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能力培养

2024-09-27

探索能力培养(共12篇)

探索能力培养 篇1

“探索”一词,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一书中,使用频率颇高,多达70余处。 “探索”之所以得以重视,是因为它作为一种新的教学理念,将主导今后我们数学教学的方向。即以探索式的学习方式,取代以往的单一的、被动的、接受式的学习方式,让探索成为学生学习数学的一种习惯。 然而,探索式学习对学生来说亦具有一定的难度,其首要之处,就在于如何增强学生的探索意识,养成探索的习惯,让学生在探索中获得成功,并体验成功的乐趣,以保持持久的探索欲望。

那么,该如何来解决这一问题呢?笔者的做法是,在数学教学中,致力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探索的乐趣。

1. 创设情境,诱发探索兴趣。

创设情境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常用的一种策略,通过教学情境,激发学生求知欲和好奇心,增强学生乐于参与、关注活动的兴趣,以此来引导学生沉浸在探索、思维和发现的身临其境的境界中。如,在教学认识角一课时,我用生动、有趣的故事导入:在我们的图形家园中,有一群可爱的图形娃娃,它们幸福、快乐地生活着,经常在一起唱歌、跳舞、做游戏。其中,要数“角娃娃”最调皮了。这不,在图形娃娃们玩捉迷藏游戏的时候,“角娃娃”躲到我们生活中的一些物体上来了,你能把它找出来吗?这样导入,不仅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而且激发了学生的探索兴趣,为本课的学习营造了一个轻松的学习氛围。

2. 合作交流,引发探索兴趣。

在教学中我们要倡导小组合作学习,以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因为这样的交流和互动,最能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更有利于让学生开展探索性的学习。如教学应用题“小明看一本故事书,4天看了80页,正好看了这本书的25%,剩下的几天可以看完?” 一题时,先让学生独立解答,再通过小组合作讨论, 不仅可以找到十几种不同的解法,而且大大地增强了学生探索的乐趣。

3. 实践操作,调动探索兴趣。

动手操作活动是一种主动学习活动,它具体形象,易于调动学生的探索兴趣。例如,在教学三角形内角和一课时,为了让学生们对这个问题的认识更为深刻,我让学生四人组成一小组,每人画一个三角形(任意三角形),然后,各人拿出量角器来测量自己画的三角形三个内角之和是多少,把测量的结果记录下来进行比较,大家会发现,测量的结果都是180度。 接着,我又让学生撕一撕:把剪好的三角形纸片的三个角分别撕下来,拼在一块,大家会发现三个角都组成了一个平角,还是180度。此时,大家都对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度确信无疑了。教学实践证明,让学生动手操作参与学习,比看教师拼、摆,听教师讲解获得的知识牢固得多,它既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发展学生的数学潜能,使学生在探索中享受学习的乐趣。

4. 制造悬念,激发探索兴趣。

制造悬念,巧妙生疑,让学生在“心求通而未达,口欲念而未能”的状态下,去思考、去探索,进而产生自主探索获取新知的强烈欲望。如教学“能被3整除的数”一课时,我先让学生任意说出一些数来, 然后迅速准确地说出每一个数是否能被3整除,学生再通过计算来证实老师的判断是否正确。如此几个反复,学生发现老师的判断是如此的准确无误,感到十分惊异、绝妙、不可思议(尤其是对那些大的数字而言),于是,他们就会自动地参与到探索新知的过程之中来。

探索能力培养 篇2

我们一般认为,数学的能力,分为两种水平:一种是独立创造具有社会价值的数学新成果的能力;一种是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学习数学的能力。中学阶段,我们应该培养学生怎样的数学能力呢?无疑首先应该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因为中学阶段的数学学习毕竟是将来学习数学,运用数学,以及进行数学创新的基础,也正是基于这一点,我们的传统教学,特别重视数学学习能力的培养,采取的方法是“满堂灌”──让学生多听一点;教出的学生是“记忆型”──学生的大脑都成了知识的仓库。但是,学习数学的最终目的,却是数学的运用与创新。不论是数学的运用,还是数学创新,都离不开探索,没有了探索,任何学科--包括数学,都会失去灵魂。现在有许多人都在思考:为什么从小学到中学,都是中国人要领先,可到了成年以后,我们的研究成果怎么就不如别人呢?有人说,中国水平和世界水平,只差“一步”,这“一步”是什么呢?我认为,我们教育的症结就在于,我们太重视学生的学习能力,而忽略了探索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长期以来,我们已经习惯了“老师教”,“学生学”的教学模式,特别是数学,她的抽象和严密,几乎让人感觉到,数学就是这么呆板吧。我们常说,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但有时候,我们的教育,却让学生处于从属地位,长此以往的结果,只能使学生对数学敬而远之,甚至是畏而远之。我认为,这应该是我们教育的失败。因此,改革数学教学,把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也作为我们教学活动的重要一环,实在是必要、重要和紧迫。

培养学生的数学探索能力,是一项系统的工程,它包括培养兴趣、指导方法、鼓励质疑、鼓励创新等几个方面。

一、培养数学兴趣,让学生学有动力

兴趣是动力的源泉,要获得持久不衰的学习数学的动力,就要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在教学中我做到了以下几点:

1.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使学生能接近数学。数学并不神秘,数学就在我们周围,我们时时刻刻都离不开数学。

2.重视数学的应用教学,提高学生对数学的认识。许多人认为,学那么多数学有什么用?日常生活中根本用不到。事实上,数学的应用充斥在生活的每个角落。以往的教材是和生活实践是脱节的,新教材在这方面有了很大改进,这也是向数学应用迈出的一大步,比如线性规划问题就是二元一次不等式组的一个应用。教学中重视数学的应用教学,能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学的作用和魅力,从而热爱数学。

3.引入数学实验,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直观。让学生以研究者的身份,参与包括探索、发现在内的获得知识的全过程,使其体会到通过自己的努力取得成功的快乐,从而产生浓厚的兴趣和求知欲。

4.鼓励攻克数学,使其在发现和创造中享受成功的喜悦。数学之所以能吸引一代又一代人为之拼搏,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数学研究的过程中,充满了成功和欢乐。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生们学习乐在其中,才能培养出学生不断探索的欲望。

二、指导学习方法,给学生学习的钥匙

“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这充分说明了学习方法的重要性,它是获取知识的金钥匙。学生一旦掌握了学习方法,就能自己打开知识宝库的大门。因此,改进课堂教学,不但要帮助学生“学会”,更要指导学生“会学”。在教学中,我主要在读、议、思等几个方面给以指导。

1.教会学生“读”,这主要用来培养学生的数学观察力和归纳整理问题的能力。我们知道,数学观察力是一种有目的、有选择并伴有注意的对数学材料的知觉能力。教会学生阅读,就是培养学生对数学材料的直观判断力,这种判断包括对数学材料的深层次、隐含的内部关系的实质和重点,逐步学会归纳整理,善于抓住重点以及围绕重点思考问题的方法。这在预习和课外自学中尤为重要。

2.鼓励学生“议”,在教学中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对于对于那些容易混淆的概念,没有把握的结论、疑问,就积极引导学生议,真理是愈辩愈明,疑点愈理

愈清。对于学生在议中出现的差错、不足,老师要耐心引导,帮助他们逐步得到正确的结论。

3.引导学生勤“思”,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思考尤为重要,它是学生对问题认识的深化和提高的过程。养成反思的习惯,反思自己的思维过程,反思知识点和解题技巧,反思各种方法的优劣,反思各种知识的纵横联系,适时地组织引导学生展开想象:题设条件能否减弱?结论能否加强?问题能否推广?等等。

三、鼓励质疑,激起向权威挑战的勇气

我们会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有的同学在解完一道题是时,总是想问老师,或找些权威的书籍,来验证其结论的正确。这是一种不自信的表现,他们对权威的结论从没有质疑,更谈不上创新。长此以往的结果,只能变成唯书本的“书呆子”。中学阶段,应该培养学生相信自己,敢于怀疑的精神,甚至应该养成向权威挑战的习惯,这对他们现在的学习,特别是今后的探索和研究尤为重要。若果真找出“权威”的错误,对学生来讲也是莫大的鼓舞。

教学中,对这样的新发现、巧思妙解及时褒奖、推广,能激起他们不断进取,努力钻研的热情。而且我认为,质疑教学,对学生今后独立创造数学新成果很有帮助,也是数学探索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

四、鼓励学习创新,让学生学有创见

在数学教学中,我们不仅要让学生学会学习,而且要鼓励创新,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让学生创造性地学习。

1.注意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老师要深入分析并把握知识间的联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依据数学思维规律,提出恰当的富于启发性的问题,去启迪和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同时采用多种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试验、分析、猜想、归纳、类比、联想等思想方法,主动地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

数学探索能力及其培养 篇3

关键词 数学 探索 能力 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1-0048-01

培养学生的数学探索能力,是一项系统的工程,它包含了许多方面,以下是我在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数学探索能力的几点尝试,它包括培养兴趣、指导方法、鼓励质疑、鼓励创新等几个方面。

一、培养数学兴趣,让学生学有动力

兴趣是动力的源泉,要获得持久不衰的学习数学的动力,就要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在教学中我做到了以下几点:1.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使学生能接近数学。数学并不神秘,数学就在我们周围,我们时时刻刻都离不开数学。2.重视数学的应用教学,提高学生对数学的认识。许多人认为,学那么多数学有什么用?日常生活中根本用不到。事实上,数学的应用充斥在生活的每个角落。以往的教材是和生活实践是脱节的,新教材在这方面有了很大改进,这也是向数学应用迈出的一大步,比如线性规划问题就是二元一次不等式组的一个应用。教学中重视数学的应用教学,能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学的作用和魅力,从而热爱数学。3.引入数学实验,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直观。让学生以研究者的身份,参与包括探索、发现在内的获得知识的全过程,使其体会到通过自己的努力取得成功的快乐,从而产生浓厚的兴趣和求知欲。4.鼓励攻克数学,使其在发现和创造中享受成功的喜悦。数学之所以能吸引一代又一代人为之拼搏,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数学研究的过程中,充满了成功和欢乐。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生们学习乐在其中,才能培养出学生不断探索的欲望。

二、指导学习方法,给学生学习的钥匙

1.教会学生“读”。这主要用来培养学生的数学观察力和归纳整理问题的能力。我们知道,数学观察力是一种有目的、有选择并伴有注意的对数学材料的知觉能力。教会学生阅读,就是培养学生对数学材料的直观判断力,这种判断包括对数学材料的深层次、隐含的内部关系的实质和重点,逐步学会归纳整理,善于抓住重点以及围绕重点思考问题的方法。这在预习和课外自学中尤为重要。

2.鼓励学生“议”。在教学中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对于那些容易混淆的概念,没有把握的结论、疑问,就积极引导学生议,真理是愈辩愈明,疑点愈理愈清。对于学生在议中出现的差错、不足,老师要耐心引导,帮助他们逐步得到正确的结论。

3.引导学生“思”。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思考尤为重要,它是学生对问题认识的深化和提高的过程。养成反思的习惯,反思自己的思维过程,反思知识点和解题技巧,反思各种方法的优劣,反思各种知识的纵横联系,适时地组织引导学生展开想象:题设条件能否减弱,结论能否加强,问题能否推广等等。

三、鼓励质疑,激起向权威挑战的勇气

我们会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有的同学在解完一道题时,总是想问老师,或找些权威的书籍,来验证其结论的正确。这是一种不自信的表现,他们对权威的结论从没有质疑,更谈不上创新。长此以往的结果,只能变成唯书本的“书呆子”。中学阶段,应该培养学生相信自己、敢于怀疑的精神,甚至应该养成向权威挑战的习惯,这对他们现在的学习,特别是今后的探索和研究尤为重要。若果真找出“权威”的错误,对学生来讲也是莫大的鼓舞。

教学中,对新发现、巧思妙解及时褒奖、推广,能激起他们不断进取、努力钻研的热情。而且我认为,质疑教学,对学生今后独立创造数学新成果很有帮助,也是数学探索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

四、鼓励学习创新,让学生学有创见

在数学教学中,我们不仅要让学生学会学习,而且要鼓励创新,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让学生创造性地学习。注意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老师要深入分析并把握知识间的联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依据数学思维规律,提出恰当的富于启发性的问题,去启迪和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同时采用多种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试验、分析、猜想、归纳、类比、联想等思想方法,主动地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

以上是我在培养学生探索能力方面的一些做法。当然,教无定法,在培养学生的同时,我们也要不断探索,以找出更好的提高学生数学素质的方法。

培养思维能力的探索 篇4

1. 创设思维情境, 诱发思维欲望

在教学中, 学生思维的产生和发展, 动机的形成, 知识的获得, 智能的提高, 都离不开一定的教学情境。所以, 精心设计教学情境, 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

亚里士多德曾精辟地阐述:“思维从问题、惊讶开始。”数学知识学习过程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动态化过程。好的问题能诱发学生学习动机、启迪思维、激发求知欲和创造欲。学生的思维往往是由遇到要解决的问题而引起的。教师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 要精心设计思维情境, 使学生在问题情境中, 新的需要与原有的数学水平发生认知冲突, 从而激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

例如, 在无理数的引入时, 可先给学生出示一个问题情景:已知正方形的面积为4, 则边长是多少?学生很快求出边长是2。如果面积为2时呢?学生找不出什么数的平方等于2, 为什么出现这样的情况呢?教师指出没有平方等于2的有理数, 学生产生了解无理数到底是怎样的一种数的欲望, 思维被激发起来。

又如, 在讲解“数的乘方”时, 可先给学生讲故事:从前有一个地主, 为人刻薄吝啬, 附近村民都不愿到他那里打工。有一天, 来了一位年轻人, 要求打工两个月, 除包吃住外, 打工的报酬是:第一天的报酬只要2粒大米, 第二天是4粒米, 第三天是8粒米……以后每天的报酬是前一天的2倍, 直到60天期满, 而且为方便计算, 只要最后一天的米。地主不假思索马上就与这个年轻人签订了合同。这些米到底有多少呢?教师及时点题: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课题———数的乘方。同时告诉学生, 这个地主应付给年轻打工者的报酬应为60个2相乘即115292104606846976粒米, 约50亿吨, 2008年中国粮食总产量才5亿吨, 学生听到这个数字, 都不约而同地“啊”了一声, 非常惊讶。这样巧设悬念, 激起学生浓厚的兴趣, 思维能力也逐步深化。

2. 启迪直觉思维, 深化思维能力

数学的思维过程, 一般经历由直觉思维得出猜想, 假设, 再由逻辑思维进行推理、实验, 证明猜想、假设是正确的。直觉思维是指不受固定的逻辑规则的约束, 对于事物的一种迅速的识别, 敏锐而深入的洞察, 直接的本质理解和综合的整体判断, 也就是直接领悟的思维或认知。布鲁纳指出:直觉思维的特点是缺少清晰的确定步骤。它倾向于首先就一下子以对整个问题的理解为基础进行思维, 获得答案 (这个答案可能对或错) , 而意识不到他求答案的过程。许多科学发现, 都是由科学家们一时的直觉得出猜想、假设, 然后再由科学家们自己或几代人, 经过几年, 几十年甚至上百年不懈的努力研究而得以证明。如著名的“费马定理”、“黎曼猜想”等等。因此, 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就必须培养好学生的直觉思维和逻辑思维的能力。在课堂教学中, 对学生的直觉猜想不要随便扼杀, 而应正确引导, 鼓励学生大胆说出由直觉得出的结论。

例如, 有一位老师上“两直线的关系”这一节课, 难点是异面直线较难理解, 因为学生习惯在平面上考虑问题。课堂上老师这样提问:“两直线有几种不同的位置关系?”学生的思考只局限于平面内平行、相交两种。再问:“有没有既不相交又不平行的情况?”有一位同学立即小声说道:“有。”老师请他举个例子。这位学生只是吞吞吐吐, 词不达意, 说不出所以然。实际上, 这位学生可能凭的是直觉, 只要引导学生观察长方形盒子的一条棱与其他条棱的位置关系, 相信不少学生会发现异面直线现象。如果这样讲, 不仅保护和鼓励了学生的直觉思维的积极性, 还可以激活课堂气氛。由此可见, 直觉思维是以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 因此, 在教学中要抓好基础知识技能的教学, 同时要保护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反映出来的直觉思维, 鼓励学生大胆猜想, 发现结论, 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3. 培养发散思维, 提升思维品质

培养学生质疑能力的探索与实践 篇5

贵州省思南县思唐镇大同小学毛万杰

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素质教育就是要调动全体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参与整个教学过程,获得主动发展和全面发展。教师重视学生的质疑正是调动其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参与学习的重要手段,也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重要一环。在小学数学的教学实践中,我在以下几方面进行了探索和实践。

一、积极创设情境,使学生“想问”

在教学工作中,经常听教师议论:现在的学生太懒了,学问学问,随学随问。可学生就是不问,即使不会也不问,真拿他们没办法。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造成了学生对教师既迷信又崇拜,学生对困惑既渴望质疑但又害怕“出错”。思维活动总不能跳出我们教师预先设计好的“圈子”,同时又生怕因为质疑遭到教师的训斥。因此学生已习惯于被动地、无条件地接受知识(哪怕是错误),不敢向教师质疑,更不 1

敢向课本质疑。因此我认为我们应该积极创设情境,让学生质疑,使质疑成为学生的自身需要。

例如学习百分数应用题时,我出示了这样一题“某车间去年加工一批零件,结果10个月超产30%,照这样计算,去年一年可超产百分之几?”学生受“照这样计算”的干扰,按常规解为:30%÷10×12=36%。这时候我向学生明确指出这种解法不对。这时学生瞪大了眼睛望着我,好象要从我的脸上找出答案。我要求学生自己进行思考,并组织学生进行讨论。我并提示学生,“10个月超产30%”,这10个月实际完成了全年计划的百分之几?每个月实际完成了计划的百分之几?这时候学生的质疑就如饥似渴,而我们教师的释疑则如降甘露。在我的引导和点拨下,学生很快列出了正确的算式:(1+30%)÷10×12=56%。

因为学生对在困惑中获得的知识会理解得更透,印象更深。因此,我们教师在教学中应抓住一个“巧”字,掌握一个“活”字,根据具体情况,积极创设情境,学生就乐于将自己的疑惑提出来。另外,我们教师在教学设计中还要对学生的质疑有充分的考虑,做到心中有数、“案”中有人。给学生的质疑创造良好的机会,提供充足的时空。

二、想方设法营造氛围,使学生“敢问”。

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是学生积极主动性发挥的前提,它能消除学生的紧张心理,使学生处于一种宽松的心理环境

中。学生心情舒畅,就能迅速地进入学习的最佳状态,乐于思维,敢于质疑。因此,我们教师要与学生角色平等,变“一言堂”为师生互动。在课堂上我们教师要以饱满的热情、真诚的微笑面对每一位学生,特别是对学困生更应该倾注以爱心和耐心,使其深刻地感受到教师的厚爱和关注,真正体会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从而缩短与学生之间的心理距离、角色距离,建立朋友式的新型师生关系。其次,要允许学生质疑“出错”。这是学生敢于质疑的前提。例如教学了“百分数应用题”,我出示了这样一题:“一个班学生人数不超过五十人,其中女生人数是男生人数的80%,问这个班最多有多少人,男女生各有多少人?”学生见了这题,当时即向我提出:“这道题未曾告诉具体人数,无法解答。”。还有的学生提出:“告诉女生人数是男生人数的80%这个条件,又应该如何求出男女生各有多少人?”这时,我反问学生:“学生的人数应该是什么数?”,学生回答“学生的人数应该是整数”。我又启发学生:“女生人数是男生人数的80%,这80%化成分数是多少?”我让学生进行讨论交流,学生经过讨论,也很快得出结论,因为80%= 4/5,4+5=9,因此这个班的人数最多是45人,并很快求出了这个班级男女学生的人数。我们教师善问只是为学生树立了“问”的榜样,而“善待问”才为学生的质疑提供了可能。因此,我们要采用语言的激励、手势的肯定、眼神的默许等手段对学生的质疑行为给予充分的肯定和赞赏。一个人如果体验到一次成功的乐趣,就会勇气倍增,激起无数次的追求。教师要使学生认识到畏惧错误、不敢质疑就是放弃进步,学生一旦具有这样的意识,就会消除自卑心理,毫无顾忌地勇于质疑。

三、培养良好习惯,使学生“好问”

小学数学教学,不但要让学生想质疑,敢质疑,还要让学生主动质疑。

激疑。教学中,当学生的思维停止或处于消极状态时,我们教师要巧妙地进行激疑,启动学生思维的内驱力。如教学“圆的面积”时,许多学生囿于课本的推导方法,而不思创新。这时我向学生激疑:还能将圆拼割成其它图表而推导出圆的面积公式吗?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跃跃欲试,并先后将圆转化成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从不同角度用不同的方法进行了探索和创造,推导出了圆的面积。

导疑。在教学中,我们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质疑。如教学“比的基本性质”后,我引导质疑:学了比的基本性质后,你会想到什么性质?一学生顿时举手:我想起了分数的基本性质和商不变性质。另一学生说:老师,为什么在“商不变性质”中没有“同时乘以或者同时除以相同的数”而用“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的说法?又有学生说:小数的基本性质和分数的基本性质有联系吗?学生质疑的情绪极其高涨,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我则给予适当的点拨,让学生

拨开疑云,疏通障碍,变阻为通。从而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了它们的联系和区别。牢固地掌握了比的基本性质。教师导之有方,常导不懈,学生便能自获其知,自增其能。

常言道:授之一鱼不如授人一渔。我们每一个教师都应该充分认识到,培养学生学会是前题,而让学生会学才是目的。我们要让学生想问、敢问、好问,但更应该让他们会问。要使学生认识到不会问就不会学习,会问才是具备质疑能力的重要标志。因此,我们教师要做好示范。学生的一切活动都是从模仿开始的,质疑也是如此。教师应注意质疑的“言传身教”。同时,我们应该使学生明确在哪儿找疑点。我们教师要教会学生在新旧知识的衔接处、学习过程的困惑处、法则规律的结论处、教学内容的重难点处等进行质疑;在概念的形成过程中、算理的推导过程中、解题思路的分析过程中、动手操作的实践中等进行质疑。在此同时,我们教师要启发学生会说。我们教师应该鼓励学生说有创见的话,说错了重说;说不完整的,自己或同学补充;没有想好 的想好再说;你认为不清楚的地方可以举手提问;有不同意见的可以当堂进行争论,自由发表意见,营造一个民主、和谐的口语交际氛围,使学生敢想、敢说、敢问、敢发表自己的意见。

当学生在提问过程中出现一些诸如逻辑不清、表述不当等情况,我们教师不是立即打断学生的话语,也不立即予以

订正。而是让在学生说完之后,再针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指导或者请同学补充、订正。我们的教师在关键时刻要扶学生一把,送他们一程。应该采取低起点、严要求、勤训练、上台阶的策略,循循善诱不厌其烦。使学生一步一步地上路,学会用恰当的语言表达自己的疑惑,并进而达到问的巧、问的精、问的新、问的有思维价值。还要让学生明确质疑问难必须勤学善思,有创见;认真观察,善比较。

综上所述,我认为,我们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该通过多种形式,让学生想问、敢问、好问、会问,使学生由被动质疑逐步转向自动质疑,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从而调动其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在创新能力和思维能力等多方面得到发展。

谈数学探索能力及其培养 篇6

[摘 要]:改革数学教学,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是我们教学活动的重要一环。本文从培养数学兴趣,让学生学有动力;指导学习方法,给学生学习的钥匙;鼓励质疑,激起向权威挑战的勇气;鼓励学习创新,让学生学有创见四个方面来探讨数学探索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数学学习 探索能力 培养

数学的能力,分为两种:一种是独立创造具有社会价值的数学新成果的能力;一种是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学习数学的能力。中学阶段,我们应该培养学生怎样的数学能力呢?无疑首先应该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因为中学阶段的数学学习毕竟是将来学习数学、运用数学以及进行数学创新的基础,也正是基于这一点,我们的传统教学,特别重视数学学习能力的培养,采取的方法是“满堂灌”——让学生多听一点;教出的学生是“记忆型”——学生的大脑都成了知识的仓库。但是,学习数学的最终目的,却是数学的运用与创新。不论是数学的运用,还是数学创新,都离不开探索,没有了探索,任何学科——包括数学,都会失去灵魂。现在有许多人都在思考:为什么从小学到中学,都是中国人要领先,可到了成年以后,我们的研究成果怎么就不如别人呢?有人说,中国水平和世界水平,只差“一步”,这“一步”是什么呢?我认为,我们教育的症结就在于,我们太重视学生的学习能力,而忽略了探索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长期以来,我们已经习惯了“老师教”,“学生学”的教学模式,特别是数学,她的抽象和严密,几乎让人感觉到,数学就是这么呆板。我们常说,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但有时候,我们的教育,却让学生处于从属地位。长此以往的结果,只能使学生对数学敬而远之,甚至是畏而远之。我认为,这应该是我们教育的失败。因此,改革数学教学,把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也作为我们教学活动的重要一环,实在是必要、重要和紧迫。

以下是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数学探索能力的几点尝试。

一、培养数学兴趣,让学生学有动力

兴趣是动力的源泉,要获得持久不衰的学习数学的动力,就要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在教学中我做到了以下几点:(1)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使学生能接近数学。数学并不神秘,数学就在我们周围,我们时时刻刻都离不开数学。(2)重视数学的应用教学,提高学生对数学的认识。许多人认为,学那么多数学有什么用?日常生活中根本用不到。事实上,数学的应用充斥在生活的每个角落。以往的教材是和生活实践是脱节的,新教材在这方面有了很大改进,这也是向数学应用迈出的一大步。比如,线性规划问题就是二元一次不等式组的一个应用。教学中重视数学的应用教学,能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学的作用和魅力,从而热爱数学。(3)引入数学实验,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直观。让学生以研究者的身份,参与包括探索、发现在内的获得知识的全过程,使其体会到通过自己的努力取得成功的快乐,从而产生浓厚的兴趣和求知欲。(4)鼓励学生攻克数学,使其在发现和创造中享受成功的喜悦。数学之所以能吸引一代又一代人为之拼搏,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数学研究的过程中,充满了成功和欢乐。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生们学习乐在其中,才能培养出学生不断探索的欲望。

二、指导学习方法,给学生学习的钥匙

“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这充分说明了学习方法的重要性,它是获取知识的金钥匙。学生一旦掌握了学习方法,就能自己打开知识宝库的大门。因此,改进课堂教学,不但要帮助学生“学会”,更要指导学生“会学”。

1.教会学生“读”。这主要用来培养学生的数学观察力和归纳整理问题的能力。我们知道,数学观察力是一种有目的、有选择并伴有注意的对数学材料的知觉能力。教会学生阅读,就是培养学生对数学材料的直观判断力,这种判断包括对数学材料的深层次、隐含的内部关系的实质和重点,逐步学会归纳整理,善于抓住重点以及围绕重点思考问题的方法。这在预习和课外自学中尤为重要。

2.鼓励学生“议”。在教学中,教师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对于那些容易混淆的概念,没有把握的结论、疑问,就积极引导学生议,真理是愈辩愈明,疑点愈理愈清。对于学生在议中出现的差错、不足,老师要耐心引导,帮助他们逐步得到正确的结论。

3.引导学生勤“思”。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思考尤为重要,它是学生对问题认识的深化和提高的过程。养成反思的习惯,反思自己的思维过程,反思知识点和解题技巧,反思各种方法的优劣,反思各种知识的纵横联系,适时地组织引导学生展开想象:题设条件能否减弱?结论能否加强?问题能否推广?等等。

三、鼓励质疑,激起向权威挑战的勇气

我们会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有的同学在解完一道题时,总是想问老师,或找些权威的书籍,来验证其结论的正确。这是一种不自信的表现,他们对权威的结论从没有质疑,更谈不上创新。长此以往的结果,只能变成唯书本的“书呆子”。中学阶段,应该培养学生相信自己,敢于怀疑的精神,甚至应该养成向权威挑战的习惯,这对他们现在的学习,特别是今后的探索和研究尤为重要。若果真找出“权威”的错误,对学生来讲也是莫大的鼓舞。

教学中,对这样的新发现、巧思妙解及时褒奖、推广,能激起他们不断进取,努力钻研的热情。而且我认为,质疑教学,对学生今后独立创造数学新成果很有帮助,也是数学探索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

四、鼓励学习创新,让学生学有创见

在数学教学中,我们不仅要让学生学会学习,而且要鼓励创新,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让学生创造性地学习。

1.有意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老师要深入分析并把握知识间的联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依据数学思维规律,提出恰当的富于启发性的问题,去启迪和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同时采用多种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试验、分析、猜想、归纳、类比、联想等思想方法,主动地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

2.引导学生广开思路,重视发散思维,鼓励学生标新立异,大胆探索。例如,己知点P(x,y)是圆(x-3)2+(y-4)2=1上的点,求y

x的最大值和最小值。本题如用参数方程或直接利用点在圆上的性质,则解决较繁琐,若能打破常规,作恰当点拨,引导学生数形结合,设k=y

x,即求直线y=kx的斜率的最大值和最小值问题,再进一步引导,求y+1

x+2的最大值和最小值问题,可把定点分圆上、圆内、圆外几种情况进行讨论,则对求y

x之类的数的最大值、最小值问题的几何意义有更深的了解。

创设数学问题 培养探索能力 篇7

一、生活信息的搜集处———厚积薄发

搜集信息是提出问题的前提条件。问题不是凭空而来的,想让学生提出问题,就必须让学生发现问题,这样学生才敢于提出问题。

而学生的许多富有创造性的想法是从信息搜集的过程中产生出来,在对信息的整理和选择中,数学问题得以渐渐凸显。从生活中收集数学信息,整理数学知识,从而获得鲜明的重要条件,根据这些条件,主动地将现实生活的大背景与数学知识密切联系起来。启发学生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并解决问题,从而启动学生的数学思维。

要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使他们学会数学化思考,应引导他们从实际生活中提炼出数学问题入手,逐步学会如何发现数学问题及将问题“数学化”的方法。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一步步挖掘出生活现象中隐藏的数学问题,使学生在“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自由境界中,拥有了创造数学的乐趣和权利。这样学生才能调动自己的思维,才会肯思维,才能敢思维。

二、交流探索的困惑处———探中疑问

新课标中强调了学生要积极参与对问题的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并尊重与理解他人的见解,从交流中获益。把“疑”作为探究的起点,让学生在学习中产生困惑,提出问题,从活动的内容或从别人的发言中产生自己的想法,大胆地说出来。鼓励学生展开充分的想象,给探索的内容以合理的补充和扩展,让学生对同一问题从多个不同的角度大胆去设想。

在课堂上由于学生的思维是多样变化的,往往会出现思维的碰撞。在交流探索过程中学生产生困惑:“到底还要不要全部罗列?”这问题的出现为思维的碰撞推波助澜,使学生深厚思维“决堤而出”,掀起一个交流的新高潮,激励着学生向知识的更深层探索。因此教师要善于抓住时机,创造条件,组织学生交流讨论,从而激起学生更多的思维碰撞,才能打开思维的窗口,源源不断地涌现出新问题、新创意。

三、多种结论的争辩处———辩中启问

在开放式教学中,有些问题的结论不是唯一的。对于多种的结论,很大一部分学生的思维是零乱无序的,有些结论并不是最好的,甚至有些不合理,他们的思维还处于较低的水平。因此教师要适时指点,给学生比较充分的思考空间,引导学生对众多结论进行讨论交流,让学生在讨论的基础上发现问题,在不断探索与创新的氛围中,学生的思维得到逐步发展,促使学生选择出最佳结论,让学生从小学会择优而用。

创造心理学认为:学生之间对于不同见解的争辩,是创造思维发展的激素。争辩是不同思维活动互相碰撞的最直接、最具体的表现形式。学生讨论争辩的是他们自己提出的问题、得出的结论,因此他们能乐此不疲地去评价、探究、发现。在产生不同观点提出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在讨论中听到对同一个问题不同的认识,看到事物的另一面,从而修正、调整自己的见解,形成更丰富、更完善、更深刻的理解,使结论达到最优化。这样学生的主体意识就会大大增强,个体潜能就能得到尽情发挥。

四、拓展应用的延伸处———用中自问

解决一个数学问题不是数学课所追求的终极目标。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再生出新的数学问题,是教师课堂教学的又一重要方面。所以,教师应尽可能地挖掘课堂过程所蕴含的问题因素,引导学生在扎实掌握课本知识的基础上,萌发新的数学问题,延伸课堂探究的热情。在课尾要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和空间,把新生成的问题带出教室,去问一问自己的长辈与朋友,然后又把新问题带回课堂,与老师、同学讨论交流。

学知识是为了用知识,数学的真正价值在于发现生活中的问题,在课堂结尾处鼓励学生标新立异,从习以为常的现象或“理所当然”的想法中发现矛盾、提出问题,培养学生于无疑处见有疑,大胆提出不同见解。通过在延伸拓展处提出问题,引发学生多角度的数学思考和更持久的学习探索,并利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问题,使学生的思维在知识应用的延伸处呈礼花状展开,从中获得“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探索”的能力。

如何培养物理能力的探索 篇8

一、教法是学法的示范

教师的教法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法。传统的教学过程多采用注入式教学方法,即教师一言堂。这种方法会使学生养成不动脑筋、死记硬背、照搬照套的不良习惯,学生学得很被动。在实际教学中,我采用的是启发式教学法,即精讲精练,注重解题分析,用实验探索规律。这种方法使学生学得生动活泼、积极主动、爱动脑、有创造性、讨论热烈、能主动去学习。可见,科学的教法能让学生学得生动活泼、手脑并用,具有举一反三的技能。

二、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初中物理课本文字精练、层次分明、内容丰富、图文并茂,集知识性、科学性、趣味性于一体,适合于中学生的心理特点,适于阅读理解、探索。

在平时的教学中,我逐渐地增设阅读课文这一教学环节。在阅读前,先出示自学题,使学生的阅读具有一定的指导性。在阅读中,让他们做到精读与广泛读的有机结合。指导学生通过阅读教材发现新问题、互问互答、共同讨论,营造一种学术讨论的氛围。最后,我再次对重点问题“咬文嚼字”,力求让学生理解记忆。

三、研究学生的心理

在指导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我们需贯彻因材施教原则、科学性原则、激励性原则、循序渐进性原则等。也就是说,我们传授的学习方法必须科学、准确,符合学生的心理,符合认识的一般规律,这样才会更有利于学生接受及创新能力的培养。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我们要在实际教学中大胆探索、创新、实践,不断总结,不断提高。

四、培养创新思维能力

当今,物理知识的应用比比皆是,教师应经常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对观察到的现象,尽力生疑、深思,并为学生创造条件让他们有效地把新思想变为新创造。其中必定要有创新思维,创新思维能力极为重要。

虽然思维能力的培养是一项复杂工程,绝非一朝一夕之功,要想使学生在校期间就能通过培养做出惊天动地的创造发明也是不现实的,但我们坚信,只要我们以高度责任感,持之以恒地重视探索培养,它必定会见效于学生未来的创造性工作、学习和生活之中。

五、要求学生学而有法

在指导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必须根据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如求解同一道比较复杂的物理应用题,智力水平高的学生往往由于思维敏捷、分析能力强,能较快地从错综复杂的条件中理清思路,抓住主要矛盾,使问题迎刃而解,甚至可以做出几种不同的解题材方案,并找出最合理、最简便的解法。而智力水平低的学生则大不相同。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顾“两头”带“中间”,注意对于不同的学生进行分类指导,根据学生的特点,尽量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同时在指导过程中,要鼓励学生大胆探索,及时肯定成绩,指出不足,改进、完善学习方法,使传授的方法科学、准确,符合认识论的一般规律。总之,指导学生的学法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程,教师需要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大胆探索,不断实践,帮助学生从实践中总结出一套真正属于自己的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增强学习的效果。

六、训练思维,提高解题能力

应用物理概念和规律分析和解答物理问题要重视对物理过程的分析,教师要注意引导分析与物理现象对应的物理概念,明确哪些是已知量,哪些是未知量,哪些是待求量。在认真审题、分析物理过程的基础上,找出与已知和所求都密切相关,即矛盾集中的物体或系统作为研究对象。在解题过程中应根据需要灵活选取研究对象,认真分析研究对象在整个物理过程中所遵循的规律,把物理现象和物理规律挂起钩来,根据物理现象,灵活而正确地应用物理概念和规律。灵活而正确地选用物理概念和规律解题,是培养解题能力的关键所在,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一题多解、一题多变的形式进行培养,让学生能够具体体会如何在不同的条件下灵活选用恰当的物理规律,不断提高学生思维的发散性、灵活性和创造性,实践证明这是提高解题能力的有效方法。

七、注重实验,培养能力

物理实验不容忽视。在实验课教学中,除了注意做好实验预习的指导外,更要注意实验过程的指导和实验数据、现象的分析指导。对于实验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引导学生进行分析,要求学生手脑并用,会处理实验中的一般故障。对学生操作中不规范之处,注意及时纠正,对实验中出现的异常现象,要求学生认真作好记录,尊重客观事实,实验后进行认真分析,给出科学解释。必要时要求部分学生重新进行实验,培养学生严谨而又科学的态度,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在教学活动中要注意将有意的教学指导作用融于学生无意的学习活动中,坚持以导为主,引导和督促相结合的方法,使学生逐步养成学习物理的良好习惯,充分发挥非智力因素在学习中的作用,有效地促进学习成绩的提高。

八、体现生活之中有物理

数学阅读能力培养的探索 篇9

关键词:数学阅读,激发兴趣,引导阅读,实践提高

阅读作为一种学习方式, 是人们获取知识的基本途径, 它具有传播知识、加深理解、提供范例、培养认知能力等功效。教师在数学教学中, 应当重视培养学生数学的阅读能力, 提高学生阅读数学教材的水平。

一、激发兴趣

数学阅读不像语文阅读, 有生动的语言, 有完整的篇幅, 所以学生往往提不起兴趣。而激发学生数学阅读的兴趣, 是培养数学阅读能力的前提。教学中, 教师应当根据数学教材中的阅读资源, 创设阅读情境, 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使学生从不愿读到愿读、乐读。

(一) 生活激趣

例如《分数的认识》, 教师可以利用学生平时生活中分果子、分饼等情境,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 并将读与动手操作结合起来, 弄明白怎样平均分成2份、3份、4份……从而让学生认识什么是分数。这个过程实际上就是对教材的阅读过程, 在读与操作中, 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 图片激趣

数学教材的编排十分注重图文并茂, 大量的图片取代了文字, 这给学生的阅读提供了帮助, 同时丰富多彩的图片蕴涵着潜在的阅读兴趣培养因素。

(三) 故事激趣

在数学教材中, 有一部分阅读内容是属于了解类型的, 如数学万花筒、数学故事等。教师可以创设故事情境, 要求学生了解故事背景, 查阅资料, 翻看典故, 再以故事的形式讲述给同学听。通过讲故事的形式, 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引导阅读

现行的数学教材虽然文字少, 但却具有提示性、总结性、概括性。因此, 掌握正确的数学阅读方法至关重要, 它是进行有效数学阅读的关键。

(一) 问题导读

我在教学《中位数》时, 考虑到“中位数”概念的特殊性, 设计了一些阅读问题: (1) 教材引入了一个什么数? (2) 使用这个数有什么优点? (3) 这个数一般是如何表示的? (4) 你能尝试用一句话概括什么是中位数吗?通过解答问题来阅读理解教材。

(二) 释疑导读

这种导读法如同语文阅读中的质疑解难, 主要是指为释疑而读, 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疑惑、困难、障碍时, 引导学生阅读数学教材, 通过对教材的阅读, 点拨学生解疑。如学习平角的概念时, 有的学生受平角表象的干扰, 认为平角就是一条直线, 直线就是平角。此时, 教师要引导学生再仔细地阅读教材中平角的定义。通过阅读, 进一步明确:平角作为一个角应该有一顶点;它的两边是从顶点引出的方向相反的两条射线;平角的两边在一条直线上。

(三) 关键词句导读

语文阅读要抓重点词句, 其实数学阅读往往也离不开关键词, 特别是应用题、文字题的阅读。例如教学应用题:买5支铅笔要0.6元钱, 买同样的铅笔16支, 需要多少钱?读题时, 先抓住关键句“买5支铅笔要0.6元钱”, 引导学生计算出买一支需要多少钱, 再抓住关键词“同样”, 就能顺利计算出买16支铅笔需要多少钱。

三、实践提高

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 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需要通过反复的训练, 在实践中提高。

(一) 咬文嚼字

数学教材中的阅读内容, 有的是提示性的, 有的是总结性的, 有的是概念、性质、法则、公式以及解题方法、操作步骤的表述, 因此在阅读时, 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学会咬文嚼字, 反复推敲, 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 逐步弄清结论成立的条件, 准确把握结论的内涵。如《倒数的认识》中提到“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学生阅读后, 教师可从以下几方面引导他们进行推敲: (1) 乘积是1指什么?这两个数可以是哪些数?请举例说明。 (2) “互为”是什么含义?删除“互为”行吗?进而引出问题。 (3) 结果是1的两个数都互为倒数吗?请说出你的思路。 (4) 零为什么没有倒数?这样, 紧扣结论, 细琢磨、深推敲, 不仅实实在在地解决了学生心中的“为什么”, 也使学生领悟了蕴涵其中的阅读方法。

(二) 看图说话

前面提到数学教材大多图文并茂, 教师应当重视看图说话的能力培养, 引导学生认真观察课本中的图画, 说一说图画中的内容, 在看图说话的过程中, 实现与阅读文字相同的阅读效果。如《认识物体》中, 对于物体的分类, 每一位学生都有自己的分法, 但如果分完后, 教师不引导学生看图, 并结合自己的分法, 说一说分成几类, 怎样分的, 那么即使学生会分了, 也只是知其然, 而不知其所以然。

(三) 触类旁通

以教学“蛋白质含量”为例, 250克黄豆中, 蛋白质约有多少克?教材呈现两种列式:250×36%=250×36/100=90 (克) ;250×36%=250×0.36=90 (克) , 旁边有一段启发性文字:把百分数化成分数或小数就可以计算了。这么简单的一句话, 阅读起来其实大有文章可做, 比如百分数为什么要化成分数或小数, 是怎样转化的?这节课我们要学会的内容是什么?只有引导学生充分阅读和思考, 让学生学会融会贯通, 才能增强他们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注重实验探索强化能力培养 篇10

在实验之前,教师和学生应当制定一个明确的目的,即科学实验的最终目标.一旦这个 实验的方 向被确立 了,实行起来便会更有效率,目的也就更 加明确.教师如果 想让自己 达到当前课堂的教学目的,首当其冲应该要让学生明白他们自己通过实验能学到什么,从实践中可以总结出什么科学道理.当然,实验的最终目标最好是单一的,明确的.若是目标过多,可能会导致整体实验效率低下,大大影响教学的进度,这也是不可取的.例如,在实验中经常会用到 电流表这 一物理测 量仪器.那么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如何正确使用电流表”这一课程的学习时,不可以直接提出类似于“学习电流表使用方 法”这样过于 明确的目标.如果将实践的内容改成“研究电路电流的规律”的话就非常适合了,让学生学习电流表的使用也是合情合理.当然,如果教师再在“测量电器电功率”的实验中再 一次提出 这样的目的就不合适了,因为学生在学习这一章节之前早已熟悉了电流表的使用,就根本不需要这样的探究目标了.

二、鼓励学生自主实验,优化探究实验的效果

学生在进行物理 实验的时 候,教师要多 鼓励学生 自主实践,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学生 在实验中 的动手能 力,观察分析 物理现象的能力,以此通过自己的探究方法得出科学结论.例如,在学习“液化”这一章节的过程中,教师会采用书本上的通过针管压缩乙醚的体积使其液 化的实验.在这里,教师可以 鼓励学生举一反三:那么如何演示通过让气体降温液化的实验呢?教师可以为学生准备好蒸馏水,让学生在温度较低的环境中对着玻璃片哈气后,玻璃上会产 生许许多 多的水珠,教师通过 让学生自己动手体验实验的过程,并从实验现象中得出结果.但是,往往每一名学生的情况都是不尽相同的,而不同学生组成的不同小组的实验内容也是存在差异的,往往会导致各种各样的情况出现.例如,小组内组员中的基础知识存在差距,学生动手能力的强弱以及合作能力的强弱,都是能否成功进行实验的重要条件.所以说,教师在给学生进行分组实验的时候,应当也要注意团队人员的合理调动,尽可能地让学得好的学生带动学习能力的不足的学生.

三、积极开展课外实验,提高学生探究能力

课本中物理实验有的现象很复杂,学生一时还不能完全理解.因此,我们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些实验器材开展课外实验.这样来激发学生思维,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若是学生能够通过自己的思考,自主设计出独有的实验方式,这样对于他们探究物理这门学科具有巨大的益处.在实验得出结果之后,教师可以要求学生相互之间交流心得和经验,并把实验报告写出来.例如,在“测量液体密度”这个实验中,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习使用天平和量筒时,也可以为学生提供烧杯这样的器材.学生在步骤上可能也会与课本上步骤有所不同:有的学生会把实验给的盐水全部倒入杯中等.对于学生的这种步骤上的变化,如果学生的做法是正确的,教师应当给予及时的鼓励与表扬.但是不容忽视的是:在把盐水倒入量筒中的时候,杯壁和被子的底部可能会有残留,会导致实验数据测量不准确,以至于实验的结果会存在误差.因此,我们应该通过开展课外实验来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

四、联系学生实际生活,激发学生大胆探索

当前新的教育方式要 求我们广 大教师要 充分结合 生活实际,善于从生活中发现物理现象.因此,教师应当在教授书本上的物理知识的同时,要在课余时间里带领学生走出教室,走向自然,去寻找自然中的物理现象.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感受到物理知识在生活中是无处不在的,并且也可以把课堂上学习的知识在生活中进行具体化的运用,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探索新知识,提升对物理这门学科学习的兴趣.例如,当教师在教学完物体的浮沉这一节课后,教师可以布置学生利用盐水和鸡蛋去完成书本上的课后实验题.第二天,可能会有学生拿着自己家的鸡蛋来找教师反映说他家的鸡蛋是不沉于水的,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教师可以将学生的疑问放到课堂上带领大家一起讨论.通过多次反复试验,大家不难发现,可能是鸡蛋的本身是存在问题的.果然,通过反复观察,敲破蛋壳,大家才恍然大悟:原来这个鸡蛋不新鲜了,已经发臭变质了,所以影响了实验的效果.这个事例充分说明了课外小实验的重要性,学生课后的自主实验是对学校教师教学的进一步补充,也是学生发挥创造力的方式之一.

实习课程创新能力培养探索 篇11

【关键词】素质教育;实践;创新能力

在素质教育中,很重要的是动手能力与知识面的拓宽。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只重视知识的传授,而忽视能力的培养,尤其是缺乏创新能力意识。而实践性很强的机械加工实习课,理论与生产实践紧密结合的特点。非常适合创新能力的培养。

一、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

1.传统教学模式阻碍创新能力的培养

以前的专门工艺课与生产实习课的安排是分别进行的,学生上理论课因为缺乏感性认识,只能被动接受知识,枯燥无味,难以理解,只能死记硬背,这极大地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学生对知识的获取和保持率都较低。

2.常规实习教学不利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1)常规实习教学:老师把准备工作做好,实习时,指导老师从设备的名称、结构、原理、操作以及工具量的使用,到学生要做的每个课题按部就班地讲,学生依葫芦画瓢地学,学生只是指导老师的手脚,自己却没了头脑。

(2)实习时为单一工种实习,车工、钳工、铣工,学生按照所选专业实习,对上下工序的理解、机械加工过程的理解不重视,也影响了学生对各工种共性的认识。

二、逐步改革教学方法,着力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

1.双师型教师教学新模式

职业教育传统的教学模式是将理论教学和实习教学分开进行。在教学中,它们自成体系,互不干涉,造成理论与实习的严重的脱节,也造成了重复教学和资源浪费。故而在实际工作中,许多教育工作者提出“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概念,即将专业技术理论课与生产实习课合二为一,由同一教师具体实施。先讲授学生要掌握的技术理论知识,再进行实际操作训练及指导。这种模式最大的优点在于理论与实践的相互渗透,互相补充,将机械加工课融为一个整体。正基于此,它也对教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即任课老师既要有扎实的理论教学经验,又要有生产实践经验和熟练的操作技能;既要了解本专业和相关行业的发展趋势,又要具有运用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开展有效教学及教研的能力。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双师型”教师。

“双师型”教师是“一体化”教学的基础,因此,有一支过硬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便成为提高实习教学质量的关键。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实行“一体化”教学,不仅是技术教育特色的体现,更关系到职业学校发展的规模和人才的质量,所以技工院校要重视“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

2.一专多能全面发展

根据素质教育的要求,并根据社会的需要,学生毕业后从事工作岗位具有不确定性,有针对性地修订教学计划,制订实习课的新标准,拓宽学生的专业基础,即在实习过程中,第一学年实习由单一工种向多工种发展,只要是学机械加工的:车工、钳工、铣工、电焊都要学会,全是实习的课程,第二年实习在老师指导由学生选择工种,进行专一工种技术的强化训练,增加综合性课题的训练和毕业前数控机床操作,把动手能力的培养,落实在日常的教学中,并逐步向新工艺、新技术方向过渡,形成由简单到复杂,由单一到综合的阶梯式新的培训课程结构。

3.降低实习成本,实习效益“经营化”

传统的机械加工实习花钱太多,消耗大,人所共知,称之为“纯消耗性”实习。面对有限的实习经费,实习效益“经营化”便成为当前机械加工实习教改的新思路之一。

(1)围绕实习教学选择项目、组织生产。组织生产经营性实习,必须坚持以实习教学为主,生产项目必须符合实习教学内容。坚持有选择地接受生产任务。

(2)教学和生产相结合。实习效益经营化的目的,在于培养合格的技术工人。在实践中,必须注意教学和生产相结合,克服脱离生产去教学和片面追求产值,忽视基本功训练,不讲教学效果的两种错误倾向。

4.建立信息反馈渠道,“市场引导教学”

(1)学生实习课后的信息反馈。采取写实习报告、总结以及召开学生座谈会的方式,从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2)市场调研的信息反馈。可定期走进相应的公司、工厂进行调研,经常与企业的技术人员或管理人员进行交流,可获得较多的建设性的意见。

(3)校外实习生返校的信息反馈。每年的毕业生校外实习,有机会接触不同的岗位、工种,甚至不同的企业,这使他们真正了解到校内、校外的不同,感触颇多。

5.合理利用多媒体教学方式

改变原有的授课内容和方法,多媒体教学则能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辅以一系列计算机辅助的多媒体教学手段,充分利用车削、铣削及数控加工等机械加工仿真系统的软件,可以将各种零件的外形、内部结构、传动机构中各个零件的相对运动通过Flash等计算机软件演示给学生看,学生通过观看三维动态画面演示,能够很容易地理解各种机械加工的原理和方法。变传统教学方法为现代教学方法,这样可以使教学内容更为生动,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课堂教学,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几年来在我学院教学实践中也得到很好的认证。

培养学生口头作文能力的探索 篇12

口头作文具有多方面的训练作用。学生在课堂上即兴口述一个完整的意思, 这里就包含了多种训练因素:从确定中心思想到选择取舍材料, 从安排结构, 到遣词造句, 都能得到训练。由于口头作文是当众述说, 这又使学生在讲话的仪表、声音、节奏、语气、感情等方面得到了锻炼。还有, 口头作文练习一般都是即兴发言, 教师出题后, 给两三分钟的准备时间, 就要请同学作答。因此, 对于学生来说, 没有充分的时间供他们深思熟虑、反复推敲, 既要想得快, 又要想得好, 这对思维能力是一种有意义的锻炼。经常进行口头作文练习, 无疑会逐渐提高学生的思维敏捷能力, 使学生的思维更具有条理性和周密性。

口头作文还便于与讲读课文紧密结合。讲读课文时, 教师结合课文可讲授各种语文基础知识, 学习语文基础知识的目的在于运用, 而口头作文正是巩固和运用这些基础知识的实践活动。学生学习表达, 常常是从摹仿开始的, 讲读教学的目的之一, 就是向古圣今贤学习表达的方法, 口头作文正好给这种学习创造了便利的条件。课堂上刚刚学习的课文的表达方法, 马上就可以进行口头摹仿, 这不是学用结合的非常便利的条件吗?

口头作文的练习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可以进行片断练习;也可进行综合练习;还可进行选择材料和组织材料的编提纲练习;亦可以在课堂上即兴口头作文, 或布置家庭作业, 使学生经过充分的准备, 再在课堂上当众口头发言, 等等。下面就口头作文练习谈一下自己的探索和尝试。

片断摹仿

进行片断摹仿, 可以针对学生作文中的弱点安排训练, 内容比较单一。例如,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的开头, 交代了百草园的位置、大小、得名、现状和特点, 这对于学生写记叙文很有指导意义, 如指导学生摹仿该文说一段《我喜爱的地方》的开头, 就有实际意义。

片断摹仿的范围很广泛, 开头、结尾、过渡、照应可以学, 人物的肖像、神态、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等方面的描写可以学, 景物描写、场面描写、抒情、议论等都可以学。这种单一性的片断摹仿练习经常进行, 就会给学生的综合表达能力打下比较坚实的基础。

扩展描述

内容不充实、不具体、缺乏细致描写是初中生写作中常见的毛病。扩展练习对于克服这种毛病是有效的。所谓扩展描述, 就是教师给出某种具体内容, 让学生对这个基本内容进行扩展, 加以描述, 使其内容充实, 陈述具体, 形象鲜明。例如, 教师说:“菜市场里, 人很多, 菜很多, 又好看, 又热闹。”要求同学们把这个内容具体化, 加以细致描述。下面是初三一个学生口头扩述的内容:

走进菜市场, 人挤人, 人碰人, 熙熙攘攘。菜架子上, 绿油油, 红澄澄, 五彩缤纷。有绿油油的柿子茭、紫亮亮的大茄子, 还有鲜红鲜红的胡萝卜。油菜像扬起了绿色的巴掌, 西红柿像鼓起了粉红的腮帮, 菜花笑得满脸都开了花……真是好看极了。

扩展描述的对象是多种多样的, 各种景物, 各种物件, 各种人物, 各种事物, 各种场面, 都可以作为描述的对象。尤其是把学生作文中那些写得空洞的地方拿出来搞扩展练习, 更容易收到好的效果。

讲述梗概

指导学生写结构比较复杂的文章, 可先作讲述梗概的练习, 培养他们选择材料和组织材料的能力。例如, 教师给出一个先进同学的下列事例:在风雪中帮助一位送菜的老大爷推车;到一个生病的同学家去给他补课;把观看文艺演出的票让给同学;和一个对学习失去信心的同学谈心……要求同学们概括地说出, 怎样以其中一件事作为重点确定全文的中心, 把这几件事串联起来, 组成一篇文章。

这种练习非常灵活, 教师可以拿出各式各样的题目, 提出各种写法方面的要求, 让同学们谈出自己的构思。这对培养学生思路的开阔和条理性, 对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都会起到积极的作用。

接续补充

教师口述一篇文章的中心思想和开头部分, 接下去由学生把文章补充完整, 这种练习就叫做接续补充。这种练习, 不需要学生审题, 只需要学生具体地选择、组织材料和组织语言。例如, 教师口述了这样一个开头:“有一天, 小弟弟去买油饼。他交了四个油饼的钱, 售货员却给了他六个。他把这六个油饼拿回家, 结果在家里……”然后, 教师要求同学们接下来口述, 把全文完成。这种练习的内容也是多方面的。例如, 说个事情的开头, 让学生把事情述说完整;概括说出人物的品质, 让学生述说具体表现;简介某种物品, 让学生作具体说明;说出某种观点, 让学生进行论证;述说一件事情, 让学生加以评论, 等等。

口述全文

让学生从头到尾口述一篇文章, 这和书面命题作文是很相似的。因此, 命题作文的一般原则也适用于这种口头作文。值得注意的是, 书面作文可以不受篇幅限制, 而口头作文则以短小为宜。如果让学生在课堂上即兴口述一篇一两千字的文章, 初中生是很难把各个方面顾及周全的。所以, 教师命题时, 最好选择一些内容比较集中、写作方法比较单一的题目, 像《一件小事》、《课间十分钟》、《上课的铃声响了》、《一则新闻》、《怎样洗衣服》这些题目, 少则一二百字, 多则四五百字就可完成, 是比较适宜的。

另外, 口头作文也给教师提出了新任务, 教师必须语言敏感, 还要熟悉每个同学语言表达的情况, 能立刻听出学生说话中的毛病。同时, 教师应加强自己的语言修养, 并注意自己的语言对同学的示范作用。此外, 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还要指导学生不断地积累词语, 丰富词语, 为口头作文打下比较扎实的基础。

上一篇:影响FDI的货币金融下一篇:青年教师的学习与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