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旅游文献综述

2025-01-01

医疗旅游文献综述(通用10篇)

医疗旅游文献综述 篇1

一、国内休闲旅游研究综述

为了对我国休闲旅游研究情况进行整体把握,笔者于中国知网中进行跨库检索,选取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以主题和篇名为搜索项,以休闲旅游为检索词,获得全部搜索结果中符合相关描述的篇章为494篇。图1是1996—2010年中国期刊网上发表有关休闲旅游论文的统计。

根据以上统计结果可知,休闲旅游研究从1996年就开始涉足,2002年之后有了较为显著的增长,特别是进入2004年,完全适应了WTO的经济形势,伴随着经济、文化一体化的意识逐步觉醒,我国国民开始注重精神丰盈的重要性,因此对休闲旅游的重视越来越高,相关的研究资料也逐步增加。据有关资料显示,进入WTO的第一年,即2002年,以上海为首的众多城市GDP人均量变突破4500美元,江浙沪整体人均GDP也普遍在4000美元之上。在如此良好的经济支持背景下,我国人口开始重视并参与到国内休闲旅游之中,伴随着国务院于99年拟定黄金周放假条例,“五一、十一、春节”三大黄金周得以形成。近几年又对黄金周进行调整,避免过于集中节假日国家实行黄金周前推后移,节假日更为均衡的分布。如此的假期改革此时我国人民更好的调整自身时间,参与到休闲旅游之中,假期的调整与时间的编排更是活化了城市附近的旅游产业开发。当然,旅游产业随03年非典爆发一度进入低谷,因此对休闲旅游科学发展的学术研究逐步复苏。因此,本文主要参考了2004年后骤然增多的学术成果,并将研究结果整理如下:

二、休闲旅游理论研究概述

(一)休闲旅游的运营发展研究

刘丽丽、李宏认为现代休闲旅游的基础源自于人们放松心情、融入自然、陶冶情操的心理需求。因此,基于整个休闲旅游发展的大背景,休闲旅游逐步形成了推动经济发展、实现旅游产业优化、促进地区发展特色化的重要因素。借助打造科学的休闲旅游环境,吸引更多的商业活动与游客眼观已然成为现阶段休闲旅游的运营模式。当然,针对休闲旅游的科学发展,现阶段还未有较为完整且充分的运营模式,但是以“人本思想”贯彻落实的发展现实来看,休闲旅游的未来发展与“人本思想”贯彻将密不可分。对此,刘欣然、彭国军等研究学者认为,配合地方拥有的地域特色、环境优势及文化特征等客观要素,借助优化服务手段,时刻保证“人本思想”落实,无论是对休闲旅游发展,还是对地区经济收益而言,都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与价值。

(二)休闲旅游的运营种发展研究

刘丽丽、李宏结合人需思想,针对休闲旅游运营种类的发展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其认为,现阶段人们进行休闲旅游的主要选择包括自然回归、个人修养、文化体会等众多形式。其中,自然回归的根本在于借由乡间风光来陶冶情操,因此景区游历、乡村旅游等模式骤然兴起,大大满足了社会人群的自然回归思想;相对的,个人修养注重放松与休闲,选择此类观光的游客多半侧重于温泉、沙滩、原始环境的治愈,借助温泉疗养、海滩漫步、深林沐浴等来确保自身的绝对放松与心情的平复;而针对文化体会的休闲旅游则侧重地域性的特色文化,包括赛龙舟、观潮、泼水节及相应的高尔夫、滑雪等休闲旅游,利用文化特色来令自己跨越文化,感受差异中的乐趣。无独有偶,韩百娟在肯定了刘丽丽、李宏等人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经营模式的变化将休闲娱乐按照经营模式的差异分为度假模式、游乐模式、观光模式等模式,并强调购物游的兴起是休闲旅游的全新模式,其更进一步的贴合了现代社会群体的经济物质需求,具有典型的人本思想特征。另外,方海川在运营种类发展研究中细化了各休闲旅游种类,并根据不同种类所要达成的旅游目的不同而进行命名,包括体育旅游、科教旅游、农家乐、都市旅游等等,此类细化的根本目的是确保相关旅游项目更为直白易懂,便于社会群体进一步的选择适合自身需求的旅游项目。

三、休闲旅游实践研究概述

随着物质生活的逐步丰盈,人们对精神生活的需求日渐增加,对休闲旅游的需求也日渐增大,经过多方研究资料现实,现阶段休闲旅游从国家层面、地区层面等多个层面都拥有了极为全面的理论研究,人们立足于国家、地区的现实环境,拟定科学的实践理论,望就此为地区休闲率与发展提供科学的参考资料。在众多的研究资料中,通过开发分析、早期投入分析、发展前景分析、政策扶持分析等多种模式,拟定了相应的发展预测与问题应对策略。

(一)国家层面的研究范围

罗绍兴站在政府的角度上认为休闲旅游作为地区发展的重要组成,其应该被各界政府关注,并且得到各界政府政策上的支持;李继峰给出了中国农村发展休闲旅游的思路;皮婉姝等则根据旅游发展现状,科学规划了休闲旅游的发展含义;皱宏霞则立足于我国旅游产业发展情况,拟定推动休闲旅游产业发展的科学策略,并借助排除阻碍,确保发展科学的思想,提出国家层面上的优化策略,从政府支持、地方重视、行业优化等多角度出发,打造科学的实践对策。

(二)区域层面的研究范围

罗洪生研究了甘肃地区的休闲旅游产业;罗红苏针对海南休闲旅游发展与热带风风情及地域特色间的联系;冉洪生则主要将沿海地区对外贸易旅游发展进行了分析,将世界一体化及旅游贸易产业发展进行系统化的研究;鲁娃耶德结合现阶段我国“一带一路”与新疆休闲旅游结合的优势研究,科学分析一带一路下新疆休闲旅游的SWOT模型。诸如此类的研究不胜枚举,随着“一带一路”思想的进一步落实,“人本思想”在区域、各领域都有足够的指导思想,因此包括北京、上海在内的一线城市、兰州、苏州、西安等文化名城及民族特色地区均能有专家学者进行科学的休闲旅游实践研究,通过提出问题,了解成因,从而拟定理论上的实践策略。

四、休闲旅游的综合研究

此外,李洪生从心理角度出发认为休闲旅游是心灵的旅游,是人们对于休闲无法割舍的情怀,其并非功利,而是出于情感的指引,是放松之情的引导。相对的,何永红则从经济效益角度出发认为休闲旅游要注重其自身的经济效益,使其成为推动地方发展的重要手段,同时也要考虑其对地方环境发展所带来的问题,有效规避问题,促进发展,是休闲旅游开展科学的关键。尤海涛、马波等人认为休闲旅游目前已经是国内旅游一种重要模式,其促进了地区经济的科学发展,同时也促进了现代化建设日趋完善,对我国经济整体发展与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李和兴认为休闲旅游的主要形式是以休闲与回归为主,其是城市居民感受自然,了解自然的重要途径,对环节都市人群的压力与紧张有至关重要的作用。郭焕成、韩非则表示休闲旅游的基础主要依靠地域的特性,将其打造成旅游的目标,并科学利用服务这一手段,以旅游需求群体为服务对象,利用第三产业各方间的优势,构成全新的产业模式,打造实现社会群体返璞归真的有效路径。

医疗旅游文献综述 篇2

一 研究的目的意义

(一)研究目的农村医疗保障是与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农民收入水平以及农民的思想观念的转变息息相关。中国农村保障体系的建立曾取得过很大的成就。但是,在建设社会质疑新农村的形势下,它的完善人面临很大的困难。本文在分析国内外部分国家在解决农村医疗保障问题的做法和经验基础上,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以来的工作现状进行详细的分析,并未下一步的发展针对性地提出改进策略,从中探索解决农行村基本医疗,保障农民身体健康的长效机制,为国家及有关部门调整,完善新型农村医疗制度提出参考依据和政策建议,有助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顺利推进,为进一步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在医疗制度提供一定依据。

(二)研究意义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是我国社火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具有我国社会主义特色背景的一种医疗保障制度。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农业大国,三农问题是影响我国紧急社会发展的重要问题。“没有农业的发展就没有国家的发展,没有农村的问覅那个就没有国家发稳定。”农村医疗保障制度,作为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拍组成部分,不仅可以实现农民生存和就医的平等权利,而且可以改善过敏卫生条件,提高卫生服务保障制度,提高农村生活质量,推动农村紧急和人力资源的支

持发展。建立农村将抗保障制度,反应了农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必然要求,是促进农村劳动力合理流动,提高经济增长效率的有效途径。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据《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及其可持续发展研究》(丁少群,李祯,厦门大学出版社,2007),从文献检索来看,无论国内还是国外,对社会医疗保险的研究大部分都集中在城镇地区,对于农村医疗的研究文献很难找到,这可能与不同国家服役农行村医疗保障模式的选择不同有关,国外很少采用合作医疗方式解决农行村卫生问题。国内对农村合作医疗的研究文献虽多,但都是以论文形式对某一方面问题的局部研究,而且大多是从卫生经济学或公共卫生角进行探讨,从保险和社会把膨胀角度研究的少,综合性研究少。

(一)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对农行村医疗保障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制度研究层面上,安医疗保障基金等筹集方式划分没世界各国的农村医疗把屏障制度大致可以划分为免费为免费医疗帮张,社会医疗保险,商业医疗保险和社区合作医疗4种不同模式。[1][2]免费医疗保障模式,也称国家医疗,全民医疗保障模式,是指医疗把膨胀资金主要来自税收,政府通过预算分配方式没酱油税收形成的医疗把膨胀基金有计划地拨给有关部门或直接拨给公立医院,医疗保障享受对象看病是基本上不需要支付费用的制度。英国,加拿大,瑞典,爱尔兰,丹麦等发达国家和

马来西亚,越南等发展中国家所实行的福利性全民医疗保障制度都属于此类。社会医疗保险没事只有国家出面组织的,国家,集体与个人三方共同出资(通常个人之需要承担小部分的费用),像农民提供因生病受伤或生育所必须的医疗服务及经济补偿的制度,它具有强制性,互济性,福利性和等特征。[3][4]日本的“国民健康保险”和韩国,墨西哥的农村医疗保险都属于这种形式。商业医疗保险是吧医疗保险作为一种特殊商品,按市场法则则自由经营的医疗保险模式。商业医疗保险的资金主要来源于参保者个人能及其雇主所缴纳的保险费,一般而言,政府财政不出资或不补贴,美国事实是商业医疗败选模式的典型代表。社区合作医疗保障模式,是指依靠社会的力量,按照“风险共担,互助共济”的原则,在社区范围内通过群众集资建立集中的医疗基金(政府通常也给予一定补贴),采取渔夫方式来支付参保人及其家庭的医疗,预防,保健等服务费用的一项种综合性基本医疗保障措施。中国传统的农村合作医疗和泰国的医疗保险卡制度,是社区合作医疗保险模式的代表。总体来看,发达国家的农村医疗保障制度与城市医疗保障较为接近,覆盖面积广,具有货币化,社会化,经济工具化和法制化的特点,基本实现了城乡间统筹发展。同时,发达国家近十几年来非常注重对医疗败选服务机构的管理和监督。建立了一套有效的医疗费用控制和风险管理制度,值得我们简介,而大部分发展中国家(主要是亚洲和南美洲),目前还正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探讨发展农村医疗社会把膨胀制度的可行性,以及发展模式,管理体制和立法等问题。

(二)国内研究现状

从新农村合作制度可持续发展的研究情况看,丁少群,李祯一田野调查为依据,提出了建立政府主导下的区域性多层次农村医疗保障体系的构想,论证了政府主导的理论依据和各层次保障的内容和制度设计,构建了我国新农合保障水平和补偿的精算模式,考察了道德风险与逆向选择的表现,影响和生成机理。[5]孟翠连从全新的视觉对新农合可持续发展的定义实现条件和未来发展态势进行了研究,的除了城乡分治的医疗保障体系及合作医疗模式长期存在的结论,并提出一些新的政策建议。[6]李华认为,新农合制度的狠心问题是能否长期稳定、协调发展、在公正与效率辩证统一的前提下,之中公平性是可持续发展的关节环、良性运行时可持续发展的微观基础、政府适当规制是可持续发展的制度保障。[7]高洁认为,西部农村社会医疗保险具有公共品属性,政府在供给过程中应承担绝对责任,市场可适度介入。[8]邹文开认为,新农合政策是我国现阶段农村医疗保险的合理选择,调动农民的参与积极性是基础,充分发挥政府的责任是保障,控制“医疗服务价格不合理增长”是关键,个主体的策略行为严重影响着制度的健康运行。[9]谭克俭等认为,新农合还不是完善的形态,制度设计存在一定缺陷,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进行制度改革,逐步建立城乡统筹的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10]

三 相关文献综述

医疗旅游文献综述 篇3

关键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筹资机制;个人缴费

一、筹资影响因素研究

首先,胡善联认为,采用自愿方式并不利于筹集个人合作医疗费用。朱俊生通过研究分析也发现,逆向选择会降低健康群体参保行为。健康水平较低群体的大量参保会带来报销费用的大幅度增长,从而导致财务的持续性危机。他指出,以家庭为单位进行参保并不能抑制逆向选择,反而会造成负面的后果,认为不合理的二元经济结构以及二元身份结构,阻碍了社会保障体系的协调发展。其次,补偿机制也会对筹资产生影响。家庭收入作为制约农民参保的主要因素,尤其对贫困群体的参保会产生更大的影响,因而合理确定合作医疗的筹资标准将影响着合作医疗资金的到位率及可持续发展。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相关规定,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应根据经济收入来收取保费,以体现卫生筹资和经济负担的公平性。另外,李卫平、周海沙指出目前农村乡镇卫生院缺乏医务人才,服务能力较低,难以提高合格的医疗服务满足农民的基本需求,从而影响农民的参保积极性。

二、筹资渠道研究

大部分研究认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属于"外溢性"的公共品,资金需要各级政府共同提高。杨海文认为,在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中,关于筹资功能的设计存在制度和运作两个层面的难点,为此应该明晰制度的功能与目标,加大中央与地方财政的监管和支持力度,可以通过发行彩票、征收烟酒行业健康保险费等相关措施进行合理的征缴。许孟博认为,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资金来源主要包括中央政府、地方政府以及农民个人,三方共同出资组成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基金,其创新了农村合作医疗的筹资模式,即在政府的主导下,动员社会力量,引导农民进行投保。

三、筹资成本研究

目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还没有形成一个稳定的筹资机制。对农民的个人筹资,多数地方还沿用上门收缴、自行收缴、农税机构或信用社代收等办法。如汪时东等通过对第一批新农合试点县农民个人筹资方式的调查,发现在这些试点县(市)中,个人筹资方式主要包括上门收取、滚存式筹资以及委托代收,个人筹资方式呈现多元化的发展趋势。陈迎春、吴妮娜等认为逐户收取是一种成本非常高的筹资方式。有些乡、村干部认为收费是"给卫生部门帮忙",而且由于筹资任务繁重、工作量和工作难度大,部分参与筹资工作的单位和人员缺乏积极性和动力,这一点对新农合持续筹资是十分不利的,给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筹资带来需方风险。

四、筹资模式研究

胡善联认为,传统合作医疗的财产是属于集体的;合作医疗站的"赤脚医生"和卫生人员的劳动报酬应由集体支付;合作医疗的基金由集体公益基金和农民个人共同筹集;医疗费用负担比例由基金筹集状况而定,个人负担比例一般不高于50%。该研究结论说明传统合作医疗的筹资是以集体经济为主、农民个人缴费为辅。政府只是在舆论、宣传上进行引导。

李珍等认为各地在遵循"三方出资"的原则下,形成适应当地经济发展的筹资模式,大体包括:l、中西部和东北地区,中央财政通过转移支付给予补贴,地方财政和农民负担能力较弱,人均筹资水平较低;2、东部地区,由于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地方政府出资比例较大,中央财政给予较少或不给予转移支付;3、人均收入水平高、城镇化率高的地区,人均筹资水平较高,资金源于主要是地方政府和个人缴费,且出资数额相当。总体来说,目前政府、集体出资占多半,个人出资是小部分。

五、筹资困难研究

王兰芳认为,造成农民筹资积极性不高的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农村缺乏实施基本医疗保险所必需的经济基础;二是现阶段政府难以投入相应的人、财、物来负责经办农村基本医疗保险。汪启程成认为,现行的农村合作医疗实际补偿比太低,难以体现合作医疗的优越性,对农民参合的吸引力不够,从而造成筹资难。平新乔认为,政府财政中卫生费用支出太少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筹资难的重要原因,并且费用的预算支出主要给予各种公立医院和政府卫生管理部门,农民只能间接从中受益谁。刘庆和认为,只要坚持"自愿入保"的筹资原则,就必然要出现资金供给不足。杨海文认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筹资有两个难点:一是各责任主体对缴费责任的履行不到位。二是参保对象复杂化,流动性大。

六、筹资对策研究

吴国文认为,目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筹资要抓住两个关键问题,一是提高受益度。二是要贯彻诚信服务宗旨,政府要起到带头作用。林闽钢认为,政府应该加大对农村基层公共卫生支出,使政府投资向农村倾斜,在分级管理的财政体制中,各级政府每年要从财政上设立专门基金用于对合作医疗的投入。集体投入的部分,应在乡镇统筹和村集体提留中列出,并形成制度,必需保证连续的投入。孙群认为,在合作医疗筹资中,除国家和地方财政补贴外,可以由国家立法实行强制性的征税筹集资金,关键是设计合理的税种和税率,减少农民的抵制情绪。顾昕、方黎明认为,现阶段,中央财政有能力加大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资金支持,同时,在资金支持的方式上,采用一刀切式的固定金额制是不恰当的。王艳成、薛兴衬认为,为确保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顺利发展,必须建立一种新型的筹资机制,就是以农民个人缴纳和政府资金支持为主、集体出资为辅、社会资金为补充的多元化的科学高效筹资机制。李彦敏认为,促进农村合作医疗保障筹资顺利进行要采取以下措施:一是要合理确定筹资水平和报销比例。二是要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提高集体福利水平。三是要加强管理,提高村集体领导素质,增强村集体凝聚力。另外笔者认为还应该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的收入,通过立法等手段规范筹资程序,以增加农民对该制度的信任,达到调动农民主动参加新农合的目的。

总之,学术界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筹资问题的研究已取得了卓有成效的成果,为推动合作医疗在广大农村地区的建立和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运用多学科视角对新农合的筹资主体制衡机制的研究却鲜见;对政府和市场的合理边界的界定以及各级政府责任的划分不够明确。

参考文献:

[1] 汪时东,秦其荣.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滚存式个人筹资方式研究[J]中国卫生经济,2007(l):38~40.

[2] 陈迎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需方筹资风险分析[J].中国卫生经济,2006(5):26-27.

[3]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评估组.发展中的中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4] 何忠伟,陈艳芬.北京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制度研究[M].北京:中困农业出版社,2009:175-176.

[5] 李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社会保险学分析[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0(3):8-13.

[6] 胡善联.全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筹资运行状况[J].中国卫生经济,2004(3):27-34.

旅游与农业产业融合文献综述 篇4

关键词:农业,旅游业,产业融合

目前, 产业的界限变得越来越模糊, 产业边界也被不断的突破, 旅游产业融合就是一个新的旅游研究领域, 研究文献数量相对较少。农业旅游正是第一产业与第三产业一定程度融合的产物, 旅游与农业产业的融合正形成一种热潮, 基于此所形成的乡村旅游, 农业休闲旅游研究不断。旅游与农业产业的融合使得农业与旅游取得双赢的局面。

1 农业旅游的范畴界定

祁黄雄 (1998) 、张永贵 (2001) 等认为:农业旅游是一种以农业和农村为载体的新型旅游业, 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概念是指:农业旅游仅仅是一种用来满足旅游者观光需求的农业;广义概念是指:农业旅游有“观赏农业”、“观光农业”、“农村旅游”等多种不同概念的集合体。

刘杰 (2004) 等认为:农业旅游是在充分利用现有农业资源的基础上, 通过以旅游内涵为主体的规划、设计与施工, 把农业建设、农业示范、科学管理、农艺展示、农产品加工及旅游者广泛参与融为一体, 使旅游者充分领略农业艺术与自然情趣的一种新型旅游形式。

陈琳 (2006) 认为, 农业旅游是农业和旅游业相融合的一种农业类型, 农业旅游使原本属于农业范畴的事物和行为成为旅游活动的内容, 它拓展了旅游资源的类型, 使农业焕发出新活力。

张文建 (2011) 认为, 农业旅游是第一产业与第三产业交叉重合而成的新型业态, 是农业与旅游业之间相互延伸融合的产物, 通过有旅游价值的农业资源的挖掘, 使旅游吸引物的内容得以丰富;而旅游服务向农业部门的延伸, 也使农业从满足人们生存需要扩展到了满足人们发展与享受的需要, 使农业服务业得到了优化发展。

从对农业旅游不同定义的分析、比较中可以发现他们具有一些较为一致的看法, 即认为农业旅游是由农业与旅游业相融合组成的一个复杂系统, 二者相互促进, 共同发展。它以农业为基础, 利用农业景观和农村自然环境, 结合农牧业生产、农业经营活动、农村文化生活等内容, 吸引游客前来观赏、品尝、体验、休闲、度假, 同时促进当地经济等各方面发展的一种新型旅游方式。

2 农业与旅游业融合的意义

农业与旅游业的相互融合带动农业实现新的增长点, 对农业发展意义重大。庞云杉, 常少林 (2011) 等认为, 发展乡村农业旅游可以帮助农业由传统的单一功能向集生产、生态、旅游、文化教育等综合功能方向发展。乡村农业旅游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新的就业机会, 提高农业利益, 有利于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发展。同时可以吸纳、接收和传播科学技术, 帮助生态农业实现可持续发展。张文建 (2011) 认为, 农业旅游使农业的劳作方式、农田风光等原本属于农业范畴的事物成为可被依托发展旅游活动的内容, 有效地拓展了旅游业可依托资源的类型, 丰富了旅游活动的内容, 迎合了旅游者多种多样、求新求变的旅游需求, 推动旅游业更快更好的发展。农旅结合, 实质是通过二者间的要素依赖与对接, 达到供给优势与需求优势的最佳结合。

当然, 农业旅游也会促进旅游业的蓬勃发展, 对旅游业同样具有重要的意义。杨振之 (2011) 以农业产业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为背景, 提出农业与旅游的融合互动有着双赢的效果。二者的相互融合帮助增长产业链条, 增加产业边际效益;帮助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 提高资源的利用率;新兴产业帮助形成新的增长极和新的主导产业。张莹 (2006) 提出了农旅互动的“三农”效应与旅游效应。“三农”效应表现在:成为农村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优化调整;密切城乡交流, 扩大农村社会开放度;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就业机会;对农村的生态影响巨大。旅游效应表现在:开拓旅游新领域, 丰富旅游产品和缓解假日旅游热点压力。

3 农业旅游的融合模式

学者们大多集中于研究农业旅游的开发模式。刘华楠 (1998) 根据我国地形、地貌、人文的多样性和气候、生物、农业资源的多样性以及各地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同要求与特点, 认为我国农业旅游开发模式和方向有十类, 即都市农业型, 生态环保型, 绿色食品基地型, 民俗风情型, 新、奇、优、特产品型, 人文景观型, 地形地貌型, 科技先导型, 动植物品种示范推广型及农业博览会型。

梁留科, 吴次芳, 曹新向 (2002) 等从项目开发上认为农业旅游分为观赏型, 实践型和综合型三种旅游模式。孙爱丽 (2003) 对观光农业旅游的开发模式进行研究, 认为, 此类旅游首先缘起于大中城市周边地带, 在发展过程上, 出现自发式、自主式和开发式三种开发模式。

张莹 (2006) 认为, 农旅互动开发模式归纳为田园模式、乡村模式、科技模式和商业模式四大类, 每大类又各自包括不同的具体类型。农旅互动产业组织模式则分为:“企业+农户”模式;“企业+社区+农户”模式;“政府+企业+农村旅游协会+旅行社”模式和“示范农户+农户”模式。

4 农业与旅游业融合的对策

颜醒华, 李勇泉 (2004) 指出, 农业旅游要想实现高层次的融合与良性互动, 必须着手于加强农业旅游区的统一规划, 理顺和健全管理体制, 构建旅游区发展的利益驱动机制, 灵活运用各种营销策略, 搞好农业生态环境保护, 构建农业旅游创新的体系。

张莹 (2006) 认为农旅互动在产品的开发上要进行突破, 通过整合资源, 挖掘内涵, 突出特色来培育品牌。同时要加大资金的投入来完善旅游设施, 加强宣传促销, 实行规范化管理, 提高从业人员素质, 进而努力实现农旅互动的可持续发展。

郑俊挺 (2011) 对福州市农业旅游发展提出了几点对策, 包括提高对农业旅游的认识, 发挥政府主导作用, 加强农业旅游配套服务的建设, 提高农业旅游服务质量, 加强农业旅游协作组织建设, 提高农业旅游产品档次, 丰富淡季农业旅游产品, 营造农业旅游浓郁的乡土气息。

孙杰 (2012) 认为农业旅游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前提是要对农业旅游进行科学规划, 统一布局。同时要加强农业旅游产品的多元化, 注意保护环境, 打造体验型椎体旅游产品, 重视资源开发的文化定位。

参考文献

[1]祁黄雄.区域观光农业规划设计的技术方法与实践[J].国土开发与整治, 1998 (1) :48-50.

[2]张永贵.投资新领域:城郊休闲农业[J].中国投资与建设, 1998 (6) :48-49.

[3]刘杰.城郊休闲观光农业发展初探[J].江西社会科学, 2001 (2) :214-217.

[4]陈琳.从产业融合的角度探讨农业旅游的发展[J].黑河学刊, 2006 (2) :27-29.

[5]张文建.农业旅游:产业融合与城乡互动[J].旅游学刊, 2011, 10 (26) .

[6]张莹.农业与旅游业互动发展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6 (4) .

[7]庞云杉, 常少林.浅议发展乡村农业旅游的积极意义[J].理论探讨, 2011 (8) .

旅游文献综述 篇5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当今经济全球化程度的日益加深,会展业已发展成为新兴的现代服务贸易型产业,成为衡量一个城市国际化程度和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准之一。伴随着会展经济的全球扩张,许多国际会展业巨头竞争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的发展中国家市场,国际会展业正在出现重心转移之势。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中国成为世界新的制造业中心,有很大的发展前景。国外以往快速的经济发展为日后国外对会展业的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我国在会展业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而我国对会展业的研究也迫在眉睫。

(一)国外现状

国外的关于会展方面的研究著作开始于20世纪90年代,代表性作者有弗兰克、克里斯汀〃克林斯曼、卡琳〃韦伯、米尔顿T〃阿斯道夫等,国外著作主要从会展商务运作、会展后续工作、前期策划和会展营销等方面进行研究探讨。

卡琳〃韦伯通过讨论和对比北美洲、欧洲和亚太地区举办展会和会议的主要地区来展望会展业未来的发展趋势。

克劳德〃赛尔旺和竹田一平以实际数据为基础,以简洁明了的方式向世博会和国际博览会的举办者和参与者提出了极其有用的基本信息,这对于人们更好的评估国际博览会性质和价值提供了重要工具。

(二)国内现状

我国会展业的发展始于改革开放之后,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深化,我国对会展理论的研究不断深入,不断吸取国外的成功经验进行系统研究。

我国学者主要从会展业市场营销、资源管理、财务状况和战略决策等几方面进行研究和探讨,对如何做好会展营销和策划深入分析,从多方面对国外的一些成功理论进行整理和加工,在整体上形成了分析会展经济和研究会展影响的系统理论,从会展业的战略管理上进行了深层次研究。

二、简要评论及展望

我国乡村旅游发展研究文献综述 篇6

1 乡村旅游的内涵

我国乡村旅游兴起于二十世纪70年代初, 相对国外而言起步较晚, 但在近几年国内旅游与新农村建设快速发展的环境下, 乡村旅游已在制度、技术等层面广受关注, 同时有关乡村旅游的研究成果不断增多。乡村旅游起步阶段, 学者们的研究视角主要集中在乡村旅游的概念、特征等基础研究方面。随后, 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拓展、延伸。

有关乡村旅游概念的研究较多, 但目前尚未有一致观点。杜江、向萍认为乡村旅游是以乡野农村的风光和活动为吸引物、以都市居民为目标市场、以满足旅游者娱乐、求知和回归自然等方面需求为目的的一种旅游方式。何景明、李立华指出狭义的乡村旅游是指在乡村地区, 以具有乡村性的自然和人文客体为旅游吸引物的旅游活动, 其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发生在乡村地区和以乡村性作为旅游吸引物。周玲强, 黄祖辉更为详细地指出乡村旅游项目由娱乐、美食、购物、疗养等构成。虽然乡村旅游的概念较多, 但进行对比、总结后发现, 乡村旅游是以乡土、乡风、乡情等乡村特色资源为依托, 通过在乡村观光游览、度假休闲、娱乐体验等活动使旅游者体验“乡村性”。此外, 旅游目的地为乡村地区、客源主要为城镇居民、乡村特色为资源基础是乡村旅游区别于其他旅游方式的典型特征。

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发展, 乡村旅游已形成一些较固定的发展模式, 并为农村经济、文化等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同时也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因此, 本文在研究既有成果的基础上, 主要从乡村旅游发展模式、影响及对策三方面着手进行文献述评, 以期提出相关研究结论与展望。

2 乡村旅游发展模式研究

早在1995年, 许春晓以欠发达但资源丰富地区为例, 指出根据乡村旅游地的资源禀赋情况乡村旅游发展具有先导模式、半生模式和后继模式三种。随后, 不断有学者采用实证研究方法从不同视角出发对乡村旅游发展模式进行归纳总结。乡村旅游的发展与其所处区位密切相关, 舒伯阳在分析乡村旅游不同区域表现的基础上提出乡村旅游具有依托自然型和城市型两种类型, 依托自然型发展的乡村旅游地需具有优美的自然风光、独特的民族传统文化, 而城市型乡村旅游最大的特点在于其所具有的区位优势, 即近郊型乡村旅游。此外, 还有学者基于乡村旅游产品的不同类型总结出多种乡村旅游发展模式, 例如特色农业产业模式、民俗文化参与模式、休闲度假娱乐模式等。

旅游业作为综合性很强的产业, 其在发展过程中会受到众多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 因此逐渐有学者从共生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可持续发展观等视角对乡村旅游的发展模式进行研究。总体而言, 乡村旅游的健康发展离不开政府、社区、村民、旅游者四大利益相关者, 尤其是随着乡村旅游逐渐进入深度旅游, 旅游者对乡村旅游的真实性、参与性和体验性要求更高, 村民也越发关注和渴望参与乡村旅游活动, 并从中受益, 因此村民参与、社区参与的发展模式也逐渐受到学者们的关注, 成为当前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亟须解决的问题之一。当前, 不少学者在权衡各方利益的基础上提出多种各方参与的乡村旅游发展模式, 如政府引导模式、社区参与模式、公司整合经营模式、城乡互动模式等。随后, 乔磊通过文献整理提出“政府+股份公司+社区农民+乡村旅游协会”四位一体的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模式, 并分别分析、明确了各利益相关者的职能和作用, 其中政府对整个市场起宏观调控作用、股份公司规范管理日常经营活动、乡村旅游协会协调各利益方关系、社区农民积极参与服务、管理和利益分配。

从不同角度出发乡村旅游发展模式有不同的分类结果, 近年来多利益主体明确责权、多方参与、多方受益的和谐共生型可持续发展模式受到学者们的普遍认可, 这一模式也在乡村旅游发展实践中逐渐得到运用。但是, 此模式在不同区域、不同类型乡村旅游地的实践过程中是否存在差异, 如何与当地实际情况有效结合等问题尚未得到深入探讨。

3 乡村旅游发展影响研究

乡村旅游发展所带来的影响问题是乡村旅游发展研究的热点, 这对乡村旅游发展具有现实指导意义。乡村旅游对农村的综合发展具有显著的推动作用, 尤其是对于农村经济的振兴和“三农问题”的解决。乡村旅游可通过有效拉动农作物的供需关系推动农业经济结构优化升级, 并给村民带来直接的经济收益, 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 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因此村民和当地政府部门对乡村旅游的发展持有正面积极的预期。乡村旅游的有序发展需要完善的基础设施和服务, 当地政府部门会逐渐重视道路交通、水电气、网络通信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以及乡村环境的美化, 这不仅有利于乡村自然环境和人居环境的改善, 还能通过村民服务技能培训等手段提高村民素质, 促进新农村建设。同时, 乡村旅游产品的核心在于“乡村性”, 因此无论作为政府部门, 还是当地村民, 都会重新审视自身所拥有的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 重视并重新整合农耕文化旅游产品, 尤其是对于少数民族地区和文化底蕴深厚的乡村旅游地, 更有利于其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此外, 不少政府部门通过出台一系列乡村旅游发展优惠政策来加强招商引资力度, 这会在一定程度上推动农村产业结构优化调整, 并且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 无论作为政府部门还是个别商户, 都会不断推出新产品、举办新活动, 在公关宣传的过程中同时也会提高乡村旅游地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乡村旅游的发展能够推动乡村旅游地社会、经济的发展, 并创造大量的就业机会, 打破城乡二元结构, 缩小城乡差距, 但其也会带来环境污染、物价上涨、交通拥挤等问题, 尤其是在少数民族地区, 乡村旅游的发展不仅会压缩乡村传统文化生存空间, 还会使旅游地的传统文化受到异质性影响和流失, 这并不有利于乡村文化的发展。此外, 乡村旅游的发展离不开土地, 其与土地整理之间具有内在关系, 但不少乡村旅游地为加快旅游业发展, 在缺乏乡村旅游统筹规划与设计的前提下将土地以较为低廉的价格对外进行租赁, 从而造成土地资源的不合理配置甚至浪费。

随着乡村旅游研究的不断深入, 为有效衡量乡村旅游发展成果, 基于影响研究的乡村旅游评价体系构建研究不断增多。学者们多采用定量研究方法选取相应的评价指标, 然后在此基础上不断对指标进行归类并构建出乡村旅游发展评价体系, 其中, 多目标加权平均法、层次分析法、因子分析法等运用较为频繁, 而对于各指标, 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视角出发所选取的指标各有差异, 周继霞、苏维词指出重庆环城游憩带乡村旅游的发展应从地理区位、市场区位、旅游资源价值三方面着手进行综合评价, 曹雪、武玉艳以溱潼古镇为例, 构建了溱潼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 其中包括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四层共20个评价因子。相对而言, 有关乡村旅游发展评价体系的构建研究中定量研究多于定性研究, 而且目前尚未有统一且具有权威性的发展评价体系。学者们大多是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选取评价指标, 然后将其运用于某一乡村旅游地。但是这些评价体系在不同区域、不同类型的乡村旅游地, 其适用性及适用范围尚且未知, 因此乡村旅游发展为旅游地带来的经济、文化、环境等影响程度问题仍然难以准确衡量。

4 乡村旅游发展对策研究

目前, 我国乡村旅游在发展过程中主要出现当地文化过度商业化、旅游地特色不突出与产品个性化不强、品牌未形成与营销缺乏整合、配套设施不完善与服务水平有待提高、利益主体权利不对等与利益分配机制不合理等问题。这些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乡村旅游的吸引力逐渐削弱和“乡村性”的缺失。

基于以上问题, 学者们主要从相关者利益均衡、可持续发展、产品与服务提升等方面提出了乡村旅游发展对策。在发展模式方面, 应确立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社区参与的发展方式, 并进行科学规划、完善管理体制, 在合理利用和保护生态环境、历史文化的同时, 鼓励多方相关者积极参与, 平衡利益矛盾, 解决好“公共利益”与“个体利益”之间的矛盾, 避免公地悲剧。在产品创新和服务提升方面, 作为旅游产品的提供者应深入挖掘文化内涵, 在餐饮、住宿等方面突出乡土文化和民族特色, 增强活动项目的参与性、体验性与趣味性, 并且作为政府部门应建立统一的乡村旅游行业标准, 加强规范化管理和监督, 提高乡村旅游从业者的服务水平和素质修养。在品牌建设与市场营销方面, 作为乡村旅游地需建立一致的、特色鲜明的乡村旅游品牌, 从而提高自身在市场中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形成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此外, 还需引进先进的营销手段, 将传统营销与物联网营销相结合, 实现线上线下互动, 加快营销网络的构建。在社区参与方面, 乡村旅游是贫困地区农民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之一, 是地方经济新的增长点, 但不少乡村旅游地在发展过程中的经营者并非是本地农民, 本地农民由于知识与服务技能有限、参与意识不强、资金能力有限等原因, 并未参与和分享乡村旅游发展所带来的经济效益, 而作为旅游者也难以从农民的生活、劳作中深入感受到当地的风土人情。在土地管理和利用方面, 土地用途不转变与土地流转新政策是乡村旅游发展中应坚持和采用的两大原则, 土地的规模化与集约化应用是最有效的土地利用手段, 但这会忽视村民的利益、影响乡村景观保护。在资金筹措方面, 应拓宽资金渠道, 在发挥政府主导作用的同时, 鼓励村民发挥主人翁作用进行合股出资和引进外资, 从而实现资金来源的多元化。由此可见, 乡村旅游发展的研究中, 基于现实问题的对策提出比较多, 涵盖范围也较为广泛, 为乡村旅游发展实践提供了一定借鉴和参考。

5 结论与展望

虽然乡村旅游的发展会对旅游地带来负面影响, 但若在可持续发展观的指导下进行统筹规划、运营与管理便会对旅游地发展具有重大的战略性意义。乡村旅游的客源市场主要为城镇居民, 在旅游市场需求日渐增涨的背景下, 乡村旅游发展拥有巨大的市场推动力, 而且我国本身是农业大国, 乡村景观类型丰富多样、文化各具特色, 具有旅游业发展的良好基础, 因此我国乡村旅游在自身优势与市场需求双重推力下具有广阔的发展潜力。但是, 目前在实践和理论研究方面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例如土地管理与利用缺乏统筹规划、产品创新不足、缺乏市场分析等。所以, 今后乡村旅游发展研究可从以下四方面着手。

一是在土地政策的指导下, 从规划和管理的角度出发研究乡村旅游的用地问题。土地是农村生产、农民生活, 以及乡村旅游发展的基础, 因此如何从科学规划、有效管理的角度出发研究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土地流转、乡村景观保护、农民利益保障等命题是未来的研究热点。

二是从产业链角度出发分析乡村旅游发展中各要素的优化配置。乡村旅游的发展不仅涉及食、住、行、游、购、娱六要素, 还牵涉农民、旅游者、政府、企业等利益相关者, 因此要实现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必须从产业链视角出发, 对乡村旅游发展中的项目与活动开发、产品提升与创新、文化保护与传承、市场定位与营销、基础设施配套与完善、人才培养与培训等相关产业要素及其优化配置进行分析和研究, 把握乡村旅游一体化发展的内在规律, 实现各环节的完善推动乡村旅游发展的综合价值的提高。

三是农户参与方式与利益分配机制的研究。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离不开农户的参与和支持, 因此农户在乡村旅游中所扮演的角色、参与方式与程度是未来乡村旅游发展中不可回避的问题。同时, 将公平与效率的分析引入众多参与者利益分配的方式和结构中, 研究利益分配机制和经营策略及盈利模式也是乡村旅游持续性发展研究的焦点。

医疗旅游文献综述 篇7

一、生态旅游景区的内涵

国外生态旅游景区是由国家公园和自然保护区演变而来。“国家公园”的概念源自美国,名词译自英文的“National Park”,据说最早由美国艺术家乔治·卡特林(Geoge Catlin)首先提出。1832年,他在旅行的路上,对美国西部大开发对印第安文明、野生动植物和荒野的影响深表忧虑。他写到“它们可以被保护起来,只要政府通过一些保护政策设立一个大公园……一个国家公园,其中有人也有野兽,所有的一切都处于原生状态,体现着自然之美”。之后,即被全世界许多国家所使用,尽管各自的确切含义不尽相同,但基本意思都是指自然保护区的一种形式。1872年美国国会批准设立了世界最早的国家公园——黄石国家公园。自黄石国家公园设立以来,全世界已有一百多个国家设立了多达1200处风情各异、规模不等的国家公园。

国内关于生态旅游景区的概念尚未作出权威的定论。黄羊山(1995)认为生态旅游景区是进行生态旅游的旅游地,是生态旅游的组成要素落实的空间范围。杨桂华(2004)将生态旅游景区定义为“由一系列生态旅游景点组合而成的、具有生态美学特征的具有较为明确的主题和功能的一个旅游地域系统”。国内外目前有很多比较成熟的生态旅游景区范例,国外如澳大利亚北领地的乌卢鲁国家公园、美国新墨西哥州的拍鸟圣地Bosque del Apache、哥斯达黎加Braulio Carrillo National Park和Inbio等,国内则有操作相对比较成熟的景区如获得“联合国优秀生态旅游景区”大奖的江西庐山景区,以及四川王朗动物保护区和云南香格里拉。

笔者认为,生态旅游景区就是凭借其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进行生态旅游开发经营的旅游区。具体包括: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生态示范区、国家地质公园、世界遗产地、湿地保护区、海洋自然保护区、生态博物馆等等。

二、关于生态旅游景区经营模式研究

从企业管理理论的角度出发,企业经营是指“将组织资源与顾客服务需要对应的系统的设计、操作和控制”。在这个系统中,投入(组织的资源)通过一个增值的过程被转化成产出(向顾客提供的服务)。而景区的经营是指:调动景区的资源,向旅游者提供满意的服务,并取得满意的投资回报率。景区经营管理的目标是使景区能够平稳高效地运行。从市场的角度看,旅游景区经营具有3个方面的主要任务,即旅游景区如何吸引游客、如何为游客提供满意的服务、如何实现旅游景区的可持续发展。

国内学者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面对旅游经营模式加以概括。翟毓花(2007)提出了必须充分利用市场机制,积极探索旅游景区经营的新模式:国家直接经营模式、市场化经营模式、“零门票”公益性经营模式。叶芦生(2005)我国风景名胜区的经营模式可归纳为三种模式:政府专营的经营模式、租赁承包或卖断的模式、用现代企业制度经营景区模式。彭德成(2003)提出了景区十大治理模式:整体租赁经营模式、上市股份制企业经营模式、非上市股份制企业经营模式、隶属国有旅游企业集团的整合开发经营模式、隶属地方政府的国有企业经营模式、隶属政府部门的国有企业经营模式、兼具旅游行政管理的网络复合治理模式、兼具资源行政管理的复合治理模式、隶属旅游主管部门的自主开发模式、隶属资源主管部门的自主开发模式。吴三忙,李树民(2006)提出四大经营模式:由经营性项目所有者开发经营管理分为D模式(经营性项目所有者支付固定租赁费用给景区管委会)、E模式(经营性项目所有者支付分成租赁费用给景区管委会),由景区管理委员会开发经营管理分为F模式(经营性项目所有者支付固定的费用给景区管委会)、G模式(经营性项目所有者支付分成收入给景区管委会)。吴殿廷等(2003)从经营管理、产品开发、空间布局方面对旅游景区经营提出了三种模式,即管理运营模式——政府主导与企业化运作相结合、产品开发模式——“三优转化”模式、空间开发模式——据点式与点轴式相结合。喇明英根据旅游资源开发主体的性质将旅游开发模式划分为自主开发模式、合资开发模式和整体租赁模式。

总体上看,在旅游景区经营模式的选择上,国内学者存在两种观点:一是认为旅游景区应当坚持企业化的经营模式;另一种认为旅游景区应当坚持非企业化的经营模式。如张晰竹、谢元鲁是坚持旅游景区经营模式非企业化经营的代表。张晰竹提出应取消地方政府对公共资源类景区的直接管理,使旅游景区变成一个小级别的行政单位,把资源保护的职能内生化,将旅游景区的所有权、管理权、经营权、收益权一体化;谢元鲁(2004)认为解决世界遗产出现的保护与开发矛盾途径是世界遗产公共产权由中央或地方的国家单一部门管理,以实现产权的硬约束,并且建立旅游收益与保护资金之间,政府与旅游企业之间的平衡。郑易生研究员倡导建设国家公园经营模式。谢凝高教授提出国家风景名胜区和世界遗产应由国家直接经营,就是国务院下面成立一个遗产管理局,机构要由国务院直接任命,如果现在暂时有困难,起码建设部也应当成立一个风景司,代表国家直接经营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梁正宁、张薇、齐子鹏、汪锋、刘秉升、张凌云、魏小安、李树民等学者坚持认为应当选择企业化经营模式。钟泓(2004)从国内外景区经营模式及旅游业资本运作模式对比分析看,政府、旅游经营公司和志愿者共同参与景区经营与管理的模式是比较理想的,是有利于旅游业持续发展的模式。邹统钎(2006)认为国家级以上的遗产型景区经营权转让对国家遗产的可持续利用是十分有害的,而国家公园论的改革思路在当今是不现实的。他主张遗产型景区经营模式改革的“上统下放”论,即“统一、分级、分步”的改革模式。统一即成立国家遗产管理委员会统一管理国家的遗产,分级即国家级以上的遗产与省级以下的遗产采取不同的经营模式,分步即实行渐进式改革,分两步走。朱建安(2004)认为在没有足够财政支持的情况下,国家公园论作为风景名胜区的改革方案在目前是行不通的,相反,按照市场化经营,在互利基础上市场满足旅游需求可以得到帕累托最优。

三、结论

医疗旅游文献综述 篇8

一、生育保险制度的发展模式

生育保险制度是在生育事件发生期间对生育行为承担者给予收入补偿、医疗服务和生育休假的社会保障制度[1]。潘锦堂( 2010) 认为实现全民生育保障一是通过职工生育保险、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医疗保险覆盖全民,二是为“城镇灵活就业者”、“城市农民工”、“职工未就业配偶”、“在校大学生”分别设立生育保险[2]。唐钧( 2010) 提出建立全国统一的生育保险制度、将生育保险和医疗保险进行合并、建立农村地区“非缴费”的生育津贴制度3个方案[3]。梁艳华( 2012) 提出将生育医疗保险纳入社会医疗保险以简化管理并确保“广覆盖”[4]。杨立雄( 2013) 认为生育风险具有可预测和暂时性的特征,与其他社会风险具有本质区别,不必单独建立保险制度[5]。康春华( 2013) 认为“险种无大小”,各险种只有功能定位,而生育保险关系家庭幸福和民族素质、国运兴衰和家运大计,事关重大[6]。

二、生育保险与医疗保险合并实施的模式探讨

生育作为一种涉医行为,与医疗保健的联系紧密,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采用生育保险与医疗保险合并实施的方式,既能节省和充分利用公共资源,抑制生育医护费用的膨胀,避免医疗费用承担上的分歧和投机行为,还能提高工作效率,增加保险基金抗风险的能力。黄志明( 2012) 建议将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险费的缴纳及相关法律条款纳入基本医疗保险[7]。何文炯( 2014) 认为应当确立全民生育保障权益,建立覆盖全民的生育保障体系,即生育津贴和生育医疗保障,提出积极创造相关条件,有计划的分步实施改革的政策建议[8]。王东进( 2016) 强调需要研究清楚两个险种是制度层面还是管理层面的合并实施[9]。杨燕绥则表示两个险种合并实施并非是合并为一个险种,而是合并经办,以节约管理经费和成本[10]。

三、生育保险与医疗保险合并实施的地方实践

绝大多数地区的生育和计划生育医疗费用由医疗保险基金进行报销,生育保险仅提供定额医疗费用补贴。温州市规定职工及其未就业配偶生育或实施计划生育手术、已享受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障的,生育保险基金按照定额标准予以补差。佛山市参保女职工因妊娠期合并症和并发症住院的医疗费用按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规定核报。

银川市2011年实行了生育保险的远端结算,根据医院级别确定按人头包干的付费标准,支付方式改革促使剖宫产率、次均住院费用、次均药品费用和平均住院日都有所下降,但是也存在与临床路径结合不足的问题[11]。马贞玉( 2012) 针对广西城镇职工生育保险的按定额补偿或按实结算模式的研究提出了探索建立单病种定额结算的管理模式[12]。

长春市将女职工围产期保健、生育医药费、独生子女奖励费、生育津贴、新生儿诊疗费和男职工护理补贴等费用纳入生育保险基金支付。东莞市2009年决定整合医疗保险及生育保险制度,实行统一管理、统一征缴,生育保险不再另外缴费,其结余基金划入医疗保险基金。

四、总结

理论界和各地政府对生育保险和医疗保险合并实施的研究和实践在发展思路上存在较大差异。进入“十三五”期间,我国的人口、经济和社会状况发生重要变化,对生育保险制度研究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 应该结合人口政策调整和“社会保障更加公平可持续”的完善需求,从顶层设计角度出发重构社会保障制度模式,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的现实需求。

摘要:我国十三五规划提出将生育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合并实施,但是并未就两项社会保险制度的整合路径进行明确规定。本文梳理了相关的学者观点和各地的实践情况,指出现有研究的不足,为两险合并实施的深入探索提供参考。

关键词:生育保险,医疗保险,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1]潘锦棠.中国生育保险制度的历史与现状[J].人口研究,2003(02).

[2]潘锦棠.生育保障全覆盖的两种设想[J].中国社会保障,2010(08).

[3]唐钧.生育保障是全民族的大事[J].中国社会保障,2010(08).

[4]梁艳华,李菲菲,王传华.将生育保险纳入医疗保险之中的可行性分析[J].劳动保障世界(理论版),2012(09).

[5]杨立雄.可将生育保险变为生育福利[J].中国社会保障,2013(10).

[6]康春华,何光旭.健全我国生育保险的建议[J].中国医疗保险,2014(03).

[7]黄志明.如何更好地保障公民福利——建议将工伤和生育保险纳入基本医疗保险[J].人民论坛,2012(10).

[8]何文炯,杨一心,王璐莎,徐琳.中国生育保障制度改革研究[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04).

[9]王东进.共享发展理念是全民医保之魂——学习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的体会与思考[J].中国医疗保险,2016(01).

[10]北青网.生育保险与医疗保险将合并实施.http://china.ynet.com/3.1/1606/01/11355531.html.

[11]葛学成,刘奇杰,尤金亮.生育保险按人头付费方式对产科指标的影响研究[J].中国卫生经济,2013(09).

医疗旅游文献综述 篇9

一、城乡医疗保险一体化研究

目前城乡医疗保险一体化研究主要集中在国内, 国外关于中国城乡医疗保险一体化的研究较少, 国内研究主要集中在城乡医保非一体化的原因和统筹措施上。

在城乡医保非一体化原因上, 国内学者从体制和制度的视角进行了详细研究, 认为城乡二元结构、政府政策、财政体制等是主要原因。如李赖志, 汪红奎 (2008) 认为统筹城乡保险首先的制约因素是城乡二元经济的对立及城乡户籍弊端, 未能带来医疗保险社会化与城市化的协调发展。张晓杰 (2010) 指出各区域城市化水平差距缩小, 但各区域基本公共服务资源配置的差距渐趋扩大, 其中社会保障和医疗水平差距巨大这一局面的形成除了历史因素和资源禀赋影响外, 政策机制是造成区域差距的关键。葛延风 (2007) 认为对医疗卫生事业的特殊性缺乏清醒的认识, 将医疗服务机构视同于一般企业, 选择了一条过度市场化的改革道路, 是导致医疗卫生体制变革中出现偏差导致公平性和效率低的原因之一。

在推进城乡医保一体化的对策建议中, 学者提出了相应措施, 如荏苒 (2011) 指出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和城乡医疗保险一体化的关键是打破城乡二元分割的体制障碍和政策限制。郑功成 (2010) 提出在推进医疗保障制度建设与发展进程中, 政府应改革和调整财政公共卫生支出的方向和结构, 重点资助弱势群体参加医疗保险。就具体的步骤安排上, 多数学者注重实现此目标的阶段性和渐进性。申曙光, 彭浩然 (2009) 指出全民医保的发展方向是“一元制”, 但各地区应该根据具体情况, 在兼顾公平性原则的前提下, 通过整合制度、完善制度设计和配套措施来实现全民医保。

二.少数民族地区城乡医疗保障制度一体化研究

近年来学者的研究主要从宏观角度对少数民族地区基本公共服务进行分析, 较少对少数民族地区城乡医疗保险制度一体化展开广泛深入的研究。

1. 少数民族地区基本公共服务研究

李鸿 (2008) 分析了民族地区与发达地区、民族地区城乡以及不同民族群体之间在公共服务领域存在的差异和突出矛盾, 提出要在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进程中, 加快建立民族地区城乡统一的公共服务体制。谭彦红 (2010) 则运用图表、数据形象对比了民族地区与全国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程度, 包括义务教育、医疗卫生、公共基础设施、社会保障等方面。通过广西与其它地区的对比, 探讨了短期要加大对民族地区的转移支付力度, 长期应采取措施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均衡发展的路径选择。

2. 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医疗保险制度研究

张红梅 (2007) 以重庆市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为例, 分析了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医疗保障制度的现状, 如医疗资金运用不当、医疗条件落后等, 强调只有深化合作医疗制度, 才能真正促进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云秀清 (2007) 指出民族地区农村医疗保障和农民生存权利值得引起高度关注, 这种现象被描述为“双重失衡中的失衡”, 据此提出了对策, 即在思想上态度上重视农民和农业, 医疗卫生服务体系重点放在乡村级, 区别对待不同经济收入群体等等。

3. 少数民族地区城乡医保一体化研究

史艳芳 (2011) 分析了少数民族地区的特点, 就少数民族地区的新农合与城镇居民医保统筹情况与试点地区进行了对比, 得出了少数民族地区二者统筹存在的问题:管理体制不顺, 制度衔接不到位;筹资范围标准有差异;报销手续烦琐等, 并提出了少数民族地区二者统筹需要考虑的问题:一是完善落实国家政策, 提高中央宏观指导力度, 改变少数民族地区社会落后状况, 二是改革中国现行行政体制, 妥善解决新农合、城镇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医保的统一管理归属问题, 三是完善长效筹资机制, 四是完善民族地区城乡医疗保险政策体系。

三、结论

综上, 目前关于城乡医保制度一体化的研究较为成熟, 但对少数民族地区相关方面的研究既不充分也不专门, 对少数民族地区城乡基本医疗保障均等化的研究势在必行。笔者认为首先应对少数民族地区医保一体化的运行情况进行实证研究, 分析其特殊性;其次运用文献资料、个案研究和比较研究归纳医保一体化的普遍规律;三是对比二者差距, 研究适合少数民族地区医保一体化的路径。

摘要:本文在归纳普遍性和广泛性的城乡医疗保险一体化研究现状的基础上, 对民族地区城乡医疗保险制度研究现状做了文献综述。通过对比简要分析了少数民族地区城乡医疗保险一体化研究现状和研究方向, 为民族地区医保一体化研究进一步探明方向。

关键词:少数民族地区,城乡医疗保险一体化,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1]李赖志, 汪红奎.基于城乡一体化的医疗保险社会化问题研究[J].黑河学刊, 2008 (6) .

[2]张晓杰.城市化、区域差距与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J].经济体制改革, 2010 (2) .

[3]葛延风, 贡森.中国医改:问题根源出路[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 2007.

[4]荏苒.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与城乡医疗保险内涵解析[J].中国卫生经济, 2011 (11) .

国内外旅游可持续发展文献综述 篇10

旅游可持续发展理论是可持续发展理论在旅游学当中的应用,可持续发展理论在其他多学科都都有所应用并且相当广泛。例如,我们在CNKI中以“可持续发展”为关键字,进行检索,并设定来源类别为核心期刊和CSSCI,检索结果多达16151条。但是通过比较检索结果中是关键词数量我们发现,可持续发展为16126,而与旅游学科直接相关的关键词最多的为“生态足迹、环境保护、生态环境”,其数量依次为352、346、342。“生态旅游”和“旅游业”分别为154和91。这与检索结果的综述相去甚远,因此我们得出如下结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在多个学科中都有所应用和发展,而旅游可持续发展理论是在其大理论框架下是一个分支;旅游学科内与可持续发展理论结合最为紧密的是生态旅游相关理论。

基于上述结论在CNKI中以“可持续发展”并含“旅游”为关键字进行期刊文献检索,并限定来源类别为核心期刊以及CSSCI,共输出605条检索结果(截止于2015年3月)。并且在Science Direct中以“sustainable”并含“tourism”为关键字,并且限定来源为Journals,时间为最近二十年,共输出740条检索结果(截止于2015年3月)。

按照文章发表时间进行统计结果如图1所示。

通过上述统计可以发现,国内旅游可持续发展理论研究总体呈上升态势,于2007年出现一次低潮后,继续增多,与2011年达到一次峰值后有所下降。而国外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持续呈增长态势。

二、国外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综述

(一)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概念的定义往往是一个领域研究的基础问题。但就是这个基础问题往往困扰许多学者,并且由于旅游学科的复杂性和交叉性,在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研究领域里,对什么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存在着几种不同的概念。

世界旅游组织((World Tourism Organization, WTO)(1998)给出的定义为:旅游可持续发展就是既要能满足当前旅游目的地与旅游者的需要,同时又要能够满足未来旅游目的地与旅游者的需要。联合国(United Nations, UN)(2001)认为,旅游可持续发展是以这样的方式和规模在一个地区发展和维持的旅游,即它在长期内仍然保持活力而不会以可能阻止其它活动和过程的成功发展的方式,使(人的或物质的)环境发生退化或改变。

当然,对于这些官方给出的概念,不少学者认为太过于笼统,因此也有了从各种研究视角的解读。例如MILLER G(2001),AHN B Y, LEE B K, SHAFER C S(2002)指出,旅游可持续发展是指在政府、企业、社区、景区等等各个利益相关集团之间达到协调发展,以及预期的生活品质、环境质量、政府与企业效益并能够持续下去的发展状态。这种概念是在旅游产业的整体视角下从资源和环境的角度出发,强调能够得到它们之间的一种公平、整体、协调、与高效的发展和利用。也有一部分学者将“旅游可持续发展”理解为一种旅游活动的方式,或者称之为“可持续发展旅游”。例如TEPELUS C M(2005)与Budeanu A(2005)都指出,大多数旅游活动带来的负面影响或者是不良反应都是由大众旅游造成的,可持续发展理论指导的旅游是一个“小规模的解决办法”。该研究指出生态旅游运营商可以通过在旅游活动过程中对可持续旅游理念执行及对旅游者不良行为监督达到长期保护有效发展的目的。

(二)旅游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旅游可持续发展相关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议题是旅游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研究。由于可持续性的概念最初是来于自生态学和环境科学,所以时至今日很多生态环境学者仍把可持续发展限定为生态的或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在这个范围内衡量生态系统要素所确定的可持续性,可以有比较统一的范式,既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早先提出的根据可持续发展所评价的对象的状态-压力-响应指标与参照标准的对比模式。例如,对目的地景区土地利用而言,可以根据一定周期内的酸雨强度(压力)、景区范围内的土壤酸化程度(状态)与相应的可承受的酸雨强度和土壤酸度的范围的参考标准,评价生态旅游景区土地利用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参照标准需根据生态旅游景区当地具体的生态系统的物理特性来确定,这种指标体系实际上反映的是可持续发展能力性的物理背景。

早在1998 年,Garrod B, Fyall A就提出,应该把研究重心从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定义转移到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实践上来,并建立了一个测量可持续旅游的框架。因此除了生态学和环境科学,更多学科的研究应该被吸收到旅游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中来。例如世界资源研究所(WRI)倡导的绿色GNP指标,就是从原GNP指标中减去对资源环境的消耗。美国CASCADIA国家公园,考虑对设施满意的游客比例、对野生动植物观景机会满意的游客比例、具有良好栖息地的濒危物种比例、达到目标数量的濒危物种比例进行测定。以色列北部乡村旅游地YIRON, 设定的游客破坏行为、个人隐私侵犯、游客偷盗、噪音和大气污染、娱乐设施改善、基础设施改善等14个基本指标。伴随着人们对旅游可持续发展内涵的深入理解,以及相关理论的深入研究,评价指标体系以及指标的应用也在不断地发展,如承载力、可接受的变化范围、旅游者偏好和经历、目的地生命周期、舒适指标和旅游者影响管理等,被应用到发展可持续性评价指标。

(三)环境承载力

旅游可持续发展要考虑的一个重要问题是目的地的环境承载力的问题,尤其是生态旅游目的地。早期的学者将自然环境作为旅游环境承载力研究的主体,以景区自然环境的恢复能力作为衡量的主要标准,研究要素包括水体、大气、土壤、植被、生物以及整体性的旅游资源等。例如MATHIESON A, WALL G(1982)提出的一个地区在资源没有受到不可接受的破坏水平时所能维持的旅游水平,以及WALL G, WRIGHT C(1997)提出的对一个地区的生态系统不产生可监测到或至少不可逆转的生态变化时的游客数量。但随着相关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以及所涉旅游可持续发展及的内容愈发广泛,旅游环境承载力问题亦变得更加复杂。近年来以“人与地”为中心的研究理念得到学者的普遍认同,并成为现今研究的主流观念。例如SIMON F.G,NARANGAVANA Y, MARQUES D.P(2004)提出的在自然环境没有出现不可接受的变化和游客体验质量没有出现不可接受的降低情况下,特定景区的游客人数最大值。旅游环境承载力的标准大多是结合相关法律法规以及各利益主体讨论的结果而制定的,当然也有根据调查实验获得。

(四)利益相关者理论

旅游可持续发展实际是各种相关群体在一个复杂开放系统中相互作用的结果,因此在制定政策和规划的时候,利益相关群体的诉求是必然要考虑的。因此,基于利益相关者群体理论的可持续发展分析也成为近年来的一个热点。例如,Forsyth T(1997)认为旅游企业在环境保护中的努力不仅可以增强企业的竞争优势还可以增加企业绩效,因此他认为企业应去主动地适应旅游业发展对环境保护的要求。Budeanu A(2005)则强调旅游服务企业尤其是行业中的领先者,应该利用他们在行业中的主导地位,促进可持续发展原则在整体的旅游业中得意的宣传与实施,他们也应该成为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倡导者。Rivera J,Leon P D(2005)研究了来自不同旅游企业的CEO的教育、环境专业知识、民族特征等不同因素与旅游企业对于可持续发展的态度的相关性。Fortanier F,Wijk J(2010)研究了非本地的酒店企业在当地促进就业的数量和形成的就业质量,与当地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三、国内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综述

(一)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国内的旅游可持续发展虽然晚于国外,但是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提出也并不久远,因此国内学者在不断汲取国外研究成果的同时,结合我国旅游发展实际,也形成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国内学者提出旅游可持续发展是以旅游活动不破坏资源环境为核心以及前提,管住旅游活动的长期发展,要求旅游与自然、文化和人类生存环境成为一个整体,强调自然、文化和人类生存环境之间的平衡关系。许涛,张秋菊,赵连荣(2004)指出游可持续发展目标是: 在现实和长远目标中提高旅游目的地居民的生活水准和生活质量,并通过旅游开发满足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对当地经济发展起到积极促进作用。维护旅游发展的环境资源质量(包括自然、人文环境要素),必须以生态环境的承受能力为前提,考虑旅游对自然资源、生物多样性的影响,考虑旅游活动对当地文化遗产、文化传统的影响。要保持并提高旅游业的竞争力和生命力,维护公平的经营环境。满足日益增长的旅游需求,为旅游者提供高质量的旅游感受。崔凤军,许峰,何佳梅(1999)认为可持续发展旅游的原则包括了环境限制性、利益最大化、自然资本原则、预警原则、环境质量原则、污染者付费原则、道德伦理原则等。

(二)旅游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国内学者在旅游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理论中也作出了深入的研究。王良健( 2001) 提出了较为完整的旅游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并建立了综合评价的多目标线性加权函数模型。牛亚菲( 2002) 根据指标体系的功能要求和各个功能之间的逻辑关系,指出旅游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应包括状态层、诊断层、趋势层和目标层四个层次,并对每一个层次选取了相应的指标。此外,还有专门针对某一类型的旅游地的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研究,例如韩春鲜( 2007) 对干旱地区旅游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黄燕玲,罗盛锋,程道品( 2009) 对农业旅游地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胡雯,张毓峰( 2011)对城市旅游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罗烨,贾铁飞( 2011) 对海岛旅游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等。

(三)环境承载力

国内关于“carrying capacity”存在着“容量”与“承载力”两种提法,虽然确实能够从词义中辨析出细微的差别,但是其本质上并无区别。吴净, 李好好认为,旅游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在于能否在旅游环境承载力约束下合理进行开发的问题。它具体包括旅游目的地经济承载力、生态环境容量、资源环境容量以及社会承载力。孙睦优在研究中对旅游环境承载力作出的阐释指出:旅游环境承载力的内容包括了生态环境、资源空间承载力、居民心理承载力以及相应的经济承载力,取得上述四个分项的最小值就是旅游环境承载力的综合体现。汪嘉熙(1986)对浙江地区苏州园林景区旅游者进行了调查来确定苏州园林的旅游承载力。保继刚(1987)研究了北京的皇家园林颐和园景区的旅游环境容量。楚义芳(1989)对旅游承载力问题进行了系统分析,并提出了具体的测量公式。胡炳清(1995)在研究中提出了旅游环境承载力的限制性因子和最小值定律,并依此提出数学模型定量地给出了景区内旅游人数的评价方法。崔凤军,刘家明(1998)又分别以山东的泰山等地为例,构建了旅游环境承载力指数(TBCI)及计算的模型,利用游客密度、景区用地强度和景区收益强度三个基本分项指数进行了比较实用的测量。

(四)利益相关者理论

关于旅游可持续发展中的利益相关群体的研究,主要涉及利益分配、群体认知和社区参与三个方面。胡北明,王挺之( 2010) 探讨了九寨沟景区发展过程中不同利益群体对生态旅游内涵的认知与发展生态旅游的态度二者之间的关系,而在利益相关群体的选择上,则选取了旅游者、旅游企业经营者、当地居民、政府工作人员四类群体。李进兵( 2010) 认为,旅游开发商和当地居民是旅游系统中最为重要的利益相关者,并通过建立开发商和当地居民的演化博弈模型,探讨不同利益分配机制下二者对于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姚娟,陈飙( 2010) 研究了新疆天山地区牧民对定居工程和参与旅游态度两方面的认知及其对区域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四、结论

通过对近年来国内外的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进行梳理与比较,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一)国外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趋势处于持续上升的状态,而国内则在2011年出现了下滑。其原因在于2011年开始旅游相关研究整体出现下降趋势,此外,与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联系最为紧密的生态旅游研究也与同期出现下降。

(二)国内外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的主要内容在于以下四个方面:概念与特征、评价指标体系、环境承载力以及利益相关者理论。但是又各有不同,例如国内关于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主要从生态环境及资源本身进行考量,而国外除了关于生态资源评价体系外,还有诸多关于环境资源,动植物甚至人类社会之间的关系进行评价的研究;而关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研究中,国内大部分研究要考虑政府的角色与作用,而国外很少。

上一篇:治理控制下一篇:年度最佳网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