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勒课程原理(精选5篇)
泰勒课程原理 篇1
“泰勒原理”这一概念最早在《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中出现, 该书是美国教育家拉尔夫·泰勒 (Ralph w.Tyler) 在1949年出版的, 这一原理被学术界誉为“经典课程范式”、“西方现代课程理论的基石”, 还被认为是现代课程领域中最有影响力的理论构架。这本书提出了四个问题:第一, 学校应该达到哪些教育目标;第二, 提供哪些教育经验才能实现这些目标;第三, 怎样才能有效地组织这些教育经验;第四, 我们怎样才能确定这些目标正在得到实现。并且以这四个问题为核心, 为教育界提供了一个关于课程开发的历经多年不衰的课程研究的主导范式。
一、“泰勒原理”的基本内容
要解决泰勒提出的这四个问题, 首先就是要面临课程开发的四个阶段和步骤——确定学习目标、选择学习经验、组织学习经验和评价学习结果, 同时阶这四个段正好构成了“泰勒原理”的基本内涵。
1. 确定学习目标
目标是一切行动开始的基础, 只有首先确定了目标, 才能为以后的过程指明方向。但是学习目标的确定是有条件的, 那就是必须要有足够的信息, 这些信息可以帮助课程编制者获得学习目标。信息的获得主要有三个来源:对学习者的研究、对现实生活的研究和学科专家的建议。与此同时, 在选择学习目标时, 应该注意把哲学和学习心理学的内容应用于实践, 用一种最有助于选择学习经验和指导教学的方式来陈述这些目标。我们所需要的信息在经由这三个来源之后, 再经过教育理论和学习理论的选择, 最后才能得到符合实际需要的学习目标。
2. 选择学习经验
“学习经验”, 是指学习者与外部环境条件之间的相互作用。学习是通过学生的主动行为而发生的, 因此, 学生的学习主要取决于他自己做了什么, 而不是教师教了什么。学生是整个教学过程的积极主动参与者, 教师则只是担当协助者的角色, 他的任务是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和批判思维能力, 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究问题。归根结底, “学习经验”是以学生为中心的。但教师的作用也不容忽视, 学习经验的选择是由教师决定的, 科学的学习经验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技能、获得信息的能力、形成正确的社会态度、并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兴趣。
3. 组织学习经验
在组织学习经验的过程中, 要遵守三个准则、五个步骤。三个准则是:连续性、顺序性和整合性。五个步骤:一是对课程组织的总体框架取得一致的看法;二是对已确定的每一个学科领域内所要遵循的一般组织原则取得一致的看法;三是对采用的教学单元取得一致的看法;四是制定一些供教师使用的灵活的方案;五是由学生和教师共同设计某一特定的活动。
4. 评价学习结果
泰勒认为, 评价学习结果应该是一个剖析图, 或一组综合的描述性术语, 用来反映学生目前的学习状况。评价本身其实就是让教师、学生和有关人士了解教学的成效。也可以说, 评价的目的就是要全面地检验学习经验是否实际上起到了作用, 并指导教师去改善自己的教学行为以向所期望的目标发展。同时, 评价过程中运用的方法也是至关重要的, 如, 纸笔测验、交谈、问卷、观察、抽样、记录等。灵活的运用这些方法, 就可以很好的解说学习目标, 确定评价情境, 最后确定评价结果。
二、“泰勒原理”的启示
为人们提供了—个广为采用的课程研究范式是“泰勒原理”的突出贡献, 这也引起人们在课程研究中的方法论思考。
1. 完整科学的课程目标应是预期性目标与生成性目标的和谐统一
在课程实施之前, 就应该有一目标, 成为预期性目标, 它只是一个模糊的方向。在课程实施过程中, 课程目标也会随着教育教学环境的改变而发生变化, 这时教师应运用自己的教学经验调整教学活动, 形成教学中的生成性目标。这种生成性的目标既给了学生和教师很大的主动权, 同时也是对实际教育情况的尊重, 更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 “预期性目标”和“生成性目标”的结合, 更适合学生的全面、自主发展, 它也是对泰勒原理单纯“预期性目标”的超越。
2. 树立“以学生为主”的思想,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泰勒认为, 在课堂教学中, 学生是主体, 教师应该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让学生的被学习, 改变成为要学习。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处于发展中的人, 教师要尽可能为所有学生提供一切机会和条件, 满足每个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 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 使学生各个方面得到和谐、自由、全面的发展。
3、评估中隐藏重要内容
首先, 我们应该评估学生的行为;其次, 评估应该是多次的, 是一定时间段的评估。评估是为了学生能够对过去学习进行总结, 对现在学习有所提高, 对未来学习有益。因此, 要注意评价主体、内容与方式的全面性, 注意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的有效结合。而且, 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学习知识的能力, 还应关注学生情感态度的变化。所以, 泰勒认为教育是一种改变人们行为模式的过程。这种行为模式是广义上的, 包括知识、情感、行为等多个方面。对学生学习行为的评价不但要看学生是否参与, 还要关注学生在这个学习过程中的情感态度及主动性。这样既能使学生学到知识, 而且能够快乐、幸福地学习。
三、结语
“泰勒原理”是课程研究中的经典范式, 正如瑞典学者胡森所评论的:“不管人们是否赞同‘泰勒原理’, 不管人们持什么样的哲学观点。如果不探讨泰勒提出的四个基本问题。就不可能全面地探讨课程问题。”但是对待泰勒原理, 我们必须全面的看待, 分析其中的利弊, 并扬长避短, 为我国的新课改提供良好的范例
摘要:以目标为中心的课程原理是由“现代课程理论之父”泰勒提出的, 这一原理又被称为课程开发的目标模式, 简称“泰勒原理”。这一原理在课程开发研究领域被认为是最具权威性的理论形态, 它在教学实践中起重要的指导作用。本文将对“泰勒原理”的基本内容、启示作进一步的分析, 以期这一原理对我国的教育事业产生一定的影响。
关键词:泰勒原理,内容,优缺点,启示
参考文献
[1]郑邦春, 余明莉.简论课程的“泰勒原理”[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 2006, 6 (22) :27-28
[2][美]拉尔夫·泰勒.课程与教育的基本原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4
[3]曹春凤.试论“泰勒原理”[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07 (7) :63-65
[4]施良方.课程理论—-课程的基础、原理与问题[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5]泰勒.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M].罗康, 张阅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8
[6]郑国民.制约课程目标取向选择的因素[J].课程·教材·教法, 2002, (12) :3
[7]吴永军.课程社会学[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9:27
[8]邓友超.看待“泰勒原理”的辩证法[J].上海教育科研, 2005 (2) :12-13
泰勒课程原理 篇2
泰勒原理评价
贡献:泰勒原理一直被视为基本框架,他确定了课程开发与研究的基本思路和范围。泰勒原理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课程分析的可行思路,具有逻辑严密的课程编制程序,具有引导性和调控性,各程序层次分明,具有较强的系统性。泰勒原理在课程探究领域受到多方批评却能长盛不衰。
局限性:泰勒原理是课程开发的一个非常理性的框架,它不可避免带有那个时代科学至上的印记。对课程编制与实际使用认识的简单化、机械化,并具有较大主观性。预先确定严格的行为目标与手段,不利于发挥教师与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
泰勒评价原理的若干解读 篇3
关键词:泰勒;评价;评价原理
中图分类号:G40-0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843(2008)03-0045-03
泰勒于本世纪30年代和40年代分别提出了评价活动的原理和课程编制的原理,因而同时享有“当代教育评价之父”、“现代课程理论之父”的美誉。本文是笔者在研读泰勒的《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Basic Principles of Curriculum and Instruction)全书基础上,着重对泰勒的评价原理所作的若干解读。
一、评价的提出
(一)实践基础
事实上,泰勒的评价原理主要是在1929年~1934年期间,帮助俄亥俄州立大学教师改进本科生学程这一特定目的而构想、制定的。由于当时大部分学生在读完一年级之后就不再继续他们的大学教育了,人们敦促大学教师改进教学,尤其是大学一、二年级的教学。在此情形下,泰勒与任课教师一起集中精力切实研究本科生生物学课程的教学,开展了以课程改革为核心的教育改革研究。随着研究深入,评价问题也随之提了出来。经过两年努力,泰勒于1931年编写了《编制成绩测验的一般技术》一文,后收入1934年出版的成绩测验的编制一书。1934年,泰勒在主持“八年研究”评价组工作时。把这一原理用于指导“八年研究”的评价工作,并进一步在实践的基础上总结完善了该理论。
(二)理论基础
泰勒的评价原理的理论根据来源于杜威、桑代克、贾德,他们都把教育研究作为一种科学,重视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使用科学方法的能力。这对泰勒产生了深远影响。其中,泰勒接受了杜威的观点。即测量应特别强调学生的不断成长及学习过程,他将测量视为一个过程。后来他将测量概念扩展成为后来的评价概念。另外,贾德将心理学思想带入教育研究,桑代克的逻辑、统计思想都深深影响了泰勒。
(三)评价在本书中的意义
泰勒在《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一书前三章中系统地为我们阐述了课程编制的前三个步骤:确定教育目标。选择学习经验,组织学习经验。到此泰勒并没有终止,他又提出了第四个步骤——评价教学结果。他是把评价引入课程编制领域的第一人。那么,为什么要评价呢?在泰勒看来,前面多个步骤中,从一定意义上说,已根据一些准则对学习经验作了初步评价。“我们可以把这些步骤看作是评价的中介阶段或初期阶段”。然而,评价的目的。也是在制定计划以后,为什么需要有一个评价过程的理由在于“较全面地检核提供这些学习经验的方案实际上是否起作用,以指导教师去引起那种所期望的结果。”换言之, “评价是查明已形成和已组织的学习经验。在实际上带来多少预期结果的过程。”“评价过程实质上是一个确定课程与教学计划实际上达到教育目标的程度的过程。”泰勒认为,这既有助于检核已组织和编制的教学计划的基本假设的效度。也能检核教师和用于实施教学计划的其它条件的有效性。
二、评价的界定
在泰勒之前,美国学校主要是用测量方法来考察学生的。这种教育测量尽管能使考试客观化、标准化,并能把能力换算成数字。甚至个别差异的过程也可以量化,但它并不能测出人的全部,不能把社会对教育需求、教师教学和学术水平、学生的思想品德等影响教育质量的因素反映进来。于是,泰勒经过实践与反思,最终在“八年研究”的报告中,明确提出了不同于测量概念的评价概念。认为评价已暗含了查明价值的过程。第一次把测验与评价加以区分,第一个对评价作了描述和应用。他在报告中说:旧课程及测验是教科书主义的,测验内容只要求背诵教科书中的内容,这是极其片面的,不能反映学生的全面发展。所以。他提出了一套以教育目标为核心依据的课程设置、测验的编制以及评价的原则。可以说泰勒的这一功绩是巨大的。正如教育评价专家克龙巴赫的评述:“在1935年以前。对学生的考察基本上都是根据事实性知识和掌握基本技巧的情况。是泰勒在这一时期的研究和论述,才使人们意识到:通过简单的事实测验不能引发高级心理过程;促进事实性知识的教学。不可能促进——事实上可有干扰其他重要目标。”
作为把评价引入课程领域的第一人。泰勒在《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一书中是这样界定评价的。他说“评价是一个确定实际发生的行为变化的程度的过程。”其中他特别强调了这个概念有两个重要的方面。第一,评价必须评估学生的行为。第二,评价在任何时候都必须包括一种以上的评价。因而泰勒的评价,更多的是一种目标评价。至于评价的方法,泰勒对许多人把评价看作是进行纸笔测验的同义词持反对态度。他认为问卷、观察、交谈、收集学生作品、记录分析等任何“能获取教育目标所指的各种行为的有效证据的任何途径,都是一种适当的评价方法。”此外。泰勒还认为,利用抽样的方法,“通过评估一个人对样本情境做出的反应,便有可能推断出他在涉及这种情境时的典型表现”。因而,他把抽样作为评价的基本概念之一。
当然,自泰勒之后,许多人给与了评价新的界定与说明。如克龙巴赫(Cronbach)把评价广义地定义为:“为作出关于教育方案的决策,收集和使用信息。”斯塔弗尔比姆将评价定义为:“为决策提供有用信息的过程”。最近。台湾学者黄政杰归纳出的新的评价概念主要强调:第一,评价是价值或优点的判断,不是纯技术性的工作,也不单是现象的客观叙述。第二,评价可以包括现象的质的描述和量的描述。质、量两者可以兼容并蓄。第三,评价不但是为了评定绩效。也可以是为了作出决定。所以评价是回溯的。同时也是前瞻的。第四,评价不只是可针对个人特质,也可以针对课程计划或行政措施。可见。这些评价概念较之泰勒界定的评价有着不同,在泰勒评价概念基础上又有了创新与改进、完善。
三、评价的过程及其结果的使用
本文前面已经提到过,泰勒的评价事实上是一种目标评价。整个评价过程是从教育计划的目标着手的。我们可以用七个步骤或阶段来概括泰勒的评价原理:(1)确定教育的目标;(2)根据行为和内容来界说每一个目标;(3)确定评价的情境;(4)设计呈现情境的方式;(5)设计获取记录的手段;(6)确定评定时使用的计分单位或名称;(7)设计获取有代表性样本的手段。由此我们可以更加清楚明了地看到,目标在整个评价、程序中的核心地位。当然泰勒评价原理以目标为中心展开是有某些特定的时代背景与原因的。如前所述,它是针对20世纪初形成并流行的常模参照测验的不足提出的。当时的常模参照测验起源于智力测验,是以对学生进行分类为目的的。而对于了解学生学习进展情况、进而改进教育计划并无多大价值。
目标参照测验则可弥补它这两方面的不足。因此,在泰勒看来,系统地、理智地研究课程计划的首要前提就是确定所要达到的目标,以便于了解实际达到目标的程度。其次就是要确定评价的情境,以便使学生有机会呈现教育目标所指的行为。只有在完成了这两步之后,再考察现有的各种评价手段。以便获取有关证据的适当途径。在此阶段,泰勒强调要确保评价手段的客观性、信度、效度。总之,泰勒评价的实质,就是旨在确定预期课程目标与实际结果相吻合的程度。这既是他评价原理的优势所在,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了后人批判的靶子。此乃后话,暂且不论。
对于评价结果,泰勒指出,“从评价手段得出的结果,不是一个单一的分数或一个单一的描述性术语。而是表明学生目前成绩的一个剖析图,或者是一组综合的描述性术语”。得到评价结果之后,泰勒认为需要分析评价结果。指明各种长处和短处。而且需要检验这些资料,得到这些特定的长处和短处的缘由,在此基础上完成对课程与教学计划的修改与完善。在此,泰勒特别指出,以上这些都意味着课程设计是一个连续不断的重新设计、重新编制和重新评价的过程。
泰勒评价原理对后世影响深远,至今课程评价、教育评价中依然可见泰勒评价原理的踪影。可以说,泰勒为我们提供了—个课程评价的范式。
四、后人基于泰勒评价原理的批判、反思以及发展
泰勒的评价原理在教育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与作用。正如泰勒所说,评价不仅是澄清教育目标的一种能力的手段,而且对学生的学习与个别指导都有重大意义。通。过评价。教师能根据结果改进教学计划与目标,学生能对自我的实际情况有一个清楚的认识,从而为下一步的教育与学习指明了方向。有助于学校教育质量的提高。毫无疑问。以泰勒评价原理为基础形成的泰勒评价模式具有许多优点:首先,整个程序结果紧凑、逻辑脉络简洁清晰,具有鲜明的计划性;其次,它以行为目标为中心,用行为术语表述目标,具有很强的针对性与可操作性。再次,从目标出发指导实施,以目标为依据,测定学生的成绩并将其与目标相对照,容易找出实际活动偏离目标的程度,进而根据反馈信息修改目标。简单易行,效率较高。因此,在很长时间里泰勒模式在课程领域一直占据主导地位。
然而,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泰勒的评价原理也不可避免地具有一些局限。主要是对目标没有自身的评价,即对目标的合理性没有加以评价。评价主要依靠目标进行,那么目标的合理性与否如何判断?泰勒对此没有做出解释。其二,泰勒的评价原理以及基于此建立的目标评价模式只注重观察预期目标有无达到,对非预期性效果,有评价。其三.所定目标在大多数情况下是教育管理者提出的。很少考虑到学生兴趣与需要。最后,该评价原理用统一的目标来评价自由发展的人。忽视了个人发展的独特性与差异性。显然这是不合适的。恰如艾斯纳所评价的:“作为目标可能适合于某些教育目的。但不适合用来概括我们所珍视的大多数的教育期望。”换言之,泰勒的评价原理存在评价目标凝固性的缺点。以及评价过程的封闭性,将评价的重心放在行为的结果上,评价领域只涉及到事后。况且,行为目标模式以目标为中心,目标一旦确立就不容怀疑,反映了泰勒价值观上的收敛性。这些都使得泰勒的评价原理与模式遭到了批判。
后人在批判、反思泰勒评价原理与目标模式的基础上又提出了许多新的评价模式。
斯克里文在批判泰勒目标评价模式仅仅考虑到预期的效应,忽视非预期效应以及评价者会受课程目标的限制,大大缩小评价的范围从而削弱评价意义的基础上,提出了目的游离评价,主张评价重点从“课程计划预期的结果”转向“课程计划实际结果”上来。
斯塔弗尔比姆针对目标评价模式的弊端,提出CIPP评价模式,认为评价不应局限在评定目标达到的程度,而应为课程决策提供有用信息。CIPP模式包括背景评价、输入评价、过程评价、成果评价。
斯塔克提出的外观评价模式则主张评价应从前提条件、相互作用、结果三方面收集有关课程的材料,从而避免了目标评价模式仅限于检查教学效果的缺陷。
此外,还有差距评价模式、CSE评价模式、自然探究评价模式都是基于泰勒评价原理的批判、反思基础上发展形成的评价模式。
五、小结
对于泰勒评价原理,应一分为二地看待。
首先,我们必须看到并承认泰勒的评价原理在课程史上的重要贡献。评价原理的提出与实施,使得目标制定、课程内容安排、教学组织方式与结果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使整个教学过程成为了一个比较完整的整体。泰勒基于评价原理形成的目标评价模式为教学工作者做出评价提供了参考的依据与判断的标准。因而,至今仍在被人们广泛使用。
其次,也要看到泰勒评价原理及其模式的短处。在实际的评价过程中不能拘泥于此,一味全盘照抄照搬。当然后人在对泰勒评价原理批判反思的基础上提出的课程评价模式也是优缺点兼具的。诸如目的游离评价照顾到课程计划的实际效果。却容易走上把目标搁置一边而寻找实际效果,因此背离评价主要目的的道路。CIPP评价模式比较周全,但存在操作过程复杂,难以掌握的缺陷。外观评价则很有可能渗入个人主观因素从而使评价违背客观性原则。
总之,迄今为止评价模式已有很多,如何选择就成了一个关键问题。事实上,没有一种评价模式是最好的和能够适合任何教育评价的。只能指恰当而言,也即只有最大限度地满足评价目标要求的评价模式才是最有效的评价模式。因此,我们在进行评价时,应该根据具体情境,评价对象的不同,慎重选择评价方法与手段,可以选择一种或几种评价模式,也可以将几种评价模式揉合为一种综合的评价方法进行评价。在处理评价结果时,则应予以全面的分析与慎重的解释。
泰勒《科学管理原理》读后感 篇4
10级经管学院财政三班
文晓志
一.关于泰勒与他的“科学管理”体系。
泰勒是美国古典管理学家、科学管理的创始人。也可以说,他是第一位认真研究劳动的人,也是第一位把管理当作一门科学的人。泰勒的伟大之处在于,他在一片混沌中,用科学的手段去分析管理,提升管理效率,以便达到雇主和雇员的双赢。他提炼的科学管理核心为:寻求科学的操作方法,制定科学的工艺规程,使工具、机器、材料标准化,并对作业环境标准化并用文件形式固定下来;随后,对工人进行科学的选择、培训和晋升;同时实行具有激励性的计件工资报酬制度,对完成和超额完成定额的工人以较高的工资率计件支付工资,而对完不成定额的工人,则按较低的工资率支付工资。此外,他还开创性地提出,要将管理和劳动分离,并要求管理者和劳动者在工作中密切合作,以保证工作按标准的设计程序进行。
二.科学管理体系的丰富与发展。
此后,泰勒的追随者进一步丰富了其科学管理体系。亨利·甘特用甘特图进行计划和控制的做法,是当时管理思想的一次革命;而亨利·福特在泰勒的单工序动作研究基础之上,进一步对如何提高整个生产过程的效率进行了研究。他充分考虑了大量生产的优点,创建了
第一条流水生产线———福特汽车流水生产线,使成本明显降低。拜科学管理体系所赐,美国企业的生产率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一度出现
了高效率、低成本、高工资、高利润的新局面。
三.科学管理的局限性。
科学管理自有其局限性。在今天看来,其界定的管理范畴很单一,多局限于生产制造类企业,尽管泰勒说:“同样的原理能以同样的效力运用到所有社会活动中”,但很显然是难以做到的。这其实不足为怪,因为那时企业和管理的概念还没有真正形成,这个工作直到20世纪30、40年代才由一位管理大师德鲁克完成。只有在生产制造类企业内,泰勒才能依靠科学研究的方法确定“标准工作量”,然后确定“工资支付率”。进而言之,依靠科学量化的手段来提高生产效率,毕竟有如“螺丝壳里做道场”,成效总是有限的。今天我们已经知道,管理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是两者的有效结合,单独强调某一方面都是错误的。泰勒的科学管理更多的是一种狭义的方法,需基于稳定的科技技术和业务流程。一旦生产技术有所改变,标准动作和流程又得相应变化,要想提高效率,只得重新做一番研究和分析。
四.读书体会
通过阅读《科学管理原理》,对于怎样做一个优秀的管理者,我有如下体会:
1、管理者要讲正气。
泰勒的无畏,不仅仅是勇敢,更是他无私产生的底气。因为泰勒所作的一切,看似对工人很残酷,其实是在帮助工人,通过提高工作
效率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从而获得更多的财富分享。无私所以无畏。管理者必须讲正气,才能严格管理。不讲原则的一团和气,不讲原则的妥协退让,不讲原则的法外施恩,对组织是一种伤害,对他人也只是帮一时之忙,不能解一世之困。
2、管理者要讲奉献
管理者,是透过他人的工作达成组织的工作目标。因此,管理者必须具备奉献精神,必须具有较强的延迟满足能力。管理者不是要做圣人,不讲待遇;但管理者毕竟不是普通员工,不能按照计时或者计件方式谈待遇。管理者必须认识到,只有他人努力工作,自己的价值才能得到体现,因此,管理者必须激励员工努力工作,必须带领团队共同成功。唯如此,管理者才发挥了管理者的作用。唯如此,管理者不刻意追求的待遇也会不期而至。
3、管理者要讲团队
管理者的成功,体现在团队的成功。一个公司的总经理,只有这个公司成功,他/她才是一个成功的领导者;一个部门的经理,只有这个部门成功,同时获得其他部门的认可(其实这也是部门成功的一个方面),他/她才是一个成功的管理者。从来没有说哪个失败的组织走出来一个成功的管理者。哪怕是项羽那样“力拔山兮气盖世”的英雄,当败走垓下自刎乌江时也难以说是一个成功的领导者。因此,管理者必须讲团队,把团队的成功、团队的荣誉看作自己的另一半生命。
对于科学管理原理,按照泰勒的原文,科学管理原理有四个基本组成要素:第一,形成一门真正的科学;第二,科学的选择工人;第三,对工人进行教育和培养;第四,管理者与工人之间亲密友好的合作。
对比科学管理原理的四个基本组成要素,我有以下体会:在管理的过程中,我们应该利用科学的制度来管理,尽量规避人主观因素的臆断。依据经济合理的原则,加以改进和合并,以形成标准的作业方法。于此同时,通过对原有知识的收集,运用各种分析方法,将这些分散的知识组合并归类到一起,并且形成特有的原则和规律,再依照这个规律尽心作业工作,从而大大提高工作效率。我们在生活中其实也可以运用科学管理的方法合理安排我们的生活。例如每天学习英语背诵单词,我总是读一下,背一下,短时间内虽然记住了,但时间一长还是忘记,可是如果我能够按照“读——写——背——回顾”的规律严格来做,我想效率应该会大大提高。因此,在今后的生活和工作中,要学会反思与总结,深入挖掘工作背后的规律,按照规律办事,从而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泰勒课程原理 篇5
【关键词】评价;课程评价;目标模式
一、泰勒课程评价目标模式的基本观点
泰勒在实践中的发展理論,逐渐形成了“泰勒原理”,其中之一便是“教育评价原理”,即课程评价目标模式。泰勒的课程评价目标模式是教育评价史上第一个体系完整、影响巨大的理论流派,它诞生以来无论是对教育教学领域内的改革,还是对教育评价学科自身的发展都有巨大的影响,尤其成为近几十年来学校实践中课程发展与评价的主导模式,至今仍有强大的生命力。
1.目标是泰勒评价原理的中心,一切评价过程都必须围绕着目标。它预先确定评价目标,用预定的结果作为尺度去衡量学生的变化情况,使学生行为有了目的性和计划性,提高了评价效果。
2.泰勒认为,只有清晰界说了目标,才能知道期待学生产生哪些行为,才能了解这些目标实现的程序,即才能进行判断。目标是教育活动和评价活动的主要依据,使评价有可以参照的标准,并以此来衡量是否要循环实行评价或修改目标。
3.泰勒的评价模式使评价的焦点不仅仅在学生身上也关注到教学的其他方面,评价者必须对教学目标、教学的行为目标以及目标实施的程序等方面有所了解,才能对学生作出评价,因此拓展了教育评价的范围,促使了教育评价进一步科学化。
二、泰勒课程评价目标模式对我国课程评价改革实践的启示
1.评价的方法。在评价的方法上,应注重把量化评价和质性评价相结合。所谓量化评价,主要是指把评价对象进行数量化分析,通过数学计算和描述计算结果来进行判断,做出评价。它的优点在于准确、高效,对评价对象进行准确描述,具有广泛的适应性,说服力强。但是对量化评价者而言,是不考虑评价对象的行为与特定情境的关系,只重视结果,忽视评价者与被评价者之间的交流,容易造成对评价结果解释的片面性。而质性评价通过对课程广泛细致地分析,深入理解,进而从参与者的角度描述课程的价值和特点。其优点在于重视过程评价,强调评价过程中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方法灵活。但它主观性太强,在解释评价结果时,很容易受评价者个人因素的影响,以致不能做到准确的评价。因此,量化评价和质性评价各有一定的优点和缺陷,所以单纯用其中一种或偏向使用一种评价方法都是不很适宜的。
2.评价的内容。近几年,国家基础教育课程的改革如火如荼,人们对教育评价目标和功能的认识不断深化,教育评价内容也呈现出日益全面的趋势。具体表现在教育评价不仅要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也要重视学生的思想品德以及多方面潜能的发展,又要注重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既要评价提高教师的专业业务水平,又要评价培养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同时在评价中还要关注学校的管理。在这里,评价内容拓展了两个方面:一是评价对象的拓展,二是事物被评价的方面增加。
3.评价的主体。在评价的主体上,突出评价对象的主体性,使教育评价主体多元化以提高教育评价的功效。在现实中,教育评价活动的主体主要是学校管理人员或某些教育行政部门,这样一种单一的他人评价使处于被评价的教师和学生非常被动,几乎没有对评价的发言权。所以,应当实行一种双向性的评价,即教育行政部门或学校管理人员评价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反过来,教师和学生也可以针对教育行政部门或学校管理人员的管理进行评价,即教育行政部门、学校领导、教师、学生都可以对教学活动进行评价。这样就突出了教师和学生一直作为被评价者在评价活动中的主体地位,相应的就是教育评价主体多元化了。
4.评价的类型。在评价的类型上,需要充分运用形成性评价。所谓形成性评价,又叫过程评价,“指的是在学习或工作中进行的,并突出发挥评价在进行过程中的控制作用”。形成性评价的目的是了解目标实现的情况,以便及时控制教育教学活动,保证教育目标的实现。实践证明,形成性评价最重要的价值在于,可以及时掌握教学、学习中的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使师生及时改进教学和学习。因此,运用形成性评价可以为教师改进教学提供良好的反馈信息和帮助学生及时调整自己的学习步调、方法。
5.评价的过程。在评价的改革过程上,理解课程评价改革是一个践行过程,不应急功近利。从泰勒的评价目标模式的产生、发展来看,任何一种改革都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我国的课程评价改革也不例外,它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教育理念和现实落实之间应有一个漫长的实施过程,课程评价的任何一种精神任何一个启示要转化为具体的教学行为是需要时间和耐心的。同时对于我国的教育改革不应该太过社会功利主义或实用主义,寄希望通过一次改革就立竿见影是急功近利的,也是劳而无获的。
参考文献:
[1]肖远军.教育评价原理及应用[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
[2]周卫勇主编,曾继耘副主编.走向发展性课程评价[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3]袁宇,黄旭富.教育价值观课改实践中的异化及思考[J].教育科学论坛,2006(6).
[4]肖远军.目标导向课程评价模式探析[J].教育科学,2002,18(3).等
【泰勒课程原理】推荐阅读:
泰勒《科学管理原理》书评07-13
泰勒制05-30
泰勒规则08-07
泰勒简介10-03
泰勒公式应用05-29
环形泰勒虫08-04
泰勒焦虫08-19
泰勒管理思想08-19
泰勒公式及应用09-23
泰勒《革命和革命家》0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