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接受者

2024-10-04

语言接受者(共8篇)

语言接受者 篇1

戴维﹒奥苏贝尔是美国著名的认知派心理学家、教育家, 他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来就致力于有意义的言语材料的学习与保持的研究, 尤其重视对学生课堂学习的性质、条件、过程和机制的探索, 关注学校课堂情境中学生的学习规律。他认为, 学生的学习是一种有意义的接受学习, 而这种有意义的接受学习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形式。英语语言学是英语专业高年级学生培养计划中的一门专业选修课程, 旨在向学生系统地传授现代英语语言学的相关知识, 激发学生对语言学研究的兴趣, 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那么, 对于这样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 能否用奥苏贝尔的有意义的接受学习理论去诠释, 以促进教师有效的教学和学生有效的学习呢?接来下的部分, 笔者将从有意义的接受学习理论出发, 通过将该理论与英语语言学相结合, 找出二者的相关性和适用性, 提出一些促进学生有意义接受学习语言学的教学方法。

1奥苏贝尔的有意义的接受学习理论综述

1.1有意义学习与有意义接受学习的实质

用奥苏贝尔自己的话说, 所谓有意义学习的实质, “是指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非人为 (非任意的) 实质性的 (非字面的) 联系的过程。简言之, 就是符号或符号组合获得心理意义的过程” (李小融, 168) 。比方说, 当学生看到生活中某个事物 (如:电脑) 的汉字符号时, 心中会立刻想到该事物的意义, 即该事物所代表的实体 (电脑) 以及它的发音。其中, “非人为的联系指的是新知识与原有认知结构中有关的观念建立在某种合理的逻辑基础上的联系, 这种联系是一种合理的、别人可以理解, 自然的而非人们主观强加的关系。例如, 如果已知四边形的内角和等于360°, 则“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可以从已有的四边形知识中推导出来。而所谓实质性联系, 是指新的符合或符号代表的观念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表象, 已经有意义的符号、概念或命题的联系, 这种联系是非字面的, 所用表达词语虽有不同, 但意义却是等值的。例如, “三条边相等的三角形”与“等边三角形”是等值的 (朱文彬, 赵淑文, 55) 。

在定义了有意义学习之后, 奥苏贝尔进一步提出, “有意义接受学习, 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 学习者在各门学科的学习中, 将以定论形式表示的有意义材料与其头脑中业已形成的有关认知结构有机地联系起来, 接受事物意义、加以融会贯通的学习” (李小融, 169) 。

1.2有意义学习的条件

奥苏贝尔认为, 判断学生的学习是有意义学习还是机械学习, 需要考虑一些条件。客观地讲, 学习材料必须具备逻辑意义, 在学生心理上是可以理解的, 是在其学习能力范围之内的。那么, 作为人类认识世界之概括的教科书或教材, 一般来说都是具有逻辑意义的。从主观方面来看, 学习者作为学习活动的主体, 自身必须满足三个条件:其一, 学习者必须具备有意义学习的心向, 即积极主动地把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其认知结构中原有的适当知识加以联系的倾向性, 也就是说, 学习者需要有学习动机或学习积极性;其二, 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必须具有适当的知识基础, 以便与新知识进行联系;其三, 学习者必须积极主动地使这种具有潜在意义的新知识与认知结构中的有关旧知识发生相互作用, 使认知结构或旧知识得到改善, 使新知识获得实际心理意义。 (朱文彬, 赵淑文, 55)

1.3有意义接受学习的作用

有意义学习的作用就在于, 作为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 接受学习适合于年龄较大、有较丰富的知识或经验的人, 其学习内容大多是现成的、已有定论的、科学的基础知识, 包括一些抽象的概念、命题、规则等, 通过教师结合教科书的讲述, 以定义方式直接向学习者呈现。

2有意义的接受学习理论对英语语言学学习的适用性

英语语言学是针对英语专业三年级学生开设的一门专业选修课, 对于该课程的学习, 如果有正确且充分的认识, 完全可以是一种有意义的接受学习。因为, 首先一点, 和非英语专业学生一样, 大多数英语专业学生都是从小学起就开始学习英语, 在经历了初中、高中以及大学两年英语听说读写译的基础积淀之后, 对于英语的学习已经有了相当丰富的经验, 而且对于英语基础语法知识也有了一定的积累, 按照奥苏贝尔的话说, 就是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具有适当的知识, 可以与接下来要系统学习的英语语言学知识进行联系;其次, 英语语言学是对于英语语言的科学系统的研究, 其理论性偏强, 涵盖内容包括了英语语言的一些基本概念、原理、规则等, 这都是一些现成的、已有定论的、关于英语的科学的基础知识, 是通过教师结合教科书的讲述, 呈现给学生的, 与接受学习观点相吻合;再次, 英语语言学教材集历来众多语言学家的心血于一体, 是这些伟大人物对英语认识的概括总结, 是具有逻辑意义的学习材料。最后, 英语语言学是一门专业选修课, 学生不管是出于对学分的考虑, 还是出于对考研的准备, 只要是选了, 就说明学生是有一定的学习动机的。

总而言之, 英语专业大三学生具备了有意义接受学习的主客观条件, 如果学生能充分意识到并且利用好潜在的这些学习因素, 那么, 对于英语语言学的学习, 将会是一种有意义的接受学习, 通过这种学习方式, 学生对于英语语言学的知识能不断融会贯通, 不断地系统化。然而, 在目前语言学的教与学中, 教师和学生都面临很大的挑战, 教师如何能将英语语言学的相关知识传授给学生并为学生很好地掌握?有意义的接受学习理论对英语语言学教学会有何启示?在接下来的部分, 笔者将结合当下英语语言学教学现状及所遇到的问题, 从有意义的接受学习理论出发, 尝试提出一些有利于改善英语语言学教学现状的教学方法。

3有意义的接受学习理论对英语语言学教学的启示

“……有意义的接受学习理论, 实则强调的就是学生学习的准备性, 即学生进行学习是有条件的, 当条件成熟时, 学生的学习就水到渠成, 如果不具备必要的条件, 学生的学习就会劳而无功, 教师的作用就在于帮助学生创造必要的学习条件。”

3.1注重课前、课中、课后与学生的互动

教师在讲授每章节新知识前, 应注意了解学生对该章节知识的原有认知结构, 即了解学生对这部分内容的原有知识储备。学生经过多年的英语接触, 实际对于英语语言学的一些现象是有所了解的, 只是未能从语言学理论的角度加以系统学习。因此, 每次在讲解新知识前, 教师可以通过一些日常学习生活中语言现象的列举, 唤起学生对于该类语言现象的知识储备, 以便于在系统学习相关理论的时候, 与新的知识加以联系, 使新旧知识相互作用, 产生有意义学习。比如, 音标是英语学习的基础, 而这部分内容是语音学教学的核心, 教师在课前可以先和学生进行互动, 了解大家对于音标总个数、单双元音及辅音的个数、读音、写法及单词举例的掌握情况, 让大家进行随堂默写, 也可以请几位同学在黑板上按要求默写。通过课前的互动, 教师不仅可以在了解学生前期掌握情况的基础上有效开展教学, 还可以激起多数学生对接下来要讲解知识的兴趣。再比如, 在讲解语用学合作原则前, 可以先通过生活中一些熟悉的对话, 引导学生分析揣摩说话人的言外之意、弦外之音, 激起大家对会话含义的兴趣后, 慢慢引入合作原则。本科阶段英语语言学教学包括:语音学、音位学、形态学、句法学、语义学、语用学、语言与文化、语言与社会等重要知识点, 不管是哪部分知识, 教师都可以在课前通过举例、引导的方式, 唤起学生原有的知识储备, 激起大家对语言学学习的兴趣。除了课前, 在上课过程中, 教师可以尝试每次让几位同学来讲解一部分内容, 并多注意观察学生对新知识的领悟理解, 对有疑惑的知识点进行及时补充解释, 充分利用好课上宝贵时间, 争取让大家在每课结束时都有收获, 另外, 教师还应加强与学生进行课后沟通, 关注大家的学习进展情况, 及时为大家答疑解惑。

3.2激发学生有意义学习的心向

多数学生选修语言学课, 是为了更好地了解英语语言的本质和相关理论, 那么对于一门理论性偏强的课程来说, 课前举例除了可以唤起学生原有的知识储备外, 还有助于激发学生对新内容的兴趣, 带着兴趣学习, 无疑会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大大增强, 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课堂之外的相关内容。对于立志考本专业的学生来说, 大三阶段对于语言学的学习, 无疑会对他 (她) 们之后的考研复习有很大帮助, 因为英语专业的考研方向大致分为文学、翻译和语言学三类, 而不少高校对于专业课的测试, 往往是集这三大板块知识于一张考卷之上, 所以, 教师在上课的过程中, 不仅要将各个章节涵盖的内容讲清楚, 还要对于一些重点知识, 结合往年各个高校的考研真题进行讲解, 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考英语专业研究生的兴趣, 同时也有利于后期的备考。还有一部分同学, 选修语言学课的目的很简单, 就是为了通过考试, 获取学分, 那么教师在课上适时适当讲解一些考题形式时, 学生积极性也比平常相对要高, 注意力要更加集中。所以, 语言学课教师要开动脑筋, 积极琢磨一些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心向的教学方法, 促进学生的有意义接受学习。

3.3充分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笔者经过多年的语言学课程教学, 逐渐认识到了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的重要性。通过制作课件, 教师可以将相关内容直观地用PPT或Word文字、图片、及声音等方式展示给学生, 不仅可以在较短时间内提供大量的知识信息, 还能为课堂讲授节省不少时间, 对一些板书比较费力的语言知识点来说, 多媒体教学的效果尤其明显。比如, 目前笔者所在三本院校语言学课所使用教材, 虽说比较贴近三本学生的特殊情况, 但是该教材在编写印刷时, 出现不少错误, 在讲授语音学辅音发音特征的时候, 书上所给出的辅音发音图表与文字讲解明显有一些出入, 使得课堂讲解比较费时费力, 学生学起来也一头雾水。在第一次讲这部分内容时, 教师将辅音的发音特征图用板书画出来, 让大家跟着做笔记, 这样一来, 一个稍微复杂的图表就占去了不少时间, 所以在后来讲授这部分知识点时, 笔者充分利用多媒体手段, 提前将辅音发音特征图用word准备好, 并在课上清晰地展示给学生, 不仅节省了课上板书的时间, 而且可以在学生做笔记的同时, 针对一些难理解的特征给大家作进一步的解释, 效果明显比直接板书好了很多, 无可否认, 多媒体让辅音发音图的教学事半功倍。除此之外, 教师还可以通过多媒体形象生动地为学生补充一些相关的课外知识, 激发学生主动进行有意义学习。比如, 当前教材中并未涉及语用学预设, 教师可以通过对这部分知识的补充, 并结合大家喜欢的美剧—老友记—进行分析, 引导大家去解释剧中幽默的产生。

3.4中英文相结合完成内容讲解

接触过英语语言学的人, 对语言学最直接的感知就是, 专业术语太多且晦涩难懂。面对这样一门难教难懂的英语专业课程, 笔者结合自己多年学习语言学及语言学教学的经验, 认为语言学的教学需要适当采用中英文讲解相结合的授课方式, 尤其对于三本院校英语专业的学生来说更是如此, 如果纯英文授课会打击学生求知的欲望, 适当引入对关键术语及理论的中文解释, 会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所学知识, 这样一来, 一堂课既能照顾到学生对于英语的学习, 同时也能强化大家对于专业知识点的吸收, 双语结合以达到语言学课程的教学目标。

4结束语

本文通过引入奥苏贝尔的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 阐释了该理论对英语语言学教学的适用性及几点教学启示, 作为教师, 就是要通过多种尝试, 为学生学习创造必要的条件, 促进学生对英语语言学的有意义接受学习。此外, 英语语言学教学任重而道远, 随着学生群体的不断年轻化, 教师会面临更多更大的挑战, 因此, 语言学教师应该不断加强自身学习, 积极创新教学方法, 发挥最大潜能将语言学课程上好。

参考文献

[1]李小融.教育心理学新编[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 2005.

[2]戴炜栋, 何兆熊.新编简明英语语言学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2.

[3]苏立昌.英语语言学导读[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9.

[4]朱文彬, 赵淑文.高等教育心理学[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

孩子不是被动的接受者 篇2

这个观点在某些案例里确实令人感慨。曾听过一个据说是真实的例子:一个家庭有三个女儿,其中只有三女儿的学习不太好,于是她受到了父母的责怪,为了消除自己的压力,这个女孩开始拼命地吃,后来她变得无比肥胖,甚至无法正常生活,再后来,她就这样肥胖着过完了一生。在生命的最后阶段,她说,如果有来世,我要教父母如何对待孩子 —— “如果我来世有幸能做一个有很多孩子的母亲,我肯定会给那个最丑、最笨,或是最肥胖的孩子最多的爱,就如同我此生不断地在头脑中馈赠给自己的一样”。

这个让人心酸的故事以及其它一些故事都在告诉我们,父母对孩子的影响是无比深远的。

不过,看到有人要把这种影响上升到适用于所有家庭、所有孩子的“父母决定孩子的一生”的父母决定论,我还是不禁心生疑惑。

首先,如果承认父母能决定孩子的一生,那自然会引出好父母、坏父母之分,好父母带出好孩子,坏父母带出坏孩子,这在逻辑上似乎没有什么错误。但是,什么样是“好父母”呢?谁来确定这个标准,谁有资格来确定这个标准?

其次,父母决定论暗藏了一个假设,就是“孩子是被动的接受者”,孩子只是父母言行、观念、做法的投射者。同意这个假设的人其实无意间加入了一场已延续了上千年的争论,那就是:孩子的发展究竟是由先天因素还是由环境因素决定的。这场争论的参与者不仅有普通父母,还吸引了哲学家、教育学家、社会学家、生物学家等。到今天,学术界基本已不再争论这个问题,因为绝大多数人都已经认识到,试图寻找这个问题的答案,或者宣布找到这个问题的答案都是愚蠢的。

其实,孩子除了会受父母的影响,他们也是自己命运的积极参与者。比如,他们会通过自己的存在以及自己的气质等影响父母的价值观体系、行为等来改变父母对自己的态度、期望、影响;另外,随着孩子年龄增长,社会活动面的扩大,他们会有更多的资源,包括老师、同学、朋友、邻居、书本知识、媒体资源等,来调整父母对他们的影响。更为特殊的是,孩子的一些先天因素会“主动”“屏蔽”父母影响。比如,有幸拥有慢单胺氧化酶A基因的孩子可以有效抵御因父母虐待给自己带来的患上“反社会人格障碍”的风险,而有幸拥有DRD4-7基因的孩子则能有效减少因父母冷淡而给自己造成安全感缺失的风险,等等。

语言接受者 篇3

与其他传统的学习材料形式相比, 使用基于网络的英语视频学习材料, 具有无与伦比的优势, 因为在网络环境下, 语言学习者更有可能找到适合自己水平和兴趣的学习材料, 也更有可能形成一种课堂学习压力相对更小, 焦虑感更低, 积极性更强的以自我为中心的学习方式。

本研究的接受度调查采用Davis提出的技术接受模型来评估对象群体自愿或打算使用一个特定技术的心理状态。 这个模型包括两个关键因素:①感知有用性和②感知易用性。感知有用性反映用户认为使用某技术对其成绩提高的程度, 感知易用性是指用户认为容易使用某项技术的程度。

鉴于国内关于网络在线英语视频和英语学习的研究仍处于初级阶段, 本研究的实施有利于语言教学者和学习者发现和利用网络在线语言视频资源, 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积极学习, 丰富自主学习的研究领域, 因而非常有实用价值和理论意义。

2 文献回顾

一些最初的研究集中在学习者使用智能手机进行语言学习 (Dias, Pagel, Browne, & Menish, 2007) 。另外也有早期的研究结果表明, 学习者对使用网络视频进行语言学习是认可的。 (Anzai, 2007; O’Bryan & Hegelheimer, 2007; Sathe & Waltje, 2008) . Sathe和Waltje的研究有了以下几项重大发现:在120名受访对象中, 56.7%的受试者认为i Pods促进了他们的语言学习;77.3%喜欢使用i Pod做听力训练;67.6% 的受访者在完成听力和口语任务时, 变得更加积极。50.9%的受访者认为他们所学习的语言水平有所提高。

关于视频对语言学习影响的研究也集中在语言技巧的习得结果上。Lord (2008) 对16 名在美国上本科西班牙语发音课程的学生进行了一项研究, 对这些学生的语言学习态度和水平在实验前后均进行了测评。研究发现, 学生们的学习态度变得积极, 发音技巧也在不同程度上有所提高。Ducate and Lomic⁃ka (2009) 实施了另外一项关于学生使用视频学习发音的研究, 研究结果表明, 学生对在线视频的积极作用是认可的。Anas⁃tassia Mc Nulty (2012) 进行了一项语言视频在提高学生发音和表达能力方面的积极作用。研究结果表明, 是基于视频的ESL活动增进了学生的学习动机以及他们的发音技巧。

本研究主要调查大学生对优酷视频的使用情况及接受度状况, 接受度反映了大学生对在线视频对英语学习的有效性的认可程度。所以, 接受度状况可以为语言教学者和学习者提供一个参考。

3 研究方法

3.1 研究问题

结合国内外研究以及本研究的探讨方向, 得出以下三个研究问题, 具体为:

①大学生对优酷网上英语视频的使用情况如何?

②优酷网上英语视频对大学生的英语学习是否有积极作用?

③大学生对优酷网上的英语视频的接受度如何?

3.2 研究对象及研究工具

本研究的在于探讨大学生对优酷网上英语视频的使用和接受度情况, 因重庆大学的网络覆盖较为全面, 因而将重庆大学的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1080 名大学生参与了此项问卷调查, 回收有效问卷1070份。

问卷调查包括三个主要组成部分:①学生的基本信息;②学生使用优酷英语视频的动机及情况;③学生对优酷网上英语视频的接受度情况。

本研究使用了问卷调查法和半结构式访谈法, 并将得到的数据, 使用SPSS19.0进行分析, 得出结果并讨论。

3.3 研究过程

①根据研究问题设计调查问卷;笔者结合先前研究所使用的调查问卷进行改编, 以得到本研究需要的数据。②选取小样本进行试验性研究, 对60名受试着, 间隔4小时, 发放同一份调查问卷, 以检测调查问卷的信度和效度。对同一选项回答不一致的项目进行删改, 然后, 将重新修改的调查问卷付印对受试着随机发放, 并随机抽取20 名大学生进行半结构式访谈。③呈现有意义的数据和分析结果。④得出结论。

3.4 研究结果

调查结果表明 (表1) , 重庆大学的本科生对优酷网上英语视频使用频率非常高。使用优酷英语视频3~4 次每月的大学生比例为39.6 %, 而使用次数为每星期3~4 次的有27.2%。由于学习的星期和投入的时间是成正相关的, 而投入的时间又和学习的效果成正相关, 所以结果意味着良好的学习效果以及优酷网英语视频对提高大学生的学习兴趣有积极的作用。

表2 表明了重庆大学的本科生在使用优酷网上英语视频的投入状况。即在观看视频时, 是否会做笔记。仅有15.6 %的大学生表示会做笔记。这表明, 大多数的大学生在观看优酷网上英语视频时, 并没有集中注意力。而集中注意力在很多二语习得理论中都是一个关键要素, 将输入内化。 Gass (1988) 定义内化为一个消化语言知识材料的过程。

随着智能手机的推广应用, 很多大学生也可以使用智能手机进行英语即时学习。他们可以将在线英语视频下载到智能手机, 并随时观看。然而, 数据却与笔者的预期相悖。表3 显示, 每月将优酷英语视频下载到手机上3~4次加上每星期将优酷英语视频下载到手机上3~4 次的大学生比例只有5.7% , 而55.1%的大学生从未下载视频到手机上过。这意味着, 大多数重庆大学的本科生仅在线观看英语视频。

表4 指出, 57.5%的大学生认为优酷网上的视频对他们的英语学习有所帮助, 20.1%的大学生认为优酷网上的英语视频是有效的。8.8%的大学生认为效果显著 (86.4%是肯定的) 。这表明重庆大学的本科生对优酷网上的英语视频对英语学习的有效性是肯定的, 接受度是非常高的。

4 结论

本研究表明了, 使用优酷网上的英语视频进行英语学习在大学生这个群体里是很受欢迎的。大多数大学生对于使用优酷网上的英语视频对英语学习的有效性是认可的。这说明, 大学生对使用优酷网上英语视频进行英语学习的接受度是非常高的。本研究同时发现, 大学生对优酷网上的英语视频资源的利用还不够深入, 未来的研究可以探索如何将网络在线视频进行更为有效地深入利用, 以期进一步提高英语学习效果。

摘要:该研究以重庆大学为例, 探讨了大学生对优酷网上的英语视频的使用情况以及对他们对使用优酷英语视频进行语言学习的接受度调查。作者采用了问卷调查法和半结构式访谈法, 用SPSS19.0分析数据, 得出研究结果。研究结果表明, 80.7%的被调查者认为优酷网上的英语视频对英语学习是有效的。

关键词:优酷网,英语视频,语言学习,接受度

参考文献

[1]Anastassia M.Best practices in using video technology to pro-mote second language technology[J].ching English with Tech-nology, 2012, 12 (3) :49-61.Retrievable from http://www.tewt-journal.org

[5]臻, 诸彦含.甩着“长尾巴”的中国视频网[J].科技创业月刊范, 2007 (12) :87-88.

[6]磊浙江工.国内视频网站品牌传播研究——以优酷网站为例业大学[D]., 2012.

[7]杨文.我国视频网站的差异化战略研究—基于优酷网、土豆网和酷6网的对比分析[D].西南财经大学研究—基, 2于01搜2.

[8]王建磊.公民视频传播及其影响狐、新浪、优酷、酷安6网采集的样本[D].上海大学, 2011.

语言接受者 篇4

关键词:李叔同,油画,印象派

在中国近现代绘画史上,李叔同是一位具有开拓型的画家,作为第一批把西方绘画带到中国的留日学生,在中国绘画的近代化进程中,有筚路蓝缕之功。很多人为此给他冠以绘画领域的“第一”、“始祖”等诸多头衔,如:“第一个到日本学习西画的中国人”、“广告画始祖”、“版画先行者”等等。纵观李叔同的绘画历程,国画、油画、水彩画、漫画、广告画、版画他均有涉猎,其中以油画成就最大。

李叔同开始油画学习是在留学日本考入东京美术学校西洋画科后,1906年李叔同考入该校时,正值黑田清辉担任西洋画科主任兼主讲教授。黑田清辉是当时日本著名画西洋画的画家,曾留学法国巴黎学习绘画,他将法国学院派技法与印象派完美结合创立了日式印象派绘画,并把这种新的绘画风格带回日本,在学校广泛推广。李叔同就读东京美术学校西洋画科时的指导教师是谁,限于资料的缺乏,已无从考证,黑田清辉虽不是李叔同的直接指导教师,但从广泛意义上讲,作为科主任兼主讲教授,他也是李叔同的老师,并且早在考入美术学校之前,李叔同就表现了对黑田的敬仰,潜心研习他的绘画,因此黑田倡导的印象派对李叔同油画创作风格的走向以决定性的影响。

目前我们所能见到的李叔同绘画作品真迹中以油画最多,见诸于记载或流传下来的作品主要有《停琴》、《朝》、《昼》、《静物》、《自画像》及《出浴》等。

进校后第一幅油画作品“海边拄着拐杖的老人”,是李叔同早期油画作品,真迹已散失,李叔同曾将这副作品赠给学生李鸿梁。李鸿梁在1983年发表在《浙江文史资料选辑》的回忆文章《我的老师弘一法师李叔同》中这样评价这幅作品:“画的是以大海为背拔的一个扶杖老人,意态有点像米勒的《晚钟》,不过色彩比较淡静、调子也比较柔和。”[1]李鸿梁是李叔同的高足,李辑同称他是“最像自己的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李叔同都给了他很大的帮助,曾推荐他到南京高等师范学校为自己代课。李鸿梁在国画、油画、水彩画、绘画理论上各有造诣。李鸿梁对李叔同这副作品的评价应算中肯,这幅作品和米勒的作品“意态有点像”,有一定的渊源,米勒是十九世纪法国著名农民画家,与巴比松画派有密切的关系,对这个画派有重要的影响。黑田清辉的老师科兰师承纪绕姆,而纪绕姆与巴比松画派的一些画家交往密切。米勒的绘画影响了巴比松画派,巴比松又影响着纪绕姆,进而影响到黑田清辉,而黑田倡导的绘画又给了李叔同重大的影响,所以在李叔同的作品中感受到米勒的意味,也是自然的。

《停琴》、《朝》、《昼》和《静物》是李叔同油画创作中值得关注的四副作品,曾分别入选当时日本著名的西洋画美术团体白马会1909年和1910年的年展。白马会由黑田清辉创建,是当时代表日式印象派的美术团体,推崇印象派绘画,主导日本近现代油画的发展,李叔同的作品能入选白马会,其油画创作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认吋,同时也可以由此推测李叔同的油画风格走的是印象派路线。

《停琴》入选1909年白马会年展,因没有资料影印,作品内容不详。《朝》、《静物》、《钰》入选1910年白马会年展,其中《朝》具有典型性,被收录在《庚戌白马会画集》里,在当时的评价中,有记者在《都新闻》中这样写到:“李岸氏的《朝》,用笔、用色都很大胆,只是用笔原非清国所擅长的笔法,好像是刚刚学来的。然而,作为新时代的一个清国人,如此新奇独特的画法,倒是很有意思的。”[2]说明当时李叔同已抛弃了中国画的绘画技法,进入了油画创作状态。《朝》描绘的是一个穿和服的女子,依窗而坐,神态恬静、悠闲,背景是阳光下的一片树林和绵延的远山。整幅作品让人联想到黑田清辉的《湖畔》,《湖畔》以绿山和清澈的湖水为背景,描写一位少妇手持纨扇,身着皱绸浴衣,神态安然的坐在岸边岩石上。《朝》和《湖畔》从用笔技法、色彩表现、构图到主题内容及要表现的人物神态都很相似,画中人物刻画的严谨和精细,显然来自学院派的古典主义绘画训练,然而两位画家都未停留在学院派的老路上,画家们分别抓住晨光与夕阳对环境的影响,着重光与色的处理,使画面充满了暖洋洋的明媚温馨之感,同时通过宁静的背景与悠闲的姿态衬托出人物安然自如的神态。《朝》这副作品,让我们看到了黑田清辉的影子,也看到了印象派在李叔同作品中留下的烙印。

《出浴》是李叔同在校期间另一幅保留下来的油画作品,1920年发表在由他的学生吴梦非、刘质平、丰子恺创办的《美育》杂志上,这幅作品描绘了一个浴后的少女,眼睛微闭,全身裸露慵懒的倚靠在椅子上。裸女的题材是当时日本油画界喜欢的主题,以此抵制来自传统艺术复兴运动思想文化意识形态对西洋画的内在阻力,黑田创作的以写生为据的没有背景环境的女裸体三联画《智慧、印象、感伤》就是这样的作品。李叔同追随黑田步伐,创作了这幅同样以裸女为题材的作品。在技法与构图上,将这幅作品与黑田的另一佳作“坐在椅子上的少女”做一比较,两者的相同之处也一目了然:人物沉静的神态,构图与造型的均衡准确,注重光与色的变化。

还有一幅值得探讨的李叔同油画作品,即在东京美术学校时的毕业创作《自画像》。这幅《自画像》让我们看到他在毕业时的创作更加大胆了,在写实的基础上直接综合了法国新印象派和后期印象派多个画派的用笔用色技巧。新印象派主张废除在调色板上调色,把原色一点点用科学的规律排列在画面上,让人眼的水晶体去混合色彩,从而产生对色彩的感觉,《自画像》借鉴新印象派提倡的点彩技法,整幅画面留下了明显的点彩笔触,但李叔同并未完全追随点彩画法作纯粹的光色表现,而在写实的基础上综合线描,这样创作出来的作品让人不禁联想到梵高的《自画像》。

通过上述作品的解读,让我们看到李叔同确实是当年东京美术学校所流行的准印象派风格的忠实实践者。也正如中国早期美术教育家姜丹评价的李叔同的油画风格属于印象派:“上人于西画,为印象派之作风”。中国画家去欧美留学的不比去日本留学的晚,但中国画家对印象派的了解与接受,主要还是通过日本美术教育这一环节展开的,因此紧追黑田清辉画风的李叔同便成为中国绘画史上最早接受印象派绘画风格的画家。

参考文献

[1]《弘一大师全集》编辑委员会《弘一大师全集附录卷》.厦门:福建人民出版社,1991.

[2]林子青《弘一大师年谱》.上海:上海佛学书局,1995.

语言接受者 篇5

那么我们下面就社会技术中社会管理的主体问题,拓展研究一下社会技术的创造者和接受者之间的关系。在我看来, 社会技术的创造者和接受者往往存在着辩证统一的关系。

一、创造者与接受者的统一

(一)从民主管理的角度的分析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缔造者,无论我们处在什么时代,也无论我们所拥护的领导者是谁,人民群众始终是一个社会乃至国家的基础。在社会管理中,我们应当清晰地认识到,人民群众不光是被管理者,也应当是管理者。在管理过程中, 管理是否起作用,在很大程度上要靠被管理者努力地配合。 人民群众有很高的知识认知度,能够很好地理解政府等下达的指令,这是社会管理有效地根本条件之一。而人民群众在社会管理中扮演的角色通常是例如民主选举,民主监督,民主评议等。一个好的社会管理,他不仅是体现了一个社会的管理水平的高低,它也体现了这个社会与这个社会的群众是否适应,可以说,是衡量这个社会(社会主义社会)与广大人民群众是否可以相适应的全面的,协调的发展的一个硬性标准。

在这其中社会技术的创造者就是社会管理的管理者,也就是人民群众。当然,我们可以看到社会管理的主要管理对象也就是我们的人民群众,就是社会管理的接受者,这难道不是说社会管理的创造者和技术者是统一关系。

(二)从制度的选择和制定的角度分析

中国的特色社会主义国家实行的民主集中制,我们的法律法规的设定是依据人民的意愿决定的。我国的法规制定程序就要求我们以社会的人民的意愿为基础。我国的最根本的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就代表了人民在中国的地位—人民当家做主。

是社会的主体,维护他们的利益有利于提高他们的积极性,有利于带动购买力、发展社会经济,推动社会健康、快速地发展。而为了达到上述的目的,在我们的社会中就要制定相关的,为维持社会秩序提倡的社会管理的法律法规。那么社会管理作为一种社会技术,在人大代表的角度观看,由人民自主提出,自主投票产生法律法规。这难道不能说社会人民代表是社会管理的创造者吗?那么这些社会法律法规制定之后的约束的又是人民自己,这难道不也就是说社会管理的约束对象就是社会技术的创造者本身吗?“而社会技术具有一种组织功能,这种功能把人类的行为规范起来,把人的步调协调起来,以保证整个社会系统处于有序的状态。” 在社会技术的协调下,统一的社会技术创造者和社会技术接受者的思想统一,动作统一,这样就使得人民群众在各自的岗位上,各司其职。例如,咋国家制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时,中国处于计划经济体制,这种体制带来了严重的弊端。造成中国的落后。在经过了1987年改革开放之后,我们发现,这样的体制更加适合当今中国的发展,中国社会在这种体制下更加进步。中国人民决定使用这种制度,在今天,我们看到了这种制度的优越性。

二、创造者与接受者的区别

社会技术是人们有目的的改造社会世界、调整社会关系、控制社会运行的方式方法体系。因此,在某一种社会技术的创立之初,这个创造者必然带着某种功利性因素,促使这项社会技术被社会接受并发展成为所谓的共识。那么促使这项社会技术被发现的原因也是多种的。

(一)意识形态的不同

在中国这样社会主义国家,社会是由人民当家做主,人民的权力高于一切。

这就使得我们国家的社会技术是建立在社会主义社会的基础之上的。我们以人民的一切问题考虑为先。这更加使得我国的社会技术的创造者和接受者形成了统一。而相比资本主义国家,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乃至精神,也就是社会技术的各个方面都是为资本主义社会的资本家创立条件,形成稳定的社会群体去为资本家谋取更多的利润。从本质上来说,资本主义法制是保证资产阶级民主,维护资本主义制度,对劳动人民实行剥削和压迫的合法手段, 是资产阶级专政的工具。那么这样的社会意识形态下,社会技术必定要倾向于少数的资本家以获得大量的支持,去完成另一部分的社会技术的创新。这在西方国家屡见不鲜。可见, 意识形态在社会技术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二)社会地位的不同

即便是在社会主义国家,我们仍然存在着社会地位这一社会矛盾问题。那么,在不同人眼中,自然存在着社会技术的要求的差异。社会技术的创造者也因此需要大费一番周折才能加强稳定社会的进步与和谐。例如说一个农民和一个企业经理人所需求的生活不同,所需要的精神世界不同,所追求的物质也是不同的,那么面对不同种类的社会技术的接受者,社会技术的创造者应当如何站在一个宏观的角度上,发现一种社会技术去协调这些问题,处理社会问题。那么,社会地位的不同造成的社会技术的接受者的不同是针对一些问题的方面,我们也应该看到,片面的看到社会技术的接受者和创造者的区别,而看不到二者的联系,这就成为了哲学上称之为“机械主义”的错误。

社会技术的创造者和接受者这个领域还存在很多问题, 但是,在哲学的角度看来,我们必须意识到社会技术的进步是离不开创造者和接受者的,只有用辩证的,联系的角度看社会技术这一问题,我们才能从中找出隐性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摘要:本文讲义社会技术的视角,主要以社会管理为例运用两个关于民主制度方面和制度制定的两面谈关于社会技术的创造者与接受者之间存在的辩证统一的关系。

关键词:创造者,接受者,社会技术

参考文献

[1]田鹏颖:《社会技术哲学》,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

语言接受者 篇6

在阅读《儿女英雄传》的时候, 熟悉《红楼梦》的读者都会注意到其中大量的《红楼梦》的痕迹。一个是清代中期的满族作家, 一个是清末的满族作家, 曹雪芹对文康的创作有影响是必然的。但是, 细究文本, 我们会发现文康不是简单地受到《红楼梦》的影响, 然后在创作的过程中无意识地流露出来, 而是他有意识地借《儿女英雄传》, 来与《红楼梦》形成特殊的对应关系, 甚至是对垒的关系。这些我们通过书名、开篇、句法的戏仿, 以及文中大量的对《红楼梦》的直接或间接的评论几个方面可以看出。

二、特殊的读者

首先, 从身世经历上, 文康与曹雪芹之间有着巨大的相似性。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中称曹公“生于繁华, 终于零落, 半生经历, 绝似‘石头’。”对于文康来说, “荣华已落, 怆然有怀, 命笔留辞, 其情况盖与曹雪芹颇类。”

其次, 从文康的族属身份上来说, 他是满族文人中的一员, 并且是满族文化与八旗精神的坚定维护者。《儿女英雄传》中有大量的关于满族礼仪、服饰、饮食的描写, 充满了民族优越感, 带有对逐渐被汉化的满族习俗与满语的怀念之情。

而像文康这样的坚定的满族文化与八旗精神的维护者与信仰者, 面对的是影射满族上层贵族堕落腐败走向衰亡的《红楼梦》, 是已经在社会上广为流传并且在民间被奉为清廷上层贵族没落寓言的《红楼梦》, 并且是与自己从荣华走向衰落的人生经历极为类似的《红楼梦》, 其作者是与自己经历颇类的同族文人曹雪芹。在这部作品面前, 文康无疑有极为特殊的读者身份。而建立在这种特殊的读者身份基础上的接受, 也必然会有所不同。

三、紧张的接受者

在讨论文康对《红楼梦》的接受之前, 我们不妨先来看一下文康所处的环境——当时的整个满族文人以及贵族的群体——对《红楼梦》的接受情况。

一些旗人把《红楼梦》看成是侮辱旗人的作品。“曹雪芹撰《红楼梦》……满洲巨族闻及此书, 辄形切齿, 毁禁者屡矣。”梁恭辰《北东园笔录》四编卷四中记载有其父梁章钜和玉麟以及那彦成等人对曹雪芹的诋毁和辱骂。他们都是当时很具代表性的文人政客, 可见当时满人贵族群体民族自尊的被侵犯感。

《红楼梦》对文康的刺激, 不仅仅在满族文化那一层。他面对的, 是一部第一影射他所维护的民族与阶层之腐败, 第二表现诸不肖如何一步步人伦丧尽、败尽家族的全过程的作品。已经“块处一室, 笔墨之外无长物”, 穷愁交加的他, 再面对这样的作品, 他的心理机制的自我防卫意识会大大增强, 帮助他抵触这样“揭伤疤”的作品, 甚至不惜通过对作品的误读与诋毁来完成。

当一部作品的内容触及到读者人生经历或者潜在心理中过于敏感或者不愿被提及的部分, 或者读者的羞耻、禁忌、悔恨之事等等时, 读者对作品的接受可能会出现障碍, 甚至排斥反感的情绪心理。这样, 像文康这样的对于某部作品来说极为特殊的读者, 根本不可能成为尧斯所认为的理想的读者, 他的跨越视域必然是有障碍的, 作品的视域无法在他的面前真正敞开, 因为他根本拒绝跨越的第一步。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会因为伤痛经历或者心理隐秘的被揭发, 而做出充满愤怒紧张的情绪与反叛的热情的阐释。文康就是在这样的对《红楼梦》的接受中完成了他对《红楼梦》的阐释与批评——《儿女英雄传》。

四、反叛的阐释者

阿尔贝·蒂博代在《六说文学批评》中专门划出“大师的批评”这一章节, 来讨论一种与传统的文学批评家所不同的特殊的批评者们, 即同样从事文学创作的作家们, 主要指那些已经获得公认的大作家们。笔者认为, 不论是批评还是阐释这个概念, 都不应该只框定在用逻辑性的文字来单纯表现对一部作品的理解这个范畴中, 不论是自发的读者还是专业的批评者。艺术本身也许是对艺术最好的阐释与批评, 毕竟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之间具有不可替代性。即, 真正的对艺术的批评或者阐释, 也许必须采用艺术的形式, 也即中国古代批评者所做的“以诗解诗”。在此基础上, 所有的文学作品本身即是对其他作品的阐释与批评。如果从互文性的角度来考虑, 那么前文本与后文本之间的关系更是晋升到互相的批评与阐释上。

《儿女英雄传》对《红楼梦》的具有反叛性质的阐释是通过以中国传统的乐感文化来解构《红楼梦》过于特立独行的悲剧精神来完成的。用他自己的话说, 即是“修道之谓教。与其隐教以‘不善降殃’为背面敷粉, 易若显教以‘作善降祥’为当头棒喝乎?”中国古代强大的民间文化传统带来的最重要的一个关键词即为乐感文化。文康利用说书人的笔法, 完美地把乐感文化的精神植入整部作品之中。

语言接受者 篇7

关键词:接受美学,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论,借鉴

接受美学作为20世纪60年兴起的一种美学理论和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理论有许多相似之处, 将接受美学理论观点引进思想政治教育领域中, 将对于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有很大的帮助。

一、两者概念阐述

接受美学又称接受研究、接受理论, 是由20世纪60年代在联邦德国兴起的一种新型的美学理论, 康士坦茨大学教授姚斯、伊瑟尔等人是这种美学形式的开拓者和奠基人。接受美学认为文学作品的接受过程是读者积极参与的过程, 是一种主动的接受过程。读者的参与可以实现作品的价值并带动作品的再次创作, 离开了读者的审美接受, 作品也就缺少了存在的意义。从而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著名的读者中心论, 强调读者在欣赏文学作品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自主能动性, 凸显自己作为接受主体的创造性。

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理论是指发生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内的接受活动, 是以提高接受主体的接受活动为目标的教育, 它反映了思想政治教育接受主体和教育接受客体之间的关系, 是接受主体处于某种自身目的的需要, 在具体的环境影响下通过某种媒介对接受客体进行反映、选择、整合、内化、外化等多环节的活动过程, 通过有效的接受, 使社会和社会群体的思想观念、道德观念观点以及政治观念被内化为接受主体内在的品德思想, 并外化为其品德行为, 从而形成人的内化的精神和外化的行为。

二、接受美学和思想政治教育接受学结合的必要性分析

(一) 从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弊端上看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灌输式教育过程, 片面的强调教育者的主体地位, 而忽视受教育者的主体性, 在教育活动中不仅达不到培养受教育者良好的道德素质的目的, 反而会使得受教育者产生厌学的情绪。而接受美学作为一个健全的理论体系, 我们在具体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借鉴接受美学的理论去认识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问题, 并把两者结合很具有必要性。

(二) 从两者的构成要素来看

接受美学认为整个文学作品的接受活动是由作者、读者、文学作品、接受媒介和接受环境等组成的, 而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活动构成要素包括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媒介以及教育活动的环境。教育者是教育活动的主体, 是指按照一定的社会要求, 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 对受教育者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 和接受美学中的文学作品的作者相似;受教育者是接受活动的主体, 是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施加影响的对象, 相当于接受美学要素中的读者;教育媒介是教育者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所采用的方式和方法以及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内容, 相当于接受美学中的接受媒介。教育环境是指能够对具体思想政教育活动产生影响的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 又和接受环境相似。

三、接受美学对思想政治教育接受学的借鉴

(一) 用“期待视野”优化思想政治接受理论

“所谓‘期待视野’是指文学接受活动中, 读者原先各种经验、趣味、素养、理想等综合形成的对文学作品的一种欣赏要求和欣赏水平, 在具体阅读中, 表现为一种潜在的审美期待。”接受美学认为读者对文学作品的接受程度取决于作品能够满足于读者的“期待视野”的程度。如果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对阅读作品的感受等于或者小于自己在阅读活动开始前对作品的“期待视野”, 读者会感到作品是索然无味的, 会主动的放弃阅读。相反, 如果作品超出读者的“期待视野”, 读者便会觉得作品很有吸引力, 从而会通读整个作品, 同时, 这种阅读体验也会更进一步丰富和拓展读者新的“期待视野”。

接受美学的“期待视野”理论对我们思想政治工作启示在于, 教育者在教育活动开始之前必须认真分析受教育者对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期待视野”, 承认接受主体客观存在的差异性, 根据受教育者的不同“期待视野”开展形式多样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 做到因材施教。同时, 我们也要分析受教育者在受教育教育前和开始后不同的“期待视野”, 并引导受教育者把两者结合, 促使受教育者不断进步和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有效开展。促进“视野融合”的手段有很多, 最主要就是激发受教育者的自身需要。作为思政教育者应该明确: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活动是在受教育者自身需要的驱动下进行的, 需要越强烈, 主体的接受活动就越具有内在的驱动力。

(二) 用“第二文本”内化思想政治接受理论

接受美学认为:“未经过读者阅读的作品只能是第一文本;经过读者阅读后的作品才是第二文本”, “第二文本”“经过了读者主观的润色、加工与改造, 渗透着读者的思想感情”。我们的教育者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在重视“第一文本”的基础上, 也应该重视“第二文本”的实现, 使得受教育者能够在已接受的思想政治理论基础上, 加以自己独立的思考, 融合自己以往的实践经验从而形成新的认知活动。

另外我们检验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关键取决于受教育者形成的“第二文本”, 而不是“第一文本”。教育者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要把“第二文本”作为反馈自己教育效果的媒介, 通过“第二文本”的反馈的信息及时发现教育对象的问题, 并根据反馈的“第二文本”的差异性来寻找思想政治教育自身的不足, 在保持基本原则不变的前提下, 进行有效的改进, 实现“第二文本”与“第一文本”的有效衔接, 在二者的有机统一中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性。

教育者要始终明确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不仅是为了向受教育者灌输已有的道德、法律规范, 更重要的是能够使受教育者能够主动地去认识、去遵守, 自觉的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接受美学的理论在这方面对思想政治教育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朱立元:《接受美学导论》, 安徽教育出版社, 2004年。

[2]张耀灿、郑永延:《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 人民出版社, 2006:191。

语言接受者 篇8

道德接受心理是指在道德接受活动中参与道德接受活动的心理要素及其心理活动过程的综合反映, 包括以道德需要为核心的心理动力系统、以道德价值观为核心的心理导向系统、由道德认知结构构成的心理加工系统和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为主的心理调节系统。4个系统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共同作用于整个道德接受活动过程, 影响着道德教育信息的选择方向和接受结果。

一、道德接受心理影响道德教育信息的接受方向

接受理论认为外部信息必须先经过过滤、选择, 才能进入认知领域。接受主体对外界信息的筛选是通过接受心理的作用来实现的。那么, 道德接受心理是如何筛选道德教育信息的呢?道德接受理论认为, 由于道德接受主体存在“预存立场”即道德接受主体由于过去的道德认识和道德经验所形成的对某一道德文化现象的稳定的、持续的、明确的道德评价、道德情感、道德行为倾向, 它犹如一道“关卡”将道德接受主体与道德文化信息分置两边, “开”之则“接”, “闭”之则“拒”。这里所说的“预存立场”也就是接受主体的“前在性”道德接受心理。道德教育信息只有同“前在性”道德接受心理相融合才能被选择, 从而顺利进入道德接受活动过程。道德教育信息与道德接受心理的融合表现为:

第一, 道德教育信息能否满足接受主体的道德需要。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揭示了人不仅具有吃、穿、住、行等类的低级需要, 而且更具有倾向于发展诸如忠诚、友爱、正直、无私等高级的道德需要, 这种内在的道德需要决定了道德教育信息的接受是可能的。道德需要是道德接受心理的动力系统。道德接受机制的研究成果表明, 任何道德观念被接受都必须以适应和满足接受主体的需要为前提。道德需要一旦产生, 就会促使接受主体提出接受目的, 寻找接受对象, 选择接受内容, 引发满足道德需要的活动。如果道德教育信息与主体的道德需要不相适应, 就不能成为主体的接受对象而进入接受领域。因此, 对学校道德教育而言, 道德教育信息能否满足学生的道德需要直接决定着学生对道德教育信息的选择和接受。

第二, 道德教育信息能否适合接受主体的道德认知结构。道德认知结构在道德接受活动中对信息进行加工, 制约着接受主体对信息的选择。现代心理学的研究成果表明, 人的认识中有一种寻求一致性的倾向。如果主体所要接受的信息与其原有的认知性因素相一致的话, 那么主体与信息之间就处于“平衡”、“和谐”状态;反之, 就会产生内心冲突和压力, 处于“不平衡”、“不和谐”状态。所以, 人们一般都愿意选择和接受与自己已有观点一致或相近的信息, 避免接受与自己观点相冲突的信息。因此, 道德教育信息要能被接受主体接受, 必须要求道德教育信息适合接受主体的道德认知结构。道德教育信息如果低于接受主体现有的道德认知水平, 教育就没有意义;如果太超越接受主体现有的道德认知水平, 往往成为空洞的说教, 无法被接受。

第三, 道德教育信息能否与接受主体的道德情感相共鸣。在道德接受活动中, 道德教育信息的接受通道是靠情感打通的。接受主体在接受活动发生之前就已带有“前在性”情感倾向。社会规范认同心理过程的研究表明, 如果道德教育信息与接受主体原有的情感体验取向相一致, 就能产生肯定性的情绪反映, 道德教育信息很快被接受;反之, 就会产生否定性的情绪反映, 道德教育信息则往往难以被接受。

以上分析表明, 道德教育信息能够与接受主体的道德接受心理相融合则被选择而进入理解、整合阶段。然而, 由于道德教育的目的在于提升接受主体的德性和人格, 因此, 道德教育信息总是存在着高于接受主体原有的品德结构的状况, 这势必造成道德教育信息与接受主体道德接受心理的冲突。面对与道德接受心理不相融合的道德教育信息是接受还是排斥, 从接受学角度看, 关键是取决于接受主体的道德接受心理状态。道德接受心理自身状态如何直接决定着道德教育信息的接受效果。

二、道德接受心理制约道德教育信息的接受效果

在道德接受活动中, 道德教育信息必须要通过道德接受心理的作用才能产生结果。道德教育活动的实践表明, 面对同一种道德教育信息, 有的接受主体全部接受, 有的接受主体部分接受, 而有的接受主体则是不接受;或者道德教育信息虽然进入了接受主体的认知领域, 但却不能对其态度和行为产生有效影响, 这些现象说明道德教育信息的接受效果与接受主体的道德接受心理状态密切相关。道德教育能否发挥其作用, 取得预期效果, 要受到接受主体的道德接受心理状态的制约。这种制约集中表现为积极的道德接受心理促进道德教育信息的接受, 而消极的道德接受心理则阻碍道德教育信息的接受。

从道德接受心理的动力系统看, 接受主体道德需要的强弱制约着道德教育信息的接受效果。在道德接受活动中, 主体强烈的道德需求是接受道德教育信息的巨大动力。它促使接受主体对道德教育信息迅速关注, 并主动地将其纳入自己的道德认知系统, 通过整合迅速地内化并外化为主体的道德行为。学校道德教育主要是以上思想品德课的方式进行, 学生不可避免地要受到道德教育信息的刺激, 为应付这门课程的考查, 也不得不去看书、听讲, 因此, 他们具有一定的道德认知。但由于相当一部分学生不是出自内在的需要, 因此, 对道德的认知无法进行整合和内化, 因而就无法产生相应的道德行为。

从道德接受心理的加工系统看, 道德认知结构的质量和数量制约着道德教育信息的接受效果。从道德认知结构的知识观念体系方面看, 受者的认知结构网络系统密度越大, 则主体的认知水平就越高, 同化、顺应的能力就越强, 教育效果就越容易达到。从道德认知结构的思维方式方面看, 德育接受机制研究表明, 在接受活动中信息客体的加工水平主要取决于思维方式的性质。接受主体科学的思维方式有利于主体对信息进行正确加工, 作出正确的选择, 缩短接受过程, 提高接受效率。而思维方式的非科学性则阻碍主体对客体信息的正确加工, 导致接受主体是非不清, 多走弯路, 甚至产生误接受。

从道德接受心理的调节系统看, 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的强弱制约着道德教育信息的接受效果。当接受主体处于消极的情感状态时, 他往往对接受客体的感知取向、理解向度会带有否定性情感的痕迹, 从而影响道德教育信息的接受, 反之, 积极的情感状态则促进道德教育信息的接受。现代传播学的研究成果也表明, 在一般情况下, 接受者对于能够引起其产生肯定性情绪反映的信息比较容易接受, 传播容易取得预期效果, 而对于引起其产生否定性情绪反映的信息则往往难以接受, 传播也很难达到目的。

道德意志是个体实现道德追求的重要保障。由于人类首先要满足低级的如生理、安全等需要, 才能产生更高的精神需要。因此, 要促使道德需要这一高级的精神需要变为现实的需要, 从而激发个体产生追求道德的内在动力, 这就需要有坚强的道德意志去控制生理的欲望和物质需求的膨胀, 使人不断地摆脱“兽性”、提升“人性”。道德内化的过程不是一次性实现的, 它是“接受主体通过反复多次的实践活动, 对建构过程中形成的思想观点进行检验, 使之最终形成能指导主体的社会行为并相对稳定的主体意识的积淀过程”[1]。因此, 在这一长期复杂、曲折、反复的心路历程中, 必须要具备坚强的道德意志才能保障接受主体最终实现道德内化和道德追求。而意志薄弱者, 则可能中途而废, 无法实现对道德的内化和追求。

从导向系统来看, 道德价值观的科学与否制约着道德接受效果。道德接受活动的开展是围绕一个确定的目标开展, 并最终要达到这一目标。那么, 在道德接受活动中, 是什么因素导向这一目标的实现?道德接受机制的研究表明, “与确定道德接受活动方向关系最密切, 作用最直接的因素就是主体的世界观为核心的观念体系中的道德价值观。主体的道德价值观体现着他对社会道德价值的基本态度, 决定着他的道德追求目标和方向”[2]。道德接受主体在接受道德教育信息之前, 已形成了以道德价值观为核心的观念体系, 这一观念体系“引导着主体去具体的分析和认识各种现实的社会道德现象, 以及自身的特殊实践条件和生活境遇, 从而确定与主体价值观相吻合的道德接受目标和方向”[3]。因此, 主体道德价值观是否科学, 直接地决定着道德接受的方向和目标是否正确。

根据道德接受心理状态对道德教育产生的不同接受效果来分析当前学校道德教育接受效果不理想的原因, 我们可以发现, 学校道德教育接受效果不理想的重要原因之一就在于接受主体消极的道德接受心理的阻碍作用。因此, 深入分析并揭示接受主体的道德接受心理障碍才有助于消除这些障碍, 从而提高学校道德教育的接受效果。

总之, 道德接受心理作为道德接受活动的内在关键因素, 对道德教育信息的接受起重要的影响作用。为此, 提高学校道德教育的实效性必须要立足于学生道德接受心理的角度来实施道德教育, 这也是道德教育问题研究的另一视角。

参考文献

[1] 刘先义.论德育接受机制.教育研究.1991年第11期第25页

上一篇:测评工作下一篇:房屋租赁纠纷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