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故事(通用12篇)
教育故事 篇1
我也做了几年老师了,对待调皮的学生也颇有经验,针对性的对他进行了一些特别的教育,比如治“懒病”,常用的就是“罚和留”,再不就是请家长督促。在我的“教育”下,他有一些“进步”,但不彻底,其应对的措施也很有“新意”,你布置三道题,他做两道;你罚抄写十遍,他交上来的就是一遍手写加上用复写纸完成的九遍“复制品”,你布置的周记,他就写这样一句“我今天心情不好”或“我觉得今天没有意思”。我问他为什么不多写点,他答,“老师,你不是教我们要写真情实感吗?”我无语。还有为治他的“嘴病”,也费了不少周折。一次,我讲到郭沫若的诗《天上的街市》,正讲到为什么牛郎和织女不能自由来往,他立刻接嘴说,“因为有老师在,他们当然不能自由恋爱。”我怒目相向,他理直气壮的回应:你看,老师不准我们自由恋爱,王母娘娘不许牛郎和织女自由恋爱,老师像不像王母娘娘?”看来,他接嘴的技巧有了新的提高,我只有从长计议了。
在此,我觉得作为教师,对于一位所谓的“问题学生”的教育好像也算殚精竭虑了,直到发生了下面这件事,我才懂得什么是真正的教育。
我布置了默写,大多数学生都完成了默写,没有完成的少数学生被我叫到办公室继续默写,最后只剩下一个学生,他自然就是马泽堃。我说:“你继续写,直到写起才能回家。”他背了一会,就说能默写了,正好我有点事出去了一趟,回来后,他已写完。我拿来一看,一个字都没错,书写也非常整洁,我有点怀疑,因为通常学生默写的书写都有点乱,有时还有涂改,就问:“你真的会写了吗?你背给我听听。”他说:“我不背,因为你要求的是写。”我又说:“你会写,应该会背,我再问你,真是你默写的?”他斩钉截铁的说:“是的。”他非常固执地坚持“不背”,我又看了一遍他的默写,突然,我发现他默写的笔迹是蓝色圆珠笔,而他手里却拿着黑色的签字笔!而此处再无其它笔!我明白了,他用事先写好的来蒙我,我有些愤怒了,我借此教育他:“你写不起只是不用功的问题,而作弊就是品行问题,从大处来讲就是违法,性质很恶劣,既骗了自已,又骗了老师,你犯的错是不能容忍的……”最后,他写了检查,怏怏不乐地走了。
这件事后,他不但没有改掉自己的缺点,而是变本加厉了,尤其不能容忍的是他更喜欢与我作对,我的课堂经常充斥着对他的厉声训斥,这已经严重干扰了我的教学,很多时候都不能按时完成教学任务,教学质量也明显下滑,他的成绩也一落千丈,我的心情也因此变得焦虑不安,心头一片茫然,不知所措。
我虽谈不上是一个坚强的老师,但我自小有一股不服输的劲,正当我徘徊之际,忽然想到我的校长曾经作过一次讲座(这是我记忆最深刻的一次讲座)题目叫《做一枝会思考的芦苇》。芦苇之平凡,不能改变周围的任何一物,只是默默的存在,但它一旦有了思考,它就有了内涵和力量。我开始反思我对该生的整个教育过程,整整苦思了一周,终于有了点茅塞顿开的感觉。
学生的撒谎和欺骗,以及他的知错不改,毋庸置疑是错的,我的教育也并无不恰当之处,一个是绝对的错,一个是绝对的正确,却怎么也导不出一次成功的教育,原因何在?我苦思的结果是:“错”的学生与“正确”的我不是“平等”的主体,一个是心智尚不健全、理智还未完善的学生。另一个是心智健全、理智成熟的专业教师,是非的辨别在成年人间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但这不是教育。他的一次精心骗局被我揭穿,对他是一次彻底的否定,他的世界尚未完全建立,也不坚固,他是承受不起这样的否定的。这时,我突然觉得我原有的正确是多么的粗暴和残忍,真有点不寒而栗,扪心自问:你还是教师吗?我又想到了我3岁的女儿,我眼泪来了,她刚上了1个来月的幼儿园,一连几晚我都在她尖厉的哭叫声中醒来,她莫明其妙地哭泣、吵闹,明显感觉到她的焦虑,一家人却无从安慰,而我无意中说了一句话:“算了,这几天不去幼儿园。”我的女儿听了这句话竟慢慢平息下来。事后才逐步了解到,幼儿园老师批评和指责了3岁的她没能自已穿好衣服,我不想探讨幼儿园老师的行为是否恰当,我只想忏悔我的教育。
我想知错能改我还是能成为好老师的。我开始观注马泽堃积极的一面,不再过分计较他与我作对,而且坚持每周与他交谈一次,地点通常不选在办公室,有时在操场,有时在放学的路上。我们交谈的内容很广泛,既有学习,也有生活;既有他的优点和优势,也有他的缺点和不足。我向他传达的信息关键点有:老师对你没有任何成见,学生犯错是难勉的,老师读书时也骗过自已的老师。比如为了贪玩,骗老师请病假;知错能改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欣赏你的敏捷。
皇天不负有心人,经过整整1年,我的学生马泽堃不再是与我作对的学生,反而是最配合老师教学的帮手:回答问题,他第一个举手;作业第一个交给科代表;背书最积极,经常对我说:老师我在你那儿背。我的课堂也因有一个思维敏捷的帮手而更显和谐,教学质量显著提高。他的语文成绩也如芝麻开花节节高,早已超过及格线。他的改变不仅限于学习和课堂,是他让我度过了一个在我的教师生涯中最感动的生日,至今历历在目:那是一个晚自习,铃声响了,我走进教室,只见学生全都站着。我正纳闷,学生齐喊:“蓝老师生日快乐!”在喊的同时又一起坐下,一下露出后面黑板,上面写着“祝蓝老师生日快乐”,我的眼睛湿润了,这难道不是做老师的最大幸福?这一切都是马泽堃“策划”的。我与他已经超越了简单的师生关系,这是我离学生心灵最近的一次。
学生带着老师的教育走了,留下的是教师的反思。
什么是真正的教育?你仅仅指出学生哪些是对的,哪些是错的,就是教育吗?不是;你仅仅教给学生知识和能力,就是教育吗?不是;你在教育学生方面尽了力,学生没有转变,就是教育吗?不是。我觉得,真正的教育是责任心、耐心、爱心的综合体,教育责任是国家、民族赋予我们的重担,义不容辞;耐心是教育者必须的付出,它没有终点,老师必须终身付出,不达目的不罢手,它是教育成功的保障;爱心是所有教育者必备的良心,他是促进教育的最关键点。苏霍姆林斯基说:“没有任何东西比人类的爱更富有智慧、更复杂。它是花丛中最娇嫩的而又最质朴、最美丽和最平凡的花朵。”愿我们的蓓蕾在春风吹拂下绽放,成为最艳丽的教育之花。
教育故事 篇2
——一年级教育故事
回顾这将近半年来的班主任生活经历,与学生朝夕相处,从关注学生的言行到关注学生的爱好,从关注学生的成绩到关注学生的成长,虽然已经工作7年了,但这几月却让我体会到了做班主任的艰辛,但也让我享受到了教学相长的充实和为人师表,感化学生所带来的快乐。
今年是一个值得记住的年份。因为这一年,休完产假的我带着对孩子的依恋和不舍重返三尺讲台,当了一年级的班主任。又回到孩子们中间,心情格外不同。也让我在班级管理上有了一个更新的认识。
高尔基曾说过:“谁爱孩子,孩子就爱谁。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可以教育孩子。”我深深地感受到:孩子只有在真正的师爱沐浴下,才能轻松快乐地生活和学习,才能健康地成长。
工作几年来我越来越喜欢和孩子打交道了。因为他们纯真、可爱。但以前的我似乎让学生感受不到我的爱。那时的我总是拿着一副老师的威严自居。对学生虽然负责,虽然认真,有时也开开玩笑。但没有走进学生心里,使学生对我敬而远之。可以说我不是十分了解学生,没有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师生之间隔着一层膜。而今,我有了自己的孩子,看着他一天天成长,渐渐地理解了孩子的感受。
三个月前,一年级小同学刚入学的时候,班上有个男孩子叫A。当其他小朋友都背着书包高高兴兴的进教室的时候,只有他在门外不停的哭。谁说话都不听,好几天都不进教室非要回家。最后勉强进了班也总是坐立不安,神情分散。面对这种情况,我马上与家长取得了联系。原来,这个男孩他的父母是做小生意的,常年东奔西跑租房子住,孩子从小就缺乏安全感,格外恋母,自己不敢单独上厕所妈妈一上班就在门口哭,谁劝都没用。这时,母爱提醒我,要把他当自己的孩子看待;师爱叮嘱我,要多给他关爱,帮助他成长。于是,我经常喊他到身边问寒问暖。热了,给他杯凉水,冷了,提醒他添两件衣裳。在学习上抓住他的点滴进步,不断鼓励他,在学生面前常夸他是个诚实和爱劳动的孩子。他的字写得不好,我给他讲道理,让他一个字一个字地练习,渐渐地他的字真的越写越好,学习成绩也有了显著进步。爱心在他身上的结晶,给我怎样当好一名教师增添了新的启迪。
从这以后,我更是无微不至地关心每个学生,看见孩子不舒服了,我赶快走过去摸摸他的额头,问寒问暖;有时有的孩子起晚迟到了,没来得及吃早饭,课间我会送去一块面包。课间,几个小同学之间闹矛盾了,我会耐心的给他们讲道理,渐渐地,再遇到类似问题,他们自己就会解决了。每当这时,我都会给孩子以甜蜜的微笑。慢慢地,学生们感受到了教师对他的关爱。现在我们班的学生下课后,老爱拉着我的手问
东问西,跟我说知心话。因为他们觉得,我是他们值得信赖的老师,同时也是他们的好朋友。是啊,“谁爱孩子,孩子就会爱他,只有用爱才能教育孩子。”当学生真正接纳了我以后,我的工作也变得异常的顺利。„„
作为一名普通的教师,我没有教育成功的大作,更没有值得称道的壮举,生活的平凡赋予我平淡的经历,而平淡中的种种感动,却时时刻刻,而又实实在在的激励着我不断前行。
最后,我想用一首小诗作结:
孩子永远需要我们的眼睛,孩子需要我们知道他的存在,孩子很在乎我们的评价,孩子在期盼自己的表现得到认可,孩子想得到成功的体验„„
那么,这时
——我们就不能吝啬爱心,我们应扬起爱的风帆,时刻地关爱孩子,真心地赏识孩子,真诚地凝视孩子,赞赏地微笑面对孩子,拥抱他们,轻抚他们,让孩子们知道,孩子们对于我们很重要!
我的教育故事 篇3
随着孩子一天天长大,有了自己的思想,问题也就跟着出现了,他会经常因为一些事情没有达到他的心理需求而哭闹,比如他会没完没了的看动画片,不让他看就哇哇大哭;想买他喜欢的玩具也会没完没了的要求,直到把这个东西拿到手。这些问题很让我们头痛,后来我和他爸爸达成共识,一个不曾受失望和拒绝的孩子,他的受挫能力是很低的,而且孩子的一些不良行为不能及时被制止,则有可能形成多种不良习惯。因此,适当的约束孩子、拒绝孩子,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是有利的,于是我们制定了一个计划:
1.做事之前先讲规矩。比如看电视的时间只有半个小时,玩玩具以后要把玩具收回原处,去超市里面除了必须品外只能买一样喜欢吃的小食品,当然了,让孩子遵守的同时,我们做家长的也陪孩子一起执行,这也是尊重孩子的体现,也能使孩子更好的了解父母的想法,孩子做起来就更主动,也会更符合父母的想法。
2.陪孩子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比如当孩子无理取闹的时候,除了语言的告诫外,要用其他有意义的事情来吸引他的注意力,比如引导他做一些手工,如做泥工、剪纸,让孩子找到乐趣的同时,还锻炼了他的动手能力。
3.不要心疼孩子的哭闹。当孩子使出他的杀手锏——哭的时候,要平静的面對,不要一味的哄他,要他自己发泄,当他平静下来的时候,再陪他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要他明白哭闹是没有用的。
4.建立明确的奖惩制度。例如,孩子想买玩具时,就和他一起制定一个表格,包括吃饭、整理玩具、愉快的心情等,每天看表现,表现好就能得一颗五角星,表现不好就扣一颗五角星,得到30个五角星就可以买一个喜欢的玩具。一开始,宝宝还没有什么意识,有时也无所谓,但是后来想买喜欢的玩具的时候,就傻眼了,这时我就会告诉他赶紧攒够30个五角星就可以买玩具了。下次当他闹情趣的时候我就会提醒他,渐渐地他也形成了这样的意识,知道了控制自己的情绪。
这几条说起来容易,做起来还是很困难的,作为父母最难的就是将态度坚持到底,面对孩子的眼泪有时也曾心软过,可一想到为了孩子,也就狠狠心坚持下来,没想到效果还真的出奇的好,宝宝也越来越听话,懂事。
经常有邻居或朋友碰到我都会说牛牛很懂事、听话,问我平时是怎么教的。说到这一点,我想也许是有了在幼儿园工作的经验,在宝宝小的时候就叫他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要学会关心别人。每天晚上都会给他听下载的一些有教育意义的小故事。
记得宝宝一岁多的时候,他自己在玩玩具,突然不小心把玩具掉到了沙发下面,他赶紧跑过来想让我帮忙,我当时没有立即去帮助他,而是鼓励他自己想办法。一开始,他也试着自己用手去够,可是他的手臂太短了,够不到,后来,他就走开了,我以为他放弃了,刚想去提醒他,只见他从厨房拿来了一把扫帚,他把扫帚伸到了沙发下面,慢慢尝试把玩具拨出来,最后通过自己的努力,终于拿到了玩具。我在一旁忍不住把他抱了起来。后来随着宝宝的成长,很多事情我都是让他自己先尝试着做,让他自己想办法解决。
宝宝从小就懂得关心别人,记得他不到两岁的时候,有一天晚上,我坐在电脑前看新闻,宝宝就跑过来要我陪他玩,我当时有点头痛,就对他说,妈妈感冒了,你自己去玩吧,他就自己默默走开了。过了一会儿,他又来了,我刚想训斥他,只见他手上拿了一盒感冒药,对我说,妈妈,你吃点药,感冒就好了。当时,我真的很感动。但是我至今也没弄明白小小年纪的他当时是怎么找到感冒药的。
牛牛的奶奶患类风湿性关节炎,坐轮椅已经很多年了,每天从幼儿园回家,他第一件事就是要去看奶奶,有时候爷爷、奶奶回乡下了,吃饭的时候他总是要先问一问,爷爷奶奶去哪里了,怎么没来吃饭。记得有一次,牛牛的奶奶感冒了,不能坐起来吃饭,奶奶就让我们先去厨房吃饭,牛牛不肯去,说要陪奶奶,当时已经不早了,我就跟他说,我们先吃,吃完了以后再来陪奶奶,他就是不肯,我就硬把他抱走了,可是他竟然乘我盛饭的时候又跑走了。后来没办法,我只得把饭端过去,他也不肯吃,一定等到奶奶一起吃。后来奶奶稍微好点了,能坐起来了,牛牛才肯吃饭,吃完饭还要陪奶奶到很晚。看着牛牛这样孝顺,邻居家的奶奶立即竖起大拇指直夸牛牛是个懂事的孩子。
平时牛牛只要看到有谁受伤了,都会很着急,有一次看电视,中间插播了《保护江豚》的广告,牛牛看到小江豚找不到妈妈了,很着急,后来又看到小江豚额角被撞破了,竟然伤心地留下了眼泪。看到他这样,我就说,你别着急,我来打电话给警察叔叔,让他们来抓那些坏人,牛牛赶紧帮我拿来了手机,我就假装拨了号码,把情况告诉了警察叔叔。突然他又说,妈妈,你赶紧再打一个电话给警察叔叔,我问为什么,他说让警察叔叔先把小江豚送到医院去包扎伤口。我又重新打了一次电话,牛牛这才松了一口气。
教育故事 篇4
一个孩子4岁才会说话, 7岁才会写字, 老师对他的评语是:“反应迟钝, 思维不合逻辑, 满脑子不切实际的幻想。”他曾经还遭遇到退学的命运。
一个孩子曾被父亲抱怨是白痴, 在众人的眼中, 他是毫无前途的学生, 艺术学院考了三次还考不进去。他叔叔绝望地说:“孺子不可教也!”
一个孩子经常遭到父亲的斥责:“你放着正经事不干, 整天只管打猎、捉耗子, 将来怎么办?”所有教师和长辈都认为他资质平庸, 与聪明沾不上边。
这三个孩子分别是爱因斯坦、罗丹和达尔文。
这个答案不会让你感到意外吗?我们做过类似的傻事吗?
曾被我“预言”不成器的学生中, 虽没有像“爱因斯坦、罗丹和达尔文”似的著名人物, 但也不乏活得滋润、幸福、事业小有成绩的。我真的担心那些被我“预言”不成器的学生, 现在是否真的就不成器了?
其实, 每个学生都心存着一个梦想, 都有一座属于自己的天堂, 我们不能发现它, 那是我们还缺少一双智慧的眼睛。
面对学生应该怎样做呀?再看看下面的故事, 我想会有答案。
有个孩子对一个问题一直想不通, 为什么他的同桌想考第一一下子就考了第一。而自己想考第一却才考了全班第二十一名;回家后他问道:“妈妈, 我是不是比别人笨?我觉得我和他一样听老师的话, 一样认真地做作业, 可是, 为什么我总比他落后?”妈妈听了儿子的话, 感觉儿子开始有自尊心了, 而这种自尊心正在被学校的排名伤害着。她望着儿子, 没有回答, 因为她不知道怎样回答。
又一次考试后, 孩子考了第十七名, 而他的同桌还是第一名。回家后, 儿子又问了同样的问题。她真想说, 人的智力确实有三六九等, 考第一的人, 脑子就是比一般人的灵。然而这样的回答, 难道是孩子真想知道的答案吗?她庆幸自己没有说出口。
应该怎样回答儿子的问题呢?有几次, 她真想重复那几句被上万个父母重复了上万次的话——你太贪玩了;你在学习上还不够勤奋;和别人比起来还不够努力……以此来搪塞儿子。然而, 像她儿子这样脑袋不够聪明, 在班上成绩不甚突出的孩子, 平时活得还不够辛苦吗?所以, 她没有那么做, 她想为儿子的问题找到一个完美的答案。
儿子小学毕业了, 虽然他比过去更加刻苦, 但依然没赶上他的同桌, 不过与过去相比, 他的成绩一直在提高。为了对儿子的进步表示赞赏, 她带他去看了一次大海。就是这次旅行中, 这位母亲回答了儿子的问题。
后来, 这个孩子再也不担心自己的名次了, 也再没有人追问他小学时成绩排第几名, 因为他以全校第一名的成绩考入了清华。
故事中没提到母亲的答案是什么, 给我们留下了个性的想象空间。我想母亲的答案一定很完美!
我的教育故事——迟到引发的故事 篇5
--我的教育故事
三3班
时善干
关爱学生,尊重学生,首先就要尊重学生的人格,信任每一个孩子。前苏联有位教育家曾说过:漂亮的孩子人人爱,而爱不漂亮的孩子才是老师真正的爱。特殊的孩子,更要特殊的爱。
前年,我刚接了一个五年级班。一天早上,已上课了,教室门轻轻被推开,半个脑袋怯生生地探进来,“哈!哈!”教室里顿时一片哄笑。是他,陈宇轩又来迟到了。这是一个比较特别的孩子,不但不能向正常人那样行走,而且注视时,一只眼睛的白眼仁便翻出来了。在同学们的眼里,他似乎成了“另类”。一些孩子还经常取笑他,因此他更显得内向,沉默寡言。我看在眼里急在心头,一直关注着他,想尽力找回这个“失群”的孩子。陈宇轩红着脸站在门口,我向他招招手,轻声说道:“快回到座位上吧!”趁陈宇轩整理书包间隙,我大声问:“还有哪些小朋友也迟到过?”片刻,一些小手举起来了,我又问:“迟到是什么心情?”同学们都说‚害怕,害羞……我郑重地说:“既然大家都有这样的感受,那你们还嘲笑他,他不更难过了吗?”教室里鸦雀无声。我立即启发大家:“你们应该怎么做?”小男孩潘云鹤马上站起来很真诚地说:“陈宇轩,对不起,我不该嘲笑你……”其他小朋友也都纷纷向向琪道歉,并表示要和他交朋友,陈宇轩脸又红了,不过这次他是高兴还有点不好意思。
苏霍姆林斯基说:“尽可能深入地了解每个孩子的精神世界,是教师的首条金科玉律。”课后,我和陈宇轩谈心,问他吃早饭没有?他低着头不说话。我给钱要他去买牛奶、面包,他执意不要,我生气了,他才接过钱。看着他一瘸一拐地向面包店走去,我心中一阵阵酸楚。星期天,我去家访,才知道陈宇轩家庭很贫困。陈宇轩是个早产儿,多病才落下了残疾。他妈妈生下弟弟后就离家出走了,他爸爸在沿海打工,老奶奶忙着照看小弟弟,陈宇轩在家什么都得做。小小年纪就过早地承受生活重担,他瘦弱的肩膀能担得起吗?
我决定利用班级体的温暖来慰籍这颗受伤的心。我发动学生献爱心,为陈宇轩捐钱捐物;利用节假日带领同学帮陈宇轩做家务;将几个成绩优秀的同学与陈宇轩组成学习小组,帮助他补习功课;我也重点地关照陈宇轩,一有机会我就在班上表扬他,说他是一个勤劳的孩子,是一个孝顺的孩子,学习也非常认真……渐渐地,小伙伴和他亲近了,陈宇轩脸上也有了笑容。期末考试,陈宇轩获得了良好,他拿着试卷激动地对我说:“老师,我也要做个好学生!”迎着我的目光,已是满脸泪水。
我的教育故事 篇6
原题是这样的:在一次高尔夫球比赛中,A球距球洞3米,B球距球洞1.5米,那么A、B两球的距离d的范围是( )
A.1.5米 C.1.5米 一上课,我就发现学生对这道题有争议。就问学生选哪个,四个选项都有选的,而且选A的非常多。我心里一动,如果直接给学生答案,效果不一定理想。于是我顺着学生的声音说:“选A。”哇!许多学生高兴地都要站起来了,他们因为自己的“胜利”而兴奋。我观察其他学生,有的低了头,有的怀着困惑的眼神看着我。我内心对有困惑眼神的却充满了期待,于是我开始讲解该题。 [球洞][3][B][1.5][d][A][A][3][球洞][1.5][B] 如图,∵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3-1.5)米 [球洞][1.5][1.5][B][A][d] 如图,d=3米-1.5米=1.5米,可能存在d=1.5米的情况,所以选B。这时我适时地说:“选A的同学们还有意见吗?”这时选A的同学都低下了头。我接着说:“选A是错误的,前面我说选A那是没说完。”许多学生笑了,而选A的那些学生更像是霜打的茄子。 就在选B的学生得意之时,我又接着问,谁还选C?可向同学们讲一讲。这时选B的同学似乎意识到什么,表情有了变化。连选C的也不敢讲了。于是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接着说有不同于前面选项的可举手。我便请其中一位上前讲解: [1.5][3][d][B][A][球洞] 如图,也存在d=1.5米+3米=4.5米的情况。于是所有学生都长吁一口气,真正恍然大悟,应选的是D。 这时我只是表扬了一下刚讲完的这名同学,而没去统计表扬一开始就选D的这些高才生。因为这些一个是少数,更重要的是怕挫伤选A、B学生的积极性。看着无精打采的他们,我鼓励他们虽然你们答错了,但敢于思考,敢于发言,相信你们一定会不断进步,取得好成绩。 接着我又针对问哪个选项都不举手的同学提出批评,指出了不要看热闹,怕答错,而要积极回答,勤于思考,自己才能有进步。 几年过去了,许多学生仍然对这节课记忆犹新。本课对我触动不小,也逐渐形成一种诙谐幽默的教学风格。 课堂让我成就了自己 几乎每一位语文教师的成长, 都是从打磨一节节的语文课开始的。每一次打磨, 都是一次成长;每一次打磨, 都有一次改变。对于改变自己人生的课, 我总有一份情感、一丝牵挂。多少年来, 只要一想起, 那情景就依然清晰地浮现在眼前, 让你感觉是那样的亲切。从最初的战战兢兢, 到现在的从容不迫;从最初的被动上课, 到现在的主动体验, 我在公开课的课堂上, 实现了对自我的超越。在课堂上, 我尽情地演绎着自己, 我尽情地享受着成长, 我尽情地释放着语文, 而语文也成就了我。 我上第一节公开课的年龄, 正好十八岁, 那时候我是名副其实的“孩子王”。接到通知要上课时, 我既兴奋又紧张。这是一节校内公开课, 准确地说, 是对新教师的考评课。我选择的课文是《富饶的西沙群岛》。一些具体的细节已经记不清了, 只记得是绘制了幻灯片———在玻璃片上涂上字画;录制了录音———用我的不太标准的普通话读;还准备了一张全国地图。怎么上完的不知道, 似乎是上课的时候脑中一片空白, 什么也没有想。只记得那天听课的教师不少, 因为没有事先在教室里放椅子, 不少教师是站在过道上听的。课上得如何我不好评说, 只知道听课的老师一边听一边笑, 我明白那是善意的笑容。课后, 教导主任在油印的校报上这样评价:一个年轻的教师, 领着一群山里的孩子, 走进了西沙群岛, 孩子们是那样的享受, 教师是那样的有才气, 连走廊上都站满了听课的教师。 我知道他说得有点夸张, 可是这样的夸张对我却是莫大的鼓舞。要知道, 这样的评价对于当时的我来说, 是多么的重要。因为它用如此夸张的手法, 告诉我:做一名教师, 你行!这对我是多大的力量啊!后来我的那届同学陆陆续续地改行, 离开了教育, 而我一直坚守着, 不能不说与我的教导主任给我的鼓励有关。若干年后, 我的教导主任的女儿也当上了老师, 我去听她的课的时候, 遇到了已经退休的教导主任, 说起这件事时, 我曾开玩笑地问:那节课我真的那样有才气啊? 我的主任告诉我:年轻人有的是朝气!我瞬间明白了, 对于学长们来说, 眼里看到青年人的朝气, 就是看到了希望。 这份激励让我在1989年秋天收获了市级大赛的一等奖。那次比赛课我上的是郑振铎的《别了, 我爱的中国》。这次获奖, 我开始认识了自己, 我知道自己语文教学的优势在哪儿, 我知道自己应该朝哪个方向努力。于是我确定了自己上课的风格:激情而睿智。 我开始有意识地去学习学校的名师。我的学校有两位名师:模范教师彭惠娟老师的课上得严谨朴实, 细致周到, 声音甜美;教研组长周艾老师睿智洒脱, 不落俗套, 娓娓而谈。她们的不同风格让我受益匪浅。 因为这份追求, 我幸运地赶上了第二届省教坛新星的评比。 成为省教坛新星后, 我开始进行一些研究与尝试。 研究体验式作文教学, 《那一次我哭了》《照片中的故事》让学生开始信任我, 让教师开始信任我的教学;研究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心理健康的渗透, 《面对别人的成功》《生命的意义》让我认识了学科整合教育的意义, 语文原来是那样大;研究尊重教育和美的课堂, 《触摸春天》《“凤辣子”初见林黛玉》让我的课堂具有了更多个性化的精彩。 作为语文人, 我开始享受自己的课堂。 女儿三年级的时候, 用的是苏教版教材, 当我看到那篇美丽的诗《长城与运河》时, 就想着要在课堂上演绎, 让我的女儿感受我的语文课。我向女儿的老师借课, 和女儿的同学一起享受着教学的乐趣。 一次听了一位青年教师上《出塞》, 我既为边塞诗的人性美所感动, 也勾起了对《出塞》异构的想法。于是自己又上了一节展示课, 还在同年的电大本科学习中, 撰写了毕业论文《唐朝边塞诗中的人性美》。我知道, 作为语文人, 我在享受着文学带给我的思考与理性。 2012年, 我曾经带过的学生毕业了, 我虽然只带过他们一年———我是他们一年级的启蒙老师, 但孩子们仍然记得我。他们毕业的时候邀请我与他们一起照毕业照———虽然我已经不在那所学校了。我感谢孩子们对我的邀请, 可是我因为出差, 错过了这次合影。出差回来后, 我决定送他们一个特别的礼物———再给他们上一节课。那天, 我给孩子们带去了冯梦龙的小说《活见鬼》, 并且现场指导学生用小古文写作, 那节课充满情趣, 不仅是语文的情结, 还有师生的情感。我相信他们会永远记得这节课, 永远记得他们的第一篇用小古文写的习作。事后, 我曾经的徒弟徐哲庭用小古文写了一篇《与师说》, 重温了我们在一起工作、研究、思考的故事;朋友常波写了篇听后感《玩转小古文》, 事后吴福雷老师看了这篇文章, 知道了这个故事, 也写了篇《做教育的玩家》。大家的意愿都是一样的:语文人爱语文, 用心去“玩”, 用情去“悟”。 如果说课堂给了我什么的话, 那就是在这些课中, 它告诉了我, 语文是什么, 我的梦是什么。 思考让我学会了享受 享受思考!这是我经常挂在嘴边的话。上课是一种实践, 而思考是一种升华。我本平庸, 但我唯一可以自豪的资本就是———思考。 如果说课堂让我感受到了语文传播者的力量、情趣, 那么这几年的思考和我养成的动笔习惯更让我在深层次理解了教育、认识了语文。正如于漪老师说的, 教师要能够“出口成章, 下笔成文”。我欣赏自己的原因也正在于此。 大约是7年前吧, 我的朋友福雷告诉我, 说教育局开通了教师博客, 想给我申请一个博客。我说好啊, 说实话, 能够申请博客, 而且是在市教育局网站上, 这是足以让人引以为豪的。 那时候, 自己写得东西并不多, 也没有随想随记的习惯。其实自己原本也是这样的人, 性格有点散漫。所以发了几篇后, 电脑里就已经没有存文了, 可又不想让自己的博客草草结束。于是我就想, 不如动笔写一些吧。 那时我正在带一年级, 于是开始留心每天的工作, 把每天的教育记事写下来, 合成《一米阳光的故事》系列。大约一个多月的时间吧, 我尝到了写教育博客的甜头。 首先是我的博客吸引了很多家长, 博客成了我与家长互动的平台, 经常是我刚发了一篇故事, 就有家长留言, 给我鼓舞。同时, 也引起了我的教育同行的关注, 一时间, 我成了勤奋的代名词, 大家也给了我很多肯定与鼓励。而我自己在每天的记录中, 慢慢养成了思考的习惯, 思考也开始让我有所收益。于是写博客成了我的习惯, 我把它坚持了下来。这一坚持就是七年多的时间, 我一下子写了300多篇教育博文, 约百余万字, 且都是原创。 从最初的虚荣, 到后来的励志, 再到现在的淡然。对于教育的思考, 对于教育的热爱, 已经让我超然自己, 思考已变成了我的一种幸福的享受。 岁月能够改变很多东西, 青涩的青春不在, 取而代之的是鬓色已改的成熟;懵懂的日子不再, 取而代之的是顶发稀少的恬淡。但唯一没有变的是曾经在我的生活中留下的这些故事。 第三届校园十大阳光少年评选活动结束了, 3个校区, 71个班级, 4000多名学生经过个人申报, 班级推荐, 个人现场展示, 评委投票, 最终评选出了8名阳光少年提名者和校园十大阳光少年。 来自三年级的自强少年陈帅澎父亲因车祸失去记忆, 母亲离家, 只有他和年迈的奶奶照料父亲并维持家庭生活, 但是他不言放弃, 自强自立, 坚持学习, 成为学生的榜样。来自四年级的爱心少年郑博文坚持为同学为班级为社会奉献爱心, 他的真挚之爱洒满校园, 温暖人心, 成为师生的爱心楷模。还有才艺少年任雨桐、健康少年包容润石、公仆少年赵婉桐、礼仪少年赵佳一、好学少年鄢雨江楠、环保少年张茗荃、勤俭少年王子一、诚信少年戚琪他们的事迹都很感人。此外, 我们还设置了提名奖, 有8名同学获得十大阳光少年提名奖。 每个孩子都有阳光的侧面, 就像多棱镜一样, 教育人要学会围着多棱镜转才能发现每个侧面都会闪光。让孩子找到自信, 获得认可会给孩子勇气和智慧, 这才是教育者应该具备的品质。 李美达作品拍卖会 2002年, 我在一所实验小学任职, 有一个二年级的女孩叫李美达, 酷爱剪纸艺术。小女孩文静、内向, 一天也不说几句话, 成绩一般但剪纸手艺很好, 每次特长组活动之后, 她的作品总是被同学索要一空。于是我向大队辅导员提议给李美达搞个个人作品拍卖会。 在征得李美达的同意后, 拍卖会如期举行。拍卖会上, 李美达的20幅作品被其他学生和教师一次拍走。作品低则几元钱, 最高一幅竟然拍出21元。拍卖会总计获得二百多元钱。这笔钱是如下分配的。一是扣除材料成本30元左右, 二是剪纸工时费用50元, 三是上缴少先队费用20元, 最后一百多元钱让李美达自行处理。李美达和少先队大队长说想把拍卖会剩余的钱捐献给贫困山区读不起书的孩子。按照她的提议, 少先队把剩余的钱捐献给了特困的孩子。我为小美达的做法感到欣慰。 拍卖会之后, 班主任说小美达变得越发开朗与活泼了。她的成绩也比以前好多了, 后来这个孩子考上了高中顺利升入了大学。 由此可见, 学生的作品拍卖会收到了不错的效果。一是帮助孩子树立自信, 二是让许多孩子知道劳动可以创造财富。三是培养孩子的纳税意识。四是激发了孩子的爱心。其实, 教育就是由这些小事组成的。怎样关注孩子, 怎样帮助那些孩子, 让他们发现自身的闪光点是作为教育人永远思考的主题。 为何不和本土人住在一起 记得八年前在北师大培训报到的时候, 师大安排住宿的老师问我, 给你安排本省或本市的同行住在一起吧, 我说不用, 最好给我安排和西藏或新疆的同行住在一起。她疑惑不解, 似乎是我没领情。后来, 她给我安排和湖南湘西的一位同行在一个房间。 儿子在美国选择了一位室友是美国朋友, 祖籍为斯里兰卡, 父亲为美国大学教授, 我赞同他的选择。原因是其一, 可以很好地和这个美国朋友练习英语口语, 对儿子来说, 这就是免费的英语交流课堂。其二, 可以进一步与他沟通并了解美国以及斯里兰卡这两个国家的风土人情和相关知识。其三, 由于来自不同国家和民族存在一定差异, 如何适应对方使彼此变得更加包容, 这很难得。其四, 由于差异性的巨大, 在工作岗位上避免产生竞争, 这点很重要。试想, 如果儿子还和读书时同寝室的室友在一起居住, 彼此熟悉得已经不能再熟悉, 那还有怎样的乐趣?所以, 不同本土人住在一起是有很大好处的。 由此思考到教育, 一名学生从小学到大学如果都是在一个班级或一个学校, 对学习是没有太多积极作用的。有的家长在孩子入学时说哪个班级有他幼儿园的小伙伴, 入学时候还想在一起, 其实那样对孩子来说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无论是孩子还是成年人, 都应尽可能多地接触非本土的人, 这样对提升自己有利无弊。 把学生鉴定写进贺卡里 2006年末, 学校印制了4000张贺卡, 班主任把学生一年来的表现写进了贺卡中。同时班主任在贺卡里对家长的支持表示了感谢, 对孩子和家长在新的一年表示了祝福。贺卡通过邮局邮到了每个孩子家长的手里。这一举动在当时获得了一定的好评。 因为这是一个无预设的举动。我们事先没有告知学生和家长, 家长是在很偶然状态下收到贺卡的, 所以他们感到惊讶和欣喜。我告诉班主任一定要把每个孩子的闪光点都晾出来, 因为是贺卡, 所以贺卡上不许有任何指责或批评, 只能是希望或祝福, 因而家长看到贺卡中老师对孩子的评价就感到心花怒放, 无比自豪。家长们收到贺卡尤其是看到内容时的激动心情可想而知, 据说有的单位的家长收到贺卡后热泪盈眶。过后, 有的家长把贺卡压在了孩子的桌子玻璃板下以示鼓励;有的家长把贺卡放在了孩子的文具盒里以示提醒;有的孩子把这张小小的贺卡一直珍藏着以至带到了大学。我想这张贺卡对孩子的鼓励是长久而深刻的, 对家长的影响也是积极而巨大的。 只有一个学生的班级 二年13班, 这个只有一个学生的班级, 昨天如期开班了。 班内的学生是个特殊孩子。由于先天发育不良导致身体和智力等方面与其他孩子迥然不同, 鉴于孩子上学的渴望, 与家长沟通后, 学校经研究决定成立一个特殊的班级。 针对这个特殊班级, 我们委派特殊教育专业毕业的荣佳老师做班主任, 并特地腾出一间办公室改为教室, 配齐了正常班级应有的教学设备。根据孩子的实际状况, 我们重新调整教学计划, 降低教学难度, 调整教学进度, 根据孩子的身体状况, 要求家长来校陪读。今天, 我听了荣老师的一节语文课, 从拼音起步, 老师的耐心与激情使孩子露出了天真的笑脸。 我曾经动员过家长带孩子去特殊教育学校就读, 可家长觉得自己的孩子应该享受正常的教育。我理解家长的心情, 面对家长含泪的双眼和对孩子成长的坚定信念, 我们不能再开启推脱之口把这个孩子推到别处, 而这个问题引发了我的思考: 其一, 特殊孩子同样具有接受普通教育的权利, 一切为了每一个孩子的全面发展, 这依旧是我们的办学理念和目标。 其二, 家长渴望自己的孩子随班就读, 我们理解家长的想法, 但更要考虑孩子的实际问题。随班就读要牵扯班主任很大的精力甚至给班主任带来很大的精神压力。这样势必影响班级整体教学效果, 这样不如从原班分离出来, 根据孩子的实际接受差异化教育。 其三, 日本很多普通学校也有类似的特殊班级, 针对特殊孩子进行因材施教已是国际惯例, 只是中国由于观念或师资条件所限, 还未能给特殊孩子提供条件。 3月8日,对学生来说是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日子,面对这样一个特殊的日子,我心中已经有了一个好主意。刚上早自习,我就发给每名学生一张印有“绥芬河市高级中学”的稿纸,并对大家说:“在‘三·八节’之际,大家动笔给自己的妈妈写封信吧。”一语激起千层浪,学生们立刻议论纷纷:怎么还写信呢?给妈妈写什么呀?现在几乎没有写信的,都电话、短信、Email了…… 面对学生的反应,我只是把事先准备好的信封展示给学生,并要求他们下自习时写完信并装进信封。看我态度认真,学生也开始静静地写起来。 快下自习时,学生纷纷将写好的信纸装入信封,用胶封好,交上来。等学生交完后,我问:“有人写‘祝母亲节日快乐’了?”全班37名学生没有没举手的!面对此情此景,大家面面相觑,也领会了我让他们写信的意图。我原来准备到邮局邮走这些信,可是当我看到有些信地址不详无法寄出时,决定还是由学生亲自带回交给母亲或是写清楚地址自己邮寄给母亲。同时,我又另外发给每个学生一个信封,希望母亲收到信后,能给自己的子女回信,写完封好由学生交给我登记,再转给学生。 许多学生都是第一次给母亲写信,也愿意向我这位老师坦露他们的心声。他们用纯真诚挚的心灵和质朴流畅的语言从不同角度抒发了对母亲的感情,其中有对母亲操劳的感激和心酸,也有对成长历程的反思和困惑;有倾诉对母亲的思念之情、表达自己的愿望的,也有汇报自己的生活、学习情况的,字里行间透露着对母亲深深的感恩之心。有些学生写不出多少字,更谈不上什么优美华丽的文辞,但是他们用心去写,简单的语言就能表达出对母亲的真情实感。有些孩子因为太想念远方的母亲,流着眼泪写完感人至深的信…… 从这些信件中可以看出,孩子们其实有许多话要对母亲或家人说,以前是“爱在心口难开”,现在利用书信形式将积压在心中的感情释放了出来,同时家长也能静心凝思自己对孩子教育的得失。在整个活动中,我也幸福地成了家长与孩子共同的“知心人”,班级的凝聚力明显加强了,许多以前难以解决的问题都变得容易起来。 这次活动让我联想到如果把书信这种方式用到班级管理上,也应该会产生一定的作用,于是我尝试让学生不定期给班主任、父母、同学或自己写信。 我在班级里设置了一个邮箱,让学生“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想怎么写就怎么写,写出自己难于当面说的话”。这种自由式的书写方式,很受学生欢迎,一时间我的信件数量直线上升,如雪片般纷沓而至。阅读学生的书信,我发现了许多平时在班主任工作中很难发现的学生心理、思想、困惑、情感变化等情况。信件内容丰富多彩:生日祝福、错误指正、真诚道歉,提意见和建议,倾诉烦恼,请教学习方法,与父母和老师(包括班任和科任)交流、时事热点讨论、历史评述…… 有的学生在写给父母的信中写到:“爸、妈,每当我考试成绩不好的时候,你们总是唠唠叨叨没完没了,把我说的一无是处。本来,我心里己经很烦了,你们又这样训斥我,我常常想干脆不学算了。如果你们能给我一点鼓励,那将是无比巨大的动力,不知道我的要求是不是会让你们觉得是逃避批评,请相信我,我真的想提高,更想有你们的鼓励……” 有的学生写到:“妈妈、爸爸,你们让我整天在房间里学习,从来不主动让我出去活动活动放松一下,接触一下社会。现在是信息时代了,须要交流,须要活学活用知识,劳逸结合才能事半功倍……” 学生之所以能写出平时不随便在家长面前流露的心理活动,是因为学生一般在家长面前不敢说心里话,怕家长训斥。这让我认识到,如果班主任通过书信的方式来加强学生与家长间的沟通,那么家长就能及时了解子女的思想动态,便于家长及时帮助子女调整心态,同时对协助班主任一起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必定起到推动作用。 我成为了许多家长的贴心人,他们会将自己跟孩子之间的问题全面详细地和我交流、探讨,我也能全面真实地了解我的学生。 许多学生碍于面子,犯了错误不好意思向同学或老师当面道歉,书信让学生有了一个坦诚交流的渠道,班级有一个邮箱,每天由专人负责打开将信件发给收信人,班级的学生每天都期盼着能收到信件,哪怕信件里写的是对自己的批评。 有一位同学在信中向我反映:“班级的管理只靠老师和班级干部,往往力不从心,许多同学都不服从班级干部的管理,班级干部也是干得又累又苦,要是有一个能让每个人都自觉遵守纪律的办法就好了……” 看到这位同学的来信,我把问题提出来让全班同学商讨,大家商议后制订了班规,实施小组互助式管理的模式,班级各方面表现突飞猛进,我也从一个忙得焦头烂额的“班主任”变得轻松了许多,有更多时间研究教学了。 书信成了我与学生交流的法宝,某同学有了缺点,我改变以前当面训斥的方式,而是由书信的方式告诉学生:“XX同学,今天课间你跟同学打闹时将班级的玻璃打碎了,你不承认自己的错误,还狡辩是拿拖布时碰碎的。大家都看到了你的所作所为,从你当时闪烁其词的样子来看,你是知道自己的错误的。可能是我以前对你们犯错误太过于苛刻了,你是怕我当众训斥你吧?我也在反思自己,今天我就改变处理的方式,我想让你把改正错误的实际行动做出来,不要再像以前那样:我要求(也可以说是我命令式的)如何,你就如何,那不是真正的认识错误,我相信你能让大家看到你是一个知错就改的孩子……” 第二天,我就收到了这位同学的回信:“老师,谢谢你给了我这个机会,谢谢你对我的信任,我会用行动证明给大家看的!”信里还夹着学生送给我的一个粉色心形手工折纸,上面还画上了笑脸。 俗话说“事实胜于雄辩”, 我认为这句话很有道理。用事例教育学生能使学生佩服得五体投地。但“故事”则不能乱用, 要针对不同的问题, 选择适当的故事。下面作如下五点分析: 一、当学生不愿防治疾病时 当学生不愿防病时, 就用“扁鹊见蔡桓公”的故事来教育学生。扁鹊在前三次见蔡桓公时, 都劝他治病, 但桓公三次都不愿治疗。第四次见面时, 桓公恳切地请扁鹊治病, 扁鹊却远离他, 因为桓公的病已经到了不可救药的程度了。 二、当学生对自己的未来没有信心时 当学生对自己的未来没有信心时, 用下面的故事来教育。有一位年轻男人, 他天天都唉声叹气说:“我这一世注定是穷的。”另一位老名人知道后, 问他:“如果你甘愿让我割断你一节手指, 甘愿让我割一只手, 甘愿让我把你变成80岁的老头, 甘愿让我把你置于死地分别赔给你一万元、十万元、一百万元、一千万元, 可以吗?”青年人对每一种都不甘愿。于是老名人便说:“据此, 你本身隐藏着一千万元, 怎能说你注定是穷的呢?”那青年终于对自己充满信心了。 三、当学生考试之前过于紧张时 当学生考试之前过于紧张时, 用下面的故事来教育。古时候, 有两位秀才上京应考, 都在路上恰好遇到别人扛棺材。其中一个大感晦气, 心头闷闷不乐, 结果名落孙山;另一个则暗自高兴, 因为他觉得:棺材棺材, 有官有财, 是个好兆头, 他精神爽快, 文思泉涌, 果然一举成名。所以考试之前要轻装上阵, 不要从坏方面想, 这样会考出水平, 甚至发挥得好。 四、当学生认为读书无用时 用下面的故事来教育学生。有一位富翁, 娶了两个没文化的媳妇, 他瞧不起她们。有一次, 特意叫她们上街买三件东西, 分别是:“纸包火”、“纸裹风”、“下穿上”。她俩寻了大半天, 全街都找遍, 可是都没买着。回来半路歇凉时, 恰巧遇到一位读中学的姑娘。姑娘解释说:“纸包火就是灯笼”, “纸裹风就是纸扇”, “下穿上就是帽子”。她们将此东西买回后, 果然得到富翁的称赞。当富翁知道是聪明的姑娘想出的办法后, 决定不惜一切地娶姑娘作为自己的三媳妇, 三媳妇还替富翁排忧解难。有一次, 富翁被县官难倒, 县官要富翁完成下面三项任务:第一项是“取几个公鸡蛋”, 第二项是“称出海水有多重”, 第三项是“量出地球有多大”。富翁想了几天, 都无法完成, 其他家属也没有办法, 那时, 只有三媳妇自告奋勇地走进县府一一解决。答法分别是:1.家公在家生孩子了, 叫我来代替, 用此方法驳倒“取几个公鸡蛋”这一项。2.县官, 我给你一个杯, 请你先派人量一量整海的水, 有多少杯, 我再算出海水的总重量。3.县官, 我请你先量一量地球的半径, 我再给你算出地球的面积。此时县官哑口无言, 不得不佩服她, 免了其家公的任务。这充分说明了读书能使人聪明。 五、当学生认为写作文无材料可写时 当学生写作无材料时, 告诉他们作家老舍曾在路边招呼过路人吃粥、喝茶, 再要求他们给他讲故事, 讲典故, 讲名句, 然后才让他们离开。这使老舍积累了大量的写作素材, 写起文章来易如反掌。学生也可借鉴一下。 六、当学生懒学习, 懒于干活时 当学生懒于学习、懒于上学、懒于干活时, 便用下面的故事来教育学生。一个成年男人, 因为岳父去世, 他妻子要离开家办丧事, 她离开家之前做两个大饼挂在他的脖子上, 前一个, 后一个, 让丈夫一饿就吃, 他吃完前面那个后, 就懒得挪后面那个来吃, 只好活活饿死了。如果他稍微挪一挪, 都不会饿死, 正如孟子那句话“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 教育学生不能贪图安乐。 关键词:教育故事;留守学生;窗台上的一抹绿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在《教师规则》中所说:“我们认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是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没有兴奋的情绪怎么激励人,没有主动性怎么能唤醒沉睡的人。”事实正是这样,坚信学生一定会成功,学生便会从教师爱中获得一种信心和力量,情不自禁地投入到学习的过程中,从而迸发出智慧的火花。教学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门科学。作为科学,它要求教育者善于发现和利用教育规律;而作为艺术,它要求教育者要以人为本,善于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地启迪学生的心灵,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探索兴趣,帮助学生通过学校生活构建起属于自己的完整的精神 世界。 三毛的作文 三毛转到我们班已经快三个星期了吧。对这个学生,我有一种很复杂的心理。他原来的老师都很头疼他,甚至提起他的名字都要皱眉头。他的母亲三番五次找到学校扯皮,说老师一个星期教五天她一个星期教两天,大部分时间都是老师在管,怎么教不好她的孩子。她以这种理由强烈要求给她的孩子换班,最后,其他班都不愿意接收,只好把他转到我们班。 郭毛家里有两个姐姐,他是第三个孩子,所以,街上的人都叫他三毛。他的作文让我印象深刻,不是因为文采好,而是一种说不出的感慨。 《我爱我家》 作者:三毛 我爱我家。 有一次我的数学考了68分,回到家爸爸一看我的分数很生气,就把我打了一顿。打得我很疼,躺在地上哇哇大哭。妈妈回来看见了,赶紧拉住爸爸,把我抱到床上,拿来酒精给我擦身上的伤口,她看到我身上的淤青就哭了,哭得很伤心。她给我擦完药后就出去跟爸爸吵架,说:“到底是孩子重要,还是分数重要?你要是把孩子打得离家出走了怎么办?” 我在屋里听到妈妈的话,心里想:恩,就这么办,我要离家出走,去河口(注:河口是我们的县城。)玩。于是到了晚上,我把我存钱罐里的186块钱拿了出来,上街打的去了河口。我到了河口,找了一家網吧开了台电脑包夜,玩了个通宵。聊天的时候遇到了我大姐,她在外面打工,她问我今天不是星期天你怎么来上网了。我说我们学校停水停电没吃的了,就放假了。她就没再问了,我们就聊了一会儿别的。 到了早上,我大姐问我说,你是不是离家出走了?家里爸爸妈妈找不到你很担心,你快点回去吧。我心想我再也不回去了,就没有理她,就赶紧下机了。出去后我吃了点饭,还到滨江公园去玩。玩到下午我在想到底回家不回家。还是不想回家,我就继续玩,玩到最后只剩下回家的车费我就回家了。 回家后爸爸妈妈也没有说我什么,还问我吃饭了没有,赶紧给我弄吃的。 我爱我家。 实际上,三毛的爸爸因为一些原因在看守所里待了很久了,他几年才能见到自己的父亲一面…… 窗台上的一抹绿 她站在我面前,看不出原色的校服上沾满明晃晃的污渍,长长的头发油腻腻地随意揪在脑后,黑红的脸上永远洗不干净,手指甲又黑又长,总是喜欢探在鼻子里…… 班上其他学生表现出对她极度的排斥,说她又懒又脏,身上特别难闻……我总是告诉他们要对自己的同学友好。然而有一次,我在教室里转悠经过她身边时,一股莫名的气味儿冲鼻而来,我极力控制自己才没有马上掩住鼻子走开,强装镇定地转完这一圈儿走出教室,胸口里还是一阵压抑不住的干呕…… 好几次我想找她谈谈卫生问题,可就怕伤到这女孩子脆弱的自尊心,她是一个很害羞的孩子,家里条件太差,而她的智力水平也远远没有跟上来,总是莫名其妙地哭泣……我只能在班上一起说一说。可大家都知道我在说什么,她却依然没有丝毫改变。 有一阵子了,她上课老是走神。她坐在教室最后的窗边,几乎整节整节课她都偷偷地看着窗外。窗台上,一只白色的大搪瓷饭盒静静地摆在那里。我无数次用眼神示意她注意听讲,她会漫不经心地收敛起目光,但是过一会儿又不由自主地望向窗台。 那一次,她甚至把整个身子都贴在窗户上,脸上是大大的惊喜,过于健硕的身体把凳子弄得吱吱嘎嘎,吵得她身边很多同学都转过头去不解地望着她,脸上写满了埋怨。我只好走过去问她:“你在干什么?为什么不好好听讲?”她回头看我,眼睛里亮晶晶的:“老师,你看!”她指着饭盒,我一边屏住呼吸一边皱着眉头看过去,饭盒里,一棵不知名的圆叶小草正在迎风招展。我暗暗恼火,大声斥责:“不好好上课看什么小草?”她圆圆的眼睛里有隐隐的委屈,慢慢地低下头。我怕她又要号啕大哭弄得无法上课,只好耐心地问她:“你这样做难道是有原因的?你说说看好吗?” 她猛地抬起头,双手捧起饭盒送到我面前:“老师,您不是说过热爱花草的人也是热爱生活的人吗?我在操场边看到这棵小草快要死了,就把它捡回来好好种植,希望种活了送给老师您。你看它的叶子圆圆的,好像老师对我的笑,眼睛和嘴巴都是圆圆的,我知道老师是喜欢我的。老师,我也很喜欢很喜欢您,这个送给您,请您收下吧。” 上午第二节课,如往常一样,踏着预备铃,我迈着轻松而自信的脚步走向教室。刚走到教室门口,就听到教室里传来一阵阵嘈杂声: “呀!好恶心哟!” “吐,也不到外面去吐。” “真难闻啊!” …… 我走到教室一看,孩子们一个个捂住鼻子,一脸的厌烦,并且他们都斜着眼睛朝一个方向看着。循着他们的目光,我找到了导致整个教室乱哄哄的根源——张XX吐了!在他的座位周围、地上、桌子上以及坐在他前面的刘XX的后背上,都是呕吐物! 这时刘XX正不知所措,呕吐物在他后背上,他想去擦掉不方便,也够不着。看到刘XX的窘相,几个同学哈哈大笑起来,有的一边指着刘XX,一边和同学哈哈大笑,有的半捂着鼻子笑,有的更是笑得前仰后合。 同学们的笑让刘XX更难堪了,他看了张XX一眼,昔日的好朋友此时正难受地趴在桌上,刘XX的眼中顿时流露出一丝心疼,他伸出手想去安抚张XX,可看到其他同学的表情,面子上过不去,他把手收了回来,然后指着张XX厉声说:“讨厌!怎么吐到我背上了,你让我怎么办呀?” 此时,我看到张XX脸色蜡黄蜡黄的,正双手捂着肚子,痛苦地趴在课桌上,他无助地望着刘XX,发出微弱的声音:“对不起,对不起……” “张XX,你怎么吐得这么厉害?要不要去医院?”我较大而关切的声音打乱了教室里的“热闹气氛”,此时,孩子们才知道我的存在。我赶紧拿起教室里的擦手毛巾,帮张XX擦掉了下巴上的呕吐物,扶他起来坐到一边,又迅速用毛巾帮刘XX擦去了背上的呕吐物。正当我去拿打扫工具准备清理地上的呕吐物时,“老师我来吧!”王XX等几个同学抢在我前面,拿起工具就打扫起来。 此时此刻,再也没有一个同学捂鼻子了,没有一个同学在笑了,没有一个同学对于别人在教室里呕吐而发出不满的言辞了。教室里除了打扫的声音,什么声音也没有。孩子们都沉默着,我和孩子们一起沉默着…… 沉默了几分钟,我悄悄地瞥了一下这些可爱的孩子们——他们的可爱恰恰在那些满脸的犯了错误的神色之中。我想去寻找蕴藏在他们心灵深处极为珍贵的东西,这是一个很好的契机。 于是我深情地对孩子们说:“孩子们!我们三(2)班就像一个大家庭,这个家加上老师一共57人,除了放假,我们都会在一起学习。那我们的家人生病了,吐了,我们会嫌弃他吗?”“不会!”孩子们齐声回答。“那我们该怎样对待生病的家人呢?”“关心他!”“帮助他!”“送他去医院!”孩子们高声回答着,教室里沸腾起来,已和刚才的沉默完全不同了。 我怀着欣喜的心情继续说道:“同学们说得真好!老师希望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你们能够这样做,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做一个团结同学、关爱他人的好学生!”我的话音刚落,刘XX就抢着说:“老师,我知道张XX的家,让我送他回家吧!”教室里顿时响起热烈的掌声。 这件事虽然已经过去很多天了,可它一直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带给我很多的思考和启示。 1. 教师的言传身教力量是无穷的 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涌进学生的眼睛,在他们心灵的“底片”上留下深刻的印象。教师的言传身教对学生美好心灵的铸造以及健康心智、良好习惯与高尚品德的培养都起着潜移默化的积极作用。所以作为教师的我们,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要率先垂范,用自己的言行和人格魅力去感染学生、影响学生、教育学生。使学生心灵得到震撼,同学之间的感情得到升华。 2. 教师要充分认识德育工作的重要性,善于抓住时机,注重养成教育 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德育工作被放在了非常重要的位置,是教育工作中的重中之重。我们小学教育工作者必须意识到小学教育工作中德育工作的重要性,认真做好德育工作。一个人的思想观念的形成,一个人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形成,要经过一个长期的、反复的过程。小学时期无疑是一个关键时期。现在的孩子大都是独生子女,虽然有着诸多的弱点,但孩子是纯真的,每个孩子都有自身的可爱之处,特别是有着明显独特个性的孩子,他们更需要我们进行耐心、细致的教育。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时机,培养学生的美好品质。我的教育故事 篇7
我的教育故事 篇8
书信的教育故事 篇9
以故事教育学生 篇10
我的教育故事 篇11
我亲历的教育故事 篇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