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培养教学论文

2024-10-29

语文课堂培养教学论文(精选12篇)

语文课堂培养教学论文 篇1

新课程呼唤新课堂, 课改后的新型课堂要求培养学生积极的热情、旺盛的求知欲、持久的学习兴趣和愉悦的个性潜能。尤其是语文课堂, 它是构建创新人才成长的“肥沃土壤”。因此, 作为新时期的语文教师要及时更新观念, 充分挖掘教材中所蕴含的思维素材, 发挥语文学科的特殊功能, 培养和发展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应该打破传统课堂上教师唯我独尊, 学生循规蹈矩的僵硬局面, 鼓励、启发、诱导学生多提问、多质疑, 使他们产生创新的勇气, 尽量让学生以多种形式参与到学习中来, 亲历知识的探索过程, 萌发创新意识, 鲜活语文课堂, 切实提高语文课堂教学质量, 为培养拥有新头脑、新思维的优秀学生而努力。

一、以疑激趣, 唤起创新意识

人们的进步往往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的, 而提出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必然前提。提问质疑可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思考, 促进他们的主动参与, 是创新精神的一种表现。

例如我在一次期中测试中, 关于“句式转换”一题, 有很多同学, 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错误。讲评时, 他们对自己的做法又都持有不同的见解, 纷纷提出各自的理由, 这是我始料不及的。于是, 我抓住这个有利时机, 针对其中错误率最高的两道习题, 让学生展开讨论。

习题要求:1.西湖的美景真让我流连忘返。2.你是我班最帅气的男生。 (将这两个句子改写成反问句)

事实上, 这类题型, 以前也接触过很多次, 而且还进行过系统的训练, 可是很多学生就是掌握不好答题技巧, 为了让学生加深对此类习题的印象, 我特意安排每个学习小组, 列举出几个类似的句子, 进行改写, 结果还是有对有错, 效果不尽人意, 正当我要进行总结性讲解时, 我班的“小博士”站起来说:“我有个好方法既能保证答题的正确性又能便于记忆。”他的发言让我感到十分兴奋, 我赶紧鼓励他:“好啊, 请把你的高见说给大家听一听。”于是, 他便很自信地说:“句子无‘是’中间加‘怎能不’, 句尾加‘呢’加‘?’。”听到他把这种句式的答题方法改成了顺口溜, 同学们也很兴奋, 纷纷要求用这种方法进行句式练习, 结果充分验证了“小博士”提出的方法是十分有效的。一石激起千层浪, 受到启发的同学主动发言:“老师, 我能把第二个类型的句式改法也编成顺口溜。‘是’前加‘不’, 句首加‘难道’, 句尾加‘吗’加‘?’。”教室又一次沸腾了……

面对孩子们带有个性的理解和激烈的辩论, 我真的很欣慰。学生的这种大胆质疑、突破自我不正是新课标所积极倡导的吗?实践证明, 质疑的确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

二、巧设情境,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陶行知《创造宣言》:“处处是创造之地, 天天是创造之时, 人人是创造之人。”新课改理念下的语文课堂, 应该是一个充满活力的开放式课堂, 有意识地创设良好的课堂氛围, 引领学生进入特定的情境之中, 可以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使他们的思维迸射出具有创造性的火花, 促进学生的发展。

如我在教学汉字家园课后题“跟我一起读, 你发现了什么”一题时, 为了让学生积累更多的词语, 我特别安排了当堂背诵内容:左思右想、左顾右盼、左邻右舍、前因后果、前仰后合、前思后想、东奔西跑、东张西望、东拼西凑、南征北战、南辕北辙。当我指名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依次背诵这些词语的时候, 学习相对较好的学生也就是背下来三到四组, 而且顺序总是颠倒。开始我以为是给他们的时间较短, 就又给了他们几分钟背诵时间, 结果能完全背下来的同学还是寥寥无几。正当我揣摩下一步做法的时候, 一名学生提出了这样的问题:“能不能找出一个办法, 把这些词语联系起来呢?这样就不至于混淆了。”听了他的话, 我的脑海里突然灵光一闪:“对呀!要能试着将这些词进行分组归类, 每组三个词, 并串联说一句话, 岂不是一举多得吗?”学生的创意激发了我的灵感。于是, 我先讲解了每个词语的大概意思, 然后让学生自己对词语进行分组, 接下来就是连词成句。就这样, 在背诵造句的过程中学生们的思维受到启迪, 创造出许多个性化极强的句子, 这种结合语境加强识记的方法十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而且效果极佳。

事实上, 在我们平时的课堂教学中, 不难发现, 学生的思维是最没有束缚的、是最活跃的。他们的脑子里装着许许多多奇异的“思维种子”只要我们适时为他们开辟出一个小小的想象空间, 并且略加点拨, 这些“种子”就会开始萌发, 并且就此展开创新, 我们的语文课堂也因此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三、师生互动, 鲜活语文课堂

课堂教学是认知与情感的相互统一、相互促进的过程。在实施教学时, 我们不能盲目地追求创新, 要“收放自如”, 先“扶”着学生去寻找探求知识的方法, 在掌握原有知识的基础上, 再“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摸索, 并且点拨在关键之处。同时, 对学生要进行积极评价, 鼓励他们创新, 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师生互动, 这样的语文课堂才会更加鲜活, 才更加符合新课改的要求。

例如, 我在教学《有趣的十二》这篇诗歌时, 为了使学生能够加速记忆, 我采用了“快板式”拍手法进行朗读, 学生注意力非常集中, 而且朗读的速度与拍手的节奏协调统一, 读至第三遍时, 学生已经不用看书就能把诗歌背诵下来了。看到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十分浓厚, 我便顺势引导他们根据课文诗歌的形式进行创作, 让学生针对数字进行仿写。同学们开始跃跃欲试、纷纷构思, 一位同学首先发言:“考试第一心欢喜, 一份努力一分甜。”同学们立即报以雷鸣般的掌声, 接着便是你一言、他一语地进行仿说。虽然有的不够押韵, 但也都是发自心底的创作, 就连平时最不爱发言的同学, 都被这种气氛所感染, 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真是难能可贵。于是, 我趁热打铁, 抓住这个十分有利于学生思维发展的契机, 对学生们刚才的表现大加赞赏之后, 鼓励他们结合教室内的素材进行分组再创作, 最后综合集体的智慧, 整理出了一首新编诗歌。当同学们齐声朗读由自己创作的新诗歌时, 个个脸上都流露出“得意”的笑容, 真正享受到了成功的喜悦。

综上所述, 语文教学要想实现创新, 就要实现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 也正是这样的活动, 才能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让语文课堂变得更加开放, 使情感得以升华, 学生的生命才会在充满创新的氛围里变得更加精彩。

摘要:课堂教学是认知与情感的相互统一、相互促进的过程。新课改实施以来, 教学模式的创新和选择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 如何在课堂上落实和体现“教师为主导, 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 达成课堂教学的最佳效果, 仍然是课堂教学实践中一个亟待解决的大问题。

关键词:创新意识,创新能力,鲜活课堂

参考文献

[1]陶行知.创造宣言[M].重庆:时代印刷出版社, 1944.

[2]郭慧.开放性课堂的基本特征[J].中小学管理, 2002, (3) .

[3]胡龙平.多角度培养学生创新思维[J].语文教学与研究, 2001.

语文课堂培养教学论文 篇2

一、以人为本,努力营造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

以人为本,也就是以学生为根本,从学生心灵深处挖掘创新潜能,培养创新意识,激发创新活力,彻底打破那种“理性的奴性”的填鸭式教学模式,构建多向互动的创新性语文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语文学习向人生、社会、自然延伸。

课堂教学从传授知识转移到发展能力,即把重心由“教”转移到“学”。教师不论采用何种教学法,都要注重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使之不仅能学会知识而且学会独立获取知识的方法。教师要为学生营造特定的学习环境,创设理想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如作文课时,我拿着两个皮球走进教室,一个是瘪的,一个是打足气的`,分别拍拍后让学生对此发表自己的看法,写一篇作文。学生们展开了想象的翅膀,观点形形色色:①皮球充足气才有活力,人争气人生才有意义。②气可鼓不泄,皮球泄了气就失去了它存在的价值,人泄了气就失去了人生的意义。③只有不断地充实自己才能在人生的竞技场上有所作为。④皮球泄气是一种自我保护,打足了气容易让人踢来踢去,容易伤害自己……这种暗示教学法实际上是把学生引进了一定的情境之中,课堂气氛显得宽松和谐,学生的创作激情被大大地激活。

教师要通过让学生自己提问来组织教学,引导他们积极参与、主动探索,为学生创设动脑、动口、动手、释疑解难的机会;通过交流互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合作探究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创造能力。语文教学是一个活动空间很大的学科,可以通过课内外相结合的教学形式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如组织学生编写课本剧、实地采访和调查、对学习内容进行小结;或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以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为依据开展多种兴趣活动等。通过多种渠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去快乐地体验生活、探究知识、获取知识,让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得到形成和发展。

二、把整个社会生活作为语文教学的大课堂

学生的综合能力、创新能力主要是靠社会实践活动和生活积累获得。美国教育家卡尔·罗杰斯说过:“大量有重要意义的学习是从干中获得的;学生负责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对学习才会促进,使学习者全身心地投入到自我启动的学习是最持久的、最深入的”。创新性语文教学,就是要为学生创设参与实践活动的各种机会,使其不断地积累知识、发展能力,提高综合素质。如举行新闻发布会,对社会热点问题进行专题讨论,探讨发生在自己周围的事情,用所学的知识去观察和理解社会现象,从而获得新的知识。

社会实践是最好的课堂,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语文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紧密的结合起来,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用所学知识去透视社会生活,体验语文知识与社会生活的密切联系,建立大语文观,由“应试”变为“应时”。

三、利用现代化教育手段,创新语文课堂教学的环境

如今,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和多媒体化在学校教育中正在得到广泛的运用,它形象直观的特点把学生引领到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极大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加深了学生学习的广度和深度,为开展创新性语文课堂教学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综合处理图像、声音、动画和视频,会增大教学信息的容量,满足学生的需求,丰富教学的表现力,更能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为培养学生的多向思维、创新思维创造了极佳的教学场境。

语文课堂培养教学论文 篇3

【关键词】语文课堂 教学情境 教学手段 综合能力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应“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课堂。审视当前的初中语文教学,课堂中封闭式、接受式和分析式等陈旧的教法还普遍存在,教师在课堂上讲得太多,教学中重教轻学、重知轻能、重记轻思,学生累,教师也累;整个语文课堂死气沉沉,像一潭死水。学生根本没有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以学生的终身发展为中心”的教育理念不能真正实现。语文教师作为当今深入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的践行者和引领者,对课堂教学的反思与改革刻不容缓,而课堂改革的首要任务是激活语文课堂教学,展现语文课的魅力。那么,怎样才能从根本上摒弃教师独霸讲台、学生万马齐喑的僵化局面呢?科学有效激活语文课堂教学的突破口在哪里呢?

一、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全身心投入

创设全新的语文课堂教学情境,为每一位学生提供自由想象的空间,让学生有机会进行大胆想象,一定会点燃学生的想象火花,培养学生良好的想象力。有无限的想象作为诱惑,学生一定会主动参与、全程跟进。教师要为学生创设愉悦、和谐、民主、宽松的人际交流情境,运用投影、音像等手段,图文并茂,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人际交往中得到激发,产生强烈的学习冲动,拓展学生的想象空间。还可以进行情景模拟,让学生在模拟的情景中展示其奇特的想象能力,为全面激发每一位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提供强有力的保障。例如,在教学《皇帝的新装》一文时,在文章的结尾处,我创设了这样的情境:皇帝回宫之后,大发雷霆,之后是如何对待他“诚实的老大臣”和那两个骗子的?这样的情境,留给学生广阔的想象空间,让学生任意驰骋,让全体学生不知不觉地加入到课堂学习中,实现了“以学为本”的教学理念。

二、启思导学,积极改进教学方法

1.创设思维情境,激发学生创造欲望。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心理需求创设一些具有启发性和开拓性的问题,并不失时机地提出来以触及学生的兴奋点,激发其求知欲,拨动他们思考的琴弦。例如在教学《背影》一课时,在学生预习的基础上,教师可创设如下问题:文章为什么不刻画父亲的正面形象而写“背影”呢?作者是如何刻画父亲“背影”的呢?作者为什么要详写“过铁道买桔子”时的细节呢?课文几处写了父亲的“背影”?“背影”在行文中起了什么作用?如果让你写父亲的“背影”,你如何构思呢?这样的问题一旦提出,学生的学习情绪马上高涨,思绪也就随之“活”了起来。

2.点拨学习思路,鼓励学生大胆想象。教师要指导学生突破课文情景,把思维的领域扩展到更加广阔的生活空间,从而提高学生的认识和想象力。如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昧书屋》一文,为我们再现了“百草园”丰富多彩的自然景物,使我们同鲁迅先生一样,体味到了其中无限的乐趣。那么,倘若我们走出“短短的泥墙根”一带,还会有哪些充满情趣的事或物在等着我们呢?我们可以以“百草园趣事续闻”为题,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启发学生纵情想象和大胆想象,创造出更为奇妙而有趣的情景来。

3.充分利用教材,加强训练。初中语文教材把初中学习分为三个阶段,语文学习三个阶段体现着相互承接、逐步并进的训练程序,它实际上是一个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的训练体系。教师在指导学生训练时,心中要有一盘棋,要有一个明确的计划。结合教材课后“读一读、写一写”“课后研讨与联系”,加强训练,充分利用每个单元后的《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结合具体内容,课前认真准备,让学生充分参与,注重培养学生语文实践能力,提高学生语文素质。

4.强化教师的指导与学生的自主探究。在学生学法的指导和传授中,加强课前预习的指导,教会学生如何查阅相关资料,做好课后拓展延伸,增加学习容量,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注重学生主体作用的体现,从而使自己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做到不盲目追求所谓的“新”的课堂教学形式,避免出现问题多而杂、启而不发的“满堂问”和浅层次而不着边际的盲目地讨论。不忽视实在的教学内容,做好语文知识的传授,加强语文基本功的训练,重视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师生与文本的对话,而不是生搬硬套、忽视学情、机械操作的教学模式,盲目进行过于宽松、不作评判的模棱两可的评价。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应坚持“以学生个性发展为本”的思想,建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观,让学生始终处于主体地位,这样既可锻炼学生直觉思维能力和创造思维能力,也塑造了学生的自信。

三、丰富教学手段,活跃课堂

随着科技的发展,多媒体技术已经走进中学语文课堂。多媒体以其形象、直观、生动的特点,通过声、像、动画等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极大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学生在声、光、电的氛围能够轻轻松松学习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得到了极大地提高。例如,在教学朱自清先生的散文名篇《春》时,运用多媒体在播放优美和谐的背景音乐的同时,展现生动形象的描写春天的四幅美丽图画的动画画面,并且及时穿插声情并茂的课文朗读,这就活跃了课堂气氛,更将学生带入了美好无比的春天,使学生具有身临其境的感受。学生在美的享受之中,读通了课文,读懂了课文,读透了课文,其教学效果自然是不言而喻了。再如在复习古诗歌时,我在课堂上以“击鼓传花”的方式让学生背诗,学生们都感到紧张有趣,在热闹的游戏中,学生的诗也背熟了。另外,教师还可以在课堂上运用开展小辩论、分角色朗读、竞背比赛等方法来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的眼、口、耳、脑等动起来,让思维也运转起来,让个性得到自由的张扬。

语文课堂教学中人格培养初探 篇4

一、充分发挥语文教学的思想教育功能

学生的语文素质主要包括三个方面:语言素质、文学素质、思想道德文化素质。它们对学生的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乃至社会意识形态的树立影响至深。这主要根源于语文教材中相当一部分课文本身就具有强烈的思想性、政治性、教育性, 而且是政治教材无法替代、比拟的。语文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语文教育特有的形象性、情感性、生动性, 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进行共产主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 达到提高学生人格、思想素质的目的。

如守卫本土是动物的本能, 这成了有思想的人类爱国主义、民族主义的渊源, 在语文教材中也无不体现着这一情感。岳飞“壮志饥餐胡虏肉, 笑谈渴饮匈奴血” (《满江红》) , 发出了“还我河山”的呐喊;文天祥《过零丁洋》“留取丹心照汗青”, 高尚的民族气节溢彩流芳;陆游“僵卧孤村不自哀, 尚思卫国戍轮台”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 感人泪下;《冯宛贞》率众痛击英法联军, 激起了民族万丈豪情;《最后一课》像一只警钟唤醒着学生去学好祖国语言文字, 洋溢着浓郁的爱国情。

教材中对党、对革命事业、对共产主义忠贞不渝的礼赞内容也不少。“无名战士”不惜牺牲宝贵生命珍藏七根火柴, 因为红军大部队正遭遇着恶劣环境的挑战, 党更需要保存火种 (《七根火柴》) 。由此, 学生能切身感受到, 在党的利益、人民利益、集体利益面前, 个人利益是何等的微不足道。《生命的意义》则激发青少年学生确定正确的政治方向, 把握青春, 去探求生命的永恒的实在意义。

文学是人学, 文风体现着作者的思想情操和道德风尚。教师授课时不要只从文学的意义上去讲授作家作品, 而是要联系学生实际树立人格榜样。比如, 讲朱自清时, 势必要讲朱自清反对帝国主义侵华政策, 宁可饿死也不领“救济粮”的坚贞民族气节和炽烈的爱国之情。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不少作家的良好性格和伟大的人格渗透到学生的潜意识中, 会成为他们自觉或不自觉仿效的楷模。

二、充分发挥语文教学的审美教育功能

如果说通过思想教育塑造健康人格偏重于“晓之以理”, 那么通过审美教育塑造健康人格则主要是“动之以情”。审美陶冶能够作用于除语文认知能力以外的其他心理因素, 包括情感、意志和个性心理特征, 即我们常说的非智力心理因素。

新课标明确指出要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观。语文教材中相当一部分课文都是文学作品, 这为进行审美教育提供了便利条件。教师可以充分发挥作品的审美陶冶功能, 引导学生体会作品的语言、形象、感情, 指导学生辨别真假、是非、美丑、善恶, 提高鉴别欣赏能力, 以饱含情感的“可讲因素”诱发学生感应的心灵, 使之在美感共鸣中得到净化, 达到人格塑造的目的。

这一功能的充分发挥, 给语文教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教师宜通过表情范读或指导朗读、生动描述或指导创造性复述、指导课本剧以及多媒体教学手段等方式, 以富含艺术性的教学语言开启学生的形象思维, 激发情感, 引导学生进入美的境界, 体会文章中寄寓的喜怒哀乐等富丽、深刻的感情。

“感人心者, 莫先乎情。”“披文入情法”已经被越来越多的教师认同并运用于教学实践当中。我在讲《背影》一课时, 怀着对父爱的深刻体验去动情地讲授, 学生们情绪受到了冲撞, 好几个学生不能自抑, 不止一次地流下了滚烫的泪水。此时无声胜有声, 我想, 不用说教, 把孝心献给父母的观念早已深刻在每个学生的心底。

爱美之心, 人皆有之。学生对美是追求的, 教师则要引导他们寻求真正的美———人性美。大量的写人记事类文章正是很好的美育教材。《一件小事》里车夫勇于负责, 正直无私;《窗》中临窗病友忍痛给他人带来快慰和享受;《散步》中“我”作为中年人扶老携幼, 表现出承前启后的庄严的使命感;《魂》中小姑娘牺牲自己利益制止了一场野蛮的冲突, 让人看到了中华民族的希望。教师引导学生对这些人物事迹进行审美注意, 学生在获得美感享受的同时, 也能够净化心灵, 汲取塑造健康人格的有益养料。

此外, 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引导学生对美进行再创造, 也有益于塑造健康人格。在这一过程中, 学生将自己的审美经验与审美客体融而为一, 在创造美的同时也创造了自身。学习《晋祠》, 学生会深深陶醉于祖国优美的自然风景和悠久的历史文化中, 此时教师可列出这样一个训练题:由对周柏唐槐的描写展开想象, 写成抒情散文片断。学生思路大开, 有的想到了古老的中华民族虽历经沧桑却生机勃发, 有的想到了老年人饱经风霜又焕发青春, 都很精彩。

学了《窗》后, 学生们无不认为不临窗病友冷漠、自私、忘恩负义、见死不救的性格可鄙。于是, 有的学生在续文中让他转化, 醒悟过来后继续给其他病友带来欢乐;还有的学生颇有心计地让他饱受精神折磨, 从中体现了豁达、与人为善、助人为乐的审美取向。

三、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与生活实践相结合的功能

“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 “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在思想教育和审美陶冶中汲取完善自我人格的情感力量, 只有通过生活实践才能内化为具体的信念和行为方式, 进而形成稳定的性格特征。新课标也明确地将开展“主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的课外活动作为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

为此, 教师要恰如其分地组织课外活动, 为学生提供一个个积极的人格实践的机会。以往的教师节, 我校都要求学生向教师献一点爱心, 亲自制作个小礼品什么的。今年, 我们组织教师节演讲会。学生为了写好有关教师在教育教学生活方面的文章, 利用课余、假期时间进行采访。在这一过程中, 增进了师生间的感情和理解, 磨炼了学生意志, 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这对弘扬尊师重教精神不能不说是一种实际的作法。

课外活动要寓教于乐, 让学生学得轻松、有兴味, 使之生动活泼的性格得到发展。它可以和课堂教学适当配合, 但不必处处配合。我每个学期都要带学生去郊游一两次, “登山则情满于山, 观海则意溢于海”, 师生从游玩中饱览了祖国大好河山的秀美景色, 陶冶了情操, 了解了风土人情, 锻炼了观察思维能力, 有利于激发学生对大自然、对生活的热爱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还有学生课外有饲养小动物的爱好, 我也支持。因为在这过程中他们必然要学习有关知识, 学会观察, 从而提高语文能力, 也有利于塑造耐心、细致、沉稳的性格。

语文课堂培养教学论文 篇5

——《穷人》教学反思

棠溪小学陶牡青

摘 要:21世纪的孩子是聪明能干的,他们不缺物质,却缺精神——人文素养的匮乏。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培养学生人文素养是时代发展的趋势,也是教育目标的要求。我们应“以人为本”,从小学抓起。本文以反思《穷人》的教学为例,谈谈如何剖析教材、发掘人文素养的因素,课堂讲究艺术实施人文教育,从课堂中来,到生活中去,以达到内化成学生自己的人文素养的目的。

关键词:语文教学培养人文素养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中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这一特点,本学期,我教学《穷人》一文,深深体会到,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培养学生人文素养是时代发展的趋势,也是教育目标的要求。21世纪的孩子是聪明能干的,他们不缺物质,却缺人文素养。这成为语文教育界关注的焦点。语文学科教育,既教书,又育人。教书与育人是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新课标》并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和很强的实践性。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和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可见,“丰富的人文内涵”是语文的第一个特点。

人文素养是一个广义的说法,其内涵十分丰富。人文素养是指学生学习语文知识之后,语文知识内化在学生身上所表现出来的气质、修养,如审美情趣、知识视野、思想观念等。语文教学的存在问题之一,就是学生人文素养的匮乏,具体表现在目光短浅、自私自利、怕苦怕累、意志薄弱等。可是,平白的说教,学生是听不进去的,不如以教材中的人物事件为切入口。我们的语文教材汇聚了古今中外优秀篇章,内容丰富、形象生动的大千世界,有血有肉的社会人生。所以我们应该在语文教材中发掘一切可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因素来有目的地进行教育。

反思我教学《穷人》一文,注意利用文章中的桑娜这个至今仍有影响力的人物事例,运用各种教学手段来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下面谈谈我如何在教学过程中渗透人文素养,教学方法上贯彻人文精神,教学评价倾注人文关怀。以期达到《新课标》中“使学生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的要求。

一、剖析教材,发掘人文素养的因素

教材中很多课文通过塑造艺术形象感染人,渗透到读者的心灵,使人获得精神上的享受。这里面负载的人类文明的成果,显示出了丰富的情感及深邃的思想,有其鲜明的人文色彩。深入挖掘文本中蕴涵的人文美,对学生思考生活、思考人生会有较大的启发,对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情感和精神成长将有重要的作用。

《穷人》是俄国著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作品。当时,俄国劳动人民处于沙皇的黑暗统治之下,生活极度贫困,但是他们心地善良、情操高尚。课文记叙了渔夫和她的妻子桑娜关心、同情邻居西蒙,在西蒙死后毅然收养了她的两个孤儿的故事,反映了穷人纯朴善良的同情心和乐于助人的高尚品质。作者通过桑娜一家的生活反映了那一时期穷苦人民的苦难生活和他们美好的心灵。

“穷”字是贯穿全文的线索,然而正是因为“穷”,才更能显示出穷人的高尚品质。文章中运用多种形式描写人物的心理活动。直接描写法、幻觉描写法、景 1

物衬托法,表现了桑娜崇高的品德。课文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可以分为三段。第一段(1、2自然段)讲述了在海上起风暴的夜晚,桑娜焦急地等待着出海捕鱼的丈夫归来。第二段(3—11自然段)讲述了桑娜看望生病的西蒙,发现西蒙死了,便把西蒙的孩子抱回自己的家。第三段(12—结束)讲述渔夫出海归来,听说西蒙死了,主动提出收养西蒙的孩子。

课文以故事的发展为顺序,以桑娜的活动为线索来记叙,条理十分清晰。这篇文章有着丰富的人文内涵,桑娜夫妇乐于助人纯朴善良的同情心和乐于助人的高尚品质出现在我们的眼前。有些学生自私自利,缺乏同情心,不乐于助人,桑娜夫妇身上的这些精神正是有些学生所缺乏的,需要学习的。在教学中,教师要激励和感召学生向桑娜夫妇学习。备课时我预设教学的亮点:运用动画、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感受桑娜和渔夫的勤劳、淳朴和善良,学习他们宁可自己受苦也要帮助他人的美德

二、课堂讲究艺术实施人文教育

新课程的改革凸显了人文主义精神,注重生活体验,反映人物的内心世界,以情唤情,意图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感受到无处不在的美好情感,从而熏陶学生性情,“润物无声”地塑造学生美好的心灵。

朱绍禹先生说过,“教材可能是一个人一生中接触的最重要的读物,它的力量可能影响着受教育者一生的思想和行动”。而《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我在课堂上实施人文教育,一步步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在这节课上,我感觉自己还是上出了一点“语文味”来。

(一)贴近学生的生活,彰显人性善良美

生活是语文教育的源泉,只有把生活引入课堂,课堂教学才会充满无限的生机。在语文教材中有一些和学生的生活实际距离比较大的课文,在教学中如何处理呢?就是要努力做到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比如在教学时,学生对穷人的遭遇充满了同情,对那不合理的制度充满了憎恨,怎样能给学生一个表达的机会呢?我设计了一个小法庭,让学生们充当穷人们的律师以及法庭的法官,还穷人们一个公道,对那些残害扬科的人给与公正的判决。这样同学们不仅正确的表达了对穷人们的同情,对沙俄社会的憎恨,对桑娜夫妇善良品质和助人的精神的赞叹,同时受到了符合当代社会的法制教育。

(二)抓关键词,把握文本主旨

教学这一课,可以采用“理盾线索,品词析句,入情悟理”的教学路子,把认识物同发展语言,理解课文内容与进行语言训练相结合,实现文道统一,既教书又育人。理清线索 教师在提示课题、交代时代背景之后,用十分投入的范读把学生带入《穷人》所描写的异国海边即渔家小屋的情境之中,去聆听海风的呼啸和波涛的轰鸣,去了解那发生在穷人们中间的感人故事。而后提问学生:“《穷人》的故事发生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重点写了哪几个穷人?故事的大致内容是怎样的?”在学生回答上述问题的基础上,理清课文“等夫——看夫——夫回”的叙述顺序。继而,教师提出如下一些带有悬念性的问题:“桑娜是怎样等待自己出海打鱼的丈夫的?在她点亮马灯出门看望出海打鱼的丈夫是否归来时,她又想起了谁?结果发生了怎样的事?她又是怎样处理那意外发生的事情的?她的丈夫回来以后对此又持怎样的态度?”这样,激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导入分析课文。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它能折射出人的灵气和智慧。其实文章也有眼睛,如果你能找到课文的眼睛,教学效果能事半功倍。如《穷人》一文,课文很长,就得找个文眼。在初读课文后,让学生找出描写桑娜复杂心情的词。学生找到“忐忑不安”一词,其实,这个词就是那双关键的眼睛。接着,学生自由读“忐忑不安”这个词,再读这个词所在的句子;然后通过“哪些地方看出忐忑不安?”“为什么忐忑不安?”两个问题,让学生朗读课文;紧接着又让学生进入角色再读……步步深入,学生就能逐渐体会到“忐忑不安”一词的内涵,体会到桑娜善良、美好的心灵。

(三)感情朗读,走进桑娜的心灵

通过理解课文,我们知道桑娜是多么的了不起啊!感情朗读是最能带动学生入情入境。朗读的形式很多的,如开课时的自由朗读、思考问题时的默读、感悟文本时的个别读、感情升华时的齐读等等,都给了学生比较充足的读书时间。这篇文章心理描写很细腻,指导朗读方面我做新的尝试。就是往评价朗读方面去想。“读得还可以”“读得不错”这一类的评价,令我们只见其表,不见其里,而至于“为什么不错”“哪里不错”学生是没有办法得知的。这种简单而笼统的评价模式,对于每一次接下来的朗读者来说是模棱两可的概念,学生无从“发力”,自然也只是一遍一遍地重复着前一个同学的朗读语调、语气、节奏、感情。看不到明显的效果。于是,在指导朗读句子时,学生反复阅读,逐渐被桑娜独特的善良所打动。

学生与文本之间进行了这样的对话。这是一个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内容到中心的过程,使学生处于一种兴奋状态,积极地去思考、去表达,迸发了智慧,同时情感受到了熏陶。

三、以点到面的教学,增强学生的文化底蕴

叶老说过,教材不过是个例子。我对这句话的理解是,每一篇课文不过是一扇扇窗子,好教师经由这扇窗,擦亮学生的双眼,让他们看到窗外更美的风景。在这节课上,我根据学生的实际渗透两个方面“人文性”:

1、克服压力要用实际行动去实现人性光辉。

2、桑娜的勤劳善良。与桑娜对比,你有那些地方要学习的?让学生谈收获,把桑娜的精神迁移到自己的身上。对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大有裨益。

四、从课堂中来,到生活中去,内化人文素养

理论要结合实际。“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教学的最终目标是学生把在书本上学到别人的精神内化成自己的素养,在日常行为作风上表现出来。

(一)课外延伸活动

学习课文后,我不敢怠慢,马上举行“我和桑娜比一比”活动。让学生把桑娜勤劳善良的品质和助人的精神在生活中体现出来。要求学生最少学习一种桑娜的精神放在学习、生活上来比较,一周后写学习总结,在班会课上把自己的事例展示出来。

(二)课外阅读丰富学生的人文素养

教是为了不教,授给了学生“渔”的本领,就让学生自己去阅读领悟。教材中课文的数量始终是有限的。如果语文学习只停留在课本的学习上,“肚子”还不够“饱”的。新课标要求小学生的阅读量达一百万字。诵读经典诗文、名家名篇显得尤为重要。优秀篇章,往往倾注着作者深厚的的感情:或热爱祖国,或感悟人生,或歌功颂德„„应该让学生在不断的阅读中由文本世界进入作者的精神

3世界,与作者进行心与心的交流,从而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受到人文素养的教育。另外,号时代脉搏,不与时代脱节,值得关注一些紧贴时代的报刊杂志和名人传记,如《读者》《意林》《小学生之友》等。

(三)生活实践 内化人文素养

将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与实践生活结合起来,更能折射出人文精神的光辉。教师要精心安排学生的课外活动。利用节假日开展活动,如“学会感恩”“保护环境,人人有责”、“文明之星照我前进”、“敬老爱幼”、“吃苦算什么”等,然后以口语交际、习作、表演等的形式将具体情况汇报交流,及时鼓励学生。实践活动使学生学会尊重,学会环保,学会吃苦。学生从一个个生活的实践中去感受这个世界的美好与自己的责任,也因此在这些活动中得到成长。

另外,厚积薄发,我们也应该重视语文教师提高自身人文素养。语文教师要具备较高的人文素养,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这就需要语文教师个人品德素养方面注重自我学习和提升。有了这个前提,我们的语文课堂一定能够洋溢着人文气息,并能在教学中较好地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总而言之,中国文化作品浩瀚如海,是巨大宝库,有着丰富的人文内涵,是学生培养人文素养的源泉,值得我们去品味,去提高。只要我们善于引导学生课堂联系社会生活,语文的人文教育就会无处不在。让我们每一位语文教师都着眼于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精心设计每一个教学环节,让潜伏学生心底的人文素养闪亮起来,更好的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语文学科真正为培养新一代的接班人服务,使学生热爱生活、乐观进取,从而创造更美好人生,建设更和谐美好的文明社会。

五、重视学生的语言训练,催化人文之情

“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言文字训练与人文教育是血肉与灵魂的关系,是语文形式与思想内容的统一,是语言文字工具训练与人文精神陶冶的综合。语言的工具性,只有与人文性统一,才能焕发强大的生命力;语文中的人文性,也只有以工具性为基础,才能是有源之水,源远流长,发挥语文育人的作用。

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应该着意引导学生于语言习得过程中确立主体意识,锻炼独立人格,陶冶良好性情。“听”与“读”是语言文字理解能力的训练,主要是对外在信息、知识、文化等的吸收,是内敛的指向人内心的思维过程,是自我精神生活逐渐丰厚与升华的过程。因此,首先要培养学生养成一种开阔的阅读视野与倾听、容纳一切声音的博大情怀。教师应多为他们提供、创造多来源的语言信息,让学生充分地倾听与阅读。

语文课堂培养教学论文 篇6

[关键词]语文教学培养创造能力

知识经济时代经济的发展主要取决于知识的产生、进步与创新,取决于全民族的创造能力。教师应把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作为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时代也赋予语文教师以新的历史使命。语文教师应抓好课堂教学这一关键环节,逐步探索,努力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一、引导发现,激活学生的创造思维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发现事物的联系,从中找到规律,形成自己的学习方法。斯宾塞指出:“应该引导儿童进行探讨,自己去推论,给他们讲的应该尽量少些,而引导他们去发现的应当多些。”发现事物的“新联系”是创造思维的最本质的特征。

在教学《詹天佑》一课时,对于“人”字形线路的教学,大胆地向学生提出疑问:詹天佑设计的“人”字形线路有火车上山容易的好处,但它是否有不足呢?“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们纷纷发言,有的说:“火车上山费时了。”有的说:“火车下山特别麻烦。”我又问:“用什么办法克服这些不足呢?”有的说:“改变线路避开陡坡。”有的说:“架设引桥,让火车渐渐爬上陡坡。”这时,我总结说:“看来设计方案远不止书上的那一种。那么,詹天佑当时考虑到这些方案了吗?”经过进一步分析、讨论,学生们明白了詹天佑是据当时当地的情况,选择了最佳的筑路方式,充分体现了詹天佑杰出的创造才能。引导学生分析美中不足,探索新的设计方案,激活了学生的创造思维。

二、质疑问难,开发学生创造能力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一切发明创造也都始于问题的发现。从有疑到解疑到创造,这是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大胆生疑,勇于解疑,有所创造,是从小学时期就应注重培养的一种宝贵的品质。为此,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勇于发问。要从学生实际出发和学生一起设疑,并引导学生由随意的设问到有目的的设疑。然后,引导学生在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上下功夫,并逐步放手让学生创造性地解疑。

在教学《穷人》时,我问学生:“遇上了哪些不理解的问题?”学生提出了问题:“渔夫一家生活很苦,为什么还要收养西蒙的孩子呢?”引导学生针对课题质疑,如教学《月光曲》时,出示课题后,问学生看了题目想知道什么,学生们提出了许多问题:《月光曲》是谁创作的?是怎样创作的?曲子是怎样的?这样就更好地为理解课文作了铺垫;在教学课文中可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性的质疑,如教《记金华的双龙洞》,引导学生提出“溪流声为什么会时时变换调子”这是个有一定难度的问题。教师经过释疑就能弄清溪流的宽窄缓急变化,弄清溪流和双龙洞的变化,使学生明白“山势”的变化引起了“溪声调子”变化的关系,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

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可以开拓和发展学生的创造思维。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引导,把学生引入问题的天地,让他们各抒己见,这样就会大大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益。

三、鼓励争辩,唤醒学生的创造意识

创造心理学认为,学生间对不同见解的争辩,是创造力发展的激素。课堂中,学生对同一问题的认识有差异,就可能有争辩;有争辩,就会大大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尽情发挥学生的个体潜能。在教学《一夜的工作》一文时,针对文中这两句话:“总理让我跟随他一起喝茶,吃花生米。花生米并不多,可以数得清颗数,好像并没有因为多了一个人而增加了分量。”我提了一个问题:碟子里的花生米增加了还是没有增加?过了一会儿,学生大胆发言了,有的说增加了,有的说没有增加。两种意见针锋相对,谁也说服不了谁。为使讨论更深入,我火上浇油,持两种意见的同学都从文中去找根据,看谁的理由更充分发挥。持第一种意见的从文中找出“两杯绿茶,总理生活简朴、数得清颗数”等词句。持第二种意见的找出“好像”“并没有”等词语。经过大家的争辩、回味、分析,不但加深了解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而且有助于学生备抒已见,使思路更清晰。

四、启发想象,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

想象是拓展学生思维空间的内驱力,是人脑对记忆表象进行加工改造从而建立新形象的心理过程。语文教材中蕴含大量培养学生想象能力的素材。教学中,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因素,经常进行想象训练。可以运用生动的有感情的语言描述课文记叙的事物,把学生引入课文的意境之中;可以恰当地运用投影、录像等媒体,展示文中描述的某些景物、事物或情节,引导学生想象作者没有叙述的某些景物、事物或情节;还可以创造性复述、续编故事、改写课文等方式……这些训练有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和创造性。如《凡卡》一文,在了解了凡卡悲苦命运之后,我大胆鼓励学生去想象凡卡梦醒后的情形。学生在教师的激励下发言热烈,为凡卡设计了不同的结局。在课堂教学中,凭借教材的想象因素,让学生展开想象翅膀,翱翔于想象的王国,对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发展创造能力,其意义无疑是重大的。正因为如此,爱因斯坦才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们要针对教材特点和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引导学生养成求异思维习惯,-不断去探索更新奇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去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培养其创造能力。

参考文献

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语感培养 篇7

一听、说、读、写培养语感

听、说、读、写是学习语言、培养语感的主要途径。听是感知, 在听的过程中大量积累语言材料;说是对听的反馈, 是对语感的理解, 把积累的语言材料表达出来;读、写是在理解的基础上对语感的进一步培养。听、说、读、写能力结合训练, 可以不断发展、丰富语言积累, 在语言实践中培养语感。

1. 听说训练, 感知理解

课堂是培养学生倾听能力的主阵地。在语文学习中, 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首先要激发学生倾听的兴趣, 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 逐步做到听清楚、听完整, 听出要点, 在听中思考, 在听的过程中感知并积累语感。听是吸收, 说是表达。说是对听的反馈, 是对语感的理解, 把积累的语言材料通过理解、感知, 再用言语形式表达出来。因此, 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大量的听说训练, 从而逐步提高语言感知力。

2. 读写相融, 丰富积累

在听说的基础上, 多读、多写能有效培养学生的语感。正如杜甫所说:“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 读得多了, 自然能领悟书中的含义, 从而为写打下夯实的基础。《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因此, 语文学科的课堂教学要把读的权利交给学生, 引导学生在读中悟, 悟中读, 读悟结合, 培养语感。

二品析感悟, 丰富语感

语言敏锐的感知力是语感能力的重要基础。因此, 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 品析语言, 体味情感, 在想象意境中丰富体验是语感训练的重要内容。通过品析感悟语言, 展开作者、文本、学生、教师间的对话交流, 准确把握文本内涵, 扩展语感培养的外延, 进而达到丰富语言、训练语感的目的。

1. 品词析句, 体会情感

抓关键词语, 品析感悟。如《怀念母亲》一文, 文中写道“我痛哭了几天, 食不下咽, 寝不安席”, 理解“食不下咽、寝不安席”这两个词语的字面意思, 学生很容易就能达到。那么如何引导学生体会这两个词语所蕴藏的情感呢?通过读文章, 结合作者在文中叙述的“只在母亲身边待了几天”“在我读大学二年级的时候, 母亲弃养”等相关文字背景, 再去品味“食不下咽、寝不安席”, 就不难体会到作者在文字中所蕴含的因失去母亲而无限痛苦、无法自已的痛楚。语言与情感的融合, 品析与感悟的结合, 学生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 一点一滴地发展语感。

品重点语句, 挖掘内涵。文章当中的有些句子, 学生一读就懂;而有些句子含着深层的意思, 需要引领学生细细揣摩, 用心体会。如教学《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文, 文中讲道:伯父跟作者谈起《水浒传》里的故事和人物, 作者张冠李戴地乱说一气。伯父说“还是我的记性好”, 作者听了“又羞愧, 又悔恨, 比挨打挨骂还难受”。伯父真是在夸自己的记性好吗?通过引领学生细读课文, 联系上下文, 学生就能够读懂伯父表面上在夸自己的记性好, 其实是在委婉地批评“我”读书不认真。师生再回到文本, 自然会有更深的体会。学习语言不仅要读懂文字的意思, 更要读懂文字背后蕴藏的含义, 读悟结合, 体会文章情感, 达到培养语感的目的。

2. 启发想象, 丰富语感

中小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 把语言文字内化为形象、生动的想象, 品味语言是语感训练的重要内容。《最后一头战象》一文中, 描写战象嘎羧在生命行将走到尽头, 重回打洛江畔凭吊战友这一部分, 笔者引导学生想象嘎羧重回战场凭吊战友时内心的感受, 就不难体会到战象嘎羧的忠诚善良、有血有肉、重情重义。学生通过想象, 既加深了内心的情感体验, 又积累了语言、丰富了语感。

3. 联系实际, 扩展外延

生活中处处皆语文, 语文教学和学生生活实际联系紧密。调动学生的生活阅历、启发内心感受进行情感体验来把握文章的思想内涵, 是激发语感感知力的又一途径。《钓鱼的启示》一文写道“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 实践起来却很难”, 通过联系学生类似的生活体验, 引发情感共鸣, 就不难理解句子中所蕴含的丰富哲理。“披文以入情”, 学生在这样的言语活动中, 语感的感知力自然得到了发展。

三内外结合, 发展语感

有数量、有质量的课外阅读是培养学生语感能力的有效途径。《语文课程标准》总目标要求: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该在400万字以上。语感的获得依赖于丰富的语言积累, 而语言积累仅依靠阅读教学是不够的, 必须让学生在学好课文之余, 大量阅读有益的课外读物。可以通过开展类文阅读、群文阅读、整书阅读等多种阅读尝试, 课内外整合, 丰富语言积累和知识储备, 积累多了, 语感能力自然就能提高。

语文课堂教学中兴趣的培养 篇8

一、设置悬念, 激发兴趣

悬念能激起学生的好奇心理, 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学生会很快把注意力和精力转到课文的学习上, 设置悬念时, 一定要抓住文眼。比如, 教《死海不死》时可先从神奇的传说讲起。罗马统帅狄杜进兵耶路撒冷攻到海边, 可是一个也没淹死,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下边我们就来学习这篇课文, 一起去解开这个千古之谜吧!再如教《卖炭翁》的导入语可这样设计:同学们有没有这样的体验, 某一个冬天突然下起了大雪, 你穿的衣服不多但有无法回去加衣, 这时, 你就希望天气?不要太冷。 (学生回答) 教师问:有没有衣服不多却希望天冷的?没有。 (学生答) 教师话锋一转, 然而许多年前, 一位缺衣少食的老人, 却实实在在是这样想的。为什么呢?这自然就激起了学生的强烈的兴趣, 好奇心更使学生急切地进入到课文内容中去。

二、由面到点, 课前激趣

灵活多样的导语, 可以把学生注意力牢牢吸引住, 教师可根据教材, 从已学过的知识面上入手, 拓展学生想象力, 最后回归到所讲新课上, 激发学生很快进入到新课的学习中。如在教郁达夫《故都的秋》时, 为了提高学生兴趣, 活跃课堂气氛, 课前可这样设计导语:一提到秋, 硕果累累, 天高气爽, 款款落叶的景象就会出现在人眼前, 不仅会给人丰富充实的想象, 也会令人产生忧伤萧条的感受。请同学们想一想, 古往今来, 文人墨客是如何描绘秋天的呢?比如王维在《山居秋暝》、欧阳修在《秋声赋》、毛泽东在《沁园春·长沙》中, 他们都是如何描绘秋的生机, 秋的肃杀、秋的收获……随着这一连串的提示, 课堂气氛一下子活跃起来, 同学们背了一首又一首, 唤起对已学知识的回忆, 千姿百态的秋景呈现在眼前, 这时, 因势利导, 进入郁达夫《故都的秋》, 学生自然兴趣浓厚。

三、从疑入手, 以疑带趣

学生质疑是探索学习的重中之重, 善于从课文之中找出疑点, 这是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一个好方法。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 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如《孔雀东南飞》一课, 兰芝被遣的原因是婆婆不喜欢她。“此妇无礼节, 举动自专由。”但在课文内容上不攻自破, 不能成立, 因为兰芝是一个“十三能织素, 十四学裁衣, 十五弹箜篌, 十六诵诗书”的知书达理勤劳能干的女子。盛装打扮一节, 更是把兰芝写的是貌若天仙, 如此德、才、貌三全齐美的媳妇, 婆婆怎的不喜欢呢?由这个疑点入手, 激发学生对人物性格命运的兴趣, 结果学生们积极思考后得出结论, 兰芝婚后二三年没有生孩子, 封建社会, 不孝有三, 无后为大, 这更显示封建礼教、封建制度的罪恶。这样, 学生在浓厚的兴趣中把课文引向了深层次的挖掘。

四、巧设疑问, 激起兴趣

提问是传授知识的重要手段, 是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途径。一个好的语文教师如果善于从教学实际出发, 设计高质量, 富有技艺性的提问内容, 就能培养学生分析、综合等各种能力。课堂提问, 必须由浅入深, 一步步走向课堂的高潮。善于启发, 更使学生处于积极的思维状态。如教《祝福》时, 老师可以在串讲分析完课文后巧妙地启发提问学生:“为什么祥林嫂是一个没有春天的女人?”学生们讨论后, 把发生在春天的事件联在一起:阳春之日;丈夫夭折, 早春之时, 被迫改嫁;暮春之时, 痛失爱子;迎春之时, 一命归天, 丧夫、再嫁、失子、归天这几个重大情节都安排在春天, 揭示一个处在人生春天的祥林嫂不仅被葬送了春天, 更被剥夺了生命。这样的提问既升华了主题, 更培养了学生学会分析、综合驾驭课文的能力, 极大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

五、展开讨论, 激活兴趣

对于人物形象鲜明, 有一定故事情节的课文, 我们可展开讨论,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放手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 悟出问题的根源。教师只掌握讨论提纲, 做到该收的时候, 及时点拨总结。要放得开、收得拢。如教学《愚公移山》时, 可把学生讨论回答分为两派, 认为愚公笨的为一派, 认为不笨的为一派, 然后根据课文内容, 把读与思联系起来进行争辩。结果, 认为笨的是说愚公方法笨, 认为不笨的是说愚公精神不朽, 笨有笨的道理, 不笨有不笨的理由, 既锻炼了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 又活跃了课堂气氛, 可谓一箭双雕。

六、表情朗读, 唤起兴趣

优美的、抒情性强的教材, 在教学过程中, 可采用朗读教学法, 声情并茂的朗读比滔滔不绝的讲解更能激起学生的兴趣, 更易使他们沉浸在对美好境界的向往中。如《荷塘月色》, 我们可先用舒缓, 愉悦、亲切而略显低沉的柔声朗读全文, 在悠扬、抒情的声调里, 学生沉浸在荷塘月色那静谧、和谐清丽而又典雅的意境中, 在柔柔的氛围中, 学生自己便可品味出作者那淡淡的喜悦和淡淡的哀伤, 情感和声音塑造的美景紧紧交融在一起, 以声激趣, 以趣带情, 以情感人。

七、精心结尾, 延续兴趣

语文教学切忌虎头蛇尾, 前边的课堂教学中, 提问、悬念、朗读有声有色、气氛活跃, 而结尾时千万不要只干巴巴做练习, 而应精心设计, 力争控制住学生已有的兴趣, 让他延续下去, 使其对整个教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如在教沈从文小说《翠翠》一文时, 课文中优美恬淡的湘西风景和纯朴、善良的人物, 自然吸引了学生的目光, 主人公翠翠的命运更牵挂着学生的心。为了让他们的兴趣延续下去, 可布置续写一篇有关翠翠今后命运的作文, 让学生展开讨论, 充分想象, 到底翠翠的人生结局是什么呢?这样学生会依然沉浸在课文的氛围中, 对主人公会久久不忘, 甚至终生难忘。总之, 培养学生的兴趣是一种教学艺术, 在教学实践中, 是把趣味性和知识性、思想性、艺术性融为一体, 往往能极大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兴趣是一种意志趣向, 是求知的动力, 如何提高学生兴趣, 活跃课堂气氛, 达到寓教于乐, 增长知识的目的, 是每个语文教师在教学中所追求和探索的。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 我们不妨从以上几方面做一些尝试。

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创新意识 篇9

一、发现问题

1.有意注意。有意注意包括上课时学生的注意力,表现为对所学材料的专心致志,还包括如何注意学习材料,表现为迅速注意到语言材料的特征及规律。教学时,教师要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观察、阅读、探索。教师一开课就可以设置悬念, 让学生把有意注意放到课文中的相关语句。教师还可以采用情绪感染、故事导入、联系生活等方法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为学生发现问题奠定基础。

2.大胆怀疑。为了达到有意注意策略的巩固与有效迁移的目的, 设计相关问题不仅可以作为教学方法,也可以作为一种学习策略, 让学生学会自己提出问题,分配注意,把握问题实质,实现有意注意的自我调控。学生学会自己提出问题的步骤一般可分为三步:教师鼓励大胆质疑;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如抓题眼、找中心句、想矛盾处等;引导学生多角度质疑,并辨别问题的优劣,逐步使学生善于提问。

二、筛选问题

1.教学中要明确学科内部意义。让学生明确语文学习的意义,尤其是要把握语文学习内部的意义,即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如教学《鲸》时,有学生质疑: 为什么说鲸是哺乳动物? 既然鲸是哺乳动物,为什么它会生活在海里呢? 显然,第一个提问是从“理解语言文字”的角度出发,是学生学习时需要在课堂上解决的,而第二个问题则指向其它学科,放在课外解决即可。语文学科内部意义是指通过引导学生学习课文语言,让学生懂得这些语言知识对语言交际的意义。学生领悟了学科内部意义后,易于从理解和运用语言的角度来筛选问题, 从而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

2.教师要做先行组织者。在引导学生筛选问题的过程中 ,教师要借 助于背景 资料、同类 课文学习 的经验等变为先行组织者,以便获得可以同化新知识的认识起点,即让学生筛选出适合本课学习的最有价值的问题。如教学《白杨》第二课时,学生的质疑有:白杨有什么特点? 为什么爸爸的嘴角浮起一丝微笑?为什么一位旅客正望着这些戈壁滩上的卫士出神?作者为什么写白杨? 面对诸多问题,教师怎样引导学生筛选? 我为学生介绍作者写课文的时代背景,并简单回顾怎样学习借物喻人的课文后,多数学生明白了选 择最后一 个问题作 为牵一发 而动全身 的问题。

三、解决问题

解决问题是人们面临新的问题情境,发现它与主客观需要存在矛盾而缺乏现成对策时,所引起的探求处理办法的心理活动。教学时,教师要让学生掌握问题解决过程中基本的思维策略。

1.展开联想。联想可以使学生的思维触角指向更宽、更广的领域,从而发展学生思维的创造性。指导方法有抓重点词句引导学生扩想、抓省略处引导学生补白、抓文末引导学生续想等。如《再见了,亲人》第二段,为了营救志愿军,小金花失去了妈妈。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联系形象谈感受,依据故事情节补充相关问题,如志愿军为什么称小金花为亲人? 小金花又是怎样救老王的? 敌人发现老王不见后的表现是什么? 小金花的妈妈又是怎样和敌人作斗争的?

2.学会转换。转换是指学生变换角度甚至多角度思索,从而发展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发散性、批判性等。指导时,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进行逆向思维,多角度思考。如《趵突泉》里有这样一句话:“假如没有这泉,济南定会丢失一半的美。”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教学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逆向思维:没有这泉济南的景色是怎样的? 有了这泉济南景色又是怎样的? 教师可以列举各种说法,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文章的中心思想。

3.学会组合。创造性思维是多种思维的结晶,发展创造性思维必须让学生学会运用多种思维组合思考的方法。指导时,教师要引导学生特别注意正向与逆向思维、发散与集中思维、直觉与逻辑思维、形象与抽象思维等思维形式的有机组合。如在教学《白杨》一文时,有学生质疑:作者为什么写白杨? 有少数学生根据直觉马上作出判断:借物喻人。我肯定了这部分学生的判断,并启发验证:作者借白杨喻什么人? 白杨和边疆建设者有哪些共同点? 学生组合运用直觉思维与逻辑思维思考,在解决问题的同时培养了学生思维的创造性。

4.学会迁移。迁移指运用自己已经习得的概念、规律去解决新的问题或将已经习得的概念、规则或解决问题的方法在新情境中运用。指导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剖析思维过程,从而获得思维方法。如教学《田忌 赛马》时 ,教师可根 据“只要调 换一下出场 顺序 ,就能获得 比赛的胜 利”这句话 ,引导学生剖析孙膑的思维过程,从而获得新的思维方法。然后 ,教师可以 让学生解 决新的问 题 :如果你是 谦虚的齐威王,当你发现第一场田忌用下等马对自己的上等马时,你会怎样调整,为什么? 让学生在新语境中运用刚掌握的思维方法,学会迁移。

语文课堂培养教学论文 篇10

我国的传统教育方式是“教师讲, 学生听;教师写, 学生抄”, 注重以教为主, 学生是围绕教师的教学活动展开的。在教与学中, 学生处于被动地位, 学生的思维自然不会活跃, 课堂效率极其低下, 学生兴趣无法有效地提高, 更谈不上培养创新意识。试想一下, 从小学开始, 学习就是为了应付考试, 考什么就教什么, 教什么就学什么, 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及内容都是跟着考试这根指挥棒走, 答案标准、唯一, 犹如工厂生产的产品, 只有一个标准。这种教育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 怎能适应社会的需求, 更谈不上有创新意识。因此, 教育者应当改变教育思想, 更新观念, 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 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成为学习的研究者, 主动参与学习, 学会分析, 不再单纯地依靠教师的讲解。

二讲究课堂艺术, 激发学生的思维火花

初中语文课堂中, 教师要讲究课堂艺术, 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 引导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激发学生创新思维, 增强创新意识。激发学生的思维, 可以利用初中生的好胜心理和较强的竞争意识, 在教学中努力营造竞争的情境, 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教学中常常抽出一部分时间, 进行征文比赛、朗读比赛或提出一些研究性的课题, 让学生自主去探究, 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这样有利于开发学生的思维, 培养创新意识。这些活动不仅增强了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基本技能, 提高了学生的素质, 同时还激发了学生积极向上的意识和与人交流的能力。如在讲授朱自清的《背影》时, 可以让学生进行朗读比赛, 在朗读中借助手势、眼神、语调、道具进行有特色的朗读, 营造浓浓的离别气氛, 让其他学生陷入了父子离别的情绪中, 领会到真挚的父子之情。在朗读中, 学生不仅受到了亲情教育, 创新意识也得到了锻炼。

三营造宽松的课堂气氛, 鼓励创新求异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部分, 但以往的作文教学中, 学生的写作思维都是运用教师的指导方法去写作。这样学生的思维僵化, 按照条条框框的规定去思考, 毫无创新意识。因此, 应当培养学生从多角度、多元化去思考问题, 鼓励学生敢于打破常规、标新立异写出有特色的作文。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想象尽情地发挥。学生写出的作文往往没有好坏之分, 只有角度不同而已。这样, 学生的想象空间无限扩大, 创新思维淋漓尽致地体现在作文上, 同时还保护和培养了学生的写作兴趣。例如, 一次在上材料作文时, 我在讲授“这山望着那山高”时, 指出这是一个贬义词, 是指责那些不安于本分、朝三暮四、见异思迁的人。但有一位同学却不这样认为, 他从新的角度去看这个成语。他说:“只有这山望着那山高, 人类才能不满足现状, 不断攀登高峰, 创造一个个世界奇迹。”这位同学因此写了一篇文章《论这山望着那山高》, 文中思维新颖, 很有创意, 赞扬那些不安于现状、不断进取的人, 并以一些名人为案例, 如冯骥才弃球从文, 鲁迅弃医从文等为例子, 论据充分, 观点明确, 使文章有了新意, 让人耳目一新。

四利用课堂提问, 促进思维创新

一上课, 教师就提一个好的问题必能激起学生的兴趣, 达到“先声夺人”的教学效果。反之, 同样的提问, 但问题没有质量, 就无法有效激发学生的兴趣, 不能引起学生的思考。例如, 在教学《孔乙己》时, 如果这样提问:孔乙己最后死了没有?学生会不假思考地回答:死了。因为, 在课文中不难看出, 虽然有问有答, 但效果不好, 不能有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学生的思维必将无动而止。如果换一种学生比较感兴趣的提问, 让学生有思考的空间, 学生就会积极思考, 有利于学生的创新思维的训练。如变成这样提问:“你们知道孔乙己是怎么死的吗?”这样的提问, 学生的思维一下子被激活了。有的回答:“是冻死的。”有的回答:“是穷死的。”有的回答:“是饿死的。”有的回答:“是他杀。”有的回答:“是自杀。”还有的说:“是封建制度的软刀子杀死的。”这样一来, 课堂气氛活跃了, 学生的思维也被调动了起来, 积极思考, 提出了许多有创新性的见解, 达到了较好的效果。

语文课堂培养教学论文 篇11

一、尊重学生,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课堂关系

尊重学生是教育原则和教育本质的要求。学生是活生生的人,是独立存在的个体,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个性,在其成长过程中呈现出不同的发展趋势和个性。因此教师要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创建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善于激发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创造各种条件引发他们无限的创造力和潜力。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相信学生,学生能解决的尽量让学生去解决,引发学生积极思考,提高他们学习的理性分析能力,使其主体精神在主动获取知识积极思维后产生动力,得到弘扬,使学生内在的潜能和个性也得到发展。将从以下三点来说:

1.构建民主课堂。教师要抛弃几千年来以为我独尊的师德教育观念,不要忽视学生的个性和需要,应树立新的教育发展观,懂得学生是发展的,有个性的,独特的人。尊重学生的个性,发扬教学民主,让学生在课堂上有充分的参与权,表达权和质疑权。创建民主、行人、和谐的教学氛围,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构建平等课堂。素质教育是让全体学生得到发展,培养创新能力,展示个人才华的教育平台。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要求,不搞一刀切的方法,让个层次的学生都能享受成功的喜悦。我曾教过一个学生,她写作文时,整个一篇文章没有一句完整的话,全是不同的字叠在一起,有点智力障碍。我不知怎样评价她,可我很同情她。我想不管怎样,还是应该鼓励她吧。于是我就在她的评语中夸奖作业认真,字写得好。只要多看书,多练习,一定写出更好的文章来。后来,她的文章有了很大的进步。也许她很难听到教师夸奖的话,鼓励的力量真大。

3.构建和谐课堂。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时刻关注学生的情感,教育学生克服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和挫折,让学生以饱满的激情和积极的感情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要求教师语言风趣,教学方式灵活。让学生在师生和谐中自主学习课文。如:教学《渔夫和金鱼的故事》一文时,让学生自己充当文中角色演课本剧,把渔夫的老实和老太婆的霸道的性格特点表演的淋漓尽致。

二、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创设情境,激发学生乐学的自主学习兴趣

随着教育现代化的推进,多媒体教学手段在课堂教学中广泛运用,为课堂教学质量创造了条件,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了学习效率。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运用多媒体手段创设情境,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确认自己的主导地位——重在引导,而不是自己唱主角。同时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主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使学生乐学。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应该是快节奏的、灵活多样的、丰富多彩的,而不是“黑白”无声的,多媒体这一教学手段,既能创设图文并举、声情并茂、情趣感人、形象生动的情境,还能以情入理、情理交融。使学生的情绪受到感染,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使学生以极大的热情投身于课堂求知之中。在讲授《地震中的父与子》一课时,我运用多媒体模拟火灾、地震场景,并配上相应的音乐,让学生如同身临其境,在这样的情境中,让学生说一说,议一议,想一想:当我们遇到这些意外时,我们怎样才能保护自己?于是学生争先恐后,纷纷发表自己的万全之策,使学生既紧张又活泼,在轻松而又紧张刺激的氛围中掌握生存和自救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十倍甚至百倍的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创新能力,使学生永远不会感到学习的疲倦。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们还可以通过小品表演、故事、歌曲、诗歌朗诵等感知活动强化学生的表现欲、求知欲,发展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使学生在“乐中学”,“学中乐”。如讲《王二小》一课时,我以一首《歌唱二小放牛郎》开头,在音乐的伴奏下由老师主唱、学生小声随着唱,同时学生按照歌词中的要求做出拍手动作与老师配合。学生看到老师唱的特别起劲儿,他们也就无拘无束了,动作自然、声音洪亮。音乐停止,看见学生们都兴高采烈,我不失时机的问:“心情如何?”学生的回答当然是老师所设想的:“心情高兴!”老师话锋一转说:“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王二小》”进而轻松自然的引出课题,这样的激情就能唤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主动求知欲望。

三、利用操作型教学手段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教是为了不教,教学的真正目的在于形成学生自我教育的动力机制和能力。在学生主动参与型教学模式中,我们以弘扬学生主体性为宗旨,促进学生发展为目的,以构建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新型教学结构为核心,打破传统的课堂教学结构,把现代教育技术引入课堂教学,科学地设置学生自主活动的情境,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动起来____动脑、动手、动眼、动耳和动口,通过猜一猜、试一试,想一想、做一做、议一议等方法,采用指导自读自悟、独立练习、合作讨论、上网学习等形式,增加学生在课堂上的活动量,使课堂教学结构发生质的变化。如教学《我的战友邱少云》一文时,我就让学生自读自悟,然后让学生自己批注,再检查学生读书情况,有个学生“不但可以看见铁丝网和胸......我们趴在地上必须纹丝不动。”这几句话旁注“任务重,难度大。”另一学生在“邱少云像千斤巨石一般......没发出一声呻吟。”这几句话后面批注的是“邱少云叔叔至死也不忘潜伏纪律真是个伟大的战士,我们学习的好旁样”。

施教之功,贵在引导,妙在开窍。在指导自学中,学是核心,导是关键。利用现代教育手段设计各种自学软件,既能有计划地、系统地安排学习过程,又能利用多媒体超文本或超媒体功能有效地突破重点与难点问题,从而为自学起到导向、导法、导疑、导思的作用。

语文课堂培养教学论文 篇12

关键词:中职语文,教学方法,创新,优化教学

优化课堂教学和培养创新素质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提高民族素质是教育的根本任务。

新形势下的中职语文教学,理应顺应时代的要求,在教学中进行教学创新,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精神,从而提高教学质量。接下来,笔者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中职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创新素质培养。

1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

多媒体教学是以计算机、电视、录像、投影等电教设备为主体,以文字、实物、图像、声音为媒介,向学生传递信息的教学方法。多媒体的使用已经改变了传统教学中粉笔加黑板这一单调、呆板的表现形式,将抽象和生涩的知识直观化、形象化,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根据课堂需要,利用电教手段配合教学,就能激发学生学习语言的兴趣,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从而优化教学过程。例如,在教学《荷塘月色》和《都江堰》时,我借助录音、录像、投影等教学媒体,把优美的大自然景观展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从视觉和听觉上感受创设的情境,让他们深刻地体会到荷塘月色的幽雅、都江堰山水风光的秀美和李冰父子为民造福的伟大情操。同时,再配以悠扬的背景音乐,不仅使学生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提高学习兴趣,还能潜移默化地让他们获得美的熏陶。

2 把人文教育有机地融入课堂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是对语文课程性质的最新认识。在过去的语文课上,教师把课文条分缕析,肢解为字、词语、句子、段落等,弄得支离破碎,把语文课上成纯粹的工具训练课。语文教学的人文教育功能远远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语文课上没有思想的碰撞、心灵的触动、情感的陶冶和审美的熏陶,学生不能从中很好地体验到学习语文的乐趣,常常感到语文枯燥、乏味,时间一长就怕学语文,语文课不受学生欢迎。新的课程标准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人文性因素放在教学目标的突出地位,突出了语文教育应有的丰富内涵,充分展示了语文自身的无穷魅力,还语文以本来的面目。许多文章都教学生如何做人,学生读起来很亲切,觉得很有意思,这样就会对语文感兴趣,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学生学好语文就不是一件很难的事情了,我们的语文课堂就不会再沉闷、枯燥无味了,语文教师也就不会感到太辛苦了。

在语文课堂中,我们可以设置课本剧表演、寓言故事表演和小品剧表演,以表演的形式把冰冷、单调的书本变得鲜活可感。

这样不仅能强化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记忆,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提升他们的人文素养。例如,我在讲《雷雨》这篇课文时,让学生按照课本的情节进行表演,在这个过程中,同学们既对课文的内容有了清晰的梳理和把握,同时对这种情景剧表演的形式也感到新鲜有趣。这不但使学生们体会到周朴园冷酷、狠毒、狡猾的性格,而且还帮助学生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3 自主教学

中职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在设计教学内容时,应遵循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进行课堂尝试教学,让学生备课、讲课,这样既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又能挖掘他们的内在潜力。

在中职学生这个群体里,学生中的大部分都属于叛逆期的孩子,他们心中有很多自己的想法,让学生作为一位“小老师”,可以让他讲述自己的见解,也可以让他设计题目问“他的学生”,还可以让同学提出疑问,当众解答。因此,在教学中,每单元我都会安排两篇实践性较强的课文给学生进行尝试教学,由各小组同学各自搜集资料、合作备课,然后推选一两名学生上台讲课竞赛,各组长当评委,最后由我进行点评。运用这种方法进行教学,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们不但过足了“教师瘾”,把主体性发挥得淋漓尽致,同时,教师也能够很好地理解学生的思想动向和思维方式,更利于以后教学环节的设计。这种全新的教学模式,让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主动,在平等和谐的气氛中师生融为一体,取得“双赢”效果。

4 寓教于乐,在课堂中融进多种活动

4.1 开展课堂辩论等各种竞赛

竞赛是课堂创新教学行之有效的方法,是教师教学由封闭向开放转变的有效途径。

朗诵精彩的散文、成语接龙、格言警句大家背或者寓言新编,都能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

另外,“辩论出智慧”,教师可以根据课本中的观点、时事话题和学生生活等作为话题,引导学生进行辩论,不但能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更能启发和拓展学生思维。

例如,我将课文有争议性的论题——“夏洛克是看重钱还是看重命?”“周朴园到底爱不爱鲁侍萍?”布置给学生,然后确定好正反方展开辩论。老师与学生一起参与,师生互动,其乐融融。

4.2 组织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

在语文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例如组织参观、制作板报、书法、模拟法庭和模拟面试等活动,通过这些活动,可以锻炼学生的动脑、动口、动手等实践能力和坚强勇敢的意志品质,让学生在具体生动的学习情境中去感受、去体会、去发现,让学生在具体的语文实践中锻炼自己、磨砺自己。所以,语文教学一定要和生活实践相结合,要让学生在语文活动实践中锻炼才干、锻炼意志,从而培养创新人格。

教学实践证明,只有在一个良好的教学氛围中,教师才能开展“教学创新”。

所以,教师不但要结合中职学生的培养目标,在课堂教学中不断优化教学方法,还要将创新观念渗透到教学中,逐渐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学习质量,也才能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高素质的综合性技术型人才。

参考文献

[1]马素荣.语文动态阅读教学初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13).

[2]廖映新.浅析中职语文教学方法的创新[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15).

[3]张卫星.探析中职语文教学与专业整合的课堂教学模式[J].考试周刊,2011(55).

上一篇:饲养问题下一篇:泰勒课程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