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考级

2024-10-17

音乐考级(精选10篇)

音乐考级 篇1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 中国的孩子似乎都走进了一个音乐考级的浪潮之中, 邻里之间的谈话都是关于音乐考级的, 而大街小巷不断涌现的各种音乐培训中心, 似乎都在暗示着这一浪潮的汹涌。可真正学音乐的孩子对自己所学的东西掌握多少, 了解多少, 认识多少, 是否真的热爱呢?作为教这些孩子的老师又有多少是全心付出, 认真教学的呢?学音乐真正的目的是什么, 我们音乐教育的目的又是为了什么呢?这些都是值得我们作为音乐教育工作者所应该思考的问题。

一、盲目攀比的学习现象

在十年二十年以前, 学音乐似乎仍然是一件奢侈的事情, 昂贵的乐器费用, 不菲的学习费用, 都让很多孩子很多家庭望而却步, 而现如今, 一个班级里至少有三分之一的孩子在学着这样那样的乐器, 每年的暑假则是各种各样的音乐考级时间, 炎热的夏天经常可见背着琴的孩子坐在父母的车后, 他们多半是去音乐培训班的路上。考级似乎成了许多家长衡量孩子音乐培训成果和相互攀比的一个重要的标准了, 可是那一张证书的背后又有多少含金量呢?忽视了基础训练, 急功近利, 为了考级而考级, 邻居家的一个小孩学拉小提琴, 两年的时间, 考六级了, 可是翻看他的琴谱, 竟然都是简谱标记, 老师图省事, 也不从五线谱教起, 学生根本不认识五线谱, 学生的基础乐理知识几乎为零, 这样的拔苗助长能达到什么样的效果呢?老师为了一己之利, 通常都是合班教学, 几十个小孩一起演奏, 这样的学习又能造就怎样的音乐人才呢?

二、泛滥成灾的等级证书

以前听到谁谁拿到钢琴或什么乐器的几级证书, 都觉得非常了不起, 然而现在随着考级现象的持续升温, 各大院校机构的考级似乎越来越普及, 考级似乎比想象中容易的多, 通过率几乎是百分之百, 每每听到邻居家小孩那变调的琴声, 我总在担心, 这样的音准节奏能过吗?结果顺利通过了, 小孩回来自信满满的说, 老师说明年可以考8级了, 这样的考级, 这样的音乐教育, 似乎早已失去了它本来的目的和标准了, 这样的考级证书也早已变了质, 再不是一张能代表学生真实水平和学习程度的大红证书了。

三、良莠不齐的培训机构

目前的音乐培训机构遍地开花, 大到一线的城市, 小到乡镇, 到处都有音乐培训中心, 对于这些社会力量的培训中心, 教育部门并没有有效的监管, 这就造成培训机构的师资力量参差不齐, 很多的培训机构的老师, 多半都是音乐学院的在校大学生或者中学音乐老师兼职, 一些老师本身的专业知识和技巧都有待提高, 在教学生的过程中, 经常是一二十个学生一起上课, 单独教学和纠正的时间很少, 学生很多的毛病都是在学习初期就养成的坏习惯, 要知道启蒙教育的水平高低, 对一个学生后期的学习发展影响是比较大的, 有些错误的习惯一旦形成, 后期很难改正。可是很多时候, 似乎基础的好赖并不重要, 只要一年拼几首考级的曲子, 考级通过了, 培训的任务就算完成了, 然而老师和家长们是否意识到, 我们的孩子究竟学到了什么, 收获了多少呢?这样的培训又有怎样的实际意义呢?难道学音乐的初衷和目的, 只是为了考级, 只是为了那一张大红证书吗?

四、模糊混淆的评价机制

每个老师对一个学生的评价是很重要的, 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是需要经常鼓励表扬学生来激励他们的学习兴趣, 可是一个正确的评价才能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 如果学生本身专业素质不高, 在学习中出现了问题, 而作为老师, 还是一味的表扬, 而不及时的指出纠正, 那么对学生而言, 实在是一件很糟的事情, 他信心十足的觉得自己很棒, 没有问题, 也听不出自身的错误, 照此长此以往下去, 他会学成什么样呢?同样, 在考级中没有达到专业等级的水平, 却还是发放了合格证书, 这样的评价对学生其实是很不负责的。只会将学生引导到一条错误的道路上去。

全民普及的音乐教育本是一件好事, 音乐本是美好的, 让每个孩子都是在感兴趣的基础上去发自内心的喜欢音乐, 进而学习了音乐, 陶冶了情操, 提高了审美, 音乐才真正实现了它本来的目的和初衷。可是如果脱离了正确的轨道, 超速行驶, 最终的结果是可想而知的, 只有让孩子真正的热爱音乐, 老师进行科学正确的音乐指导, 实现循序渐进的学习过程, 采取真实有序的评价机制, 音乐学习才能最终结出艺术的果实, 音乐教育才能最终有所价值。

(滁州学院音乐学院)

音乐考级 篇2

考试形式:口试

1.听辨完整乐曲后,背(唱/读)出完整乐曲(30分)

2.回答该曲的曲名及曲作者(10分)3.背(唱/读)出该乐曲片段的音阶(10分)

4.分析原谱中的画框部分音程(20分)

5.识别(30分)

a)说出下列音的固定调唱名

b)说出下列符号的名称

第二级

考试形式:口试

1.听辨完整乐曲后,背(唱/读)出完整乐曲(30分)

2.回答该曲的曲名及曲作者(10分)3.背(唱/读)出该乐曲片段的音阶(10分)

4.分析原谱中的画框部分音程与和弦(20分)

5.识别(30分)

a)说出下列音的固定调唱名

b)说出下列符号的名称

第三、四级 笔试

笔试部分

1.听辨完整乐曲后,为乐曲的空缺部分选择正确答案并抄写(30分)

a)A.B.C.D.b)A.B.C.D.2.回答该曲的曲名及曲作者(10分)

a)该曲的曲名是

A.卖报歌

B.纺织歌

C.沉思

D.思乡曲

b)该曲作者是

A.埃尔门莱西

B.贝多芬

C.车尔尼

D.舒曼 3.选择该片段的音阶并抄写(10分)

A.A自然大调音阶

B.C自然大调音阶

C.F自然大调音阶

D.D和声小调音阶

4.分析原谱中的音程、和弦与符号并选择正确答案(20分)

a)

A.轻、轻巧的;大六度;小三度

B.轻、轻巧的;小六度;大三度 C.连贯的;小六度;大三度

D.轻、轻巧的;大六度;大三度

b)A.纯五度;大四六和弦

B.纯五度;大六和弦 C.纯五度;小六和弦

D.减五度;大六和弦 5.根据所给音程、和弦的性质选择正确答案并抄写(30分)a)小二度 纯八度

A.B.D.C.b)大三和弦 大三和弦

A.C.B.D.第三级 口试

口试部分

1.视唱乐曲(100分)

第四级 口试

口试部分

音乐考级利弊谈之我识 篇3

关键词:音乐考级 利弊 艺术管理 音乐学

有关音乐考级现象利弊问题似乎是一个常说常新的话题,从青年学者到学术巨匠再到专业权威都有所涉猎。且都有一套自己的见解和常态分析,主要有“利大于弊”和“弊大于利”两种论断,“利弊参半”的说法至今未现。近期正值国内各考级单位繁忙之际,笔者发现具有考级资格的单位也在骤增,考级学员更是如雨后春笋般。那么,这就势必会引起我们再一次思考考级现象利弊的问题。

近年来,艺术事业开展得如火如荼是毋容置疑的,随之而来便出现了艺术类考级现象的火热,程度尤为火爆。音乐类考级现象更是发展火速,年龄从幼儿到成人爱好者不等,且有逐年增长之趋势。一个培训机构因为具有某地域的考级点而占据了重要资源,众多学生也会认为这样的地方应该就是本地域最为专业的艺术教育机构了,故而机构越办越大,学员越来越多,事业越来越火,真可谓门庭若市。在很多家长心里,“考级”就势必会成为一种时髦的代名词,认为考级是学习艺术的检验方式之一,同时也有机构和家长认为这样可以训练学员的舞台表演能力、锻炼心理素质等等。以上云云,似乎不无道理,但是,实际状况在笔者看来并未完全达到以上效果。

一种“时髦”的学术理念:学艺术一定要考级,考级是为了更加专业或者说是为了获得一个资格认证,且这种理念极为盛行。单纯地、笼统地看这句话其实也是可行的,但是经过笔者的采访和调查发现,考级资格证书是拿到手不假,学艺术的人大多考级了也不假,但是“更加”专业似乎不然。

笔者认为,音乐考级诚然是音乐学员的福利,能够体现学员循序渐进的水平增长,更是一种专业资格认证的外在表现,只有这样才能使得艺术水准有一个职业得评价体系。这个体系一旦得到良性发展,音乐艺术就会繁荣昌盛,音乐考级才能更加有意义,才能长期发展下去。

反之,音乐考级就会混乱不堪,评价体系失衡,致使音乐考级失去原本的意义,这样音乐考级就不能长久发展,同时,学员也会逐年递减,最后导致完全丧失其功能。如果非要用天平来衡量音乐考级利弊的话,那么笔者的答案是:事在人为,用心作乐,方可为。

首先,摆正音乐考级的态度,包括学员、组织机构和考级单位。经笔者多年来的观察发现,考级单位、组织机构和考级学员在逐年递增,这无疑是令人欣慰的,但各组织机构和考级单位大有相互争斗之势,对于考级的学术态度有待商榷。

考级单位是音乐考级的发起单位,也是音乐考级的发证单位。此單位具有制定音乐考级规章制度、选拨考级评委会成员、开发组织机构、指定考级曲目、制定考级评分标准、具体协助组织机构完成考级工作、为考级学员定级、发送印制考级单位的考级证书等职能。具有考级单位资格的单位有国家和省级音乐家协会、各大音乐学院考级办、部分歌舞剧院、部分音乐研究机构(包括群众艺术馆、文化艺术学会)、部分艺术和职业艺术学校。考级单位是考级工作是否正常开展、考级机构是否选择得当、定级是否准确等事项的核心机构。考级单位应该始终着眼于是否有利于音乐艺术的常态发展,选定考级曲目和考级评委。时下,具有考级资格的单位在逐年增加,笔者认为,考级单位应该始终保持音乐考级的初衷方为妙。否则,对音乐艺术正常发展有着极大的阻碍,绝不能提倡。

组织机构是为考级单位输送学员的主要场所。主要分布在各类学校艺术系、各县市音乐培训机构,以及部分私人琴行或有资源的个人等。笔者认为这也是音乐考级的资源合理分配、考级学员质量的重要机构。首先,由于考级学员的逐年递增,给考级单位带来人员和场地的压力,为了缓减此压力,故部分考级单位把考级工作放到地方进行;其次,为了就近取材原则,更加合理、有效的运用地方专业教师资源,亦会理所当然的就近安排考级;再则,当一个培训机构具有一定的考级人员时,考级单位为了方便故给予其考级点的资格。正是由于以上几点,故出现了部分人情世故分、面子分、关系分等加分因素。也正是这样的情况致使恶性循环,使得学员底层基础就出现了塌方,这样层层加码便出现了真实水平与所定级数不相符的现象;级别越高,基础越薄弱;定级越高,放弃频率越高三种情况,且越来越严重。甚至,有些考级机构只需要考级学员的录音录像便给定级,个人认为有点牵强,希望有考级点资格的机构能够按艺术的常态规律对待考级,多着眼于考级学员的质量和学员的艺术前景,把有关考级的商业性和艺术性作一个有效、长远的调整。

学员是考级的主体人员,涉及面极其广,涉考年龄也较为宽泛。由于考级风的盛行,现今几乎成为了逢学必考、逢考必过,逢过必……的循环方式。部分学员为了考级,为了顺利通过考级,眼睛盯着的不是自己的实际水平,而是考级要求和考级曲目以及所谓的“考级技巧”,更有甚者盯着的是考级评委老师。其实,学员多注视考级曲目和要求是可行的,但是笔者认为学员应该把更多的精力放在自己的实际水平上。学音乐的大都应该知道,基本功对于一个学员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所以应该扎实地锻炼自己的基本音乐修养才是正道。更不应该盲目的去掌握那些所谓的“考级技巧”以及拜访那些“评委老师”,这样对自己的艺术道路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这是笔者对学员的一点建议,仅供参考。

其次,要尽量改观学员的音乐理论知识贫乏的现象。理论来源于实践,且反过来指导着实践,这是人所皆知的。正是由于音乐学习者有着扎实的音乐理论基础知识,才能使得音乐实践具有更高的艺术性。经笔者调查发现,恰恰众多考级机构和学员忽视了这一点,就连同部分考级单位也忽略了这一点,真的不可取。近来,听说有某些考级单位重新设置了考级制度,音乐理论达到某级实践才能允许报考某级,真是可喜可贺,各音乐考级单位值得借鉴。

nlc202309081225

音乐理论基础知识是任何一位专业和业余音乐学习者必须具备的基础知识。试想,一位手持十级钢琴考级证书的音乐学员都不曾考虑过什么是和弦的问题,都不知道大小调的区别是什么,真的很可怕,这样的学员不是不曾有,而且不在少数;再试想,一位手捧十级唱法,有着“某歌唱家”证书的学员,竟然不知道滑音记号怎么演绎,不知道何为三段体曲式结构,更不知道如何演唱,其是何等的可怕,這样的学员也不是没有。

故,笔者诚挚的呼吁广大考级机构和学员应该重视音乐理论基础,在理论上认真,实践中严谨,把理论中的艺术养分充分地演绎到音乐实践中去,这样的艺术才是正确的、常态的。

再次,抛弃部分杂念,一心扑向艺术。似乎,吸引部分学员的还有一些其他因素,比如艺术特长生、高考加分政策、修身养性、陶冶情操等。不否认,如果能通过艺术考级达到一定的目的也算是有收效的、可以理解的。但是,仔细来看,不管要达到什么目的首先要有艺术性,艺术性的前提就是抛弃一些功利的杂念。如果一旦功利杂念占了上风,那么艺术部分就会发生倾斜,部分有艺术天分的学员加之科学的正确的引导后达到了自己的目的;可悲的是部分学员最后学习和艺术都没有达标而被淘汰,这是何等的得不偿失啊。

经笔者观察,部分艺术特长生即便在综合类院校上学,但是凭借自己的真正才艺才能走完艺术特长生的路;修身养性、陶冶情操也是通过艺术性来修身、陶冶的,而绝不仅仅是通过能弹什么级别的曲子、能唱什么级别的歌曲来断定的。因此,笔者建议,不论是出于升学还是“升值”都不能抛弃音乐的艺术性,更不能掺入其他杂念。那样的艺术绝不会成功,即便有点起色也不会长久。

综上所述,现如今音乐考级现象十分普遍且考级单位、组织机构、学员数量都在逐年增长,但是由于某些原因,质量并未提高而有逐年下滑之趋势。笔者建议,如能够把商业价值和艺术性二者结合且更倾向于艺术性,考级单位严格把关、组织机构严谨认真、学员态度摆正,真正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那么音乐考级还是利大于弊的。

另,笔者认为音乐考级是业余学习向专业过渡的一个良好时机,只有在业余学习阶段打下良好的基础才能够顺利地转向专业艺术学习。曾有众多家长提出这样的问题:为什么孩子刚开始对艺术特别感兴趣,考级的级别越高反而对艺术的兴趣减弱了?为什么考的级别不一样,但是音乐的味道却没变?为什么只能弹音符却不能解读乐谱?等等一系列问题。笔者认为,这就是现今大多考级存在的通病,只求过级,只求高一级并没有把实际水平作为客观精准的认知;只求弹音符、认音符,没有理解和把握音符中奥秘所在;还存在着传统的完全接受老师的手把手传授,并未主动接受且去了解音符知识、乐谱知识和艺术学基本常识。以上仅是音乐考级中存在的若干问题之一二,希望广大学员引起重视。

音乐考级是一件惠泽音乐学员的事情,需要考级单位、组织机构和学员三方共同努力才能实现其宗旨。社会考级单位在不断增多,组织机构更是分布密集,随之学员便出现暴增的局面。从学员的自觉性到组织机构的合理性再到考级单位的严谨性三者合一,都是能够体现考级重要性的一面,缺一不可。三者一旦有一方出现问题,考级的真正意义就会失去。

现如今,艺术考级市场正面临一个严峻的考验,到底能不能趋于艺术考级宗旨,能不能体现吾国真正的艺术水平,就要充分的衡量以上三者的结合是否得当,得则胜也,失则败也。

儿童音乐考级利弊之管见 篇4

关键词:学琴儿童,音乐考级,教育

多数器乐教学有一个突出的特点, 就是一对一的教学, 在这种个别授课的教学方式下, 就产生了一个问题, 即学生、家长、教师与其它学琴、教琴者缺少交流, 距1 9 9 2年所做的一项调查中, 有8 0%的家长认为学琴中最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孩子没有一个交流的场所, 家长不了解自己孩子学琴的实际水平如何。从这一角度看, 考级为学琴的孩子与家长提供了一种交流的可能性, 同时也使家长了解了自己的孩子学琴进程与水平。所以, 提供交流机会与检验学习情况是器乐考级最直接的社会意义。

学琴活动对学习动机的另一个不利的因素, 就是它缺少阶段感。普通学校的学习, 每年有期中、期末考试, 有两个假期, 升一次级, 这些安排使得学习有了明确的阶段性, 孩子可以在一年中有准备考试的紧张, 有放假的放松, 有升级的快乐, 这些周期性、阶段性的体验对促进学习动机、调整学习的情绪状态有很大的作用。但学琴就是一个没有车站与终点的旅行, 一首乐曲学完接着另一首乐曲,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公休日、寒暑假更是要加时练琴。学琴缺少阶段性, 也没有紧张与放松的周期, 也没有通过升级体验自己进步的快乐。这些客观情况不利于学琴动机的保持。而考级的出现则可以有效地提供这种学习的阶段感。在考级的压力下孩子全力以赴、精神集中地紧张备考;通过考级可以使孩子体会到自己的努力所获得的成就, 获得成功的快乐, 有清楚的进步阶段感, 这是考级间接地促进学琴的社会意义, 因此适当的情况下参加考级对学琴是有很大好处的。

一、全国琴童知多少

今天, 让孩子学习乐器, 对许多独生子女家庭来说, 是再寻常不过的事情了。在这次调查中表明, 约5 0%的独生子女学过钢琴等乐器。请看下面的表格:

1 9 9 7年中央音乐学院对3 2 9 5名琴童的做了调查, 琴童学习乐器的时间平均是3.8 8年, 学习乐器时间最长的是1 3.2 5年, 最短的为两个月。所学乐器主要是:钢琴4 2.0%, 电子琴2 1.7%, 手风琴1 1.8%, 以及小提琴8.9%。

当许多天真活泼的少年儿童成为琴童之后, 他们的生活有什么变化吗?他们在童年时代所应具有的玩的权利和自由又如何呢?在中央音乐学院所提供的这份调查中, 研究人员提出:一些琴童的遭遇特别值得关注:

在被调查的3 2 9 7名家长中, 有1 1.4%的父母因学琴有时会打骂孩子, 有3 3.3%的家长偶尔会为此打孩子;

至少有4 4%的琴童因不“听话”经常受到家长批评;

2 1%的家长经常威胁孩子;

4 0%的家长在孩子学琴时批评多于鼓励;

因为是琴童, 其中有5 0%的孩子受到比其他孩子更为严厉的管教。

调查还显示:1 9.7%的琴童每天可得到玩的机会;3 2.9%的琴童有时可以出去玩一会儿;2 9.1%的琴童只能偶尔出去玩一会儿, 大约是每周一次以上;12.1%的琴童很少得到玩的机会, 平均每个月有一次以上;还有6.2%的琴童则在每个月一次以下。琴童的这种练琴生活会对他们的发展产生什么影响?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也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 因为这个问题不仅涉及心理学知识, 也关系到人生价值的选择。关于独生子女的其它爱好和选择, 可参照我们对学琴活动的分析。

二、让学琴活动丰富起来

练琴需要正确的方法, 钢琴演奏经过近3 0 0年的发展形成了一整套有效的练琴方法。在我自己学钢琴的时候, 就听到过这样的话:不许自己随便弹教师布置的作业之外的东西, 否则会弹出毛病。至今许多家长心中仍然保持这个信条, 不敢越雷池一步, 生怕孩子弹些自己喜欢的东西会弹出毛病。总的来说, 这种观念和我们一直反对的“学琴过于专业化”的追求是一脉相承的:要求最正规的弹奏技术, 规范的专业化训练, 它使得学琴活动始终笼罩在一种严肃的氛围中。

学琴活动到底是一种严肃的学习活动, 还是轻松的娱乐活动, 我们这里所强调的是, 即便它要求严肃认真的学习态度, 它能不能同时也是一个轻松、快乐的娱乐活动。这样一个基本的态度定位直接影响着孩子甚至家庭生活的氛围。我们在前面曾经提到过, 学琴是儿童童年时期接受的最复杂、最困难的技能训练, 其困难本身已经使很多孩子对学琴产生畏难心理, 而这种严肃的氛围无疑使学琴活动更加上了“苦行”的色彩。

其实, 家长希望孩子严肃对待学琴的目的是为了学好琴, 但他们忽略了学琴活动本身所可能带来的快乐。学琴所包含的音乐美的体验与熟练驾驭操作乐器的快乐是大家看得很清楚的, 但“不能随便弹”的教条破坏了学琴活动的丰富性, 家长们觉得, 孩子在学琴阶段主要是打下良好的基础。这时不要想什么快乐的问题, 自娱自乐是将来的事。这样家长们就下意识地把学琴活动中同时包括的严肃、艰苦与轻松、快乐的因素摆成了时间上的先后关系。我们要从两个方面来建议家长和教师让孩子“随便弹”、“随便拉”。

第一, 担心“随便弹”会导致出毛病的顾虑是完全不必要的。学琴中的技术动作的毛病是长期不规范的操作导致的, 如果孩子有一个能够指导他正规技术要领的老师, 那么孩子的演奏就经常地在技术规范的指导下进行, 这种指导会自然地体现在所有的演奏活动中。其实孩子在随便弹奏时出现的技术问题, 并不比弹教师布置的作业中更多, 因为技术动作的稳定是长期训练弹奏作业之外的乐曲而出现毛病。出现技术毛病的孩子更主要的原因是长期得不到正确的技术指导, 而不是由于弹奏什么样的乐曲。

第二, “随便弹”是完全必要的。我们这里用“随便弹”来泛指孩子自己演奏一切非教师布置的音乐, 比如孩子自己找的乐曲, 自己听到的旋律, 为他人唱歌伴奏等等。

首先是来自现有乐器教材方面的问题。应该说目前还没有一套适合于所有孩子的教材, 而很少有教师会广泛地采用与参照很多教材去安排一个学生的学习曲目, 这就导致了教材曲目的局限甚至枯燥。

其次, 教师往往并不了解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而征求学生意见布置乐曲的教师并不多;更由于训练内容的要求, 有时学生必须练习自己不喜欢的作业, 因此孩子自己找些作品来演奏或练习是对练琴活动的很好调剂。

最后, 也是最重要的是, 孩子自己在琴上找出自己所喜欢的旋律, 在学校的音乐活动中担任伴奏, 为家人演唱伴奏等等, 这些纯粹娱乐性的活动, 使得孩子觉得学琴活动真正地为自己的生活增色添彩。这会比家长为孩子设立的任何远大目标都更能激发孩子的学琴兴趣。严肃对待学琴是为了学好琴, 但结果往往会使孩子对学琴产生畏难心理;而以轻松、娱乐的态度对待学琴反而会激发孩子的学琴动力, 结果会把琴学得更好。

乐器不是万能教育机, 人们对儿童学琴所寄托的人格、素养方面的期望不当, 没有准确的、客观的看待学琴现象, 才会出现如此众多的“学琴后遗症”问题, 比如说考级问题。由此来看, 学琴考级的最终目的应该是使孩子学会体验生活的美, 丰富人生, 提高生命的境界。家长培养孩子的社会竞争力的目的是让孩子未来生活得更幸福。所以, 学琴考级的根本目的不应是为了使孩子多一种参与生存竞争的实力, 而是为了满足孩子的感性需要, 使他们能体验生活的美, 丰富他们的童年生活, 使其童年以及未来的生活更美好, 千万不要走向它的反面。

参考文献

[1]周海宏.学琴的孩子要不要参加考级.中央音乐学院

[2]童松真.在快乐中学习音乐[J].中国音乐教育.2003, (8)

[3]黄湄莹.谈练琴方法[J].中国音乐教育.1994, (3)

[4]陈星.发展儿童的音乐才能[J].中小学音乐教育.1996, (6)

[5]吴跃跃.业余器乐教学应有别于专业器乐教学[J].中小学音乐教育.2001, (1)

中央音乐学院成人声乐考级曲目 篇5

需演唱四首作品

1,从A组曲目中自选一首,必须唱中文 2,从B组曲目中自选一首,中文原文均可 3,从C组曲目中自选一首,中文原文均可 4,从D组曲目中自选一首,中文原文均可 A组 女高音

古曲 王震亚编配朱里中

丁善

刘雪安

B组 女高音

奥 莫扎特

德 勃拉姆斯

德 门德尔松

奥 莫扎特

意 普契尼

C组 女高音

S福斯特

印尼

格桑

爱尔兰民歌

雷纳尔多 德

CF亨德尔

D组 女高音

黄自

应尚能

聂尔

意 v 奇阿拉

法 古诺

西 伊拉迪尔

阳关三叠

姑娘生来爱唱歌

爱人送我向日葵

长城谣 渴望春天 摇篮曲

乘着歌声的翅膀

美妙的时刻来临,苏娜咏叹调《费加罗的婚礼》我亲爱的爸爸《贾尼。斯基基》

沉睡的美人

费罗河

哦,亲爱的人(伦敦德里小调)

假若我的歌声能飞翔

绿树成荫(舒调与咏叹调)

玫瑰三愿

我侬词

铁蹄下的歌女

西班牙女郎

小夜曲

鸽子

第八级

需选五首作品

1,从A组曲目中自选一首,必须唱中文 2,从B组曲目中自选一首,中文原文均可 3,从C组曲目中自选一首,中文原文均可 4,从D组曲目中自选一首,中文原文均可 5,从,E组曲目中自选一首,中文原文均可

A组 女高音

黄自

思乡

云南民歌 丁善德编曲 想娘亲 陆华柏

故乡 青海民歌

四季歌

B组 女高音

罗西尼

我听到美妙的歌声《塞维利亚的理发师》 意

普契尼

人们叫我咪咪咪咪咏叹调《艺术家的生涯》 法

古诺

珠宝之歌,玛格丽塔咏叹调《浮士德》 捷

德沃扎克

月亮颂,鲁萨尔卡咏叹调《水仙女》

C组 女高音

德 舒曼

核桃片

捷 德沃扎克

母亲教我的歌 挪 格里格

索尔维格之歌 俄 鲁宾斯坦

D组 女高音

青主

我住长江头 冼星海

黄河怨

郑秋枫

我爱你 中国《海外赤子》 奥 莫扎特

紫罗兰 挪 格里格

奥 莫扎特

鞭打我吧!采琳娜的咏叹调

E组 女高音

施光南

风萧瑟《伤逝》 付晶 王

森林静悄悄 徐沛东

乡音乡情 法 福列

梦后 法 德彪西

音乐考级 篇6

关键词:社会音乐考级 中小学音乐教育 支架式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精神生活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音乐的教育问题一直备受社会各界的关注,但在现实教育中,又由于升学率的影响,使中小学的音乐教育处于一个两难的境地,一方面音乐对于学生的素质教育有着积极的作用,但另一方面,艺术学科又不得不退于其他文化课之后。这种教育现状就导致了在中小学对音乐教育的重视度不足、师资力量不齐全及教学环境创设不完善,而使音乐课变成了学生休闲的课程,这与当初设音乐课的目的背道而驰。但是,社会音乐考级是学生为了获得一定音乐成绩的认证而开始学习的,这就要求学生要学好相关的音乐基础知识及技能,以此来提高对音乐的辨识、演唱、演奏及表演等能力。可以说,社会音乐考级对中小学音乐教育有推动作用。

一、实行社会音乐考级的意义

音乐考级是社会音乐教育的重要构成部分,既可以对学生音乐水平进行权威性的鉴定,给予学生对音乐的专业分析及评价,又可以使学生更加深刻的认识自己及自己的音乐天赋。与此同时,教师也会从中受益,可以成为教师学术交流的平台,以此提高或考核教师的教学水平,以改变传统音乐教学枯燥、单调及不被学校重视的现状。但是,社会音乐考级也存在商业化色彩和功利性。本文的研究目的与意义就是使人们正确对待社会音乐考级,使结合与中小学音乐教育的优势,以达到促进中小学音乐教育的目的。

二、中小学音乐教育的意义

中小学音乐教育是国家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部分,学习音乐知识,有利于缓解学习压力,陶冶情操,以更好的心情去学习及生活。也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及提升,使学生健康、快乐的成长。

(一)有助于学生体验丰富情感,注重个性发展。好的音乐能够引人为善,能够使学生身心愉悦,陶冶情操,发挥个性,找到自信,展示自我价值,通过排练各种音乐歌曲,使学生间团结合作,培养良好的素质。

(二)有助于培养创造性思维。音乐本身包含的自由、非语义及不确定因素,使音乐从创作——表演——欣赏都贯穿着新的意识与思维。使学生在学习及听音乐时产生许多联想,实现情与景交融。因音乐给了人们无限遐想的空间,也就促进了创作性思维的发展。

(三)有助于培养合作意识。音乐许多表达形式需多人合作完成,例如,合奏、重奏、合唱、重唱、音乐剧以及歌舞表演。需要人与人之间高度协同,才可以完成,让个体成为了团队的一份子,进而使音乐表现更加美好,也有助于学生养成合作及人与人之间相互组尊重的意识。

三、中小学音乐教育存在的问题

在多数中小学教学中,音乐课程只是调味剂,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学习的音乐知识不够专业,对于志在进入音乐学院的学生带来了许多阻碍。

(一)音乐教学与其他文化课相比重要性不够

在升学考试中,音乐成绩往往是不被计算在内的。在此种教育模式下,中小学的音乐教学只能成为业余生活的点缀,尤其是现代社会中,人人追求就业的现实主义,而学校也往往注重升学率的同时忽视了对音乐的教育。

(二)没有标准的评价体系

因中小学的音乐无法单纯的用分数来衡量其学习水平,且学校本身对音乐课也不够重视,只是当做趣味课,没有给中小学的音乐教育一个完善的评价体系。

(三)音乐课成为了单纯学唱歌的教育

这种浅显易懂且相比其他课程较轻松的教学模式受到许多学生欢迎,但是却违背了音乐的初衷,以开拓学生思维、激发灵感的目的,扼杀了学生的个性,压抑了学生的创造性。

四、社会调查现状分析

据社会调查数据显示,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社会环境、升学率、就业率等多种因素的限制,大多数家长注重的是自己的孩子拥有几项技能,而培养技能的初衷并不是让孩子成为音乐家,而是让孩子在进入社会以后把此种技能当成其达到成功目的的“砝码”。但是,同时也了解到家长更希望在中小学的教学模式中能够借鉴社会音乐考级模式,来减轻家长的负担,从而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使学生全面发展。

五、关系分析

(一)社会音乐考级对中小学音乐教育的积极作用

使中小学音乐教育得到更好的推广及普及;给中小学现行的教育改革提高借鉴并起到推动作用;更利于培养学生对于音乐的兴趣,开阔学生的视野,使学生创造性思维及实践能力得到提高。

(二)社会音乐考级对中小学音乐教育的消极作用

中小学音乐教育培养学生审美能力与社会音乐考级追求的技能与名利之间存在矛盾;社会音乐考级具有商业利益性,不利于教育学习;社会音乐考级具有目的性,音乐课程具有相对自由的特性之间存在矛盾。

(三)二者的共同作用就是在于对音乐文化修养上,加强对音乐基础知识和欣赏的考核,也同时符合学校音乐教育注重发展学生素质的要求。社会音乐考核与学校音乐的接轨是可行的。

六、结语

中小学音乐的教育和社会音乐考级都是普及音乐教育的有效方式,都具有一定重要性,但是,在现教育模式下推行社会音乐考级是无法实现的。我们可以借鉴社会音乐考级中的积极方面,完善音乐教学方法,提高音乐效果,避免其产生的不利因素,取社会音乐考级之所长,推进中小学音乐教学的积极发展。家长、教师、学校以及社会更应该正确看待社会音乐考级以更好的促进音乐教育的发展,营造良好的音乐气氛,给学生创造音乐欣赏的机会与平台,以提高学生的沟通、社交能力,增强其自信心。

参考文献:

[1]陈越.学校音乐教育与社会音乐教育的比较与互动——以中小学课堂和艺术考级教学为视角[J].音乐时空,2014,(03).

[2]刘畅.视唱练耳在基础音乐教育中的重要性及教学中的阶段性——从音乐院校入学考试谈起[J].人民音乐,2012,(07).

[3]高一舢.浅谈音乐教育教学的意义及注意事项[J].文艺生活,2012,(12).

也谈社会音乐考级的利与弊 篇7

(一) 对音乐教育和素质教育普及有积极意义

考级本身并没有什么不好的地方, 曾有人说过“考级是件大大的好事, 我国不考试就不会受到重视, 不重视就不可能普及, 不能普及就谈不上提高”。引起重视才能有更多的机会去发展, 这是目前中国教育的现实, 所以音乐考级某种意义上促进了素质教育的发展, 它是音乐教育的第二课堂, 是对专业音乐教育的补充和继承。通过音乐考级也可以为全民音乐素质和文化素质的提高提供一个平台, 也为民族音乐的发展提供动力。中国古代孔子在《论语·阳货》中说:“性相近也, 习相远也。”用现代汉语就是说, 人之间先天素质差异并不大, 恰恰是后天的教育, 才是人与人之间素质差异大的根本原因。正是因为后天教育可以改变人的素质, 所以我们才大力推行所谓素质教育。在素质教育中, 音乐教育表现出的作用非常明显。另外, 音乐教育的存在的一些问题如何发现?考级是一个很重要的途径, 通过考试才能发现某些集中有代表性的问题, 从而在发现问题的同时, 如何解决问题以及如何正确制定对策方针等方面具有相当的积极意义。

(二) 提高教与学的质量和效率

考级是一个桥梁, 有利于学生开拓视野, 加强交流和学习。所谓“井底之蛙”, 不出去比赛交流, 怎知自己的水平到底有多高, 一山更比一山高, 考级有利于学生对自身水平的理性认识和认真考量, 对其记忆力的提高也有好处, 因为往往一种失败的经历更能深入人心, 技不如人后学生总会想法设法提高自己, 这也是一种很好的自我控制力。尽管我们都在苦练基本功, 我们也知道基本功的重要性。但是基本功训练总是很枯燥, 很乏味, 甚至很无聊。这种乏味的训练如何让人去持之以恒, 如何去寻找继续下去的理由和动力?答案很简单, 考级!因为考级是一种比拼, 比一比, 才会知高低, 从而学生就会有动力, 所以, 考级的激励作用不言自明!不管考级成绩如何, 总会从中得到认可和鼓励, 学生对音乐的热情会更高, 兴趣会更浓。总之, 考级对学生的学习会有很好的帮助与提高。

另外, 音乐考级不仅仅考的是学生, 也是老师参与比拼的舞台。在这样一个舞台, 老师们可以进行学术探讨和经验交流, 为以后的教学夯实基础。网络时代的来临以及学生对于音乐的个性要求, 都使得音乐教师必须对教学的方法、理论和技巧进行探索和研究, 与时俱进才是音乐教学的关键所在。只有顺应时代的发展, 才是找到最好的音乐教学的方法。在考级中, 学生可以得到很多专业老师的专业规范指导意见, 学生自己本身可以从中结合自己的实际做出适当的调整, 而教师也可以根据这些意见寻找自己教育方式的不当之处, 了解自己的不足, 对自己的水平作出相对合理的评价, 取他人之长补己之短, 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和业务能力。可以说, 考级是对教与学的有机结合, 是综合考察教与学的有效方式, 能够促进教与学的质量和效率的提高。

(三) 传统文化的继承需要音乐的考级

参加考级的人数越来越多, 水平也越来越高, 很明显, 考级已成为艺术普及的重要手段, 也是进行艺术实践的有效平台。简单来讲, 传统文化的继承需要音乐的考级基于以下两点因素:

第一, 很多人了解和学习传统文化艺术最初是通过音乐考级来实现的。首先, 上文也提到, 音乐考级适合大众需求, 而传统文化不能靠个别人来传承, 历史以来, 传统文化的最大受众都是普通百姓, 所以其具有通俗、大众的特点。而考级的目的也是让引起人民大众对音乐的兴趣, 不断了解之后, 然后再去学习, 最终发扬和继承。除了更多地了解和理解, 更要感受那种文化意蕴, 从而满足其内心对于传统文化的需求。音乐考级无疑适应大众了解和学习传统文化的需求, 能够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其次, 音乐考级能够让最大多数人了解和学习传统文化。。社会音乐考级, 就是让最大多数的人都能够接受不同程度和水平的音乐教育, 进而带动其他传统文化的普及与发展。

第二, 传统文化的传承需要社会音乐考级的普及效应。首先, 要传承传统文化, 若没有一种普及化的有效途径, 人们不了解传统文化艺术, 甚至根本不懂欣赏, 这样势必很难传承。只有通过艺术教育普及的方式, 提高人们理解和辨别艺术的能力, 使得人们大众不但知道欣赏传统文化, 更能理解和体会传统艺术形式所包涵的底蕴和气质, 这样传统文化传承才有意义, 才能发展。而此时, 无疑音乐考级的普及效应则显得尤为重要。其次, 传统文化总是发展的, 所谓继承和发扬, 就是接受原来旧的好的东西, 再创造新的好的东西, 两者结合, 才能称之为“传承”。传承传统文化更要创造新的文化, 既传统也创新, 这才是根本。综观当今所有的艺术形式, 这种传承也只有通过音乐的教育的普及率先来实现。因此, 传统文化的传承需要社会音乐考级的普及效应。

二、社会音乐考级的“弊”

(一) 学生不堪重负, 教师教学迷茫

现在越来越多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 所谓望子成龙, 望女成凤, 家长对于孩子的期望过大, 总希望自己的孩子是个全才, 不仅文化好, 艺术也要好。尽管这样的期望可以理解, 但是这样的学习负担可想而知。学生在学校要学习, 课余时间还要在各种各样的考级培训班上课, 根本无暇去享受生活、锻炼身体。久而久之, 学生会在心理上对音乐排斥。

(二) 音乐的个性被忽视和抹杀, 拔苗助长现象严重

音乐, 作为艺术的一种形式, 本身就具有相当的个性色彩, 毕竟每个人的先天条件和后天兴趣都不一样。一味地逼迫自己的孩子学习他们不敢兴趣的同时, 美曰其名是提高孩子的素质, 实则是抹杀孩子的个性。不以孩子的个性为前提, 盲目地跟风, 哪怕取得所谓的等级证书, 也是一种可悲的倒退!许多家长忽略了孩子的学习过程中质量的重要性, 而仅仅看中了考级的结果。久而久之, 孩子不但没有体验音乐所带来的激动、兴奋、愉悦、满足等感觉, 反而产生了一种抵触、厌烦的情绪。此外, 很多学校以考级作为衡量学生素质的标准, 很多家长一味地拔苗助长, 使得孩子完全为了考试而学习, 完全违背了素质教育的初衷和目的, 艺术教育成了挂着素质教育幌子的应试教育。

(三) 考级的权威和内容遭到质疑

从音乐考级的内容上看, 过于重视记忆性而忽略了能力和兴趣的培养, 现在的内容设置使得老师和学生用短期的强化练习就能应付, 原本的系统过程被无情的抛弃。利用一年甚至更短的强化培训, 学生从根本上必然无法真正体验艺术的美和内在价值, 从而失去了对艺术学习的兴趣, 使学生成为应付考试的机器。这样提高学生的艺术素质根本不可能了, 关于学生的艺术潜力更无从谈起了。当前的音乐考级或许已经迷失了方向, 失去了提高全民音乐素质的正确意义, 把更多的经济利益放在了前面, 这样的功利也使得社会上出现了很多的考级机构, 由于本身这些考级机构的成立的程序也并不规范, 再有功利的存在, 使得音乐考级成为了一种形式, 忽略了学生艺术素质的培养。很多考级机构的监管机制也不完善, 标准也不统一, 使得学生根本无所适从。

三、关于解决社会音乐考级弊端的一点浅见

(一) 规范艺术考级制度, 建立合符要求的运作机制

坚决不以盈利为目的, 统一考核标准, 统一教材, 统一收费标准。音乐考级的内容应包括专业基础理论、专业技能、即兴表演、作品分析等方面的综合内容, 全面地考核学生的音乐素质。学生只有经过长期的系统的学习才能完全掌握。同时加强音乐教师队伍建设, 定期考核, 定期调动。相关组织部门, 应严格考核, 公平公正公开, 做到对考生负责, 对家长负责, 对教师负责。使学生通过音乐考级真正达到提高自身艺术素质, 提高艺术审美能力, 培养想象力和创造力等各方面综合能力的目的。从而使国家大力提倡的素质教育落到实处。

(二) 加强对家长和教师的理性教育

家长不盲目跟风, 尊重孩子的兴趣选择, 注重学习的过程, 不把结果作为评价的唯一标准。给予孩子艺术实践活动的自由, 发掘孩子的审美素质和潜力, 从而提高孩子的审美才能和艺术创造力。教师要因材施教, 循序渐进, 根据艺术教育的规律来, 把孩子的音乐考级看成一种培养孩子兴趣的方式, 而不是一种手段, 杜绝速成, 不断加强学术交流和学术合作, 提高自身水平。总之, 灌输给家长和教师正确认识考级的态度, 使其在孩子考级的路上, 能够理性地对待, 而非盲目。

(三) 提高音乐教育的效率, 降低音乐考级成绩的评比比例

不仅仅通过面对面的授课方式, 可以通过网络进行教育方式的改变, 使其更多样化, 丰富化, 提高音乐教育的效率和水平。加强和优化覆盖的合理性, 一方面降低成本, 一方面可以减少不正之风的蔓延。此外, 政府应当降低音乐考级成绩在入学录取中的比例, 从而促使学生同样重视文化课的学习, 避免走捷径现象, 最终使得学生的综合素质在各方面真正得到提高。同时应不断提高音乐考级的专业水平, 使得专业定级的准确度就不再迷糊, 而是更加清晰, 这样在音乐的教与学中就可以有的放矢, 从而提高音乐教育的效率。

(四) 加强监管, 规范考级机构机制

社会音乐考级需要社会人民群众的监督, 杜绝不正之风。一切在公平公正公开的条件下进行。另外, 政府作为主管部门, 应及时制订并执行相关法律法规, 并依法对艺术考级机构进行监管。同样, 艺术考级中的目前存在一定程度上的违规违法行为, 这个时候应坚决予以打击, 避免其继续蔓延。建立一套可行机制, 对考级机构进行评比、奖惩, 淘汰差的考级机构。同时规定各考级机构不断学习, 提高自身责任感, 相互理解, 为建立起一个原则统一、优势互补、健康和谐的艺术考级环境而共同努力。艺术考级是对社会人才进行认定和甄别的一个重要方面, 它的清正廉洁的风气, 关系到整个社会道德风尚, 这显然是一个牵涉到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社会艺术考级机构必须要承担其应承担的责任, 必须规范, 有序, 和谐。

四、结束语

学习音乐的根本目的是陶冶情操, 提高综合素质。如果我们的老师和家长对孩子多一份责任, 那么音乐考级的明天才会灿烂。教师有坚定的原则和立场, 排除外界影响, 重视和培养学生的兴趣, 不断研阿究、探讨, 增强自身的教学水平和能力。家长要尊重孩子的意愿, 杜绝“拔苗助长”的现象, 不要给孩子过大的压力和负担, 顺其自然最好。著名教育家丰子恺的音乐教育思想主要是关注艺术教育的育“人”功能。培养“人”, 是指在普通教育中受教育者的素质培养, 反思我们现今的音乐教育, 是不是太市场化了?太功利了?让教育回归质朴, 才是最迫在眉睫的。社会音乐考级应是普及音乐教育的杠杆, 它所具有的力量应该是无穷的。而如何发挥好这个杠杆的作用, 是目前我们遇到的主要问题。尽管目前的考级相关体制并不是特别完善, 但我们相信, 随着考级的相关普及和深入, 随着人们对于考级的正确认知, 加上社会各界人士的共同努力, 社会音乐考级的明天会更加美好, 而社会音乐乃至社会艺术水平的整体提高亦指日可待!

摘要:如今的社会, 一个现象正越来越被大众所认识、所接受, 那就是艺术考级。而其中又尤其以音乐考级种类最为繁多, 级数高低明显, 参与人数最广。音乐考级对社会考生的音乐学习提供了一个方向, 使其在音乐学习的路上得到更多的规范和专业的指导, 从而使其更快地更好地达到其本身所需要的水平阶梯。但同时音乐考级的一些负面问题也难免暴露, 社会对考级的盲目看待, 正在或者已经导致了很多反面典型, 这不但会降低音乐爱好者的学习积极性, 更会违背音乐考级的目的, 从而阻碍音乐普及的发展甚至倒退。为了更好地对研究并认识音乐考级, 进而对其发展提供积极的意见, 本文主要从社会音乐考级的利弊等方面给出了一些看法和建议。

从问卷调查看蚌埠市社会音乐考级 篇8

一、现状调查

目前蚌埠市音乐考级中各种门类一般分9个或10个等级, 报名费一般在40元至百余元不等, 考级单位已发展到十几家。其中, 举办音乐考级的单位有中国音乐家协会、中央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学院、中国民族管弦乐协会等多家。开办考级专业也很全面, 音乐考级已涉足键盘、西洋乐器、民族乐器、声乐、乐理等领域;从开办考级的部门看, 主要集中在中国文联下属协会及其蚌埠市系统、蚌埠市少年宫、文化馆、个别艺术表演团体等不同性质的单位;参加考级的对象来看, 考级对象的年龄从几岁的琴童到几十岁的学习者都有, 其中青少年占大多数, 学生人数多, 涉及面也非常广。

考级是社会音乐教育一种评价方式, 各类社会音乐教育机构、教师、家长、学生都广泛关注于这种评价方式, 针对这一现象笔者在问卷中涉及到有关考级的问题, 调查结果如下:

关于学生是否参加过考级这一问题, 有51%的学生参加过, 有49%的学生没有参加。学生参加考级的人数与没有参加考级的是基本相当的。现在考级是对学生检验学习情况的手段之一, 但也有将近一半的学生没有参加过考级, 这也说明了考级并不是学生检验学习情况的必要手段, 有些学生认为参加比赛、演出等方式, 也是对自己学习情况的了解。

同时, 有56%的家长对考级的认识是考级对学生学习情况的检验是很有必要的, 但是年年都考是不需要的。但也有25%的家长认为考级就是一种形式, 考不考都无所谓。这说明了考级这种评价方式还有待于完善, 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有待我们解决。

教师与家长们的观点是有差别的。家长们认为考级对音乐教学有正面促进和检验作用, 然而教师对考级的评价相对较差, 53%的教师认为考级质量不高, 功利性较强, 过于形式化, 不能反映真实水平, 不能有效地检验学习成果;18%的教师认为很多家长都是盲目考级, 使一些学生误入歧途。只有29%的教师认为考级是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

二、存在的问题

1. 音乐考级明显带有功利色彩

据调查, 现在家长要孩子学琴, 大多数家长都是功利心太重, 有的是望子成龙;有的是为了想升学而走捷径;有的是看别的孩子学, 也让自己孩子去学。而只有少部分家长抱着培养孩子的业余爱好, 提高孩子素养这一想法, 这样一来, 一些家长不考虑孩子的兴趣问题, 盲目地让孩子学习音乐, 导致孩子倍感压抑, 丝毫体会不到学习的乐趣, 这样就背离了艺术学习的规律, 结果始得其反。

2. 社会音乐考级承办机构较为分散, 缺乏统一管理

目前社会音乐考级机构运作手法已日趋商业化, 出现了为盈利而运作的苗头, 仅凭组织者的职业操守和道德自律已无法保证考级的公正性、公平性, 亟待加强规范。要适应社会的发展, 采取加强音乐考级的信息化、网络化的管理水平这一方式, 在考级过程中, 对曲目、考官、评审等环节, 以及如何建立分级评价标准等方面, 加强智能化、数据库的管理, 体现公平公正。

3. 学生音乐基本功学习的不扎实

为了应付考级规定项目, 很多家长想快速追求更高的艺术级别, 采取“拔苗助长”的方法, 花很长时间练习几首固定的、较高难度的作品, 技巧不管, 对作品的理解和情感体验不透, 违反了艺术教学规律。有的家长花大量的时间主攻考级曲目, 时间浪费了, 基本功也不扎实, 使孩子的创造才能得不到发展, 无益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三、措施和建议

1. 尽快建立和完善政府的监管机制

随着艺术考级规模不断扩大, 人数不断增加, 社会影响面也逐渐提高, 有必要尽快建立和完善艺术考级的政府监管机制, 切实规范艺术考级工作。

2. 政府文化部门要加强对考级活动的干预和管理, 优化考级队伍。

对于不符合要求的“豆腐渣工程“考级活动要严加惩处和坚决取缔。

3. 要对从事社会艺术教育的任教教师进行资格认定

培训教师的专业素质如何, 直接影响到学生的艺术考级水平如何。因此在考级前要先举办教师培养班, 教师通过培训参加考试, 考试合格后可取得资格证书, 而只有持证上岗教师教出的学生, 才能参加考级。

4. 要求主管部门统一大纲、教材等标准, 并制定有关教学方法和考评办法。

5. 物价、税收部门应针对教师授课费、考级报名费等收费问题进行严格审核和把关, 确定统一标准。

社会艺术考级活动蓬勃发展, 它的规模大, 涉及面广, 具有一定的群众基础, 但它也是一项十分繁杂的工程。以上是笔者对蚌埠市音乐考级现状的的一些调查, 以及对考级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思考和提出相关的措施, 只希望通过全社会的努力, 进一步完善和促进考级, 提高国民素质教育, 尤其是青少年素质教育, 从而推动音乐事业的稳步健康发展。

摘要:音乐考级在社会中持续升温, 对学校和社会的音乐教育都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但是随之而来的是一系列的问题。笔者通过对蚌埠社会音乐考级的现状进行调查, 发现社会音乐考级的一些问题, 并针对这些问题, 提出一些措施和建议, 以使其快速完善的发展。

关键词:社会,音乐,考级,现象,问题

参考文献

[1]马淑卿.艺术水平考级的现状和普遍存在的问题[J].科技信息, 2007, 6.

[2]曹理.从学生问卷调查看社会音乐考级[J].中国音乐教育.

音乐考级 篇9

一、青少年的身心发展和认知规律

(1) 个体身心发展和认知的顺序性。个体身心的发展和认知在整体上具有一定的顺序, 身心发展的个别过程和特点的出现也具有一定的顺序。这对于教育工作有非常重要意义。

(2) 个体身心发展和认知的阶段性。个体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表现出身心发展和认知不同的总体特征及主要矛盾, 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 这就是身心发展和认知的阶段性。前后相邻的阶段是有规律地更替的, 在一段时期内, 发展主要表现为数量的变化。经过一段时间, 个体的发展由量变到质变, 其发展水平从而达到一个新的阶段。

(3) 个体身心发展和认知的不平衡性。主要表现在两方面:首先是同一方面的发展速度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变化是不平衡的;第二个方面是不同方面发展的不平衡性。

(4) 个体身心发展和认知的互补性。互补性反映个体身心发展和认知各组成部分的相互关系, 它首先指机体某一方面的机能受损甚至缺失后, 可通过其他方面的超常发展得到部分补偿;互补性也存在于心理机能与生理机能之间。人的精神力量、意志、情绪状态对整个机能起到调节作用, 帮助人战胜疾病和残缺, 使身心依然得到发展。互补性告诉我们, 发展的可能性有些是直接可见的, 有些却是隐现的, 培养自信和努力的品质是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

(5) 个体身心发展和认知的个别差异性。个体差异性在不同层次上存在。从群体的角度看, 首先表现为男女性别的差异, 包括由性别带来的生理机能和社会地位、角色、交往群体的差别;其次, 表现在身心和认知的所有构成方面。其中有些是发展水平的差异, 有些是心理特征表现方式上的差异。在教育工作中发现研究个体间的差异特征, 做好因材施教工作是非常重要的。

在对青少年实际的教育教学中, 个体的身心发展和认知规律与个体的教育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

二、遵循青少年的身心发展和认知规律的音乐考级教学将有力地促进青少年的学习和成长

通过考级有利于学生形成开放的音乐视野, 加强自身的交流和学习。在平时的教学中, 学生的交流大多局限于与老师的交流, 而在音乐考级中大大加强了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学习;业余学习与专业学习一样也是需要严格系统的学习。扎实的基本功对所有的学习来说都无比重要, 它需要学习者不怕苦、不怕累, 持之以恒地坚持训练, 就此而言, 考级是一种激励。通过考级检测, 通过权威性的客观评估, 使他们从中得到鼓励, 对音乐学习继续保持热情, 更加激发学习兴趣。笔者认为, 在青少年身心发展和认知规律基础上实施音乐考级教学, 可以让学生得到如下能力的培养和锻炼, 有利于他们的学习和成长。

(1) 有利于青少年学生音乐实践和创造能力的培养。音乐的创造和实践是检验学生学习情况的一项重要的方式。通过一些学校活动, 我发现许多学生, 特别是演奏器乐的学生大多数都是通过音乐业余教育来提高自己的音乐演奏水平的, 业余学习音乐的学生在平时的活动中得到了锻炼, 学生也喜欢通过一些活动来加强自己音乐的实践和锻炼, 提高和锻炼他们在考级中的心理素质。可以说业余音乐教育对我们的基础音乐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补充作用。

(2) 有利于青少年学生的美育教育。目前我国教育正在提倡如何加强学生的美育教育, 音乐教育应该是我们实施美育的一个重要的途径。在音乐业余教育当中我们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美育教育, 可以通过各种审美要求进行音乐审美教育。美育, 即审美教育, 是对传授对象进行美的教育, 使之具有关于美的一般知识, 能够发现、感受和创造美, 即能进行审美活动和审美体验。通过考级学生可以欣赏到大量的同龄人演奏的作品, 锻炼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音乐业余教育是我们基础教育的补充教育, 在业余教育当中我们应该注重学生的美育教育。“音乐教育内容是音乐教学的依据, 是学生获得音乐审美感受和体验的客观条件。因此, 选择具有欣赏价值、能够唤起美感的歌曲和乐曲作为音乐业余考级教学的内容是极其重要的, 它是实现音乐业余教学以审美为核心的基础和前提。”在业余音乐教育当中我们可以通过一些音乐线条和音乐语汇, 让学生了解作品的内容, 让学生了解音乐的风格是欢快的, 还是悲伤的;节奏是快还是慢等。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和审美能力。

(3) 有利于青少年学生表现力的培养。表现是音乐实践性很强的学习领域, 是音乐学习的基础性内容, 是培养学生表现力和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在音乐业余教育当中, 我们应该重视学生表现力的培养。我们教师在教学当中可以通过上小组音乐课的方式来锻炼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审美能力。比如:在钢琴教学中,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弹曲子, 学生之间互相评价。通过这种方式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表演, 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由感知体验美上升到创造、表现美, 能用音乐的形式表达个人的感情, 发展学生的表演潜能, 培养学生综合性艺术表演能力, 全面提高音乐表现力。从而使学生在考级中能更好地表现自己, 达到锻炼的目的。

(4) 有利于青少年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青少年时期正是孩子成长最为关键的时期, 也是成长的旺盛时期, 同时也是他们接受新鲜事物启蒙的重要时期。音乐是他们最喜欢, 而且也是最容易接受和最容易找到乐趣的事物。第一, 它能够使孩子在音乐中感受到大自然音响的奇妙, 比如:在儿童交响诗《彼得与狼》中通过各种乐器来模仿大自然动物的声音。如:用单簧管来形容鸭子的叫声;圆号来形容狼的凶恶;长笛的明亮来形容鸟叫声, 等等。第二, 有利于学生形成开放的音乐视野, 加强自身的交流和学习。通过考级, 不但可以开拓学生的音乐视野, 而且还能够给学生带来锻炼和学习的机会。第三, 通过考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记忆力, 自我控制力以及身体的协调和灵活性。就音乐本身来说它应是一门“技能”学科, 特别是器乐方面。比如:要演奏一首曲子, 如果没有一定的记忆能力, 学生将会受到很大的影响, 音乐的表现也会受到阻碍, 通过考级可以锻炼学生的独立协调能力。第四, 通过考级有利于培养学生欣赏和鉴别不同时期、不同风格、不同体裁的音乐文化, 形成良好的音乐修养。

三、无视青少年的身心发展和认知规律的“功利化”音乐考级教育将严重阻碍青少年学生的学习和成长

随着音乐考级的不断发展, 音乐考级的积极作用正在被“功利化”所遮蔽, 甚至掩盖了音乐考级的真正目的。在实际的考级教学中, 无视青少年身心发展和认知规律的功利化的现象经常出现:

一是考级教师基本上是只教或重点教考级的曲目。这样容易造成学生对考级的曲目弹得滚瓜烂熟, 对不考级的有可能连基本技巧都不懂。我测试过几个钢琴已经过了四级的学生, 却连基本的哈农指法都不会, 甚至连节奏、琶音都一问三不知, 这是因为教师只一味地让学生狠练考级的曲目, 在短期内升到四级;还有的教师喜欢“速成”以迎合家长, 599弹几首便跳到849, 849弹一点又跳到299, 相信稍有良知的音乐教师都反对这种教学法。速成的背后, 孩子每天都是苦着脸坐在琴凳上, 而且学不到东西。

二是有的家长和教师把考级作为学音乐的目的和程度的评定标准, 从拿到考级教材并决定考级的那一天起, 就不再练习其他任何曲目, 一年到头只练习考级中规定的曲子, 而他们的老师也极其配合地帮其作考前突击, 这种现象势必会影响学生全面的音乐技巧以及修养的形成, 从而违背了音乐学习的真正目的。

三是在考级中也有某些家长重分数、轻能力;让孩子连续报考碰运气;超能力地“跳级”, 若孩子的能力达不到, 就要承受家长的指责和埋怨, 使得孩子们要承受巨大的学习压力, 对音乐失去了好感, 甚至使孩子们的信心、自我观感等都受到很大的打击。

四是有的学生在经过短期的培训后就顺利地通过了较高的级别;也有的学生在通过理想中的级别后, 便不再继续学习。对于这类学生来说, 音乐的学习已不是单纯的业余爱好, 而是他们肩上沉重的负担, 这和音乐教育的价值和目标是背道而驰的。

五是有些教育机构让考级与升学考试挂钩, 给考级升温, 让考级教育成为了应试教育。

类似这样无视青少年身心发展和认知规律的功利化考级教育的例子举不胜举, 试问:这样的音乐考级的意义何在, 对青少年的艺术教育之路能走多远?

四、社会和家庭对待考级教育应该持有的价值观

音乐学习应根据身心发展和认知规律突出音乐审美的学习价值观。音乐教学不一定是为了培养音乐家, 而是为了培养高素质的音乐人。音乐教师除了教给学生一定的演奏技能技巧外, 更重要的是要教会他们怎样去欣赏和表现音乐之美。许多学生家长认为, 只要通过了高级别的考试, 孩子就具备了相应的音乐专业素养。在这种心理支配下, 老师往往纵容学生盲目跳级, 结果使学生的音乐学习失去系统性、全面性。更为严重的是, 那些一年到头只关注考级内容的学生, 尽管考试级别不低, 但其音乐基本功和音乐素养根本达不到该级别的要求, 这与音乐的审美本质完全相悖。

音乐学习应充分重视青少年身心发展和认知特征, 把这一切都建立在他们愉悦的基础上。如果学生只为了考级而学音乐, 其快乐何在?学生技巧技能的掌握是音乐学习的手段, 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和音乐表现才是音乐学习的目的。因此, 音乐学习应该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认知规律, 循序渐进地提高学生的表演技能和技巧, 同时还要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和艺术表现能力。

综上所述, 音乐学习应该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和认知规律、教学规律, 循序渐进、按部就班地进行。学习音乐是为了能够学会一项技能, 陶冶情操, 提高修养, 在学校教育之余再进行综合素质的培养。教师应该对家长和孩子负责, 教学上必须要有自己坚定的立场, 不要受社会和家长等因素的影响;应重视和培养学生的兴趣, 应遵循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 应注意引导学生掌握知识的基本结构, 改进教学方法, 提高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质量;应遵循青少年身心发展和认知规律进行教学, 为规范社会音乐教学、推动艺术的发展贡献力量。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发展和音乐业余教育的普及, 音乐考级已成为青少年音乐素质教育的一种重要形式。本文立足于青少年的身心发展和认知规律这一层面, 从正反两面论述了音乐考级在青少年学习和成长中的作用, 分析了当前音乐考级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了正确的考级观, 旨在警醒社会和家庭自觉遵循青少年的心理发展和认知规律, 正确看待考级, 让孩子们能够健康地学习和成长。

关键词:身心发展,认知规律,音乐,考级

参考文献

[1]鲁洁, 吴康宁.教育社会学,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1.

[2]王道俊, 王汉澜.教育学,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5.

[3]顾春雨.谈谈乐器演奏业余考级.北京:人民音乐, 1993.

考级?考级! 篇10

你孩子学琴几年,考几级了?

我们家孩子学了4年,已经考7级了。

谁谁谁谁家的孩子才12岁已经钢琴10级了。

考级!——每个学琴的孩子都会遇到的问题。

考级的两个“有利”

考级有利于增加琴童间的交流

长时间上一对一个别授课的孩子,与其他学琴、教琴者缺少交流。没有交流,家长就很难了解自己孩子学琴到底处于什么水平。从这个角度看,考级为学琴的孩子与家长提供了一种交流的可能性,同时也使家长了解自己的孩子学琴的进程与水平,这也是器乐考级最直接的意义。

考级有利于短期内提高琴童的学习能力

考级,也是一种考试,为了应对考级,孩子会加大练习的强度,练习的效率也就比较高。

学琴就好像一次看不见目的地的旅程,一首乐曲学完接着学另一首乐曲,克服了一个技术难点,又要面对新的。对孩子来说,学琴缺少阶段性,又没有紧张与放松的周期,这种状态容易让孩子在学琴过程中产生懈怠感。考级可以有效地提供这种学习的阶段感。在考级的压力下孩子全力以赴地紧张准备,可以培养孩子设定目标、追求成功的良好心态。通过考级可以使孩子体会到自己的努力所获得的成就,获得成功的快乐,有清楚的进步阶段感。

考级的两个“不要”

不要把考级当成学琴的唯一目的

当孩子通过适度的努力就能通过考试时,家长才让孩子参加考级,否则容易挫伤孩子的自信心和学琴的积极性。

很多家长为了让孩子考更高的级别而拔苗助长。孩子明明只有四级的水平,家长硬要孩子参加六级考试。还有些教学机构以琴童的级别制订授课费,在利益驱动下,琴行会鼓励琴童不断地参加考级,尽快提高琴童的级别,收取更高的授课费。

某些教学机构喜欢以琴童“通过短时间的学习就能达到几级考级水平”作为自己的广告,为了达到这些直接利益,这类教学机构的辅导老师会花半年甚至更长的时间针对考级曲目对琴童进行反复训练。长时间针对同一曲目的训练会让孩子产生严重的审美疲劳,学琴变得异常枯燥,让孩子对学琴彻底失去了兴趣和动力。

家长试想一下,任何人,如果在一年的时间里只练习两首考级曲目,即使只有5级的水准,但花上一年的时间练8级的曲目,再怎么样也考得过。这不是对孩子学习能力的总结,而是自欺欺人。

不要把考级当成衡量孩子学琴水平的唯一标准

学琴已经够辛苦了,每天要花至少1小时去练琴,还要面对这样那样的技术性难题。如果孩子在考级过程中再被判定“不合格”或“合格”,没有达到预期的“良好”或“优秀”,孩子心里的挫败感会愈加强烈。考级的结果对他们那本来就存在的退缩心理,无疑是雪上加霜。对失败的承受力,不是在多次的失败中培养起来的,而是受多种因素影响的,比如,孩子的自我预设、孩子的个性化心理等因素。

因此,家长不要把考级的结果当成衡量孩子学琴水平的唯一标准,让孩子了解他目前所达到的程度和将要努力的空间就足够了。

考级的准备

一般来说,5级以下的考试曲目用两个月的时间来准备足够了,6级以上的曲目需要三个月的准备时间,演奏级曲目则需要更长的时间去准备。那种花半年以上时间只准备考级曲目的方式,都把孩子练傻了。

考级前到底要准备什么?

1.技能的准备

考级主要是考查孩子演奏技巧的规范性、正规的演奏方法、整首曲目的流畅性等。以钢琴考级为例,手型、奏法、指法、触键、踏板的运用,手指的颗粒性、弹奏的流畅性、音色的控制等都是要考查的内容。

2.音乐表现的准备

国家级考级机构设置的考级非常注重考查孩子对音乐的理解与表现能力,在演奏中具体表现为对不同时期、不同作曲家的音乐风格的把握;准确表现各种细致的音乐术语及表情记号;对乐曲的结构划分有较清晰的认识等。

3.心理上的准备

只要是考试,孩子就会紧张,除非孩子年纪太小,小到对考试没有任何概念,不过,就算是5岁的孩子参加考级还是会有心理上的小波动。

家长在平时要多创造机会鼓励孩子在众人面前演奏,尽量排除孩子的心理顾虑。另外,要让孩子将注意力倾注在音乐上,而不是考虑考级的成绩,全身心的投入不仅可以提高音乐表现力,同时也能缓解紧张情绪。

我们建议家长不妨在考级的前几天,在家里进行模拟考试。由家人充当考官,从进门、鞠躬到完整地背谱演奏,完全按照考试时的场景来做。孩子每完成一次,不管完成的质量好坏,家长都要及时给予鼓励,不管他演奏过程中有什么问题,家长都不要打断。等演出结束后,再引导孩子自己总结演奏中的不足,并有针对性地进行改正。

实例:琴童姜姜 琴龄3年

姜姜学琴不到1年时,妈妈就急于安排她参加考级。我们认为孩子才5岁半,实在太小,独自进入陌生环境未必能发挥好,建议再过1年直接考2级。

但姜姜妈妈有自己的坚持,她认为学了一段时间就应该通过考级验证学习效果,并且让孩子早早体会考级这种社会活动,可以丰富孩子的生活体验。

既然家长坚持,也只能配合,帮姜姜安排好考级曲目,练习了1个月以后,姜姜走进了考场。

拉到一半,姜姜忘谱了。

考级没通过。

这个结果让姜姜妈妈很受打击,她觉得人家小孩考级都能顺利通过,怎么我们家小孩就这么差呢?

家长自己感到很挫败,也不敢把没有通过的结果告诉姜姜。过了一段时间,我安排姜姜练习考级曲目,她站在那里满脸不高兴,“我考级没过,不会拉这个。”

家长以为自己隐瞒得很好,其实孩子早已从你的脸上读出了蛛丝马迹。

我们告诉姜姜,“考级就跟幼儿园广播操比赛一样,不是人人都会拿第一,没考过又有什么关系呢?明年我们直接考2级,比拿到1级的小朋友更厉害。重要的是你要好好练习,只有努力才能超过其他小朋友。”

听我这么说,姜姜才打起精神积极练琴。

给琴童家长的提醒:

你一定要记住,考级不是为培养专业人才而设立的,它仅仅是孩子学琴程度的一种证明。

家长无需把考级看得太重,在适当的时候让孩子以考级证明自己的能力即可。一味攀比,只能给自己和孩子的心理增添负担。

作者简介:

袁泉(袁来爸爸):安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小提琴专业教师、省音乐家协会会员、西洋管弦专业硕士。这一生,他的职业、专业、兴趣、特长都是那一样——音乐。

于佳(袁来妈妈):芜湖市电视台编导、芜湖市作协副主席,育儿专栏作家。

上一篇:高清电视转播下一篇:区域科技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