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受理论

2024-11-13

接受理论(共11篇)

接受理论 篇1

摘要:接受美学是形成于20世纪60年代中期以姚斯和伊瑟尔为代表的前联邦德国康士坦茨学派, 本文把接受美学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理论结合, 论证了两者结合的必要性以及借鉴美学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关键词:接受美学,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论,借鉴

接受美学作为20世纪60年兴起的一种美学理论和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理论有许多相似之处, 将接受美学理论观点引进思想政治教育领域中, 将对于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有很大的帮助。

一、两者概念阐述

接受美学又称接受研究、接受理论, 是由20世纪60年代在联邦德国兴起的一种新型的美学理论, 康士坦茨大学教授姚斯、伊瑟尔等人是这种美学形式的开拓者和奠基人。接受美学认为文学作品的接受过程是读者积极参与的过程, 是一种主动的接受过程。读者的参与可以实现作品的价值并带动作品的再次创作, 离开了读者的审美接受, 作品也就缺少了存在的意义。从而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著名的读者中心论, 强调读者在欣赏文学作品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自主能动性, 凸显自己作为接受主体的创造性。

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理论是指发生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内的接受活动, 是以提高接受主体的接受活动为目标的教育, 它反映了思想政治教育接受主体和教育接受客体之间的关系, 是接受主体处于某种自身目的的需要, 在具体的环境影响下通过某种媒介对接受客体进行反映、选择、整合、内化、外化等多环节的活动过程, 通过有效的接受, 使社会和社会群体的思想观念、道德观念观点以及政治观念被内化为接受主体内在的品德思想, 并外化为其品德行为, 从而形成人的内化的精神和外化的行为。

二、接受美学和思想政治教育接受学结合的必要性分析

(一) 从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弊端上看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灌输式教育过程, 片面的强调教育者的主体地位, 而忽视受教育者的主体性, 在教育活动中不仅达不到培养受教育者良好的道德素质的目的, 反而会使得受教育者产生厌学的情绪。而接受美学作为一个健全的理论体系, 我们在具体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借鉴接受美学的理论去认识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问题, 并把两者结合很具有必要性。

(二) 从两者的构成要素来看

接受美学认为整个文学作品的接受活动是由作者、读者、文学作品、接受媒介和接受环境等组成的, 而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活动构成要素包括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媒介以及教育活动的环境。教育者是教育活动的主体, 是指按照一定的社会要求, 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 对受教育者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 和接受美学中的文学作品的作者相似;受教育者是接受活动的主体, 是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施加影响的对象, 相当于接受美学要素中的读者;教育媒介是教育者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所采用的方式和方法以及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内容, 相当于接受美学中的接受媒介。教育环境是指能够对具体思想政教育活动产生影响的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 又和接受环境相似。

三、接受美学对思想政治教育接受学的借鉴

(一) 用“期待视野”优化思想政治接受理论

“所谓‘期待视野’是指文学接受活动中, 读者原先各种经验、趣味、素养、理想等综合形成的对文学作品的一种欣赏要求和欣赏水平, 在具体阅读中, 表现为一种潜在的审美期待。”接受美学认为读者对文学作品的接受程度取决于作品能够满足于读者的“期待视野”的程度。如果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对阅读作品的感受等于或者小于自己在阅读活动开始前对作品的“期待视野”, 读者会感到作品是索然无味的, 会主动的放弃阅读。相反, 如果作品超出读者的“期待视野”, 读者便会觉得作品很有吸引力, 从而会通读整个作品, 同时, 这种阅读体验也会更进一步丰富和拓展读者新的“期待视野”。

接受美学的“期待视野”理论对我们思想政治工作启示在于, 教育者在教育活动开始之前必须认真分析受教育者对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期待视野”, 承认接受主体客观存在的差异性, 根据受教育者的不同“期待视野”开展形式多样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 做到因材施教。同时, 我们也要分析受教育者在受教育教育前和开始后不同的“期待视野”, 并引导受教育者把两者结合, 促使受教育者不断进步和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有效开展。促进“视野融合”的手段有很多, 最主要就是激发受教育者的自身需要。作为思政教育者应该明确: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活动是在受教育者自身需要的驱动下进行的, 需要越强烈, 主体的接受活动就越具有内在的驱动力。

(二) 用“第二文本”内化思想政治接受理论

接受美学认为:“未经过读者阅读的作品只能是第一文本;经过读者阅读后的作品才是第二文本”, “第二文本”“经过了读者主观的润色、加工与改造, 渗透着读者的思想感情”。我们的教育者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在重视“第一文本”的基础上, 也应该重视“第二文本”的实现, 使得受教育者能够在已接受的思想政治理论基础上, 加以自己独立的思考, 融合自己以往的实践经验从而形成新的认知活动。

另外我们检验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关键取决于受教育者形成的“第二文本”, 而不是“第一文本”。教育者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要把“第二文本”作为反馈自己教育效果的媒介, 通过“第二文本”的反馈的信息及时发现教育对象的问题, 并根据反馈的“第二文本”的差异性来寻找思想政治教育自身的不足, 在保持基本原则不变的前提下, 进行有效的改进, 实现“第二文本”与“第一文本”的有效衔接, 在二者的有机统一中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性。

教育者要始终明确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不仅是为了向受教育者灌输已有的道德、法律规范, 更重要的是能够使受教育者能够主动地去认识、去遵守, 自觉的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接受美学的理论在这方面对思想政治教育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朱立元:《接受美学导论》, 安徽教育出版社, 2004年。

[2]张耀灿、郑永延:《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 人民出版社, 2006:191。

[3]卢少求:《试析接受美学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思想教育研究》, 2006年第1期。

接受理论 篇2

论莎士比亚《仲夏夜之梦》中的人文主义思想 33 分析《老人与海》主人公圣地亚哥的人物形象 34 论《蝇王》中戈尔丁对人性之恶的解析 35 从文化角度浅析中英姓名的异同

Contrariety of William Blake--Image Analysis of Songs of Innocence and of Experience 37 从中西思维差异角度看汉英翻译中的中式英语现象 38 海斯特•白兰的自救与霍桑的宗教观 39

浅析《德伯维尔家的苔丝》中造成苔丝悲剧的因素 41 英汉广告翻译中的文化差异 42 43 44 45 《哈利波特》的圣经原型解读

试论《最蓝的眼睛》中黑人理想家庭的破灭 《呼啸山庄》男主人公希斯克里夫的性格分析

Translation Strategy on Culturally-loaded Expressions in Prison Break 46 中文学术讲座报道的体裁分析

中世纪的典雅爱情:本质、渊源和影响

英语流行歌曲中隐喻的功能分析——以后街男孩的歌曲为例 49 英语姓名的文化内涵

Comparison of Chinese Lunar New Year and Western Christmas Day—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Ways of Celebrations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跨文化视角下动物寓意的对比及其习语的翻译策略 《夜访吸血鬼》中的模糊性别观 中西方酒文化对比分析

浅论康拉德《黑暗之心》中的女性形象 从唯美主义角度解读王尔德的《快乐王子》

Approaching English Vocabulary Teaching—a Lexicological Perspective 从“看上去很美”和“Little Miss Sunshine”两部影片浅析中美儿童教育观念的差异 文化差异对中美商务谈判的影响

A Brief Study on the Language Features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Contracts 英语导游词翻译的原则与技巧 英文姓名的起源和文化内涵

《女勇士》中的华裔女性形象浅析 基于SWOT的星巴克发展战略研究 文化负载词的翻译策略

简奥斯汀对英国小说的贡献——以《傲慢与偏见》为例 用合作原则分析小说《艰难时世》中的会话含义 中英文化的差异对英汉互译的影响 中西方商务礼仪的差异

《莫比迪克》中不同的人物特点 浅析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的角色 《傲慢与偏见》折射出的奥斯汀的婚姻观 情感教学在初中英语课堂中的理论和实践 对比研究《珊瑚岛》和《蝇王》主题的冲突性 年代美国梦在《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折射 从儿童心理角度看儿童文学中的对话翻译 肯德基在中国成功的本土化营销策略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视阈下《喧哗与骚动》中的人物群像 影响大学生英语自主学习的因素研究

Purity and Doom: on Thomas Hardy’s Tess’s of the d’Urbervilles 浅谈中国英语与中式英语之差异

Analyzing Rhett’s Character in Gone With The Wind----the Mixture of Fire and Ice 解读《儿子与情人》中保罗的俄狄浦斯的影响 论企业对员工过度压力的管理 文化与幽默欣赏 85 广告中的视觉隐喻及其解读 86 英语运用中的歧义分析

礼貌策略的英汉对比研究—以《傲慢与偏见》及其译本为例 88 高中英语听力课中的文化教学

英语广告中双关语的运用及翻译研究

A Comparative Study on the Celebration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Festivals 91 《了不起的盖茨比》中三位女性形象的女性主义解读 92 外语学习焦虑与口语成绩的相关性研究

浅析好莱坞英雄主义中的传统英雄和反英雄形象 94 《珍妮姑娘》主人公悲剧结局的必然性 95 礼貌原则在国际商务信函中的运用 96 论《喜福会》中中美文化的冲突与融合 97 从《大卫科波菲尔》中看狄更斯的道德观 98 论“迷惘的一代”--以海明威为个案

安吉尔的精神悲剧—分析哈代笔下人物的心理发展过程 100 丁尼生《鹰》与休斯《鹰之栖息》的对比分析 101 探究《警察与赞美诗中》的批判现实主义

目的论视角下《了不起的盖茨比》两个译本对比研究 103 初中生英语自主学习现状调查与分析

理想与现实的距离——《麦田里的守望者》中主人公霍尔顿的求索之路 105 由英汉委婉语的对比研究来看中西文化的差异 106 论《海浪》中体现的死亡意识和生命意识

Comparison and Translation of Chinese and English Tourism Texts 108 论《红字》中海斯特和丁梅斯代尔对爱情和生活的态度 109 张培基翻译个案研究之背影

Translator’s Subjectivity in Three Translated Versions of YeYuJiBei

Pragmatic Differences of Politeness in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Between English and Chinese 112 教师在英语自主学习中的作用

On Translation of Language Fuzziness in Chinese Literatur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ranslation esthetics 114 A Comparison of the English Color Terms 115 An Interpretation of Initiation Theme in Heart of Darkness 116 On the Features of African American Literature in Song of Soloman 117 对英语政治新闻的批评性话语分析

从清教理想主义角度解读《红字》中的和谐思想

从《汤姆叔叔的小屋》分析当时美国黑人的命运选择 120 英语委婉语的语用分析

从标记理论看英语词汇性别歧视现象 122 浅议商标品牌的翻译

英汉否定形式的语用对比研究 124 浅谈礼貌策略在商务谈判中的应用 125 英语影视的课堂价值

从《打鱼人和他的灵魂》看王尔德的唯美主义 127 浅析《双城记》中狄更斯的浪漫现实主义 128 组织学习障碍及相应的对策

从就餐细节看中美儿童个性能力的差异

An Analysis of the Characters in the Call of the Wil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ocial Darwinism 131 The Analysis of Feminism in Jane Eyre and Wuthering Heights 132 Comparaison entre l’Histoire d’A Q et l’Etranger 133 女性哥特视角下的《蝴蝶梦》

种族沟通的桥梁——对《宠儿》中两个丹芙的人物分析 135 为爱而叛逆——简·爱对爱的渴求的分析 136 英汉语中恐惧隐喻的认知分析

浅谈《鲁滨逊漂流记》中现实主义元素 138 从接受美学的角度研究电影名字的翻译 139 会话中性别差异的语用研究

一位《飘》不去的女性—《飘》中斯佳丽的女性主义性格特点成长分析

从“礼貌原则”看中国学习者在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以“please”为例 142 论英语语言中的性别歧视现象

Analysis of the Subtitle of White Collar under Skopostheorie 144 从礼貌原则角度分析电影《暮光之城》中的对白

Angelic devil: an analysis of the image of Catherinein Wuthering Heights 146 从语言角度分析面子理论在英语商务谈判中的作用 147 论后现代写作技巧在白雪公主中的运用 148 从《蝴蝶梦》看女性社会身份 149 礼貌策略在国际商务谈判中的运用 150 The Poet’s Identity in Keats’s Six Odes 151 A Lonely but Strong-willed Soul A Character Analysis of Ellen Weatherall in The Jilting of Granny Weatherall 152 《巴比特》主人公形象解析

153 两个反叛的女人——姚木兰和斯佳丽之对比分析

154 埃德娜:一个孤独的女战士——解读凯特肖邦的《觉醒》 155 从目的论角度浅析美剧《越狱》字幕的翻译 156 英文歌词翻译探究

157 试论盖茨比对其梦想生活的追求

158 从阿里巴巴BB电子商务平台论中小企业的发展趋势 159 论国际商务中的跨文化有效沟通

160 图式理论在高中英语阅读课堂的运用 161 浅谈《旧约》中女性的形象和地位 162 论好莱坞电影的全球化战略

163 从安利(中国)的成功看直销模式在我国的发展 164 英文商标的汉译

165 从女性主义视角分析《飘》中斯佳丽人物形象 166 从最佳关联原则看口译中的“归化”和“异化” 167 英语新闻标题中隐喻的应用与翻译

168 An Analysis of Communicative Language Teaching Method in Teaching Spoken English in China 169 方位介词“over”的隐喻含义研究

170 功能对等理论下罗慕士《三国演义》英译本成语翻译研究 171 浅谈自有品牌在中国零售企业的发展 172 论英语演讲开场的决定性因素和相关策略 173 英语委婉语的语用功能

174 《红字》中的丁梅斯代尔和齐灵渥斯谁更“恶”? 175 初中英语词汇教学法研究综述

176 全身反应法在少儿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以杭州英之辅EF语言培训为例 177 从个人英雄主义角度解读《肖申克的救赎》 178 苔丝悲剧人生的起因

179 用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分析网络聊天室会话的含义 180 从三美原则看中国古诗词中酒意象的英译 181 On the Chinese Loanwords from English 182 解读《儿子与情人》中保罗的俄狄浦斯的影响 183 从颜色词的翻译看中西文化差异 184 伯莎梅森形象分析

185 英汉味觉隐喻的对比研究

186 试析《生死疲劳》英文版风格之再现:文学文体学视角

187 On the Main Practice of the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of the Multinational Corporations 188 从美国总统就职演说看美国文化价值观 189 论海明威小说《老人与海》中对生活的反思 190 《还乡》中游苔莎的悲剧命运分析

191 An Analysis of the Problems on Chinese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192 不做房间里的天使——解读《爱玛》中的女性主体意识 193 英语构词法对词汇习得的影响 194 论中西饮食文化差异

195 女孩与玫瑰—《秘密花园》中生态女性主义解读 196 论汉英翻译中基本颜色词的不同情感 197 《雾都孤儿》中的反犹主义

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对教学的启示 篇3

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是由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提出的。他认为,人类的学习从学习的内容和学习者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关系来看,可以分为有意义学习和机械学习;从学习进行的方式来看,可分为接受性学习和发现性学习。在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发现学习所掌握的知识是十分有限的,发现学习难以成为一种有效的、首要的学习手段,绝大多数的知识仍然需要学生通过接受式学习来掌握。

二、学科教学现状

(一)学习的盲目性

目前高校对专业知识的教学途径是:学生在对专业几乎没有任何了解的情况下直接就一门课接一门课地学习专业知识。注重的是单科课程的学习,忽视了对本学科的整体认识。学生对所开设的课程在所学专业领域中所处的地位、位置认识不够,对课程的学习具有很大的盲目性。老师只注重于对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对人的认知特点和认知过程的分析、研究,忽视了人知识结构的合理性和有序性,学生不能形成一个稳定、合理的知识结构。

(二)学科知识迷航

当前人类知识的总体系已经非常庞大,各种知识间的关系错综复杂。即使针对某一个特定的学科,一个人也很难摸到它的边际、很难看清它的全貌。随着人类信息量、知识量的迅猛增长。我们学习愈来愈感到力不从心,以至于对信息和知识产生恐惧感。这种学习者在学习的过程中由于学科知识体系的复杂性和学习上缺乏引导而产生的困惑称为“学科知识迷航”。学习者不能站在一个能俯视整个学科知识体系的高度去认识学科、认识自我。是“学科知识迷航”的主要原因。

(三)知识结构单一

很多学生单科成绩很好,但不明白各科知识之间的关联关系。不能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应用中的综合性问题。即使经过几年的学习形成了一个属于自己的知识结构,这也仅是针对个人学过的知识而言的。学生头脑中形成的只是小范围的、仅局限于个人的、封闭的知识结构,相对于整个专业领域的知识体系来说犹如沧海一粟。知识结构单一,致使进一步的学习困难。

(四)学不能致用

对于我国当前的教育,人们总有这样一种感觉,就是在学校中学到的知识似乎能在实际工作中运用的很少,而工作中用到的东西几乎还得重新学起。学不能致用,学生对学校所教授的东西产生怀疑,以至于产生厌学情绪。课堂上听到学生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学这些到底有什么用”。学、用相互脱离,学生不知道每前进一步都能做些什么,体会不到知识的价值,看不到希望。就失去了学习的动力,这是学生厌学的主要原因。

(五)应试教育思想仍然顽固

应试教育是中国千百年来形成的一种教育体制。凡是有可能考到的知识都是重点,考不到的就是非重点。应试教育指导下的学习方式是以“知识点”作为学习对象的,只要将考试大纲中要求的“知识点”都掌握,就能考出好成绩。“知识点”是应试教育制度下对知识的一种认识。它忽略了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把知识分散化、孤立化,从而导致学生学到的知识是不系统、不完整的。

三、有意义接受学理论指导下的学习方式和手段

(一)学习方式

对于一个发展到一定规模,相对较成熟的学科来说,在学习者头脑中搭建学科整体知识框架很重要。学科知识框架反映了学科的知识结构、大致内容组成、知识的来龙去脉、层次关系、关联关系等,对它的了解有利于学生明确自己在学科领域中所处的位置。明白距离自己所期望的认知目标还有多远,应从何处着手,沿着怎样的认知途径学起。其学习方式可以描述为,当学习者进入某个学科领域的时候,首先对该学科知识体系结构进行一下宏观认识,确定自己原有的知识在本学科知识体系中何处定位,并根据自我需求、兴趣、能力等确定认知目标和认知途径,然后开始具体的学习。学习过程中随着新知识的纳入,学习者自身的知识层次和知识结构在不断变化。定位一学习一知识结构变化一定位……是一个不断循环的过程,在这个循环中实现了知识的积累和建构。这种学习模式使学习者能始终认清位置、认清方向,并能引导学习者及时纠正偏差,保证学习能沿着正确的方向进展。

(二)学习手段

怎么在才能在学生头脑中搭建学科知识框架呢?显然单靠老师课堂上讲解是不够的。如果可以借助于现代知识管理、知识可视化的理论和方法,运用信息技术手段,结构化地对学科知识进行重现,将整个学科领域知识的内容、联系及层次关系清晰地展示给学生,以此来辅助传统教学,引导学生一步步的学习,那么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就犹如黑暗中出现了一点光,迷路中看到了一座灯塔。知识地图的概念最早是由布鲁克斯(B.C.Brooks)提出的。他提出的知识地图的概念主要是指人类的客观知识,他认为人类的知识结构可以绘制成各个单元概念为节点的学科认识图,体现知识之间的联系和获取途径,以帮助用户知道在什么地方能够找到知识的管理工具。信息时代的知识地图有它特定的含义,是一种知识库管理系统技术(DBMS)与因特网技术相结合的新型知识管理技术。教育中学校所传授的都是成熟、稳定、有着完整体系的知识,如果教学中能将各学科、课程的知识借助于知识地图来表示,将整个学科的知识体系结构由粗到细地展示,能够直观、清晰地表示出学科内部各种知识之间的横向、纵向的联系及层次关系,将会很好地引导学生在该学科领域内的学习,大大有助于学生知识框架的建立,有助于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知识地图是实现有意义接受学习的一个很好辅助工具。知识地图在教学中的作用如下:(1)可以有效地分析和组织教学内容;(21可以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策略和学习策略;(3)引导学习者学习;(4)对学习者知识结构特征进行分析。

参考文献:

[1]莫雷.教育心理学[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2]李新诚.网络环境下的学习导航及其实现[J].中国远程教育,2001,(8).

接受理论 篇4

近期热映的《黑衣人3》 (以下简称《黑》) 风头甚健, 这部好莱坞科幻喜剧大片不仅以其演员阵容、3D特效吸引眼球, 对白翻译也成为热门话题, 诸如“伤不起”、“坑爹”等网络流行语频频出现, 古诗词“两情若是久长时, 又岂在朝朝暮暮”、“一失足成千古恨”穿插其间, 热词“瘦肉精”、“地沟油”、“穿越剧”大量被使用, 通篇对白颇具“中国特色”。网友却发起一场“黑衣人对白捉虫”的活动, 逐字逐句听译全文, 对比院线上映的对白版本, 指出《黑》为了刻意“接地气”, 有多处遗漏、杜撰、改变原意及语义不通的错误。该片出品方哥伦比亚公司中国区代表也表示“我们希望翻译做到‘信达雅’, 但肯定有遗憾和不足。网友的意见我们虚心接受, 以后在本土化的同时, 会尽量忠于原作。”

影视作品对白翻译本土化早已有之, 早在06年《加菲猫2》于国内上映时, “粉丝”、“顶”这样的字幕令观众喜出望外。北京某影城调查显示, 近八成观众认为翻译是最大的亮点1。不难看出, 这些打破传统死板直译的归化式翻译, 使影片更贴近国人生活, 增强娱乐性。由于语言障碍, 电影并不能完全被观众把握, 必要的本土化翻译是有益的, 正如翻译理论家奈达所言:“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 任何文本的意义都直接或是间接地反映一个相应的文化, 词语意义最终也只能在其相应的文化中找到。”2

但同样是使用本土化的归化翻译, 为什么《黑》却惨遭一片骂声呢?“其实对于观众来说, 在一部进口大片中出现一些本土化的字句, 虽然已经不新鲜, 但也不至于会很讨厌。但如果这类字幕太多, 就成了问题。”一位媒体编辑认为, 《黑》的字幕之所以引起大量观众反感, 主要是因为这种手法被“滥用”了。

怎样才能在对白翻译中做到合理的本土化翻译呢?译者的接受及翻译行为尤为重要, 所以本文试图以接受理论为基础, 从译者在影片接受中的作用、对白的文本意义、文本的召唤结构三个层面上探讨《黑》对白翻译的接受效果。

二、译者:特殊的受众

接受理论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后期, 主要代表有姚斯、伊瑟尔等, 以现象学和解释学文论为基础, 关注读者在整个文学接受活动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认为读者是文本接受历史的决定性因素和能动的主体, 其固有的前理解或期待视野以及审美经验与能力直接影响文本的接受和效果形成。

译者作为特殊的接受群体, 与普通观众一样受到前理解和期待视野的束缚与影响, 但特殊的身份限定其在翻译过程中居于原文——译者——译文的桥梁位置, 不仅在解读原文文本的过程中受到源语文本的限制, 又在翻译过程中受到目的语语法规则的影响。所以, 其主观能动性发挥限度的控制, 至关重要。在译者这一特殊观众之外, 译文读者也可以参与到译文文本的接受活动中来, 但是由于译文文本已经不同于原作品, 所以这种接受互动对于原作品影响不大, 只能影响到译文的接受活动, 对于原著作品却基本没有接受效果的作用。

三、对白的文本意义:译者舞蹈的节奏

在作者中心论的影响下, 文本意义被认为是作者的思想意图在文本中的体现, 是不依赖于作品、读者的客观独立存在。随着西方文艺理论的语言学转向, 理论家们的目光转向文本本身, 文本意义也被看成是语言本身的建构, 其范围扩大到了语言的组织、结构、技术等内容。但无论是作者中心论还是作品中心论, 无一不是将艺术作品本身看作一个确定的不可改变的客体。而接受理论立足于以读者为中心, 将文本意义看做是真理发生的方式或意义显现与持存的方式, 是在一定的范围和制约下, 作品的潜在势态与读者接受相互作用的产物。一方面, 对白文本有其内在的特性, 比如类型、风格、语言等具体审美经验, 引导并制约观众对文本进行理解和解读, 另一方面, 观众在观影之前具有自身的前理解或期待视野, 观影的过程中通过接受影片画面、声效、对白文本意义等来阐释影片, 最终实现影片对白的文本意义。

长期以来, 译制片被要求忠实于源语文本。对白翻译被看做对源语文本的摹写或复制, 译者只需要使用语言技巧对其进行转换、调整。在这一过程中, 译者仅仅是一个消极被动且机械的传声筒, 不具有读者身份和读者能动性。

为了更好地在文化层面上进行传播, 译者突破机械转化的限制, 将中国文化特色融进翻译行为, 以特殊读者的身份接受影视作品是完全可以的, 相应的成功之作也数不胜数。例如美剧《生活大爆炸》中, 主人公被批评总是不能停止纠结时说道:“If I could, I would, but I can’t, so I shan’t”, 译者将这句简洁有节奏感颇强的台词译为“纠结不是我想停, 想停就能停的”, 言简意赅, 同时又融入了当时颇为热门的神曲《爱情买卖》的歌词语体, 堪称成功。

反观《黑》, 译者明显试图跟随之前各类大片“试水”网络热词及中国特色对白的成功案例, 在对白翻译中加入过多的个人主观性, 将that's just not living a full life翻译成“一失足成千古恨”, 更将接下来的Lonelier too, since you're the last Bogladyte standing译成“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不准确的中国特色台词的出现也许会让观众笑成一片, 但是参看原文之后, 难怪众多观众发出了“被骗了”、“感情看的是改编”的感慨。

诚然, 译者本身是特殊的读者, 具有读者 (观众) 的审美经验、前理解和期待视野, 这些都毫无例外地影响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作用, 此外, 影视作品尤其是商业性作品具有票房要求, 势必会对译者进行影响, 使其的翻译活动掺杂商业因素。因而《黑》中译者大量使用中国特色翻译是可以理解的行为。只是太过于天马行空以至于忽略了对白文本不可突破的规定性的一面。“源语文本对译者有一定的制约性, 有被决定了的性质, 它不是可以被随意解释的”3, 在种种因素限制下, 译者必须按照对白文本的引导和暗示去理解阐释, 所以即使翻译结果多样, 势必都被局限在一定范围之内, 超过了这一范围, 就不能称之为翻译, 而是改写或改编了。

四、空白:对白文本的召唤结构

文本的召唤结构是接受理论的重要概念之一, 是伊瑟尔在英伽登的作品存在理论和伽达默尔的视域融合理论基础上提出的。伊瑟尔接受了英伽登认为的“作品是一个布满了为顶点和空白的图示化纲要结构, 作品的现实化需要读者在阅读中对未定点的确定和对空白的填补”4, 并且强调空白本身就是文本召唤读者阅读的结构机制。接受理论认为, 文学作品的空白是文学作品为读者接受并产生效应的基本条件。在阅读过程中, 读者积极主动地参与文本意义的生成, 填补文本中的意义空白, 从而将对白文本具有的潜在意义以不同的方式呈现出来, 赋予其多义性实现的可能条件。如王松年指出“译者应在文本规定性的制约下, 运用自己的经验和想象去填补文本中的空白”5, 王树槐和粟长江也撰文“只要审美效果受到影响, 就应该填充不定点”6。

当然, 对于空白点的补充必须有质和量的控制。正如胡安江指出:“采用化隐为显的办法, 往往会使文本的文体价值、诗学功能和审美效果丧失殆尽”7。接受理论强调读者的能动作用在于填补空白, 但是只限于文本和审美感受的接受、体验层面, 并不表现在创作层面, 所以译者固然对于空白有自己的理解, 但一定要注意这只是众多可能性解读中的一种, 如果译者一味注重在翻译过程中填补空白, 势必将解读强加给观众, 降低观众接受行为的效果, 这实际上是对作者和观众双方的不尊重。

如上所述, 伊瑟尔强调空白的多少与作品的艺术价值成正比, 但在接受理论中, 读者接受是文本被接受的根本, 空白过多造成信息缺失, 空白过度填补也会造成文本召唤结构的破坏。所以译者应该在其间努力寻求空白填补把握的折衷点, 在不影响对白接受理解的情况下, 尽力填补空白, 达到最佳的审美效果。

五、结语

网络的热点有着“三分钟热度”的特色, 绝大部分都避免不了风头过后迅速陨落的命运。网络化的语言也是如此, 它以网络为载体, 速成而速朽, 信息爆炸时代的更新、传播、遗忘速度都是惊人的。今天还风头正健的新词新语, 明天可能就被置换掉了。试想一两年前火爆网络的诸多流行词, 存活至今的已然不多, 所以一味以网络热词来本土化影视对白翻译不可取。有心加入笑点和亮点是可以理解的, 但过犹不及, 过于密集的轰炸容易引发审美疲劳, 从而使苦心设计的桥段异化成众多“槽点”, 便是“双输”局面了。

注释

1[1]、网易新闻:“黑衣人3”翻译本土化引反感特工吟诗不伦不类.

2[2]、参见谢满兰.读者接受理论与影视字幕中的隐喻翻译[J].广东教育学院学报, 2007.

3[3]、吕俊、侯向群.英汉翻译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1.

4[4]、朱立元.当代西方文艺理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

5[5]、王松年.翻译:向接受美学求助什么?[J].外语学刊, 2000 (4)

6[6]、王树槐、粟长江.文学翻译不定点的具体化:张力与制约[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2005 (4)

接受美学理论下论英文电影的翻译 篇5

关键词:接受美学;英文电影;翻译

一、接受美学

接受美学是当代西方文学理论的一个重要的分支,接受美学根据人的接受实践而形成的一种理论系统,他打破了人们心中以文本为中心的语言学模式,接受美学注重于接受者理解作品意义。在作者、作品、译者以及接受者中,接受者在这个过程中起着积极地作用。十八世纪60,70年代,这个理论首先由德国康斯坦大学的五位学者为这个理论的发展做出了贡献,其中H.R·姚斯和W·伊泽尔是主要的两个理论学者同时也是这个学派的创始人。伊泽尔理论基础是现象学文学理论而姚斯的理论基础为阐释学美学。在1967年姚斯发表了一篇文章,在这篇文章中他提出了接受美学的主要观点。他还提出了“期待视野”这个概念,姚斯认为期待视野即读者在阅读理解之前,由读者文学解读经验所构成的思维定向或先在结构,对作品呈现方式、意义、结构等的预期和期望。后期姚斯提出了审美经验,即对于过去不断整体化运用。在伊泽尔的理论中他更注重作品与读者的关系,他们的关系就如同交流。他将读者对文本的阅读看作是一种文本的内在结构机制,提出了文本召唤结构这一说法并进行了研究。

作品的表达绝对不能仅仅在一个密封的环境中,作品被读者接受才使得作品之美不会流失否则作品将是没有生命力的。美学实践不仅包括文学的产生、文学的流通还要包括文学的接受。读者、观众的反应,他们是否能够接受是十分重要的,因为欣赏艺术是一种主动的行为,它是对某一作品的赞同或拒绝的审美活动。在电影翻译中,姚斯认为接受美学就是从读者的期待水平与美学经验的角度改变研究文学历史。

二、英文电影在中国的现状

中国自2012年开始就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电影市场,去电影院看电影成为人们休闲放松的方式,2010年一线城市观影人数占市场份额的32%,但是到了2014年这一份额降低为23%,但是中小型城市的观影人数随着电影市场的不断发展份额也有明显的增长。2013年引入中国电影市场的英文影片共计35部,2014年进入中国电影市场的英文影片共计30部。引进的外国2015年5月12日,《复仇者联盟2:奥创纪元》终于在中国的各大影院上映,仅在上映当天票房为3390万,而上映第三天其票房已达到10亿美元。

三、接受美学与观众

(一)接受美学

接受美学是当代西方文学理论的一个重要的分支,接受美学根据人的接受实践而形成的一种理论系统,他打破了人们心中以文本为中心的语言学模式,接受美学注重于接受者理解作品意义。期待视野是指接受者在以往的阅读经验、理解,审美经验以及对作品产生的定向期待。这决定了即使同一部电影在不同的观众心中都会有着不同的期待视野,在欣赏完影片之后也会有不同的认知,在这一过程中既是对原有期待视野的一种肯定,也会对它产生新的领悟与更新。伊瑟尔的“文本的召唤结构”属于微观接受理论范疇。他更加重视作品的阅读与阐释,强调读者的反应与构造。在伊瑟尔的理论中作品中文本与文学作品是不同的,文本有一切的情感要素与一切可能性与理论构造并且由读者进行阐释,每个读者可能只是实现其中的一种,而不同的读者实现的能力与程度有所不同。他认为“空白”这种不确定性原则,是在作者创作文本的过程与读者对文本进行理解与阐释的过程中存在的空白部分。读者需要不断地对空白的部分进行填补,这样才会有新的领悟与新的意义,这样才会有新的创造。

(二)观众的地位与作用。

因为接受美学着眼于读者的接受,因此在作者、作品、译者以及接受者中,接受者在这个过程中起着积极地作用。在接受美学或接受理论中,读者的地位是十分重要的,因为根据伊瑟尔的阐述文学作品有艺术极以及审美极,艺术极就是作者所创造出来的文本,而审美极则是读者在阅读文本之后对文本意义的理解,如果没有读者的理解那么艺术极的意义将无法得到实现。因此,读者是要与文章不断地互动、交流。而且不同的读者所受的教育不同而导致知识素养差异、艺术文化方面的理解有差异、对事物的接受领悟情况不同、对某一方面的文学储备不同以及兴趣爱好、智力方面的差异、跨文化知识储备等不同都会对文本的理解以及其意义实现产生不同的影响。

四、英文电影翻译与观众的接受美学

首先,电影既是一种视觉文化又是一种文学,因此,翻译这样的英文作品要根据其不同而风格与题材调整翻译语言。对于像《复仇者联盟2》这样的作品的观众可能是以下两种,第一种是《美国队长》、《钢铁侠》、《雷神》等电影绝对不会错过威漫动漫的笔下美国英雄的忠实粉丝,另一种是跟风派,因为影片的宣传而到电影院观影。因此,起到桥梁作用的译者首先对影片不同受众以及不同期待视野有所预计,这样才能更好地满足不同观众的需要。如在影片中雷神索尔说了一句

“Im Odins son.”

“我是奥丁森。”

在这句话中翻译成我是奥丁之子,了解其背景的会直达索尔是奥丁神的儿子,表达其地位与神圣的血统,同时也让不熟悉作品的观众更加了解其身份。

字幕翻译是观众对作品理解的支撑,因此正确根据上下文语境对文章的每句话正确译出是保证观众理解的前提,在此之上观众才能够对作品空白进行增补,完成作品意义的诠释。

钢铁侠在危及关头说:”we may not make it out of this”

翻译为:“我们可以全身而退了”

这是即将进行殊死拼搏之前一句话,译成全身而退与语境不符同时也不符合超级英雄的形象,因此在这里应翻译为我们可能熬不过去了,有些淡淡的凄凉与悲壮。

五、结语

基于对研究接受美学发展以及其主要的代表理论了解观众的接受与英文电影翻译的关系。英文电影的翻译是对文化的传播与交流,也是观众不断形成新期待视野与空白填补的过程,只有这样才能使得作品的意义得到充分的体现。相反,通过观众文化了解的加深期待视野的也会随之发生变化,在这个过程中对于电影翻译的需求以及标准也会发生变化。

【参考文献】

[1]金元浦泽.接受美学与接受理论[M].辽宁: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

[2]钱绍吕.影视翻译——翻译园地中愈来愈重要的领域[J].中国翻译,2000,(01).

[3]马以鑫.接受美学新论[M].上海:学林出版社,1995.

[4]冯庆华.实用翻译教程[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阅读与文学接受理论初探 篇6

关键词:阅读,接受美学,文学接受,期待视域,召唤结构,隐含的读者

美国当代文艺理论家艾布拉姆斯在《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一书中, 把文学活动分为四个要素:世界、作家、作品、读者。这四者共同构成了文学活动, 阅读研究的就是读者与作品的关系。我们了解的传统阅读方式, 对作品的深层解读停留在对作家和世界关系的考察上。这一理论体现在丹纳的《艺术哲学》中, 以后关于文学阅读的理论就一直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传统的阅读理论使对我们自己是否真正解读了作品和对自己解读作品的能力产生了种种怀疑, 因为作家们声称批评家也就是读者作为鉴赏者并没有真正理解他们的作品, 而且在鉴赏者内部也存在着“一千个观众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这样的阅读效果, 这是传统的阅读理论所不能回答的问题。西方接受文论的出现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有效地研究。

一、西方接受文论的出现

接受理论又称接受美学或者接受研究, 其代表人物姚斯就在康斯坦茨大学任教, 因此, 这种以读者为中心来研究文学理论的派别又被称为“康斯坦茨学派”。姚斯的《文学史作为文学理论的挑战》是这一派别兴起的标志性著作。

长期以来, 在西方的文论当中, 常常会忽略掉读者的阅读接受在文学研究中的意义, 后来的西方解释学和接受理论注意到了这一问题, 于是有一个从研究文本到研究读者的转向。西方接受文论的出现受到两个人物的影响, 一个是现代哲学解释学的代表人物是迦达默尔, 他注意到了文本阅读与解释学艺术理论的关系, 以及文学作品的存在方式问题;另一个是波兰的现象学家英迦登, 英迦登在他的“阅读现象学”里提出“未定点”理论, 这一观点被接受美学的另一个代表人物伊瑟尔运用在他的“文本召唤结构”里。

二、姚斯的接受文论理论

姚斯提出的理论主要有两个, 一个是期待视域, 一个是文学接受。

期待视野主要是指:艺术作品的内涵及审美价值不是客观的, 而是与读者的现在理解结构与现在知识框架相关。也就是说, 读者在阅读之前对作品的呈现方式是有一个定向性的期待的, 这种期待源于读者的审美经验和生活经验, 由于读者个人的审美经验和生活经验不同, 形成的心理结构也不同, 因此即使同一作品, 在不同的读者那里也会有不同的阅读期待。

姚斯认为, 在文学接受过程中, 读者在阅读中的感受与自己的期待相应并建构新的期待视域。假如人们把自己的期待视野与新作品出现之间的不一致描绘为审美距离, 那么新作品的接受就可以通过对熟悉经验的否定或通过新经验兴奋促使理解迅速完成, 如果作品和读者的阅读期待一致则会使读者感到缺乏新意和刺激而索然寡味。相反, 有的新作品给读者的新经验提出挑战, 超出期待视野, 读者便感到兴奋, 需要读者去重新适应, 造成视野的变化。其实就是个体期待视野与他的具体阅读中存在一个审美距离, 而且这个审美距离在不断变化, 当这个距离为零时, 接受者完全进入角色, 无法获得审美享受, 相反, 当这种距离增大时, 接受者对作品则难以理解。新作品最好处在一个恰到好处的审美距离, 这样, 一方面可以改变读者的期待视野, 一方面也可以使读者不会因为太近或太远而对作品失去兴趣。这就是读者将作品对象化的过程。

三、伊瑟尔的接受文论

相比姚斯的接受文论, 伊瑟尔提出的一系列观点的更有影响力, 他提出的“隐含的读者”、“空白”等概念, 对于读者来说具有分析和解读作品的积极指导意义, 使读者在阅读中更加肯定自身对于作品的意义。

首先来看“文本的隐在读者”, 也就是完全按照作者的想象的意图存在的读者, 他在作家开始创作之初就存在于作家的意识里。因此上, 隐在读者不是指具体的实际读者, 而是指一种“理想读者”。“隐在读者”意味着文本之潜在的一切阅读的可能性。我国的文艺理论家朱立元先生这样解释隐在的读者, 他说:所谓隐含的读者, 是相对于现实的读者而言的。现实的读者是那些生活在一定时代和环境中形形色色实实在在地阅读着各种文学作品的个人和群体, 隐在的读者就不同了, 他并不实际存在, 但又可能在未来作品的阅读中出现, 是活在作家心中时时缠绕并干预, 参与作家创作的读者, 说得更明白些, 隐在的读者是作家想象出来的他未来作品的可能读者。这段话里我们可以得知, 隐在的读者就是作家心目中可以完全理解作者的意图的读者, 是作家的完全对话者。我们正在阅读的每一个人, 完全有可能是作家意识中的隐在的读者。

在文本与读者的关系探讨中, 伊瑟尔理论中最重要的是“空白”的概念, 这个理论来自于英迦登“未定点”理论, 英迦登认为作品是一个布满了未定点和空白的图示化纲要结构, 作品的实现需要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不断的去主动填补结构中的空白和未定点, 这个过程就是读者对文本进行再创造的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 作者特定的含义发生了改变, 是造成“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主要原因。比如在叙述性作品中, 内容通过故事情节逐渐展现, 但情节会朝着读者始料未及的方向发展;或者在文本中有明显的线索但又缺少一些相关的环节而在情节上发生了跳跃, 这些缺少的环节就形成作品的未定点。伊瑟尔将这种文本中句子结构间意义表达的不连贯性或非延续性称为“空白”。读者与作家的交流就是在这些空白处发生的, 作品所提供的结构和意义是为读者的填补和再创造提供参考才具有意义。伊瑟尔还指出, 在这种作品与读者的相互交流和作用中, 阅读对读者产生了十分显著的效果, 那就是在阅读中不断的进行自我否定, 形成自己的新观点, 而这个观点又将会成为另一个新观点的背景, 那么读者的阅读过程就处于不断地被更新和挑战之中。这就意味着, 读者会不断的怀疑自己的既定信念, 使之做出新的调整。从最终结果来看, 这个过程使读者自身的主体意识得到了提高。

从姚斯和伊瑟尔的文学接受理论来看, 他们研究了读者在文学活动中的作用和地位, 强调了读者在文学接受的重要意义, 也从读者视角阐释了文学研究中的诸多问题, 在文学理论研究中, 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朱立元.当代西方文艺理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

[2]马新国.西方文论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8.

从接受理论角度看待广告翻译 篇7

一、接受理论的核心思想与广告翻译目的的统一

接受理论也称作接受美学,是20世纪60年代末期到70年代初,在联邦德国兴起的一种文艺批评理论。它以现象学、美学和阐释学为理论基础,代表人物是汉斯·罗伯特·尧斯和沃尔夫冈·伊泽尔,他们提出的一个核心思想是“读者中心论”。也就是说,他们认为读者的阅读活动、接受程度、审美情趣等因素对作品的意义和价值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在此之前的翻译理论很少把关注目光投向读者这一对象上,从20世纪初,在俄国出现形式主义的文艺理论开始,多数的翻译研究是以“文本”作为研究中心,当时制定的翻译标准也基本围绕着“文本”进行,要求译文尽可能地忠实于原文,即所谓“信”的标准。到了20世纪60年代,法国出现了结构主义的文艺理论,研究重心转移到原作与译作的语言结构上。这时出现了以英国的卡特福德为代表的“等值翻译理论”,他在《翻译的语言学理论》(A Linguistic Theory of Translation)里给翻译做了如下阐释“(Translation is)the replacement of textual material in one language(SL) by equivalent textual material in another language (TL).”(翻译是用一种等值的语言(译语)的文本材料去替换另一种语言(原语)的文本材料)(杨士焯,2006:4)。支持这种理论的人仍然把文本看作翻译研究的中心,把语言结构当作基础,他们的翻译过程就是一个在目的语中寻找等值成分的过程。由此可见,接受理论的出现实际上打破了先前以文本为中心的理论束缚,真正将读者摆在一个重要的位置上。有人曾评价说“对于翻译研究影响深刻并使翻译研究真正走出‘文本’藩篱的文艺理论是在后结构主义和阐释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接受美学理论。这一理论使意义走向多元化,或者说,把意义从形式主义与结构主义僵死的框架中解放出来。”(侯向群,1994:19)。这样的“解放”是有着很大影响的。对于翻译的标准评判,不再局限于文本和语言结构,不只要求“等值翻译”,而考虑到了原作和译作对读者产生的效果是否一致,即是否为“等效翻译”。奈达和纽玛克分别提出的“动态对等”和“等同效果论”也都反映了他们对于读者中心和等效翻译的认同。

广告是一种微型劝说文,它有别于文学和科技类的文章,有特殊的受众群体和独特的文体风格,因此广告翻译标准也应做相应调整。侯维瑞教授曾指出广告语言是语言的一种功能性变体,属于一种特殊语域(侯维瑞,1988)。英美现代广告学认为广告的作用在于提供信息、争取顾客和开辟广大市场。而美国《营销管理人员手册》里指出,一则成功的广告应该具备Attention、Interest、Desire和Action(AIDA)这四种功能(李静,2005:88)。可见,广告语言的最终目的是要激发起读者的注意力和兴趣,引发他们的需求感和购买欲望,使他们最终产生购买行为。一切有助于实现广告目的的方法方式,都应受到承认,得到采纳。此时,广告所瞄准的潜在消费者就是广告文的读者,商家千方百计地希望通过广告在消费者心理上造成的一定影响,这种驱动力决定了广告一开始就是以“读者为中心”,把读者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上。如果这时还拘泥于对原文内容和语言结构的忠实,而忽视译文对读者可能造成的消极影响,等于摒弃了广告翻译的初衷。郭建中(1998)说过,一些实用性文体的文章,如宣传资料、通知、公告、广告、新闻报道乃至通俗文学和科普著作,一般可遵循以目的语文化为归宿的原则(郭建中,1998:12-19)。所以笔者认为,广告的性质和目的决定了广告翻译所采用的标准与接受理论的核心思想是统一的。

二、广告翻译出现接受美学误差的原因

跨文化交际过程中常常出现意义得不到有效传达甚至错误传达的情况,这通常是由于不同国家的人们由于不同的价值观和文化背景形成了不同的“期待视界”和“先知识”。接受美学中的“期待视界”是指:读者在接受活动之前已经具有的独特的意向。用姚斯的术语就是“审美经验的期待视界”。不仅文学作品的读者有“期待视界”,电视广告观众也是如此。他们一般都倾向于接受,与自己的原有认知结构相符合的信息,而对于与自己的原有认知结构不符合的信息,则往往会表示怀疑或者拒绝。

(一)语言习惯差异

说到跨文化广告翻译时的语言差异,让笔者印象深刻的是去年的一则阿迪达斯的电视广告。当时广告请来了五位著名的篮球运动员,他们在展示球技的同时交叉地一人说一句台词,目的是要展示阿迪达斯公司的运动文化理念。几句台词_松诙谐又很简短,但经过中文配音后不仅少了幽默的味道,还给人特别零散的感觉,句与句之间似乎缺乏衔接,笔者在观看了几次后却仍没有明白广告的主旨是什么(见例1)。

例1加内特:你被耍了

麦迪:每当我扣篮

阿里纳斯:砍下30.40分

邓肯:你还真以为

加内特:那是我一个人干的

比鲁普斯:不过说真的

麦迪:是五个人的比赛

加内特:信不信由你

这样的几句台词的翻译从内容上来说忠实了原文,语言形式上也同样采取了小短句的形式,而且当做为书面广告的时候,并不难理解,观众很快能明白广告商要传达“团队精神”的概念,但笔者认为这几句中文翻译做为电视广告的台词就有些不太合适。几位大牌球星在NBA赛场上拼抢的精彩画面在不停切换,分散了观众的一部分注意力,而翻译后的台词又没能凸显出几句广告词的过渡衔接,由于配音在句与句之间有较长停顿,观众更难找出台词间的内在联系。尤其“不过说真的”,转折地有些突然,让观众有些摸不着头脑。再者,中文配音大大削弱了球星原声配音的广告效果,而中文翻译也让广告原文的诙谐幽默成分大打折扣。电视广告的播放时间一般就在10秒到15秒之间,如果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没能将广告信息有效地传达并打动观众,这就不是一支成功的广告。所幸的是,阿迪达斯公司似乎很快发现了这个问题,在这则广告出现的几个月后他们对其做了修改,后来大家所见的都是英文原声的广告了(见例2)。

例2加内特:You are played

麦迪:Whenever I button up a basket

阿里纳斯:Chop down 30.40 cents

邓肯:You Still really think

加内特:That is I a personal dry

比鲁普斯:However serious

麦迪:The game is five people

加内特Believe it or not

大家不难发现,该广告的中文翻译之所以给观众制造了一定的理解障碍,是因为翻译忠实于原文的语句顺序,没有考虑到中国观众的语言习惯,而中英文在表达方式上却存在很大差别。英语多采用“葡萄型句式”,即在核心框架上向外延伸与扩展,附上各种次要结构,而中文一般采用“先发生的事先说,后发生的事后说”的“现行横向排列式”,也称“流水句式”(杨士焯,2006:25)。面对这种客观存在的语言习惯差异时,如果广告文体翻译忽视译文读者的“接受视界”,只顾忠实原文,而不去尽量拉近与译文读者的距离,就会丧失广告的宣传和感染的目的。

语言习惯的差异除了句子结构之外,还表现在语音的差异上。一种语言的美感,常常表现在它的声韵、构句、修辞以及语言的推敲上,成功的翻译能够充分传达出原文的语言美感,但有些情况下要达到这一结果十分困难,因为中英两种语言在拟声和用韵上有不同的特点。英语的广告词中常使用押头韵(alliteration)、元韵(assonance)、押韵(rhyme)、假韵(consonance)等用韵方法来增加音韵美。比如例3的这句广告词:

例3 Wonder where the fellow went?(某牙膏广告)

嘿,这家伙到哪去了?(连小丽,王小惠,2007:162)

这是一则消除牙齿黄斑的广告口号,英文原句的五个词中有三个词押头韵,使人容易记忆,读来朗朗上口。但翻译成中文之后,虽然句式保持一致,但三个头韵在中文里却难以体现,原先的韵律美消失不见。这样的用韵差异在广告翻译时经常遇见,给译者造成一定的困难,也常导致译文与原文相比黯然失色。

(二)社会价值观的差异

读者的“期待视界”中不仅包括语言表达方式,也包含他们的社会价值观和文化习俗,这些都是容易造成广告翻译语用失误的原因。

由于中西方的文化、经济、政治、社会的发展进程不一致,必然会影响到处于这个社会中的人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比如,中西方的自我认识存在不同。中国人比较强调和谐和睦的统一性,认为做人要谦虚谨慎、保持低调,要随着大流主流,所以“鹤立鸡群”、“特立独行”的行为方式在中国并不是受到很多人推崇。相反,西方人从小被灌输“individualism”的观念,所以张扬个性、突出自我,是很受人推崇的做法。这样的价值观差异也影响到了广告文的撰写。面对中国的消费者,很多广告会打出“老少皆宜”的口号,突出大众化、普遍性,营造出一种全家共享、合家欢乐的氛围。而面向西方市场的广告就常写有“especially for you”的字样,说明产品是针对不同消费者的需求而专门研发出来的,强调它们的多样性和专属性,让顾客有一种受到重视的满足感和找到专属产品的认同感。

(三)文化习俗差异

译文读者的文化习俗也是进行广告翻译时应该慎重考虑的一个因素。在不同社会背景里生活的人有着不同的喜好和禁忌。而很多相同的事物在中西方文化里可能有完全不同的文化涵义。如果对此有所了解,就能投其所好,自然会获得好结果。若是盲目翻译,一不小心触碰了禁忌,反而会造成负面影响。

比如,颜色的象征意义是在社会的发展、历史的沉淀中约定俗成的,是一种永久性的文化现象,所以不同文化之间对颜色的认识存在着差异。红色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吉祥、喜庆,一直为中华民族所崇尚,它体现了中国人在精神和物质上的追求。过年的时候到处可见红色的装饰物。中国人会挂上红灯笼,贴上红对联、红福字,长辈给晚辈红包,互相祝福来年能“红红火火”。所以我们也看到很多广告迎合中国人的这种心理,特别凸显“红色”所代表的吉祥喜庆的内涵。日本索尼公司推出一款新的液晶平板电视系列BRAVIA,在这个产品的电视广告里,切换了好几张以红色为主色、色彩饱和度很高的漂亮图片,张张都力求给观众以强烈的视觉震撼。广告语出现在最后,“看‘鲍德熹的红’,看索尼BRAVIA”。鲍德熹是凭借《卧虎藏龙》获得过奥斯卡奖的资深摄影师,之所以选用红色作为这个广告的主基调,他评价说“红色自古以来是中国人的主色,很多中国电影的基调都选用了红色,它也能带给人强烈的视觉冲击和深刻的印象。”可见,国外商品要打进中国市场,必须对民族心理有所研究。广告大量运用了中国人崇尚的红色,请来中国人引以自豪的奥斯卡获奖者鲍德熹,全都是为了最大程度地在视觉和情感上打动中国消费者,让这款新产品深入人心。但是,在西方国家,红色在消费者脑中所唤起的情感联想就不是喜庆吉祥了,而更多地让人想到“火”和“血”,是残暴和流血的象征。英语里有这样的表达:(l)The red rules of tooth and claw残杀和暴力统治;(2) red revenge血腥复仇;(3)a red light district红灯区,红色在这里含有放荡、淫秽的意思。了解了这样一种文化差异,中国的商品在打入国外市场的时候就要尽量避免使用那些会在读者心里产生负面影响的词汇了。

三、广告翻译接受美学的实现——考虑读者的期待视界

笔者认为,接受理论提出的读者的“期待视界”应从广义方面来理解。读者的审美情趣、社会价值观、文化习俗、语言习惯等等,共同形成读者阅读文本之前的背景,构成读者对文本的期待,决定读者对文本的理解程度与喜好。“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不同时期、地域、文化背景、教育程度、生活阅历的读者,有着不同的“期待视界”,而不同的读者总是从自己的“期待视界”出发,来阅读和理解一个广告作品。广告翻译者必须考虑到广告接受者的这一历时与共时的变化。

正因为有了自己的“期待视界”,读者对于广告作品并非完全被动接受,在阅读观看的过程中也不断添加进自己的情感因素,进行着再创造。对此,有人评论说,作品的意义不等于作者的“原意”,而等于作者所赋予的意义和接受者所赋予的意义的总和。甚至,接受者所赋予作品意义能“溢出”原来的意义框架,使作品出现作者意想不到的意义来(赵娟,2006:187)。这实际点明了读者对于作品能动的影响力。一个作品意义的传达需要同时依赖于作者的表达能力、译者的介入程度和读者的解读程度,而读者作为最终的接受者,他的解读程度确实起到关键的作用,甚至能赋予作品“作者意想不到的意义来”。所以接受理论的旗帅人物尧斯说过,“读者本身便是一种历史的能动的创造力量。文学作品的历史生命如果没有接受者的能动的参与介入是不可想象的。因为只有通过读者的阅读过程,作品才能够进入一种连续变化的视野之中。”(胡经之,1994)。从读者的参与程度来看,广告作品与文学作品有相似之处,都在很大程度上受到读者能动的影响。而且,由于广告自身的特点,读者的参与和解读程度更是决定广告成功与否、广告翻译恰当与否的重要一环。

尽管读者的“期待视界”不尽相同,却也并不是无法把握。同一时期、地域、年龄、文化背景的消费者有很多相似之处。关键在于产品是否有明确的定位,而广告是否能迎合目标消费群体。针对不同消费群体,广告又是否能及时做出调整,做到既保留特色,又足够“本土化”。“本土化”是指跨国公司为了拓展其国际市场,重新打造产品,在产品中融入目的国本土文化特色,以适应其市场的需求。我们都熟悉的家乐福商场是法国公司,原名是carrefour,到了中国,音译结合意译,取了个很好听的名字“家乐福”,符合中国人忠实大家庭、渴望全家团圆美满的心理。再比如一则咖啡广告。广告原文是“Good to last drop”,到了中国,翻译为“滴滴香浓,意犹未尽”。无论是句式还是用词,都迎合了中国消费者的口味。“香”、“浓”这样的字眼,容易引起读者的味觉体会,“滴滴”又引发视觉联想,“意犹未尽”则是很有中国味道的词,而两个四字词的组合,朗朗上口,容易记忆,再次引起读者的好感。无疑这是一则成功的广告翻译。让我们再看看中国知名企业海尔公司的广告翻译。在中国,海尔公司的口号是“海尔,永创新高”,符合中国消费者喜欢四字词的口味;而面对美国市场的时候,这句广告语被翻译为“Haier and Higher”,巧妙地体现了英语的音韵美,并且简洁好记,符合美国消费者的口味。

广告翻译虽然存在很多困难,难以满足所有人的口味,但是只要抓住产品的目标消费群体,从该群体的“期待视界”入手,不难找到共同点,进而翻译出叫好又叫座的作品来。

四、结语

商业广告在商品经济高度发展的现代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广告的特色和目的决定了它不同于一般文学作品或科技文,所以广告翻译不能只注重对文本意义的传达。从接受理论的角度来看待广告翻译,能使我们关注到广告接受者,即潜在消费者的“期待视界”,也就是他们的审美情趣、社会价值观和文化习俗等多方面因素,同时考虑到消费者对于广告能动的影响力,从而适时做出调整,更好地迎合市场需求,避免广告翻译语用误差的产生,最终达到吸引消费者、促进产品销售的目的。同时,考虑了消费者“期待视界”的广告翻译,能更好地传达出原广告的情感和美感,将文学的内涵美与语言美渗透到广告中,使广告成为一种文化,被广大消费者所欣赏。

参考文献

[1]郭建中.翻译中的文化因素:异化与归化[J].外国语,1998,(2):12-19.

[2]侯维瑞.英语语体[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88.

[3]侯向群.接受理论与翻译探讨[J].山东外语教学, 1994,(1):19-22.

[4]胡经之.文艺美学方法轮[J].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

[5]李静.广告翻译策略:接受美学视野[J].常州工学院学报,2005,(6):87-91.

[6]连小丽,王小惠.接受美学视阈的商业广告翻译美.现代服务,2007,(21):160-162.

[7]杨士焯.英汉翻译教程[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从接受理论看人民日报微博 篇8

一、接受理论与人民日报微博

接受理论在20世纪60年代末由H·R·姚斯和W·伊瑟尔提出。按照接受理论, 一部未经读者阅读的作品只能称为文本, 不具有任何意义, 文本一经出版, 它的效果和意义的品评、赋予它生命力的只能是读者。[1]同样, 微博上的“讯息文本”不经受众阅读, 也只能是毫无意义的文字。恢复受众的主体地位、迎合受众的“期待视野”是接受理论的核心观点。

在新媒体蓬勃发展的时代, 受众的信息获取渠道由稀缺变为过剩, 注意力资源变得更具价值。因此, 对于微博内容来说, 其首要目标便是吸引受众阅读, 这是微博传播活动的前提。人民日报微博从受众角度出发, 从栏目的定位、内容以及讨论机制上不断创新, 调动网友积极参与, 通过微博反映民意、汇聚民智, 体现了《人民日报》的受众本位。

二、接受理论视角下人民日报微博表达方式的特点

(一) 具有亲和力的语言风格

微博上的一切内容首先都要通过语言表达出来, 语言承载着事实, 是受众接受行为的第一个环节。人民日报微博具有亲和力的语言特色拉近了与受众的距离。

1. 频繁使用网络流行语。人民日报微博上线之初, 就以平民化、具有亲和力的语言组织微博, 以普通网友的口吻与受众平等交流。网络流行语的频繁使用是人民日报微博平民化语言风格的重要体现。人民日报微博善于运用网络流行词汇, 模仿网络语言特色, 网络流行语如“duang”“城会玩”“然并卵”等在人民日报微博的博文中屡见不鲜。特色鲜明的网络语言的运用契合了互联网的流行文化, 同时也彰显出人民日报微博的年轻和活力。

2. 夹叙夹议的叙事方法。在叙事方式上, 人民日报微博善于夹叙夹议, 首先叙述事件, 然后对事件进行分析和评论。虽然微博有140字的字数限制, 使得人民日报微博大多数情况下只能就事论事, 但是其能够在把新闻背景交代清楚的前提下, 紧紧围绕事实, 针砭时弊, 进行分析评论, 很容易启发受众, 得到受众的认可和接受, 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叙事风格。

3. 博文笔锋常带感情。人民日报微博在博文中经常直接表达感情, 表明对新闻事件的好恶判断。在基于事实判断的基础上, 人民日报微博直接将有感情的语言文字传达给受众, 从而影响他们的情绪和行为。这种情况多出现在对社会新闻的报道中, 容易引发受众思考和情感共鸣。

(二) 非语言符号的灵活运用

在微博的表达方式中, 非语言符号是对语言符号的一种很好的补充。人民日报微博中非语言符号的恰当使用丰富了传播内容, 同时承担了单纯的语言符号无法承担的传播任务。

1. 微博表情符号的运用。微博中的表情符号非常丰富, 具有形象、生动、幽默等特点。人民日报微博充分利用各种表情符号来配合其语言表达结构, 形成了特色鲜明的信息表达方式。既拉近了人民日报微博与受众的距离, 让受众容易接受, 同时体现出了微博的态度和价值判断, 使微博所要表达的内容一目了然。

2. 视觉符号和听觉符号的运用。由于形式上的限制, 人民日报微博中的视觉、听觉符号主要通过超链接表达, 即受众通过点击微博正文后的网址, 跳转至目标网页, 观看目标网页中的深度报道、视频或音频。超链接可以带给受众更加丰富的多媒体感受, 利用流媒体在视觉和听觉上的优势打动受众, 使新闻内容更为生动。

三、人民日报微博未来发展的思考

(一) 情感表达方式煽情化

人民日报微博最值得称道的地方是它对于民生、对于个体命运的关注, 其笔锋饱含感情, 是众多媒体需要学习的地方。但如果博文过于煽情, 就略显浮夸, 被网友诟病。因此, 人民日报微博要做的是用深度的事实报道去吸引受众, 有感而发, 摒弃过于煽情化的表达方式。

(二) 与受众的互动有待加强

在网络媒体的运营中, 与受众的互动是重要的一环。一般情况下, 互动性越强, 媒体对受众的吸引力越强, 用户黏性越高。虽然以《微议录》为代表的人民日报微博栏目经常以交互的方式调动网友参与公共话题的讨论, 但即便如此, 网友与人民日报微博的互动还是不够多。作为以关注民生为主的微博, 与受众的互动有待增强。

(三) 传播技巧可以更加多元

人民日报微博在表达中的技巧比较单一。以一面提示为主会给受众灌输观点的感觉, 不仅不能说服受众, 反而会促使受众的态度倒向相反的一边。而明示结论的表达方式则很容易让读者产生阅读被动感, 认为传播者只是一味地说教, 因此应根据具体情况, 寓观点于材料之中, 缓解受众的阅读疲劳。

摘要:作为中国影响力最大、运营最为成功的媒体微博, 人民日报微博成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有其母体《人民日报》的支持, 它以受众为中心的话语表达方式则可以称得上是其得到肯定和信任的根本原因。本文试图从接受理论出发, 探讨人民日报微博如何在表达方式上迎合受众的接受心理, 创作出满足受众需求的内容。

关键词:接受理论,人民日报微博,受众

参考文献

接受理论 篇9

接受美学, 又称接受理论, 是一种文学批评理论, 是西方当代文学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流派, 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 代表人物为姚斯和伊瑟尔。姚斯认为, 在作家、作品和读者的三角形之中, 读者并不是被动的部分, 而是“历史的一个能动的构成”[2]。意义的实现依赖于读者的期待视野, 即在文学接受活动中, 读者“潜在的审美期待”决定着读者接受能否实现, 以何种方式、何种面貌实现, 以及实现的程度、效果如何[3]。伊瑟尔认为接受美学理论的核心是从受众出发, 从接受出发。意义产生的关键是“视野融合”, 即接受者的期待视野与本文或生活实践视野的交融和相互影响。

接受美学扬弃了文本中心论, 强调接受者的需求, 强调审美主体的审美意识对艺术作品的调节机制, 这一创意也得到我国翻译界的重视。在我国, 对接受美学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这一时期的中国学者或转载或摘译简单地介绍了接受美学理论。之后, 国内学者纷纷展开了从接受美学理论角度对翻译问题的探讨, 并取得一定成果。

接受美学理论在古诗翻译中的作用

关于古诗词翻译理论的研究, 大多从关联理论、译者主体性、功能语言学等角度进行研究。以人的接受实践为依据的接受美学为古诗的模糊语言及其翻译提供了一个全新的理论视角, 是方法论上的重大变革。

根据接受美学理论, 在古诗的翻译中, 译者具有双重性, 译者既要作为古诗原文的接受者 (读者) 对原诗进行作品意义和审美价值的再创造, 又要把握模糊语言的不确定性, 通过模糊意象及意境的传达, 为读者提供了广阔的想象空间, 极大地激活读者的期待视野。

接受美学在古诗翻译中的作用具体体现在语义、句法、意象、意境的模糊性等方面。

1.语义模糊:指语言表达意思的不确定性

如:柳宗元的《江雪》一诗中“独钓寒江雪”是关键句, 对于本句是纯粹的景物描写还是托物言志, 众说纷纭。因此, 本句也存在着多个译本。许渊冲将其译为“Fishing on river clad in snow.”王大濂译为“Fishing alone on river cold with snow.”朱纯深译为“Alone, he angles, a cold river of snow.”

可见, 许和王的译文都在“独钓”和“寒江雪”之间加了介词“in”或“on”, 很明显模糊性被明确化了, 译者读了原诗后脑海中浮现的是寒冬里老人一人在冰冷的湖面垂钓的景象, 也许垂钓的老人在享受独钓的乐趣, 也许孤独的老人只能靠垂钓来驱赶寂寞, 也许老人只是在钓鱼没任何心理活动, 以上种种推测是译者读过原文后的不同理解, 反映在译文中便承载着作为原文读者的译者各自不同的感情色彩。朱的译文只是景物的罗列并未用任何介词或连词连接, 较为客观地还原了原诗, 也给译文读者留下了遐想的空间。任莺在文章《以模糊译模糊———古典诗歌英译探索》阐述了对本诗句的理解:“柳宗元的《江雪》写在他参与政治改革失败、官降三级、备受迫害之后, 其愤懑和清高孤傲之情跃然纸上。渔翁在“绝”、“灭”、“孤”的状态下, “独钓寒江雪”, 其超然物外而又坚贞不屈的形象通过诗眼“独钓寒江雪”表现无遗。”可见, 朱的译文的模糊美表现得更加淋漓尽致[4]。

2.句法模糊:句法模糊, 顾名思义指的是句子层面的模糊性, 是由不确定的句子结构引起的

中国古诗拥有独特的句子结构, 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 中国古诗中句子的主语没有英语那样有分量, 古诗句主语的淡化或缺省能将诗人从诗本身的意境中解脱出来, 也为读者提供了充分的想象空间。二是, 中国古诗词摆脱了性、数、格一致的局限, 易产生句义模糊。如:马致远的作品《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诗人把十一种平淡无奇的客观景物, 巧妙地连缀起来, 通过“藤”、“树”、“鸦”、“桥”、“人家”、“马”、“道”众多意象来表达了诗人的羁旅之苦和悲秋之恨, 使作品充满浓郁的诗情。这11种意象由于缺少量词、动词、介词等, 读者不确定每种意象的数量及确切的空间关系, 因此读者的理解也因人而异。最后一句“断肠人在天涯”是点睛之笔, 这位迎着凄苦的秋风, 信步漫游, 愁肠绞断的游子是诗人本人, 亦或是诗人笔下的游子, 还是读到此曲的读者呢?正是这种扑朔迷离的不确定性, 模糊地勾勒出一幅凄凉动人的秋郊夕照图, 让人产生了许多联想。

3.意象模糊

意象是诗歌艺术的精髓所在, 是诗歌中熔铸了作者主观感情的客观物象。在我国古典诗歌的漫长历程中, 形成了很多传统的意象, 但它们在不同的诗歌中所蕴含的意义却不尽相同。以“酒”为例, 李白在《将进酒》中写道“人生得意须尽欢, 莫使金樽空对月……呼儿将出换美酒, 与尔同销万古愁。”诗中表达了诗人怀才不遇的感伤, 读来却又乐观、通达, 更流露了人生几何当及时行乐的消极情绪。诗歌中用酒这种意象表达出了作者当时复杂微妙的心情。也正是诗歌语言的这种模糊性所产生的蒙眬美才使得诗歌成为历代文人抒发自己内心感想的主要表达形式, 更使得诗歌成为博大文化中最为耀眼的篇章[1]。

4.意境模糊

意境是诗人的主观情思与客观景物相交融而创造出来的浑然一体的艺术境界, 所以读者的背景、生活经历、知识层次等不同, 所产生的意境也不尽相同, 这就产生了模糊性, 而意境的这种模糊性在中国的古典诗歌中表现得也是淋漓尽致。如:《红楼梦》开篇的诗《青埂峰顽石偈》:“天才可去补苍天, 枉入红尘若许年;此系身前身后事, 倩谁记去作奇传?”若读者从字面看, 本诗本是青埂峰顽石的叹息抱怨;若结合诗人当时所处的社会背景, 本诗则表达了诗人“有志”的使命感和“无才”的旷世悲叹。此种情况下, 模糊意境就产生了。

接受美学理论指导下的古诗翻译主要策略研究

根据接受美学理论, 文学翻译是一种再创造活动, 译者在各种因素制约下能动地接受开放的原文本, 在与原作不断交流中填补“空白”, 构建文本的审美意义。同时译者并不能把他阐释中的所有联想、所有意义都如实写下来成为译文文本的内容, 他必须留给他的译文读者以充分的阐释空间, 再现原作的艺术“空白”, 让他的译文读者与文本对话。在古诗中模糊美是形成古诗意境的关键, 在翻译古诗时同样要保留原诗的模糊表达, 实现目的语和源语的功能相似, 传递模糊美的同时给译文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具体做法是通过一些翻译技巧实现由模糊译模糊的过程。举例说明:

例1:上有青冥之高天 (李白《长相思》)

Above, the boundless heaven blue is seen.

——许渊冲译

例2:云青青兮欲雨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From dark, dark cloud comes rain.

——许渊冲译

例3:影落明湖青黛光 (李白《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Their shadows fall into the lake like emerald.

——许渊冲译

例4:朝如青丝暮成雪 (李白《将进酒》)

Grieve o’er your snow-white hair though once it was silk-black?

——许渊冲译

例1全句“上有青冥之高天, 下有渌水之波澜。”大意是诗人想要走近远在云端的美人, 但放眼望去, 上面有幽远苍茫的青天, 下面有清江掀起的波澜。“青”是天的颜色, 到底天有多蓝, 原诗中无具体的概念;“blue”本就是用来修饰天空的颜色, 至于蓝色的程度, 是“deeply blue”, “light blue”, “transparent blue”还是“pearl opal blue”等, 原文本没有明确, 译文读者只能展开想象了。例2一句是写诗人梦入仙境时的气氛。“云青青”形容雨云浓黑。“浓黑”一词到底有多浓, 有多黑?原文没确定, 译文选用“dark”一词, 是较为夸张的表现手法, 符合原诗的表现力度, 有助于诗人豪迈奔放的思想感情的抒发, 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可见, “青”被分别译成“blue”和“dark”。显然, 这两种颜色词有程度的差别, 将“青”译成西方人能够接受的较为相近的颜色词是可行的, 因此, 由模糊译模糊中可以采用归化法。例3“青黛”意为青黑色, 指遍山苍翠, 树木蓊郁。例4诗人的情思由广阔的空间转向了无限的时间之流, 此句中的想象也更加出人意料, 动人心魄, 人生苦短, 如“朝”、“暮”间事, 可不悲哉?此处“青”指乌黑的头发。关于“青”的翻译, 两位译者在理解原诗含义下, 都采用了比喻修辞, 分别增加了喻体“emerald”, “silk”, 对山林、头发的颜色进行描绘和渲染, 使景物生动形象具体可感, 依次引发读者联想和想象, 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 并使语言文采斐然, 富有很强的感染力。可见, 两种译文均在意译法的指导下具体采用了增词法来传达原诗的模糊美。

总结起来, 从模糊译模糊的翻译过程可通过两种方式实现:对等和替代。对等, 严格地说, 是用有模糊意思的词汇或表达来代替原诗中的模糊形象达到功能对等。从这个角度看, 对等常使用在直译的方法中。当原诗的模糊内容无法用直译全面表达, 就要考虑替代, 即在译文中采用另一种意象表达与原诗相同的隐含意。换句话, 译者可以稍作改动采用增词法等策略或使用相似甚至不对等的意象较为对等地表达原诗的模糊意义。可见, 对等法、替代法、增词法或归化法等具体的翻译策略常用在模糊译模糊的翻译环境中。

结论

接受美学由于把作品与读者的关系放在文学研究的首要地位来考察, 充分承认读者对作品意义和审美价值的创造性作用, 从而使文学研究的趋向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诗词是人类文学宝库中的一块瑰宝, 诗词之美在于诗词所包含的不确定性。因此, 诗词的美是一种模糊的美。它的模糊性渗透在语义、句法、意象及意境等方面。在翻译古诗时, 译者要从译语读者的期待视野出发, 以美学距离为衡量标准, 充分考虑译语读者的接受情况, 遵循灵活性和开放性原则, 根据具体语境灵活地选取翻译策略和方法, 以便成功地转化原文本的模糊美。

摘要:文章从接受美学理论出发, 通过对古诗多种英译本的对比研究, 分析了接受理论在古诗翻译中的作用, 并从翻译审美主体的能动性角度, 研究了古诗中模糊语言的主要翻译策略。

关键词:接受美学,模糊性,模糊美,古诗翻译

参考文献

[1]刘杰.诗歌的模糊性与留白翻译策略[J].传奇.传记文学选刊 (理论研究) , 2011 (2) .[1]刘杰.诗歌的模糊性与留白翻译策略[J].传奇.传记文学选刊 (理论研究) , 2011 (2) .

[2]周宁, 金元浦译.接受美学与接受理论[M].长春:辽宁人民出版社, 1987:24.[2]周宁, 金元浦译.接受美学与接受理论[M].长春:辽宁人民出版社, 1987:24.

[3]朱立元.接受美学导论[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 2004:61.[3]朱立元.接受美学导论[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 2004:61.

接受理论 篇10

关键词:设计概论;艺术设计;有意义学习;先行组织者

奥苏泊尔认为学生能在原有认知结构的基础上有意义的接受新知识,并主动建立新旧知识的实质性联结,就是有意义接受学习。原有认知结构对后续学习的有益推动,形成新的更丰满的认知结构的过程需要引导性材料,而这种在新学习之前给出的先导性材料,可以为学生联结新旧知识结构,使其在知识结构的破裂之间寻求最佳狀态,我们称这种先导性材料为先行组织者。笔者在高职院校设计概论课程的教学实践过程中发现老师和学校只重视技能课程,设计类技能课程的学习缺乏理论支撑,使艺术类学生对理论知识学习热情欠佳。究其本源是因为老师没有引导学生建立起设计类理论知识和技能知识的实质性联结。

近年来更多的艺术设计类教师积极探索理论与技能的联结,引入先行组织者的概念进课堂。奥苏泊尔认为先行组织者在概括水平上高于新的学习材料,认为在新的学习开展之前,应该让这样的概括水平更高一级的先导性材料先呈现出来,只有这样才能起到新旧知识的实质性联结,才能对学习者原有认知结构进行打破及重组,从而成功构建新的认知结构。所以,在实际教学经验总结过程中,先导性材料的呈现顺序应视实际教学需要而定,尤其是在同一专业内理论课程和技能课程的教学操作中,更应灵活的安排好先行组织者的教学顺序,达到理论指导实践,实践推动理论的良性教学效果。

“设计概论”作为一门艺术设计课程,是集设计艺术源流、风格和发展规律为一体的设计理论基础课程,详述了设计艺术的内涵和外延、特征和本质、源流和趋势、演变和脉络,对于学生了解设计本源。该课程旨在让学生系统掌握设计艺术在内涵、形态、界面、文化、创新等基本问题上的问题和发展态势,为“三大构成”、“图形创意”、“版式设计”等设计基础技能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换言之,设计概论是打开学生设计艺术审美、素养、境界的理论窗口,把设计操作中的感性创意思维以系统化理论知识呈现给学生,并使其灵活运用到设计技能练习中去。设计理论课程建立的初步认知结构,能在先行组织者的帮助下,联结新的设计技能知识,形成设计理论知识结构与设计技能知识结构的有意义性相促相成。如何发挥“先行组织者”的作用成为新时期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教师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笔者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发现设计概论这类基础理论课程应作为先导性材料,与设计基础技能课程的教学相互贯穿、相辅相成,形成系统的认知结构。

高职院校一年级学生在学习“三大构成”、“图形创意”等设计基础技能课程的时候往往不能自主发散思维,此时就需要教师呈现概括性水平更高一级的理论知识作为先导性材料,帮助学生将感性的创意思维转换成笔下抽象的视觉符号。例如,笔者在教授设计概论课程中陶瓷设计知识点时,针对学生平面构成学习过程中抽象能力较弱的问题,特设立中国古代装饰纹样专题一讲,着重讲解中国古代陶瓷设计中的纹样派别级演变。通过解读半坡型彩陶的“人面鱼身”纹(如图1)、庙底沟型的几何纹、马家窑型的螺旋纹,让学生了解古人如何发散创造性思维将具象创作事物抽象简化为视觉符号,重点解析中国古代先人将“寓人于鱼”的意义赋予在图形设计中,将人面和鱼形合体为花纹,整个装饰纹样将两条以上的鱼纹抽象化、集合化、样式化,形成横式的直边三角形组成的装饰图案。学生在视觉符号的抽象转化理论学习后,逐渐将几何图形运用到平面构成的创作中,在不断尝试的过程中,以猫为创作原型,创作出了系列平面作品(如图2)。在几何抽象思维的练习成熟之后,笔者将平面设计的教学目标推进为几何抽象化,使学生能更大限度的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创作出更富创意的作品。为达到这一教学目标,笔者进行了诸多尝试,最后发现学生在创作中难以梳理自己感性的创作思维,究其本源是其设计艺术理论知识薄弱。在此认识基础上,笔者结合中国古代建筑设计、家具设计中器以载道的宗旨,详述中国古代传统器具设计是如何将宇宙万物的形态法则通过模拟的方法运用到器物设计中,并通过对形态的直接模拟实现“观象制器”。举例说明,中国古代器物设计的代表图案“龙”,就是人们自我思想意识对外在自然形态的抽象和升华,笔者呈现了与龙相关的图案。例如,“龙马精神”、“龙凤呈祥”、“二龙戏珠”、“云龙风虎”、“鲤鱼跳龙门”等。中国器具设计中的“龙”来源于中国传统文化意识领域里“龙”的文化,也成就了古老的东方神秘,中国传统图案的神奇的质感肌理,诗情画意的意境,在提升学生审美情趣的同时,更加提升了学生的创作水平。通过这样的纹样图案理论学习,学生的创作热情高涨,创作思维发散,创作出了以狮子为原型的创意图形。

参考文献:

[1] 林从德.学习理论[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

[2] 施良方.学习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3] 杨猛,许乃学.广告创意之神[M].沈阳:辽宁美术出版社,2002,

接受理论 篇11

两种主张的区别在于:

以往, 视觉传达艺术是现代工业社会创新思维的产物, 它主张艺术“自我”, 主观“存在”的宣扬, 并把艺术个性和风格推崇到极致的地步, 反对艺术表现的雷同和趋同化, 力图建立自身的艺术识别符号语言, 作品从不放弃大声地说“我”。

然而, 视觉传达艺术唯艺术至上的个性张扬, 决定了当它背负上广告宣传的使命时, “利我”和“利他”的矛盾往往是不可调和的, 许多经典的广告作品也不能掩饰这种矛盾。严格地说, 这是畸形的作品。这类作品, 作者在创作中或因牵就广告效果而损伤了艺术效果, 或因牵就艺术效果而损伤了广告效果。

视觉接受艺术与上述的视觉传达艺术最大不同, 在于把接受作为追求的终极。尤其在平面广告设计中的视觉接受艺术, 不允许作品中的艺术因素与广告意图割裂, 或二元独立, 艺术创意、艺术表现形式、艺术效果等, 必须完全遵从、服务于广告的目的, 艺术不再是天马行空, 独往独来, 艺术变成工具, 艺术家也是工具, 一切唯广告是尊。一幅平面广告作品, 如果对需要它告知的对象没有从视觉艺术效果上尽到利于对方接受的义务, 那么这幅作品即使有艺术价值, 它也是不合格的广告作品, 因为它将导致广告主广告商业行为的失败。

平面广告设计中的视觉接受艺术的理念, 看来与正统的视觉传达艺术的理念恰恰相反。视觉传达艺术考虑的是“我”如何传达, 如何传达“我”;而平面广告的视觉接受艺术的着眼点, 是如何接受“他”, “他”如何接受, 如何使“他”接受。

平面广告设计中的视觉接受艺术新主张, 有如下几个学科的理论作为基础。

一、基于心理学理论———“注意”

“注意”是心理学的一个重要概念, 这个概念被引入广告学中, 成为阐释广告作用机理的一把钥匙。通常认为, 广告发生效用由四个环节构成:注意—兴趣—态度—行为, 引起接受对象对广告的注意是最首要的一环, 没有注意便不可能有对广告的兴趣和态度, 更谈不上购买行为的发生。

视觉接受艺术要求在平面广告设计中, 应该紧紧把握住诉求点, 即让对象注意什么, 而不注意什么。这里需要处理好几个关键问题:

(一) 视觉中心

机械地划分视觉中心, 理论上有两种观点, 一种认为在一幅作品的从上往下的八分之三处 (37%) ;一种认为在三分之一处 (33%) 。两种观点出入不大, 均认为视觉中心是在中间线偏上一些的地方。

我们浏览优秀的平面广告作品会发现, 大多数会顺应视觉注意习惯, 把最重要的内容或意象设计在人们喜欢聚焦的这个地方。

当然, 视觉中心可以通过平面构成和色彩构成等手段而人为地改变。

(二) 视觉流程

视觉流程在此是指视觉动态的浏览过程。同视觉中心一样, 通过版面的精心设计, 可以引导改变注意者的视觉流程。

通常情况下, 人们看一幅平面作品, 是按照从上往下、从左到右的视觉流程。正是这种习惯, 导致浏览者心理的“首因效因”的发生, 这也决定了平面设计中, 上部空间比下部空间重要, 左边空间比右边空间重要。比如一幅以图为主以文为辅的作品, 图片最好放在版面居上或居左的部位, 文字则放在居下或居右的部位。

值得一提的是, 我们经常能看到广告语以大号文字穿插在图片中, 这不奇怪, 因为广告语在文案中是个例外, 它是图片的点睛之笔, 是图片的灵魂, 通过字体设计也会成为图片的有机组成部分。而我们很少看见相对并不怎么重要的广告附文等内容会放在显要位置。

(三) 视觉张力、冲击力

制造平面广告中的视觉张力和冲击力, 也是获得广告接受者注意的行之有效的办法, 这完全可以通过抽象或具象的图形图像的组构来作到。

总之, 不论是视觉中心, 还是视觉流程, 或者是视觉张力、冲击力, 在平面广告设计中, 这些看似艺术层面的技术因素, 最终都归结到一个本质问题:要让广告接受者注意什么。不成功的广告作品, 常常把作者的所谓创意的东西, 而不是广告主亟待兜售的或需要市场知晓的东西放在表现的主体位置, 结果造成视觉障碍、视觉的注意偏差等等, 影响了广告的效果。

二、基于公共关系学理论———“公众”

“公众”, 完整叫法为“社会公众”, 是公共关系里的一个特定概念, 是指社会组织通过沟通传播手段开展公共关系活动所作用的对象。

从相互关系联结程度来看, 每个社会组织都有自己的公众、潜在公众, 也有自己的非公众。

公众理论对广告设计中的视觉接受艺术的指导作用非常重大。在广告的策划之初, 就必须弄清楚广告的接受对象为谁, 即哪些人是你广告商品的真正消费者、或潜在消费者, 而哪些人又是你的非消费者。明确这一点, 才能决定版面的内容、形式、手法和风格。

诸如属于理性消费性质的药品、工矿机械、电子数码产品、书刊、办学招生之类的广告, 视觉设计上采用谨慎配图、以文案和表格为主的表现形式, 就不失为一种适宜的好办法。也许传达的直观效果不太艺术化、不够美, 但是这种相对朴实的形式, 方便了意愿消费者获取尽可能多的必要信息, 支持他们对产品广告作出理性的判断。

而最糟糕的设计, 是为设计而设计, 为传达而传达, 不看对象, 对牛弹琴。比方一个服装广告, 即便该品牌的产品线很宽, 既有中老年人的款式, 也有年轻人的款式, 但是如果广告的宣传形象侧重于女性的时尚、青春、靓丽, 那么也势必令男性消费者和中老年消费者望而却步。再比方房地产广告, 如果开发定位在消费中端, 而广告错误定位在消费高端, 那么楼盘包装宣传得越经典、华丽、高贵, 中端消费群体越不会购买, 而高端消费者也只会问问而已, 效果不可能好。

因此可以说, 平面广告设计中的视觉接受艺术, 是发现公众、守护公众的艺术, 是人性化的、科学的艺术。

三、基于传播学理论———“有效”

现代传播学里具有代表性的申农信息传播模式告诉我们, 信息传播活动主要是由信源发出信息, 通过信道媒介传播, 达到信宿完成接收。这里有个关键点, 信宿接收的信息, 是不是信源发出的有效信息。

联系到平面广告设计中的视觉接受艺术, 信源就是广告作品, 信宿就是广告作品发布后的受众, 而传播信道则是平面印刷信道。

我们强调广告的视觉接受艺术, 恰是提醒广告的创制人员传播的广告信息, 到达信宿即被受众接收后到底还有多少有效信息, 是百分之百?还是百分之五十?还是丧失殆尽?这个问题很复杂, 不同的受众、不同的时空对同一广告作品还会产生不同的理解度。

平面广告设计中如何做, 才能达成信息传播的有效目的?我们认为应该注意几点:

一是利用先期调研摸清广告受众富有的共性东西, 如视觉欣赏水准、欣赏习惯、欣赏品位, 学会在平面设计中利用他们喜欢的 (不一定是你喜欢的) 艺术形式与他们沟通、“对话”。二是善于割爱, 即对自己作品中仅为艺术存在而不为广告存在的东西, 化繁为简 (注意并非不需要艺术) , 这就为广告的受众清除了妨碍接收有效信息的干扰信号。三是慎用借代、比拟、寓意、象征等间接艺术表现形式, 因为用得不好, 极易造成信息接收障碍, 即广告受众的阅览识读障碍。

我们经常能看到这样一些广告, 版面中充斥着风花雪月和优美的词句, 但卖房的不见房, 卖车的不见车, 我们无法不担心它的广告受众, 会有相当多的迷惑和不解。

四、基于营销学理论———“卖点”

广告是一种功利艺术, 尤其是经济社会的广告, 以艺术形式宣传企业形象、传播商品信息, 是一种促销手段, 是一种先期投入的经济行为。

营销学的“卖点”理论, 在平面广告设计中是一个不可不面对、关乎投放市场成败的重大问题。俗话“王婆卖瓜, 自卖自夸”, 每幅广告都承担着它的叫卖使命。那么如何确定卖点呢?

营销学理论告诉我们, 卖点就是寻找市场接受你的契合点, 你的广告商品的哪些特质、功能、效用、服务等在同类商品中是特殊的、出色的, 找到市场需要或潜在需要的理由, 也就找到了卖点。

市场中已经很少有独占性的商品。只此一家, 想怎么卖就怎么卖的时代过去了。如果找不到市场接受你的理由, 广告的视觉效果即便再好, 也徒有虚表, 于事无补。

分析成功商品的广告行为, 会发现他们的卖点不但明确, 而且作得精彩。比如都是国内乳业巨头, 近年“蒙牛”液态奶的卖点是“中国航天员专用奶”, 而“伊利”的卖点则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指定产品”。各有所侧重的卖点, 但同样对广大消费者的消费行为起到明显的拉动作用。再比如医药市场的感冒药“白加黑”, 它的广告卖服用方式和服用功效挂钩的独特设计思路, 打开了属于自己的感冒药消费市场。

关注市场, 与市场脉动, 找到市场卖点, 并围绕卖点设计制作, 是平面广告视觉接受艺术的成功途径。

摘要:平面广告设计中的视觉接受艺术, 与正统的视觉传达艺术的理念的区别是:视觉传达艺术考虑的是“我”如何传达, 如何传达“我”;而平面广告的视觉接受艺术的着眼点, 是如何接受“他”, “他”如何接受, 如何使“他”接受。其主张以如下几个学科的理论作为基础:心理学理论基础——“注意”;公共关系学理论基础——“公众”;传播学理论基础——“有效”;营销学理论基础——“卖点”。

上一篇:高参与工作系统下一篇:能源产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