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汉翻译

2024-10-05

韩汉翻译(共4篇)

韩汉翻译 篇1

近年来, 随着中韩两国在各个领域的交流合作的不断扩大和深入, 两国间的交流日益频繁, 了解韩国的国情和文化已经成为越来越多中国人的迫切需求。今后, 随着社会发展的需要, 翻译行业前景必将更加广阔。语言是中韩两国之间交流的桥梁, 而有效的翻译是保持交际畅通必不可少的条件。要确保翻译活动顺利开展, 就必须选择适宜的翻译方法, 翻译的方法主要有直译和意译, 本文分析它们在韩汉翻译中的具体运用。

一、直译

直译作为一种常用的翻译方法, 在韩汉翻译中具有重要的地位。直译翻译要求译者既掌握原作的思想和风格, 又把原作的思想和风格当做译语的思想和风格。此外, 原作的理论、事实和逻辑也应当作译语的理论、事实和逻辑。我们不能用个人的思想、风格、事实、理论与逻辑代替原作的这些特征。在翻译过程中, 译语不要求等同于原语的数量和表现形式, 但在内容方面要保持与原语一致。我们不能随便增减原作的文字和意义, 增减文字或意思要取决于表达方式和语言的特征。

直译并不是机械地逐字翻译。由于韩文和中文有着不同的结构, 所以不可能都进行逐字翻译。直译既要全面准确地阐明原作的含义, 又要无任何失真或随意增加或删除原作的思想, 还要保持原有的风格, 甚至包括原作的情绪或情感。在翻译过程中, 直译在一定的程度上具有局限性。例如译文有时冗长啰唆, 晦涩难懂, 有时不能正确传达原文意义, 甚至事与愿违, 所以, 如果不顾场合条件, 不顾中外两种语言的差异, 一味追求直译, 就必然进入误区, 造成误译。直译之所以有误区, 一方面是因为语言的形式与内容, 句子的表层结构与深层意义有时不统一, 另一方面是因为中韩文化历史背景不同, 造成了不同的思维方式和不同的语言表达形式。

二、意译

意译是指原文的有些内容与形式不宜用汉语直接表达, 而是经过解析后以另外的形式表达出来, 也就是说更着重于意思的翻译, 而不拘泥于表面文字。意译要求译者对原文意思把握准确, 并结合自身对另一种语言文化、传统的理解, 它不再拘泥于一词一句的严格一致和原文的语法新式, 这样翻译过来的东西更能忠实于原文的意思表白, 也更像是译文使用群体自己的语言。

意译法的好处就在于:用规范的目的语语言把原文的意思表达出来, 注重译文的自然流畅, 不一定保留原文的结构及修辞手段从而使文章通俗易懂, 但意译法由于本身方法的局限就达不到直接法那么原汁原味, 使读者丧失了原文的很多乐趣。翻译绝不仅仅是翻译方法的简单运用, 而是合乎翻译规律的, 是具有一定技巧的, 一定要掌握好直译与意译的技巧与方法。由此可见, 直译法与意译法作为韩汉翻译中基本的两种方法, 在翻译中各有不同的功用, 两者既有明显的区别, 又相互补充, 各有所长, 又各有一定的局限性, 它们并没有绝对的优劣之分。

三、直译和意译的关系

在翻译实践中, 直译和意译是不可分割的。很多人盲目追求直译, 想要每一个词、每一句话都按原文的表面意思来翻译, 译文令人读不懂。什么时候用直译, 什么时候用意译, 没有什么固定的原则。一般来说, 如果原文句型与目的语言的句法规律较接近, 词序也一致, 本身意思又比较清楚, 那么可以多用一些直译。这样就可以较便捷地得到意思准确、文字通顺的译文。直译和意译是相对的概念, 在很多情况下, 界定不是特别清晰。

四、翻译过程中应遵守的基本原则

在翻译过程中, 应避免两种极端。在运用直译和意译时, 我们必须首先透彻了解作者的思想和原文所要表达的情感, 然后根据一些基本的翻译准则和方法把原语翻译成符合语言习惯的译语。只有这样, 我们才能说既对作者负责又对读者负责, 所有这些都是他们的共同点。另外, 在直译时, 我们应该竭力摆脱僵硬的模式并且严格坚持翻译准则, 设法灵活运用。在意译实践中, 我们应该谨慎, 避免主观性、无根据的断言或任意的组合。他们的最终目标就是:译文必须忠于原作并且译语通顺流畅。不论在何种情况下, 如果有必要, 我们就可以交替使用这两种方法或者把二者相结合, 当读者读译品时, 能够收到和读原作一样的效果。直译与意译是相互协调、互相渗透的, 他们互为补充、不可分割。我们不能否认其中任何一方, 它们之间也没有任何排斥的关系。在翻译过程中, 如果不能把直译与意译完美地结合, 就不会有完美的译品产生。总之, 在翻译过程中, 直译和意译是相互依存、密切联系的, 二者有其各自的功能, 二者之间的差异和共同点是它们存在的依据和理由。我们只能在实践中积累经验, 寻找出一些规律, 把直译和意译自由地运用到翻译实践中。

五、结语

综上所述, 在翻译过程中, 直译和意译是相互依存、密切联系的, 二者之间的差异和共同点是它们存在的依据和理由。真正好的翻译者应该懂得在翻译工作中如何把两种翻译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 尽可能忠实地、准确地用译文的形式把原作的思想内容、风格、神韵等原汁原味地再现出来, 并尽可能使译文读者的感受和反应与原作的读者的感受和反应基本一致。总而言之, 一个词的具体意义要依其所处的场合、条件、意识和句型而定。直译与意译各有所长, 要用其所长避其短, 而最终的翻译质量还是落实在双语的基本功上, 无论直译、意译还是有机结合, 美感效果也见仁见智。

参考文献

[1]思果.翻译新究.中国翻译出版公司, 2001.

[2]陈新.直译与意译研究[M].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1.

[3]张柏然, 许钧.译学论集[C].译林出版社, 1997.

[4]申丹.论翻译中的形式对等.外国语教育学与研究, 1997.

[5]#12

虚词“的”的韩汉对比研究 篇2

关键词:虚词;“的”;韩语;汉语

中图分类号:H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7-0154-01

一、韩语“?”及汉语“的”的定义

(一)韩语“?”:“?”在韩语中属于冠型格助词,它具有使先行体言成为后行体言定语的功能,先和其前的体言结合,后连接其后动词。

(二)汉语“的”:“的”在现代汉语中属于结构助词,多用在定语或形容词的后面,表修饰,一般说明某物与某人的关联。

二、“的”在现代汉语中的使用情况

(一)用在定语后面

1.表示领属、限定及描绘;如:兔子的尾巴、三天的假期、蔚蓝的天空

2.表示定语和中心词之间是一般的修饰关系;如:幸福的生活

3. 表示定语和中心词之间是领属关系;如:我的母亲

4.定语是人名或人称代词,中心词是表示职务或身份的名词,意思是这个人担任这个职务或取得这个身份;如:开会是你的主席

5.定语是指人的名词或人称代词,中心词和前边的动词合起来表示一种动作,意思是这个人是所说的动作的受事;如:开他的玩笑

(二)用在主谓短语中间,使之成为偏正短语;如:他的死亡;狐狸的狡猾;您老的光临。

(三)用在名词、动词、形容词或短语的后面,构成“的”字短语;如:我们的国家。

(四)用来构成没有中心词的“的”字结构,可以代替人或物,代替某种情况、原因等;如:这是我的,那才是你的 / 无缘无故的,你着什么急。

(五)用在动宾短语或离合词中间,表示该行为发生在过去;如:回来时乘的飞机。

三、“?”在韩语中的使用情况

(一)“?”前出现的体言作为冠型语,“?”后出现的对象为“?”前所有;如:?? ? / ?? ?? / ??? ??。

(二)“?”前出现的体言作为冠型语,“?”前出现的体言是“?”后体言行动、作用的主体;如:??? ?? / ??? ?? / ?? ??。

(三)“?”前体言是“?”后体言出现的对象或是某种理论观点提出的所有者;如:??? ??? / ?? ?? / ???? ??。

(四)“?”前体言作为格助词,是“?”后体言出现的过程或目标;如:??? ?。

(五)“?”后体言表达的事实或状态与“?”前体言相关;如:??? ?? / ??? ??。

(六)“?”后体言中出现的人物是“?”前体言中出现事物或活动的所有者;如:?? ?? / ???? ?? / ???? ???。

(七)“?”后体言出现信息为“?”前体言所属;如:?? ?? / ?? ?? / ??? ??。

(八)“?”前体言是“?”后体言出现状态的持有者;如:?? ?? / ??? ????。

(九)“?”前体言和“?”后体言为同格关系;如:100℃? ?? ? / 45kg? ??? / ??? ??。

(十)前后体言有一定的社会或亲族关系;如:?? ?? / ???? ??。

(十一)“?”前体言是“?”后体言出现状况所处的位置及时间点;如:?? ? / ??? ??/??? ?? / ??? ??。

(十二)“?”前体言起到限制“?”后体言程度及数量的作用;如:10?? ?? / ? ?? ? / 10? ?? ??? ????。

(十三)“?”前体言是“?”后体言出现事物的特征或产生行动的结果;如:??? ??/??? ??。

四、汉语“的”及韩语“?”的异同点

(一)相同点:汉语中的“的”和韩语中的“?”在各自语言的使用中无论是在语法意义还是在语义意义方面都有很多共性因素。

1.表示领属、限定和描绘;如:兔子的尾巴 / 三天的假期 / 蔚蓝的天空 / ?? ? / ??? ??。

2.表示定语和中心词之间是一般的修饰关系;如:铁的纪律 / ?? ??。

3.用在定语后,定语和中心词之间是领属关系;如:我的母亲 / ?? ??。

4.用在主谓短语中间,使之成为偏正短语;如:狡猾的狐狸 / ??? ??。

(二)不同点:从各自在其语言中的功能来看,“的”在现代汉语中属于虚词范畴,多用在定语或形容词之后,表示一定的修饰关系;而“?”在韩语中属于助词,主要功能是附着在有实际意义的词之后,体现的是助词前后之间话语的关系。

1.汉语中的“的”和韩语中的“?”的不同在于在语义翻译时的省略现象。

例1:韩译汉过程中的省略: . ??? ?? →韩国(的)地图 / ?. ?? ?? →花(的)香(此处“的”可省略)

例2:汉译韩过程中的省略: .我的母亲 →?? ??

例3:韩语中的冠型词形语尾也可译成汉语中的“的”;如:??? ?? →炎热的夏天 / ?? ??→ 善良的男人

2.汉语中的“的”在某些动宾短语或离合词中间,表示该行为发生在过去;如:回来时乘的飞机,而韩语中却无此用法。

3.汉语中的“的”也可用于陈述句末尾,表示肯定的语气;如:这件事情我是知道的

五、总结

以上是对韩汉语中有关“的”的对比研究,通过从其各自的特点及对比其异同点的角度分析总结,详细阐述韩汉语中有关“的”的使用现状;明确了各自语言中“的”的形成类型及特征,阐述了使用“的”的语法规则及语义规则;是我们对其在各自句法中的使用状况得以更深入的了解。本文力求全面总结有关“的”的研究成果,希望能为相关外语学习者提供一个新的视角来进行外语的学习;限于本人的研究水平,文中定会存在许多不足之处;还望相关学社能够给予批评指正。

参考文献:

[1]《?????》 ???学研社 1986.

[2]《???????》(???) ???/??? ???? 1993.

[3]《现代言语学》 翰信文化社 1977.

[4]《关于虚词“的”及其相关问题的研究》.徐春阳.2003

[5]《留学生习得“的”字短语的偏误分析》.佘灵琳.2014

浅析韩汉过去时对比 篇3

时间的流逝是自然规律, 时态则是人们对时间的观念分出来的一种概念, 因而, 时间与时态有着本质性区别。时间的观念对于不同的民族来说都存在着细微的差异。时间概念在各语言中是以多样化的词汇形态或语法形态表现的, 它形成了一种语言体系范畴概念。尤其是韩国语的时态是通过各种语尾来表现时态, 所以对于外国学习者来说并非易事。

动作语法范畴之一的时态, 表示动作发生的时间与说话的时间之间的关系。时态作为指定事件发生时间的语言形式, 是运用动词的形态变化或其他语法标志来表现事件时间位置的指示性语法范畴。换句话说, 所谓时态就是以说话时的那一瞬间为准, 来表明说话人所讲的内容是属于哪一段时间内发生的事。时态分为两种, 一种是“绝对时态”;另一种是“相对时态”。例如:

(1) a他正在听音乐。b昨天我回到家的时候他正在听音乐。

(1a) 是以发话时的时间为准, 发话时间与听音乐的时间是一致, 所以可定为“绝对时态”。 (2b) 是除了发话时间与听音乐的时间之外, 还有‘昨天我回到家的时候’的时间点, 在这样的情况下可定为“相对时态”。

与指示范畴的时态不同, “相”则是体现某种状况的内在性时间轮廓及构成上的位置, 不仅如此, 不管时间上的位置如何, 相都是包含完了或进行等意义和功能、而与时态无关的一种语法范畴。

汉语到底有没有时态范畴至今都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 很多学者的大致意见是, 时态是指以动词的形态化或其他语法标志来表现的语法范畴, 要让时态作为语法范畴得到认可, 就需要一种规则性, 而汉语却不存在表现过去、现在、将来的规则性助词, 只有作为表现时态的语法标志“了、过、的、来着”。在中国的汉语界, 在“时态不存在”的绝对观点下坚持时态虽然存在, 但没有时态标志的缓冲立场, 对此的争论甚至被扩大。最近, 时态标志中共存时态标志的意见正在慢慢地抬起了头。他们也主张“没有时态的语言是不存在”的观点, 本文也借助于这些观点, 提出时态标志功能的假设, 逐步进行研究。下文着重以韩国语时态中的过去式与汉语中的“了”进行对比研究。

韩语的过去时态表示过去, 但根据具体情况也可以表示完成时和动作进行时。它单纯的表示过去时的时候, 与以下的“了1”对应;表示完成时的时候与“了2”对应。

一、与“了1”的对应

a我懂了。b原来这儿没有百货商场。c第二天她就给我打电话了。

通过 (2) 的汉语不难看出, “了”前面的词性都是动词, 这说明“了”只能用于动词后才可以表示过去时, 而这时候的句子结构为“主语+谓语+了”;句子里出现时间名词或者时间副词的时候则是“时间词+主语+谓语+了”。通过上述可以总结如下:

1、韩国语的过去时可以用于任何谓词词干后, 但是“了”只可以与动词结合;

2、表示过去时的时候韩国语过去时不一定对应为“了”, 但是“了”对应为韩国语过去时。

韩国语中还有过去时语尾的合成, 表示过去完成, 即表示曾在过去的某一时间内完成的事实, 但是汉语中并没有这种形式, 所以翻译的时候可以加“曾、曾经、过去、以前、从前”等词来表示更远的过去。例如:

3、a叔叔去了美国。b叔叔曾经去过美国。

(3a) 是叔叔已经去了美国, 而且他还在美国; (3b) 是叔叔已经去了美国, 但是现在不在美国。

二、与“了2”的对应

在传统概念上韩国语的过去时态只表示过去时, 但是也有很多学者们保持着它也表示完成时的态度。它表示过去时的时候并没有特殊条件, 相反, 表示完成时的时候与句子有着很大的关系。这时候与“了2”对应。

a春天来了。 (持续) b他成了公务员。 (持续)

(4a) 说明春天来了之后在一段时间内一直会是春天这个季节, 即“来”这个动作完成后所持续的状态; (4b) 说明他成了公务员后在一段时间内不会改变公务员这个特殊身份, 即“成”这个动作完成后所持续的状态。“来了、成了”表示某种事物结束后在一段时间内所保持的状态, 因而可以推断为动作的持续, 这时候与“了2”对应。

可见, 虽然韩国语的过去时态和“了”均可以表示动作的持续, 但是并非完全对应。除了动词词干后加韩国语的过去时态的情况不能与“了”对应以外, 其他“了”均与韩语的任何词性相对应。

笔者通过对中韩两国语言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过去时态的差异进行了对比分析, 相信在了解其差异的基础上, 对避免犯错误有一定的帮助。但是汉语不像韩语有规则性时态助词, 而且还没有充分进行有关汉语时态的真正研究, 所以本文有许多细节需要修改与批评, 不足之处今后将继续补充。希望这篇并不严谨的论文能对学习韩语的中国学生们在理解时态时有所帮助。

摘要:韩国和中国在地理上是属于东亚洲圈的相邻国家, 在文化方面上是同属于汉字文化圈的国家。从1992年两国建交以后, 韩国和中国在各领域上, 都以令人惊奇的速度, 活跃并且广泛地交流着, 学习韩国语和汉语的学习者也逐渐增加。目前, 韩国语学习者在实际的使用韩国语过程中, 因为对其中一部分的语法项目无法全面掌握和应用, 导致了在使用语法项目, 尤其是使用韩国语中的时态时混乱现象的产生。本文以学习韩国语的中国学习者为对象, 把韩国语时态中的过去式与汉语中的“了”的对比研究作为整篇论文的中心, 分析了过去式的实际用法, 以期望能够帮助韩语学习者, 使得他们在运用韩语进行丰富多彩的社会交往时能够灵活地使用此语法。

关键词:韩国语,过去时态,了

参考文献

[1]崔羲秀、余春喜:《韩国语实用语法》, 延边大学出版社, 2005年。

[2]房玉清:《实用汉语语法》, 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 1992年。

[3]韦旭升许东振:《新编韩国语实用语法》,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6年。

韩汉翻译 篇4

隐喻是认知科学中的一种认知方式, 本文基于Lakoff&Johnson的概念隐喻理论出发, 利用相关研究成果, 分析对比韩汉两国语言中使用较为频繁的感官惯用语的异同及韩语教学, 在文本中涉及到的感官主要是与“眼、耳、鼻、舌”相关的惯用型。

2.基于概念隐喻下的韩汉感官惯用语分析与对比

以上是韩汉两国语言关于感官惯用语的共性和相似性的分析比较, 它们的差异性需要从它们的容器域和目标域进行说明, 主要可以分为两类, 一类是容器域相同, 目标域不同的感官惯用语, 另一类则是容器域不同, 目标域相同的感官惯用语。

先通过以下几组例句来一起认识第一类差异性。

2.2方位性隐喻

方位隐喻是指参照空间方位而组建的一系列的隐喻概念, 也可以称之为空间隐喻。空间方位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 比如情绪、社会地位、品质等抽象概念都可以投射到这些方位概念上, 这些方位概念也是最基本的概念, 即‘上-下’‘前-后’‘左-右’‘深-浅’‘中心-边缘’等等, 本节着重从‘上-下’‘前-后’两方面进行分析对比。

1) 上-下:

例句 (9) 中把对事物的判断力换喻为眼, 眼光的高低概念最终映射出水准的高低。当然, 在‘上-下’方位概念中韩国语惯用语除了此类对应表达外, 与此颠倒映射的例子也是存在的。例如:

2) 前-后:受文化价值观念的影响, 一般情况下, 人们对‘前’给予较为肯定和过去的意义, 对‘后’则持否定态度和未来意向。这部分主要从‘前-后’方向性概念出发研究韩汉惯用语的表达。但是, 与此相反的惯用句也是存在的。韩国语感官惯用语中关于‘前-后’方向性隐喻的例句不是很多, 先来看一组例句:

3.概念隐喻与韩语教学

概念隐喻是指人们用熟悉的、具体的结构及相关知识或经验去谈论不熟悉的、抽象的概念, 这些具有比喻性质的惯用语其含义并非是构成要素的表面意义。因此在学习过程中, 正确理解这些概念隐喻十分重要, 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上做到有效地将概念隐喻的理论恰当地融入课堂。以下从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上提出个人的一些看法和见解。

首先, 从教学方法上看, 运用隐喻教授法可以帮助学生对惯用语的认识和理解, 养成用目的语思维的能力。隐喻在新知识的习得过程中经常起重要作用, 它是一个已知认识未知的过程, 可以使学习内容变得更容易理解, 这就为隐喻教学提供了方便。同时, 隐喻生动形象的特点也会活跃课堂气氛, 可以使原本枯燥乏味的语言教学变得生动有趣, 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和积极性;韩语中有许多词汇都是在其基本含义的基础上扩展出隐喻的含义, 在教学中, 教师应经常进行扩展, 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推理能力, 充分理解某些固定搭配, 以及惯用语的含义。

其次, 从教学内容上看, 可以通过韩汉隐喻的对比分析让学生认识隐喻的文化相似性和差异性。隐喻的理解在很大程度上与文化有关, 由于隐喻的普遍性和人类认知模式的共性, 韩汉概念隐喻也表现出相似性;又因不同的语言承载着不同的文化信息, 隐喻概念实际也有一定的文化差异, 而这种差异性正是学生学习语言的难点, 也是教学内容上的重点, 学生会将已形成的母语文化概念直接搬到目的语学习上, 阻碍目的语准确地学习。因此教师在教授有关韩语惯用语时, 应对其中蕴含的隐喻概念进行跨文化比较分析, 了解其中存在的文化差异。

4.结束语

上一篇:MATLAB仿真技术下一篇:旅游职业经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