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德育生活化研究

2024-10-11

初中德育生活化研究(精选8篇)

初中德育生活化研究 篇1

开展德育教育, 有利于学生素养的提高, 而生活本身就是德育的主要途径, 同时也满足了学生主体意识提高的要求。在开展初中德育教育过程中, 生活与德育脱离是当前必须解决的问题之一。随着教育教学的发展, 生活化德育是必然的选择, 只有将德育与生活相互衔接, 强调生活的重要性, 才能夯实德育基础。

一开展初中德育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1. 德育内容要从学生思想实际出发

在选择德育内容时, 应考虑初中生处于青少年阶段的身心发展特点, 能满足其心理, 贴合实际情况, 坚决抵制运用成年人的眼光去看待他们的行为, 审视他们的思想。随着社会步入信息时代, 也必定会迎来前所未有的多层次、多方面的变革。在面对鱼龙混杂的复杂的社会环境, 初中德育教育就应该坚持正面教育, 通过社会上的先进事迹、新鲜的事物、光辉的人物来影响学生、感染学生, 让学生能够在看待问题上懂得一分为二, 引导他们对社会上的行贿受贿、贪污等消极现象有正确的认识与看法。另外, 教师不仅要了解学生普遍存在的思想, 同时也要深入了解学生特殊的思想, 只有根据不同的思想现状, 才能够找准德育结合点, 以提高初中德育教学的实效性。

2. 德育方法要具备创新性

德育不是简单的转移或传递道德知识与技能, 而是让学生主动地去构建德性。开展初中生活化德育, 应考虑到前中后三个环节。在课堂教学之前, 要懂得站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上, 走进学生的个人生活, 懂得激活已有的生活经验;在课堂教学之中, 要将学生的生活作为基础, 通过活动来激发学生对生命的感悟和体验;在课堂教学之后, 可以安排学生参与社会活动, 创新社会公德意识。这样才能够让学生对德育有一个系统化的认识, 进而认识到初中德育的魅力所在。

二为初中学生缔造情感陶冶生活的情境

1. 社会德育情境

第一, 打造学生服务阵地。为学生打造服务阵地, 已经成为社会的共识, 同时, 也是学生主人翁意识的集中表现。 (1) 组织街道团组织力量, 做好组织管理, 为学生提供一个体育、娱乐、教育、维权的中心, 确保中心能够成为提供学生服务的主要阵地, 并且争取在每一个街道都能建立一个服务性阵地; (2) 建立社区学生服务中心机制和体制的建设力度, 探索筹资渠道、经营途径。每一个中心都应具备固定的设施与场所, 能做到权责分明、责任到人, 确保社区能真正地做好学生的社会德育教育和服务工作。

第二, 缔造良好的文化环境。为学生缔造一个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 离不开教育部门的合作。所以: (1) 相关部门要做好娱乐场所的管理, 坚决抵制各种垃圾文化、各类黄色书刊的发布, 做好初中学校周边文化设施与文化环境的快速整治, 开展大型的扫黄打非, 对初中学生的各种犯罪行为要严厉打击, 对于有犯罪倾向的要予以解决, 维护学生的合法利益; (2) 开展维权服务、法律咨询服务以及心理咨询服务, 以此来提高初中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和自我教育, 确保每一位初中学生都能够健康成长。

2. 学校德育情境

从相关的学校数据统计来看, 部分学校的德育情境只是针对某一个方面, 但是真正能将开放式的德育教育建立起来的学校却没有。想要保证德育教育各个渠道畅通无阻, 就必须将生活化德育教育致力于开放的环境之中, 这也是社会走向开放性的必然结果, 所以, 学校就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实现: (1) 组织初中学生参加各类型的社会性活动, 如清洁活动、孝顺活动、礼貌活动等, 让学生在活动中迎接挑战、接受教育。同时, 也可以提倡初中学生多参加志愿者服务活动, 为老弱病残献出一份关爱, 让初中学生树立为他人服务意识的同时, 也可以通过实际行动来践行社会服务活动, 从而强化学生为了社会的发展而努力的学习正确的生活态度和价值取向。 (2) 学校应合理地借鉴与吸收他校的校园文化, 同本校的校园文化相互融合, 从而建立满足本校发展的特有风格文化。很多学校在建设校园文化的时候, 出现最多的是“创新”“积极”“进取”“拼搏”等, 但是却没有真正地认识到德育, 缺少德育应有的功能, 使学校自身独有的风格难以形成, 导致在文化建设方面存在一定的漏洞。所以, 学校就应懂得站在本校的风格之上, 兼顾学校的优良传统和现实发展, 细致地挖掘学校文化因素, 不断积累, 为学生打造出德育教育的校园文化氛围。

三结束语

初中德育教育离不开生活化, 离不开学生的实际生活, 只有将初中学生的日常生活与德育教育相互联系, 才能让学生在生活体验中感受德育魅力, 从而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 有道德地生活。

参考文献

[1]赵清淼.注重学生的“德育”[J].学周刊, 2011 (9) :56~57

[2]宋建光.中学以人为本德育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 2010

初中德育生活化研究 篇2

摘要:在纷繁复杂的多元文化背景下,农村初中的学生面临着思想上的冲击,从而影响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并导致因价值目标失落而造成的内心空虚和失衡,阻碍身心健康发展。而且从目前农村初中生的思想现状看来,很多问题的产生与社会、学校及家庭在生活中的道德教育不到位有关。因此,我们需要回归生活本位,从各个生活细节去研究和解决问题,从而推动学生德育教育的不断发展。关键词:多元文化 农村初中 德育 对策思考

多元文化是伴随着资本主义市场的建立及世界人口流动等因素,在经济全球化浪潮推动下,由各民族间文化流动而出现的一种文化现象,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主流文化与非主流文化,大众文化和精英文化正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不断冲撞和交融,由此而产生的特殊文化环境直接影响当下初中生的价值观和道德理念。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以及高效的信息传递,农村初中的孩子也面临多元文化的冲击,但是因为社会生活环境以及家庭教育的相对薄弱,农村初中所面临的德育问题更为突出。这就需要农村初中的德育工作者积极寻求良好有效的方式去提高青少年的德育素养。美国教育家杜威曾经说过“生活即教育”,因此,我认为德育教育应该以学生为本,寻求生活的教育途径,以生活作为道德的“基础事实”,德育教育的生活回归是我们应该切实做好的工作。

一、多元文化背景下农村初中生的思想特征分析(1)价值观多元化趋势明显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国际交流的增加,信息技术的发展,我国思想文化领域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多元化景观。这些丰富繁杂的信息对身处其中的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产生了重大影响,尤其会导致中学生价值观的冲突及紊乱,而价值多元和价值冲突又使主导价值观进一步淡化和终极价值进一步迷失,进而影响中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并导致因价值目标失落而造成的内心空虚和失衡,阻碍青少年的健康发展。(2)“非主流”浪潮冲击下的遗失

目前的初中生大都是90后,而90后通常都被人们贴上“自我”、“叛逆”、“非主流”的标签,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网络的普及,原本信息相对闭塞的农村初中生接收外界讯息的渠道不断增加,他们通过发达的通信可以方便地与他人交流沟通,因此以往认为农村孩子见识少,信息不灵,生活环境封闭的状况已不尽然。其实,在如今的农村初中校园里我们可以随处捕捉“非主流”的痕迹,他们一样地对主流文化认同感淡化,主张个性、自我和另类。例如很多才初一的孩子喜欢将头发剪得特立独行,有时还指导理发师根据自己的要求进行吹剪,以显示自己的与众不同。我所任教的班级中几乎所有学生都有自己的腾讯账号,且

1网名无一不是是所谓的“火星文”○,大都和情感和伤害有关,并且喜欢将一些较为隐私的内容大方地显示在QQ空间以及个性签名中,充分显示出张扬的个性。这不禁让人感觉到原本农村初中孩子身上特有的质朴、纯真已不复存在,在这样一个复杂的文化背景下很多美好的东西正在逐步遗失。(3)理想信念的缺失,崇高情感的淡漠

目前很多农村初中生没有崇高的理想,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情感淡漠,思想觉悟不高。我曾询问几位初二的学生将来的理想是什么,很多表示从来没有想那么远,随着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很多学生家里条件不错,而家长又没有对孩子提出一定的要求,所以个别学生根本没有树立远大理想的动力。他们中的很多人

不知道钱三强,不知道巴金,却对日韩歌星了若指掌,他们甚至对于汶川地震中的惨烈画面无动于衷,却为争执哪个明星更有影响力而大动干戈。

道德是生活中的道德,道德离不开生活。因为生活是道德的沃土,没有生活,也就无所谓道德。因此我们不能将道德从生活中剥离出来汇集成册,否则脱离了生活滋养的道德将变得没有生命力。而且从目前农村初中生的思想现状中可看出,很多问题的产生是因为社会、学校及家庭在生活中的道德教育力度不够。因此,我们必须回归生活本位,从各个生活细节中去研究和解决问题,从而推动学生德育教育的不断发展。

二、针对农村初中生德育教育的对策思考

德育是学校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与道德规范教育。作为教育者,我们必须抓住生活中的一切契机去渗透这些教育,在“润物细无声”的生活细节中让学生们自觉地追求崇高价值思想,崇尚优良的道德情操,向往和塑造完美健全的人格,热爱和追求真理。各方面相对落后的农村初中尤其需要我们的关注,如何在农村初中生活中渗透德育教育是我们必须研究的课题,我认为基本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学校制度生活中灌注德育教育

虽然学校生活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日常性,但学校生活从总体上看是一种制度生活。因为学校日常运行是一种制度化的机制运行,每日学校生活的展开不是随意的或按个人意志率性而为的,而是按一套事先规定好的制度来运行。制度在一定意义上是道德的“合法后裔”,每一种制度都是建基于一定的道德价值观之上的,正是因为制度与道德的这种内在联系,使制度对生活于其中的人有了道德上的影响,或者说具有道德教育作用。而农村初中生可以说绝大部分的道德规范感均来自于学校制度生活,因此我们应该在制度生活中充分灌注德育教育,从细处来说我觉得可以这样做:

(1)营造正向的“道德价值”。

如果一项制度,其自身在“德性”上是恶的,那么这个制度本身的教育就是不道德的,因此我们在学校乃至班级制度的制定时必须要考虑道德性,例如按成绩排名分班制度,按成绩排座位制度等都是不道德的,我们不能为了追求质量而舍弃对学生最起码的尊重。

现在有很多学校的德育机构及其人员,主要任务并不是促进学生的道德品质发展,而是接管那些所谓的不利于升学考试的学生,学校的德育处、政教处甚至成为了“问题学生”的“收治所”,很多学生都谈德育处色变。因此,我们必须在学校制度生活中改善此类情况,作为学校的德育机构应该做到以人为本,从思想上情感上感化学生,而不该凭借制度的威慑力让学生服从,否则学生脑海中形成的道德观念也是缺乏根基的。

此外,作为担负学生德育教育重任的班主任尤其要营造正向的“道德价值”。在制定一些班级规则时必须充分地尊重学生,在“爱”和“善”的基础上去认同学生。在多元化的今天,尊重不再是单向的,学生从内心也要求教师把他们当做具有独立人格的主体来看待,只有尊重他们的人格,才能激发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才能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唤起他们成功的联想,才能形成健全的人格。

学校制度只是一种外化形式,而我们需要的是将道德内化,所以在制度生活中我们首先必须确保制度的公正、向善,在制度生活中让学生实现从“他律”到“自律”。

(2)德育课程回归生活。

农村初中的学生家长大都没有什么文化,因此,他们在家庭中的德育教育是匮乏的,学生的德育教育绝大部分由学校承担,而学校对学生进行的德育教育主要形式是德育课程。德育课程作为德育活动的中介,是学生道德成长的载体,也是学校制度生活中一个重要部分。目前学校的德育课程主要是在课堂上借助教材,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通过说理、讲授、讨论与阅读等方式,让学生理解和掌握系统的正确的政治理论,思想观念,道德认识乃至道德信念,是专门培育德性的课程。

现阶段,学生的德育教育基本局限于理论,很少有结合生活的实践课程,作为农村初中的学生,这种参与社会实践的机会更是少之又少,因此我认为学校、教师应该多关注德育的实践课,要学生意识到自己的社会价值,从小事入手,从身边事做起,引导学生在生活实践中体验道德生活。如学习“养成勤俭节约的习惯”时,可以先让学生观察身边同学的消费水平和习惯,并请同学互相分析、点评,只有当学生在看到所学知识和自己生活相关时,学生才能更好地记忆、运用知识。

另外,在学科德育中教师也应该结合学科特点,充分挖掘教材中的道德因素,并找到生活中的契合点,作为德育课程的补充辅助,形成全面的道德教育体系。(3)重视校园文化的道德熏陶

在学校的制度生活中,应将德育工作渗透到学校的各项工作和全部空间中去,使学生在学校学到的、看到的、感受到的都是一致的。例如学校应该注意利用校园环境的空间对学生进行隐形的潜移默化的感染和教育。在教室走廊、橱窗中可以挂上名言名句、谚语等警示学生;在校园内栽种各种花木,也可以利用农村学生的优势,倡导他们亲手参与学校的绿化工程,使学校四季有花,四季常青,确保学校环境整齐有序,给学生一种美的享受。同时学校也可以积极举行一些社团活动,通过各种学生感兴趣的方式对学生思想行为产生积极影响。

(二)学校日常生活中融入德育教育

日常生活先天地就是对人的最基本的教育。由此可见,日常生活的德育意义是不言而喻的。学校生活虽以制度生活为主,却也不可能颠覆学校生活的全部,学校生活也包含日常性,主要体现在个人交往、自由支配时间、日常生活的范式、日常的游戏与语言方式。

学校必须清楚掌握学生的日常生活情况,并适度予以干预。例如学生在学校中会自然交往,作为学校、教师最好不要横加干涉,“传帮带”、“结对子”的活动是有益的,但需要合理引导,切忌强行“搭配”,但是如果出现了“小团体”、“小帮派”等现象又应加以疏导、矫治。一些农村初中的孩子,容易滋生以村子为单位的小团体意识,还有的孩子喜欢结交同村的学长、学姐等,一旦同学之间出现矛盾,这些学长、学姐便会成为靠山,一些打架斗殴事件往往是从这些方面衍生而来的,因此作为学校和教师,应该在思想上进行教育,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集体主义观念,结交朋友时不要过于狭隘,但是应该注意选择,对于和一些同村的校外青年交往时尤其要注意,切忌将一些不良的社会习性带进校园,造成不好的影响。

再如目前的初中生学业繁忙,属于自己支配的时间比较少,而那些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便是他们日常生活的保证。因此,我们应尽量保证学生拥有自己的时间,不得将其剥夺,否则可能导致学生日常生活时间的“空壳”,妨碍他们的正常成长。

总之,学生有自己的日常生活范式和伦理行为模式,学校不应以自己的标准、模式去对学生进行改造、取舍,只要不出现危机和伤害,学校均可以采取顺其自然的态度。

另一方面,学校在“有所不为”的情况下要积极参与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例如班主任就可以在平时的生活中融入学生,经常和学生拉拉家常,一起游戏,这都是拉近彼此心理距离的好方法。在这种融入学生生活的过程中教师要不露痕迹地引导学生往积极向善的方面发展,遇见问题时及时处理,做到于无声处不断渗透道德教育。

(三)家庭日常生活中重视德育教育

作为农村初中的孩子,家庭教育是比较薄弱的一个环节。因为农村家庭最大的特点是普遍文化素质不高,对学生关心不够或者仅仅是生活上的关心,无法满足学生心理交流的需要。一些父母教育方法简单,以打骂代替对子女的批评和约束,对孩子产生不良的心理影响。个别家长自身素质不高,法律意识不强,道德水平低下,如有些父母沉溺于搓麻将、打牌,对子女的负面影响较大。平时只关心子女的学习成绩,忽视了对子女的思想教育,使孩子学习负担很重,心理压力很大。还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的父母都远在外地打工,学生在周末和假期里完全放任自流,往往沉迷于网络、游戏之中。

作为学校,必须要认清家庭德育教育的缺位现象,德育教育不仅仅在于学校,更在于家庭。因此,必须要做好校内教育和校外教育相结合,教师和家长相结合的工作。例如学校应定期开展家长学校活动,以活动为纽带,形成家校德育合力。并且建立教师家访制、家校定期对话制、教师家长共评制、优秀家长及学习型家庭评选制等一系列制度,广泛开展家校联合活动。

此外,作为农村初中,学校在教育学生的同时也要提高家长综合素质,比如学校可以适当地开展一些家长培训班,系统地告诉家长如何在家庭生活中引导孩子教育孩子,只有让学生“第一课堂”的“教师”充满知识和力量,才能更好地促使德育教育的开展。

从细节上来说,学校和教师应该了解每个学生的家庭日常生活,并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教育,例如有的学生在家不尊重父母,什么家务都不肯做,但是在学校却十分听老师的话,而且很勤快。那么作为这样的孩子,老师首先应该实地家访,然后结合学生的家庭情况和孩子进行思想上的交流沟通,让孩子明白父母和老师都是一样需要尊重的,勤劳是美德,到哪里都应该坚持。学校还应该多布置一些家庭日常生活中的德育作业,比如在母亲节时为妈妈洗一次脚,在感恩节时帮爸爸妈妈做一件事,在家长的生日时给他们一个惊喜,并开展班会组织孩子谈谈自己的感受。班主任还可以布置学生写一些家庭生活日记,记录生活的点滴,这种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学生在思想和行为上进行自我检查,是一个促使道德内化的有效途径。

总之,孩子的心不是真理的仓库,苍白的道德说教换不来实际意义的“真善美”。因此,在这样一个价值取向多元化的复杂社会环境中,教育者应该从实实在在的生活着手,在细水长流中提升学生的道德素养,让学生冷漠的心灵激起情感的浪花,让学生迷惘的灵魂找到正确的方向,让学生立足于生活土壤去体悟人生的真正意义,张扬生命之美,从而实现快乐健康地成长,这也是初中德育工作者应该一直追求的目标。

注释:

1火星文: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年轻网民为求彰显个性,开始大量使用同音字、音近字、特○

殊符号来表音的文字。由于这种文字与日常生活中使用的文字相比有明显的不同并且文法也相当奇异,所以亦称火星文,意指地球人看不懂的文字。火星文这种称法最早出现于台湾社会,随即流行于中国大陆、香港和海外华人社会,成为中文互联网上的一种普遍用法,并逐渐向现实社会中渗透。

参考文献:

促使初中德育教学生活化的研究 篇3

【关键词】德育教学;生活化;相关研究

中学生是国家和民族發展的希望,在对学生开展的思想道德教育时必须要和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通过生活中的一些问题来反映出道德教学在学生成长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通过德育教育的生活化,使学生更好地认识与理解生活,进而更加热爱生活,这样学生才能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以及价值观,不断严格要求自己,树立起正确的理想以及抱负,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引导学生认识生活

首先,应提高学生的适应能力。目前我国的中学生多数是独生子女,受家庭环境的影响,其适应能力比较差,针对这一问题,教师在开展德育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通过成才指导、心理疏导、生活督导以及思想引导等方法来帮助中学生逐渐适应其学习环境,不断提高其适应能力。其次,注重学生心理健康的培养。在德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把学习心理的规律以及基本知识向学生进行必要的介绍,注重对学生学习毅力、意志、态度、兴趣以及动机等一些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有效解决学生心理活动中的一些学习障碍,这样可以使整个教学过程更加活跃以及通畅。第三,强化对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学生学习习惯的好坏对学生的学习效率有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习惯一旦形成其学习行为就会依据自主化程序来进行,在当前教育形势下,良好的学习风气是提高学生学习效率以及学习质量的关键因素,所以,在中学德育教学中必须要强化对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第四,引导学生学习科学的学习方法。一个科学的学习方法可以使学生的学习效率大大提升,也是学生获得学习成果的重要手段,因此,在开展德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播学习的内容,更要教会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二、注重对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

德育教学的逻辑起点以及重要前提就是交往,德育教学离开交往教育就很难实现其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这一目的。尤其是现在中学生多为独生子女,在长期的娇生惯养中使学生很难接纳以及理解他人,学生在交往中的问题主要是,第一,功利性,即学生过分关注自身的利益以及需要,更加注重自身的感受而对他人的人格以及价值缺乏必要的尊重。第二,封闭性,即由于学生的生活圈子比较窄,很容易沉陷在自我圈子中,对于外界的一些事物没有兴趣或者极不适应。第三,冲动性,即学生对于其在生活中遇到的一些小事通常会用比较极端的手段或者过激的行为解决。第四,双重性,这不仅表现在学生没有自给自足的能力,很大程度上需要其父母的帮助,同时还表现在他们迫切想从父母的约束中解脱出来,使自己成为一个自由的人。要实现中学德育教学的生活化,教师必须要对学生的心理特点以及生理特点有一个全面的掌握,这样才能够对学生遇到的一些问题以及困难进行针对性的解决。

三、把德育教学和生活实际联系起来

德育教学不仅包括学生的认知活动已经体验活动,同时还包括学生的实践活动,因此,在德育教学的过程中必须要重视起道德实践,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在一个生活化的情境中开展德育教学,这样才能够使德育教学的实效性大大增加。这就要求教师必须要把德育教学的理论知识的讲授和实际生活中的实践活动紧密结合起来,这样学生才能够在生活实践的情境中来探索生活、发现生活以及体验生活。

四、把德育教学和生活化的校园文化联系起来

校园文化是一种特殊的群体意识以及意识形态,校园文化中的生活气息具备其特有的人文环境,学生长期受这种人文环境的渗透以及熏陶,必然会使自己的文化素养得到一定的提升。在开展德育教学的过程中必须要充分利用生活气息比较浓厚的校园文化对学生的重要影响,在校园文化中浸入德育教学,可以使德育教学更加情境化以及自然化,对学生又潜移默化的影响。在开展生活化德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校园中的植物园以及地理园等,并通过设计文化墙、绿化角、艺术角、班徽以及班级口号等形式促使形成良好健康的文化氛围。

五、把德育教学和社区生活联系起来

在素质教育背景下,我国的中学校园也更加开放,这也为德育教学回归生活提供了一个契机,一个开放的校园必须要充分体现出其社区性,把社区生活和学生的校园生活联系起来,使学生的生活空间得到有效拓展,也使中学的德育教学有一个全新的视角。把社区生活和校园生活联系起来可以使中学的德育教学真正融入到生活中,通过学生生活中的具体事例来启发学生积极学习德育知识,对提高学生的生活能力以及道德品质有很大帮助。

初中的德育教学对学生的身心成长有重要意义,尤其是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德育教学的作用更加突出,把德育教学和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促进德育教学的生活化可以使学生更好地认识生活、理解生活、体验生活以及热爱生活,培养学生健康、积极、向上的思想情操,使其有坚韧的意志力来面对生活中的各种困难以及挫折,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吴长春. 寓“生活导学”于德育课“生活化学习”之中[J]. 江苏教育. 2011(15)

[2]. 程宗武. 如何在初中思想品德课堂中构建生活化教学模式[J]. 教书育人. 2011(23)

[3]. 王晓张. 返璞归真——浅谈语文课堂教学生活化[J]. 新课程学习(下). 2011(07)

开发德育资源,活化初中英语教学 篇4

赫尔巴特曾经说过“教学中如果没有进行德育渗透。那它只是一种没有目的的手段, 德育如果没有教学, 就是一种失去手段的目的。”《英语课程标准》也指出:“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使学生树立自信心, 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和爱国主义精神, 形成健康的人生观。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 进行德育渗透是每位教师, 也是英语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以下是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尝试进行德育渗透后的一点体会。

一、初中英语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的必要性

1.德育在教学中的重要性。在当今新课程改革中, 特别强调重视和加强青少年的品德教育。我国在中小学各学科的新课程标准中, 均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科学文化、培养能力, 还要有计划、有意识、有目的地对学生进行正确的道德影响和熏陶, 从而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良好的道德品质。各种年龄的人都需要德育, 尤其是处在发育时期的青少年。道德教育的目的, 就是要通过启发诱导, 培养出高尚的道德人格。德育教育应当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方面, 应当通过多渠道的方式来影响人的兴趣、情操与品性。德育最有效的途径是启发诱导、潜移默化, 而不是单纯的说教。德育应当渗透到各课程之中, 与各科课程有机结合起来发挥作用。这是学生道德人格成长最自然有效的途径之一。

2.英语教育肩负着德育的重任。英语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有特殊的作用, 因为英语不仅是门学科, 更是一门语言, 是信息的载体。学生在学英语的同时, 接受了由之带来的相关信息。英语教材中一定包含、渗透着丰富的德育内容。英语教师应该有意识地认真挖掘, 利用教材中的德育因素, 仔细分析作者的写作意图和文章提示的哲理, 精心设计具有启发性、有价值的问题, 引导学生围绕问题去思考, 增长学生知识, 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提高学生学习的能力;以促进学生道德发展和教育为己任, 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二、初中英语教学中德育渗透的策略

1.创造和谐的德育环境。英语课堂要进行德育渗透, 必须首先为学生创设一个和谐的德育环境, 应满足学生追求真善美的需要.应使课堂生活充满爱、尊重与信任, 处处洋溢着诚实、宽容、谨慎、自律、助人、同情心、合作、勇气和一系列民主价值。教师要变静态的书本知识为解决多变的实际生活中道德问题的能力。

2.深入钻研教材, 挖掘德育因素。冀教版初中英语教材的课文内容自然渗透着丰富的思想教育内容。教材中丰富的思想内容, 能否充分获得利用, 主要靠教师深入钻研教材, 认真挖掘教材潜在的德育因素, 通过融合、渗透的方法, 有目的、有计划、自觉地寓德育于英语语言教学之中。这既遵循语言教学与思想教育相一致的原则, 又符合英语教学的规律。

3.注重教学过程的德育渗透。

(1) 适宜渗透。在英语教材中, 有一些我们进行德育的好素材。可以通过这些教材, 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及良好品行的养成教育, 教师要找准切人点, 联系现实生活中的人和事, 对学生随机进行教育。

(2) 适时渗透。在英语教学中, 渗透德育依靠的是日积月累、潜移默化。任何形式的硬灌、勉强, 都不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相反有可能产生消极效应, 使学生产生反感。因此, 空洞、牵强的说教是必须要杜绝的。课堂上, 教师要做个“有心人”, 关注学生的发展, 找准机会, 适时地进行德育教育。让学生在自然渗透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从而内化为自己的道德意识。

(3) 适度渗透。《英语课程标准》倡导任务型的教学模式, 教师根据要学习的内容来设计各种任务。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 通过思考、调查、讨论、交流与合作等方式学习和使用英语.完成学习任务。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使学生积极、主动、创造性地实现教学目标, 以获得“即学即用”的技能。它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同时还能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结精神。它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然而, 每一节英语课给学生布置一个难度适当的任务, 并在任务设计中巧妙地和德育渗透紧密地结合起来, 让学生既能运用所学知识完成任务, 在任务完成过程中使所学知识得到进一步操练、巩固、连贯和提高, 使自己的语言运用能力得到加强, 又使他们受到良好思想的熏陶, 使他们的情感得到交流、习惯得到培养、道德品质受到影响, 为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奠定基础。

4.开展课外德育实践活动。丰富多彩的英语课外活动, 不但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同时还能让学生受到良好的思想品德教育。可组织学生进行单词接力赛、英语辩论赛、故事接龙、课本剧等课外活动, 这样不但能加强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增强英语实践能力.同时还能培养学生乐于学习、团结协作、共同进步的优良品质。

初中德育生活化研究 篇5

享受教育理念下农村初中德育工艺之德育机智研究

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四安中学 吴春园

就农村初中而言,德育过程中的突发情况是很多的,即使设计完美,有时也会出现预料不到的情况。面对这些问题,若方法不妥,处理不当,会起到适得其反的效果。这就需要巧妙地运用德育机智,因势利导则会事半功倍,取得理想的德育效果,让德育施受,身心愉悦,享受教育的幸福。笔者在本文拟就享受教育理念及德育机智的概念、产生机智、重要性、培养、运用等试做探讨。

1.享受教育

“享受教育”是一种以培养人、提高人、发展人为归宿,以人的快乐欲、满足感、享受性为表现形式的社会活动,是素质教育的载体之一。其核心理念是:使教育成为受教育者和教育者自身的一种精神享受和生命愉悦,成为其人生的幸福旅程。“享受教育”是教育所追求的一种目标和状态,也是教育本真和本质的体现。

2.德育机智的概念

《辞海》这样解释机智:机即灵巧,智即智慧,机智即急中生智。所谓德育机智,就是德育工作者在德育过程中,尤其是在特定的情境下,根据具体情况,对事先未估计到的偶发情况决策并进行及时、巧妙、灵活、智慧的处理,创造性实施教育的能力。

3.德育机智包含的内容

一是指德育者在实施德育预设的.过程中,在特定的德育情景里,根据受教育者的身心特征、个体差异及认知经验等,果断、及时、合理、准确地应对各种状况、处理问题。二是指德育者有很强的智慧,精准巧妙地给受教育者以启发、引导和教育。就德育机智的实质而言,德育机智就是一种创造性处理和解决德育相关问题的创造能力。

4.德育机智的生成机理

(1)德育机智的产生是德育者对德育程序实施过程中,受到受教育对象行为或其它因素刺激的反应,并在刺激与反应间建立起正确关系。显然,德育机智不是与生俱来的,德育实践是德育机智的源头。德育者只有在丰富的德育实践探索中,积累丰富的德育经验基础上逐渐形成更好的德育机智。

(2)德育机智的产生有其内在的动力。德育机智就是德育者自我价值欲望无法达到的升华。当德育者的自我价值实现欲无法顺利表达满足时,就要求德育工作者要有责任心和事业心。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从事德育工作不但要对德育工作规律娴熟并掌握,更要从心中爱并乐于从事这项工作,要有做好德育工作信心和责任心。如此,才能有热情,乐于投入到德育实践中去,对受教育者倾注情感及爱心。于是,当出现不利于受教育者道德品质良好发展的问题时,德育者力图尽快找到最好方式妥善解决,促进受教育者道德水平的提高。如果没有对德育工作的热情及对受教育者真心关怀,德育者就不会“情切生智”,就不会千方百计地寻找“妙方”了,德育机智也就背离了其生成的心理基础。

(3)德育机智产生受德育者知识经验、德育信念、心理品质等诸多因素影响,是德育情境中多个因素交互作用综合表现的结果。

5.德育机智的重要

德育机智,对于德育预设能顺利运作,提高德育质效,搞好德育工作,培养受教育者健康全面的思想道德品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实践意义。具体讲来:①德育机智是德育工作的特殊性必然要求。从发展的角度讲,受教育者注重个性发挥。他(她)们在其个性心理、生活履历、行为方式、人生发展规划等方面具有特殊性。德育者要针对不同德育对象,有的放矢、对症下药、创造性地进行德育工作。②德育机智是德育工作者应具备的基本素质,是一项核心心理能力,也是德育者追求的一种境界。()缺乏德育机智,德育工作者无论怎么研究德育理论,永远也不会把德育工作做“出色”.作为德育者,就是要围绕德育预设目标,用适时适当的方式,有效地实现预设目标。这就要求德育工作者具备敏锐的洞察力、强大的分析研究力、组织能力等。③德育机智是获得理想的德育效果的保障。德育实践过程中,总会面临到各种新情况、新问题,这就要求德育者正确分析并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充分发挥德育机智,妥善解决矛盾,避免冲突,使施教双方关系和谐,高效开展德育工作。

6.德育机智的培养

德育机智作为德育者的一种基本素养、能力,需要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反复总结德育实践逐渐养成并提高。

(1)强化德育者的智能修养是培养德育机智的前提和保障。德育者的综合性智能修养是形成德育机智的要素之一。能见多识广、知识(文化知识、德育科学知识、专业知识等)渊博,正确、恰当的提供信息、导引和启示,从而自如回答学生稀奇古怪的问题,这是德育机智的基本前提。除了丰富的知识外,教育者还应具备开放敏捷灵活的思维品质、较好的口才,较强的理论思维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判断反思能力、敏锐的洞察力和驾驭德育事件的能力,唯有如此,面对突如其来的问题才能镇定自若,使德育机智运用成功,这是培养德育机智的根本保障。德育智能综合修养来需要长时间的学习、积累、锻炼。德育机智在很大程度上就是智能修养更高程度的表现。

(2)训练非智力能力是培养德育机智的基础。意志、情感、艺术素质等非智力因素对德育机智的形成影响很大。稳定积极的情感为德育机智提供了“生长的土壤”.坚定、自制、果断的意志是形成德育机智的必须因子。德育者有很好的意志,才能控制情绪,头脑清醒、当机立断、理智、正确判断问题。德育工作中的问题千奇百怪,不好套公式化方案,德育者必须具备较高的艺术素质。德育者应该更多地接受美的陶冶,提高艺术修养,这样直觉思维就越发达,才会有“计上心来”的灵感。

(3)注重实践提升德育机智。要提升德育机智,需要对德育实践情境分析、判断,拿出措施,并对德育对象、德育者、德育情境、德育程序、德育媒介之间的关系归纳总结出普遍联系,为以后的德育实践服务。也对自我德育方式,自我性格、态度等不断调整完善,避免犯错。

7.德育机智的运用

德育机智运用应以人为本、热情关心、尊重受教育者的主体感受,遵循其成长规律,随机应变,营造良好的德育情境,尊重德育规律,因势利导,坚持正确的德育导向,捕捉最佳培育时机,潜移默化,优化受教育者的行为评判标准,因材施教,可严肃刚正,可幽默风趣等,促进受教育者的全面发展。

初中德育生活化研究 篇6

一、以学生为本,浓化校园人文气息

以人为本的教育中特别强调要尊重学生的人格,教师组织下的每一个教育环节、对学校中发生的每一个事件的处理过程、无意识下的一言一行,甚至一个眼神都有可能构成一种环境,它潜移默化,日积月累,对学生的身心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

我们都有这样的经验:要想在平静的水面上击打出浪花,只轻轻拍打一下是不行的,而应把手插入水中,用力推动,且越是持续推动,则后浪推前浪,水势汹涌。现在的农村学生大多也是独生子女,再加上他们身上存在不太注意个人卫生、言行举止欠妥、爱与老师顶嘴、逆反心理强烈等弊病,很多老师会把他们当作是包袱,这样,这些学生有教学问题就很难得到及时解决。作为老师,不能只讲分数不讲关爱,要在学生心头上翻起持久汹涌的道德“巨浪”,只轻轻“搅动”一下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应摆脱功利思想,自觉地提高自身的素质,热爱学生,热情、真诚地帮助学生,以教育者的责任感去努力完成一项项艰巨的德育工程,让学生在想像性的情感体验中得到情感的激荡、认识、升华。

另外,教师要注意自身形象,增加学生的信任感。由于初中生还处在偶像崇拜的阶段,接受建议的过程也受到“光环效应”的影响。因此,我们应该自觉增强个人修养,在日常生活中起到表率作用,避免在学生心中形成不良形象;真诚、设身处地地为学生排忧解难,切忌以旁观者的身份滥施同情,使学生自尊心受到伤害。

二、以情育情,以情动人

在农村学校,学生思想虽然比较单纯,但有些学生也存在着性格孤僻、不合群等现象,因此进行情感教育是必要的,而情感教育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具有感染性。有这样一则寓言:北风和南风比试,看谁能把行人身上的大衣脱掉。北风首先发威,行人为了抵御北风侵袭,把大衣裹得紧紧的;而南风徐徐吹拂,顿时,行人觉得春暖衣厚,始则解开纽扣,继而脱掉大衣。现在的农村学生越来越独立,他们不再以老师为权威,他们已逐渐有了自己的观点。对于学生来说,老师的爱是一种神奇而又伟大的力量,是一种理智与心灵的交融,是沟通师生心灵的桥梁。它可以引导学生产生巨大的内动力,主动地沿着老师指出的方向前进。

我所带的班级,有两位男生因一些生活琐事而发生摩擦,先是恶言相向,继而打起架来,在班上掀起轩然大波。获知此事后,我并没有大发雷霆,而是心平气和地找他俩了解情况,跟他们说做人的道理,告诉他们同学之间和平相处的方法。最后我开了一个以“团结、友情、亲情”为主题的班会,还特意将这两名学生编在同一个小组,安排了学生喜闻乐道的歌曲、典故、谚语、名人名言等项目,学生们的情绪高涨,竞相参与,而那两名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不知不觉地走到一起……

其实,真正能触及学生灵魂的教育常常是不露痕迹的,它不仅发生在操场上,发生在课间十分钟,而且发生在事先无所准备的最自然的生活号情境中。因此,进行情感教育是德育工作者打开学生心灵的钥匙,是“知”与“行”的中介和“催化剂”。

三、与社会、家庭紧密联系,建立起合理的教育体系

当今社会已今非昔比,信息量异常丰富,家庭结构与以往有很大不同,而我们农村学生接触各种信息的机会也在逐渐增多,在这种背景下学校的教育功能就受到了冲击。因此,在教育中,我们应把学校、社会、家庭紧密联系起来,调动起所有的教育力量、教育资源,使教育的内容和形式丰富起来,这样教育效果就能得到不断提高,不断巩固。如我们学校请来有关专家来校进行感恩教育专题会,请来派出所的同志来校开讲座,同学们听了报告中感人的故事,思想上受到巨大的震动和感触,法制观念不知不觉在心中扎下了根。在课余时间,我常通过家访或电话等形式跟家长联系,跟家长们聊他们孩子的成长历程或存在的问题,以及共同探索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这样既完成了我们的工作,同时也能得到家长们的信任和肯定,孩子在学校得到老师的关心,家长们也就放心了。

生活德育理论实践性研究 篇7

一、生活德育理论的基本内容

现代教育学家杜威提出了“教育即生活”理论, 教育即生活理论包含两方面的含义:一方面, 教育是社会生活必不可少的元素, 是必需品。杜威认为, 教育是社会生活延续的手段和方式;另一方面, 教育存在于社会生活之中, 教育离不开社会生活, 教育必须与社会生活紧密联系。

我国近代教育学家, 陶行知先生提出“德育的基础和源泉是生活”。生活是德育的源泉, 并且, 道德与社会生活是不可分割的, 道德与社会生活是有机统一的, 是不可分割的。

综上所述, 生活德育就是道德存在在生活之中, 来源于生活, 并且在社会生活中进行, 最后回归生活, 也就是说, 在生活中学习道德, 培养道德品质, 二者不可分离。

二、现行德育脱离生活

道德存在人的生活之中, 与生活不可分离, 道德是人生活的一个方面, 道德与生活是一体的, 然而现实的德育却离开了生活, 具体表现是:

(一) 道德教育科学化。道德教育科学化把对自然科学的研究和传授方式用于道德教育中, 把人的道德、德行知识化、德育专门化、课程化, 道德教育成了按科学知识教育的方式进行。在教学活动中, 尤其在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活动当中, 我们的教师, 为了完成教学任务, 将课本的道德理论知识传授给学生, 学生接受到的是死板的道德理论, 对于道德理论知识, 学生一味的死记硬背, 将其与其他科学知识一样, 成为一种教条理论, 没有立体的道德感受, 究其原因, 就是没有良好的道德情感体验, 也就是没有通过教学实践感受何为具体的道德素质要求。

(二) 道德教育理想化。道德教育的理想化指的是把道德教育看的过于理想化, 把道德教育英雄化、圣人化、至善化。在我们的教育内容中, 认为我们的世界是一个完美的道德世界, 而与我们实际接触的生活世界有天壤差别, 无形中毒害了我们的受教育者, 没有从我们实际的生活环境中出发, 从而对我们的人格培养造成影响, 形成虚伪的甚至双重的人格特征, “就连个体基本的人格稳定性也难以保障, 造就的只能是虚伪和多变的人格。”

(三) 道德教育灌输化。即道德教育方式主要采取一味的将书本的道德知识强制的教授给学生, 让学生死记硬背或者了解, 让学生按照老师要求的道德规范进行学习和生活, 一味地向学生传授道德知识, 使学生觉得内容高高在上, 距离实际生活较远, 不能激发学生的情感和认同, 不能使学生的道德认知和践行做到统一。疏远了道德教育的教学目的, 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三、生活德育需要通过实践活动实现

马克思主义认为, 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 实践是人们有目的、有意识地进行的活动, 实践是人类一切活动和认识的基础和归宿。实践世界构成了人类社会各种现象、关系的源泉, 人类的一切活动和行为的领域便构成了实践世界的范围。而道德是起源于生活的。任何道德都需要人的主观能动性去实现, 是依靠我们的行为活动去实现, 若只有美好的道德愿望、道德理想, 而从不付诸实践活动, 那所谓的道德只能成为一种空想。通过我们的行为活动、实践方式, 将我们的道德愿望付诸实践, 可以实现德育要求, 加深道德体验, 提升社会道德水平;另一方面, 通过道德实践活动, 提升我们的道德认识。比如说前几年, 公交车乘车, 公交车刚停靠甚至未完全停靠, 乘客蜂拥而上, 为了抢座, 有的甚至提前将物品扔到座位上占座, 上车秩序混乱至极;而近两年, 起初, 几个公交站点设立工作人员组织文明乘车, 到现在每个公交站点自觉排队乘车, 我们的公交乘车道德水平通过实践活动, 逐步提升。因此, 我们的道德实践需要长期坚持不懈, 才能实现人生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斯宾诺莎曾说:“德性就是人的力量的自身。”

生活德育理论需要赋予实践活动, 我国古代教育家以道德修身践行为主要思想, 明确主张修养道德要做两件事:“理会”和“践行”, 即良好的道德修养的形成需要通过实践才能实现, 只有在道德教育前提下去实践, 才能达到道德学习的最高境界。

四、生活德育的具体实践方式

要使我们的德育回归生活, 就需要实践活动这个媒介去实现和完善, 具体实践方式如下:

(一) 改变道德教育方式。首先, 扩大道德教育的范围。将德育工作不仅局限于教学课堂上, 将德育工作走向社会, 走向生活的方方面面中去, 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用道德理念指导他们的生活实践活动, 使学生在真实的生活世界中感受道德教育的美好, 因此要求我们在德育工作中要拓宽德育工作范围, 将学校德育、家庭德育与社会德育相统一, 将德育工作延伸到社会的广阔天地中去。

(二) 以学生为德育主体。一是道德教育应当以学生为主体, 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 以受教育者的实际生活为教育活动的出发点, 重视实践活动, 改变灌输式教育、理想化教育、形式化教育, 重视学生的道德感受, 重视学生的道德情感体验, 通过与受教育者沟通的方式, 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 关注学生的心理成长, 重视心理咨询室的建设, 多多开展校外道德体验活动, 通过一系列赋予生活气息的德育教学活动, 让学生吸收到美好的道德情感。二是以学生为主体, 多多参加丰富多彩的道德生活实践活动。能够加深受教育者的道德情感体验。通过以学生为主体的道德实践才能让受教育者更能感受到“善”、“美”。

(三) 重视实际生活的实践活动。道德实践以意识活动和行为活动为形式, 反映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共同向往和追求, 贯穿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道德实践活动能够提升受教育者的道德体验, 提高道德水平, 重视受教育者生活中的实践活动是完成德育目标的重要途径。

1.从受教育者生活环境出发, 注重道德实践。受教育者的品德形成和发展是在实践活动中能动地实现的。受教育者道德实践活动是促进社会的道德需求转化为受教育者品德的基础。比如, 在儿童时期, 主要接触的是家人, 在少年时期接触范围扩大到老师、同学, 到大学以后逐步接触并深入我们的社会环境中, 在成长过程中会参与各种社会实践活动, 在实践活动中, 接收到各方面对于道德评价、道德思想的影响, 所以, 德育工作应该在成长的各个阶段通过各种道德实践活动进行引导, 从而过有道德的生活。

2.在生活中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藤生麻中, 不扶自直”, 说的就是环境对一个人的重要性, 因此, 在平时的教育生活中创造良好的道德氛围, 教育者要以身作则, 用美好的道德行为引导和影响受教育者, 比如在时间观念上, 如果老师、同学都守时上课、按时完成作业, 言而有信, 那么对于其他受教育者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久而久之, 学生的时间观念也就变强了。

生活是德育的起点, 是道德存在的土壤, 离开生活的基础, 道德将走向虚无。一个人的道德修养, 在很大程度上, 并不是或者主要不是学校教育的结果, 而是主体在长期的社会生活实践中, 在解决一系列的道德冲突的过程中形成的。

参考文献

[1].唐汉卫.生活道德教育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5

[2].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心理学[M].廖申白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4

大学生德育生活化研究综述 篇8

【关键词】大学生 德育生活化 研究综述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1C-0026-03

当前,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和科技突飞猛进的新形势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为了应对来自各方面的挑战,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从不同的角度对思想政治教育进行了探索和创新。随着哲学、社会学、教育学领域顺应关注人、回归生活的历史潮流,不少学者将目光转向了生活德育,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成为一个重大课题。本文对国内学界关于大学生德育生活化研究的相关成果进行综述,旨在不断拓展深化这一研究。

一、关于大学生德育生活化的缘起

近年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德育工作仍存在不少问题,其实际效果并不乐观,德育生活化就是在对德育困境的反思、批判和应对中产生的。

唐汉卫认为只要德育由于脱离生活而带来的问题依然存在,只要生活在不断变化而德育却没能及时立足于现实生活,对德育脱离生活的批评就不会过时。他还指出德育脱离生活主要表现为道德教育的科学化、理想化、成人化和泛政治化等几个方面。高德胜把传统德育表述为“知性德育”,认为它“割裂了德性的内容结构与形式结构,认知与情感、知德与行德,进而割裂了与生活的血肉联系”,全面超越知性德育,需转变到生活德育。文艺文认为去生活化是传统高校德育低效的主要原因,主要表现在“德育观念上过度理性化、知性化,德育对象主体地位缺失,德育过程脱离学习主体的生活以及德育情景脱离社会实际”。可见,去生活化是造成传统德育低效、失效的主要原因已成为众多学者的共识,德育生活化成为高校德育发展的价值取向,成为传统德育走出困境的必然选择。

二、关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内涵

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内涵,理论界尚未形成明确一致的表述,但不少学者作了有益的尝试。张国启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是“相对于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抽象性、概念性的灌输路径而言的,是以生活世界为基础的教育理念或教育哲学思想”。该种观点看到了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是在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批判的基础上产生的,但将其界定为一种单纯的理想性、导向性的教育理念,有失偏颇。尚丽娟指出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是指思想政治教育要立足于生活世界,在生活中找依托、以人为主体、以生活为中心、以教育为导向的教育模式”。该观点阐释了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生活性、主体性、教育性的特点,但只把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作为一种教育理论模型和实践样式的教育模式,仍未全面揭示出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本质。杨永明则将其内涵界定为“思想政治教育在生活世界理论的指导下,以生活为基点,以人为中心,以实践为手段,成为人们现实生活中一部分”的状态。该内涵尊重了“化”字的词义,同时符合逻辑学的定义规则,对德育生活化的本质的揭示有借鉴意义。

在综合学者们对于德育生活化所下定义的基础上,笔者尝试对其进行界定:德育生活化是与脱离生活的过于追求理想化、教条化、泛政治化的德育相对而言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它强调思想政治教育以现实生活为基点,以大学生为主体,以实践为手段,不仅成为大学生生活的一部分,而且引导大学生生活建构的过程和状态。

三、关于大学生德育生活化的依据

(一)理论依据。学者们分别从哲学、教育学、伦理学、社会学等角度对德育生活化的理论依据等进行了广泛的探讨,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1.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一些学者关注了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对德育生活化的理论意义,其中主要的理论支撑包括实践观、认识论、人的本质理论和人的全面发展等理论观点。从实践出发理解社会生活的本质,要求在德育工作中充分发挥学生的自觉能动性,应把学生视为具有独立人格、自主意志、选择愿望、自主负责的主体,注意让学生在现实社会环境中通过自我实践、自我锻炼、自我判断、自我选择去接受教育。人的本质就是社会关系的总和,这种“社会关系”就是主体间的关系,强调德育过程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作为平等主体进行平等交流、相互启发、相互生成的过程。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发展理论的重要内容,要求德育充分尊重大学生的主体地位,将大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作为根本目的,将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作为根本的目标追求。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实践是认识的基础,主张在生活实践中接受教育,并为生活实践服务,德育也才能收到实效。

2.回归生活世界的理论。胡塞尔回归生活世界理论对实现德育生活化有重要的反思和借鉴意义。李和佳等学者较早地阐述了胡塞尔生活世界理论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启发、借鉴意义。他在文中提出胡塞尔生活世界的概念总的来说是一个哲学概念,“强调人们日常的生活及活动是科学的基础”,自伽利略时代开始,纯客观、唯理性的实证主义思潮使得现代科学忽视了人们的生活世界。在胡塞尔看来,只有彻底地追问使一切科学获得有效性的“主观性”,追问对人类的意义和价值,才能理解客观的真理,才能获得世界最终的存在意义。在哲学界回归生活世界的背景下,这一观点引起了现代教育观念的深刻变化,针对德育与生活对立甚至异化的困境,许多学者也提出德育回归生活世界。

3.生活教育理论。众学者认为德育生活化理论是对生活教育理论的扬弃。胡凯、赵惜群等对亚里士多德、卢梭、杜威、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总结。文章论述到,亚里士多德从三方面阐述了生活与德育的关系,即生活是道德存在的最终依据,是良好德性养成的重要途径,是道德和道德教育的目的;卢梭所倡导的“自然生活”、“自然教育”的理念,对西方德育理论的发展产生了长远的影响;杜威在进一步反思传统教育脱离生活的弊端的基础上,提出了“教育即生活”这一关于教育的本原性命题;陶行知扬弃杜威的生活教育思想,构建了以“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为精髓的生活教育理论体系,为德育生活化理论提供了理论和实践依据。endprint

许多学者指出,“生活与道德是一体的”,真实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以生活为起点,在生活中开展,回归生活,引领生活。“生活教育理论”为德育生活化提供了理论依据已成为学者们普遍的看法。

4.人本主义教育思想。部分学者认为人本主义教育思想是德育生活化的理论依据。张月霞指出“在人本主义哲学理论的指导下,人本主义心理学对当代人本主义教育思想的产生起到了直接的推动作用”,其“核心主题是对人的关注,对人之所以为人的思索,以及对人的尊重”,对确认学生的主体性价值,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等的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改革提供了理论支持。学者们看到了长期以来,我国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较多地关注了社会价值,以培养“社会人”为重任,较少地关注个体价值,抹杀了个体的独立性,提出思想政治教育亟待生活化,在丰富的生活中进行价值引导,培育具有独立人格的学生。

5.建构主义理论。建构主义理论对德育生活化的指导意义引起了学者的重视。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学生以原有经验的基础,对新知鉴别、选择和加工,新旧知识相互作用,从而达到知识建构的过程。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育有意识地开发生活中的教育资源,尽可能创设具有生活气息的思想道德情境,以最大可能地调动学生的体验与经验,切实提高学生思想道德水平。

(二)德育生活化的现实依据。较少学者论及德育生活化的现实依据与需求,现有研究认为时代在变革,思想在更新,而德育的主体——大学生,也处在一种与时俱进的变化和发展之中,德育理念和模式必须发生相应的变化,才不至于滞后于快速发展的社会现实。

1.时代的呼唤。杨迎春谈到现代科技的发展、现代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变化带来了人们科学观的革新、世界观的变革,对人的素质也提出了新要求,共同驱动传统德育向生活化转向。范美香指出中国经济、政治、文化、信息及体制的全面开放转型呈现出正反两种效应,对个体发展也具有积极和消极两种影响,为发挥积极影响,抵制消极影响,德育生活化成为开放社会的应然选择。此外,李荣认为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完善呼唤人的主体意识,只有德育生活化才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人的主体性得到解放。

2.大学生的诉求。大学生心理特点决定了该群体独有的学习和活动方式,德育生活化是大学生身心发展的诉求。卢雄指出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是大学生追求幸福、超越自我、渴望实现人生价值、体验新生活的需要。

3.教育的要求。生活既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源泉,又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归宿,因此德育生活化不仅是教育满足受教育者身心发展需求的内在要求,是素质教育改革的内在要求,更是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特性与自身规律的内在要求。

4.应对德育困境的选择。时代大发展和社会大变革对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利益格局带来猛烈冲击,人们价值观和思想观念发生显著变化,而由于传统德育的封闭和狭隘,未能直视社会现实,紧跟时代步伐,履行自身使命,呈现明显的滞后性、低效性和被动性。因此,学者提出德育生活化是摆脱困境的应然选择。

四、关于大学生德育生活化的原则

德育生活化的原则是为实现德育生活化,在确定德育内容、选择德育方法和途径等方面所遵循的基本准则。根据学者对德育生活化原则现有的探索,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人本性原则。人本性原则主张高校德育以学生为本位,以学生的需要为出发点,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重视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在实践中促使大学生产生情感体验从而生成价值认同,在尊重理解的基础上帮助大学生解决实际问题,为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服务。

(二)渗透性原则。渗透性原则要求思想政治教育者具备和强化渗透意识,把德育渗透到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和交往之中,融合各种教育因素及中介形成全方位的教育网络体系,通过潜移默化的形式循序渐进地进行。

(三)主体间性原则。主体间性原则是指首先要把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看做交互主体,在人格平等的基础上教育双方对彼此的协同互动的对话、沟通与情感交流,形成道德共识。

(四)主体性原则。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是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过程中,教育者尊重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激发受教育者主体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使受教育者在分析、比较、推理、实践的基础上能够积极进行自我选择、自我教育、自我建构、自我完善。

五、关于大学生德育生活化的对策

多数学者从德育生活化范式构建较为宏观的视角探索了德育生活化的实现对策,从现有的文献来看,研究者对其探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德育目标生活化。作为德育的出发点和归宿,德育目标在整个德育过程中起着指导和调控作用,邱海锋强调实现德育生活化,内在地要求德育目标生活化,需要“坚持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的统一,注重目标的辩证性;坚持统一要求与个体差异的统一,注重目标的层次性;坚持认知目标与情感目标的统一,注重目标的整体性”。

(二)德育内容生活化。高校德育内容生活化,首先要求德育内容紧贴时代,与时俱进,积极充实拓展;其次突出生活性,从个体生存和发展的角度,探索创新德育内容以关注并引导大学生生活;再次重视生活世界德育资源和素材的开发利用。总之,高校德育不仅要指明政治方向,而且要诠释社会问题,提升人生境界。

(三)德育过程生活化。学者们探索了实现德育过程生活化的原则,杨永明指出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形成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互主体性”,使大学生走进他人、走入社会,建立起平等合作的互动型教育过程。邱海锋还提出将德育过程寓于生活中,把计划性和随机性结合起来,自然地进行德育。

(四)德育评价生活化。德育评价体系对德育活动具有导向、激励、调控和约束等多种功能,是构建德育生活化范式的重要部分。多数学者指出要在生活中进行评价,坚持评价内容的全面性、评价主体的多样化、评价方法的多元化。此外,温丽丽还提出坚持评价的层次性。

六、德育生活化的研究评价与前景展望endprint

经过对所收集的文献进行研究发现,现有成果对深入研究德育生活化具有重要的借鉴和启迪作用,然而这一研究尚未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仍处于探索阶段,且多以基础理论研究为主,还存在一些亟待澄清、分析和解决的问题。

其一,德育生活化的概念及内涵是德育生活化研究的逻辑起点,至今尚未达成普遍认可的共识,需进一步解析探讨和充分理解,以形成更为科学的界定,为研究深入开展奠定前提和基础。

其二,学者们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理论依据有了颇为全面的论述,但受到专业背景等认知经验的制约,深刻性和严谨性有待进一步加强。

其三,关于高校德育生活化对策的研究尚显不足,一方面对策的维度需要继续拓展;另一方面,每个维度的探索有待进一步深化。此外,往往将对策探讨与范式构建置于同一层面,缺少具体可操作的路径措施,关于大学生德教育生活化路径的研究仍有待具体深入。

其四,德育生活化与主体性、主体间性、体验性、欣赏型等其他德育模式在理论依据、现实依据、实施原则等方面存在着相关相融性,应对诸模式关系给予重视与探索,以利于德育模式的整合协调与改革创新。

其五,由于各地区经济水平、文化传统、民族习俗、教育环境等方面的特殊性,大学生在心理素质、思想观念、价值取向、行为方式等方面存在着许多特殊的地方,大学生德育生活化也就有了特殊性,因此应结合不同地区实际,不同类型高校实际开展研究,将规范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使德育生活化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

【参考文献】

[1]唐汉卫.脱离生活的道德教育:表现与批判[J].当代教育科学,2004(10)

[2]高德胜.知性德育及其超越—现代德育困境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2)

[3]文艺文.大学德育路径生活化[J].道德与文明,2007(5)

[4]张国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路径探讨[J].思想教育研究,2008(4)

[5]尚丽娟.思想政治教育应生活化[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05(10)

[6]杨永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研究[D].西安:长安大学,2010

[7]张廷国.胡塞尔的“生活世界”理论及其意义[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5)

[8]张月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研究[D].青岛:中国海洋大学,2012

[9]邱海锋.论大学生德育生活化范式的构建[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07

【基金项目】广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课题(2012SZ012)

上一篇:军队绩效下一篇:大学应该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