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与课堂再现

2024-10-26

教学设计与课堂再现(精选10篇)

教学设计与课堂再现 篇1

摘要:素描作为一门独立的教学学科, 是美术绘画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走上更高艺术层次的阶梯。它是利用简单的材料工具, 通过线条表现事物的单色画。它拒绝绚丽多姿的色彩, 通过事物的结构和形式, 再现事物的灵魂。素描不是想象中的简单勾勒和涂抹, 它在美术绘画中起着最根本、最重要的基础性作用, 学习素描不仅能提高学生的美术绘画能力, 还能锻炼学生的创造力和审美能力, 更能赋予学生客观且艺术的呈现生活的能力。因而高等院校如何开展素描教学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通过分析当前素描教学的现状, 提出了再现素描与表现素描教学的有机结合。

关键词:再现素描,表现素描,有机结合

再现和表现是现下素描训练的两种基本的手段。素描教学的再现则是在尊重作者的主观感受的前提下, 客观具体的反映事物, 侧重理性的分析与研究, 追求作品的写实与逼真;而表现教学则与之相背, 它是以作者的主观感受为根本出发点, 强调个人情感的抒发与创作冲动的体现, 着重表达作品的内在思想及情感。素描教学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教学的前期应注重基础性教学, 注重培养学生的再现素描能力, 而随着教学内容的深入及学生能力的提高, 开始要求学生发展创造力和想象力, 遵从主观感受, 以多元发散的想象和思维方式对待表现对象, 更好的发挥和训练想象力与创造力。有机的结合再现与表现, 以表现的优点弥补再现的不足, 以再现的地基构建表现的架构。

一、当前素描教学的现状

素描作为基础性课程, 其教学体系一直是沿用传统的素描教学体系, 教学内容由浅及深, 由易到难。教学方式时由简入繁, 由表及里。教学活动在按部就班, 循序渐进中稳定、有序的进行。以再现为教学主要目的, 着重训练学生的认识能力、观察能力和技能技巧的表达能力, 其在稳固学生基本功的方面有着不可磨灭的作用。但是, 传统的素描教学, 注重客观实际, 要求学生真实客观的再现表现对象, 课程内容设置笼统、繁杂, 教学方式单一, 课堂压抑、沉闷, 缺少激情。这样的氛围压抑学生的个性, 打压学生的积极性, 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创造力弱。这种教学方式, 学生很难掌握素描的真谛。

二、再现教学的含义

再现素描是西方传统素描教学的精髓。教学以教会学生描绘具象的技术技巧、学会相关的观察方法为始终。以再现对象为终极目的, 即是以写实为主, 其最早起源于摹仿, 以自然生活中的人为对象进行创作, 以再现对象为主。而这种教学体系沿用至今, 仍是我国很多院校主要的素描教学方式。再现性素描教学包含了准确描绘能力的训练、结构能力分析的训练、明暗与线条表现能力的训练, 但表现构成, 设计构想, 意象创造和美学范畴的扩展是它的不足。再现素描教学以训练学生的基本观察能力与基本造型能力为目的, 这一素描模式是传统素描教学的精髓, 也是我们美术教育不可放弃的基本功, 为从事艺术创作的人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但是一成不变的教学过程, 时间长了就难以摆脱模式化和机械化之嫌。客观的、真是的、理性的再现客观对象的能力固然重要, 但素描作为一门艺术学科, 创新则是其灵魂, 以个性、新奇为其特点, 只注重客观再现, 而忽视感性情感则在当今的社会无法立足, 以纯再现作为绘画基础素描训练的唯一模式, 不仅难以满足学生对一是训练的需要, 更难满足学生强烈的求知欲。

三、表现教学的含义

表现素描是现代素描教学的必然需要。表现主义以反传统著称, 以表现新奇和创意为目的。“不是追求对现实、自然的客观再现, 而是追求自我、灵魂的主观表现, 由此反对机械文明, 崇尚原始性。”它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重要标志, 以尊重人的个人感受和个性为根本, 坚持反对传统的恒定不变、统一的标准模式。表现主义应用于素描教学, 是时代的必然需要。表现性素描教学以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 判断能力和审美水平的训练为教学目标, 其目在于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在教学中, 训练学生发现自我, 认识自我、表现自我的能力, 来反映真实的思想和情感。表现素描教学, 在注重素描基本功的前提下, 以创造性思维为素描训练的主体活动, 挖掘素描内在的感受力、创造力。以审美意识为依托, 通过对客观对象的不同的切入点, 能动的选择最恰当的艺术形式。追求作品的个性化表现, 强化画面给人的视觉冲击, 体现画面创造性思维审美陈述。通过这种训练, 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表现力。

四、再现与表现在素描教学的有机结合

素描的再现与表现作为素描教学的两种模式, 是一对矛盾体, 其间存在着根本性的差异, 但是又有着必然的联系。在教学过程中, 实现再现与表现的有机结合则是对学生最为有效的教学方法。学生通过再现培养素描的基本功, 增加观察认识理解能力和审美能力。再结合表现手法, 发挥主观能动性, 创造性地将客观物象转为素描作品, 在作品中, 不仅能看出客观的物像, 同时也能生动的再现学生个人情感和感受。充分肯定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提倡学生个性、风格的样式有效的发挥, 从而使素描作为艺术达到一个全新的艺术境界。素描教学的再现与表现, 需要教师在教学中, 充分发挥引导者的作用, 根据教学内容的变化和学生主体性格的不同, 引导学生发现自我, 并在素描中表现自我, 找到适合自己个性切入点。使基础再现素描向表现素描造型语言和形式的精神特征方面发展, 并在此建立素描的文化品位和艺术审美层次。这种主动性的思维过程和艺术体现, 无疑形成了再现素描训练到表现素描创作的纽带。

随着艺术格局的新变化, 即为艺术发展带来机遇, 同时也为艺术发展带来挑战。“离开了再现的表现就趋于抽象, 离开了表现的再现就缺乏创造”。在教学中, 再现与表现有机融合, 在保证基础教学的同时, 在教学的过程中加强学生的思维训练, 提倡学生在把握客观物像的特征的基础上, 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 加入自己的独特的语言、表现手段和方法, 从而创造出具有创造性的艺术形象。通过两厢结合, 是学生发现内心情感和客观世界的联系, 使其作品即再现现实, 又超脱现实。

参考文献

[1]吴家跃.再现素描与表现素描的教学考.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4 (09) ;445—446.

[2]李可贤.从再现走向表现—表现性素描写生课题探索.教学论坛.2009 (08) ;142—143.

[3]何明惠.论写实素描教学中的再现与表现.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9 (01) ;217—219.

教学设计与课堂再现 篇2

---- 《老师领进门》和《三顾茅庐》案例分析

面对新课程标准下的语文教学,享受着孩子们给我的惊喜,此时此刻,我真正体会到了人文课堂的生命力。

案例一 :《三顾茅庐》教学片断

师:诸葛亮作为当今大贤,人人都渴望得到。也就是说在刘备三顾茅庐之前,肯定有不少的人诚心诚意地邀请过诸葛亮,但是诸葛亮一直都没有出山。面对这一状况,刘备为了不重蹈前人覆辙,他该想些什么?作好哪些思想准备?

生:“别人都没有请到诸葛亮,刘备一定要比他们更诚心。”

生:“刘备要作好失败的思想准备,有可能会碰一鼻子灰。”

生:“如果我是刘备,我就先去调查,看看他们为什么会失败,然后自己吸取教训。”

师:“光调查那些曾经邀请过诸葛亮的人够吗?”

生:“还要调查诸葛亮。”

师:“调查他什么?”

生:“调查他为什么不愿出山。”

师顺水推舟:“我们假设刘备真的作了调查,根据你对课文的理解,你认为刘备得出了什么结论?”

生:“别人都不诚心。”

师反问:“难道他们都不是诚心诚意去邀请诸葛亮的吗?”

生:“诚心是诚心的,但还不够。”(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学生立即改口)

师:“要怎样才算够?”

生:“要能打动诸葛亮。”

师强调了一遍学生的话:“是要能打动那么多人的诚心诚意都没有被打动的诸葛亮。”

师:“那么就让我们去看看刘备究竟是何等的诚心诚意。”

……

案例二 :《老师领进门》教学片断

师:“从幼儿园到现在,我们已经在 许多 老师的门下接受过教育了,其中你最尊敬的、最难忘的老师是谁?”

生:我最难忘的是 李 老师,因为有一次我不小心打碎了她的茶杯,她非但没有怪我,还关切地问我有没有划破手。

生:我最尊敬的是 徐 老师,因为我留长发,每次洗完澡,她都帮我吹头发。她很像我的妈妈。

师:“是啊,关心教育我们的老师让我们至今记忆犹新。可是有人说,时间如流水,能冲淡一切,谁也无法保证,几年后,十几年后,甚至几十年后,我们还能清晰地记着这些老师,记着他们的恩情。然而,让我们感动的是,中国历史上有许许多多伟人、名人都对自己的启 蒙 老师念念不忘,几十年后,还要去寻找、拜访,被传为佳话。让我们一起去了解一下。”

( 学生阅读课外小资料《伟人尊师的故事》。)

师:“读了这四个小故事,你有何感想?”

生:“我读了这四个小故事,觉得很感动。毛泽东是万人崇拜的国家主席,可他还恭恭敬敬地给私塾老师敬酒。”

生:“这四个小故事讲的都是一些伟人、名人。他们尊敬启 蒙 老师的品德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师:“他们这份浓浓的尊师爱师之情让人钦佩。现在就让我们去体会一下大作家刘绍棠对小学启 蒙 老师的尊敬、热爱之情吧。“

……

师:通过对课文的研读,我们已了 解了田 老师其人,理解了作者“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插柳之恩,我怎能忘?”这句话的含义。让我们深入到作者的内心深处,揣摩是什么原因促使作者写下这么一篇感人至深文章。

生:我觉得是因为作者对 田 老师难以忘怀的感情。

生:是作者对 田 老师的感激之情。

师:“记得有一句名言:世界并不缺少美,缺少的是发现美的眼睛。它告诉我们只要我们有一双能发现美的眼睛,我们就会发现这个世界上原来到处充满着美好的事。同样,如果我们有一颗懂得感恩的心,我们就会发现周围原来有那么多值得一辈子记住的人。现在我们终于明白,为什么那么多伟人、名人在自己功成名就之后,都不忘去感谢自己的启 蒙 老师,那是因为他们都有一颗懂得感恩的心。

师:“让我们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对那些曾经关心、帮助、教育过自己的熟悉的或陌生的人说几句心里话。”

下面的话节选自学生的课堂小练笔。

“妈妈,你每年都给我过生日,我却从来不知道你的生日,女儿一定要为你过一个生日。”

“徐老师(生活老师),你真像我们的妈妈。可我却总是不把你放在眼里,老惹你生气。请你相信我,我以后再不会这样了。”

……

反思 :

一、走进文本,接受人文陶冶。

这两篇课文都是写人的文章,人文色彩浓厚。为使学生受到文章中人文情怀的感染,必须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走进文本,与文本进行零距离对话。

案例 ( 一 ) 以一个看似和课文内容没有直接联系的问题引出对课文的研读,这一出乎意料的问题立刻引起了学生的探究欲,并把他们迅速引入到了课文的情境中,学生纷纷以刘备自居,一个个陷入了沉思中。之后,热烈的讨论引发了课堂的一个小高潮。学生不仅意识到了刘备此行的艰难,对他三次拜访诸葛亮时所表现出来的诚心、耐心和决心会体会得更深刻,而且在不知不觉中锻炼了社会生活能力。

案例 ( 二 ) 通过让学生回忆老师关心教育自己的事,感受伟人的尊师故事,学生心中那根尊师爱师的.心弦被拨动了,课堂的情感基调也被奠定。学生带着亲身感受再来学习课文,就能引起他们的共鸣,使他们真正走进了文本,对刘绍棠尊师爱师的深情油然而生敬意,对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和情感也有了自己新的思考。

二、走近作者,感受人文情怀。

“文章不是无情物”,历来的文章都是有感而发的。剖析作者的内心感受会使学生受到人文的触动。案例 ( 二 ) 在课堂即将进入尾声时,引导学生深入到作者的内心深处,揣摩是什么原因促使作者写下这么一篇感人至深文章。因为有了对课文内容的深入理解,对作者情感的深层把握,学生就不难体会到这是作者心中那份浓浓的尊师爱师之情的再现。

但教学过程并未结束,教师一番语重心长的话紧紧抓住学生那颗被感动的心灵,把他们引向了更广阔的天地。教学由浅显向纵深推进,课堂小练笔中学生发自内心的话语,正是他们心中情感的释放、生命的涌动,也是教师对学生潜在的人文意识的召唤。由此,人文熏陶和感染也变得深入、彻底而刻骨铭心。

有人说,课堂上的 40 分钟,就是学生生命里的 40 分钟。作为教师,每一堂课,都应该考虑是否能给学生的心灵留下点什么,让他们生命里的这 40 分钟过得更充实,更精彩。

注重人文渗透的课堂教学关注的是人的教育。而这种关注,不仅仅在于学生学到了多少知识,更在于学生通过学习,是否能够理解生命的价值,是否能获得适应社会生活的各种经验和能力,以达到全面素质的提高。实践证明,闪耀着人文精神的课堂充满了活力。

语文课堂中的“生活再现” 篇3

关键词:生活;情感体验;阅读理解;言语实践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01-090-1

一、情感体验交融于生活实际

新课程告诉我们:语文课程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让学生在阅读教学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应该成为每一位语文教师的自觉行为。在阅读教学中,教师积极启发引导学生寻找、再现与教学内容具有相似性或相对性的生活实际情景,会让学生在迁移或对比中丰富、加深自己的情感体验。

记得在教学苏教版第八册《生命桥》一文时,为了帮助学生体会羚羊在濒临绝境时所做出的令人惊叹的抉择,我积极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情境说起:“同学们在平常生活中注意过动物逃生吗?它们是怎样逃生的?”一石激起千层浪,课堂气氛一下子活跃起来,学生争相举手回答各自的见闻:“壁虎被天敌抓住时会挣断自己的尾巴逃走。”“黄鼠狼遇到天敌后会放出臭屁。”……在这样的生活情境的铺垫下,我便水到渠成地将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与课文联系起来了:“当一群羚羊背后有猎人追赶,前面是万丈深渊时,老羚羊以牺牲自己来保全小羚羊的逃生,是何等痛苦的抉择呀!又是何等伟大的抉择呀!”在随后的感情朗读中,同学们的朗读情不自禁地多了一份悲壮,多了一份赞叹,读得真切感人。在这一教例中,学生得到的情感体验,更多的是一种感觉的迁移,学生情感的升华是源于生活实际而实现的。

二、阅读理解立足于生活经验

现代认知理论认为,新的知识是建构于原有认知结构上的。因此,我们在进行阅读教学时一定要立足于学生原有生活经验,并积极创造机遇与氛围,努力促使学生在阅读理解的内容和自己的生活经验之间建立一种相似或相对的联系,这样,学生才会获得意义建构的基础和深入探究的动力,否则,脱离生活的阅读理解必然缺乏学生真实的生活体验,缺乏学生真实生活体验的阅读理解也就必然肤浅。

我在执教苏教版第九册《清平乐 村居》时,有这样一个精彩片段。学生在阅读理解这首词的过程中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老师,这对老年夫妇的大儿、中儿是那么勤劳,整天锄豆、织笼,他们却不喜欢,反而喜欢那顽皮的小儿,这是为什么?”这是个课堂生成的问题,是老师没想到的,但是我没有乱阵脚,而是灵活巧妙地将问题又抛给了学生“是呀!为什么呢?你在家是最小……”我的话语被一只只迅速举起的小手淹没了。“老师,我在家最小,爷爷、奶奶特喜欢我,他们把我视为掌上明珠。”“老师,我听大人说这叫什么‘隔代惯’。”学生已有的生活实际经历成了学生阅读理解的依托。

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在执教《小稻秧脱险记》中为了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气势汹汹”、“蛮不讲理”、“不由分说”,是这样设计的:

师:读到这里,我想,“气势汹汹”、“蛮不讲理”、“一拥而上”肯定懂了。谁知道“气势汹汹”是什么意思?

(老师喊了几位举手的同学到前面来)

师:这几位同学都懂了,没有懂的同学请看我们表演:我当小稻秧,你们几个当杂草。杂草把小稻秧团团围住,你们应该怎么站?

(学生从四面八方把老师围住。)

师:“你们要干什么?“

生:“快把营养交出来!”

师:你们没有读懂。要凶,声音要大,把腰卡起来。

生:(卡腰,大声,凶恶地)“快把营养交出来!”

师:“我们刚搬到大田不久,正需要营养,怎么能交给你们呢?”

(学生不知所措)

师:(问全体同学)他们应干什么?

生:他们应上前抢营养。

师:对,要抢。营养在地里,快!

(“杂草们”一拥而上,抢起了营养。稻秧没精打采地垂下了头,下面的学生哈哈大笑)

这几个词语教师处理得很高明,学生既学得轻松而又兴趣盎然,对词语的理解也就更加到位了。试想,如果只是让学生说说词典上有关这几个词语的解释,那么它们在学生头脑中就还是个抽象的、缺乏鲜活形象的空洞概念。

三、言语实践再现于生活情境

将言语实践活动置于模拟的生活情境之中,无形中将教学的目的要求转化为学生作为生活主体的现实需求,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激起学生听、说、读、写的强烈愿望,因此,在模拟的生活情境中进行的言语实践活动就更加简便有效。

论写实素描教学中的再现与表现 篇4

一、写实素描教学中的再现教学

再现教学相当于素描教学中的传统教育, 学习美术最初就是从写实素描的练习和创作开始的, 最初的素描艺术创作来源于对事物的模仿, 可以说, 写实素描是美术学习的基础, 而再现教学是素描教学基础中的基础。因此, 再现教学对培养绘画者的美术基本功具有重要的意义, 是我国美术写实素描教学中沿用至今的教学方法。

写实素描教学中的再现教学主要是以训练绘画者基本绘画的能力、对物体结构的分析能力以及对明暗度的调节表述能力为教学方向。然而, 虽然艺术创作的基础很重要, 但也应当清楚, 在写实素描创作中创作者的创新和自我情感的注入才能赋予作品生命力和感染力。如果一味地强调基本功而忽略创新思维的发展, 容易使创作者难以脱离机械式的素描创作, 因而使自己的作品没有新意, 难以做到与众不同。鉴于此, 在写实素描的教学中再现教学不能成为其唯一的教学模式, 否则难以满足绘画者对素描创作的求知探索。

二、写实素描教学中的表现教学

表现教学是与再现教学相反的一种教学模式, 主要存在于美术素描创作之中。在写实素描教学中提倡表现教学, 是艺术创作的新要求和新发展。可以说, 表现教学成为促进当今社会发展进步的必然选择。

一方面, 表现教学具备人文主义内涵。在教学中能够认识到绘画者拥有的性格不尽相同, 能够做到因材施教, 能够给予绘画者最大的尊重。同时, 鼓励绘画者将自己的想法和观念用素描作品表达出来, 这样教师能够通过素描作品对绘画者进行了解和认识, 进而可以对绘画者进行专门的培养, 促使他们内心真实情感得以流露, 帮助他们树立一个健康健全的人格。

另一方面, 表现教学能够促进绘画者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激发绘画者的创新意识。在写实素描教学中开展表现教学, 培养绘画者善于观察的习惯, 能够使绘画者扩展想象空间和发现事物之间的关系, 这就有助于促进绘画者对于事物的认识、提升给画者判断的能力和完善艺术审美观, 进而使绘画者具备良好的素描表现能力, 以创作出高水平的佳作。

三、再现教学与表现教学的有机结合

素描绘画能力是美术专业的绘画者和从事美术工作的人们拥有的最基础的能力。其中, 再现和表现是素描教学中的最基本的教学手法, 只有将再现和表现两种素描教学结合起来, 才能更好地发挥两种教学方法各自的长处和优势, 促进写实素描教学的有效开展。

首先, 重视写实素描再现教学的开展, 为素描的学习创作奠定一个好的开端。一般来说, 写实素描的教学最基本的就是从绘画者的绘画基本功开始训练, 通过临摹等手段让绘画者学习基本素描技法, 让绘画者掌握各类素描知识与表现手法, 可以说, 再现教学的应用, 主要为培养绘画者对事物的认识能力和扎实素描的功底奠定基础。

其次, 合理利用表现教学有助于写实素描教学的有效开展。在再现教学开展的基础之上, 需要积极引导绘画者发挥自身的主观性, 在素描创作中发现自我、展现自我, 将自身的情感通过素描绘画作品体现出来, 促使自己的创作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最后, 注意做好再现教学和表现教学之间的平衡。现在的美术教育容易导致两个极端, 要么是过于注重技巧, 要么是过于注重观念。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写实素描艺术家, 不仅仅要具备过硬的素描绘画技能, 还要能够拥有独特的思想。再现与表现并不是对立矛盾的, 而是相互促进的关系, 在写实素描教学中不应将二者分离开来, 而是应充分发挥二者各自的优势, 促使写实素描达到一个新的艺术高峰。

四、结语

再现与表现的教学对写实素描教学具有积极的作用, 二者是写实素描教学的两个不同阶段, 没有表现的再现教学, 素描作品没有新意, 缺乏创新;而没有再现的表现教学, 素描作品趋于抽象化, 内容空洞。鉴于此, 在写实素描教学中要训练绘画者的基本功, 也要开发绘画者的思维, 而将再现和表现有机结合起来, 可有效提高绘画者写实素描的水平和能力。

摘要:再现和表现是美术创作的两种方法, 也是写实素描教学中最基本的两种训练手段。再现教学主要是培养绘画者扎实的美术基本功, 为未来的艺术创作奠定基础;表现教学具备人文主义内涵, 能够促进绘画者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激发绘画者的创新意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重视写实素描再现教学的开展, 为素描教学奠定一个好的开端, 同时要做好再现教学和表现教学的平衡。

关键词:写实素描,再现,表现

参考文献

[1]王文娟.探讨写实素描的观察方法和表现方法[J].艺术品鉴, 2015 (07) .

试论艺术作品的表现与再现性 篇5

关键词:艺术作品 表现性 再现性 现实主义 浪漫主义 和谐统一

艺术作品的表现性与再现性

艺术应该是有意味形式的,能够激起人们审美感情的才能称之为艺术作品。艺术形式的“意味”是隐藏在事物表象背后并赋予不同事物以不同意味的东西,它即可是具象又可是抽象的。艺术作品的创造形式则应该充分利用色彩、线条、体面、明暗等表现出来,变异、夸张和含蓄是其内在的手段。

表现艺术——强调主观情感,不循规蹈矩,不机械模仿,不求绝对真实效果,而把扎实的基本功隐藏在背后,只充分利用基本功而不会滥用基本功。并能充分运用各种符号形式去表达自己的思想意趣,由于表现艺术摆脱了服从客观物象的束缚而得以充分显现它的意味,使之不断能创新。

再现艺术——以客观物象去描绘,虽然也有加工改造,也有主观表现因素在内,但作品中的物象与现实中的物象还是基本吻合。画得最好,功夫最深也不过是千篇一律,真可谓画之辛苦,看之无味,尤其是那些专事描绘客观物象平庸的作品中,形式意味甚至是不存在的,早已被客观事物表象所掩盖扼杀了。由此可见,就艺术的感染力和表现力方面,表现性作品更有其意味形式,更具有创新的空间

巴洛克艺术就是具有很强的表现力的代表。罗马是巴洛克艺术的诞生地,从这中心向外散布到整个欧洲,以及在美洲的属地。这时期的画家倾向在画中使用弧线及对角线,画作中充满动势和戏剧性的光影及色彩,使画里的空间产生无限的错觉,藉以把观赏者的眼光带进画里。代表性画家有:义大利的卡拉瓦吉欧、贝尼尼、法国的普桑,以及西班牙的委拉斯盖兹等。

除了画作外,巴洛克艺术也表现在建筑上。充满装饰的建物,大量采用弧线的整体造型,圆屋顶、大扶梯以及十分考究的庭园、广场、喷泉、桂廊和雕刻,都是当时建筑物的特色。

决定本质特征的依据

艺术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一定的社会生活在人们头脑中反映的产物。与科学、伦理等其他社会意识形态一样,艺术来源于现实生活,能动地反映社会存在,并积极地影响人的精神世界,反作用于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活动。但是,艺术为一种满足人们特殊精神需要的审美活动,在内容和形式上都具有其特殊性。作为观念形态的东西,艺术区别于其他意识形态形式的本质特征,首先取

决于它所反映的对象的特殊性和掌握方式的特殊性二者的统一。艺术反映的对象虽是统一的客观世界,但却是客观世界的特殊方面,即在社会历史实践基础上形成的、能引起人们普遍兴趣的、具有各种审美特征的具体生活现象。在一定意义上讲,艺术有其特殊的反映对象,即作为人的社会本质与其丰富多彩的具体表现相统一的生动、完整的社会生活。所以,社会的人及其内心世界总是艺术反映的中心对象。即使艺术作品中所描绘的自然景物,其反映角度和意义也不同于自然科学中的研究对象。这种自然景物的描绘不仅是自然本身的一些自然属性、特征的直接再现,同时也是人的社会生活和精神面貌的一种间接表现。它能满足人们对艺术的特殊审美要求,使人不仅通过思维,而且以全部感觉在对象世界中肯定自己。审美对象的这种特殊性,从根本上决定了艺术必然要从本质与现象的统一、再现与表现的统一中去把握现实生活。

以形象揭示生活本质

艺术作为人对世界的一种特殊掌握方式,基本特征在于,它不是象科学那样用抽象的概念、范畴、理论体系的形式来反映客观世界的本质规律,而是用具体生动的艺术形象和形象体系的形式揭示生活的本质。艺术形象是艺术反映社会生活的特殊手段,是从本质与现象、个别与一般的有机统一中完整地把握社会生活的特殊方式。艺术思维是一种创造性的形象思维。艺术家对生活本质的把握,虽然必须从感性认识深化到理性认识,但这一思维过程始终不脱离对事物的具体的形象感受和情感体验,其结果不是概括出抽象的概念和理论体系,而是通过对生活素材的选择、提炼和集中,概括出显示生活本质的具有鲜明个性特征的典型形象或意境。因此,艺术的形象思维以情感体验为中介,是本质化与个性化同时进行的过程。现实生活通过艺术家的创作转化为艺术形象时,也就具有更典型、更理想、更有普遍性的特征。

再现因素与表现因素的统一

艺术能动地反映现实的另一个基本特征是,艺术形象既是现实生活审美特性的概括,又是艺术家对现实的审美情感的呈现,它的内容是客观与主观,再现因素与表现因素的有机统一。艺术作品作为审美意识的物态化形态,产生于创作主体与审美对象的相互作用中。当艺术家对生活素材进行选择、提炼和概括时,不能不表现他对生活的理解、评价和理想。艺术家的创作心理活动,首先要以知觉的形式反映客观事物,突出地选择和再现对象的形象特征,而这种知觉因素又是同想象紧密结合,并受其制约的。这种创造性的想象不仅再现现成事物,而且能创造出新的形象。艺术思维中的想象区别于科学思维中的想象,它带有浓厚的情感因素,并推动情感活动自由地扩展和抒发。中国古代诗论和画论中称之为“情景交融”的境界。艺术家对生活本质的理性认识在作品中不是以抽象的概念、逻辑推理的形式出现,而是蕴含、渗透在感知、想象和情感等因素的相互作用和融合之中。艺术形象既是对生活现象本质特征的集中、概括的反映,又蕴含着艺术家的思想情感和审美理想;而通过艺术家的主观情感和思想的表现,又往往反映和凝集着一定时代、一定阶级的人们的普遍思想情感和审美理想。在人类艺术史上,一切真正的艺术都既再现客观现实,又表现主观理想。从这个意义上说,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都是艺术在本质上不可缺少的因素。

结束语

艺术作品需要表现性艺术去表达其内心强烈感受,同时也需要再现性艺术去展现其真实现象。进行艺术作品的创作,应该兼顾其表现性和再现性,做到二者的和谐统一,相辅相成。

参考文献

教学设计与课堂再现 篇6

一、融入自然、感受色彩

对色彩的认识从婴幼儿时期就有,我们称之为色彩感知,这是色彩的初级阶段,也是直接感悟阶段,它源自于自身对每一种色彩的认识和体会。色彩由光而产生,因此从自然界中去寻找色彩并有着追本溯源的意义,从自然光源中认识体会并通过写生训练,这是培养学生对自然色彩的观察力的一个方面。色彩因光线而产生变化,自然界的色彩构成有其天然的形式美感,这就是为何我们愿意去亲近自然,感悟自然万物的美。通过色彩风景写生的学习,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色彩构成的基本能力,体会具体化、微妙感的色彩世界,从而拓展色域,克服程式化的用色习惯。通过教学实践的过程,进一步探讨色彩变化的原因以及光与色之间的关系,从整体出发,舍弃些许细节,使画面色调统一,冷暖关系明确,从而表达自己的意图。

“设计”一词本身具有理性思维的成分,而设计色彩强调主观意识,追求内心感受,它是通过对自然万物的色彩感受,把对色彩的描绘上升为运用自然特有的色彩模式去创造。设计色彩是以倡导个性特色为出发点的,由于每个人都有着不同的色彩感受和喜好,这就要求学生摆脱写实色彩的共性标准和思维模式,摆脱习惯性的绘画方式,运用自我感受去进行色彩设计,只有具备了特色,才能称为艺术作品。

二、探寻自然色彩中的形式美

色彩风景写生教学中,我们往往将既定的教学思路、教学理念一股脑的灌输给学生,使得教学重心不突出,学生不能理解设计的初衷。然而,色彩风景写生刚好是学生第一次接触自然色彩,在自然中感悟光影变化,同时了解色彩形成的本源,如果将色彩风景写生教学与设计色彩相结合就能更好地让学生理解色彩构成的基本规律和方法。在色彩风景写生教学过程中,时常有学生会问及写生的意义和目的,这也是我们教学工作之初应该思考的问题。写生在于感悟与理会,例如写生中我们时常会遇到各种花卉、植物以及动物。这就需要我们用眼睛和色彩记录下他们之间的颜色搭配,思考是否符合色彩构成的基本规律,而不是一味地追求刻画和仿照自然植物。设计更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相融性、结合性、操作性,教学活动可以呈现多元化的灵活性、创意性。教学活动如何体现一种新锐的、鲜活的、综合化的以及多元化、探索性、实践性的教学模式,很大程度上依靠教师自身掌握的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也就是说,应最大限度地发挥教师进行教学探索的潜力和教学动力。教学活动可以是一种教师与学生互动的实验性教学或与教学经验结合的反思的实践模式。

在色彩风景写生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综合相关学科的知识,通过相关的色彩教学内容和色彩构成体系方面的重新组合和更新,改革课程结构,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构建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学内容为中心的课堂文化,实现鉴赏、理论、实践、创意一体化。打破相对狭隘的色彩观念,建立广泛的、多元化的后现代色彩观念,运用启发式、参与式、交叉式、互动式、协作式以及开放式流动教学法等先进教学法进行教学。激发学生主动吸收深厚广博的美术史和色彩理论知识的兴趣,提高全面的色彩素养,开阔艺术视野,培养学生广泛的色彩设计意识和审美趣味,以及对生活的感悟,以适应设计艺术发展的需要。

三、色彩风景写生教学内容的更新重组

从设计的角度出发,色彩风景写生理应是适应各设计专业各学科的一门基础课程。在研究色彩的基本规律、本质特性以后,在原有的具象写生色彩基础之上,过渡到意象色彩、抽象色彩、装饰性色彩、情感表现性色彩等主观性色彩、表现性色彩以及应用色彩。现代设计色彩的综合性色彩表现,通过强化训练符合现代审美意识和审美需求的艺术理念,再通过对多样的自然媒介进行分解、打散,以及经过重构、透叠、支配、重叠、重组、渐变等表现手法,来改变自然色彩的对比调和,从而达到传递现代信息激发都市生活情感的设计作品,使人产生联想的心理功能,使色彩设计从“自然空间”进入“想象空间”。

如何建立色彩写生的教学理论体系;如何使学生更好的理解设计的初衷;分析以往色彩写生教学的利弊,过去色彩写生教学主要是以表现自然为中心内容进行的,课程内容的更新主要体现在对象的主观表现上,如:色彩搭配的基本技能、综合表现风格的更新等。如何把色彩理论与当代设计观念统一起来,找到切合点,加强理论与实践之间的联系,增强色彩风景写生的目的性。例如,加强对色彩美学原理、色彩社会学、色彩心理、光构成等与色彩设计的关系研究。锻炼学生在写生中感知色彩到理性概括归纳色彩。再到主观整合色彩,表达意象,从而体现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创新色彩语系,运用色彩语系体现自己的观念,由浅入深、由感知到理性再到表现的过程。在色彩风景写生的教学当中,灌输一定的色彩构成训练,是探索色彩表现力的重要基础,能使学生灵活地掌握和创造性地运用色彩。

色彩是设计表现的基础工具之一,它在情感意图、创意表达上都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对色彩的研究应该追其根源,了解其内在的意味。色彩风景写生不仅能使学生了解色彩知识、提高审美趣味,更是学生创新思维训练的一项必修课程,对其教学模式的探讨,建立合理的教学理论体系有利于高校艺术人才的培养。

参考文献

[1]保罗·芝兰斯基、玛丽·帕特·费希尔、文沛著.色彩概论[M].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2004

让体育课堂再现真实质朴 篇7

“咬定青山不放松, 立根原在破岩中”———体育课堂应实不应虚。

笔者日前参加了一次体育优质课评选活动。课是在临时抽课题、抽教学班级的情况下进行的, 这位老师执教的内容是“旋转361°———趣味篮球”。教学设计分为“我的快乐我感受”、“我的快乐我做主”、“我的快乐带给你”、“我的快乐无极限”四个环节。“我的快乐我做主”这个环节的设计初衷是每个学生一个篮球, 降低了投篮动作的要求, 让他们自由创新各种玩法, 目的是激发学生对篮球运动的兴趣和爱好。由于是借班上课, 教师对这个班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热情估计不足, 孩子们在“我的快乐我做主”这个环节中兴趣特别浓, 全班学生强烈要求, 要对自己的创新进行“PK”展示。看着孩子们跃跃欲试的激情, 教师妥协了, 满足了同学们的要求, 这就挤占了“我的快乐带给你”这个环节的教学时间。执教教师大胆变更了教学设计, 省去了这个环节, 结果, 课在教学环节“残缺”的遗憾声中结束。

在评课中, 评委们就优质课的评价“标准”展开了热议。优质课必须是“五脏俱全”吗?多年来, 各式各样的公开课在人们心目中形成了一种思维定势——一节优质的公开课必须是“完美”的。正是在这种思维定势的影响下, 公开课越来越变成了“无懈可击”的表演, 越来越讲究“精雕细刻”的形式, 越来越成了各种“模式”惟妙惟肖的翻版……这样的公开课的确很“完美”, 但是却显得很虚。课堂教学流程具有不可预测性, 一名优秀的教师应在学生创新火花闪现的时候, 及时抓住课堂生成, 并顺势给以引导, 做实这堂课。教师只有具备这样的教学智慧, 才能上出实实在在的体育课。

“删繁就简三秋树, 领异标新二月花”———体育课堂宜简不宜繁。

由于不同地区学校体育设施设备差别大, 要使体育教学达到体育课程标准提出的目标要求, 努力开发和利用各种体育课程资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体育课程资源的丰富, 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增强教学效益。然而, 当前不论是公开课还是调研课, 抑或评优课, 不论是城市还是农村, 执教教师都挖空心思地采用一些“高档”“创新”的教材, 诸如跆拳道、橄榄球、拉丁舞……让评委、听课教师看得眼花缭乱、应接不暇。我们不禁要问:常态课是否都能如此“出彩”?中国教育还不富有, 还要面对广大农村, 这些“高档”教材对于大城市学生来说, 是很不错的一种选择, 然而对于广大的农村, 别说师资培训相对滞后, 就是体育器材也足以让大多数学校望洋兴叹。低耗高效的民族体育运动却可以提供一种“宜简不宜繁”的原生态教材, 我认为适当使用这样的教材进行教学, 便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 让他们得到实实在在的锻炼和提高。

我们可以根据不同地域学校的实际, 选择孩子们日常生活中喜闻乐见的原生态体育项目, 将这些各具地方特色的项目作为教材的补充, 充分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例如, 流行于学生中的滚铁圈、跳框、抓子、挤油渣、跨步、弹球、抽陀螺、红绿灯、牛皮筋等原生态项目容易自制器材, 操作简单, 极易普及。还可以发动学生开动脑筋, 利用一些废旧物和生活物品制作成简易器材, 既可解决体育器材的匮乏, 又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例如, 小学生自制毽子、藤圈、跳高架等。其实, 一切改革的终极目标都是为了降低成本、提高效益, 体育教学改革同样如此。真正的课程改革应是多做“减法”———减掉那些华而不实的内容和做法, 让教育现出自己的真身。

“千淘万漉虽辛苦, 吹尽狂沙始到金”———体育课堂要真不要假。

教学设计与课堂再现 篇8

一、“活”———贴近生活, 点燃思维的火花

新课标强调“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经历和体验出发, 激发学生对地理问题的兴趣”。心理学研究也表明:当学习的内容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贴近时, 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就会高, 兴趣也就越浓厚。具体来说就是要在生活中找教育, 这在教学导入过程中非常关键, 如同一出戏的“序幕”, 要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中来, 帮助学生建立课本知识与生活实际的联系, 激发其强烈的学习兴趣。

如可利用人民币上的地理知识进行相关内容的教学:———如教学多民族大家庭时, 可引导:“你能说出人民币上有哪些民族图像吗?”“你知道人民币上有哪些民族的文字吗?” (可参考课本上给出的“少数民族文字”。)

地理来源于生活实际, 地理知识与现实生活息息相关, 通过地理课堂更深入地了解生活, 体会到地理是一门强大的学科, 感觉到地理学科的乐趣和智慧, 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强烈的求知欲望。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 是追求真理的动力, 是智力发展的翅膀, 是提高课堂效率的源泉。没有兴趣, 学习就会从“享受”变作“忍受”, 成为负担;有了兴趣, 学习就能转化为一种需求, 就会感觉到轻松愉快、动力无穷。

二、“真”———回归生活, 拨动求知的心弦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 则不复也。”在地理教学中, 教师应抓住学生的求知心理, 激发其学习兴趣。学生常因书本知识枯燥无味、与生活实际缺少联系而产生厌学情绪。然而, 许多地理知识都与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 新的课程标准与教材所体现的一个重要理念就是“学习生活地理, 让地理走进生活”。因此, 在地理教学中, 教师应从现实生活中挖掘问题, 利用生活经验再现日常情景, 带着问题和学生一同走进创设的情境, 将学生尽快融入课堂中来。

例:“板块运动”———采用新闻情境:北京时间2011年3月11日13时46分, 日本本州岛附近的东部海域发生9.0级强烈地震并引发海啸。受此影响, 3月12日以来, 福岛核电站连续发生爆炸, 放射性和污染物泄露已成为主要的次生灾害。此次地震使日本主要工业部门受到严重影响, 并波及世界各地。

结合材料, 可作如下的提问:“为什么日本多地震发生?”“我国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吗?”甚至可进一步就此材料进行拓展延伸:“为什么此次超强地震的危害巨大?”这一发生在我们身边的真实案例, 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热情, 同时也对学生进行了“关爱地球、可持续发展”等重要的情感教育。

在教学中, 教师应该把教学贴近生活作为一个支撑点, 将生活中经常遇到的地理问题有机地结合到教学中, 引导学生去思考、解释、探究、发现与创新, 使地理课程更好地面向学生、面向生活、面向社会、面向世界。

三、“实”———追问生活, 引发探究的热情

教师要重视研究教情和学情, 要根据教学内容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学习能力, 尽可能地选择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知识, 使学生面临既熟悉又富有挑战性的情境, 促使学生处于一种想知而未知、欲罢而不能的心理状态, 从而引起强烈的探究欲望。

例:“热力环流”———苏州每年有燃放孔明灯的习俗。相传, 孔明灯具有神奇的灵气, 只要你将心愿写在灯上, 随着天灯 (孔明灯) 冉冉升向苍穹, 凝视星空便能实现心中美好的愿望。一盏盏点燃的天灯, 带着人们的祈福, 徐徐上升, 同时也给都市的夜空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

引导学生探究天灯的原理:比较孔明灯点燃前后灯内空气分子的密度大小变化及质量大小变化状况;用箭头画出孔明灯点燃时灯内产生的空气环流状况, 并说明环流产生的原因。

生活与地理是永不分离的, 地理学科已融合了生活的方方面面。在学习中, 让学生通过探究, 分析生活中的这些现家反映了我们当地的何种地理环境特点;进而进一步通过华北、西北、西南等地区在生活中的一些文化特色, 推断出当地的地理环境特色来。这样处理, 既可以使学生把生活中的实际与学习的理论知识结合起来, 同时也培养了分析问题、拓展延伸、实际应用的能力。

四、“用”———思考生活, 成就学习需求

生活中处处有地理, 地理知识就在我们的身边。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 不仅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应对生活中的困难, 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增强生活的能力, 提高对未来生活的适应能力, 更大程度地满足生存的需要, 并且对当今综合素质人才的培养也是十分有益的。

教师教学中运用生活实际, 结合典型事例, 进行思考, 让学生体会地理学习的实用性、科学性, 培养学生热爱地理, 明确地理课是适应社会生活、从生活中实践而来的一门学科。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都需要一定的地理知识与技能;让学生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与技能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使他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充分认识到生活离不开地理, 感受地理的魅力, 从而产生学习地理的需要和兴趣。让生活的问题进入地理课堂, 从生活中捕捉地理现象, 在教学中挖掘地理知识的生活内涵, 并进行综合处理, 让地理贴近实际生活, 达到生活自然地理化, 学生生活地理化。

五、“广”———关注生活, 学以致用

在地理教学中要加强应用性, 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师要提供现实生活中的地理材料, 设计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情境, 培养学生从生活中收集地理信息、整理地理知识的能力;这样可使学生主动将现实生活与地理知识有机地联系起来, 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地理、应用地理。

例:“商品房选址”———小明的父母欲在苏州购置一套住房, 现意向有几处 (提供几个地区的相关材料) , 请你从地理学的角度, 给小明的父母提供一些参考意见。这则材料其实是我们现实生活的一个真实案例, 很多学生都听说过, 但很少亲自参与过, 让学生关注生活, 利用自己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不仅增强了他们的学习成就感, 同时也在潜移默化中强化了他们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 自2008年以来, 我们经历了特大雪灾、汶川特大地震等多种自然灾害。如何在重大灾害来临之时做出迅速地反应, 保护自己;如何将灾难带给我们的损害降到最低;珍爱生命, 关注自我, 地理教学承担着一份神圣的责任。在教学中我们要随时捕捉相关知识对学生进行教育, 提高他们的自我保护能力。

地理学习从生活中来, 又应用于生活。生活的地理“活”, 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的地理“真”, 有利于拨动学生求知的心弦;生活的地理“实”, 有利于激发学生探究的热情;生活的中地理“有用”, 有利于成就学生学习的需求;生活的地理“广”, 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素质。关注生活, 从生活中观察地理现象;思考生活, 从生活中理解地理知识;追问生活, 从生活中探求地理方法;回归生活, 从生活中验证地理规律。让地理教学再现生活, 让地理课堂充满阳光。

参考文献

[1]刘怀青.让地理走进生活.地理教育, 2010 (1/2) .

教学设计与课堂再现 篇9

一、情景再现的概念

情景再现是指在教学过程中, 师生以文本为依托, 根据文本提供的文字, 调动自己的文化积淀和生活积累, 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的生动场景, 以丰富的情感进行再创造, 把抽象的文字变成鲜活、生动的生活场景的教学方式, 进而引发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 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

二、实施情景再现的科学依据

1. 利于扭转当前职校语文课堂的尴尬局面

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由于社会的价值导向, 造成职校生生源素质差, 学习基础差, 行为习惯差。缺乏学习自觉性、主动性, 学习上得过且过。基于这一状况, 职校的语文课堂基本采用单一的灌输法, 老师讲, 学生听, 学生对语文是越学越枯燥, 越学越乏味, 一门原本生动、活泼的学科失去了生命力。整个教学处于压抑、耗时、低效的尴尬局面。要扭转这一尴尬局面, 必须求助于理念先进的教学方法。

2. 切合语文学科的教学特点

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和创造性很强的学科, 它既是生活的写照, 又是典型化了的生活。学生要在老师的指引下, 把自己的生活积累、学习兴趣、情感体验、审美感悟等方面充分调动起来, 从文本中获取感性知识, 通过情感交流和深入思考, 完成对文本的解读, 进而升华为自己的东西。

3. 合乎教育学、心理学原理

现代认知心理学研究表明, 如果情感不丰富, 直接经验缺失, 只是形式性地, 压迫式地掌握知识, 其结果必然造成人的感知萎缩, 学生只能是刻板的、肤浅的理解。所学习的知识就不能转化为真正的知识。然而积极的情感对认知活动起着发动和促进作用, 这和中国教育理念“感人心者, 莫先乎情”是相一致的。情景再现就是力图在教学过程中引发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 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三、实施情景再现的方法

情境再现就是要充分挖掘教师、教材或与之相关的教学资源中所蕴含的丰富的情感因素, 激发学生的情感, 打开他们的心灵之门。

1. 充分挖掘文本中的情景元素

文本是我们情景再现的依据, 离开了文本, 我们的课堂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我们要充分利用好教材, 深入挖掘教材中的情景元素。我们语文教材的选文, 都是历经时间检验的珍品。中国的文学创作历来看重一个“情”字。所谓“情动而辞发”“为情造文”这些都阐述了“情”是“文”的命脉。课堂上我们要紧紧抓住文本中的感人细节、鲜活的人物形象、丰富的生活场景进行精彩再现。其目的是让学生在丰富的情感体验中, 激活思维, 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譬如孙犁《荷花淀》中“夫妻话别”有许多感人的场景: (1) 水生小声说:“明天我就要到大部队上去了。”女人的手指震动了一下, 想是叫苇眉子划破了手。她把一个手指放在嘴里吮了一下。 (2) 女人的鼻子有些酸, 但她并没有哭, 只说:“你明白家里的难处就好了。” (3) “不要叫敌人汉奸捉活的, 捉住了要和他们拼命。”这才是最重要的依据。女人流着眼泪答应了他。课堂上以话剧表演的方式, 将加点的词语惟妙惟肖地表现出来, 水生嫂识大体, 明事理, 先国后家就不难理解了。

2. 教师全身心的情感投入

成功的语文教学不论对学生还是老师都是一种享受, 相反, 平板枯燥的教学不仅对学生, 对教育本身都是一种折磨。其实语文是一门以情动人的艺术, 不是“三段论法, 不是教条, 不是格言, 而是活的激情, 是热情。” (别林斯基) 语文教学中教师绝不应该是冷眼旁观, 无动于衷的局外人, 而应该全身心投入教学。教师真挚、丰富的情感往往能迅速引发学生的关注, 进而产生共鸣, 积极主动投入学习, 同时享受学习带给他们的快乐与满足。作为人文学科, 语文教师应该努力成为知性的杂家, 拥有朗诵的功力、表演的才华、感悟的能力等等, 只有这样才能在自己的课堂教学中驾轻就熟, 左右逢源。讲到我们的国粹京剧, 你能够当堂秀一秀京腔京韵;讲到“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使我不得开心颜”就有李白藐视权贵, 卓立世外的“诗仙”遗风;讲到“指点江山, 激扬文字”就有毛泽东那群热血青年以天下为己任的豪情壮志……教师全身心的情感投入可以缩短与学生、教材的心理情感距离, 让学生对作品的思想感情, 艺术趣味得到最真切的感悟。

3. 利用多媒体、音乐、图画、实物、视频, 构建特殊的情景氛围

以多媒体、音乐、图画、实物、视频作为教学辅助手段, 创设情境就是要在学生与文本之间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 营造一种特殊的氛围, 使学生的思维处于兴奋的状态, 产生强烈求知的欲望。如讲授朱自清《荷塘月色》:曲曲折折的荷塘, 田田的荷叶, 袅娜开放的荷花, 如流水静静倾泻的月光, 薄薄浮起的青雾, 教师可借助媒体光声色一体化, 再现一幅幅如诗如画的荷塘美景, 激发学生对“荷塘月色”的神往之情。讲白居易《琵琶行》:大弦嘈嘈如急雨, 小弦切切如私语, 弦弦切切错杂弹, 大珠小珠落玉盘。用高亢、激越、深沉、舒缓的音乐强化情境, 可以收到教师讲解难以达到的效果。

教学设计与课堂再现 篇10

一、情境教育中吸收营养, 树立生活即语文的理念

“情境, 是孩子们真实而生趣盎然的生活。情境教育所营造的情境是来自于儿童的现实生活和梦想生活, 毫无造作。”作为语文老师, 要充分认识到, 语文就是培养孩子感受语言文字、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作为基础学科, 而且是生活中正在使用的工具, 孩子就是要能够通过语文的学习, 为其他学科的学习打下基础, 为生活中的交流打下基础。从这一点来看, 语文, 既是一门学科, 也是交际的工具, 还是生活的技能。因而, 语文的外延即生活, 是很有道理的。情境教育, 就是这样的理念, 这样的策略, 通过多种手段, 让学生在情境中学习知识、掌握知识、运用知识。而对口语交际来说, 是听与说双方的互动过程, 这是课程标准中对学生的要求, 也是学生生活中需要掌握、运用的技能。尤其对低年级学生来说, 有着与他们年龄相符的身心特点, 他们乐说、愿说, 但有时又不会说。老师就要抓住这些特点, 树立生活即语文的理念, 让孩子融入到生活与课堂之中, 在轻松的状态下, 充分表达, 充分倾听, 充分交流, 潜移默化中提高口语交际的水平。

二、从现实生活中寻找素材, 挖掘生活即语文的联系

我们生活在丰富多彩的世界, 日新月异, 充满生机与活力。对于每个人来说, 都是如此。对于低年级的孩子来说, 更是充满神奇。孩子的天性就是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 想一探究竟。这也包括对身边的人、事、景、物。而口语交际, 就可以把这些内容都纳入到训练中来, 构建起生活与语文的联系网络, 全方位进行联系, 拓宽学生的口语交际范畴。老师可以采用“说说我的闯关过程”作为常态下的作业, 让每个孩子留心生活中的事物, 主动参与到生活中的交际中去。把学生在生活中所有可以进行口语交际的环节, 当作一个个“闯关”游戏, 迎合低年级孩子好胜心态。更主要的是, 这些环节都是孩子能够做到的, 每个人都可以体验到成功喜悦的内容。可以说, 从现实生活中, 就能够引导孩子发现各种感兴趣的素材, 这些, 都是对孩子进行口语交际的兴趣点。有了这些点, 孩子就能够在其中愉快地生活, 愉快地交际。在生活中, 完全不必拘泥于口语交际的注意点, 这是完全自由的, 可以开放的表达。时间久了, 孩子的口语水平, 思维能力, 表达能力, 就能够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

三、情境再现中生动训练, 感受生活即语文的魅力

口语交际课堂, 是孩子与同龄人交流的最佳场所, 能够感受到同伴对这项内容的看法, 说法, 评价等的集中地。我们的低年级口语交际课堂, 应该成为源于生活, 高于生活的训练场, 让孩子们充分感受到口语交际的魅力所在。当然, 在课堂上, 对孩子还可以提一些要求, 这些要求不应该过高, 不能束缚孩子的思维与表达。如可以让孩子注意文明态度, 声音响亮, 要让更多的小伙伴听明白。尤其要注意的, 是不必传授过多的口语交际知识, 话题要与生活密切相关。笔者学校采用的是苏教版教材, 单元后的练习中会适当安排口语交际的环节。这些环节, 也都能够考虑到低年级孩子的生活特点, 具有高度的生活气息, 还具有一定的综合性。如二年级下册《练习7》, 就安排了以“学会待客”为主题的口语交际环节。这次练习由4幅图和两个要求组成。图中内容分别为王阿姨来找妈妈, 妈妈不在家, 我请阿姨坐到沙发上, 倒水, 然后两个人交谈。两个要求分别为:1.王阿姨来找妈妈, 妈妈不在家, 先看图, 说说“我”是怎样接待王阿姨的, 再分角色演一演。2.根据图意, 把下面的一段话补充完整。“王阿姨来找妈妈, 妈妈不在家。我请王阿姨进屋, (%%) 。王阿姨夸奖我是懂礼貌的好孩子。”在教学该题时, 老师应充分创设情境, 再现生活场景, 还原生活实例, 让学生回忆生活中类似的情况。从而把生活经验充分回忆。接着, 出示文本中的例子, 孩子学起来就轻松了。让他们与同桌充分讨论, 畅所欲言。在最后的表演中, 一桌桌同桌各显神通, 对话精彩, 让其他孩子很有收获。确实, 不同的孩子, 生活有相同点也有不同点, 这样的交流, 就是给了他们互相学习互相欣赏的平台, 孩子们十分乐意。

四、教材文本中发现规律, 实践生活即语文的真谛

当然, 我们的口语交际, 也是要有一定的方法与技巧的, 也是需要把学到的语句灵活运用的。这就需要老师在阅读教学中, 能够发现规律, 进行渗透, 让孩子们能够从乐于交际向善于交际转变, 从而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其实, 我们低年级的文本中, 就有很多这样的例子。如二年级下册《识字1》, 是一组词串, “春节、饺子、拜年;清明、扫墓、踏青;端午、粽子、龙舟;中秋、团圆、月饼”。这些词串, 就是很好的例子。本组词串由传统节日和这些节日的风俗习惯组成。在学习中, 就可以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在学习完字词后, 让学生发现其中的规律, 结合自己的生活, 说说这些节日自己是怎样度过的。听的学生可以补充, 可以提问, 可以评价。这样, 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充分调动, 课堂充满了孩子的激情与活力。又如课文的文本, 很多是一些有趣的故事, 就可以让孩子在学习后进行复述, 或者是把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在课堂上, 就要让学生能够抓住重点讲故事, 这也是一种口语交际能力的渗透。

同时, 我们还要鼓励学生在各科学科的学习中, 在日常生活的各个环节中, 主动地说, 认真地听, 积极地参与其中。要把孩子的主动参与度, 作为评价的重要指标。还要注意孩子在参与中的思维方式, 要多加鼓励, 让他们乐于交际、善于交际, 能够初步合理地运用语言文字, 为今后的学习、交往打下良好的基础。

摘要:语文是小学阶段的基础学科, 作为语文老师, 就是要承担最基础的责任。笔者以为, 语文的基础性体现在诸多方面, 口语交际, 是其中的重点之一。

上一篇:家族式企业核心竞争力下一篇:指导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