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受者角度

2024-07-28

接受者角度(精选9篇)

接受者角度 篇1

在商品经济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商业广告对于经济发展所起的推动作用不可小觑。中国消费者不出国门也能够知晓一个外国品牌,一个普通的消费者不需专门搜集信息也能了解到一件商品的特点优势,这全托了广告的福。美国营销协会定义广告为“Advertising is the nonpersonal communication of information usually paid for and usually persuasive in nature about products,services or ideas by identified sponsors through the various media.”(广告是一种公众性的信息交流活动,广告主要以付费的方式通过各种传播媒体向公众介绍产品、服务或观念,本身具有说服力)。如今,显性的、隐性的广告随处可见,进入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常于潜移默化之中影响着人们。而经济高度发展、全球一体化加速的同时,各国的经济竞争也愈演愈烈,广告在推动商品经济方面所扮演的角色也越来越重要。如何成功地翻译一则广告,使之在忠实于原意的同时,能够最大限度地传达原广告的情感内涵及语言美感,并且激发起目标语读者的兴趣,成为了很多译者关注的问题。

一、接受理论的核心思想与广告翻译目的的统一

接受理论也称作接受美学,是20世纪60年代末期到70年代初,在联邦德国兴起的一种文艺批评理论。它以现象学、美学和阐释学为理论基础,代表人物是汉斯·罗伯特·尧斯和沃尔夫冈·伊泽尔,他们提出的一个核心思想是“读者中心论”。也就是说,他们认为读者的阅读活动、接受程度、审美情趣等因素对作品的意义和价值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在此之前的翻译理论很少把关注目光投向读者这一对象上,从20世纪初,在俄国出现形式主义的文艺理论开始,多数的翻译研究是以“文本”作为研究中心,当时制定的翻译标准也基本围绕着“文本”进行,要求译文尽可能地忠实于原文,即所谓“信”的标准。到了20世纪60年代,法国出现了结构主义的文艺理论,研究重心转移到原作与译作的语言结构上。这时出现了以英国的卡特福德为代表的“等值翻译理论”,他在《翻译的语言学理论》(A Linguistic Theory of Translation)里给翻译做了如下阐释“(Translation is)the replacement of textual material in one language(SL) by equivalent textual material in another language (TL).”(翻译是用一种等值的语言(译语)的文本材料去替换另一种语言(原语)的文本材料)(杨士焯,2006:4)。支持这种理论的人仍然把文本看作翻译研究的中心,把语言结构当作基础,他们的翻译过程就是一个在目的语中寻找等值成分的过程。由此可见,接受理论的出现实际上打破了先前以文本为中心的理论束缚,真正将读者摆在一个重要的位置上。有人曾评价说“对于翻译研究影响深刻并使翻译研究真正走出‘文本’藩篱的文艺理论是在后结构主义和阐释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接受美学理论。这一理论使意义走向多元化,或者说,把意义从形式主义与结构主义僵死的框架中解放出来。”(侯向群,1994:19)。这样的“解放”是有着很大影响的。对于翻译的标准评判,不再局限于文本和语言结构,不只要求“等值翻译”,而考虑到了原作和译作对读者产生的效果是否一致,即是否为“等效翻译”。奈达和纽玛克分别提出的“动态对等”和“等同效果论”也都反映了他们对于读者中心和等效翻译的认同。

广告是一种微型劝说文,它有别于文学和科技类的文章,有特殊的受众群体和独特的文体风格,因此广告翻译标准也应做相应调整。侯维瑞教授曾指出广告语言是语言的一种功能性变体,属于一种特殊语域(侯维瑞,1988)。英美现代广告学认为广告的作用在于提供信息、争取顾客和开辟广大市场。而美国《营销管理人员手册》里指出,一则成功的广告应该具备Attention、Interest、Desire和Action(AIDA)这四种功能(李静,2005:88)。可见,广告语言的最终目的是要激发起读者的注意力和兴趣,引发他们的需求感和购买欲望,使他们最终产生购买行为。一切有助于实现广告目的的方法方式,都应受到承认,得到采纳。此时,广告所瞄准的潜在消费者就是广告文的读者,商家千方百计地希望通过广告在消费者心理上造成的一定影响,这种驱动力决定了广告一开始就是以“读者为中心”,把读者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上。如果这时还拘泥于对原文内容和语言结构的忠实,而忽视译文对读者可能造成的消极影响,等于摒弃了广告翻译的初衷。郭建中(1998)说过,一些实用性文体的文章,如宣传资料、通知、公告、广告、新闻报道乃至通俗文学和科普著作,一般可遵循以目的语文化为归宿的原则(郭建中,1998:12-19)。所以笔者认为,广告的性质和目的决定了广告翻译所采用的标准与接受理论的核心思想是统一的。

二、广告翻译出现接受美学误差的原因

跨文化交际过程中常常出现意义得不到有效传达甚至错误传达的情况,这通常是由于不同国家的人们由于不同的价值观和文化背景形成了不同的“期待视界”和“先知识”。接受美学中的“期待视界”是指:读者在接受活动之前已经具有的独特的意向。用姚斯的术语就是“审美经验的期待视界”。不仅文学作品的读者有“期待视界”,电视广告观众也是如此。他们一般都倾向于接受,与自己的原有认知结构相符合的信息,而对于与自己的原有认知结构不符合的信息,则往往会表示怀疑或者拒绝。

(一)语言习惯差异

说到跨文化广告翻译时的语言差异,让笔者印象深刻的是去年的一则阿迪达斯的电视广告。当时广告请来了五位著名的篮球运动员,他们在展示球技的同时交叉地一人说一句台词,目的是要展示阿迪达斯公司的运动文化理念。几句台词_松诙谐又很简短,但经过中文配音后不仅少了幽默的味道,还给人特别零散的感觉,句与句之间似乎缺乏衔接,笔者在观看了几次后却仍没有明白广告的主旨是什么(见例1)。

例1加内特:你被耍了

麦迪:每当我扣篮

阿里纳斯:砍下30.40分

邓肯:你还真以为

加内特:那是我一个人干的

比鲁普斯:不过说真的

麦迪:是五个人的比赛

加内特:信不信由你

这样的几句台词的翻译从内容上来说忠实了原文,语言形式上也同样采取了小短句的形式,而且当做为书面广告的时候,并不难理解,观众很快能明白广告商要传达“团队精神”的概念,但笔者认为这几句中文翻译做为电视广告的台词就有些不太合适。几位大牌球星在NBA赛场上拼抢的精彩画面在不停切换,分散了观众的一部分注意力,而翻译后的台词又没能凸显出几句广告词的过渡衔接,由于配音在句与句之间有较长停顿,观众更难找出台词间的内在联系。尤其“不过说真的”,转折地有些突然,让观众有些摸不着头脑。再者,中文配音大大削弱了球星原声配音的广告效果,而中文翻译也让广告原文的诙谐幽默成分大打折扣。电视广告的播放时间一般就在10秒到15秒之间,如果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没能将广告信息有效地传达并打动观众,这就不是一支成功的广告。所幸的是,阿迪达斯公司似乎很快发现了这个问题,在这则广告出现的几个月后他们对其做了修改,后来大家所见的都是英文原声的广告了(见例2)。

例2加内特:You are played

麦迪:Whenever I button up a basket

阿里纳斯:Chop down 30.40 cents

邓肯:You Still really think

加内特:That is I a personal dry

比鲁普斯:However serious

麦迪:The game is five people

加内特Believe it or not

大家不难发现,该广告的中文翻译之所以给观众制造了一定的理解障碍,是因为翻译忠实于原文的语句顺序,没有考虑到中国观众的语言习惯,而中英文在表达方式上却存在很大差别。英语多采用“葡萄型句式”,即在核心框架上向外延伸与扩展,附上各种次要结构,而中文一般采用“先发生的事先说,后发生的事后说”的“现行横向排列式”,也称“流水句式”(杨士焯,2006:25)。面对这种客观存在的语言习惯差异时,如果广告文体翻译忽视译文读者的“接受视界”,只顾忠实原文,而不去尽量拉近与译文读者的距离,就会丧失广告的宣传和感染的目的。

语言习惯的差异除了句子结构之外,还表现在语音的差异上。一种语言的美感,常常表现在它的声韵、构句、修辞以及语言的推敲上,成功的翻译能够充分传达出原文的语言美感,但有些情况下要达到这一结果十分困难,因为中英两种语言在拟声和用韵上有不同的特点。英语的广告词中常使用押头韵(alliteration)、元韵(assonance)、押韵(rhyme)、假韵(consonance)等用韵方法来增加音韵美。比如例3的这句广告词:

例3 Wonder where the fellow went?(某牙膏广告)

嘿,这家伙到哪去了?(连小丽,王小惠,2007:162)

这是一则消除牙齿黄斑的广告口号,英文原句的五个词中有三个词押头韵,使人容易记忆,读来朗朗上口。但翻译成中文之后,虽然句式保持一致,但三个头韵在中文里却难以体现,原先的韵律美消失不见。这样的用韵差异在广告翻译时经常遇见,给译者造成一定的困难,也常导致译文与原文相比黯然失色。

(二)社会价值观的差异

读者的“期待视界”中不仅包括语言表达方式,也包含他们的社会价值观和文化习俗,这些都是容易造成广告翻译语用失误的原因。

由于中西方的文化、经济、政治、社会的发展进程不一致,必然会影响到处于这个社会中的人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比如,中西方的自我认识存在不同。中国人比较强调和谐和睦的统一性,认为做人要谦虚谨慎、保持低调,要随着大流主流,所以“鹤立鸡群”、“特立独行”的行为方式在中国并不是受到很多人推崇。相反,西方人从小被灌输“individualism”的观念,所以张扬个性、突出自我,是很受人推崇的做法。这样的价值观差异也影响到了广告文的撰写。面对中国的消费者,很多广告会打出“老少皆宜”的口号,突出大众化、普遍性,营造出一种全家共享、合家欢乐的氛围。而面向西方市场的广告就常写有“especially for you”的字样,说明产品是针对不同消费者的需求而专门研发出来的,强调它们的多样性和专属性,让顾客有一种受到重视的满足感和找到专属产品的认同感。

(三)文化习俗差异

译文读者的文化习俗也是进行广告翻译时应该慎重考虑的一个因素。在不同社会背景里生活的人有着不同的喜好和禁忌。而很多相同的事物在中西方文化里可能有完全不同的文化涵义。如果对此有所了解,就能投其所好,自然会获得好结果。若是盲目翻译,一不小心触碰了禁忌,反而会造成负面影响。

比如,颜色的象征意义是在社会的发展、历史的沉淀中约定俗成的,是一种永久性的文化现象,所以不同文化之间对颜色的认识存在着差异。红色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吉祥、喜庆,一直为中华民族所崇尚,它体现了中国人在精神和物质上的追求。过年的时候到处可见红色的装饰物。中国人会挂上红灯笼,贴上红对联、红福字,长辈给晚辈红包,互相祝福来年能“红红火火”。所以我们也看到很多广告迎合中国人的这种心理,特别凸显“红色”所代表的吉祥喜庆的内涵。日本索尼公司推出一款新的液晶平板电视系列BRAVIA,在这个产品的电视广告里,切换了好几张以红色为主色、色彩饱和度很高的漂亮图片,张张都力求给观众以强烈的视觉震撼。广告语出现在最后,“看‘鲍德熹的红’,看索尼BRAVIA”。鲍德熹是凭借《卧虎藏龙》获得过奥斯卡奖的资深摄影师,之所以选用红色作为这个广告的主基调,他评价说“红色自古以来是中国人的主色,很多中国电影的基调都选用了红色,它也能带给人强烈的视觉冲击和深刻的印象。”可见,国外商品要打进中国市场,必须对民族心理有所研究。广告大量运用了中国人崇尚的红色,请来中国人引以自豪的奥斯卡获奖者鲍德熹,全都是为了最大程度地在视觉和情感上打动中国消费者,让这款新产品深入人心。但是,在西方国家,红色在消费者脑中所唤起的情感联想就不是喜庆吉祥了,而更多地让人想到“火”和“血”,是残暴和流血的象征。英语里有这样的表达:(l)The red rules of tooth and claw残杀和暴力统治;(2) red revenge血腥复仇;(3)a red light district红灯区,红色在这里含有放荡、淫秽的意思。了解了这样一种文化差异,中国的商品在打入国外市场的时候就要尽量避免使用那些会在读者心里产生负面影响的词汇了。

三、广告翻译接受美学的实现——考虑读者的期待视界

笔者认为,接受理论提出的读者的“期待视界”应从广义方面来理解。读者的审美情趣、社会价值观、文化习俗、语言习惯等等,共同形成读者阅读文本之前的背景,构成读者对文本的期待,决定读者对文本的理解程度与喜好。“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不同时期、地域、文化背景、教育程度、生活阅历的读者,有着不同的“期待视界”,而不同的读者总是从自己的“期待视界”出发,来阅读和理解一个广告作品。广告翻译者必须考虑到广告接受者的这一历时与共时的变化。

正因为有了自己的“期待视界”,读者对于广告作品并非完全被动接受,在阅读观看的过程中也不断添加进自己的情感因素,进行着再创造。对此,有人评论说,作品的意义不等于作者的“原意”,而等于作者所赋予的意义和接受者所赋予的意义的总和。甚至,接受者所赋予作品意义能“溢出”原来的意义框架,使作品出现作者意想不到的意义来(赵娟,2006:187)。这实际点明了读者对于作品能动的影响力。一个作品意义的传达需要同时依赖于作者的表达能力、译者的介入程度和读者的解读程度,而读者作为最终的接受者,他的解读程度确实起到关键的作用,甚至能赋予作品“作者意想不到的意义来”。所以接受理论的旗帅人物尧斯说过,“读者本身便是一种历史的能动的创造力量。文学作品的历史生命如果没有接受者的能动的参与介入是不可想象的。因为只有通过读者的阅读过程,作品才能够进入一种连续变化的视野之中。”(胡经之,1994)。从读者的参与程度来看,广告作品与文学作品有相似之处,都在很大程度上受到读者能动的影响。而且,由于广告自身的特点,读者的参与和解读程度更是决定广告成功与否、广告翻译恰当与否的重要一环。

尽管读者的“期待视界”不尽相同,却也并不是无法把握。同一时期、地域、年龄、文化背景的消费者有很多相似之处。关键在于产品是否有明确的定位,而广告是否能迎合目标消费群体。针对不同消费群体,广告又是否能及时做出调整,做到既保留特色,又足够“本土化”。“本土化”是指跨国公司为了拓展其国际市场,重新打造产品,在产品中融入目的国本土文化特色,以适应其市场的需求。我们都熟悉的家乐福商场是法国公司,原名是carrefour,到了中国,音译结合意译,取了个很好听的名字“家乐福”,符合中国人忠实大家庭、渴望全家团圆美满的心理。再比如一则咖啡广告。广告原文是“Good to last drop”,到了中国,翻译为“滴滴香浓,意犹未尽”。无论是句式还是用词,都迎合了中国消费者的口味。“香”、“浓”这样的字眼,容易引起读者的味觉体会,“滴滴”又引发视觉联想,“意犹未尽”则是很有中国味道的词,而两个四字词的组合,朗朗上口,容易记忆,再次引起读者的好感。无疑这是一则成功的广告翻译。让我们再看看中国知名企业海尔公司的广告翻译。在中国,海尔公司的口号是“海尔,永创新高”,符合中国消费者喜欢四字词的口味;而面对美国市场的时候,这句广告语被翻译为“Haier and Higher”,巧妙地体现了英语的音韵美,并且简洁好记,符合美国消费者的口味。

广告翻译虽然存在很多困难,难以满足所有人的口味,但是只要抓住产品的目标消费群体,从该群体的“期待视界”入手,不难找到共同点,进而翻译出叫好又叫座的作品来。

四、结语

商业广告在商品经济高度发展的现代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广告的特色和目的决定了它不同于一般文学作品或科技文,所以广告翻译不能只注重对文本意义的传达。从接受理论的角度来看待广告翻译,能使我们关注到广告接受者,即潜在消费者的“期待视界”,也就是他们的审美情趣、社会价值观和文化习俗等多方面因素,同时考虑到消费者对于广告能动的影响力,从而适时做出调整,更好地迎合市场需求,避免广告翻译语用误差的产生,最终达到吸引消费者、促进产品销售的目的。同时,考虑了消费者“期待视界”的广告翻译,能更好地传达出原广告的情感和美感,将文学的内涵美与语言美渗透到广告中,使广告成为一种文化,被广大消费者所欣赏。

参考文献

[1]郭建中.翻译中的文化因素:异化与归化[J].外国语,1998,(2):12-19.

[2]侯维瑞.英语语体[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88.

[3]侯向群.接受理论与翻译探讨[J].山东外语教学, 1994,(1):19-22.

[4]胡经之.文艺美学方法轮[J].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

[5]李静.广告翻译策略:接受美学视野[J].常州工学院学报,2005,(6):87-91.

[6]连小丽,王小惠.接受美学视阈的商业广告翻译美.现代服务,2007,(21):160-162.

[7]杨士焯.英汉翻译教程[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8]赵娟.广告翻译的接受美学.安徽农学通报,2006, (13):185-187.

接受者角度 篇2

关键词:道德教育;高校德育;接受心理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摇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2-0216-02

一、大学生的需要特点

需要是人类活动的基本动力,是个性形成的动力基础,需要的满足是人的积极性、能动性和创造性的源泉,也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途径。正如马克思所言:“任何人如果不同时为了自己的某种需要和为了这种需要的器官而做事,那他就什么也不能做。”总结大学生的需要,有如下四个特点:

1.多样性与复杂性并存。正如马克思所说:“在现实世界中,个人有许多需要。”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带来了价值观念的变革,也导致了需要观念的改变,大学生所处的家庭环境和专业背景的不同,以及个性心理特征的差异,使得需要内容呈现多样化和复杂性:有政治追求上的需要,也有学业追求上的需要;有物质追求方面的需要,也有精神追求方面的需要;有高品格的需要,也有庸俗的需要;有生存需要和发展需要;有社会交往性需要,有成就性需要。

2.现实性与虚幻性交织。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是一个介于成熟和未成熟之间、尚未完全独立而又极度渴望自立的社会特殊群体,其年龄构成、心理发展和学习条件都有其特殊性,他们对社会的认识,通常是既受个人家庭背景的影响又有着自己的独到之处。面对全球化经济带来的多元文化、多维信仰、多种思想的冲击,以及消费文化、竞争文化带来的享乐主义、功利主义等不良思潮的影响,大学生作为学生本身的需要可能在选择的多样性中出现迷茫。

3.矛盾性与非平衡性交融。大学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大学生随着交往面的扩大和社会认识的不断深入,其需要的內容日趋丰富。虽然人的需要是多种多样的,但人在每一个阶段都会有一个处于支配地位的优势需要,其他需要相较于这个优势需要就处于次要的地位,即人的需要的不平衡性。对于那些贫困大学生而言,如何填饱肚子、如何挣钱维持学业对他们来说是头等需要,在这些问题没有解决之前,对他们而言去谈论需要大量金钱支撑的高级需要是很奢侈的。

4.渐进性与超越性交替。人是社会的人,社会生活的复杂性决定了人的需要绝不会单纯和单一。大学生虽然生活在相对封闭的校园里,但这丝毫不会影响大学生对各种需要的渴望和追求。他们不仅有来自满足父母期望的需要,也有实现自己理想的需要;既有功利性的物质需要,也有超越性的精神需要。社会上的各种需求在大学生身上同样存在,不同层次需要之间的区分也很清晰。他们渴望归属于一个组织和团体,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获得爱和友谊,获得别人的尊重和良好的评价。

二、从需要角度审视当前高校德育的误区

在个体的心理结构中,需要处于核心和主导的地位,是个体行为活动的源动力,在维持个体与环境、社会平衡的过程中,它有着不可替代的意义。但当前高校德育的误区使得大学生需要无法得到满足,从而使得德育接受心理脆弱,相应德育效果不佳。

1.单向度性的德育缺乏对学生作为一个完整人发展需要的认同。高校德育经历了一个由凸显以道德为中心的德育环境到以政治为中心的德育环境再到以经济为中心的德育环境的发展过程,相应产生了以道德人、政治人、经济人为目标的人的发展取向。受中国历史传统的深远影响,德育又常常成为政治的附庸从而丧失了自己的生存空间和独特价值,在物质与精神、科技与人文、自我与社会关系发展不平衡的环境下,其功能发挥便必然受到影响。

2.理想化的德育目标脱离大学生的心理状态和现实需求。长期以来自上而下的教育方式,片面强调学生对于道德义务、道德责任的认同,无视权利和义务的对等性,忽视大学生需要的可接受性,导致德育要求与大学生的思想和心理错位,某种程度上挫伤了大学生道德追求的积极性,有时甚至引起大学生的逆反心理,产生负效应,限制了大学生品德的开放性发展;把教育者的价值观强加给大学生或者从教育者的主观意愿出发制订规章和条例,使学生表里不一,口服心不服;道德信息从师到生的单向流通,大学生自主性和自觉性减弱,使得大学生自身的道德实践活动缺乏,失去了现实基础。

3.灌输式的德育方法缺少对学生的心理需要的关怀。用美国发展心理学家柯尔伯格的话来说,在德育过程中“知识成为奴役师生的工具,具有‘优越感’的教师总对‘无知’的学生规定一切,学生实际上被当作‘物’而不是活生生的‘人’来支配。反过来,学生也可能视教师为轻蔑泄愤的对象。”这种方法缺乏师生之间的和谐交往,无视学生的现实处境,认为自己比学生优越,对学生耳提面命,不能与学生平等相待,更不能向学生敞开心扉。

三、从大学生需求角度重构德育接受心理

德育接受心理是指发生在思想道德教育领域中的特殊的认识活动,它是受教育者出于自身的内在道德需要,并对教育者利用各种媒介所传递的思想、道德和文化信息加以反映——选择——整合——内化——外化等多个环节构成的一个连续、完整的思想道德认识过程。高校德育应当尊重大学生需要的多样性,引导其合理需要,促成自觉需要的规范性、提升需要的层次性和超越性,来提升德育接受心理效果,增强德育的有效性。

1.高校德育要体现人文关怀。鲁克A.H.认为:“在大量的外部刺激中,人们通常接近的只是那些属于已有知识和观念的‘坐标网’范畴内的东西,而无疑地抛弃了其余的信息。”高校德育要体现人文关怀首先要尊重选择的多样性的需要,也就是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尊重学生的需要、兴趣、个性、尊严和价值。而在社会大背景下,统一、孤立、对抗思想的多样性形成具有自发性,人是理性与非理性、工具与价值理性的统一体,所以,高校德育首先要体现人文关怀,以接受主体内在需要为核心的心理驱动力,将思想主导性形成需要自觉性,使每一个大学生都能正确地认识和恰当地处理个体发展中由需要而产生的心理冲突。

2.高校德育要坚持主导性教育。高校德育要以主流价值观为核心作为心理导向规范大学生的合理需要。合理的需要是指符合社会现行道德规范并与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相一致的需要,反之就是不合理。高校德育要坚持主导性教育,以接受主体价值观为核心的心理导向来规范需要的选择的合理性。由于现阶段我国利益多元化、价值多元化,不同的个人和群体周围的环境也大不相同,造成人的需要的复杂多样。接受西方个人主义、自由主义思想影响的人与接受我国传统文化的人,还有接受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的个人和群体,自我选择的标准是不同的,对需要的自我调整和改造也就不同。高校德育要基于社会现实,用主流价值观、人生观来培养和提升人的社会性需要、精神性需要,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处理社会要求和利益与个人需要和利益的矛盾关系。

3.高校德育要引导学生进行现实选择。开放的社会背景要求当今的德育、德育模式必须是民族的、多元的、开放的,即一方面以开放的心态冲破传统道德教育的封闭的缺陷,去领会中国传统文化中对道德的真知灼见,展示传统道德中丰富的一面;另一方面又以开放的态度对待因社会变革而带来的道德上的变化。

4.高校德育要引领学生实现道德情感的超越性。爱因斯坦说:“我们切莫忘记,仅凭知识和技巧并不能给人类生活带来幸福和尊严。人类完全有理由把高尚的道德标准和价值观的传道士置于客观真理的发现者之上。”高校德育的最终意义在于让大学生对善的需要成为一种终身的精神性需要,并让这种崇高的需要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高校德育的情感超越性要以接受主体的非理性因素为主的心理调节系统,使学生达到情感认同,是发挥个人的潜能,实现个人理想、抱负的需要,也是一个人自我进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并造福人类社会的需要。通过对学生合理需求的引导和规范,在理解和尊重的有效沟通下,让学生的需求成为一种思想情感的升华,一种个性观念的深化,一种高尚精神的滋养,一种超越境界的追求。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

[2]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3][德]卡尔·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M].邹进,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

[4]李瑾瑜.布贝尔的师生关系其启示[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1).

[5][苏]鲁克A.H..创造心理学概论[M].周义澄,毛疆,译.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5.

[6][美]海伦·杜卡斯,巴纳希·霍夫曼..爱因斯坦谈人生[M].高志凯,译.世界知识出版社,1984.

[7]鲁洁.道德教育:一种超越[J].中国教育学刊,1994,(6).

作者简介:黄元章,(1984-),男,福建上杭人,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主要从事辅导员工作。

接受者角度 篇3

尽管如今《绿山墙的安妮》已被广泛承认为加拿大经典小说之一,然而对该小说的评价并不总是居于此至高点上,评论家与读者对该小说的接受经历了一系列的变化。1908年当该小说初次出版时,由于加拿大人对于加拿大本国文学空前的追寻热潮,以加拿大为背景、反映加拿大人民生活状况的《绿山墙的安妮》成为人们褒奖的对象,被认为是“无与伦比的加拿大小说”(Grammel, 18);但总的来说,在随后的几十年里,该小说在加拿大一直处于被贬低、被忽视的境地。1949年颁发的“加拿大图书杰出贡献奖”中就没有蒙哥玛利的名字,有人认为蒙哥玛利的出名纯属偶然,而她的作品则是“加拿大最低水平的小说之一”,更有人因其感性泛溢、通俗性及女性特质,意图将其排除在加拿大经典文学之外;到1966年,继这些贬低性评论之后,伊丽莎白·华特斯顿(Elizabeth Waterston)在《纯粹的精神—20位加拿大女性及其时代》(The Clear Spirit.Twenty Canadian Women and their Times)中,首次正式发表评论文章,重新对蒙哥玛利及其作品的地位和重要性进行肯定性评价;到二十世纪七十、八十年代,很多人开始从女性主义、教育、宗教等角度对之进行评论;1985年对于蒙哥玛利及其作品来说,更是具有重要意义的转折点:随着牛津大学出版社对蒙哥玛利书信、日记的整理出版,以及莎利文(Sullivan)根据小说《绿山墙的安妮》所改编的电影的上演,人们重新对蒙哥玛利及其作品产生极大的热情,她的作品被一再地被改编,很多电视、电影、音乐剧、动画片等也均以之为题材。因为“安妮”,人们掀起了一股去爱德华太子岛旅游的狂潮,乃至太子岛的车牌上都印有安妮的名字与头像;安妮俱乐部及主题公园也相继成立;大量有关于“安妮”家乡爱德华太子岛的诸如玩偶、香料、草药、被褥图案、缝纫、烹饪法、园艺、风光影集等出现在市场上,尤其是在日本市场。

从以上介绍可以看出,在不同类型的读者群中,该小说都有着魅力。无论读者具有怎样的文化、教育背景,他们都从该小说中得到共鸣,并赋予小说以不同的阐释。女性主义者在小说中看到了父权思想对阿冯利村的影响,以及安妮对权威的反抗和企图把握自己命运的渴望;教育者从安妮的学习旅程中窥探到加拿大当时的教育状况;信奉宗教者从中看到关于宗教的讨论;而对于文化程度相对较低的普通读者来说,他们看到的是一个可爱开朗的女孩形象,得到的是轻松愉快的阅读体验。虽然不同类型的读者面对的是相同的文本,但是他们却从中挖掘出不同的涵义。

从时间角度上看,小说《绿山墙的安妮》是在女性主义兴起之时才重新得到重视的;从地域角度上看,该小说在日本尤为受欢迎。因而,本文在此即以二者为例,探讨《绿山墙的安妮》在不同读者中的接受。

女性主义学者认为:“长期以来,女性生活在一个以父权制为中心的生物本质主义(biological essentialism)传统中。这一传统认定女性的基本职能在于传宗接代。这一‘无可改变’的生物学事实,决定了她屈从、被动、缺乏探索精神、只能局限在家庭生活空间之内等本质特征,因而是天然‘卑下’的。”(杨莉馨,5)然而,男女两性社会结构上的不平等,其实并非生物性的必然结果,“而是菲勒斯中心主义的文化造成的”。(同上,6)生物性别与社会性别之间并没有必然的联系。男女两性间的确存在生理的差异,但这种差异并没有高下之分。是父权意识形态依据自身性别群体的需要,对两性的社会性别地位与内涵进行了有高下之分的、人为的二元对立的限定———男性被认为是积极的、占主导控制地位的一方,女性则被认为是被动的、处边缘、附属地位的一方。这种父权制的思想对过去的文学批评与创作有着很深的影响。纵观文学批评史,绝大多数伟大的作家为男性,且“大部分被誉为经典的文学作品主要都描写了男性角色,比如俄狄浦斯、尤利西斯、哈姆莱特、浮士德等”。(Abram, 89)针对这种现象,女性主义批评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重新挖掘出女性作家,并对她们的作品进行新的解读。因而,作者与主人公均为女性的小说《绿山墙的安妮》便成为她们很好的研究对象。女性主义批评家从小说中既看到了父权思想对阿冯利村的影响,也看到了安妮等女性角色对它的反抗。起初,安妮因为其性别而被歧视,不被玛丽拉所接受,因为在后者看来“女孩子对‘他们’毫无用处”。(蒙哥玛利,28)而后,由于马修的去世,安妮放弃了女王专科学校的奖学金,回到绿山墙农舍,照顾年老的玛丽拉。她终究还是没有逃脱父权思想的影响———对女性来说,家庭是首要的,事业其次。当然,作为深受女性主义者青睐的小说,《绿山墙的安妮》并不只反映了父权思想的统治地位,该小说也包含诸多对其地位进行质疑与反抗的描写。读过该小说的人一定不会忘记安妮的那头红发,它们曾使她一度陷入尴尬的境地。安妮不愿屈服于这种现状,寄希望于染发剂使其变成“美丽的乌黑色”,尽管结果使人忍俊不禁,一头红发变成绿色,没有达到理想的效果,但至少安妮具有改变现状的勇气。女性主义批评家朱丽叶·玛克玛斯特(Juliet McMaster)认为“女性改变头发的行为常常是争取独立的宣言”,(Gammel, 59)安妮的染发举动至少也反映了她不屈服于命运、企图改变命运的渴望。除安妮外,受父权思想一定影响的玛丽拉也有对抗权威的举动。尽管在阿冯利村,大多数人和邻居雷切尔夫人一样,认为女性接受太多教育不是一件好事,玛丽拉依然决定将安妮送入女王专科学校深造。在她看来,女性必须接受一定的教育,只有拥有一定的知识,才能不依附于他人、独立生活。如果没有女性主义者独特的“期待视野”,人们或许就很难注意到这些细节,无法作出以上阐释。

而该小说在日本的流行,主要并非体现在诸如女性主义这样的学术领域中,而是在广大普通读者中。1952年,《绿山墙的安妮》首次被译成日文,传入日本,并迅速打动众多日本读者的心。小说“在日本持续热销,经久不衰,几十年来一次又一次地重印,市场上也从未脱销过。”(傅俊,434)关于安妮的电影、电视连续剧、玩具、纪念品也涌入市场。多年来,日本的安妮迷们还组织了名称各异的安妮俱乐部,如“安妮部落”、“安妮研究院”等,更有甚者,一些人长途跋涉从日本飞往爱德华太子岛,就只为在《绿山墙的安妮》的创作者蒙哥玛利当年结婚的地方,举行他们的婚礼。无怪乎一位加拿大官员说“对日本,爱德华太子岛开辟的主要市场便是‘安妮’市场”。(Gam-mel&Epperly, 216)

该小说在日本的风靡也并非偶然,根据接受美学理论,该现象与日本文化及日本读者的“期待视野”有着极为重要的联系。首先,日本作为一个东方国度,与安妮所在的西方国家在各方面均相距甚远,生活在东方的日本人对西方的生活方式极为好奇,而《绿山墙的安妮》中关于加拿大生活的描写便为他们提供了一个极好的了解西方的窗口。那些“农庄房屋的内部结构、房屋的布置、烹饪、园艺、女性服饰的时尚和缝纫”(傅俊,435)都引起他们极大的兴趣。当然最让他们痴迷的还是书中对田园风光的描写,对于长期生活在拥挤而喧闹嘈杂的城市中的大多数日本人来说,小说中的“白色的欢乐之路”、“闪光的小湖”、“情人的小径”等描绘,勾勒出一个童话般的天地,对他们有着无穷的魅力。其次,安妮乐观、坚韧、勤奋、富有想象力的性格也极受日本读者喜爱。1952年,小说被引进日本之时,正值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不久,作为战败国的日本正处于一个极其艰难困苦的时期,对于绝大多数日本人来说,“到处是战争造成的孤儿、寡妇和失去亲人的家庭,人们经历着物质的严重匮乏和失去亲人的精神创伤,正挣扎在战争的废墟上,在为重建家园艰苦奋斗”。(同上,440)而安妮恰巧也是一个孤儿,经历过坎坷的生活,但她一直都以乐观的态度面对,不断进取,最终获得大家的认可,得到幸福。虽然她是一个虚构人物,但她却向日本读者传递了这样一个信息———只要心怀希望,努力奋斗,一定可以获得成功。最后,该小说中关于学校生活的描写也引起了日本读者的共鸣。除了描写安妮在绿山墙农舍的生活之外,小说的大部分篇幅谈论了安妮在学校的生活———她的老师、所学课程、同学关系、课外活动、复习迎考,等等———这些描写很容易引起尊师重教的日本读者的兴趣。由此可见,当西方读者从女性主义等角度分析《绿山墙的安妮》时,拥有不同文化背景的日本读者以他们特有的方式填补了小说的“空白”,给予小说以不同的解读。

正如接受美学批评家伊瑟尔所言:“文学作品总有两极———艺术与审美:前者指作者创作出的文本,而后者指读者对文本的审美接受。因此一部文学作品并不完全等同于文本或是对文本的接受,而是包含这两者。文学作品并不仅仅是指文本本身,只有文本被读者阅读阐释后才拥有生命。”(Rice, 77)或许当年蒙哥玛利在写下《绿山墙的安妮》一书的时候,未曾考虑到如此多的象征意义,也未曾想到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地域的改变,“安妮”会带来如此不同的影响。但是不同时代、不同地域、“期待视野”各不相同的读者在阅读《绿山墙的安妮》的过程中,从自己的角度看待文本,融入自己的生活体验,赋予自己的希冀,以各自不同的方式填写文本的“空白”之处,于是便产生了千差万别的文本意义。就如人们通常所说的“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众多的读者也创造了众多的“绿山墙的安妮”。

参考文献

[1]Gammel, Irene.MakingAvonlea:L.M.MontgomeryandPoplar Culture.Toronto:UniversityofTorontoPress, 2002.

[2]Rice, Philip, Patricia Waugh.Modern Literary Theory.Lon-don:Hodder and Stoughton Limited, 1989.

[3]杨莉馨.西方女性主义文论研究.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 2002.

[4]Abrams, M.H.A Glossary of Literary Terms.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4.

[5][加拿大]露西·蒙哥玛利著.马爱农译.绿山墙的安妮.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9.

[6]傅俊.渊源·流变·跨越:跨文化语境下的英语文学.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1.

[7]Gemmel, Irene, Elizabeth Epperly.L.M.Montgomery and Canadian Culture.Toronto:University of Toronto Press, 2000.

[8]Milner, Andrew.Literature, Culture and Society.New York:Routledge, 2005.

接受者角度 篇4

【关键词】接受美学 期待视野 视野融合 文化负载词

一、简述接受美学

接受美学20世纪六十年代后期兴起的文学理论以阐释学和现象学为理论基础,其代表人物为文学史家姚斯(Jauss)和文学美学家依瑟尔(Iser)。文学研究重视文本所产生的社会效应以及读者对文本的接受程度,参与和理解过程。

二、接受美学与林语堂的《浮生六记》

林语堂先生于《浮生六记》的英文译本,完美地印证了林语堂的翻译理论中的美学标准“忠实、通顺、美”,印证了他提倡的闲适的生活态度,充分体现出他在翻译方面的艺术成就。

三、“闺房记乐”与“坎坷记愁”中的文化负载词,期待视野与视野融合

每个人由于时代背景,社会经历,家庭成长环境,受教育程度的不同都会形成个人不同的期待视野。因此,译者就必须尽量译出原文本内涵的文化信息。

1.“闺房记乐”的文化负载词,期待视野与视野融合。“闺房记乐”是古代少有将夫妻趣事写的如此生动活泼,俏皮清新,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林语堂所做之序中也毫不吝啬他的赞美之词: “芸,我想,是文学史上一个最可爱的女人”。因而,这个最可爱的女人是怎样的?林语堂先生给出了这样的译句:

时但见满室鲜衣,芸独通体素淡,仅新其鞋而已。……其形削肩长项,瘦不露骨,眉弯目秀,顾盼神飞,唯两齿微露,似非佳相。一种缠绵之态,令人之意也消。

At this time the guests in the house all wore bright dresses,but Yun was clad in a dress of quiet colour,and had on a new pair of shoes.

Of a slender figure,she had drooping shoulders and a rather long neck,slim but not to the point of being skinny. Her eyebrows were arched and in her eyes there was a look of quick intelligence and softrefinement. The only defect was that her two front teeth were slightly inclined forward, which was not a mark of good omen. There was an air of tenderness about her which completely fascinated me.

作者再见芸时,是年冬一个婚嫁场合,在如此喜庆的场合,长待深闺的女子们人人都打扮得花枝招展,如林译bright一词,其意有明丽,鲜明之意,无非要突出姑娘们想惹得自己意中人关注的眼神,译者又用一个but一词,凸显了强烈的转折,将大家的目光立刻引到了这个衣着清新素雅,与众不同的姑娘身上,而quiet一词,真可谓是一语双关,既说明了芸衣着清淡,深层更突出了作品中女主人公恬淡自如,不争不噪的性格特点。之后,作者又用几组鲜明的词汇勾勒出他心中期待的佳人,而林语堂先生用slender,drooping, long, slim but not skinny将芸的身形完美的重塑出来,纤瘦削肩却不是骨瘦如柴,随后先生又用intelligence和refinement两个词凸显了她有神的双眼,更是烘托出女主人公区别于一般目不识丁的古代女子的智慧。沈复再见自己的心上之人,这样的体态神情,难怪他要用“缠绵”来表达了,而tenderness一词,正好映衬了这温柔缱绻的一刻。此时,作者与译者达到了前所未有的视野融合,他们心中的东方美人,体态优雅,落落大方,这位叫芸的东方女子愈加符合西方人对东方古典女性神秘朦胧之美的视野追求。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尤其讲究意境之美,作者多用含蓄而朦胧的意境来抒发自己的情感,如何让西方读者接受如此特别的“中国式美学”也就成了翻译最大的问题。如:

是夜月色颇佳,俯视河中,波光如练,轻罗小扇,并坐水窗,仰见飞云过天,变态万状。

That night, the moon was shining beautifully and when 1 lookeddown at the creek, the ripples shone like silvery chains. We werewearing light silk dresses and sitting together with a small fan in ourhands, before the window overlooking the creek. Looking up at thesky, we saw the clouds sailing through the heavens, changing at everymoment into a myriad forms …

又是一个夜色颇美的月夜,林用shinning,slivery chain一词生动的展现了波光鳞折的河面,光与影交相呼应宛如漂浮在水面的银链。“轻罗小扇”一词算是颇有中国文化特色,林在处理过程中并没有对其贴近性太多文笔上的润色,忠实的保持了词汇原意,直译为light silk dresses和small fan,对于西方读者而言,意思明了,容易理解。Sailing一词的翻译也是精妙一笔,银链浮在河面,云儿浮在夜空,水天相接,一时难分天地,这样美的夜又有身着轻罗纱衣的佳人相伴,怎么能不美呢?作者定是景美在眼里,人美在心里,让西方读者读起来也定是心生向往。

时方七月,绿树阴浓,水面风来,蝉鸣晤耳。邻老又为制鱼竿,与芸垂钓于柳阴探处。日落时,登土山,观晚霞夕照,随意联吟,有“兽云吞落日,弓月弹流星”之句。

This was in the seventh moon when the trees cast a green shade over the place. The summer breeze blew over the water of the pond,and cicadas filled the air with their singing the whole day. Our oldneighbor also made a fishing rod for us, and we used to angle together under the shade of the willow trees. Late in the afternoons ,we would go up on the mound to have a look at the evening glow and compose lines of poetry, when we felt 50 inclined. Two of the best lines were:

“Beast-clouds swallow the sinking sun,

And the bow-moon shoots the falling stars. ”

原文中绿树,蝉鸣,落日,晚霞一系列词语营造出一个惬意悠然的绝美意境,而译文中,blew,filled,swallow,shoots这四个主要动词恰如其分地再现这一意境。sinking和falling这两个分词分别用来修饰渐渐西下的太阳和转瞬即逝的流星,特点鲜明,以动写静,烘托出夏日黄昏的静谧和谐之美,如此质朴却饱含韵味,定能打动读者。这两行诗中,beast 与bow,swallow 与shoot,sun 与stars 首字母头韵,给读者以整齐对称的美感。短短两句,林语堂翻译用心之独到,由此可见一斑。

2.“坎坷记愁”的文化负载词,期待视野与视野融合。“坎坷记愁”是《浮生六记》中情感最为悲戚的一篇,全文读起来哀婉凄凉,催人泪下。在封建礼教社会中,女性遭受父权,夫权,各种压迫,毫无话语权,对于这点笔者认为林语堂能与原作者达成高度一致,但在女性社会地位较高的西方世界,如何让读者理解女主人公遭受的封建压迫,译者与读者如何达到视域融合是最难的一点。如下所例:

堂上误以为憨园之使,因愈怒曰:“汝妇不守闰训,结盟娼妓。汝亦不思习上,滥伍小人。若置汝死地,情有不忍,姑宽三日限,速自为计,迟必首汝逆矣!”

My father thought that this messenger was from the sing-song girl Han, and became still more infuriated. “Your wife does not cultivate the femininevirtues, but has become sworn sister to a sing-song gir1. You yourself do not associate with good friends, but go about with low-down people. I cannot bear to put you to death, but will allow you three days. Makeup your own mind what you are going to do in the meantime, or else

I will prosecute you at court for finial impiety!”

此句作者用浓重的手笔描写了其父对自己与妻子的斥责,愤怒,不满,言辞犀利,毫不留情。然而,译者对此处却有了自己的理解,投入了自己的观点,主要体现在“娼妓”这一词的翻译上,与之对应,如harlot,whore等词,而林语堂先生仅仅用sing-song girl一笔带过,足以表现出他本人对封建制家长的强烈不满及对芸的深深同情。

常言道: “恩爱夫妻难白头”。沈复与陈芸半生颠沛流离,却难得不离不弃恩爱如初,这样一对鹣鲽情深的夫妇却不得圆满结局实叫人叹惋悲嘅。如:

“知己如君,得婿如此,妾已此生无憾。”

I am happy to die with a husband and understanding friend like you and 1 have no regrets.

……奉劝世间夫妇,固不可彼此相仇,亦不可过于情笃。语云:“恩爱夫妻不到头。”如余者,可作前车之鉴也。

.…… I should like to urge upon all married couples in the world neither to hate nor to be too passionately attached to each other. As the proverb says, “A loving couple could never reach grand old age together.”Mine is a case in point.

此两处林译没有过多华丽的辞藻,这简单平实的语言却也流露出最真挚的情感,“a husband and understanding friend”这是芸对其丈夫的评价,而人生最难得的就是视爱人为知己,在此点,笔者相信林语堂先生所译必定能符合西方读者视野期待。当芸撒手人寰,沈复悲痛绝望到极点,“neither to hate nor to be too passionately attached to each other”短短的半句满是心酸绝望, “情笃”一词在翻译时,笔者认为林先生处理的十分地道,在西方人的眼中终生难忘的爱情不是平淡的细水长流,而是浓烈炙热,充满激情,因此,林老选择了“passionately”,可谓十分贴合西方读者眼中期待的爱情,同时也能被他们所认可接受。

四、小结

沈复的乐愁说尽一世逍遥快活与跌宕坎坷,笔风率真自然,又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腐朽的封建社会重压下能有如此清新质朴的作品,在林老看来,十分珍贵,而原作者所追求的人生境界更为他所欣赏,因而,在整部林译本中,从笔风到译者之于感情,生活,人生态度都与原作者达到了高度的视野融合,同时,译者也充分考虑了西方读者对于中国特有的文化负载词,社会体制,人情关系的可接受度,译出了符合他们期待视野的一部佳作,毫无疑问,受到了西方文学界的接受与认可,成功的达到了他“美译”作品的翻译要求。

参考文献:

[1]陈福康.中国译学理论史稿[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2.

[2]David,Katan. Translating Cultures:An Introduction forInterpreters and Mediator[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4.

[3]甘海鹰.英汉词汇对比与汉译英中的词汇翻译一兼评林语堂的《浮生六记》英译本[J].怀化学院学报,2002(3).

[4]葛校琴,季正明.人生态度取向与翻译的选择及策略一谈林语堂《浮生六记》的翻译[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1(4).

[5]沈复,林语堂译.浮生六记[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

[6]林语堂.论翻译[C]//语言学论丛:林语堂名著全集.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

[7]林语堂.生活的艺术[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8: 67-138.

[8]刘必庆.翻译美学导论[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5:40-160.

[9]曾虚白.翻译中的神韵与达[J].真善美,1930(5).

接受者角度 篇5

(一) 功利性因素的增加

目前的年轻人在伦理上仍然大部分认同“爱情基础”的观点, 这也是此部剧中刘易阳对童佳倩没有物质保驾护航的求婚宣言能够爆红的根本原因。虽然《裸婚时代》中的两个主人公选择了“爱情”, 但电视剧之外的年轻人大都追求功利化和传统化, 学历、职业、住房、个人收入、社会地位等因素在年轻人择偶时日益占据主要地位。剧中通过陈娇娇和童佳倩选择的不同却都令人扼腕心酸的结局, 赤裸裸地展现出当下青年人婚恋观的功利性和无可逃避的经济负担。

(二) 追求个体主义的倾向

随着时代的变迁, 80后和90后渐渐在时代的洪流中占据了主导地位, 这部分群体有很大一部分为独生子女。作为父母的掌上明珠, 他们从小娇生惯养, 对责任和分享缺乏实质性概念。生长在生活方式和价值观日益多元化的时代, 他们并不拘泥于传统的道德观念和婚恋观, 而是崇尚社会自由分工、男女平等以及对自我的解放和对当下的追寻。剧中, 童佳倩和时下大多数青年一样, 被父母娇生惯养长大。童阳二人的孩子生下后, 童佳倩认为给自己千辛万苦生的孩子取名理所应当, 但这与刘家根据历代字辈算出来的名字相去甚远, 被刘家人认为是违抗父母之命、不尊重刘家列祖列宗的表现。老一辈人对于传统观念的固守和青年人对于现代个人主义的推崇成为激化矛盾的引擎, 最终导致了两人的分道扬镳。

(三) 婚恋观念的变化

“几秒钟可以爱上一个人, 几分钟可以谈完一场恋爱, 几个小时可以决定终身大事, 一周便能与你踏上红地毯。”这是2014年年末网上流传的一个段子, 它在博人一笑的同时也值得我们深思。与需遵父母之命、需计划生育的传统婚姻相比, 剧中小两口没房子、没存款却坚持要结婚生子。童佳倩和刘易阳对爱情执着而坦诚的追求感动并激励了无数在婚姻殿堂前踌躇的年轻人, 也反映出新时代婚恋方式的多元化和以80后为主的年轻人对恋爱、结婚、离婚行为认识的根本性转变。

二、社会影响分析

(一) 挽救社会转型期人们的价值观危机

社会转型和都市化带来的公众心理迷失和认同危机已构成我们当前不可忽视的一大问题, 人们迫切渴望出现转机去改变这种状态, 但社会的变革和转型一时间又难以迅速完成。一面是高房价、高物价、高学费, 一面是低地位、低收入、低保障;一面是社会上层人士生活奢华、挥金如土, 一面是普通百姓颤颤巍巍、节衣缩食。在这样的环境中, 社会公众出现心理迷失不足为奇。由此, 大众媒介的传播影响力使得公众对其产生了深层次的诉求依赖, 他们寄希望于通过媒介产品所传递的内容, 来释放自己的压力和不满, 获得更多的关于生活方式、处世态度、价值观念等方面的启迪。这类电视剧为社会转型期急需缓解自身心理上的迷失、满足内心需求的公众提供了诉求出口, 在一定程度上挽救了社会转型期人们价值观和道德观的危机。

(二) 呼吁现代都市人的心灵诉求

当今社会的种种压力、竞争和不公平让大众渐渐产生了心理迷失。在公众迷失和集体寻唤心理的作用下, 一旦有某一部作品塑造了某个与社会大众相接近的人物形象, 反映了人们所面临的生存现实, 必然会引起他们强烈的情感共鸣, 自然也不难产生轰动效应。《裸婚时代》将镜头聚焦在一对普通的80后年轻夫妻身上, 通过抒写他们婚前“为爱全裸”的执着和婚后被现实打败直至离婚的爱情悲剧, 再现了80后年轻家庭所面临的现实困境, 以及爱情在婚姻这所“坟墓”面前所经受的重重考验。这部剧切中了当下年轻人婚姻困境的症候, 击中了当下年轻人苦闷、焦躁、迷惘和梦想迫于现实的无奈隐痛, 满足了这部分群体的一种“集体无意识”, 奏响了一段80后的裸婚挽歌。

(三) 对青少年造成不良影响

娱乐文本在本质上传递的是享乐主义与消费主义等意识形态。青少年尚处在生理和心智的成长阶段, 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并未最终形成, 审美娱乐类电视剧通过对文本的审美化呈现, 不断塑造和影响着青少年各种价值观的塑造。目前, 大多数电视剧一味地追求收视率, 过分夸大社会中的不良现象, 甚至将一些有违道德的行为大肆宣扬, 忽略了电视剧本身的教育功能。因此, 都市情感题材电视剧的创作者应在捕捉社会热点问题的同时, 注重发挥艺术的批判作用, 用理性辩证的眼光来审视和剖析社会热点现象。艺术创作者不应该只是一个日常生活的本能表现者, 更应该越过日常生活与艺术世界的临界线, 将大众的心声和诉求通过艺术之笔展现, 发挥艺术的娱乐作用, 重视艺术的教育作用, 让电视剧艺术为社会风气改良、时代发展作出贡献。

三、结语

近几年热播的都市题材电视剧如《裸婚时代》《蜗居》《断奶》等, 都以社会热点问题为切入口, 以平民化的视角, 借助普通百姓的家庭故事来透视社会生活的广阔图景, 把对社会、人生的“大思考”巧妙地投射到家庭的“小空间”中, 让“家”成为重建社会道德、重建价值系统的中介。

《裸婚时代》给我们讲述了一个即使月收入已算不错的都市白领想在大城市中结婚、买房、生子却依然困难重重的故事, 但是剧中主人公除了勇敢地“奋斗”下去, 似乎也没有其他的选择。刘易阳和童佳倩就像身上背着重重的壳, 却依然在努力往上攀爬的蜗牛。这或许就是这类电视剧的魅力所在, 它们不仅仅能够让观众感同身受, 更重要的是能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 引领人们去相信即使钻石比爱情闪耀太多, 也终究抵不过细水长流的浪漫, 相信今天的奋斗虽然微小, 却依然会给明天太阳的初生注入力量。

摘要: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 人们的价值观和婚恋观也发生了变化, 由此萌生了一系列以前不曾有的社会问题。《裸婚时代》用30集的长度, 打造了一个在婚姻和物质的矛盾下产生的新结婚时代。本文首先对《裸婚时代》的剧情梗概及剧中折射的主要价值观作了阐释, 并对《裸婚时代》的期待视野和受众进行解读, 从而剖析此部电视剧的热播原因及带来的社会影响。

关键词:《裸婚时代》,价值观,传播效果,社会影响

参考文献

[1]李普曼 (美) .公众舆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6:185-187.

[2]刘长春.“80后”青年婚恋选择问题的伦理分析[D].湖北:华中师范大学, 2010:3.

接受者角度 篇6

一、接受美学与电影艺术的交叉

“接受美学” (Receptional Aesthetic) 这一概念是由德国康茨坦斯大学文艺学教授尧斯在1967年提出的。接受美学的核心是从受众出发, 从接受出发。在艾布拉姆斯的《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一书中, 提出了著名的文学四要素观点认为文艺活动由世界、作家、作品、读者四要素组成, 这四个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 形成“创作———作品———接受”三个环节主客体双向交流的审美过程。作为对俄国形式主义、法国结构主义和英美新批评派文学理论的反驳和对传统的文学文本研究模式的超越, 接受美学确立了与以往文学理论截然不同的文学作品的概念。认为, 作品在未被读者阅读的时候只是束之高阁的本文, 只有进入读者领域, 成为把玩和欣赏的对象, 由读者填补留下的空白, 才产生意义。而由于不同读者社会阅历、艺术修养、期待视野等的差异, 同一作品就具有了不同的阐释意义。作品通过读者, 进而影响世界。

从接受美学的角度来认识电影艺术, 越来越被重视。在影片呈现的整个过程当中, 观众不只是接受者, 同时也是创作者, 其欣赏过程中的具体化构成了电影艺术中至关重要的一环。没有观众, 电影就难以存在, 也没有任何价值。接受美学也就在此与电影艺术有了交叉。

首先, 来分析一下战争电影的受众。按文化程度和文化消费需求划分, 我国居民可分为五个层次:高级知识层、中级知识层、一般知识层、初级知识层、文盲和半文盲。一般来说, 类似获高级职称的为高级知识层, 这个知识层的人士需要相对专门化、质量上乘的文化艺术品, 即高雅文化;类似获中级职称的可称为中级知识层, 这个层次在许多方面与高级知识层的需求有相通之处, 但更倾向于雅俗共赏;一般知识层, 类似获初级职称者、大学生, 虽与前者有相通之处, 但所需对象主要是基础性、易接受性的文化艺术;初级知识层, 如初、高中生水平的, 需要实用性、通俗性、有感染力的文化艺术品;文盲和半文盲所需要的, 是通俗文化。在一个关于电影受众分析的报告中显示:“战争电影不同于一些通俗电影和情爱电影, 其主要受众群体有以下特征:收入水平较高、消费水平较高、年龄轻的高级知识层、中级知识层、一般知识层人群”。然而战争题材电影随着题材角度的变化, 其受众群体也在发生变化, 呈现出大众化的趋势。电影作品是文艺界多种理念通过电影编辑和导演的窗口展示, 集中反映社会大众对于价値观的寻找姿势。换言之, 要硏究观众对于作品的反应比硏究导演或其它创作者的接受程度, 对于破解文化现象来说反而更有意义。

二、中国战争电影题材的历史演变

当代中国人对于战争片的记忆, 可能最早来自于《地道战》《地雷战》以及后来的《大决战》等一系列主旋律电影。与西方文化的个性关注不同, 中国的文化则更注重团体性和服从性。这使得中国的战争电影拍得像是一本教科书, 在大众的心中反复的强调着英雄主义、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透过镜头, 我们看到的是战火连天的岁月, 和千篇一律的军官将领。因此, 当冯小刚导演的《集结号》摆在观众面前时, 观众们有些许的“惊艳”。而事实上, 从《集结号》回望曾经的战争电影, 无论从电影还是从历史的角度, 都能找出其来由与去向。

1949年以前, 美国电影一直是中国电影的直接参照体系, 1949年以后, 禁止美国电影进口, 所以中国的战争电影受前苏联影响更为明显。

1949年至1966年之间的电影史实, 就形成了“十七年电影”, 其影响延续几十年而至今。“十七年电影”在理念和观念形态上主要为政治服务。电影工作者很自觉地通过对英雄人物光辉形象的放大描述, 来讴歌社会主义。观众所熟悉的如:《巍巍昆仑》《大决战》《大转折》《大进军》《长征》等片在人力、军力方面投入巨大, 战场气势恢宏, 但缺少对人物的纵深塑造, 并且性格特点也很单一。这一时期的战争片, 人物不仅具有地道的农民气质, 同时也被赋予浓厚的英雄色彩。

“文革”后, 出现了《大刀记》《延河战火》《大河奔流》等十多部革命战争题材的影片, 作为时代的“过渡型”影片, 电影除了照搬苏联模式, 依然缺乏生活的真实感, 甚至沾染着浓浓的“文革”气息。在第五代导演正在成长摸索的时候, 老一辈的导演中也有人依然保持着创作的激情, 把在“文革”中对世界变化的反思进行了新的理解, 并且有意识地剥离电影中人物“神性”的一面, 在原来的模式上朝人性靠近了一步。《小花》《归心似箭》《曙光》《从奴隶到将军》等片是这批表现战争电影的代表作。

从1985年到上世纪90年代初期, “第四代”导演作为一个群体逐渐淡出中国电影的历史舞台, “第五代导演”则在历史的转型中走向成熟, 中国战争片在朝商业大片迈步的同时, 创造了一批优秀的正面表现战场的战役型影片, 以《大决战》为典型, 影片讲述了1948年到1949年初, 在东北、华东、华北地区进行的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 对过去这一重大史实有了比较全面的再现, 无论从气势还是规模上都是空前的。

为了保护国产电影的利益, 中国电影市场在上世纪90年代后以行政手段规定国产电影的放映时间, 并把每年引进好莱坞大片的数量控制在10部以内。在此期间, 出现了冯小宁、叶大鹰等对中国题材的战争电影有新认识的导演, 《红河谷》《黄河绝恋》《紫日》《红樱桃》《红色恋人》等电影的出现为中国战争片向商业化靠拢以及从人性角度为战争重新解读往前迈进一步, 虽然这几部电影并不是部部叫座, 但是却有着继往开来的历史意义。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 和大众文化素质的提高, 对于电影, 特别是再现历史的战争电影有了更高的要求。电影《集结号》是冯小刚导演转型的第二部力作, 为沉闷、刻板的“教科书”式战争题材电影注入了新的活力。冯小刚把视野转向了战争题材, 而这无疑是一个挑战。战争是有了人类社会以来就存在的现象, 在这种形式最为激化的社会现象中, 往往会暴露出整个社会、整个人类的全部情态。比起从前的战争题材的中国电影中的英雄史诗式的主旋律, 《集结号》用了更可信的人性刻画技巧而能赢得更多的新中国的一代代中国普通百姓。《集结号》之所以能成为一部倍受关注的战争影片, 是因为它不同于很多同类题材电影, 《集结号》并没有以一场特定的战役或是特定的战场为故事背景, 在冯小刚这里, 那场“敢死”战争是这个故事的起因, 冯小刚真正要展现的是以整体战争为背景的贯穿战争和和平年代的一个故事, 一个执著地忠贞于自己信念和情义的故事。正是有了这样一个历程上的转变, 有了这样一个时代和环境的更迭, 我们才会在冯小刚的带领下, 一步步地跟着谷子地的足迹而前行, 感动地前行。

三、在政治与艺术之间寻找战争电影的平衡点

列宁说过:“电影是最好的政治宣传的武器。”而战争永远与政治脱离不了关系, 所以战争题材影片的政治性明显要强于其他类型影片。战争题材电影更是表达国家立场、灌输教育人民的最优表现形式。所以, 战争题材电影的切入点, 往往是从政治和国家的立场出发的。鉴于电影艺术对国民思想的强大影响力, 它的发展状态和品质直接关乎人们的精神生活质量, 关乎民族精神的塑造和国家的发展前景。在政治导向渐渐凸显为艺术传播的第一原则的时候, 我们应该思考文化艺术的政治化是否必然意味着文化产品的模式化, 如何在艺术与政治之间找到一种平衡, 或者说找到一个最佳的结合点就显得至关重要。

在“十七年电影”中, 表达了鲜明的政治意图和政治导向, 影片中大肆弘扬集体主义、爱国主义和英雄主义, 具有很强的政治宣传性。舍身炸碉堡的董存瑞, 烈火中永生的邱少云, 和英勇就义的刘胡兰, 这些国家的英雄通过对其在电影中的塑造, 在人民群众中普及开来, 成为了民众心中的英雄偶像, 战争电影就此达到了其政治宣传的目的和意义。但是, 这些影片在艺术上却存在很多漏洞和瑕疵。千篇一律的人物性格, 大同小异的战斗场景, 官话连篇的人物语言, 使得整部电影缺少了艺术的美感, 也失去了其艺术作品的本质属性, 重政治而轻艺术, 这样的影片缺乏真实感, 这对电影艺术的发展无疑是一个巨大的障碍。

政治与艺术的结合、历史与人性的交叉、战争与灾难的关联无疑成为了战争题材电影的新的发展趋势和前进方向。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 中国战争题材电影打破了一些原有的艺术格局, 展现出了一些新的趋势, 但是这还远远不够。夏衍在《论政治与电影艺术》中这样写道:“政治与艺术的关系是重要的理论问题, 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家虽然有不少论述, 却没有留下现成答案, 因此需要在实践中逐步认识、解决。”如何解决好战争电影中政治与艺术的关系, 如何在战争电影的政治性和艺术性之间找到一个恰倒好处的平衡点, 这值得全体电影人去研究和探索。

参考文献

[1]H.M.艾布拉姆斯: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 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

[2]陆弘石, 舒晓鸣.中国电影史[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 1998年.

[3]胡克.夏衍论政治与电影艺术[J].当代电影1986 (2.)

接受者角度 篇7

关键词:演讲,受众接受,交际修辞

(一)引言

在言语交际方面,以往的学者把更多的注意力投向KL表达者,认为表达者 , 作为话题的主宰者,决定着交际的目的和结果。相对来说,接受者的地位不受重视,被认为处于附属地位。事实上,接受者才是话语建构与表达的真正制约者,修辞活动必须是在人与人的合作下完成的,就是说,仅有表达者是无法完成的。如今,为了更好的交际效果,言语接受者的重要性逐渐凸显,在修辞活动中,接受者的角色是不可或缺的,承担着实现修辞价值的任务。本文借鉴修辞学理论的研究成果,从接受修辞学的视角,尝试归纳接受者在艾玛·沃特森的演讲活动中的重要地位。

(二) 巧取内容 激发想象

修辞作为言语交际活动的审美化,正是在选择中完成价值实现的,从某种意义上讲,选择了一个独特的修辞接受角度,往往是接受成功的一半,艾玛·沃特森则是从接受修辞学的交际修辞的角度出发,探索了交际修辞中内容与语境的关系,将演讲的主要内容定位在女权主义和和谐社会理念上,不失为本篇演讲成功的关键。

艾玛·沃特森的演讲可以说是合时、合地、合宜。首先,为什么说合时?因为现在是相对开放、平等的时代,而非父权至上、男尊女卑的封建社会,毋庸置疑,如果这个演讲发生在父权制社会,那么艾玛·沃特森非但不会得到群众的认可,反而还会被谴责,会被冠以不守妇道、违背传统的骂名。

这篇演讲出现的场合是代表着正义和威严的联合国,那我们不难知道艾玛·沃特森面对的观众都是受过高等教育的知识分子,因此,他们会很容易的接受她的反对性别歧视、男女平等的正义主张。最后是说这篇演讲的合宜性,艾玛·沃特森的一句话来证明合宜性再好不过“if not me,who, if not now, when”.She said: “I was appointed six monthsago and the more I have spoken about feminism the more I haverealized that fighting for women’s rights has too often becomesynonymous with man-hating. If there is one thing I knowfor certain, it is that this has to stop.For the record, feminismby definition is: “The belief that men and women should haveequal rights and opportunities. It is the theory of the political,economic and social equality of the sexes.In 1997, Hilary Clintonmade a famous speech in Beijing about women’s rights. Sadlymany of the things she wanted to change are still a reality today.But what stood out for me the most was that only 30 per cent ofher audience were male. How can we affect change in the worldwhen only half of it is invited or feel welcome to participate inthe conversation?”

从以上可以看出,艾玛·沃特森把演讲重点放在了女权主义上,但是她并没有只是在一味的传达理论,她将她的演讲与希拉里·克林顿在北京作的一场关于妇女权利的著名演讲 (1995年 ) 联系在一起,寻找其共同点,这无疑为她的演讲增加了说服力,同时,她也选择了某个接受角度表达她自己内心的反对性别歧视,主张男女女平等的主张,正如著名主持人于丹所说 :“一人有一人所得,千人有千人所得”,每个人都可以从自己的角度理解艾玛·沃特森的演讲。

(三)选词严谨 句型多样

作为联合国妇女署亲善大使, 艾玛·沃特森的演讲的用词必须是极其严谨且正式的,具有较明显的书面语特征,她代表的不再仅仅是她个人的意愿,而是在发表全世界女性的心声。

在人称代词的选取上,文章中高频率出现的作为第一人称的“I和We”,“I”的使用主要是表达演讲者的个人思想,而“We”使用的奥妙之处就是从听讲者的角度出发,把听讲者拉到了自己的一边,这是演说者所使用的一种语言技巧,这样一来就会使听众感到亲切,更容易赢得听众的支持 ;而且,第一人称特别是第一人称复数的使用可以唤起一种团体意识,使团体内部的差异最小化,例如 :If westop defining each other by what we are not and start definingourselves by what we are—we can all be freer and this is what“HeFor She”is about。该句的第一人称复数代词 :“we”将女性和男性区别开来,唤起了全世界女性的共鸣极其责任感,使演讲具有了强烈的煽动性。

形容词的选用富有感情色彩让句子变得生动形象,演讲属于鼓动性的语言,演讲由于受到听众、场合、传媒等因素的影响,形成了有别于其他语言活动的特色,演讲者通常借助选用恰当的词汇来达到自己的煽动效果,形容词就是这样的手段之一,在艾玛·沃特森的演讲中,在讲述事实、阐明理由、提出见解、抒发情感时她有意选用很多表主观判断和感情色彩的形容词 .

如 :uncomplicated,unpopular aggressive,isolating,unattractive等这些词语不但帮助演讲者准确生动精彩的传达思想,更重要的是给观众以准确、严谨、庄重的感觉,从而吸引听讲者的注意力,更容易说服和打动听众。在艾玛·沃特森的演讲中 , 在语言以及排比句、反复句、问句等句型的选用方面,充分体现了对交际修辞学中的表达方式和接受者的重视。

在演讲中,运用排比,节奏和谐,显得感情洋溢,例如 :When at 14 I started being sexualized by certain elements ofthe press.When at 15 my girlfriends started dropping out of theirsports teams because they didn’t want to appear“muscly.”Whenat 18 my male friends were unable to express their feelings.

其排比内容和形式完美的统一,是一种艺术性的语言,是一种诗画的语言,是一种适合于此时此景的审美化语言。生动形象的表达了艾玛的对男女平等和谐社会的渴望,可以说间隔反复的使用排比既突出了思想内容,又增添了语言的韵律美。

巧妙的问句成功地引起听众的注意,启发读者思考,加强作者 想表达的 思想例如 :“Why is the word such anuncomfortable one ?”

问句穿插于整个演讲中,是完全出于对接受者的考虑,艾玛运用问句来给观众一些想象的空间,让大家融入到演讲的气氛中来的同时也能深刻的去考虑这个她所讲的问题,从而接受她的女权主义思想。

绝妙的反复表现了演讲者的强烈深挚的思想感情,起到强调主题、增强旋律美的作用。

I think it is right that I should be able to make decisionsabout my own body. I think it is right that women be involvedon my behalf in the policies and decision-making of my country.I think it is right that socially I am afforded the same respect asmen。

艾玛·沃特森的演讲中的这段反复是在说“我认为身为女性,我应该和男性同行获得一样的报酬。我认为我应该自己为自己的身体做决定。我认为应该有女性代表我参与政治,以及我的国家的决策制定。我认为在社会上,我应该和男性获得相同的尊重。”这段话可以说是很好的表达了艾玛的女权主义思想,并且也给听读者以深刻的印象,将整个演讲推向了高潮,对平等权利渴望的呼吁,极具号召性。

(四)结束语

接受者角度 篇8

威廉·福克纳是美国著名的现代小说作家之一, 曾于1949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被称为“南方文学“的代表作家。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 福克纳在自己的作品中, 有意识地以南方家乡为背景、以家族兴亡的历史为主线, 来反映南北战争以来美国南方广阔的生活状况, 并对由此产生的一系列社会问题进行思考, 美国著名批评家马尔科姆.考莱称他的这样一系列作品为“约克纳帕塌法世系”。短篇小说《纪念爱米丽的一朵玫瑰花》正是“约克纳帕塌法世系”的组成部分, 他运用独特的创作写法, 展现了南方社会的生存状况。从发表以来, 一直受到人们的关注与评论, 本文尝试从接受美学角度对其进行分析。

接受美学 (Aesthetics of Reception) 又称为接受理论 (Re-ception Theory) , 开始与尧斯、伊塞尔等五人组成的“康斯坦茨学派”, 深受俄国形式主义、布拉格结构主义、罗曼.英伽登的现象学美学、汉斯-格奥尔格.伽达默尔的解释学和文学社会学的重要影响, 是当代文艺学领域中一个重要的文艺思潮。1967年姚斯发表的《作为向文学理论挑战的文学史》标志着这一理论学派创立。在文章中他指出“一部文学作品的历史生命如果没有接受者的积极参与是不可思议的”1, “接受美学的观点, 就是要在被动接受与积极理解、标准经验的形成和新的生产之间进行调节。如果文学史按此方法从形成一种连续性的作品与读者间对话的视野去观察, 那么文学史研究的美学方面和历史方面的对立便可不断地得以协调起来。”2所以接受美学的研究主体是读者和作品, 强调读者的主体地位, 注重研究读者对文学作品的审美接受和审美经验。它既反对以作品为中心的研究, 也反对单纯的作家研究, 使文学研究跳出了狭隘的研究范围, 进入更广阔的领域。

在接受美学看来, 读者对文学作品意义的构建有着积极的意义。“读者对作品的接受绝非无条件的、被动的接受, 像一架收录机那样”3, 不同读者在阅读文本之前, 基于个人和社会的不同经验, 往往对作品已经产生一种既成的思维指向和观念模式, 即“期待视野”。“所谓‘期待视野’, 是指读者接受文学作品时自身所具有的某种思维定向和先在结构。”4它也潜在地支配着对作品的接受方式和程度。”当读者的经验期待视野与文本相同时, 读者的阅读会很轻松, 但却因作品缺乏的新意而感到索然无味。反之, 作品超出读者的期待视野, 读者则会因为丰富新的期待视野而感到兴奋和满足。

《纪念爱米丽的一朵玫瑰花》正是充分利用了这一点。在读者看到题目时, 往往认为这部小说似乎与爱情有关, 在深入阅读后, 发现它所表现的不仅仅是一段爱情故事, 同时也描绘出美国南北战争后的社会现状。不但内容上让读者适当遇挫, 福克纳在文章的创作手法上也采取独特的技巧, 采用意识流的创作方法, 时序颠倒及叙述角度的转换手法来打破人们习惯的阅读传统, 大大超出其原先的期待视野。初读文本, 读者难免感到故事零乱, 难以溶为一体, 从而暂时产生逆向受挫。但当我们把一切内容梳理出来后, 这种超越于自己期待视野的崭新的艺术空间则更使我们折服。

接受美学认为, 文本本身具有未定性, 这是文学作品的特性所决定的, 它具有描述性语言的模糊性和文学符号的抽象性, 从而形成文本意义的“空白”和“不确定性”, 此时要发挥作为读者理解和阐释的主动性和能动性, 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审美经验、“期待视野”等来填补“空白”。

当然一部好的作品, 也会让读者有充分的填补空间, 产生富有新意与创造性的“召唤结构”。“召唤结构”原是英加登阐释学的一个概念, 在接受美学中用来强调作品的陌生化与不确定性、虚构、一定程度上对读者已有观念的否定等等结构召唤读者去完成未完成之意。由于传递的作品内在结构的差异, 提供给了读者更多的“创作”余地, 需要读者的积极响应。当然这种“召唤结构”虽然刺激了读者的再创造, 但是也限定了读者想象的界限不能逾越文本的的潜在含义。“效果和响应既不是文本的特性, 也不是读者的特性;文本所提供的是一种潜在的效果, 在阅读过程中才得到实现。”5

《纪念爱米丽的一朵玫瑰花》是以独特的视角来展开叙述的, 爱米丽的故事几乎都是以“我们” (即“叙述者”) 的口吻讲述的。“我们”去为爱米丽送丧, “我们”看见爱米丽的大木屋被时光抹煞了原有的庄严, “我们”听说爱米丽年轻时候的荒唐事情……凡此种种, 这些叙述者从42年前老格里尔生先生去世后, 一直陪伴爱米丽小姐进了坟墓, 可谓“忠心耿耿”的旁观者和打听者。在讲述中并没有对于人物的具体描述, 需要细心的读者去“对话”通过整合之后的“我们”的叙述, 读者基本可以在头脑中形成一个爱米丽小姐的大致形象:贵族后裔、南方传统、严父、黑人男仆、奇怪的恋爱、拒绝交税和邮箱、与世隔绝的晚年、真相大白……这一系列内容都具有一个共同的特点, 即全部与爱米丽小姐与众不同的特性相关。如果作者只是娓娓道来, 势必缺少读者的参与乐趣与阅读兴趣。

古往今来, 优秀的文艺作品往往引起不同时代的读者不同的阐释。而由于每个读者的生活经历的不同, 他们阅读作品时产生的情感也不同, 文学阐释意义也必然不同。因为“一部作品的潜在意义不会也不可能为某一时代的读者所穷尽, 只有在不断发展的接受过程中才能逐步为读者所发掘”6。这是从文学接受的纵向上来看, 在横向上, 由于不同时代人社会经历, 审美经验等方面的不同, 认识本文的内涵并填补本文的“空白”时, 也会产生差异性。对《红楼梦》, 鲁迅曾说过, “单是命意, 就因读者的眼光而有种种:经学家看见《易》, 道学家看见淫, 才子看见缠绵, 革命家看见排满, 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7

对《纪念爱米丽的一朵玫瑰花》得解读也是如此。有人看到的是其表现的社会意义。1929年美国经济危机, 社会一片大萧条, 对美国的社会经济、传统文化及人们的心理产生重大变化。这似乎也映射了福克纳小说中的那个南北方战争后南方衰落的历程。以庄园经济为基础的南方贵族阶级, 在北方资本主义工商和价值观的冲击下正迅速解体, 他们“把自己包裹在高傲的优越感里, 并轻蔑地把北方佬看作是出身卑微、愚不可及和爱钱如命的人。”力图维系昔日的生活方式、道德标准及价值观念。

有人从女性角度来看艾米丽的悲剧一生。她是一个敢爱敢恨, 有着坚忍不拔和顽强毅力的女人。她深深爱着一个“拿日工资”的北方佬, 不在意外界的异样眼光, 但是终究没有得到想要的爱情。是一个被社会政治制度残害背叛的女人, 在一个以父权制度、妇道观念和种族主义等为核心的传统社会道德及价值观念影响下, 思想压抑下致疯。她是社会和家庭双重压迫下的牺牲品。

《纪念爱米丽的一朵玫瑰花》历代受到人们的喜爱。因为读者在研读好的作品时, 不但可以领略高妙的写法及深刻的内容, 也创造了很大的空间去构筑自己心目中的“第二文本”。而且这种构建势必将继续延续下去。

摘要:《纪念爱米丽的一朵玫瑰花》是福克纳最着名的短篇小说, 本文尝试从接受美学角度中的读者的期待视野、召唤结构、意义的不确定几个方面分析其独特的价值魅力。

关键词:《纪念爱米丽的一朵玫瑰花》接受美学,期待视野,召唤结构,阐释意义

参考文献

[1]马新国.西方文论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8年版.

[2]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年版.

[3]郑克鲁.20世纪外国文学作品选[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9年版.

接受者角度 篇9

何谓社会原因?这需从我国近现代的新闻发展史及与当时相关的政治、经济、文化因素来阐述。我国新闻发展的高潮应从晚清时期各界人士纷纷办报时算起。那是一个信息量巨大,时效性要求很高的时代。事件发展态势瞬息万变,而当时人们又急需这样的信息,有了这样的受众心理,便也自然而然地促进了报刊业的发展,也就推动了新闻事业的发展。但遗憾的是,从这一时期到21世纪前的一段时期,很少有人去研究受众心理。原因是当时的社会环境主导了这一局面的出现。动荡的年代,一个生命攸关的时期,往往一个小事便能引发全体性的关注,所以当时的新闻媒介都以关注事情本身为主。因为有了事件就一定会有受众,这种传播心理持续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新中国成立后,在我国党报理论的影响下,也导致了社会新闻文化的单一性。而当时的人们却不得不接受这样一种新闻文化。正因为思想的禁锢,才导致了“大跃进”时期浮夸风等情况的出现,给当时的中国蒙上了一层阴影,这是文化的缺失,也是在当时政治格局下的必然结果。

从经济角度来看,晚清时期国力衰微,民生凋零,在这样的一种经济现状下,创刊者往往首先想到的是如何维护好自己的事业,而在当时,他们认为只需关注民生疾苦,关注时政制度,关注中西思想便可获得成功。依靠这种传媒思路,有些刊物是取得了成功,如《申报》《苏报》等,但也导致大量信息被重复宣传,一批弱势者被淘汰出局。新中国成立后,虽说经济建设有了一定的进步,但对于新闻传媒事业来说还是远远不够的。自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经济进入了高速发展的轨道。国内少数的新闻传播类专家开始着力研究新闻心理学,但这门学科在21世纪以前还未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这是由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的发展态势。只有经济水平的增长,新闻媒体在能够维持日常运营的情况下,才能有更多的精力、时间去研究受众的心理。

进入21世纪以来,新闻心理学也步入了一个高速发展的时期。也正是得益于政治和平、经济发展、文化自由的社会整体环境。

新闻心理学是新闻学的一门边缘学科,同时也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这一研究领域本应将两者相结合,但在实际探索的过程中,受到了各方面条件的制约,导致了侧重点的偏向。这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已然有了所谓的“中国偏向性”心理问题。

一、以宏观促微观

在现今飞速发展的社会中,我们经常会接触到各类媒体。在传统新闻媒体处于劣势,新媒体发展态势愈趋良好的境况下,理应进行一些思索,各类媒体如何利用自身资源,发挥各自的优势从而更好地发展。

报纸:报纸作为传统媒体,占据了媒体宣传端口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在媒体界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在遇上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时,传统的步伐明显跟不上时代的节奏。所以理应寻求一种新的发展思路来重新规划传统报业的发展道路。

电视:电视的出现改变了人们的视觉观念,对于宣传新闻媒体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但电视的互动性较差,虽比报纸有了进步,但还是不能够满足用户真正的互动心理。

网络:网络作为一种新兴媒体,从1987年9月20日钱天白教授发出第一封E-mail开始,到1994年4月20日NCFG正式连入internet这段时间里,中国的互联网一直都在艰苦地孕育着。时至今日,成熟的网络技术已经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便利,当然也包括新闻传媒业。而且也真正解决了与用户实时交流的问题,信息的传播速度也比传统媒体快得多。

那么,报纸、电视、网络三者如何才能有机地结合起来产生强大的媒体效应呢?所以,此时应制定一个宏观的媒体发展规划,取之长,补之短,才能持久共存,繁荣新闻事业,而最重要的便是关注受众的感受。笔者将这三者引起受众注意的程度进行了排序,具体如下:一是网络;二是电视;三是报纸。

互联网是一个分众媒体,它提供的是一种双向的沟通方式,并能将信息按照用户的个人情况和需求进行个人化定制。信息的选择和使用完全按照用户个人的兴趣和需要决定。所以,受众会更倾向于在网络上寻找相关的资源。

电视作为一种较为新型的传播工具,声画并茂,可以给人以巨大的视觉冲击力,播放效果与受众接收效果较好。

当今社会,相对于网络与电视而言,报纸的受众接收范围较小,时效性较差,一般隔天出刊。另外,生动性、趣味性也不如网络和电视,这也大大降低了受众的阅读欲望。

由此可见,受众的注意力决定了受众的选择。而受众的选择又决定了受众能否进入自我传播,进而保证传播活动的正常进行,即“受众决定媒体存亡”。所以,当受众接触到报纸、电视、网络这三者时,感受各为不同。新闻受众获取信息的需求主要表现在对新闻信息的需求上,其作为受众主体,对媒介信息的需求相当广泛,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受众需求将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受众的注意力,从而间接影响受众选择。所以要制定一个三者有机结合的宏观运作方式。一方面,要更好地满足受众需求;另一方面,可取长补短促进各自的发展。网络具有时效性强的特点,电视具有视听性强的特点,报纸具有保存性和权威性强的特点。那么,当发生一个新闻事件时,网络可以实时更新与用户交流互动,电视可将新闻视听化,更具可读性,来吸引更多的阅读群体,报纸可深入挖掘此次新闻事件,撰写深度报道,来探索更本质的东西。这样三者之间相辅相成,以宏观的角度来制定微观事宜,有了详细的分工要求,各种事情便有章有法,此为“以宏观促微观”。

二、以理论促实践

何谓理论?据现代汉语词典解释,理论是指人们关于事务知识的理解和论述。也指辩论是非、争论和讲道理。是一个组织起来的概念体系,可以用来解释一种或一系列现象。而现象为何物?依据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现象即物质,即为实践。任何事情都必须有良好的思想意识作指导,才能不走弯路,取得物质上的成功。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意识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具有目的性、计划性、主动创造性、自觉选择性;意识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对人体的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无论哪个受众去接触报纸、电视、网络这第三者,都是被动地接触传播者的思想。所以,当受众接触到这三者时,当受众被动地接受传播内容时,当理论化为物质时,理应思考,其所传播的物质言论是否妥帖,传播的理论依据又是何处来的?假使信息的传播者思想理论认识不正确,导致言论的不妥帖,难道受众也要跟随其思想一起误入歧途吗?自然不是如此。作为一名受众,面对报纸、网络、电视上各种纷繁的信息,我们理应要有最基本的辨别能力。这其中,对受众影响力最大的应当是网络。与传统媒体的受众不同,在信息传播过程中,网民的“传受角色一体化”倾向十分明显。

近年来,各种反转新闻层出不穷,究其根本,一方面是网络的碎片化导致信息收集不完全就借助网络这一高效平台发布出来;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受众的信息取向倾向性明显,这其中社会观念因素与受众的求真心理起到了很大一部分作用。“新闻受众之所以需要新闻,最主要的原因在于新闻能够向他们提供有一定时空环境的客观存在的事实。这种可视、可见、可触的人或物是现实的真实,它们区别于文艺作品所反映的高于生活的真实。现实的真实可以满足新闻受众对新近发生(或变动)的事实的认知需求,而生活的真实则主要满足受众认识生活和审美方面的需要。”[1]无论是网络发布问题还是受众接收问题,这其中,理论都起到了主导作用。“在世界绝大多数国家,除了明令的新闻法规,还制定了明确的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标准。新闻法规是一种法律条文,它把国家意志以立法形式强制新闻工作者服从;而新闻职业道德是新闻工作者自立的行为准则,它借助舆论力量促使新闻工作者自觉遵守。新闻法规是一种他律,新闻职业道德是一种自律(行业的自我约束,个人的自我约束),两者相辅相成,促使、鼓励新闻工作者完成社会使命。”[2]然而,这与现实相融合就显得有些格格不入。当今新闻传媒业竞争激烈,各个传媒机构都争抢头条,这也必将导致一部分新闻从业者放弃了严谨求实的新闻理念,转而追求点击量等大数据,导致一大批未经核实的事件被披露。也正是因为受众长期以来被社会道德所绑架,所以遇事时便有一种先入为主的观念。例如,教师与学生,弱势方永远是学生;医生与病人,弱势方永远是病人;城管与小贩,弱势方永远是小贩……诸如此类的道德绑架,数不胜数,这就是对理论认识的不准确而导致的严重后果所形成的局面。

所以,应该以“理论促实践”作为行为准则方针,只有上层思想正确,才能减少或者避免下层实践失误。不管是对于新闻传媒事业本身来说,还是对于受众群体来说,都应做到这一点。只有保持“以宏观促微观”与“理论促实践”的思想状态,巧用电视、报纸、网络等传播媒介,才能减少事件的争议性,才能让受众获取更加真实有效的信息内容。

摘要:在新闻心理学大角度下,把握电视、报纸、网络对受众所产生的影响。以宏观来促使微观框架完善,以理论经验来指导媒介的实践活动。政治、经济与文化,这三者之间相互交融又相互制约,宏观与微观、理论与实践都蕴含在这三者之中。这几者的有机结合,才会形成一个完整的新闻体系。

关键词:新闻心理学,媒介,体系

参考文献

[1]刘京林.新闻心理学概论[M].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4:164.

上一篇:小学数学教师专业发展下一篇:路桥施工机械