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就业

2024-09-11

推进就业(共12篇)

推进就业 篇1

摘要: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群体的就业问题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多年来, 虽然政府和高校从未放弃采取行动帮助困难毕业生就业, 但是仍然有许多问题亟待完善, 如以高校作为主体, 社会参与度不高, 帮扶主体过于单一, 涉及大学生就业的部门或组织处于一种分散的状态, 合力不够, 协作配合差等等。本文着重研究高校、政府、企业和社会在解决困难毕业生就业问题中的作用, 探索集合多方面力量共同构建就业困难毕业生群体就业帮扶体系的思路, 最终达到使其顺利就业的目的。

关键词:高校,政府,企业,困难群体,就业

一、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 毕业生总量增多, 就业市场供需不平衡, 就业总量压力依然存在, 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群体的就业问题正在日益凸显, 逐渐受到广泛的关注。这项工作关系到民生、社会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不仅是高校就业工作的重中之重, 更是应当集合政府、企业和社会合力共同推进和解决的社会性问题。

二、高校就业困难群体的界定

所谓高校就业困难群体指由于个人主观因素、心理品质完善程度、生活经历、社会关系、身体条件、所学专业等原因, 在就业过程中处于不利地位而不能被用人单位接纳认可, 而导致就业出现困难的大学生。主要包括几类学生:专业技能不突出、综合素质不高、专业不符合市场需求、生理心理缺陷学生和一部分贫困生。

据调查, 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最希望得到的帮助按照比例大小依次是:就业实习实践机会、就业技能培训与指导、就业岗位信息、就业政策信息、专业老师或辅导员帮助推荐就业、理想单位进校招聘、学长的就业经验分享与就业手续办理。

三、我国现状

目前, 我国实施高校毕业生就业帮助工作的特点是以高校为核心、政府为主导, 用人单位部分参与。政府宏观上制定方针政策, 为工作的开展提供总体指导, 包括法律、政策、资金支持等。企业方面, 承担经济责任、文化责任、教育责任、环境责任等社会责任与引进人才的职能而每年吸纳应届毕业生就业, 但是面对毕业生总量与企业劳动力需求总量不平衡的现状, 大多企业更倾向于招聘优秀毕业生, 而对就业困难毕业生的关注较少。社会组织、人才代理机构方面, 投入在困难毕业生就业方面的精力有限, 所以合力不够、协作配合差, 对就业困难大学生帮扶手段上偏重经济资助, 缺乏人文和社会各方面的关注与关怀, 没能充分调动社会和企业的主观能动性, 有关再就业的促进措施远落后于学生的实际需要。

四、整合资源、形成合力

(一) 高校:认真落实责任, 完善服务职能

高校是连接学生与政府、社会、企业的纽带, 困难毕业生帮扶工作的作用不可小视。高校要充分发挥其主导职能, 提升服务能力, 改善服务质量。一是做到将政府的方针政策有效传达并落实给就业困难学生;二是充分了解就业市场和岗位需求情况, 为学生真实传达的同时, 还能针对性提供指导和帮助;三是实施招生、培养、就业一体化, 尤其关注困难学生的成长成才, 着重提升困难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

1.宣传到位、落到实处。高校要将政府针对毕业生制定的各方面政策、规定或是法律研究透彻, 相关职能部门、专业教师、辅导员都要认真研读、熟练运用, 方便在实际工作中第一时间给困难毕业生提供指导和帮助。真正做到善知、善懂、善用。

2.个性指导、服务升级。一是建立就业困难的毕业生信息库, 了解学生就业意向、思想动态、困难原因等, 根据学生的困难程度和不同个体情况, 选定合适的帮扶老师, 进行一对一式的个性化帮扶, 有条件的高校还可以签订帮扶责任状, 尤其是在实习就业期间, 为学生推荐合适的岗位。二是发挥就业指导课程体系在困难毕业生帮扶中的作用, 通过教学和实践, 全面提升学生能力, 并在课堂中及时发现学生尤其是困难毕业生的问题所在, 调整课程内容, 实施有效和实时性指导。三是请优秀毕业生回学校针对困难毕业生的实际难处, 做心得体会的分享, 解答疑惑, 传授经验, 交流感受。实现就业指导教学样式灵活化, 教学主体多元化。

3.链接市场、实时导航。高校要嗅觉敏锐, 有一定的市场洞察和调研能力, 及时准确捕捉最新的就业市场情况和供求的变化, 合理化自身的专业设置和学生实用性技能的培养, 使得各类专业人才的培养规模和社会人才需求之间的信息对称。此外, 技术技能的革新也要紧跟市场脉搏, 积极与相关行业、部门、企业建立长期广泛的联系, 互通信息, 更新理论和实训课程体系, 培养真正符合市场需求, 实习期就可以顶岗的人才, 尤其关注困难毕业生的技术培养, 可以根据实际需要, 有针对性地为就业困难毕业生提供专属的技术技能实训, 增强其市场竞争力, 减少就业困难毕业生人数和就业困难程度。

(二) 政府:完善职能, 有力调控

政府是就业服务体系的导向, 拥有宏观调控的能力。多年来、政府十分关注困难毕业生就业的问题:政策要求加大对贫困毕业生的帮扶力度, 对贫困生等就业困难群体给予更多的关心和帮助, 要开展个性化的就业服务, 做好细致的心理辅导、就业推荐、帮助其解决实际困难。2009年1月, 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 (国办发 (2009) 3 号) ;2013 年, 教育部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视频会议要求高校要“加强就业服务的针对性, 对就业困难群体重点帮扶”;2015年5月1日电经李克强总理签批, 国务院日前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就业创业工作的意见》 (以下简称《意见》) , 部署进一步促进就业鼓励创业, 以稳就业、惠民生、助发展, 《意见》提出, 要提高公共就业创业服务均等化、标准化和专业化水平, 加快信息化建设, 努力消除城乡、行业、身份、性别、残疾等影响平等就业的制度障碍和就业歧视。

1.加强监管、保障权益。政府运用其行政职能将大学生就业市场进行实时监管, 监管对象包括:各类用人单位、人才市场、人才中介机构、人事代理公司等, 在认真贯彻实施《劳动合同法》等各项法规政策的同时, 还要根据市场需要推出新的政策法规。维护市场中各主体尤其是处于弱势的就业困难毕业生群体的合法权益, 为毕业生求职营造公平、平等、有序的就业市场大环境, 帮助其实现顺利就业。

2.运用大数据, 对称供求信息。发布信息是政府的重要职能之一, 政府有便利条件对用人单位用工的岗位信息进行整理统计, 并将一定范围内用人单位的岗位需求情况和大学生就业局统计的各高校供给市场毕业生情况做出真实公布。将专业毕业生人数跟市场需求做出比照, 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 一方面将企业信息宏观而准确的传达给高校和毕业生;另一方面也能迫使高校做出更符合市场需求的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决策。充分整合资料, 利用网络大数据, 实现区域性就业信息与全国就业信息的互动, 有效降低摩擦性失业和避免引起不必要的结构性失业。就业市场的良性发展势必惠及困难毕业生就业。

3.鼓励自主创业、扶持小微企业。在“大众创业, 万众创新”的大浪潮下, “大学生创业”无疑是当今时代的热点词汇。创业不仅能够解决自身就业问题, 最大限度实现个人的社会价值, 还能够提供更多用工岗位, 带动就业。教育部在《关于做好2015年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工作的通知》 (下称《通知》) , 要积极推进未就业毕业生自主创业, 各地各高校积极协调有关部门, 进一步落实鼓励大学生创业的财政、金融、工商、基地等政策措施, 加大创业政策扶持力度, 帮助解决创业过程中遇到的难题。此外, 《通知》还要求, 持续做好就业指导服务工作, 认真做好信息衔接和服务接续工作。各高校要把促进离校未就业毕业生就业创业作为下一阶段工作重要内容, 做好家庭经济困难和就业困难毕业生重点帮扶工作, 为他们提供合适的岗位信息和指导服务, 为毕业生提供就业信息、就业培训、就业援助等服务, 力争使每一名有就业意愿的离校未就业毕业生在毕业半年内实现就业或参加到就业准备活动中。

(三) 社会:明确义务、强化责任

企业、人才中介、工会、民政、社区等机构关注大学生的成长成才, 为困难毕业生搭建绿色就业通道, 履行自身的社会责任, 承担起回馈社会、培养人才的义务。

1.规范用人标准, 坚持机会均等原则。要建立合理的用人标准, 即建立以能力和业绩为导向、淡化学历和身份的合理用人、关注求职弱势群体, 消除劳动力市场按地区、户籍、性别的分割, 避免歧视某一类型劳动力现象的发生, 让困难毕业生拥有同等的求职应聘机会, 实现人力资源合理的配置。

2.密切校企合作, 建立订单培养。用人单位应紧密联系高校, 跟高校建立广泛的校企合作关系, 或是签订订单培养协议。高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 可以根据企业需求, 将企业文化、理念、制度等灌输给学生, 对学生进行标准化培养。企业、高校对人才培养的共同参与, 不仅充分整合了教育资源、达到工学结合, 学生的岗位意识、专业技能、责任意识均得到了强化。同时, 还实现了企业招聘用人的“量身定制”, 解决了专业内学生就业难的问题, 尤其是给就业困难的大学生提供了“先人一步”的就业机会。另外, 合作企业还可以建立“扶贫助学基金”, 不仅保障了困难大学生顺利完成学业, 还能为企业后备人才, 一举两得。

3.充分依托工会、民政、社区等机构。使用最低成本、接地气的途径, 充分利用此类社会机构的资本和人脉, 帮助困难毕业生拓宽就业渠道, 提供就业指导, 规避就业风险, 降低就业成本, 提高就业质量。帮助区域范围内不能正常就业的学生度过困难时期, 并且在实施援助后定期走访, 暗示通报, 制定并完善后期的帮扶目标以及帮扶方案, 增强困难毕业生走向社会并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后劲。

五、结论

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群体就业问题的解决需要整合多方资源。只有将高校、政府、企业社会的力量集合在一起, 才能构建出一个困难毕业生的帮扶体系, 更为科学化、可行化地解决实际困难, 帮助提升困难大学生的就业数量和质量。

推进就业 篇2

一、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积极落实稳定和扩大就业的新一轮政策,实现全年城镇新增就业3200人,再就业180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

二、实施“我选湖北.梦在xx”计划。加强大学生实习实训基地、实施高校毕业就业促进计划、创业引领计划和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计划,做好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建设1个高校毕业生实习实训基地。

三、做好重点群体就业工作。继续做好化解过剩产能分流职工再就业工作。重点推出劳务输出对接试点经验,加强就业精准扶贫,培训贫困劳动力820次,转移就业xx00人。推进失业动态监测工作,完善失业监测预警机制,防范大规模失业风险。

四、深入推进创业就业工作。运用创业担保贷款等创业优惠政策大力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实施农家乐精准扶贫等创业扶持项目;推进就业创业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建立人才创业新超市。

五、加强人力资源服务业建设。推进人力资源服务机构诚信体系建设和星级评定工作。

“五强化”推进全市就业工作 篇3

主要做法:一是强化公共服务,促进供需对接。全市依托覆盖139个乡镇的就业信息网络,及时对外发布劳务信息。积极开展人力资源和企业用工需求调查,建立就业失业人员实名制动态数据库。今年以来,全市共举办“春风行动”巡回招聘会38场,帮助15187人实现就业,其中跨地区有组织的劳务输出10786人,本地企业吸纳农民工就业4401人;开展就业援助月活动,全市走访就业困难人员和“零就业”家庭285户,帮助239名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帮助“零就业”家庭至少一人实现就业59户,帮助“零就业”家庭实现就业61人;发放高校毕业生见习补贴121人共计 33.45万元。

二是强化职业培训,提升技能水平。采取“就地培训”“校企联合”“订单培训”等灵活多样的方式,将培训内容与用工需求结合起来,有效提高就业成功率。今年以来,全市共开展职业技能培训19355人,其中创业培训1109人,职业资格证核发27671人,新增高技能人才284人。精心组织农民工技能大赛,参赛农民工 2631 人,现场颁发初级技能职业资格证书 2334 本。

三是强化劳务合作,畅通转移渠道。河池市保持与广东、浙江、福建、南宁、北海等地常态化劳务合作,为本地农村劳动力提供精准就业岗位。同时,创新开展“乡企劳务合作双百活动”,定期组织100家以上民营企业与100个以上乡镇进行劳务对接。今年以来,全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新增58050人次,完成全年任务107.50%。

四是强化平台建设,夯实创业基础。今年以来,河池市新增环江县、都安县2个自治区示范性农民工创业园,分别获得自治区500万元项目资金支持,项目建成后,将可接纳60家以上中小型劳动密集型企业入驻置业创业,可安置返乡农民工、异地扶贫搬迁农民、城镇失业人员创业就业3万人以上。全市已经建成5个创业孵化基地,可容纳入驻创业企业150多家,直接带动就业700人以上。

五是强化宣传引导,营造有序环境。注重对建筑、餐饮和商贸流通等用工流动性大的行业的法律宣传。加大日常劳动保障监察力度,督促用人单位依法签订劳动合同和缴纳社会保险费。今年以来,发放各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资料5.63万份,检查各类用人单位2570家,涉及劳动者6.97万人,依法责令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签订书面劳动合同7041份,督促70家用人单位缴纳各类社会保险费累计314.17万元。

青海:多渠道扎实推进就业 篇4

2016年, 青海省就业 (农民工) 工作领导小组将以确保完成就业目标任务、确保就业局势总体稳定为目标, 坚持稳中求进、分类施策, 以化解产能过剩中职工安置、就业脱贫和高校毕业生就业为重点, 加强职业培训和公共就业创业服务, 为实现“十三五”就业工作开好局。

今年, 青海省将做好化解产能过剩中职工安置工作和认真组织实施“转移就业脱贫行动计划”作为就业工作的“重头戏”, 对调结构中的分流职工将按照企业内部挖潜、转岗就业创业、允许内部退养、公益性岗位兜底的“四个一批”方式, 稳妥做好职工安置工作, 并抓紧研究制订安置工作方案。在转移就业脱贫方面, 将积极打造和培育劳务品牌, 加大对劳务经纪人的培养力度, 组织开展各类劳务对接活动。通过精准识别、信息对接、定向培训、劳务对接等措施帮助贫困人员通过就业脱贫。

同时, 继续抓好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就业工作, 深入实施大学生就业促进计划和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 继续开展全省创新创业大赛等系列活动, 落实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财税、金融、土地等一系列政策措施, 持续推进简政放权, 创造良好的创业环境, 并加大创业孵化基地扶持力度。加强职业培训, 对贫困地区劳动力, 侧重培训周期短、易学易会、脱贫增收见效快的“短平快”项目, 对企业转岗分流人员实施转业转岗培训。并对一些失业集中、矛盾突出的群体、企业和地区以及用工大户主动提供专项服务。

乡镇推进就业创业工作汇报 篇5

摸清底数,确立帮扶。以行政村为单位,全面摸清青壮年劳动力年龄、就业情况、就职意向、联系电话等基本情况,建立台账,做到经济状况、就业意愿、技能情况、失业原因“四清”。及时更新镇内20多家企业用工信息,为企业和返乡农民工搭桥引线,实现返乡农民工与企业岗位快速对接,为300多名返乡农民工提供就业岗位。及时了解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及服务需求,对于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及时进行职业介绍,主动提供岗位信息。

强化培训,提高技能。重点抓好农村转移劳动力、贫困人员就业工作,积极开展农民务工技能培训。对就业困难户需要就近、就地就业人员,实行送岗位、送培训、送政策到户。依托镇人口学校、农技站、人社所平台,组织村干部、种粮大户、养殖大户、科技示范户开展创业培训3期,开展技术培训220人次,全镇劳动力素质和水平得到有效提高,就业能力大幅提升。

推进就业 篇6

落实资金政策,探索就业新渠道,助就业创业者“展翅”

为充分发挥就业政策的积极促进作用,该市出台了《滨州市支持人才初始创业实施办法》,对符合条件的创业者给予5—10万借款支持,全市安排创业专项资金8050万元。同时,还出台了《滨州市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实施方案》和《滨州市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基地管理办法》,建立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基地95家,经评选确定为就业创业孵化基地的,统一授牌,并给予2万元的启动资金。

近年来,全市创办农业创业就业园6处,带动就业6000多人。实施了“创业人才梯次培养工程”,为创业者提供资金支持、进行创业培训、代办创业手续、配备创业导师、组织创业交流、跟踪指导服务等支持措施。此外,扶持创业的公益组织——创业促进会筹措创业资金350万元,对评估合格的创业项目,提供3—5万元无利息、无抵押、免担保的创业扶持,并对新创业人员进行“一对一”创业指导和跟踪服务。

滨州市还启动了以“激情创业 放飞梦想”为主题的人才初始创业大赛,引导社会各界关注创业、尊重创业、支持创业。荣获本次大赛前十名的选手,被授予“滨州市创业新星”称号,每人获得10万元创业扶持资金。前30名选手获得最高200万元优惠利率贷款,前50名选手被纳入滨州市优秀创业人才库,将有滨州市创业导师志愿团给予“一对一”创业辅导。另外,该市还开展了“创业之星”评选活动,给予每个创业之星1万元创业补贴、每个创业就业园5万元奖励。

就业服务系列活动提供数万个就业岗位

为了给广大求职者提供岗位平台,滨州市多次开展了“春风行动”、“高校毕业生春季招聘月”、“高校毕业生服务半岛蓝色经济区人才招聘会”、“民营企业招聘周”、“民营经济人才服务月”、“青年创业就业推介”、“特殊及困难家庭毕业生就业推介”等系列求职招聘活动,采取人力资源市场招聘、企业招聘、校园招聘、乡镇大集招聘、平面新闻媒体招聘、网络招聘等多种形式,效果显著。

2012年1月中旬至4月初,“春风行动”为广大用人单位和农民工、高校毕业生及各类求职者搭建对接桥梁,向准备进城或者已经进城务工的农村劳动者提供更贴心的服务,同时向各类社会信誉好、发展前景好、吸纳就业多、用工规范的用人单位提供人才。同时,各级人力资源市场还提供农村劳动力转移维权、就业服务和大学生政策咨询、职业介绍、职业指导、创业扶持政策咨询、创业培训(实训)登记、求职信息采集等服务。

促进就业“软硬兼施”:完善创业载体建设,提升劳动者素质

今年,该市劳动部门从硬件和软件两方面下手,紧抓促进就业工程。

“通过促进财政、税收、金融等就业扶持政策的进一步落实,推进高校毕业生、农民工、就业困难人员就业。”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相关负责人介绍,“综合运用为大学生购买实习岗位、税收优惠、小额贷款,技能培训、公益性岗位、职业介绍补贴等政策,来扩大就业规模,提高就业质量。”同时,还将推进充分就业星级社区建设,多渠道开发公益性岗位,形成对就业困难人员和零就业家庭的动态帮扶机制。

除了政策的帮扶措施之外,各类创业载体建设也将在带动就业方面发挥作用。创业就业园区、创业孵化基地、商贸一条街建设都将加以完善巩固,着力搭建一条以公共就业人才服务体系为依托、覆盖城乡的创业服务网络,为创业者提供指导服务和跟踪扶持。并进一步健全创业培训体系,提高劳动者创业能力。

推进就业 篇7

关键词:就业,中介企业,对策

就业是民生之本, 是安国之策。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 经济与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 虽然我国就业市场资源丰富, 但是劳动力地区之间流动的速度加快, 大学毕业生日益增多的社会现状, 仍然给社会带来较为严峻的就业压力。在这样的大环境下, 就业中介组织应运而生。就业中介组织分为盈利性和非盈利性。本文研究的重点是以就业中介企业为代表的盈利性中介组织。

在我国, 就业中介企业是指, 在劳动人事部门的指导下, 由组织和公民个人举办, 为用人单位招用人员和劳动者求职提供中介服务以及其他相关服务, 主要包括:为劳动者介绍用人单位;为用人单位行使猎头服务;开展针对性的就业指导;人力资源管理咨询服务;组织相关行业职业招聘服务等) 的经营盈利性组织。[1]

现阶段, 随着我国就业市场的不断完善和不断扩大, 地区之间就业市场的相互制衡, 我国就业中介企业己经具备了一定的规模, 其功能也并逐渐由单一的职业介绍向人才定位、人力资源指导、行业合作、地区交流、技术支持等多方面业务发展。但是, 我们也要看到, 由于就业中介机构准入制度相对较低、立法方面滞后、行业内某些企业自身信用度差而导致的发展瓶颈, 未能真正发挥出就业中介企业在促进就业方面的积极意义。本文在分析了我国就业中介服务企业存在问题的基础上, 对我国劳动力就业中介企业如何良性、可持续发展, 提出了建设性的策略和建议。

一、就业中介服务企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 政府支持层面出现的问题

就业市场是否规范, 就业机构与产业是否协调、良性发展, 都于政府的宏观调控政策与日常监管息息相关。现阶段, 我国劳动力市场存在着城乡差异巨大、供求不平衡 (供大于求, 求大于供在不同行业均有发生) 、不同就业群体相对繁杂等状况, 这就需要政府从宏观方面进行有效的预测与分析, 对就业市场进行有效的监控, 对服务于就业市场的就业中介企业进行有效的监管。笔者所在的哈尔滨市的就业中介企业表现出来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 管理体制相对滞后。

劳动市场因为经济产业机构的改变和大学生的涌入, 使得市场出现的问题日益复杂化。而政府在面对复杂的劳动市场, 并没有因势利导, 制定新的管理体制。现阶段, 管理就业市场的部门主要集中在人事部门和各地区的劳动保障部门。由于部门管理定位、规划目标不同, 且两个部门在实际工作中, 没有工作配合。导致的后果是, 在公益性服务、档案管理、人力资源调配上存在或多或少的协调缺失问题。

2. 市场信息功能相对闭塞。

劳动力市场的管理部门有着丰富的管理和协调监督经验, 并积极的发挥作用, 促使就业市场的稳定性发展。但往往疏忽了动态性的变化和发展趋势的预测, 在人才库的建设、交流信息、供求分析上均不能满足实际的需求。而以网络应用为核心的就业渠道的营建工作, 由于技术力量的薄弱, 使得无论是在网络构建还、数据分析还是从覆盖层面上都存在效率较低的问题。[2]

(二) 就业中介企业自身存在的问题

1. 就业中介企业的规范尚未形成。

虽然就业中介企业准入制较低, 但是发展水平却呈现出参差不齐的现状。以哈尔滨市为例, 以就业服务为特征的企业数量虽然众多, 但总体力量还略显单薄, 缺乏经营特色, 没有形成集成发展的格局。从市场调研发现, 大部分企业由于资金来源小, 经营管理能力欠缺, 对自身定位不准, 导致了普遍规模小、服务能力局限 (中低端市场和针对大学生就业的实践实习企业对接) , 尚没有形成对整个就业服务行业的趋势把握。

2. 中介组织缺乏市场竞争意识, 整体服务水平偏低。

由于就业市场的机遇潜力巨大, 因此, 就业中介企业往往“居安于一时”, 满足于现阶段市场份额, 而忽视了市场潜力的深入挖掘。此外, 大都数中介服务公司人员都为非专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人员, 他们自身的能力决定了他们对就业市场的认识不足, 降低了中介服务的服务效果。其结果是导致职业中介专业人才本身就缺少必要的技术支撑和培训机制。因此, 无论是从人员配置上还是从企业服务理念的长远规划上, 都没有形成品牌特色, 整体服务水平不能满足就业市场的长远发展。

3. 就业服务的各项内容之间缺乏有机联系。

目前, 虽然就业中介公司在服务项目上呈现出多元化。如就业指导服务、技能培训服务、档案管理服务等, 但这些内容大都“各自为战”, 服务项目之间往往缺乏有机的联系和互相的协调。

4. 服务对象同质化严重, 导致创新力明显不足。

中介市场中大量同质化企业的出现, 不仅造成了地区间的恶性竞争, 也导致了资源浪费。一方面, 针对某一行业, 出现了服务水平、服务项目几乎相同的企业。另一方面, 面对差异化的就业趋势, 则凸显出真空的状态。就业中介企业现阶段仍然是以传统的实现就业为目标, 而对新兴的创业、灵活就业、劳务保障代理、高端猎头就业等显出能力的不足。

二、加强我国就业中介企业建设的策略研究及相关建议

加强就业中介服务体系, 使其成为劳动力市场畅通发展的通道和营造规范有序的劳动力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 己经是一个刻不容缓的问题。

(一) 发展策略

1. 市场化策略。

健康的劳动市场环境必须要实现在利益化的同时, 实现公益化。就业中介企业要采取统一的市场化运作方式, 研究就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就业者自身的特点, 构建起符合中国特色的市场化经营和人才社会化服务体系。另外, 要引入企业市场化机制, 通过行业间统一的运作方式, 同样的适合民生发展的收费方式, 在相同的领域内享有平等的市场运作规则, 使行业内的竞争在同一平台内发展。

2. 全局化策略。

国家层面应成立相对独立的国家公共就业服务局或中心, 并在各大中城市设立由其直接领导的分支机构, 实行全国统一管理, 各地区信息共享, 这对建立全国统一的劳动力市场, 促进劳动力有序流动将发挥很大的作用。要从全国范围强制推行职位空缺调查、统计和发布制度, 搭建全国统一的信息发布平台, 形成信息共享机制。

(二) 重新审视中国劳动力就业中介组织发展

1. 加强市场培育和制度建设。

政府部门对于整个中国劳动力市场中介企业的发展, 应定位于宏观指导、监督管理, 设立全面具体的中介组织法律、法规, 重点加强劳动力市场中介行业协会建设, 促进行业自律、规范。

2. 在兼顾公平与效率的前提下, 进一步明确不同中介企业的定位。

小的中介企业应进一步确立自身的定位, 专注于自己擅长的中介服务领域, 避免因就业服务项目过多, 而导致的服务水平低下。通过必要的规划和培训, 政策引导, 鼓励就业中介企业走专业化、差异化道路, 构建更加完善的就业服务体系。

3. 就业中介服务内容要不断向上下游延伸。

就业中介企业要加强信息收集能力, 并要对用人单位和求职者做好科学预判、能力评估和专业的指导服务, 还要加强培训及劳动力市场开发管理力度, 引入必要的绩效管理机制, 加强服务效果评估测量。

(三) 推进我国就业中介企业发展的措施建议

1. 加大政府财政投入和支持。

虽然就业中介企业是以盈利为目的, 但是仍建立起回馈社会的免费就业培训机制。因此, 政府除必要的监管外, 还应把公共就业服务经费分配给部门有培训能力和培训经验的中介企业, 以用来鼓励就业中介企业开展公益性的培训。以此来分担公益性的就业培训压力, 弥补就业劳动市场机制的不足, 环节就业压力。

2. 就业中介服务方式逐渐向“一站式”转变。

所谓“一站式服务”, 就是把职业介绍、职业培训、职业指导、失业保险管理与发放等就业服务系列化, 实行集中管理, 提供一条龙式的服务。这样既能方便求职者, 也能提高就业服务机构的工作效率。

3. 构建中介服务绩效评估指标体系。

应严格监督管理, 健全各项规章制度, 使就业中介服务的日常活动有章可循, 形成一整套自律性运行机制, 加强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要建立劳动力市场信用等级制度, 宣传职业中介的重要作用和诚信理念;要搭建就业中介服务绩效评估指标体系。总之, 要对就业中介经营方式、市场规模、用人体制、财务制度、内控机制、经济效益及社会满意程度等项进行综合考评、定级, 形成真正的公平有序的劳动力市场, 为就业中介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参考文献

推进就业 篇8

《通知》明确2016年“工学一体”就业就学试点工作目标任务是, 坚持以服务加快“调转促”行动计划为导向, 紧扣“技工大省”建设, 逐步扩大“工学一体”就业就学试点范围, 搭建企业、学校深度融合对接平台, 加快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队伍。

《通知》强调, 2016年“工学一体”就业就学试点在全省范围深入开展, 各地应通过竞争性办法遴选一批有意参加的企业, 广泛动员职业院校积极参与, 组织行业、企业和职业院校开展合作对接。重点推广“招工招生”模式, 积极推进职业院校招收企业有培养意向、个人有学习意愿的一线青年职工参加试点, 加快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队伍, 破解就业结构性矛盾。组建专兼结合“双师型”教师队伍, 为“工学一体”就业就学工作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引导贫困家庭子女参加试点, 通过培养子女一技之长, 帮扶家庭脱贫, 真正实现“培养一人, 就业一人, 脱贫一户”。

推进就业 篇9

1 体育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1 . 1 就业面相对较窄, 就业压力巨大

目前国内体育专业毕业生就业率普遍很低,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体育生就业面太过狭窄。体育生就业主要面向高校体育教学和体育指导和体育康复保健几个方向,就业领域十分有限,并且对体育生的社会需求趋于饱和甚至有向过剩发展的趋势。因为体育专业与别的专业联系较少,很多体育专业的毕业生找不到工作不得不放弃体育专业重新学习工作技能另谋出路。

1 . 2 文化基础薄弱, 企业要求日益严格

体育生一般从小开始系统训练并且往往因为体育训练影响正常文化课程的学习导致文化基础薄弱。大学体育老师一般对体育生比赛成绩过分看重而忽视了文化课程的学习,因此,大学毕业时体育生的文化素质并没有得到充分发展。另外体育生文化基础薄弱还导致体育生进一步深造的可能性减小,考研成功率很低。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上企业对大学生的人文素养要求越来越高以此来适应科技知识的高速革新,因此,体育生无法得到大企业的重视,这让原本在就业方面就不占优势的体育生面临更大的就业压力。

1 . 3 毕业生对自己认识不够客观, 对就业抱有过高期望

虽然随着教育水平的提高大学教育普及开来,但是长期以来大学生都是站在金字塔顶端的人群,难免部分学生会对未来工作存有过高期望。期待大学毕业后能够找到高薪酬、低工作时间、低工作量的工作。面对用人单位招聘不积极主动,总是以为下一个会更好,不能切合实际积极调整。还有很多同学专业知识不扎实,大学四年不够刻苦整天在学校“混日子”,专业能力不达标很多工作没法胜任。大学生对自己认识不够客观导致就业问题越发的严重。

1 . 4 行业知识匮乏、获取就业信息渠道单一

很多大学生缺乏找工作的主动性,行业知识匮乏,获取就业信息渠道单一。以我多年从事体育教育工作接触的学生为例,很多学生依赖心理较强,总是习惯把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对就业信息关注不够,不能积极主动的靠自己去找工作。另外很多同学对自己将来要从事的行业认识不足,对行业发展不了解,导致对将来从事工作没有兴趣,对就业产生恐惧。因此,在就业问题上学生的主观认识也是特别重要的。

2 具体对策:树立一个思想、采取四项措施

2.1 树立一个思想

理论指导实践,只有高校毕业生拥有科学的思想指导才能在如此严峻的就业形势下杀出重围。面对残酷的就业大环境高小学生必须树立“客观的分析自身能力,乐观面对工作岗位,先就业在工作中提高自身能力”的思想。工作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平凡的岗位也能做出不平凡的贡献。面对就业高校学生要勇敢的走出第一步,不能怕苦怕累,要在工作中不断提升自己对社会和工作的认识,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和工作能力。只有先就业才能更好的融入社会生活,才能有机会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2.2 四项措施

2.2.1 夯实学生专业基础,切实提高学生专业技能

能否找到工作关键还是看学生自身素质是否过硬,专业知识专业技能是否能达到用人单位的要求。“打铁还需自身硬”,只有平时注重对自身能力的锻炼做到公仔平时而不是要找工作了才临时抱佛脚,从根本上提高个人能力提升个人综合素质才能在毕业找工作时赢得主动权和选择权。很多大学生从高中起就憧憬美好的大学生活,以为上了大学就可以不需要再学习,因此,上大学之后荒废了学业,浪费了青春。因此,高校应该加强学风建设,培养专业基础扎实、学习刻苦、热爱钻研的学生,使学生能更好的适应将来的工作岗位。同时学校在教学计划中增加学生到工厂或单位实习的机会,让学生在实习中找到自己的不足和差距,并通过实习让学生有一个更好的机会去实地考察了解自己将来的工作岗位了解行业需求,有助于在校生树立正确的目标,增强学习的目的性。

2.2.2 学校完善毕业生信息,拓宽就业渠道

为达到更好的毕业生就业效果,学校必须完善毕业生信息。各系辅导员可以将每一名同学的信息汇总起来,清楚每一个毕业生的就业情况。教师可以合理的借助学生的力量,每一个班设立一个就业助管,定期向辅导员汇报班级就业情况,帮助老师摸清每一个同学的就业情况,做到心中有数。另外学校还要拓宽就业渠道,学校就业管理中心要到社会中去引进好的用人单位和相关企业,做好校内招聘会为广大毕业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就业氛围。同时因为本校学生是“主场作战”有助于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有助于学生在用人单位的面试中超长发挥。

2.2.3 学校做好优秀学生就业推荐工作,为就业特困生提供帮助

面对不同的素质的同学学校也可以采用不同的措施,对在校学习刻苦、思想进步、团队意识突出的同学学校可以考虑向用人单位推荐的形式帮助这部分学生就业,这部分同学如果在岗位上做出突出贡献还可以帮助学校在业内培养良好的口碑,提高本校毕业生的受欢迎程度。对于毕业生中的就业困难生学校也要提供帮助,学校可以定期统计就业困难的学生,建立微信公共平台发布为就业困难同学发布就业信息,建立微信讨论组或飞信和QQ群组定期更新就业信息,帮助就业困难的学生更好的获得就业信息。学校只有通过帮助就业困难的那部分同学就好业,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学校应届毕业生就业率。

2.2.4 建立健全校友机制,互帮互助与用人单位建立良好合作关 系

建立健全校友机制是指与历届毕业校友保持联系,与校友所在单位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优先满足用人单位对人才数量和质量的要求。可以在全国各地建立校友会,校友会之间资源共享,互相帮助实现校友之间共同进步,使得整个校友整体都获得更好的发展。只有校友在各个用人单位获得更好的发展,反过来在学校需要校友的帮助,毕业生就业的时候分布在全国各地的校友会和校友才能贡献自己的力量。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校友和学校双方良好的互动,学校促进校友在单位的进步,校友成长后又能为学校的发展和学校应届毕业生的工作提供一定的帮助。

3 结语

虽然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不景气,高校扩招大学生数量空前膨胀等诸多因素的影响高校毕业生面临很大的就业压力。但是如果高校制定科学合理的政策为毕业生提供就业支持,毕业生能够客观现实的制定就业目标脚踏实地的就业在工作中不断提升自己,相信所有高校毕业生都能有一个好的职业发展。希望本文能为高校毕业生就业提供参考。

摘要:高校应届毕业生是社会建设的重要财富,历届高校毕业生为祖国的发展做出了难以估量的贡献。应届毕业生是实现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保障,是社会发展进步的发动机。近年来应届毕业生就业问题已经成为社会的热点问题,尤其是体育专业的毕业生就业现状更是不容乐观。高校培养学生时投入的资源和对应届毕业生就业提供的指导和帮助是应届毕业生“好就业、就好业”的关键。做好应届毕业生的就业工作时促进社会发展和实现“中国梦”的重要举措。该文从高校体育老师的视角,从历届体育生就业问题总结经验,对体育专业毕业生就业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总结,并试着提出几点促进体育生就业的建议,希望能对高校体育专业毕业生就业起到参考作用。

浅谈高校推进就业教育工作的举措 篇10

为使毕业生就业工作顺利进行, 高校积极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使就业工作做到了规范化、科学化、制度化, 为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

一、目前高校采取的基本就业教育措施

(一) 校领导高度重视, 齐抓共管, 为学生就业教育工作提供可靠的组织保障

各高校努力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把高校毕业生就业摆在当前就业工作首位”的重要决策, 把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摆在突出重要的位置。各高校都成立了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和就业主管部门, 把就业工作作为学校重要的战略任务和当前工作重点, 摆在重要议事日程, 明确任务分工, 逐级落实责任制, 努力形成全员参与、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同时, 各高校注重加强和改进毕业生就业思想政治教育, 帮助毕业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各高校将职业发展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 强化就业指导与思想教育, 帮助毕业生认清国家就业形势, 了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状况。结合当前形势和就业政策, 引导毕业生调整就业预期, 转变就业观念, 树立“行行可建功、处处能立业、劳动最光荣”的就业观和成才观, 增强毕业生的择业意识和主动适应社会的能力。

(二) 加强教学改革, 转变人才培养方式, 努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根据社会和市场对高校人才的要求, 高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定时召开教学改革会议, 全面订正教学计划, 合理调整专业结构, 精心设置新课程。例如:以河南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为例, 在近年的教学改革中, 学院增加了外交学、旅游管理、人力资源三个新兴专业, 增设了外交学、旅游管理信息系统、人力资源管理等多门课程。转变人才培养方式, 从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转向重视技术创新能力的培养。通过科技竞赛、第二课堂、参与教师课题、教育实习等形式, 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使培养的学生能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需求。

(三) 丰富育人载体, 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切实增强学生的就业优势

综合素质是直接决定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关键因素。实践证明, 综合素质较高的学生往往能够发现和把握就业机会, 成功就业。高校十分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积极鼓励学生在完成学校规定的学业的前提下, 通过参加学校举办的各项活动, 努力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为将来的成功就业做好准备。创新团学工作, 丰富育人载体, 通过积极引导学生创办和参加各类社团、积极参与学校举办的各项活动等灵活多样的方式, 努力提高学生的社交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活动, 如:“挑战杯”竞赛、大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演讲赛、三笔字大赛、教学技能大赛等, 努力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和社会实践活动, 如:主题辩论赛、职业规划大赛、暑期“三下乡”等, 努力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 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四) 强化就业指导和培训, 努力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为帮助学生更快、更好地适应高校大学生就业制度改革后的新形势, 正确认识和解决就业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和困难, 高校对学生开展了大量的就业指导和培训工作。

第一、加强就业教育。把就业教育贯穿于大学四年的始终, 把专业培养和职业教育相结合, 由“一次性指导”转向大学期间的“全程教育”。通过就业指导课、就业指导专题讲座、就业指导咨询等多种形式, 对学生进行就业形势、就业政策、职业规划的教育和指导。以河南师范大学为例, 针对当前困扰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难问题, 大力实施就业启航计划, 探索构建分层次、分阶段教育的模式, 加强毕业生的思想教育, 帮助学生进行职业规划, 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并且召开大学生就业工作会议, 出台了大学生就业管理实施方案。组织开展就业大讲堂、编印就业指导报、加强网络就业服务、开展就业调研、开拓就业市场等工作, 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服务。连续十七年组织大型的大学生就业双向选择洽谈会, 把用人单位请进来, 方便学生就业。

第二, 注重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针对当前学生在就业时出现的眼高手低、心高气傲和“有业不就”等现象, 高校以不同的形式在学生中积极开展了“爱岗敬业, 走好人生第一步”的专题教育报告会。同时还邀请事业上有所建树的校友进行现身说法, 帮助毕业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事业观。

第三, 调动全校教师员工参与学生就业工作, 实现“全员育人”。充分调动和发挥教师员工的积极主动性, 使他们在学生就业中发挥重要作用, 做好学生就业的咨询、推荐、指导、服务工作, 实现“全员育人”的良好局面。

第四, 加强就业指导和服务的针对性, 对就业困难群体重点帮扶。通过实践调查, 切实摸清每一位毕业生的具体情况, 针对学生自身特点, 开展个性化的就业指导和服务。通过专项培训、重点指导、优先推荐, 切实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心理压力大等困难群体解决实际问题, 顺利就业。针对家庭经济困难的毕业生, 积极引导他们做兼职、“先就业, 再择业”等灵活多样的方式, 帮助他们树立信心, 克服困难, 顺利就业。针对心理压力大的毕业生, 主动找他们谈理想、谈就业、谈发展, 以减轻他们的就业心理压力, 引导他们以健康的心态对待就业。

第五, 加强对学生的职业基本技能和求职技巧培训, 指导他们进行职业设计、做简历及如何在面试中脱颖而出等就业关键问题, 从而提高他们的就业竞争力。近年来, 各高校积极通过举办就业讲座、创业大赛、社团活动等, 举办各类学生就业指导培训, 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提高毕业生的职业基本技能、增强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

第六, 鼓励学生通过考研、考公务员、考村官、组织实施“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三支一扶计划”以及本地实施的基层就业项目、做好高校毕业生入伍服义务兵役的征集工作等方式实现多样化就业。以河南师范大学为例, 近几年, 学校应届本科毕业生考取硕士研究生的比例稳定在30%左右, 同时, 学校还积极鼓励学生考取各类证书, 例如:英语四六级、托福、注册会计师等, 来增加他们的就业优势。

(五) 拓宽就业渠道, 广泛收集用人信息, 为毕业生就业提供强大的信息服务

加快推进就业信息服务建设, 努力完善就业信息网络, 拓宽信息收集渠道。各高校纷纷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 深入各行各业为毕业生挖信息、找岗位, 积极开拓毕业生就业市场。每年, 各高校专门派部分老师赴北京、上海、深圳等地开展人才需求状况的调研活动, 与用人单位密切联系和深入交流, 广泛收集用人信息。与一些实力强的培训机构合作建立学生实训基地, 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实践平台, 使他们能尽快适应企业的需要。并且邀请一些公司、企业、参加学校组织的招聘会, 为学生提供就业机会。同时, 注重利用校友资源, 通过组织校友报告会, 校友返校联谊活动等形式, 为学生创造就业机会。积极利用网络、传媒等资源, 获取各种用人信息, 并以网络短信方式, 例如:QQ群、飞信等及时发布招聘信息, 保证就业渠道的畅通。

二、高校就业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 对部分学生不合理的就业观念的引导教育工作仍存不足。

从近几年的毕业生流向来看, 到中小企业就业、到基层就业、灵活就业、自主创业的毕业生逐年增加, 学生的就业观念发生了积极的变化。但是, 由于传统观念、社会舆论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仍有相当一部分毕业生的就业观念不能适应就业形势的变化, 他们盲目贪恋大城市、大企业或事业单位, 不愿回乡就业, 更不愿到基层或边远地区就业。此外, 一些毕业生在就业时不能正确评价自己。主要表现在对自身的素质和就业竞争能力评价过高或过低。自我评价过高的毕业生期望值偏高, 致使他们有业不就, 或有约不签, 一味等待、观望, 试图找到更好的工作。自我评价低的毕业生怯于走进社会, 不敢主动向用人单位推销自己, 不敢主动参与就业竞争, 从而陷入不战自败的困境。例如, 以师范院校为例, 一部分学生依旧考虑自己是师范类毕业生, 认为自己的主攻目标是学校, 缺乏跳出教育部门就业的魄力。改变学生的就业观念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尤其是像一些专业性较强的学校, 这就需要在高校就业教育中从时间和内容上加大力度, 发挥潜移默化的引导力量。

(二) 对毕业生就业中“有业不就”现象教育引导不够

有的毕业生就业观念不正确, 相互攀比, 等待观望, 由于不能很好地把握自身的就业定位, 错过了很好的就业机会。另外, 部分毕业生不愿满足于随便找个工作, 出现了就业不稳定、频繁换岗的情况。还有部分毕业生放弃就业机会, 自愿回生源地报考公务员, 他们的工作处于待定状态。此外, 部分毕业生个人综合素质、应试能力不足, 使用人单位不够满意。毕业生就业观念还有待提高。这就需要进一步加强毕业生的专业思想教育。从导向上引导毕业生通过行业就业, 树立“先就业, 后择业”的就业观, 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

(三)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 给高校的就业教育教学工作带来了巨大压力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 高校部分学科呈现出专业知识老化、课程设置滞后等现象, 尤其是就业教育课程的设置在部分学校有滞后的现象, 不能及时满足学生的需要, 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没有发挥对学生的就业应有的教育作用, 给高校的教学和学生就业工作带来了巨大压力。学生所学的一些就业知识和专业知识与现实失去了有效衔接, 这使得毕业生在就业时感觉力不从心。

三、高校今后就业工作的方向

(一) 进一步发挥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学生

就业教育中的作用, 引导毕业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实现多渠道就业

进一步做好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引导毕业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树立“先就业, 后择业”的就业观, 进一步完善集管理、教育、指导、服务为一体的毕业生就业服务体系。加强毕业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和就业指导工作, 为毕业生提供全方位的服务, 建立与学校改革发展稳定相适应的毕业生就业运行机制。

(二) 正确分析就业形势, 加强对学生职业生涯的就业指导教育

及时了解、分析社会人才走势, 深入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指导教育, 邀请优秀的职业规划专家对学生开展职业规划指导和培训, 指导他们如何进行职业分析、职业设计, 培训他们的职业道德、职业心理和职业规范等职业素质, 从而提高他们的就业竞争力。宣传市场就业的最新动态和相关政策, 指导他们进一步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 合理定位职业目标。

(三) 加快教学和课程改革, 适应高校学生就业的发展步伐

加强对人才市场需求状况的调研, 根据调研结果召开高校教学和课程改革会议, 全面修订教学计划, 合理调整学科结构, 及时更新专业知识, 精心设置新课程, 以适应高校学生就业的发展步伐。

(四) 积极利用校内外各种资源、完善就业教育资源, 实现毕业生就业工作的现代化、信息化

加强各高校间的交流合作, 积极争取利用校内外各种资源, 继续发挥高校专业优势, 加强网络化管理, 提高工作效率, 实现毕业生就业工作的现代化、信息化。积极探索建立科学、快速、准确的毕业生就业监测系统, 及时、动态地了解毕业生的就业情况。

新一轮毕业生就业工作又拉开了帷幕, 面对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新形势, 高校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 加强就业教育, 努力摆脱传统计划模式的束缚, 转变职能, 充分发挥多方力量, 为毕业生开辟更多的就业渠道, 不断提高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和水平, 从而推动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迈上新台阶。

参考文献

[1]王端鹏.今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将达630万人创历史新高.就业形势异常严俊[N].济南日报, 2010-2-16.

[2]袁贵仁.教育部关于做好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教学[2009]15号[N].2009-11-23.

推进就业 篇11

2012年,湖南省郴州市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创业先进城市”荣誉称号,以排名第16的成绩,跻身为全国首批71个创业先进城市之一。为巩固提升全国创业先进城市工作成果,贯彻实施扩大就业发展战略,深入推进创业带动就业工作,该市日前出台了《创业带动就业工作3年行动计划实施方案》。

《实施方案》明确,该市将坚持“政府促进、社会支持、市场导向、自主创业”的基本原则,不断完善以组织领导为保障、以创业扶持政策为推动力、以创业培训为着力点、以创业后续服务为支撑、以工作考核为手段的推进创业促就业工作长效机制,鼓励和帮助更多有创业意愿和创业能力的城乡劳动者成功创业,并吸纳和带动更多的劳动者实现就业。在2013至2015年,全市个体工商户户数年均增长超过10%,达到16万户以上;私营企业户数年均增长5%,达到2万户以上;规模以上企业户数年增长1%,达到100户以上;微型企业达到1万户以上;创业项目1年以上存活率达到80%,创业带动新增就业年均3万人以上。创业意识教育培训5万人,新建创业孵化基地13个以上,发放小额担保贷款10亿元以上,征集推介创业项目1000个以上。到2015年底,全市创业活动指数达到20%以上,培训后创业成功率达到60%以上,创业服务满意率达到90%以上,创业环境满意度达到优秀,形成以大、中、小型创业企业和个体经济组织共同发展的新格局。

《实施方案》还提出了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工作机制、健全考核体系等保障措施,將设立市创业指导服务机构,设立服务办事大厅,集中为创业者提供项目开发、方案设计、风险评估、开业指导、小额担保贷款、税费减免、跟踪服务等“一条龙、一站式”服务。从2013年起,将创业带动就业工作纳入“民生100工程”考评内容,对工作突出,成效明显的创业带动就业服务单位和部门予以表彰;对服务不优、工作不力的,追究相关责任单位和人员的责任。

推进就业 篇12

关键词:校企合作,新模式,就业工作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提出《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技能人才工作的意见》,文件指出“建立高技能创新型人才校企合作培养制度”,就是要完善以共赢为基础的“产、教、学、研”四位一体教学实践新模式,是以社会需求促进独立学院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国际视野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进一步完善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体系,使企业与高校的培养理念能更好地为地方产业经济服务,实现政府、学校、学生、企业等多方共赢局面。当前独立学院利用校企合作平台助推大学生就业与社会实践的实施成效如何,是当前解决的新课题。

1 独立学院新的教育模式——校企合作

校企合作育人是独立学院为解决就业压力、提高就业质量与政府、企业之间建立的一种新的合作模式。有针对性的为用人单位订制培养所需的各类技术人才。校企合作是注重培养人才的实效性与实用性的培养方案,注重学生在校期间理论学习与企业实践操作动手能力,校企合作注重利用学校与企业优势资源、信息资源共享的“双赢”模式。校企合作做到接口社会所需,与市场需求接轨。校企合作,为学生全面发展提供更好的教育资源并为企业积蓄了大量用得上、可持续发展的高技能、高素质、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创建校企合作育人机制,彰显了高校人才培养特点,也是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迫切要求。为高等教育行业发展带来一片新的发展契机。

2 就业形势分析

近几年,每年都是最难就业年。继2014年高校毕业生首次突破700万后,2015年高校毕业生持续增长,远超2014年的727万达到749万之多,今年全国高校毕业生更是在770万以上,创历史新高。再加上约30万出国留学归来和没有找到工作的往届毕业生。预计今年将有1000万的毕业生同时竞争,就业之难可想而知。

3 校企合作基本模式

学校、政府、企业和毕业生四者构成了校企合作的四要素,学校和企业是行为发生的主体,双方通过合作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共赢互动。基于企业有不同性质、生产方式和经营理念,校企合作的驱动力会有不同差别,主要应从培养适合行业性质为出发点培养应用型人才。

3.1“校企定向式培养”模式

定向培养是指企业与学校经过合作协商,学校针对企业需求提出所需人才数量、专业特点、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等综合素质要求,学校、企业共同商定可行培养目标,制订教学计划,签订校企合作培养协议,双方共同参与人才培养过程管理监督,学生毕业后直接到用人单位实习就业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这种“定向培养”是用人单位从公司文化特征和岗位技能要求出发介入学校教育培养的全过程。从参与培养教学计划的制订实施、课程要求及内容、理论知识与实践环节的衔接方式、毕业设计指导、课程设计等实践性较强的教学内容,实现“产、教、学、研”四位一体的深度融合。

3.2 搭建实践交流平台,实现教学生产无缝对接

就业实习实践教学基地的建立能够为企业、学校搭建交流互助平台,使教学实习与企业生产紧密结合,就业实习实践基地是高校理论教育向实践教学过程的拓展,是促进产学研结合的重要平台,加强高校实习实践基地建设,有利于缩减毕业生就业成本,提高就业质量。这种合作模式为学生提高实践平台,增加学生社会经验,提升适应社会能力。

3.3 合作举办创新实践技能大赛

创新创业实践技能大赛是校企双方立足专业特色,结合社会需求,行业需要,由学校、企业、学生共同参与的一种实践技能大赛。这类大赛以巩固专业理论知识,加强实际动手能力培养,最终以提高专业技能为宗旨,激励学生对学用相结合的高度重视。同时,企业可以通过这类大赛挖掘科技创新能力突出的新人进而培养。通过加强与企业协作与联系,相互促进与交流,形成校企良性互动,进而提高毕业生就业质量。

3.4 设立校园活动基金,力促企业、学生共赢

目前全国各类高校都设立了企业奖学金、助学金,此种基金的设立模式是企业对优秀毕业生和家庭条件困难学生给予奖励和资助。帮助贫困生减轻经济负担,缓解经济生活负担压力带来的学习压力,鼓动激励他们刻苦努力学习。但此类资助模式存在辐射面狭窄、资助对象单一。加强校企紧密合作,优秀的学生都能予以资助,如,创新科技人才、校、班级优秀学生、社团干部、科研技能突出、对学校和社会做出贡献的学生都能予以奖励。资助涉及各个方面资助模式传递出企业崇高的奉献精神和奋斗精神,已提高企业的公共形象,激发学生的责任意识和感恩意识,培养学生思想道德品质,形成校企双赢局面。

3.5 校企联合—共建实验室

目前我国部分高校与企业合作共建实验室的合作模式主要有:企业援助式共建、高校主导式共建、优势互补型共建3种模式,企业普遍采纳援助式共建实验室,援助模式是向学校提供硬件、软件产品设备,学校提供场地共建实验室基地,为学校学生提供科技研发、技术竞赛等实践操作平台,企业解决了学校资金困难的问题,在这种合作模式下,学校为合作企业定向培养了一批能够胜任该企业相关技术研发人才。该校与珠海安联锐视股份有限公司共建智能视频网络技术实验室为平台,每年定向培养了数十人科研队伍,为企业提供相应研发数据。

校企共建实验室的合作模式,通过深化校企双方的合作,保障学校教育满足市场经济需求,符合市场经济规律,培养企业急需技术人才,增强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实现了学校、企业与学生多赢的合作模式。

4 校企合作的意义

4.1 降低企业招募人才甄选难度

校企合作模式是学校针对性的根据企业所需培养学生。有利于企业发展战略,符合企业实施人才发展战略发展需求,缩短从人才市场招聘毕业生的财力、物力,降低企业招工、用人的成本和风险。校企联合培养主要体现在:产学研合作单位优先挑选、录用在企业实习中表现优秀的学生,降低劳动生产成本。校企合作教学计划大纲内容与企业人力资源开发计划衔接,降低企业职业生涯规划培训成本;企业通过帮带模式实现教学相长,使学生在企业学习实践专业技术能力,提高综合素质能力。

4.2 校企合作模式有助于促进“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

建设一支教育教学能力和工作经验兼备的复合型人才的“双师型”教师,也是建立应用型、复合型独立院校教育工作的首要任务。在校企合作模式中,独立院校可组织实践经验缺乏的年轻教师深入到企业,参与企业的项目实践,深入企业一线,利用企业更为强大的资金和先进的仪器设备、先进的行业信息来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同时,高校也可聘请企业中实践经验丰富的工程师来学校授课。校企合作模式,使高校教师有机会提高自身的实践应用能力,加强了高校“双师型”队伍的建设。

“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了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实用性,为学生及早就业,及早选择职业,及早进行职业规划创造条件,促进独立学院教育更快、更好地发展。

参考文献

[1]董美娟.论大学生就业能力及其提升[J].教育与职业,2012,(8):86-87.

[2]袁媛.以校企合作教育推动大学生就业[J].江苏高教,2011(1):110.

[3]安雪晶.关于校企合作模式的探索[J].辽宁高职学报,2009(3):11.

[4]华颖.从校企合作看大学生就业[J].实践与探索,2011(8):235.

上一篇:绿色壁垒影响下一篇:经济有效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