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心理

2024-10-26

翻译心理(共6篇)

翻译心理 篇1

一、引言

传统的语境研究基本上是以一种静止的观点来看待语境。近年来有不少学者撰文发表看法,认为“不能把语境要素看作静止、孤立的单一体”,因为“对语境的静态研究不能有效地起到解释并且指导交际的作用”。[1]人们对语境的研究从静态转向动态。关于动态语境研究最著名的是Sperber和Wilson用关联理论分析的“认知语境”。

关联理论对于语境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关联理论将语境看作是在互动过程中为了正确理解话语而存在于人们大脑中的一系列假设,而理解每一个话语所需要的语境因素是不同的。因此,听话人要在话语理解的过程中为每一个话语构建新的语境。关联理论还认为,意义的推导离不开语境因素,但不一定要依赖于具体语境,因为语言使用者经过经验或思维已把具体语境内在化、认知化了。熊学亮的“暗室实验”[2]很好地证实了这一点。这种语境内在化、认知化的结果就是大脑中的认知语境,人们在交际中所依赖的往往就是这种认知语境。Sperber和Wilson认为交际中的语境是动态的,它被看作是一个变项,包含一系列变化中的命题,只有关联性才是一个常项,一种必然。因此,关联理论的语境观不同于人们对语境的传统认识:语境被看作一个心理建构体(psychological construct),由一系列假设构成;理解话语的过程就是在语境假设与新信息之间所做的推理过程;语境假设的选择、调整与证实始终受关联原则的支配。Verschueren (1999)也说过“语境是在话语中生成”[3]的话,道理是一样的。

认知语境虽也考虑与交际者有关的外部环境因素,但更加关注的是交际者对现实世界种种假设的那一部分。它更倾向于把种种具体的语境因素放到一边,而研究在语言使用中起作用的大脑知识结构和控制若干知识结构排列组合的规律和规则。

与认知语境相关的心理因素有:认知模型和文化模型。

三、认知语境的心理依据与翻译

(一)认知模型

认知语言学把认知语境定义为心理概念相互作用的认知表征。Ungerer和Schmid[4]认为认知语境并不是一种孤立的心理经历,而是至少有两种方式与储存在长期记忆中的知识快速联系。一方面,与这一类别相关的特定语境知识可以提取到,另一方面,当前的语境唤起了与其相关的长期记忆中的其他语境。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已经经历并储存了大量相互关联的语境。认知语境不仅依赖它所嵌入的语境,而且与大量与之相关的语境相联系。因此,有必要有一个术语能够涵盖特定领域内所储存的所有认知表征。Ungerer和Schmid[4]把这个术语叫做“认知模型”。

认知模型是储存在我们头脑中的关于特定认知对象的所有认知表征,[4]它具有开放性及网络构建倾向性的特征。所谓开放性是指对某一特定概念范畴的认知描述尽管具有高度选择性,但人类的认知能力在逐步提高而认知手段亦不断丰富,因此相关的概念范畴在结构上甚至在内容上都有可能改变。所谓认知模型的网络构建倾向性指的是认知模型本身不是孤立的,而是互相关联形成一张认知模型的网络。Lakoff (1987:68)[7]认为,人们通过所谓的“理想化的认知模型”(ICMs)来组织我们的经验和知识,而范畴结构以及范畴所表现的“原形效应”(prototype effects)只不过是该组织方式的副产品而已。同时,一个概念范畴可在其认知的模型找到与之相匹配的对应成分。用Langacker (1987)[8]话说,概念范畴来源于对认知模型中的某种构型(configuration)以特定的方式勾勒出来的侧面(profile)。因此,每个ICMs便是一个结构复杂的感知整体(perceived whole)即完形(gestalt)。

认知模型还有一个特征:那就是它的无所不在性。因为在每一个范畴化行为中,我们会使用一个甚至几个我们贮存在意识中的认知模型。即使在我们遇到一个陌生的情景与不熟悉的对象时也是如此。通过唤醒相似的经历,我们也可以形成一个认知模型。正因为认知模型无所不在,我们永远不能避免它的影响,所以它们总是存在于那里随时提供帮助。即使在某些人工条件下,认知模型也在起作用。因此,不可能有发生在非语境化真空中的实验,同样不存在没有认知模型的语言。

在每个范畴化行为中,我们会或多或少联系到所贮存的一个或几个认知模型。只有在极个别的情况下,我们遇到完全陌生的对象或情景时没有精确的与此相关的认知模型出现。即便如此,我们也会忆起一些较为相似的经历直接形成一种认知模型。比如一位土生土长、从未来过中国的美国人,可能没有任何关于中国春节的概念,因为庆祝春节不是他自己的文化,他没有这方面的经历,因而自然就没有关于中国人如何庆祝春节的认知模型。但是,当他与中国人交流,试着理解中国的春节时,他可能会运用类似的、比如有关圣诞节的庆祝的认知模型。

(二)认知模型与翻译

由于各人的认知模型并不相同,翻译时,译者应尽力将原文作者的意图清晰地呈现给译入语文本读者。应用认知模型可以使我们得到更准确的译文。例如:

打起黄莺儿, 莫叫枝上啼。啼时惊妾梦, 不得到辽西。 (金昌绪《春怨》)

Version I:Drive the orioles away, All their music from the tree...When she dreamed that she went to Liao-hsi.To join him there, they awake her. (translated by Bai En) Version II:Drive orioles off the tree, For their songs awake me.From dreaming of my dear, Far off on the frontier. (translated by Xu Yuanchong) [9]

从认知模型的角度看,译文二优于译文一。因为在译文二中,译者将“辽西”译为“frontier",从而使原文作者的意图清晰地再现给译入语文本读者。

(三)文化模型

与认知模型紧密相关的是文化模型。文化模型被定义为“一个社会中所有成员所共有的认知模型”[9]。人们的认知状态具有个性化的特点,因此对于认知模型的描述不可避免地带有大量理想化的成分。换句话说,对认知模型的描述是建立在人们有着大致相同的认知模型的假设的基础之上的。

认知模型是不能通用的,而是依赖于个人成长与生活的文化背景的。为了形成一种认知模型,文化提供了我们所必须经历的事件的背景。如一个中国人与一个英国人形成的关于龙的认知模型不会相同,这是由于所处国家的文化不同。所以,特定领域的认知模型最终依赖于该领域的文化模型。反过来,文化模型可以看作同一个社会团体中的人们所共享的认知模型。认知模型与文化模型可以看作一个硬币的两面。在认知模型这一面上,这些认知实体的心理本质得到了强调,允许存在个体间的差异。在另一面文化模型上,许多人共享的集体特征得到了强调。虽然前者与认知语言学和心理语言学相联系,后者却属于社会语言学与人文语言学,但这些领域内的研究者应充分意识到这一研究对象的双方面(认知模型与文化模型)。

文化模型不是静态的,而是一直处于变化之中。文化模型是基于社会中人们的集体经历的。日常生活中,普通人需要的不是科学上正确的模型,而是功能上有效的模型。这表明只要一种模型与我们的感知一致而且能使我们作出功能上正确的预测,它就能为人们广泛接受。认知模型不是共享的,而是依赖于人们成长和生活的文化,文化模型决定认知模型。文化模型可以归结为一种集体共享的认知模型。总而言之,语境模型是社会中人们所共享的一系列认知文化语境。

(四)文化模型与翻译

文化模型不但使我们很容易理解源语文本的给定信息, 而且有助于我们找到合适的译文。例如:The river had been dry for a long time.Everyone attended the funeral.[10]

当使用话语构建信息时,作者设想他的目标语读者应该有这样的信息:“河流干涸了,河神死了,在他们的认知语境中当河神死了时应该有一次葬礼。”所以,虽然这两句话的字面意思是不相关的,但当源语读者接受到话语的信息时,他们的认知心理学立即指向与此相关的世界知识,在大脑中搜寻相同的事实抽象,补足话语表达的空缺,从而正确地理解话语。假如译者不具备并不包含在话语中的文化模式就不能挖掘出其文化内涵,不能找到意义之间的关联。就有可能译出以下的译文:

Version I:这条河干涸很久了,每个人都参加了葬礼。

这样的译文使译入语文本的读者找不到关联,文化暗涵尽失。如果译者能与原文读者有相同的背景知识,即“这是非洲加纳人的一种习俗。如果河流干涸很久,河神就死了。河神死了的时候,人们会举行一次葬礼。河流已经干涸很久了”。这样译者就可挖掘其内涵,正确地理解,从而以合适的文本构建源语信息。

Version II:河流干涸很久了,河神死了,每个人都参加了河神的葬礼。

以上译文补充了字面意义,填补了译入语文本读者认知模式的空白,成功地再现了关联。

四、结语

近年来翻译的认知研究受到了极大的关注。翻译是一个包含大脑机制的认知过程,是一种语言的交际行为。它是一种语际与语内的明示———推理行为,不仅涉及语言代码的转换,而且动态的推理依据动态的认知语境。这是在关联理论框架内对翻译研究的探讨,与以往的翻译理论有极大的不同,因为以往的翻译理论不太关注译者的认知心理研究。

摘要:本文在Sperber与Wilson关联理论的基础上, 应用与认知语境相关的心理基础:认知模型和文化模型, 将其应用于翻译实践有助于译者得到更为精确的译文。

关键词:认知语境,心理依据,翻译,认知模型,文化模型

参考文献

[1]何兆熊, 蒋艳梅.语境的动态研究[J].外国语, 1997, (6) .

[2]熊学亮, 语用学和认知语境[J].外语学刊, 1996, (3) .

[3]Verschueren, Jef.Understanding Pragmatics[M].London:Amold, 1999.

[4][5][6]Ungerer.F, H.J.Schmid.An Introduction to Cogni-tive Linguistics[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1.

[7]Lakoff, G., Johnson, M.Metaphors We Live by[M].Chica-go:the University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0.

[8]Langacker, R.W.Foundations of Cognitve Grammar, Vol.I:Theo-retical Prerequisites[M].California:Standard University Press, 1987.

[9]许渊冲译.唐宋词一百五十首[M].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0.

[10]何自然, 语用学与英语学习[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7.

翻译心理 篇2

1大脑皮质

额叶皮质

额叶影响着调节能力和攻击行为。巴德(Bard)移除了猫的皮质,导致了猫产生了缺乏恰当性和协作性的攻击行为。前额叶切断术过去常常用来使狂暴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平静下来。虽然对这一结果的明确原因还未知晓。戴尔加多(Delgado)刺激了猴子大脑的攻击中枢,却发现产生的攻击行为通常直指更弱小的对象——这表明了额叶皮质改变的作用。不明原因的交感神经系统的唤醒可以作为一种通过更多额叶认知区域的独特情绪的标志。

情绪的半脑特化说

脑损伤和脑扫描研究指出了情绪定位与半脑控制的区别。右半脑较左半脑而言更多地涉及到知觉和情绪的表达行为(特别是消极情绪)

2边缘系统

边缘系统被认为在情绪体验和行为上起了重要作用。它包含了许多脑结构,这些脑结构包括丘脑下部,隔,扣带回,海马趾和杏仁。

帕佩兹(Papez,1937)提出了这些脑结构与调节情绪行为进行联结的模型,这一模型被著称为帕佩兹环路。这一模型被麦克林(Maclean)所修正,尽管许多其他涉及到情绪的大脑区域也被认可,但这一模型在当今仍被视为一个重大贡献。边沿系统的一个特殊区域,尤其涉及到强烈的情绪,例如攻击和恐惧。这一特殊区域为杏仁。研究已经发现从猴子,小白鼠,人类身上移除杏仁,当用刺激去激怒他们时,攻击行为明显地减少了。

3脑干

脑干包含了网状激活系统和其他负责释放大脑神经传递数的结构,包括:

去甲肾上腺素——通过蓝斑释放。它似乎与愉悦感有关,当缺乏甲肾上腺素时,往往被认为情绪将变得沮丧。

多巴胺——通过黑质释放,它似乎涉及到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情绪骚动。正如由可卡因这样的毒品所引起的愉悦感。

内啡肽——通过神经系统的神经元释放,内啡肽在减轻疼痛感,恐惧感和焦虑起了重要作用。4神经系统 自主神经系统的同情性分支(老师,这个真不会。。)当它被激发,将负责身体的“战斗与逃跑”的感觉。(位于普心P363)

5荷尔蒙

翻译心理 篇3

2015年青音创办心联网科技有限公司,这位中国大陆唯一一位在心理治疗师和节目主持人两个专业领域跨界传播的知名媒体人,放下“铁饭碗”,拿起自媒体的话筒,开始在“青音”新媒体平台上,向喜欢支持她的“音符”粉丝们,传递有关爱的理念。

青音坦言自己更像是一个翻译,把很多枯燥的、生硬的、学术的心理学道理和观点,放在普通人每天都能遇到的情感困扰和情绪困扰当中,然后翻译成他们听得懂的话讲给他们听。出于让大家更多接受心理学的目的,青音尝试了很多方法,比如在喜马拉雅上做网络广播节目,在爱奇艺上做一档心理学的脱口秀节目“听青音”。

说到自己告别传统行业、投身新媒体创业之后的感觉,青音说:“做了17年夜间广播的情感栏目主持人,我的工作其实就是帮助大家解决各种各样的情感和生活上的困惑。而正是得益于这样的工作性质,我不但收获了我的粉丝‘音符们,而且接触到了很多心理专家,学到了非常多的心理知识。更为重要的是,帮大家解决困扰,真的成了我的习惯。我愿意倾听,更愿意帮助他们。说实话,我跟心理学打了这么多年交道,我觉得受益最多的是我自己。所以我真心想对正在或将要从事这一行业的同行说:不管现在你的心理机构做到了怎样的一个水平,不管你自己现在的困扰有多少,照顾好你自己,照顾好你身边的人,用心生活。过有爱有趣的人生,让自己每天美美的、快乐的,只有这样你才有更多的能量去承载个案当中那些悲苦的心灵。”

翻译心理 篇4

关键词:译者,内部心理动机,翻译实践,介入

翻译学是一门介于多学科之间的综合性学科。吕俊在其著作《翻译学——一个建构主义的视角》是这么给翻译学定位的:“翻译学很明显属于人文科学, 因为它的客体是“人的精神世界的客观表达”, 即文本。但翻译活动是跨语言、跨文化的涉及不同语言的社会性交流与传播的社会性的活动, 要受到社会习俗的制约, 所以翻译学又属于社会科学。综上, 翻译属于综合学科。”翻译学涉及心理学, 与心理学结合有其必然性。在翻译过程中, 译者受多种心理机制的作用, 译者的心理状态直接影响译作的产生。翻译学要寻找内在心理机制和内部规律, 就必须与心理学的研究相结合。20世纪初傅斯年先生提出了“翻译心理学”的概念。改革开放以后, 国内学者开始了对翻译心理学的专门研究。颜林海认为, “翻译心理学是研究译者从接受原作 (理解原作到再现原作过程中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要揭示译者心理活动规律, 翻译心理学势必要研究译者的翻译动机。翻译动机, 即“为什么翻译”的问题是一个必须要解答的根本性问题, 因为它影响译者的翻译方向和翻译态度, 决定译者选择何种文本进行翻译、用何种语言进行翻译以及采取何种文化立场及翻译策略, 最终决定翻译质量。

心理学认为, 在个体强烈需要, 又有外在诱因的条件下, 就能引起个体强烈的动机, 并决定他的行为。心理学大词典给出的“动机”的定义是:“推动人们行动的内在力量, 激发和维持个体进行活动, 并导致该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心理倾向或动力”。根据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 本文将译者心理动机分为外部动机和内在动机。鉴于篇幅有限, 本文只讨论译者内部心理动机。文章首先将内部动机分为认知动机、自我实现的动机和审美动机三类, 通过介绍一些著名翻译家的译文, 从以上三方面剖析翻译内部动机对译者翻译实践的介入。

一、译者内部心理动机对翻译实践的介入

1. 认知动机

译者的翻译动机首要是认知动机。认知是指人获得知识或学习的过程。当语言障碍影响不同民族、文化之间互相了解、互相学习时, 为了获得更加丰富的知识, 翻译活动便产生了。翻译是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的需要, 是沟通各族人们的思想, 是促进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技术交流的重要手段。中国历史上佛经翻译鼎盛时期的代表人物玄奘因感各派学说分歧, 决心西行求法以释疑惑, 往返17年, 行程5万里, 他作为一名译者, 具有强烈的认知动机, 不得真经, 誓不回还, 最终携回梵文经典650余部。回国后又组织译经, 其译经质量前所未有。中国洋务运动时期, 设立译馆大量译介西方科学著作, 都是为了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

2. 自我实现的动机

方梦之将译者的工作心理分为完善自我、表现自我和实现自我。每一个优秀的作品都承载着翻译人员的智慧和心血。余光中在谈到翻译者的条件时曾说过这么一段话:“译者未必有学者的权威, 或是作家的声誉, 但其影响未必较小, 甚或更大。译者日与伟大的心灵为伍, 见贤思圣, 当其意会笔到, 每能超凡入圣, 成为神之巫师, 天才之代言人。此乃寂寞之译者独享之特权。”

翻译出完美的作品是译者实现自我价值的最佳途径。译者凭借其丰富的想象力和坚强的意志力, 发挥自己最大的潜能, 不顾一切地要“实现自我”。正是译者的这种对自我价值的追求才会使他们孜孜不倦地伏案工作, 一名之立, 旬月踟蹰, 这是译者自我实现动机的写照。著名翻译家朱生豪一生中所做的最伟大的事情是翻译了莎士比亚的作品, 他短暂的一生全都投入到了这项伟大的翻译工程之中。他尽其一生翻译莎士比亚就是为了实现自身的价值。

3. 审美动机

李泽厚认为审美具有二重性:“一方面是感性的、直观的、非功利的;另一方面又是超感性的、理性的、社会的、具有功利性。”审美主体对审美意向深层次的心理需求, 构成了审美主体的审美动机。《哲学大辞典》给出的审美动机的定义是:“指人对审美对象和审美活动的态度。”翻译的过程是审美的过程, 因为译者的翻译动机不乏对美的追求。刘炳善说:“译者倘能把自己的全部心血、精力、修养、才思、感情都倾注到自己的翻译工作中去, 他将会感到一种艺术创造的快乐——这, 我想, 也就是一个翻译工作者的最大幸福了吧!”林语堂在谈及翻译时曾讲到:“翻译于用之外, 还有美一方面须兼顾的, 理想的翻译家应当将其工作做一种艺术。以爱艺术之心爱它, 以对艺术谨慎不苟之心对它, 使翻译成为美术之一种。”

北京大学许渊冲教授在唐诗翻译方面有很深的造诣。他主张以诗体译诗。他认为翻译文学作品尤其翻译诗歌时, 译者要力保原文的美学特质, 要领会诗人的思想感情和言外之意, 在传达原作的意境上下点工夫。逐字逐句对号入座的翻译无艺术感染力可言。许教授在译唐诗时, 很讲究句数、押韵和对仗, 提倡诗歌翻译要做到意美、音美和形美。在这种美学取向的翻译原则指导下, 许教授翻译了不少精彩的文学译作, 为传播中国传统文化做出了杰出贡献。用杨振宁先生的话来说, 他在用韵文翻译诗词时“戴着音韵和节奏的镣铐跳舞, 跳得灵活自如, 令人惊奇”。米兰·昆德拉的《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内涵深刻, 具有很强的美学价值, 具有不可译性, 是对译者极大的挑战。中文译本的译者韩少功先生深受原作艺术魅力的感染, 他没有因原作晦涩难懂就改变自己的审美态度, 他坚持不懈的努力成就了《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最优秀的中文译本。对于新时代的译者而言, 审美追求不应只局限于文学作品, 非文学领域的作品也具有美学价值, 也不应放弃翻译。例如, 科技英语在遣词造句上也有美感和美感再现的问题。商标翻译作为特殊的科技翻译, 也是一种艺术美的创造过程。是译者在深谙源语言和目标语言的特点、出口国或地区和进口国或地区的传统和文化、跨文化交际知识、广告学知识、心理学知识等的前提下, 对商标进行的审美提炼和艺术加工。翻译者不仅扮演译员的角色, 还担纲艺术家的角色。在翻译商标时也应该做到音、形、意的完美统一。

二、结语

本文从翻译心理学的实证角度出发, 以验证译者心理动机对翻译实践的指导性为目标, 从译者内部心理动机的三个方面探讨了动机对翻译实践的介入。认识译者动机和翻译实践的关系, 一方面可以帮助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能动性, 翻译出更为出色的作品, 另一方面可以指导人们更好地进行翻译批评与鉴赏。通过对翻译过程中译者心理动机的研究, 有利于构建翻译心理学这一新兴交叉学科的前景, 扩大翻译心理学的研究空间, 实现翻译学与心理学的真正意义的结合, 丰富翻译学的外延和内涵。

参考文献

[1]刘宓庆.当代翻译理论[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99.

翻译心理 篇5

1. 汉语语篇中较少使用与英语指示照应中the相应的“这, 那”等词语

英语中的指代照应是指运用the, this, that, these, those等词语所构成的照应关系。英语中的冠词是汉语中所没有的词类, 汉语中与之相应的词是“这”或“那”等指示代词。汉语行文中运用指示代词的频率要小于英语语篇。也就是说, 汉语语篇的指示照应往往呈隐性状态。所以英汉互译时便会出现指示照应手段从显性到隐性的转化。例如:

If the ends of a conductor are connected to a low-reading voltmeter and the conductor is moved into the field of a magnet as shown in Fig.5-1, a momentary reading will be noted on the voltmeter.As the conductor is withdrawn from the field, the meter will deflect momentarily in the opposite direction.If the conductor is held stationary and the magnet moved so that the field cuts the conductor, the same results are obtained.

如果把一根导线的两端接到一个低数伏特计上, 并使这导线往一个磁场里移动, 在伏特计上会看出一个瞬间的读数。当这导线移出磁场时, 这测量仪表的指针又会瞬时地向相反的方向偏转。如果让这导线固定不动, 而移动磁铁使磁场切割这导线, 也会得到同样的结果。

这是一篇已发表的译文, 文中将原文中许多冠词都相应地译了出来, 这反而破坏了译文的衔接效果。只要留心一下汉语行文时是怎么处理这种指示照应关系的, 英语和汉语的区别就一目了然了。一本中文教材中是这样翻译的:

把一根直导线放在一个蹄形磁铁的磁场里, 使导线根磁铁方向垂直 (图3-16) 。当给导线通电时, 导线就运动起来。这说明通电导线在磁场里要受到力的作用。

很明显, 段首提到“一根直导线”之后, 下文便不必再说“这根导线”了。文中的读者清楚, 文中画线的“导线”指的就是上文的“一根直导线”, 这一点是毫无疑问的。

2. 语境中的指示语

指示语 (deixis) 是语用学的重要内容之一。话语和语境之间的关系, 说话者与受话者之间的关系正是靠指示语才得以在语言结构上反映出来的。指示语系统可分为:人称指示、时间指示、地点指示、话语指示、社交指示。各类指示语都有其不同的特征, 周方珠在《翻译多元论》 (2004) 中对指示语的翻译作了较详细的论述。法国学者理查德讨论了指示特征和译者的关系, 并从语音层、语义层、话语层和语用层方面探讨了指示语的语用学翻译。

指示语的翻译要根据语境、说话者、受话者等因素, 推理出指称与所指的关系, 以确定所指, 并且要注意当时的文化、社交的适当性。例如:

旺儿打着千儿回道:奴才天天在二门上听差事, 如何知道二爷在外头的事呢? (《红楼梦》)

Little Wang bent one knee.The slave performs his service at the second gate way day after day.How can he know what the master does outside?

原文中的“奴才”根据语境是指发话人“旺儿”, 而译者在译文中却将其作为第三者处理, 结果与原文差之千里。社会指示语的所指依赖于语境, 因而翻译中应采取语用手段, 过于注重表面的语义忠实往往造成译文对原文意思的偏离。

对于理解文章也不应仅仅局限于指示词的语境, 语篇不是由单个的心理空间构建的, 而是由多个心理空间构建的。例如:

a.I don’t have a car.It is red.

b.I don’t have a car.Otherwise, I would drive it to work.

两个例子中虽然都有“I don’t have a car.”, 但例a不成立, 例b却成立。原因是例a只有一个心理空间, 而这个心理空间里没有角色car, 既然car这个指称对象不存在, 自然就无法用指示词it来指代它。

3. 话题在语篇结构中的作用与照应词的使用

语篇块对照应形式的影响也可以用观念参照点和领地的概念来解释。领地的概念是动态的, 一个句子可以形成一个领地, 句子内部也可以形成相对独立的机构领地, 而在语篇中, 一个语篇块可以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领地。一个领地实际上是一个心理空间, 而心理空间内部可以包含一系列的心理空间 (Lundquist, 1995:13) , 也就是说, 语篇块形成的领地内部包含许多句子所形成的领地。语篇块形成的领地内的观念参照点就是这个语篇块的话题, 因为话题在语篇中具有显著的地位, 语篇的理解过程是一个以话题为取向的活动 (topic oriented) 。例如:

a.John didn’t show up today.

b.Mark thinks he’s got the flu, and won’t be able to come either.

如果Mark不是语篇话题, 只是表示消息或意见的来源, 而John是话题, 那么he指的就是John;但是, 如果Mark是语篇话题, 那么he更可能指的是Mark。话题在语篇中的重要地位在实验心理学家那里也得到了验证, 他们发现:如果某个代词的前指词是话题, 那么处理这个代词的时间就要短于它的前指词, 而不是话题的情形, 这说明话题在人脑中更为活跃。

4. 指示照应及语言认知的影响

当代语言学的一个基本特点就是对认知现实主义 (cognitive realism) 的承诺, 即确认语言是一种心理或认知现象。传统的指示定义强调符号与世界的直接关系, 认为一个指称词之所以有意义是因为它可以到外部世界中找到一个与之对应的实体。语篇理解的基点———衔接和连贯关系的建立看来仅凭语言知识是远远不够的, 它还需要诸多非语言信息的补充, 比如现实表征和心理表征等。

心理表征以现实表征为基础, 是现实表征在人脑中的内化。与现实表征相比, 心理表征在更大程度上体现了人的主体性特征, 比如小孩问妈妈:“小鸟睡觉也盖被子吗?”显然, 小孩关于“小鸟睡觉”的心理表征是以自己为参照的类推表征。

心理表征的另一特征是它比现实表征更加抽象, 比如, 关于“马”的心理表征是这样一种意象:它有四条腿、一条长尾巴、以草为食、可作代步工具等, 而其他的许多特征往往是缺省的, 如马的性别、年龄、毛色等。心理表征都以完整的格式塔 (Gestalt) 形式存现于我们的大脑中, 每一个格式塔包括多个成分, 称为格式塔的终端 (terminals) , 这些终端通常由缺省值 (default value) 填充, 缺省值松散地附着于格式塔的终端, 并且很容易被当前语境值所置换。比如对于一个天天与一群大白马打交道的人来说, 他关于马的心理表征可能有“白色”这一终端值, 但当他听说“有人骑着马, 这马黑亮黑亮……”时, “白色”这一缺省值会立刻被“黑亮黑亮”重新赋值。

这种心理表征在人类认知中的作用并非总是有利于人类的认知活动。在人类的认知活动中, 心理表征往往以定型 (stereotype) 的形式排斥信息的摄入, 使认知者或循规蹈矩, 或固步自封。而且, 心理表征越丰富、固化程度越高的人往往越难接受新事物, 他们出于种种原因不能够或不情愿为已有格式塔的终端重新赋值。

5. 小结及对外语教学的启示

照应词的使用反映了某个所指对象在人脑中的心理体现, 以及这种心理体现的活跃程度。而且, 由于照应现象是一种认知存在, 它必然遵循认知主体的认知规律。另外, 认知语言学不仅把语言看作心理或认知现象, 而且认为语言的形成过程是以人类自身的经验为基础的, 即强调认知主体的地位。这一点在照应词的使用中也有所反映。

对照应词的理解也可以应用到英语教学当中去。我们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很少强调照应词的使用, 学生只需知道汉语中的照应形式在英语中对应着怎样的形式就可以了, 但实际上这是远远不够的。比如, 用母语是汉语和母语是英语的人比较, 当这两种人用英语就某个专题作演讲时, 英语为母语的听众反映, 汉语为母语的报告人思维相对混乱, 连续性不强。而实际上汉语为母语的报告人十分熟悉他所谈论的话题。

这是为什么呢?原因之一:他们在演讲过程中照应词的使用有问题, 给听众造成了不必要的认知负担, 所以听众感到他们的思维比较混乱。我们知道, 照应词是一个认知的体现, 照应词的使用遵循一定的规律, 对母语使用者来说, 这些认知活动是自然而然的, 但是, 对一个第二语言使用者而言, 他对第二外语的不熟悉牵扯了他很大一部分的认知精力。由于人的认知精力是有限的, 第二语言使用者往往无暇顾及照应词的使用。比如, 一个指称对象虽然在说话人头脑中活跃了, 但在听话人头脑中还未活跃, 可是, 说话人不考虑指称对象在听话人头脑中的活跃状态就使用高不可及的照应形式来进行指称, 这会令说话人感到费解。或者, 说话人不注意在一个内容结束后, 重复使用可及性低的名词短语来把谈话的对象重新介绍给听话人, 听话人会以为说话人还在进行刚才的内容, 从而在说话人和听话人之间造成误解。可见, 我们在英语教学中应该重视照应词的使用, 以便更好地进行交流。

本文受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科研究项目资助, 特此致谢!

摘要:在英汉代词系统中, 指示代词在篇章的衔接与连贯上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对英汉语指示代词的基本形式语法范畴和在语篇中的照应功能两方面进行了尝试性分析, 并对其心理表征作了初步探讨。

关键词:人称代词,this/that,这/那,指示照应,心理表征

参考文献

[1]Halliday, M.A.K.&Hasan, R.Cohesion in English[M].London:Arnold, 1976.

[2]Halliday, M.A.K.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

[6]胡壮麟.语篇的衔接与连贯[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4.

[7]胡壮麟, 朱永生, 张德碌.系统功能语法概论[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1989.

[8]朱永生, 郑立信, 苗兴伟.英汉语篇衔接手段对比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1.

[9]张德碌, 刘汝山.语篇连贯与衔接理论的发展及应用[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3.

翻译心理 篇6

近年来情感与体验营销理论得到迅速发展。该理论认为:消费者决策并非是纯理性的, 在当今营销环境下更多地受到消费者情感与体验经历的影响, 即使消费行为的决策中理性因素占重要地位, 情感因素也是影响其决定的重要因素。“审美经济”时代已经悄然来临。人类的生产活动和消费行为无不受到“爱美之心”和审美需求的激发。当今世界, 无论是在国内市场还是在国际市场, 一种商品要想受到消费者的青睐, 就必须同时具备一定的审美价值。随着人类文明和文化的进步, 现代的消费者愈来愈具有审美能力。如今的市场竞争, 许多商品的竞争乃是其审美功能的角逐。因此, 商业广告审美功能和翻译的移情策略的研究是一个重要的课题。

一、消费者的审美需求与广告审美的心理过程

1、现代消费观念与审美需求的契合

随着消费需求的日趋差异化、多样化、复杂化, 现代社会进入了重视“情绪价值”胜过“机能价值”的时代, 即人们更加注重个性的满足、精神的愉悦及文化的品位。消费者的购买行为不仅仅是物质需求, 更多的是一种文化情感的消费。当今社会, 消费者所看重的已经不单单是产品的质量, 他们购物在很多时候是为了实现一种情感上的渴求, 甚至是为了实现一种商品与自我理想的吻合。现代的消费者大多越来越理性, 往往追求个性化消费, 体现现代消费观念与审美需求的契合。

2、消费者广告审美的心理过程与情感体验消费心理学认为:消费者广告审美的心理过程与一般审美的心理过程大致相似, 也分为开始、展开、弥散三个阶段。消费者广告审美的开始阶段主要是审美期待。广告审美展开阶段是心理过程中的核心部分可分为审美感知、统觉阶段;审美情绪、情感、想象阶段;审美判断、欲望阶段。弥散阶段是消费者受到来自广告作品的外在刺激, 产生感知, 通过对广告情景的综合体验, 审美心理得到满足, 并在以后的审美过程中发挥影响。体验营销理论认为:广告与营销环境下表现出某种情感上的倾向有利于提高人的情感体验, 消费者的情感体验影响消费决策与行为。商业广告用情感诉求 (emotional appeal) 即富有人情味的诉求着重调动人们的情感, 诱发其购买动机。Lutz (1991) 认为:在消费者态度的ABC模式中, 构成消费者态度的主要成分为情感 (affect) 、行为 (behavior) 、和认知 (cognition) 。因而广告如果能从消费者的感情入手, 往往能取得意想不到的促销效果。

二、消费者广告语言审美价值的生成技巧

广告具有审美价值, 产生审美效应。审美价值是价值的一种表现形式, 是客体事物能够满足主体的审美需要, 得到审美愉悦的作用和意义。当审美客体的某些特征及其属性满足了主体的审美价值的广告时, 不仅会接受其传递的信息, 还会产生审美愉悦, 对广告留下深刻的印象, 从而对广告宣传的产品产生特别偏好。怎样使广告语言富有审美价值呢?有研究者提出以下五种策略:1.掌握文字使用技巧, 生成广告语言的形式美;2、巧妙运用文学表现手法, 生成广告语言的意境美;3、在品牌文化的塑造中, 生成广告语言的理念美;4、关注社会责任, 生成广告语言道德美;5、突破常规定势生成广告语言的创新美。广告语言以其新奇别致迅速地占领了语言市场。只有在了解广告受众的群体特征和消费者心理的基础上, 创作得体的广告语, 融入新的创意才会取得成功, 广告语言的创新美才能真正得以体现。广告语言的翻译也要体现意境美、形式美、理念美、道德美和创新美的生成, 使译本的广告语言同样富有审美价值。

三、广告审美移情的翻译策略探索

“移情” (empathy) 是美国心理学家Edward Titchnner于1909年提出来的心理学命题, 后经德国心理学家和美学家Theodore Lipps (1851-1914) 等人首发倡导, 成了20世纪上半期很有影响的美学心理机制剖析。审美移情作用具有三个方面的特征, 其一, 审美对象与审美主体之间, 存在一种可以相互渗透的关系;其二, 在这种相互渗透的关系中, 主要的活动方面是审美主体, 客体受到主体生命力的投射而具有美的感染力;其三, 审美主体是审美观照 (contemplation) 的“自我”, 美感是在感性对象中感觉到的“自我价值”, 移情作用主要是一种内在的意识活动。商业广告利用移情的策略, 以消费者为中心, 以情传意, 把没有感情的商品变得富有情感色彩, 唤起消费者对广告及商品产生好感, 可达到促销的目的。在商业广告创作和翻译的过程中, 应该注意以下策略:

1、善于以美进行情感诉求, 说理与移情相结合

现代营销理念强调攻心为上, 通过创造一系列有意义的差别, 争夺顾客的有限心智空间, 而富有审美价值的广告就是现代营销的利器之一。美感是一种积极的情感体验。追求美是人所共有的心态。因此, 善于以美进行情感诉求, 有可能获得以情动人的效果。

美国宝洁公司 (P&G公司) 很好地实现了这一营销理念。该公司在把其产品打入中国市场前, 对中国的消费市场进行了仔细的调研, 并对消费者的文化、生活习惯、审美心理进行了深入的了解。飘柔 (Rejoice) 、潘婷 (Pantene) 、海飞丝 (Head&Shoulder) 、玉兰油 (Olay) 、多芬 (Dove) 等品牌无一不体现中国消费群体对美的追求, 引起消费者心底的共鸣。因此, 宝洁公司的产品在同类型产品不断涌现的今天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在广告中, 准确地利用女性消费者的情感联想, 说理和移情相融合, 可以达到非常好的广告效果。

2、注意文化移情, 符合民族消费心理

文化移情有利于沟通消费者的民族心理认同感, 有利于激发消费者的新奇、尝试心理和购买欲望, 有积极的促销作用。消费者的购买行为不仅仅是物质需求, 更多的是一种文化情感的消费。例如Revlon“露华浓”的汉译, 出于唐代诗人李白描写杨贵妃花容月貌的诗句《清平调》中“云想衣裳花想容, 春风拂面露华浓”之佳句。乐百氏 (Robust) , 乐凯 (Lucky) , 雅戈尔 (Younger) 等这些商标名在翻译过程中, 不仅要考虑到源语商标的音和意, 更多的是关注到消费者在购买该种商品时的普遍心理, 包括文化的、审美的追求。品牌翻译注意文化移情有利于沟通消费者的民族心理认同感, 有利于激发消费者的新奇、尝试心理和购买欲望, 对产品打入国际市场有积极的促销作用。

移情论对商业广告的翻译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作用。动之以情的广告语言使读者再现发话人心目中的原有意向, 在心中引起兴趣、情感和欣赏的愉悦感。在商业广告翻译的过程中, 译者要按照读者的思路去感受、理解并努力重现原文的美感与情感世界, 使广告译文起到理想的移情作用, 实现情感促销的终极目标。

参考文献

[1]刘宓庆.翻译美学导论[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5.

[2]丁家永.广告心理学[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 2005.

[3]洪明.商业广告翻译技巧[M].长春:吉林科技出版社, 2006, (8) .

[4]刘开云.现代消费观念与审美需求的契合[J]商业研究2005, (2) .

[5]张恩碧.试论体验消费的内涵和对象[J]消费经济, 2006, (6) .

[6]贾文波.谈对外广告翻译的情感传递[J].外国语, 1996, (2) .

上一篇:启动发电下一篇:全民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