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品牌的创新依据

2024-10-12

运动品牌的创新依据(通用5篇)

运动品牌的创新依据 篇1

前言

上海回力运动鞋曾经是中国体育品牌的一大亮点,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 体育用品市场竞争日趋激烈, 民族品牌受到新一代品牌的挑战。因此, 努力推进中国民族体育品牌的营销创新尤为必要。

一、上海回力运动鞋品牌发展回顾

上海回力运动鞋是中国历史悠久的民族运动品牌, 早在1927年回力鞋业就已创建, 并于1935年注册商标。解放后, 回力鞋业经过深入的市场调研, 设计出穿着舒适的篮球运动鞋, 并深受年轻人的喜爱。经过几十年的发展, 1993年回力鞋结束统购统销, 由于市场上国内和国际运动鞋品牌日益增多, 且颜色鲜艳, 款式优美, 回力运动鞋渐渐陷入困境。2000年“回力”系列商标转至上海华谊 (集团) 公司。2006年, 回力鞋业转型为经营性企业后, 随着一代复古风、国货风的推崇, 回力重新受到市场关注。2010年, 回力上海旗舰店开业, 公司还计划三年内在上海开设百家门店, 与同类品牌拉开竞争的序幕。

纵观回力运动鞋的品牌发展, 历史赋予回力众多的荣誉称号, 如“中国驰名商标”、“上海市著名商标”、“市场信得过产品”等, 从而使回力品牌成为中国民族体育品牌中的佼佼者。如今, 回力远销海外, 主演《指环王》和《加勒比海盗》的著名影星奥兰多·布鲁姆就曾在亮相片场时穿着回力运动鞋。而巴黎街头打扮入时的年轻人也都以回力运动鞋为骄傲。这些都说明回力品牌是经得起时间考验的, 它的未来也必将充满希望。

二、回力运动鞋品牌营销SWOT分析

从品牌营销的现状来看, 作为中国民族体育品牌, 回力运动鞋既有自身的优势, 也存在着明显的劣势;既拥有广阔的发展机遇, 又必须面临严峻的挑战。

第一, 优势。回力运动鞋质量上乘, 穿着舒适, 价格低廉。不会给消费者造成过高的消费门槛。经典加经济实惠成为回力运动鞋的真实写照, 因而便于在更广阔的范围内向消费者推广。而且回力运动鞋是中国的民族品牌象征, 既符合推崇国货的爱国精神, 又适合具备一定年龄跨度的消费者进行品牌回味。例如, 对很多70后、80后人群来说, 小学时穿着回力运动鞋是一段难忘的经历, 当时回力品牌在竞争中处于领先, 经过二十多年的成长, 新一代年轻人也渴望重温童年的快乐。

第二, 劣势。回力运动鞋隶属国内体育品牌行列, 受消费者重视的程度低, 更重要的是品牌自身的产品类型单一, 无法对不同需求的消费者产生显著的吸引力。作为以实物产品设计开发为主的品牌经营, 产品是吸引消费者的核心要素, 很多消费者都具有“先入为主”的消费习惯, 即从视觉上如果不能对产品有所关注, 很难做出进一步的消费尝试, 如试穿运动鞋。回力运动鞋在产品设计和开发方面的起步较晚, 进而在国内市场实现的销售收入也比较有限。

第三, 机遇。“新国货”是时下非常流行的词语, 它代表着中国传统国货品牌的与时俱进发展, 既传统与创新相并行。例如, 在北京中心街区一位店主开设了国货品牌店, 却意想不到地门庭若市, 吸引了众多消费者前来购买。这说明中国民族品牌的发展机遇是可见一斑的, 回力运动鞋在店中持续的热销也充分证明了品牌的内在实力。而且运动鞋属于在使用中不断磨损的商品, 消费者每隔一段时间就要购买一双运动鞋, 回力运动鞋可以在未来的市场中开拓进取, 赢得客户。

第四, 挑战。目前在中国运动鞋市场已经形成基本的竞争格局, 进口的阿迪达斯、耐克, 国产的李宁、安踏, 都是运动鞋市场的领衔品牌, 并拥有相对稳定的客户忠诚度, 其他运动鞋品牌也分占了相当的市场销售份额。回力公司希望入主现有的竞争格局充满挑战, 而且作为中国民族体育品牌, 采取和市场前沿品牌类似的营销策略, 如明星代言、广告宣传、专卖店多管齐下, 公司能否支撑如此庞大的营销费用也值得商榷。

三、回力运动鞋品牌营销创新策略

针对当前的营销现状, 回力运动鞋应以传承中国民族体育品牌风范为发展的方向, 引入科学的营销策略, 提高客户满意度和忠诚度。

第一, 目标市场细分。同一类产品的客户需求具有不同的层次, 在品牌营销过程中, 国有体育品牌尤其需要关注产品类型和层次的划分, 确保喜好回力品牌的客户群体都能从中选择到适合自己的运动鞋, 打破产品层次单一化的局限。值得注意的是, 回力运动鞋在国际范围内的声誉和身价与国内形成鲜明对比, 其在国外的销售价格甚至超越国内的几十倍, 并为众多明星所青睐。国内消费者很大程度上认为回力运动鞋属于低档品牌。因此, 开展细致深入的目标市场细分和产品研发是品牌营销的首要任务。事实上, 众多的潜在消费者并非对优质产品不感兴趣, 而是缺少一种购买回力产品的原动力。回力公司应当推出针对不同目标市场的系列产品。例如, 服务中小学生的“青年时代”主题, 适合青年时尚人群的“活力绽放”主题, 关注中老年人的“温馨关怀”主题, 都能够激起潜在消费者的购买热情。公司应选择部分细分后的目标市场, 着力推进产品形象设计工作, 然后再不断向其他目标市场进军。

第二, 深化品牌服务。国有体育品牌的优势在于质量实在、穿着舒适、价格实惠。由于市场竞争非常激烈, 企业的主要精力用于产品开发和生产, 市场营销相对薄弱。特别是在服务层面, 国有品牌与国际和国内知名品牌之间的差距比较明显。创建国有体育品牌独特的服务模式成为品牌营销的制胜关键。公司应尽快构建现实空间和虚拟空间相结合的服务体系, 选择合适的地理位置, 在上海大规模开设专卖店的同时, 也向其他城市拓展专卖店, 同时创建网络服务空间。一方面, 公司应通过专卖店向消费者推广目标市场细分后开发的新产品, 让更多的消费者了解回力运动鞋的创新经营路线, 提高品牌关注率。公司要借助专卖店由服务专员向消费者提供购买指导, 发放宣传彩页, 推进促销活动, 并收集消费者的意见并传递至公司, 用于产品研发参考。另一方面, 公司应加大网站建设力度, 创建网络销售商城和服务论坛, 听取消费者的意见, 和消费者互动交流。同时, 公司应设立会员尊享服务中心, 方便客户随时体验最新发布的产品, 为网络购物提供现实参考, 并享受优质会员服务, 从而突出回力品牌的内涵。

第三, 拓展品牌宣传。在产品创新和服务深化的基础上, 回力运动鞋的品牌宣传应从自有媒体建立入手, 选择富有文化内涵、适合拉近消费者距离的宣传途径, 打造品牌知名度。公司可以尝试设计品牌专有杂志, 每月报道公司的发展概况、即将推出的新产品、组织的品牌活动;借助微博吸引受众, 让更多的潜在消费者感受回力的品牌内涵, 以及紧跟时代步伐发展的进取心。此外, 公司还可积极参与公益活动, 在媒体进行新闻播报的过程中实现品牌宣传, 塑造公益形象, 节约宣传成本。

总结

回力运动鞋是中国民族体育品牌的代表, 它承载着光辉的历史和未来的希望。将品牌营销放置在崭新的高度, 用科学的营销策略迎接行业竞争的挑战, 相信回力品牌的明天将会更加精彩。

参考文献

[1]陈辉, 饶远.我国民族体育品牌产品的保护与发展研究——以云南“云子”研究为例[J].中国体育科技, 2009 (02) .

[2]王勇山.中国体育运动品牌营销策略分析[J].中国商贸, 2011 (21) .

[3]莫凯敏.我国体育产业民族品牌的国际化发展探讨[J].体育与科学, 2010 (06) .

运动品牌的创新依据 篇2

一、从产品寿命周期理论的角度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是美国哈佛大学教授雷蒙德·弗农1966年在其《产品周期中的国际投资与国际贸易》一文中首次提出的。产品生命周期是产品的市场寿命, 即一种新产品从开始进入市场到被市场淘汰的整个过程。费农认为:产品生命是指市上的营销生命, 产中和人的生命一样, 要经历形成、成长、成熟、衰退这样的周期。就产品而言, 也就是要经历一个开发、引进、成长、成熟、衰退的阶段。典型的产品生命周期一般可以分成四个阶段, 即引入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

通过多品牌战略成功的实现了高的市场占有率, 高的市场占有率带来的较高的市场销售数量, 由此带来高额利润, 更加促进企业的发展, 从而形成良性循环, 如上产品寿命周期图所示, 多条产品销售曲线占领市场, 并且存在不断上升的趋势。

二、从满足市场细分需求与差异化营销的角度

宝洁公司在对不同的消费者市场进行有效细分的基础上, 在一般人认为没有缝隙的产品市场上寻找到差异, 生产出个性鲜明的产品, 而且成功的运用营销组合的理论, 将每一个产品都作为一个单独的品牌推销给消费者, 甚至将同一产品的不同特色也作为一个单独品牌, 以此最大限度地覆盖不同消费层面的市场空间。

宝洁公司在市场调研的基础上, 创立了专门的市场营销机构, 由一组专门人员负责某一品牌的管理, 每一品牌都具有独立的市场营销策略, 形成了宝洁的品牌管理系统。在以后的发展中, 宝洁公司在世界各地开展业务前, 必定先对消费者与市场进行调研。研究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为起点, 为品牌打下良好的基础。作为跨国公司, 宝洁公司还注意把不同国家拥有的知识和经验进行比较。对于洗衣产品和洗发护发产品等全球性产品品类, 宝洁公司不仅力争满足全球消费者的共同需要, 也尽力满足具体市场的独特需求。他们通过多种渠道与消费者进行交流, 倾听消费者的意见和建议。宝洁公司借此建立起庞大的数据库, 及时获得消费者的意见与需求。这些信息帮助市场部创作有说服力的广告和制定有力的市场营销计划, 帮助产品开发部开发新产品, 帮助销售部制定销售计划, 保证产品分销到世界各地。

宝洁公司经营的多种品牌策略不是把一种产品简单地贴上几种商标, 而是追求同类产品不同品牌之间的差异, 包括功能、包装、宣传等诸方面, 从而形成每个品牌的鲜明个性。这样, 每个品牌有自己的发展空间, 市场就不会重叠。以洗衣粉为例, 宝洁公司设计了九种品牌的洗衣粉, 占领了美国更多的洗涤剂市场, 目前市场份额已达到5 5%, 这是单个品牌所无法达到的。

三、从经营单位组合分析法的角度

该法由美国波士顿咨询公司建立, 其基本思想是, 大部分企业都有两个以上的经营单位, 每个经营单位都有相互区别的产品一市场片, 企业应该为每个经营单位确定其活动方向。在确定每个经营单位的活动方向时, 应综合考虑企业或该经营单位在市场上的相对竞争地位和业务增长情况。因此有四大类型的业务:“瘦狗”经营单位;“幼童”经营单位;“金牛”经营单位;“明星”经营单位。宝洁公司在开发多种产品多种品牌的过程中, 利用经营单位组合分析法诊断其中的业务, 把“瘦狗”类型的经营单位适时收缩并予以放弃, 因为这样的业务市场份额和业务增长率都较低, 只能带来很少的现金和利润, 甚至可能亏损, 但是需要的投资资金比较多, 可能出现资金陷阱。例如该公司推出的润妍洗发水与激爽沐浴露, 其中三年花费10亿力推的激爽沐浴露, 在仍然不能提高市场占有率的情况下以停产退市告别中国市场。

宝洁公司经营的多种品牌策略不是把一种产品简单地贴上几种商标, 而是追求同类产品不同品牌之间的差异, 包括功能、包装、宣传等诸方面, 从而形成每个品牌的鲜明个性。这样, 每个品牌有自己的发展空间, 市场就不会重叠。并且在公司实行内部竞争法, 宝洁的原则是:如果某一个种类的市场还有空间, 最好那些“其他品牌”也是宝洁公司的产品。因此不仅在不同种类产品设立品牌, 在相同的产品类型中, 也大打品牌战。并且, 宝洁的广告也是根据产品的特点向消费者提出独一无二的说辞, 并让消费者相信这一特点是别人没有的, 或是别人没有说过的, 且这些特点能为消费者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在这一点上, 宝洁公司更是发挥得淋漓尽致。宝洁多品牌的成功实施促使其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摘要:宝洁公司作为日用消费品公司取得了极大的成功, 成功的关键之一是公司实施多产品多片品牌, 本文从理论的角度分析宝洁成功的原因:一是从产品寿命周期理论的角度;二是差异化营销的角度;三是从经营单位分析法的角度。

运动品牌的创新依据 篇3

一、SEMG实验概述

SEMG是研究肌肉功能的一种重要工具和方法, 具有实时、非创、靶向性好等优点, 并且在控制良好的条件下, SEMG信号可以在较大程度上反映肌肉活动水平和功能状态的变化。在体能训练中应用SEMG, 可以实时监控运动员完成动作的有关工作肌群及其活动程度等, 从而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 提高训练效果。SEMG课题的研究目的是应用SEMG技术, 研究短跑运动员在进行核心力量训练时, 核心肌群的肌电活动模式主要针对的工作肌群, 了解相同的动作在不同要求下核心肌群活动模式的差异。其意义在于使短跑运动员的核心力量训练具有明确的针对性, 避免练不到位或错误的情形发生, 使训练满足专项的要求, 为提高运动成绩提供可能。

依据短跑的动作特点, SEMG实验中编排了“仰卧起坐”、“仰卧两头起”、“悬垂举腿”、“硬拉”、“背伸”等发展核心力量的动作方法。

二、SEMG实验相关结论

1.无论是卷体练习 (如, 各种仰卧起坐) 还是反向卷体练习 (如, 各种举腿) , 对上、下腹直肌的锻炼作用基本一致, 该研究中并没有显示出某种练习主要锻炼上或下腹直肌。

2.该研究所选取的六个腹背练习中, 仰卧直腿两头起和悬垂举腿这2个练习中各肌肉的激活程度最大, 锻炼的负荷也相对最大。

3.Bird-dog (俯撑跪姿超人) 练习中腹部肌肉无明显活动, 腰骶段肌肉的活动程度在60%左右, 这是一个比较好的耐力训练的负荷, 因而该练习比较适用于下腰部康复训练。

三、创编动机

发展短跑运动员核心力量的手段, 概括起来可分三个方面, 核心建设性力量、核心最大力量、核心速度力量和力量耐力。其中, 核心速度力量和力量耐力的练习方式更加符合现代短跑专项技术动作, 可以迅速使核心力量转移到跑的技术上, 不仅能提高跑的专项肌群的速度力量, 而且可以改善各肌群之间的协调性。这也是运动训练中被认可的一种训练方法, 即训练的辅助动作愈加贴近专项技术动作, 则发展性更显著。基于既发展短跑运动员的核心力量, 同时又有利于促进运动成绩提高的动机, 结合“SEMG”的部分实验结论, 本研究意在改编或创编兼具二者优势的发展短跑运动员核心力量的训练辅助策略。

四、兼具短跑运动员核心力量发展和技术动作改进的辅助动作练习方法

1.仰卧车轮蹬摆

动作方法:仰卧在叠加多层的小垫子上或跳箱盖上, 垫子宽度以不妨碍手臂前后摆动为准, 躯干前倾5°~8°, 异侧上下肢交叉摆动做车轮跑, 速度不宜太快, 体会下压前伸动作, 一侧腿平行于地面后另一腿方可启动 (见图1) 。

要求:屈髋尽量贴近腹部后再前伸小腿完成下压。

动作技术原理:动作原型启发于仰卧两头起。依据SEMG相关实验结论1可以推断“仰卧车轮蹬摆”兼具各种卷体运动和反向卷体运动的动作结构;SEMG相关实验结论2指出, 仰卧直腿两头起对各肌肉的激活程度最大, 锻炼的负荷也相对最大, 而“仰卧车轮蹬摆”采取的单腿蹬摆与直腿两头起具有较大共性, 虽然练习中产生的重力力矩变小, 但动作的用力形式相同, 如想达到类似效果, 只需在小腿上附加绑腿则可解决。最关键的是“仰卧车轮蹬摆”动作迎合了短跑的蹬摆技术。

2.悬垂蹬摆

动作方法:双手反握单杠悬垂, 两腿交叉做途中跑蹬摆动作 (见图2) 。

要求:屈髋腿大腿尽量靠近躯干, 随后小腿尽量向高处伸再过渡到前下压动作, 前伸腿至最高点下压开始时, 另一腿方可做屈髋收腿动作。

动作技术原理:动作设计启发于悬垂举腿。依据SEMG相关实验结论2 (悬垂举腿练习对各肌肉的激活程度最大, 锻炼的负荷也相对最大) , 悬垂蹬摆动作符合实验结果, 且“蹬摆”动作与短跑途中跑技术的蹬摆动作结构相类似。在实际练习中, 可在小腿上附加绑腿提高练习负荷。

3.移动Bird-dog

动作方法:Bird-dog动作方法为异侧上下肢支撑平衡, 移动Bird-dog是在此基础上做行进间爬行, 在前进的过程中强调后举腿的大腿收缩股后肌群, 帮助臀肌做伸髋动作, 而后转为屈髋前摆带动膝关节弯曲, 小腿随机折叠。在大腿收缩前摆的过程中, 异侧手臂回收支撑, 稳定后, 原支撑腿做后摆蹬伸动作, 如此交替反复 (见图3) 。

要求:下肢后伸的过程中, 强调股后肌群主动收缩, 因为在短跑的支撑后摆阶段, 大腿的动作形态为伸髋, 而股后肌群的离心收缩是辅助臀大肌完成伸髋动作的原动力。当大腿伸至水平面后, 在前摆的过程中小腿自然弯曲, 但不强调完全折叠, 原因是现代最新短跑技术提倡屈蹬式;大腿的前摆应尽量靠近腹部。

动作技术原理:Bird-dog练习对腰骶段的肌肉刺激较大, 且是一个比较好的耐力训练的负荷, 而移动Bird-dog动作在前进的过程中附加了对股后肌群的刺激。收腿前摆动作符合短跑动作技术结构。

五、实验与分析

1.实验分组

按照运动成绩抽取24名高中男生为实验样本, 所有被试均为具有半年训练经历的高考体育生, 年龄17±0.5岁, 身高175±5cm, 体重70±5kg, 按照100m跑成绩进行实验分组。为了确保样本同质性和较高的效度, 实验组和对照组保持成绩对等 (表1) 。

2.干预措施

实验组采用“仰卧车轮蹬摆、悬垂蹬摆、移动Bird-dog”三种辅助练习促进核心力量的发展;对照组采用“仰卧起坐、悬垂举腿、Bird-dog”三种辅助练习促进核心力量的发展。两个组别的训练负荷和组数相同, 发展核心力量以外的训练措施、要求、负荷保持一致, 训练周期为一年, 一年后再次进行百米的成绩测试。

3.数据统计

统计实验前后被试的成绩, 对实验数据进行均值比较和t检验, 数据的统计分析在spss19.0中进行。

4.实验结果

一年后, 对受试者进行3次100m测试, 取个人最好成绩 (表2) 。实验前后受试者的成绩变化情况 (表3) :

5.分析和讨论

从表3可以看出, 实验组和对照组经过一年的训练后, 百米成绩均有较大提高, 均值比较和配对样本t检验显示, 差异显著 (P<0.05) , 表明加强核心肌群的力量对被试的短跑成绩可能有一定的影响 (一般性训练手段是否起主导作用是干扰最后结论的一个重要因素) 。核心力量对于跑动过程中上体的稳定、体态的保持及力量的传导有重要的意义, 可有效减少能量的损耗、增强力量传导的效率。

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一年后的成绩, 实验组的成绩高于对照组, 均值比较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 差异显著 (P<0.05) , 表明创编的三个动作更有利于成绩的提高。这三个动作从技术结构上分析, 很大程度上类似于短跑的途中跑技术结构, 这表明面向中等水平的学生运动员, 在进行短跑技能发展上需要设计与短跑动作结构相类似的动作形式。

六、结论

1.与短跑动作技术相类似的辅助动作练习形式对改进稍低水平学生的动作和提高成绩具有较大的促进作用, 本文创编的“仰卧车轮蹬摆、悬垂蹬摆、移动Birddog”等辅助动作优于传统的“仰卧起坐、悬垂举腿、Bird-dog”等动作。

2.在实际训练过程中观察到, 采用与专项技能相类似的辅助动作练习形式有利于专项协调性的发展。

3.本文采用的两组干预措施是否对中等水平运动员核心力量发展和短跑水平的提高具有较大的促进作用尚不可作最后定论, 因为实验当初忽略了一般性训练手段的干扰 (依照当前对发展核心力量的高度重视, 不忍让部分学生作出牺牲) 。

参考文献

[1]林华, 王润生, 丛培信.核心力量训练原理初探[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2008 (2) :66-68.

[2]李文娟, 卢健.核心稳定性及其在运动中的作用[J].浙江体育科学, 2008 (3) :119-192.

运动品牌的创新依据 篇4

1 设计发展肌肉力量方法的解剖学原则

发展肌肉力量,必须建立在肌肉超量消耗的基础上才能实现,通过做生理功,是肌肉消耗的主要途径。因此导致肌肉的做功率,就成了发展力量的必由途径。

从解剖学角度讲,肌肉的定点和动点互相接近,克服一定的阻力是肌肉力量的表现。因此,选择力量练习时可采用能使肌肉定点、动点互相接近,并可使外力(阻力)方向与肌肉拉力方向相反的练习方法,才能起到增强肌肉力量的作用。这种练习方法,称之为抗阻力练习,是发展肌肉力量的解剖学原则。如采用直立位手持哑铃做双臂弯举动作,可训练肱二头肌的力量。但是此练习对发展肱三头肌的力量就无多大意义,因为前臂无需肱三头肌的参与,就能靠哑铃和前臂的自身重力伸肘复原。相反将练习设计成双臂颈后弯举哑铃,那么就得依靠伸肘克服哑铃的重力,作为伸肌的肱三头肌就可得到锻炼。掌握了这个原则,就能针对不同的需要,设计出各种发展肌肉力量的有效方法。

2 影响肌肉力量的结构性因素

肌肉收缩力或张力大小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就其结构性因素来讲,主要是生理横断面和肌肉初长度。

2.1 肌肉生理横断面

一块肌肉的力量取决于这块肌肉全部肌纤维力量的总和,因而,肌肉内含肌纤维数量越多,其肌力就越大。人体内,不同的肌肉在其结构及其纤维排列方式上有着较大的差异,从而影响着一定的体积内,肌纤维数量的多少,进而影响着一定体积内肌力的大小。为了比较肌肉内所含肌纤维的数量,通常引入生理横断面的概念,以有效地评价肌肉力量的大小。

所谓肌肉横断面,是横切肌肉所有肌纤维所得横切面的总和。其大小等于横切肌纤维的线段总和与该块肌肉平均厚度的乘积。例如一块半羽状肌平均厚度为0.75 cm,横切该肌所有肌纤维的线段分别为3 c m、4 c m、3 c m、2 c m , 则此肌的 生理横断 面为(3+4+3+2)cm×0.75 cm=9 cm2。

生理横断面的大小反映了该肌肉肌纤维的数量和粗细。由于肌纤维在不同类型的肌肉内排列方式不同,所以同等体积的扇形肌、梭形肌、半羽状肌和羽状肌的生理横断面有着较大的差异。羽状肌的生理横断面大于扇形肌,而扇形肌大于梭形肌。因此,下肢主要是站立、行走、跑、跳等,其肌肉配布主要以羽状肌为主,而上肢更主要是进行抓握类精细动作,其肌肉配布多以梭形肌为主。

新近研究表明,肌肉的绝对力量主要依赖于单根肌纤维的粗细而不是纤维的类型,即每单位横断面积的最大等长收缩力在快肌与慢肌中几乎是相同的。在人体实验中,已经获得有肌纤维类型与每单位横断面积之间只存在弱相关或完全没有相关的研究结果。

2.2 肌肉初长度

所谓肌肉初长度是指肌肉开始收缩前的长度。在一定生理范围内,肌肉的初长度越长,肌肉收缩时发挥的力量越大。已有研究发现:预先拉长小腿三头肌,使背呈60°后再做踉屈,小腿三头肌力能从384 kg增大到598 kg。

肌肉初长度影响肌肉力量可归结为以下三个方面:一是适宜的肌肉初长度创造良好的收缩条件,即粗丝与细丝之间的有效重叠,达到最多的横桥与位点的结合。二是肌肉是一种黏弹体,具有拉伸贮能的特性,肌肉预拉伸,在肌肉中贮存了大量的弹性能量,这些非代谢能在后继的向心收缩中可以作为动能而释放出来,以增大肌肉主动收缩力。三是肌肉预拉伸刺激肌肉的肌梭与腱梭感受器,引起牵张反射,可反射性地增加肌肉收缩力。

3 力量练习法的基本分类

建立在解剖学原则基础上的力量练习法,可在不同的固定状态,采用不同的工作性质,利用不同的练习器械进行锻炼,因此具有广泛的选择余地。根据力量性质的特点归纳为下列几个力量练习类型。

3.1 动力性力量练习

使肌肉做向心收缩和离心收缩相互交替的负重练习。如负重深蹲起、肋木举腿等练习发展腿部力量;引体向上、仰卧推杠铃、俯立侧平举哑铃等练习发展上肢力量;负重体前屈、肩扛杠铃转体等练习发展腰背肌力量。

动力性练习可有效提高神经肌肉的调节能力,促使拮抗肌群间的交互抑制能力。青少年时期应以动力性练习作为力量锻炼的主要手段。

3.2 静力性力量练习

是指肌肉长度不发生变化,只出现紧张程度增加的力量练习。如武术的马步、体操的控腿、双杠直角支撑、手倒立等都属于静力性练习。

静力性力量练习对发展肌肉的耐久力量和维持正确的身体姿势,保持身体平衡有很大帮助。但过多地采用静力性力量练习,有可能对肌肉的快速收缩能力产生不良影响。

3.3 等同力量训练

针对人体活动中,由于运动环节的位置变化,而导致肌拉力的不断变化,利用等同练习器离心制动原理(等同练习器的结构是一根绕栓在转轴上的尼龙绳,带动离心制动器转动,扯动尼龙绳越快,离心制动力就越明显,反之制动力就小),使练习器产生的阻力始终与扯绳作用力的大小相适应。这样,使整个关节活动范围内都可获得相对等同的锻炼效果,对肌肉力量的增加可起到明显作用。

3.4 递增力量练习法

肌肉在收缩过程中,肌拉力随肌肉缩短而相应减小。为使肌拉力在减小的情况下,进一步增大负荷刺激,可利用橡皮带、拉力弹簧等器械,在弹性限度内,其拉长度与回弹力成正比的原理,进行力量练习,这种练习对增加肌肉有效工作距离尤为明显。

4 扩展关节运动幅度,提高肌肉柔韧性的方法

影响关节运动幅度的因素主要包括关节面的形态特征和关节周围软组织性能,特别是肌肉组织的性能两大因素。其中关节面形态受人体解剖特点的限制,很难改变。但肌肉具有伸展性、弹性和粘滞性三大物理特性。伸展性就是增大肌肉、肌腱、韧带等起点和止点距离,是肌肉、韧带等被拉长的表现。因此,采用拉伸练习方法使肌肉、韧带等软组织起点和止点离得更远,并使外力作用方向与肌肉、韧带被拉长的方向一致。这种练习成为扩展关节运动幅度、提高肌肉柔韧性的主要途径。

4.1 起止点扩展法

改变动作环节的作业条件,利用人体结构相对位置的改变,使起止点之问的距离拉大,以牵引软组织(肌肉、肌腱、韧带)达到被动伸展的目的。这是扩展关节运动幅度的最基本手段,如改伸脚尖压腿为勾脚尖压腿,通过跟结节的前移,以拉大小腿三头肌起止点距离。当以胸部压腿时,随着骨盆向前转动引起坐骨结节向后上移位,使股后肌群在胫、腓骨和坐骨结节两处的附着点距离拉开,以达到拉伸股后肌群的目的。按照拉大软组织起止点距离的原则,在扩展上肢和躯干关节运动幅度时,可选择诸如悬垂摆动、压肩、拉肩,握棒转肩等练习来扩展肩关节的运动幅度;可用左右回旋、反弓等练习来扩展躯干的运动幅度以及采用压腿、劈腿等练习来提高下肢的柔韧性。

4.2 惯性冲击性拉伸

利用肢体快速摆动时产生的惯性,对软组织进行快速有力的拉伸。这种方法的特点是动作节奏较快、运动的幅度和对软组织产生的突发性牵拉力也较大。如连续踢腿。急振压肩等练习就属于此方法。这种方法对发展柔韧性见效较快,但是由于惯性冲击力较强,不易控制,往往因超越关节和软组织的伸展限度引起损伤。故应郑重使用。

4.3 肌牵引慢拉伸

采用对抗肌或其他肌群,有控制地收缩所产生的动力,促使软组织缓慢被动地拉伸。如燕式平衡、武术的控腿、平衡木的后拉举腿等。这种方法由于易控制,又不易受伤,故被较多人采用,但是活动幅度小。

4 . 4退让性重力牵引拉伸

利用身体各部分的重力作用,由被牵引部位的肌肉作缓1曼退让性工作,直至完全处于被动拉伸状态。如跪撑后倒、滑步劈腿等。这种方法由于受到一定条件的限制,适应范围较小。

依据语文课标培养创新精神 篇5

一.引疑激趣, 启发学生创新

兴趣是学生发展思维的巨大推动力, 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起点, 是学习成功的秘决。有兴趣的学习不仅能使人全神贯注, 积极思考, 还能使学生沉浸在活跃的氛围中, 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在语文教学中, 教师要注意挖掘教学内容本身内在乐趣, 依据学生心理特征认识规律挖掘语文教材中的诱导因素。激发学生用自己的思维能力来体验探知的全过程, 体验教学美;要善于开发和利用学生的好奇心, 有意识地创设特定的学习情境, 吸引学生的欲望, 推动学习的进程。语文大多文质兼美, 有的课文文笔清晰;有的课文情深意长, 富有感染力;有的课文富有幻想。在语文课堂教学中, 这些课文可以通过朗读、录音、挂图等来创设特定的情境, 去感染学生, 通过一定的情感调控, 架起学生与作者之间的情感桥梁, 引导学生沉浸在课文所描述的情感氛围之中, 让学生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 主动领会文章的思想内容。

二.以人为本, 培养学生创新

以学生为根本, 从学生心灵深处挖先辈的探索精神, 哥白尼不迷信他人, 不畏权贵, 创立地动学说;徐霞客跋山涉水, 踏遍祖国山山水水, 提出许多独到见解;鲁迅目睹国民之麻木, 毅然弃医从文, 寻求救国救民新路子……典型引路, 鼓励学生积极创新。教师也要灵活运用教学机制, 在教学中敢于提出种种“假设”, 敢于“冒险”, 教学手段有独创性、新颖性, 自然而然地会诱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正如布鲁纳所说:“学生的最好刺激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因此, 教师积极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极为重要。积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 即使是教师一时难以解答的问题, 也应该首先肯定学生的积极探索精神, 让学生以一种良好的心态投入到学习中, 从而启发学生可贵的创新意识。

三.张扬个性, 激发学生创新

在学习上, 它能促使学生前着某个目标积极进取, 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尽快转化为实际创新能力。创新精神包括过于否定、大胆怀疑批判的精神, 不怕困难、勇于探索的精神。心理学原理告诉我们, 在愉快、和谐的情境中, 人的智力能得到有效的发挥, 其个性心理特征也能得到充分的展示。在教学过程中, 利用各种教学手段, 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 让学生在全神贯注中愉悦身心, 激发灵感, 求得最佳创新状态, 淋漓尽致地发挥学生的创新精神。

广泛开展语文活动, 在活动中提高学生语文创新能力。一是确定主题, 开展读书活动, 如以“怎样培养青少年的成人意识”为主题, 向学生公布基本书目, 以班级、小组为单位进行阅读评比。让学生在广泛的阅读中进一步了解社会、了解自己, 从而提高认识、评判能力。

四.从扶到放, 引导学生创新问时, 往往急于了解其中的答案, 这时教师采用的最便捷的、最简单的方法, 莫过于自己了解的知识直接传授给学生, 令学生佩服并得到暂时的满足。但这样只会使学生对教师产生依赖思想。若教师为了让学生“创新”, 不管不问, 听之任之, 放任自由, 则学生“众鸟乱飞”, 那么就形成真正的“胡思乱想”, 达不到真正的创新, 而学生也会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如教师注意的是先“扶”着学生去探索知识的方法, 然后在掌握原有知识的基础上, “放”手让学生去摸索, 教师只在必要时作适当的引导。则不但会使学生的学习方式更灵活, 还会让学生在探索中实现质疑的飞跃, 以求创新精神的培养。我们可以在新课教学后, 积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维、想象, 敢于质疑、释疑, 提高自己善于获取知识的能力, 使他们能够着手发现、认清有意义的新知识、新事物、新思想和新方法;引导学生对学生的知识进行再次发现, 如让学生对学过的课文进行简单的改写、续写等。当然, 在刚训练时, 教师要作一定的指导, “扶”着学生学习, 在学生对知识掌握到一定程度时, 我们即可“放”手让学生去独立完成。而在这一过程中, 只有当学生独立思考、合作学习都不很好解决时, 教师才作适当的点拔。

上一篇:绿色价值下一篇:办税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