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体系建设

2024-08-15

应用体系建设(精选12篇)

应用体系建设 篇1

摘要:基于对苏里格气田数字化建设经验的总结和未来发展趋势的研究,提出了气田智能化建设的体系化思想,从采气厂前端、中端、后端三个业务层面梳理并阐述了苏里格气田智能化建设的应用架构体系,为气田智能化建设提供了一种先进、可行的方案。

关键词:气田,数字化,智能化,应用体系

1 引言

苏里格气田较为恶劣的自然地理条件及生产特点给安全生产和管理造成了诸多困难,对现场安全生产管理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经过多年的研究、探索和建设,苏里格气田的开发生产逐步实现了数字化,但如何将现有的生产监控信息用于生产流程的自动控制、生产的自动优化、气藏管理的自动分析,充分发挥数字化在气田开发生产过程中的辅助决策作用,真正实现“让数据说话”、“听数字指挥”,成为苏里格气田智能化建设及管理的重点。

目前,苏里格气田已建立了数字化气井、数字化集气站和数字化管理平台,气井数据经自动采集后传输至集气站,集气站通过网络将数据传输至数字化管理平台,由平台对数据进行分析,再根据分析结果,向集气站和气井发送远程控制指令,对气井和集气站实施远程控制。

2 气田智能化应用体系研究

以实现井站生产智能控制、生产组织智能管理、气田开发智能分析为目标,从前端、中端、后端三个层面实现气田智能化管理,其智能化应用体系架构如图1 所示。

前端智能化是通过优化智能开关井技术,提升场站数据分析及控制能力,完善气区工艺运行系统及公共环境监控措施,实现气井生产智能控制、场站运行自主管理、气区一体化监控。中端智能化是以数据二次应用为重点,建立以生产运行指挥与安全预警为核心的智能化管理平台,通过对实时数据的计算分析,实现生产运行自动预警、业务流程自动跟踪与受控。后端智能化则是以趋势分析研究为重点,搭建气田开发技术分析专家库,利用海量的历史数据实现气井生产各项技术数据的自动计算与统计分析,为生产指挥及气藏研究提供科学的决策建议,实现气田最终采收率与开发效益的最大化。

3.1 前端智能化

3.1.1 智能化气井

智能化气井包括数据采集智能判断、生产智能控制、安全防范智能管理三方面。通过RTU、智能仪表、控制机构、视频设备等数据的自动分析,实现气井有效数据主动筛选、条件控制智能判断、安全防护自主管理的运行要求,由人工监测转变为自主管理。

(1) 气井生产控制智能化:建立单井电磁阀智能运行数据模型分析生产规律,可根据现场实际需求,对控制模式进行实时更新和完善,为间开井的高效管理提供有效方法和手段。

(2) 气井数据采集智能化:增加仪表异常值判断,增加数据存储功能,扩展监测端口,开发单井蓄电池监测模块,对单井电容电量进行检测,实现单井供电提前预警,确保单井通讯不间断。

(3) 井口安防智能化:开发了气井井口图像智能拍照功能,实现井场闯入触发拍照、存储并主动回传告警信息。

3.1.2 智能化集气站

完善生产运行数据的分析功能,实现生产异常信息自动提示,并对无人值守站的环境、视频安防进行有效监控,由人为监控转为系统自主联控和动态预警。

(1) 集气站生产预警智能化:建立集气站数据诊断模型,随着场站工况运行环境的变化,系统自动对生产状态做出判断,将要注意的事项及下一步操作流程自动呈现在监控人员面前,实现工作流程的自动分析提示。

(2) 集气站安全防范智能化:集气站增加温度、声音、火焰监测装置,并根据环境情况向相关人员提出预警措施,进一步提升无人值守区域安全防范能力。

3.1.3 智能化气区

通过分析管网压差、温度等数据信息,对生产区域进行环境监控并自主提示,辅助组织生产、冬防保温、防洪防汛等工作的开展,实现全厂管网运行管理。通过各站干管、气区集气支线综合监控,实现管网与集气站运行联动控制。另外,在路口监控和车牌识别的基础上,整合GPRS监控系统,实现车辆运行、道路状况及自然环境的一体化管理。智能化气区架构见图2。

3.2 中端智能化

基于实时生产数据,根据生产需求对关键数据进行二次分析处理,从工艺运行、业务管理及“动状态”管理三个方面进行智能化研究。

3.2.1 系统运行智能诊断

建立完善的实时数据分析模型、生产运行诊断及自控系统运行诊断专家库,按照设定的时间自动对各项数据进行分离和诊断,并对故障进行分析评价,达到自控系统和生产运行的自动诊断、提示、预警的目的。

3.2.2 生产调度指令系统

结合两级平台实际业务交叉需求,实现工作任务和调度指令自动统计、自动分配、动态跟踪、闭环管理。建立完整的任务跟踪落实反馈的闭环结构,每周、每月自动统计近期工作任务完成情况。建立业务程序规范数据库及任务基础信息数据库。实现一、二级平台联动操作,任务显示界面实时刷新,实现两级调度指令的无缝对接。

3.2.3“动态”集中受控管理

(1) 设备动态运行监控:设置各类设备重点参数运行范围,对设备运行状态进行实时报警并自动提示,同时对每项报警进行故障分析,提出故障产生原因及有效措施建议。

(2) 车辆动态监控:完善车辆运行动态资料及道路状况的收集和集成,实现车辆运行状态及时显示、超速报警、危险点提示及日志查询等功能,同时可根据每日车辆运行状态,为车辆调度提供调派建议。

(3) 污水罐动态监测:转变传统单一的污水液位监测,增加油水体积的动态预警功能,根据油水位分别计算出对应的油水体积,并设置报警限值。

3.3 后端智能化

将数据分析计算与气田开发技术相结合,搭建气田开发技术分析专家库,为技术管理人员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有效指导气田开发工作。

3.3.1 设备管理智能分析

通过对设备运行故障、备品配件消耗等信息的统计分析,形成设备运行状态信息库,建立全厂设备电子档案,自动生成各类分析结果。自动计算每台设备的故障率,实现设备运行故障分析。记录每台设备的备件消耗数量,形成备件使用台账,分析统计每台设备每年运行维护成本。

3.3.2 工艺运行智能分析

将井、站及管网运行数据与工艺技术相结合,通过自动计算分析、工艺措施自动优选,具备排水采气措施优选、管网输送能力校核及药剂加注量自动优化等功能,实现气田工艺运行的智能化分析。

(1) 排水采气分析功能:将每项排水采气措施应用范围及积液井判断条件内嵌至数据库,根据生产报表系统自动筛选积液井,并根据不同的生产状态,自动选择相适应的排水采气措施。系统通过对单井生产数据的计算分析,自动生成排水采气工作制度,并建立排水采气动态分析库,对实施排水采气后气井的生产能力、压力变化情况进行跟踪统计分析,便于指导下一步工作的开展。

(2) 管网运行分析功能:通过对上下游压差及管线输送能力的分析计算,实现清管作业自动提示。根据集气支线输送气量、管径、管线上下游压力、温度等参数的监测分析,自动计算出每条集气支线在冬季运行中每天的甲醇注入量。自动校核干管输送能力,对已接近或达到最大输送能力的干管实现自动提示,为管网技术改造提供指导意见。

3.3.3 生产动态智能分析

通过对各类生产指标的计算、对比和分析,在不同区域、不同时间、不同类型的气井中寻找生产规律,从而制定优化气井各类生产指标及技术措施。

(1) 实现气井生产状态自动分析:实现产量运行及压力运行分析两项功能,将实时数据库与数字化生产管理平台进行对接,实现不同统计方式下每口气井生产状态的自动分析。

(2) 实现气井生产指标的自动分析:在开井时率实现自动计算的基础上,增加对计算结果的分析统计,自动呈现气井非正常关井的数量、井号及原因;增加对问题井处置措施的分析提示;同时实现气井压降速率计算功能,自动生成每口单井压降速率,与开发指标进行自动对比,判断每口单井是否在计划稳产期内,实现对气井合理开发的智能预测。

(3) 生产管理指标的优化分析:实现气井精细管理模块中的间歇生产井功能,建立间歇井生产管理专家库,自动筛选间歇井,并根据每口间歇井生产特点,通过专家库进行分类对比,自动生成间歇井生产制度。

(4) 区块及单井产量预测:在气井精细管理模块中新增区块产能预测及单井最终产能预测两项功能,根据区块所辖单井开关井时间、开关井数、日产气量等基础数据的分析计算,实现对区块产量及单井最终产气量的预测及发布。

4 结语

苏里格气田智能化采用了继承与创新相结合的建设模式,提升了智能化应用效果。智能化是数字化发展的高级阶段,它将为企业带来的不只是人工成本的减少、劳动强度的降低,更重要的是带来了生产效率、安全生产及管理水平的提高,以及生产管控流程的优化和企业组织架构的变革。随着物联网、大数据、移动应用等信息技术的发展,智能化应用将在油气田生产建设过程中得到不断的扩展、丰富和完善。

参考文献

[1]陈晓富.三相电动执行机构智能控制器的设计[J].自动化与仪器仪表,2012(02):39-40,43.

[2]铁锐.浅谈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设计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科学之友,2010(06):40-41.

[3]程澜,罗建.智能化工业以太网故障诊断体系研究[J].航空计算技术,2012(04):31、33.

[4]穆铁奎,马建格.智能化钻井技术分析与发展趋势[J].电子测试,2013(05):107-108.

[5]谢贤平,韩孟微.矿井通风信息化和智能化研究[J].云南冶金,2012(05):47-49.

[6]杨威.衢州电网智能化探索[D].浙江:浙江大学,2012.

[7]李国英,侯珂.数字油田研究现状分析[J].中国科技信息,2012(22):36,38.

[8]蔺胜利,滑晓辉,单鸿飞.玛河气田智能建设试点设想[J].中国信息界,2012(12):40-41.

[9]裴非等.农村电网智能化建设技术框架研究[J].陕西电力,2010(03):12-15.

应用体系建设 篇2

在美国普遍使用以商业征信公司为基础的社会信用管理方式,遍布美国的个人征信公司、追账公司等都是从盈利目的出发,向社会提供有偿服务,包括资信调查,资信评级,资信咨询,商账追收等,完全实行市场化运作。

在美国,每个人都有一个“社会安全号”SSN(social security number),这个安全号可以把一个美国人一生几乎所有的信用记录串在一起,包括个人的银行账号、税号、信用卡号、社会医疗保障号等都与之挂钩。自20世纪30年代美国成立社会安全管理局后,联邦政府下令,所有合法公民和居民必须持有有效社会安全号,该号由国家社会安全管理局统一赋予。只要把某个人的社会安全号码输入全国联网的计算机,任何人均可查到自己的背景资料,既包括年龄、性别、出生日期等这些自然状况,也包括教育背景、工作经历、与税务、保险、银行打交道时的信用状况、有无犯罪记录等等。如果一个人有过不良纳税记录,那么这一记录将永远伴随着他,当他去求职、买保险、买汽车、开公司,几乎无论他做什么,无论他到哪个州,这一污点都无法抹去,他将因此而四处碰壁。

在美国,社会安全号码就如同中国的公民身份号码,每人只有一个,并且终身不变、终身使用。美国是个联邦国家,即使是作为“身份证”的驾驶执照,也是每州不同。所以唯一跟着你一生不变的,唯有社会安全号。很多学校,拿此来做学籍号码。没有它,你只能算是一个社会边缘人,用不了多久,你就会明白许多东西你必须有社会安全号才能享受到。

对消费者信用评估和提供个人信用服务的中介机构,在美国叫信用局,或称消费信用报告机构。专门从事个人信用资料的收集、加工整理、量化分析、制作和售后服务,形成了个人信用产品的一条龙服务。美国的个人信用服务机构实行的是自由的市场运作模式,这些机构都是由私人部门设立的。整个美国有1,000多家当地或地区的信用局为消费者服务。但这些信用局中的绝大多数都附属于Equifax、Experian和Trans Union三家最为主要的征信局,或者与这三家公司保持业务上的联系。而这三家征信局都建有覆盖全美国的数据库,包含了超过1.7亿消费者的信用记录,从而在事实上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这也构成了美国信用局制度的核心。

美国的信用局制度就个人信用信息的收集、个人信用产品的开发和管理形成了一套科学的体系,其主要包括三个环节:

1、个人信用资料的收集和登记、2、个人信用数据的加工处理和信用评估、3、个人信用产品的销售使用。

在美国,几乎每个成年人都离不开信用消费,要申请信用卡、分期付款、抵押贷款等,都需要对消费者的信用资格、信用状态和信用能力进行评价,这种评价集中表现为信用报告。美国的个人信用报告由三大信用机构提供,对个人的借款习惯进行详细纪录和分析。

为了达到既保护个人隐私和合法权益,又保证正常信用信息的充分交流目的,美国法律在以下三个方面作出界定:(1)什么信息属于个人隐私,应当予以保护,什么信息属于正常的信用信息,应当公开并允许征信机构搜集;(2)如何保证信息的使用目的是正当的,即不能被滥用;(3)如何保证信用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和及时更新。为了保证消费者的知情权,美国规定任何机构或个人根据征信机构提供的信用报告作出不利于消费者的决定,比如拒绝消费者的贷款、工作、牌照申请等,必须告知消费者提供该信用报告的征信机构的名称、通信地址和电话号码。

如果有了不良记录,可能没人再愿意贷款给你,这时,信用修复机制会帮你解除顾虑,给你提供建议,包括如何清理、重组债务,如何加强理财,以便分批偿还债务等。还清贷款后再对你观察两三年,如果没有污点,就可以消除记录。

应用体系建设 篇3

摘要:教学资源数字化建设是当前我国各级各类学校教学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学校教育资源信息化的基础。在这方面,基础教育起步较早,整个体系已经较为成熟。本科院校也逐步启动了各种数字化资源建设工程,并取得了初步成果。我校作为应用型本科院校,作为内涵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的教学资源数字化建设才刚刚起步。本文从重庆工程学院教学资源数字化建设的现状、现实意义、建设的内容、方法策略以及资源的管理与利用等方面进行探讨。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教学资源数字化;体系建设

一、教学资源数字化体系建设及其意义

广义的教学资源是指一切可以帮助学生达成学习目标的物化了的、显性的或隐性的、可以为学生学习服务的教学组成要素。包括一切可以利用于教育、教学的物质条件、自然条件、社会条件以及媒体条件,是教学材料与教育信息的来源。概括地说,教学资源主要包括教学材料、教学环境及教学支持系统。

而教学资源数字化,就是将传统的教学资源数字化。在现实理解中,教学资源数字化是专指用数字技术处理的、可以在多媒体计算机与网络环境下运行的软件教学资源。它的基本特征是处理数字化、传输网络化、检索快速化、呈现多媒体化、组织超链接化。数字化教学资源是随着数字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的发展而提出的新概念。其体系建设是数字时代教育教学改革的必然要求。在这方面,基础教育起步较早,已建有区域或全国的共享型数字化教学资源,内容十分丰富,整个体系较为成熟。本科院校也陆续启动了各种数字化资源建设工程,取得了初步成果。但我校由于建校时间不长,前期的工作重点大多房子外延建设上面,作为内涵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的教学资源数字化建设与利用还刚刚起步。在数字化时代,应用型本科院校构建丰富的、实用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借助于先进的网络教学环境和资源管理平台,实现数字化的教学模式,对于新时期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培养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第一方面,实践教学表明,充分地利用数字化教学资源,对于培养学生学习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拖过提高对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利用,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

第二方面,学生通过对数字化教学资源使用过程中,不仅仅可以获取专业知识,而且还能够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二、教学资源数字化体系建设的基本内容

教学资源数字化体系建设的内容包括:资源平台建设、资源库的建设、资源标准建设等方面内容。

1.资源平台建设

资源平台包括资源制作平台、资源管理平台和资源应用平台三大子系统,遵循国家教学资源建设技术标准,并通过多系统耦合实现各平台互联互通,为全校师生提供各种网络服务。

2.资源库的建设

资源库的建设是我校教学资源数字化体系建设的核心内容。因为应用型本科教育类型有别于普通高等教育和基础教育,所以教学资源库的建设与之也有很大的区别。高职教学资源库的建设包括媒体素材库、精品课程库、专业资源库、教师教学网站等。

(1)媒体素材库:媒体素材是传播教学信息的基本材料单元,一般可分为五类,即文本类素材、图形(图像)类素材、音频类素材、视频类素材、动画类素材。

(2)精品课程库:精品课程是在网络课程基础上开发建设的优质课程,内容主要包括:课程大纲、课程内容、教案、课程题库、网络课件、案例、文献资料、常见问题解答等。

(3)专业资源库:《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中提出:“创建共享型专业教学资源库,对需求量大、覆盖面广的专业,中央财政安排经费支持研制共享型专业教学资源库,主要内容包括专业教学目标与标准、精品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实验实训、教学指导、学习评价等要素,以规范专业教学基本要求,共享优质教学资源;针对职业岗位要求,强化就业能力培养,为实施‘双证书制度构建专业认证体系;开放教学资源环境,满足学生自主学习需要,为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和构建终身学习体系搭建公共平台。”由此看出,专业资源库包含了本专业建设的许多内容。

(4)教师教学网站:以教师所任课的课程内容为主,是基于教学应用的网站。

3.资源标准建设

在教育资源建设过程中,统一的标准是非常重要的。其主要目的是为资源的开发者提供统一的标准,已达到最后资源在基本结构属性上的一致性,以便实现资源在区域内的广泛共享,并在后期的使用中提高使用效率提供支撑。资源标准建设包括一下内容:资源内容要求、资源管理规范、资源建设的技术标准以及资源评价标准等。

三、教学资源数字化体系建设的策略

教学资源数字化体系建设的总体策略是,首先搭建数字化资源的平台,然后制定资源数字化建设的标准,最后制定数字化资源建设的实施办法以及应用方案。

1.资源平台建设的策略

资源管理平台系统是整个资源体系建设中一个比较重要的子系统系统,它将承载整个数字化教学资源,应具有应用以及管理资源的作用。资源平台建设要求建成统一的信息管理、统一的资源管理、统一的用户管理和统一的权限控制。资源平台的建设通常有三种模式:一是购置市场产品。但购置市场产品,价格相对偏高,与校情符合度小,维护不便。二是自主研发。价格、适合度、维护等都较好,但要求较强的技术力量,而院校往往经验不足。三是联合研发。联合开发是指学校与企业(合作开发的一种模式。这种模式弥补了前面两种模式的不足,是高职院校可以采用的较好模式。我校可以采用第三种模式,由软件学院和软件研发中心共同进行开发,这样既可以避免在开发过程中的技术实力不够,也可以让老师全程参与到开发过程中,方便后期的实施维护等工作。

2.资源库的建设策略

资源库建设是整个资源体系建设的核心,总体策略是教务处组织、各个二级学院为主体进行建设。

(1)提出建设要求

教务处应首先要对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提出总体要求。资源建设要满足应用型和日常教学的要求;资源库的知识体系要针对特定的岗位要求和职业所需技能来构建。

(2)统一建设标准

要建成全校统一的资源库,需要对各类标准进行统一,比如技术标准、评价标准都要进行统一。对需要建设的内容和管理也要提出具体要求。

(3)实施建设策略

由于我校建校时间较短、资金薄弱、经验不足等因素,因此,可采用“边建边用、分期分批、逐步完善”的建设策略。另外,可以按照“引进优质资源,开发特色资源,引进和开发并举”的原则进行

四、数字化教学资源的管理与利用

1.数字化教学资源的管理

平台的日常管理由信息中心负责。日常的技术管理可以由软件学院和软件研发中心负责。教学资源管理系统是对存储于资源库介质中的教育资源进行管理、维护和更新的功能性设施,主要包括三个子系统:资源库管理、系统管理、资源使用和交流。这三个子系统为三类用户(管理员、审核员、一般用户)提供资源检索、资源发布、资源审核、权限管理、计费、用户信息交流等多个方面的服务。资源的更新和维护是一个经常性工作,必须纳入教学的日常工作之中进行管理,要有专人负责,使建设的资源总是保持与教学相适应。

2.数字化教学资源的有效利用

资源建设的最终目的是为日常教学提供帮助。要达到这目标,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系统要提供能够共享、交互性强、方便使用的资源。所以,需要将整合现有资源,形成共享,使师生能够方便、快捷地进行搜索、上传、下载和引用;其次,学校需要制定相关政策,激励教师使用,教师激励学生使用,让使用者有益,这样才能推广应用;第三,要优化校园网络,使师生在使用数字教学资源时做到随时随地、无障碍。只有这样,数字化教学资源才能被充分利用。

我校的教学资源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学校主要领导牵头,举全校师生之力才能建设好、使用好。

参考文献:

[1]滕霞,段崇江,张建伟,王学优.网络课程评价标准的研制[J].现代教育技术.2003(1):5-11

[2]彭新一,陆芳,郑道林.高校多媒体网络教学资源系统的建设及应用研究[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7(6):22-24.

[3]宣洵,程建刚,王学优.标准化基础教育资源库的研究与设计[J].电化教育研究.2003(4):55-58.

[4]余胜泉,朱凌云.《教育资源建设技术规范》体系结构与应用模式[J].中国电化教育.2003(3):51-54.

浅析运营协同体系建设与深化应用 篇4

1.1 理念和策略

弘扬“努力超越, 追求卓越”的企业文化, 贯彻“三集五大”对运监工作的要求, 围绕公司运营管理, 做好协同控制体系建设和深化应用, 对公司部署安排的具体事项进行专项协同, 确保事项顺利推进, 及时组织协同、会商会议, 协同分析诊断, 共同研究、解决处理公司生产运营过程中出现的异动和问题, 有效发挥运监中心“三个服务”的职能作用, 为公司生产运营、改革发展保驾护航。

1.2 范围和目标

专业管理的范围包括全面监测与运营分析发现的异动和问题, 以及公司决策层部署事项等。

旨在通过协同控制体系的建设与深化应用, 采用横向协同、纵向管控以及专项协同等方式, 协同处理相关问题或事项, 达到提高运营效率、提升经营效益、防范运营风险、支撑战略目标实现的目的。

2 主要作法

2.1 工作流程图 (如图1)

2.2 主要流程说明

2.2.1 体系建设

为确保协同控制体系建设紧跟省公司工作部署, 国网荆门运监中心以“三集五大”体系构建为导向, 制定协同控制体系建设专项工作方案, 重点针对专业部门和相关单位配合落实, 明确相应的协同控制联系人, 落实对应的工作措施, 确保公司协同控制体系建设完善, 协同控制工作开展顺利。

2.2.2 异动处理

(1) 开展异动问题协同。运监中心在监测、分析工作中发现并确认的运营异动、问题, 填写《运营协同工作单》, 转至业务部门 (单位) 处理;对于涉及多部门 (单位) 的异动或一般性问题, 运监中心可采取调研、会商等方式, 进一步协同分解任务、明确责任、确定时限, 填写《运营协同工作单》转至承办部门 (单位) 处理。

(2) 督促问题处理进度。运监中心督促承办部门 (单位) 接到《运营协同工作单》后, 应按要求开展工作, 并在建议完成时间内消除异动、解决问题, 向运监中心反馈处理结果、提交有关支撑材料、申请异动、问题关闭。未能按时限完成的, 应在完成时限前向运监中心说明。

(3) 及时消除关闭异动。运监中心通过运营监测 (控) 信息系统等方式, 对发现的异动、问题变化情况以及消除、处理进展情况进行跟踪。对承办部门 (单位) 反馈的节点工作进展、异动消除和问题处理结果等进行验证、关闭。

2.2.3 考核评价

运监中心对相关部门 (单位) 开展的运营协同处理情况进行评价。依据责任部门 (单位) 填写的《运营协同工作单》, 主要从及时性、完成效果等方面进行评价。具体包括制定处理计划、落实方案 (计划) 进度、过程反馈及时性和结果反馈及时性, 反馈内容清晰度、支撑材料完整性、事项处理成效等。评价结果根据工作需要视情况纳入部门和基层业绩考核体系, 作为年度考核和评优评先的参考依据。

2.3 人力资源设置

2.3.1 组织机构

2.3.2 岗位设置及职责

地市公司分管领导:成立以分管领导为组长的协同控制工作领导小组, 负责组织开展协同控制工作, 确定协同控制体系建设目标, 组织审定协同控制深化应用实施方案, 研究决定协同控制工作中的重大问题。

运营监测 (控) 中心:设立协同控制管理专责, 明确相关部门和单位工作职责, 建立相应的考核奖惩机制, 要求相关职能部门和单位将同业对标工作贯穿到协同控制管理的全过程。

专业部门 (相关单位) :设立协同控制联系人, 负责参与公司协同控制工作体系, 常态化开展协同控制工作, 协同处理与消除上级或本级运营监测 (控) 部门发出的运营异动 (问题) 业务, 确保公司运协同控制工作的全面化、专业化、协作化。

2.4 绩效考核与控制

2.4.1 组织机构

绩效评估考核由运营监测 (控) 中心牵头, 各专业部门 (相关单位) 配合完成绩效评估考核。

2.4.2 考核原则

(1) 全面开展的原则:在公司运营监测 (控) 中心以及各专业部门 (相关单位) 全面开展绩效考核工作。

(2) 求真务实的原则:求真, 就是要求各项指标真正反映本单位的实际管理水平, 在对比中找出问题和差距并及时改进。务实, 就是要以科学的态度、实干的精神、创新的手段不断完善本部门 (单位) 的各项管理。

(3) 持续提高的原则:要突出业务规范、管理创新, 通过加强数据分析促进协同控制深化应用。要求公司运监部门结合实际, 对本单位的协同控制工作实现集中管理, 按照分析、发起、派单、处理、整改、关闭的标准工作流程执行, 确保协同控制工作成效, 实现问题防范关口前移、工作质量可控在控、管理水平持续改进。

2.4.3 规章制度

《湖北省电力公司运营监测 (控) 协同控制管理办法》 (鄂电司运监[2012]7号)

《国网荆门供电公司运营监控异动问题闭环管理实施意见 (试行) 》 (鄂电司荆门供运监[2014]5号)

2.5 具体措施

2.5.1 加强制度建设

为认真贯彻落实省运监中心相关工作要求, 有效提升运营监测工作质效, 国网荆门运营监测 (控) 中心正式推行运营监测工作协同联系制度。运营监测工作协同联系制度, 是运营监测 (控) 中心对运营监测工作的一次大胆探索。协同联系主体, 主要由负责公司运营管理的相关专业部门, 承担公司主要运营业务的相关支撑和实施机构, 负责公司运营监测 (控) 的职能部门组成, 其具体参与人员是由各相关单位 (部门) 结合专业实际和职责划分选定的专业人员, 负责参与公司运营监测工作体系, 常态化开展协同工作, 确保公司运营监测工作的全面化、专业化、协作化。

2.5.2 加强队伍建设

成立运营监测分析专家组, 进一步保障公司运营监测、分析、协同工作顺利开展, 有效提升运营监测、分析、协同工作水平。 (1) 负责对公司整体运营情况进行全面评估, 梳理需开展监测分析的业务流程和关键环节, 明确监测分析业务关键点, 指导运营监测分析工作开展; (2) 负责对公司运营过程中暴露出的异常或问题, 组织相应专业人员, 对特定的工作流程和业务行为开展问题调研, 通过运用专业的监测和分析方法, 找出异常或问题形成的原因, 提出有效的整改建议; (3) 负责按照运营监测 (控) 中心的实际工作需要, 安排专业人员对运营监测分析人员开展相应业务培训, 全方位介绍专业工作流程和工作模式, 对专业基础知识、专业系统中的模块功能、系统中各种数据的查询路径进行详细讲解, 拓宽运监中心人员业务面, 提升运营监测、分析、协同工作的广度和深度。

2.5.3 加强学习建设

开展工作交流座谈, 以交流促学习, 以座谈代培训, 查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提升业务知识和工作水平。从参加的国网视频教学、挂职锻炼、跟班学习、集中专业培训等各种形式业务培训, 结合各自实际工作开展情况, 交流个人学习和工作体会。重新对《湖北省电力公司运营监测 (控) 工作管理办法》、《湖北省电力公司运营监测 (控) 运营分析管理办法》等规章制度进行了宣贯学习, 明确了自身存在的不足和差距。激励全员向省运监中心学习, 认真工作, 积极进取, 做好“三个服务”工作, 为公司生产运营、改革发展保驾护航。

2.6 实现效益

2.6.1 管理效益

为有效解决各类异动问题, 运营监测 (控) 中心安排专人, 负责协同异动管控工作, 及时跟踪异动问题的处理进度, 定时、定量的完成异动问题消缺。通过运监二期平台、营销稽查监控、深化监测等多方位、多角度发现业务异动和管理问题, 共发现业务异动155个、发起《运营监测 (控) 协同控制工作单》95份, 在《运营监测 (控) 协同控制工作单》执行流转的全流程期间, 主动在每个关键环节与专业部门联系, 提前进行沟通解释, 深入排查协同运转中的淤滞点, “定人定时”地促进业务部门与运监中心进行协同磨合优化, 做到事前沟通“弄明白”、事中控制“可执行”、事后处理“说清楚”, 提升协同控制的常态化与权威, 实现了协同机制的高效运转和集约化管理, 严格要求反馈质量, 有力促进业务部门认真分析、积极整改异动和问题, 实现了异动管理的闭环管控, 有力地推动了运营监测 (控) 中心各项业务的正常开展。

2.6.2 经济效益

认真落实省公司关于营销稽查监控相关业务划转的要求, 将营销稽查监控业务与协同控制工作相结合, 全面接手营销稽查监控相关工作职能, 扎实开展异常监控, 深入开展问题分析, 编制《营销稽查监控监测周报》, 下发《运营监测 (控) 协同控制工作单》, 促使营销部门及时发现和更正工作流程和业务行为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 为经营工作保驾护航。通过与协同控制工作相融合, 截止2014年7月, 公司的营销稽查监控工作累计实现了20.3万元的经济效益, 在全国网系统273个地市公司中排名第14名, 受到了国网公司的肯定。

3 评估与改进

3.1 存在的问题

(1) 协同控制工作仍有进步的空间。目前的协同工作还未完全形成闭环管理, 协同的目的是为了发现、分析、解决问题, 提高公司经营质效。但目前发现的部分问题, 没有引起专业部门的高度重视, 整改力度偏弱, 整改结果得不到及时反馈, 使工作的质效不能逐步显现。

(2) 人员综合业务能力有待提升。运监中心作为“三集五大”体系建设新成立的部门, 对综合业务素质要求较高, 目前配置人员大多数为原专业工作人员, 在日常工作的开展上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需尽快提升从业人员的综合业务能力。

3.2 改进方向或策略

3.2.1 落实标准化工作要求, 固化协同控制流程

按照公司“三集五大”体系对协同控制工作相关要求, 以标准体系建设工作依托, 深入开展公司全部低压台区线损异常问题协同控制工作, 通过固化工作运转流程, 实时跟踪、督促整改低压台区线损异常问题, 进一步提升公司经营管理成效。

3.2.2 履行系统管理职能, 提升业务支撑能力

认真履行对运监二期平台及其“量价费损”系统的管理维护职能, 培养工作人员对异常业务的判断分析能力, 提升全员对系统应用及维护管理的能力, 及时发现、有效解决异动问题, 确保系统运转流畅, 提升协同控制工作质效。

3.2.3 开展业务培训, 强化人员能力

应用体系建设 篇5

内部控制体系是为合理保证单位经营活动的效益性、财务报告的可靠性和法律法规的遵循性,而自行检查、制约和调整内部业务活动的自律系统。

摘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深化,信息化已经深入到企业日常的财务管理工作中,并成为企业未来财务管理的重点发展方向。但由于社会市场中存在着一系列不稳定因素,以致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建设的信息化还存在不少问题。本文以笔者所在企业实施内部控制体系建设信息化为例,对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建设信息化的应用进行了简要的探析。

关键词:内部控制 信息化 应用 体系建设

一、企业背景概述

自2012年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启动内部控制体系建设以来,山西新华化工有限责任公司作为其下属中国北方化学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北化集团)的子公司,积极参与了北化集团组织的内部控制体系建设,成立了以董事长为组长、总会计师为副组长的内部控制领导组,财务金融部为常设办公室。2013年下发了《公司内部控制实施方案》,编制了《公司内部控制手册》及系列管理制度。

公司内控建设的基本目标是:让每一个有风险的地方都有内控制度,让每一个内控制度都有规范的流程,让每一个流程都能有效运行。

公司内控制度的设计规划是:以公司内控制度为设计中心,在此基础上,建立和完善一套组织结构、岗位责任制、规章制度、具体业务处理程序与控制方法、管理报告制度、会计控制制度、内部审计制度等内控体系,从而打造规范化、高效化、信息化的特色精益公司。

具体设计包括三个相对独立的控制层次:第一层次,在公司的供、产、销全过程中全部融入相互牵制、相互制约的制度,建立以“防”为主的全价值链精益管理事前控制体系;第二层次,在常规的会计核算基础上,对公司的各个岗位、各项业务进行周期性的核查,建立以“堵”为主的全价值链精益管理事中控制体系;第三层次,以已有的稽核、内部审计、纪律检查部门为基础,成立内部控制监督评价委员会,对内控制度的执行进行日常和定期专项监督检查,建立以“控”为主的全价值链精益管理内部控制评价体系。

《内控手册》下发后,由于内容较多共计500页,涉及6个章节,130个流程图,且《内控制度汇编手册》为另外一本书,查阅时非常不便。面对这种情况,公司内控办公室于2014年4月至9月,组织相关人员应用信息化系统,创新性地开展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将《内控手册》进行信息化处理,并投入了公司OA网运行。在2014年兵器集团公司内部控制体系验收时获得较好评价。经过一年多的运行,公司内控工作取得了一定的进展,现与大家共同探讨与分享工作经验。

二、内部控制体系建设信息化应用的做法

(1)以“第四章――控制活动”为引领,将《内控手册》中22个业务模块及其所属130个流程图排列为一张图表,流程图详见图表。

第一,首先按照内控环境类、财务相关类、业务类对22个业务模块进行流程梳理,形成以组织架构为起点的三条主干流程链,标注流程运行主线,形成主干模块闭环流程链。

第二,将22个业务模块下的130个流程图名称,按照主次流程依次排序,形成22个业务内部流程次干线,形成主要模块内部流程链。

第三,将《内控手册》“第四章――控制活动”中,流程图涉及的所有流程说明、流程图及风险矩阵链接入流程图名称下面。

第四,将《手册》其他五个章节的内容,全部链接入“山西新华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内部控制流程图”名称下面。至此《内控手册》内容全部链接入内。

(2)将《内控手册》与《内控制度汇编手册》合二为一,实现了两者的协同管理(流程图内容略)。继续在130个内部控制流程图名称下面链接入《内控制度汇编手册》中的相关制度,保证了流程与制度的一致性。

(3)为明确执行责任人,以组织架构为起点,制定了内部责任人网络图(流程图内容略)。公司以组织架构为起点,将公司组织架构图链接入内,并在每个单位名称下链接了从分公司到分厂、到工段、再到班组的内控责任人名单,以落实人员力量,明确员工内控管理职责,有序组织开展各项内控具体工作。

(4)信息化建设完成后,2014年9月投入公司OA网中,输入网址,即可查阅。

三、成效

(1)查阅非常便捷。员工在执行制度时,可直接查阅制度及相关流程图,既方便,又提高了执行效果。

(2)直接暴露出内控制度存在的问题。好的制度不仅是内部控制体系建设的基础,也是内控流程设计的保障。对于流动性强的内控制度,如果只是从原则性、大致性、方向性方面体现出来,我们很难设计流程。同时在执行中,可以及时发现交叉、重叠及孤立部分,有待我们持续推进,系统规划,形成制度体系,提高内控建设水平。

(3)容易发现内控流程的设计缺陷。流程设计过于繁琐,或关键控制点设计的不在点儿上,造成制度执行管得太严太细或形同虚设,均需要我们对制度和流程进行进一步优化。

(4)便于《内控手册》内容的修订。可以根据制度及流程的修订和完善,不断链接入信息化建设中,而不需要再对《内控手册》进行修改和完善。否则,工作量太大。比如2014年内控评价整改中涉及到的四个流程设计缺陷,可以在整改完成后链接入内。再者2015年公司修订了招待费、公务用车、差旅费、报销管理、大额资金管理办法等16项制度,新制定了融资管理、外部交流干部等12项制度。随着制度及相关流程的补充修订,公司将在信息系统中逐步完善,使内控体系信息化内容新颖,与时俱进。

四、流程执行案例

以前公司的废旧物资处置权在基层单位。2013年12月,公司下发了《废旧物资处置管理办法》,规定由物资中心统一处置,监察、审计、质量、技术和财务部门进行内控监督。

2014年2月,有一家分公司提出废旧物资处置申请,公司5家监督部门进行了现场检查、拍照,参加了价比三家会议,最后在联签表上签字,认真按照流程,完成了第一笔废旧物资处置。当时笔者所在公司的评价是,此项流程执行良好。随着流程的参与,我们发现,废旧物资处置制度中重点关注了“价格”控制,流程中缺少了“称重”环节。随即建议,增加了对“称重”及其记录的监督。此时我们的流程得到了进一步优化。后来,又对废旧物资现场提出了精益管理要求,对其收入,也明确规定须计入“其他业务收入”,不允许冲减“生产成本”。随后,这项流程逐渐固定下来。

2014年9月,山西中立拍卖有限公司来公司恰谈业务,为了价钱更合理、公正,公司决定由拍卖公司拍卖废旧物资。2015年4月10日我们来到了山西拍卖会场。令人惊喜的是,公司废不锈钢边角料底价6580元/吨,卖到了7920元/吨(网上询价7500元/吨);废铝边角料低价8500元/吨,卖到了9900元/吨(网上询价9500元),创造了比以往更高的价值。

针对以上业务,笔者所在公司对流程进行了两次修改、完善,将改进后的流程,重新设计链接入信息系统中,时刻保持了内控流程、制度与实际相吻合。

五、一点体会

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只有从制度建设,到流程设计、流程执行、流程优化,再到制度完善,循环往复,持续改善,不断升华,才能对公司全价值链精益管理发挥积极的推进作用。

客户指标,因为指标设计是从SCOR模型学习而来的,要求进行较为详细的阐述。准时交货比率=准时交货次数/总交货次数×100%,而该数据可以借助生产流程过程中各单位的交付记录进行获取。客户的抱怨率=抱怨次数/总交易次数×100%,该数据能够借助相关机构对成员单位的调查获得,原因是后面环节的企业是前面的客户,该项数据具有很好的针对性。中间产品的数量还存在着一定的柔性,数量柔性是指企业能够满足的需求同实际总需求的比值,公式为:数量柔性=实际产量/下面环节的总需求量。响应速度企业对于需求的反应速度。公式为:响应速度=每次响应时间之和/响应次数。在客户的相关指标数据的基础之上,重点控制生产流程,能够设计对应的满意度调查表,对于生产过程中的成员单位有各个职能部门统一调查得来,参照考核的周期以及相关制度进行实际的操作。

学习成长指标,该指标设置较之其他指标相对简单,关键人力流失程度=流失人数/人力资源总人数;组织员工培训率=(参与培训人数×人均培训时间)/(总人数×培训时间),具体什么时间进行培训,培训多久企业内部都可以自行决定,也可以由总部根据具体情况统一制定;企业设备以及技术改造更新情况,公式为:设备技术改造率=设备技术改造费用总额/固定资产总额;新产品开发率=新产品种类数目/产品种类总数目。这些数据都是能够从相关机构的考核中拿到。

绩效考核是企业内部生产流程的监督考核措施,有利于推进集团的发展战略。对于集团考核管理而言,考核对象之间是没有任何差别的,都是流程上的一个单位。就考核目的而言,企业实施绩效考核是为防止控制出现偏差,或者出现成员之间的对比,所以设置指标权重,这样对各单位都较为公平。权重也是集团战略管理的一个手段,能够随时按照具体环境做出调整,数据的真实可以很好地促进考核结果的公平合理性。

>参考文献:

应用体系建设 篇6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课程体系;创新创业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7.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码:1671-864X(2014)08-0131-01

《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教办[2010]3号)中指出:在高等学校中大力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对于促进高等教育科学发展,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长远的战略意义。此外,继党的十七大报告之后,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再次明确提出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和以创业带动就业,促进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的重要决策。

一、应用型本科

指以应用型为办学定位,而形成的一批占全国本科高校总数近30%,与传统本科院校不同的本科院校。应用型本科教育对于满足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需要以及推进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发展初期,需要有良好的政策和外部环境支持,需要建立理论层面的支撑体系。

二、“教学做合一”的教育思想

随着当前我国教育改革不断深入,面临的新问题也越来越多,眼下正推行的新课改活动是对过去的教育模式进行的一场革命,这场改革是在大量的科学地调查、分析、研究之后,倡导的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在教学实践中应予以体现。作为教育实施母机的教师,当然更应该关注、学习、和贯彻新课改的精神,切实将新课改理念应用到平时的课堂教学之中。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之先生曾说过:“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我们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不在做上用功夫,教固不成为教,学也不成为学。”即要求我们教师为学生创设“做中学“的情境,要发挥教师“做中教”的引导和点拨功能,要明确“学为做”的教育目的。

我院汽车专业学生在汽车博览中心进行车辆维修检测教具开发汽车营销与服务等实训任务,学生制作了各种汽车剖件和汽车教具。机电专业学生在齐三机床进行机床维修改造制造等实训任务。如机械专业数控专业机电专业的师生共同完成吉林化纤集团过火机床修复改造工作;数控专业电气自动化专业的师生共同完成老式数控车床的系统改造工程; 汽车检测专业汽车电子专业汽车整形专业的师生共同制作汽车发动机汽车变速器等剖件,销售给其他院校作为教学教具 在教学做合一的实践过程中,学生不仅提高了专业技能,还收获了经济效益。

三、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

我校机电工程系的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理论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具有创新精神,具备机械设计制造基础知识与应用能力,能在工业生产第一线从事机械制造领域内的设计制造、科技开发、应用研究、运行管理和经营销售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对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学生,课程体系为:

(一)公共基础课程。主要包括: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中国近代史纲要、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形势与政策、大学英语、大学计算机基础、大学体育、军事理论、高等数学A(一)(二)、大学物理、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大学语文、创业基础等。

(二)学科基础课程。主要包括:机械工程概论与实践、机械制图(一)(二)、理论力学、电工电子技术、微机原理、互换性与测量技术、材料力学、机械原理、机械设计、工程材料学、液压与气动技术、控制工程基础、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等。

(三)专业教育课程。主要包括:机电传动控制、机械工程测试技术、机械制造工艺学、工业机器人技术等。

(四)学科基础任选课。主要包括:计算机网络技术、系统建模与仿真技术、C语言、机床夹具设计、人机工程学、设计方法学、先进制造技术概论、工程经济学等。

(五)专业任选课。主要包括:工业产品造型设计、CAD/CAM技术、模具设计与制造、精密加工技术、机械优化设计、工厂管理、特种加工技术、金属切削机床、逆向工程技术、机电系统微机接口技术、机械系统创新设计、数控机床故障诊断、可靠性设计等。

(六)公共基础教育实践。主要包括:入学教育及军事训练、公益劳动、大学物理实验、文献检索实践、毕业教育等。

(七)专业教育实践。主要包括:数控加工实习、机械零部件测绘及加工、金工工程任务实习、计算机辅助设计实习、电工电子技术实验、机械原理课程设计、电工电子实习、机制工艺实习、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机械工装设计实习、机床再制造工程任务设计实习、岗位实习、毕业设计及答辩等。

(八)综合教育实践课。主要包括:学科竞赛、发表论文、科研项目、专利、科学技术讲座、创新性实验、资格认证、校园文化活动、思想教育讲座、道德修养、体育活动、社团活动与社会实践等。

综上所述,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高新技术的广泛应用和社会生产结构的不断变革,技术职业的能级和层次也不断在提高,社会需求大量的既有创新精神又有创业能力的应用性人才,高等院校要不断加大教育教学改革力度,完善创新创业型课程体系建设,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业能力,探索适合学生培养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

参考文献:

[1]陈茂松. 了专业技能,还收获了经济效益——以齐齐哈尔工程学院为例.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3.7

[2]郑瑞伦.民办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践[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2012.9

环境预警监测体系的建设与应用 篇7

1 环境预警监测概述

环境预警监测是指对环境监测数据进行连续性分析, 预测可能发生的环境污染或者生态破坏事件的环境监测活动。环境预警监测要体现超前性和预防性。环境预警监测的原则即预防为主, 防治结合。环境预警监测的主要任务是查明辖区内各类突发性环境污染隐患, 制定出控制污染的措施和建议, 最大可能地避免污染事故的发生。

2 环境预警监测体系的建设

环境预警监测体系包括预警资源、监测设备和监控机构。环境监测机构在环境监测活动中发现监测数据明显异常或者显著变化的, 应当分析原因, 借助专家库和分析工具进行扩散模拟预测污染发展状况, 核实预警信息后联合地方政府、消防等部门及时发布预警信息报告, 制定应急监测方案, 进行快速溯源、应急监测, 最终撤销警报或进入应急处置, 即接警处理、警源分析、警情判定、预报发布、警患排除或应急处置五个方面。

3 环境预警监测体系目前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3.1 预警监测体系不够健全。

目前, 各级环保部门尚未形成健全的环境预警监测体系, 基层工作人员发现环境问题主要依靠临时判断, 无法获取可靠的预警信息, 无法准确发布预报, 无法防患于未然。这就要求各级环保部门整合资源, 加强预警预案管理, 建立集监测监控、预测预警、信息报告、调度指挥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管理平台。

3.2 信息储备不够全面。

针对每一例有可能造成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的风险源目前没有建立完善的信息库, 监测预案简单笼统, 不能事先对环境污染事件、环境风险源深度剖析, 无法评估事件发生概率, 缺乏针对性和实用性。这就导致一些地方应急监测无的放矢, 应急监测预案“失灵”。因此, 各级环保部门在未发生任何突发环境事件之前就进行数据收集和整理, 合理配置应急资源, 建立预警信息平台, 实现资源共享。

3.3 预警监测能力滞后。

很多地区由于资金投入缺乏长效保障, 应急监测设备匮乏, 监测技术储备不足, 难以监测污染因子浓度和排放量, 不能科学预测污染物变化规律。一旦发生突发环境污染事件, 往往需借助上级和其他监测站的力量, 降低了监测效率。要想从根本上提高环境预警监测能力, 应通过多元化投入, 加强技术能力储备, 形成“省级强高端、地市现特色、县级重基础”的监测建设格局, 建成“统一指挥、反应灵敏、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联动作战体系。

4 环境预警监测体系的应用

4.1 平战结合, 常态化管理。

按照“预防、预警与应急并重”和“平时重防范, 险时抓应急”的原则, 把环境预警工作纳入常态化管理, 并对预警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环境背景空间数据、风险源数据、危险品数据、监测分析方法数据、应急监测人员组织数据、专家数据、设备设施数据、应急预案数据、环境污染事故预警系统数据、应急预警分析模型数据等实时更新, 定期进行预防性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治理。一旦出现异常的环境变化, 结晶人员可以利用现有预警平台快速分析原因, 结合污染源的类型、分布、强度及当地气象条件和自然地理环境等, 得出准确的预警信息[3], 立即上报有关负责人处理。

4.2 快速定位, 定量化筛选。

对接警污染源进行分析, 通过对复杂的环境因素再进行筛选, 找出对环境污染贡献最大的因子, 并注重各因子的相互关联和累积效应性, 相应计算出环境将要受到污染的量值, 作为环境污染的警兆, 为及时发现警情, 发出警报奠定基础, 以达到避免警情的发生或减少污染危害的目的。

4.3 警情判定, 可靠性评价。

警情判定是预警的前提和基础, 发现警情后应首先进行现场初步调查, 拟定合理的评价大纲, 确认评价的技术路线, 根据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确定评价单元, 选择评价方法, 建立环境污染数据库和图形库, 对污染程度进行容量的评价和分级, 并根据每一特征污染物的污染效应模式对各环境要素作出可靠的风险评估。

4.4 污染模拟, 准确性预报。

环境污染预警是建立在预测的基础上, 环境质量预测的核心是对污染物在环境中的迁移, 扩散规律的定量描述, 通过对影响环境质量因素变化的预测, 实现定量描述。如:在以燃煤为主要能源的城市, 可通过能源消耗、污染物排放量预测、人口变化等来预测大气环境的变化, 利用污染物扩散模型和多种GIS空间综合分析功能, 模拟环境污染事故的发生、发展和变化, 以不同功能区空气环境质量标准作为警戒线, 根据大气环境质量预测结果, 给出大气污染扩散的动态变化趋势, 从而达到警度预报的目的。

4.5 及时跟踪, 综合性整治。

根据环境污染警度预报的结果, 对于不同功能区进行环境污染物总量控制和最大浓度控制, 采取相应的综合整治对策, 通过减弱污染源的有利影响因素遏制最大污染因子发展, 以达到排除警患的目的。若不能在短时间消除警患, 则立即启动应急监测预案快速转入科学应急处置, 由点到面锁定控制区域, 疏散和保护人民群众, 实现污染程度最小化。

结语

环境预警监测体系的建设与应用可以使决策者和管理者及时掌握环境污染的动态规律, 了解环境污染的发展趋势, 提高环境管理工作效率, 真正服务于科学发展, 有效预防和及时控制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的发生。但基于目前环境预警监测体系尚不成熟, 仍需要各级环保部门的共同努力, 努力为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安定提供科学依据。

摘要:近年来, 国内外接连发生了河南济源血铅超标、紫金矿业污染、墨西哥湾井喷漏油等多起重大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 严重影响了当地的人民生活、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 危害了人类生命与健康, 破坏了生态环境。本文通过分析当前国内外环境形势, 阐述了建设环境预警监测体系的重要性, 并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及对策, 为环境管理决策的制定提供了重要的技术参考。

关键词:环境预警,建设,应用

参考文献

[1]秦丽平.浅谈环境预警监测[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10, 20 (23) :218.

[2]周佩德.境预警监测应走向常态[R].江苏省:射阳县环境保护局, 2008:55.

[3]冯文钊, 等.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预警网络系统的设计与开发[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 2004, 17 (1) :9-11.

应用型本科教育课程体系建设探索 篇8

一、社会经济的发展是发展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必然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 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 改革开放的进一步的发展, 城市化进程的进一步推进, 社会上除了需要一些从事理论研究型人才外, 还需要大量的从事现场一线的职业技能型人才, 而传统的中专或中职教育培养的人才又达不到这样的规格要求, 因此, 国家开始大力发展高职高专教育。

然而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知识经济的到来, 需要高等教育的多样性与之适应。高等教育的多样性, 主要表现为高等学校面向社会自主办学, 根据市场需求、学校的性质与类型和条件等制定人才培养目标, 办出特色, 不断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 其特征是:经济增长对于自然的依赖减少, 而对知识和科学技术的依赖大大增加。然而一般来说, 能够进行知识创新和从事高科技研究开发的毕竟是少数研究型大学和少数专家。从我国的实际情况看, 目前高校大量的毕业生都去了生产一线从事技术开发、技术应用和生产管理工作, 从事高层次研究开发的毕竟是少数人。因此必须进行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然而, 传统的高职高专教育服务对象和培养层次有限, 把高职高专的培养内涵延伸到本科层次, 提高职业和技能的转化能力, 补其不足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因此, 发展应用型大学教育是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要求, 适应社会现代化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

二、建构应用型本科教育的课程体系

(一) 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

以能力为本位选择课程内容, “能力本位”即能力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的根本性地位, 以能力为本位选择课程内容体现了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设计的指导思想。

以能力为主线选择课程内容, 高等职业教育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则应以实际应用能力为主线, 对课程内容进行归类、整合, 形成能力脉络鲜明、清晰的课程结构, 以真正有利于实际能力的培养。

探索“3+1”模式, 最后一年的教学安排尽量与实际应用接轨;场地时间弹性处理, 可延伸到产学研合作单位。

建构第二课堂与第一课堂有机结合的教育教学模式。将第二课堂纳入学分制管理, 以第二课堂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 以第二课堂的实践性、创新性教育导引第一课堂教学。

(二) 应用型本科课程体系初探

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 把课程体系分为普通教育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专业方向课程三大模块。增加应用性内容和实践性环节, 强化学生的实践和岗位适应能力。除毕业论文和毕业实习外的实践性环节不少于20%。改变“以系统知识传授为核心”的传统教学方法, 不断完善“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的互动教学和研究性学习机制。

1. 以“市场”为导向设计课程基本体系

应用型本科教育是以市场需求和企业需要为导向的专业教育, 它所关注的焦点, 在于尽可能地提高受教育者适应当前及未来产业发展与技术变革的创新性能力。因此, 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必须突出应用, 强调按照行业、产业和企业所需的技术、技能知识, 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进行学科知识重组, 紧随市场及经济发展步伐组建具有较强行业适用性和现实针对性的课程活动模块。为了突出应用型的人才特色, 须打破传统的沿袭学术型人才培养的教学体系, 确定理论与技能的深度和广度, 整合教学内容, 在教学过程中把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有机地结合起来, 构建和完善以提高基础理论和基础知识为目标的理论课程体系, 以提高基本技能与专业技能为目标的实践课程体系, 以提高综合能力和拓展专业外延为目标的素质拓展体系。在课程设置上, 可以采取“前期趋同, 后期分化”的方式, 即前二年按照学科大类培养, 以夯实基础;从三年级开始, 根据学生个人的特长、兴趣、未来就业取向, 结合社会发展需要, 采取院系专业内选择、学科大类内选择、全校范围内选择等不同方式, 实行分流培养。

2. 以“能力”为主线定位课程发展目标

“能力本位”是对应并区别于传统普通教育的“学科本位”的一个重要概念。就应用型院校来说, 这里的“能力”更主要地表现为现代科学技术的应用能力、开发能力。这种应用能力、开发能力通常又是与某个具体的行业联系在一起的。

“能力本位”课程体系中的这些课程, 既包括一般常规意义上的理论课程, 也包括为培养目标服务的所有实践教学环节以及有组织的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所有这些课程最终都着意于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的提高, 体现发展学生实践能力的价值取向。

课程的发展目标要始终围绕着学生能力的培养, 课程与课程体系应当在保持相对稳定的基础上努力求新、求变。同一专业, 不同的学校可以而且应该有不同的课程与课程体系;同一专业, 同一学校, 不同届别, 也应当有不同的课程设计, 特别是要有课程和教学内容的不断更新和发展。灵活的课程体系是保证专业与市场的不脱节, 保证专业是市场人力资源开发的基本力量。

三、结束语

发展应用型本科教育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 而建设应用型本科教育并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是要有科学和完善的课程体系, 其反映的是当前市场对人才的需求, 根据市场挖掘新的专业, 灵活整合课程体系, 使得应用型院校始终适应市场的变化。

参考文献

[1]韩利凯, 雷伟军, 毛艳, 等.应用型本科院校计算机人才培养与计算机教育教学实践[J].计算机教育, 2007 (2) :78-80.

[2]周绍斌.高等院校培养本科应用型人才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教育学院, 2007.

[3]潘懋元.我看应用型本科院校定位问题[J].教育发展研究, 2007 (7) :1-2.

应用体系建设 篇9

公安信息化在专业技术领域中指的是,公安机关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以基础设施、警务数据信息业务的应用等操作流程为前提,采用网络计算机等先进技术为技术支持,以警务数据信息资源共享、业务流程规范化、警务体系改革创新为关键,进而全面性地改进公安现代化管理水平,有效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公安信息化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需要严格遵循安全性、专业性和稳定性原则。在具体实践环节中,为了有效推进公安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与应用系统的构建,有效推进公安信息化能够正常稳定推进,需要在专业技术、管理方式、应用体系、安全因素等诸多方面入手,综合性地对公安信息化进行系统性设计与规划,从而形成科学完整的公安信息化应用体系。

1 建设公安信息化应用体系的基本原则

1.1 统一性原则

在进行公安信息化应用体系建设的过程中,需要紧紧围绕公安部的整体工作规划与具体任务部署,严格遵循统一性原则,确保公安信息化应用体系在具体实践中统一领导、统一规划,并在公安信息化顶层设计的统一指导下,全面性地对信息化应用需求展开,紧密结合公安机关的实际信息化应用水平,从而针对实际情况设计出科学的信息化应用体系发展方向。

1.2 信息资源安全性原则

信息化应用体系在构建的环节中并不是孤立的,它是整个公安信息化体系下的一个核心部分。公安信息化应用体系在具体实践过程中,具有独特性的功能特性,能够有效地与信息化时代下创新性的信息资源、业务应用相协调[1]。因此,在实践操作时需要遵循信息资源安全性原则,数据信息资源共享需要以信息的安全性原则为前提,在公安信息化应用体系中的每一个层次都需要将安全性原则考虑在其中,进而有效加强整个公安机关信息安全的风险防范能力。

1.3 与时俱进、科学发展原则

公安信息化应用体系建设需要在实践操作过程中,全面性地与当前信息技术发展水平、本地信息化技术、现代化专业领域的业务需求相协调,严格遵循与时俱进、科学发展的基本原则。由此可见,公安信息化应用体系随着时代的发展,要做到与时俱进,用发展的思维全面性地对公安工作进行把握与实施。

2 公安信息化应用体系在建设过程中的基本内容

在传统模式下的公安信息化发展理念与应用体系指导下,公安信息化应用体系的建设内容主要强调的是,信息化应用的实质性作用,未能够全面性地将警务数据资源规划、信息系统资源共享、数据信息整合、网站信息资源应用技术与安全性管理技术等诸多方面考虑在其中,将各个环节进行统一性地实施。公安信息化应用体系的建设内容,其内部的业务模块具有一定的变动性,每一层级的信息化应用功能不是特别完善,网络化应用范围较为狭小,未能够有效地实现跨地区、跨部门额信息资源共享程度,进而使得公安信息系统在实践操作中无法发挥出实质性效果,这对于公安信息化的资源共享造成严重制约。

在具体实践应用过程中,为了全面避免公安信息化应用体系的孤立性,需要在实践环节中将整个应用体系建设全面规划到整个公安信息化发展规划中[2]。为了有效推进公安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与应用系统的构建,正常稳定推进公安信息化,需要在专业技术、管理方式、应用体系、安全因素等诸多方面入手,综合性地对公安信息化进行系统设计与规划,从而形成科学完整的公安信息化应用体系。

从专业理论方面进行思考,公安信息化应用体系建设需要与专业技术、安全、管理体系相结合。其中,信息化应用体系主要涉及数据信息资源和业务流程相关的组织与规划;技术体系是有效实现信息化应用技术与系统规划;公安信息化管理体系主要是将所有活动与相关资源作为专业控制过程,进而促使完整的公安信息化应用体系遵循制定的规范标准;安全体系在实践应用是能够为整个信息化建设提供专业性的安全技术。信息化主要是为业务应用提供全方位的管理与服务,信息化成果是通过业务应用体现的。信息化建设的实质性作用是进行公安信息化应用体系建设,需要有效突破过去传统管理体系中所存在的障碍与弊端,坚持统筹规划、整体设计的操作原则,有效实现数据资源共享与整合,进而构建专业性的公安信息化应用体系。

3 公安信息化应用体系建设的基本实现路径

3.1 公安信息化应用体系建设的基本实施策略

公安信息化应用体系建设需要坚持以统一领导、顶层设计的标准进行实施。在具体实践操作过程中,需要有效明确专门部门的基本规划与部署,避免在操作环节中存在重复投资等现状产生,并要对公安部门各层级中的警种应用需求进行统筹分析,并采取产业性的原则对整个信息化应用体系进行整体性设计,进而有效对公安信息化应用系统的研发与运行采取统一性原则进行操作[3]。在实际应用的环节中,要全面加强对公安信息化建设的认识与强化,有效地将公安信息化建设归纳到公安部门的整体性发展规划中,科学性、系统性地对公安信息化应用进行全方位设计,全方位加强对公安信息化的领导。

公安信息化建设是警务现代化发展的必由之路,各级公安机关需要全面意识到公安信息化应用建设的重要性,并要切实加强公安信息化建设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公安信息化需要专业指导者进行指引,在实践操作的综合性过程中,要坚持统一性指导方针与发展理念,积极主动向上级公安机关和地方政府报告具体情形,力争获取更多支持,为实现科技强警之路添加十足的信心与动力。

公安信息化建设在实践操作环节中,需要采用规范合理的运作流程对整个操作流程进行支撑,科学合理的运作流程需要通过科学的制度给予一定保障。所以,在公安信息化建设中,要严格遵循相应的建设标准,有效确保网络信息的安全性与规范性,全面实现信息化应用体系中所涉及到的信息资源安全防护工作,并在保障资源安全的同时,有效实现信息资源共享。

3.2 公安信息化应用体系建设的基本实现方法

有效确立公安信息化应用主题。对具体的业务流程、应用功能进行全面总结,明确具体的应用主题与信息化建设应用目标。这些应用主题之间具有一定的关联性,确立应用主题,能够有效对信息化应用体系的科学构建与实施提供清晰的方向和发展目标。

在此基础上,需要制定专业的标准规范。公安信息化应用体系之间的信息资源共享与信息应用在现代化时代中的持续发展,需要制定专业的规范标准与管理方案,为具体实施部署提供科学保障。在整个操作环节中,需要对相关信息化应用建设做好全方位数据信息资源管理,进而有效地对数据资源进行规范,为信息系统内部以及不同业务应用之间的信息共享与业务综合奠定坚实基础。此外,还需要通过制定相专业性、标准化的安全管理、系统建设、运行管理文件,有效确保整个公安信息化应用体系在时代发展中安全稳定实施。

摘要:公安信息化建设在具体实际操作的过程中具有战略性、长期性等独特的特性。从现代化时代发展中,公安业务流程组织和业务应用的基本方式进行分析,公安信息化应用体系中主要的应用范围有通用业务应用、专业业务应用、综合应用等基本形式。从公安信息化的应用系统组合方式进行分析,公安信息化应用体系主要有分散式、整合式、综合式、混合式、云方式五种基本应用方式。公安信息化应用体系在具体设计与实施环节中,需要遵循专业性原则。为了全面确保公安信息化应用体系建设科学有效地实施,要制定科学可行的管理策略与方法进行全面性地构建。

关键词:公安信息化,应用体系建设,实现路径

参考文献

[1]雷万云.信息化与信息管理实践之道[J].清华大学出版社,2014.

[2]孙文德.信息化引领警务变革[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13.

应用体系建设 篇10

1. 国家部委对内部控制建设提出明确要求。

2008年,财政部会同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联合发布《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2010年发布企业内部控制18项应用指引、评价指引及审计指引,要求企业制定内部控制制度并组织实施,建立内部控制实施激励约束机制,成立专门机构组织协调相关工作。2012年,国资委下发《关于加快构建中央企业内部控制体系有关事项的通知》,要求各中央企业构建覆盖全集团的内部控制体系,并于2014年起每年向国资委报送内部控制评价报告。

2. 中央企业内部控制建设总体情况。

2011年,102家在境内外同时上市的中央企业按照《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及配套指引,初步完成内部控制建设工作。为积极响应国资委等监督机构的合规要求,同时将先进的管理理念引入企业集团内部,各中央企业积极推动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加快落实内部控制体系实施应用。

3. 电网企业内部控制建设现状。

电网企业按照国资委内部控制体系建设的要求,以整合提升为主要手段,分析管理现状,整合各业务版块内控建设成果,健全完善内部控制体系,推进内部控制由条块化管理向体系化管理转变,由多标准多形式管理向统一规范管理转变;以经营类业务(投资、融资、工程、采购、营销等)和管控类业务(预算管理、会计核算、合同管理、信息化管理等)为建设突破,初步建立了具有组织架构扁平化、业务流程标准化、内控责任岗位化、控制手段信息化、监督评价常态化特征的电网企业内部控制体系。

二、建设方案

1. 内部控制体系建设方案。

(1)内部控制环境。建立健全内部控制组织机构,成立全面风险管理委员会和内控办公室;建立内部控制工作联络机制,明确各业务部门职责和参与方式;组建内控建设实施业务组,负责各业务领域内部控制建设实施工作。内控体系建设组织架构见下页图1。

(2)跨专业、跨层级的流程贯通。电网企业基于发展战略、组织架构和运行模式,通过厘清各专业、层级间的管理逻辑关系,确定了四层内控流程分级:一级流程是依据业务价值链和管理职能,将运营管理体系分解为有机关联、相互作用的若干业务领域,反映企业整体管理逻辑和业务运作模式;二级流程是按照一级流程的业务全寿命周期细化分解为不同的业务阶段,界定不同专业领域和部门职责的关系;三级流程是依据二级流程的业务活动逻辑关系细化分解为具体业务活动;四级流程是依据三级流程的业务活动性质、先后次序细化分解为不同的工作环节。

(3)分级授权管理体系。根据明确分级授权、有限授权、权责对等、全过程监督的管理原则,构建统一的分级授权体系框架。授权体系包含常规授权和特别授权,其中常规授权分为基本授权和岗位授权。详见图2。

2. 风险管理体系建设方案。

(1)规范风险管理工作程序。电网企业建立了风险闭环管控机制,制定了全面与专项风险评估方案,明确了风险信息收集与评估、风险管理策略确定、风险应对措施实施、风险管理报告编制、风险监督与改进等基本程序,规范统一了各级单位的风险管理工作。

(2)建立统一的风险评估规范。基于战略目标,将公司层、业务层风险与分解细化的管理目标相对应,建立三级风险分类体系。结合风险评估需求,参考风险信息库及分类体系,研究制定风险评估规范与评估方法,明确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风险评估标准。详见下页图3。

(3)构建常态与动态风险信息库。电网企业建立了覆盖电网投资、财务、技改大修、电网基建、营销、科研、信息、物资、合同、小型基建、电力交易等专业领域的风险管理体系框架。全方位开展风险信息收集,辨识与经营类、管控类业务相关风险,编制风险列表,明确风险责任部门,提出风险管理策略和解决方案,建立常态风险预警指标,并按照风险事件发生频率补充完善动态风险预警指标,定期跟踪电网、设备、基建等动态风险信息变化,建立具有电网企业特质的风险信息库,构建常态与动态风险联动机制。

3. 风险管理与内控闭环式链条管理。

采用全面风险管理“识别——评估——应对——监督”模型,以COSO《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为主要理论依据,运用“闭环式链条”管理原理将风险与内控相融合,通过全面识别、分析、评估、应对风险,提出“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风险控制;构建风险预警指标体系,动态监控风险高发领域;适时开展关键领域内控评价,创新缺陷认定方法,科学认定实质缺陷等级;整合末端风险防控措施与缺陷整改措施,确定重点管理领域,动态优化重大风险防控举措,以实现内部控制、风险防控的有效融合。详见图4。

三、实施方案

1. 以内控评价为手段,完善闭环式管理机制。

(1)以内控评价为手段,有效识别潜在风险。围绕年度内外部检查重点,以稽核发现重大问题为线索,确定内控评价专题,开展在线与现场评价。运用风控信息系统客观抽取样本,通过对照标准流程的关键控制节点,真实反映缺陷情况。评价时不仅关注符合性缺陷,更深入查找实质性缺陷。对缺陷前、后端业务进行延伸检查,挖掘缺陷产生根源,优化内控评价程序,强化内控缺陷整改,建立整改督导机制,有效识别与防范经营管理潜在风险与薄弱环节。

注:①~⑧表示重要风险的排序。

(2)科学认定缺陷等级,持续完善内控评价机制。建立内控评价持续改进机制,遵循“执行、评价、完善、提升”闭环管理模式,实行年度整体评价和季度专题评价,综合运用穿行测试、现场检查等方法,对内控流程执行、风险管理、授权分配、制度落实等情况开展评价,查找管理薄弱环节,促进管理水平提升。充分利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建立多维度内控缺陷认定标准。定性标准是将企业的通用标准与规定流程标准相结合,从内控环境、内部监督、社会形象、决策程序、安全生产等方面确定内控缺陷的重要性水平;定量标准主要针对财务报告相关内控缺陷,重要性水平按照数值孰低原则确定,可容忍误差=重要性水平×50%,作为重要缺陷判定临界标准。详见下页图5。

2. 以风险管理为出发点,构建风险防控三道防线。

(1)以“三道防线”为主线,构建风险防控工程。以“风险预控”、“专业管控”、“监督防控”三道防线为主线,围绕影响企业发展的关键管理领域,在风险防控工程实施中突出对关键领域的预控、管控和防控,推动各层级依法决策、各环节依法运营、各专业依法监管,确保电网安全。通过搭建风险防控体系整体框架,分阶段推进风险防控工程各项任务,促使决策、安全、经营、廉政等领域的风险得以有效防范,依法从严治企能力进一步提升。

(2)开展全业务领域风险预警,强化实时监督。构建全业务领域的风险监控预警体系:开展核心指标风险预警,通过监测核心指标异动情况,有效管控企业经营管理活动;开展关键领域风险预警,细化管理规范、明确岗位职责、优化工作流程、强化措施执行,由事后监督向事前预防转化;借助风控信息系统实现业务数据集成共享,建立全面监测、运营分析、协调控制、全景展示模式,全方位监测风险管控要点。

四、建设成效

1. 建设成效显著。

通过强化内部控制体系建设与实施系列措施,成功建立了一套具有电网企业特色的内部控制体系。

(1)建立了企业级内控标准。建立了覆盖企业各领域重要业务,全公司统一执行的内部控制流程控制规范、岗位授权规范、执行评价规范和风险评估规范的目标。

(2)开展了跨专业流程衔接。按照业务全寿命周期,明确流程跨专业接口,开展跨专业流程衔接,在电网规划、电网建设、电力交易、营销、物资管理、财务管理与合同管理等业务上建立了跨专业、跨层级、端到端的内控流程,实现了业务横向协同、纵向贯通,推动了公司从业务条块化管理向全流程管理转变。

(3)构建了公司级授权体系框架。建立了包含基本授权和岗位授权的分级授权体系框架,岗位授权与内控流程配套,将各项管控要求逐级落实到各单位、各部门和各岗位。

(4)有力推进了各管理要素系统融合。通过实施内控流程标准,将风险、控制、岗位、职责、制度等要素融入业务流程,建立动态联系,实现了各管理要素的一体化融合。

(5)建立了整套内部控制制度与规范。以内控流程规范为核心,明确了关键控制点、控制措施和要求;以授权管理规范为依据,确立了与流程、岗位相对应的职责、权限;以规章制度规范为准则,建立了流程、岗位与规章制度匹配关系;以风险管理规范为纽带,建立了风险与流程环节、控制点的衔接关系;以内控评价规范为根本,提供了关键控制点的控制程序、工具和方法,推动了流程持续优化。

2. 经济效益提升。

通过全面建设与实施内部控制体系,有效打通业务管理壁垒,实现了风险、流程、制度、授权、评价等要素一体化的融合管理,强化合规经营,有力促进了经济效益的提升。

3. 管理成效卓越。

通过内控体系的全面实施与应用,有效识别了日常经营管理的薄弱环节与潜在风险。定期组织开展内控评价,客观真实反映内控缺陷情况,借助对缺陷涉及前、后端业务延伸检查,挖掘缺陷根源,全面落实整改;围绕年度重点检查内容与重大风险评估结果,确定内控评价专题,结合财务日常稽核、在线稽核、内外部审计发现的问题,集中领域深入开展内控专题评价。通过风险量化评估的深入持续开展,实时监控动态风险预警指标,有效防范了重大风险事件的发生,企业风险防控能力显著提升。

参考文献

应用体系建设 篇11

[关键词]危险废物 规范化 管理体系

[中图分类号]C93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158(2013)06-0400-02

为综合运用多种手段推进企业加强环境保护工作,2010年陕西省颁发了《陕西省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指标体系》(以下简称《规范化管理体系》),旨在指导企业开展危险废物管理,促进企业环境管理规范提升。按照《规范化管理体系》标准开展企业危险废物管理体系建设是摆在企业面前的新任务。在企业中如何开展规范化管理体系建设、如何落实规范化管理体系建设中的各种措施要求、达到规范化管理建设的标准,是企业在新形势下必须要面对的问题。

一、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指标体系建设内容

危险废物是指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或者根据国家规定的危险废物鉴别标准和鉴别方法认定的具有危险特性的废物。

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体系,是国家强化环境保护管理、落实《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管理制度》、《危险废物焚烧污染控制标准》(GB18484)、《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危险废物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18598)等法律法规和标准,专门针对法定危险废物进行规范化管理的一个系统化管理要求。它由12个部分的30个要素构成,涉及污染环境防治责任制度、标识制度、管理计划制度、申报登记制度、源头分类制度、转移联单制度、经营许可证制度、应急预案备案制度、贮存设施管理、利用设施管理、处置设施管理、业务培训等方面。

从建设内容看,企业上至公司制度建设,中到生产经营过程管理,下到具体的装备设施、标识、标志的达标;其间,各层级组织的协调和人员的的分层宣贯、培训等也涉及企业管理的多个方面,所以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体系的最大特点就是贯穿企业管理、生产经营、控制行为的全过程。这对企业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体系建设工作提出了较高要求。

二、企业一般现状及存在问题:

企业一般均设有环境保护管理部门,主要负责企业日常污染源和环境保护设施的正常运行情况监督检查、环境监测和相应的环境管理工作。在国家日益重视环境保护工作、不断采取措施加强环境保护管理的新形势下,企业仅靠内设的环境保护管理部门来落实不断规范的新政策是不够的。在涉及开展全面的企业环境保护管理工作时,因其局限性常感到力不从心。而面对危险废物规范化体系建设这个涉及面广、从未开展过的新任务,企业也会存在认识、理念、管理、装备、设施、人员等均有不适应的地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认识不足、理念不清

面对新形势、新要求、新任务,企业表现出观念上的不适应。“企业是以盈利为目的的经济组织,企业环境保护工作应承担什么责任?”、“开展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体系建设对企业经营持续发展、商业机遇及社会形象有什么作用?”等,由于认识不足、理念不清,企业环境保护管理工作会出现机构定位不明确、职责划分不清晰,考核不到位,发展目标不明确的问题。甚至有人认为环境保护管理工作只是环境保护管理单位的事情,与其他部门和人员无关,没有从企业经营发展的需要来定位,使得规范化体系建设工作在资源整合、优化上存在一定的困难。

2、专业管理人员匮乏

危险废物是国家为加强环境保护管理提出的重点管理对象,其概念、标准、要求在企业管理中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而相关人员素质不高、专业认识能力不足。由于企业中原有承担废弃物处置工作的人员的文化水平普遍不高,专业技术人员较少;长期多数都在从事日常的物资领取发放工作,人员接触项目要求不高,同时人员的专业认识和管理能力方面的锻炼和培养也欠缺。因此,企业现有人员的素质和专业管理能力远远不能满足开展危险废物规范化体系建设的需要,难以适应新形势的要求。

3、管理基础缺乏,没有相应的管理体制

企业虽有环境保护管理部门,但面对新形势下的新要求,企业在规范化体系建设所要求的各方面管理工作均处于被动的状态,没有相应的管理制度对其进行规范管理。特别是对生产过程中危险废物的分布、分类、收集、建立产生转移台账、实施转移控制方面没有相应的管理流程和管理规范。管理基础缺乏,严重影响规范化体系工作的开展。

4、基础设施薄弱、装备不足

危险废物因具有的危险性,因此它的贮存应符合国家相关安全管理标准的规定;贮存设施、利用设施、处置设施均需符合国家《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危险废物的容器和包装物必须设置危险废物的识别标志。由于前期没有开展此项工作的规范化要求,企业一般均会存在贮存场所、贮存设施、容器包装物不足或不能满足标准要求的状况。这种现状已不能满足规范化体系建设的需要。

存在以上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还是表现在企业如何适应国家新的管理要求方面。因此,不断提升责任意识和市场意识,主动加强和提升内部管理,适应变化的外部环境新要求成为企业必须面对的新任务。

三、危险废物规范化体系建设思路及实施把控

建设一个新的管理体系,把新的理念、方法,转化为全体员工共同认可的价值观和行为模式,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必须有一个循序渐进、不断培育的过程。企业规范化管理体系建设工作涉及面广、涉及程度深,从其建设内容看,涉及公司制度建设,生产经营过程管理,危险废物的贮存、利用、处置达标管理,企业人员培训等。因此,企业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体系建设需遵循3个原则:一是科学规划,分步实施;二是健全制度,完善机制;三是整合资源,协同推进。

企业推行体系建设的思路就是将这三个原则有机地贯彻于实施的每一个步骤和具体的工作方法中,对建立科学、系统的管理模式,顺利推进工作,实现管理目的,达到管理结果发挥积极的指导作用。

实施规范化体系建设主要把控以下几方面:

1、确立规范化管理体系建设的管理模式

企业承担环境保护管理的职能单位承担企业规范化体系创建任务,通过企业机构责任管理平台,将创建工作涉及的企业管理、环保安全管理、技术工艺、物资供应、生产经营单位、库存管理纳入到同一个工作责任体,实现规范化体系建设的自主推进。通过成员的提案改善及创新,来消除规范化体系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

2、编制规范化管理体系建设工作大纲

将规范化管理体系建设工作细化为清晰、具体、可落实的工作大纲,是开展好规范化管理体系建设工作的重要任务。编制大纲应结合考虑到体系建设标准的总体要求、依据全面性、科学性、可行性,参照责任制、循序渐进、承上启下原则、编制分阶段、分步骤、操作性强大纲。

一般规范化管理体系建设工作大纲如表1。

3、实施大纲工作计划,对重点工作进行着重关注和及时规范

分析大纲工作的重点、难点,识别企业活动中的环境因素,对重点工作进行着重关注和及时规范,可以使大纲工作计划得以顺利实现。

3.1 编制规范化管理的制度

制度是管理的基础,没有规范的制度、完善的流程,管理工作就没有依据。为此,将完善制度、优化流程作为规范化管理工作的切入点,针对组织与员工在企业运营过程中的权责划分进行系统的梳理完善,制定《企业环境保护与危险废物污染环境防治责任制》《企业废弃物污染防治管理规定》《企业危险废物环境应急预案》制度,组织对制度进行全面评审和修订,对流程建设进行评价与改进,达到企业组织和员工行为的清晰化操作目标,夯实管理基础。

3.2 对重点工作进行着重关注和及时规范

在体系建设过程中,由于没有明确的标准和现成的经验模式,加之这项工作涉及企业的范围较广,员工在操作过程中出现随意性,盲目性的情况,对各项工作存在理解不一、阶段工作成果不理想,不能持续推进开展下一步工作。特别是工作流程上的重要环节,其工作质量决定了工作计划整体质量效果。准确定位和控制重点、难点工作,可以对规范化体系建设工作流程整体质量和工作效率进行控制,提高规范化体系建设工作的管理水平。因此有必要对重点、难点工作进行规范。

规范重点、难点工作主要在开展人员培训、对重点单位进行重点指导及完善危废管理流程和编制管理台账三个方面。

①、针对员工在实现目标过程中所面临的困难,企业需要开展相应的宣传培训,以帮助员工克服这些障碍。

通过报纸、广播进行法规宣传在企业内营造开展规范化管理的氛围,使企业员工理解和明白此项工作的意义、目标和内容,在日常生产中能自觉贯彻和改善该项工作。通过专项培训,使各基层单位的管理人员明白危险废物的概念、国家标准的分类方法以及收集、贮存和统一处置的管理规定。为开展进一步的工作奠定人员基础。

②、对重点产废单位危险废物台账建设进行现场检查和指导。

在企业开展危险废物的产生、分类,收集、贮存等情况的普查中,结合日常监管过程中获得的数据,确定重点产废单位的危险废物种类、数量、利用、贮存、处置、流向等信息。同时对重点产废单位的危险废物产生源进行全面调查分析,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侧重对重点产废单位建立危险废物台账建设进行现场检查和指导,将各环节产生的危险废物种类、数量、处理、处置以及利用等情况,与台帐的记录进行认真核实。通过适时指导、现场检查、帐物核对、好经验的借鉴推广等方法,对其进行着重关注,较好、较快的提高重点产废单位工作的实施质量和工作效率,规范重点、难点工作的工作方法。

③、完善危险废物管理流程和编制管理台账;

建立完善的流程可以实现体系效率的提升,明确责任、协同配合,控制体系风险。为加强对危险废物的管理,企业需实行严格的岗位责任制。各危险废物产生单位的使用人,将每日产生的危险废物送交到单位指定的危险废物存放点,并与本单位危险废物管理人员办理移交手续;待存放点容器装满后,定期将产生的危险废物送交到企业集中的危险废物贮存场,并办理移交手续。待危险废物储存数量达到库房规定的储存数量时,再由企业环保部门负责与有资质单位协商进行安全处置及办理转移手续。

危险废物管理流程中需要建立产生单位《月度危废回收统计表》,企业回收部门按月、季度填《危险废物分类储存表》、《危险废物处置统计表》和《废电子产品、电器设备储存表》表,统一报企业环保管理部门。企业环保管理部门负责企业危险废物的处置。向当地政府环保管理部门提交处置计划,待当地环保部门批复后,方可联系有资质的单位进行处理,并填报《危险废物转移联单》。

完善管理流程使企业在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方面做到账实清楚、处置合规,提高管理能力和水平。

3.3 实时控制:

即使有了工作大纲和对工作重点、难点的分析,但在实际执行和生产过程中,受到各种因素影响,各项工作的开展仍会发生异常波动和出现未预见的情况。因此,采取有针对性的控制措施,如制定重点、难点工作的工作规范、检查考核落实、岗位负责制明确清晰、责任分解到人,落实到具体岗位、具体人等,结合日常的检查、记录、统计,即能在第一时间发现体系建设中存在的异常现象,并及时进行原因分析,制定出解决措施,并在第一时间予以改进,以此将体系建设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以最短时间和最有效率的推进。因此,过程控制在体系建设也尤为重要。

企业通过有目标、有落实、有控制的实施工作计划大纲,分步开展危险废物产生源分析;危险废物物料衡算;规范危险废物管理计划、危险废物台账记录、统计,贮存处置等管理流程;员工培训;危险废物环境管理制度建设等工作,最终能够实现企业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体系的建设目标。

四、规范化管理取得的成效

1、实现了管理创新,推进了精细化管理

以危险废物规范化体系建设为牵引,强化企业精细化管理,加强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环境保护管理意识和建立行为规范。通过危险废物规范化体系建设,将国家对危险废物管理的法规、标准和要求转化为企业的行为规范,转化为全体员工理解和认可的行为模式;建立了制度化管理体系,使管理人员从随机管理转变为制度化管理,从而降低管理风险,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实现了企业管理创新的目标。

2、现场管理持续改善

现场改善可以理解为现场管理优化。推进规范化体系建设后,企业现场管理依照规范化管理要求对生产现场的人、机、料、法、环等各生产要素进行持续的改善,实现设施、设备的提升,厂区布局按照产品的生产流程进行科学布局和建设,工作环境发生良好的变化。当然,企业仍需加强现场管理,对生产现场、厂区、仓库等地利用5s合理有效的进行协调和控制,加强对人和设备设施的管理,持之以恒,持续改善,实现清洁生产、安全生产、高效生产的要求。

3、建立长效机制,为企业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开展规范化体系建设是企业适应外部发展环境、同时提升自身精细化管理水平的需要。规范化体系建设通过对标准的学习和自身管理的创新,对企业管理的相关部分进行了全面升级,以制度和流程的形式建立了企业管理的长效机制,实现了建设的目标、达到了建设的目的。

企业管理工作必须常抓不懈,规范化管理体系建设也应在实践中不断深入、完善,使其发挥持久的效力。

结束语:企业开展危险废物规范化体系建设,既满足国家环境保护管理的要求,也使企业在适应外部发展环境的同时提升自身的精细化管理水平,为企业实现内生增长、增强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陕西省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指标体系》

应用体系建设 篇12

国务院在文件中的第七项第16条、第八项的19条和20条中, 不仅提出了信用体系建设的具体政策要求, 还明确了落实相关工作的负责部委。国务院通知中的第七项“推进放管结合, 营造宽松发展空间”中的第16条提出“建立以信用为核心的新型市场监管机制, 加强跨部门、跨地区协同监管;建立健全事中事后监管体系, 充分发挥全国统一的信用信息共享交换平台、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等的作用, 利用大数据、随机抽查、信用评价等手段加强了监督检查和对违法违规行为的处置。”

国务院通知中的第八项“完善市场环境, 夯实健康发展基础”中的第19条提出“加快信用体系建设, 引导四众平台企业建立实名认证制度和信用评价机制, 健全相关主体信用记录, 鼓励发展第三方信用评价服务。建立四众平台企业的信用评价机制, 公开评价结果, 保障用户的知情权。建立完善信用标准化体系, 制定四众发展信用环境相关的关键信用标准, 规范信用信息采集、处理、评价、应用、交换、共享和服务。依法合理利用网络交易行为等在互联网上积累的信用数据, 对现有征信体系和评测体系进行补充和完善。推进全国统一的信用信息共享交换平台、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等与四众平台企业信用体系互联互通, 实现资源共享。”

同为国务院通知中第八项中的第20条提出“深化信用信息应用, 鼓励发展信用咨询、信用评估、信用担保和信用保险等信用服务业。建立健全守信激励机制和失信联合惩戒机制, 加大对守信行为的表彰和宣传力度, 在市场监管和公共服务过程中, 对诚实守信者实行优先办理、简化程序等‘绿色通道’支持激励政策, 对违法失信者依法予以限制或禁入。”

上一篇:畜牧业推广体系下一篇:价值区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