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社团

2024-08-30

文学社团(共12篇)

文学社团 篇1

摘要:文学社团活动是高中语文课程的组成部分,只有从课程角度审视文学社团活动,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活动开展中遇到的师资、场地、经费、课程等方面的问题。秉持“活动社团化,社团课程化”的理念,中学文学社团应积极创办文学刊物、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并在实践中提升教师的课程意识。

关键词:文学社,社团活动,课程意识

文学社团活动是高中语文课程的组成部分,它以学生发展为本,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多次提到文学社团活动,如:

●尝试进行诗歌、散文的创作,组织文学社团,展示成果,交流体会。

(选修课程“诗歌与散文”课程目标)

●提倡举办诗歌散文朗诵会,组织文学社团,创办文学刊物,积极向校内外报刊投稿。

(五个系列选修课的教学·诗歌与散文)

●鼓励学生组织文学社团,创办文学刊物,积极向校内外报刊投稿;通过观摩戏剧演出,尝试戏剧表演,加深对戏剧作品的体验。

(五个系列选修课的教学·小说与戏剧)

然而,在现实中,文学社团活动的开展遇到了师资、场地、经费、课程等方面的问题,笔者认为,只有从课程的角度审视文学社团活动,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我校提出“活动社团化,社团课程化”的理念,将社团活动纳入学校校本课程,并通过申请成为校园文学活动市级课程基地。我校的文学社团主要有诗社、话剧社、写作社、主持社、论辩社、小记者团、书法社等,以下是我们开展社团活动的相关实践。

一、创办文学刊物

文学刊物是文学社团活动的平台。我校花季文学社创办于1991年,同时办有文学刊物《花季》,主要设有“刊首寄语”“校园小作家”“碎花漫道”“小说家言”“风华诗台”“读书频道”“文学大家谈”“议论天地”“考场作文”“花季留言板”等栏目。“校园小作家”每期推出一名学生,旨在培养文学新秀,给同龄人以引导;“碎花漫道”刊发学生优秀的散文随笔;“小说家言”“风华诗台”分别刊发学生的小说、诗歌;“读书频道”刊发学生的阅读鉴赏文章,引导学生阅读经典;“文学大家谈”选取学生感兴趣的话题,采用座谈记录的形式,激发学生对文学的热爱;“议论天地”积极引导学生思考、学会说理,旨在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考场作文”重在指导学生运用多种思维方法,写好考场作文;“花季留言板”下设“青春偶语”“鸿信往来”“情感空间”三个子栏目,“青春偶语”刊发学生关于青春的睿智语言,“鸿信往来”刊发学生的生日祝福、道歉等,“情感空间”刊发学生遇到的困惑并由校心理咨询师予以解答。此外,文学社老师每期必须写一篇作品,以引导学生写作。在办好刊物的同时,文学社还与公开发行的学生期刊建立联系,鼓励学生积极投稿。

二、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

(一)举办诗歌朗诵会

诗歌是语言的艺术,可以丰富学生的情感、陶冶学生的情操。举办诗歌朗诵会,有助于学生在审美体验中体会诗歌的形象美和情感美。如我们举办的“我的中国梦”诗歌朗诵比赛,活动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性,从策划到评委打分都由学生完成。学生2~3人一组自由组合,自由选择朗诵篇目。学生选择的篇目集中在《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相信未来》《我骄傲,我是中国人》《青春万岁》《满江红写怀》等,这些诗歌激发了学生的爱国热情,充分体现了语文的育人功能。同时,教师结合学生的朗读表现,示范朗诵舒婷的《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在朗诵中引导学生关注停顿、轻重、语气、语调、节奏等。

(二)开展校园剧表演活动

我们开展校园剧剧本的征集活动,并拍摄微电影。剧本要求通过人物的对话,表现人物形象,反映社会现实,可以是课本剧也可以是反映校园生活的校园剧。学生在编制课本剧剧本的过程中,对人物形象的认识会更深刻。语文教师与学生一起学习剧本的文本形式,设计矛盾冲突,塑造人物形象。课本剧如《鸿门宴》《雷雨》《祝福》《边城》《林黛玉进贾府》《长亭送别》《罗密欧与朱丽叶》等,学生按照剧本的形式,对相应人物进行了自己的演绎,或增加现代元素,改变故事发生的背景。在表演中,学生进一步体会人物的语言,加深对戏剧的认识。优秀的剧本选送到校外参与评比,同时参加文艺演出,并拍摄成微电影,参与上级部门组织的比赛。

(三)引导学生阅读经典

阅读是学生精神成长的源泉。我们开展读书交流会,欣赏由名著改编的影视作品,引导学生阅读名著,并结合“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对阅读经典名著的要求,分年级分学期进行名著导读。要求学生阅读之后写出文学短评,优秀的刊发在《花季》上。在文学社团活动中,我们开设专门的阅读鉴赏课,还引导学生尝试阅读研究性学习:教师开设讲座,指导学生阅读的方法;学生根据自己的阅读体验,确定阅读方向;教师再根据学生的阅读方向,筛选、整合相近内容确定研究小组;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查阅文献,开展调查,写出研究报告;最后,师生共同评定优秀研究成果。

此外,我们引导学生阅读传统文化经典,让学生在阅读中感悟家国情怀,学习为人处世的原则和方法,开拓文化视野,培养文化自觉意识和提高文化自信的态度。在阅读经典的过程中,我们还关注书法。文学与书法密不可分,我们在社团活动中引导学生练习毛笔字和硬笔字,传承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提高学生道德修养。

(四)进行思维训练

“语言是思维的外壳”,想正确地运用语言,必须有较好的思维能力。平时的语文教学没有专门的思维训练内容,所以在社团活动进行思维训练就很有必要。我们引导学生学习形象思维、逻辑思维、辩证思维、逆反思维、发散思维、创造思维、批判性思维的概念、原则、方法及运用,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经过思维训练,学生看问题时就不会片面,在认识事物时就会运用联系、发展的观点,会关注事物发展变化的条件,从而透过现象看到本质,或突破常规思维创造性地看问题。

三、提升教师课程意识,开发文学社团活动课程资源

“社团课程化”的关键是教师要有课程意识,我校注重提升教师的课程意识,鼓励教师在实践中开发文学社团活动课程资源。如我们从文学的视角开发作文教学教材,以形成作文教学的新序列,教材分为诗歌、散文、小说、戏剧、书法与文学等专题,每一专题包括文史知识、高考考点、鉴赏方法、写作方法、学生佳作等内容。又如,文学社指导教师开发了《新文学读本》,该读本共分八章,分别是超越梦想、叩问人生、青春榜样、心灵拔节、穿越人海、思想的光泽、仰望星空、我的社团,每章分为名家名篇、乡土乡音、花季雨季三个板块。再如《印象大沙河》教材,我们利用乡土资源,通过介绍家乡的风土人情、出现的历史人物等激发学生热爱家乡。此外,提高考场作文的写作能力也是文学社团活动的一项重要的任务,为此我们编写了《文苑滴翠———如何写好高考考场作文》,同时为了让学生在平时的写作中有可以自学的教材,我们根据教材的写作安排编写了《把习作写出高考范儿》。

文学社团 篇2

一、指导思想

为了丰富同学们的课余生活,全面提高学生素养,积累同学们的写作素材,提高同学们的写作水平,增强学生的思维、审美、创造能力,我校语文组全体成员将致力于把文学社办成真正培养同学们能力的社团。

二、工作目标

1、发挥有文学特长的学生的能力,活跃文学创作,以拓展学生的第二课堂,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配合建设沙溪高级中学的校园文化氛围。

2、在有关老师的指导下,定期开展活动,提高学生的文学理论水平和欣赏水平。

3、文学社积极向有关部门推荐优秀作品,力争有作品能够在刊物发表。

三、活动时间篇】: 每周一、周三:第七、八节

四、社员组成: 以初二二班学生为主

五、展示形式:

针对同学们知识面狭窄,写作能力普遍较低的现状,文学社将由指导老师定期开设主题讲座,举办同学读书交流会,开展征文比赛活动,以校报形式展示或者在每季以季刊形式出版。

六、稿件来源:(1)学生优秀习作。(2)学生自由投稿(3)有重大意义的通讯稿。(4)教师下水习作、优秀习作。

九、工作安排:

二月、组建文学社:宣传文学社,招收新会员。召开文学社全体指导老师会议,工作计划,布置任务。三月

2、文学社社员培训 四月

1、出好第一期校报。

1、文学社社员培训。

2、配合校“文化艺术节”出第二期宣传校报。五月

1、文学社社员培训,2、配合“家长开放日”出好第三期宣传校报。

文学社团活动计划

一、宗旨:

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发挥学生的文学特长,繁荣堰中的校园文化。

二、口号:

亲近母语,走近文学。

三、工作目标:

1发挥有文学特长的学生的能力,活跃文学创作,以拓展学生的第二课堂,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配合建设良好的校园文化。2在有关老师的指导下,定期开展活动,提高学生的文学理论水平和欣赏水平。

3文学社积极向有关部门推荐优秀作品,力争有学生作品能够在各级刊物发表。

4每学期办好一期有质量的,反映堰中校园文化的社刊。

二、活动时间:

单周周三 下午3:40~4:40。

三、活动形式:

1、每二周一次,语文老师举行讲座,讲授文学知识、文学创作方法,可以举行文学沙龙,也可以阅读文学名著,观看有关电影、电视片段,丰富学生的文化底蕴,汲取创作源泉。

2、出版手抄报《雁之声》。

3、每学期社员尽可能进行一次参观、考察、采访等外出活动,开阔眼界,积累素材,提高能力。

四、具体分工:

社团负责人 陈鸽

社长 全权负责文学社活动的组织、策划、集稿、主持例会、评选 优秀社员等工作。主编 王倩 对入选稿件进行审核修改。对社刊的主题内容进行策划。

1、学生总结交流。

文学社团 篇3

【关键词】课程基地;文学社团;课程开发;路径;实践

【中图分类号】G6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5)02-0064-02

【作者简介】贾海金,江苏省洪泽中学(江苏洪泽,223100)教师。

课程基地的外显要素是环境建设,课程基地的内核要素则是课程建构。课程基地不应只是博物馆、展览馆等形式表征,其内涵是课程,如果没有相应的课程,就不需要相应的场馆,环境场馆是为课程的实施和拓展服务的,是课程的一部分。新的教育发展纲要提出,要办优质特色学校。学校的特色从何体现,我们认为主要是校本课程。因此,大力开发优质的校本课程并取得课程实效,是当前学校应该探索的课题。正是基于以上认识,我校课程基地从申报论证之初就将重点定位为开发和实践具有文学社团活动特征的校本课程。

首先,成立“三个中心”,开发丰富而有特色的课程资源。

一是洪泽湖文化(文学)研究中心,负责洪泽湖文化资源的收集整理,及课程资源的研究开发。二是文学社团课程开发中心,负责文学社团课程的研究与开发,主要为活动课程,并形成不同类别、不同层次的课程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多个性化的选择,更多体验与实践的平台。三是校园文学研究中心,负责校园文学鉴赏和创作的研究,以及校园文学成果的整理与展示,为课程基地提供丰富的素材和专业的指导。特别是写作指导,引导学生摆脱应试作文的桎梏,写出富有灵性的文字。

“三个中心”就是我校课程基地的“大脑”,为此,学校对外聘请了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校园文学委员会及南京师范大学和扬州大学的专家学者担任“三个中心”的顾问,为基地建设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和专业指导,对内学校挑选专业功底扎实、教学业绩突出的骨干教师组成研发团队,确保课程开发的水准和针对性,确保开发的课程既能体现社团活动的特点又能体现文学教育特色,既有地方文化色彩又有多元选择空间。

其次,拓展渠道,整合推进,创新课程建设实施途径。

我们在相对成熟的选修课程、研究性学习、综合实践等课程的基础上,借鉴其经验,将文学社团课程与这些课程巧妙结合,进行整合推进和实施。

一是与选修课程整合实施。随着新课标诞生的选修课程,是为了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激发学生的个性潜能和引领学生的专业发展而开设的。它是相对于必修课程而言的,由学校根据教育形势、本校特点和学生实际选择开设的课程。这和社团课程的目标和特征基本一致,完全可以整合实施。比如我们将“新闻与传记”(苏教版)选修课与文学社团课程“校园采编”整合教学,与文学社的采编活动同步推进,既保证选修课程落到实处,又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既提高社团课程的内涵,又使这些校本课程的知识转变为学生的实践活动,提高了课程的实效。

二是与研究性学习整合实施。在新课程标准中,研究性学习活动是一项必修课程,旨在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经济、科技和生活中的问题,通过自主探究、亲身实践的过程综合地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解决问题,学会学习,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科学素养。这一宗旨与社团课程的发展目标完全一致。我们将研究性学习与文学社团课程建设相结合,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学会思考、学会探究、学会选择、学会合作,培养人文精神,提高文学素养。如在开展文学社团课程“湖畔讲坛”“湖畔书声”“走进作家作品”等时,我们让学生自选主题,分组合作,探究整理,形成具有原创性的读书报告、作家作品研究或某一文化主题的调研报告,实践证明,学生在这种具有研究性质的社团活动中,思维能力、探究能力和写作能力都得到了显著提高。

三是与综合实践活动整合实施。我校文学社团课程开发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始终基于校园活动的开发。因此,课程形成过程就伴随着学生的综合实践活动。多数学校的校本课程都是先有教材后开展教学,而我校无论是电影课、校园采编、课本剧,还是习作例谈、湖畔书声等等,都是在师生共同探索、实践之后汇编而成校本教材,充分体现了编撰校本教材的过程就是最好的课程实施过程的创新理念。比如《走进课本剧》的编撰过程是:首先,学生分组自主选择一篇文章,然后自主聘请老师担任指导,将文章改编成剧本,然后自主编排、表演,最后师生共同总结形成完整案例,汇编成校本教材。学生在这一过程不仅仅提高了文学素养,一场课本剧从改编到演出,中间涉及的剧本、舞台、服装、道具、音乐、演员等要素都由学生自主完成,应该说这一课程就是一个大舞台,就是一个全面展示学生综合素质的实践平台。

另外,学生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往往能充分发挥社团的专业优势。如文学社中的小记者,可以通过参加社区活动,向相关部门或媒体提交关于社会问题的调查报告;可以在对地方自然和人文资源调查的基础上,提出对地方旅游开发、文化保护的建议,等等。因此,我们始终将文学社团课程的实施贯穿在学生的综合实践活动中。

经过实践验证,文学社团课程的价值得以充分体现,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体现新课改精神,是新课改的发展趋势。选修课程、研究性学习和综合实践活动都是新课标要求开设的课程,大家也都知道这些课程对学生发展有帮助,但众所周知,在应试主导的教育形势下,真正落实的学校特别是高中没有多少。所以,将文学社团课程与这些课程整合推进,不仅是课程基地建设的有效路径,也是新课标得以全面落实的有效尝试。二者的结合,既使学校的课程建设落到实处,课程资源得以充分挖掘,又使文学社团课程得以有效推进。

同时,文学社团课程建设与传统学科课程也是相得益彰。社团课程是学生学习的又一重要渠道和领域,是传统课程和课堂的有益补充。如影视欣赏、课本剧、演讲等课程的开设,在校园中形成了良好的学习语文的氛围,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了学生们语文听、说、读、写的综合能力,增强了学生的人文底蕴。

2.促进了教与学方式的转变,建立了新型的师生关系。一方面通过对课程信息资源、物化资源和实践性课程资源的有效运用,使呈现文学课程内容的方式更加直观,优化教与学的方式。如电影课的开设,让学生对课本内容等有更直观的认识,课本剧课程让学生在体验中深化理解。因此,文学社团课程构建有利于个性化学习,真实、有趣、有意义的多维任务,有利于激发学生的主动参与、亲身实践、独立思考和合作探究的意识和兴趣。另一方面课程导师与学生以共同的兴趣和爱好作为建立联系的纽带,学生自主选择指导教师。教师作为指导者对学生活动出谋划策,提出建议。师生之间是平等民主的、合作伙伴式的关系。

3.构建了自主实践模式,促进了学生的个性发展。文学社团课程实践性活动资源的开发和运用,能培养全体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如在校园广播站或电视台的录音棚,通过不断比对、调整,提高朗诵的水平。比如在洪泽湖剧场,通过对课文的改编,演绎成一幕短剧,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并加深对文本的感知。

丰富多彩的文学社团课程,给学生构建了多元选择的平台,符合学生发展的差异要求,能为学生的进步与可持续发展创造相对宽松而有益的空间,不仅有效地弥补了传统课程无学校特色的不足,而且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4.开拓了广阔的课程领域,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文学社团课程的包容性很强,教学研究的内容不局限于校本教材,如电影课对影视欣赏知识的要求,课本剧对剧本编写及舞台表演的要求,校园采编对采访与编辑知识的要求,等等,教师必须具备更广泛的知识和开阔的视野,必须开展更专业的研究和指导。在指导过程中,教师要历经“主导”和“引导”角色的转换,这将进一步提高教师的课程开发能力、课程组织能力和课程执行能力。

文学社团 篇4

一、学生“谈文色变”的原因

1.写作兴趣较低, 不愿写

作文, 学生抱怨最多的一项。学生一遇到写作文, 便挠头咬笔, 皱着眉头, 无从下笔, 宁愿撑着头发呆, 也不愿意动笔写。老师看得干着急, 却无能为力。探其原因:平时学习紧张, 生活经历简单, 生活单调, 无法燃起写作激情, 不知写什么, 无事可写, 无话可说。

2.写作资源匮乏, 不肯写

学生每天的日子重复而单调, 似乎考高分、爸妈满意的笑脸才是他们所关心的。所以, 他们对于身边的人和事极少去用心观察、用心体会。当遇到写人、写事、写景的作文时, 脑子里的资源储量远远不够, 导致“无米可炊”。虽然教师恨不得学生天天能记日记来积累素材, 培养语感, 可是学生却恨不得只动动嘴皮了事, 动笔成了一项苦差事。

3.写作方式单调, 不会写

通常学生的习作都是在作文课上进行, 教师先讲明写作要求, 然后学生动笔写草稿。笔和纸, 从上学期就一直陪伴身边, 大概是因为陪伴太久, 没有了新鲜感, 甚至是有负担, 似乎一拿起手中的笔, 学生就开始进入“煎熬期”。笔虽握在手中, 可是无字出来, 作文本依旧干净如初。

为了解决这个头疼的问题, 我也做了一些努力和探索。上学期, 我校语文教研组成立了文学社团, 我便把开展好学生文学社活动、探索学生写作兴趣作为研究的一个突破口, 并将其与语文课堂教学紧密结合在一起。经过一学期的尝试发现, 如若能充分发挥文学社团的作用, 对于提高学生写作能力是一个很好的途径。

二、文学社团对学生写作的重要作用

1.文学社团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

平时的作文教学, 教师对学生的作文都有一定的规定要求, 同时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 也使学生缺少构思和润笔的时间, 所以学生很难写出高质量的文章。而现代教学论认为:只有当教师施加的教育影响与学生的特点相符时, 才能克服学生的消极态度或厌恶抵触情绪, 进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爱好, 使他们对学习产生迷恋, 诱发出他们学习的潜能。因此, 文学社给了学生一个课外用武的阵地, 它打破了作文的时空、主题和题材对学生的限制, 给了学生一个独立自主的空间。接触社会、亲身体验、激发情趣。学生自由布局谋篇, 叙想叙之事, 写想写之人, 抒心灵之感。

2.文学社团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自觉阅读习惯

批改学生作文时, 通常感到内容单调, 语句重复, 这显然是“无话可说”的一种表现。那么, 为了改变这种状况, 在平时的教学中就应该有意识地帮助学生提炼写作材料, 指导学生积累写作素材。素材来源于生活, 学生可以从阅读这个渠道中获得相应的写作素材。《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 学生应“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 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有较为丰富的积累和良好的语感, 注重情感体验, 发展感受和理解能力。能阅读日常的书报杂志, 能初步鉴赏文学作品, 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因此, 我校文学社定期会开展“读书会”活动, 上学期开展的关于“美文诵读”的系列活动, 学生纷纷埋进书的海洋中, 《窗边的小豆豆》《木偶奇遇记》《时代广场的蟋蟀》等优秀书籍, 学生读得有滋有味。在活动中, 教师都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积极阅读、多向思考。俗话说:“不动笔墨不读书。”在阅读过程中, 倡导学生养成勤于观察、善于积累的习惯, 及时将自己阅读过程中的感悟, 哪怕只是些许的词语都记录下来, 这样就能为以后的写作做准备。只要学生拥有写作素材, 就不会“无米下炊、无话可说”了。

3.文学社团灵活地促进了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传统的学习方式是教师讲, 学生听、记、说, 而文学社团活动有着比课堂教学更为丰富的内容、开放的主题、精彩的活动、灵活的方式、有效的组织。主要表现在:

(1) 文学社团给予学生自由的空间。在文学社团活动中, 由于突破了课堂和教材的束缚, 无论在内容还是形式上都比较自由, 文学社团的每次活动中, 学生自由围成一个圈, 老师在中间, 面对面展开“聊天”, 学生不再是被动的接受, 而是主动的有啥说啥, 这样无疑为学生主动参与、亲身实践, 独立思考提供了机会与条件。

(2) 文学社团给予学生成功的体验。在文学社团活动中, 学生能有各种成就感。在上学期的社团活动中, 我们有小品剧比赛, 学生就自己阅读读物中最感兴趣的一个段落, 自编自演;自创诗歌比拼中, 学生们自己当小诗人, 诗歌作品虽有优秀和一般之分, 但是学生们很喜欢这种诗人的体验, 所以诗歌无论长短优劣, 我们都给予奖励;每个月我们都会定期出期刊, 学生的优秀习作以及美文赏析都能刊登在期刊上供全校师生阅读。其实能参与活动, 本身也是一种成功。且在活动中, 学生必须亲自动脑、动口、动手、动耳, 因此听说读写的能力得到了综合性的锻炼, 这定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文学社团是一种外推力, 是一剂催化剂, 是一个展示的平台, 它让作文不再是艰难的冥思苦想, 而成了学生乐于表达自己见解的良刀利剑。作文变成学生快乐心灵之旅的一艘航船, 载着学生徜徉于语文学习的乐趣中, 并且促进了学生对自身生活的关注, 丰富了学生情感, 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学生在不知不觉间, 把写作由一件苦恼的事情, 转变成喜欢做的事;把习作由外部强加转化成了自己内心所需。学生们也感受到了写作的乐趣, 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其实产生的良好作用, 远不止这些, 只要我们用心去挖掘, 我们还会有许多新的收获。

摘要: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末端环节, 却是一直困扰教师的环节。学生写作兴趣较低, 平时积累的素材也不多, 导致不愿动笔写, 再加上单一的写作形式, 学生常常呈现出“谈文色变”的状态。在探索与努力的过程中, 发现充分发挥文学社团的作用, 积极开展文学社团活动, 对学生的写作能力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文学社团,写作兴趣,阅读习惯

参考文献

文学社团策划书 篇5

杂志工作分组

编辑部(部长苍明溪,其余空)需4人:发掘文章,经作者同意后修改采纳。

美术制作部(空)需3人:制作封面,会图片美化

整理部和宣传部同社团中的属于相同部门。

你要明确你活动策划的原则:

1 切实保障会员利益 这个是作为学生社团所必须要考虑的东西

2 目的性 你要明确你活动举办的最终和最重要的目的是什么

3 周密性 你要保证你活动计划书的周密性 这个周密性考察的原则是:随便一个对你这个活动不了解的人拿着你的计划书都能把活动完完整整顺顺利利的照你的想法办下来;考虑到了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

4 差异性 你要明确的知道 你这个活动在什么地方用什么样的方式打出差异性 与其它活动不同的亮点在什么地方

5 后备方案 周密考虑活动中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 并拿出后备方案 虽然突发事件的发生是具有相当的不确定性的 但是你要事先对所有能够考虑到的突发事件有所准备

6 相关部门良好协作,共同策划 你要保证你活动所涉及部门对于该活动计划的参与性 全都要参与协作完善活动计划

7 系列活动的思维 你要有这样的一个思维 就是活动并不一定只办单独的一个 也可以是一系列连续性的活动

然后 你要把握活动计划的整体步骤应该怎么走

1 根据会员意向确定活动种类、活动方向 这个可以通过小规模的调查等方式来开展

2 确定活动的四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

3 确定大体活动流程 把活动分成几个大块来作

4 细化分工,确定详细预案 活动以及活动的前期准备 后期宣传当中应该怎么样去详细的分工 对于每个细化的任务都要分工到负责人 而且要明确任务的要求 要点 并确定活动中每一个细化的板块应该怎么样去作 另外 要明确的就是一个原则 疑人不用 用人不疑

5 确定时间推进表 安排整体活动工作的进程 拿出详细的时间推进表 对于每一个细化的分工任务都要明确的确定完成时间

文学社团 篇6

关键词:学生社团;大社团;成为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獻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24-007-2

一、小社团建设顺利推进

最初,我们认为,学生社团就是小学生在满足个人兴趣爱好的基础上,(在老师指导下)自愿组成的、拥有一定数量社员的、按照一定章程开展活动的群众性学生组织。因此,学生社团一般具备这样一些条件:有指导老师、一定量的学生、共同的兴趣爱好、一定的宗旨和章程、一定的活动等,是共同的兴趣爱好把一部分学生团聚在一起,通过一定形式的活动来着重提升某个方面的能力和素质。在此思想下,学校组建起了二级学生社团——校级学生社团、班级学生社团。

1.校级学生社团。

按照学校传统、教师特长、学生情况等实际,组建了相当数量的学生社团。如,起飞文学社、硬笔书法社、魅力舞蹈社、趣味篮球社、绘画社、小记者社等等。这些社团有学科类的、活动类的、趣味类的等。校级社团每星期五中午定期活动一次。活动时间一到,各社团成员就自觉来到相应的活动场所,在团长的带领下预先做好各种准备工作,一切就绪后或自觉开始活动,或等待老师前来指导。社团活动成了培养学生能力、促进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平台。

2.班级学生社团。

困于学校实际,校级层面的学生社团无法满足全校所有的学生。于是,班级学生社团应运而生。活动内容因班而异,因师而异,有阅读、书法、学法、欣赏等。这样一来,全校所有学生都成为学生社团的一员,实现了学生社团的全覆盖。班级学生社团成为了校级社团的必要补充。

这些组建起来的学生社团,包括校级和班级的,就是通常意义下的社团。这些社团被我们称为“小社团”。这小社团类型众多,活动正常有效,确实提升了学生某些方面的能力和素养,满足了小学生成长的需求,对小学生的健康成长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二、社团建设遭遇瓶颈

为活跃校园文化,提升学生综合能力,学校会经常开展一些规模较大的学生活动。那么,在这样大型学生活动中,学生社团能不能发挥作用呢?能不能有它的一席之地呢?很多人注意到,学生活动的主体是学生,而学生社团的主体也是学生,二者至少在这一点上是相似的,所以应该能起到一定的作用。那么,如果能起作用的话,它将以何种方式发挥作用呢?或者说怎样发挥学生社团在学生活动中的作用呢?

其实,不难发现的是,如果说学生社团不能在学校的大型学生活动中起到一定作用的话,那将直接影响到学生社团在学校中的地位,学生社团将成为校园文化建设中的“鸡肋”,而成为一种摆设。或者说,平时开展各种形式的学生社团活动,就是为了要在学校组织的学生活动中一展身手,也就是说,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社团活动就是为学生活动服务、准备的。然而,这二者到底是什么关系呢?怎样才能把这平时开展的学生社团活动与学校组织的大型学生活动协调起来呢?

面对这样的疑惑,我们有点左右为难了,一时无法回答。社团建设似乎在这里被卡住了,似乎进入了一个“山穷水复疑无路”的境地,社团建设遭遇到了瓶颈。

三、大社团观应势而生

大社团观的出现绝非偶然,它源自“大语文”。我们知道,语文提倡“大语文”观,提倡跳出语文看语文,把有利于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相关内容比如一些实践活动、外出参观等都纳入到“大语文”范畴之内。于是才有了丰富多彩的语文学习生活。大语文观的出现拓宽了学习语文的渠道,是对语文认识的提升。在笔者看来,大语文实际上是扩大了语文的范畴,模糊、甚至拆除了语文与其它一些相关学科间的界限而形成的。

于是,我们“依葫芦画瓢”,提出了“大社团”观,跳出社团看社团,把有利于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相关内容都纳入到这个“大社团”中来。其实也是在扩大社团的范畴,模糊、甚至拆除了原有社团间的界限而形成的。比如,对于某次学生活动来说,参加活动的学生不管其原先来自哪个学生社团,自他报名参加该项学生活动的那一刻起,在负责组织活动的老师看来,就不再属于原先的社团了,这些学生就临时组成了一个大的社团,是在同一时间里为完成同一个任务而形成的临时性大社团。那么,学生活动也就成了社团活动。

四、大社团观主要观点

大社团观的诞生,迎来了小学生社团建设的春天,为推进学生社团建设带来了新的活力。由于思想的解放,观念的更新,理念的突破,在我们学校出现了大社团观,使我们能够从新的角度来看待学生社团,对学生社团的认识也就提升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可以这样说,从“小社团”到“大社团”,这是认识的一个飞跃。如果说小社团是对小学生社团建设初级认识的话,那么大社团至少已提升了一个档次。从“小社团”到“大社团”,从字面上看,只是改动了一个字,但其所蕴含的理念已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即从更有利于儿童健康成长的角度出发。如何更好地推进学生社团建设,关键就是看是否有利于儿童的成长。

正因为大社团它有别于通常意义下的社团。与小社团相比,它具有以下四个特有的特征。

1.广义性。大社团首先具有广义性。这是从社团的宽泛程度来说的。相比小社团,大社团其指导老师、社员人数、活动场所、兴趣爱好等都不再固定了,总之各个方面都要比小社团宽泛多了。如果说小社团着眼于共同的兴趣爱好,培养的是某个方面专门的技能、素养的话,那么,大社团着眼于整体的进步,培养的是学生的综合素养和整体能力。

2.临时性。临时性是大社团的第二个特征。这是从社团存在的时间长度来说的。相对来说,大社团存在的时间较短,而小社团的存在时间要长得多,目前在我们学校通常是一个学年。而大社团只存在于特定时间,比如大型活动之时。一旦过了这个特定的时间,大社团也就失去了存在的必要前提而随之解散,一切恢复到原有的状态,每位学生也就回到原先自己所在的小社团之中了。

3.松散性。松散性是大社团的第三个特征。这是从社团内部成员间关系的紧密程度来说的。由于大社团是在宽泛意义下构建起来的临时社团,因此,其内部成员之间一般没有明确的分工与职责,即使有,也是暂时的,是松散型的。这种成员之间的关系随大社团的诞生而出现,随大社团的解散而消失。

4.虚拟性。虚拟性是大社团的第四个特征。这是从社团的虚实角度来说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其实大社团是并不存在的,它仅仅是从相对宏观的角度被临时虚构出来。具有浓厚的虚拟色彩。当然,虽然是虚拟的,却在培养学生自主能力方面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不难发现,广义性、临时性、松散性、虚拟性正是大社团的特点,相比而言,狭义性、固定性、紧密性、实体性是小社团的特点。小社团是需要的,大社团也是需要的;小社团是基础,大社团是拓展。

五、大社团的拓展运用

“大社团”理念自诞生的那一天起,就由课内走向课外,走向整个校园,成为指导我们开展学生社团活动的一个重要理念。我们把学校开展的各类有利于儿童发展的活动都看作是大社团活动。如果开展活动的是一个班级,那么,这个班就成了一个临时的大社团,当然,这个大社团是松散的、虚拟的;如果开展活动的是一个年级,那么,这个年级就成了一个临时的大社团,同样的道理,这个大社团也是松散的、虚拟的;如果开展的活动是全校性的,那么,自然整个学校就成了一个临时的超级大社团了。不言而喻,这个大社团自然也是松散的、虚拟的。于是,就顺理成章地产生了一级大社团、二级大社团、三级大社团的说法。当我们站在大社团的角度回首之前的小社团,不由产生了一种“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感觉。因为,现在看来,小社团活动只是大社团活动中的一种特例而已,甚至可以说,小社团是大社团的细胞,是大社团的基本单位,而大社团活动则是小社团活动的自然升级。

文学社团 篇7

一、正确认识儿童文学社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无论哪种形式的写作教学,首先都要培养学生写作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受传统教学方式影响,许多学生写作仅仅是为完成学习任务,单纯为写作而写作,而在以儿童文学社方式促进小学生写作水平提高时,部分教师为争取学生能有更好的排名,更是给学生安排沉重的写作任务,任务式写作的负面效应被无限放大,甚至于学生厌恶、畏惧写作学习。因此,要利用儿童文学社提高学生写作水平,首先要重新定位儿童文学社。一方面,文学社是学生交流、学习的平台,而不以写作能力评价为主;另一方面,儿童文学社建立的初衷是利用文学社的影响力发掘写作人才,利用儿童文学社培养广大学生对写作的兴趣与热爱。因此,教师在运用儿童文学社展开教学前,要正确认识儿童文学社对学生写作学习的价值与意义,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正确认识写作、认识文学为导向,开展相关作文教学,如果本末倒置,反而有碍于学生作文学习。

二、选择合适儿童文学社平台

一般小学文学社以校为单位,也有以市为单位的大型文学社平台,一般来讲,平台越大,所能获取的学习资源就越多,整体质量也就更高相对而言竞争也会更加激烈。但大规模的文学社有一个明显缺点,每一次运作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及时间进行协调,因此,在实际教学中,为便于开展教学,教师可以以班为单位组建文学社,而班级活动又离不开小组合作。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建立班级儿童文学社平台,既能够包容原本文学社写作学习特点,又能实现合作学习,实现共同进步。在分组时,教师既要兼顾学生需求,又要调控小组整体水平,一般先由学生自由组成三至五人学习小组,班干部进行初步整合,最后由教师进行微调,保证每一小组内部呈高低搭配趋势,而小组之间竞争力相似,利用竞争充分调动学生好胜心与学习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参与到班级文学社组建以及写作学习过程中来。

三、以学生视角为切入点

当前小学作文存在问题就是小学生缺失本有的灵动性、活泼性,转而用小大人的口吻进行抒情,意图用思想高度来提升作文高度,在很多儿童文学社更是掀起了一股风气,实则不利于学生写作水平提高,俨然成为一种“新八股”。例如在学习口语交际“我敬佩的一个人”,大部分学生要么写“白衣天使”“辛勤园丁”等人物,要么写如科学家、航天员这类标志性人物,在结尾往往都会加上一个“努力学习,为国家建设做贡献”或者是“我也要努力学习,成为他们一样可爱的人”。并不是说有远大理想与抱负是不对的,但是绝大多数学生并不理解其中内涵,且往往都是套用素材,难道那些默默无闻如清洁工、支教老师、志愿者们等就不值得我们敬佩吗?因此,教师要教会学生从自身角度出发,不要一昧地去模仿,追求所谓的思想高度,要写出自己的特色,以学生独特的视角展现不一样的儿童文学。本次习作可以引导学生写自己的同学、家人甚至自己,强调学生独立意识及创新能力,避免“范文式教学”,导致作文成为“假大空”。

四、组织进行定期交流

闭门造车从来不会有大的进步,只有经过广泛的交流与对比,吸收他人优秀教学经验,才有可能取得成功。以校级儿童文学社为例,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班级间的文学对话,让学生共同探讨学习方法或写作方式,例如在学习《小小新闻发布会》一课时,教师可以组织几个班的学生一起开一场发布会,评比优秀者,将优秀新闻稿发布到文学社刊物之上,以此激励学生,并邀请相关同学讲解自身学习经验,实现学生间的共同进步。同时教师之间也要注重交流,经常性地听课,观摩他人优秀教学方式,吸收优秀教学方法,并恰当运用至自身教学中来,以此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写作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过程,而儿童文学社无疑是一个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优秀平台。教师在应用教学过程中不能一昧追求创新而忽略教学本质,要具有良好的耐心与较高的儿童文学功底,从课标要求出发,不断优化教学结构、完善教学方式,真正提高儿童文学社在作文教学中的实用性,提高学生写作水平,推动小学作文教学发展。

摘要:写作是以学生生活及学习经验为基础的语文学习,强调学生所看所想。而儿童文学则是从儿童视角出发的本位文学,强调儿童认知特点。将儿童文学社运用至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之中,能够开辟小学作文教学新载体,为当前课改指出一个明确方向。本文从实际出发,根据儿童文学社内涵及小学作文教学要求,从多方面谈论如何利用儿童文学社提高小学作文教学质量。

浅谈初中文学社团的组织和管理 篇8

然而, 综观全国各地的初中文学社团, 不难发现, 不少文学社团流于形式, 学生的主体地位很难得到落实。

怎样才能充分发挥社员的主观能动性, 让他们实现自我管理, 从而打造极具特色的文学社团呢?下面就以笔者所在的江苏省东台市实验中学文学社团建设为例, 谈几点看法。

一、建立健全组织机构

1.规范吸纳社员。

我们通过学校公告和校园广播的方式宣传文学社, 欢迎在我校就读并具有正式学籍、品行优良、爱好文学的学生自由报名入社, 不受作文基础的限制, 完全以兴趣作为衡量标准。申请入社的学生需要填写“社团成员登记表”, 经指导教师审核确认后, 上交两寸照片两张办理社员证和成长档案袋。

其中, 成长档案袋包括封面 (编号设计为“入学年份+入社序号”, 如“1301”意为2013年入学, 入社序号为01) 、成长目录、成长目标 (自己制定成长目标) 、参与社团活动的情况 (文字或图片) 、作品展示、获得的荣誉 (包括参加各级各类作文赛事所获奖项和作文发表情况) 、阶段评价 (包括自评、社员互评和指导教师点评) 等, 目的在于真实地记录社员参与文学社团活动的情况。

2.聘请顾问和指导教师。

东台是一个人文气息浓厚的文化古城, 我校聘请全国著名作家丁立梅、市作协副主席卢冬红、市教育局副局长曹本全、《东台日报》社长王劲松等在文学上颇有建树的名家担任社团名誉顾问, 聘请邹施凯、樊智涛等校领导担任社团顾问, 聘请各科室主任以及全体语文教师担任指导教师, 对社员进行业务培训和指导。

3.明确职责, 分工合作。

我校的文学社团实行“社长主管、逐级负责”制, 设社长一名、副社长两名、理事及年级负责人数名, 组成“文学社委员会”, 共同管理社团事务。文学社下设编辑部 (同时参与校报校刊编辑) 、宣传部、采访团、记者站等部门, 每一部门均指派一名指导教师在发展方向和创作实践上给予社员必要的帮助和支持。各部门负责人以“毛遂自荐———演讲竞选———社员评选”的方式产生, 然后在指导教师的帮助下开展工作, 逐渐学会以有效的方式解决工作中可能遇到的实际困难。社长、副社长及各部门负责人每两年改选一次, 须由全体社员共同参与。换届后, “文学社委员会”需要将结果以书面形式上报校学生会。

4.拟定规章制度。

在社团内部管理中, 制定章程、规章制度及阶段性工作计划, 是社团管理走上正规化、规范化的关键。

本着“生本”原则, 我们在明确了文学社各部门负责人后, 召开了小组会, 讨论并初步形成了本社团的章程, 包括总则、社员、组织、活动 (以不与学校中心活动冲突为准) 、社刊 (每学期1期) 和附则 (包括奖励措施) 六个部分。

二、制订合理的活动计划和激励机制

文学社要发展, 就必须举办丰富多彩的活动, 充分调动社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然而, 由于升学压力的影响, 不少教师不愿意配合。为此, 我们鼓励并支持社长、副社长向政教处、教务处和学生会提出活动申请, 由学校出面协调好活动时间和地点, 并把社员的出勤情况、作品发表情况等纳入班级常规考核, 以此解决文学社开展活动的后顾之忧。

文学社每月召开一次社员大会, 集中讨论相关事务并听取各部门负责人的月汇报。而具体活动则由各部门负责人组织开展, 主要内容包括读书、演讲、写作比赛、听取讲座、讲述作家故事、传授写作技巧、交流投稿经验等, 每一次活动都要形成书面记录。

同时, 文学社还定期组织评选“文学之星”“最佳社员”等, 并设立“月优秀作品奖” (每名社员每月至少要有一篇作品参评, 先于15日前到本年级组理事处登记, 后于17日前交指导教师批改并签字, 25日前交编辑部编号并初评, 30日前交语文组评出优秀作品, 并于第二周升旗仪式后颁奖) 、“学期最佳作品奖” (可由社员本人、“文学社委员会”、编辑部、校报校刊编委会、语文组分别提名, 学期末集中评比并在社刊上公布最终结果) 等, 以此鼓励社员积极创作。

三、以点带面, 辐射全校, 自主成长

一花独放不是春。文学社员毕竟只是广大学生中的一部分, 我们希望以提升社员的文学素养为抓手, 以班级为单位, 辐射全校学生, 引导他们共同成长。

1.成立“文学社读书之家”。

考虑到社员对书刊的渴求程度, 文学社组织社员建立读书互助组, 并为他们订阅了《青年文摘》《读者》《少年文艺》等适合他们年龄特点和语文基础的报刊。为了进一步拓展阅读面, 我们还与市内多家图书馆取得联系, 为每一名社员免费办理了借书证, 鼓励他们多读书、多读经典、多做读书笔记, 并把这些好书推荐给周围的同学, 真正起到以点带线、以线带面的作用。

2.鼓励社员发挥榜样示范作用。

社员们平时参与的活动比较丰富, 无论知识层面还是能力方面都会有一定程度的提升。为此, 我们要求他们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班级活动, 主动和其他学生结成互助小组, 组织开展小型学习交流会, 并热心引荐他们积极向社刊投稿, 激发全班学生的写作热情。

初中文学社团的组织和管理千头万绪, 在立足生本、致力于打造校园文学社团品牌的基础上, 我们将努力还“自主”与学生, 真正给予学生自主活动的舞台, 促进学生身心健康而有个性的发展。相信在不断地摸索与实践中, 我们的文学社团必将走向成熟、壮大, 成为学生自主成长的阳光地带。

参考文献

[1]王霜玲.浅探学生文学社组织的指导[J].文学教育, 2008 (7) .

[2]胡秀芳.中学生社团的现状分析与发展思考[J].上海教育, 2001 (4) .

课堂文学创意与语文文学教育 篇9

一.课堂文学创意的含义

课堂文学创意, 就是指在课堂上, 师生讨论的共同对象是策划创意中的文本, 具体地说, 课堂教学文学创意的生成, 是指打破课文固有的文本样式, 引进雕塑、绘画、摄影、影视、戏剧、小品等新旧艺术形式, 丰富教学手段, 激活课堂氛围, 从而达到课堂教学艺术化的效果。

文本是语言的实际运用形态, 在具体场合中, 它是根据一定的语言衔接和语义连贯规则而组成的整体语句或语句系统, 有待于读者阅读。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 雕塑、绘画、摄影、影视、戏剧、小品等已经纳入文学创意的范畴, 且构成策划创意的主流。“文学创意”最恰当地诠释了新媒体时代的特征, 虚拟是其生成的心理诱因, 新媒体时代的虚拟, 借助现代科学技术, 给人以酷肖逼真的虚拟场景, 使观者沉浸其间, 来体验虚拟的现实, 它用图像媒介为观众提供了感觉的选择和知识转换的融合。一句话, 文学创意的本质在于文本结构的演化和与时俱新, 课堂文学创意则是提升文学教育的新形式。

有感于此, 文学课堂教学形式的革新, 可以引进文学创意的思维及其形式, 以求有新的突破。

二.语文课堂文学创意的生成

课堂的文学创意多样化能够调动学生多种感官, 诱发学生多样的体验, 从而激起学习的热情和兴趣, 使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到教学中来。

1. 戏剧元素的课堂生成

戏剧这种古老的文学形式历经古今而不衰退, 源于它永远不老的艺术形式, 人物语言台词化、课本情节剧本化以及课本故事小品化等是优化文学课堂教学形式的几种有效的手段。

人物语言台词化

台词是戏剧表演中角色所说的话语, 是剧作者用以展示剧情, 刻画人物, 体现主题的主要手段, 也是剧本构成的基本成分。一些课本对话描写可让学生分角色扮演朗诵, 让学生进入课本创设的情境, 揣摩人物的心理。学生在过足“戏瘾”的同时很好地理解人物的性格。例如教授《娜塔莎》时作如下设计:

娜塔莎与索尼亚的对话描写———

“我觉得, 我爱了他一百年了。我觉得在爱他之前, 我从来没有爱过任何人。你不会懂得这个的。”

“我一看见他, 我就觉得, 他是我的主人, 我是他的奴隶, 并且我不能不爱他。是的, 奴隶!他命令我做什么, 我便做什么。”

“为什么他不直接来向你求婚呢?要知道安德来公爵给了你完全的自由, 假使是如此;但我不相信这个。娜塔莎, 你想过没有能有些什么样的秘密的原因吗?”

这些对话描写突出娜塔莎和索尼亚对待阿那托尔的态度, 又显示出不同的个性特点。请简要说明她们的个性特点, 并分角色朗诵出来。此题的设计旨在借助戏剧这种形式让学生很好地揣摩人物的心理, 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

其次是让学生根据人物性格特征, 借助联想和想象编写台词。首先台词必须性格化, 即根据人物的出身、年龄、职业、教养、经历、社会地位以及所处时代等等条件, 突出人物的语言特征。其次台词要口语化, 要明白浅显、通俗易懂, 使观众清楚明了地看懂剧情, 理解人物。

课本情节剧本化

编写课本剧是课堂教学经常采用的一种有效形式。课本情节剧本化, 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 丰富学生的语言, 提高学生的普通话水平和优美的语言表达能力;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感悟和对课文内容的记忆;促使学生综合运用语文知识, 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在教授《邹忌讽齐王纳谏》这一课时, 笔者让学生分场景编写课本剧, 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其中高潮部分“邹忌进谏”编写得十分成功。现节录如下:

第二幕邹忌进谏

人物:齐威王邹忌大臣

时间:上朝之时

地点:齐王宫殿

(齐威王坐在龙椅上, 大臣立在一旁, 邹忌上)

邹忌 (行君臣之礼) :启禀大王, 臣邹忌有事启奏!

威王:邹爱卿平身!有事尽管奏来!

邹忌 (站起身来) :谢大王!老臣的确明白自己比不上徐公漂亮。我的夫人偏爱我, 我的爱妾怕我怪罪, 我的客人对我有所求, 他们都认为我比徐公美!

威王 (倚在龙椅上, 大笑) :呵呵!寡人还以为是什么国家大事呢?!原来是爱卿的家事!哈哈!

邹忌 (神态严肃, 上前一步) :不, 大王明鉴!这不只是老臣的家事, 这是关系到齐国兴衰胜败的大事!

威王 (从龙椅上站起, 诧异) :哦, 寡人洗耳恭听, 相国请讲明白些!

邹忌 (正色) :老臣一个人尚且受到如此蒙蔽, 今齐国土地方圆千里, 拥有一百二十座城池, 宫中嫔妃及侍从, 没有谁不偏爱大王, 朝廷之臣没有一个不害怕大王, 全国境内没有一个不有求于大王。这样看来, 大王所受到的蒙蔽很深啊!

威王 (频频点头) :好!好!好!爱卿言之有理!

威王 (拟写诏书) :来啊, 传寡人旨意———从今日起, 无论大臣、差吏、百姓, 能够当面指责寡人的过错的, 授予上等的奖赏;能够上书谏寡人的, 授予中等的奖赏;能够在公众场合批评指出朝政的过失, 让寡人听到的, 授予下等的奖赏!

邹忌、侍从 (鞠躬) :大王英明!大王万岁、万岁、万万岁!

威王 (喜笑颜开) :众爱卿平身!退朝! (众人下场)

这幕课本剧, 故事情节完整, 戏剧形式完备, 人物性格鲜明, 较好地锻炼了学生的能力。

课本故事小品化

小品是近几年来为观众喜闻乐见的一种艺术形式。小品的历史由来已久。我国喜剧小品起源于80年代初, 它继承和发展了话剧、相声、二人转、小戏等剧目的优点。它的基本要求是语言清晰, 形态自然, 能够充分理解和表现出各角色的性格特征和语言特征。借助小品这种形式, 可让学生对一些讽刺类课文进行改编, 提高文学素养, 并进行表演, 如《装在套子里的人》《欧也妮·葛朗台》等。

2. 广告元素的课堂生成

公益广告是以为公众谋利益为目的而设计的广告, 具有社会的效益性、主题的现实性和表现的号召性三大特点。近几年全国高考很多地方都用广告的形式来考查语言简明得体, 这也是高考很有特色的题目之一。它将成为高考语言表达部分可能出现的重点题型之一。在课堂上适当引入广告因素, 让学生就课文某些细节编写公益广告词, 能够起到很好的情感教育的效果。如教授《最后的常春藤叶》时, 让学生编写“关爱他人”公益广告, 如“送出一份爱心, 收获明媚阳光”、“送人玫瑰, 手有余香”、“上善若水, 厚德载物”、“时代在变, 时间在变, 不变的是我们的关怀”、“爱人者, 人恒爱之;敬人者, 人恒敬之”等, 使得学生在爱的课堂氛围中接受道德情操教育。

3. 对联元素的课堂生成

对联, 又叫楹联, 俗称对子, 是我国特有的一种汉语言文学艺术形式, 也是中华民族文化瑰宝之一。它的历史源远流长, 流传至今, 已经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根据使用的目的和场所的不同, 对联分为寿联、挽联、婚联、装饰联、行业联等等, 因此它含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对联格律, 概括起来, 有六大要素, 又叫“六相”, 一是字数相等, 二是词性相当, 三是结构相称, 四是节奏相应, 五是平仄相谐, 六是内容相关。全国高考拟写对联的题目, 被认为是弘扬传统文化, 贴近现实生活的最优秀的题目之一。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 课文的导入, 背景及作者的介绍, 主旨思想的理解, 课本内容的拓展延伸等, 均可融入对联这种形式。具体有以下途径:

一是借用已有的名家名联, 如在教授《滕王阁诗并序》时, 在介绍过滕王阁兴衰历程及创作背景之后, 给学生展示历代文人所作对联:

我辈复登临, 目极湖山千里而外;奇文共欣赏, 人在水天一色之中。

帝王长洲, 仙人旧馆;将军武库, 学生词宗。

依然极浦遥天, 想见阁中帝子;安得长风巨浪, 送来江山才人。

滕王何在, 剩高阁千秋, 剧怜画栋珠帘, 都化作空潭云影;阁公能传, 使书生一序。寄语东南宾主, 莫看轻过路才人。

海宇庆澄清, 百渚皆兴, 依旧飞阁流丹, 突兀云霄雄杰势;江天开旷达, 群山如拱, 愿共凭栏浮白, 评量风景古今秋。

通过以上对联的介绍解读, 加深学生对滕王阁文化内涵的理解, 并激发他们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二是教师给出或拟定上联, 学生对下联, 在教授《蜀相》时, 给出成都武侯祠上联, “收二川, 排八阵, 六出七擒, 五丈原前, 点四十九盏明灯, 一心只为酬三顾”, 让学生结合诸葛亮生平事迹对出下联。在教授李清照作品的时候, 给出郭沫若题济南李清照纪念堂上联, “大明湖畔, 趵突泉边, 故居在垂杨深处”, 让学生联系李清照创作成就或思想经历编写下联。

三是让学生自己编写对联, 运用对联对课文的内容进行概括。如学习《琵琶行》一文时学生就写出了“琵琶一曲弹出满腹心酸, 长句一首歌尽一世沧桑”、“一弹一作道愁闷, 此声此语感人心”和“琵琶女琵琶行琵琶弦上琵琶语, 青衫客青衫人青衫司马青衫湿”这样的好对联。

4. 影视元素的课堂生成

所谓影视文学是指通过广播电视声画媒介, 以听觉和视觉传达设计为着眼点, 运用文学创作的一般规律结构情节、塑造形象、营造氛围、抒发感情, 给受众以文学审美情趣的文学类型。影视剧是一种有声有色有动感的综合性艺术。它把静态的文字动态化, 把内在的情感外在化, 有利于充分调动学生的情绪, 并把这种情绪转移到听说读写的语文活动中去。

课堂教学影视元素的引入, 有两种途径:

一是影视剧的渗透。有不少课文都有与之相关的影视剧, 可截取相关片段, 穿插在教学过程当中播放。在教学《罗密欧与朱丽叶》一课时, 我播放了8分钟的《罗密欧与朱丽叶》电影剪辑, 让同学们在欣赏故事的同时, 认识到他们爱情的坚贞。在上《祝福》一文时, 我就播放了祥林嫂在风雪中艰难挣扎的电影剪辑片断, 引起学生对祥林嫂这一形象的无限同情。影视剧的课堂渗透, 其意义在于能够充分利用现代化的媒体技术, 增加课堂容量, 为教学注入更多的艺术因素, 强化课堂的教学效果。

二是影视手法的借用。在电影制作中, 导演按照剧本或影片的主题思想, 分别拍成许多镜头, 然后再按原定的创作构思, 把这些不同的镜头有机地、艺术地组织、剪辑在一起, 使之产生连贯、对比、联想、衬托、悬念等联系以及快慢不同的节奏, 从而有选择地组成一部反映一定的社会生活和思想感情、为广大观众所理解和喜爱的影片, 这些构成形式与构成手段, 就叫蒙太奇。这种手法亦可用于写作教学及课本剧的改编上来。如广东考生作文《不能忘记过去》就是成功地运用蒙太奇手法的一篇佳作。文章以“六十年前, 法国, 诺曼底”、“六十年前, 苏联, 斯大林格勒”、“六十年前, 中国, 东北”三个历史瞬间镜头展开, 辅之前后对比的手法, 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情感震撼, 达到较好的艺术效果。

5. 音乐元素的课堂生成

巧用音乐可以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 诱导学生的情感因素, 以便引起情感方面的共鸣。在上《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一课时, 可播放贝多芬的名曲《命运交响曲》, 让学生感受到贝多芬那颗要扼住命运咽喉、不甘沉沦的心, 为课文的主题作烘托陪衬。在上《鸿门宴》时, 为了让学生全面理解项羽这一历史上备受争议的英雄, 除了补充相关资料外, 可播放屠洪纲演唱的《霸王别姬》, 让学生认识到项羽侠骨柔情的一面。

三.把握好课堂文学创意的“度”

课堂文学创意的引入固然是一种新鲜的创意, 但是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 如果过分追求形式的新奇多样, 就有可能偏离教学的本质, 舍本逐末, 陷入华而不实的误区。

1.片面追求多媒体教学, 忽视对文本的深入理解。课堂上声、色、光等多媒体一味直观刺激, 学生懒得自己思考, 忽视了对语言文字的感悟。

2.任意“恶搞”课本人物, 远离原文主旨。当前网络上流行“恶搞”, 以颠覆的、滑稽的、莫名其妙的无厘头表达来解构所谓“正常”, 许多学生不知不觉之间也受到了影响。他们在编写课本剧时, 为了迎合部分同学的猎奇心理, 便加上了许多和主题不相干的情节和对白, 任意曲解人物性格。

3.片面追求个性化教育, 忽视了良好习惯的培养。文学创意能够给一些特长生提供展示自己的平台, 但一些学生最基本的学习技能都不具备, 个别学生的“创意行为”, 使得课堂秩序混乱, 影响了大多数学生的学习, 直接影响了课堂教学的质量。

文学的力量与力量的文学 篇10

雨果的小说在这个名叫安·兰德的女孩心里, 埋下了“理想主义”的种子。许多年后, 她在《洛杉矶时报》专门写文章评价《九三年》的时候, 说过这样一句话:“一个人回首她的童年和青年时代, 能够触动心灵记忆的不是他有过怎样的生活, 而是那时的生活有过怎样的希望。”这本书让她认识了“什么是伟大的文学作品”, 认识到了雨果的“伟大”:“他表现的是人性的本质, 而不是某些转瞬即逝的东西。他无意记录鸡毛蒜皮的琐事, 而是努力把他心目中理想的生活刻画出来。他崇尚人的伟大, 并竭力表现这种伟大。如果你想在灰暗的生活中留住对人类美好的幻想, 那么雨果无疑能给你这种力量。……如果你转向现代文学, 想找到一些人性美好的东西, 却往往发现那里面尽是些从30岁到60岁不等的罪犯。”许多人像安·兰德一样喜欢《九三年》, 也因喜欢它而热爱雨果。这部充满浪漫情调的理想主义作品, 深化了人们对“革命”的看法, 提高了他们对“人道主义”的理解。

文学的力量, 来源于许多方面。描写的真实, 语言的绚烂, 结构的巧妙, 想象的丰富, 修辞的优美, 都是形成一部作品的感染力的因素。但是, 一部作品最深刻的力量, 却是决定于它的伦理精神——决定于它的热情和理想, 决定于它对真理和正义的态度。所以, 艺术性很高的作品, 也许让你感觉到了美, 但是, 如果它不能让人觉得温暖, 不能增加人生活的勇气和力量, 不能给人提供一种理想的精神图景, 那么, 这样的美, 总给人一种苍白的、不完整的感觉。

德·昆西就发现了这样一个秘密:“理想”和“力量”是构成伟大文学的条件。他写了一篇题为《知识的文学与力量的文学》的文章, 试图区分两种完全不同的文学。“知识的文学”是这样一种文学:“它所留存下来的登峰造极之作充其量不过是某种暂时需要的书”;“知识的文学, 如时尚一样, 与时俱逝”。“力量的文学”就不同了:作为理想主义的文学, 作为一种“高级的文学”, 它能够对人的精神生活产生深刻而巨大的影响。所以, 比较起来, “力量的文学”就更为重要:“实在说, 世界上要是没有了力量的文学, 一切理想便只好以枯燥概念的形式保存在人们当中;然而, 一旦在文学中为人的创造力所点化, 它们就重新获得了青春朝气, 萌发出活泼泼的生机。最普通的小说, 只要内容能够触动人的恐惧和希望, 人对是非的本能直觉, 便给予它们以支持和鼓舞, 促使他们活跃, 将这些性情从迟钝状态中解放出来。”所以, 任何一个有抱负的作家, 都应该努力赋予自己的作品以温暖人心和激励人心的“力量”, 都应该明白这样一个道理:没有理想之光的照亮, 就不会有“力量的文学”。

既然这样, 我们还要继续批量生产小里小气、格调低下的“知识的文学”吗?

文学社团 篇11

关键词: 文学社团 语文阅读 实践活动

高职语文作为基础课程,是一门“集工具性、人文性、思想教育性于一体”的必修课程,它要求满足学生培养的社会目标、职业目标和课程(能力)目标。但一些高职院校对于其基础性的认识较为浅薄,只以课本文章为教学出发点,教学篇目完成,课程就结束了。导致学生死记硬背为考试,只读文本不拓展,对课外的一些优秀篇目阅读分析无能为力。

新课程目标设置明确提出语文学习的能力目标:“有较强的阅读能力,较好的信息处理和口头表达能力”,但长时间“为专业课服务的理念”影响了学校课程安排。以我校为例,语文课一周为四个课时,一学期按18周计算,共计课时72,课本的文本解读要50-60个课时,优秀传统篇目的背诵需要20课时(一半安排进平时的教学内容中),再加之复习、备考,对于课外的文学常识、文学发展历程、文学的旁支细节等内容就无时间、精力再补充和详解。学生的语文学习为四个学期,要真正达到课程目标中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素质目标的各种要求是相当困难的。在这样的形势背景下,文学社团的开设在学生语文阅读、鉴赏和文化人格的塑造上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特别是在我校“五个一工程”学生培养目标的前提下,文学社团的活动更具有明确的目标性和前瞻性。

一、文学社团在提升学生语文阅读能力方面的意义

高职学生的阅读能力受多方面因素影响,如学校“不排”、教师“不爱”、学生“不理”、家长“不管”,学生积极性不高,“专”重于“语”,也屡见不鲜。但随着社会发展,对求职者的要求越来越高,专业素养固然重要,但人文素养也在进一步提升,学校对学生的培养目标在进一步完善。语文教学的目标从文本的基础阅读到课外的拓展阅读,也在不断进化。学生的需求意识亦促使语文教学内容在分层次的提升。培养学生阅读兴趣是提升阅读能力的有效途径。学生在课堂上受教师讲授时间多、交流时间少等方面的影响,不能在心灵上产生共鸣,学生的阅读兴趣基本没有甚至对语文课堂产生反感,这样的状况在五年制高职比比皆是。文本知识的死记硬背、应付考试的各种讲义,学生只要将习题背熟,则拿到“及格分”十拿九稳。背得多一点的、记得牢一点的甚至可以达到优秀。这样的模式完全不能拉开学生的能力差距。文学社团活动建立在自愿参与的基础之上,将一批有阅读兴趣而在课堂上无法发挥的学生筛选出来,在此基础上,将学生的思维从僵硬的课堂中解放出来。阅读能力的提升在文学社团的活动中是最易实现和考量的,阅读能力的发展也能为人文素养的提高奠定基础,更能进一步夯实语文学习的基础性目标。

二、文学社团活动在提升学生阅读能力上的分阶段目标设定

作为“第二课堂”的社团活动,它的课程目标是因指导教师、参与学生的具体情况而定的。根据新课标的语文阅读能力要求:

(一)文本基础要求:“对文章的整体感知和领会,理解重要词语和句子在文章中的含义和作用,能概括文章的内容和要点、中心意思和写作特点。能辨识常见的修辞手法,体会文章中修辞手法的表达作用”。根据以上要求,在文学社活动开展的初期,了解参与学生的阅读能力的水平,制定文本阅读的具体要求,从文本出发、从学生的兴趣爱好出发,对基础的阅读能力要求,采用分小组合作、诵读背诵名篇、文学常识竞赛等方法,交流情感体验,全员参与,先夯实基础再挖掘主题内涵,主要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能力拓展要求:“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课内和课外文本的基本内容,能提炼主旨并作出评价,作批注、写心得等阅读方法也有明确要求……”针对课标的进一步要求,文学社团的活动在基础目标的前提下,要做出相应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从课本转向课外,阅读的技巧、诵读的方法、摘抄的选择、心得体会的创作,等等,学生的知识面得以开拓,阅读内容不断增多,兴趣在自我能力提升中得以不断提高。这样,在良性循环中,与学校的“五个一工程”相衔接,使得学生的专业素养、职业目标、社会目标一线串成。

三、文学社团在语文阅读能力提升方面的实践活动

文学社团活动的开展在制订活动计划时就已将学生的分阶段培养目标考虑在内,实施活动安排时也能符合学生的能力要求,把握住学生的兴趣点。以近一年的文学社团开展的几项活动为例:

活动一:成员阅读兴趣调查问卷

此项活动在文学社团成立初期完成,涉及内容包括参与活动的自愿性、对活动开展的期许和要求、兴趣爱好的范围、阅读时间的分配和安排,等等,分析数据的真实性,找到活动开展的依据和目标达成的可能性。

活动二:摘抄和评论

摘抄是一项看似简单,实际操作却很复杂的活动。让学生选择自己喜爱的篇目抄写,然后用自己的语言概述摘抄理由,是阅读能力的一项提升。学生的兴趣爱好不同,摘抄内容也不尽相同,用自己的语言组织材料。每个学生都有阅读的兴趣爱好,只要能静下心来认真阅读,总能找到自己情感的共鸣点。学生刚开始时不能将丰富的情感共鸣诉诸笔端,但贵在坚持,文学社团为他们提供了坚持阅读的环境。

活动三:诗歌创作

2015年上半年,针对入社两年的老社员开展“诗歌鉴赏与写作”活动。形式有讲座、踏青、创作比赛等。组织外出踏青活动,要求每位学生以“赏美景,抒春情”为主题,当场赋诗一首。“春天,在热闹的草丛间”,这是看见草地上忙碌的虫们了;“繁花,转瞬即逝。慢点凋零,品一品为你怒放的生命”……虽文笔稚嫩,但能感受到学生积极参与的热情。

文学社团活动很多,形式还有待丰富,计划目标也有待细化,文学社团活动的开展对于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提升还有待完善,但在五年制学生培养目标的不断推动下,文学社团终将成为校园文化、人文、职业素养等提升的主要阵地。

参考文献:

[1]周丽.听说教学是语文教学改革的突破口[D].辽宁师范大学,2004.

[2]徐小红.中学文学社团活动的理念创新与实践策略[D].南京师范大学, 2007.

[3]廖晨星.中学生文学社团活动课程发凡[J].当代教育论坛(管理研究),2011(11).

文学社团 篇12

关键词:文学理论教材,教材编写,《文学散步》

文学理论课程是我国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一门基础理论课程,它一般在大一的下学期或是大二的上学期开设。该课程的开设主要是为了锻炼和提高学生的理论思维能力,然而目前该课程却面临着这样的困境:学生不愿学,上课常常做着跟课程无关的事情,教材成了摆设;而教师也不愿教,往往觉得很难把教材中的理论很好地传授给学生。下面,笔者就以《文学散步》和《文学理论基础》两本教材为例,谈谈本人的一点看法。

《文学散步》由台湾学者龚鹏程所著。这本教材的编写方式不同于我们传统所见的文学理论教材,它别开生面,令人眼前一亮,原来文学理论教材可以这样写。教材取名“散步”,仿宗白华《美学散步》而成。温儒敏给予该书很高的评价,称该书“突破了一般‘概论’的藩篱,富于才情的新鲜见解处处呈现,成就了一本很有学术分量、却又相当‘好玩’的书。”并指出了该书的独特之处,即“摆脱了一般文学概论从理论到理论的套路,采取的不是高头讲章,而是问题探讨,从读者关心又有趣的一个个问题入手,一步步深入梳理文学的知识系统。”由此可见,该书有着强烈的“问题”意识,此类例子在书中随处可见,如:何谓作品?何谓文学?为什么替文学下个定义是不可能的?文学果真需要科学来撑腰吗?何谓欣赏?美在何处?为什么要欣赏文学作品?如何培养美感能力?文学知识的性质究竟如何?与其他知识的关系究竟如何?形式与内容之间的问题如何解决?文学现实或传达了什么意义?文学史的编写是否可能?为什么哲学著作可以变成文学作品?等等。在书中虽然这些问题都是以作者的口吻提出的,但事实上都是文学理论学习者或研究者所关心的实际问题。作者完全站在读者的立场上去思考文学的基本问题,并做深入浅出的分析,在分析的过程中给出了答案。

全书分为十九章,前四章就“欣赏文学作品”作了不同层面的解读,五、六、七三章主要探讨“如何欣赏文学作品”,八、九、十、十一四章分别论述了“文学的形式”“文学的意义”相关问题,十二、十三两章对“文学的功能”进行思考,随后的六章就文学“与社会、与真实、与道德、与历史、与哲学”的关系进行考察分析。由此可见,该教材关注的不是文学的本质、定义、起源而是文学的语言特质、文学的欣赏、功能和意义,谈的不是意识形态而是文学与社会、道德、历史、哲学的关系。而且认为创作方法、文体及文体流变、文艺思潮等这些内容应该交给文学史去处理才是,“那些自然主义、写实主义、象征主义之流派兴衰云云,亦不该混入其中,当交由批评史叙说。”在此,亦可以看出,作者严格区分了文学概论教材和文学史、文学批评史的教材,换而言之,文学概论教材的主体内容应是文学内在的知识论规律和方法学基础的问题,虽然在讲到某一理论问题的时候,会涉及到它的发展演变史,但这也不过起的是辅助作用。

由南帆等学者所编写的《文学理论基础》是新时期以来极具特色的三本教材之一,它“在继承了《文学理论新读本》(浙江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开放性的文化研究视野的基本上,对大量的文学事实、文学经验进行了新的概括”。

按编者在《后记》中所言的“对文学理论的了解需要循序渐进”的观念,该教材将文学理论的讲解分为了两个阶段:第一,文学是什么;第二,如何研究文学。这样也就构成了全书的结构模式。全书共由四部分二十四章组成,其中,上编第一部分是“文学的构成”,讨论的是文学本身的诸多要素,属于文学的内部研究;第二部分是“文学与文化”,将文学置于与历史、宗教、民族、地域、道德、性别等文化关系背景中去考察,属于文学的外部研究。下编第一部分是“文学史与文学理论”,主要考证了文学史上重要文学思潮的流变过程;第二部分是“批评与阐释”,主要涉及文学批评的内容。这种处理不同于传统文论教材五大块(本质论、创作论、作品论、接受论和发展论)的框架模式,而是各部分主旨明确,脉络清晰,“这种结构模式有利于读者打破常式,以新的角度和思路看待问题。”

我们知道,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之文学,同样,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之文学理论,进而也会影响到一个时代的文学理论教材的编写。正如上文所说,文学理论教材反映的是文学理论的建设成果。相比现实的文学发展状况,文学理论教材往往稍显滞后性。所以当我们打开很多文学理论教材时,会发现里面的观点和例子都很陈旧,不能将新的文学问题、文学现象纳入其中,这样就很难吸引学生。不过,也不是说文学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所有新问题都应被写入理论教材,那么,面对众多新兴文学现象,究竟哪些可以成为文学基本问题而被纳入文学理论教材呢?这就给教材编写者们提出了一大挑战,即必须适应时代的发展,关注文学的转型,将文学热点问题纳入文学理论教材中去考察。现如今,传播媒介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由传统的纸质文本到了如今的电子文本,传统文学也面临着网络文学前所未有的挑战。再比如像“日常生活审美化”“文学边缘化”“文化产业和文化消费”“经典文学作品的改编”诸如此类的问题,笔者以为都应当成为文学理论的基本问题。可喜的是,已经有不少学者意识到了这一点并有所行动。由南帆等编写的教材中就设专章来讨论此类问题:如第八章论述了“传播媒介”,第十四章论述“文学与性别”以及第十六章论述了“文学史与大众文学”,具有较强的时代意识。这样的教材可谓是与时俱进,能够以敏锐的眼光关注现实文学发展中的新问题,并有所思考,将最新研究成果纳入教材中。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毕竟这些问题也是他们在日常生活中遭遇和困惑的,也是他们感兴趣的一些话题。

上文提到的“传播媒介”“性别”“大众文学”等都属于文化语境中的内容,也是文学研究的文化转向的研究成果。在此基础上,南帆提出了“关系主义”的理论研究范式,“即认为文学必须置于多重文化关系网络之中加以研究,文学性质、典型性格、文学理论史之上的一些著名概念包括文学经典问题都必须在复杂的关系网络中得到多重解释,而不是力图将结论还原到某一种单一的‘本质’。”的确,在教材中,他们很好地贯彻了这一范式,如在第二部分“文学与文化”中,将文学置于复杂的文化关系网络中进行考察。这种范式还说明了另外两个特征:跨文化研究、反本质主义。跨文化研究是本教材最大的特点,“它是对自律文论的反驳,也是对旧的中国式文学与政治关联之理论范式的突破”。这可谓是本教材的最大特色,也体现了南帆等人作为当代文艺理论学人的学术敏锐视角。另外,教材也没有专章来论述“文学是什么”这样的本质问题,而是认为本质主义是形而上的,无法阐释活的文学,它抛弃了具体,忽视了历史,提出“对文学与本质的考察远不如对文学与历史的考察重要。”“总之,要回到具体、回到历史也就是考察多重因果关系交织之间的文学,而不是期待找到一把独一无二的钥匙打开文学之门。”

以上是对两本教材编写特点的一个主要梳理。两本教材写于不同的时代和语境:《文学散步》写于20世纪80年代的台湾,而《文学理论基础》写于21世纪的大陆。两本教材对待中西文论的观点也不一样。《文学散步》提到的文学例证、文学经验大多是中国本土的。黎湘萍在《跋:“狐狸”文论》中谈到了该书在当时的贡献:“第一,它是台湾中文系年轻学人中最有意识地运用中外美学方法来讨论‘文学内在’的‘知识论规律’与‘方法学基础’问题的,这对向来重视传统经学的台湾中文系不啻是一大跃进;第二,它是最具生命意识的文论。他有意识地吸纳了中国哲学(特别是新儒学)中强调生命和心性的思想,由此而上接中国传统的精神史,是他的文论虽然看似具有非本质主义的特性,实际上却奠定在生命美学的基础上,而在表层上,则是回归文学本身最基本的语言层面进行分析。”再就《文学理论基础》而言,正因为跨文化研究是其特点,它也就特别重视西方文论,视西方文论语境为圭臬,而忽视了中国传统文论资源。

虽然文学理论教材的编写没有固定模式,但彼此仍是可以借鉴学习的。比如,《文学散步》就值得我们的教材编写者们借鉴,倒不是说也要学它那种“散步”的方式,而是说像它那样要有问题意识,重视中西文论的融合而不致中国文论“失语”,要有相当的价值取向及生命关怀。

如今的文学理论课程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和挑战,而如何把一本正经的枯燥深奥的理论讲得有趣“好玩”是对教材编写者的一大挑战。在笔者看来,教材编写者在编写时既要突出教材的理论性也要注意语言的使用以及事例的选择。教材编写者们首先要有课程意识,就是让教材利于教学。不能把理论架空,就理论谈理论,谈到最后只能是云里雾里,不知所云。而应当理论结合实践,要有具体可操作性。虽然理论来源于实践,又指导实践,但是反过去它又要接受实践的检验。首先,就文学理论来讲,文学理论是对文学经验、文学现象的总结概括,它要接受文学实践的检验。其次,要清楚它的使用对象,它面对的主要是大一大二的学生,是文学领域的初学者,而不是一般的学术研究者。本质主义也好,反本质主义也罢,它都应当从中外文学经典、中外文论资源中总结出具有相对普遍性和完备的理论框架、基本观念和研究方法,为学生进入文学领域、解决文学问题提供理论的支持。当然,也可以把最新的理论成果适当的纳入教材中去,使教材与时俱进,而不至于出现一本教材用几代人的现象,或是用所学理论无法解释新的文学现象的尴尬局面。

参考文献

[1]龚鹏程.文学散步[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2006.

[2]胡友峰.跨文化语境下文学理论的书写困境[J].当代文坛,2012,(06).

[3]张玲.对新时期以来文学理论教材的一种考察——以体例框架的建构为中心[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2,(02).

上一篇:入学教育策略下一篇:实验教学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