪录, 具有很大的参考性, 也为社会正确了解农民工群体提供了一条渠道。
摘要: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和发展, 越来越多的农民涌向城市寻求工作和生活, 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来, 农民进城打工已经成为中国农民的一大潮流, 也是社会的一大现象。本研究从2001至2010年近十年间的中国电影文本中, 摘选出20部有关农民工题材的电影, 并且运用内容分析法, 分析其对于农民工形象的再现。研究结果发现, 有关农民工题材的电影从社会大环境出发, 再现出一群给社会带来各种各样问题的, 但又实实在在的, 在社会底层辛苦工作的弱势群体形象。
关键词:农民工,电影媒介,形象再现,内容分析
参考文献
[1]百度百科.农民工[EB/OL].http://baike.baidu.com/view/39288.htm.
[2]徐博.统计局:2010年内地农民工总数达2.42亿人[EB/OL].http://news.ifeng.com/mainland/detail_2011_02/12/4641191_0.shtml.
[3]张鹏.农民工形象再现与传媒建构[D].苏州:苏州大学, 2006.
[4]江小鱼.电影永远是现实的一面镜子—第59届柏林电影节和81届奥斯卡述评[EB/OL].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3e45630100ch5u.html.
[5]李红涛, 乔同舟.污名化与贴标签:农民工群体的媒介形象[J/OL].二十一世纪 (网络版) , 2005 (4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