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禽改良(共8篇)
畜禽改良 篇1
畜禽改良是提高畜禽产量, 改善畜禽品质, 促进畜牧业发展的重要措施。经过广大畜禽改良工作人员多年来的辛勤努力, 畜禽改良工作现在已为广大养殖户所接受。但是, 根据笔者近期的调查结果, 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 目前, 基层畜禽改良机构已基本处于网破、线断、人散的局面, 畜禽改良形势不容乐观。
1 现状
据调查, 目前我国地市级以上的畜禽改良机构基本健全, 有机构, 有人员, 有经费, 工作开展有保障。县级50%有畜禽改良机构, 但经费多为自收自支或财政差额补贴, 人员工资和工作经费没有保证, 工作难以正常开展。有50%的县畜禽改良机构与动物防疫或其它机构合并, 无专职工作人员, 工作处于棚架状态。乡镇由于畜牧兽医站或被撤并或濒于倒闭, 多数乡镇畜禽改良机构已处于无机构、无人员、无经费的“三无”状态。村级畜禽改良站点受各种因素的影响, 效益日益滑坡, 站点数量逐年减少。
2 原因分析
⑴基层政府对畜禽改良工作重视不够, 重发展, 重疫控, 轻改良, 多年来对畜禽改良工作基本无投入或投入很少, 畜禽改良仪器设备匮乏, 改良工作难以正常开展。
⑵技术力量薄弱。由于基层畜禽改良人员工作条件艰苦, 待遇较差且难以保证, 难以吸引高水平的畜禽改良推广和从业技术人员。目前, 多数一线畜禽改良人员年龄偏大, 文化程度低, 知识老化, 技术没有及时更新, 基层畜禽改良人员整体素质偏低。
⑶农村散养畜禽存栏显著下降, 规模场又聘有自己的技术人员, 造成农村畜禽改良站点业务量明显减少, 收入大幅下降。
⑷受外出务工潮影响, 部分畜禽改良从业人员选择外出务工, 造成畜禽改良工作人员流失。
3 对策
⑴建立机构, 保障经费。县级要成立畜禽改良站, 作为专门的畜禽改良技术推广机构。乡级要恢复畜牧兽医站, 明确专人从事畜禽改良工作。县、乡财政要保证畜禽改良技术推广人员工资和工作经费。村级要合理布局改良站点, 按照畜禽存栏数量, 每3~5个村委设立一个站点, 辐射半径不超过5公里, 方便广大农户。
⑵加强业务培训。县畜牧主管部门要聘请畜禽改良专家和有实践经验的技术人员对畜禽改良从业人员从理论到操作全面定期进行培训, 不断推广畜禽改良新技术, 提高畜禽改良从业人员的素质。
⑶实行业务整合。引导村级畜禽改良站点从业人员增加动物防疫、诊疗、饲料兽药经营、产地检疫等业务, 实行综合经营, 努力把基层畜禽改良站点办成综合性的农村畜牧工作服务站, 增加业务收入。
⑷各级政府应当出台优惠政策, 创造优越的生活和工作环境, 政治上关心, 生活上照顾, 鼓励大中专毕业生到乡村从事畜禽改良工作, 从根本上改变畜禽改良从业人员年龄偏大、素质较低的状况。
⑸实施畜禽改良补贴。按照每配准一头 (只) 畜, 实施财政适当补贴的办法, 既可以减轻养畜户的负担, 又增加了畜禽改良从业人员的收入, 调动了积极性。
⑸国家有关惠农项目应当加大对畜禽改良站点的扶持力度, 列出专项资金, 采购必备的改良仪器设备, 逐步改善改良站点的硬件设施, 提升改良站点的对外形象。
⑺加大监管力度。畜牧部门要采取得力措施, 加强对畜禽改良工作的监管。一要坚决取缔劣质种畜 (禽) , 为畜禽改良工作扫清障碍;二要加强对畜禽改良从业人员的监管, 把那些不服从业务部门管理、服务态度低劣、技术水平低的改良人员清除出畜禽改良队伍, 树立畜禽改良队伍的良好形象。
畜禽改良 篇2
——加大品种改良力度为畜牧业健康发展提供技术保证
各位领导,同志们:
在全区上下积极投入“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的热潮中,我们迎来了崭新的一年。过去的一年,在温宿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地区畜牧局及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我县畜牧业工作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立足实际、面向基层,取得了卓有成效的成果,全县牲畜存栏达65.8万头(只),肉类总产1.12万吨,牛奶产量0.7万吨,绵羊毛总产687吨(其中含细羊毛365吨),山羊绒总产39吨,畜牧业产值达1.19亿元,占大农业总产值的12%。全年完成黄牛改良20297头,其中完成冷配任务15000头,分别完成全年计划的112.8、103.4;绵、山羊改良完成32万只;引进种畜555头(只);去势劣质公畜9.3万头只。全县实现人均牧业收入473.76元,人均牧业增收52.03元。下面,我着重谈一谈我县在畜禽品种改良工作中所积累的一点经验,供大家参考交流:
一、温宿县2005年畜禽品种改良工作的主要成绩
一是狠抓了黄牛冷配工作,尤其是加大了冷配站建设力度。全年完成黄牛改良任务20297头,其中冷配完成15000头,均超额完成任务。新建了27座标准化配种站,改建了9座旧配种站,使全县黄牛冷配站总数达到60座。
二是绵、山羊改良工作稳步发展。2005年,在保证绵、山羊存栏量稳步增长的同时,主要以提高单产和质量为主,在人工授精、劣质公羊去势,抓绒、剪毛鉴定,整群分群等环节上,严格操作规程,确保绵山羊单产、总产全面提高。全县山羊绒总产达到39吨,平均单产为236克,其中山区平均为310克,农区平均为195克。细羊毛总产达到365吨,平均个体剪毛量为3.4千克。
三是狠抓劣质公畜去势工作,为人工授精技术的应用奠定基础。自1997年全地区实行“全改去势”以来,我县始终把劣质公畜去势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2005年,全县去势各类劣质公畜9.3万头只,有效地推动了人工授精工作的开展和种公畜的推广。
四是加大了种畜引进和推广工作。2005年,全县共引进各类种公畜555头(只),其中引进细毛羊282只,绒山羊103只,卡拉库尔羊137只,肉羊16只。向其他县市推广绒山羊种羊1164只。
五是实施了“阿克苏地区百万只优质肉羊工程建设项目”。2005年8月,肉羊项目在我县正式启动,结束了我县没有高品质肉羊专用品种的历史。项目实施期间,培训技术人员18名,新建了5座绵羊人工授精站,完成人工授精1240只,为项目下一阶段的顺利实施打下了良好基础。
二、主要经验和做法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明确目标,为畜牧业大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畜禽品种改良工作是关系畜牧业能否持续健康发展的基础性工作,也是畜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关键环节。为此,温宿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畜禽品种改良工作,在资金、政策、人员、技术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县委朱岗书记多次率分管领导及农口部门领导深入基层调研,研究解决基层存在的实际问题,并要求畜牧、农业、水利、财政等有关部门及乡镇场领导,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坚持科学发展观,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真抓实干,努力把畜牧业这篇大文章做好。
(二)立足县情、真抓实干,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
畜禽品种改良工作的质量高低、效果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基础设施是否完善。为此,温宿县近年来十分注重基础设施建设,多方筹措资金,建设了一批标准化配种站,有效地改善了基层品种改良工作的条件。仅2005年,温宿县按照“财政补一点、技术员担一点、乡村出一点”的办法,筹资50余万元,新建了27个标准化黄牛冷配站,改建了9座旧配种站,并给每个配种站划拨了10-15亩耕地。此外还利用世行贷款项目——温宿县畜牧业发展项目,新建暖圈60座、人工授精站4座、药浴池2座、青贮窖1500立方米,极大地改善了基层条件,为提高品种改良工作的质量和水平奠定了扎实的物质基础。
(三)完善机制,强化管理,全面提高服务质量
在品种改良工作中,我县不断完善机制,强化管理,采取多种有效措施,保证了品种改良工作的顺利开展。一是建立了较完备的黄牛、绵山羊普查登记制度。对辖区内所有母牛、母羊均登记造册,既方便了管理,又便于配种工作的开展。二是在各文章转载自基层配种站实行了技术承包责任制。养牛户与配种员签订技术服务合同,可进行双向选择(即养牛户可以选择配种员,配种员也可跨乡镇服务),服务费可在物价部门规定的范围内上下浮动,配种费在配种时一次性预付,怀胎检查时如果是空胎则全部退还服务费。三是配种员实行评
议制度。配种员全部经过培训,持证上岗,并在半年及年终接受畜主代表及乡站干部的民主评议,凡评议达不到“良”以上等次的,均须再培训,连续两次评议不合格者予以辞退。四是严格执行“全改去势”制度。近年来,温宿县按照地区“全改去势”的要求,在春秋两季全面开展去势工作,保证所有劣质公畜全部去势。五是狠抓种畜管理工作。我们调整充实了种畜管理委员
会人员,并严格按照地、县品种区域规划的要求,在种公畜的引进、使用、调配等方面严格要求,杜绝了乱引种、乱配种现象的发生。同时,在种畜合格证发放时严格把关,还加大了《种畜禽管理条例》的宣传贯彻力度,使畜禽品种改良工作步入规范化、科学化的轨道。
(四)加大培训工作力度,狠抓技术队伍建设
造就一支高素质的专业技术队伍,历来是温宿县依靠科技进步求发展的重要目标之一。为此,2005年,我县特邀请新疆农业大学的6名专家教授来温宿县举办了一期畜牧兽医“2+1”大专培训班,来自基层的42名技术员接受了培训。为使技术员开拓视野、学习经验,2005年6月,我县选派了20名技术骨干赴喀什、和田等地进行了为期10天的学习考察。为使肉羊项目顺利实施,还选派18名技术员参加了地区举办的肉羊人工授精培训班。此外,在各生产环节,县站都派出技术骨干深入基层,现场培训、指导。通过培训,我县的配种员的技术水平、服务质量都有了明显提高。
三、2006年工作打算
在2006年,我们将继续立足县情,狠抓落实,采取有力措施,力争完成黄牛冷配1.7万头、绵山羊改良30万只的奋斗目标。同时,还要在配种站建设、人员培训、良种繁育、肉羊项目建设等方面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为“十一·五”规划的顺利实施开好头,为县域经济及地区畜牧业的持续发展多做贡献。
尽管我县在品种改良工作中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存在许多不足之处,与一些兄弟县市相比还有很大差距。我们相信,只要我们在“十一·五”期间,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地区“三干会”精神的要求,落实好今天畜牧业工作会议所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我县乃至全地区的畜牧业工作一定会取得更好的成绩。
畜禽改良 篇3
1.1 黄牛冻配改良情况
按照“统一规划布局, 统一物资供应, 统一技术培训, 统一收费标准, 统一管理制度”的“五统一”管理方式, 目前凉州区建成黄牛冻配改良点235个, 形成了区有供精中心、乡有服务站、村有冻配点服务半径不超过2km的黄牛冻配改良服务体系, 大力开展以西门塔尔牛为父本的黄牛杂交改良, 积极扩大夏洛来、利木辛等优质肉牛的三元杂交。经过30多年坚持不懈的努力, 全区牛改数量占到全省牛改数量的1/5, 处于全省领先水平。在西杂牛中, 一代西杂牛占6%, 二代以上西杂牛占94%。据测定, 出栏牛平均体重550kg, 个体产肉量达300kg, 育肥期平均日增重达1.04kg以上。黄牛冻配改良技术的推广普及, 使全区牛良种化程度、出栏率、产出水平、日增重明显提高。
1.2 瘦肉型猪杂交改良
抢抓生猪良种补贴项目实施的机遇, 在白猪育种场、和农牧业公司和威达牧业公司建立了3个种公猪站, 建成标准化猪舍、化验室等基础设施, 配置了精液配送车, 购置了采精、化验、分装、储存、输精等设备, 选择性能优良的杜洛克、约克、长白种公猪作为供精种公猪, 向各配种点保质保量及时供应精液。形成了区有供精中心、乡有供精点、村有配种员的三级猪人工授精服务网络, 全年完成能繁母猪人工授精授配5万头, 猪人工授精覆盖率达到81.4%, 生猪良种化程度达到99.5%。
1.3 绵羊杂交改良
凉州区在国家畜牧良种补贴项目和财政资金扶持下, 以肉用方向发展为重点, 采取良种引进与杂交繁育相结合的模式, 积极引进特克塞尔、无角陶赛特、萨福克、杜泊等肉用种公羊10000多只, 开展“肉羊×小尾寒羊”的二元、三元杂交改良, 提高羊肉品质和产肉率;同时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建成2个省级种羊场, 开展纯种肉羊的扩繁, 现已形成种羊场, 规模繁育场扩繁, 农户自繁三级生产体系, 加快了肉羊良种引进改良步伐。
1.4 良种鸡推广
通过外地引进与区内孵化的方式, 引进迪卡、罗曼、爱维茵、三黄等蛋、肉鸡, 大力推广良种鸡生产。2015年推广良种鸡480万只, 鸡的良种化程度达到100%。
1.5 新品种引进培育
为推动牛羊产业转型升级, 引进黑牛冻精积极开展黑牛杂交繁育、纯繁扩群和示范养殖, 通过山东黑牛与西杂母牛杂交, 培育“凉州黑牛”;依托草食畜牧业发展行动肉牛新品种选育项目, 通过弗莱维赫和西杂母牛杂交, 培育“河西肉牛”。通过杜泊、萨福克和小尾寒羊杂交, 培育“凉州肉羊”, 进一步提高肉牛肉羊个体生产性能和产品质量。
2 存在的问题
2.1 绵羊杂交改良步伐不快, 良种覆盖率低
一是财政在绵羊杂交改良上的专项投入资金少。近几年, 财政每年平均下达生猪良种补贴资金280万元、奶 (肉) 牛良种补贴资金130多万元, 绵羊改良仅为8~16万元。二是种羊繁育场建设数量少、生产规模小。繁育场所生产的种羊还不能满足实际需要, 部分养殖户仍需到外地引种, 不仅成本高、疫病风险大, 而且引进后未能进行科学的选育, 后代优良性能逐渐退化。
2.2 品种改良队伍不稳定, 技术力量薄弱
一是绵羊改良主要是规模养殖场 (户) 通过引进肉用种公羊进行本交繁育, 而羊人工授精技术的推广存在操作难度大、受胎率不高等问题, 几乎没有专业改良技术人员从事羊人工授精。二是从事牛改人员中45岁以上的占73.2%, 35岁以下的占15%, 牛改技术人员老龄化, 且改良工作脏、苦、累, 年轻人不愿从事此项工作, 并受到配种效益的影响, 出现青黄不接、人员不稳定的情况。
2.3 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改良设施设备不完善
部分改良点存在设施简陋设备不全等问题, 又无品种改良专项经费更新设施设备, 严重影响了品种改良工作的开展。
3 对策建议
3.1 加大投入力度
一是加大对种畜禽场、良种引进、良种推广工作的投入, 特别要加大在种羊繁育场建设等方面的投入;二是制定基础母牛补贴政策, 对规模养殖基础母牛给予补贴, 以调动基础母牛养殖积极性, 从根本上保障肉牛生产的可持续性;三是积极引导和鼓励民间资金投向畜禽改良工作中。
3.2 加强技术指导和培训
采取集中授课、现场指导、印发技术资料等方式, 组织养殖场 (小区) 、规模养殖户及畜禽品种改良技术人员, 从人工授精技术、畜禽杂交改良技术、畜禽良繁体系建设、现代畜牧业发展理念等方面开展畜禽改良技术培训, 提高畜禽品种改良技术人员的技术水平和养殖户的饲养管理水平。
3.3 提高基础母畜养殖水平和比重
加快良种母牛、良种母羊繁育场建设, 积极引导农户选留适龄基础母畜, 示范推广母畜先进生产管理技术, 不断扩大能繁母畜饲养数量, 提高母牛利用效率、母羊繁殖率和羔羊成活率, 推进母畜养殖规模化、专业化发展。
摘要:凉州区畜禽改良工作依托畜牧良种补贴项目, 坚持引种和培育相结合、繁育和推广相结合的原则, 大力实施“良种工程”, 推进黄牛冻配改良、瘦肉型猪杂交改良和绵羊改良改良, 加快新品种引进培育, 畜种生产性能和品质明显提升。本文通过对凉州区黄牛、瘦肉型猪、绵羊及种鸡改良现状进行分析, 找出畜禽改良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提出了畜禽改良的对策建议, 为凉州区畜牧业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凉州区,畜禽改良,良种工程,黄牛冻配,瘦肉型猪,杂交改良,绵羊改良,鸡改良,新品种引进,培育,对策建议
注释
畜禽改良 篇4
《畜禽繁殖与改良》复习题八
姓名___________得分_________
一 ·名词解释
1.精子活力
2.云雾状
3.射精量
4.精子密度
5.精子存活率
二.判断题(正确的在括号内写“A”,错误的写“B”。)
1.家畜采得精液后,应立即检查,评定其质量。()
2.牛羊的精液一般呈浓厚的乳白色,有时为乳黄色则不能使用。()
3.精子密度越大,颜色越深。()
4.猪牛羊的精液刚采出时具有云雾状。()
5.家畜射精量的大小因家畜种类、品种、年龄等不同而不同。()
6.正常家畜的精液刚采出时带有腥味。()
7.云雾状是精子活动的表现,可以据此判定精子活率的高低。()
8.检查精子活率时应放在室温下检查,避免精子死亡。)
9.检查精子活率的方法有平板压片法和血细胞计数法。()
10.若精子之间的空隙明显,彼此之间距离有一个精子的长度,则判定该精子密度为稀。()
11.检查精子活率必须在每次采精后、稀释后和输精后做三次进行。
三.单选题
1.下列家畜一次射精量最大的是()
A.猪B.牛C.羊D.马
2.下列家畜精液具有云雾状的有()
A.牛马 B.马驴 C.牛羊 D.猪羊
3.若视野中有60%-80%的精子呈直线运动,则该精子活力评定为()。
A.5 分B.4分C.3分D.2分
4.若精子布满于整个视野,难以看清单个精子的运动。估计每毫升的精子数为10亿以上,该精子密度让你估测应为()
A.密B.中C.稀D.不能确定
5.下列家畜精液都不具有云雾状的有()
A.牛马 B.马驴 C.牛羊 D.猪羊
6.若视野中有20%-40%的精子呈直线运动,则该精子活力评定为()。
A.5 分B.4分C.3分D.2分
7.某公畜一次射精量约为200毫升,精液颜色为淡乳白色,则家畜最有可能是()
A.牛B.马C.猪D.驴
8.做活率检查时,应把显微镜置于保温箱内,温度以多少摄氏度为宜()
第五章家畜繁殖技术 第四节精液品质检查
A.38-40B.20-25C.0-5D.40-45
9.若视野中精子分布稀疏,精子之间的距离超过一个精子长度,估计每毫升的精子数为1-2亿左右,该精子密度让你估测应为()
A.密B.中C.稀D.不能确定
10.除了猪以外下列家畜一次射精量最大的是()
A.驴B.牛C.羊D.马
四.填空题
1.刚采出的精液带有___________味,若带有_________则不宜作输精用。
2.精子活力检查必须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进行三次检查。
3.采得精液后,应立即进行检查,评定其质量,检查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种。
4.猪牛兔三种家畜相比较,精液颜色由深入浅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精液活率的检查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种。
6.精子密度的测定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__________与红细胞、白细胞计数方法一样,比较准确。
7.精子的形态学检查内容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简答题
1.家畜精液颜色变化有何规律?
2.简述家畜精液活率五级评分方法。
畜禽改良 篇5
1 存在的问题
(1) 缺乏统一管理。形成统一的管理和规模化的饲养模式, 提高养殖效益是建设畜禽小区的根本目的。但就目前情况来看, 我县畜禽小区建成以后, 出现了形象欠佳、无章无制的问题, 没有属于自己的统一管理机构或组织 (如合作社、协会等) 。同时, 在小区内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和使用问题上, 没有相关的人员进行协调工作 (如水电路三通的问题) 。另外, 产品的销售与引种、供料、消毒、防疫等众多环节之间没有进行较好的信息交流, 在信息服务基础设施建设上的投入明显不足, 甚至存在着恶意竞争的现象, 这将直接导致生产秩序愈发混乱, 给综合效益带来直接影响。
(1) 疫病防控体系不健全。目前, 我县畜禽养殖小区内饲养户在畜禽免疫程度上存在着参差不齐的现象, 而造成这一现象的直接原因则是很多饲养户严重缺乏全局意识, 在疫病防控方面缺乏统一性。对于相关业务部门的检查指导、疫病检测和免疫标识佩戴等工作, 一些饲养户始终秉着拒绝的态度来应对, 这从根本上促发了养殖小区在疫病防控上不合理、不科学、不安全状况的出现。在这样的背景下, 一旦某一户饲养户出现了疫情, 则极有可能蔓延到整个畜禽养殖小区, 造成极大的危害。
(3) 管理和技术水平不高。在入住小区农户中的技术和管理水平上, 大多数都是在传统的散养基础上进行了规模扩大。长期处于一种缺乏养殖技术、免疫知识及防疫程序和良种鉴别的养殖环境。另外, 养殖户还出现了一些如图省事和怕产生应激反应, 不愿意注射疫苗、粪便泛滥、采用不恰当方法接种、不按照停药期正确使用兽药、引进的畜禽品种不是良种、所购饲料有质量问题等现象[1], 这些现象的出现将直接导致养殖的效益迅速下降, 给养殖户的作业积极性造成了挫伤。
2 改良对策
(1) 抓规划设计。相应的职能部门应该加强调查研究, 组织畜牧、土地规划和环保等部门, 提出相应的建设及短、长期的发展规划。同时, 必须按照本地的特点、优势和整体发展目标, 来对养殖小区的建设进行有效指导, 对用地、供水、供电、物质供应、交通、防疫及生产布局等方面进行统一规划。另外, 对于动物防疫监督机构而言, 应始终严格地按照《动物防疫法》等相关的规定, 重视企业或个人动物防疫条件的审核、发证环节。
(2) 加强技术指导和培训。加强畜禽养殖小区养殖户的相关培训是必要的。如品种改良、饲养管理、经营管理和动物疫病防治等方面, 都要进行严格的培训, 让所有养殖户从根本上掌握整个饲养过程中各个环节所涉及的生产技能和科学知识等。而对于引种与改良环节, 应该得到足够的重视, 在品种、饲料管理、营养水平和销售渠道等方面必须对养殖户进行科学、有效的引导, 让其树立起品牌意识、质量意识, 提升整个畜禽发展的档次, 从而尽可能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最后, 在粪便的处理上应该采用厌氧消化技术和能源生态型模式, 将畜禽粪便通过调粪池、沉沙池、调节池进行发酵, 发酵过程中产生沼气和沼液, 沼液经后期干化处理可直接用作农田肥料, 这对促进生态环境建设和畜禽养殖业可持续发展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3) 推进产业化经营。要想解决生产与市场的对接问题以及如何保持生产市场的稳定性, 产业化经营便是有效的途径之一。比如, 对于生猪产业化来说, 对联合、加工两个薄弱的环节一定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另外, 在生产者与加工、销售的环节中, 要着力实行多种形式的联合, 从而有效地形成一种稳定的产业链和利益共同体, 真正从根本上增强面对市场风险的抵御能力。
(4) 防疫制度化。必须建立完善的养殖小区防疫制度以及畜禽出入制度、人员物品管理制度、标准化生产制度和消毒制度等。同时, 在养殖小区内必须配备相应的防疫、疫病诊断、消毒、无害化处理的设施, 以此来提高疫病的预防和控制能力, 从而使养殖风险不断降低[2]。另外, 应该制定出科学有效的操作规程、防疫程序以及品种和产品质量的控制标准。对于养殖小区内无公害的畜禽产品, 要加快对其的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 着力打造出优质的畜禽产品品牌。在这样的发展模式下, 相信一定能够有效促进养殖小区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徐丽华, 霍克民.标准化畜禽养殖小区的建设与管理[J].当代畜牧, 2010, 04:7-8.
畜禽改良 篇6
1 基本情况
兴义市位于滇、黔、桂三省(区)结合部,地处东经104°32′~105°11′和北纬24°38′~25°23′之间,是黔西南自治州的政治、经济、文化、信息中心。西与云南省的富源县、罗平县相交,南隔南盘江与广西的西林县、隆林县相望,东北与安龙、兴仁、普安、盘县接壤。辖区国土面积2 911.1 km2,耕地面积3.04万hm2,森林覆盖率达29.15%,市区面积22.2 km2。
兴义市是一个畜牧业发展大市,有草山草坡7万 hm2,可利用面积5.7万hm2,其中成片草场11片,总面积1.03万hm2,气候温和,雨量充沛,适宜牧草生长,发展草食畜牧业的潜力大。
2 畜禽品种资源的保护问题
品种资源保护是不容忽视的问题,如兴义矮脚鸡肉嫩味鲜,胫短,温驯,易于饲养管理,具有适应性强和抗潮的特点,是当地群众喜爱的鸡种。由于长期没有引起重视,保育工作滞后,大部分矮脚鸡基因混杂,数量越来越少,有濒于灭绝的危险,据1985年调查统计,仅有3 000余羽。当前,我省正大力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发展特色产业已成为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推进农村经济发展的一大主题,我市也把兴义矮脚鸡的发展作为畜牧业的一项经济项目进行发展。2001年以来贵州大学科研种鸡场先后两次到兴义市引种70余只,在该场进行扩繁选育,现矮脚鸡核心群已有1 000余羽。2003年起,贵大科研鸡场与兴义市畜牧兽医局联合,先后在兴义市郑屯镇坡岗、则戎乡、巴结南龙、绿茵公司等处建立保种基地和示范推广点。
3 畜禽品种改良存在的问题
3.1 受胎率偏低
主要原因是发情母畜距配种点比较远,不能做到及时配种,不孕母畜年龄达不到要求而参配较多,有的存在阴道炎、宫颈炎。应及时治疗不孕母畜,使其繁殖机能恢复正常,加强孕期科学的饲养管理。
3.2 科学养畜意识淡薄
据调查了解,我市大部分农户的畜种营养不良,补饲精料不足,膘情差,特别是孕畜产蛋期间的饲养管理跟不上,不重视良种良法相配套。今后应加大宣传科学养畜的重要性,提高群众对科学养畜的认识与注重,坚定科技兴牧、科技致富的思想。
3.3 资金投入少
当前对畜禽的品种改良,政府下达的任务重,经费少,工作难于开展,业务部门只求完成任务,忽视质量,严重影响品改的发展。
4 建议
4.1 充分认识畜禽管理及品种改良对发展兴义市畜牧业的重要性。近年来,我市把畜牧业作为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一条重要途径来抓,以促进了畜牧业的快速发展。但畜牧生产中普遍存在的种畜禽经营无序,种杂质量差、品种老化、生产性能低下等突出问题,已严重制约了我市畜牧业的发展。因此,应把种畜禽管理及品种改良工作作为大力发展畜牧业的突破口来抓,加大投入和扶持力度,畜牧部门必须把畜牧业工作放在重要的议事日程上来,制定相关的文件措施,每年制定畜禽品种改良繁育体系建设规划,认定“以市场为导向,资源为基础,效益为中心,科技为先导,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突出重点”的核心指导思想,改良畜牧服务体系,加强种畜禽管理,规范种畜禽市场,加快畜禽品种改良步伐,为全市畜牧业增产增收创造条件。
4.2 加强技术培训,保护畜禽品种遗传基因库,发展养殖业是促进畜牧生态系统良性循环的有效途径。提高科学养畜的水平,抓好疾病防控工作,减少传染率,使发病率、死亡率能得到有效的控制。
畜禽改良 篇7
1 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畜禽繁育改良工作重视不够, 重要性认识不足
主要停留在上级安排的任务当中, 改良过程中重引进, 轻选育;重投放, 轻良种良法的饲养管理依然存在。
1.2 畜禽繁育改良的组织方式和运行机制难以适应新形势下畜牧业发展需要
由于长期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 畜禽遗传资源保护、选育、推广脱节。本钱乾宁、昌台种畜场的育种组织方式和管理方式跟不上畜牧业发展要求, 缺乏有效的运行机制和协作、协调机制, 新技术新成果难以应用, 两场种畜选育处于半瘫痪状态, 而以农户为主的选育机制尚未建立。
1.3 畜禽繁育改良体系不健全, 队伍不稳定, 有的业务技能亟待提高
全州18个县中8个县设立县级家改站, 技术人员少, 变动大, 不稳定, 其中一部分还是非专业人员, 专业结构不合理, 新技术掌握滞后, 严重影响先进技术的运用和良种畜禽的推广。
1.4 支撑畜禽繁育改良投入不足, 信息手段落后, 畜禽繁育改良基础性工作薄弱
几年来各级政府尽管投入了一定的资金, 这些资金主要用于引进畜种, 良种良法和良种选育的科技支撑投入严重不足, 呈现良种引进投放农户, 农户按当地畜禽饲养管理而导致死亡、饲养不规范。适用本州推广的南江黄羊、西杂牛、三元杂交猪等没有选育群而只依靠引进, 引进良种畜禽不但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 而且容易带入有害病源。畜禽性能监测体系还未建立, 信息网络服务滞后, 很难掌握畜禽繁育改良进展信息和发展动态。
2 畜禽繁育改良工作思路、主要内容及目标
2.1 基本思路
基本思路是以市场为导向, 以技术进步和科技创新为支撑, 提高农牧民收入为目的, 认真做好优质畜禽遗传资源保护, 加强良种畜禽选育, 积极推广和利用良种畜禽。运用投入手段支持畜禽繁育改良的公益性和基础性建设;运用法律手段保障畜禽繁育改良持续健康发展。
2.2 主要内容
一是优良畜禽遗传资源保护:以九龙牦牛为主, 加快建立九龙牦牛资源场, 积极开展藏猪、藏鸡、草地牦牛遗传资源保护工作, 划定保种区, 建立核心群。二是大力开展本地畜禽选育, 把九龙牦牛、藏猪、藏鸡的选育工作摆在突出的位置, 积极开展以白玉县为主的金沙江流域黑山羊的选育和以石渠县长沙贡玛为主的藏绵羊选育, 通过选育争取申报地方品种, 同时加快对引进优良种畜的选育, 对适宜甘孜州推广利用的南江黄羊、约克猪、杜洛克猪、高代西杂牛等建立选育群或选育场。三是积极推广良种畜禽, 大力推广九龙牦牛, 积极宣传九龙牦牛的优质特性, 制作九龙牦牛冻精, 向州内和州外积极推广九龙牦牛;州内东部地区大力推广南江黄羊、三元杂交仔猪、西门塔尔牛和安格斯牛冻精配种;州内南北两部积极推广娟姗牛冻精改良牦牛和藏黄牛, 大力推广和规范本地黄牛改良牦牛。
2.3 主要目标
一是通过2~3年的努力, 建立和完善九龙牦牛资源场, 年能提供乙级以上种牛200头, 完成藏猪、藏鸡、草地牦牛遗传资源保种群或保种场建设。在丹巴县建立南江黄羊选育群, 年选育提供乙级以上种公羊100只。在泸定县建立大约克猪、杜洛克猪选育场, 年分别提供乙级以上种公猪50~100头, 建立三元杂交仔猪生产场, 年能提供5000头以上的三元杂交仔猪。在海螺沟管理局建立高代西杂牛繁育基地, 年生产肉牛500头, 同时年能提供30头高代西杂种牛, 良种畜禽自繁自用率达80%以上。建成优质肉牛生产基地, 优质山羊肉生产基地, 优质生猪生产基地。二是每年用娟姗牛冻精改良牦牛500头, 藏黄牛500头。三是每年用黄公牛改良牦牛10000头。四是每年选育牦牛50000头, 藏绵羊20000只, 藏山羊10000只。
3 主要措施
3.1 提高认识, 强化领导, 为畜禽繁育改良提供领导保障
一是畜禽繁育改良必须提到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高度来认识。畜种改良必须适应畜牧业生产结构调整, 适应了畜牧业结构调整, 也就适应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 制定了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研究优势农产品区域规划时指出“要有重点地进行科研开发, 加快引进、选育、推广优良品种, 加速品种更新换代。大力推进良种良苗的育、繁、产、加、销一体化, 把种业当作推动优势农产品发展的先导产业来抓”。总理的讲话从战略高度阐明了品种改良工作在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中的重要性。二是畜禽繁育改良必须提到构建现代畜牧业的主要生产要素来高度认识。畜禽繁育改良必须依靠技术进步和科技创新, 只有不断地运用技术进步和科技创新才能繁育出优质畜禽良种, 优良畜种的大量推广利用才能加快推动现代畜牧业建设步伐。三是畜禽繁育改良必须提到增加农牧民收入的高度来认识。增加农牧民的收入是农业和农村经济的主要任务, 同时增加农牧民的收入也是畜禽繁育改良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因此, 畜禽繁育改良必须紧紧围绕农牧民增收这一目标来开展, 把能否增加农牧民收入作为衡量畜禽繁育改良工作成效的重要标准。四是畜禽繁育改良必须提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高度来认识。畜禽遗传资源不仅是畜产品开发利用的基础, 而且是人类生活和生产的基础, 事关可持续发展, 甘孜州有丰富多样的畜禽遗传资源。九龙牦牛、藏猪、藏鸡列入国家《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 这些畜禽品种是甘孜州区域性特色畜牧业经济有利支撑, 为了畜牧业可持续发展, 必须高度重视现有的畜禽遗传资源保护, 保护的目的是为了永续利用, 处理好保护与利用的关系, 以用促保, 在保护好畜禽遗传资源的情况下, 逐步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总之, 只有充分认识到畜禽繁育改良的重要性, 才能统一思想, 形成畜禽繁育改良的坚强领导。
3.2 健全体系, 稳定队伍, 敢于创新, 为畜禽繁育改良提供技术保障
甘孜州畜禽繁育改良体系与兽医、检疫、草原体系相比是最薄弱的, 要借着当前正在推行的兽医体制改革, 建立健全基层畜禽繁育改良推广体系, 理顺管理体制, 激活运行机制, 直正建立适应甘孜州畜禽繁育改良工作要求的精干高效的公益性服务体系, 最终形成州、县、乡一体化的服务体系。一是现有的畜禽繁育改良推广服务机构要进一步解放思想, 转变服务方式, 增加服务功能, 改善服务手段, 按照北部生态畜牧业, 南部特色畜牧业, 东部效益畜牧业的发展思路, 以城市郊区, 旅游景点, 交通干线, 新农村建设, 生态健康养殖小区为重点, 以点带面, 逐步推广的方式为农牧民提供多种形势、多样化的技术服务。二是正在建立和准备建立的畜禽繁育改良机构的县农牧局要进一步加强自身建设, 整合人才资源, 提高技术人员的业务技能, 积极推广人工授精配种和种良法等先进技术, 这些先进技术推广在牲畜承包到户后遇到较大的挑战, 零星开展。要知难而进, 攻坚破难, 创新工作方法, 为先进技术的推广提供宽松的环境。三是建立健全技术更新机制, 所有的技术进步和科技创新都是通过科技人员来实现, 人才起决定性的因素, 畜禽繁育改良技术也不例外。随着社会不断进步, 新知识, 新技术不断涌现的今天, 畜禽繁育改良技术更新换代也迫在眉睫, 要抽派中青年技术人员到大专院校进一步进修深造, 学习新知识, 新技术, 培养成为畜禽繁育改良技术学科带头人, 充分发挥高新技术在甘孜州畜禽繁育改良工作中的作用。四是建立健全非专业技术培训中心, 组织专家编写通俗易懂、适用于甘孜州畜禽繁育改良技术培训教材, 每年对非专业在岗人员进行培训, 使之在基本技能岗位上能独立完成工作。五是组织技术人员到畜禽繁育改良工作先进地区参观考察, 学习先进技术和工作经验来提高甘孜州畜禽遗传资源保护、选育、推广技术工作水平。六是建立健全畜禽繁育改良信息档案资料, 配备信息档案设备, 完善档案资料管理, 达到有看点、有资料查的完整的档案。通过信息掌握畜禽繁育改良工作进展。七是做好畜禽繁育改良队伍稳定工作, 培育一个新品种需要几代人的努力, 由于不同畜种的生产周期不一样, 如生猪的生产周期在1年以内, 牦牛在4年以上, 这说明畜禽繁育改良工作具有连续性和长期性, 需要一支稳定的队伍, 要使队伍得到稳定, 就得切实尊重和培养畜禽繁育改良技术人员, 落实以人畜共患预防补助为主的福利待遇。畜禽繁育改良搞得好的任何一个国家和地区都是有一支业务精通, 作风务实, 队伍稳定, 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事业心, 热爱畜禽繁育改良事业的坚强队伍。
3.3 科学规划, 制定选育标准, 加强投入, 为畜禽繁育改良工作提供投入保障
一是甘孜州畜禽繁育改良制定了5年乃至远景规划, 以州级部门的规划为指导, 各县结合当地的畜禽繁育改良实际, 科学制定本县的畜禽繁育改良规划, 按照规划逐步落实。二是制定良种畜禽选育标准, 根据畜牧业标准化生产和规范化经营要求, 制定草地牦牛、藏猪、藏鸡等选育标准势在必行, 按照标准选育畜禽是标准化生产的核心。三是加强投入, 国家已经把畜禽遗传资源保护纳入中央财政预算和出台了良种补贴政策, 要积极争取把畜禽遗传资源保护纳入地方财政预算和出台良种补贴政策。其次, 积极争取省、州三配套升级深化、支农资金等资金投入畜禽繁育改良。四是科技投入, 支撑畜牧业发展的根本是畜禽良种面的提高, 针对甘孜州畜禽良种推广面小的情况, 加大投入外还要高度重视科技投入, 搭建畜禽繁育改良科技创新平台, 加强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和企业合作, 建立长期稳定的协作机制和利益连结机制, 以项目为载体, 加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选育、推广力度。
3.4 建立执法体系, 大力宣传法律法规, 依法管理, 为畜禽繁育改良提供健康发展保障
畜禽改良 篇8
白跃宇研究员长期工作在生产、推广和科研一线, 理论基础扎实, 实践经验丰富。近20年来, 一直致力于牛、羊动物育种、营养、环境和高效优质理论的研究, 具有较高的专业理论水平。
他经常深入基层, 扎实工作;经常牺牲节假日同其他科研人员一道进行科学研究和技术攻关。能够适时根据畜牧业发展不同阶段要求, 善于抓住关键环节实施突破。在他的倡议和组织下, 建立起了河南省肉牛科研攻关团队, 具有很强的创新意识和团队精神, 现承担河南省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优质肉牛杂交优势利用与产业化关键技术研究推广。在从事科研和技术推广中, 从立项、论证到实施等各个环节都一丝不苟, 力争做到理论严谨, 方法可行, 数据科学, 结论准确。
在科技理论方面, 他熟悉有关前沿理论在本专业国内外应用情况。为实现地方优良种质资源的长期保存和利用, 首次提出了利用三品种 (夏洛来、西门塔尔、利木赞) 杂交母牛与南阳黄牛或郏县红牛回交, 使各杂交后代保持了明显的杂种优势;筛选出了最优组合南夏西南;阐述了用BLUP法选育种牛、用MOET法扩繁培育核心群的技术路线, 创建了南阳牛优质肉块活体估测模型。在河南省率先倡导“肉羊规模养殖羔羊培育关键技术研究”, 破解了多胎羔羊和规模养羊中羔羊成活率低和生长速度缓慢的技术难题, 形成了分段培育、缩短繁殖周期、防病技术结合的配套技术。开展了“河南省养兔业的现状及发展战略的研究”, 为我省养兔业探索出科研为宏观决策服务的有效模式。
在科技创新方面, 他针对肉牛生产中普遍存在规模化制种困难、连续利用杂交杂种优势下降、品种优质与高产相互制约、养殖户收益率较低、专业户和饲养场难以实现规模化、产业链不完善等问题, 按照产业化的发展思路, 突出“优质、高效、安全”的生产方式, 采用由地方良种黄牛参与的三元轮回杂交技术, 解决了生产实际中无序杂交及杂交优势逐渐下降、地方良种黄牛优良性能未能充分发挥等问题, 实现了杂交优势的可持续利用。为河南省作为全国第一肉牛大省在肉牛科学领域的学术地位以及对建设“创新型河南”做出了突出贡献。
在科技成果转化方面, 他注重科技成果转化和新产品、新技术的推广, 与省、市级畜牧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 通过技术研究、典型示范、技术培训及产学研相结合等措施, 将肉牛杂交技术在我省部分地区推广应用, 带动了15万农户和510个肉牛育肥场通过养牛走上致富路;培育了一批牛肉深加工龙头企业, 起到了“点灯一盏, 照亮一片”的作用;秸秆通过牛的消化而实现过腹还田, 消除了焚烧秸秆带来的环境污染, 进而形成了农牧业良性生态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