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导案例

2024-10-26

指导案例(精选12篇)

指导案例 篇1

2010年7月, 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了《关于案例指导工作的规定》 (以下简称为“最高检《规定》”) , 同年12月, 发布了第一批指导性案例, 至此我国检察机关案例指导制度有了运行的前提。由于文本意义上的检察机关案例指导制度已经建立, 但相应的运行并没有成规模的开展, 本文拟从案例指导制度运行层面的相关细节进行分析, 就如何通过该制度的运行, 切实有效推动检察工作提出问题和思考。

一、如何选取、制作有指导性的案例

(一) 指导性案例具有普遍拘束力

首先是如何认识案例指导制度, 最高人民检察院研究室主任陈国庆在接受法制日报采访时称:“司法解释和指导性案例是两种不同性质和形式的工作指导方式。区别包括工作程序不同、对个案的认可不具有普遍拘束力、主体不同、功能不同。[1]

显然, 认为指导案例“不具有普遍拘束力”是值得商榷的, 否则也很难理解最高检《规定》中的第十五条“指导性案例发布后, 各级人民检察院在办理同类案件、处理同类问题时, 可以参照执行”, 以及第十六条“在办理同类案件、处理同类问题时, 承办案件的检察官认为不应当适用指导性案例的, 应当书面提出意见, 报经检察长或者检察委员会决定”。

虽然第十五条使用的是“可以参照执行”, 但由于有了第十六条关于不参照执行的程序性要求, 故应当理解为一般情况下应当参照执行。

2010年11月26日最高人民法院出台的《关于案例指导工作的规定》第七条规定: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指导性案例, 各级人民法院审判类似案例时应当参照。

可见最高法和最高检的案例指导制度均实际赋予了指导案例一定的普遍拘束力。故在选取和制作指导案例过程中, 就必然需要考虑指导案例在普遍拘束力方面的价值。

(二) 分歧意见必须充分

作为实际承办案件的司法官员而言, 在什么时候最为希望能够有明确的司法解释一定是对于法律的理解存在重要分歧意见时, 如2010年8月31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办理网络赌博犯罪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发布之前, 如何认定开设赌场罪的情节严重如2011年5月1日刑法修正案 (八) 实施后, 扒窃入罪, 如何理解刑法意义上的扒窃, 以及扒窃是否需要一定的金额才可以入罪类似上述问题之所以被经常提出, 正是因为存在对立的不同意见, 且双方意见均不超越当时刑法及相关司法解释的规定, 于是就会呼唤一种具有普遍拘束力的司法解释的出现。

指导性案例的价值, 也应该体现在能否指导常见分歧意见, 有无赋予一定普遍拘束力的必要。只有在选取存在合理的严重分歧意见的指导性案例, 才有可能使其具有普遍的指导价值。所谓合理的严重分歧, 应指均能在现行法律规定下获得合理解释并不违背日常经验法则, 且结论严重不同的分歧意见, 同时各分歧意见都应在指导案例中获得较为充分的论证。

(三) 提炼的要点应尽可能具体

一个案例的亮点可能有多方面, 如证据采信、法律适用或刑事政策运用, 如何发挥指导作用必须依靠具体的提炼。

如果这种提炼不够具体, 即如不能做到证据采信论及某一项具体原则, 法律适用针对具体法条或司法解释, 刑事政策详细到何种情况如何适用等, 则其指导效果必然大而无当。另一方面, 如果对提炼的要旨, 或者处理意见的重点分析部分, 做绝对机械的参照执行, 同样会陷入噩梦。

从指导性案例文本制作的角度避免机械参照, 可以尽可能在总结的指导性原则前概括清晰其一定的限制条件。因凡是真理必有适用的限制条件, 所谓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并不存在, 故在提炼要旨或有指导意义观点时, 应尽可能概括有可能影响其适用的前提条件。

(四) 重点侧重法律适用

首先, 认定事实也可称为证明标准问题, 即某类案件证据达到何种程度即可认定事实了, 但是否可能构建出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证明标准始终是备受争论的。如张卫平教授曾撰文提出:“作为一种确定的、统一的、具有可操作性的证明标准的构建只能是乌托邦”, 这是因为“事实认定不可能离开法官的主观自由判断”。[2]王敏远教授也认为:具有可操作的证明标准并不存在, “法律真实说”与“客观真实说”根本不可能为这种不存在的证明标准提供正当性的基础。[3]在司法实践中, 如果这种对如何认定事实采取规范的方法, 则无论篇幅多么巨大, 其结果也必然是挂一漏万。

其次, 证据采信属于认定证据资格的问题, 在《关于办理死刑案件审查判断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和《关于办理刑事案件排除非法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的基础上, 可以运用指导性案例进行灵活补充。但是在彻底改造刑事诉讼模式之前, 在建立真正的控辩平衡、合议庭独立作出裁决的诉讼模式之前, 即使成体系的两个证据规定自2010年5月发布以来, 也鲜有案件有效适用该规定。那么当更为柔性的指导性案例来规范证据采信问题, 其效果就更不容乐观了。

第三, 适用法律应成为最重要的指导内容, 其中规范裁量权也应属于适用法律问题。因法律适用的问题最易以类型化的方式反复出现, 其适用的普遍指导意义更大。作为成文法国家, 法律解释是适用法律时不可能跨越的环节, 即使有观点认为承办案件的司法官员无权解释法律, 但实际操作环节仅依照法律和司法解释的规定, 而不做任何解释来办理案件是不可能做到的, 只能说司法官员的解释不具有普遍约束力, 仅对所办理的个案有效。

此外, 由于司法解释也是以准立法的形式出现, 势必面临如何解释司法解释的问题, 运用指导性案例, 在具体案情语境下就依然存在分歧的法律适用予以指导则显得尤为必要。

二、如何保证指导案例被参照

(一) 司法公开

司法公开包含多个层面, 主要应有刑事诉讼中各阶段的透明, 赋予并切实保障律师的权利, 庭审的真实公开, 以及相应的司法文书的公开, 可以被一般社会大众查阅。起诉书、不起诉书、判决书等除可能涉及国家秘密或个人隐私等情况的, 应该全部上网供方便查阅。

另一方面法律文书的说理也应成为司法公开的重点, 此处公开的实际是司法机关作出决定的依据、理由和逻辑, 只有将此公开才是真正的审判, 否则司法机关的正当性都将动摇。因为只因为有更强大的力量作为后盾, 而不说理并不是司法。

事实上只有最大程度的公开案件办理过程、司法决定作出的理由, 才有可能赢得社会认可, 才能切实的从当事人及其家属以闹访为要挟的绑架中解放出来, 才能真正的有效避免司法过程的暗箱操作。

如果将参照指导案例的过程写入司法文书, 且文书能够被社会公众查阅, 则将有效的借助公众的力量监督检察机关是否正确参照指导性案例, 确保案例指导制度的真正运行。

最高检《规定》第十四条“总结经验、教训的案例以及不宜公开发布的案例, 可以在检察机关内部发布。”该规定值得商榷。即使是总结经验、教训的案例也是指导性案例, 也可以被检察机关从正面或反面参照, 如果完全密而不发, 则将事实上剥夺社会公众要求检察机关参照指导性案例的权利。

司法的判断是一个大前提、小前提、结论的三段论式过程, 在大量内部规范性文件事实上指导司法工作, 而并未公开, 即大前提不公开, 指导性案例也应属于大前提, 出于各方面原因极简约的司法文书写作也让小前提变得语焉不详, 在这种结论面前, 当事人及社会公众不会感受到司法机关的理性, 也难以取得公信力。故即使是总结经验、教训的案例, 只要赋予普遍指导意义的, 都应该予以公布。

(二) 纳入考核

考核是行政管理的有效手段, 但运用以考核为导向的管理方式来管理司法机关则存在诸多问题, 司法工作泛行政化管理的弊端的声音始终存在。但不能否认的事实是, 大体目标考核工作抓的紧、落实到位的院其各项工作确实处于更为优秀的地位, 也就是说在现有队伍结构和社会实际的基础上, 考核这种手段是利弊相衡后的现实选择。

但有效不代表最优, 就像带着游泳圈可以保障安全的游泳, 但不尝试摘下游泳圈则永远也不能真正学会游泳。故若想真正提高司法工作水平, 行政化的考核一定会逐步退出历史舞台。

在现阶段目标考核是最主要、最有效的管理手段, 可以将是否正确参照指导性案例作为考核内容, 对于应该参照而没有参照并作出与指导性案例所确立原则相反的处理结果的, 应予以减分, 并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三) 出台具体的参照指导性案例的文书模板

指导性案例不是判例法, 不是我国法律的渊源, 只是与司法解释同时运用的一种解释法律的方法, 不存在法官造法的问题。但不是判例法不代表完全拒绝适当借鉴判例法国家如何适用判例的方法。因为通过判例、案例呈现出的原则来作出司法决定, 是完全与适用成文法不同的, 没有能够通过案例提炼规则, 并在刑法理论指导下正确参照案例能力的司法官员, 是不可能完成案例指导制度设置之初的美好初衷的。

以法院系统以典型案例指导办案为例。首先最高法《规定》出台之后尚未实际发布指导性案例, 其次由最高法刑事审判庭编辑的《刑事审判参考》是司法实践中影响较广的, 其分歧意见论述充分, 处理意见具体逻辑清晰, 本应对司法实践产生重要的指导作用。

但实际情况是, 由于只是“参考”, 相比于成文法对纷繁的案例学习需要花费更多的精力, 故只有善于学习的司法官员才会在审查案件过程中有意参考。另一方面, 到底应该如何参考实际是缺乏明析的操作方法的, 因为世上不会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 也不会有完全相同的两件案子, 参考不是对处理意见的简单参考, 而应是对法律适用中面对分歧意见所确立原则的参考。

上级司法机关也不会以《刑事审判参考》为依据纠正下级司法机关的决定, 故耗费大量工作以典型案例提炼出的指导办案的具体原则就被束之高阁, 而没有产生制作该参考的所期望起到的作用。

参考与参照存在一字之差, 赋予了指导性案例一定的普遍拘束力, 但如果不能从操作层面确保这种普遍拘束力的实现, 则单纯文字的改变不会自然的发生效果。目前, 可以考虑发布如何参照指导性案例的模板, 从文书的细节层面保证检察人员的执行。

三、检察指导案例与法院指导案例之间的关系

虽然最高检和最高法都有司法解释的权力, 虽然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加强法律解释工作的决议》已经明确了“凡属于法院审判工作中具体应用法律、法令的问题, 由最高人民法院进行解释。凡属于检察院检察工作中具体应用法律、法令的问题, 由最高人民检察院进行解释。”但由于两高在面对同样的法律进行解释, 事实上这样的区分仍不可避免两高针对同样的问题作出不同的解释。

虽然《决议》中规定了司法解释发生分歧时的解决办法, “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的解释如果有原则性的分歧, 报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解释或决定。”但实际情况是在《决议》颁布后, 出现过分歧, 但并没有出现过及时报请全国人大常委会解释或决定的情况。

既有分歧, 又不做终局的解释来消除分歧, 则在诉讼过程中, 一旦最高检作出的解释与最高法的解释不同, 则必然在最终判决时被放弃援引的必定是最高检的解释。

司法解释面临的问题, 指导性案例同样会遇到, 如何避免发布指导性案例但并不能事实上被参照, 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是在发布指导性案例前必须全面了解法院系统所发布的指导性案例, 避免重复问题的发布、矛盾观点的发布, 也是确保指导性案例的严肃性。

二是及时更新调整, 当发现已发布的指导性案例与法院的指导性案例存在矛盾, 且确系检方的指导性案例存在问题, 应当及时调整。

三是如果检、法双方的指导性案例存在根本分歧, 且确实不能互相说服, 则可以考虑参照司法解释的分歧的处理方法, 将问题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作出最终的解释。

摘要: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案例指导工作的规定》出台及公布第一批指导性案例之后, 指导性案例并未在司法实践中切实运行, 本文从如何选取、制作指导性案例, 以及需用何种配套措施来保证案例指导制度的落实等角度提出问题、寻求答案, 并且尝试撰写了指导性案例建议稿。

关键词:案例,指导,制度

参考文献

[1]蒋安杰.最高人民检察院研究室主任陈国庆——检察机关案例指导制度的构建[N].法制日报, 2011-01-05.

[2]张卫平.证明标准建构的乌托邦[J].法学研究, 2003 (04) .

[3]王敏远.一个谬误、两句废话、三种学说[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 公法第4卷.

指导案例 篇2

——家庭教育案例

大1班 顾桢辰妈妈 2012-6-12 在以前,我都很少带孩子上学。在偶尔的一次送她上学的过程中,我发现其它小朋友都会大方地主动地和门口的保安叔叔、阿姨打招呼。而顾桢辰却害羞地躲到了我的身后。我轻轻地暗示她要有礼貌,要和叔叔阿姨问早。但她还是没有说上一句简单的“早上好”,虽然在有些家长眼里,这可能是一件比较小的事情,但是却给了我很多的思考。

为什么我们家顾桢辰就不愿意呢?是不会吗?是胆小吗?所以我就开始想自己的教育方式了。我想可能顾桢辰从小由奶奶带大,由于奶奶属于言语比较少的人,平时对她的交流也比较少,我们又都是上班族,往往带她的时间也比较少。可能顾桢辰就从此受环境的影响也变得不愿意和人交往。形成了顾桢辰比较胆小、内向的性格,也不大愿意用语言来表达。

为了改变顾桢辰这样的性格,我开始改变了孩子的教育方式。

首先我开始重视早上来园送孩子的这个契机。我只要有时间就亲自送她上学。在路上我不断的鼓励她,让人知道有礼貌的孩子应该怎么做,同时也让孩子观察前面的小朋友一个个有礼貌的走进学校。我就和她说;“你看小朋友多有礼貌呀,我相信我们顾桢辰也是个有礼貌的乖孩子。”这招果然有效,她鼓足勇气主动打招呼了,就是声音轻了点。有了这样的开始之后,我觉得很欣慰,同时也比较有信心。于是,第二天在我的鼓励下,她能做的更好了。

其次言传身教也是一个不错的方法。当我看见熟人或是孩子的同学时,我总是第一时间和他们打招呼,并有礼貌的问好。通过这样的形式,让顾桢辰了解到其实大胆与人交往并不是一件很难的事情。用我自己的行为来鼓励孩子和我一起与别人打招呼。慢慢地孩子愿意和人交往了。有时还会提醒我看到了什么人呢!

同时在平时我也尽量多创造条件让她与小伙伴一起玩耍,在节假日带她去公园或亲朋好友家串门,多为她提供交往锻炼的机会,鼓励她主动与他人交往。在家时我们也常玩购物游戏,或者是警察和行人问路的游戏。这一类游戏,可以让她熟悉生活中遇到的种种社交场景,她也能学到更多社交礼仪,从而变得大胆。现在的她已经不再是个“害羞”的孩子了。

案例指导:学习就是力量 篇3

本案例的精彩之处在于后半部分,业务员很务实,做了大量的基础工作,得到了市场的认可,也得到了老大的认可,值得广大业务人员学习。

案例的转折点,是在这个业务员屡屡碰壁后的“灵光一闪”,但是,这种“不见我你绝对会后悔”的作法不应提倡。营销是科学也是艺术,但归根结底是科学。案例中业务员的态度难能可贵,业务知识也比较扎实,但开发客户的策略却应当反思。勤能补拙、笨鸟先飞、屡败屡战等精神,虽然值得在营销人当中提倡,但从绩效上衡量,却与“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用快速的开发换取更大的市场”这些要求和目标相违背。案例中于山穷水尽之时的“灵光一闪”,至多属于妙手偶得的小技,无法成为可复制的营销经验。

业务新手在开发客户之前,除了心态培养、产品知识和销售政策等学习之外,更需要进行的是业务技能学习。实践证明,新业务员缺乏的不是前者,而是后者。就本案例而言,如果业务员学习过有关《大客户销售》、《向关键决策人销售》、《销售巨人SPIN》一类的文章或书籍,就不会出现两个月还约见不到客户老大的一幕了,市场开发的效率就会大大提高。

当然,多读读专业实用的杂志,多看看这些实战案例,也是学习业务、提升技能一条“短、平、快”的途径。

初中议论文写作指导案例 篇4

学生到了初三, 理解力随着知识经验的增加和抽象思维的发展而有明显的提高, 初步开始用批判的眼光来看待问题, 但在初中阶段, 学生很容易产生认识片面化、表面化、绝对化的错误, 他们思维发展上的这些不足, 与他们的知识经验不足、辩证思维还不发展密切相关。因此, 笔者针对初中生议论文写作中极易出现的“论点+材料”型的作文, 精心设计, 指导学生深入分析事实论据, 学会论证, 写出较有深度的议论文。

【案例描述】

师:请同学们找出本文的论点、论据和起分析作用的语句。作者是如何进行分析的呢?

“翻开中外五千年的历史画卷, 不难发现, 大凡有过卓越成就的人, 都与“思索”结有不解之缘。科学巨匠爱因斯坦, 在牛顿提出了天体运动方面的定律之后, 经过自己反复思索和实验, 终于确立了震惊世界科坛的狭义相对论。爱迪生在实验灯泡的过程中, 经受了几万次试验的失败, 可他毫不气馁, 不断思索, 不断实践, 终于获得了成功。可见, 思索是何等的重要。凡事思索了再做, 做起来就会比较得心应手。”

生:论点:“大凡有过卓越成就的人, 都与‘思索’结有不解之缘。”论据:爱因斯坦和爱迪生的事例。分析性句子:“可见, 思索是何等的重要。凡事思索了再做, 做起来就会比较得心应手。”分析中明确了思索的好处———做起事来更加得心应手, 回答了为什么“大凡有过卓越成就的人, 都与‘思索’结有不解之缘。”

师:这段分析文字提炼了材料的共同点, 总结了思索的重要作用, 这种方法可以称之为总结分析法。运用这种方法时可以用上可见、由此可见等标志性词语。使分析性的语句一目了然。

师:请看第二篇范文, 请同学们找出分析性的语句, 比较和前一种方法的不同。

人生得学会放弃, 因为学会放弃才能获得。当童年司马光发现自己的好朋友掉入大水缸时, 他毫不犹豫地举起石头, 砸碎了那只缸。司马光放弃的是一只缸, 换来的是一个朋友的生命。反之, 如果司马光不忍砸碎那只缸, 跑去找大人求助, 恐怕等大人赶到的时候, 那可怜的孩子早已尸沉缸底, 一出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悲剧, 不免再次上演。

生:分析性的语句是“司马光放弃的是一只缸, 换来的是一个朋友的生命。反之, 如果司马光不忍砸碎那只缸, 跑去找大人求助, 恐怕等大人赶到的时候, 那可怜的孩子早已尸沉缸底, 一出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悲剧, 不免再次上演。”在这篇作文中, 作者假设了一种相反的情况, “尸沉缸底”的恐怖, 强调了论点“人生得学会放弃, 因为学会放弃才能获得。”

师:这是第三篇范文, 请同学们自己归纳总结作者分析的方法, 并为之起一个名字。

自我完善是一种使人奋发向上的精神品质。周处除三害的故事是人们比较熟悉的。晋代的周处年轻时横行乡里, 家乡人把他同河里的蛟龙、山中的猛虎并称为三害。周处为百姓杀了猛虎、斩了蛟龙之后, 改过自新, 最终成为历史上有名的忠臣孝子。法国著名作家巴尔扎克, 年轻时干事浮躁, 经营出版印刷业破了产, 几乎陷入绝境, 但他没有颓废沉沦, 而是认真总结教训, 决心专一从事文学创作, 终于成为世界文坛的一颗巨星。周处和巴尔扎克之所以会有这样大的变化, 是因为他们在长期的自我完善过程中, 自我责求, 自我改变, 自我提高。

生:我认为本段的分析方法可以称之为因果分析法, 因为有一组关联词“之所以、是因为”。

师:这一句话中首先是“自我责求”, 这是自我完善的第一步, 责求, 就是对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 是在口头层面;改变是第二步, 将“完善”落实在了行动上, 提高则是完善的一种具体表现, 也是“改变”的最好结果。自我责求, 自我改变, 自我提高是自我完善的不同阶段, 也是两个事例的共同点。这样的因果分析, 就将材料和观点有机地结合了起来, 具体写作时, 可以用上表示因果关系的关联词语。

【案例反思】

就业指导案例2 篇5

李强、谭大伟是住在同一个宿舍的学生,他们所学的专业都是市场营销。毕业时,他们在学校的食堂前看到了一家外企的招聘启事,他们都邮寄去了自己的求职材料。后来他们都顺利地通过了笔试,并同时收到了面试通知。

面试时,他们被分在两个会议室。

主考官问了李强一系列关于市场营销的问题。李强对答如流,并不时提出自己的新见解,受到了主考官的赞赏。在另一个会议室,谭大伟的面试也进行得很顺利,主考官对他的回答也表示十分满意。在面试就要结束时,主考官向李强和谭大伟提出了同样的问题:“对不起,我们公司的电脑出了故障,参加面试的名单里没有你,非常抱歉!”不过,说这句话的是在不同的会议室里。

胜利在望的李强听到了主考官的话后,马上就变得没有了风度。他生气了,质问考官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事,他这么优秀的一个人,在学校里每次考试都是第一名,为什么居然不能进入面试?他说,这是公司成心在耍他。

主考官对他说:“你先别生气。其实,我们的电脑并没有出错,你以第一名的成绩进入了我们的面试名单。刚才的插曲不过是我们给你出的最后一道题。在对竞争激烈的就业,你感到惶恐和不安是正常的。但是,你的心里承受能力实在是太差了。市场营销部是全公司最有可能经历风险的部门,作为这个部门的高级人员,我们需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的人才。我们希望你能找到更合适的工作。”

李强愣住了:前功尽弃了!没想到这也是一道考题!而在另一间会议室里,谭大伟在听完了同样的问题之后,面带微笑,十分镇定地说:“我对贵公司发生的这个错误十分遗憾,但是我今天既然来了,就说明我和公司有缘分。我想请您给我一次机会。这个计算机的失误对于我来说,或许是 人生的一个难得的机遇,对于公司来说,这或许意外地选择了一个优秀的员工。”

主考官露出了满意的神情:“你真是一个不错的小伙子!我愿意给你这个机会。”

点评:

案例指导制度的中国特色问题 篇6

摘 要: 目前学术界对案例指导制度重视有余,而对其中国特色关注不足,这不仅给国际司法经验交流带来不便,而且导致了理论研究中很难就一些基本问题达成共识。案例指导制度的中国特色或者中国特色案例指导制度的特质,实际上包含国情之所在、特征之所在两个基本点。在比较分析的基础上,案例指导制度的中国特色可以概括为三点:一是其功能定位是法的适用而非法的创制;二是其形成机制是推荐和遴选机制而非司法审判;三是其作用方式是“应当参照”而非“遵循先例”。

中图分类号: D908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12435(2015)06068806

2005年10月27日,最高人民法院在《人民法院第二个五年改革刚要》中首次正式提出“建立中国特色案例指导制度”的目标,但其所引起的理论呼应却仅限于“案例指导制度”而非“中国特色”,这集中表现在学术成果鲜有在“案例指导制度”之前冠之以“中国特色”,个别学者冠之以“中国式”而谓之“中国式的案例指导制度”。[1-2]2010年11月26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案例指导工作的规定》(以下简称《规定》)颁布以后,“中国特色案例指导制度”一词频繁出现在权威的官方语言中,如2012年9月6日在云南丽江召开的全国法院工作会议上,最高人民法院院长王胜俊和副院长张军多次使用了这一称谓,2012年10月9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的《中国的司法改革》白皮书更是做了如下明确的表述:“2010年,中国的司法机关出台了案例指导制度的相关规定,标志着中国特色的案例指导制度得以确立。”而从2010年《规定》出台以后,学界也越来越多地对案例指导制度冠之以“中国特色”,而谓之“中国特色案例指导制度”,甚至有学者认为“案例指导制度是最具中国特色的一种司法制度。”[3]但对于大多数学者而言,这只是称谓上的改变,而并不涉及对案例指导制度的中国特色的实质内容的探讨。笔者所见仅张志铭教授把案例指导制度的中国特色总结为“价值功能、作用机制和裁判效力”三个方面。[4]至此,我们不难看出在关于“中国特色案例指导制度”的研讨中,学术界对“案例指导制度”重视有余,而对其“中国特色”关注不足,现实研究状况与“中国特色的案例指导制度得以确立”的宣告不相称。

没有对案例指导制度的中国特色给予充分的关注,其所产生的消极影响表现在两个方面:一则,官方虽然提倡“中国特色案例指导制度”,但却无法回答特色之所在,这可能会给国际司法文化交流带来不便;二则,学界普遍认同并使用“中国特色案例指导制度”一词,却并没有就“中国特色”展开广泛而深入的探讨,导致理论研究中很难就一些基本问题达成共识,如案例指导制度的性质、案例指导制度的效力、案例指导制度与判例法的关系等,甚至连基本概念的使用也呈现混乱局面,出现了与“案例指导制度”“指导性案例”“案例指导工作”并行的诸如“案例指导”“判例制度”“判例法制度”“指导性案例制度”“判例指导制度”“中国特色的行政判例制度”“中国特色的判例制度”“指导案例”“案例编纂制度”等概念,造成案例指导制度的学术交流缺乏统一口径。其原因主要在于对于案例指导制度的中国特色认识不清。这就要求我们有必要弄清楚:案例指导制度的中国特色是指什么?或者中国特色案例指导制度的特质是什么?从已有研究成果来看,该问题的答案实际上包含两点内容:一是国情之所在,这是案例指导制度的中国特色的基础;二是特征之所在,这是案例指导制度的中国特色的直接表现。在比较分析的基础上,案例指导制度的中国特色可以从案例指导制度的功能定位、指导性案例的形成机制和案例指导制度的作用方式等三个方面加以分析。

案例指导制度的功能定位:法的适用而非法的创制

艾森伯格认为,“普通法审判的制度性原则根源于法院的社会职能。法院履行着数种职能,其中两项职能是首要的:一是解决纠纷的职能;二是充实法律规则的职能。”[5]5-6在西方法学著作中,判例法也往往被称为“法官创造的法律”(judgemade law)或简称“法官法”,其基础是“遵循先例”原则,意即:法官在审理案件时应考虑上级法院,甚至本院在以前类似案件判决中所包含的法律原则或规则。简单地说,前例具有约束力。[6]215相比较而言,大陆法系国家的判例一般仅具有说服力,但多数大陆法系国家的最高行政法院的判决都具有拘束力,判例甚至成了法国行政法的主要渊源。而在宪法方面有拘束力的判例则专属于宪法法院、宪法委员会或者最高法院,如德国宪法法院、法国宪法委员会、日本、瑞士等国的最高法院等关于合宪性问题的判决均具有拘束力。[7]由此可见,判例法制度直接依附于司法审判活动,并且具有解决纠纷与创制法律的双重功能。

我国的案例指导制度并非直接以司法审判权为依托,而是一项来自于司法审判,并服务于司法审判的,以指导性案例为核心的具有参照作用的司法制度。它与西方判例法制度存在较大差异。

首先,就对解决纠纷的既判力而言,司法判决虽均具有解决纠纷的既判力,但所受制度的影响却有很大的不同。判例法又称为法官造法,判例法制度须要融入到审判活动之中,通过规范法官的审判行为而发生作用,并直接影响判决的生成。案例指导制度则不同,它与法官的审判行为界限分明,是在判决已经发生法律效力之后,按照一定的标准拣选其中有代表性的典型案例进行编辑之后所产生的效果。也就是说,案例指导制度的适用与司法审判行为分阶段进行,它虽然也要基于生效判决而展开,但在时间上却非同时或同步,而是继起或相继的关系。与判例法相比,处于与司法判决的远因关系之中,因而其虽属于司法制度却不会直接对司法判决产生影响,或者说只会对未来类似案件的司法判决产生影响,而不会对指导性案例本身的判决产生影响。案例指导制度相对于司法审判活动而言具有明显的独立性,是一项独立的专门针对某些典型案例进行选编发布的制度。

其次,就产生一般性法律规则的功能而言,成文法的一般性和高度概括性特征的存在使其经常忽略案件的个别特征或类特征,而以个案为对象的司法审判活动却必须对此予以考虑。因此,在“以法律为准绳”已经成为最一般要求的情况下,司法审判的一项重要内容便是寻找作为裁判依据的法律。然而在成文法规定原则性较强的情况下,寻找裁判的法律依据却并非易事。在这种情况下,通过发挥司法自身的能动性来实现依法审判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世界各国的司法实践中都比较重视司法裁判的规则生成功能,即以判决的方式形成先例并对未来的类似案件的审判提供参考。这在英美法系上升到法的高度,并通过上诉法院或本院的在先判决来加以实现。在大陆法系国家都有着重视成文法的传统,司法审判遵循“审判不依照先例,而依照法律”的原则,仅在宪法行政法领域有限地承认判例法的存在。更多情况下,大陆法系国家的判例仅具有说服力而不具有拘束力或者说强制力。[6]86endprint

由此可见,两大法系国家都以判例法的方式发挥判决的规则生成功能,不同之处在于在大陆法系国家判例法的适用范围较窄,且只能处于补充地位。相比较而言,案例指导制度既然以“统一法律适用尺度”为己任,必然具有规则生成的功能,然而又不能像两大法系国家那样产生判例法的效果,其原因在于:

第一,指导性案例不在我国法律体系之内,并不具有正式的法律渊源的地位。我国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由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三个层次构成,[8]不仅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被排除在法律体系之外,而且最高人民法院也被排除在构成法律渊源的权力体系之外。因此,经由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指导性案例不可能像判例法那样具有正式的法律渊源的地位。

第二,指导性案例的“先例”作用仅限于法官自由裁量权。这有三方面含义:一是指导性案例仅适用于法官,以法官为适用对象;二是指导性案例仅适用于自由裁量权,其目的在于统一法律适用尺度,使司法审判活动做到同案同判;三是指导性案例仅适用于审判和执行程序,针对司法权的行使起到规范作用。

第三,指导性案例是最高人民法院行使司法监督权的重要方式,属于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职能的组成部分。由于我国的制定法的原则性规定比较强,这就使法官获得了较大的自由裁量权,容易因主客观因素的影响而造成同案不同判情况的发生,甚至出现破坏法制统一的情况,“司法活动中的地方保护主义产生、蔓延,严重危害我国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和权威……现行的法官管理体制导致法官整体素质难以适应审判工作专业化要求,难以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特权观念等腐朽思想的侵蚀,人民群众对少数司法人员腐败现象和裁判不公反映强烈,直接损害了党和国家的威信。”[9]因此,需要发挥最高人民法院的监督职能来规范自由裁量权的滥用,以案例指导制度来统一司法过程中的法律适用尺度,以同案同判来树立并维护司法权威。这是与量刑指导意见、案件请示制度、司法解释制度和法院系统内部的司法协调机制并行的以统一法律适用为目的的司法制度。[10]

第四,“案例指导制度”这一称谓本身也表明了其司法制度的属性。尽管有些学者认为“判例”较之“案例”更具合理性,但这并不能否定最高人民法院取“案例指导制度”和“指导性案例”这样的称谓有着深刻的寓意,一是“判例”在英美法系具有“先例”效力,[11]极易让人们联想到西方判例法制度。这不仅容易给人造成照抄照搬的错觉,而且容易造成可能会改变现行立法制度的错觉,并由此给司法改革造成不必要的误解和困难;二是“案例”一词体现了最高人民法院案例发布工作的历史连续性。自1985年以来,最高人民法院始终保持着以公报案例指导地方各级法院司法工作的传统,[12]“案例指导制度”和“指导性案例”这样的称谓体现了最高人民法院案例整编工作的历史连贯性和加强案例指导作用的不懈努力。这在体现在《规定》第9条之中:“本规定施行前,最高人民法院已经发布的对全国法院审判、执行工作具有指导意义的案例,根据本规定清理、编纂后,作为指导性案例公布。”

总之,我国的案例指导制度体现了不实行判例法但要加强案例作用的指导思想,这就坚持了从中国国情出发,借鉴国外在法院和法官管理方面的有益经验的司法改革原则,同时也避免了因改变现行立法制度所导致的来自立法机关的阻力,从而坚持了国家法制统一的司法改革原则。

指导性案例的形成机制:推荐和遴选机制而非司法审判

指导性案例的形成机制是指形成指导性案例的程序设置,是案例指导制度的核心内容。在《人民法院第二个五年改革纲要》中被称之为“编选程序”,在《规定》中被细化为推荐、遴选、审查和报批、讨论决定等几个环节。案例指导制度以生效裁判为编辑对象,仅通过制度安排下的编选程序来使其产生指导效果,而不是像判例法那样把制度安排在司法审判过程中,使一项司法判决同时产生“判决”与“判例法”两项效果。但这种差异本身并不能表明案例指导制度的中国特色,案例指导制度的特色表现在形成机制的内涵方面,一是不受生效判决审级限制的推荐制度,二是最高人民法院案例指导工作办公室的统一遴选制度。

首先,推荐和遴选的结合保障了指导性案例的数量与质量的统一。由于指导性案例都具有明确的针对性,每个案例的指导面(效用范围)都比较窄,要想实现统一司法尺度这样的宏观效果,就必须有数量上的保证,否则规范自由裁量权的目的将无所依托。而不受生效裁判审级限制的案例推荐制度,最大限度地保证了案例来源的多样性。此外,通过《规定》的制度安排赋予2009年11月26日之前发布的公报案例以指导性案例的法律地位。这样就可以在比较短的时间内为指导性案例的大量生成奠定坚实的基础。同时,由各级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逐级层报和最高人民法院案例指导工作办公室统一行使遴选权,保证了指导性案例的质量。这样,通过推荐与遴选实现了指导性案例数量与质量的统一,有利于强化指导性案例的司法功能。这种发挥集体智慧的优势是判例法制度所无法比拟的,是民主集中制原则在案例指导制度中的实现,也是中国特色的重要表现之一。

其次,案例指导制度的推荐遴选机制保证了指导性案例具有广泛的代表性。我国的基本国情是地域广袤、人口众多、区域发展不平衡,而且目前正处于重大历史转型期,各种案件呈现出多发势态,各地各级法院在法律适用中遇到的新问题千差万别,同时又有大量的类似案件需要做到“同案同判”,这就内在地需要指导性案例的来源应当具有广泛的代表性,而这正是推荐遴选机制的优势所在。相比较而言,判例法制度的运作需要较为漫长的历史积累过程,并且各级法院所形成的先例的效力并不统一:通常仅同一司法辖区内的上诉法院和本院的先例才具有拘束力,而下级法院和其他司法辖区法院的先例则仅具有说服力。因此,在判例法模式下实际上仅最高法院所造先例才具有全国性拘束力,但由于其所审判的案件极为有限,不可能全面反映地方各级法院(尤其是基层法院)遇到的新问题。由此可见,案例指导制度的形成机制较之判例法制度更加符合我国国情,既体现了司法改革中的国情原则,又体现了案例指导制度的中国特色。endprint

再次,推荐遴选机制有利于案例指导制度获得广泛的参与性,对法官的学习、理解和应用产生积极影响。最高人民法院1985年开始以公报的方式发布指导性案例,[13]1999年10月正式提出了“2000年起,经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有适用法律问题的典型案件予以公布,供下级法院审判类似案件时参考。”[9]在上下级法院之间为监督关系的定位中,这样一种表述决定了公报案例既没有法律拘束力也没有事实拘束力。[14]对此,《人民法院第二个五年改革纲要》将其规定为:“统一司法尺度准确适用法律。”[10]这实际上内含着案例指导制度的规范作用和约束力,直至2010年11月在《规定》中才明确提出:“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指导性案例,各级人民法院审判类似案件时应当参照。”此后,各级人民法院对案例指导制度的学习、交流和研究活动才正式展开。截至2013年7月26日我国法官人数已近20万人,[15]这个人数庞大的法官队伍的学习和培训工作对于制度的落实产生重要影响。由于案例指导制度形成的时间比较短,其适用方式、法律效力、监督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依然处于探讨之中,不可能期待所有的法官在短时间内熟练掌握。而推荐遴选机制不仅为他们提供了切身体验案例指导制度的机会,而且可以调动各级法院法官的学习热情,增强其认识、理解和应用案例指导制度和指导性案例的能力,也体现了案例指导制度的形成机制对于制度落实的优势所在。

案例指导制度的作用方式:“应当参照”而非“遵循先例”

我国案例指导制度的作用方式是指案例指导制度的裁判效力的实现方式。这主要体现于《规定》第7条:“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指导性案例,各级人民法院审判类似案件时应当参照。”对此,学界已有的观点都聚焦于指导性案例的效力问题,认为“应当参照”这样一种表述容易造成理解上的歧义,并产生了以下三种颇具代表性的观点:1.事实拘束力说 [1];2.向判例过渡说 [16-17];3.司法解释说 [18]。上述分歧虽然在理论界颇具影响力,但这些不同的观点主要是运用了文义解释的方法。法律解释的方法还包括历史解释、体系解释、目的解释等多种,[19]应该通过历史解释和体系解释的方法释疑文义解释中存在的分歧。

首先,从历史解释的角度来看,关于最高人民法院公报案例的作用问题,自1985年以来相继出现了借鉴、参考和应当参照三种表述:1985-1999年间,最高人民法院公报案例提出了“可供各级人民法院借鉴”的功用;[14]1999-2010年间,《人民法院五年改革纲要》确定了最高人民法院公报案例的效用为“供下级法院审判类似案件时参考”;2010年10月《规定》确定的公报案例的功效为“各级人民法院审判类似案件时应当参照”。因为文义解释所出现的理解上的分歧,所以撇开借鉴、参考和应当参照这三个语词的具体含义不谈,单从与这三个词相伴随的制度的构建来看,“借鉴”的配套制度仅为最高法院公报;“参考”则被列入了《人民法院五年改革刚要》,表明对公报案例的重视程度得到了加强;“应当参照”则不仅被列入了《人民法院第二个五年改革纲要》,更是增加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案例指导工作的规定》《关于编写报送指导性案例体例的意见》和《指导性案例样式》三个文件,从而构建起较为完整的案例指导制度,并在《中国的司法改革白皮书》中被肯定为“标志着中国特色的案例指导制度得以确立。”从“借鉴”到“参考”再到“应当参照”这一发展过程可以看出,语词的变化仅仅是一种表象,与上述语词所伴随的制度的不断演进足以表明,最高人民法院非常重视公报案例的指导作用,并在配套制度的构建上进行了不懈的努力,最终形成了被广泛认可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案例指导制度。因此,在案例指导制度的框架内,“应当参照”的法律效力也应当是较前两者更强,而不应当是处于同一层面的事实拘束力或过渡性拘束力。对此,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主任胡云腾在解读《规定》时认为:“应当就是必须。当法官在审理类似案件时,应当参照指导性案例而未参照的,必须有能够令人信服的理由;否则,既不参照指导性案例又不说明理由,导致裁判与指导性案例大相径庭,显失司法公正的,就可能是一个不公正的判决,当事人有权利提出上诉、申诉。”[20]由此可见,胡云腾的观点也肯定了“应当参照”具有法律拘束力,这与以往的借鉴或参考具有本质的不同。

其次,从体系解释的角度来看,“应当参照”也应当具有比“借鉴”和“参考”更强的拘束力。其一,2011年12月《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发布第一批指导性案例的通知》有如下规定:“今后,各高级人民法院可以通过发布参考性案例等形式,对辖区内各级人民法院和专门法院的审判业务工作进行指导,但不得使用指导性案例或者指导案例的称谓,以避免与指导性案例相混淆。”其中,对各高级人民法院使用了“参考”一词,在一定程度上也表明了“参考”的效力层次要比“参照”低;其二,2007年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司法解释工作的规定》把司法解释的形式分为“解释”“规定”“批复”和“决定”四种,虽然并没有涉及到最高人民法院公报案例的效力问题,但由于指导性案例产生于以《规定》为核心的案例指导制度,并对其拘束力做出了整体性规定,由此可以认为指导性案例由《规定》而获得了司法解释的效力。

综上所述,从历史解释和体系解释的角度可以得出如下结论:案例指导制度的作用方式是以各级人民法院为拘束对象,以“类似案件”为作用条件,以“应当参照”为拘束力而发生“统一司法尺度”的作用。

相比较而言,作为判例法制度核心和基础的遵循先例原则,其效力可分为有拘束力的先例和仅有说服力的先例两种,前者是指在同一辖区的上下级法院之间(纵向拘束力)或者本院的先后判决之间(横向拘束力)产生的拘束力;后者是指一个法院并无服从某个先例的义务,只是因为接受其推理论证而自愿服从。[21-22]因此,“先例”的拘束力具有层次性特征,它直接受制于法院的层级和隶属关系。我国的指导性案例虽来自不同级别的人民法院,却因由最高人民法院的统一编选和发布而具有了相同的律效力,使地方性典型案例获得了全国性的普遍的参照效力。由于最高人民法院处于法院系统的最高级别,享有对法院司法活动的最高管理权和监督权,从而使案例指导制度获得了贯彻落实的权力保障。“应当参照”既体现了案例指导制度的强制性要求,也体现了最高人民法院统一法律适用尺度的强烈愿望。鉴于案例指导制度不触动立法体制的自为性特征,“应当参照”更多地体现为行政性拘束力,[14]是最高人民法院对法院系统统一司法尺度的硬性要求,这与遵循先例原则效力的多层次性和法院的自主性有很大的不同。体现了我国司法改革时间短、任务重,需要统一指挥的现实需要。endprint

参考文献:

[1] 刘作翔,徐景和.案例指导制度的理论基础[J].中国法官,2006,(3):16-29.

[2] 何栩栩.中国式案例指导制度探究[J].法制与经济:上半月,2008,(6):74-75.

[3] 刘作翔.案例指导制度的定位及相关问题[J].苏州大学学报,2011,(4):54-56.

[4] 张志铭.中国法院案例指导制度价值功能之认知[J].学习与探索,2012,(3):65-70.

[5] 迈尔文·艾隆·艾森伯格.普通法的本质[M].张含等,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

[6] 沈宗灵.比较法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7] 叶秋华,王云霞.大陆法系[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85-86.

[8] 新华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DB/OL].(2013-03-20)[2015-08-10]. http:∥news.xinhuanet.com/2013lh/2013-03/20/c_115091312_8.htm.

[9] 中国法院网.最高人民法院印发《人民法院五年改革纲要》[DB/OL].(1999-10-22)[2015-08-10].http:∥www.chinacourt.org/article/detail/2013/04/id/941425.shtml.

[10] 最高人民法院.人民法院第二个五年改革纲要(2004-2008)[DB/OL].(2005-10-26)[2015-08-10].http:∥www.law-lib.com/law/law_view.asp?id=120832.

[11] 张志铭.司法判例制度构建的法理基础[J].北京:清华法学,2013,(6):91-109.

[12] 迟日大.法律适用统一的障碍及其破解路径——一个关于建立中国特色案例指导制度的话题[J].河北法学,2011,(3):31-41.

[13] 陈永辉.《最高人民法院公报》创刊20周年[DB/OL].(2005-05-26)[2015-08-10]. http:∥www.chinacourt.org/article/detail/2005/05/id/163800.shtml.

[14] 孙国祥.从柔性参考到刚性参照的嬗变——以“两高”指导性案例的拘束力的规定为视角[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科·社会科学),2012,(3):133-160.

[15] 刘奕湛.我国法官人数已近20万人[DB/OL].(2013-07-25)[2015-08-10].http:∥news.xinhuanet.com/legal/2013-07/25/c_116690358.htm.

[16] 樊崇义,陈惊天.迈向公平正义的新思路——评中国案例指导[N].法制日报,2005-12-22.

[17] 周佑勇.作为过渡措施的案例指导制度——以行政“[2005]004号案例”为观察对象[J].法学评论,2006,(3):137-141.

[18] 吴美来,眭欧丽.我国“有限判例制度”的构建[J].法律适用,2004,(5):16-17.

[19] 舒国滢.法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155-159.

[20] 安杰.胡云腾解读《关于案例指导工作的规定》[EB/OL].(2011-5-19)[2014-8-30].http:∥www.360doc.com/content/11/0519/22/4062401_117999013.shtml.

[21] 王卉.我国指导性案例的效力定位[J].司法实务,2012,(4):69-71.

[22] 余高能,代水平.美国判例法的运作机制[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4):104-110.

高中写作过程化指导案例与实施 篇7

一、写作过程化产生的背景

长期以来,写作教学始终缺乏科学的教学体系,教师没有一个规范严谨、有螺旋式上升的写作体例来指导学生。现行高中写作教学的基本流程是“教师布置一学生写作一教师批改一教师评讲一交流展示”。在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在写作这一最需要指导的关键点上,教师是“无为”的,或者说在学生的整个写作过程中,教师对于学生的写作行为缺乏指导和干预,从而形成学生写了不少、收获甚少的局面,导致写作教学基本处于放任学生自然习得和生长的状态。

首先,对学生而言,基本都是靠长期阅读大量的文章来感悟优秀范文的精妙之处,这些范文在作文训练点上显得零碎,学生获得的写作经验很难成一个体系。其次,学生通过反反复复的作文习作,自发摸索和积累写作的门道和经验,这些经验没有规律性。长期如此,写作教学的低效不言而喻。要提高写作教学有效性,我认为,教师在学生写作过程中的“有所作为”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实施写作教学的过程化指导势在必行,迫在眉睫。

二、写作过程化指导的实践

要实现写作教学的过程化,教师在教学理念、教学策略、教学设计这三个环节上要有所作为。

首先,教学理念要更新。在传统写作教学中,教师基本是放任学生写作,而要实施写作教学过程化,教师要主动更新理念,确立“有为”的理念,主动研究考纲,主动研究学生,研究学生在写作上的困难点和障碍点,从而实现教师干预、指导、引导学生的写作过程,实现“无所为”到“有所为”的跨越。

其次,教学策略要变革。在传统写作教学中,教师基本是在批改作文的基础上组织讲评作文(阅读优秀作文和分析问题症结),主要策略就是评讲。而要实现写作教学过程化指导,教学策略是基于研究考纲和学情的基础上,教师敏锐筛选出对于高中学生作文可能最具实际影响的一系列关键点(知识点),组成写作教学的基本要素,并将这些关键点按照语文学科逻辑、学生认知规律进行排列,从而构成相对有序的教学知识体系,体现一定的系统性、有效性、针对性。我们会发现,在过程化指导中,教学策略显得更为专业化,它不是传统意义上就学生单篇文章好与不好的分析和讲评,而是宏观上把握考纲和学情,微观上讲究选择和编排,这样的指导能使作文教学形成一定的系统性,教师不再是就一篇论一篇,而是积极引导学生逐步掌握写作的规律。经过几年的实践探索,我紧紧围绕影响学生作文的关键点,尝试开发了多堂写作过程化指导课,例如“学会审题”“学会议论”“视角选择”“如何拟题”“如何开头”“如何结尾”等作文专项指导课。

再次,教学设计要精细。在传统写作教学中,教师是缺乏设计的,充其量就是上一节讲评学生作文的课。而要实现过程化指导,教师就要确立设计的意识,在教学设计上从学生原有的写作基础出发,尽可能放大关键点,紧紧围绕这些关键点,相应设计出步骤清楚、环环相扣、有一定逻辑推进的教学流程,从而适合学生的学,提高写作教学有效性。下面我以自己开设的几节作文专项指导课为例,来谈写作过程化指导中的教学设计。

[案例1]议论是高中生最需要掌握的表达方式之一,也是衡量高考作文立意深刻的重要保障,同时考虑到高一学生普遍不会议论,难以深刻议论的学情,我确定了“学会议论”这个知识点,在高一学段进行定点的过程化指导设计。

教学流程:(1)导入——明确议论在高中生作文中的重要性;(2)组织修改学生作文——结合高一(上)第三单元课文《邂逅霍金》的学习,让学生在课前以《邂逅》为作文题目进行写作,教师从学生习作中选择一篇有问题的文章,在课堂上集中组织学生学习修改(这篇问题作文中事件本身很有价值,叙事也很精当,但就是缺少议论来点睛),课堂上学生通过个别修改、小组交流、全班讨论,最终明确修改方案;(3)展示教师写的修改例文;(4)依据学生修改方案和教师修改例文,师生共同讨论,归纳议论要则和方法,即以小见大、由表及里、探究因果等方法,使议论更加深刻;(5)布置作业——通过强化训练,在实践中检验所学的方法,提高议论的能力。

[课例说明]环节(1)力图使学生明白议论这一训练点在原有的作文知识体系中的位置,有利于学生从整体上把握零碎的训练点与作文综合能力提高的关联度。环节(2)旨在从学生原有的写作基础出发,引导学生从不会议论到会议论。环节(3)旨在展示教师下水作文,引导学生从会议论到议论深刻。环节(4)强调议论的要则与方法,强化学生归纳学法意识。环节(5)激发学生运用所掌握的实践能力,提升对于议论这个知识点的理解。

我在议论这个知识点上尝试做过程化指导设计。首先,我改变以往教学中笼统地提出“议论要深刻”这一要求的做法,而是针对议论这个训练点,设计一步步台阶,引导学生参与一系列具体明确的活动,使学生对于议论的认识,循序渐进地由不会议论到会议论,从会议论到议论深刻。其次,我不仅让学生知道议论要深刻,而且让学生学会了如何做到深刻,强调方法的归纳。再次,过程化指导设计避免了纯粹的相关议论知识的介绍和灌输,而是引导学生从原有的写作基础出发,通过参与真实的活动,来悟出议论的规律。

[案例2]文章独特性,正是文章的生命力所在。文章视角独特在高考评价标准中,是重中之重。现在的学生普遍缺乏视角选择意识,很多学生随意地想到什么就写什么,根本不顾写作视角有何价值,有何新意。基于高考评分标准与学情研究,我锁定“视角选择”这个有价值的知识点,在高三学段进行过程化指导设计。教学流程:(1)导入——明确写作视角是高考作文重要的评价标准;(2)交流学生成果——以2011年高考作文《一切都会过去,一切都不会过去》为例,要求学生自选视角,列出学生所举的若干视角作为备选;(3)学生交流合作,明确视角选择的基本标准——从以上这些视角中挑选学生自己认为较好的视角,通过小组交流,最终选择出最适合的,并请学生阐述选择这些视角的理由,师生共同探讨视角选择的基本依据;(4)明确视角选择的关键点——教师推荐两篇高考一类卷作文(作文题目分别为《城市之音不会逝去》和《文化的印记》),进一步使学生认识和归纳视角选择的标准,并衡量前面的备选视角,再一次筛选视角备选内容,检验和修正视角选择标准;(5)布置作业——要求学生练习实践。

[课例说明]从上述教学流程可见,这节课是针对一道高考作文题目,按照实际写作文时选择视角的基本流程,由师生共同完成的。可以这样说,这是一次把一篇作文视角选择流程解体给学生看的过程。通过这一流程,学生熟悉视角选择的过程,更真切地体验到视角选择的标准,也认识到视角选择中最容易犯的错误。这样的环节设计,就把视角选择这个知识点做细致、做实在了。记得钱梦龙先生说过这样一句话:“重要知识点一定要敲实,使得学生终身难忘。”在这节课上,我没有简单重复地设计教学环节,而是围绕视角选择这个知识点富有变化地推进设计教学流程。从环节(2)到环节(4)的设计,旨在从学生漫无边际的视角选择转变为师生探究视角选择的基本依据,再上升为赏析高考优秀范文,最终确立视角选择标准,这样的教学设计既避免了抽象地指导学生视角选择,也使学生对于视角选择的认识逐层推进,对视角选择有了具体深刻的认识。

三、反思与展望

写作教学效率低下,推行写作过程化指导势在必行,这给语文教师带来了很大的挑战。从实践来看,教师的专业自觉意识很重要,这里所说的专业自觉是指对于写作过程化指导内涵的理解和认同,如果教师还是固守写作教学的传统模式,或许很难实现过程化指导。教师要主动成为研究学生的行动者,主动运用自己的智慧和眼光来判断和选择训练点,放大价值点,并进行适合学生认知规律的过程化指导,把写作教学落实到细处。

指导案例 篇8

2010年11月26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了《关于案例指导工作的规定》 (下简称《规定》) , 首次以文件的形式确定要在我国建立案例指导制度, 该规定明确指出了指导性案例仅为法官审理案件提供借鉴和指导, 并未赋予指导性案例法律约束力。不可否认的是, 这种案例指导制度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我国现阶段因司法水平参差不齐等原因造成的“同案不同判”问题, 但是由于其法律约束力的缺失, 在实际的司法实践当中, 并未收获到预期的效果。笔者认为, 刑事司法领域具有其他司法领域不可比拟的严厉性和强制性, 更应充分发挥指导性案例在总结审判经验、统一法律适用、提高审判质量、维护司法公正上的积极作用, 有必要对案例指导制度进行内容上的升华, 赋予指导性案例法律上的约束力。因此, 笔者提出了“刑事司法案例指导制度”这一概念, 它是指:在刑事司法领域选择典型的案例作为指导性案例, 并赋予这些案例法律效力, 使这些刑事案例对法官产生强制性约束力的刑事司法制度。在这一制度下所产生的“刑事司法指导性案例”不同于案例指导制度中的“指导性案例”仅仅对法院的裁判活动具有参考或知道价值, 它将会对今后法院处理同类案件的裁判具有强制的约束力, 并且可以将其作为裁判的依据, 直接引用到判决文书中。

二、刑事司法案例指导制度的构建设想

(一) 刑事司法指导性案例的遴选

1. 刑事司法指导性案例遴选的标准

第一, 合法性标准。合法性是刑事司法指导性案例其得以适用的前提。合法性, 要求作为遴选对象的刑事司法裁定或判决不但实体内容必须符合现行刑事法律的规定, 而且要求其作出裁定或判决的程序也必须符合刑事法律的规定, 必须合乎公平、正义的法律要求。

第二, 生效性标准。这是选择其成为刑事司法指导性案例的基础条件, 是要求作为遴选对象的刑事司法判例应是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 且没有进入到审判监督程序的。

第三, 刑事裁判规则缺失的标准。刑事裁判规则的缺失, 是提出构建刑事司法案例指导制度的法理上的依据, 因此, 在遴选指导性案例的时候, 理应将其作为遴选的标准之一。这里的“刑事裁判规则缺失”包含两种情况:其一是对于具体的刑事案件, 没有可以依据的刑事法律予以裁决, 存在立法上的空白;其二是对于具体的刑事案件, 虽然有刑事法律作出了规定, 但是, 由于制定法过于宽泛或模糊, 法官在基于法律原则、类推准则、社会习惯等途径进行裁量时, 需要在较大的自由裁量权之下进行裁判。

第四, 普遍性标准。即刑事司法判例要成为刑事司法指导性案例必须至少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 新型判例。这种判例是对司法实践中从未有过的新情况如何适用刑事法律所做的权威性解决, 具有一定的创造性, 为以后这一类型案件的裁判应如何适用法律确立标准。 (2) 疑难复杂型判例。这类判例主要是因为其法律关系复杂、认识分歧较大, 法官的在对价值和正义进行综合衡量后, 所作出的一种最符合法律精神的司法选择, 并且为以后同类的案件的裁判确立了标准。 (3) 标准型判例。这类案件本身案情并不复杂, 但是由于各个法官的素质不同或者是由于认识上的差异, 在法律适用尤其是在量刑时, 所用的标准不一, 容易在法定刑幅度内出现偏重偏轻的情况, 造成量刑的失衡的刑事判例。

第五, 说理明确、具体的标准。这是对作为遴选对象的刑事判例的质量上的要求。从某种意义上来说, 对刑事司法指导性案例的遴选就是对刑事判决理由的遴选, 刑事判例数量丰富, 其内容越明确具体, 越能有效地弥补制定法的缺漏, 并起着说服当事人和律师及社会公众的作用, 从而避免该裁判的权威性受到质疑。

2. 刑事司法指导性案例遴选的来源

刑事司法指导性案例应来源于全国各级人民法院, 而不仅限于最高人民法院。首先, 最高人民法院仅审理在全国范围内具有重大影响的刑事案件, 类型大多较为单一, 其受案量相对于下级法院来说较小。而地方各级人民法院所受理的一些较小的刑事案件往往是疑难案件或是比较新颖的、法律规定模糊甚至没有规定的案件, 具有代表性;其次, 基层法院依然有大量具有很高专业素养的法官, 他们所作的刑事司法案例也可能符合遴选标准。

(二) 刑事司法指导性案例的创制主体

从我国的实际出发, 应将创制主体和制作主体相分离。刑事司法案例的制作主体, 笔者认为可以是任何一级的法院, 只要其所制作的案例符合刑事司法指导性案例的遴选标准, 就可以作为遴选的对象。而刑事司法指导性案例的创制主体, 笔者认为只能限于最高人民法院及其授权的高级人民法院。

刑事司法指导性案例既然是具有法律效力的, 则对它的创制实际上是属于一种立法活动, 而这就要求创制的主体需要有立法权。而根据我国宪法和有关法律的规定, 最高人民法院作为我国的最高审判机关, 实际上是拥有准立法权的, [1]因而它作为刑事司法指导性案例的创制主体是可行的。并且, 从最高人民法院的职责来看, 统一法律的实施是其主要任务, 由其创制刑事司法指导性案例可以有效地实现最高人民法院对刑事审判工作的协调、指导和监督的职能, 有效地消除英美法系国家中判例庞杂所产生的弊端。

但是, 由于我国的发展极不平衡, 东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程度差异很大, 许多犯罪尤其在经济犯罪领域, 在不同的地区可能体现出不同的社会危害性, 因而需要相应地施以不同的刑罚;再次, 我国是多民族国家, 民族风俗习惯各异, 刑事司法领域应当体现出这一特点;最后, 我国地域广阔, 由于历史原因各地也存在不同的地区文化差异。所以, 我国的刑事司法指导性案例应该体现这些不平衡性和差异性。基于这样的考虑, 如果仅由最高人民法院来创制刑事司法指导性案例, 虽然可以解决刑事司法中的一些普遍性问题, 但是却无法兼顾各个地区的在刑事法律适用上的一些具体问题。另外, 由于遴选的刑事判例数量庞大, 只由最高人民法院来承担创制的活动, 似乎在现实上也不具有操作性。高级人民法院作为一个省区最高级别法院, 既拥有一批高法律素养的法官, 又有较为丰富的司法实践和较为规范的司法活动经验, 并且还有地区法院了解掌握本地区审判情况的便利, 因此可以遴选大量的具有典型性、普遍性, 体现法律精神又体现本地区情况的刑事司法指导性案例。这里需要说明的是, 由于这些由高级人民法院遴选出来的刑事司法指导性案例与本地区的情况紧密相关, 故这些案例仅能在该高级法院所辖范围内发生法律效力。综上, 最高人民法院应当授权高级人民法院创制刑事司法指导性案例, 这样既可以确保刑事司法的适应性, 又可以防止因创制权力泛滥而破坏刑事法律的统一性和权威性。

(三) 刑事司法指导性案例的公布及备案

1. 刑事司法指导性案例公布及备案的主体

虽然刑事司法指导性案例的创制主体可以是最高人民法院和其授权的高级人民法院, 但是, 公布主体只能是最高人民法院。这是因为, 一个刑事司法指导性案例的公布是其发生法律效力的前提, 刑事法律作为最为严厉的一个法律部门, 其发布主体必须要具有极大的权威性, 并且要有利于保持全国刑事法律的统一性。因此, 最高人民法院作为我国最高的审判机关, 由其担当刑事司法指导性案例公布的唯一主体是毋庸置疑的。至于刑事司法指导性案例的备案主体, 笔者认为也应当是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法院应当在进行案例公布工作的同时, 将这些案例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备案, 以便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能对这些案例及时进行法律审查。

2. 刑事司法指导性案例公布及备案的方式

(1) 刑事司法指导性案例公布方式。最高人民法院可以定期编纂出版正式的《刑事司法指导性案例集》, 并且可以借助于网络, 及时公布已创制的刑事司法指导性案例。另外, 其他的出版发行单位也可以将最高人民法院已公布的刑事司法指导性案例汇编成册出版。

(2) 刑事司法指导性案例备案方式。在最高人民法院公布刑事司法指导性案例的同时, 应当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备案, 然后由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法工委依法对报备的刑事司法指导性案例进行法律审查。对认为与立法精神相违背的刑事司法指导性案例,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有权宣布其部分失效或全部失效。

(四) 刑事司法指导性案例的适用

1. 刑事司法指导性案例适用的条件

(1) 缺乏有效的裁判规则。既然刑事司法指导性案例的效力低于刑事法律与立法解释, 那么就只能在刑事法律与立法解释绝对缺失 (不存在) 或相对缺失 (过于模糊) 的时候才能得以适用, 否则这种适用就是无效的, 不能依此进行案件的裁判。

(2) 具有相似的案件事实。每个案件都有自身的特殊性, 不可能存在两件完全相同的案件, 具有相似的案件事实, 并不是要求待裁判案件与刑事司法指导性案例的事实完全相同, 而是要求待裁判案件的必要事实 (裁判所依据的主要事实) 与刑事司法指导性案例相似。

2. 刑事司法指导性案例适用的监督

(1) 自我监督。这是法院内部的监督方式, 即最高人民法院对全国各级人民法院的裁判, 上级人民法院对下级人民法院的裁判, 发现有违反指导性案例的, 有权予以撤销或者责令其重审或者提审;另外, 各级法院内部可以通过其内部的组织机构对是否违反刑事司法指导性案例裁判案件进行监督。通过这样的内部监督机制, 可以促使各级法院自觉适用刑事司法指导性案例。

(2) 人民检察院的监督。人民检察院是全国法律监督机关, 当然有权对刑事司法指导性案例的适用过程进行监督。对于违反刑事司法指导性案例裁判的案件, 检察机关有权提起抗诉, 要求法院予以纠正。

(3) 当事人的监督。违反刑事司法指导性案例应该成为启动再审程序的法定事由, 在当事人发现法院违反刑事司法指导性案例裁判案件时, 有权提起上诉或者申请再审, 请求上级法院予以纠正。

(4) 社会的监督。除了以上几种监督方式以外, 我们应当允许其他社会组织, 比如法学研究机构或团体, 法学专家等也可以对刑事司法指导性案例的适用进行监督, 如果发现各地方法院有违反刑事司法指导性案例的裁判, 他们可以建议最高人民法院予以纠正。

(五) 刑事司法指导性案例的废止与变更

1. 刑事司法指导性案例废止与变更的情形

(1) 废止刑事司法指导性案例的情形有:刑事司法指导性案例与新的刑事法律、司法解释完全背离;刑事司法指导性案例已经不合时宜;新的刑事法律对刑事司法指导性案例所指向的刑事法律漏洞进行了弥补;其他认为应当废止的。

(2) 变更刑事司法指导性案例的情形有:刑事司法指导性案例与新的刑事法律、法律解释之间出现了矛盾;刑事司法指导性案例之间产生了矛盾;其他认为应当变更的。

2. 刑事司法指导性案例废止与变更的主体

最高人民法院作为刑事司法指导性案例的发布主体, 在发现刑事司法指导性案例出现废止或变更情形时应当及时宣布其废止或变更。另外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作为接受备案的机关, 也有权对刑事司法指导性案例进行废止或变更。

3. 刑事司法指导性案例废止与变更的程序

(1) 最高人民法院的废止与变更程序。最高人民法院应成立专门的机构负责对刑事司法指导性案例进行审查, 认为符合废止或变更条件的刑事司法指导性案例, 应形成书面的决定草案, 报审判委员会审议, 审议通过后由最高人民法院发布公告废止或变更。

高级人民法院发现有符合废止或变更条件的刑事司法指导性案例, 应形成书面意见, 报最高人民法院, 然后按照上述程序对其进行废止或变更。

中级人民法院发现有符合废止或变更条件的刑事司法指导性案例, 应形成书面意见, 上报高级人民法院, 高级人民法院审议通过后报最高人民法院, 按上述程序对其进行废止或变更。

基层人民法院发现有符合废止或变更条件的刑事司法指导性案例, 层报至最高人民, 再按上述程序对其进行废止或变更

(2)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废止与变更程序。全国人大委员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发现符合废止或变更条件的刑事司法指导性案例, 应拟定相关的决定草案, 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 审议通过后, 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发布废止或变更的决定。

4. 刑事司法指导性案例废止与变更的形式

(1) 刑事司法指导性案例废止的形式。在刑事司法指导性案例与新的刑事法律、司法解释完全背离的情况下, 该刑事司法指导性案例自动废止;新的刑事法律对刑事司法指导性案例所指向的刑事法律漏洞进行弥补的情况下, 该刑事法律生效时, 刑事司法指导性案例自动废止;刑事司法指导性案例不合时宜及其他认为应该废止的情况下, 由最高人民法院以发布废止公告的形式或全国人大常委会以发布废止决定的形式废止该刑事司法指导性案例。

(2) 刑事司法指导性案例变更的形式。在出现刑事司法指导性案例需要变更的情形时, 由最高人民法院或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变更裁判理由的形式使刑事司法指导性案例继续发生效力。

三、结语

上文所述关于中国刑事司法案例指导制度的构建的五个方面的内容, 只是笔者的粗略设想, 未能涵盖构建这一制度所涉及的每个细节, 笔者将在日后的研究中, 就更为具体问题作进一步的探讨。今日的中国正以最宽广的胸怀来审视和吸纳人类社会所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 《规定》将判例制度引入到了我们的视野当中, 这意味着我国在司法创新之路上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 刑事司法案例指导制度终有一天会构建起来, 中国必将在不断进行的刑事司法创新和改革的基础之上, 走出一条具有本国特色的法治之路。

摘要:将中国刑事司法案例指导制度作为制定法的补充, 对维护法的统一性、安定性, 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分别就刑事司法指导性案例的遴选、刑事司法指导性案例的创制主体、刑事司法指导性案例的公布及备案、刑事司法指导性案例的适用和刑事司法指导性案例的废止与修改五个方面, 提出粗略设想。

关键词:刑事,司法案例指导制度,构建设想

参考文献

[1]余永明.试论我国行政判例法的创制[J].法商研究, 1996, 1:16.

[2]徐景和.中国判例制度研究[M].北京:中国判例制度研究, 2006:39-41.

[3]邓修明.刑事判例机制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 2007:260.

论我国指导性案例的参照效力 篇9

关键词:案例指导制度,判例,参照效力

最高人民法院于2010年11月26日发布了《关于案例指导工作的规定》 (以下简称《规定》。此次《规定》的出台, 主要针对关于指导性案例发布的主体、选择范围、工作机构、工作程序、效力问题以及指导性案例的清理和发布等问题做了规定从一定程度上明确了此前学界关于案例指导制度的种种猜想和疑问, 初见案例指导制度的构建雏形。本文就其参照效力在司法实务中的应用就行探讨。

一、指导案例制度的由来

自1985年《最高人民法院公报》 (以下简称《公报》) 创办以来, 公布了各种各样的具有代表意义的典型案例, 范围涉及刑事、民事、经济、行政、海事海商、国际贸易、国际私法等诸多领域, 对法院审判工作起到了司法指南作用。随着进入20世纪, 人民法院加强了对案例指导制度的建设, 2010年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分别颁布了《关于案例指导工作的规定》 (以下简称《规定》) 。《规定》所确立的案例指导制度, 是指由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确定并统一发布对全国审判、检察工作具有指导作用的指导性案例的制度。

我国法律规则体系其实可以分为三部分:一是立法机关创制的法律, 这是狭义上的法律;二是行政机关创制的行政法规, 这是中义上的法律;三是司法机关创制的司法规则, 以前是司法解释, 现在又增加了一种, 即指导性案例中的裁判规则, 这是广义上的法律。

二、指导性案例效力学说之争

案例指导制度是指最高人民法院对比较典型的和容易发生歧义的案件通过案例指导方式及时公布, 为法官和社会公众提供事先指导, 主要作用是要求法官从先例中借鉴解决同类问题的思维模式和方法, 统一法律适用, 保证相同或相似案件有相同的裁判结果;适当减少请示案件;增强各级法院独立审判能力;增大事前指导作用提高审判效率和质量:改善司法环境:克服地方保护主义广作为一种正式意义上的“案例指导制度”在两大法系中均不存在, 是我国司法实践特定历史阶段所产生的, 其使用具有特定时期的积极意义。是在现存法律框架和司法制度上的工作创新方式。目前国内法学界对指导性案例效力定位主要观点有:

(一) 事实约束力说。

所谓事实上的约束力, 是指法律虽然没有明确规定但在实际运行中具有的效力, 是依靠其自身的说服力在发挥作用, 法院负有必须注意并充分顾及的职责, 如有明显违背并因此裁判失当的, 要承担司法行政管理和案件质量评查负面评价的危险, 案件也将会依照法定程序被撤销或改判。相应地, 他们认为把案例指导制度定位于正确解释和适用法律功能更为准确“它在本质上仍是一种法律适用活动和制度……是不影响制定法作为主要法律渊源的前提下, 借鉴了判例法的一些具体做法”。

(二) 判例说。

以武树臣、卢勤忠为代表认为对各级法院而言, 最高法院发布的案例具有事实上的先例拘束力, 但由于缺乏相应的约束制度, 存在明显的不规范性和任意性, 有必要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 尝试在判例法制度框架下, 对现有制度进行规范化改造, 最终建立有中国特色的判例制度。

(三) 司法解释说。

以张卫平、李轩为代表, 持这种观点的学者认为, 案例指导属于法律解释范畴的一项技术性制度, 引入案例最直接的功效是可以更好地发挥司法的多种功能, 消除司法解释体制自身存在的一些弱点。立法法规定最高法院有作出司法解释的权力, 而发布指导性案例、在具体审判中对个案进行诠释, 也属于司法解释权的一部分, 所以不存在立法依据不足的问题。“至少在相当长的时间内, 把判138例的效力等级定位于现在的司法解释这一层次比较合适, 判例的效力低于制定法, 不得与宪法和制定法相违背。”

三、我国的指导性案例参照的效力

(一) 《规定》的“应当参照”

在我国, 明确提出建立和完善案例指导制度是在2004年颁布的《人民法院第二个五年改革纲要》, 但其中并未对指导性案例的效力进行明确规定, 从而引起理论界对于案例指导的效力的各种定位。自最高人民法院以《公报》的形式发布案例以来, 与其说是案例指导的效力问题始终未受到应有的重视, 更倾向于认为是案例指导的效力难以明确和定位, 所以在此次的《规定》中, 最高院仍然选择使用“应当参照”这一模糊字眼。

(二) 事实上的拘束力

关于指导性案例的效力, 理论界和实务界提出了很多建设性意见, 其中具有代表性的观点包括:“以律入例说”判例化改造说”、“指导性案例说”“习惯法改造说”司法活动自身规律实现法安定说, 。

指导性案例的效力定位概括起来无非三种情况:一是“判例”效力, 二是“案例”效力, 三是“判例之下, 案例之上”效力, 而此次《规定》意旨第三种情况, 但是恐怕最高院也难以找出一个准确而明晰的定位来予以形容, 于是最高人民法院研宄室主任胡云腾在提及案例指导的效力时表示“应当就是必须。当法官在审理类似案件时, 应当参照指导性案例而未参照的, 必须有能够令人信服的理由;否则, 既不参照指导性案例又不说明理由, 导致裁判与指导性案例大相径庭, 显失司法公正的, 就可能是一个不公正的判决。

(三) 案例指导参照的实质根据是‘裁判理由”

(1) “案” (实为一个生效裁判) 之所以能够成为“例”’是因为它解决了前人没有遇到或没有解决过的诉讼难题’其中的裁判理由能够为解答当事人或法官在待决案件诉讼中遇到的法律适用疑问提供实质依据。在“例”对这些争议难题解决过程中’诉辩审三方“可以带进社会学、经济学、政治学的知识’以及诸如公共政策、各种自然科学的发现、对判决结果的预测、关于法律制度自身因素的考虑、法治的一般原则、公平原则等因素。”

其他“社会规范”尤其是社会伦理规范和习俗规范也会在法律规范的理解和案件事实的认定中发挥重要支持和辅助作用。先例式参照的效力内容仅限于生效裁判文书所记载的诉讼争点及其裁判理由和裁判结果, 而不是从中抽取的裁判规范。诉讼争点是审判主体确认的诉辩双方在一个特定案件中的争执问题。裁判结果是审判主体经过对这个争执问题审理所获得的确定结论。裁判理由是审判主体在法律精神指引下通过对诉辩主张及其理据审理所得出的用于判断诉讼争点、获得裁判结果的具体依据。诉讼争点、裁判理由和裁判结果是一套正当程序运作的产物, 不是任何个人或机构脱离特定的诉讼程序、具体的案件情境和当事人诉辩意见, 仅仅通过归纳推理, 概括出的抽象内容。因此, 一个“判”能否成为“例”、在哪些方面可以成为“例”?它究竟是正例’还是反例;是定例’还是示例;是活例’还是死例等等’不取决于哪个权威的封号, 也不取决于其中所含抽象规则的归纳概括’而取决于特定诉讼当事人和法官在待决案件诉讼程序进行中对“在先裁判”的理解、解释和应用。否则, 一切将指导性案例定型化、绝对化、终极化、抽象化的企图’都是不符合“例”这种治理工具本性的。

(2) 先例式参照的效力实质是司法技术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而不是制度的直接强制任何一项制度的顺利运行都需要一定实施技术的支持。这对于专业性很强的法律职业共同体所从事的司法审判活动而言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在我国, 先例式参照的效力并非直接来源于国家法律制度的正式安排, 而是司法实践贯彻宪法规定。

结语:指导案例制度是我国特色的法律制度。赋予指导性案例的事实上的拘束力也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同时也并不影响其在司法实践中有效发挥自身的功能和作用, 更主要的是, 因为它能够充分地契合我国的立法制度及司法体制现状, 又能引起各级法院和法官们的足够关注和重视。

参考文献

[1]汪振江, 案例指导的效力定位[J]科学经济社会, 2011, 04

[2]刘坐翔, 徐景和, 案例指导制度的理论基础.[J]法学研究, 2006, (3) :29

[3]吴美来.我国“有限判例制度的构建.[J]法律适用, 2004, (5) .

[4]王琳, 我国案例指导制度“应当参照”的效力分析[J]时代金融, 2011-12

[5]于朝瑞, 建立以判例为主要形式的司法解释体制[J].法学评论, 2001-03

[6]曹士兵, 最高人民法院裁判、司法解释的法律地位[J]中国法学, 2006-03

[7]朱苏力:“解释的难题:对几种法律文本解释方法的追问”, 载梁治平编:《法律解释问题》, [M]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

[8]李有柩, 指导性案例为何没有约束力——以无名氏因交通肇事致死案件中的原告资格为研宄对象[J]法制与社会发展.2010-4

指导案例 篇10

财政部会计司在2013年工作要点中提出了研究完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 持续提升企业会计准则体系的执行力和实施效果的几条具体措施:一是根据《中国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持续趋同路线图》 (财会[2010]10号) 的要求, 全面总结企业会计准则趋同过程中的问题和成效, 针对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最新变化, 研究完善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体系, 及时发布我国新修订或新制定的会计准则, 积极做好新企业会计准则的实地测试、宣传推广与培训教育工作, 力求新企业会计准则与会计实务“无缝对接”。二是通过年报分析、约谈调查、现场调查等各种渠道深入了解企业在执行会计准则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或出现的情况, 并及时作出规范, 不断总结企业会计准则实施的成功经验, 提出富有针对性的意见建议, 为领导决策发挥“参谋部”的作用, 完善与相关监管部门、企业和会计师事务所的沟通协调机制。三是立足我国上市公司五年来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的丰富实践, 积极探索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企业会计准则案例指导制度, 为企业会计准则的实施提供规范、统一、具体的参照, 减少执行企业会计准则过程中的差异性, 提高企业会计准则实施的统一性和规范性。四是全面清理现行有关会计处理规定, 构建大中型企业执行企业会计准则、小企业执行小企业会计准则的统一、有序格局, 确保企业会计标准体系前后一致、相互协调、合理分工、有序执行。

林业企业应根据财政部会计司2013年工作要点, 认真回顾林业企业贯彻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的实际情况, 总结经验, 发现问题, 提出提高贯彻执行企业会计准则水平的具体措施。

二、林业企业贯彻企业会计准则情况的回顾

企业会计准则实施以来, 各地林业企业主管部门纷纷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制定林业企业贯彻企业会计准则的实施办法。国家林业局计财司组织北京林业大学、东北林业大学和浙江林业大学的专家学者研究总结林业会计改革的总体设想, 提出林业会计改革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研究制定森工企业、国有林场与苗圃会计核算指南。

但是由于林业会计核算的特殊性和复杂性, 林业会计核算的许多问题至今都没有得到解决, 特别是林木资产会计核算的许多问题。我国关于林木资产会计核算的研究, 在世界上处于领先水平, 取得了许多科研成果, 并进行了实践, 但还是遇到一系列难以解决的问题, 许多林业企业都先后退出了核算实践。财政部和国家林业局虽然组织专家学者进行调研和攻关, 但都没有取得突破性成果。因此各地林业企业主管部门制定林业企业贯彻企业会计准则的实施办法, 基本上是对林业企业的一般共同性会计核算问题作出了具体规范, 并没有依据生物资产会计准则对林木资产会计核算等林业会计特殊性问题作出规范。国家林业局计财司组织研究制定的森工企业、国有林场与苗圃会计核算指南至今还没有出台。

同时, 生物资产会计准则从重要性出发, 只选择了林业企业最需要解决的林木类生物资产会计问题进行框架性规范, 没有很好地体现森林资源资产会计核算内容的完整性和特殊性, 而且有些规定还值得探讨, 有待于进一步完善和修正, 林业企业贯彻企业会计准则遇到了一系列值得研究的具体问题。

从林业企业贯彻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的具体情况可以看出, 林业企业会计核算是一块难啃的硬骨头, 需要研究的问题太多, 制定林业企业贯彻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遇到了问题。那么我们就应该依据财政部会计司2013年工作思路, 研究林业会计核算的具体问题, 采取各个突破的方法, 全面清理现行有关林业会计处理的有关规定, 对林业企业会计核算急需规范的问题, 目前又具有可实施条件的, 依据企业会计准则探讨制定针对林业企业具体会计核算问题的企业会计准则案例指导制度, 逐步深入, 不断完善, 进而制定林业企业贯彻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

制定林业企业的企业会计准则案例指导制度, 有利于妥善解决当前林业企业贯彻执行企业会计准则遇到的实际问题, 有利于实现新企业会计准则与林业会计实务“无缝对接”, 尽快为林业企业会计准则的实施提供规范、统一、具体的参照, 减少林业企业执行企业会计准则过程中的差异性, 提高企业会计准则实施的统一性和规范性。

三、研究制定林业企业的企业会计准则案例指导制度的构想

(一) 总体构想

财政部和国家林业局制定了一系列有关林业资金管理和会计处理的规定, 包括天保资金、营林生产、育林基金、林业基金、维简费和生态效益资金等等, 对于规范林业企业会计核算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应全面清理这些资金管理和会计处理的规定, 针对林业会计核算的具体问题, 制定林业企业会计核算的个别案例指导制度, 再逐步增加, 直至扩展到林业会计核算的全部问题。总体构想是:全面梳理林业会计核算问题, 选择具有实施条件的会计问题作为突破口, 逐个研究制定企业会计准则案例指导制度。具体思路是进一步修改完善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资金会计核算方法, 使之与企业会计准则接轨;抓紧制定营林成本费用核算办法, 完善生物资产会计准则;探讨制定森林生态效益会计核算方法和林木资本会计核算方法等, 逐步使林业企业贯彻执行企业会计准则会计核算指南。

(二) 修改完善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资金会计核算方法

1.现行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资金会计核算方法已成为林业会计核算的主要组成部分

财政部和国家林业局为了加强天然林保护工程财政资金管理, 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 保障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顺利实施, 制定了一系列财政资金管理办法和会计核算办法, 在林业企业全面实施, 并不断完善。其中:

(1) 为了加强天然林保护工程财政资金管理, 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财政部2000年12月3日颁发了《关于印发〈天然林保护工程财政资金管理规定〉的通知》。

(2) 为了规范和加强天然林保护工程财政资金的会计核算, 财政部2000年12月26日颁发了《关于印发〈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财政资金会计处理规定〉的通知》。

(3) 财政部2006年10月25日根据天然林保护工程的不断推进和国家有关政策的调整, 对2000年颁发的《天然林保护工程财政资金管理规定》进行了修正。

(4) 为加强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财政专项资金管理, 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保障工程顺利实施,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和国务院批准的《长江上游、黄河上中游地区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二期实施方案》和《东北、内蒙古等重点国有林区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二期实施方案》, 财政部、国家林业局对2006年印发的《天然林保护工程财政资金管理规定》进行了修订, 重新颁发了《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办法》。

根据财政部和国家林业局关于天然林保护工程财政资金管理和会计核算的一系列文件, 各省市财政厅和林业主管部门制定了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财政资金会计核算办法, 林业企业逐步建立和完善了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会计核算体系, 已成为林业会计核算的主要组成部分。

2.现行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资金会计核算方法存在的问题

目前林业企业按照财政部和林业主管部门的规定设置天然林保护工程资金会计核算的会计科目进行核算, 编制会计报表, 已经形成了有条不紊的工作程序, 对于加强天然林保护财政资金管理, 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规范会计核算, 保障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顺利实施, 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 现行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财政资金会计核算方法, 是按照预算会计的体制设计的, 按资产类、负债类、收入类、支出类和净资产类制定会计科目, 不符合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我们必须对现行天保资金会计核算方法,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的要求, 不断加以修订与完善, 制定第一个林业企业的企业会计准则案例指导制度, 实现与企业会计准则的“无缝对接”。

3.修改完善现行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资金会计核算方法

天保资金虽然属于财政专项资金, 但用于天保工程, 属于生产支出, 应该采取企业会计核算方法。因此, 我们应改革现行天保资金会计核算体制, 依据企业会计准则关于会计科目设置的要求, 以及生物资产会计准则的具体规定, 修改完善天保资金会计核算方法, 作为林业企业第一个企业会计准则案例指导制度。

(三) 研究制定营林成本费用核算方法

1.研究制定营林成本费用核算方法的基本条件已经成熟

我国的营林成本费用核算经历了当年核算当年核销的预算会计核算方法向核算完整立木成本费用的转变, 积累了丰富的营林成本费用核算经验, 财政部和林业主管部门也制定了一系列成本核算办法。为了加强森林工业企业的成本核算工作, 统一核算办法, 1982年林业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国营工业企业会计制度》和《国营工业企业成本核算办法》, 结合森工企业的具体情况, 制定了《森林工业企业成本核算办法》。其中南方森工企业成本核算方法规定了生产费用要素、成本项目、成本核算对象和形式、生产费用的计算与分配、更新造林成本核算和成本分析与检查等;北方森工企业成本核算方法按木材采运成本核算、加工工业成本核算和营林核算进行了全面规范。1986年财政部和林业部制定的《国有林场苗圃会计制度》规定了成本计算办法, 具体规定了九个成本项目。1990年财政部和林业部制定的《国营林场与苗圃财务会计制度》, 规范了国营林场与苗圃成本核算办法。2006年财政部制定的《企业会计准则第5号—生物资产》, 规定了林木资产的分类, 并对林木资产的确认和初始计量及后续计量进行了规范, 特别是对消耗性林木资产、生产性林木资产和公益性林木资产的成本核算问题进行了详细规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企业会计准则》等国家有关法规, 财政部2013年制定了《企业产品成本核算制度 (试行) 》, 规定自2014年1月1日起在除金融保险业以外的大中型企业范围内施行, 鼓励其他企业执行。

我们应总结林业企业营林成本费用核算的历史经验, 参照财政部和国家林业局关于营林生产会计核算的要求, 依据生物资产会计准则的原则规定, 以及财政部新颁发的企业产品成本核算制度, 积极制定营林成本费用核算方法。

同时, 目前生物资产会计准则对林木资产会计核算的规定, 还有许多不完善的地方, 需要我们在营林成本费用方法中进一步完善。

营林成本费用核算方法应包括天然林 (纯粹的天然林已不存在, 实际上是人工促进天然更新) 和人工林成本费用核算方法。之所以制定天然林成本费用核算方法, 是由于随着天然林保护工程的推进, 林业企业的森林更新方式实现了由大面积皆伐向人工促进天然更新过度, 人工促进天然更新成为林业会计核算的主要内容。

2.人工林成本费用核算方法的基本框架

人工林成本费用核算应按树种、林种和林班设置明细账组织核算。人工林成本核算期为幼林成林时止, 亦可核算至林木采伐利用时。幼林何时成林, 如何确定人工林成本核算期是人工林成本费用核算的主要问题。

生物资产会计准则规定具有消耗性特点的林木资产和公益性林木资产, 按郁闭成林前营造林木发生的造林费、抚育费、营林设施费、良种试验费、调查设计费和应分摊的间接费用等必要支出, 作为实际成本。但在实务工作中将郁闭作为消耗性林木资产和公益性林木资产成本确定中的一个重要界限值得探讨, 因为不同树种和不同地块的林木的郁闭度有很大差异, 在实务操作上存在一定的问题和难度。

根据国有林区更新造林技术规程、国有林区森林抚育技术规程和企业生产实际, 企业的幼林抚育生产作业经企业营林部门验收合格, 营林部门向资源部门交林, 手续健全, 可以作为财务部门的入账依据, 这样便于操作, 能真正实现财务部门与营林部门核算的衔接。这样界定林木资产的成本核算期更能真实、完整地反映消耗性林木资产和公益性林木资产达到可使用状态或者可销售状态的成本, 不受单纯是否郁闭因素的影响, 不会使林木资产的成本核算产生差异。

3.天然林成本费用核算方法的基本框架

天然林多为混交林, 成本费用核算方法应按林班设置明细账组织核算。纯粹的天然林已不复存在, 在其生长期间企业也要为其支付管护费用, 以及补植和天然幼壮林抚育等直接生产费用, 因此必须核算其完整的成本费用支出。其中如何确定天然林入账价值是天然林成本费用核算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生物资产会计准则规定天然林按名义价值入账值得商榷。如果仅按名义金额1元确定天然林的成本, 从会计学的角度看是没有实质意义的, 因其不能客观地反映天然起源的林木资产的真实价值。因此天然林按1元入账, 只能说明天然林有价值, 而这样的价值, 与实际价值背离太多, 与其实际带来的实际经济收益完全不能匹配, 等于没有核算。同时将确定的成本计入当期损益也值得商榷。天然林价值的确定, 是其资产价值的体现, 确立其资产的地位, 并没有进入流通领域, 应作为所有者权益来反映。因此, 建议对生物资产会计准则这项规定进行修正。

林业企业的林木资产是一种可再生资源, 天然林虽然没有经过相应的生产活动, 但天然林是有价值的。必须明确林木资产的产权关系, 改变过去那种森林资源无偿占用和无偿使用制度, 运用经济手段, 恢复和发展森林资源产业自身的“造血功能”, 才能从根本上建立起抑制森林资源日益耗竭的内在机制, 为森林资源产业的发展确立坚实的基础。

天然林的成本, 应当按照人工林的实际成本水平入账, 也可以采用历史成本为主、公允价值为辅的计量模式, 并按归属计入相应的所有者权益。天然林是国家的宝贵资源, 自然应计入国家资本, 林业企业必须认真经营, 保证国有资源的保值增值。

(四) 开展生态效益补偿资金等会计核算办法的研究

林业企业不仅应发挥经济效益, 更重要的是发挥生态效益, 林业企业的工作中心应逐步转移到以发挥生态效益为主的轨道上来。传统的林业会计以经济效益核算为主, 研究和建立生态效益会计核算方法, 逐步建立起以生态效益核算为主的林业会计核算体系, 是我们当前的一项重要任务。

为加强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管理, 财政部和国家林业局制定了一系列规定。1998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首次以国家立法方式建立了国家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2001年财政部和国家林业局联合颁布了《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管理办法》。2004年又联合发布了《中央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管理办法》 (财农[2004]169号) 。2007年3月15日对《中央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管理办法》进行了修订, 重新颁发了《中央财政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管理办法》。我国形成了相对完备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法律体系, 初步建立了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 这些制度和规定为我们制定生态效益会计核算办法奠定了基础。

林业企业发挥的生态效益也是一种商品, 但在当前还不能准确计量, 无法进入流通环节实现交换, 只能通过补偿来实现。我们应依据现实条件, 从目前的核算方式出发, 制定相应的生态效益会计核算方法, 并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 不断进行完善和修订。

林木资本金始终是困扰我们的一项难题, 是影响林木资产会计核算实施的关键所在。我们不能回避它, 我们要继续开展研究, 争取有所突破。

我们还要开展其他林业会计核算问题的研究, 随着研究的深入, 随着林业会计难题的不断破解, 企业会计准则案例指导制度的逐步建立, 就能不断完善林业企业贯彻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的会计核算体系。

我们期望国家林业局大力推进这项工作, 积极取得财政部的支持, 尽快出台林业企业的第一个企业会计准则案例指导制度, 逐步健全和完善企业会计准则案例指导制度。

摘要:依据财政部会计司2013年工作要点, 对林业企业贯彻执行企业会计准则情况进行了回顾, 提出了制定林业企业会计核算案例指导制度, 并对林业企业会计准则案例指导制度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初步研究和探讨。

关键词:林业企业,企业会计准则,案例指导制度

参考文献

新课程理念指导下说课案例 篇11

倡导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数学试验,揭示数学本质。重视学习探究活动过程,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关注学习感受,力求帮助学生改善数学学习方式。学习活动设计切合教学实际和学情,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关键词奇偶性 教学设计 建构主义 数学实验 信息技术整合 图形计算器

一、教学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一)课程标准倡导的相关理念。

理念3 :倡导积极主动、勇于探索的学习方式。

理念4 :注重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理念7 :强调本质,注意适度形式化。

理念9 :注重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的整合。

(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该理论的核心观点是知识是学生主动建构获得的,学生在原有的认知结构基础上,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学习共同体的帮助,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新知识,形成新的认知结构。

意义建构有三个要素,学习内容本身必须具有逻辑意义、学生要有相应的知识准备、学生具有理解内容的心理倾向,并付诸于行动。

本节课函数的奇偶性的学习中,前两个要素都满足,我将会采用一些恰当手段充分激发学生理解内容的心理倾向,并促使学生积极参与探究活动,进行意义建构。

(三)数学实验。

数学实验是指从一个问题出发,确定研究目标,创设数学情景,通过改变可控条件观察结果来研究数学现象的本质和发现数学规律的实践活动,是一种思维实验和操作实验相结合的实验。数学实验的目的是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操作,进行探究、发现、思考、分析、归纳等思维活动,最后完成知识建构或解决问题。在数学实验中,往往需要构造大量的具有共同属性的数学对象,通过观察、分析、对比、归纳来寻找数学关系,可能还需要处理大量的数据来探究数学规律,信息技术为数学实验提供有力的支撑,使数学实验能够实施,容易实现。

二、教材分析与学情分析

(一)教材分析。

1.函数奇偶性的作用和地位。

函数是数学最基本的的核心概念之一,函数方程思想也是高中数学新课程的最重要的主线之一,贯穿整个高中数学课程。函数知识包括函数的概念、表示、各种性质、以及基本初等函数等,单调性是研究函数图象局部变化的性质,奇偶性则反映了函数图象的整体的对称性,它们都是用严谨的数学符号语言进行定义,也充分体现数形结合思想。函数奇偶性的学习对于今后学习函数其他性质以及研究基本初等函数具有重要意义。

2.课标要求。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对这部分内容的要求是,“结合具体函数,了解奇偶性的含义”,“学会运用函数图象理解和研究函数的性质”。

3.教材呈现内容的解读。

本节教材内容的呈现有3个特点,研究特殊函数的图象,抽象出函数的奇偶性的概念,考察函数图象上点的对称性,得出函数图象的对称性,进而掌握奇函数、偶函数图象的特征,这里讲究说理,并未严格证明。

通过典型例题的示范讲解,达到知识技能应用的目的。

(二)学情分析。

学生在初中也学习过轴对称图形与中心对称图形,对图形对称性已经具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也学习过正比例、反比例、一次函数、二次函数,知道它们的图象,同时进入高中,学生已经学过函数的概念、表示、单调性等知识,体验过用符号语言来刻画函数的性质。这就是学生在学习函数奇偶性时已有的认知结构,但是学生的操作观察、分析归纳、抽象概括的能力还比较欠缺,需要教师适时引导。

三、教学目标与重点难点

根据前面的理论和上述分析,我确定了本节课的三维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理解函数奇偶性的概念,知道奇函数偶函数的图象特征,并能判断一些简单函数的奇偶性。

(二)过程与方法。

积极参与数学实验,作出函数的图象,观察猜想、操作验证、抽象概括、形成概念,体验由直观感知到符号表示、由特殊到一般的认知规律,感悟数学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经历概念形成的过程,体验数学的思考和研究问题的方式,提升数学素养,培养勇于探索、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是函数奇偶性的概念及其图象特征,利用定义判断函数的奇偶性。

教学难点是对函数奇偶性概念的理解和正确应用。

四、教学方式和手段

(一)教学方式——自主探究式。

根据前面的学习理论和目标分析,我将采用自主探究式的教学方式,教师通过设计数学实验活动,创设问题与任务情境,引导学生操作实践、观察发现、抽象概括、符号表示,最终完成对函数奇偶性概念的自主建构。

(二)教学手段——信息技术辅助学习。

由于学生人手一台TI图形计算器,操作熟练,初步具有用图形计算器进行数学试验的意识和能力,因此我选用图形计算器作为辅助学习的工具。更重要的是利用信息技术动态的展示图象上点及其坐标的变化规律,能够凸显概念本质。信息技术的使用符合直观感知、猜想验证、形成概念的认知规律,能够更好的突破难点。 信息技术的使用也有助于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心理倾向,并促使自己付诸行动。

五、教学过程设计

为实现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在教学过程中设计了这样三个环节,每个环节又分成几个小的步骤,教学流程图如下:

下面我将有侧重的谈谈其中的几个步骤

(一)问题情境。

在问题情境中,我首先布置以下任务

1.请用图形计算器做出函数y=x2, 的图象,观察图象的有何特征?

2.如何利用图形计算器验证你所发现的结论?

3.图象上任意一点都满足这个规律吗?

活动设计:将学生分成两个大组,在给定时间内每个组探究一个函数,而后进行交流。

设计意图:作出图象、观察猜想、操作验证,进行直观感知,为抽象概括做准备

下面以函数y=x2为例分析学生可能的做法

方法一:在图形计算器函数图象的界面下,任意确定一组相反数,作为自变量的值,计算出函数值,发现函数值相等。

方法二:在图形计算器函数图象的界面下,任意做平行x轴的直线与函数图象的交点,分别度量出交点的坐标,发现横坐标互为相反数,纵坐标相等。

方法三:在图形计算器函数值表的界面下,设置初始值为0,任意设置步长,适当移动单元格可以发现,发现当自变量互为相反数时,对应的函数值相等。

方法四: 在图形计算器函数数组列表的界面下,在第一列中任意输入一些值作为自变量x的值,在第二列中计算f(x)的值,在第三列中计算f(-x)的值,发现它们的函数值相等, 于是抽象出“对任意一对互为相反数的自变量的取值,它们的函数值相等”这一本质属性。

(二)概念形成。

将上述本质属性用符号语言来表述,形成了函数、奇偶性的概念。

奇函数:设函数y=f (x)的定义域为D,如果对D内的任意一个x,都有f(-x)=-f(x),则这个函数叫奇函数。

偶函数:设函数y=g (x)的定义域为D,如果对D内的任意一个x,都有g(-x)=g(x),则这个函数叫做偶函数。

上述概念的认知过程是由直观感知、猜想验证、得出数量关系,再进行抽象概括、符号表示,形成概念,这一过程也体现了从特殊实例抽象概括到一般属性的认知规律。

为了进一步强化概念,我将通过几何画板课件演示,拖动函数图象上点(x,f(x)),观察发现在连续变化的过程中,图像上的点(x,f(x))与点(-x,f(-x))始终是关于原点对称的。

在这之后,我还将提出如下问题,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

观察函数图象判断函数的奇偶性

在学生充分交流讨论的基础上,我将再次演示课件,在变化的过程中发现点(x,f(x))关于y轴的对称点(-x,f(x)) 有时候在函数图象上,有时候不在函数图象上,引导学生认识到研究函数奇偶性时,必须注意函数定义域是否关于原点对称。

(三)应用反思。

例1. 判断下列函数的奇偶性

(1) f(x)=x3+2x;(2) g(x)=2x4+3x2

(3) f(x)=x+1; (4) g(x)=x2(x∈ [-1, 3])

例1是体现了知识技能的直接应用,其目的是让学生能够按定义判定其奇偶性,要求规范书写,培养规范意识。同时对反例的辨析识别,能够进一步加深对概念本质属性的理解和掌握。

题目完成后,我将引导学生总结用定义判断函数奇偶性的步骤,培养学生反思总结的习惯。

结合本题的特点,我还将提出2个问题留给学生课后思考:

多项式函数在什么情况下是奇函数、偶函数?

奇函数图象一定过原点?

这样做的好处是让同学们保持对数学问题的思考与探究,同时让学生体验到如何根据题目特点提出新问题,善于发现问题也是一项重要的能力。

通过研究函数性质来把握图象的变化趋势和一些特征,从而能够准确画出函数草图,感悟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归纳如下图:

最后我们只需要做出第一象限的图象,然后作出图象关于y轴对称的图象就得到整个函数图象。

课堂小结: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知识和技能,讲述学习过程体验,和感悟到情感态度价值观,养成整理知识的习惯,培养概括能力,提升总结反思能力,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课后探索:

(1)作出函数y=|x-2|的图像,判断它的奇偶性。

(2)该图象是轴对称图形吗?是中心对称图形吗?如果是请找出对称轴或对称中心。

(3)请你找出另外一个满足上述对称性的函数。

(4)如果一般的函数y=f(x)满足上述性质请用符号语言表示这种性质。

设计意图:课内延伸到课外,使学生处于数学的问题探究情境中,巩固数学实验探究问题的方法,再次经历用符号语言来刻画函数的性质,最终认识到若函数y=f(x)满足f(a+x)=f(a-x),则它的图象关于直线x=a对称。

六、结束语:最后概括一下我的教学过程设计特色——体现课标理念

(一)强调基本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和应用,以理解函数奇偶性概念和能够判断函数奇偶性为基础展开数学学习活动。

(二)重视学习探究活动过程,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关注学习感受,力求帮助学生改善数学学习方式。

(三)倡导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数学试验,无论是学生利用图形计算器进行数学实验,还是教师用几何画板进行演示,都恰到好处展示图象特征、数量关系揭示数学本质。

指导案例 篇12

课文是最好的写作资源, 所以在学生“无格”写作的基础上, 教师可用好教材例子, 借助课文进行“入格”训练, 具体而言就是:基于阅读, 进行技法“仿格”训练;通过多维评改, 进行“升格”训练;探寻习作序列, 加强“出格”训练。

例如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 (八年级上) 中的《三峡》一文, 作者写景, 采用的是大笔点染的手法。“点染”, 即先“点”明中心, 再予以渲“染”或烘托。简言之, 就是抓住景物特征, 轻轻几笔就勾勒出景物的神韵。如作者写春冬之景用“素”“绿”“清”“影”数字, 写秋季之景用“寒”“素”“凄”哀”数字, 寥寥几个字, 便将景物的神韵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出来。可见, 要写好景, 必须抓住景物特征, 挑选最能表达特征的那个字, 做到一笔而能勾全韵。对于这样一篇课文, 我们可以结合阅读教学对学生进行微格作文训练, 训练的目标是:

(1) 学习写景所采用的大笔点染手法;

(2) 学习用骈散相间的语言使文章显得摇曳多姿的方法。

一、以读导写

(一) 设计目的

学习《三峡》写景的方法, 通过不同的方法体悟文本语言的魅力, 感受作者笔下的景物之美。

(二) 指导环节

1. 配乐朗诵

请学生在配乐朗诵中感受三峡之美, 并说出作者是怎样抓住景物的特点进行描写的。

【明确】写山, 突出连绵不断、遮天蔽日的特点;写水, 则描绘不同季节的不同景象。

2. 自由朗读

请学生思考文章在材料的安排上有什么特色。

【明确】作者先写三峡的整体风貌, 然后抓住三峡最有特点的时间———夏天, 春冬, 晴初霜旦, 写出了三峡的奔放美、清幽美和凄婉美。

3. 研读文本

请学生体悟文本并讨论文本的语言运用。

【明确】文章多用对偶句式, 又兼用散句, 读起来收放有致, 很有节奏感。语言精练, 表现力强, 充满生气。

二、素材链接

教师提供孔艳阳的《山水相依情景交融———赏析郦道元的〈三峡〉》一文让学生阅读。文章内容如下:

山水相依情景交融

———赏析郦道元的《三峡》

孔艳阳

自古以来, 长江三峡之景, 总是风光秀丽, 美不胜收。郦道元笔下的三峡风光, 更是气势恢弘, 精美隽永。他用凝练、精粹的语言, 刻画三峡之山的雄奇险拔, 三峡之水的清幽秀丽。同时, 他借助对山水的描绘, 表达了自己对祖国大好山河的挚爱之情。

文章开门见山, 直奔主题, 仅用了数字, 就勾勒出一幅三峡连绵不绝、陡峭险峻的山景。好一个“两岸连山, 略无阙处”, 好一个“重岩叠嶂, 隐天蔽日”, 郦道元用直白的语言描写出山的特点。“自非午夜分, 不见日”, 则是侧面烘托山的雄奇险拔。作者仅用这不到1/4篇幅的文字, 却概括描写出了三峡之山, 足见他驾驭语言之精妙。

描写三峡之水, 则是通过夏、春、冬、秋四个季节的特点加以展开的。夏之江水, 涨至丘陵, “沿溯阻绝”, 借“王命急宣, 朝发白帝, 暮到江陵”一事, 突出水流的湍急, 用“虽乘奔风, 不以疾也”加以衬托, 清楚地勾画了夏之江水奔放、豪壮的形象和神韵。春冬之水, 主要紧扣“素”“绿”“清”“影”数字加以展开, 以简洁明了的文字描绘出一幅幅美如仙境的江水图。最精妙独特之处就是“清荣峻茂”, 以4个字表现4种景物的特点, 水清、树荣、山高、草盛, 可见其语言的精炼。秋之江水, 虽没有特别指出季节, 从“霜旦”二字就为读者提供了信息。秋水主扣“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 对猿猴的叫声进行了详细的描写, 又用渔者之歌加以衬托, 无不表现了秋水的凄婉动人的美。

从整体描写情况看, 作者用了大笔点染的手法, 用最少的文字, 表现了最生动丰富的景象, 栩栩如生, 令读者身临其境, 不得不惊叹作者的语言技巧。

三、“仿格”演练

教师让学生紧扣作者所采用的大笔点染的手法, 运用合理的想象加以改写, 呈现三峡别样的美。以下是学生习作的初稿:

三游三峡

毛锦雯

我乘着小船, 看着两岸相连的高山, 中间竟没有断开的地方, 这让我赞叹不已, 重重悬崖层层峭壁, 那隐天蔽日之势, 让我不禁想到, 如果不是在正午或半夜来游三峡, 就看不到那太阳和月亮。心里则暗自庆幸自己是在正午时去的。

此刻, 我坚信耳闻不如亲见矣。那雄奇、险拔的峻岭让我敬佩不已。

由于此时是夏季, 江流水量不断增多, 我不得不承认三峡的水流是湍急的, 是奔放的。

第一次的游玩让我意犹未尽, 且让我对三峡其他季节的景色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于是, 不久我便又在秋季时去了一趟三峡, 并感受到了另一番景象。

前几天下着雨, 但三峡似乎知道我要来似的, 天放晴了。下霜的早晨, 我又开始了新一趟的三峡之旅。这些给我秋色凄清和猿啼民悲的感觉。这使感性的我不由感到了空前的凄凉, 孤独, 听着悲啼声, 不禁流下了两行积储已久、如今才找到合适理由而滚下的泪水。此时我才深深体会到渔民歌中唱的“巴东三峡巫峡长, 猿鸣三声泪沾裳”的含意。

回来后, 我还沉浸在无限的悲伤中, 难以回神过来, 但当我想到春冬之时马上到来, 又能看到另一番景象的三峡时, 立刻就又变得兴奋不已。

第三次来到三峡, 看到春冬时节那怪异的景色, 感觉妙趣横生。

随着白色的急流和回荡的清波而下, 碧绿的潭水中两岸景物的倒影, 别有一番风味。春冬之时怪异的美景, 夏季奔放浩大的江水, 秋季凄凉民悲的猿啼, 不禁让我惊叹大自然那梦幻般的鬼斧神工。

四、多维评改

教师引导学生自评、互评, 并进行师生共评, 形成对这篇习作的评改意见:作者构思巧妙, 借助三游三峡, 串起三峡四季的不同景色, 中间又用心理活动巧妙过渡, 衔接非常自然;美中不足的是, 作者在行文过程中, 只有大致的概括, 而少了对具体景物的刻画, 如果能抓住文中描写景物特色的几个重点字展开合理的想象, 加以细腻的描写, 则会更妙。

五、习作“升格”

学生根据评改意见修改作文, 完成对作文的升格。修改后的作文如下 (加下画线的为修改之处) :

三游三峡

锦雯

我乘着小船, 泛舟于美不胜收的三峡之间, 在长达七百里的水路上, 我时刻怀着一颗紧张而又激动的心情, 紧张小船是否会被湍急的水流卷翻, 激动能亲眼看到如诗如画的三峡风光

看着两岸相连的高山, 中间竟没有断开的地方, 这让我赞叹不已, 重重悬崖层层峭壁, 那隐天蔽日之势, 让我不禁想到, 如果不是在正午或半夜来游三峡, 就看不到那太阳和月亮。心里则暗自庆幸自己是在正午时去的。

此刻, 我坚信耳闻不如亲见矣。那雄奇、险拔的峻岭让我敬佩不已。

由于此时是夏季, 江流水量不断增多, 甚至还漫上山陵, 这给我这顺流而下和那些逆流而上的船都产生了很大的阻力。我不得不承认三峡的水流是湍急的, 是奔放的, 不禁联想到浪漫诗人李白的诗句:朝辞白帝彩云间, 千里江陵一日还。我想即使是乘着飞奔的马, 驾驭着风也不及它快吧

第一次的游玩让我意犹未尽, 且让我对三峡其他季节的景色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于是, 不久我便又在秋季时去了一趟三峡, 并感受到了另一番景象。

前几天下着雨, 但三峡似乎知道我要来似的, 天放晴了。下霜的早晨, 我又开始了新一趟的三峡之旅。这些给我秋色凄清和猿啼民悲的感觉。这时, 山间还充满寒意, 沟谷里寂静冷清, 让人不免长吸一口气。两峰高处有猿猴在长声啼鸣, 声音连接不断, 异常凄凉, 空旷的山谷里传着猿鸣的回声, 悲哀婉转, 很久才消失。

这使感性的我不由感到了空前的凄凉、孤独, 听着悲啼声, 不禁流下了两行积储已久的泪水。此时我才深深体会到渔民歌中唱的“巴东三峡巫峡长, 猿鸣三声泪沾裳”的含意。

回来后, 我还沉浸在无限的悲伤中, 但当我想到春冬之时马上到来, 又能看到另一番景象的三峡时, 就变得兴奋不已。

第三次来到三峡, 看到春冬时节那怪异的景色, 感觉妙趣横生。

随着白色的急流和回荡的清波而下, 碧绿的潭水中两岸景物的倒影, 别有一番风味。抬头仰望, 两岸陡峭的山峰上, 生长着许多从未见过的形态各异的柏树, 让我赞叹柏树的生命力;还能看到悬泉瀑布, 飞流急荡下来。看着那清水, 茂树, 高山, 盛草, 实在是趣味多多啊

春冬之时怪异的美景, 夏季奔放浩大的江水, 秋季凄凉哀转的猿啼, 不禁让我惊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六、“出格”训练

上一篇:教学设计与课堂再现下一篇:华人华侨与奥运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